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特点范文

文化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特点

第1篇

1、精神性。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须是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与人类精神活动无关的物质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体运行就不属于文化范畴。

2、社会性。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是人与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结成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与人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互相评价、互相承认中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文化。

3、集合性。这是指文化必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许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行为或它们的物化产品。它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任何个人都无法构成文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那么,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也是这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要了解这个民族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剖析满族的文化的特点,就要了解满族形成发展的历史。

满族形成于 17世纪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先秦古籍中记载的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祖,以后不同朝代史书上记载的挹娄、勿吉、..、女真人,都是肃慎人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明代女真人是以采集、渔猎为主。到了 16世纪下半期,在努尔哈赤领导下,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以女真为核心,吸收汉、蒙、朝鲜等其他民族形成了满族。 1635年,皇太极颁布了一道谕旨,规定:“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女真),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1]

满族于 1635年正式定名为“满洲”后,作为一个新兴的民族走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发展是与民族发展同步进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基本特征,认真研究满族复杂发展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满族文化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满族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是继承性。骑射是他们继承先祖的传统,成为满族最直观、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满族形成时期以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强调骑射和坚持骑射。清朝历代皇帝无不大力提倡骑射,还采取具体措施坚持骑射,骑射在满族中形成了风气。满族的先人女真人生活在东北大地,特别是长期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间,那里到处是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渔猎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他们把狩猎称为打围。据《柳边纪略》记载:“十月,人皆臂鹰走狗,逐捕禽兽,名曰:‘打围’。按定旗分,不拘平原山谷,围占一处,名曰‘围场 ’。无论人数多寡,必分两翼,由远而近,渐次相逼,名曰 ‘合围’。或日一合再合。所得禽兽,必晌亲友。 ”[2]满族不仅把骑射作为生存之本,也作为立国之本。皇太极说:“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不时亲弓矢,惟耽宴乐,则田猎行阵之事,必致疏旷,武备何由而得习乎?盖射猎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国之经,朕欲尔等时时不忘骑射,勤练士卒。 ”[3]皇太极这段话,很好地说明骑射在满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清朝还把骑射作为对满族子弟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八旗学校的必修课,还规定八旗人考取进士,要考骑射,合格者可入考场,不合格者没有考试资格。

满族在治国方略中,不断强化骑射文化。在满族同明王朝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俘获了大量的明朝官兵,并加以任用,因此,汉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深入。满族的大臣们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劝皇太极要效仿汉人的服饰。皇太极看到了满族文化可能被汉文化冲淡的趋势,他便以《金史》为鉴,告诫群臣要坚持满洲的骑射传统,骑射是满族的核心文化。崇德元年(1636年),与群臣谈《金世宗本纪》时说:“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享乐无度,效汉人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尊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虽重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然,国遂灭亡。 ”[4]皇太极把能否坚持骑射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可见皇太极坚持骑射文化的决心。同时在举行大典、阅兵、出猎,皆命较射,以推行骑射。对故意推辞不射的官员罚银、降职。入关以后,清王朝的历代皇以“国语骑射”为满族的根本,时加训戒,使骑射文化成为满族独立性和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满族在吸纳汉文化的过程中坚持“混而不过”的原则,正是坚持了这样的原则,满族文化才没有被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汉文化所代替,而是在借鉴中发展保持了满族文化的独立性。

至于满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服饰饮食、起居娱乐、婚嫁生育、丧葬祭祀、伦理道德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满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丰富,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

二是满族文化的兼容性。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先进的文化加以兼容、吸收,进而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 16世纪生活在辽东山区的满族,还处在渔猎为主的奴隶社会,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它周围的汉族、朝鲜族和蒙古族,在经济文化上都领先于满族,所以满族文化主要吸取了汉族、蒙古族的文化。皇太极曾说,满族和蒙古族虽然语言不同,但衣帽服饰相同。满族积极吸收蒙古族的文化,满文就是努尔哈赤根据蒙古文字创制的。蒙古族又与有着密切的宗教联系,满族又通过蒙古族学习吸收藏族的文化。皇太极对优秀的汉族文化更是积极吸收,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层次。整个清代都把儒家学说作为八旗子弟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的政治伦理学,对满族文化的改造、丰富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皇太极要求满族子弟入学读书,不读书就不许他们披甲出征,建功立业。这反映了皇太极对汉文化的重视程度。皇太极时期,学习汉族文化实行科举制度,天聪八年(1634年)四月,首次进行科举考试,取中 16名举人。崇德三年( 1638年)八月,再次开科取士,取中举人 10名,另有一、二、三等生员 60余名。对中举的优秀文化人委以重任,派到各级政权机构中去任职。皇太极还特别注意对汉文书籍的翻译。天聪三年(1619年)三月,皇太极下令:“巴克什达海同笔贴式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等四人,翻译汉字书籍。 ”[5]通过翻译汉族文献,学习汉文化,提高了满族的文化修养。译有:《刑部会典》《三国志》《孟子》《资治通鉴》《大乘经》等等,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又如:“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也成为满族人的道德规范,并在族中形成了“满人大礼”的风格。对各族文化上的借鉴、融合,打破了民族之间的心理障碍,取得了和谐共处的效果,有力地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推动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社会进步。

三是满族文化的创造性。满文的创制充分说明了满族文化的创造性。满语是由女真语发展而来的。金代女真人曾创制了女真文字。到了元代,在蒙古长期统治下,遂改学蒙古文。到元代中期以后,女真文字完全失传,取而代之是蒙古文字。女真人讲的是女真语,写的却是蒙古文字,语言和文字发生了矛盾。满族书写各种文书、信函都要用蒙古文字。如果女真人没有学会蒙古语、蒙古文,就看不懂往来的文书、信函。要看懂就得有人把蒙古文字翻译成女真语,这就需要学习蒙古语和蒙古文字。因此用蒙古语写成的文书、信函等不能在女真人内部广泛通用,这对满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于是,努尔哈赤决定创制一种与自己民族语言完全相合的文字,便于用自己的文字发号施令和文书、信函的往来。《满洲实录》中记载:“已亥年( 1599年)正月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二月,太祖欲以蒙古字变成国语,巴克什额尔德尼、噶盖对曰:‘我等习蒙古字,始知蒙古语,若以我国语编创译书,我等实不能。 ’太祖曰:‘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皆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国言语编字为难,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 ’噶盖对曰:‘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编成句吾等不能,故难耳。 ’太祖曰:‘写阿字下合一玛字,此非阿玛乎(阿玛,父也),额字下合一默字,此非额默乎(额默,母也),吾意决矣,尔等试写可也。 ’于是自将蒙古字编成国语颁行。创制满洲文字自太祖始。 ”[6]于是额尔德尼和噶盖以蒙古字母为基础,结合女真语言,创制了满文,从此,满族有了自己的文字,这就是老满文。但老满文并不完善,皇太极时期命达海加以改进,固定字型,创制特定字母,并把借用的字母加上圈和点。这样,满族有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能表达自己语言的文字,满文正式形成了。从此,满族开始用自己的文字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编写历史、下达政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等都是用满文书写的历史典籍。还用满文翻译了汉族的经典、名著。满文的创制促进了满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满族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满族文化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广纳博采,吸收创新。满族官服在借鉴明朝汉族补服的基础上融入披肩和马蹄袖,创造出“顶戴花翎”。满族为了适应寒冷气候制作了保暖较好的“旗装”,作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服饰,后来满族又吸收了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旗袋”,也称“旗袍”。至今流行的中式“旗袍”中有着很多满族“旗装”的元素。

满族在物态文化方面,也有创新。比如: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在牛录的基础上创新的。组成了以满族为核心,联合蒙、汉、朝鲜等民族的多民族的统一集团,使满族发展壮大,入主中原,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努尔哈赤时代创造实行“计丁授田”,使满族迅速从渔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皇太极提出和实行的“参汉酌金”是政治制度的创新。满族能够正视自己在文化上的差距,在坚持本民族特点的同时,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有选择地借鉴、消化、吸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创新,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满族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体现这种创造性是十分可贵的。

四是满族文化的开放性。满族对自己的文化不是保守,封闭,而是采取开放的姿态,吸取其他民族乃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滋补自己的文化,取长补短,使满族文化充满了生机活力,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在文化的开放中,满族始终坚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异族文化的优良营养,繁荣自己的民族文化,而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满族文化采取开放的姿态,在满汉文化交流时大量吸收汉文化,从衣、食、住、行到国家政治、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无不有汉族文化的元素。明清官员补服形状皆为方形,不同的是明朝的官府胸前为大襟,补服前后的图案为正片。清朝的官服继承了满族先人便于骑射的特点,胸前对襟,后为整片。皇太极还要求不得擅自穿带五爪龙的黄色衣服。汉族皇帝从唐代起,都是黄色。以黄为尊是汉族皇权的表现。清朝不仅颜色有规定,对龙的图案使用也有规定,要求八固山贝勒,在城中行走,不得穿黄缎及五爪龙的服装。这反映出满族文化在开放中吸收和融入了汉文化的诸多元素和理念。开放是互相的,汉族人也学习满族文化,学习满文,学习骑射,练习武功,汉族的也要立下武功才能在大清的政权中得到重用,满族也接受汉族“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鼓励满族子弟读书应考,取得功名。

满族文化在开放中,始终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品格,不是盲目的吸收和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粗取优,为我利用,通过改革变通,给满族文化增添新的内容,扩大了满族文化的视野。清代的制度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等都体现了这一点。清朝的历代皇帝,特别是乾隆皇帝还制定了一些制度,令后世子孙不忘本民族的文化,有效地维护了满族文化的个性。

满族文化的开放性,还表现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最初是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当强大的大清帝国出现在世界的东方,满族也自然引起世界的瞩目。满族文化与朝鲜、日本、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而且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满族在同朝鲜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影响,满族勇于进取、骁勇善战、学习先进的精神受到朝鲜的推崇。而朝鲜上下团结一致的高尚情操和伦理道德也深深影响了满族。在朝鲜的典籍中,记载满族活动、满族实物内容的有很多,如《李朝实录》《建州闻见录》《沈阳日记》等等,明确具体记述了满族兴起发展的过程。

俄国对满族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地向国内介绍满族兴起、发展的情况,他们研究满族,研究满文,形成了专门的学问即“满学”。《满洲手册》《满文文献书目》《满洲土著民族的文字》等一批重要著作相继出版。

清朝时期,一些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用西方的科学知识与技术为清王朝服务,也以日记、游记、书信等形式,将满族介绍给西方各国,促进了满族文化走向世界。

注释:

[1 ]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 2 5 [ M] .台北:台湾华文书局,1968.463.

[2]杨宾.柳边纪略.卷 4[C] .辽海丛书,沈阳:辽沈书社,1985(1):258-259.

[3]清太祖实录.卷34[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1968.27.

[4]清太祖实录.卷32[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1968.8.

第3篇

1、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汉文、古藏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梵文,文种繁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2、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100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主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具有下列主要特点,分别论述之。

一、群众性与普及性

群众文化,以群众参与为其主要特点,群众性是其本体属性。这种群众性,几乎遍及凡有人群之处,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校园,从社区到家庭,都有群众文化在活动。

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民族、,更不分职业、职务的不同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几乎所有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群众文化息息相关。也可以说,群众文化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它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成为永不衰败、永远灿烂的一种文化。人民群众又是群众文化的母亲。

与群众性相依相伴的,是群众文化的普及性。换言之,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与普及性,二者是同步一体的。

群众文化的大普及,是其他任何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从唱给婴儿的《摇篮曲》到幼儿学唱的儿歌、童谣,儿童书法、儿童画,再到少年歌曲、青春歌舞,最后到老年健身舞、老年体操、老年书画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人一生的方方面面;从工、农、商、学、兵到医、林、牧、副、渔,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的林林总总。

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群众性与普及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二、多元性与多变性

从群众文化自身构成要素的视角来考量,群众文化又具有鲜明的多元性与多变性特点。

首先是多元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诸多层面。例如就群众文化的属性划分,就有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娱乐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庭院文化、楼道文化等等;就群众文化所涉及的文化艺术门类而言,又包括文学(诗歌、小说、散文等)、戏剧(戏剧小品、话剧、歌剧、戏曲等)、音乐(声乐中的大合唱、独唱以及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和器乐中的中国民乐与西洋乐器的独奏、合奏、协奏等)、舞蹈(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秧歌舞、芭蕾舞等)、曲艺(二人转、相声、快板书、大鼓等)、摄影、绘画(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书法以及健身体操、各种棋类、扑克、球类等。而科技也包括在群众文化之内,如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等等。

群众文化还具有多变性特点。这种多变性,是根据参与群众文化人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地随时、随地地进行变化。例如农村文化与农户文化,就根据农忙与农闲的不同,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和活动内容。就一般情况而言,农忙时活动时间少而短,活动地点多在田间地头,活动内容短小灵活;而农闲时活动时间相对较多、较长,活动地点在文化活动室,活动内容也相对充实些、丰富些。

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多元性与多变性特点也是十分突出的。

三、广阔性与潜能性

群众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具有鲜明的广阔性特点,它覆盖各个角落。仅就群众文化专业机构而言,就有省、市级的群众艺术馆、地县(市)级的群众文化馆、乡镇级的文化站、村屯级的文化室,形成一张巨大的文化网。

这种广阔性,充分显示出群众文化的无限生机与无穷活力。

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又具有巨大的潜能性特点。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相对,二者实际上是一种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第5篇

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备押韵的条件,因而日本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诗化。日本随笔、日记文学,都很讲求文体的优美。散文的发展促进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达。十一世纪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其结构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的,前后衔接松散,叙述简单,时间推移与人物性格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即使长篇小说,其结构也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整部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江户时期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长篇小说,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雪国》,明显地具有《源氏物语》的那种结构和描写方法。第二,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古希腊悲剧的那种雄伟崇高的观念,也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对象。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文学除很少例外,与激烈的阶级冲突一般都没有联系。即使是少数例外,作家的表现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第三,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论为这种优美的境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日本文学史概述

2.1古代文学

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2.2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指大正后期、昭和年代及平成年代的文学。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日本工人运动很发达,从而推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走向。叶山嘉树的《海上的人们》,小林多喜二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中野重治的诗集,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等,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革命群众。与无产阶级文艺对垒的新感觉派,主要作家作品有横光利一的《太阳》、《机械》、川端康成的《伊豆的》、《雪国》等其后新兴艺术派的井伏缚二、林芙美子等人,一度很活跃;新心理主义文学出现了堀辰雄、伊藤整等新人。

3从日本文学看日本国民的残酷性

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你会被她那颗纤尘不染的唯美的天才之心所倾倒,会被她所构筑的那个清澈透明的世界所陶醉。你也一定会明白,沉淀在日本文化传统中的精髓、根本和内涵,是如何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而又有着和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性情特质的。我们确实可以从清少纳育在《枕草子》演绎着日本的凄美的细微里,深刻体会到日本固有的阴柔和纤细,颓废和哀痛,又这么极为融洽地体现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上。川I端康成反复陈述的“日本之美”。而所谓的“日本之美”又究竟是什么呢?上世纪六十年代,JIf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发表的那篇著名讲演,虽然谈论的是风花雪月、禅意诗情,但透露出的清寂幽玄的意境,迷蒙着的淡淡哀怨,就是日本之美的核心,这样塑造出来的“美丽的日本”,暗合着当时的日本在经历战败的迷茫之后,重新审视日本文化,并从中寻回了自信,这种微妙的自信结合了日本被占领的事实,而逐渐膨胀起来了一股民族主义思潮,是一种极端自负而被迫接受现实的微妙心理。日本人极端矛盾的两种禀性和价值观,也从日本文化中得到滋养,转化成危险的暴戾,形成了桀骜不驯、不可理喻、好斗黩武、倨大自尊而又善于向强者低头的日本国民性格。

第6篇

一、为什么说数学是一种文化

首先,数学作为一种量化模式,显然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它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在肯定数学对象的这种“客观性”的基础上,我们确认,数学研究的对象终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它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规则系统。为了描绘世界,数学家总是在发明新的描述形式,数学家实则是发明家。同时,数学家发明的量化模式,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外,同样还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比如通常人们所说的数学观念,如推理意识、化归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数学审美意识等)。因此从以上两方面的意义上来说,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其次,由于研究数学的人群逐渐形成了一个“数学共同体”,按照郑毓信先生现代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数学的确是一种文化。

再次,由于数学从思维和技术等多角度地为人类文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和技术性手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因此说数学是人类文化有机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诚如齐民友先生所言: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不同角度对数学的文化性进行的分析,我们没有理由不说数学是一种文化。

二、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性

1.数学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植根于人类丰富思想的沃土之中,是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数学史家的研究表明,古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数学交流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传播的影响。由于数学语言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统一相一致的趋势,数学逐步成为一种世界语言。这一特点使数学文化超越某些文化的局限性,达到广泛和直接传播的效果。

2.数学语言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语言

语言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它在明确和传递主观意义上的能力比任何其他符号体系都要强。数学语言源于人类自然语言,但随着数学抽象性和严密性的发展,逐步演变成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数学语言符号化,精确化程度高,它能区别日常用语中常引起的混乱与歧义。同时数学语言又是简洁的,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儿认为,代数使数学机械化了,因而使思考和运算步骤变得简单了。数学文化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具有绘画与音乐那种全球性,甚至有人猜测它可能具有超越地球文化的广度,所以在探索是否有外星人存在时,发往宇宙的呼唤信息当中,就有意发出了数学符号和公式,企图求得知音。由于数学是表述宇宙的语言,若真有外星人,或许他们能听懂这种数学语言。因此,它是人类所创造语言的高级形式。

3.数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由于数学文化是一种延续的积极的、不断进步的整体,因而其基本成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具有相对不变的意义。数学有其特殊的价值标准和发展规律,相对于整个文化环境而言,数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数学文化一经产生,便获得了其相对独立于人的意志的生命力。尽管战争、灾害等因素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它的进程,但却无法改变它的方向。而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科学组织却能加速其发展。应该看到数学文化与整个人类文化在总体上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4.数学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数学文化的渗透性具有内在和外显两种方式。其内在方式表现在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类思维的深刻渗透力。凭借着这种精神,人们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有关问题。数学中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给予人类思想丰富的启迪。如非欧几何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欧氏几何来自于人类先验综合判断的固有观念,其外显方式表现为数学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给数学的概念和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来,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数学文化发展的无限性体现在尽管有些数学家不时地宣称,他们的课题已经近乎“彻底解决了”,所有基本的结果都已得到,剩下的工作只是填补细节的问题,但事实正相反,数学问题的解决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数学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子系统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第7篇

关键词:韩国;企业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28日

一、韩国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

(一)重视企业权威,拥有强烈的家族主义意识。韩国企业文化中有着其独特的传统意识,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其企业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家族意识,反映在韩国的企业文化中,就主要表现为晚辈极其尊重长辈,并且服从其命令;同时,还有着明显的等级意识,以家族整体为中心,对国家和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韩国企业许多都是家族企业,这是因为韩国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干出一番事业,并且以家族继承的形式传承给后代。这也就形成了韩国企业中经营管理基本都是以家族为核心的特点。

(二)崇尚具有团结性的“人和”思想。在韩国企业文化中,极为重视以和为贵,绝大多数的韩国企业领导者都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企业内部全体人员都应当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处理问题时也以和平的方式为首要选择。“人和”成为了韩国企业经营的重要指导思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韩国企业对于员工遇到的问题会提供积极的帮助,为员工所提供的薪资福利也非常人性化,同时,也注重企业中员工的长远发展,能够为员工提供再教育、培训的机会,为员工发挥自己更多才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虽然韩国企业内部强调以和为贵的思想,然而,韩国毕竟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企业内部个人之见还是企业与企业之见,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对于企业内部的个人来说,他们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其他员工进行激烈的竞争,从而发挥出自己更多的价值,而对于企业整体来说,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正是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才使得企业内所有员工能够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得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以“能做得到”为信念。“能做得到”这既是韩国企业文化中一种颇具信心的表现,也是企业员工对于自己的一种激励方式。在韩国人的概念中,勤快是一种极为荣耀的习惯,而懒惰则是造成自己落魄的主要原因,韩国人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参加工作,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辛苦都值得。这种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近代历史的影响,在韩国的近代史中,国家受到侵略,人民失去了工作的机会,生存极为艰难,因此韩国人形成了勤奋、坚强的性格,这在韩国企业文化中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要素。

(五)“第一主义”观念根深蒂固。韩国的许多企业都被冠以“第一”的名号,这是因为韩国人向来将“第一主义”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要义,并且激励自己不断地朝着“第一”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韩国人的竞争意识。“第一主义”除了为企业本身带来了高度的荣誉之外,企业“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等,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也确实为韩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韩国的一些畅销国内外的产品,就见证了韩国企业文化中“第一主义”的存在。

(六)强调教育与培训工作。重视教育是韩国企业文化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韩国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韩国政府,还是企业,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这种优良的教育观念,使得韩国人民能够自始至终都不断接受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为韩国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前提。除了教育工作,韩国企业也非常注重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企业员工严格的培训,使得企业员工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地提升,从而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也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一种重要的手段。

(七)强调以人为本。在韩国企业发展中,并没有完全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丰富的资源,他们更为注重的是人才的发展。由于韩国自身国情的需求,企业在管理中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韩国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了以人才推动企业进步的观念,在企业的经营中,人才是第一前提,在企业的管理中,人才是管理的中心,这就使得韩国企业中的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才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中,推动了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得韩国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凝聚力,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奋斗的目标得以达成,也就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实现了企业与人才共同发展。

第8篇

吴文化代表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青铜文化:考古学上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又称青铜时代或青铜器时代,由张光直院士最早提出;工商文化:“苏南模式”盛极一时,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繁华之区,今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1、日本菜之“形与色”

日本菜被称为“五色五味五法之菜”。白、黄、红、绿、黑为五色;甜、酸、辣、苦、咸为五味;生、煮、烤、炸、蒸为五法。好多人都知道日本菜讲究颜色、形状的组合,第一眼看见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特别的赏心悦目,这是日本菜的特点之一。日本人对待食物的心情就像是对待艺术,把艺术的美感与设计放在食物上面,把设计融入到自然的世界里。日本饮食讲究两个词,即“艺术性”和“优雅感”,这样就达到了日本料理赏心悦目的效果。日本人讲究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日本的食物制作也是讲究自然性的和生命感,日本料理中的色彩也体现了一年四季的更迭,春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夏是繁花似锦的红色,秋是硕果累累的金黄色,冬是银装素裹的白色,而哺育一切的大地是黑色。日本人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充满着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融入了大地与大海之色和四季之色,把烹饪出来的菜肴当做自然中的朵朵鲜花来点缀生活,不以香气诱人,而以神思为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看上去就漂亮的感觉。例如:日本料理中寿司的拼盘造型,即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寿司依次排列,在寿司中间点缀翠绿色的叶片,那色彩和造型如诗如画,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坛之中。

2、日本菜之清淡

在日语中有这样一个词是“油断大敵”,意思是粗枝大叶害死人,而字面的意思就是说把没有油看成是最大的敌人,可见日本人把“油”看的何等重要。与习惯上多油的中国菜相比日本菜则是惜油,省油的,当然也有用油的精进料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深刻认识,现在的生活用油几乎都是以植物油为主,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以清单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像天妇罗这样的油炸食品,通常都是用吸油纸把多余的油吸出之后再食用的。日本人做菜以煮、蒸、烤、生食为主,再加上日本酱油作为调味料,尽量保持原料固有的味道及特性,很少使用其他重口味的调料,这些做法决定了日本饮食具有少油、新鲜、清淡的特点。还记得大学时期在日本外教家里做客,我们老师炒出来的菜油盐都很少,除了他自己的日本酱油就没加其他的调味料,第一次吃的感觉淡然无味。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为保持原材料本身的味道,多采用生的,或稍稍煮一下的烹饪方法,生食成为保持食物原味的最好食用方式,既保证了食物的清淡口感,也同时体现了日本料理的生鲜特点。例如: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有的生食,日本人将新鲜的鱼、贝类等海鲜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状,再蘸上调味料食用;有的只是稍微加热处理,如微蒸或者热水快速浸烫,这样的刺身可以是外熟内生的状态,再加上蘸料即食,无论哪种方法都保证了口味上的清淡。

3、日本菜之鱼料理

众多的考古学者证实,人类在形成初期就有食用鱼类的记录。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鱼贝等水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日本人和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海岸线绵长,所以日本的水产品丰富,日本人吃鱼也就有了先天条件。从膳食营养的摄入和食物健康的方面来看,日本人也是爱吃鱼的,大家都知道鱼的营养价值,鱼肉中的蛋白质,磷脂等物质丰富,也有好多的鱼类,比如说海马、海龙等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无论是蒸煮烧烤炸所制作的食物都是很受欢迎的,日本以“生鱼片”这种独有菜肴而闻名世界,用极好的技术和刀工将新鲜的鱼和贝类切分精细为食。日本不仅是产鱼大国而且也是食鱼的大国,日本人的鱼食总量明显高出其他国家。日本的国民被冠以“鱼食民族”这一称号。

4、日本菜之健康饮食

日本作为一个人口长寿的国家,食文化自然是功不可没的。日本人吃饭讲的是多种多样,主食、副食搭配适宜,这是健康饮食所提倡的杂食之法,日本菜更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量少质高,注重菜品的营养价值。中国人看日本菜的第一感觉除了好看以外,还有的就是种类虽多但数量就很少。虽然每一样的菜品量都很少,但是却不能小看它的营养价值,日本菜在组合上顾及到了人体所需营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普通的日本家庭,早餐也绝不含糊,种类丰富,营养全面。食物本身的营养是人体健康的之一要素,而膳食营养的平衡是人体健康更重要的因素,日本饮食中杂食的概念做到了在膳食上的多样和平衡。日本菜做到了低油低盐低脂肪,这是健康饮食的清淡之法。日本料理的烹煮方式遵循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自身的营养价值的烹饪做法,少量添加或者不添加调味料来控制自然原味。日本料理对季节的要求性也是很强的,不符合时令的菜是不食用或者较少的食用,因为反季节的蔬菜都是人工利用药物作用生长的,符合时令季节的海产品和新鲜蔬菜才是对健康有益。,这是健康饮食的时令食材适宜之法。比如说日本人的食用肉类以食鱼和牛肉为主,多吃鱼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非常有益,从而大大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日本人在接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之后,牛肉也在日本料理中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牛肉营养丰富,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还能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促进造血,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日本菜在注重食物和食材方面控制得当,这对健康是很重要的。

5、结语

第10篇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重视,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环节。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呢?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很有用,能提高企业执行力、竞争力什么的,于是就请个策划人或老板自己整一些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几个标语和口号,就告诉员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领导者和策划者设定和策划的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不是一个标语,或一个口号,也不是谁想导入谁就就能导入的,她一定要有一个实践和认同过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一、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例如笔者曾服务河北的一家食品企业,这家老板口口声声讲民主决策,事实求实,要员工讲实话,可事实上老板在民主决策之前自己早已专断,民主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后来导致老板不发话就是民主决策了事情,哪怕屁大的事要他作决定,否则大小事都干不成。你说老板的这种主张能得到认同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得到认同是在老板面前员都学会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工作行为。

二、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三、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四、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著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儿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这些沟通语都很简洁易懂,而令人心悦诚服。说道这里笔者又想起一个策划咨询公司在给一家企业提交企业文化方案,其中有这一理念 “精进更进阶”看起来也很简洁,但进行测试时,很多员不明白什么意思,所以说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不但做到简洁易懂,还要令员工心悦诚服。

五、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记得美国管理学家说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六、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说来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事实上,企业员工的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明确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

其次,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力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强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如果同样条件,没有人不愿意去一个更好的企业去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的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让员工自发的去遵从,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愿和远景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中是对员工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然就会让员工享受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相互扯皮、勾心斗角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和谐和快乐,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第11篇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人的和谐。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应互助合作。

2、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强调以义生利,勤劳敬业。义利观构成了儒家经济论理在生产行为方面的价值取向。与以义生利相衬托的是人们的工作态度,早在源点时代一勤劳敬业精神就是令人赞赏的美德,

3、儒家文化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追求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很少强调私利,这就形成了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工作中,我们注意从群众身心需要出发,依据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来运用各种文化艺术手段,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注意搞好业余文艺群体建设,辅导、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组建多种门类的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为了更精确到位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掌握文化的本质特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特征一般可以归为三条:第一、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第二、家族伦理本位;第三、贵和尚中。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的特点,一是全面开放,二是发展繁荣,三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四是充分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文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真把握和全面综合运用以上特点,并理性理解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科学性、间断性与连续性以及规律性等诸特点来进行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具体而言,正如马克思曾论述人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心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有以下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无邪。

其次,诸如农耕文化、家族文化、还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逐渐地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儒、道、佛”三家社会教育理论。他们不是宗教,而是社会教育,是“道”。其理论著作分别汇集在《十三经》、《道藏》和《大藏经》里。虽然宗教这个词是100多年前才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

传统文化的根本点是教育人要“孝”,从“孝”发展成“五伦十义”、“五常八德”,从而成为儒家所说的“君子、贤人、圣人”,再进一步成为道家的“仙人”,再进一步成为佛家所说的“罗汉、菩萨、佛”。 传统文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快乐、美满。最根本的是幸福,有幸福,自然就快乐,幸福和快乐越多就越美满。那么到达什么程度就算美满了呢?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作出了总结:五福临门就算美满。五福是指: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

但是,从一般的价值导向看,我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一种单向度和等级的特征,是一种强势文化,实质是为强势服务。具体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有等级,无平等。无论是在家族层面,还是在社会和国家层面,我国传统文化都表现出强烈的等级性。家族的等级性立足于血缘。而社会和国家的等级性是家族等级性的进一步推演。等级性的实质是不同等级的人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权,尤其是具有不同的剩余分配权。一般而言,等级越高,其所具有的分配权就越大,其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平等,只能是同一等级内部的平等,并没有全社会的平等。所以,有等级就必然无平等。因为平等应当是一个整体范畴,而不是一个局部范畴。 二、有强势,无弱势。我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为强势服务的。这也是文化等级性的一个必然结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然都具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相互间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称的。对强者而言,是权利大于义务;对弱者而言,是义务大于权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反过来是绝对不行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的特点,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说法。民本与人本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人本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范畴,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只是民本范畴。民本的目的为了强者,是最终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人本的最终目的是所有人。所以,民本只是一个局部范畴。当然,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是非常明显的,但这种现实主义导致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而非人本;因为这种以人为中心只是以少数人为中心,只是以强者为中心,而非以所有人为中心。 三、有传统,无创新。祖宗之法不可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顽固特点。由于缺乏创新,所以我国传统文化实质是一种静止的文化,或是一种循环的文化。虽然有局部的变革,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枝叶的修剪或是对整体的一种修饰。其修饰的结果往往表现为对原有本质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实质的变化。这里我国传统文化没有创新根本原因不在自身。任何文化本身都是极具创新力的。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创新,根本原因是外在力量的压抑,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的压抑。创新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对传统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所以,创新总会遭到原有利益集团的抵制和摧残。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均衡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格局是:强势太强,弱势太弱。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创新除非对强势有利,否则,创新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四、有人治,无法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质是人治社会。人治社会反映在文化上,必然是一种人治文化。反过来,人治文化又促生和巩固了人治社会。德治是人治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人治的有效性,道德自律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另外,统治者也是历来喜欢人治,而不喜欢法治的。因为人治为统治者提供了极大地掠夺空间,而法治则不能,因为法治对统治者也是一种约束。所以,专制制度与人治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人治文化是专制制度的寄生物,专制制度是人治文化的进一步推演。 五、有礼节,无理性。中国文化在“礼”方面的表现是相当丰富的。中国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无不纳入“礼”的范畴。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在中国古代,各朝都设有专门管理礼制的官职。在周代,礼制的管理属于宗伯,后世逐渐演变,就成了礼部。“礼”的实质是“利”。“礼”是形式和手段,“利”是内容和目的。在中国,“礼”体现的本质是不平等,是封建等级制度。所以,礼仪之邦不等同于理性之邦。从长远来看,理性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条件。一个国家要实现持久发展,不仅需要“礼”,更需要“理”。所以,必须认识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人性自由、幸福与价值的实现早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最高价值理想,它是一切现代职业或其它社会空间所能带给人的价值,也是一切世俗的社会努力所必须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之一就是每一个人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个性与尊严的确保,以及人性自由、幸福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说,这些现代性的观念就是文化馆日常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无疑,文化馆由于自身业务特点,往往是通过艺术之路来践行文化精神。20世纪是全球按照欧美尤其是美国模式往前发展,所以先锋艺术、时尚艺术或者是流行艺术、波普艺术占了上风。但是哲学家萨特把这些艺术称为恶心的艺术,因为西方的美学变成了西方的丑学,他们反抗现实的结果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么21世纪我们的判断是文化将回归经典的世纪。每个民族都要回归自己的经典,如果没有赶上回归经典这班车,那将被甩出历史的围城。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追新逐后,把一些丑陋的脏乱差的艺术看成是最时尚的艺术。

艺术是一种生活样式,艺术就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形式、一种生活状态。人人都是艺术家不等于艺术家就不存在了。如果一切都是艺术,那就等于一切都不再是艺术。艺术到底走到了哪里?黑格尔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艺术走进了哲学。他认为艺术最终会化进哲学,或者说艺术丧失了自身的规定以后,会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出现。很大程度上这不是艺术主动的投降而是哲学对艺术的剥夺。艺术也是一个复调的、辐射的、网状的结构,这个跟家族相似是有关的,它还是有血缘性的。所以艺术的重建,就是一种对于生活的复兴。比如我们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到底是在审美还是在判断?

第13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25-0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氛围影响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一般一种语言文化的形成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语言的传承、语言接受者固有的文化基因和使用语言的周围环境。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就十分重视英语学科的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也设置大量课时来教授英语课程,基本上使得英语成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高职院校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一种语言文化必然影响该语言的学习和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特点是很有意义的课题,只有了解当前高职语言文化的特点,才能分析利弊,总结得失,查找原因,提出对策。

一、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现状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日常交际用语、基本语法知识以及词汇量掌握得不是很好,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根据调查分析,一部分同学根本没有英语学习的明确目的,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自身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减弱;一部分学生课后学习英语的时间很短并且不能持之以恒。而自主进行听力训练和翻译练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经常会出现老师卖力讲课、学生不配合,以致于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互动,经常会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没人回答,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

2.教学模式简单。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英语教学还是沿袭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重应试教学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及职业需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渐渐觉得基础英语课程是可有可无的,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英语学习也渐渐失去兴趣。上课时,也多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麻木地记笔记,甚至有的同学在课桌上睡觉,最终出现教师卖力讲课,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讲的情况。所以课堂氛围也就显得枯燥乏味,教师的讲授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3.考核形式以应试为主。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试题上下的功夫比较多,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即使在英语笔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他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是很差。根据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高职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那么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目前针对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形式过于单一,期末考试主要以笔试进行,平时考核也仅仅看重学生的出勤状况及作业完成情况,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此势必导致学生不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英语技能的掌握,仅仅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忽略了英语对其今后职业发展的意义。

(二)高职英语语言的使用的现状

可以说,高职学生运用英语沟通的能力很差,而在这个基础上就很容易产生很多冷幽默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式英语在校园间的调侃式的兴起,由于我们的文化还是中国文化,所以即使我们学习英语的语法,但是在严重缺少练习环境的情况下,我们说的仍旧是中国式的英语。目前在高校最典型的一种表达方式是“long time no see”,实际上这是我们打招呼时候说的“好久不见了”,但却被用英语表达出来了,实际上这种语法在英语中是不正确的,但是这种用法却也被承认了下来,中国式的英语也被收录进了英语的语法表达中。

还有一种有点尴尬的情况就是,英语中的极简短的词汇的盛行,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hello、thank you、thanks、goodbye、ye、wc等这些比较简单的词语在校园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的,而这也许还会让我们看到了英语语言文化在中国的改造过程,中国人更乐于说汉语,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其最熟悉的语言,自己说错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说英语没有相应的水平支撑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尴尬。在大学生的聊天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化的变式,hello被说成了哈喽、嗨喽,thankyou被说成了3 Q,bye被说成了88。

二、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

(一)高职英语受应试教育影响巨大,高职英语语言不具备沟通能力

历史原因和选拔人才的机制两方面原因造成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是应试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亟需一大批人才,所以这种应试教育便在中国开花结果,影响了中国三十余年,这么多年来,在教育兴国的政策方针下,我国的高校向社会上输送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亟需的人才,但是也正是这种应试教育也对我们的一些学科产生了影响,拿英语学科来说,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好。应试教育下的英语语言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英语学习只是一种考试工具下的产物,根本没有考虑语言本身的功效。

(二)教学形式单一,高职英语语言成为哑巴和聋子语言

现在的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仍是以课本为主,靠着课本,靠着老师的输出来教学生学习,很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很枯燥,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并且也会觉得即使学习了也会忘记,这在很大一方面降低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一种任务,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授的内容也大都是为考试准备的,为了笔试做准备。这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氛围中,高职英语语言的沟通功能基本不存在,高职英语语言成为笔杆子下的一种语言,听不懂,说不出。

(三)缺乏使用语言的氛围

高职英语语言的简单化说明学生掌握该语言的能力不够,高职语言语言的中国化却说明我们的文化语境还是相对封闭和固执的。就对英语被中国化的过程可以看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的作用之大,同时看出高职英语语言学习方面的困境。传统的中国文化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方面存在天然困惑。一些表达方式,表达习惯都和中国传统的汉语表达方式不同,而我们习惯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来完成英语的学习,用自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英语语言。我们中国文化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内敛的,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在接受别人赞美,比如说被人夸奖“你真漂亮”,我们一定会回答“哪里哪里、你才漂亮”。只有说这类这样的具有谦虚一类的词语才是中国传统表达方式,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而英语语言的文化氛围就开放很多,英国人喜欢直接的表达,不晦涩,实事求是,我们并不习惯那样的表达习惯,也许就看不见英语语言文化的特殊的美。高职英语语言缺乏使用氛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这门语言。日常的交际过程,甚至课堂的学习过程,我们都较少的使用英语语言。英语语言还仅仅存在学习过程,没有相对应的使用圈子和场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原因、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得学生将大量时间放到学习专业课程上,学校一般也不组织英语交流的活动或者空间。学生自身更不太可能主动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高职英语语言缺乏国际性

语言只有经过固化、整理才能成为书籍语言,或者说书籍语言正式的语言形式,不客气的说是过时的语言方式。高职英语语言学习是通过书本学习,这样的英语语言根本不具备国际性。就拿我们常说的厕所一词来说,我们不会知道西方英语国家一般不使用这个词了,但是我们还在一直用着,在高校的学习中,基本上我们学习英语的方式还是双语学习,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通过边英语边汉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说能力的不足,大大降低了英语语言信息量的采集以及吸收。高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压力较大,高职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没有时间去接触当前的英语语言。这种种原因就导致了我们学习都是中国的英语,没有和国际的新的英语语言文化接轨。这样,我国的高职英语语言不具备国际化,不能和其母语国家实现接轨。

三、结束语

英语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具备固有的特点。只是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不免掺杂了我们高职院校的特征,使得我国高职英语语言文化呈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本文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使用氛围和缺乏国际化几个方面阐述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旨在将现在情况阐释清楚,以便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高职英语语言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红艺.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J].中国科技投资,2013,(02):204.

第14篇

关键词: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引言

美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区域和类型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但与其他西方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它不但有别于与其有着亲缘关系的英国文化。而且有别于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融、不可分割的。首先,语言体现了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化的狭义定义,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的中介。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的形成特点。

一、美式英语的形成背景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文化大融合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在北美建立多个殖民地,而在殖民地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之后不断有欧洲人移民到这片大陆上。自殖民地时期,美国英语就在多民族的接触与融合中从异族的语言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内涵,加快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美国英语的独特的融合特征。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移民群体的语言词汇不断渗透到美国人使用的英语里。另一方面,美国政治、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推动了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美国英语的独立与发展。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别于英国英语的民族语言,美国英语的形成关键在于这个民族在新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不拘一格地创造和使用新词。而美国英语中丰富的新词都是出现在普通大众的言谈之中。由于美国新社会特有的力量和群众性语言占据优势,因此,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由下而上发展的。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是美国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方言和俚语一样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是美国民族语言的生命源泉,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美国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区别于英国英语而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二、美式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1、个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在美国英语中的表现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由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美国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表现个人主义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limitation(自我制约)、self-cultivate(自我修养)、self-conquest(自我战胜)、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ontrol(自我控制)、self-dependence(自立)、self-reliance(自我依靠)、self-responsibility(自我负责)、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self-salesmanship(自我宣传)、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protection(自我保护)等。个体主义价值观特别重视对个人空间和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privacy"(隐私)一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生活空间还是在情感处理上,哪怕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

2、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并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来自印第安语。如mose(麋)、pecan(美洲核桃)等。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等。另外,许多与印第安人的部落关系、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农作物以及社会机构有关的词也来自印第安语。

3、美国英语使用的通俗化和标新立异的意识

美国人在词语的使用上有通俗化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力求形象、易懂。最能体现美国人用词通俗化的是美国俚语。美国俚语是平民百姓的语言,虽通俗形象不矫揉造作,但有些也难免流于粗俗,这些粗俗的俚语不宜登大雅之堂。但有时为了避免语言单调和落入俗套,上流人物甚至总统也敢离径叛道。贵为总统,出言粗俗,无非是想表明自己敢于向常规与正统挑战,在语言表达上突出自己的粗犷个性和创新意识。汽车文化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点,美国人经常借用汽车的商标来比喻其他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如,美国Ford汽车公司曾生产一种滞销的Edsel牌汽车,于是,Edlse就常被用来比喻为"彻底失败的产品或人"。

结语

美国英语丰富多彩,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而且,美国英语的每一个演变都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与美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和文化思潮的折射。在美国英语中,不仅蕴藏着美利坚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正国.从美国地名浅析美式英语来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第15篇

[关键词]新疆;文化互动;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共生

“文化是指规约社会成员行为,调节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人为的信息系统。”[1]文化产生于人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互动是指在相关民族文化调适的基础上,其作用与反馈交错出现且连续耦合运作的过程。”[2]无论在中国古代社会,还是在近现代时期,多元民族文化之间的并立与调适在新疆地区都是十分活跃的。因此,我试从文化互动的视角探讨历史时期及当代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共生。

一、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新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摇篮。新疆深居亚欧大陆的腹心,内部因天山横亘其间,自然形成了南疆和北疆两大地理单元。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一方面具有封闭性,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国内方面,天山以北的牧业区与蒙古草原绵延千里,而天山以南的农业区通过河西走廊,与中原农耕区结为一体。[3]在国际方面,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及其联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更使得位于东、西方交往要冲的新疆成为除敦煌外唯一的世界上四大历史悠久而又影响深远的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体系汇流的广阔舞台。[4]如今,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构想,特别倡导文化宽容,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兼容并蓄、共生共荣。因此,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近现代时期,新疆都是一片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广阔天地。

二、新疆丰富多样的多元民族文化互动

文化互动类型理论是以多变项描述和阐述文化变迁过程的理论,结合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下文重点对同层级文化互动、异层级文化互动、传统与现实互动进行阐述。1、同层级文化互动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是同层级文化互动的首要表现。目前,在新疆生活的汉族人口主要是清代以后从内地来疆的迁移者及其后代。一代代新疆汉族人以北方汉族文化为基础,并吸收了随人口迁移而来的各地汉族风俗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多元性、变动性及非传统性特点的地方汉族文化,体现在新疆汉语方言、饮食文化、双重地区观念、礼俗简洁等方面。[5]以“新疆汉语方言”为例,“新疆汉语方言”专指“老新疆话”[6],其词汇系统由中原文化的基本词语,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的基本词语,新疆本地的词语,大量的借词等构成,“反映了语言在其发展变化中具有的融合特点。”[7]其次是文化移入。“文化移入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持久接触而引发的双方文化的变迁”。[8]当强势民族的文化移入时,弱小民族的文化就不得不与之调和。公元6至15世纪,阿拉伯文化传播到新疆,并逐步使新疆地区在语言、人种和宗教方面发生了“西域文化史上世界罕见的三大巨变。”即:“当地的民族语言几乎从印欧语系全面突厥化为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当地的原欧罗巴人种几乎全面混血化为突厥语族欧罗巴•蒙古人种,多种信仰的当地主要民族几乎全部伊斯兰化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9]这一文化移入过程对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异层级文化互动复杂社会的文化具有多个层级,如“中心——边缘”或“中央与地方”或“主流文化——亚文化”或“大传统——小传统”等,不同层级文化之间的接触与耦合,即为异层级文化互动。在我国古代时期,在中央和西域的异层级文化互动中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导。王尚达、杨恕用计量史学的方法对自公元前101年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官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2012年的中原王朝和西域四类政治关系的存在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新疆地区有67.1%的时期全部或部分受中原王朝管辖,32.9%的时期与中原王朝保持臣属关系和一般联系。[10]从时间对比来看,在中央王朝与西域的关系中,西域接受中原王朝管辖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因此,二者的文化互动至少在此间三分之二的时间内得以存续。两千多年间,中央王朝和西域之间设官置所、屯田、使臣商团往来、通婚,甚至包括战争在内的多重纽带,不仅发挥了建立与稳固中央与西域关系的政治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中央王朝与西域自然而然而又绵延不绝地发生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互动。这对于异层级文化互动的双方都是泽被深远的。少数民族学校中存在两种语言教学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存在,但并未将其称为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新疆语境下的“双语教育”属于狭义范畴,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系统中以少数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汉语作为教学语言,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学习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同时学习学科知识的添加性教育。[11]即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的双语听说读写能力是手段和工具,是双语教育低一级的要求,而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两种文化的能力才是内容和目的,是更高一级的目标。通过同样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汉语,使学生透过语言的窗口,看到更为广阔的文化的世界。双语教育致力于培养通晓两种语言、适应两种文化的“双语双文化人才”[12],他们既能继承本民族的语言及文化并对其充满感情,又能了解并借鉴、吸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乃至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成为当代新疆地区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现代文化互动的一张张名片。3、传统与现实互动传统与现实的互动也是文化互动的重要类型之一,二者在接触的过程中,传统对现实起着约束和规范作用,然而现实变化又促使传统重塑。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不仅面临着与现代文化的交流、碰撞,更为严峻的是,传统文化有形的和无形的部分正在逐渐消失,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正随着老艺术家的逝去而面临着无法传承、无法重现的困境。在新疆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互动中,柯尔克孜族女红技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积极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利用了新的有利条件,呈现出与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柯尔克孜族传统女红技艺是该民族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双重承继者。1980年代以来,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女红技艺无论是在技艺的传承途径还是在产品的表现方式上都发生了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比较大的变化。[13]在传承方式上,在传统的单一的个体之间的代际传承方式之外,集体化、规范化、批量化的传承方式地位逐渐凸显。如今,柯尔克孜族女红技艺的传承方式包括家庭作坊式传承方式、商铺收徒式传承方式、兴趣小组式传承方式和佣工式传承方式等。在纹样图案的传播途径方面,由于传统的不借助复杂的固定用具,基本上不使用图纸,高度依靠传承者过目不忘心灵手巧的要求越来越难以做到,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柯尔克孜族逐渐采用工具式传播方式,如:借助纸质镂版、图案描摹、复写纸记忆、微型模板和机械复制式传播方式以及其他传播方式传授和交流手工技艺和信息。在社会结构调整、生计方式多样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度渗透等诸多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柯尔克孜族女红技艺在变化的环境中没有固守传统、止足不前,而是以迎合市场经济大潮的姿态,利用有利条件,赢得了新的发展,由以前的“养在深闺人未知”到走出大山,走向国内、外;由长期的自产自用到作为商品出现在各种各级市场。[14]新疆大学教授万雪玉在实地调查、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柯尔克孜族女红技艺源远流长的生命源泉是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物质文化双重特性,长期为全民族热爱与追捧则和其与时俱进的创新本质有内在的关联。”[15]其成功的关键是恰当处理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堪称新疆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与现实互动的典型。

三、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的特点

在梳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互动历史、分析其类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在开放的环境中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无论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还是在近现代时期,新疆这片土地从来不乏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人群来来往往,而人群的流动总是能为新疆的人文环境注入活力。新疆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和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三大语系的荟萃之地,内部又有绿洲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兵团汉文化三者的交织互补,可以说,新疆的人文环境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尽管在某些时期,一种或几种文化处于强势,其它文化“万马齐喑”,但这并不能抹杀总体上在新疆这片开放的广阔大地上,多元民族文化的事实。在历史与现实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经常的多元文化共存状态,使得处于其中的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化接触、交流、碰撞,在历史和自然的“双重振荡”中,每一种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无论是外来文化,还是新疆原生文化,在新疆的文化表现形式都已经是文化本身与其他文化交融的结果。在新疆没有纯粹的某一种文化,而某种文化作为个体的淡化或消失,只是在形式上而言,其实质因素仍然可以在新疆找到痕迹。长期文化互动中形成多维共性。新疆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多民族迁徙、流动、融合的历史,大规模、长时期的民族迁徙促使各民族间的持久接触,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产生了新疆地区的近代民族,民族成分本就是多元交融的。公元6至15世纪,持续强劲的突厥化、回鹘化和伊斯兰化对新疆地区进行了整合,作为互动因子的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之间又形成了一些共性。在经济文化类型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使新疆各民族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南部绿洲农耕和北部草原游牧两种基本的经济文化类型,各民族也因生产方式相同而呈现出相近的文化形态和源流关系。“新疆各民族文化上的共性是多维、多向和多层次的。[16]新疆多元文化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多维共性,既与上述两个特点一样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特点之一,又与上述两个特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共生: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