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小学生德育课堂范文

中小学生德育课堂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小学生德育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小学生德育课堂

第1篇

关键词:课前预设;课堂生成;孪生姐妹;同等重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24-02

1.问题的提出

自从教以来,我任教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已有十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教学现象。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模糊思路、突然发问、错误回答等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时,有的教师能够机智筛选、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使课堂教学妙处横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而有的教师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甚至是粗暴的打断、生硬的批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低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我想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前准备是不是很充分,有没有为学生的“学”竭尽全力;二是教师对生成性问题(确切地说是资源)的处理方式,是利用还是回避,是有效利用还是形式主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和超越。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要精心预设,在课堂上要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2.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生成’是课堂最为宝贵的资源。它是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是师生与知识对话结出的硕果,更是师生深入研究与探索的明灯。但在关注‘生成’的同时,千万不能轻视‘预设’,更不能忽视‘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石,没有精巧的预设,不可能有高层次的生成;即使偶然有'始料未及'的生成,教师也很难把握,让她悄然而去。”[1]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成”与“预设”像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离不开谁,两者同等重要!

3.精心设计预设,关注动态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为了更好地生成,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解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

3.1 理性思考、认识生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生成。可以说教学和预设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但是,课堂生成不是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堂与教学目标”来生成。否则课堂生成就很容易导致盲目生成。这即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又有损于学生的最终发展。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教师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头、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3.2 提高素养,厚积薄发。曾看过一则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生成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老师说:“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又一学生提出异议:“不,知识是曲线,因为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老师小结道:“对,知识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谢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3.3 积极的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促进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有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后的成功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你的想法很有创造性,真了不起。”或许这句话令那位学生终生受益。因此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语言,象“老师看到你的进步,真高兴。”“你更加勇敢,更加有主见了。”“虽然因病你休息了几天,但你的表现依然很出色,已经接近完美了。”要经常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教师只有蹲下身来看儿童世界,才会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或许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一个会意的动作(竖大拇指、摸摸头、一个眼神),学生便拥有和体验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奇妙的情趣、奇妙的思维、奇妙的想象,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的感受,同样也体现在教师那里。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生成出精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精彩会无法错过的。

4.预设与生成并举,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我们应该精心预设,但我们提倡生成、期待生成,同时应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学生的问题带着我们的课堂进行飞翔。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提出他们心中的疑惑。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是观点存在着错误性;不怕同学,很多学生的心理有一种疑问,我的问题的提出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耻笑。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会接踵而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精心预设,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课前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也成为了一句时髦的口号。认为在课堂中,教师不要预设得太多,这样就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嫌疑。但是,我要说:“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来动态的生成?”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动态生成的基础。教学活动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细心策划。精心预设,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预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精彩的生成,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动态的生成”水到渠成,使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出重点预设:

(一)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

(三)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为“板块”,其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非线性,有弹性。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D新课导入?D新课展开?D巩固深化?D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僵硬,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再如,“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每个板块下面又可细分为“小板块”,教学中究竟使用哪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二、课中不拘预设,使课堂动态生成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第3篇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为学而教,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生态环境”。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实践生成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生成”,同时让生成更具有成就感和方向感。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1.预设一个话题,在学生主动“讨论”中生成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说,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点燃对方思维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

        案例1:鱼为什么会减产?

        在《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例子: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边渔民世代以养多鱼捕鱼为生。最近渔民纷纷反应,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产量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以此展开新课学习。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新课,这就来自于预设时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教材中有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感,激发想象,促进生成。

        2.创设一个悬念,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中生成

        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2:为什么50+50≠100

        在进行“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在引出分子的概念之后,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课堂一片哗然,然后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此时,我这样设问:50+50=10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恒

等的式子,为什么在化学上不被承认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每个小组利用组内两个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你发现有什么现象?这一“悬念”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生成”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要鼓励师生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1.利用错误   即时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2.捕捉“意外”  即时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资源。

        案例4:澄清石灰水为何没有变浑浊?

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预设;课堂生成

对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预设与生成问题。而课程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生成性课堂的构建,能够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把握,能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对学生在生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妥善的处理,显而易见预设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兼顾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从而为学生打造出高效、精彩的数学课堂,实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可以说教师课前的预设,是课堂上生成的前提。因此,在教师备课时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充分准备好教学的资料,整理教学的知识点。同时教师提前备课,还需要做好教学环节的预设工作。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不可控的因素较多,所以只有教师更为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对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一系列状况提前预设,才能更加从容、冷静的面对课堂的一切“意外”发生,从而进行妥善的处理,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预设与生成的转化

预设就是预先设定与计划;生成是事物的发生、发展形成的结果。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一个整体,并非是存在矛盾的独立个体,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由于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教学的预设,反而忽略了生成,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课前的预设内容进行学习,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前做好足够的教学准备工作,才能促进生成课堂的有效形成,而生成的发生与完成更是预设的体现,也就是说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两者的转化关系,明确预设与生成的本质,促使预设成为学生生成的指南针,以此来构建高效的生成性数学课堂。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精心预设,课堂留白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并不是教师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就能实现的,而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预设”,尤其是在教学准备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梳理好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知识,还要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针对知识点提出的疑问等等,以便为课堂生成留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与学习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实现学生的高效率数学学习。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所以只有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预设,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从而促进教师构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数学教师就要做好留白,给予学生十分钟的时间用于思考,鼓励学生去自主猜想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并进行验证,交流展示。主要目的在于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所学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一名学生说:“用直尺分别测量四条边,把这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另一名学生说:“用尺子测量出长方形的长边与宽边长度,用长×2+宽×2的和就是其周长”;此时,课堂上又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名学生说道:“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将其相加再×2就是周长。”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但第三名学生提出的方法更加简便,而这就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内容。于是教师就可以顺着这位学生的思路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计算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并且根据课堂生成的結果,鼓励学生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公示,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与记忆,促使教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只有教师精心做好教学预设,才能顺利完成生成,实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结合进程,调整预设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也是促进生成的途径。由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为小学生,其个性差异较大,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尤其在知识讲解时,学生会产生的不同意见。而正因为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无论是多么充足的预设也无法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教师也不能掌握课堂的一切动态变化,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想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适当的调整预设,以此来促进“意外”的生成。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其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校园导游的角色扮演活动。在家长会来临之际,为家长介绍学校的各个建筑与方向,让学生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方向感,让学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去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准确运用词语正确的描述行走路线。其中一名学生说道:“在学校中教学楼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位于国旗杆的正西方向,而操场在国旗杆的正南方向。”当学生描述后教师给予表扬与掌声鼓励,让全班学生明白介绍一个物体时需要寻找一个中心点,这名学生的中心点就是“国旗杆”。此时,又一名“导游”进行介绍,他以大门为中心点,介绍学校的图书馆在大门的东南方向,而这名学生的介绍完全在教师的意料之外,本以为会模仿前一名学生的思路去介绍其他建筑的正北、正东等方向,完全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点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就可以根据这名学生的思路进行方向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及时调整预设,去构建出全新的生成性课堂。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能了解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等方向,最终为学生的高质量数学学习创造条件。

(三)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由于小学生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其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很多奇思妙想,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跟着教师的预设进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能够适当的放弃预设,为学生去创造生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说,有舍才有得,当教师发现教学效果与课前的预设发生偏差后,就需要果断的放弃课前预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创造生成开展教学,构建高效、精彩的数学课堂,这样一来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把握,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轴对称图形,比如脸谱、蝴蝶、蜻蜓、天安门、青蛙等等。教师的预设内容是让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感知对称轴及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学习兴趣,能够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将图形对折两边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但是在学生直观的欣赏图片中,一名学生却先发现每一个图片的两边部分完全相同,并且用一个长方形纸进行对折剪出一个图形,指出中间的折痕是对称轴,于是其他学生纷纷效仿,利用圆形或正方形剪纸等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此时,教师就要果断地放弃自己的教学预设,并且充分抓住这个“意外”去创新生成,从而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更利于学生紧紧牢记所学的知识,形成长效、深刻的记忆,最终促进学生的数学水平与学习效率的提升。

第5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 言语交际 人境 心境 情境 课堂语言

前言:之所以将范围定格在"小学英语课堂",是因为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对其他领域的言语交际不甚了解,故不敢妄谈。在13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深知在教学中师生的言语交际是多么重要,言语交际是师生相互沟通最重要的方式,但是不是只要有了言际交际就能促进师生的交流呢?作为言语交际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在交际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英语教师应如何优化自身语言,提高言语交际的质量,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是我所努力探索的。

1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交际现状

在教育发达地区,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政府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课堂教学在改革的春风中健康成长,各种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观摩交流活动在各地展开,各类型的培训提高了广大教育者的素质。英语课堂教学注重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也越来越强调在师生间的平等和谐的对话中进行知识的传递。然而,在我们进行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振臂高呼的今天,在某些地区"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学生的任务就是坐得笔直,竖起耳朵听。师生间的对话是不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贫乏的。

2师生言语交际过程的研究

2.1小学英语课堂中交际对象的角色特点

现代教师应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十八种不同的角色。其中最基础的有以下六个方面: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级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则承担着学生英语的启蒙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何让学生掌握并熟练地运用英语,为其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小学英语教师所担负的使命。

小学生步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接触系统的学习。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思维水平总体不高。他们有其同龄人所共有的特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性又使小学生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在于使学生掌握规范书面的语言,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素养。

2.2影响师生言语交际的诸因素

交际时的人境类要素 刘伯奎主编,《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暨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第78页 所谓人境要素,是指以社会影响、人生经历为基础形成的,在话语的内容表述中并没有公开显现,但是,却对言语交际发生影响,在言语交际参加者身上的个性化凝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文化素养,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独特的。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他扮演着教师的角色,他就必须把育人作为师生交流的指南。

交际时的心境类要素 所谓心境类要素,是指说话人以其独特个性、气质融合而成,能在言语交际中予以显现,并对言语交际直接发生影响的特定心态。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课,是五A Unit 3,教学中出现这样的片断:教师满怀期待地看着同学们说:"Who can read the message?"她一看到平时上课不怎么举手的李莉今天竟举了手,心里非常高兴,用鼓励地话语对李莉说:"Lily, please"。李莉站了起来,显得有点紧张,她的声音不高,但总算把课文读下来了。教师显然没有料到李莉会读得如此平淡,完全没有把实验过程的跌宕起伏表现出来。为了提高朗读效果,同时也为了鼓励学生,顺势说:"Who can read better than her?"这下,如雨后春笋般很多同学都举了手。教师这次不敢大意了,选了朗读水平较高的王平读,王平不负众望读得声情并茂,教师大加赞赏一番后请王平坐下。李莉一直就那么呆呆站着,直到王平坐下,她才顺势落座。此后,教师的课仍然上得生动有趣,可李莉的头一直低着……

在这个片断中,师生间没有过多的言语交际,可了了数语却使得师生的交流最终走向失败。李莉为何会在众多听课老师面前举手?在老师活泼新奇的讲解中,她内心的紧张得以缓解,她想展示自己才举起了难得一举的手。可是,她的表现令老师失望,因为是公开课,使得教师更注重教学成效的展示,也使其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从而忽略了后进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在自卑的心境下再无力举起手来。在交际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学生失去了

交际时的情境类要素 所谓情境类要素,是指言语师生双方时间为基础,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所形成的情感场景的特定显现。

试以四B Unit 7为例,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听说读写(以下简称"四会"),hurry, anything else, sandwich, hamburger, 等词及词组。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创设如下情境组织教学:笔者假装成饥饿的模样,与学生A引出下列对话:

T: I'm hungry. I wan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Could I borrow some money from you?

SA: Certainly! It's a pleasure. Here you are.

T: I will return your money in a short time.

SA: Don't hurry.

有趣的对话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接着笔者板书上述对话,叫学生快速阅读Part 1,并找出画线部分的代换词和词组,.之后笔者叫学生两人一组围绕已引出的三个"四会单词"进行类似的对话表演,在学生情绪激昂的表演中 ,三个"四会单词"得到了初步的强调和巩固。

3师生言语交际中的常用语用对策

3.1避免情绪对立

在言语交际中,心境开放是一种总体要求。但开放与不开放,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既受到人境类要素的制约,也受到话题因素及语境、场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言语交际的实践告诉我们,能够保持心境类要素适度开放,往往言语交际就易于取得成功。课堂教学不是真空的,教师与学生都受到家庭、社会等课外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难以调节自我的心境,在课堂中易受到课外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学习的效果。教师则不同,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他不但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调整情绪。

3.2实现情境交融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人物的情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

4言语交际对教师语言的要求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教师传递信息的媒体,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良好地发挥能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4.1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理应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英语,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课堂语言音量和语速关系到学生的听讲兴趣问题。教师的语言要符合语法和逻辑,不能词不达意,让人形成错觉。

4.2语言的科学性

课堂是知识的殿堂,塑造人类灵魂的摇篮。传授知识与文化,不允许信口开河,道听途说。举例必须真实可靠,讲道理应要有根有据,用词必须符合语言规律。无论对概念的解释,命题的阐述,还是对事物的评价,都要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教学语言忌信口开河。

4.3语言的艺术性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种以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为前提,表达教学内容为基础,又以准确理解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为条件的对语言的深加工,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又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社会意识形态的语言,它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和节奏的艺术特点。究竟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又通俗呢?英语老师讲课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容恰当地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或名言警句。

师生之间除了有声的言语交流,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往往会运用到无声语言。通过手势、表情、姿态、动作来帮助传授知识、增强感情。无声语言可以表示询问、表示赞赏、表示吃惊、表示疑虑,还能传递师生间的感情,进行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兴华,王铁军主编,《教师职业道德》,江苏人民出版社

[2]刘伯奎主编,《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暨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贾晓波著,《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

一、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程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或重组。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如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全面了解学生,理智认识生成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例如,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做出怎样的回答?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已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有大部分学生会读写部分万以内的数,只是还没有具体完整的读数方法,显然学生的现实起点大大高于教材的逻辑起点。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从原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调整为自主发现、概括读法,并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调整和补充。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摆数、读数,组建学习材料,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这些数进行分类概括,发现总结读数方法,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既随心所欲,又学有所得。

三、精心设计,促进生成

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富有弹性、留有空白的预设,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和宽容度,从而给生成留足空间。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课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改变了“凡是书本上有的和本节课要学习的都作为新知按部就班、从头学起”的观念,而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这样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四、 教学过程中灵活驾驭,巧妙运用生成

(一)、在生成中灵活选择预设。课前,教师要对每节课的教学方案进行多维预设,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课时,我出示了“1时等于多少分”一题让学生讨论,这时除少数学生保持沉默外,许多学生未经讨论就脱口说出了答案。于是,我在“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两种预设中,灵活地选择了“对猜想的验证”,通过“拨学具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在生成中机智整合预设。在对教学方案的预设中,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分析式的。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教师应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对学生在上课生成的各种信息做出快速分析,并恰当地整合到课前的各种预设中,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整合性。例如,在一节新课的巩固练习中,我通常会预设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简单应用,巩固认识;第二层是灵活运用,形成策略;第三层是综合运用,获得技巧。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可能跳出课前第一预设(巩固认识)和第二预设(形成策略)而直接进入第三预设(获取技巧),这时,教师就应该机智地对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主动让学生到台前唱“主角”,通过质疑与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获得不同的发展。

五、有效调控课堂节奏,机智应对非预设生成

所谓非预设生成是指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和学生开展操作获得的结论等,是教师预先所没有料到的;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预设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因为非预设生成是课堂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它会给课堂带来意外的感受,或是精彩,或是尴尬。那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非预设生成,教师可以采取这样一种策略:“他刚才说的什么问题?谁听明白了?”这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机。如果学生提供的非预设生成能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或能够引起学生的争论,不妨就临时组织学生探究和讨论。总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努力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教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杨宏丽,《论生成性教学》,[J],福建教育,2004

[2]唐爱华,课堂可以预约出精彩,[N],现代教育报,2004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82-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达成“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复杂的、特殊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上,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培育情感,自愿参与课堂

素质教育观认为,情感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和策略,而且是教育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以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多和学生交心,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理解学生的困难,乐于帮助学生。将微笑带入课堂,正确对待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使课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并在学习活动中大胆、真实地展示自己,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探究新知,发现规律,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二、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教育者,课堂教学可通过设置情境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兴趣。学生感兴趣引发内在兴奋,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的,提供参与机会,示范或指导参与方法,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转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将教材中的图画改编为:一群小动物正在玩游戏,每个小动物的身上都有一道“6乘几”的算式,一只小熊在旁边哭着。出示画面后,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说说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上,观察后有的学生说:“一只小熊在旁边哭。”“它为什么在哭呢?”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哭的原因,此时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小熊在为算不出算式的结果而找不到朋友一起玩游戏而着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继续提问:6乘几的结果是多少呢?怎样算?这样,激发学生参与到帮小熊找朋友的活动中,效果很好。由此可知,低年级学生从画面、故事、感性物体方面去设置情境,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找准起点,提高参与度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获取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遇到完全陌生的内容是较少的,对学习的内容经常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此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课程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问题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问题,从而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上课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了解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熟悉图形的面积问题,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图形转化的方式:切割和填补。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研究的主题,让学生试着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样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先通过手中的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再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很快就发现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兴趣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实践,同时享受着学习成功的体验,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合作互动,加强参与

课内外练习设计要力求新旧结合,动静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要改变重复机械的训练,重视开放教学,这有助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学习活动。

在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预料之外的动态生成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活力,要根据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动手操作,快乐参与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提出是否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的问题,然后给出长短不同的一些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带着这样的要求,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并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那么,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又给出长分别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从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8篇

一、精心选择评价用语,多方面激励学生

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应将甄别和选拔功能过分强调,而造成学生失去应有的自信。评价就是要不断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跳一跳,摘桃子”,点燃他们的信心之火,勇攀高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一种艺术,同一个内容,换一个说法其作用就有所不同。学生正处在敏感易于被打动的年龄,喜欢张扬,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好胜心强,他们总是想急于证明自身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表扬,喜欢鼓励。精心选择的评价用语,会抓住他们的心态,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作用和位置,会增强他们的活力,给他们创新的勇气,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成功的激励不一定就是肯定的话语,许多肢体语言,于无声处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最好的鼓励。如用手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膀等等。

二、评价突出个体差异,突出每个学生的进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突出个体的差异,就是要从根本上放弃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对他们做出最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评价中放弃整齐划一,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变化,肯定学生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会在正确积极的评价中改进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不同的见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独有的一面。这样,他们就能够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然后自我提高,最后达到自我完善。例如,在学习《望月》一文时,我让学生以月亮为本体说出一个比喻句,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说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比喻句: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弯弯的月亮像小桥。”

“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月亮像一个圆圆的大苹果,让人眼馋。”

“月亮像一颗珍珠,高高地挂在天空。”

“月亮像小孩子的脸,娇艳可爱。”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转瞬即逝,要给予他们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我对这些句子给予高度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老师再提出问题时,他们的小手又举得高高的,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体会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我们知道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传统的被评价者变成了评价主体的一员,而评价就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则真正地成为了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新”就体现在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让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他们有他们的思维、见解,有着富有情趣的专属于儿童的评价语言。学生之间的评价,是相互的尊重,能促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不再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而是有着自己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欲望。评价让学生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氛围,有利于形成一个竞争、好学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运用课本上的语言、或者加上自己以往所学到的知识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的脚。学生们在参与评价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学生说:“课文中对爬山虎的脚介绍得很详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有的学生说:“课文采用了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来介绍爬山虎的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小的脚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还有的学生说:“课文中对爬山虎脚的作用描述得很具体,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们为了能参加评价,都必须经过“仔细想――大胆评”的过程。“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样,让学生参与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赏识不等于吹捧,要正确地评价学生

第9篇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高效课堂应用综合素质

1利用美术作品表现对生活的认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1]。从实际生活中能够发现许多教育的素材,由此可见,生活当中的各种现象都是教育发展的前提。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想象性的学科,为此,教师与学生都要重视对美术学习的感受,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学习感受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美术创作,将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出来。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郊游之后,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郊游的经历与观察到的场景进行回忆,并且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郊游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回忆的场景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地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力。

2利用生活中的美术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才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的创作才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生活化的美术教学需要教师全面认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主动、积极地思考,把美术创作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新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增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图片,并且在图片的周围补充了一些丰富的语言,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些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还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目前情境教学的背景下,生活化美术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实施,在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一种与实际生活有关联的教学情境。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接受能力打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为学生应道符合学生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生活化情境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4从生活中发现美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欣赏水平,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实际生活经验去深入解读美术课程,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这样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将美术实践活动按照生活形式来设计,这种方式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最佳途径,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交流能力[3]。为此,美术活动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实际生活性,要将生活形式进一步浓缩,使活动形式要有新颖的创意,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与此同时,活动要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一些知识,也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就感,最后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一下实践活动的经验,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是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课;消极情绪;消除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情绪,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叶奕乾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需要为中介的。黄希庭把情绪定义为人对待认识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简言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不仅包括人内心的主观体验,还伴随与之相一致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反应来考量他们内心的主观体验,这为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提供了可能。学生的情绪与客观事物间存在一个中介,这就是“事物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教师是完全可以制造或去除这个“中介”的,这为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情绪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情绪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我们发现,学生间的矛盾往往由一些小事引起。而好的素养则可以避免这种矛盾的发生。比如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以化解交往中的尴尬。

其次,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情绪状态,能使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脑思维活跃,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高兴的时候思维一般很敏捷,这对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思维过程影响极大。而自卑、恐惧、焦虑、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反应呆滞,心神不安,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第三,情绪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关报道称,据科学家推算,人类自然寿命可达160岁。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只能享年其半呢?究其原因,除了坎坷劳累之外,折寿的主要因素当首推感情损伤。由此可见,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愉快的情绪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而恐惧则起到相反作用。

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中职学生的成绩一般较差,家庭经济拮据,缺乏进取心,所以,一些同学都与自卑、恐惧、焦急、抑郁、愤怒、嫉妒为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是中职校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任务。下面,就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解读中学生消极情绪的消除。

(1)克服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带有自我否定倾向的情绪体验。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长久的失败体验,如对自己学习能力或品行评价过低,或认为自己的相貌不出彩,或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从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切忌赶进度。问题答得好,自然受表扬,就算回答错了也要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要遵循“只要开心就好”的原则。要知道,此时的课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另外,让学生分组表演英语情景剧等,也是克服自卑的好方法。在表演中,让英语基础差的同学的台词简单一点,少一点,确保他们完成角色任务。要知道,成功是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

(2)消除恐惧心理。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恐惧心理首先来自于单词记忆。这就要求老师在单词教学上采取更多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应避免整节课教单词的枯燥乏味的做法,尽量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3)走出焦虑阴霾。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过度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在英语课上产生的焦虑,往往是由于担心不会回答问题等而形成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问题的难度不应超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对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问一些是非题,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则可问一些问答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过度焦虑,让他们热爱英语而不是害怕。

第四,消除愤怒。这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学生对老师的正确批评教育往往由于认知错误而愤怒,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多采用欣赏教育的方法,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气质、性格,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杜绝学生愤怒情绪的发生。一旦发现学生有愤怒情绪,应暂停自己的教学、教育活动,并可以用更换主题的方法,消除引起愤怒的“中介”,课后及时与学生交流。

总之,情绪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更会影响我们的做人。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消除消极情绪,是中职老师重要的且是必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参与途径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就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而言,每一位语文教师所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参与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重要途径。

一、树立有效参与的教学理念――民主、开放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做到有效的参与,需要调动起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 这样学生参与起来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怎样创设这种教学氛围呢?关键在于树立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理念,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坚持民主性原则,努力创设和谐、安全、自由的氛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民主、和谐、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讨论、质疑甚至辩论,决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垄断式”授课。但要把握民主的“度”,否则就是流于形式。安全和自由的学习气氛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先决条件, 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参与、乐于表现的前提。老师要信任学生, 坚信他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要真诚地对待他们, 充分尊重其表露的情感和想法, 理解他们间存在的差异, 对其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正确引导。同时,课堂上,教师调适自己的语言行为, 如说话的语气、态度、表情、动作, 用自己的热情、激情去感染学生, 以避免造成学生心理紧张, 在和谐、安全、自由的氛围下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

其次, 坚持引导性原则,善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表现的氛围.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疑,循循善诱,创设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和情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及老师提出的问题,设疑――引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过程。同时,语文课堂是学生表现的物理空间, 课堂氛围是学生能直接感知的, 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同伴学习, 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 几个好朋友自由选择地商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等形式, 或欣赏同伴的表现, 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于学生表现自己,从而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第三,坚持趣味性原则,适当地开放、延伸课堂。生活中充满语文,语文源于生活。如何紧扣语文教材,读懂身边的“大语文”,要给学生一双慧眼细心的去观察,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在对学生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学习语文的价值,从而真正地感觉到学习语文的实际意义,引起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注重趣味性原则的贯彻,从生活中的语文开始,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之源。另外,在新课程中, 课堂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地, 这就要开放课堂, 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 在教学中, 都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外, 边看边讲, 边观察边体会。如作文教学也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自然情境中进行技法指导。如有必要还应课堂延伸, 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如学习古诗词, 就让学生搜集有关古代诗(词)人的治学、生活资料。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 打破课堂和校园的空间与时间的束缚, 有效地拓宽了语文课堂,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构建有效参与的途径

1.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一般而言,课堂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整节课集中精力听课。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就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就是针对课文、针对学生创设好相应的教学情景, 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在教学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首先播放《泰坦尼克号》电影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导入,引起学生的联想,创设本课教学情境。音乐响起,课堂一下子肃静了,同学们都沉浸在那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电影故事中。完后紧接着提问:听了音乐你能回想起什么?又有何感受?学生从音乐中回到现实,纷纷谈论自己的能回忆起的故事及感受,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水到渠成的过渡到《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教学。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紧接着提两问:一:假设你是这场海难的幸存者,请简洁概述这场海难的经过。这一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二,假设你就是船长哈威尔,在这紧急情况下是如何果敢地指挥救人的?这一问题为分析哈威尔的形象埋下伏笔。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把其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样尽可能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但创设课堂情景, 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使课堂张弛有度,否则流于形式,甚者不能保证教学效果。

2.巧妙灵活的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点拨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灵活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 是学生有效参与的途径之一。具体做法有:点拨学生的思路;点拨学习疑难;点拨知识重点和学习方法等,这些具体的做法都能使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 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前后迥然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众人对咬伤赫留金的小狗的主人是谁, 前后的说法不同。这种前后的不同不仅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沙俄统治的黑暗。这样的提问, 既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又多层次地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 但两课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呢? 学生通过老师的点拨,了解到两文的作者所流露出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相同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语文教学中的点拨, 内容丰富, 方式灵活,它随着教学实践的扩展而拓展,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学生的参与效果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3.捕捉生活素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的生活就是“语文”。要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就得让他们多留心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语文教材,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 一文时,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的父亲对孩子的浓浓的父爱之情。 紧接着引导学生联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父亲对自己有哪些点滴的关爱?学生纷纷发言,畅谈自己父亲的爱!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好的帮助。同时给学生布置课外: 请每一个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亲做一件事, 如给父亲端一盆洗脚水, 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做顿饭, 或者帮父母亲洗洗衣服等等,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更加珍惜亲情。

4.师生互换角色,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应该有学生的声音,课堂应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教师可以主动从将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以平等的角色信息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师生换位,在备课、上课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师生一起商讨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部分同学大胆走上讲台,扮演教师的角色,而教师则坐在座位上充当一名学生,仔细聆听他们的讲解。学生在这一实践中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发自己的参与欲和求知欲。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参与, 符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表达多样化,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更深透。

学生有效参与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教无定法,中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参与的具体途径会根据具体教学实践而多种多样,这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潘富,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应――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7(4)

[2]曾建兴,邓益兵,点拨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研究2007(8)

第13篇

【案例呈现】在本校组织的一堂数学常规教学课上,我校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执教。在进行“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性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学生的回答相当踊跃。学生甲回答:“两个,若只用一个钉子钉,木条会转动。”这时学生乙补充说:“用一个钉子也可以,只要增加木条与墙面的摩擦力,木条也可以固定。”学生纷纷议论。该教师可能因为是有不少老师在听课,对这个意外的回答也不加以评判。或许是受刚才学生的“启发”,接下来又有不少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丙说:“用一个钉,然后用胶水粘在一起.”学生丁马上说:“一个也不用,全部用胶水粘住就可以了。”其他学生开始笑,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兴趣也非常高。

以上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时,无论你如何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要出现的情况,教师若不掌握教学中“生成性”的特点和对策,难免会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两个片段加上平时听课时的观察让我们看出教师对“生成性”认识至少还存在如下低效甚至无效的错误倾向:

倾向一 盲目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能互动生成,想方设法促进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动,生成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学生的生成并不都是有用的,对于学生的生成,我们何时该放大,何时该适当延时,何时该果断搁置,何时该因势利导,心中无底,体现出盲目的肯定生成。

倾向二 随意化

生成应该有预设、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的,但许多情况下却将教学预设视为可以随意更改、可有可无的临时方案。在教学中随意变更教学环节,或随意升降教学要求。无指示性的提问促进着无目标的生成,使教学变得犹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混乱而随意。

倾向三 泡沫化

无论预设生成还是非预设生成,都离不开真实的、自然的课堂生态环境。但在实际的观赏课中,生成存在人为的、虚假的、雕饰的痕迹太重,看似美丽,却不实在,犹如泡沫,只能眩人眼目,而无实际意义,生成者只陶醉在虚假的美丽之中,达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有效生成策略

1、以学生“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

【案例呈现】在学习数的规律时,我曾经遇到这样一道练习:在3,6,8,9,18这5个数中,哪个数与其他4个数不同?写完题目,我想,这个题目太容易了,学生的回答肯定与我的预设设相同的,答案是8。当我在写其他题目时,已经有不少人举手了,于是我叫了最早举手的学生回答。 转贴于

“这道题的答案是8。”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因为3,6,9,18都是3的倍数,而8不是,所以当然选8了。”

这个答案和我预设的一模一样,我很满意。但是这时有学生举手了。

“老师,我可以对刚才的题目谈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吗?”我选了3为答案。“

“我觉得其他4个数,它们都是合数,而3是素数。”

对啊,这不也是一种规律吗?连我都没有想到。也许是受这位学生的启发,有学生说18也可以作为答案,因为只有18是一个两位数。

学生在以“资源生成”为目的的“有向开放”的过程中,他们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引领。

2、以促进“过程生成”为目的的“师生交互反馈”

“师生交互反馈”是伴随“有向开放”而生的一个步骤,它可以是在“有向开放”基本完成后的继续,“师生交互反馈”不仅可以激活各种新资源,而且可以初步筛选和提升已有资源的质量。

【案例呈现】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学生上“射线”时,当学生已经了解了射线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老师:我们可以把太阳光或者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看作是射线。一生马上举手:那不是射线,是线段,因为光线总被东西挡住了。我认为头发是射线。这样的意外出现后,该教师巧妙的回答了一句话,让全场听课老师惊讶后又感叹。该教师说:那我们来假设一下,假如你的每一根头发都是笔直地生长,在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这位教师用幽默的两个假设就搞定了这次教学意外的生成,也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真是巧妙之举。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 培养

小学生的性格、个性尚未定型,正处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因此,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体现其丰富的个性,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展露教师个性

教师要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不仅是思想素质,而且特别要提高发展自己的个性素质。教师的个性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风直接影响学风,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如果说,学校是用知识进行教育,那么,知识的教育力量首先就在于教课教师的个性。老师的个性素质在外表现为风度、谈吐,举手投足,言传身教等方面,在内则体现在教学思想,德识才学上,一旦老师独特的个性形成,那么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打上独特的个人印记,富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使学生不自学的模仿和学习,增加学习的动力,带来思维的启迪,甚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1]。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提升自己的素养,用自身健康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个性。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个性才能培养性格。”教师以自身鲜明、良好的个性为他们提供示范,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的有效途径。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澜先生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2]因此,高扬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课与数学课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如在讲授《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曾看过的,或感兴趣的马戏节目,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篇文章,还主动地由文章展开联想,有个学生讲到黑熊踩木球,也有别的同学见过不同的黑熊踩球,不同的场地,马戏的精彩程度及观众的不同感受,每个学生个体都会有自己的个人体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表现个性、展示个性。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也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很多情况下强调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和主创学习实践能力。语文学科独具文学性,富有形象感染力。小学生阅读的许多课文是古今中外多种体裁的文学精品,语言精美,形象鲜明,而且风格各异。这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会诱发学生不同的审美取向,品尝风格各异的艺术趣味。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易于激发学生或怜或哀或憎或爱强烈的情感反应,增强他们辨识善恶美丑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其情操,锻铸其性灵,促使他们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3]。

四、鼓励学生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是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多思、善思、深思,使其“于无疑出生疑”,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培养质疑能力要坚持下面引导,以表扬为主,无论他们提出来的问题是否适当,都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老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产生疑问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质疑提供机会,同时教师的提问形式也需要技巧,除了以直接提问的形式外,还可以把提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中心问题:只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而田忌不能?然后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学生才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表达,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4]。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多样化的课后作业

收看电视节目,参加社会活动、体验实践生活、阅读课外书籍是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将学生的整个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场所,变消遣性活动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活动,促进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地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在积累、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识字这块内容中,教师可让学生专门用一本本子摘录广告、商场、书籍中的字词,并请教家长或老师,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展示,进一步强化对获取信息的自觉性[5]。另外,在课后作业方面也可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如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具体地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而基础差的则要求只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个别学生有能力写,那就更好了,这样各种程度的学生都会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观,注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想方设法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小学生个性的一片沃土。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刘仁增.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特征及教学策略[J] .福建教育.2002,(6).

[3]徐光华.小语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新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07,(7).

第15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本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65-02

生命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与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生动活泼,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

生本课堂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在课前就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到课堂上才能收放自如的组织教学。一节课大体上可分为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用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我在复习“负数”一章时,采用了学生自己提前制作手抄报,自己上台主持介绍自己的手抄报内容。两三个学生利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通过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带给同学快乐和知识。全体师生都喜爱并每天期待着这个环节。

二、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①提前预留的作业。如:阅读、查资料、搞小调查、准备学具等。②在课堂上完成的“预习”。如老师围绕本节学习目标设计的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启发性的习题等。例如:在讲“统计”一节时,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先调查或亲自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以备课堂上用。学生兴趣高涨,又是量又是记录,还自制了统计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些前置性的作业目标明确,启发性强,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自学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课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它给每个学生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首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然后是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小研究,各抒己见或互相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

这个环节属于小组建设工作的展示,课下师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分组,合理调配,明确分工才能在课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4~6人一个小组,组成按优、良、中、差搭配,选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正、副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检查作业等。组长有权指定小组发言人,一般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尽量让差、中学生先发言,优秀者补充发言,给小组每个成员创造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这些工作需要教师课下多培训,多指导,还需要小组各成员间默契配合才能完成。

比如:在研讨“乘法分配律”一节时,我出示了几个式子让学生找特点①7×8+3×8(7+3)×8 ②(14+6)×514×5+6×5 ③25×3+75×3(25+75)×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小组发现这些式子有一些共同的地方:①式子左右两边相等。②式子两边含有相同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有的学生模仿着也能举例。③一边计算简单,一边计算难些等等。其他小组成员也积极地讨论,他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互相补充,对问题认识的更深刻了,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此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就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组汇报

将小组内达成一致的意见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对师生的要求是:①选小组成员发言。②组长与台下倾听的学生互动、交流。③板书小组汇报的主要成果。④倾听的学生要有评价、补充或质疑。⑤老师可以适时点拨(或收、或放、或引),语言以表扬、激励为主。

例如:我在讲“负数比较大小”一课时,出示了七张卡片:-5,-3.5,0,1,-1/2,2,-1。抽了七名学生以游戏的形式上台表演。他们每人手拿一张卡片,按数字的大小排队形成数轴,看哪个学生站位准且快。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我随意抽了七名优、中、差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能上台的满足感。结果有两名学生发生了争执,-1/2和-1争起了位置,互不相让。台下学生也左顾右盼,不知所措。此时,我不慌不忙地说:“谁能利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比较温度大小的方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的沉思,有的议论,忽然有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了,把温度计放倒,零上摄氏度向右,零下摄氏度向左,就好比一条数轴。我们读零下数时,通常先读较小的数。1/2小于1,当然就应先读-1/2再读-1了,所以拿“-1/2”的同学应与0挨着,拿“-1”的同学应在“-1/2”的左边。”听罢这个学生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不由得鼓起掌来。还有的学生进一步补充:“在0的左边,越向左数越小;在0的右边,越向右数越大。”有的学生还说:“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都比左边的数大。”还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时学生像开了闸的水流,不断地说出自己的所想所悟,真是令人惊叹又欣慰。

五、师生评价

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课堂上常用的评价方式有:①口头表扬。如:“你真棒!”②文字表扬。如:解题步骤很严谨!③评比“明星”。如我设计了五星制:“倾听之星”、“纪律之星”、“展示之星”、“书写之星”、“助人之星”。④优秀称号。如:“展示优胜小组”、“评论标兵”、“能力强小组长”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常抓不懈,做到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一学期一总结,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兴趣不减。

六、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