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范文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高校

中图分类号: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87-02

为了顺应科研发展的需求,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推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充分发挥优秀知识创新人才的团队力量,争创领先的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提高高校科研创新体系的整体创新水平,为此,国内众多学者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理论研究方面开展热烈的讨论,很多高校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知识创新为目的,以科学技术研发为基本内容,由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和拥有团队精神,在专业技能方面互补的若干科研人员形成的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群体。

(一)以知识创新活动为平台而组建

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不是临时拼凑的,一般是以高校内部理工类的重点实验室、实践工程中心以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并且在研究方向上具有明确的目标、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能够积极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创新逻辑增长点或学科滋生点,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

(二)拥有以优秀带头人加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合理成员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团队的灵魂人物,引领着团队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一般有3―5名中青年骨干为核心成员,所有核心成员均来自于同一等级的拥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有过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的合作经历或具备合作创新的基础,在业内已经取得比较先进的知识创新成果或者具有取得先进知识创新成果的潜力,在短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固的核心研究队伍和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在团队内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和智能结构,在年龄上,形成合理的代际结构,科研人员之间可承担知识创新方面的相互式责任,并且具有共享性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三)团队内部要形成致力于知识创新目标的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精诚和谐的合作精神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石,因此,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贯穿于团队建设、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团队开展研讨、学习、竞争和合作来积累经验、聚集力量、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形成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发扬民主的团队,在这种精神文化氛围中成员间达到融合,团队与成员之间实现双赢。

(四)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

需要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团队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实现团队绩效的系统化聚合效应,即总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而且随着团队的成长,团队制度不断完善、团队文化的升华、研究水平的提高、高质量成果的增加,产生的绩效是不断提高的,聚合效应是发展的。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水平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外部形势、环境与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受团队自身的结构、运营管理和团队内部人文环境和创新条件等的制约。

(一)结构因素:团队规模、年龄结构、专业差异性、团队带头人水平等

1.团队规模应适度,美国组织行为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优秀的工作团队规模一般较小,很多情况下不多于12人。同时规模也不能太小,为达到多学科交叉,完成任务的角色分工,一般不能少于5人。2.不同年龄的科研人员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一个高绩效而可持续的科研创新团队应该是各个年龄阶段成员的有机组合,在团队内部形成合理的代际分布,为团队的可持续性运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3.科研创新团队组建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及专业知识技能的互补来提高创新能力。但也要把握差异性大小的度,否则也会因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影响合作水平。4.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引领人和知识创新规划的组织者,科学研究任务能否及时有效地完成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顺利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带头人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团队知识创新的管理方法与技能。

(二)运行管理:目标规划、监督检查等

1.科研创新团队由多学科的人员组织起来,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准确的研究方向、优质的学科发展规划,才能做到强强联合、优质学术资源的有效交叉融合、优秀知识创新成果的产生或知识创新目标的顺利实现。2.科研创新团队成立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任

务,加强监督检查,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提高研究水平。

(三)环境条件:政策制度、物质条件和人文氛围等

1.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场地设备投入等物质条件,有利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力。2.知识创新人员的智能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人文环境。团队内部是否具有公正廉明的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和谐的人文环境因素都对团队成员现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潜在知识创新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影响。

三、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合理需求、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引导人去实现自身的追求。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是促进科研创新成果产生的原动力,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将科研人员置为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核心位置,确立科研人员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从事团队知识创新,督促他们取得创造性的知识创新成果。

(二)确定团队知识创新的长远发展战略

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是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明确定位,即对团队本身具有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并挖掘团队内部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潜在能力。2.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分析和研究团队自身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了解团队的知识资源实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并结合团队可能存在的潜在能力,分析所处的国内外知识创新环境,与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其他团队予以比较,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一套在宏观上适应国家战略,在微观上符合自身能力,在行业内具有前瞻性,在团队内部具有可实施性的长远发展战略,形成可持续性的潜在核心能力,以维持团队在行业领域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重视创新机制建设

创新不仅是团队生存的基础,也是团队发展过程中构建相对优势的必经之路,而相关的机制是团队实现创新目标和可持续性创新的保障。1.建立科研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利益保障机制,激发主体参与团队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鉴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知识创新主体主要是将教学与科研工作集于一身的一线教师,因此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科研工作时间计划,并建立能够让科研人员安心从事科研工作的制度,通过科研评价政策和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学术自由的空间,保障教师参与和从事团队创新活动的利益,维持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队伍,将创新活动作为团队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2.创设和谐的团队内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环境氛围。广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认证机制等法律环境与社会环境;狭义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包括学校对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政策支持。

(四)完善和优化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遴选机制

1.完善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即团队的知识创新引领人)的培养措施,以推动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实力和科研竞争力的整体提高。鼓励学校现有各个专业或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学术骨干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高层次科研课题;鼓励并支持各个专业领域积极主办、承办或合作承办国际或国内大型学术会议;鼓励并支持各个团队的学术骨干积极参与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交流,为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名度的提升提供机遇等。

2.优化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的选拔与评价机制。选拔一批符合团队知识创新目标要求的带头人。要实行“公开选拔、择优聘任”的制度,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与聘任原则,在重点考察团队带头人高水平知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要重视考察带头人的开拓创新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合作能力、凝聚团队知识成员进行科研攻坚的能力,以及锲而不舍的知识创新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内在素质。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知识创新激励、知识创新绩效考核和科研人员淘汰机制,促进团队知识创新人员的合理流动。

(五)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基于团队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和维护团队成员共同利益的目标引导下,通过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和谐的团队知识创新文化氛围、正确的知识创新价值观的引领,形成的一系列在科学研究方面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积极创新、兼顾个体与整体、成员之间能够精诚合作的健康有序的科学研究精神和知识创新素质,是激发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保障团队知识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外在激励,是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创新的共同愿景、知识创新合作精神、从事知识创新的奉献精神和投身于团队知识创新活动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刘威.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与“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J].兰台世界,2011,(3).

第2篇

推进科研特色兴校 亟需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在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江西财经大学明确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口号。如何培育和形成学校的科研特色,如何真正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这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与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江西财经大学的科研工作在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有重大影响和明显特色的学术创新团队。多年来,在传统的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学校的多数教研人员比较习惯于在研究中单兵作战,合作研究与团队协作意识不是很强。近年来,虽然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了一些研究团队,但从总体上看,随着课题的完成和结题,通过课题组形成的团队也就随即自动解散了。这种团队合作多数是一次性的、短期的,其根本的问题是没有形成有稳定和长期研究方向以及相对固定研究人员的学术团队。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学术研究创新平台,学校一部分教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还不够突出,具有重要学术创新价值和应用创新价值的成果还不多。

目前,学校已经拥有经、管、文、理、法、工、农、哲学、历史、教育、艺术等十一大学科,不同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跨学科、综合性的课题越来越多。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科研工作必须注重依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协同作战。特别是要产出具有原创价值的学术成果和有明显特色的研究成果,需要努力建立优秀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跟踪和开拓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与方向,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杰出学者,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具有创新价值学术成果的优秀学术队伍,开拓科研特色兴校的新途径。

依照四点要求,建立优秀学术创新团队

建立一支优秀的学术创新团队,必须努力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从研究层次上看,学术创新团队必须有一个瞄准国内或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高水准的研究目标。同时又必须注意,研究目标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符合学校的校情,是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急需优先支持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能对学校的发展发挥重大推动作用与杠杆效应的学科或领域。

其次,从研究人员看,学术创新团队必须聚集一批学术水平高,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核心研究成员。人才是学术团队成败的关键,学术团队要具有活力,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就必须聚集一批具有开拓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冲动,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很强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的人才。团队成员既要有共同的研究兴趣,但又要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缘背景,特别要注意吸收有相关知识背景和相关研究积累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成员参加,这种人员结构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再次,学术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宽广、开放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平台。学术创新团队应该接纳来自海内外的学术精英和学术大师的学术指导和学术交流。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我们的学术团队,可带来最新的国际科技发展动态、先进的研究课题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创新团队的研究起点,增强创新能力。

最后,学术创新团队,其核心与灵魂在于“创新”。因此,组建学术团队,从研究方向的选择到团队工作目标的确定,都必须紧紧围绕“创新”这个核心,从研究课题的总体构思到研究技术路线的具体设计都要体现“创新”这个灵魂。只有创新,才可能形成特色;只有具备特色,才有竞争力。

构建和完善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体系

建立省、校、院三级架构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江西财经大学自2003年开始陆续建立的6个省级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省级学术创新团队和创新研究平台。在努力建设好省级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和大力推进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根据2004年制订的《江西财经大学关于推进科学研究繁荣与创新的行动计划》,到2010年,学校拟组建6~8个有较大影响的校级学术创新团队。2006年,学校又提出每个学院都要建立学院一级的学术创新团队。这样,学校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实际上是分为省级、校级和学院三个层面进行,从而形成省、校、院三级架构的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学校希望通过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能培养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拔尖人才,同时通过学术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探求一条通过“课题―团队―基地―学科”路径推动学科发展和繁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

学校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启动,对于聚集学术人才,打造学术特色,特别是对激励和调动年轻学术骨干的科研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大胆创新和集体攻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省级学术创新团队看,团队在凝炼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特色,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竞争与规制研究中心”为例,通过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颇有特色的学术研究创新团队,近年来成果丰硕,特色较为明显,在全国同行中已具有一定影响。该中心在2006年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基地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从校级学术创新团队看,成绩也十分明显。比如信息学院的“图像处理与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聚集了6名博士、博士后,且聘请了新加坡国立资讯研究院专家作为特聘研究员。该团队通过集体探讨,确立了团队的研究计划,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组织了三次正式的学术研讨会议,平时还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讨论学术问题。团队核心成员已在国内外专业权威刊物多篇。2006年,创新团队成员申报的《基于运动补偿时域滤波的多小波精细可分级视频编码研究》和《非常态下远红外人脸识别中鲁棒生物特征提取研究》两个项目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除了上述专项的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以外,学校的非实体研究所,课题(项目)组等都是建设创新团队的一种有效和重要的载体。比如:学校的东方文化管理研究所、制度经济学研究所、社会经济史研究所等都有效地聚集了一批有相同研究兴趣的研究力量,正逐渐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加强院级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推动学院打造科研特色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团队 团队建设

0 引言

团队精神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就会像散沙一样被日益激烈的竞争浪潮所淘汰。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浪潮中,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从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面临跨越式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要想在空间电子产品研制的强手林立的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除了拥有一流的技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靠团队建设、发扬团队精神,凝聚起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铸民族科技丰碑、创人类航天文明”的企业愿景。

本文从航天系统基层研究所办公室的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科研事业单位办公室系统的团队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述,探讨在组织中如何开发高效的工作小组,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建设。

1 和谐团队的含义

1.1 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办公室团队活动的主体是人,和谐的办公室团队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自由发展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一句话,和谐办公室团队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出效率。

1.2 高效、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和谐的办公室团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这是衡量办公室团队和谐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良好的工作秩序包括:一是规章制度科学实用;二是激励机制科学到位;三是工作成效明显突出。因此,构建政令畅通、运转协调、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是构建和谐办公室团队的重点和目的。

1.3 和谐、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办公室团队的重要方面。为此,一要改善办公条件,要使办公条件逐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要注重办公条件的科技含量;二要搞好办公区域的净化、美化工作,形成一个规范、整洁、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有教育意义的参观考察活动,符合办公室特点的培训交流活动。打造和谐办公室,建设和谐团队,关键是培养团队精神。

2 办公室团队建设的困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个体的人是无法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创建一个完美、和谐、高效的团队,并且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充满激情的快乐工作。然而现实总不能尽如人意。有的领导说我们的员工素养有待提升,有的同事抱怨我们领导不能完全以人为本……因此,谈到如何加强办公室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很多。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办公室团队成员难以获得持续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

办公室作为整个单位的综合协调部门,工作服务对象既有所级领导,又有基层部门,还直接接触广大干部职工,工作内容涉及办文、办事、办会、接待、宣传、党务等琐碎事项,任务繁杂且艰巨。

虽然办公室成员是经过领导精心挑选的“精兵强将”,但在这样繁杂的工作环境中,个人的自我成功满足感是非常低的。在个人的需求层次上,自我实现感也非常低,无法体会到强烈的自我归宿满足感,从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的丧失,士气和战斗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2.2 办公室团队结构层次不合理

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资源共享,是优秀创新团队形成与发展的关键。研究所办公室的成员大多为文科生出身,所学专业与本单位的主流专业相差甚远,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办公室员工即使工作多年,对本单位的业务工作还是不甚了解,这大大影响了领导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

2.3 办公室团队人员流动率和流失率高

航天事业是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有利于优秀人才聚集的“人才高地”。这是整个航天队伍的优秀,但由于办公室属于科研生产的管理部门,对优秀拔尖人才缺少吸引力,而且即使能吸引到优秀人才,又会由于办公室工作的烦琐和无成就感,无法满足员工个人的自我成就感,从而导致办公室员工流动率和流失率增加,尤其是男性员工和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员工。

3 和谐团队精神的打造与培养

3.1 建设一支素能优良、团结协作的办公室管理团队,筑起团队成功的基石

团队精神的培养取决于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实现管理团队的效率必须从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要加强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由于性格、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差异,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误解是不可避免的。沟通能够激发团队潜能,汇聚众人智慧,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既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要用激励去不断焕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和对团队的认同感。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只有不断开发新的激励模式,才能促进团队的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激情,才能保证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对不同层次需求的员工给予不同的激励手段,这样既能达到激励的最佳效果,又能使成本恰到好处。作为领导,应该懂得如何去激励人,如何使人产生自信,对不同层次需求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3.2 制定团队目标,塑造高效团队之魂

打造高效团队,首先要提出团队目标,没有目标,团队就会失去方向。因此,办公室主任要在单位宏观目标与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办公室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对目标层层分解,同时通过组织讨论、学习,使办公室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本部门和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团队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的。另外,员工最感兴趣的是,达到目标后他能获得什么或提高什么,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把岗位目标分解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整合员工的思想与心态,这样制定出来的团队目标对员工才有激励作用,才能把建设优秀团队的基础打牢。

3.3 建立工作体系和规章制度,健全团队的四肢

办公室的团队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单位的目标任务,更是为了培养员工,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建立工作体系,既要让员工齐心协力完成好办公室的工作目标,更要提高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素质。

建立工作体系首先要明确本单位办公室的主要工作业务内容,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然后是规范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并提出每一项工作的检验标准,最后是列出阶段性计划,即年度、季度、每月、每周的工作计划,最终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固定下来发给每位员工,并建立相应的制度督促每个员工按时保质完成。

工作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和规程也应该建立起来。衡量一个单位的管理是否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制度、规程是否被单位员工了解、熟悉、掌握和执行,是否有监督和保障措施。让员工熟悉、掌握、并按各类制度、规程办事,不但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满足单位发展和员工快速成长的需要。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遵循简单化原则,尽量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行之有效。同时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重于建立原则,制度的建立往往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困难的是认认真真,持之以恒的按制度规定做好每一件事。

在办公室内部,我们实行了团队员工岗位轮换制度,目的是让团队员工能够有机会根据实际情况真正了解本部门的工作,对于员工之间协作时相互理解、相互谅解非常重要。职务轮换前要做好充分的培训准备,否则会出现混乱。

3.4 建立团队考核激励制度,为团队注入“推进剂”

办公室团队管理主要是处理人际关系,其核心是激励办公室成员的积极性。团队绩效考核是激励和检验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办公室团队工作的“推进剂”。它不仅检验每个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也是向团队成员展示办公室团队的价值取向,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关系到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办公室主任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做到把年度考核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和处罚,并把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向员工反馈考核评估结果,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不足,寻找与团队目标的差距,从而激发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服务质量,达到整个团队共同进步的目的。

3.5 办公室主任要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团队领头羊的作用

办公室主任的职能是全面负责办公室目标的实现,并带领团队共同进步。他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是工作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施计划的领头人,作为整个团队的领头羊,其个人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凝聚力、魅力、眼力和执行力。

凝聚力―办公室主任要具备极强的凝聚力,凝聚力形成的关键是其本人要赢得下属的信任和尊重。他必须对本单位的理念、企业文化和发展规划有正确、深入的理解,没有理念与文化的团队是一支脆弱的团队,所以在工作中,办公室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团队成员一起,向团队成员诠释航天军工企业理念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唯有这样,团队才会有真正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魅力:办公室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敬业精神感染和团结员工。他必须大胆果断,对待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问题实事求是,既做到敢于承担责任,又做到奖罚分明;必须时刻保持工作的热情,正确对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相信下属,敢于向下属放权,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善于激励下属,使他们感到自己得到重视和尊重,善于有效沟通,经常与团队成员交流,不失时机的把团队的决策和意图传达到每个员工中去。

眼力:办公室主任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单位存在的问题,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并做到及时校正。

执行力:单位决策唯有通过执行才能得以实施。作为整个团队执行各类制度和规范的第一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应该具备较强的执行意识,立足公平公正,及时改进执行方法,并持续完善团队内部的制度和规范,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

4 加强办公室团队管理,建设和谐办公室

4.1 重视组织规范,弘扬团队正气。一是加强办公室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干部职工带头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感人,以德聚人。二是加强对人际交往关系的正确引导。要通过一些有益的制度和活动,引导同事与同事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交往向着健康、正常的方向发展。始终把构建和谐办公室团队当作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4.2 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团队进步的核心理念

管理是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卓越并不仅仅指工作成就,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动力和工作道德。成功的团队都注重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就是不断求新和变革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一个工作团队的使命和价值体现。

我们在团队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团队创新”的核心理念。我们要根据航天军工企业的工作特点,提出具有航天军工企业办公室特色的团队概念。513所根据实际,提出建设“围绕科研生产中心、服务领导决策,推进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工作目标。

在办公室的团队建设过程中,创新不是简单的将团队中几个头脑聪慧的人集中起来进行创造性工作,而是必须剔除“个人英雄”式的创新模式与思维习惯,使每一位员工都围绕513所发展的宗旨,目标,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为不断实现团队明确的目标而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并共同为团队的出色表现负责。

团队创新要坚持“标新立异,协同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团队中每一位员工的创新热情和主观能动作用,形成勇于创新的个人追求,提高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激励创新的团队研发机制,要紧密围绕激励创新意识,从制度建设、环境条件和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各种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开展工作。

4.3 强化人文关怀,构筑凝心工程。一是关心员工进步。对办公室主要要对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宣传和表扬。对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及时给予关心。二是关心员工待遇。做到积极争取政策,落实员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让员工该得的能得到,该享受的能够享受到,对员工的待遇要闻要问。三是关心员工生活。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员工的后顾之优,经常过问员工生活中的冷暖,对困难的员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在节假日或员工家庭遭遇变故的特殊时刻,组织慰问,使之切身体会到办公室的温暖。四是要注意善于用人之长。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既要注意给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其“冒尖”,又要严格要求他们,使其避免失误,少犯、不犯错误;对中年同志要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发挥顶梁柱的作用;对老同志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余热,起好传帮代的作用。

4.4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办公室团队

学习是创新的资源、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把创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作为加强和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基础建设。

办公室要定期召开例会,通过例会,让团队中的员工相互交流,增进沟通,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每个季度要组织以学习为目的的各种活动,比如拓展训练、管理沙龙等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团队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想人生、事业,互相之间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信任。

办公室团队的成员,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所关注的话题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办公室成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有共同话题与对方交流,因此,办公室成员要阅读各种书籍,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要向身边的人学习,不断向同事请教,养成不断学习的能力,勤思考,勤总结,养成经常总结的习惯,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

总之,要在团队内部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心理念。学习型组织的有效实施,能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学习生活相得益彰。只有加强办公室团队建设,充分激发办公室成员的集体战斗力和学习力,才能真正开创办公室工作的新局面,才能发挥办公室在航天基层单位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战英.新时期办公室主任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第4篇

高校创新团队是以学术问题为纽带,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既分工又协作,具有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试行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以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2004年,教育部开始推行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群体力量,争创标志性重大成果。2006年,国务院全文颁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这些政策举措一方面表明有关主管部门对优秀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则在高校中掀起了构建创新团队的热潮。以北京市为例,2005―2007年实施的“人才强教计划”和2009-2011年实施的“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均包含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2013-2015年实施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创新团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则包含了创新团队建设提升计划。

高校创新团队是高校为适应时展而在科研队伍管理中推行的一种人才组织模式,是高校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团队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创新团队自身建设与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与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团队运行机制不完善

对于创新团队建设,各高校一般首先是对创新团队进行遴选和认定,然后对经认定的团队提供经费资助,而当创新团队成立后,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团队支持体系,缺乏科学的团队管理机制,团队管理中管理责任不明确,团队带头人被琐碎事务缠身,将精力更多地用在团队之外,以便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赢得更多的外部支持和资源,而在团队的内部管理上,往往重视不足,从而使科研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现有团队大多属于单一学科创新团队,团队成员知识、技能同质现象较为严重,成员层次性不清,相互间激烈竞争,缺乏合作互助精神,结果导致研究力量分散,团队精神难以形成。

(二)创新团队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年度考核、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评价方式,但创新团队的评价体系还存在着简单量化的问题,未能发挥对团队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评价成本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往往重视对有形成果的评价,如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数等,而考核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师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团队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团队建设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等这些考评要达到的真正的目的反而被忽略了。创新团队评价尚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创新团队文化建设薄弱

团队文化是团队有效运行和团队工作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高校创新团队的成员缺乏主动协作意识与动机,在组织中不能主动参与和交流,他们一般只习惯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单兵作战进行学术研究,忽视了更大环境中的知识与智慧的支持。也正是由于教师缺乏团队协作的思想基础,不少高校现有的团队表面上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少,导致原创性和重大学术成果稀缺。团队内部难以形成和谐宽松、合作互助、共同学习、彼此激励的工作氛围,这样无疑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而离开了团队文化的支撑,团队也势必不能高效运行。

三、创新团队建设与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创新团队运行机制

首先,应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内部管理机制。在明确团队目标的基础上,对团队规模、专业结构、组成人员条件以及内部管理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在给予团队带头人自主的内部经费调控权、人员引进权、考核权和分配权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使团队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方式运作;充分尊重团队成员的参与权和发言权,使之在适当的位置上参与决策过程,从而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应完善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设备管理、科研人才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团队活动有章可循;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考虑各类资源的整合,积极尝试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资源壁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健全创新团队评价体系

定期对高校创新团队进行评估,既可使优秀的创新团队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促进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又能促使一般的创新团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首先,细化绩效评价指标,正确处理定量与定性评价的关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并在实践中对评价体系进行科学性、有效性检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其次,重视科研成果质量的考核,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所取得科研成果的多少,更要注重科研成果的级别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为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再次,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合作和团队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促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68-02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中流砥柱,而在科研队伍中,科研团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校科研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可以集中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来攻关重大科研课题,是我国目前科研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在外语院系中,科研团队也有其重要地位。外语作为应用学科,在语言学和教育学的双层领域中都有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外语院系的不断壮大,组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必要性与日俱增,通过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集中众人的智慧来解决教研难题;科研人员在投入到团队中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又促进了自身科研水平的迅速成长,打破了单独研究的局限性。可以说,科研团队既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项目,又使每个科研人员得到了锻炼,因此,加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在外语科研团队建设进程中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健康快速成长。目前关键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员组建随意拼凑,完成项目单打独斗

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中,成员的组合情况并不科学。首先,团队中缺乏令人信服的学术权威,高端学术人才的缺失使得科研团队难以取得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其次,一些项目参加者因为与带头人有夫妻、子女或者师生关系而进入到科研团队中,他们并不具有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因此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再次,一些科研团队是为了申报科研项目而临时组建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成员间几乎没有学术交流,这样的临时班底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研究、各抒己见的科研氛围。仅仅依靠课题负责人独自一人完成整个项目无疑违背了科研团队组建的初衷。

(二)团队管理松散,缺乏共同目标

目前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缺乏精准化管理,存在着一些管理瘫痪、人浮于事的状况。团队成员职责不明晰,同时又缺乏自,合作研究的机会不多,团队带头人只能孤军奋战,其研究成果难免流于狭隘。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团队成员没有一个良好的个人进步空间,再加上成员之间的交流很少,合作机会不多,难以形成共同为之奋斗的科研目标。

(三)单位保障力度不足,科研实力难以发挥

要完善一支科研团队,需要外语院系上级部门有力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部分高校的外语院系领导决策中还没有把建设科研团队当作首要目标,因此并没有相关科研团队建设的方案和考核指标出台,对于科研的要求仅仅是以团队为名义申报科研项目,而在申报成功后却疏于监督,也没有后期的经费保障。原因在于有些学院领导还没有意识到科研团队建设对于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学院对于科研团队缺乏有力引导,使得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本身产生了局限性,只能完成一些简单课题,长此以往科研团队自身必将出现生存危机。

(四)业绩分配不公,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科研团队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团队中的每一个科研人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做的科研贡献大小而言。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缺乏一个合理的科研团队评价体系 ,无法对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科学的、公平的科研评价。而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课题负责人对成员进行平均分配或者是按照私人关系来分配,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向心力,必然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不利于科研团队的长久发展。

二、加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的策略

高校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关系到我国科研实力

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找到相应对策来保障科研团队建设顺利进行。

(一)学院领导加强重视,为科研团队提供有力支撑

外语院系相关科研领导应加大对科研团队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政策以鼓励科研人员从独立研究到团队合作完成课题的积极性,下发管理办法明确科研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式,强调申报课题必须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认真鉴别,一旦发现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要严格处理。同时对一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科研团队,要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培育科研起步阶段的年轻的科研团队,表扬团队中的优秀科研人员来弘扬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氛围,以保障学院的科研发展后继有人。

(二)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打造精品科研团队

首先应整合学院基层学术团体,增加各个学术团体的联系,搭建一个互通有无的科研平台,创造出多学派联合研究,协作攻关的科研环境和团队精神。其次,结合外语院系的科研实际及高校的科研要求制定出符合本身科研团队的科研目标。目标的制定应体现以人为本,科研优先的基本理念,既能激发团队中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又能使科研团队整体实力大大提升最终达到精品团队的水平。结合世界先进科研团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团队不仅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学校作为坚强后盾,更体现在科研团队中的成员年龄结构分配科学,知识能力超强,学术水平高,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可以朝着一个同样的科研愿景共同努力。

(三)选拔高水平科研带头人,引领先进学术梯队

打造一支优秀的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应该选拔一名高水平的科研带头人,这名带头人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品德优先,兼备才干,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也要有很高的科研学术水平。选拔出一名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有良好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是打造外语院系精品科研团队的首要任务。第二,注重绩效考核。在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中,只凭借带头人一人之力远远不能达到打造精品科研团队的目标,这就需要学科带头人运用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带领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研究,在全面动员科研人员的同时,注重工作绩效的考核,用科研业绩来评价学术带头人的业务水平。第三,带头人选拔遵循公平原则,做到公开选拔,广泛听取专业意见,在学科领先人物中公平竞争,择优选拔,操作过程向全院系公开,减少非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最终当选的学科带头人的公信力。

(四)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提升科研团队创新能力

科研实力的提升与科研评价机制这一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应借助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这一契机,来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团队。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体现在延长评价周期,评价环节的高效,将团队绩效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完善奖励制度上,力求打造一个和谐的科研氛围,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其科研的创新能力。

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团队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上级领导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以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并且改革科研评价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极大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外语学科的学情在不断变化,外语院系的科研水平也应不断提升,唯有科研团队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外语院系自身的科研实力满足新型科研的需求,以发挥科研团队的最大效应。

三、科研团队建设在外语院系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发展是衡量外语院系乃至所在大学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外语学科的发展水平体现在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科研实力方面。

(一)攻关重大科研项目,攻占外语学术前沿

仅凭科研人员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拿到重大的科研项目,而在整个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攻关下,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有能力承担国家级别的重大科研项目。在重大项目的攻关过程中,既体现了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综合科研能力,也对外语优势学科的学术水平做了一次检验。同时,科研团队的建设也为高级别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组织形式、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二)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取得突出科研成果

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带领整个科研团队承担重大项目,通过带头人在本专业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来引领、提升整个团队的科研实力,可以说学术带头人在整个科研团队中起到一个辐射与指引的作用,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带动整个团队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提升外语院系的科研实力,也能带动整个学校科研学术水平的振兴。

(三)促进学术梯队建设,为学院培养科研后备力量

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中,成员的构成是科学的,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完成科研任务,这一形式不仅可以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通过亲自参加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可以学习优秀科研人员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锻炼年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年轻教师在科研团队中得到提升,快速成长为学术骨干,同时也成为外语院系的科研后备力量。可见,科研团队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有力平台。

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与外语学科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来说,外语学科的发展与外语科研团队的学术贡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外语科研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外语院系学科的基础支撑。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术带头人是外语学科的鲜明旗帜,学院领导为科研团队指明学术发展方向,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能够优化学术梯队,对科研团队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科研环节的完善,能够给科研团队的成员提供一个发挥自己科研价值的学术平台,从而更好地支持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

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2]李丽娟,王京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黄宇,李战国.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探讨[J].科技

管理研究,2010,(9).

[4]黄宇,李战国,冯爱明.激励相容在转型期高校科研团队

中的运用和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第6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高职院校;管理科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开展企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责任,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科研工作是实现科技转换的核心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个专业群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日益清晰起来,传统的个体科研力量有限,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促进科研创新和企业服务,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科研重点在于应用性研究以及技术服务等。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人员和教师针对从事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企业行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科研团队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团队的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345所,高职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超过千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多半。全国高职高专教师人数高达38万余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规模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能力在层次、效益以及影响力方面都较为落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建立创新型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发挥科研功能的良好组织形式,其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才能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训能力和企业科技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构成主要由学院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通过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沟通,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更好地促进“双师型”人才的素质提高。

其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高职院校通常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资源不足,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可以整合学院有限的科技资源,进行环境营造,发挥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交互作用,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从而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再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并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科研团队成为了校企合作的桥梁。通过学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得学院的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同时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另一方面,学院可以以科研团队为平台,依托其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技术支持,辐射到行业进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企业的认知度。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建设困境

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建设主要是借鉴企业团队建设的模式形成,在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以管理类专业为例,目前其主要形式是在学院的组织机构下,以系部或教研室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组成,从事专业或专业群内的科研与企业服务。这种科研团队构成主要由以下几点不足:

1.团队带头人资源匮乏且层次不高。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方面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瞻远瞩的专业视角,带领团队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实现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团队带头人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并能够通过有效管理,形成团队的创造力。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带头人通常是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业带头人,他们很难二者兼具。优质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匮乏导致难以产出重大的科研成果。

2.科研团队组织松散。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更加强调对行业企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因此管理类科研团队吸纳了一批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成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行业企业管理者具备深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而科研的动力和能力较弱,往往这一部分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科研方向分散,甚至固守着单枪匹马的科研思维,团队合作精神较差。科研团队缺乏团队文化建设,基本流于形式,组织相对松散。

3.科研团队的考评、激励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实现对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整体评价制度,仍然是对教师个体进行考评。为了满足基本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水平,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或者到企业兼职获得劳动报酬,科研动力不足。在职称评聘中,高职院校的考评也通常以科研成果的主持人或者第一完成人作为考评对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缺失,缺乏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4.科研管理机制不够规范。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合理,对科研团队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要求管理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型”素质并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然而学院并没有对科研成果制定配套制度加以保证。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项目来源通常较窄,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的横向课题,同时,大多院校缺乏系统的科研管理制度,加之管理专业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科研热情不高。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完成的科研任务很难进行成果转化,难以保证科研工作的延续性。

上述问题表明,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处于松散的起步阶段。要打造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创新型科研团队,仍要结合管理类科研团队的自身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制度上保证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长足发展。

三、构建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策略和建议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具有应用性取向和实践性取向。科研活动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行业企业培训。因此应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专业来进行建设科研团队,进而开展科研活动。

1.加强人才引进和聘任,构建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名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应该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管理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领先水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绝大部分为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任教师,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团队整体水平,可以多渠道引进人才,比如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中聘请等,并委以团队带头人的重任。同时,根据学院特色,打破目前惯有的专业框架,构建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知识技能互补的科研团队,也成为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有效途径。

2.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制度建设,创新团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系统的科研制度,具体包括高效的科研激励和评价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严格的成果管理制度与完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等。特别是改善评估和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平台。团队外部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热情,为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把权、责、利进行有效结合,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模式,实现科研团队的自我管理。

3.加大科研投入和环境营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应提供丰富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前沿知识的汲取需要了解发达国家的管理动态,前沿资料的获得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校企合作。学院应从全局规划科研工作,发挥学院的导向作用,为科研团队开拓项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和科研团队项目的推进,高职院校应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应获得宽松的科研环境。它有利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可通过鼓励科研、适当减少科研人员教学工作量等措施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院校科研团队为企业或学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小 结

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然处在建设和管理的初级阶段。探索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创新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打造高绩效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实现团队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目标,才能促进和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和科研氛围,必将提升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志生,张健,曹献飞.基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43-45.

[2] 蒋科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1-93.

[3] 江文丽.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2-163.

[4] 戴翔东.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4):45-47.

[5] 吴洁.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412-414.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25-0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

一、教学团队建设意义

高职院校基础兽医学课程包括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对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的核心队伍。具体建设规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和教研活动等。

1.人才梯队建设。教学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建设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度,老、中、青结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9人,校外兼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高级兽医师1人。到2016年,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要求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60%,外聘兼职教师增加到6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比率达到100%。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教学团队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行公开课制度、开展教学能力竞赛、优质课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活动。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要求。为提升教学团队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采取鼓励措施,督促他们到“211”国家重点农业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所服务的专业(群)建设坚持与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紧跟畜牧及兽医类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要求和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主要就业岗位确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按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惯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认真实践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下功夫,全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合理设计教学评价项目与考核方法,如技术应用课程考试采用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复式考试法;实训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相结合;顶岗实习考核要全程评价,填写生产实习考核表;毕业考核进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或综合考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动物生产和兽医疫病防治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编写符合现代兽医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实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公开课程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着重加强专业群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相关专业网站合作,多方位互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教研和科研活动。教学团队教师围绕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要积极申请厅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1~2篇教研和科研论文。积极进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以此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逐步形成团队的科研优势。

三、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实习空间,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相互团结协作,才能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团队成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具备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以完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应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假期到企业熟悉岗位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在职称评定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的经历,作为必备条件。支持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或产品技术开发,依此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教学团队建设的综合成效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学校和企业是产、学结合运行系统的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技术与产业开发、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合作。学校可聘请企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开设专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可在企业内建立“场中校”,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接触实践,指派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可在学校设置“订单班”,企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设立企业奖学金,根据学校实习安排,批量接受学生专业实习;教师为合作企业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视频同步教学系统等教学资源;校企双方联合开展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就业环境,促进学生的就业。

教学团队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团队带头人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成员要积极进行教学研讨,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加强新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内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奖励方式,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明江.浅析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趋势[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9):104-106.

[2]巴世光,古光甫.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5(711):63-65.

[3]崔景艳.加强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J].职业时空,2012,8(12):69-70.

[4]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23.

[5]花美莲.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2,(1):79-80.

[6]陈丽金.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4):52-54.

第8篇

关键词 教学组 课程建设 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lying on "Teaching Group"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JIA Ying, ZHAO Housui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5)

Abstract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teaching group construction,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teaching group" based on the "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military academy, which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group construction , it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in military academ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m spiri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pattern of activi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It should be strive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eaching team training and building suitable actual systems for the military academ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group;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staff

0 引言

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肩负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部队三大职能作用。军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军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充分加强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打造通过课程或课程群为纽带的教员共同研究、交流、成长的平台,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提升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整个教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推进质量工程的建设,把我军院校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 目前军校“教学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学组大多是以学科组或课题组的形式存在,而军校的教学组多是行政教学组,存在泛行政化和弱化教研的倾向,教员们也存在忽视教学组教学科研功能,缺乏集体建设意识的问题。针对教学组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层分析,找出问题根源所在,以便研究对策,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和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教学组职能定位不明确。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组的职能任务是组织教员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员素质和教学质量。而目前军校教学组的活动基本上是在规定的时间传达上级精神和布置工作,甚至有的教学组形同虚设,一切活动均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教学组“研究”的气氛淡薄, 教研功能萎缩,甚至研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基本上没有开展,更没有教学组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等。(2)教学组教研内容单一。教学组的活动仅局限于听课、完成日常教学事务等教研活动的浅层次上;局限于为单纯教学活动而活动的目标上;局限于“教研是软任务、软环境,一时难见效”的认识上。所以这样的活动基本上不是真正从教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出发,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3)教学组教研效益不佳。教学组很少开展针对教学改革或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学习教育理论往往不能与实际教学工作相联系。专题研究不深,缺乏突破性的开展。教学组日常工作没有抓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结合点,以科研促教学,促课堂教学改革,教研效益不佳,教员个体从中的受益甚微。

以某一课程或课程群为纽带的课程教学团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依托“课程教学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能的关键举措,也是弥补目前已有行政教学组功能定位等不足的有力举措。以课程或课程群为载体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效益,既能建立和共享优质、稳定、高效的教学资源,进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能,又能有效整合优化师资队伍,进而全面推动军校学科专业建设。

2 加强 “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课程教学组是承担同一门课程或相关课程群的教员探讨交流的一个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在现有体制下行政教学组所无法满足的功能需求。课程教学组以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某一课程或课程群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弥补行政教学组功能的不足,同时也是课程建设规范化、精益化的重要标志,在军校现有教学体系运行过程中才能更好实现其功能。

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是以某一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为载体,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梯队为重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充满生机的师资队伍。军校教研室及行政教学组通常组织效能有限,在促进青年教员综合能力提高方面,虽然有一些行政引导措施与激励机制,但主要还是依赖教员自身的个人努力,因此,采用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式培养历练师资队伍则更具组织优势。首先,尽管教学团队没有行政职能,但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下,可以通过集体说课、集体备课等过程中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质和参与教学建设、改革的积极性,强化团队内教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团队自组织功能与团队核心成员的“传、帮、带”作用,营造健康良好的互助氛围,合力培养教学团队。

其次,军校教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学科研活动。教员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依托“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采用“以课育人”的方式,紧密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教科研成果反哺课程教学,实现“师资―课程―教学科研”一体化协同建设,课程教学质量随团队中教员个人综合能力的进步协同提高,因此,通过课程或课程群教学组建设可以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也能为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提供一个可靠的人才储备资源库。

另外,通过“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可以进一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有关平台搭建,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提高团队核心力和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军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实用选择。采用这种建设模式,能够加快师资队伍培养步伐,有利于形成优秀的军校课程或课程群教学团队,并可通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掘军校课程标准建设的内涵,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对整个专业及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为课程标准建设以及课程教学资源平台搭建等提供人力支持。

3 加强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在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军校行政教学组的有益补充,在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军校“以课程教学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建设和军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大家关注与探索的课题。

(1)加强课程和课程群建设。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也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依托团队优势,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辐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员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互动共生中创造优秀的教研成果,并做到从教学中来又回到教学中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2)完善制度建设。要顺利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依靠制度管理来保障,逐渐形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组建设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团队建设的重要保证。比如,教学团队带头人制度,集体说课、备课常规活动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案例、教学法研究制度,科研课题研讨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3)重视教学团队精神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业务过硬、能吃苦的教员队伍。教学团队精神的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员个体师德教育,其次课程教学组成员的组织结构,发挥教学组的整体功能,促进教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合作”是创建课程教学组文化的方式,合作、交流、对话应该成为教员专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以某一课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软资源”内容。

(4)建立有效活动的模式。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工作是要帮助教员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组织教员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组织课程教学组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说课活动,组织教员要相互听课,广泛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相互听课活动,按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评议和说课,全方位关心年轻教员的成长,对年轻教员施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其次,改变教员的观念,加强教研教改研讨活动。推进教学改革首先要引导教员学习理论,提升教学理念。教员要在实践中成长,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实用的研究方法,形成较高的科研能力。因此,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使教研活动这一沿袭已久的教员业务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教员能有所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得到实化、教学研究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使课程教学组真正成为教员汲取精华快速成长的重要组织,有效地促进教员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5)加强科研学术研究活动。教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与周围同事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学组的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员要想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得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确立合作促发展的思想,加强科研学术交流,主动地向他人学习,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以课程教学组为基本平台实现信息沟通,协作共享,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局面,有利于教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快速成长。

4 结束语

以“课程教学组”为载体的教学团队建设对于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进而促进全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军校整体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军校教学质量建设的一种实用选择,是对目前行政教学组建设的有益补充。采用这种建设模式,能够加快教员队伍的培养步伐,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并可借此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对整个专业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海仔.加强教学组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江西教育,2006(5):28.

[2] 王海冰等.二级学院课程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8):167-168.

[3] 李红卫,张丽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以2007、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7,8):57-61.

[4] 朱海洋,尹湛华.以“课程教学组”为载体的高职教学资源建设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10(4):27-28.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问题思考

一、教学团队的涵义

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教学团队是以教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以增强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业绩目标,为完成某个具体教学任务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员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教学团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共同的愿景,二是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三是德才兼备的团队带头人四是相互学习、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二、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是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不少高校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导向和推动下,明确了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主线,侧重于教学方法、学科设置,辅之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师素质等的改革,教学团队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克服教研室组织管理弊端,整合教学资源。“单兵作战”、“松散式管理”是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和管理方式的典型刻画。由于高校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教学科研活动分散,许多高校教研室没能在资源优化配置上挖掘潜力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团队为教学、科研合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团队会根据教研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目前所拥有的硬件实力和人才状况,在充分利用教研室硬件设备的基础上整合教学人员,从而形成一个个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专业特长等相对合理、技能互补的团队,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教学团队带头人

教学团队带头人应该在教学、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团队带头人还要具备:品德高尚、有团队协作精神,有组织管理能力,有带领一批人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有良好的学术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在高校中,一流的教学团队带头人十分缺乏。有的研究、教学能力强,而管理能力差。有的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低。有的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差。缺乏教学团队带头人的综合能力。目前高校团队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正有德行、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来凝聚队伍。

(二)重科研轻教学

当前高校的科研奖励基金,专门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而教学突出的教师却没有专门设立的奖项,导致高校教师首先注重的就是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增强。另外高校教学过分强调个体自主性,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没有十分重视。那种以个人科研绩效为基础的考评制度,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在这种制度导向下,教师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个人的课题研究上,不愿把精力用在教学上。教学团队建设对教师无太多吸引力。

(三)教师缺乏协作意识

高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团队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在学习工作中的配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不是靠个体的力量能完成的,必须靠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工作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教师个体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后,很少关心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之间很少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共同探讨,对彼此在教学以及学术上的成就漠不关心。这种单兵作战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在教学团队中,教师的工作方式仍保持传统,处于孤立状态。教师之间交流很少,即使交流都是互相防范,互相保守,彼此互不相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愿向同伴倾述,更谈不上教师之间合作。而教学团队建设最基本的就是强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当前教师的这种不协作现象,影响了教学团队的正常运行,阻碍了教学团队的发展。

(四)教学团队评选缺乏完善的评价制度做保障

由于我国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教学团队的评选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学校的教学团队是为了评选而临时组建的。由于高校教学团队评选机制不够完善,在评选时,只注重考核教学团队的组成情况,重视对教学团队带头人的资历,团队成员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对团队的成员梯队是否合理进行考核考评。而不重视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评价,让那些为评选而组成的临时教学团队,无法以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团队区分开来,打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团队建设。因此,要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就一定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做保障。让各个高校明白,优秀教学团队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有了完善的评选机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评促建,通过完善教学团队的评选机制来促进高校优秀团队的建设。

四、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教学团队建设要遵循基本原则

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其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教学团队无论在实践与理论探讨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教学团队建设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二是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原则,三是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原则,四是团队成员相互平等原则。

(二)创新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内部的权力配置模式必须改革和完善,确立行政权和教研权力适当分离的原则,厘清行政性事务与教研性事务,在制度上确立教研权力的地位,尊重教研权力的存在,将教学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扩大团队的管理自,甚至可以把一些重点培养或有前途的教学团队设置成与教研室相当地位的机构,对完成教学工作的方式、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流动人员的权力、内部考核的权力、淘汰不合格人员的权力等,皆由团队自己做出决定。只有赋予教学团队更的自,才能增强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工作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管理层要转变角色和工作方式,从发号施令者变换为团队服务者,研究如何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和激励体制来为加强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为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试图去控制它。

(三)整合教师资源,为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坚实的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人事管理和利益分配,基本都是以作为二级单位的院系为单位的,因此,教学任务的安排也是以某个院系的某个教师可以开设某门课程的能力为出发点的。这种教师和利益部门所有、各个院系画地为牢的状况,妨碍了教学团队的发展,而且院系内部也存在利益分割,利益较多且容易分配的教学团队易于组建,而利益较少且难以分配的教学团队则组建困难。因此,高校必须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学校所有关系,淡化教师的部门所有关系,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从课程教学的需要出发,要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鼓励组建跨部门、跨院系甚至跨学校、跨国界的教学团队。整合教师资源,可以先从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课程、全校公共基础课进行试点,在全校范围内招聘教学团队成员,在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四)改革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提高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评价制度的优劣,首先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判断标准的制定上。对高校教学团队的评价,一般是围绕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进行的,侧重于团队教学的拿队的合作,这是符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具体的评价指标的确立及判断标准的制定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导思想要定位在促进教师发展上,使评价体系对教师思想、行为具有引领作用。在评价内容方面,既要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师在教学要求上的不同,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选择不同的评价者,以使评价者能作出公正而有指导意义的评价结论。例如,由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由教学督导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术水平等。同时,在评价体系中还必须体现出对教学改革、创新的鼓励与支持。对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进行评价,则要尊重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在评价标准的确立上,确立原创性为判断科研水平的最高价值取向,增加过程评价,承认科研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价值显现的滞后性,实现以评价促研究的目的,并且要让教学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享有优先权。

总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资源投入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专业自身加强建设以及团队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周建松(1962- ),男,浙江海宁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59-02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句话道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又有人说,知识分子多易“文人相轻”,这也侧面反映出高校团队建设方面的困难。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历来都十分重视学校的团队建设,在全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曾经设有专门的优秀教学团队评审,拉动了部、省、校三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的项目评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业内人士都清楚,就高等职业院校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建设还有很大差距。跟我国的大学相比,除了缺少高水平学科和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外,团队合作机制形成难,团队战斗力弱,仍是困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严重问题。无论从全面履行高职院校职能,还是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看,必须把师资队伍团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一、重新认识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团队能够凝聚集体的力量。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等多方面要素组成的大集体,在大集体之下又有其相应的中集体和小集体,众多人构成了集体,但这个集体能否发挥团队效应,则要看其建设的具体情况。通常所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说明集体不等于团队,多个人不一定就个体优秀。必须通过管理、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整合和培育,才能让集体成为团队,并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功能。

2.从管理学意义上看,团队能产生结构协同效应。众多人构成一个由于行政或任务而集结起来的集体并不等于团队,因而也不一定能够产生结构效应。只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一定数量的人构建成为团队,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分工,才会形成和产生合作效应。与此同时,根据事业和发展的需要,还应当有计划地扩大和吸收补充团队成员,培养结构性差异化团队角色,从而提升团队综合效应,以达到“1+1>2”的功效。这就是团队,也是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3.从教育建设视角看,我们需要团队化。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为推进有效管理,一般都实施校院或院系两级管理,同时,又以教研室(研究所)作为基层单位。在高职院校,则更多地以专业分设教研室,而相应建设党团工作机制,实现支部建立于专业之上的要求。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根据推进教育教学建设需要,为很好地实行工作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团队建设。

4.从职业教育特点看,我们还需要专兼结合的团队。从2011年开始,高等教育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称之为协同创新,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其实,自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相对独立概念形成以来,高等职业院校也一直强调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把开放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落到实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团队建设尤为特殊,特别重要,必须加强。

二、理性分析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现实困难

前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进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但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的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团队建设客观上有其困难和不足。

1.高职院校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按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规划,要构建从中职、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的通道是一个长远的计划和设想,而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因为如此,也就不可能设立硕士点、博士点,教授和老师也没有指导培养研究生的机会,因此,由培养和指导研究生而形成的师资团队就没有条件。

2.高职院校一般很难申请到大的科研项目。合作项目是培育和培养团队的重要路径。在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因为重大项目而建立并运行的团队非常普遍,而高等职校一般既无机会也不太有能力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对于相当部分项目而言,甚至连申报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基于科研项目的团队也难以形成。

3.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职教育并不像高中教学那样,不分专业,一个年级具有多个乃至十几个或者二十几个平行班,执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相对较多。高职教育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其明显的特点是职教性,教师分专业为学生实施教学,小的专业只有几十人,即使比较大的专业每届也不过200~300人。正因为这样,教师往往相对独立自主地执教某门具体的专业课程,与其他教师没有什么直接的相关性,这就使得专业课老师具有较强烈的个体自我意识,难以建设教学团队。

当然,影响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因素还不止这些,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现实困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充分看到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有利条件

在分析和认识困难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正是因为高职教育的某些特点,也为高职院校团队建设带来了有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团队建设朝着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和水平提高的方向进行。

1.高职院校一般按专业分类编制教研室(教学研究组织)。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参照高等教育,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在系部一级,一般按照专业群而设立,通常为1~2个专业群,以下则按照专业为单位建立教研室,一个教研室通常为5~10人左右,最多的教研室不会超过20人。这种体制机制,对开展教研室工作也相对比较有利。一般而言,一个教研室就可以看成一个专业建设团队,尽管这种团队内含行政管理划分的因素,但确实也完成好了教学与育人工作,在一定条件下,也正在做相关科研和社会服务,呈现出团队状态。

2.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制度正在有序推进。本科院校尤其是“985”“211”等高校大都实行学科带头人制度,以研究所为单位进行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划分。而高职院校则以专业为单位划分,专业一般都实行专业带头人(负责人)制度,而在条件成熟的系部,一般也是专业带头人兼任专业教研室主任。这样,教学的行政管理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就比较容易联结起来。并且,近年来,高职院校从省级、校级层面都在积极重视和推进这项制度的建设,并对专业带头人采取一定培养措施和给予相应待遇,有力地促进了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建设的顺利发展。

3.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正不断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创新办学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日益健全和规范,校企合作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必然会推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形成。如以专业为单位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可以按照“六个一”的形成机制建成,即包含专业建设指导、学生学习基地、学生就业渠道、教师实践基地、教师服务基地、兼职教师队伍等。这样,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就比较容易形成。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看到自身师资队伍团队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光明前途,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四、推进高职院校团队建设的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或正在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推进专业结构优化、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推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构建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而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的团队建设则更为迫切,必须提高认识,切实加强。

1.重视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一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个团队的建设,其核心和关键人物――专业带头人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专业带头人会产生巨大的杠杆效应,引领团队成员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带领整个团队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做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对专业带头人的遴选,要广开门路、不拘一格、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对专业带头人的待遇,要从优掌握,体现工作业绩和实绩;三是对专业带头人要政治上关心,舆论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四是要在全国、全省、全院范围形成争当专业带头人的良好氛围。

2.注重从机制上建设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要坚持做到重视从机制上建团队,让团队发挥好凝聚作用。一个运转良好的团队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适当。一个团队,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专业情况,确定相应规模的专任老师,从数量上确保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二是质量合格。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要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相应的进岗起点和达标要求,硕士学位、学工履历、企业经历是基本的三大件。三是结构合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也是质量,而且是重要的质量指标,老中青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都应该属于我们研究的范围。四是重视专任老师建设的同时,还要从专兼关系分析教研室团队建设。就这一点而言,还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专兼结合。既有数量适当、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也有一定数量来自行业企业、相对稳定、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2)“双师”组合。兼职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实践、实习、实训、实验上,面向操作和实际应用的部分应该主要由兼职教师来承担。(3)机制融合。专任老师和兼职老师应该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形成“教学做”的融合统一,形成互补功效,避免两张皮。

3.要用项目管理办法推动优质团队的形成。推动和促进团队建设,应该也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激励办法,这就是以项目为抓手的方法。

一个团队每个阶段都应当围绕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科学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设一个建设项目,以此来促进团队建设,凝聚团队建设的力量,具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一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教研教改等方面的重大立项,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重点专业建设立项,浙江省正在实施的省级优势、专业建设立项等,都是重要的项目;二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各种评先评优。目前,评先评优的项目正在日渐减少,但从健全激励和奖惩机制角度看,评先评优尤其是评选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研团队、优秀社会服务团队的项目,对于师资队伍团队建设还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美长.基于内涵发展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优化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12).

[2]叶丽.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人事制度改革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越来越注重团队建设,以团队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是科研人才的汇聚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科研工作要提高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要出更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就必须建设强有力的科研团队。

加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必须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基础。只有通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给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奠定规范的管理准则、良好的人才来源和稳定的组织结构,才能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高度分支化和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由此产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进行的科研活动。高校现有的以“单兵作战”为特点的课题组组织形式和研究者个体有限能力的研究方式往往不适应解决广而深的科研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在高校研究领域大而杂、个人力量单薄有限的现状下,就要求建立“大兵团作战”的科研组织形式。通过科研团队建设,综合团队成员间不同的学科综合知识,形成宽广厚实的知识群体,从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协同攻关,推进科研工作的完满解决。因此,科研团队建设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现代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2、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是解决高校科研工作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

概括地讲,高校科研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着“小、散、软”的问题。“小”是指研究工作档次不高,科研状况大多限于“小课题、小发明、小成就”,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散”是指高校科研长期以来分散在多个部门和职能领域状态中,学科研究领域各自为政,科研人员单兵作战,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于形成合力,以至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分散,从而造成学科研究方向的分散,难以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学科群;“软”是指研究内容偏软,面向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课题少,难以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硬项目,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针对以上三大问题,高校科研工作亟待通过团队化建设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团队的互助合作,尽快形成科研攻关的合力,摆脱高校科研发展困境。

3、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是高校人才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新走向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工作、科研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工作的基础力量,学科创新的主要生长点,也是培养和造就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沃土,对整个高校人才队伍的成长起着带头和推动作用。同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必须以人才为依托,只有在不断提高人才个体的素质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学科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科研团队,才能把高校科研做大、做强、做优。

近年来,人才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团队化新动向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为科研团队建设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如教育部已正式启动最高层次的人才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不少和地方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关的项目与计划,以推动科研团队建设。可以这样说,科研团队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最受关注的新动向。

二、高校现行学科团队建设的主要障碍

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高校在科研体制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主要障碍仍还普遍存在。从人事管理的角度来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一的科研组织形式

(1)不适应高校科研合作攻关的要求

目前,高校的科研组织的基本形式是由若干研究人员形成的课题组。这些课题组中协作活动普遍缺少规范,协作过程不够密切。课题负责人为申报成功,往往从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组成等考虑,一旦课题组成员申报立项成功后,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分工就流于形式,或基本上就不在一起或很少在一起开展研究合作了。在课题负责人和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分工关系,合作攻关搞好科研更是无从谈起。

(2)不适应学术自由的客观要求

学术自由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科研组织形式的单一性,使得科研项目选题的空间过于狭窄,不能很好地给研究人员提供学术自由研究的空间,束缚了学术发展。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改革科研体制,突破现行科研组织局限性,使研究人员可得到按自己的学术兴趣味,自主地联合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形成科研组织,开展科研工作。

2、单一的运行管理模式

(1)不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高校目前运行管理模式是以院系为单位对教师进行管理的,即对教学科研人员实行了“单位制”式的管理,其结果很可能是将许多研究领域十分接近或交叉的专家分割在不同的专业院系,相互间老死不相往来,难以形成研究合力,难以承接并完成较大型研究课题。另外,现代最前沿性的科学研究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性质,不是某些原有单个学科乃至原有划分的一两个学科的专业人员可以单独完成的。如何改变这种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单一运行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学科发展的综合需要,是当前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重大任务之一。

(2)不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

单一的运行管理机制是一种封闭的、单一的科研环境,它使研究人员互相隔离,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导致科学研究的思想束缚。这既不利于个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潜能挖掘和综合能力的发挥,也不符合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而团队的思想境界比较开阔,有助于想象力的丰富和孕育,通过团队成员在思想上反复的沟通和碰撞,就可能形成另一种有价值的思想,甚至成为创新的契机。也就是说,科研工作者只有在团队中才能更为充分地激发自身的潜能。

3、单一的评价激励机制

(1)不利于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

高校现有的科研评价激励制度多是建立在以个人为对象的基础之上,即以研究者个人的论著、项目、经费和成果等作为评价考核依据。这种评价激励机制缺乏团队激励,往往使研究人员各自研究自己的领域,各自追逐自己的成果利益,出现科技人员人人争项目主持、争论文署名等现象便不难理解。这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科研协作,造成课题规模小、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因此,缺乏团队激励必然造成团队合作机制的缺失。

(2)不利于调动科研团队内部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在科研组织中,应该既有研究人员、也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几类人员不可或缺,否则科研工作难以正常运作。从高校当前的科研激励机制来看,在处理个人和团队之间以及团队内各类人员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做法虽各有千秋,但有其共同点,即以科研产出量为考核标的,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津贴、奖金、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挂钩。无论你对科研项目的实际贡献如何,一律按其固有的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为使利益最大化,人人争课题、人人写论文便成为现实的选择。特别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实验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而言,由于缺乏合理、科学的评价激励,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团队绩效。

三、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科研团队建设与发展

90年代以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上所述,传统的科研组织构架、评价激励机制和管理方式已经阻碍了高校人才合理流动,影响了科研团队建设。因此,促进科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发,在当前,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完善机构设置实施动态管理

(1)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

高校具有一般行政组织的共性,同时又具有教学科研工作带来的特殊性。高校在科研机构设置上应该突破一般行政组织的构架,实现纵横交错的矩阵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从纵向等级来说,要建立国家级、校级、院级的规范科研组织。从横向分布来说,要克服学校现有院系管理的弊端,打破教研室的模式,建立跨学科和二级学科的研究机构。高校学术研究具有民主化、科学化、多样化和基层化的特点,但现有的学术组织行政化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这种特点的发挥。所以,高校必须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原有以行政为主导的机构模式,紧紧围绕学科和项目研究需要,自由组合建立高校科研团队。

(2)实行科研组织的动态管理

科研组织动态化由科研工作动态化所决定的,科研工作是一个从组建、研究过程到结题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团队本身的存在与否要与科研任务相结合,团队成员也随着科研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任务不断变更,合理安排人员的出与进,对科研组织进行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团队的科研工作始终处于有序运转状态。

2、改进岗位聘任制度

(1)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实行团队聘任制

增进科研团队建设,必须整合人力资源,改革用人制度,改进岗位聘任制。建议在现有岗位聘任制的基础上,加快团队聘任制实施的改革与探索,试行以团队身份应聘具体的学科或项目,使优秀团队成为高校科研工作和人才建设的重点。同时,团队建设不但需要用人制度的创新,还需要保证团队具有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和对人员招聘、配置的决策权。要建立适应科研团队建设的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鼓励科研团队探索新的聘任制度。

(2)打破人才部门所有制,允许跨院系聘任

一般而言,目前高校的人员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下的模式,其通常表现为以“一次分配定终身”为特征的人才部门所有制。近年来推行的聘任制也由于这个原因往往流于形式,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抑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人才积压和“在职失业”。这种现象在长线专业表现尤其突出。所以,必须打破现行的局限于院系、教研室的组织疆界,允许以项目为中心组成跨院系、跨部门的科研团队,以此进行跨学科之间的科研交流,实现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共享。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工作复杂、周期长,各类评价指标庞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决非易事。但从推进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来看,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评价的周期来看,特征尺度理论认为,准确评价一个团队,就应采取短期评价与中长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短期评价是必要的,是总体评价的基础,它可以及时淘汰不称职的团队成员,确保团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不一定准确。中长期评价是必须的,是总体评价的关键,它的优点是全面、客观、准确,但所需时间比较长,对高校科研团队应该以中长期评价为主;二是从评价的对象来看,高校科研评价应采取个体评价与团队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团队总体评价除了一般的科研产出外,还要评价团队的管理制度、学术创新能力等。个体评价主要是对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其承担任务在整个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的评价。在当前,我们要引入并重视团队评价。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力争形成一个全方面、全过程、具体完善的评价体系,必将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

(2)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高校科研工作,激励机制设计要突出团队激励,同时体现成员业绩对团队目标实现的程度,并坚持物质和精神激励并举,以培养和谐的竞争关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团队作为主要激励对象,个人的激励机制要依托在团队之上,通过团队激励增强团队荣誉感,认同感,成就感,从而提高团队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加强团队绩效。

由于科研团队从组建到成熟是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磨合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学校科研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出发,建立一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激励制度,要做到即有利于自主研究,快出成果,又有利于鼓励完成“十年磨一剑”式的需较长时限才能完成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所以,高校在制订科研激励政策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学校、团队、成员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激励制度作用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4、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1)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

学科带头人在科研团队建设管理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研组织、团队的管理运行中,必须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其基本内涵为:一是统筹管理团队人、财、物的作用。科研团队管理模式注重内在控制,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把学科负责人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赋予学科负责人充分合理的授权范围,使其掌握一定的资源配置权利,如各种奖金、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信息接触的权限等。二是在凝炼学科方向,要特别强调和尊重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还必须拥有相当的学术自,充分发挥团队学术带头和导向的作用,能够就完成科研工作的方式、进程等做出自己的决定,尽量减少受外界的干预,使其有利于学科方向的整合和凝炼。通过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围绕现有研究基础的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方向进行扩充和提升,在学科带头人及梯队总的科研方向下,确立几个子方向,使每一团队成员都围绕总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以此促进科研团队的健康、稳步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

近年来,通过组建团队进行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内外相当普遍的科研活动形式,相当多的科研团队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无论规模、层次、效益及影响力都较为薄弱。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只有把那些有着共同的愿景、技能互补、围绕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任务并且拥有团队协作精神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并配以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才可以更好地整合人才资源,使人才有效配置,有效实现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对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认识不足。

首先,主观上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高职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输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把目光集中到了教学、实训、就业率方面,忽视了加强科研工作、成立科研团队的重要性。某些院校领导行政重视不够,没有出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定;部分教师觉得科研工作只是晋升职称的手段,需要的时候去涉足一下,主观上并不愿意加入科研团队,缺乏深入科研的内在动力。

其次,客观上缺乏系统理论指导。针对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团队建设理论研究甚少,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现,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少数重点大学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但对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征没有研究。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建设相关文章不多,专著更是难见,远没有形成科学、成熟的理论指导体系。部分已成立科研团队的高职院校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绩效较低。

2.团队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不稳定。

首先,缺乏有管理经验团队负责人。高职院校虽然也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但仅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没有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科研团队负责人的全部素质。其次,团队成员老龄化。有些高职院校在选拔科研团队成立时条件太过苛刻,如必须已主持过多少项厅级以上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等,这样筛选出来的团队是清一色的中老年同志,青黄不接,不利于培养带动年轻人的科研积极性。最后,团队内部稳定性差。有的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成立的目标就是申报大项目。为此,临时把几个人的成果拼凑包装,拉起一支队伍。一旦项目结题,团队成员一哄而散,这样的科研团队“寿命”短,“功利”强,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科研效益。

3.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

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成立之后,缺乏完善的制度机制往往是制约其运行效益的内在根源。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科研团队制度机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团队选拔制度两极化。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选拔,条件苛刻,“门槛”过高,导致原本有意组建科研团队的老师们望而却步。与此相反,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填补科研团队的“空白”,把成立要求设得过低,再加上大量优厚政策扶持,老师们踊跃参加,科研管理部门把关不严,申报一个就成立一个,一下子涌现出大批的“科研团队”。这样的组织其学术能力往往和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相去甚远。

(2)利益分配制度模糊化。利益的分配是激励团队成员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制度不明确,就存在引起矛盾冲突的极大可能性。利益分配包含了经费分配、成果书名数序等,部分科研管理部门把此项内容完全交给团队负责人而不出台任何制度规范,负责人处理得当还好,处理不当就常常引发不利于合作研究和团队和谐的因素。

(3)评价考核制度简单量化。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包括部分本科院校,在考评整个科研团队或者个人时,均采取了单一的量化指标体系,虽便于操作,但存在着不够合理的地方。而且一律靠结果说话、靠数字说话容易导致科研的急功近利思想,破坏学术规范。

4.缺乏共同愿景,团队文化建设薄弱。

任何一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文化。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文化建设薄弱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团队缺乏成员一致认可的共同愿景,成员对团队的共同目标认识模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不完全一致;团队内部鼓励知识共享的氛围淡薄,成员学习创新的动力不足,在工作中倾注的干劲不强;部分成员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蛋糕”,各自为政,缺乏互助合作精神;团队成员在集体讨论时,习惯性地自我防卫,意见向左的时候避重就轻,没有思想碰撞,导致深度会谈往往无法进行下去,阻碍了团队智慧的发挥。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对策

1.改变传统看法,树立正确坚定的科研强校理念。

科研作为高校三大职能之一,同样也对高职院校适用。科研水平高能使高职院校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科研能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能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各级管理者务必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大力支持。

2.依靠组织理论,保持合理稳定的科研团队结构。

组建一个科研团队并不难,但要保持其合理、稳定地运行,高绩效地产出绝非易事。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要达到以上状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科研团队领导者,是科研团队能否取得高绩效成果的决定性因素。方法上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请进来”可以是设立优厚的待遇实现人才直接引进,也可以请一些有着较丰富科研团队管理经验专家学者来院校指导、座谈。“走出去”指的是科研主管校领导带队,与科研处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教师去那些有着比较成功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取经。

第二,虽然科研团队的成员要有比较深厚的学术功底,但是高职教育近年发展迅速,大批年轻的研究生由于工作时间不长,科研成果暂时还不多,但其中也不乏有较强能力的青年才俊。所以在科研团队组建的时候不能单纯看已有成绩,应该结合教师个人的能力综合考量,吸收青年人才,培养后续力量。

第三,倡导团队成员将各人的学术生涯融合到团队中去,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求,对攻破一个又一个学术难题的渴望,化成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需要。课题结束后,团队成员继续同心协力、不断创新,向更高层次的学术巅峰攀登。

3.结合高职实际,完善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机制。

首先,要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选拔培养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门槛”不宜过高。应该大力扶持培育,走“先有后优”之路。不过也切不可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上的把关。

其次,高职院校要明确建立向优秀团队和杰出成员倾斜的“导向性”分配机制。分配的标准可以由科研管理部门和团队自评相结合,再充分考虑团队负责人的意见。初期的配套经费的分配应该严格根据各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能力,不能搞平均主义。最后的成果署名等利益分配应结合整个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实际贡献度,客观、民主决定,不搞论资排辈。

最后,要健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其包含对团队的整体评价和对团队成员的个人评价。不论是哪一方面,都应尽量避免简单量化的考核体系,有的成果可能级别不高,但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这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应建立起科学、公正、客观评价人才的意识,汲取、借鉴兄弟院校有效的测评体系和技术手段,形成主管部门评定与专家评判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团队考核评价机制。

4.突出高职特色,构建和谐进取的科研团队文化。

高职院校科研团队要建立清晰的、团队成员认可的共同愿景,使团队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开放流动与合作攻关,鼓励和保护先进,崇尚科学的批判精神,形成民主、平等、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加强沟通理解,有效处理冲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使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学科交叉渗透不断加深,标志性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科研团队真正成为团队成员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的创新平台。

三、结语

科研团队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团队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尤其需要经过精心的孕育和培养。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相关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映珊,陈春花.科研组织团队作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张秀萍,刘培莉.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10-915.

[3]桂德怀.高职高专院校科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8):34-35.

[4]张振亚.从集成创新视角探究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20-21.

[5]董升荣,马鸿雁.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的人员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8,(9):45-46.

第13篇

首先,教学团队建设是由电大独特的办学模式决定的。电大的办学模式与普通高校差别很大,教师的专职工作与普通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内容也不同。随着电大远程教育的发展,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的每一级电大单独作战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变,原来的单一型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大教育要向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改革原来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教法的创新,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来优化教学资源,推进新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模式。电大教育要探索一条具有现代气息同时又具有电大特色的教育模式,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其次,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广播电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专业品牌特色、独一无二的网上教学资源是电大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电大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独特的系统优势,依托电大系统内教师,建立教学团队,在整合全国电大专业建设与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和以精品课程为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再者,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电大分级办学模式的运行,有赖于各级教学系统的协调运作。目前各省级电大的办学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条件都达到了办学条件。但还是有个别欠发达的基层电大办学条件落后,尤其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的落实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内部达成共识,形成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制定统一的标准,通过教学团队来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最后,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本专业所有课程知识都非常熟悉。尤其是电大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要求很高,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很难实现。因此可以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形成知识交流群和成果共享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学习,从而实现教师个人的价值。

二、教学团队的建设路径探析

2.1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一个教学团队一定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此外还要树立一个共同的愿景,这样才能有效地整合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发挥创造力,实现累积效应。针对电大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有不同层次的奋斗目标,不仅要设置长远的发展规划(如开放大学成立后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等),还要设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如确定每个学期与年度的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实验基地建设、科研任务等)。

2.2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电大应该改变原有的中央电大的主持和主讲教师、省级电大的责任教师及市县级电大的辅导教师单线传递信息的课程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信息的传递是单链的,任何一级信息的传递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信息的变质或中断。针对电大目前办学出现的新特点,在综合考虑年龄、职称、学科、地域等的基础上,组建以学科带头人或首席主持、核心成员、骨干教师、辅导教师及技术人员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层级的信息都可以直接向其它层级传递,避免丢失。其次可以真正实现资源的全系统共享。

2.3营造和谐自由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

营造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意义重大。在加强团队文化氛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术争鸣,百花齐放,提倡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要保护不同意见,要有批判精神,要敢于质疑已有的结论,推动学科的发展。此外团队精神就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团队精神的基础就是要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团队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和目标而产生了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电大团队成员由于来自不同省市、不同专业、不同职称、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等,再加上各省市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沟通与协作方面存在更大的困难,更需要我们从营造互信的团队氛围、加强沟通与交流等培养团队精神。

2.4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团队应根据电大教学特点除进行常规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落实、考试改革等教学研讨外,还要在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成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打造网络精品课程,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电大影响力。

2.5搭建科研平台,开展基层教师、年轻教师培训,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电大教学团队建设应以科研为平台,鼓励团队成员努力打造特色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合作科研过程中,各级电大教师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实现人生价值。但是在基层电大,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相对薄弱,为加强教学和熟悉业务,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团队这一优势,适时分阶段对他们进行培训,进一步明确电大教学培养目标,团队建设目标,保障电大教学的培养质量。

三、讨论

第14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路径

高校是国家整体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学科优势,又有人才优势,拥有从事科研活动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新形势下,应集中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以自主科技创新为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来促进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发展。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竞争的重要力量和表现形式,作为科研创新团队依托平台之一的高校,抓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就意味着获得了发展优势。科研创新团队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建设好高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就尤为重要。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为了科技与知识创新而组建的团队,“创新”是团队的主要功能和根本任务,而团队则是创新的组织保证。团队不是行政组织,而是一种全新的“战略集成”组织模式,是高校科研学术活动最具活力、运行最有效的组织。

科研创新团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学科为依托,由一名或者几名杰出人才为学术带头人,以优秀中青年骨干组成的创新研究群体。大家合作或分工协作,凝聚于某一学术领域或学科群内,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担负培养研究生及本科生的任务;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必须是创新的、优先发展的国内外重大科学前沿热点问题;③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相当大的科研吸引力和学术凝聚力,这使得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具有稳定性及动态发展的能力,其成员既可流动又具有相对稳定性;④科研创新团队的投入和支持是多渠道、高强度的。充足的经费支持保障创新团队人才专项、创新项目、装备建设及结构性调整等成组配套条件的健康发展;⑤科研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科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科研创新团队应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既要有相同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也应有跨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既要有本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也应有跨校际联合的团队;既要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相对稳定的团队,也应有以课题为中心的流动性团队。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存在以下的问题。

1.团队组建目标不明

由于国家及地方大力支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办法,一些高校为获得这些支持(特别是经费),在功利思想的支配下,临时拼凑和包装“阵容强大”的团队。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这些团队研究目标与研究方向不明,队伍不稳,协调性差,因而很难发展成有生命力的创新团队。

2.团队内部缺乏学科交叉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分支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加强,多学科交叉发展致使传统的学科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多数高校现有的科研团队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研究方法雷同、单一,难以形成学科交叉,严重阻碍了科研的原始创新性。

3.团队管理制度不科学

团队成立后,高校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团队支持体系,缺乏科学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团队管理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团队负责人纠缠于一些日常管理事务,

使得科研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有些团队负责人虽是专业领域的专家,但缺少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在团队成员的选择、培训、任务分配、激励制度等方面缺乏经验,使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合作精神差,缺乏相互协作、支持,从而导致团队绩效不高。

4.团队学科带头人匮乏

一个学科往往由多个研究方向组成,由于缺乏组织与引导,特别是创新目标的牵引,每个方向的研究人员通常按个人的判断和兴趣进行科研工作,单干的多,相互之间交流、协作少,因而很难产生大的成果,对整个学科发展难以产生合力支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科带头人少,凝聚力不强,对学科发展的战略预见不够,不能整合团队为实现创新目标共同努力。

5.忽视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负责人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完成,而不重视团队文化建设,致使团队内部难于形成和谐宽松、合作互助、共同学习、互相激励的工作氛围,这样既不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也不利于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

6.团队资源存在浪费

在团队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浪费现象。许多团队都是项目型团队,注重的是短期行为,团队的稳定性差,常常在项目结束之时,团队也到了寿终正寝之日。由于重大的科学创新在短期内很难取得,为此,短命团队很难取得标志性的成果,随着团队的解体,团队的各种资源包括团队的文化也就分崩离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建设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路径

1.加强宏观指导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项目的申报必须以团队为基础,并严格加以甄别,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要给予严肃处理。对组建多年、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在申报项目时要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扶持。同时有关部门要在科研方面给予立项,鼓励并重点支持学者、尤其是著名学者从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2.提供良好的支撑体系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校提供有利的条件支撑与良好的环境氛围。其中主要包括设备、设施、财力等组成的硬件支撑体系和知识、信息、创新文化、校园环境等组成的软件支撑体系。

高校要把有限的物力、财力投到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方去,要为创新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提供良好的支持与服务,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对创新团队计划开展的重大研究课题,要根据不同情况,经过专家论证,确保配备必需的经费。对从国内外引进的创新团队,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从实验室建设、科研启动费等方面给予综合配套经费支持。

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知识交流平台。包括在学术交流上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创新团队成员开展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他们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促进他们与国内外的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学术和技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成员通过竞争获得资助,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

3.注重特色学科发展

高校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和基础。无论是建设创新平台还是组织创新团队,最后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是产生科学问题的重要突破点之一,许多科研活动是在学科交叉点上形成了新的创新点、生长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建立起合理的学科布局,实现科研创新上的跨跃式发展。优先扶持重点学科,促进学科间的渗透和联合,增进优势学科之间的互补。充分利用高校科技管理调控手段,促进学校优势学科之间强强联合,把高校各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合力。

4.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基地是人才培养和成果产出的重要平台,没有一流的科研基地和研究条件,就很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队伍。也就很难实现科研基地建设与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基地做基础。建立健全适应团队和基地建设的机制,充分抓住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实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基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5.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要使科研创新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事业、环境和条件吸引人。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于高校科研工作全过程,改革人才制度和分配制度,优化环境,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政策上向优秀的科技人员和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千方百计引进团队所急需的国内外尖子人才,在学术团队中推行专兼职相结合的方针,在骨干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形成多途径、多方法的灵活人才使用模式。并且加强团队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多形式,多层面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梯队的建设,形成团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6.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团队管理中对于绩效的关注,已经从单纯关注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考核逐渐转移到关注团队层面。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应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进行,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通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激励制度,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整个学术团队的有效激励。

7.选好团队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是一支优秀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等重要任务。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广博的科学知识,在本领域造诣深,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承认,而且具有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善于进行创造性劳动,能正确把握本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勇于开拓创新,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好的团队带头人,是团队保持创新活力的纽带。不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有很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团结带领学术队伍为本领域的发展共同奋斗。在团队中学术带头人既能统帅整个大兵团协同作战,又能充分调动部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认识到自身价值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术带头人还要肩负培养建设学术接班人的重任,要无私地扶持青年学术骨干,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特点,从而加强学术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使其在团队的优良学术氛围中成长,以利未来带领团队实现科研原创力的可持续发展。

8.配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一个创新团队中并非顶尖人才越多越好。关键是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梯队。一般宜采用“大师+团队”模式。如果配置协调得当,一加一可能等于三,等于四,甚至等于五;如果配置不当,一加一就可能等于零,更可能是个负数。所以,在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时,不仅要考虑到人员的水平、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编组和调配。

9.营造创新团队文化

在创新问题上,文化是归因的基础。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创新文化实际上就是创新团队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环境,建设创新团队必须把建设创新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前提,高校应特别重视创新团队的环境工程建设。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在全校范围要形成一个有利于留住优秀人才的“大”环境,在创新团队内部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软”环境。因此,高校的创新团队建设在团队内部倡导生动、厚实、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积极培育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善于协作、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倡导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力戒浮躁的创新团队文化;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创新团队,弘扬其创新精神,树立领军人物团队品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用团队文化和协作精神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创新团队中,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层次,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和前沿。

参考文献:

[1]刘大椿,刘劲扬.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保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35 (4) 5-8.

[2]潘泳,何丽梅.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4,(5) 106-108.

[3]康旭东,王前,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5,23(2) 233-235.

[4]周济.以人为本人才强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4,(5) 3-8.

[5]唐余明.论高校学术梯队[J].江苏高教,2002,(1) 98-100.

第15篇

关键词:量化绩效考核;高职师资团队;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76-02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起源于英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后来被企业广泛应用于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绩效考核将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公司战略快速平稳地实现,同时也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绩效考核已经成为国内外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评价员工业绩,制定激励与绩效薪酬制度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近几年,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引入了量化绩效考核方法。实施绩效考核的院校主要根据教师的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按照本校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对教师进行排序。量化绩效考核的实施改变了以往高校较为模糊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但同时,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反思改进。

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开展高校“质量工程”,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而要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因此,师资团队建设是关键。

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目标如图1所示。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一般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原则,采用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师资团队建设思路,努力做到师资团队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因此,在高职专业师资团队建设中,需要考虑师资能力和整体结构如何满足专业发展的要要。成功团队的特征包括凝聚力、合作、士气和组织等方面。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因此,师资团队建设的重点在于通过共同的目标认知,加强沟通合作、信任和凝聚力。

量化绩效考核对师资团队的影响分析

教师能力均衡发展,“单兵能力”有较大提升 随着量化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对教师的考核有了明确的指标,细化到教学工作量的多少,指导学生获奖的等级和数量,的数量和等级,承担的横向纵向科研的数量、等级、排名和到款额、专利等等。这样的量化指标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也使部分过分注重科研的教师反过来关注教学工作,为科研更好地服务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基础,使教师的发展更全面均衡。经过各个高校的实践,这样的考核方式使教师每年都能主动根据考核目标进行个人规划,具体表现在教师回归课堂的同时,论文数量和等级、科研立项的数量和等级、专利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

竞争意识不断加强,团队合作受到影响 由于量化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收入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高校通过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方式开展末位淘汰,使得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加强。而与此同时,由于这种竞争关系的存在,对师资团队建设中的团队合作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为了在考核中处于前列,在团队中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合作。此外,为了应对量化考核指标,采取成果署名时相互挂靠等方式争取考核业绩,影响了考核的公平性,造成团队成员士气受到打击。这些都对师资团队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

基层教学管理和师资管理话语权减弱 量化的绩效考核一般都是自上而下展开,从学校层面推进,一旦考核体系和指标确定,基层教师自然围绕考核指标开展工作,导致工作中出现唯业绩的趋势,即所有不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里明确的事情在基层教学单位较难开展;即使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里的项目,也由于分值的不同在基层管理过程中受到不同的重视程度。自上而下的量化绩效考核,使系部、专业教研室等作为教学基层管理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对教师考核的主动权和自。因此,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基层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工作较难开展,一些工作的推进受到影响。同时,过分注重量化业绩也导致基层教学管理部门一些中长期师资项目规划和储备工作开展不易进行。

结论与建议

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是个系统工程,即使考虑得再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万象。通过这几年在高职院校实施可以发现,量化的绩效考核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促进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校整体在量化的教研、科研指标上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量化考核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师资团队建设中合作、士气等方面的建设,对师资团队的长远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对量化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

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对师资的考核不易采取完全的量化绩效考核。应在客观数据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给基层教学管理单位一定的自,使基层教学管理单位在师资团队管理和长远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同时,在量化绩效考核中建议适当放宽考核年限,给教师学术研究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从制度上尽量避免导致教师急功近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更合理的评价,才能实现考核的真正目的,形成良好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确保师资团队建设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服务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新奇.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燕.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J.企业导报,2010(9).

[3]李华杰.量化管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00(5).

[4]张寒,王立宝.高校教师对量化绩效考核的认同度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