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幼儿数字培训范文

幼儿数字培训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幼儿数字培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幼儿数字培训

第1篇

关键词 国培计划;幼儿教师;数字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11-03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moting Information Project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Wang Guan

Abstract National Training Plan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ince 2010. It is a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2011, specialists organiz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elected and decided some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higher schools and a few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s a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schools, such a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etc. In view of implementing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nd ensure the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 national training plan; kindergarten teachers; digital resource database

Author’s address Xu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2011年经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和遴选,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有实力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和为数不多的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国培计划”的启动宗旨,主要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使幼儿教师学成后回到岗位,把新知识、新理念用于本地幼儿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当地幼儿教育水平,在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国培学校,如何结合实际,围绕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中的重难点,不断创新和完善各类项目培训模式,注重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加工利用,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规划设计,丰富和优化培训资源,加速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国培计划”的当务之急。

1 构建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网络管理平台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技术给幼儿教师培训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突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时空限制,改革了培训手段和方法,创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建立起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开放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动力机制,并为幼儿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的丰富信息,可以实时互动,教师通过登录平台,随时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为打造学习型幼儿教师队伍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网络管理平台是基于宽带IP网络(含互联网、内部专网等)创建的虚拟机与安装、配置虚拟机操作系统,并进行系统安全与优化调整;协调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提供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达到系统整体性能最优,即实现全系统具有高效率、性能匀称、安全性高、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的系统。利用实时通讯、流媒体等技术建设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将充分打破时空、地域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大促进学校等在职及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有效扩大教育受众面,对改善幼儿教师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国培计划”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平台有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基本模块包括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理论与新知识、教育实践与新技能、专业发展与行动研究、教师培训与园本研修等5个领域,及教研资源、考核评价系统、学员管理、辅导教师管理、学习服务系统、辅导备课系统、论坛模块、信息、平台管理等工具;扩展模块包括网络考试系统、在线课堂模块、课程开发工具、继续教育管理统计系统等。

2 建立规范科学的幼儿国培计划数字化资源库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是指利用网络信息科技手段,对幼儿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其数字化资源由两个要素构成,即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一般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数字图书馆、数字录像等幼儿教育信息资源,其组成模块如图2所示。

2.1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存储

静态幼儿教育教学信息主要有幻灯、投影片、文字、图片、档案材料、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软件、各学科素材等,它们的来源比较广泛。

幻灯片、投影片一般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适合于幼儿课堂中的文字、图像、表格,在制作时选择“空白演示文稿”,制作人员通过精心构思,建立适当大小的文本框,选择增强视觉效果的背景及大小适中的文字,还可以结合幼儿教育的教材制作出色彩丰富的图像,从而得到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插图。这样可以解决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为突破某个知识点急需的“素材片”“插播片”,而且制作方法灵活,制作出来的教具美观实用。将制作好的幻灯片设置特定的索引标记,存储到信息资料库中,通过服务器的主页可随时访问。

现有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如教学参考、优秀论文、优秀教案等)也要进入到信息资料库中,主要是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进行处理,并借助于OCR识别软件进行印刷文字的识别,对于图片扫描时先预览定位,再进行划区扫描,以免占用空间。扫描好的文件要设置索引标码进入信息资源库。

有些学科素材可以从VCD碟片上寻找,也可以从市面上出售的素材类光盘中获得,如动画片、科普片及动物、植物、水果蔬菜、花卉等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都可以通过采集整理,存入信息资料库。

2.2 动态的音、视频幼儿教育教学资料的采集与存储

幼儿教育教学动态信息资料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音频、视频、动画的采集与存储可用多种方法来完成。声音可用话筒及录音机直接把信号通过声卡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wav文件;也可以从市面上正规的专卖店挑选购买CD、VCD等光盘,从中采集出适用于制作课件的背景音乐或适用配音朗读的效果音乐,进行剪辑,加混响等处理。视频图像是真实的场景、人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屏幕捕捉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专门的软件完成。音像资料以及卫星接收的实况,传统的方法是用录像带存储,这样管理繁琐,且受保存环境及保存时间的限制,有许多局限性,再加上模拟信号本身的缺陷,使音、视频资料不能高效发挥功能。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处理后,将音像资料存储在服务器中,不仅实现音像资料无损、高质,而且使用检索方便。用多媒体点播系统将声音和视频信息资料利用高质量的数字压缩系统进行量化采集、存储,将常用的音像节目存储在服务器中,供学校使用;对一些不经常使用的节目,用刻录机刻录成光盘存储。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可以将音像节目进行艺术加工、特技处理,添加背景图案、字幕、三维动画、淡入淡出等各种效果,为教学信息资料库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件制作室、电子备课室利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创作开发出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片断、动画、教学范例、精美教案等,再充实到资源库中。这样经过不断的充实与完善,资源库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在教学中将发挥更大的效益。

2.3 网络数字化图书馆收集、存储和使用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数字图书馆,是采用先进的B/S技术,对有价值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加工、集成、存储,形成电子文献运行在高速网络上的知识海洋,它可跨库检索数字化信息资源群,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论文试题库、教学文献等多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是近年来图书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态,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料,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3 健全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

资源共享质量保障服务体系是实施“国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校必须从组织管理、质量监控、目标服务等方面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保障机制,才能使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顺利实施,从而达到高效的培训质量。

加大投入、推动发展是“国培计划”教学资源建设的保证,特别在资源库建设的初期,不但必须有一定经费投入,还要有科学完善共建共享的制度,以制度创新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区域构建,使教学资源能及时吐故纳新,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提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

“国培计划”数字资源库构建代表了幼儿教育素材库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平台会更加完善,幼儿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料会更加丰富,从而给幼儿教师提供终生培训学习的平台,让全国幼儿在同一阳光下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把脉中国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8):16-20.

第2篇

(一)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及获取手段调查结果显示,有35.8%的幼儿教师表示所使用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网页,16.5%和13.6%的幼儿教师选择了光盘和电子图书,此外,传统纸质图书被幼儿教师选择的比率为23.5%(如图1)。可见,目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已成为幼儿教师的主要资源来源。在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获取手段方面(可多选),搜索引擎和登录学前教育网站是幼儿教师获取资源的两种常用手段,被选比例分别为51.0%和57.1%。另外,49.0%的幼儿教师表示会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这一比例与上述两种手段的比例相差不大,这表明,对于有利用价值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接受通过付费方式获取的。除此之外,选择通过同事之间互传获得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比例为36.7%,由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部分幼儿教师愿意将自己或者本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与他人共享,这也是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如图2)。

(二)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及需求目前,幼儿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网络课程资源、学科资源(如教学课件、案例等)、多媒体素材资源(图片、视音频、动画等)、软件资源以及教学管理信息资源。调查显示(如图3),68.1%的幼儿教师认为本园的学科资源丰富(32.70%)和较多(35.4%),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认为本园的多媒体素材资源丰富(27.90%)和较多(23.1%),这两类资源是幼儿教师可以直接使用于日常教学的常用资源,在需求调查中(如图4),也是需求最高的两类资源,其中,选择需要和很需要的幼儿教师比例之和接近100%。对于其他几类资源,也有九成以上幼儿教师表示很需要和需要。从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于不同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建设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学科资源和多媒体素材资源是直接使用于幼儿教学、面向幼儿的资源,在建设时应数量与质量兼顾,重点建设。而网络课程资源、软件资源及教学管理信息资源大部分是幼儿教师进行自我能力提升及幼儿管理的主要资源,应做到精而新。当问及本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否在量上或质上满足自身需求时,八成以上的幼儿教师表示本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能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仍分别有14.3%和12.2%的幼儿教师认为在资源的量和质上不能满足。对于阻碍他们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原因,有42.9%的幼儿教师认为是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其次,是收费问题和设备条件,分别占25.5%和24.5%,而网络条件有限、外部资源不丰富等也是阻碍幼儿教师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原因。

(三)幼儿园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在对幼儿园之间是否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问题调查中(仅园长卷),只有14.3%的园长认为自己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之间实现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当问及是否有和其他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联合开发、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经验时,仅有8.2%的园长表示有过,另外,仅16.3%的园长表示有上述计划。

在目前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状况下,大部分幼儿园对外开放的资源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其中,比较多的是挂在幼儿园网站上“家园交流信息”,多数内容是与家长交流的育儿心得,而一些丰富的学科资源、多媒体资源以及幼儿园的特色课程等都是只供幼儿园内教师使用,不对外开放。还有一部分参加评比的优秀示范课作品,评比过后就被束之高阁,本园教师尚难获得,他园教师就更不用说了,这就大大增加了资源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同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个幼儿教师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数字资源,但是,目前这部分资源并没有被很好地共享,一般都仅局限于同事之间的相互共享,而无法提供给更广泛的幼儿教师群体使用。当问及是否愿意将自己拥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给其他人使用时(幼儿教师卷),100%的幼儿教师愿意将自己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免费或收取费用的方式提供给本园的其他教师(如图5),49%的幼儿教师愿意免费提供给非本园的其他教师,还有25.5%愿意收取一定费用将资源提供给非本园的教师(如图6)。当问及是否愿意将本园数字化教育资源提供给他园使用时(园长卷),73.5%的园长表示愿意免费提供给他园共享,22.4%表示愿意提供,但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如图7)。在共享他人及他园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65.3%的幼儿教师和91.8%的园长表示愿意付费共享他人或者他园的数字资源。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用户都具有共享的意识,不仅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取资源,同时也愿意将自己的资源供他人共享,只是目前仍然缺乏一个有效完善的共享平台及机制去实现这样的意愿。因此,目前幼儿园之间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状况并不乐观。调查中(园长卷),有85.7%的园长认为,幼儿园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未实现有效共享,究其原因,有10.2%的园长认为是技术问题,2.0%的园长认为是管理,而认为两者皆有的占67.3%。除此之外,参与调查的园长还反映出诸多其他影响幼儿园间数字化资源共享的问题,主要包括:①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外部资源不丰富。②缺乏共享的平台及专门的资源共享管理机构。③缺少教育技术专业人员。④缺乏资源共享理念。⑤缺乏政策支持。⑥幼儿园间存在竞争,资源自我保护现象严重。⑦收费问题。⑧信息不对称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上的调研结果反映出我省学前教育在数字化资源共享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各种制约因素与障碍严重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一)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水平不均衡。这不仅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还包括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幼儿园和政府财政投入较多的示范园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数字化资源建设,因此,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这些幼儿园也更容易吸引人才,为本园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服务,使得资源越来越丰富。而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政府财政投入较少的非示范园以及自负盈亏的民办园情况则刚好相反。长期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必然导致各幼儿园信息严重不对称,而共享是要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的,只有当各共享主体都能获得相对合理的利益时,共享合作才能顺利开展,如果在共享中几乎只有一方提供资源,而且得不到相应的利益补偿,则共享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因此,幼儿园之间资源贫富差距的存在也使得资源共享变得相当困难,要促进河南全省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就应尽量消除或者减少这种贫富差距,改善当前的资源配置情况。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调查显示,部分幼儿教师存在着一些束缚资源共享的观念,这些观念将会制约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共享。1.层级观念根深蒂固由于我国幼儿园的分类层次的存在,像示范园、一级一类园、一级二类园、二级园、民办园等分类,各个幼儿园,尤其是示范园,为了彰显自己资金力量雄厚,或者在评比中保住自己的“示范”地位,在资源建设中盲目追求多而全的理念,对一些本可以多园联合开发或者区域共享的资源采取独立开发和购买的方式,导致部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与购置。2.狭隘的竞争思想竞争本是为了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但是当竞争的思维模式固化以后,就会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许多幼儿园的资源建设就走上了一条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道路,只意识到与其他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关系,却从未考虑过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带来的双赢局面,因此,将获得的优秀资源独自使用或开发的创新优秀课程封锁保存,不与外园交流,以为自身在不断强大,其实却是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空间在不断缩小。

(三)硬件资源欠缺硬件资源配置是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实现有效共享的前提。但是,调查中发现,我省幼儿园在硬件资源的配置方面不尽人意。在阻碍幼儿园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主要原因的调查中(仅园长卷),有近一半(49%)的园长选择了设备条件的限制,这一数据表明,我省幼儿园硬件资源配置水平仍然较低,而低水平的硬件资源配置必将制约我省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共享。

(四)缺少资源共享平台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幼儿园(32.7%)拥有自己专门管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都是根据幼儿园自身的发展需要建设起来的,缺少开放性和互联性,共享范围极为有限。此外,在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标准的情况下,幼儿园各自为政,建立起来的数据库标准不一,很难实现有效共享。因此,建立适合共享模式与共享层次的平台,是真正实现全省范围内学前教育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的重要环节。

(五)资金问题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国内其他教育学段的投入相比,学前教育总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在近十年间一直维持在1.24%~1.44%,这不仅跟发达国家高达10%的比例差距甚远,也远远落后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3.8%的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0~6岁的儿童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1.24%~1.44%这个比例与1.3亿的学前儿童规模极不相称,从根本上难于支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建立在雄厚的经费保障之上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经费不足则无法支持设备的购置、软硬件的升级、人员的培训、数据库购置与更新、网上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更难以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入主要来自当地财政收入,而当地的财政收入则又主要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河南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六)管理问题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实现全省范围内共享,是一件长期的、系统的、持续性的过程,必须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规划实施,形成完善的资源评价、认证机制,提高资源质量,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宏观调控薄弱,导致幼儿园之间很难达成一致协议。各园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均以自身需要为准,个别几所幼儿园之间会进行小范围的资源交流,但要实现大区域乃至全省范围内的共享很困难。

(七)专业人员

1.幼儿教师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教师能够较好地认识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使用信息技术获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也很高,具备了一定的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比较好的是归类、保存和搜索,以及播放现存教育资源的能力,但组合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交流共享数字化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对园长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其实很多园长清楚,现阶段园内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但是,如何对这么大规模的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如何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都需要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和评价标准。2000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2年,教育部下达“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5年,教育部下达“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之后“国培计划”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其中,等等这些,都是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的,而关于幼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指导意见和培训却寥寥无几,这难免会导致幼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获取的数字化资源质量不对等,从而阻碍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实现广泛而有效共享。

2.教育技术专家访谈中,当问及没有与其他幼儿园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原因时,有园长表示“我们不是不愿意共享资源,而是不知道怎么共享。其实我们希望获得更多数字化教学资源,也愿意将我们的资源与其他幼儿园共享,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源交换过程,它涉及到技术、管理、评价等很多方面,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指导我们合理有效的进行共享”。目前,我省在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方面的确缺少一些能够利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建立合理有效数字化资源共享机制的教育技术专家,这些教育技术专家不仅能够指导共享机制的建立,还能够采用最新的理论和科研成果优化建设成本,使我省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水平达到最优。

3.教育行政管理者调查访谈的过程中,许多园长表示,想要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有效共享,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幼儿园组织倡导一下就可以实现的,这是一个持久、连续、系统的工作,需要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来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创建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绩效评估、行政监督等。除此之外,教育行政管理者还要统筹各个幼儿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管理效益。

三、结束语

第3篇

一、对幼儿英语教学的认识

我所开办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培训4—7岁年龄的幼儿。这个成长期的幼儿,正处于智力开放盛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刺激,实践纠正,加强巩固,最终达到应用的过程。无论母语的难易程度如何,一般人都是母语学习的成功者。然而不少人却在外语学习中困难重重,原因何在?

先来看看母语的学习过程。婴儿学语言叫母语学习。婴儿跟着母亲或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反复说叨、示范中把特定的声音和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由婴儿反复模仿、记忆直到应用。如"九个月的婴儿,通过大人的反复示范,能作一些"拍拍手"欢迎欢迎,"点点头"你好你好,"招招手"再见再见等动作。

当再遇到同样的场合,便可根据记忆,把听懂了的声音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准确的动作和反应。再长大些的婴儿就经常吱吱呀呀地学发音,模仿大人说些简单的词汇。逐步用不完整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至能用流畅的口语与他人交谈。到了学前班、上小学的年龄,识字认字积累书写知识,学语法,学写作,从而进入学龄儿童的培训学习。

再看成年人学外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成年人在有了国语语言表达的基础和习俗,对学习外语免不了存在固执排他的成习,成年学外语先是研究书写符号、语法结构、读音规则,然后才练就阅读、翻译、写作,最后练听和说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语言学习途径。难怪不少成年人学外语事倍功半,颇费周折。

幼儿学外语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然,是学外语的最佳期。幼儿具备用母语表达的初步能力,存在有意识求学好学的雏形,对接受外界新事物有敏捷而易学的本能;幼儿头脑的知识面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对接受外界新事物具有准确而恰当反映的本能;幼儿心理好奇心强,学习英语采用声音、图片、实物、行体动作等配合引导,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促使顺其自然的学好英语。掌握幼儿学英语的有利条件,把握幼儿学英语这个最佳期,为以后继续学英语开创良好条件,建立良好基础。

二、利用幼儿心理特点开展英语教学

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中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幼儿心理特点较显的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和好奇心强。把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A、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能学会纯正的英语发音。

经过教学比较,幼儿学发音要比成年人学发音准而快。幼儿没有成人那种固执排他的成为。幼儿学发音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如遇发音不准,给以纠正,立可见效。当逐渐接近准确音调时,继续指导并加以表扬鼓励,就能迅速模仿达到准确。

发挥幼儿的模仿能力,掌握纯正的英语发音,必要的条件是教师的发音要准确,若不重视这个条件,将会给幼儿和成长后学英语带来较大的困难。

在发音上能体现幼儿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期,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生长在两地的两个幼儿,学会说话后各自的地方口音很明显,然而一旦有机遇,将南方出生的幼儿移居北方,他成长后的音调就成了北方调。这就是幼儿模仿的魅力。相处在说家乡话、地方话的环境中生活的老年、成年和幼年,一旦号召学国语、讲普通话,在这些年龄层次中,最先能改变过来,先能学好普通话的是幼儿,年纪越大的越难改,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典型者。

所以,若要掌握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必须抓好幼儿时期的音语培训。

B:发挥幼儿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学得更多的词汇,增强语感。

在教学中作个这样一种试探:用了两周四次共六学时由教师面授的时间,幼儿学会了1—900的英语数数。具体作法是,在幼儿能用国语数出1—10位数的基础上,先教会1—10的英语数数,然后,再分次数会十位、百位数按序进位的组词数数。以配合联系实物,配合歌韵曲调,编成顺口溜的念读,加深记忆,效果很好。

用数字联系实物教学,既可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又可扩大词汇量。作法是:

先把1—10的阿拉伯数字写在黑板上,教师指着数字,口中发现相应的英语读音,当幼儿能用英语按顺序熟念后,即按阿拉伯数字标画出与数字相同的实物。如1—10支铅笔,1—10朵鲜花,1—10株树等等。这样把数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幼儿很乐意接受练读、背诵,直至熟练。

经反复测验,数字教学效果好,既记得牢,又增添了生词。经过这种方式培训的幼儿,时隔几个月后,他们对1—900的数仍记忆牢固,能流畅地数出1—900的数。

C、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采取边学边玩,形式多变的教学法,引导幼儿从玩中学,乐中学。

幼儿的好奇心有两面性,一是求新好学;二是好动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学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学习英语,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学。对待好动而缺耐力的一面,我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做游戏。歌唱、跳舞、做操、看图片等等形式,配以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边玩边学,引其在快乐中学会英语词句。

例如:我采用开玩具店的形式。轮流选其中一幼儿扮做老板,其他幼儿扮做顾客,进行问候、客气请求、数词、感谢和告别等词句的练习: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

——Goodmorming/afternoon/evening

——MayIhelpyou?

——Yes,pleaseMryIhaveadog,please?

——Hereyouare.

——Howmuch?

——10yuan

——Hereyouare.

——Thankyou.Bye-bye!

——Byebye!

又如做操。由我做示范,幼儿排成队列,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发音,配放磁带音乐,进行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英语称谓练习,站队时进行祈使句及左、右、中的词汇练习。如TurnLeft!Turnright!Cometothemiddle!如果其中有的幼儿转错了方向、就会引起大家哄笑,他就会努力去记住哪个英文单词是左,哪个是右。做操时由于配有音乐和动作,幼儿很感兴趣,一会儿站直了摸头,一会弯下腰摸脚。若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摸错部位,自感不当,很快纠正,与大家步调一致。如此反复做操,在很短的时间里,幼儿能记住一大堆有关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词汇,而且记得牢固,长时间不忘。

我又用彩色铅笔或粉笔绘画的形式,进行英文表达颜色词汇的练习;用英文字母打牌,进行26个英文字母大写小写的认读练习;用捉迷藏进行英文方位介词的练习等等教学方式,把幼儿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到学英语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参加学习的幼儿很乐意听课。每到授课时间,总是主动摧促他们的父母带领,准时来到英语学习班。似乎,把上英语学习班当成了去俱乐部游玩那样的轻松乐意。

第4篇

一、对幼儿英语教学的认识

我所开办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培训4—7岁年龄的幼儿。这个成长期的幼儿,正处于智力开放盛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刺激,实践纠正,加强巩固,最终达到应用的过程。无论母语的难易程度如何,一般人都是母语学习的成功者。然而不少人却在外语学习中困难重重,原因何在?

先来看看母语的学习过程。婴儿学语言叫母语学习。婴儿跟着母亲或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反复说叨、示范中把特定的声音和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由婴儿反复模仿、记忆直到应用。如"九个月的婴儿,通过大人的反复示范,能作一些"拍拍手"欢迎欢迎,"点点头"你好你好,"招招手"再见再见等动作。

当再遇到同样的场合,便可根据记忆,把听懂了的声音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准确的动作和反应。再长大些的婴儿就经常吱吱呀呀地学发音,模仿大人说些简单的词汇。逐步用不完整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至能用流畅的口语与他人交谈。到了学前班、上小学的年龄,识字认字积累书写知识,学语法,学写作,从而进入学龄儿童的培训学习。

再看成年人学外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成年人在有了国语语言表达的基础和习俗,对学习外语免不了存在固执排他的成习,成年学外语先是研究书写符号、语法结构、读音规则,然后才练就阅读、翻译、写作,最后练听和说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语言学习途径。难怪不少成年人学外语事倍功半,颇费周折。

幼儿学外语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然,是学外语的最佳期。幼儿具备用母语表达的初步能力,存在有意识求学好学的雏形,对接受外界新事物有敏捷而易学的本能;幼儿头脑的知识面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对接受外界新事物具有准确而恰当反映的本能;幼儿心理好奇心强,学习英语采用声音、图片、实物、行体动作等配合引导,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促使顺其自然的学好英语。掌握幼儿学英语的有利条件,把握幼儿学英语这个最佳期,为以后继续学英语开创良好条件,建立良好基础。

二、利用幼儿心理特点开展英语教学

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中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幼儿心理特点较显的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和好奇心强。把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A、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能学会纯正的英语发音。

经过教学比较,幼儿学发音要比成年人学发音准而快。幼儿没有成人那种固执排他的成为。幼儿学发音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如遇发音不准,给以纠正,立可见效。当逐渐接近准确音调时,继续指导并加以表扬鼓励,就能迅速模仿达到准确。

发挥幼儿的模仿能力,掌握纯正的英语发音,必要的条件是教师的发音要准确,若不重视这个条件,将会给幼儿和成长后学英语带来较大的困难。

在发音上能体现幼儿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期,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生长在两地的两个幼儿,学会说话后各自的地方口音很明显,然而一旦有机遇,将南方出生的幼儿移居北方,他成长后的音调就成了北方调。这就是幼儿模仿的魅力。相处在说家乡话、地方话的环境中生活的老年、成年和幼年,一旦号召学国语、讲普通话,在这些年龄层次中,最先能改变过来,先能学好普通话的是幼儿,年纪越大的越难改,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典型者。

所以,若要掌握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必须抓好幼儿时期的音语培训。

B:发挥幼儿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学得更多的词汇,增强语感。

在教学中作个这样一种试探:用了两周四次共六学时由教师面授的时间,幼儿学会了1—900的英语数数。具体作法是,在幼儿能用国语数出1—10位数的基础上,先教会1—10的英语数数,然后,再分次数会十位、百位数按序进位的组词数数。以配合联系实物,配合歌韵曲调,编成顺口溜的念读,加深记忆,效果很好。

用数字联系实物教学,既可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又可扩大词汇量。作法是:

先把1—10的阿拉伯数字写在黑板上,教师指着数字,口中发现相应的英语读音,当幼儿能用英语按顺序熟念后,即按阿拉伯数字标画出与数字相同的实物。如1—10支铅笔,1—10朵鲜花,1—10株树等等。这样把数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幼儿很乐意接受练读、背诵,直至熟练。

经反复测验,数字教学效果好,既记得牢,又增添了生词。经过这种方式培训的幼儿,时隔几个月后,他们对1—900的数仍记忆牢固,能流畅地数出1—900的数。

转贴于 C、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采取边学边玩,形式多变的教学法,引导幼儿从玩中学,乐中学。

幼儿的好奇心有两面性,一是求新好学;二是好动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学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学习英语,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学。对待好动而缺耐力的一面,我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做游戏。歌唱、跳舞、做操、看图片等等形式,配以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边玩边学,引其在快乐中学会英语词句。

例如:我采用开玩具店的形式。轮流选其中一幼儿扮做老板,其他幼儿扮做顾客,进行问候、客气请求、数词、感谢和告别等词句的练习: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

——Goodmorming/afternoon/evening

——MayIhelpyou?

——Yes,pleaseMryIhaveadog,please?

——Hereyouare.

——Howmuch?

——10yuan

——Hereyouare.

——Thankyou.Bye-bye!

——Byebye!

又如做操。由我做示范,幼儿排成队列,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发音,配放磁带音乐,进行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英语称谓练习,站队时进行祈使句及左、右、中的词汇练习。如TurnLeft!Turnright!Cometothemiddle!如果其中有的幼儿转错了方向、就会引起大家哄笑,他就会努力去记住哪个英文单词是左,哪个是右。做操时由于配有音乐和动作,幼儿很感兴趣,一会儿站直了摸头,一会弯下腰摸脚。若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摸错部位,自感不当,很快纠正,与大家步调一致。如此反复做操,在很短的时间里,幼儿能记住一大堆有关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词汇,而且记得牢固,长时间不忘。

我又用彩色铅笔或粉笔绘画的形式,进行英文表达颜色词汇的练习;用英文字母打牌,进行26个英文字母大写小写的认读练习;用捉迷藏进行英文方位介词的练习等等教学方式,把幼儿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到学英语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参加学习的幼儿很乐意听课。每到授课时间,总是主动摧促他们的父母带领,准时来到英语学习班。似乎,把上英语学习班当成了去俱乐部游玩那样的轻松乐意。

三、诱导式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捕捉幼儿心理特点,诱导其积极的一面用于学习,我把它称为诱导式的教学法。这个方法好就好在幼儿乐意学,学得快,成效高。经过一段时间英语学习的幼儿,平时有意无意地用英语呼唤周围所接触的一切。好奇地显示自己的本领。无形中巩固了已学得的英语词句。他们遇到一起学过英语的小朋友,像似遇到了知音,抢先用英语打招呼。玩耍时能用英讲表达周围的物和景为荣耀。就此幼儿在课外自寻练习环境,教师在课堂创造学英语环境,两者配合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诱导式的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的体会是:

a、顺其自然,发挥优势,诱导贯串在每个教学环节。

幼儿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好学而贪玩,好学而缺乏耐力,好表扬而厌批评,顺其心理,乐意接受诱导式的教学,疾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听、联系、记忆、模仿到应用,各个环节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是相互衔接的整体。诱导必须贯串每个教学环节,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玩是手段,学是目的。

b、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幼儿学英语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是在普通日常生活用语上达到会听、会说和会用。这三会既要按序分阶段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又要把握三者环扣式的深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常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①语言环境与多听多练的关系——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化手设,如录像带、录音带等。模拟场景,如做游戏、扮演角色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给幼儿更多的听和练的机会。②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促使幼儿乐意配合学习。③学习进度与定期检查的关系——每学一段时间,进行小测验,以了解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④深化与复习的关系——利用幼儿喜好的形式,经常重复练习学过的内容,在巩固已学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扩大学习内容。

c、教材、教案和教学实施的选择,必须相互衔接,以适应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诱导教学,关键是幼儿乐意接受。教师选教材、立教案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都须以此原则为依据。教师是这个舞台的主导者,要依实处理好衔接关系。选教材决不要等同成人教学那样,列些句型,加几个替换词,生词死记硬背,语法条条框框。若依此让幼儿反复学、反复练、势必出现枯燥、厌烦,引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应幼儿的教材。如《玛泽的故事》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夸张地描绘外星人玛泽来到地球,与人们接触的故事,配制录像带、录音带,以适应幼儿玩中学、乐中学。

定实施计划,必须是万变不离宗,形式多样,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幼儿喜欢听音乐,就可把一些英语单词编成词句,配上幼儿熟悉的曲调教唱。这种形式,幼儿爱学,唱中顺其自然地学到了英语词汇。参照上海出版的《小博士英语》第一辑唱歌学英语教学磁带。

第5篇

一、对幼儿英语教学的认识

我所开办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培训4—7岁年龄的幼儿。这个成长期的幼儿,正处于智力开放盛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刺激,实践纠正,加强巩固,最终达到应用的过程。无论母语的难易程度如何,一般人都是母语学习的成功者。然而不少人却在外语学习中困难重重,原因何在?

先来看看母语的学习过程。婴儿学语言叫母语学习。婴儿跟着母亲或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反复说叨、示范中把特定的声音和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由婴儿反复模仿、记忆直到应用。如九个月的婴儿,通过大人的反复示范,能作一些拍拍手欢迎欢迎,点点头你好你好,招招手再见再见等动作。

当再遇到同样的场合,便可根据记忆,把听懂了的声音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准确的动作和反应。再长大些的婴儿就经常吱吱呀呀地学发音,模仿大人说些简单的词汇。逐步用不完整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至能用流畅的口语与他人交谈。到了学前班、上小学的年龄,识字认字积累书写知识,学语法,学写作,从而进入学龄儿童的培训学习。

再看成年人学外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成年人在有了国语语言表达的基础和习俗,对学习外语免不了存在固执排他的成习,成年学外语先是研究书写符号、语法结构、读音规则,然后才练就阅读、翻译、写作,最后练听和说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语言学习途径。难怪不少成年人学外语事倍功半,颇费周折。

幼儿学外语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然,是学外语的最佳期。幼儿具备用母语表达的初步能力,存在有意识求学好学的雏形,对接受外界新事物有敏捷而易学的本能;幼儿头脑的知识面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对接受外界新事物具有准确而恰当反映的本能;幼儿心理好奇心强,学习英语采用声音、图片、实物、行体动作等配合引导,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促使顺其自然的学好英语。掌握幼儿学英语的有利条件,把握幼儿学英语这个最佳期,为以后继续学英语开创良好条件,建立良好基础。

二、利用幼儿心理特点开展英语教学

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中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幼儿心理特点较显的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和好奇心强。把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A、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能学会纯正的英语发音。

经过教学比较,幼儿学发音要比成年人学发音准而快。幼儿没有成人那种固执排他的成为。幼儿学发音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如遇发音不准,给以纠正,立可见效。当逐渐接近准确音调时,继续指导并加以表扬鼓励,就能迅速模仿达到准确。

发挥幼儿的模仿能力,掌握纯正的英语发音,必要的条件是教师的发音要准确,若不重视这个条件,将会给幼儿和成长后学英语带来较大的困难。

在发音上能体现幼儿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期,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生长在两地的两个幼儿,学会说话后各自的地方口音很明显,然而一旦有机遇,将南方出生的幼儿移居北方,他成长后的音调就成了北方调。这就是幼儿模仿的魅力。相处在说家乡话、地方话的环境中生活的老年、成年和幼年,一旦号召学国语、讲普通话,在这些年龄层次中,最先能改变过来,先能学好普通话的是幼儿,年纪越大的越难改,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典型者。

所以,若要掌握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必须抓好幼儿时期的音语培训。

B:发挥幼儿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学得更多的词汇,增强语感。

在教学中作个这样一种试探:用了两周四次共六学时由教师面授的时间,幼儿学会了1—900的英语数数。具体作法是,在幼儿能用国语数出1—10位数的基础上,先教会1—10的英语数数,然后,再分次数会十位、百位数按序进位的组词数数。以配合联系实物,配合歌韵曲调,编成顺口溜的念读,加深记忆,效果很好。

用数字联系实物教学,既可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又可扩大词汇量。作法是:

先把1—10的阿拉伯数字写在黑板上,教师指着数字,口中发现相应的英语读音,当幼儿能用英语按顺序熟念后,即按阿拉伯数字标画出与数字相同的实物。如1—10支铅笔,1—10朵鲜花,1—10株树等等。这样把数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幼儿很乐意接受练读、背诵,直至熟练。

经反复测验,数字教学效果好,既记得牢,又增添了生词。经过这种方式培训的幼儿,时隔几个月后,他们对1—900的数仍记忆牢固,能流畅地数出1—900的数。

C、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采取边学边玩,形式多变的教学法,引导幼儿从玩中学,乐中学。

幼儿的好奇心有两面性,一是求新好学;二是好动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学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学习英语,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学。对待好动而缺耐力的一面,我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做游戏。歌唱、跳舞、做操、看图片等等形式,配以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边玩边学,引其在快乐中学会英语词句。

例如:我采用开玩具店的形式。轮流选其中一幼儿扮做老板,其他幼儿扮做顾客,进行问候、客气请求、数词、感谢和告别等词句的练习: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

——Goodmorming/afternoon/evening

——MayIhelpyou?

——Yes,pleaseMryIhaveadog,please?

——Hereyouare.

——Howmuch?

——10yuan

——Hereyouare.

——Thankyou.Bye-bye!

——Byebye!

又如做操。由我做示范,幼儿排成队列,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发音,配放磁带音乐,进行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英语称谓练习,站队时进行祈使句及左、右、中的词汇练习。如TurnLeft!Turnright!Cometothemiddle!如果其中有的幼儿转错了方向、就会引起大家哄笑,他就会努力去记住哪个英文单词是左,哪个是右。做操时由于配有音乐和动作,幼儿很感兴趣,一会儿站直了摸头,一会弯下腰摸脚。若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摸错部位,自感不当,很快纠正,与大家步调一致。如此反复做操,在很短的时间里,幼儿能记住一大堆有关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词汇,而且记得牢固,长时间不忘。

我又用彩色铅笔或粉笔绘画的形式,进行英文表达颜色词汇的练习;用英文字母打牌,进行26个英文字母大写小写的认读练习;用捉迷藏进行英文方位介词的练习等等教学方式,把幼儿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到学英语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参加学习的幼儿很乐意听课。每到授课时间,总是主动摧促他们的父母带领,准时来到英语学习班。似乎,把上英语学习班当成了去俱乐部游玩那样的轻松乐意。

三、诱导式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捕捉幼儿心理特点,诱导其积极的一面用于学习,我把它称为诱导式的教学法。这个方法好就好在幼儿乐意学,学得快,成效高。经过一段时间英语学习的幼儿,平时有意无意地用英语呼唤周围所接触的一切。好奇地显示自己的本领。无形中巩固了已学得的英语词句。他们遇到一起学过英语的小朋友,像似遇到了知音,抢先用英语打招呼。玩耍时能用英讲表达周围的物和景为荣耀。就此幼儿在课外自寻练习环境,教师在课堂创造学英语环境,两者配合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诱导式的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的体会是:

a、顺其自然,发挥优势,诱导贯串在每个教学环节。

幼儿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好学而贪玩,好学而缺乏耐力,好表扬而厌批评,顺其心理,乐意接受诱导式的教学,疾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听、联系、记忆、模仿到应用,各个环节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是相互衔接的整体。诱导必须贯串每个教学环节,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玩是手段,学是目的。

b、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幼儿学英语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是在普通日常生活用语上达到会听、会说和会用。这三会既要按序分阶段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又要把握三者环扣式的深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常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①语言环境与多听多练的关系——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化手设,如录像带、录音带等。模拟场景,如做游戏、扮演角色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给幼儿更多的听和练的机会。②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促使幼儿乐意配合学习。③学习进度与定期检查的关系——每学一段时间,进行小测验,以了解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④深化与复习的关系——利用幼儿喜好的形式,经常重复练习学过的内容,在巩固已学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扩大学习内容。

c、教材、教案和教学实施的选择,必须相互衔接,以适应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诱导教学,关键是幼儿乐意接受。教师选教材、立教案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都须以此原则为依据。教师是这个舞台的主导者,要依实处理好衔接关系。选教材决不要等同成人教学那样,列些句型,加几个替换词,生词死记硬背,语法条条框框。若依此让幼儿反复学、反复练、势必出现枯燥、厌烦,引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应幼儿的教材。如《玛泽的故事》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夸张地描绘外星人玛泽来到地球,与人们接触的故事,配制录像带、录音带,以适应幼儿玩中学、乐中学。

第6篇

一、对幼儿英语教学的认识

我所开办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培训4—7岁年龄的幼儿。这个成长期的幼儿,正处于智力开放盛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刺激,实践纠正,加强巩固,最终达到应用的过程。无论母语的难易程度如何,一般人都是母语学习的成功者。然而不少人却在外语学习中困难重重,原因何在?

先来看看母语的学习过程。婴儿学语言叫母语学习。婴儿跟着母亲或家庭中其他成员,在反复说叨、示范中把特定的声音和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由婴儿反复模仿、记忆直到应用。如"九个月的婴儿,通过大人的反复示范,能作一些"拍拍手"欢迎欢迎,"点点头"你好你好,"招招手"再见再见等动作。

当再遇到同样的场合,便可根据记忆,把听懂了的声音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做出准确的动作和反应。再长大些的婴儿就经常吱吱呀呀地学发音,模仿大人说些简单的词汇。逐步用不完整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直至能用流畅的口语与他人交谈。到了学前班、上小学的年龄,识字认字积累书写知识,学语法,学写作,从而进入学龄儿童的培训学习。

再看成年人学外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成年人在有了国语语言表达的基础和习俗,对学习外语免不了存在固执排他的成习,成年学外语先是研究书写符号、语法结构、读音规则,然后才练就阅读、翻译、写作,最后练听和说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语言学习途径。难怪不少成年人学外语事倍功半,颇费周折。

幼儿学外语最大的特点是顺其自然,是学外语的最佳期。幼儿具备用母语表达的初步能力,存在有意识求学好学的雏形,对接受外界新事物有敏捷而易学的本能;幼儿头脑的知识面单纯,如同一张白纸,对接受外界新事物具有准确而恰当反映的本能;幼儿心理好奇心强,学习英语采用声音、图片、实物、行体动作等配合引导,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促使顺其自然的学好英语。掌握幼儿学英语的有利条件,把握幼儿学英语这个最佳期,为以后继续学英语开创良好条件,建立良好基础。

二、利用幼儿心理特点开展英语教学

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中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幼儿心理特点较显的有: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强和好奇心强。把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在学习英语上,学习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A、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能学会纯正的英语发音。

经过教学比较,幼儿学发音要比成年人学发音准而快。幼儿没有成人那种固执排他的成为。幼儿学发音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如遇发音不准,给以纠正,立可见效。当逐渐接近准确音调时,继续指导并加以表扬鼓励,就能迅速模仿达到准确。

发挥幼儿的模仿能力,掌握纯正的英语发音,必要的条件是教师的发音要准确,若不重视这个条件,将会给幼儿和成长后学英语带来较大的困难。

在发音上能体现幼儿期是学外语的最佳期,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生长在两地的两个幼儿,学会说话后各自的地方口音很明显,然而一旦有机遇,将南方出生的幼儿移居北方,他成长后的音调就成了北方调。这就是幼儿模仿的魅力。相处在说家乡话、地方话的环境中生活的老年、成年和幼年,一旦号召学国语、讲普通话,在这些年龄层次中,最先能改变过来,先能学好普通话的是幼儿,年纪越大的越难改,甚至是南腔北调的典型者。

所以,若要掌握纯正的英语语音语调,必须抓好幼儿时期的音语培训。

B:发挥幼儿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学得更多的词汇,增强语感。

在教学中作个这样一种试探:用了两周四次共六学时由教师面授的时间,幼儿学会了1—900的英语数数。具体作法是,在幼儿能用国语数出1—10位数的基础上,先教会1—10的英语数数,然后,再分次数会十位、百位数按序进位的组词数数。以配合联系实物,配合歌韵曲调,编成顺口溜的念读,加深记忆,效果很好。

用数字联系实物教学,既可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又可扩大词汇量。作法是:

先把1—10的阿拉伯数字写在黑板上,教师指着数字,口中发现相应的英语读音,当幼儿能用英语按顺序熟念后,即按阿拉伯数字标画出与数字相同的实物。如1—10支铅笔,1—10朵鲜花,1—10株树等等。这样把数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幼儿很乐意接受练读、背诵,直至熟练。

经反复测验,数字教学效果好,既记得牢,又增添了生词。经过这种方式培训的幼儿,时隔几个月后,他们对1—900的数仍记忆牢固,能流畅地数出1—900的数。

C、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采取边学边玩,形式多变的教学法,引导幼儿从玩中学,乐中学。

幼儿的好奇心有两面性,一是求新好学;二是好动而缺耐力,利用求新好学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学习英语,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学。对待好动而缺耐力的一面,我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如做游戏。歌唱、跳舞、做操、看图片等等形式,配以相适应的英语词汇,边玩边学,引其在快乐中学会英语词句。

例如:我采用开玩具店的形式。轮流选其中一幼儿扮做老板,其他幼儿扮做顾客,进行问候、客气请求、数词、感谢和告别等词句的练习: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

——Goodmorming/afternoon/evening

——MayIhelpyou?

——Yes,pleaseMryIhaveadog,please?

——Hereyouare.

——Howmuch?

——10yuan

——Hereyouare.

——Thankyou.Bye-bye!

——Byebye!

又如做操。由我做示范,幼儿排成队列,模仿教师的动作及发音,配放磁带音乐,进行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英语称谓练习,站队时进行祈使句及左、右、中的词汇练习。如TurnLeft!Turnright!Cometothemiddle!如果其中有的幼儿转错了方向、就会引起大家哄笑,他就会努力去记住哪个英文单词是左,哪个是右。做操时由于配有音乐和动作,幼儿很感兴趣,一会儿站直了摸头,一会弯下腰摸脚。若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摸错部位,自感不当,很快纠正,与大家步调一致。如此反复做操,在很短的时间里,幼儿能记住一大堆有关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词汇,而且记得牢固,长时间不忘。

我又用彩色铅笔或粉笔绘画的形式,进行英文表达颜色词汇的练习;用英文字母打牌,进行26个英文字母大写小写的认读练习;用捉迷藏进行英文方位介词的练习等等教学方式,把幼儿心理特点引导应用到学英语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参加学习的幼儿很乐意听课。每到授课时间,总是主动摧促他们的父母带领,准时来到英语学习班。似乎,把上英语学习班当成了去俱乐部游玩那样的轻松乐意。

三、诱导式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捕捉幼儿心理特点,诱导其积极的一面用于学习,我把它称为诱导式的教学法。这个方法好就好在幼儿乐意学,学得快,成效高。经过一段时间英语学习的幼儿,平时有意无意地用英语呼唤周围所接触的一切。好奇地显示自己的本领。无形中巩固了已学得的英语词句。他们遇到一起学过英语的小朋友,像似遇到了知音,抢先用英语打招呼。玩耍时能用英讲表达周围的物和景为荣耀。就此幼儿在课外自寻练习环境,教师在课堂创造学英语环境,两者配合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诱导式的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的体会是:

a、顺其自然,发挥优势,诱导贯串在每个教学环节。

幼儿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好学而贪玩,好学而缺乏耐力,好表扬而厌批评,顺其心理,乐意接受诱导式的教学,疾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从听、联系、记忆、模仿到应用,各个环节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是相互衔接的整体。诱导必须贯串每个教学环节,使幼儿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玩是手段,学是目的。

b、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幼儿学英语要达到的学习目的,是在普通日常生活用语上达到会听、会说和会用。这三会既要按序分阶段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又要把握三者环扣式的深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常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①语言环境与多听多练的关系——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化手设,如录像带、录音带等。模拟场景,如做游戏、扮演角色等,创造英语语言环境,给幼儿更多的听和练的机会。②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促使幼儿乐意配合学习。③学习进度与定期检查的关系——每学一段时间,进行小测验,以了解幼儿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④深化与复习的关系——利用幼儿喜好的形式,经常重复练习学过的内容,在巩固已学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扩大学习内容。

c、教材、教案和教学实施的选择,必须相互衔接,以适应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诱导教学,关键是幼儿乐意接受。教师选教材、立教案和制定教学实施计划,都须以此原则为依据。教师是这个舞台的主导者,要依实处理好衔接关系。选教材决不要等同成人教学那样,列些句型,加几个替换词,生词死记硬背,语法条条框框。若依此让幼儿反复学、反复练、势必出现枯燥、厌烦,引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应幼儿的教材。如《玛泽的故事》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夸张地描绘外星人玛泽来到地球,与人们接触的故事,配制录像带、录音带,以适应幼儿玩中学、乐中学。

第7篇

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1]。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我们一般把新教师刚入职的前几年看作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期,而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从一个熟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所以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新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2]。前期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但比较缺乏幼儿教育实际工作经验,因而缺乏相应职业技能技巧”[3],还有提到现有教师在总量、结构、职称以及科研水平等上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所在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结合对同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缺乏了解,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缺乏。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专业扩展而大量补充进入的新教师,大多是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储备远远多于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这些新教师即便是工作以后,他们到幼儿园参加观摩、听课、调研、实践的次数和时间还是较少,因此他们在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会习惯于按照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特点来讲授课程或组织活动,而很少站在教师教育的高度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

(二)部分教师的角色调整与适应不良。学校升格后,由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面临着角色的调整和适应”[4],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习惯于遵循原来的教学模式,重视上课、备课等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幼教机构进行教育科研,对目前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获取和消化吸收,还没有完全实现角色转换,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职后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由于学校刚升格,各种培训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较少,整个职后培训的形式也显得比较单一,除了专家教授讲学外,无非就是让教师到其他高校接受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多数偏重于宽泛的理论,实践操作性不强,职后培训未能真正的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呼唤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有区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在幼儿园、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强调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其实践性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素养和丰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并重,保育、教育、研究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以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师资入口关,实施“人才工程”,构建合理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关键,为了改变学校师资总数不足以及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坚持高学位、高水平的标准,严把师资引进关,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鼓励原有的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学历提高。学校采取重点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引进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博士。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工程”计划(包括名师工程、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计划、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加大投入和设立优惠的条件,开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博士、教授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岗位设置、师资调配、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保证重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一支信念执着、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

(二)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的保障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完善,尤其需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系统。学校升格后,继续加大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了教师办公室和计算机教室的配备、扩大了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开展校园网站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同时学校配备了教师和后勤办公平台、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完善图书馆学前教育类电子图书资料建设,并且学校购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使用权限,校园内免费向师生开放,为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前教育发展最新的政策和理论、课程改革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展示和交流教研活动,共享教学论文、教学讲义、优质课例等教学资源。

(三)以校级科研中心为平台,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投身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为了极大的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相继成立了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川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中心下设置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农村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等,学校还相继出台了《四川幼专科研项目奖励细则》和《四川幼专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觉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一方面规范了学术委员的审查与评审制度,对课题申报、优秀学术人才的评选等工作进行严格审议,杜绝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保证了学术活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组织高职称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青年课题,尤其鼓励教师申报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题项目。科研中心积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带领教师深入幼儿教育基地,观摩和探讨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如:蒙氏教学法、体智能游戏、幼儿早期阅读的训练、奥尔夫音乐等在幼儿教育机构开展的情况,鼓励教师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

第8篇

一、从教师专业化角度来看待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1]。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我们一般把新教师刚入职的前几年看作是专业成长的关键期,而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从一个熟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所以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新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2]。前期有研究者指出:“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但比较缺乏幼儿教育实际工作经验,因而缺乏相应职业技能技巧”[3],还有提到现有教师在总量、结构、职称以及科研水平等上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所在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调查研究,结合对同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殊性缺乏了解,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缺乏。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专业扩展而大量补充进入的新教师,大多是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理论知识储备远远多于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这些新教师即便是工作以后,他们到幼儿园参加观摩、听课、调研、实践的次数和时间还是较少,因此他们在自己担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会习惯于按照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特点来讲授课程或组织活动,而很少站在教师教育的高度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

(二)部分教师的角色调整与适应不良。学校升格后,由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必须面临着角色的调整和适应”[4],部分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习惯于遵循原来的教学模式,重视上课、备课等教学常规工作,没有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幼教机构进行教育科研,对目前不断更新的学前教育观念和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获取和消化吸收,还没有完全实现角色转换,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职后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由于学校刚升格,各种培训渠道还没有完全畅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总的来说还是较少,整个职后培训的形式也显得比较单一,除了专家教授讲学外,无非就是让教师到其他高校接受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多数偏重于宽泛的理论,实践操作性不强,职后培训未能真正的起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呼唤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有区别的,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在幼儿园、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强调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其实践性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具有坚实的学科理论素养和丰厚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并重,保育、教育、研究兼能的新型幼儿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摆在高职高专院校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以四川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师资入口关,实施“人才工程”,构建合理师资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关键,为了改变学校师资总数不足以及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坚持高学位、高水平的标准,严把师资引进关,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鼓励原有的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学历提高。学校采取重点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引进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教授或博士。另一方面,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工程”计划(包括名师工程、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学科专业带头人计划、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加大投入和设立优惠的条件,开设绿色通道,引进一批博士、教授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在岗位设置、师资调配、职称评聘等各个方面保证重点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一支信念执着、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及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正在形成。

(二)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的保障

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完善,尤其需要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资源系统。学校升格后,继续加大教育资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了教师办公室和计算机教室的配备、扩大了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开展校园网站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等,同时学校配备了教师和后勤办公平台、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完善图书馆学前教育类电子图书资料建设,并且学校购买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使用权限,校园内免费向师生开放,为学校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资源平台,师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前教育发展最新的政策和理论、课程改革的动态,同时还可以展示和交流教研活动,共享教学论文、教学讲义、优质课例等教学资源。

(三)以校级科研中心为平台,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投身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为了极大的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相继成立了幼儿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中心、川西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中心下设置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研究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室、农村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等,学校还相继出台了《四川幼专科研项目奖励细则》和《四川幼专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觉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一方面规范了学术委员的审查与评审制度,对课题申报、优秀学术人才的评选等工作进行严格审议,杜绝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保证了学术活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中心组织高职称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青年课题,尤其鼓励教师申报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题项目。科研中心积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带领教师深入幼儿教育基地,观摩和探讨幼儿教育热点问题,如:蒙氏教学法、体智能游戏、幼儿早期阅读的训练、奥尔夫音乐等在幼儿教育机构开展的情况,鼓励教师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积极推进“校本培训”

为了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制度,学校制订了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构建学校、系部两级培养体系,建立多渠道培养网络,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岗位,进入角色。通过开展单科进修、学历进修、高级研修、访问学者、团队培养等方式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职业情感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育科研方法等。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如: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幼教机构观摩活动、高校教育机构学习交流、兄弟学校访问考察等。在培训对象上也各有不同,针对新教师,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主要进行校情校史、教师职业意识和情感、教师教育技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方法等培训;针对有一定工作阅历的教师,结合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现有的能力水平,把他们分成“理论型教师、实践型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三个层次”[5]。分别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培养模式,采用实践能力培训、教学能力培养、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级研修、访问学者等方式,强化和提升他们的专业领域内的优势和特色。

第9篇

起点――利用信息技术,发现目前保教模式下的问题

我们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汇总,总结出目前就大多数幼儿园招聘的保育员来说,从事保育工作的基本以退休人员为主,她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年龄50――60岁不等,学历从小学到高中不等。职业来自各行各业,都没有经过专业、正规的保育员职业培训,都是到了岗位才边学边做,而且流动性大。鉴于她们的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很难把控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要使这群人员达到科学规范的保育要求存在一定难度。

教育一线的主力军大多在22岁―45岁之间,她们都经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学习,熟知幼儿教育中保和教的详细规则与要求;她们年轻有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尤其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她们经过培训、自学,掌握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并且恰到好处地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但是传统的保教管理模式,以各司其职为主,她们之间总有一道“隐形的墙”,看似分工明确,但是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却缺失了有效的配合,显现出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

幼儿园一日活动通常分为生活环节和集体教育活动环节,无论是生活环节还是集体教学活动环节这里都离不开保教人员的相互配合,从而保障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但是生活环节是我们平时工作中比较容易忽视的,因为我们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与策略研究等方面,针对生活环节,却是随意组织的多,精心准备的少,生活环节在我们一日活动中逐渐成为一个关注少、包办多、高控制的局面。

怎样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保教管理的起点和终点架构桥梁,最终达到保教沟通无障碍、无极限的终极目标,使保教管理达到真正统一呢?

路径――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保教管理的路径

规划管理路径时,我们首先向信息技术借力,转变保育员的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以往,我们在培训保育员的时候,大多采用面对面、座谈的方式,形式单一,内容听多了显得枯燥,令人乏味。尤其是针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显得拖沓冗长。有了信息技术就不同了,我们可以进行多手段的、多方位的培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寻求既切合教师又能有效帮助保育员的继续教育新模式。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日常保教管理问题。

我们将信息技术手段与日常保教管理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化手段的优势,将一日活动中能凸显保教配合的生活环节,进行重点拍摄或摄像,从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一一罗列,再请平日保教工作做得正确的老师和保育员进行规范操作,并实录下来。利用PPT、会声会影等技术制作成视频播放,直接呈现给老师和保育员。如果说现场指导保教工作是一种提高保教实践能力的最好方法,但有时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却可以弥补这种缺憾。教师和保育员在培训中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

2.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在上级大力支持下,我园为数字化园所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硬件设施:电子白板、触摸式电视、单反相机、摄像机、电脑室、监控室等;班班有电视、笔记本电脑、人人有IPAD,还不断设置更新自己的网站与网络链接。我们都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俗话对于年轻的、年老的都耳熟能详,对于教师、保育员我们都不断注入紧跟时代步伐的思想,尤其在网络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明确自己进入教育事业就要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教师进行网络视频会议逐渐成熟后,我们要求各班保育员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加入网络学习。

首先帮助保育员熟悉了解上网步骤,其次学会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的保教、育儿、保健等内容,通过点击相关网页实现在线学习,网页、视频均可。再次,幼儿园学习时间有限,我们还鼓励40岁――55岁的保育员进行线下学习。利用家庭网络,搜集观看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教育内容。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开展保育员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了个别化的形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保育员的学习需求。

3.运用监控设施设备,提升配班软实力。

为了保障一日活动每个环节有效开展,我们不可能班班现场摄像,通过视频监控设施,我们经常截取片段,共同回顾当时的保教互动环节,勘查保育员的有效配班,这是对保育员的软实力的考验,反映了其教育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园的保教品质。如:材料什么时候协助分发,孩子有了困难该不该帮助、怎样帮助合适,当个别孩子出现游离时要怎样提醒,教师在批评孩子时应怎样协助“下台阶”等。通过研析,共同来引导保育员思考问题背后渗透的教育观念,帮助保育员走向科学教育,提升工作素养与能力。

终点――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保教无痕的管理模式

这就是我们在数字化校园的教育背景下,最终建立一个创新价值的保教管理模式!我们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保教管理服务。符合了幼儿园《纲要》与《规程》中关于保教的定位。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算术;发展途径;教师提问;儿童的策略

一、引言

当计算涉及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时,会使孩子们用数字对它们进行连接,再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从而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使用和理解的一种符号系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并应用这种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呢?发展的方法是强调要建立在儿童的自然学习的方式上,引导他们从感性为主的经验逻辑思考转移到思考数量之间的关系。孩子需要机会去调查、发现,并自己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用这种方法将会发现学习和整体发展的主要特征的新影响。

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的课程,特别是数学的发展,常常被认为是非常积极的。就数学课程发展的基础和一些调查结果,通过研究给出如下建议:

二、第一个研究:日常活动的策略

动力的研究(1998)来源于关注和一些困难适应数学教学大纲。孩子们很少被要求解释他们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这是设想的结果和方法,可是,老师和家长都更清楚地了解,只是年幼的孩子认为有用的如何给予他们经验。

前段时间,艾尔金德(1988-1989)警告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成年人的将他们的期望聚焦在孩子思考和学习上,而忽视观察他们如何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他提出,对待孩子们不仅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时给予机会谈论和思考这些,而不是不断接触到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经验本身。

为解决问题并将儿童自己成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广提供机会,博尔顿刘易斯和泰特强调(1994)建议孩子只使用自己的策略进行数字运算的意义。这些研究结果都支持卡拉赫,卡拉赫和谢里曼(1990)认为,仅仅告诉孩子们如何解决一个问题,是不是有效的除非他们确信该战略的价值在其成功的可能性。此外,他在研究综述为幼儿的发展数量,年幼的孩子面对困难考虑到几个因素中,成人的角色作尤为突出。他指出,尽管他们必然会进步,他们的学习的模式与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都会受到成人可以经常恐吓他们、尝试使用和理解数字解决问题的语境等各方面的影响。里姆(在德金1993引用)发现在问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和“多少……?“大人认为孩子的数字的题目,她必须知道自己的核心价值。布莱恩特(1995),在描述结合自己的理解,数学关系和数字序列,提出非正式的口头信息提供的号码可能导致儿童长大后有数字词的基本意义的困难,即使他们自然就掌握定量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然而问题,有观点认为,随着儿童掌握数学关系的经验的增加,经验就需要结构化,似乎有一个有序序列,儿童数的理解是需要成人干预的。同时还强调了成人的重要作用,由这个主题的延伸,由史密斯(1993)为孩子的教育工作者呼吁,延长学习发展的里程碑,查看更多的社会背景下,孩子的能力受到挑战和扩展,优先发展成人的支架作用。然而,在维果茨基的理论思想建筑,舒尔曼(1986-1987)认为,教师提供这种支架必须充分保证有一个健全的题材和组织简单的把握,教师知道他们将给孩子提供题材的种类。

在这方面,奥布里(1997)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反应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问题之间是不匹配的。数学教学情境将面对教师学科知识的缺乏的问题,教师在非正规学前设置确定学前儿童数学能力的机会是偶然的。“颜色”被认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模式的建设。然而,彼得卡尔(1998)发现,一旦研究人员曾与教师有过提高学龄前教学数学活动的介绍后,幼儿的数学能力会取得明显成效。

回顾了上述研究后,以下部分提供了最初的调查细节探讨幼儿运用在幼儿园和新加坡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簿中活动的策略的差异。第二个目的是确定帮助儿童理解任务,要求教师的参与程度并选择适当的策略,成功完成任务。结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部分的计数,在幼儿园和小学遇到的典型的加法和减法的问题。

该任务涉及计数和加法和减法任务并设计完成八成幼儿园条件。在幼儿园前需要以下技能:计数(数组中的所有对象的计数),数(加上第一个加数与第二加数),统计(计数从数字的值要减去值的数字,也就是减法),和倒计时(开始与值的数字,减法就是孩子倒计数);使用匹配组与比较组,很少,绝对值少,大于,小于;用符号“+”,“-”,“=”;匹配数字,使用金钱价值观建实际问题。

任务呈现给小学的孩子们,所需数字在知识中;使用“小于”比较“大于”,数的分解,加法和减法的句子用数字和符号的表示。

个别访谈和观察,有八个孩子了。八个孩子都已经通过了幼儿园相同的任务。任务提出了分别访谈,和孩子们被要求证明和解释他们的解决方案,并逐字记录。小学的孩子们第一次书面任务然后单独询问关于这些相同的任务,但不同的结构的原因,目的是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任务的理解,由此产生的结果如下:

1.两个K1的孩子

他们数了所有的设置而不是指望他们不能识别多个类似的对象安排在集。减法,他们能够覆盖一个给定的数量计数,但他们无法将掩盖策略当计数是必要的。当计数策略比较建立集有更多的所需要的物品,他们也把所有的项目。

当需要增加集作为一个数字和单词数的句子的一部分,他们数了所有,当它还不清楚从哪里开始计数,他们数错了。只有一个孩子能用计算解决一道题:“如果你有6块,你隐藏的3,留下多少啤酒?“

2.两个K2的孩子

一个孩子能完成任务的精神多数但有更复杂的任务描述图画和要求的添加剂组合物涉及金钱价值的困难:“香蕉的价格是17美分。我给卖水果的20美分・改变多少会给我吗?“在这里,孩子算在图片总硬币数而不是专注于他们的价值观来解决减法和。其他孩子使用的策略类似于K1的孩子。此外,他认为所有的而不是由设置在・他算为连续量比较的时候越来越少,但他能比较排列条形图“多”的数量,“少”和“少”。他算错了他当不清楚从哪里开始计数,他依靠计数所有与其比较,套在一对一的对应。他能够增加金额数字小于5的比赛,他用手指适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图片加法和其中数都是必需的。

减法,他用手指做最小的数和计算。但他不能将掩盖策略当计数是必需的。他不知道减法符号的意义;但当告诉他覆盖的最小量的含义和计算。他能够计算完成的问题。

3.四个小学孩子

所有的人都能在系列上下完整的号码,和一个孩子口头重复序列上升到最高值以确定计算下所需数量:“填写缺少的数字:10 13 15 18,19;”她数到18,然后下降到10。

然而,孩子们,不,是能够找到一系列的最小数量没有提醒:“把这些数字按顺序。从最大的数:11,19,6,8,14。最小的数是?”

但一个孩子不能使用“小于”,当比较的点,而无法识别数字“大于”,虽然他们能够运用“大于”。

但一个孩子无法完成的话问题比较集(有点)在一对一的对应。成功的孩子把她的手指在桌子下,依靠“大脑”,她说。只有一个孩子能够分解10和20之间的数字,和另一个成功的实验者的提醒。这两个孩子能够确定数十个单位时,想起了分解和依靠。

三孩子们能够比较大小的字母:

X、Y、Z “Y小于 ”

两个孩子都能写出配套完整的一些句子:

孩子将填空完成句子下面的号码:

对于这个任务,三分之一个孩子做了一个减法和加套在她检查。但一个孩子能够识别和等于一个给定的量,但不确定的时候,让他们给一个更大的数量。

这些孩子不能够解决单词问题涉及平等:

6 lskander买鱼,他把我的鱼每罐,他只有4瓶,他需要多少瓶?

(孩子将填空完成句子下面的号码:

最后,所有的孩子有困难完成试卷分析书面指示。它似乎很清楚,即使最初1个孩子经历了许多这些任务的要求而在幼儿园,他们基本上无法应用所需的策略,除非提醒。虽然幼儿园的孩子们发展的很好,他们需要被提醒他们以前成功的策略,他们显然有足够的移动在使用更复杂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因此,这些意见建议提出一些应注意任务的复杂性是幼儿园儿童的能力,并支持种类,教师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在儿童的数学能力差异的主题和知识。

探讨教师对儿童数学能力的认识程度,问卷调查了60名幼儿园园长和43名幼儿教师。当被问及需要监测和识别困难的儿童可能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大多数孩子为什么有问题,尤其是与符号和数字。老师和校长提出,虽然得到了在学校的个人帮助,经常要求他们的父母在家里帮助他们的孩子。他们也说,作业一般不给予援助的家长也在帮助孩子的方法。即使所有的人在幼儿数学教学的训练中,他们不愿表明在数学中偶然出现比其他数学每日课程在学前的一天。识别形状,数字,和匹配,歌曲和计数能力,经常被提到的发生在块玩,工艺美术,音乐和运动,而其他的技能,如模式识别,计数,和时间可能意识到在日常例程,歌谣和故事,较少注意。然而,许多教师都能自发地提供数学技能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如何使用的例子可能会“共享时出现的数学”。

虽然教师意识到监测儿童工作而不是个人的重要性,他们很少检查策略的儿童使用。孩子们完成他们的工作比别人早是看书或者完成拼图。似乎有人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孩子们没有真正的规定,或有困难。除了问卷调查,三的教师进行教学。有发现仅仅是死记硬背了孩子完成他们后来在他们的活动手册完成指令重复一个完全依赖。

儿童的数学能力的观察显示典型的策略在年幼的孩子和那些被教导自然出现(布莱恩特1995,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学儿童的链接计数对应除非提醒失败,和幼儿园儿童未能采取“依靠”策略添加数字,因为他们没有被教导这一策略。此外,小学儿童以一个随机数字序列,找到最小的数不,可能表明语言概念的问题,或者不能掌握基本的价值观和数序关系的差异,除非提醒。

布莱恩特(1995)提出问题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儿童数的意识,或者说缺乏自话代表了不同的问题。此外,在早期的关系理解为一对一对应关系是广义的实践经验与歌曲,儿歌和游戏,真正理解作为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符号,和要教・对此。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表明,有可能导致儿童协调他们的策略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样,麦克里兰(1995)认为,教师不应该等到孩子知道他们教算下来,除了是减法逆,即使他们成功与计数。她认为,教师需要知道的计数系统的儿童使用,劝阻他们依靠混凝土艾滋病时能够更复杂的策略。此外,要求教师教孩子问题的策略,不依赖于计算求解。灰色(1995)鼓励教师将学生学习的事实和任务要求的应用。

除了需要培训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发展成为数学和计算,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重点是指导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Tor问题解决环使孩子自行协商的意义,发现关系,学习规则,提出问题,并选择与教师引导注意自己策略,提供适当的模型和问题,并进一步挑战的孩子。

三、第二研究:结构较大样本的儿童

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使用,知识的计数,加法和减法策略。一个大样本的儿童研究二(夏普1 999),开始研究更密切的孩子如何处理这些任务在幼儿园,任何困难坚持到小学是否。

一些研究进行到儿童使用的计数表明,在幼儿园,虽然他们往往很善于分享,能算有意义的,并且知道“多”与“少”,有这些特征在不同情况下应用的困难。例如,穆恩(1,994)发现,当孩子们被要求一组对象,他们抓了一把而不是用他们的统计计算出所需的知识。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算,知道最后的数字代表的设置数量,布莱恩特(1995)认为,这可能帮助他们理解差异的数量时,两套相比。

了解数字量的意义,布莱恩特解释了什么是需要的,是一种理解,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两套定策略需要学习。穆恩(1994)发现,当教以表示量例如,写四,1,2,3,4,孩子们能够链接数序列的计算在一对一的对应。他们能够与写数字系统的语言。他们能够理解序列中的词的顺序表示其大小,数字序列的基数和序数的性质。正如前面提到的,努涅斯和布莱恩特(1996)认为,有一个有序序列,在儿童发展的进步。

其他的研究表明,当数学概念产生的活动,而不是强加给孩子,他们转移技能和知识了解IRI一切换到另一个更成功。一些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明他们的水平素养。灰色发现,一旦孩子可以推断或推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回忆教程序,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的方法来应付新的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们都能回忆和推断事实,他们取得更多的进步,因为每个策略支持等・同样,泛友(1983)表明,低成绩的孩子主要依赖于物体或陈述而高达到儿童使用召回数量依据事实和回忆演绎的计数策略。

显然,了解儿童如何使用计数,他们如何处理加法和减法任务,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为代表的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是老师的关键在引导孩子选择和应用适当的策略。鉴于这些研究结果,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孩子什么?

观察了幼儿园课程之前的孩子进入小学,和,六个月后小学。旨在探讨C罗素Y儿童如何处理计数,在幼儿园和小学是否困难坚持到加法和减法任务。

从个人访谈的第一组数据是在4所幼儿园158 5岁和6岁之间在过去几周在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的。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幼儿园4花了2年时间,遵循相同的教学大纲,这个节目的时间是每天4小时,每周5天。所有的孩子都经历了一个数学课每天使用的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对于采访任务的第一组选择判断的程度,孩子们可以使用计数成功的对象是数。数任务保护还包括评估孩子是否已经掌握了比较集的一一对应的意义。

第一个任务涉及计数数组,以没有明显的出发点来判断他们是否可以知道最后一个名字代表的集合的基数值。接下来的任务涉及到生产指定数量的计算,并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计算的下一个任务。他们需要创建一个等效的设置时,问:“给我许多蓝色的红色的”。本试验应用他们的基本价值知识的能力。最后,数量守恒任务表明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计数即了解基本的价值观和能够在精神上的意义。

任务的下一集选择的数学练习册,孩子们被要求的任务是读取响应的任务,需要以下技能:

计数(数组中的所有对象计数)。

数(加上第一个加数靠第二加数)。

统计(统计的数字的值要减去价值的数字,减法就是)。

倒计时(开始与价值的数字,减法是其子计数下降或后面的数字是被减去的值)。

指望从给定的一组,比较基数值设置使用“超过”、“不足”,购物任务涉及画硬币的价值,例如减法和,“香蕉的价格是17美分。我给卖水果的20美分。我会得到多少改变?”

词的问题如:“如果你有6块,你隐藏的3,有多少只?”

六个月后,再次采访了原来各自的小学。当时,在新加坡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主题和作业和课程持续时间。选定任务是第一项研究中使用的相同,是由一评价论文的所有小学1年级儿童会作为他们的第一学期数学评价的一部分。

在两套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任务孩子们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为比较的目的,对保护任务的性能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在加法和减法成功的关系。三明显的浆液被发现。其中,40例非保护者,43个孩子谁需要保持,和43个孩子都能够初步完成计算任务,和预期的一样,他们的分组表演所有的任务,揭示了保护儿童的优势在幼儿园和小学我不保持,但有一些有趣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一些任务。

在表1和表2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的保护较少依靠需要“数”,“数的集合”的集数时的照片。他们还用手指比非保护者,他们不确定哪种策略使用的装置。能够理解“大于”和“小于”。很少的孩子用“计数”的照片简单的减法任务,但更节约能“倒计时”。超过一半的真正保护者穿着能够完成涉及钱币、文字问题的任务。

关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任务需要孩子照片硬币演示部分/整体关系知识的任务。这些任务超出了大多数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可以指望从一组添加任务,但无法在这些任务中看到的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反比关系。孩子们观察看看硬币的图片和计数每一分之间的价值差异,五美分,十美分硬币。此外,这个问题需要孩子用很小的数字计算加法或减法,鼓励他们使用计数。即便如此,少于一半孩子是成功的保。

显然,在幼儿园的,不到总数的一半(只有56%的解决问题和保持硬币53%字的问题)能够完成幼儿园年底预计他们的任务。那么,这些观察在小学的任务,孩子们的表演的影响?

在接受采访时,后来在儿童原学校可以安排在一系列数字和证明的理解“多”与“少”。甚至用“对”数分解任务策略数(见表2)。保护孩子,然而,通常是更精确的数分解复杂的任务,把价值观和创作数量的句子。虽然少于一半的孩子,但是更多的保持,能准确地完成涉及均衡用点计数问题一个大比例,比较真实的保护者,可以完成涉及什么数比较的问题

更复杂的小学任务:数的分解,数句创作,和均衡问题,需要一个工作知识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认识:分解(6 = 5 + 1;3+3;4+2)和交换(6 + 2 = 2 + 6)。比较问题需要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反向关系额外的意识(可逆性和传递性)。

通过对保护大多数孩子在这些更复杂的任务的成功与非保护者也许可以通过他们使用的策略解决日益复杂的解释。虽然被他们的老师这样做,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他们之前的可靠的工具,他们的手指,数集“计数”,“上”和“下”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失败以及所采用的策略大混乱或不确定的。对于比较字的问题,许多孩子无法认识到需要减,或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上。一些孩子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但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数句。

总之,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所有的孩子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孩子一样的性能比较,尤其是涉及“比”与“不比”的任务,和理解数的分解他们的小学教师教过他们。然而,表2显示,超过一半的孩子没有更复杂的任务,他们本来预计已经掌握了在小学四个月的任务。

当时,这些意见的提出需要一种干预方案对指导教师重点提供更多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下,孩子会在心里预演和测试策略。实施这些建议是在下一节讨论。

四、研究三:干预计划

研究表明,当儿童有机会解释他们的思维过程的言语,这对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此外,事实和概念知识的增加。导致改善的信心。奥布里(1997),特别是,发现小孩子与范围广泛的数学学习策略进入学校。她建议教师鼓励孩子用多种策略,为儿童提供解决他们已经同时延长他们的事实知识问题的技巧的机会。

为了衡量有效性的干预计划,概述在讨论后,这是基于上述的观点(夏普2001),采访任务是设计访谈与另一组的2名幼儿园儿童在干预结束时,六个月后干预方案的干预。年底正值幼儿园课程结束。干预方案是设计来引导孩子通过算术的发展序列和提供结构化的活动的基础上,有关方面计算的交谈和讨论的有序序列,这与日常活动和例程。

孩子们在这项研究中包括107个幼儿园2名儿童从一个共同体基础上幼儿园。他们都在为它的所有幼儿园的行动党社区基金会提供相同的数学教学大纲。教师都参加了“基本”培训计划由国家教育研究所提供。

采访任务的目的是挖掘孩子的一些知识:前、后的干预方案。进行了采访的作家,跟孩子们单独数数和加减任务以物计数:硬币,硬币卡,和一些小玩具。

第一组任务是为那些在以前的研究中使用的相同的。任务评估理解数的加减法运算下集。使用多重立方体,孩子们被要求简单的话这样的问题“你有3,我给你3,一共有多少个?“要减是一个类似的问题:“你有6,你给我2。还剩下多少?“为了判断他们的反应的成熟,孩子们观察它们是计算所有,或从设置,或是他们所给的答案不计数。

进一步的任务直接评估的程度,孩子们可以从一组。在这里,面试官告诉孩子娃娃得到5美分的钱包买巧克力。然后孩子们看着玉米被放置一个接一个的钱包。他们接着问:“如果我们给娃娃3更多的硬币,它会有多少?”

利用连接多重立方体棒,后面的任务设置所需的孩子比较三种不同的长度,显示有更多或更少的立方体,它比给孩子立方体棒。

后面的任务设置所需的孩子打造集。给他们一些多重立方体,然后问:“给我比你”。在孩子们的回应,他们问:“多少比你有吗?“同样的程序遵循“小于”。

未来的孩子们表现出不同数量的动物多达10张卡;然后他们显示卡点的当量数;最后他们用等效数字卡。然后他们被要求对三套卡片。这项任务的目的是评估其承认基数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表示的能力。下一个任务所需的孩子顺序号码。他们看一组数字,问哪个数变大或变小。然后他们被要求把数字从最小的为最大。

最后,孩子们问简单问题,立方体代表硬币。他们问:“你有8美分。这苹果2美分的费用,这橙花4美分。苹果和橘子的费用一共要多少?”他们又问:“你有多少你剩下8美分?“

在加减任务干预前的采访任务,因为他们的成功,干预后任务开始与娃娃的任务在访谈的方式,要求孩子们指望从一套。其次是要求孩子打造集的一组任务然后在数字顺序。接下来的任务是在用硬币卡代替立方体。

任务一组涉及识别硬币的价值,使用1美分,5美分硬币卡1,0美分,20美分,50美分,1美元,购买实物赠送给孩子们。这些花的目的是分解建立孩子的能力,一个先决条件成功的绩效问题。

面条的价格是73美分的硬币,你会使用吗?

让我再次与硬币最少?

这些玩具的标签上的价格,你可以买两个硬币?

你可以用30美分买2个玩具,是吗?

你可以买1美元的玩具?

这是1美元,如果你花70美分,你会计算吗?

为了最大限度的干预计划的有效性,孩子们根据他们如何回应的任务的难度水平分配到组。显而易见,活动和教学和教师/组的相互作用就必须要适应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层次风格的数量,这是意料之中的不同的群体。因此,一旦派干预完成任务和响应分析,共鉴定出三级两组分配给每个水平。孩子们分组干预计划的目的,根据以下标准,从弱势群体,“蓝橙”;见表3。

3级:蓝色和橙色组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一些任务。上限为硬币的任务涉及4mg购买水果需要更复杂的技能(任务16)或,任务涉及娃娃(任务1),在那里他们将依靠一套。他们不能完成任务需要他们说多少或多或少的立方体组相比(任务7和9)。此外,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水平上用手指]或事物计数。在每个四类,两组儿童被分配到这个水平,共45儿童。

2级:粉红色和绿色组织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大多数任务。例外情况是任务要求他们说多少或多或少的立方体组相比(任务7和9),和任务要求为减法策略显示多少会从8美分左右(任务17)。所有这些孩子用手指或东西计数,而不是解决任务的精神。在四个班,两组儿童被分配到店铺的水平,共有35个孩子。

1级:白色和黄色组

这些孩子们能够成功完成大多数任务精神有几个例外使用手指或东西计数。

干预方案的设计使孩子处理数值问题更灵活和创造性地在小学的期望制备的目的。两研究表明基本的技巧和策略,单纯的机械训练是不够的。此外,现在人们认识到,在这个信息时代是真正算数,孩子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即,措施和金钱精神执行数运算的背景。后来上小学,他们需要做出数值信息等多种图表、表格,图表1和图表2方式呈现的意义,他们将需要作出独立决策和方法,以应对如何计算或估计。心里计算需要得到因此,越来越多的关注。

干预计划包括每周一次课,从四月到十一月进行(在休息期间六月学校假期)。每四个班接受公开的一系列连续的30分钟课程。目的是建立在孩子的知识计算意识,使加法和减法策略和策略涉及使用硬币这种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讨论策略强烈关注:

(1)告诉孩子你要问他们什么,他们认为在讨论你的问题如何回应

(2)提供“等待时间”,就是说给他们时间在个别孩子选择响应的思考。

(3)避免齐声响应,选择孩子的名字注意音高合适的难度水平相匹配,每个孩子的能力。

(4)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回答。

(5)鼓励孩子们在他们的反应仔细想。

(6)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清楚。

问题被认为是有用的作为讨论的出发点,包括以下内容:

(1)你怎么回答?

(2)没有任何人得到相同的答案吗?

(3)你怎么得到你的答案吗?

(4)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答案吗?

(5)有人得到不同的答案?

(6)我们可以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7)为什么(不)?

(8)是正确答案,为什么?

(9)是这个答案不正确?

认定总是采取的儿童,三个层次的不同需求的活动,问题,和强化,把他们不同的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了每周孩子的材料,后续活动还计划使每个会话的目的整理。这些活动包括以下:

(1)“课题或问题的一天”,和孩子们总是不断的提醒自己这整个会话。

(2)讨论频繁的事情是如何最好的怀念。

(3)错误进行了讨论,此外,建议可以在未来避免这些。

(4)其它讨论包括孩子如何能互相帮助。

(5)策略是设计来帮助记忆。

(6)儿童和他们的父母被鼓励去完成活动表伴随这些课周末。

(7)课程的每周系列的顺序和范围均改编自皮(1997)。

表3还表明程度表现在三个层次的儿童均对干预前后的采访。

虽然这是不被认为任何改进或发展仅仅是由于干预方案。显然在具体策略的使用产生影响。对口腔的工作和实践活动的重点和具体策略,影响儿童的任务处理过程中的面试口语教学。同时,他们在干预后采访任务问题的反应表明,他们更自信用加法和减法涉及主管清点和计数的任务,并为硬币任务所要求的心理策略。然而,比较在多于/少于任务集所需的心理策略(任务7和9)依然远离大多数的孩子。这也为硬币的任务涉及硬币值运算和添加剂的组合物(任务18到23)。

三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孩子们要和小学1数学期望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要经历的孩子们为他们的算术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和策略还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这。

第11篇

关键字:网络;信息化;幼儿园;管理;平台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资源浪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打字、上网、查资料,这些对于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而作为幼儿教师,若能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材料,重组教学素材,那将大大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编辑、录音、绘图、动画等功能,制作恰当的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气氛,提高教学效益。而这样的信息技术技能很多教师尚不具备,甚至连计算机有这样一些功能都无从知晓。

2.重复劳动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基本是“单兵作战”,虽然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指导,但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没有正式的文件作为依据,从制定班级计划、各领域的目标到班级各项活动的策划,都由教师独立完成,每一位教师的设计几乎都是从“原点”开始,即每位教师都要考虑设计这一活动的几个相同要素,无法形成团队智慧的积累、递进乃至成果,从团队来看,大家只是做着初级的“重复”劳动,团队水平提升速度缓慢。

3.信息沟通不畅

幼儿园工作,存在很多需要沟通的环节,如与上级部门、家长、幼儿园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还有幼儿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引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等,都需要适当的沟通。对于家园联系,以往基本采取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电话沟通,后来发展到QQ、飞信等,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渠道单一,不利于家园关系的和谐。内部管理部门之间所需要的数据,往往需要准备若干份,常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给管理的精细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教师感觉繁琐、费时。虽然,不少幼儿园在很多单项管理中使用了相关管理软件,提高了效率,却由于各种软件各自为政,数据还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运作,每个系统都需要重新输入原始数据,这样大量的输入工作,也着实让管理人员感到头疼。

4.资产管理环节疏漏多

传统意义上“以人管人、以人管物”,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力的浪费。要充分利用网络,做好教学资源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我国大量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治共享上,众多资源成为离散、孤立的“信息孤岛”,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及时性,处理师幼互动、人境互动、情知互动、生生互动、上下级互动、各部门互动、园内外互动等互动关系缺乏支撑。

问题的解决策略

1.理清管理思想,构建科学决策

园长应具有民主法制、科学创新意识,重视为被管理者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创造条件,形成民主的管理氛围,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幼儿园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也应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实践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服务。具有创新思想,同时合理配置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幼儿园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园长只有理清管理思路,才能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再依据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数字化的设定。

2.硬件建设与人员培训并行

(1)硬件建设与人员培训并行。在建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坚持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人员培训并行的原则。否则,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就有可能在人员培训完成之后,之前投入的硬件又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

硬件建设主要是完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根据摩尔定律硬件成本会逐渐下降,所以,完成它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而言的,我们可以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分层,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熟悉一些常见软件的运用,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资源库,完善平台构建,边建边用。在完成上面的工作之后,就要开始对各类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库。对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应重视流程的设置。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使工作变得高效,符合高效性的原则,而流程顺畅正是实现高效的核心内容,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部分。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在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下,建立功能相对完善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与数据方便、快捷与准确地进行交换和共享。

利用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资源效益最大化。我们将实物(教玩具等)资源的状态(形状、数量等)进行归类、拍照、存档,使用人员查阅之后,根据库存量与物品管理员进行预约,预约成功之后获得随机密码,凭密码领用物品,归还时,由管理员在系统中登记。这种管理,节约了人力物力,程序简单,记录清晰,特别适合集团化的幼儿园运用。

(3)建立相关制度,保持长效状态。幼儿园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维护其正常运转。为了保证幼儿园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平台系统的维护,需要制定幼儿园信息管理平台和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其中需要包括管理员职责要求、保密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系统安全与维护、应急措施、文件的共享归档等内容,规范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保障管理平台系统运行的安全。同时,要将信息平台的使用与日常考核挂钩,鼓励大家多使用,让信息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3.构建管理六大平台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幼儿园进行最优化的管理。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通过整体上的网络化、数字化办公,规范成员之间的工作流程,促进交流与协作。通过建立六大平台组成的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各类用户按权限实现一站式的登录。保证幼儿园办公和管理决策稳定、高效的运行,有利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物质资源。

(1)教学资源平台

该平台包括电子教材、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动画课件、课程资源中心、图书快速浏览、教学测评等。通过对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政策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分类、强大的资源检索、互动的资源评价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共享。

(2)电子备课平台

该平台包括常用的教学助手工具、备课空间、资源展播、课程快速筛选、科学研究等。教师通过平台上传自己的备课资料及课后反思,领导可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可将教学过程以视频加文字的形式在平台上,供评课的教师观看,并可对该课直接添加文字评价。教师按级组或学科分类共同组成的一个交流和共享空间,教师在组内可以组织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常规科研文本要求、了解课题规范整理,实现组内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例如,备课说课、网络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评写教育叙事等。并通过教师博客、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师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记录教师科研过程,展示教师科研成果,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3)个人资源平台

该平台包括收集自己需要的档案、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教师自我成长。教师可以在专业发展平台上创建“工作室”,系统性、规范性的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的教育心得、教案、论文、教学反思、课题、工作计划、成果荣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通过将教师个人的资源上传到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更有条理性、系统性的存储、读取和展示。

(4)信息交流平台

该平台包括家园互访、部门沟通、远程学习、教学指导、幼儿学习、资源整合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互动的理念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与教师理解、重视。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专门的家园互动渠道,将教学内容、幼儿活动照片、食谱等上传到相应空间,供家长阅读、下载。通过“宝宝在家”、“宝宝在园”,沟通宝宝的成长状况。该交流平台还包括与上级部门、幼儿园内部各部门、与家长的信息沟通。通过教师个性化博客,专家工作室,聚合优秀的教育资源,完成远程教学、专家指导,解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困惑。幼儿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的学习。

(5)日常管理平台

该平台包括考勤管理、物品管理、资产流通、档案归整等。通过校园网建立网上资料信息系统、厨房物品储存采购系统、资产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设备安全检修系统、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安全、快速的服务效能。将幼儿园的资产、物品进行规整、入册,需使用者根据权限随时查看物品状况,并在网络上进行借用手续的相关办理。设置相关模块,将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资料进行归档,按照预设的分类在平台的后台进行,这样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就将资料分类归放,需要用时,只需按照相关评估要求输入关键字调取即可。这样,减轻了各种检查评估带来的困扰,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6)教师评价平台

该平台包括同伴互助成长、各种数据在后台进行整合、综合评价工作质量的好坏。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教师专业评价平台,对教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激励、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各种数据在后台进行整合、综合评价工作质量的好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起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人员引领的“三位一体”的学习交流机制。构建教师网络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重视教师个人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自我评价,让教师用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从而增强网络学习的成功体验。同时,将园长从繁琐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中。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通过建立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数字化校园,构建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的各种系统和平台,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提高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建立起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净化幼儿园的内部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实现管理思想先进化、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人才专业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自动化,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才能使幼儿园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第12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机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17-04

早期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因为入学准备状态对后期学校适应乃至社会稳定有深远影响,所以有关处境不利儿童(其中大部分是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及促进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流动儿童人数日益增多。已有研究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处于落后状态。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关注已经入园的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忽视了学前机构教育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本文聚焦这一问题,探讨学前机构教育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研究者使用布瑞肯基本概念量表(Bracken Basic Concept Scales-Revised,简称BBCS-R)中的入学准备部分(School Readiness Composite,简称SRC)进行测查。SRC量表由颜色、字母、数字/计数、大小、比较、形状6个领域构成,所测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还考虑到了文化差异,受被试民族和文化的影响较小。SRC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与多个量表(如斯坦福-比纳量表、威克斯勒智力量表等)的关联效度均在0.80以上。它对儿童入学后的表现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能区分出82%-94%的问题儿童。因此,SRC量表被看作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有效测查工具。因为字母领域不适合我国儿童,所以研究者借鉴以往相关研究的做法,不测查字母领域。因此,本次测查采用的SRC量表共包括5个领域(颜色、数字/计数、大小、比较、形状)72个题项。

研究者选取江苏省某市三区4所示范幼儿园41个班级的180名儿童,按照流动儿童(户籍不在所调查的区)与本地儿童各一半的比例,即在一个班级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进行测查。由熟练掌握测试要求的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对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测查。每个题项向儿童呈现四张彩色图片,要求儿童根据题干(“看这些图片,你能告诉我……”)进行选择。儿童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一题记0分,未给回应则记录为拒绝回答也记0分。之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基本情况

以性别、年龄为自变量,入学准备发展得分为因变量,通过2(性别:男、女)×3(年龄:小班、中班、大班)的方差分析发现,性别效应不显著,年龄效应极其显著,性别与年龄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

(1)不同年龄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情况

由表1可见,不同年龄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和分领域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大班好于中、小班,中班好于小班。这一结果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生理、心理诸因素均稳步发展,入学准备水平稳步提高。

流动儿童在各领域的入学准备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现象,表现为:小班儿童掌握最好的是“大小”领域,通过率达59.17%;中班儿童在“颜色”“数字/计数”领域发展迅速,能较好掌握基本颜色,辨认阿拉伯数字,用10以内的数字描述物体数量等,与大班儿童无显著差异;大班儿童的入学准备总通过率达86.45%,“数字/计数”通过率高达97.93%,而“形状”通过率却低于80%。这与流动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这五个领域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有关,也与他们为儿童提供的教育内容有关。

(2)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情况

由表2可知,在流动儿童中,女孩的入学准备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但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大多数人的经验相符,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2.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入学准备发展对比

以户籍所在地、年龄为自变量,入学准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户籍所在地:流动儿童、本地儿童)×3(年龄:小班、中班、大班)的方差分析发现,户籍所在地、年龄的主效应均极其显著,但二者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由表3可知,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及“颜色”“形状”领域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落后于本地儿童;在“数字/计数”“大小”“比较”领域,二者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源于流动儿童家长的“入学准备观念较为片面,他们的观念反映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强调儿童对拼音、汉字、算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经常会教孩子“最小”“最长”等有关“大小”领域和“一样的”“最像”等有关“比较”领域的概念。

事后检验显示(见表4),小班本地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及“颜色”“形状”领域的入学准备方面均显著优于流动儿童;中班虽依然如此,但二者的差距在缩小;大班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推测,学前机构教育可以有效促进流动儿童发展,使他们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日益接近,即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差距日益缩小。

本研究所调查的幼儿园均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处于较成熟社区的农贸市场旁或城乡结合部较繁华的地段,开办时间较久。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软硬件配备均相对成熟,教育质量有一定保障。到大班时,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日益接近,除受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外,与这些儿童自小班起开始接受长时间的系统的学前机构教育是分不开的。国外研究发现,托幼机构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处境不利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显著。即使这些儿童所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是中等甚至是偏低的。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三、研究建议

研究发现,接受良好学前机构教育的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随年龄增长稳步提高,但各领域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差异不明显;小、中班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显著落后于本地儿童,但到大班时二者已无显著差异,说明学前机构教育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难问题

研究发现,学前机构教育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可见,适龄流动儿童应尽早入园接受系统的学前机构教育,且尽可能选择教育质量相对较好的园所,以补偿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促进流动儿童各个方面(包括入学准备)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当地户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就读于一些收费较低的民办幼儿园。这些收费低廉的民办幼儿园大多很难保证教育质量。要保证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需要建立以常住人口或居住地为依据的管理体制,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即根据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规划,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在外来人员聚集地适当建立公办幼儿园,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流动儿童入园,解决入园难题。

2.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服务

尽管本研究所调查的幼儿园质量普遍较好,但部分园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室空间狭窄,教玩具匮乏;安全、卫生条件不达标,保健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偏低,流动性大,等等。若听之任之,将导致教育质量日益下降。要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除加强财政投入外,政府还应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体制建设,为园长及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政府还应通过给予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幼儿园任教;加强对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督导,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办园标准、管理措施,促进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规范化,以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3.转变教养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流动儿童施以全面教育

分析发现。部分家长和教师片面的入学准备观及相应的教育行为导致了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各领域发展的不均衡。要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需要改变教养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可以借助现有的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再由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入学准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结合日常生活对流动儿童进行全面教育,提高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

第13篇

周忠继、顾明远、周满生、王珠珠、刘雍潜、钱培德、谢锡金、梁宁建、倪文锦、许庆豫、杨季文、袁爱玲、祁永华、岑绍基、林小苹

(排名不分先后) 执笔:林小苹

总课题特邀语文等专家组

苏立康、崔峦、陈金明、伊道恩、张定远、钱梦龙、顾之川、孟素琴、吴立岗、许汉、周励群(排名不分先后)

立项背景

1984年,香港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开始潜心研究纵横汉字输入编码(简称纵横码)。十几年来,他一直与技术研发专家们共同商议软件更新换代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探讨项目持续发展的每一个步骤,并秉承“益民利众”的理念,使纵横码服务于多元化的应用群体(如幼儿、少数民族、聋哑残障人士等),积累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2004年下半年,广东省潮州市昌黎路小学、绵德幼儿园率先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开始称纵横输入法教学实验),并取得可喜的成效。2006年7月28日,来自广东、广西、河南、贵州的百余名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校长参加了教学实验师资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前,接受了来自四个省、市、自治区共63所学校的课题申报。2007年5月起,第二期《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接受了来自广东、广西、河南、江苏、福建等十几个省的共58项子课题的申报… …一项凝聚着学术专家们研究理念和千百位教学实验教师探索热情的公益协助研究项目,正在神州大地百余所中小学开展。

项目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将纵横码的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汉语言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人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索,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学习技能,促进人的潜能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具体可感的实验过程,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详实的数据,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整体研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归纳了十项特点,特别是结合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理性的分析,以150多个项目学校的实验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作为实践支持,初步得出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对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智力发展和创造潜能”的结论。

2008年3月,在总课题组广州活动现场,中央电教馆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领导,亲临实验现场调研,一个新的机遇使实验迈上了新的台阶,实验被列入国家课题BCA060016重点研究项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牵头,总课题组与九个省市电教馆合作,在约18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教学校中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此期国家课题与总课题实验研究同步进行,成果共享。

总课题组成立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组建于2005年。总课题组现有专家十五位,其中既有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又有认知心理学专家梁宁建教授,有计算机信息编码专家钱培德、杨季文教授,还有信息技术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学前教育、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富有时代责任感和热情的专家研究团队,共同的理念和相互之间的默契,使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研究这项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持续发展。

课题立项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是由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香港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排名不分先后)专家组成总课题组的一项利国利民利教的公益性协作研究事业。

第一期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纵横汉字输入法教学实验(4省63校);第二期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研究(13省158校);第三期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17省303校);第四期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实验点学校延申、天津特别方案、特教特别方案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的研究、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本阶段课题研究双轨并进同步发展。第一,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再次合作,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可继续成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新一轮课题实验单位。第二,由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而立项的公益群体协作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名称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学习者时代优秀素养形成”。凡经2010年6月30日结题评估后获良好、优秀,并经过再次申报而获准的子课题单位,也可申报。

从未开展实验而有兴趣的单位和个人,都可提出申请,递交申报表。申报表将公布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资源库,申报截止时间2010年9月30日。

第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总课题组与、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特别合作项目,开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快乐纵横数字体验”。

多轨并进,滚动发展,成果共享,奉献时代,造福未来。

研究宗旨

优秀语言能力与语文信息素养,是新型人才素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将汉语言学科与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原理有机融合的创新学习方式。

潜心探索研究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更加有效地将纵横码信息技术、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和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快乐学习、主动探索精神,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培育“高素质、高品格、高智慧”的信息时代数字化创新人才是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的研究宗旨。

研究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逐步总结并形成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的基本理论、普遍规律和实践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培养学习者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快乐学习与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意志和品质。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并揭示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纵横汉字输入法在幼儿认知活动中的应用),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促进其他学习群体潜能全面发展的特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究与开发基于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中教与学的工具平台,协作开发具有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特色、可共享互通的软件资源。为实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样例。

本码特点

民族性特点;创新性特点;承传性特点;简易性特点;通用性特点;快捷性特点;高效性的特点;自主性特点;人文性特点;发展性特点。

操作定义

参加实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培训与学习,能够改变对这一实验课题的表面认识,以科学的信息化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教与学优化设计理论等指导整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教师和学生能够领会和表述课题项目的定位、发展、宗旨、目标;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述纵横码本码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纵横码的基本原理、规则,进行计算机上的汉字输入,并运用这种高效的信息化学习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创新性学习。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子课题的选题假设,课题研究的设计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与研究,能够根据选题设计的实验目标,选用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开展能够体现在愉快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特点的学习活动。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分段目标

1.实验起步阶段――学习强化技能阶段

完成对基本原理、常用规则及常用功能(笔形、单字、词组、简码)的掌握,实行计算机上机操作。

看打――文本输入。

选打――词语游戏。

想打――看图写话、看图作文、读后随笔。

2.研究初步阶段――促进能力发展阶段

课题实验研究与课程结合,进入常态教与学,根据总课题目标、子目标进入研究过程,探索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观察与调查相结合、定向与机遇相结合”等研究,探索纵横数字化学习如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各子题可进行结合实验目标的微观研究,例如:

看打──眼、脑、手协同并用的快速阅读。

选打──寓学于乐的游戏式词汇快速积累。

想打──看图作文读写结合促进思维流畅。

3.研究发展阶段――探索研究学习模式阶段

进一步探索在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学得─习得─建构”的新的课程结构与规律。

通过“个案与整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科学实验方法,结合本单位实验的过程,研究具有本单位特点的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模式和可供借鉴参考的范例。

4.研究反馈阶段――评估反馈总结阶段

教师和学生能够根据总课题制订的评估方案,根据子课题设计的评估策略开展实验研究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抽取与组织实验样本、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根据国家课题和总课题组的结题评审方案自行评审,并配合结题总结工作。

管理原则

课题实验科学性原则。

课题实验真实性原则。

课题实验实效性原则。

成果归属全体所有原则。

成果应用既独立又共享原则。

课题评估择优奖励原则。

选题指南

1.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教学实验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潜能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和潜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不同学习群体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实验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及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

… …

2.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语文技能的提升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幼儿汉语字词积累发展语言能力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学习者内隐学习能力开发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及提高效率的研究。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研究优化促进小(中)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或扩大阅读量的研究。

… …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文献法、调研法为辅)。实验法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进行实验设计(要有实验假设,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要收集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案例。要对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行动研究法要注意五个环节: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选用什么研究方法,以什么方法为主,什么方法为辅,可结合学校的实际和所选选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本阶段要求进入常态教学、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形式。实验班应与常规班级一致,欢迎全校性开展。

提倡比较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可通过前测、中测与后测,进行纵向的前后比较;通过以下几种实验研究方法,进行实效性比较分析。

观察与调查相结合。

定向与机遇相结合。

个案与整体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子课题组织

建议每申报单位以单位行政领导、信息技术教师、语文教师组成子课题管理小组开展实验研究。子课题每半年(6月30日前)递交一次中期实验研究报告,每一年(12月30日前)递交一次年度实验研究报告。中期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各省组织初步评审,总课题组秘书处抽查。年度实验研究报告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两年为一期总结评估以综合评估方案进行评审。

对积极有效组织子题进行课题实验各省市组织机构,总课题组按原来模式给予奖励和支持。

申报方案

基本信息准确完整。

实验对象清晰明确。

实验比较同质均等。

条件基础扬长避短。

提出假设研究问题。

变量关系基本确立。

方法灵活内容充实。

预期效果突出有效。

奖励机制

经过申报并获批准的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参加总课题组征集组织的活动成绩和实验报告评估成绩,均可作为申报奖励的资格与材料。

奖励项目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组织管理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校长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先行探索研究示范点校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实验教师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学习能手奖。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优秀研究成果奖。

评奖以两年为一个周期。

预期成果

组织举办“优秀实验设计与课例”和“优秀课件学习软件”、 “创新学习”大奖赛或活动测试。

出版发表科研论文。

出版科研学术论著。

总结优秀成功案例。

发展纵横信息教学化学习教学资源库和网络在线写作及评阅作文系统。

成果应用原则

子课题相对独立。

著作权限自主。

成果资源共享。

协作关系友好。

第14篇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油城文化”的幼儿园课程,是油城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前新疆在“维护国家反对民族分裂”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增强师生对石油文化和石油精神认同感的需要。“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能够促进幼儿作为油城后代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对祖国、对油城的热爱之情;能够在传承和弘扬油城精神的过程中,明确科学技术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整体建构信息化课程

1. 理念先导顶层设计

我们秉承“信息素养与文化建设从幼儿抓起”和“以园为主、合作借力” “整体构建、分步实施”“文化引领、操作跟进”的基本理念,我们站在“油城文化”这一高度审视当下幼儿园内涵发展的原动力,利用信息技术将区域的优秀文化融入幼儿的成长过程,让他们从小受到油城人优良文化的熏陶,激发孩子们热爱油城、建设油城、奉献油城的内在动力。在具体操作上,顶层设计“四主题式三维度”信息化课程体系,其框架结构如下图。每个主题之下设置童谣、歌曲、故事三个维度。

2. 系统开发分步实施

“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依据四个主题系统开发相关资源,实现教师资源、儿童资源和家长资源共享。

(1)教师资源

形成课程理论体系。以快乐教育为载体,建立理论依据、课程文化、教学目标、快乐教学法、快乐教学模式和快乐教育评价体系,对“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建立课程资源库。选取8个典型的油城故事为案例原型,进行“油城文化”儿童化创作和游戏材料研发,征集和创作数字化的歌谣、儿童故事、儿童歌曲、儿童绘本、简易动画片作品共40个,研发4个主题教育活动的精品录像课,打造文化课程。

建立微视频资源库。聚焦“四厂”――独山子炼油厂、乙烯厂、热电厂和包装厂,采集不同工种工人的工作场景、各种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加工流程、各种大型机械和劳动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各种安全防护服和面具的功能与穿戴方法等微视频解说影像,对幼儿的活动起到激发兴趣、自主学习、适应心理预期、调动多重促进感官学习体验的积极作用。

(2)儿童资源

以平板电脑为学习终端,输入数字化的歌谣、儿童故事、儿童歌曲、儿童绘本、简易动画片、工厂微视频等课程资源,形成围绕课程主题整合的儿童资源。这为幼儿自主学习“油城文化”课程,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拓展学习经验,实现寓教于乐提供便利条件。

(3)家长资源

发挥我园家长信息化素养和家庭平板电脑持有率较高的优势,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大班家长会宣传课题,动员家长参与“油城文化”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开展有奖征集。利用校园网站,建立幼儿“油城文化”资源下载服务平台,由家长帮助下载课程资源,方便幼儿个人自主学习和集体交互学习。发挥我园家长几代人都是油城职工,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有亲身工作经历的教育资源,现身说法,成为深受幼儿喜爱的“活教材”。

3. 数字课堂传承文化

以《“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开发建设为抓手,乘势而为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助推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用数字课堂带动油城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利用信息化资源构建主题网络图、教学活动设计、区域环境创设、家园合作实施方案等,兼顾五大领域的平衡,做好课程审议和课题实施的跟踪观察,及时指导、评价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区域环境利用和家园合作中取得的实效。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灵动课堂,改变幼儿园教与学的方式,让数字化环境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常态。

下面以《“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第一主题《爷爷奶奶的故事》为例,阐述具体措施。

(1)实现多媒体环境下的情感教育

多媒体环境下的情感教育实为移情教育原则的应用。本课程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借助数字化资源理解油城开发、建设、发展的艰辛曲折历史,让幼儿获得情感陶冶。其策略有:通过观看动画片、学习童谣、欣赏和歌唱歌曲、阅读电子图书、观看微视频、邀请退休的爷爷奶奶讲故事等形式,以多种情境强调学习中的体验和体验后的领悟,在情境游戏和交往中感知体验,为激发幼儿“爱油城”的情感获得动力基础。

(2)形成合作探究的互动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参与课堂教学,使幼儿的观察、思考、想象和探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幼儿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本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库为依托,形成合作探究的互动课堂,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电子图书,观看微视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系列动画片,直观形象地了解在创业阶段的独山子,地处边疆茫茫戈壁,当年曾是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地方。激发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回家采访爷爷奶奶,自主探究这段历史,举办《爷爷奶奶的故事》师生家长艺术展,营造浓郁的氛围,用绘画、歌舞等形式表达敬意。

(3)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体验式教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课程以数字化资源库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体验式教学,了解解放初期,爷爷奶奶就住在地窖里,住在自己用苇把、泥巴、油毡纸盖起来的临时宿舍里。通过搭建舞台场景,制作服装道具,创作表演儿童剧《爷爷奶奶的故事》,体验当时尽管技术设备条件差,但13个民族的热血青年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此,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的创业经历和真挚情感。以此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幼儿作为油城后代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对祖国、油城的热爱之情。

信息化课程实施案例

我园2015年被推荐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基地,大班绘本《幸福》教材,正是为《“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开发的大班语言教材之一,现以此为例简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效果。

1. 信息技术助教材开发

大班绘本《幸福》教材的开发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1)自主创作完成《幸福》诗歌。

幸 福

告诉我,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爸爸每天上班工作?

幸福是妈妈制作美味菜肴?

跟我来吧!去看看我的幸福王国:

幸福是被爸爸大手举得高高,

幸福是抱着妈妈甜甜地撒娇,

幸福是和小狗贝贝快乐地奔跑,

幸福是老师的表扬、亲吻和拥抱。

小朋友,一起说说你的幸福王国!

(2)自主手绘完成《幸福》绘本诗歌的关键画页。

《幸福》绘本封页

幸福是爸爸每天上班工作?

(3)用Photoshop软件完成关键画页的深度加工。

(4)以JPG格式存入平板电脑,制成“电子绘本图书”,加入mp3格式的诗朗诵录音。

(5)在制作PPT课件中,对部分关键画页设计了动画效果。

大班电子绘本《幸福》教材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独山子油城文化”为背景,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将抽象的“幸福”感受以儿童诗的形式,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进行了展现与描述。引导幼儿在阅读图文的过程中轻松理解父母、自己及其同伴的幸福,用诗化的语言渲染幸福的氛围,渗透着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回味幸福的美好情感。

2. 信息技术助教学创新

创新点一:从研究幼儿心理的视角把握幼儿学习特点

《指南》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可见,心理学是幼儿园教学法创新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利用照片和图书中的情境来引导幼儿从心理层面理解、回味、体验幸福的感受。

将幼儿对幸福的理解建立在已有经验上。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针对大班幼儿能专注地阅读图书,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有关内容的学习特点,以“收集生活中的幸福照片、联系生活回味快乐感受幸福”方式导入教学,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幸福。

将幼儿的“学法”作为设计教学流程重要的构成要素。从“大班幼儿直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出发,针对大班幼儿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以及对高兴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学习特点,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观看录像了解父母的幸福”和“联系经验回味自己的幸福”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循序渐进地了解父母的幸福、理解自己的幸福。

将教学活动构建成“教会幼儿学习”的过程。从“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突破“迁移经验理解同伴的幸福”这一难点。首先,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设计了“引导幼儿思考并将思维过程外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幼儿说出思维的过程,教师小结提炼。其次,通过师幼互动来学习迁移经验:教师亲吻2~3名幼儿,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炼小结:“想想自己的心情,就知道别人的心情了。”再次,教师拥抱2~3名幼儿来引导迁移经验,“想想自己的感觉,就知道别人的感觉了”。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学习迁移经验的思考方法。

创新点二:恰当应用多样化信息技术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恰当应用多样化信息技术,一直都是幼儿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项目,本教学是一次创新的实践案例。《幸福》教学活动从信息化教学直观形象、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的优势出发,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人物和事件,将幸福的体验具象化,容易唤起幼儿的原有经验,引发快乐的幸福体验。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技术,让幼儿既能在体验幸福感受的基础上,欣赏诗话语言营造的愉悦、优美、温馨的意境,又能获得电子科技为绘本阅读带来的文学体验。

创新点三:运用微视频和动画提升教学效果

在学习活动中,“爸爸上班工作”和“妈妈制作美味菜肴”的视频,对幼儿的活动起到了激发兴趣、调动多重感官体验的积极作用。在幻灯片中巧妙运用了动画效果,起到承上启下和小结经验的作用。

信息化课程开发的反思

1. 困难即契机

工业题材的“石油文化”,涉及石油、化工类专业术语,其概念抽象,外行难以理解。因为受到“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数量有限、内容成人化幼儿难以理解、教师对历史了解有限知识储备不足、科普教育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儿童化教学资源”等问题的制约,致使“油城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还处于浅层。《“油城文化”信息化课程》的建构,将为克拉玛依市40余所幼儿园开展“油城文化”信息化的教学实践提供成功经验。

2. 挑战即对策

第15篇

1、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幼儿园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很多父母都觉得幼儿园会学习很多小学知识,错了,幼儿园其实更多时间都是玩。幼儿上幼儿园其实不会学习太多的书本上知识的,他们是通过玩的过程而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给予自己熟悉交往的重要途径,他们会通过日常的生活去察言观色,了解其他人的感受,也通过幼儿园生活来弥补自己的童年;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真正融入到社会之中,而不是家里面那个孤零零的孩子。

2、简单的生活常识、社会能力,能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的生活

老师会教育孩子基本的生活知识,礼仪甚至是简单的文字,却不会教育太多的英语数字等知识。当然,民办的幼儿园则不同,他们收费比较贵但是会教育孩子更多学习上的知识;从小培训孩子的英语能力,社交能力,表演能力等,让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以及学习氛围。因此,我们在选择幼儿园时候应该全方面去了解,民办的幼儿园收费贵但是所学东西多,而公办的幼儿园按照地方教育局规定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是局限的但收费比较低。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