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关于的哲学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会计是以货币单位为计量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加以实施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理论系统地说明了会计概念、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以及它们对会计实践工作的指导。
3.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理论中的理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科学。
二、会计理论与哲学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就哲学而论,它是关于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哲学涉及的众多学科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是会计理论的指导,要使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科学化,就要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
三、会计核算原则的哲学思考
哲学应用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总结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会计核算的几点原则加以哲学分析,以体现用哲学看会计理论的新视角。
1.真实性原则唯物观。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会计是以特定对象为载体的一项实践活动,无论是运动的资金还是被提供信息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而资金的的记录和信息的提供都要符合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记录和核算,真实、准确、可靠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受主观意志所左右,不弄虚作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2.重要性原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对与在经济业务中,若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突出反映,则可重点则列、说明,分析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对于次要的事项,则可加以适当简化。这就在全面与重点之间产生了矛盾,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但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如实的分析其特殊性,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谨慎性原则稳健主义。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要保持谨慎。算足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轻易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这刚好符合稳健主义原则,稳健主义以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解决风险与收益这对矛盾,在保证适当收益的前提下规避风险。
4.配比原则事物的普遍联系。配比原则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收入要与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后才能得到该期间的损益。这恰好验证了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的道理,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人们要善于从动态的事物中分析其内在联系。
四、关于我国会计理论哲学性的探索
1.新时期会计理论哲学性的前景
综上所述,哲学几乎体现于所有核算原则,不仅如此,在现有的研究分析中,哲学还涵盖了会计理论的诸多方面,如会计的物质观(经营活动)、运动观(资金运动)、时间观(会计分期)、空间观(会计主体)。如此,哲学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关会计哲学性思考的学术文章渐渐丰富,会计哲学初具规模,现以哲学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七点论,可见我国会计哲学性研究具有可性性和发展性。
2.会计理论创新的哲学思考
(1)会计理论创新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也正是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故在我们会计理论的创新研究中,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解放思想。对原有的会计理论进行本质、全面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挖掘其中的联系,得出更深层次、更具应用价值的知识体系,并将之拓以应用到以后的会计实践中。
(2)会计理论创新要尊重规律,发挥能动
规律是实物的本质联系,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发现之前就存在,只是牛顿将之推广;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论》之前就存在,只是马克思研究揭示了这一规律。会计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它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如果现行的的理论满足不了新时代新经济所要求的质量,那么新的理论必然替代旧的理论,不能墨守成规,否定发展,停而不前。然而这种发展的快慢则取决于主体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自觉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关键词] 希望;力量;哲学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2-1
“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的名言。确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我认为,希望才是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带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人都应该自己给自己希望。因为我们不知道希望所调动的,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很好。
一、希望源自内心的力量
人和树一样,越是想要往高生长,根越要往下扎。有一个俄罗斯心理治疗师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维持的时间是八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容器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容器外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以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上述容器中,结果真的有些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三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个实验虽然残酷了一点,但给人很大的教诲。在艰难困苦之中,心中有希望和心中没有希望,对我们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结果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实验还没有讲完:那两只大白鼠没有死,在第24分钟的时候,那个心理学家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上来了。因为他觉得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一只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二、希望是一种哲学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成功贵在坚持,希望就是力量,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也可以变成希望。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希望所在。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在生活中应当占据什么位置?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哲学家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希望是我们身体的部分,是我们的耳朵,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血液,我们借它看到,凭它听到,靠它存活下去。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总是那些性格乐观、充分自信的人存活了下来。人的一辈子难免会遇到挫折自然环境带来的、别人有意无意加于你的,或许也有我们自己造成的。充满荆棘、变幻莫测的人生是命运对我们的作弄,在这个时候能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就是充满希望的一颗心。
“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一种原动力,促使人们为了它甘愿付出一切努力。希望又是一个目标,让人们在望着它时可一路坚持下去。尽管有时希望会是难以企及的梦,但它依旧召唤人们努力前行。
三、希望就是力量的哲学思考
人们一般以为,只有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即使是非现实的东西,也要被归结为或者还原为现实的东西,才能说明其真实性。但我想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和真实性是否只在于现实性。现实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有界限、有限定:感性中的东西固然是有界限、有限定的,即使是思维中的概念也是有界定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限的。人生的“生”就是生存、生活,而生存、生活是一种行动、一种活动,行动、活动就意味着不断突破有限。人生应是一种不断突破现实有限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希望。我这里所说的希望不是指那种只想而不见诸行动的空想,而是一种使人不满足于和不屈从于当前的现实。希望总是想把尚未变成现实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劳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话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必须具有克服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内在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必须付出切实的代价。希望意味着冲破界限,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出来。实现希望是幸福,但这种幸福是从痛苦中获得的。希望是痛苦与幸福、黑暗与光明的转换,一次希望就是一场不平静的战斗,那种一心图平静安乐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仍然值得我们牢记。
参考文献:
[1]宋阔,张伟杰,冯引.浅议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尚未”范畴及其现实意义[J].世纪桥,2012,(03).
[2]薛晓阳.希望哲学与精神教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8).
[3]张世英.希望哲学[J].学海,2001,(06).
[4]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梦”解读[J].杜敏,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8):15.
【关键词】哲学 物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自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对世界本原的问题孜孜以求,试图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本体论(Ontology)就是说明什么是世界的本质和本性的学说或理论,是“关于存在的一般学说”。虽然这一术语直到17世纪才由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首先使用,但是它所指称的研究领域――“存在”却早已存在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本体论始于西方哲学的发端。
由于本体论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对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异常地丰富。在西方哲学历史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本体论观点,如“宇宙本原论、物质(matter,也可译为质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意志本体论、神学本体论、情感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论的本体论、自然存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等等”。
关于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一直是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一、哲学有本体论
在学术界中有部分学者认为,哲学对本体论问题是采取批判的立场的,哲学没有本体论。他们认为,由于本体论来源于传统的形而上学,而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于它对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超越,摆脱了理论对现实的预设,所以哲学同时也超越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就是对本体论的批判。
这种观点有漏洞的。首先,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有自己的本体论,本体论是无法抛弃的,没有本体论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种哲学理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某种本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哲学自然也不例外,国外的学者在对哲学的研究中还得出了哲学的核心就是本体论的观点。其次,本体论来源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但是在现代哲学中,二者是不能等同的。哲学对传统的行而上学的超越可以等同于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但并不意味着摒弃本体论本身,哲学的变革是对之前那些过时的本体论的扬弃。
哲学是否有本体论的问题,答案已经很明确。本体论问题是进行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必要前提,对哲学本体论的深入研究必然有助于深化对哲学本性和对哲学伟大变革实质的理解。
二、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争论
对本体论问题的反恩和争论一直贯穿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哲学本体论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感性实践活动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但最主要的争论集中在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这两种观点之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学界虽然对本体论问题缺乏明确的意识。但是在实际上是信奉物质本体论的,在当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很显然是压倒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哲学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核心概念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是物质本体论仍有很多支持者。两派观点至今仍然时有交锋o
1.物质本体论及其缺陷
物质本体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哲学本体论的实质应当且只能是物质本体论。现实的世界是指“整个世界”,而并非“周围世界”,人的实践活动所能涉及到的领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实践不能够成为本体。承认实践为本体,就脱离了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
在持实践本体论观点的学者看来,物质本体论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模糊了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哲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类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包举宇内的无限的物质世界。人类接触不到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虚幻的,不能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曲解了哲学的现实功能。哲学为人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提供强大地方法论指导,它关注的是人类具体生活的世界。从高度抽象的物质概念出发的哲学最终只会离现实的人越来越远,不能成为推动现实世界革命化的哲学。
第三,忽视了哲学革命的实践本质。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但是物质概念并不是它区别于其他唯物主义哲学的标志,如果将“物质”作为哲学大厦的基石。那就忽视了正是实践观的确立才诞生了唯物史观的事实,从而无法理解哲学从传统哲学形态到现代哲学形态转换的意义。
2.实践本体论及其困境
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联系人与客观世界的纽带,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能够揭示自然界的性质和客观规律,人,社会和自然界在本质上都统一于实践。脱离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是“抽象的物质存在”,对人而言只是不存在的存在,立足于这种抽象的存在只会使人最终陷入虚无。
在持物质本体论观点的学者看来,实践本体论存在理论上的困难:
第一,犯了多元论的错误。世界在实践本体论者眼中是由“自然――社会――思维”共同构成的一种三元结构。这不是一元论,而是三元论,因此犯了多元论的错误。
第二,违背了自然界早于人类出现的事实。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所以实践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才出现的,那么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很显然并不是统一于实践的,因此实践不能成为本体。
第三,忽略了与超感觉经验的理性层面相关的本质领域。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总是停留在感觉经验的层面上,而对于超感觉经验的理性思维能力,由于我们的感觉经验无法把握,所以是无法用感性实践活动直接加以论证和说明的。
三、物质实践本体论及其挑战
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仅仅是在本原意义上的。在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前提下。实践将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人的实践活动调和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矛盾。“物质”是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唯物论是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哲学的本体论也是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从来不以抽象的、静态的方式谈论物质,他谈论的是物质的具体样态――事物;而他在谈论事物时。又总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从生存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出发的”,可见实践在哲学中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并且物质要通过实践来展示自身,依靠实践活动来不停地改变原来的面貌,最终成为实践的作品。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具有一致性。它们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对不同的问题的回答,两者并不矛盾。哲学在世界观领域是物质本体论,在历史观领域则是实践本体论,物质概念和实践概念在哲学中是统一的,哲学既包含着物质原则,又包含着实践原则;既坚持唯物主主义我立场,又强调实践的唯物主义。当我们正确理解了物质和实践的关系及其在哲学中的地位时,就能把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统一起来理解。
物质实践本体论虽然已经能够较为全面的阐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但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它会持续受到认为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观点的冲击,和这种观点的斗争将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观点认为,对本体论是批判的,并且正是通过对本体论的批判,才实现了哲学对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其次,物质实践本体论被认为是对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之争的妥协性的解释,坚持物质和实践的统一性是物质实践本体论的强大理论依据,但它依然要发掘更多的合理论据来维护其真理性。第三,关于本体论的其它观点也都有其各自合理性因素,那么如何吸收这些合理因素将关系到物质实践本体论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