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

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间文学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间文学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幼儿园课程 价值取向 融入策略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带给幼儿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将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欣赏某一文学作品时的种种表现,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时而惊恐,时而愤怒。他们接受文学作品丰富内容及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与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真的启迪过程,是善的陶冶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是心灵相互沟通、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内在需求的过程。民间文学以幼儿生活为来源,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鲜明的,幼儿与作品进行相互作用,在体验与想象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嬉戏,是主体与课题生命运动“力”的契合。因此,民间文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更为贴近,更多地呈现出教育的生态性,从而更多地体现出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二、民间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

(一)民间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民间文学也不例外,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领悟、认识与评价。与其他艺术相比,民间文学的感性认识中沉淀着丰富的理性成分,民间文学的内容应有尽有,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这些民间文学给幼儿传递各种文化知识、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强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孩子身临其境,逐渐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寓意。神话《西游记》中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这些源于生活的描绘对象,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然后提取生活中的精髓编到作品中,使作品有超越时空的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形象栩栩如生,使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使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各具特色。

(二)民间文学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

语言具有间接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民间文学的真、善、美的形式隐含在语言中。幼儿必须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具体的表象,这一特点,给幼儿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艺术想象是由作品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是否被作品感动,要看读者的想象力在多大程度上填补了作品留给读者的艺术空间。读者大脑中的形象越细腻,越丰满,越鲜活,就越激动人心。

从以上特点看,民间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教育有多元价值。首先是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其次是多功能的其他认识价值:科学知识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品质的;再次是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心;最后是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等审美心理发展的价值。[1]

三、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民间文学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品,为儿童所喜爱。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民间文学作品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作品。

1.选择形象鲜明生动的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都抓住了其外部鲜明的特征,表现出形象的鲜明的生动性。如作品童谣《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顽皮的形象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

2.选择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并且多停留在表层,因此,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应选择情节不过于复杂、人物数量少且关系简单的作品。另外,作品还应具有趣味性,如《三个和尚》,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

3.选择语言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还很低,不能准确理解抽象水平高的词汇,如果教师发现作品中有幼儿难以理解的词汇,就可以在不影响作品原意的情况下加以修改。如“尽收眼底”可以改为“把什么都看到”,“山路崎岖不平”可以改为“山路高低不平”。

4.选择题材生活化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认知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只有生活化的题材才能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如选择含有哲学启蒙知识的《小马过河》,使幼儿明白做事情不仅要善于分析,善于动脑,还要身体力行地亲自实践。再如《守株待兔》,使幼儿明白要热爱劳动,不偷懒。

(二)民间文学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渗透。

1.营造民间特色环境。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营造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2],“对幼儿园环境营造的过程就是把教育意图客体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教育目的内容具体化贯彻融入要营造的环境中”[3]。因此,我们可营造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兴趣的环境氛围,使幼儿置身于一个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中,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同时在互动中使环境和课程得到不断丰富。如教师可以在墙饰布置中安排民间故事、童谣的内容,在听觉背景中出现民间故事和童谣,使之不经意地深入幼儿的大脑,形成一定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对较大的空间设立民间区域,如民间小舞台、民间表演区、民间美工区等,使幼儿在操作中内化形成文学表象。

2.有效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民间文学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晨间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民间文学歌曲,让幼儿在闲暇之余欣赏,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印象;平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幼儿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学;午后老师可带幼儿到园所特有的表演区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演绎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以充分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竞赛类活动,这样更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活动的兴趣。

(三)民间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时,经常要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形成系列活动,使儿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如故事《小熊开商店》涉及数的概念及常识,如果不解决这些知识点,将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要利用图片、幻灯片等形式进行科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全面、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的巧妙之处。

总之,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畲族 民间文学 族内元 艺术特色 新探

【中图分类号】I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13-03

如何让民间文学在当代散发出诱人的美,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艰难的问题。“民间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它与静态的历史文物不同,是一种‘活’着的、始终保持着新鲜生命力的文化现象。”但是,当今社会的城市化与国际传媒使民间文学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场中失落。对于人口庞大的汉民族而言,这种变化已然成为难以挽回的趋势,而对于小聚居大分散的少数民族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使得学者们对其追踪不已并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各种自我认识的分析。畲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亦逃不过学者的追踪。

一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传统研究分析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难以看到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通观学者们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家仅十分着重于民歌研究,这不免让人遗憾。但我们依然能于模糊间看出学者意识界中的畲族民间文学特色。对于畲族民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1.畲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分析

在以往的民间文学的分析中,学者们无不侧重于文学文本的搜集。而正是文本的结集形成了著名的“三套集成”。因此学者们的分析也大多从文本出发,按照文艺学的手法进行。就畲族民间文学——民歌而言,一类主要是以各类民歌为整体的全面描述性分析。例如,蓝国运在《畲族民歌的分类及其艺术特点》中从民歌的词、韵、修辞、情感、唱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性描述;陈元煦在《畲族的口头文学——山歌的特色》中对民歌进行了分类式的特色分析;另一类是以民歌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特色研究,以曹沁芳、汤光华的《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为代表,其对民歌内容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歌词上。

2.畲族民歌的演唱与旋律分析

随着学者对民歌认识的加深,人们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文字的琢磨,而更注重于表演过程及其音乐形式的分析。表演理论认为,“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它包括“艺术行为即民俗的实践和艺术事件即表演的情境,包括表演者、艺术形式、听众和场景等。”因此,在畲族民歌艺术特色的研究中也免不了对其演唱和旋律的分析。这类分析同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畲歌的整体性着手进行的分析。此类以雷桂荣的硕士论文《畲歌演唱的特色探索》最为代表,此文从畲歌起源谈起,论述了畲歌本身及歌手的演唱特色,最后落实到畲歌的保护上。此类文章还有《畲族民歌的种类、特点及演唱形式》《福安畲歌的音乐特色及文化内涵解析》等。另一类则是对畲歌某一演唱方式进行的特色分析。如陈庭星在《初探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中论述了畲歌演唱中的“旋法”特色。与此相似的则有牟学农的《浙江畲族民歌的旋法特征及其调式属性》等,而像吴碧玲的《福建畲族民歌“双条落”的艺术特点》和郭俊义的《浙江丽水畲族山歌的调式分布特点及内在联系》等皆是对畲歌演唱旋律中的特殊调式进行的艺术分析。

此外,在对畲族民间文学尤其是民歌特色的分析中,依然存在综合性分析的例子,如傅丽的《畲族民歌的人文背景及其形式特点》,从功能、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对畲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描述;郭义江的《畲族山歌的形式特征与本质》则是对畲歌内容形式、演唱调式的综合性论述。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对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地域性分析的文章,这就是萧坚的《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特点初探》,这篇文章虽存在地域性,但其也可算,畲族民间文学地域性全面分析的代表。作者于此文中认为景宁畲族民间文学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的中继性和源头性;二是自成体系别具风采——景宁畲族民间文学的完整性和地方性。从此分析中,我们认为此两点的适用面要远超于景宁。

二 畲族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内因新探

以上综述不难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分析,往往局限于民间文学的外在形态,流于表面形式,只认识到民间文学作为口述艺术的传统性分析,却无法洞察民间文学在民众生活中的内在力量,而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绝非外在形式所能完成。一般认为,民间文学的各个门类都具有相应的固定形式,这是长久以来的历史传承,而其发生的变异多在于内容。“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民间口头文学流行于广大人民之中,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许我们会发现,在对畲族民间文学进行分析时,诸如表现了人民爱憎分明的心性,展现了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表达了民众不畏、敢于奋斗的精神等,皆是套路式分析,而作为民族特有的口头表达方式,民间文学的诸门类都应具有自身的艺术特色,但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民间文学,除了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体性等外,它的发生、发展、成熟和继承必然联系着民族生存的内在动力才会得以长久流传,因此除了我们已述之外在形态的特色,它依然具有属于本民族的内质特征,而这种由民族自身发展的内质元素形成的艺术特色,笔者称之为“族内元”特色,而这正是民族认同与被认同的基础。

三 畲族民间文学的族内元特色的主要表现

在笔者看来,畲族民间文学的族内元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而这也是我们研究畲族民间文学所不可回避的现实。

第3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作品;语文教学;学习心理

民间文学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人民性和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等特征。民间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是和作家文学教学极其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选择应该既符合民间文学的特点,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心理。

一、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特点

由于民间文学有着自身的特点,那么在教学时首先必须根据民间文学的特点寻求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如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它们大多短小精悍、易懂易记、朗朗上口,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而富有音乐性,便于口头流传。它的口头性特点更宜于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丰富积累,通过复述、讲述、口头创作等方式进行言语实践,研究它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的变异。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有其独特传统的特点,更有利于体现地域特色,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挖掘创新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它的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接受的特点又更适合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民间文学较之作家文学更为人所熟悉,大多民间文学,如《女娲补天》《木兰辞》《神笔马良》等早已通过儿童读物、动画片等形式被学生熟知,正是由于这些对学生来说已有的经验、知识、趣味等形成了一种“期待视野”,而当学生新学期开学时拿到一本新的语文教材时,他们大多首先读的是这类作品,而这一期待视野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兴趣。大多民间文学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闪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火花,诸如我们熟悉的夸父、精卫、女娲、花木兰、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形象无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二、学生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心理特点

1.民间文学作品学习的阶段性特点

我们知道,任何学习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民间文学的学习也不例外。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儿童对文学兴趣的年龄是:4~6岁为神话传说时期;6~8岁为寓言故事期;6~10岁为童话故事期;10~13岁为传记、神奇故事期;13~15岁为起始文学期。虽然这一研究结果没有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具体范围,但也在说明民间文学是儿童早期的文学兴趣之母的同时,指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有着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年龄越大,对作品内容和体裁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在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中,小学阶段学生宜由浅到深地选取民间故事,即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笑话作为学习文本,而初中阶段学生宜选取民间诗歌,即民歌、民谣、谚语、民间长诗、绕口令、谜语等作为学习文本,高中阶段学生宜选取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即民间小戏、评书、鼓词、弹词、快板、相声、快书等作为学习文本。

2.民间文学作品学习的地域性特点

赫尔巴特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说明新观念形成过程的理论,就是‘统觉’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应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使学生获得新观念。”学生在学习民间文学作品时早已有了自身民族或地区对这个民间文学的理解和阐释,如果在教学中没有注意到民间文学这一传统性的特点,将无法形成统觉,还会导致知识混杂,失去教学的有效性。所以除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选取文本学习外,还应根据学生民族、地区的不同,选取本民族、本地区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民间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形成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文本,有效地发挥民间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拿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来说吧,“在近代戏曲中,祝是富家小姐,梁是敦厚书生,而在各地区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如江苏说祝是宜兴县人,9岁时与山伯在当地书院同桌读书。……四川合州则说该县有祝英台寺、祝英台帮里坊,又有和山伯合葬坟,并有她亲笔写下的两大块石碑留下。……贵州布依族说英台住在山头,是劳动能手,下山挑水,遇到山伯去南京考学堂,她即回家理发,扮成男人同去。”一个被大众所熟悉的民间故事,由于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可能会出现多个版本,如果在教学时不进行区别,使用同样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那势必会使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所学知识无法统一,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江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04.

第4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变异性;两重性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艺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孙正国先生《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中指出,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酷似一棵茁壮成长的多枝大树”。以梁祝传说为例,“梁祝传说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人们按照自身的愿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理想色彩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成为口传经典;各地的梁祝传说异彩纷呈;梁祝遗存地的梁祝传说成为人们情感的凝聚;梁祝传说在流传中变得生动细腻、枝繁叶茂,成为千古绝唱。

然而,并非所有的变异都对民间文学具有发展和扩延的作用。刘守华先生和陈建宪先生指出,“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两重性指的是:一方面民间文学的变异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变化、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这是变异性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传承过程中的误传、遗忘甚至是讹传,使得作品原有的精彩黯然失色。这将造成民间文学作品文本出现残缺、颠覆,甚至自相矛盾的结局。这是变异性的局限性。

我们认为,变异性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是作品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人民反复琢磨、增删、锤炼,使得很多野蛮因素“合理化”;使得其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学精品;成为“人民文学的精华部分”;成为“优越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比如,在“蛇郎”故事中,最初讲述是“通婚”的情节,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人们自觉地将“通婚”改变为蛇本来就是人变的,施以魔法后,蛇又变成了人。这就是变异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合情合理的例子。

第二,变异使得流传更为广泛。

万建中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讲,变异本身就是变异的原因,变异是民间文学的存在,有变异才有传承。”这说明了变异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变异使得作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人民在消费民间文学的过程中也在创作民间文学。我们拿民间小戏来说明问题,民间小戏的故事核都大致相同,同一个故事通过各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艺术改编,在城乡广为流传。如同长江的支流和干流的关系一样,不同版本的口传文学共同丰富了同一个故事或传说。

第三,变异导致了更高水平的再创造。

民间文学的发展是发散式的发展,有的完全矛盾,有的完全冲突,不论是怎样的变异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变异涉及到新作品的产生。”同时,情节的程式化和时间地点的模糊化有利于作品的创造和再创造。那些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传说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永无枯竭之日。

第四,变异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价值。

变异使得民间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和历史性,这些都为研究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董永遇仙”传说的传播特征为例,我们看到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三条传播路径――从黄河下游向黄河中游传播――从黄河中游向长江中游南迁――从长江中游向长江下游汇总;其历史性特征――四种传播态势――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人物由少到多――情节从粗糙到生动细腻――从故事的文本到文化的文本。同时,地域性和历史性又使得文本呈现不同的特点――多样性。我们认为,变异为民间文学构建了一个“四维”空间,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五,变异激发了民族想象力。

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民间文学的听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还是积极的生产者。变异鼓励创新,鼓励发散,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想象力。如“梁祝”传说的“化蝶”部分,使得整个故事“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1,可谓神来之笔,有画龙点睛之妙。变异的存在允许了一个民族永远处于“健康的儿童”时期,永远保持浪漫的情怀。

通过比较与总结,变异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认为,变异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使得文本残缺不全。

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在传承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遗忘、误传、有意删减,使得文本形式出现很多异文。这些异文有可能使得文本残缺不全。另外,“在理解和传播中,为了增强可信度和吸引力,传播者常常主动加入时代和个人真实生活的内容,因此虽然沉淀下新的历史内容,却也常常丢失掉其原生阶段的历史内容。”

第二,变异使得文本自相矛盾。

文本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文本自相矛盾是对原有作品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颠覆,有可能对作品原本的艺术特色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第三,变异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

在分析民间文学变异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有人利用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把某些民间文学作品改成低级庸俗的东西”,一方面,这是由于民间文学具有世俗性;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和损害。

第四,变异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在近些年,中国民间文学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后现代”演绎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比如:某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在网络上被恶搞得面目全非;影视节目因为经济效益的需要而对传统价值观进行颠覆;民间文化为经济搭台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只重视如何争取民间文学的使用权,而不重视对它的保护。这些都使得民间文学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遭遇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文学早已经由口传文化发展为印刷文化,再发展为当今的电子文化。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再也不用面对残缺、自相矛盾等问题。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创作者,相应地,被演说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异文,因为文本已经固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人们对民间文学的关注转向了无聊的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民间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也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重视传统民间文学的价值,学者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其次,面临全新的传播语境,我们要重新构建新的当代民间文学,让民间文学重回民间,重新承担起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最后,引导民间艺术家拥有“民间身份”、“本土立场”、“世界视野”、“现代品格”。

民间文学变异现象的两重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变异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要看到变异性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文学发挥出长久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14.

[2]孙正国.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55.

[3]刘魁立.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4]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60.

[6]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2:1.

[7]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9.

[8]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57.

[10]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14.

[11]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民族文学研究,2003(4):94-97.

[12]翟墨.从满族神话《尼山萨满》的百年变迁看民间文学的流动变异性[J].东北史论,2011(6):64-67.

[13]黄桂兰.浅谈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3):35-36.

[14]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

第5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挖掘;传承

1 发现民间文学传承人

要时刻把挖掘民间文学资料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时发现民间文学传承人。发现民间文学传承人主要采取以下一个步骤:

1.听。从所接触的人的聊天中甚至于从正式谈话中获得对方是否会讲故事的信息。

2.诱。也就是我们说的抛砖引玉。在日常聊天和谈话中,主动讲一些民间故事,这样就让人产生相似联想,会诱导对方讲出更多的民间故事。比如说讲个笑话什么的,既增强语言中的幽默感,又会引导更多的笑话出现。比如,见到山讲山的传说,看到水讲水的来历,这样加上大家的拼凑,就会使我们所了解的民间文学资料更加丰富和完善。大家在一块闲侃,说不定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东西。

3.问。询问身边的同事,哪个村有会讲故事的人啊?问亲戚朋友谁会讲故事,谁肯讲故事,谁喜欢讲故事等。这样就会让我们在挖掘传承人的时候节省大量的时间。这要比单纯的调查采访更加容易和方便些,是一个捷径。

4.访。通过听、诱、问等工作方法了解到的传承人,我们最终得走到他们身边去。面对面地坐下来,把他们的民间故事挖掘出来,保护起来,进而传承下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 民间文学挖掘中存在的问题

1.些民间艺人太在意自己脑子中的东西,不愿意轻易拿出来送人。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力宣传,一些民间文学传承人认为自己头脑中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把这笔“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混为一谈了,认为自己的东西应该产生经济效益,至于多少价值,那是无价之宝。正因为这样,民间文学传承人不愿意义务地把自己的东西讲出来奉献给社会,或者说不愿意提供出来,让人保护起来,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宁可带到棺材里去,也不愿意让人搜集了去。这种观念给民间文学的挖掘工作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转变民间文学传承人在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和他们在观念上的偏差。让广大群众明白民间文学是文化、是精神、是非卖品;让广大群众明白口头文学目前的状况,抢救、搜集整理它的原因所在等,使民间文学传承人心甘情愿地积极配合,把自己的东西贡献给社会,让文化部门把他们的作品保留起来,宣传出去。对于一些重点传承人,尽快兑现对民间文学传承人的保护经费,保护民间文学传承人的健康。鼓励更多的民间文学传承人讲述民间文学的积极性,同时,调动更多的民间文学传承人参加到民间文学的传承行列中来,使散落、流失在民间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2.有些民间艺人太忽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认为它不足挂齿,羞于讲述。另外还有一些传承人认为自己会的那点儿嗑,不能登大雅之堂,看到你很认真、很严肃的样子,让他讲,他直摆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采用上述“诱”的方法,自己给他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歌谣让他们听或拿出我们已经整理出书的民间故事来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到时候,他们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些东西啊,我也会。我会讲的东西,可比书上的还好,还完善呢,那样他们就会兴致大发。我们就会有所收获。

3 挖掘民间文学的方法

1.我们做民间文学保护工作的人必须是有亲和力的人。民间文学存在与老百姓的头脑中,靠的是口耳相传得来。他们没有义务为我们讲述民间故事。我们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乐意为我们讲才好。民间文学的挖掘是一种面对面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工作,搜集整理者面对的大多数是老人,老人本身就是一种弱势群体。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老人多数没有经济收入和劳动能力、而且做事认真,因此,要做好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就需要做好人的工作,尤其是老人的工作。我们要尊重他们,放下架子,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把他们当作亲人长者来对待。绝不能有“厌老”情绪。谁家都有老人,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会老。我们必须要做到尊老、敬老、爱老。

2.挖掘民间文学,还要选对时间。要根据每个传承人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特点来挑选合适的时间。比如说:在农村,我们挖掘民间故事要选在农闲的时候去。农忙的时候哪有闲心和精力为我们讲故事啊!即使是老人不下地干活,也要比平时料理更多的家务,看管孩子。选在农活太忙的时候,就算传承人本人愿意讲,家人也会对此增强反感情绪,给民间故事的挖掘带来不良的影响。毕竟,讲民间文学不是种高粱和大豆,不能解除人们的日常所需。

第6篇

运用中华民族优秀、健康的民间文学作品来进行幼儿体、智、德、美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将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内容与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将幼儿民间文学活动合理有效地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幼儿的游戏、日常生活、家庭、社区资源等进行整合,凸现幼儿民间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使幼儿民间文学活动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局面,以丰富幼儿素质教育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民间艺术,培育自信心和民族精神,促进师、幼、园的共同发展。 那么,如何让民间文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焕发生机呢?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一、 民间文学的“教育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民间文学往往来源于人们现实生活中,贴近于儿童的现实生活。幼儿教育先行者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理念,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做中国人的基本要求。事实上,民间文学非常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的人,而民间文学中恰好蕴含着这些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它能促进幼儿对幼儿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作用以及对幼儿某个性品质(如创造力)、思维品质(如记忆力)等的提高作用。

民间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民间习俗……只要社会生活中涉及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幼儿民间文学作品,如古诗、民间童谣、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形式的作品,有许多是取材于儿童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对幼儿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它所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崇高品质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启发智慧,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优秀品德。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集思广益,以多平台多手段教育为基础,以潜移默化的引导或直接表达的情感为媒介,进行幼儿民间文学教育策略的研究,如营造幼儿民间文学教育氛围,利用情景再现法开展幼儿古诗教育活动,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幼儿民间文学的教育活动。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民间故事,通过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讲解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道理;又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逐渐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寓意。《悯农》教育小朋友爱惜粮食、不乱倒饭菜、不挑食的良好品德的。《游子吟》让幼儿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幼儿从小体贴父母、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如,民间童谣《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三箩麦,噼噼啪啪拍大麦,大麦熟,大麦香,磨面粉,做馒头,馒头熟,馒头香,雪白馒头送先生。”麦子装于箩筐,手工拍出谷粒,磨成面粉,做馒头,送给尊敬的客人吃。讲述了当时艰苦的生活,同时更描述了人们的淳朴、好客。幼儿受到了“分享”的教育,懂得了盛情招待客人。神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所塑造的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寓言故事篇幅短小、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如《拔苗助长》教育幼儿做事情都要有耐心,《画蛇添足》教育幼儿做人不能自以为是,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会弄巧成拙。

幼儿在学习民间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感受了民间文学的丰富和优美,增长了知识,而且初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萌发初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使幼儿初步具有了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良好品德。

二、 民间文学的“本土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当前,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本土知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前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幼儿民间文学作品是不同区域、时代,以及个人特点的作家所创造的语言作品,既蕴涵着构成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我们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地理风貌、物产特点、传统工艺、民俗习惯等资源,积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地方特色活动,学习和传承地方文化。比如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场所、材料和其他资源。在与本土民间文学作品的互动中,园本化课程得以完备、充实。

我们扬州本土文化是民间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其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教育性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我园地处扬州著名的古运河畔,这里风光秀美,每年的世界运河博览会都在这里召开,广大劳动人民在劳作、生息过程中,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学,它们极为鲜明地显示了扬州本土特色,集中抒发了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劳动群众超凡的智慧和幽默,而且本土民间文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幼儿周围的人和事,贴进幼儿的生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素材。

我们查找了大量有关扬州民间文学课程资料,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师幼互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机地选择、加工部分民间文学作品作为教育内容,运用扬州方言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乡土特色。我们开展说扬州民间童谣、唱扬州小调、打扬州号子、听扬州评书、玩扬州民间游戏等,让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人、热爱自己的家乡。

比如,扬州民间童谣: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学,学生不把钱这首童谣道出了扬州人过大冬的一个习俗吃汤圆,“汤圆”是大冬必备的食品,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圆满,让幼儿也从中感受到过节团圆的气氛。还有如《七脚七脚搬搬》《扬州的“十怕歌”》《月亮歌》《牵磨歌》等扬州民间童谣,琅琅上口,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美。再如扬州民间童谣游戏:《城门城门鸡蛋糕,三十六块糕,骑花马带把刀,走你家门前砍一刀》。孩子们不仅喜欢说,而且喜欢玩此游戏,通过游戏,幼儿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独享等不良习惯,教育幼儿要平等待人。

又如扬州民歌《茉莉花》《拨根芦柴花》《杨柳青》等小调有着优美流畅的旋律,用富有特色的扬州方言演唱,不仅抒发扬州的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且别有一番风味。扬州号子《栽秧号子》《放鸭号子》《赶牛号子》《渔民船工号子》等,铿锵有力,粗犷豪放,特点鲜明,道出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及劳动人民的勇敢勤劳等优良传统和品德,包容了水乡生活方面长期形成的风尚礼仪、民俗习惯,凝聚着人民群众丰富深刻的文化记忆,具有巨大的民族文化和民俗价值。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它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生动有趣,孩子们听了十分喜欢。

扬州本土民间文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初步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 民间文学的“创新策略”,优化幼儿园的课程实施

民间文学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文意识的好形式。我们应积极探索,挖掘资源,对民间文学的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

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民间文学教育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既有预设的课程内容,又有生成新内容的空间;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又要重视隐性课程;既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又重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网络的编制、活动时间的编排、活动资源的利用等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目前幼儿文学活动仅仅局限于“语言”领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我们应进行整合,使幼儿的文学活动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局面。根据幼儿的兴趣倾向、对文学作品不同呈现方式的敏感度及多元表现形式,促进幼儿自主表达与创造,充分凸显幼儿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

孩子对美的理解是需要成人去开发、去点拨的。在开展“三句半”的文学活动中同样如此,它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积极引导,才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挖掘有价值的因素,让幼儿在寻找、探索、发现中创造出具有自己生活价值的现代民间文学。如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相宜的活动环境,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三句半”美的感受,激发幼儿学习创编“三句半”的兴趣。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用本地方言和民间乐器(鼓、锣、钹)和我们一起自编自演了三句半《假如我是孙悟空》,表演得非常热闹、有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深受小朋友的喜欢,本地方言和民间乐器(鼓、锣、钹)的敲打深深吸引了幼儿。

在童话《乌龟飞上天》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角色转换,充分发挥了的想象创造力。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心理、行为,自然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我向幼儿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是一只乌龟,你会怎样飞上天,会看到什么?”又如,在文学活动《三只蝴蝶》中,可这样提问:“如果你是红花黄花、白花,你会怎么帮助三只蝴蝶?”“如果你是蝴蝶,你会想什么办法避雨?”这些问题,可以调动幼儿体验到的情感意识,发挥想象,用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创造的源泉。民间文学教育的素材来源于幼儿周围的人和事,贴进幼儿的生活,如在“家乡的特产”系列活动中,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具有扬州特色的玉器厂、酱品厂、绒花厂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教师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相互关注与自由表达的机会,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条件。由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理解、朗诵了大量的民间童谣,了解了童谣的语言、节奏、韵味,理解了童谣的意境、主题、情感,有了丰富的词汇,孩子们就能仿编、创编童谣了。因此,参观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创编了很多童谣,如《夸扬州》《酱菜呱呱叫》《乖乖龙得冬》等扬州方言童谣。由此将民间文学教育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体现玩中学、玩中乐的新理念。通过创编童谣,抒发了幼儿内心的美好情感,同时,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民间文学是人民共有的知识财富,许多谚语、故事、歌谣都是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许多家长在不同程度上都受过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民间文学教育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共同话题。如学习了民间歌谣后,我们请幼儿回家后念歌谣给家长听,第二天就有孩子对教师和小朋友说:“我奶奶也会念这首儿歌,我们一起念儿歌还一起编故事呢!”然后他就把所编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样幼儿在与家长、教师、同伴的交往中通过相互作用,不断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

第7篇

一、民间文学内容的选择

民间文学的体裁很多,包括民间童谣、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童话等,并且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内容也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教师应选择那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课程相整合,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1 内容的选择要有可接受性

民间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选择民间文学的内容时就以短小易记、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形象生动的童谣为主。如《假善人与石巴狗》《三兄弟除九头妖》《梅花鹿与大白狼》等,让学生们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童谣的乐趣。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理解、表达能力大大增强。选择的内容就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如《夜光杯的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酒泉·金泉》《嘉峪关的传说》《神奇的磨石》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喜爱收集并阅读民间文学,更使教师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2 内容的选择要有本土性

酒泉的文化渊源深厚,像“酒泉”的来历,泉边的左公柳的来历,嘉峪关、夜光杯等传说丰富了地方文化内容。在收集过程中发现酒泉的民间文学时间跨度极大,取材范围颇广,有的反映了人民勤奋好学、淑贤礼让的传统美德,有的记录了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有民间智者,还有巧匠神医……可以说,民间文学是一部历史书,是一个了解酒泉文明发展史的小窗口。可选择的民间文学作品有民间传说《夜光杯的传说》《药水泉里的金鸭子》《酒泉·金泉》《文殊山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地方文化的根。

3 内容的选择要有教育性

学生在接受民间文学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情感经验融入作品中,他们自身被作品所同化,在情感、行为上趋向于作品中的真、善、美的形象。如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他人而甘于奉献,这种舍己为人的思想浸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懂得了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要学着去关心别人,给别人以温暖。《鲁班造锯》《司马光砸缸》等故事更是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才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夜光杯的传说》《酒泉的来历》《文殊山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民俗文化。

二、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途径

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程,不是纯粹地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是把民间文学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融合和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使民间文学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 和语文单元主题活动相融合

新教材课程编排都以单元主题形式呈现,在语文课程编排中注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教六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在结合课文的学习时,可以进行《酒泉的春节》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布置学生课下调查、走访、询问、搜集有关家乡酒泉春节习俗的资料,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结合五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走进酒泉民俗文化》的课内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搜集了有关酒泉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节日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及实物荷包、对联、门神、粽子等,一一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在尽情地交流展示。结合“家乡的特产”这一单元主题,让学生课外搜集“酒泉夜光杯”传说故事,了解这些特产采用的材料,制作过程及其影响力,之后进行习作。这些民间文学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的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认识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博大深远,增强了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的民俗文化。

2 和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从中年级开始每周都排有一节阅读课。教师可有目的有选择地将民间故事穿插其中,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作简要读书笔记,以便使民间文化得到延续。结合地方民间文化配合学生读的内容有《泉的传说》《夜光杯的传说》《文殊山的传说》《药水泉里的金鸭子》;《嘉峪关的传说》中《嘉峪关“左公柳”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瓷窑口的传说》《高台的传说》等故事。

第8篇

【关键词】非遗;民间文学;现状;传承与保护

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此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取得新的文化话语权。“截止到2018年4月,国家已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民间文学类项目共有175项,占总数的9.5%。”[1]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其中不乏有部分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加入进来的,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问题。

一、“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多元化发展特征

(一)“口传心授”的交互模式文字创造之后,大部分劳动者未能获得读书写字的机会,一段时间内,大众的交流、互动、创作和表演主要依靠口头语言。“群体中彼此间的知识经验的总结、反思、交流以及传播,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交互模式。”[2]在过去封建王朝统治制度的影响下,劳动人民内心情感的宣泄以及观念意见的表达往往没有适当的出口,于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创作出歌谣、笑话、俗语等口头文学来调侃俗世,评论时政。但这类表达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流传的时间不长久;二是传播范围受限。

(二)来源于集体的创作成果与作家文学存在显著差异的集体性特征,是民间文学的根本属性。作家文学是一个人创作出的,而民间文学所呈现的创作源泉则是一群人,一个集体性场合的劳动成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和传播者是同为一体的。一个文本的产生流传是依靠集体的力量,一段原始的歌谣最初可能只有那么两三句话,但在一代一代的传诵中,不同的传播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不断丰富其内容,构造更为完整的故事情节,久而久之,流传下来的就是一则长篇叙事文。

(三)应时而变的文本信息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受不同价值观念、知识经验的影响,个体在发出文本信息时,作出的选择不同,接收文本信息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民间文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永远想象不到手中的文本到底存在多少种变化。“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中讲述的文本会发生变异。”[1]讲述人在农忙、祭祀时的文本讲述,也是与其他时间段的讲述存在一些差别的。简言之,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去搜集相关素材,是学者们进行田野调查普遍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当下民间文学的生存境遇

(一)生存机制发生转变1.传承场域由全民参与转变为内部传承。人是维系民间文学作品生存命脉最为重要的元素,民间文学时刻秉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现实情况却是,在很多传统文化村落,多以老年人为主要常驻人口,青壮年外出务工,少儿群体都走进课堂接收学校系统化、正规化传统教育,故事讲述的既定场域因此发生改变,甚至缺失了。“这与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学全民性质的创作与参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3]2.传承情境由任性而发转变为摆拍式讲述。虽然目前民间文学仍以口头传播为主,但受到时间、地点、人际交往以及受众场所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民间文学的传承情境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一些原本任性而发、任情而唱的民间文学讲述变成了应时而述、应景而讲的摆拍式讲述。”[3]在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素材采集的过程中,民间文学讲述人或传承人要面对镜头机械地重复着故事的讲述。为了塑造故事的真实性,还会找当地的一些群众来扮演听众,而讲述人则是在这种“被塑造”的环境下进行讲述。3.传承方式由口头传播转变为多维互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多媒体影音设备,甚至人人拥有的手机,都可以成为民间文学采录的工具,口口相传不再是民间文学仅有的传承方式。作为体验者来说,从口口相传转变为视听多维互动的感知体验,能够有选择地享受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也或多或少扼杀了一部分口述传承的生机与活力。4.研究范畴由文本分析转变为田野作业。民间文学从本质上看属于文学一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创作。如今民间文学的研究重视田野、远离文本,并希望“由田野作业获得人类文化的普遍性知识或特别地区的地方性知识。”[4]总体来看,文学研究应该是立足于作品文本进行分析,“田野作业和语境分析,只能是一种服务于民间文学作品的科学记录、合理阐释手段,而不能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本体。”[5]

(二)保护机制面临挑战1.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必须承认,现阶段各民族民间文学都面临失传的危险。过去羌族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但如今北川6万多羌族人口当中会用羌语进行自由交谈的已不到20人,会唱多声部民歌的就只有3个人了。2.保护传承目的存在功利性。“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5]在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一些现象尤为引人注意。如盲目争抢其历史故事溯源地,用商业化手段去打造所谓的名人效应,甚至将GDP的增长与当地的“非遗”项目申报挂钩,并且在记录传承人讲述时,还出现故意杜撰部分传承内容、夸大传承影响等现象,这种局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意在传承文化独特性的设立初衷背道而驰。3.呈现两极分化保护不均的态势。在现阶段“非遗”项目申报过程中,项目关注的保护对象呈现两极分化状态,“神话、传说在申报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大,甚至还出现多地互抢发源地、竞争申报权及联合申报的白热化现象。”[3]这是由于神话传说中“非物质”抽象形式亟待通过名胜古迹、地方史实等实物形态的“物质”来表现,因此通过这类“非遗”项目在打造区域品牌文化、提升区域名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就显得更为高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在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学不得不一步步淡出老百姓的生活,仅存活于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和历史记忆当中。4.静态化、非活态性的保护。当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大多是静态的、“非活态”性的,大都是将民间文学文本搜集整理、出版成册后储存在图书馆或博物馆内供世人阅览。这虽然是将这些珍贵文本保护起来了,却阻断了其在流传中的应时而变和不断革新,使得部分类型的民间文学只能仅存于民众的记忆中,这种脱离真实讲述场合而进行的非活态传承,对当今民间文学的生存以及持续发展并无多大功效。

三、“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

(一)强化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政府应该强化主导地位,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提供帮助,文化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民间文化监督管理部门,为民间文化研究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即是由相关群体通过集体的努力而不断发展形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因此过短的保护期可能起不到保护的作用,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来规定其保护期限。”[6]这就更需要从顶层设计方面来统筹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以期能够维护创作人或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机制的建设民间文学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口传艺术,是一种“活着且流动的”文化。“文化部已公布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77名,仅占总数的3.88%。有31个项目只有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面对传承人匮乏的困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做好传承人保护工作和传承机制的建设。摸清传承人家底,做好“非遗”传承人的摸底登记,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吸纳和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

(三)健全保护传承的“非遗”数字化体系传统的“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纸质的载体进行保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还可以借助现代影像和数字化手段。“截止到2012年,在‘中国记忆——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中以数字化方式保存的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44万则,谚语36万条,歌谣10万余首。”[8]数字化储存具有永久性、海量性、便捷性和快速性等优势,健全保护传承的“非遗”数字化体系,有助于“非遗”项目通过各种新颖的数字化手段被社会各界所认知。

(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在自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网络来进一步扩展其传播范围。想要得到更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需要“采取更加具体、生动、灵活及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线上线下传播相结合,让依赖互联网且乐意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及‘非遗’传承人都处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共同致力于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传播与传承保护。”[9]

第9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33-02

近年来,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纠纷的案件越来越多,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大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与特点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一词译自英文,英国学者汤姆森在1846年首先用“folklore”一词来表示传统的“民众知识”。后来,国际上统称那些具有地域特征或民族风格的民间传说、神话、歌谣、谚语、舞蹈、音乐、手工技艺、服饰、风俗等为“folklore” [1]。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由某一社会群体(如民族、区域、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集体使用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建筑、主体艺术、装饰艺术等作品、素材或风格 [2]。与著作权法中所称的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相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权利性质不同。一般作品属于私权保护的范围,往往属于私人所有,体现“私”的性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特定群体通过代代相传共同开发、培育的知识集合,对于特定群体而言,此类知识是共同掌握、共同拥有的,且大多与群体的生活自然相伴,没有刻意的保密制度或措施,其作品自创作完成后即进入公有领域,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此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就兼有“公”、“私”双重属性,并且更多体现“公”的性质。

2.作品主体不同。一般作品主体归属于某一个人或部分人,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最原始的创作者可能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它逐步变成了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整体的作品,权利主体属于产生这些作品的群体,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民间,没有明确特定的作者。

3.客体范围不尽相同。一般作品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即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如果未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就不受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客体既可能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或艺术风格,也可能是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许多民间文学艺术并没有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无法像一般作品那样确定其固定的表现形式。

4.稳定性不同。一般作品完成后,其独创性的内容大多已固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变异。而在实践中,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改编和再创作非常普遍,内容和形式被不断地创新,原来可能默默无闻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借此获得广泛的传播,因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流动的,灵活性较强。

5.保护的时限不同。一般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一定的期限性。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无法确定创作日期,再加上又经过社会群体的不断加工与创作,作品始终处于发展过程中,难以确定保护的时间节点。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难以确定,从理论与实际看,保护期限都长于一般作品甚或无期限。

二、当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难点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存在着难以规范和保护的问题。一是权利主体难确定。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主体往往是明确的,其权利归属于特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则是由某一民族或区域的群体经过不间断的模仿、创作并完成、流传下来的特殊作品,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即时创作出来的,很多情况下难以确定具体的创作者,没有官方典籍加以记载,考证困难。面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利主体不明的事实,传统的知识产权法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独创性难认定。“独创性”是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进行保护的必要条件,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独立创作,即作品是其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二是创造性,即要求作品体现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在代代相传或模仿的基础上流传的,其形式也往往不能达到著作权保护所要求的标准,对其独创性该如何认定,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这给认定工作带来困难。三是权利性质难确定。根据TRIPS协议的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其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 [3]。但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却一直存在于“公有领域”,事实上已经属于“公权”的文化产品,任何人难以对它主张专有权。如果以私权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就限制了其流传;但如果采用公权方式保护,则难以保障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因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面临着是公权还是私权的定位和选择。四是保护期限难以确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形成是一个无限创作与传承的过程,现存的作品并不是古老的版本,而是历经数次创新、集成的结果。因此难以适用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2.现行知识产权法律难以满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需求。一是立法目的难以适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要求。从立法目的上讲,著作权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商标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专利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技术方案的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保护和拯救,可以说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相去甚远。因此,旨在保护经济秩序的知识产权法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有效的保护。二是救济手段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设权利。著作权法的保护以防御性保护为主,保护的作品是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著作权被侵犯时,可防止作品被滥用或将其回复到被滥用以前的状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这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永远处于变动之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显然区别于著作权法意义的作品,现行救济手段难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设权利。三是具体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中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然而时至今日,起草多年的《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至今仍未出台。而2011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侧重于保护“形而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形而下”的有形产品,且号召式条文较多,司法实务难于操作。这样,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质上仍处于无法可依状态。

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对策

1.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目前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另一种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派生作品,即经过整理、改编等形成的作品。前者作品权利主体应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原始创作个体或群体;在没有个体或群体主张权利的情况下,权利的行使主体应该是国家,国家可授权著作权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具体行使权利。其优点在于可以国家名义,与侵犯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的国家进行交涉,能够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后者作品权利主体应是演绎者,但演绎者的权利受到原作品创作者的权利的限制。应当注意的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人往往在流传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记忆、背诵、不断地完善作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付出了艰辛的智力劳动,体现了较强的创造性 [4],符合著作权的创造性的特点,因而,他们有权享有著作权上的权利。

2.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内容。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特点,其著作权内容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注明作品来源权,即注明该作品来源的群体区域。这一点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诉郭颂、中央电视台、南宁市人民政府侵犯其“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一案中得到确认;(2)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完整权,即保护其不受歪曲、篡改和滥用的权利,维护其真实性;(3)使用权,包括记录、整理、复制、发行、表演、改编、翻译、汇编等权利,可分为自己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两种情况;(4)获得报酬权,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来源群体以外的人商业性使用该作品时,权利主体有权获取一定报酬,一般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的方式实现。当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也应有一定限制。私人非商业性地利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表达形式的行为、为教学目的而使用或为创作带有独创性的作品而使用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的行为,应视为合理使用。

3.地方政府应强化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保护、继承和开发利用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意义,鼓励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收集和整理。明确和批准本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和范围划分;创办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民间组织,促进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澳]卡迈尔·普里.国家的法律对民间文学表现形式的保护[J].著作权,1993,(4):12.

[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0.

第10篇

本文作者:席·哈斯巴特尔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民间文学课教学中注重音乐知识的必要性

重视音乐知识是蒙古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要求。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教材,才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增加知识;重视蒙古民间文学教材音乐文化的挖掘,才能体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祝赞词艺人们运用的曲子多种,有的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了真实、准确反映祝赞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吸收祝赞词曲,以充实教材内容。蒙古语言文学和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民歌、说书、好来宝广为流传的内蒙古东部区。他们从小在左邻右舍的熏陶下,成为民间艺术的爱好者。因此,蒙古民间文学课教材建设有必要吸收、借鉴并增加音乐知识,这是推进教材改革的有效途径。重视音乐知识是“蒙古民间文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教育创新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思想等诸多方面。在课堂上,以蒙古民间文学知识为主,适当运用音乐知识,是充实教学内容的要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教学内容是根据教材而讲授的内容,比教材内容更丰富、更灵活。民间文学作为文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应有其自身的独立教学空间,如过分强调其文学知识,不仅不能充分体现民间文学应有的特点,而只能是整个文学教育的知识补充。蒙古民间文学艺术价值部分主要有语言和情感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授中主动挖掘其民间音乐知识,可使其内容更加具体化、系统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活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蒙古民间文学任课教师来说,掌握音乐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譬如,说书艺人演唱一个英雄凯旋归来时,英雄史诗和说书中运用的曲子根本不同,对于同一个故事情节的演唱,不同说书艺人所用曲子也不同。如果民间文学任课教师自己不懂音乐知识的话,就很难准确地解释民间艺人们所使用曲子的来龙去脉,更不能正确地讲述其深刻内涵。重视音乐知识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要求。蒙古民间文学课具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从体裁结构来看,有其他民族中很少或几乎不存在的“世俗三律”、好来宝等体裁。这种体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蒙古民间文学形式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蒙古民间文学所蕴含的音乐知识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中注重音乐知识,是保护、挖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们记忆中的民间音乐知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能有效挖掘,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甚至消失。譬如,民歌《喂猪歌》在东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该歌曲子节奏较欢快,旋律优美,遗憾的是在有关民歌书里没记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歌词和曲子进行讲授,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重视音乐知识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实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主要教育方针,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大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从蒙古民间文学课内容来看,它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也涉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多领域。在教学中将其中丰富的音乐知识充分发掘,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蒙古民间文学中音乐知识的奥妙,这样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譬如,书写文本中科尔沁民歌《正月玛》有好几种版本,有《正月玛》、《图什业图正月玛》、《阿古拉正月玛》、《芒罕正月玛》等,其曲调框架、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不同版本之间有互文性关系,我们只要掌握其中一首的曲子,就很容易了解其他异文的演唱。如果学生对叙事民歌的学习只欣赏故事情节的话,就无法深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对所学课程片面、单纯的学习,只会导致知识结构失调。

“蒙古民间文学”教学中音乐知识的运用策略

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是运用音乐知识的前提。教学工作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成功的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的改进。在蒙古民间文学课教学中音乐知识未能充分得到运用的情况下,教师只有以敏锐的知觉、清晰的思路,不断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蒙古民间文学课原有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民间文学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譬如,讲授库伦民歌《都来乌图干》时最起码把握三个层面。首先,对题材、情节、人物、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弄清该叙事民歌的书写文本要素;其次,把握该歌曲子及其来源、演变等音乐要素;再次,对该歌信仰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第一层面的内容,而忽略第二、第三层面的内容。这种讲授恰恰忽略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和信仰文化。研究表明,该民歌曲子由博们(萨满)迎接保护神时使用的曲子中演变而来,著名歌手琶拉吉演唱的《这种人》也沿用该曲子[2]。说书艺人却吉嘎娃演说《木华黎》的故事时也运用了这个曲子。民间文学教师只有懂音乐知识,才能发现《都来乌图干》曲子的来龙去脉,才能讲清歌曲的深刻含义。很显然,同一首歌曲,使民歌《都来乌图干》、新歌《这种人》及说书《木华黎》成为互文性关系。为什么萨满舞、民歌《都来乌图干》、说书《木华黎》、新歌《这种人》中频繁出现类似的曲子呢?这与其文化传统有关。可以说,萨满舞中运用该曲子是在长期民间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影响了民歌《都来乌图干》、说书《木华黎》及新歌《这种人》等。总之,只要我们对其深入分析,探索产生、演变轨迹,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充分认识民间文学的属性是运用音乐知识的重要条件。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是民间文学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音乐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对民歌、好来宝、英雄史诗、说书等体裁的教学,我们只从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着手,就很容易丢失音乐知识,造成知识结构的失调。这些体裁与曲子是分不开的口头韵文系统,如果把它与曲子分开讲授,很难体现其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不仅体现在书写文本中,而更重要的是在田野文本和音像文本中。如内蒙古库伦、奈曼一带传播的《朱宝山》之歌曲子,就广泛运用于好来宝、说书之中。我们只要掌握此曲子,就能分析其他相关领域的运用。民间艺人的精湛表演和老百姓聆听的互动,也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一名优秀的民间艺人,必须不断探索民众生活和民间艺术,起码掌握几十种曲子,才能完整地演说故事。他们演说时根据故事内容、听众爱好、场面的更换等,灵活调整各种曲子,达到最好的效果。民间文学教师如果对其准确掌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知识,否则很难有效地讲述其中的音乐文化内涵。另外,好来宝是一种具有表演性和动态性的艺术,而课本中的好来宝以静态的书写文本形式出现,未能充分体现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动态化的教学效果,必须超出课本内容的约束,适当应用演奏、演唱技巧,也可采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说书艺人演唱的故事和英雄史诗录像,还可根据教学内容,邀请民间艺人演说。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完整田野文本是运用音乐知识的有效教学空间。众所周知,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应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譬如,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民间搜集民歌,在调查中运用摄像或录音设备,将搜集的资料带到学校。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详细指导,这样有利于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调查时,一是注意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完整的文本。所谓民间文学完整的文本为语言表述及其有关信息所构成的文本。如对民歌、好来宝、说书、英雄史诗等体裁作品的搜集,既要语言文本,又要曲子在内的非语言要素。一些民间文学教师不太识谱,直接影响田野调查的有效指导,加之多数学生不识谱,就很难完成民间文学曲子的采录。二是注意对民间艺人艺术生涯资料的搜集。以往的蒙古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主要侧重于语言文本方面,忽略了民间艺人艺术生涯、演奏技巧、运用曲子方面的资料。过去虽然留下不少有名的民间艺人的资料,但对民间艺人的表演技巧、使用曲子、服装等非语言要素的记载过于简单,不符合采录工作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科建设需求。任课教师和学生应根据采录工作的准则和要求,深入挖掘第一手资料和完整的文本。可根据民间艺人生活环境、性格、艺术才华、运用曲子等诸多方面,灵活全面进行采录,这样才能为教学提供有利信息。不断学习音乐知识是准确运用音乐知识的关键。民间文学教师有必要主动接触音乐人,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有利于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民间文学教师在音乐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歌谱知识,并能把民间文学有关的曲子准确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获取文化信息。就蒙古民歌而言,很多民歌都有变异,而这种变异不仅表现在文学文本方面,更有意思的是在曲子方面。譬如,内蒙古东部区流传的民歌《白虎哥哥》与《香莲》的题材、情节、人物、表达方式、曲子等非常相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其中的一个,就很容易掌握另一个变异的演唱。另外,有些民歌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相互有区别,但曲子基本相同。在内蒙古东部区流传的民歌《特木勒》、《阿希玛》、《念喜嘎》、《对姐昂嘎》等四首歌虽然题材、情节、人物等不同,但曲子基本相同,是一种曲子变异。民间文学教师将民歌与曲子联系起来讲授,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和深刻领会传统音乐文化。

第11篇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民族民间文学是传承接续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民族民间文学中蕴藏着的民族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动力,对先进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苗族古歌》是苗族民间文学遗产,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本文以《苗族古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的现代意义,探索它的发展路向,以促进民族民间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古歌 民族精神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I106.7文献标识码:A

一 民族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民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它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门类和领域之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都列在第一位。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民族民间文学作为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始终成为传承接续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口耳相传或口传心授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民族民间文学,随着有说唱特长的歌师或艺人的相继逝去,没有传承人相接续,濒临“人亡歌息”的边缘。

为了抢救和保护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自2003年起,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对民间文学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仅2006年,就有31项民间文学遗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有5项列入第一批扩展项目名录,53项列入第二批名录,共计89项受到保护。如何从民间文学遗产中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具有现代意义,如何探索它的发展路向,为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实现民间文学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苗族古歌》是苗族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苗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本文以古歌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研究它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路向,为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二 《苗族古歌》是苗族民间文学遗产,亟待保护与传承

古歌是一系列流传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创世神话叙事诗的总称,由4组共13首神话叙事诗组成,总计8000多行。第1组关于开天辟地内容的古歌,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等4首,讲述了带有神性的巨人和巨兽,共同创造世间万物的故事;第2组关于人类起源内容的古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等4首,讲述了苗族的始祖本是古老枫树的故事;第3组关于洪水遗民内容的古歌,包括《洪水滔天》、《兄妹结婚》2首,讲述了洪水过后人类再造的故事;第4组关于苗族历史性迁徙内容的古歌只有1首,即《跋山涉水》,讲述苗族先民在巨人神的帮助下,度过迁徙途中道道难关的故事。这四组歌的内容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歌颂苗族先民的创世艰辛。

古歌的形成,大约是在苗族原始社会的母系制末期,到阶级社会形成以前的整个历史时期,即苗族迁徙到黔东南定居之后。它主要流传在清水江流域一带的台江县、黄平县及周边的雷山、榕江、剑河、凯里、施秉、镇远、三穗等县市。古歌大多在苗族鼓社祭、婚表活动、亲友聚会、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老年人、巫师、歌手等,调子雄壮而苍凉。演唱时一般由二名男歌手和二名女歌手,宾主各为一方,以盘歌形式一问一答,互相对唱。每一章节结束时,则大家齐声相和“哟―吟―”,然后宾主频频劝酒,就这样边唱边饮直到唱完,可以持续几天几夜。人们在倾听中,忘却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带来的一切艰难、烦恼和忧患,伴着歌声、笑声、泪水和回忆,精神压力获得释放,心灵变得舒畅自由,坚定了对生命、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古歌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经典”,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迁徙、苗族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日常生活等,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是苗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古歌凝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态度、感情和言行,维系了民族的内聚、团结和权益,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苗族民间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古歌只能口口相传。在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目前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将在世间消失。

三 《苗族古歌》的现代意义与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民间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伟大成果,总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它是民族的精神生活和心灵表现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凝聚起来的草根阶层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等特点,使得民间文学在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上,具有更突出、更直接的意义。蕴藏其中的自强不息、团结互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可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动力。

1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生存下来并不断强盛的动力。从古歌中可以看到,苗族先民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多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迁到黔东南定居后,在荒山野岭、荆棘丛中开荒种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既不企盼神的恩赐,也不等待奇迹的偶然出现,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生活。他们这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今天尤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价值,给人无穷的精神动力,激励人们变革创新、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2 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直接源泉。“运金运银”歌中记载,开天辟地虽已完成,但“天是常常垮,地是时时崩,人人都愁焦,个个不安心”。这时候出现了四个祖先:宝公、雄公、且公和当公,一起商量寻找金银,用“金柱撑着天”,银柱支住地”。发现金银后,水獭、螃蟹都来帮忙把金银打捞上岸。然后又“一同来锯树”造船,运送时明确分工“养优划船头,雄天划中间,有恭划船尾,府拉把纤牵”,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成功地把金银运到了西方,最终得以“打柱撑天”。古歌吟唱的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当今时期应该大力弘扬的道德精神。只有万众一心、团结互助,才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3 以“劳动”为荣的勤劳勇敢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劳动为荣,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古歌认为自然界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人们有智慧和力量战胜自然界。“运金运银”歌、“跋山涉水”歌中,都有很多劳动场面,如“休纽拉犁走呼呼,香两犁山种树木”;姜央“搓成了一双耙索,套牛去犁田”;“犁完了大地,耙完了山坡”,“爹妈开荒作田园,挖成旱地一片片,开成水田一湾湾”。休纽、香两是巨人神,他们外形高大、神力无边,但是,却同以姜央为代表的人类一样,参与征服自然的创造性劳动,显示了劳动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精神,至今仍是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4 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从古歌中可以看到,苗族先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从北到南,由东到西,向更僻远的山区迁徙。“汉家占街头,壮家占水头,苗家占山头”是他们生存环境恶劣的写照。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在崇山峻岭中开垦出层层农田、耕地,发展生产。如“整好上方土,修好下方河,填好坪子地,砌好斜土坡,才有土开田,才有地做活,才有山种树,庄稼满绿坡?”(《开天辟地》歌)。他们那种为了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顽强地与自然作艰苦卓绝斗争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整个民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昂扬向上,奋力攀登。

四 苗族古歌的发展路向

民间文学对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用,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探索民间文学的发展路向,建构起使之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合理机制。

1 政府主导 政策保障 经济支撑

在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居主导地位,民间文学遗产从搜集、整理到编辑出版,都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只有政府积极地发挥在“法律制度、政策规划、资源整合、经济扶持及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苗族古歌能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起了主导作用。台江县为了将“苗族古歌及古歌文化”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2001年成立了“台江县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几年的努力,台江县已收集到的苗族古歌有5大组,近6万行,近30万字,编写、出版了以苗族古歌为主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一书。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使得正在消失的苗族古歌以书面的形式,完整、系统、集中地记录下来,古歌才得以世代传唱。

2 构建民族民间文学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完全可以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搭建保护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电子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使用数据库保护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具有“易传输、易检索、易复制、保存永久,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等特点,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 带薪传承 培养新人

民间文学是以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为纽带直接传承延续下来的,对传承人的保护,是民间文学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对传承人实行带薪传承,落实传承经费,对传习活动给予支持,使得他们得以继续有效地开展传艺授徒活动,培养出新人,推动民间文学继续发展。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的王安江,是国家级苗族古歌的传承人之一,为了搜集苗族古歌,一度家破人亡,而他本人也在2005年病重住进县医院治疗。台江县委、县政府知道后,垫付了医疗费,挽回了他的生命。随后台江县委宣传部牵头,组建“王安江古歌出版筹备改稿小组”,协助他对其手稿进行修改和整理。黔东南自治州委、州政府拨款20万元资助出书,2008年7月《王安江版苗族古歌》顺利出版发行。正是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下,他不但成为古歌的传承人,而且实现了带薪传承。解决了后顾之忧的他,现在正专注于古歌的传授。

4 多媒介宣传 唤醒文化自觉

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进程中,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与外来文化、文学发生广泛的联系,但我们更应有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觉。这种自觉是对民族既有文化传统的重新理解和审视,发现文化传统精神的当代价值,并自觉地坚守其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古歌是苗族人民的心灵史,是苗族赖以生存的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加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少有人唱古歌,出现了民族文化自卑的现象。我们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介,宣传古歌,展演古歌,以加深对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唤醒公众的文化自觉,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5 发展文化产业 实现创新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被看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或者说是“活保护”。在文化的形式、内涵和功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适度的资本化运作和开发利用,不仅是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推动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如苗族古歌文化产业的开发,可把苗族古歌所反映的文化内容和苗族史籍记载的一些历史和文化事象进行有机整合,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可以建设成苗族文化生态主题公园;将古歌改编制作成影视、动漫和网络游戏系列产品。用现代形式生动地展演传统的文化事象,让传统文化获得当今的发展形式和人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古歌将赢得强大的生命力,其伴生的苗族传统文化,也将得以鲜活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民族民间文学发展至今,仍具有其现代意义。我们在探索民族民间文学的抢救保护、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通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并在经济上给予有力支撑,构建民族民间文学数据库,传承人带薪传承,培养新人、多媒介宣传,唤醒文化自觉,发展文化产业等一系列措施,将保护工作从单一保护,转向全面立体的保护,从静态保护转向“活态”保护,尽快建立起科学保护机制,才能够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同时实现民族民间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课题《教育人类学视野下苗族古歌教育功能的研究》(082YSK08)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高见远:《试论我国民族民间文学遗产的抢救与保护》,《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

[2] 周俊:《苗族的古歌文化与社会》,《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 杨殿斛:《古歌口述史:民族认同的塑型渠道――以贵州少数民族古歌为例》,《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0期。

[4] 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古歌》,贵州文化官方网站。

[5] 於贤德:《对民间文学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 区宁:《论民族民间文学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 吴卫华:《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光明日报》,2008年9月8日。

[8] 田茂军、夏大平:《民间文学文本的现代转型与出路――以湘西苗族古歌为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第12篇

我国民间故事以它神奇的想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幼儿对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兴趣和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切审美心理活动的开端,如何将幼儿引入对民间文学学习的意境,使之产生学习的愿望呢?

1.根据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设计引导语及不同的情境,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例如,学习民间故事——《兔子三瓣嘴》时,我们设计的指导语是:“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这位小客人是谁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客人马上出来了。”出示标本小兔子,可爱的小兔子一下子吸引了幼儿,自然也产生了想认识和了解它的愿望。接着利用观察感知法、讲述学习法,讲故事,丰富词汇,理解故事内容。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情绪高涨,听得非常认真。设计引导语,要注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努力做到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兴趣,这样能收到好的效果。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幼儿的民间文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年龄特点,在民间文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实物引导、图画引入法等引出主题,利用不同的电化教学手段、教具的辅助讲述故事,最后在游戏中巩固练习、进行品德教育等几部分教学构成,在欣赏故事时,让幼儿感受故事的形式美、结构美,培养幼儿对故事的节奏、音韵及表现手法的敏感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民间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

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感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不仅是智力、创造力、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性格的发展,同事也为审美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游戏活动是开展民间文学教育活动的关键。结合民间文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产生与作品情感一致的情绪体验或在游戏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可以满足幼儿不同情感的需要。以民间传说故事《聪明的阿凡提》一课为例,作品表现的是幽默、聪明、善良的情感。这个民间传说故事适合表演。我们组织幼儿玩“故事表演游戏”,边讲述故事内容边表演,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去体验幽默、聪明、善良。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皇帝要杀阿凡提时,孩子们都非常恨皇帝,同时也为阿凡提捏了一把汗。当皇帝对阿凡提说:“你千万别死啊!你顶好再活一万年我给你许许多多金银财宝。”孩子们高兴得大笑起来。他们已完全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之中,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审美情感经常是在联想和想象中向两方面转移,情感由客体向主体转移,称为情感移入;主体情感情绪投射倾注于客体,使审美对象具有自己相通的情感,称之为情感移出。“移情”现象说明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可以被主体情感所感化,同时也使自己情感得到宣泄。我们结合教材,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游戏活动,均注意在游戏中渗透情感教育。如在学习民间童话——《花边姐姐》故事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智力游戏:“看谁说得对”,将童话中的公鸡、小龙等画在白纸上,贴在活动室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幼儿参与游戏,请幼儿讲述公鸡、小龙等是怎样变活的。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约束,完全按自己的意境、自由发挥、宣泄扩张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第13篇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语言;民间性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32-02

赵树理十分重视向民间文学学习,这尤其体现在语言方面。因此,他的小说语言来自于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具有很强的民间性。总的来看,赵树理小说语言的民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语化和可听性

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汉语还正处在创建过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一方面由于生硬模仿西式语言而表现出“欧化”特点,另一方面则由于与民众的生活实践结合不够,表现出“学院化”和“学生腔”的特点。这导致许多作家的作品难以真正走向民间。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则可谓将现代小说在语言上的上述毛病一扫而空,真正实现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

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语言特点是分不开的。叶春生先生认为:“民间文学最初就是口头艺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它出色的语言。”①赵树理从民间文学中受到启发,深刻地认识到小说“要照着原话写,写出来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尽量删去,不连贯的地方补起来。以说话为基础,把它修理得比说话更准确、鲜明、生动。”②由于采取这样的写法,赵树理的小说语言饱含着人民大众的口语,尤其是农民口语的原汁原味。在他的小说中,不仅人物对话具有浓重的农民口语的味道,就连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也都是口语化的。如:“李有才住的一孔土窑,说也好笑,三面看来有三变”,这其中,不仅用词是完全口语化的,如“好笑”,而且用词相当简洁,符合口语特点,如不说“说起来很有意思”,而说“说也好笑”,不说“看起来”,而说“看来”,另外,句中尽量不用连接词,不说“如果从三面看,就会有三变”,而说“三面看来有三变”。

正因为“照着原话写”,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吸取了许许多多的民间口头语言,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地方风味。如《传家宝》里李成娘所说的“不怕别人划她的脊梁筋”,就是山西方言,意思是不怕被别人指着脊梁笑话。再如《李家庄的变迁》中小喜说:“这你不用问!黄河岸上打平和,几时不是吃鳖啦?”“打平和”是大家摊钱吃饭的意思,这整句话连起来,则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窝囊废吃哑巴亏。还有如《登记》中燕燕赌气对妈妈和媒婆说:“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假眉三道”的意思是装腔作势。再如:“从表面看来,他们父子们好象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卖烟叶》)“一窝狐狸不嫌骚”是一丘之貉、臭味相投的意思。这些方言俗语点缀在小说中,不仅显示着地道的地方特色,让人有如亲临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又具有强烈的形象性、风趣性和讽刺意味。

正因为具有口头语言的特点,赵树理小说的语言就像民间文学语言一样,是能够讲唱的,具有显著的可听性。赵树理坚信:文学语言“应做到以下的两点:一是叫人听得懂,一是叫人愿意听。”③赵树理出身农村,他不仅对民间文学非常爱好,也十分精通。建国后,他担任了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主席,并担任《说说唱唱》主编。他根据田间的长诗《赶车传》改编的《石不烂赶车》鼓词,充分证明了他的民间文学功底。因为受到民间文学影响,赵树理的小说语言通俗,少用书面语言,很适合讲述。不仅如此,他的小说中的许多段落,还因为文字简洁,韵律协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可以作为演唱材料。如《孟祥英翻身》中这样描述孟祥英婆婆的理想媳妇模样:“头上梳个笤帚把,下边两只粽子脚,沏茶做饭、碾米磨面、端汤捧水、扫地抹桌……从早起倒尿壶到晚上铺被子,时刻不离,唤着就到;见个生人,马上躲开,要自己不宣传,外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媳妇。”这些文字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多用对称的句子,连用几个四字句,琅琅上口。《李有才板话》全文共出现13段快板,更是将讲唱性和可听性发挥到了极致。

二、生动化和形象性

与作家文学的语言相比,民间文学语言活泼,富于表现力。赵树理小说尽管属于作家文学,但在语言上具有非常类似于民间文学的特点。他所运用的不少词语在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难以见到,如《三里湾》中形容玉生与小俊不和,勉强维持婚姻关系时,用“一直糊补到现在”,“糊补”一词,非常生动。在描写三里湾的景色时说“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一个“钻”字,让人联想到蛇,不仅写出了河流蜿蜒的样子,而且让河流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这样的例子在赵树理的小说中还有很多。赵树理还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艺术,使小说语言更具形象性。如:“所以想找一点顶门杠子的话顶他一下。”(《灵泉洞》)《李家庄的变迁》对铁锁从牢中回来的邋遢形象的描写,最为传神:“头发像贴在头上的毡片子,脸像个黄梨,袖子破得像两把破蒲扇,满脸脏得像涂过了漆,两肘、两膝、肩膀、屁股都露着皮,大小虱子从衣服的窟窿里爬进去爬出来。”赵树理还善于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许多人物的语言都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在回答区长问童养媳几岁时,说:“属猴的,十二岁了。”属相和年龄看似重复,但从以占卜、算命营生的二诸葛嘴里说出来,却非常自然。

三、简练化和条理性

民间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高度凝练”④。由于民间文学面对的读者或听众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层大众,因此语言上的简洁明快是必须具备的特点。由于赵树理明确以农村中粗通文墨和目不识丁的群众为拟想读者,同时也由于他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因此他的小说语言十分简练,几乎达到了惜墨如金的程度。《三里湾》这样描写王申:“王申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和万宝全差不多,不过他家是老中农,十五亩地种了两辈子,也没有买过也没有卖过,直到现在还是那十五亩地。”这段话只有三言两语,意思却十分明了,尤其“也没有买过也没有卖过”一句,两个“也”字连用,即将王申勤俭持家、谨小慎微的性格充分展现了出来。《李家庄的变迁》说到铁锁吃了官司后背负一身债,这样写道:“一月之后,蚕也老了,麦也熟了,铁锁包春喜的二百元钱也到期了,欠福顺昌的三十元也该还了,使六太爷的二百五十元铁锁也觉着后怕了。”作者用“蚕也老了,麦也熟了”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然后接连列举几笔到期的重债,将忠厚、憨直的铁锁面临的巨大精神压力清楚地呈现出来。上述这两段话,如果换一个作者,大概不一定是这样的写法,很可能写得更复杂,却并不一定有赵树理写的这般清晰和有条理。

值得注意的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简省,与一般人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简单和粗陋并不一样,而是与他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计结合起来的。因此,日本学者竹内好这样评述道:“粗略地翻阅一下赵树理的作品,似乎觉得有些粗糙。然而,如果仔细咀嚼,就会感到这的确是作家的艺术功力之所在。稍加夸张的话,可以说其结构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⑤可以说,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赵树理是不可多得的能将十分复杂的事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大师。

四、幽默化和风趣性

民间文学往往是风趣幽默的,很少刻板的说教。熟悉劳动人民和民间文学的赵树理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养料,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在轻松的叙说和描写中,显露出强烈的讽刺意味。在他的小说中,幽默艺术通过用词、比喻、反话等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在用语方面,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给各种人物取外号,如“小腿疼”“翻得高”“二诸葛”等。将外号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既幽默传神,又能体现主题思想。比喻方面,如形容三仙姑:“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趣味盎然。《“锻炼锻炼”》中,“吃不饱”背着丈夫张信偷吃面条,时常漏下一两根没有捞尽的面条在糊糊粥里。这被爱说俏皮话的队长发现,就打趣张信道:“吃不饱大嫂在哪里学会这单做一根面条的本事哩?”这样的反话生动活泼,让人忍俊不禁。

赵树理不仅大量吸收借鉴民间语言,也在不妨害其民间韵味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和创新。赵树理小说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又不是地域性的,不论北方还是南方的读者,都能听得懂。正如汪曾祺所言,是“山西味很醇的普通话”⑥。不能说赵树理小说中没有书面语,事实上,他的小说语言是书面语和民间口语的结合。他既照顾了知识分子的阅读需要,又照顾了底层群众的欣赏趣味。在运用书面语时,他力图使用底层群众熟悉和理解的书面语;在运用方言口语时,则避免过于生僻的词句,即使运用,也尽量使得读者能从上下文中猜测出它们的意思来。例如,《小二黑结婚》这样描述三仙姑:“三仙姑下神,足足有三十年了。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于福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就只留下新媳妇一个人。村里的年轻人们觉着新媳妇太孤单,就慢慢自动地来跟新媳妇作伴,不几天就集合了一大群,每天嘻嘻哈哈,十分红火。”这里的“死受”“上地”“红火”都是口语化的词汇,但无论何种文化程度的读者,几乎都可以根据上下文轻易地理解词意。可以说,赵树理实现了书面语和口语、可读性和可听性的完美结合,并通过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②赵树理:《和工人习作者谈写作》,《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③赵树理:《语言小谈》,《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④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⑤[日]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1页。

⑥红药:《话说赵树理和沈从文――记汪曾祺先生一席谈》,载于《文学报》,1990年10月18日。

第14篇

[关键词] 民间文学;动漫产业;地位;价值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0Fwx020)和河南省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B764)成果之一。

动漫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需要借助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虚拟的时空现象。因而,它具备假想性、幻想性等诸多特点。与文学、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动漫的历史非常短暂,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便决定了动漫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漫要想迅速走向成熟,必须千方百计地吸纳和截取其他艺术形式的诸多元素为自己所用,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而其中,民间文学是其重要的文化来源。

众所周知,民间文学历史悠久,融汇和浓缩了数千年的民间百姓的智慧等精神文化,这正弥补了动漫艺术先天的文化性缺失。而民间文学自身所具备的幻想性、假想性又与动漫有不谋而合的共通性,这先天地造就了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从20世纪初到现在,动漫艺术源源不断地对民间文学题材进行着吸收和借鉴。可以说,对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叙事形态的截取或改编一直是世界动漫剧本创作的主流形态。从客观上来讲,民间文学题材不仅是动漫剧本创作重要的来源,也是众多动漫编剧灵感来源的重要凭借。它一方面促成了大量知名动漫艺术家的诞生,同时也在大量重量级的优秀动漫作品的催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间文学题材是动漫产业在世界上迅速走向繁荣的巨大推动力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孕育而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它在结构、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都日臻完善,这为动漫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来源,它犹如一眼活泉,为动漫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营养。纵观中外各国的动漫历史,从动漫的早期制作到最后的成功成熟,期间离不开民间文学养料对其的滋润和滋养,应该说,动漫产业从最初的低迷期逐渐走向繁荣,民间文学题材是其巨大的推动力。我们从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发现这个规律。

美国堪称是动漫王国的龙头老大,这种世界级的地位主要是由沃尔特·迪斯尼奠定的。把沃尔特迪斯尼推向世界级动画电影地位的动漫作品大多来源于民间。他在1937年推出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标志着迪斯尼在动画制作中的最顶峰,它在整个电影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影《白雪公主》的素材来源于民间文学,它是根据19世纪德国格林兄弟搜集的民间传说故事《白雪公主》改编而成的,故事情节完美、神奇、浪漫,人物形象优美动人,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这些民间文学因素恰恰契合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为《白雪公主》的一炮打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民间文学元素的融入,动漫电影《白雪公主》一改往日动漫以形象的逗趣来吸引观众的短篇动漫格局,使动漫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情节故事的浪漫神奇成为动漫制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可以说,成熟的民间文学题材的截取极大地扩大了动漫的表现空间和表现领域,为美国动漫开辟了崭新的创作之路。其后,迪斯尼公司及其他动漫制作者纷纷从中寻找经验,为更多更优秀的动漫作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日本是世界动漫大国之一,它在世界动漫界的地位在近几年大有赶超美国动漫龙头老大的趋势。然而,它的动漫历史何其短暂!因何日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能在动漫界有这样的地位?其关键仍然离不开民间文学题材的影响。可以说,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步是从借鉴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开始的。这种借鉴是与日本的民族特点相关,它非常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为自己所用。正是这种吸纳他国文化传统的习惯使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就有了重大起色。“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与战争相关的题材是当时动画创作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暴力与低级充斥整个日本动画创作领域。”①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是极为低迷的。而其后,50年代创建的日本东映动画公司迅速改变了这种落后的局面,其途径正是对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素材的运用。1958年他们以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为素材制作了彩色动画长篇《白蛇传》,这部动画的问世,在当时的日本本土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观众的众多好评。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这是“东映动画”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更重要的是它的故事内容极为曲折动人,想象丰富新奇,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而其中的许仙、白素贞、小青等众多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后东映动画推出的动漫《少年猿飞佐助》则改编自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的素材则源于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等民间文学,因此,可以说这部动画依然与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片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部取材于中国的动漫作品无疑在日本动漫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扭转了日本动漫在起步阶段不景气的局面,为日本动漫题材选取上开创了新的道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动漫产业的催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文学,正如高有鹏老师所说,“在文学品格发生裂变、文学格局发生转折时,民间文化常常成为文学自信自救的灵药”②在文学中体现的这个规律,同样在动漫产业中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动漫剧本题材的选取方面更是如此,成熟的民间文学题材的开拓使动漫产业克服了起步阶段的彷徨和迷离,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最终促使其迅速走向成熟和繁荣。

二、从民间文学素材在传统题材动漫作品中所占的比重看它的资源优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世界经济的交融迅速带动了世界不同文化的汇合,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现象日益严重,怎样在这种文化危机中树立自身独立的文化品格显得尤为重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势在必行。动漫产业的发展必然走民族化的道路。这种规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行之有效的。

美国在世界文化霸权中起主导性的地位,美国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界的支配性地位,是其文化霸权的重要体现之一。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青少年就对《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美国动漫有了强烈的认同感。但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历史非常短暂的国家,这导致他们自身的文化资源极为贫乏,然而,善于吸纳他国民族文化资源,并注入美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创作出“美国化”的动漫产品,又使他永远在动漫界立于不败之地。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花木兰的重新加工创作出迪斯尼版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部影片在全球放映后,创下了极大的收益,成为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利润最高的影片之一。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掠夺暂且不论,但这足以让我们看到民间文学作为动漫资源的重要价值。

我国与美国恰好相反,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以民间故事为主体的民间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就给我国的动漫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产环境。其实,我国动漫产业从起步阶段到现在,历代动漫制作人都没有放弃过这种先天条件。正因为如此,在世界动画界有了“中国学派”这一动画流派。“中国学派”的诞生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动漫为了摆脱外来影响,开始向我们自己的民族化道路进行探索,尤其是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走中国民族之路,敲戏剧风格之门”的创作理念,终于《骄傲的将军》《神笔马良》两部动画片应运而生,成了“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而这两部动漫电影的素材都是取自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它们的成功不仅使我国的动漫有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增强了独立性,更给后来的动漫制作人提供了一种范式。随之,到60年代、80年代直到21世纪,中国动漫在题材上不断对各民族民间文学进行挖掘和开拓,制作了众多优秀的动漫佳作。高薇华、靑语潇曾在《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③一文中统计了我国从1926~2008年近一个世纪传统文化题材(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动画片的数量。指出这期间我国大约生产了520部动画片,其中在制作完成的146部传统题材的动画片中,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动画片的数量占据前三甲之位。其中,取材于民间文学类的动漫作品占传统题材动漫数量的一半以上。

三、对民间文学素材的截取间接影响了世界级动漫作家的创作之路 对民间素材的截取不仅促使动漫制作更加成熟,而且也由此导致更多优秀的作家被激发起了动漫创作的兴趣和灵感,从而为动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创作出了更多更优秀的动漫作品。

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便是其鲜明的代表。毋庸置疑,宫崎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曾因他的《风之谷》《千与千寻》等作品而风靡全球,成为全世界不仅是儿童还包括更多成年人所热衷的动漫大家,他在全球动漫界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动漫大师是怎样走上了动漫之路的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三年级15岁的宫崎骏正是因为看到了东映动画的日本动漫《白蛇传》,才猛然间对动漫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因而他放弃了在大学所学的专业进入了动漫公司工作。而《白蛇传》是1958年东映动画制作并公映的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它是世界上惟一一部以“白蛇传”为题材的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正是以我国家喻户晓的流传了上千年的“白素贞和许仙”的传说为蓝本的。

除此之外,被称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日本动漫第一人——手冢治虫正是在看了中国动画片《铁扇公主》之后毅然放弃自己在大学时候所学的医学专业投入到了动漫制作之中。而《铁扇公主》正是取自于中国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而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的素材源于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等民间文学。所以,归根结底,《铁扇公主》故事也是起源于民间。由此可见,手冢治虫走上动漫制作之路与宫崎骏极为相似,都是受到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动画片的影响。这些成熟的动漫电影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有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这对动漫制作是极为重要的。

注释:

① 彭玲:《动画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 高有鹏:《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③ 高薇华、青语潇:《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创作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26—2008)》,《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 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第15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性;知识产权法

一、引言

从宇宙洪荒般的寂寥衍化出如今璀璨光华的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厚重的文化沉淀,大放异彩的思想光芒让我们整个的曾经与现在都拥有硕果累累。而民间文学艺术,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部落文化正是这一千年历史的传承与结晶。目前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主要采用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法予以保护。但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我国尚未出台单独的法律予以保护。目前,民间文学艺术的定义是指某一民族或者某一个地区人民的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如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音乐、民间服饰、民间建筑等。可是实际情况是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是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首当其冲的是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

1、民间文学艺术在国际条约中的相关规定。《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共同制定颁布,并将民间文学艺术定义为:由某一国家领土范围内的该国个人或部落创作的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民间文学艺术在国内的相关规定。我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所以民间文学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采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来进行保护。譬如浙江、宁夏、江苏等地区对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都相继制定了保护条例的规定。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由个人或群体创作并逐渐被大众认可的具有群体特色的,并与其传统文化相辉映的,经代代相传的并不断发展的文学形式。那么民间文学艺术也具有如下特征:

1、主体的群体性。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必定不是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它能够历经岁月兴衰而不曾湮灭,所焕发出的巨大生命力自然不是个体可以赋予的。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不断融合进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和其所处地域的地域特征,并因其自身的特色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民间文学艺术在表演中,就经过了一个又一个表演者的“二次创作”,这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的成熟状态。

2、时间上的延续性。民间文学艺术最初的内容和形式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必然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持续发展期这几个阶段,并不是一下子就完善起来的。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数十年,更可能是几百年。而且由于揉合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横向成果,今天的民间文学艺术更加的具有典型的民族色彩和群体特色。

3、产生上的地域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起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甚至一个部落,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它就该反应这一民族,或者区域或者部落的区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然后随着区域经济的频繁往来或民族文化的交流,那么那些值得弘扬,需要发展的作品就延以后世,流传下来。

四、目前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方式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是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的”,我国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上采用了版权保护的模式。另外,在专利权、商标、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地理标志方面也建立起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登一记预告制度”、“数据库索引制度”等保护制度,这些保护制度与版权保护模式一起构成了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虽然经过多年的完善补充,我国能够使用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模式越来越多,但是其选择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还是大同小异。

1、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的保护选择。该类法在市场环境中的作用都是从一个侧面发挥出来的,像商标法、地理标志的保护都是以在市场竞争中用注册的方式来证明属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标或者地理标志;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能赋予权利人对抗不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但却无法保证权利人的积极权利,易使其置于消极地位,这样做是不利于实现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的。

2、邻接权的保护选择。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是它的侧重点,但是还不能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直接保护方式进行选择。

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是指依据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将民间文学艺术与一般文学作品区分开,在版权体系之外重新构建一个法律保护体系。和版权保护模式相比,采用特殊权利保护的模式则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和更长远的完善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主体、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等各方面。

首先,在主体方面,这种保护模式肯定了群体型组织才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来源,也承认该群体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这对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来说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其次,在保护范围方面,民间文学艺术所具有的外在形式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言语表现形式,即可以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的各种形式,如小说、诗篇、远古以歌谣或祭祀文所遗留下的文字等;二是音乐表现形式,即通过填词、谱曲并用乐器敲打出来的以歌曲形式呈现的作品;三是行动表现形式,即以舞动身躯表达情感的各种仪式或表演;四是有形表现形式,即通过双手制作出的各种艺术制品或绘画雕刻的各型各色作品。

再次,保护期限方面,我国著作权保护法规定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和死后五十年。但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得在其保护期限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保护期,须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设定一定的特殊性。显然,五十年的保护期,是不能使作为历史见证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的,所以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应该是无期限。如此无期限的特殊保护,其意义深远。就主体而言,不仅能够切实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权利的权利人;而且,在艺术形式发展方面,对民间文学的特色性和价值性也有深刻的延展和促使作用。

五、结论

由于民间文化艺术在主体、保护范围、保护期限、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我国还尚未制定相关保护法律之前,应综合各方面相关法律对其予以保护。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单靠单独的制度以及政府的行为是没有办法全面保护的,这同时就需要著作法、商标法等法律配合。法律永远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为其完善提供必要的实践,使之更符合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华文明千年流转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予以保护并传承的,这也是在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

[2]张辰.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A].郑成思.支持产权文丛[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