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开放概念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回顾笔者上周推荐品种,互联网平台概念股最为出彩。生意宝本周喜获四涨停、最大涨幅48%。上海钢联,本周涨幅接近32%。此外,生物医药概念股中智飞生物、香雪制药、金花股份也有不错的涨势。
互联网支付概念股是本周市场最美丽的风景。“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消息称央行再发27张支付牌照,其中外资公司的出现是一种行业开放的信号,刺激了本周移动支付、4G概念股、电子商务概念股联袂走强。以腾邦国际、号百控股为龙头的在线旅游概念股、以深圳华强、深赛格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中科金财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概念股,以富春通信、日海通讯、邦讯技术为龙头的4G概念股涨幅居前。
移动互联网产业驱动性事件层出不穷。百度宣布将全资收购网龙控股子公司91无线,总价为19亿美元,百度风暴加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激战,以天音控股、恒信移动为代表的股票获得市场追捧。Canalys公司最新报告中表示,到2014年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都将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预计出货量将呈爆炸性增长,以九安医疗、丹邦科技、内蒙君正为三剑客的智能穿戴前期龙头股卷土重来,涨势凶猛。此外,阿里巴巴研发互联网电视盒子,华数传媒连续涨停。
正如国务院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所言,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
尤其是自贸区在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方面更是被寄予厚望。“总体方案”明确要求自贸区要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等。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不过,正是基于自贸区目前还只是试验田,其总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因此就自贸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来说,还是相对有限的,不会对股市大局构成影响。其影响总体上只是局部性的,尤其是以上海本地股为主。
从目前的舆论来看,股市对自贸区的正面影响谈论得比较多。但实际上,自贸区的建立对股市也存在负面影响的一面。比如国务院的“总体方案”明确表示,支持试验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鼓励在试验区设立专业从事境外股权投资的项目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投资者设立境外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与此同时,在证监会出台的支持自贸区资本市场建设的五项措施中,其中的第二项措施是,支持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其中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可见,不论是国务院的“总体方案”,还是证监会的支持性措施,都为国内资金投资境外证券期货市场打开了大门,这势必造成国内资金的外流,对A股市场起到一种资金分流的作用。
而且自贸区放开了一些原来外资不能参与经营的领域,如此一来,外资对这些领域的经营,势必对国内同类公司构成冲击。如在自贸区这次对外资开放的商贸服务领域,允许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首批进入自贸区的25家企业中,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由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百视通与微软共同组建的一家从事游戏开发的合资公司,微软Xbox或借道落地,这将对国内同类公司构成一定的冲击。
当然,自贸区的建立总体上是有利于上海经济发展的。因此,自贸区的建立对上海本地股构成较大利好。不过由于自贸区概念股在自贸区挂牌前已经遭到市场的爆炒,因此在自贸区正式成立后,继续对自贸区概念股进行大规模爆炒的可能性不大,但自贸区概念股后市会出现较大的分化。那些由于自贸区设立确实能够从中获得较大受益的上市公司,在经过短线的回调后,后市存在的机会相对较多。如在自贸区或周边有大量土地的公司海博股份、锦江投资、浦东金桥、中储股份;参与自贸区建设开发的公司外高桥、陆家嘴、浦东建设;物流仓储和运输类公司,如:上港集团、东方创业、新宁物流、交运股份;进入自贸区内开办公司或开展业务的公司如百视通、东方明珠等。
金融创新投资大主线是笔者下半年坚决看好的大主流,前几期的文章中多次提出上半年炒手机游戏概念股、下半年进入炒作金融创新概念股的观点,本周终于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互联网大会本周召开,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热点话题,相关概念股经过几周的蓄势整理后,本势突破整理平台,主升浪完美展开。以上海钢联、上海物贸、生意宝、深圳华强为首的电子商务四大天王荣登周涨幅龙虎榜;以物产中拓(钢铁电子网站)、三普药业(电缆宝商务)、三泰电子(金融电子产品服务商)的电子商务新三剑客的涨势也不让老龙头,更是连续涨停受投资者追捧,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成为本周最吸引人眼球的热点品种。
新兴产业投资大主线上,传统行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转型为传媒、智慧城市、手机游戏等新兴产业成为一种时尚,二级市场也以连续涨停表示欢迎。江苏宏宝以拥有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长城影视文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1名交易对方拥有的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连续6个一字板,稳坐本周涨幅头把交椅;大地传媒公司以28亿的总对价,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图书发行等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集团将实现整体上市,受其影响公司股价连续3涨停。此外,本周以紫光股份、佳讯飞鸿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概念股、以朗玛信息、中国软件、新国都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概念股、以汉王科技、中京电子为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以富春环保、燃控科技为代表的环保概念股本周的涨幅也很不错。
涨价概念股掘金起波澜。据媒体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摆脱滑坡局面,这为大宗商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拉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本周市场主力机构深度挖掘和轮番炒作涨价概念股。本周市场以常铝股份为龙头的有色金属概念股、以美锦能源、安源煤业为代表的煤炭概念股、以金浦钛业、中钢吉炭为代表的小金属概念股、以天龙集团为代表的松脂概念股、以双象股份为代表的合成革概念股涨停连连,为稳健投资者提供了最佳获利良机。笔者上期推荐的涨价概念股中,本周市场表现最为出彩的就是染料概念股安诺其的连续两涨停,周最大涨幅达到30%,此外稀土概念股也小有涨幅。
展望后市大盘的走势,从技术上看,创业板指数高位筑顶迹象十分明显,处于补涨阶段的主板、中小板市场也略显疲态,上证指数反抽60季度线2136点未果,指数已呈背离式上涨。从基本面分析上看,国债期货和IPO启动的方案本月总会浮出水面,市场将真正面临更大的考验。综述,笔者认为市场的波段性大调整已经来临,再次建议投资者空仓等待新股大机会,耐心等待九月底、十月初的大调整低点出现的买入良机出现。
展望下周市场热点,笔者在谨慎看淡市场的大前提下,短线看好小额贷款和生物识别概念股。笔者认为金融创新是下半年投资的大主线,而中国首家小贷公司鲈乡小贷实现海外上市“零”的突破,其创新意义更为重大,同时近期也有民营银行设立开放的新闻,小额贷款概念股或将成为弱市中的亮点。
“具体来看沪自贸区”指数从8月13日启用以来,到现在只有13个交易日,从走势图来看,该指数在近期盘整8个交易日之后,出现连续三次向上跳空的走势,从股市20年的历史来看,板块指数能够有这样的走势是罕见的,那么我们看看“沪自贸区”为什么会出现连续的上涨行情?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是中国又一次升级版的改革开放,意义深远。如果能够顺利推进,一定能够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会带来新一轮改革的巨大的示范效应。其核心就是“金融”改革,由此带动贸易自由化、税制改革、外资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变更……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法人的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开放外资银行、民营银行。无疑是在革现有银行的命,更加市场化、自由的金融机构,无疑可以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而老百姓的投资渠道也活了,目前金融界的“影子银行”等问题也就能解决。
贸易更加自由化,无疑会促进交易,与其让老百姓越洋跨海去扫货,钱被外国人赚去了,还不如在国内,让国内的企业赚钱,虽然关税减免了,但是可以收企业所得税。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许可、监管,调整转变为服务、促进,这样,政府才是服务市民的机构。
从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以后,17年间一直未见第二家民营银行诞生。直到今年才有了开闸迹象,在7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发展民营银行,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全国首份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中规定,民营银行需一次性拿出不低于5亿元不高于10亿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设立后视发展情况逐步增资。对此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中央决策层应多听一些广大中小企业以及基层研究者意见,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民营银行的注册资本应降低,主要为中小微企业及三农服务,注册资本在1000万至1亿元为主,同时应该根据各个区域具体情况来核定民营银行的规模,或将审批权限下放到省一级的政府。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示,9月23日,国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已获工商总局核准。9月以来已有5家民营银行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
概念股遭热炒
在8月份就传出苏宁云商筹建银行的消息,此后进军民营银行的上市公司渐成趋势:腾讯、美的、新希望、苏宁、奥康、中关村等均称要涉足民营银行业。据悉,透露出对民营银行感兴趣的公司已有四十家左右。
进入9月以来,民营银行概念在A股市场飙升,板块的平均涨幅达到20.1%,民营银行第一股苏宁云商的涨幅最大,截至9月24日,苏宁云商在15个交易日内上涨65.13%,市值扩大384.5亿元。9月24日,苏宁云商最新收盘价为13.21元,这也意味着此前参与苏宁电器定增的机构全线解套。友阿股份涨幅达64.3%,红豆股份则上涨了49.5%,分别位列第二、三名。腾讯科技在公布进军民营银行领域之后,股价也创出422.4港元的新高,总市值达到7828亿港元。
背后逻辑
有人称,金融股的下跌和民营银行概念股的暴涨构成了盘面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银行业的开放、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特别是像阿里、腾讯这样掌握客户资源、渠道和大量交易数据的平台型公司若拿到银行牌照,对传统银行业将产生革命性的颠覆。
目前,在中美金融合作战略中,美国利益主导的对华博弈战术推进政策上占据主动(比如美方要求人民币升值和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而我们的主动表现似乎略显不足(比如要求美国降低对中国资本在美国投资和消费的壁垒,以提高我们巨额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但直到现在也没能看到局面有所缓和)。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屡屡在美受挫,笔者认为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需倡导内“实”外“虚” 的方针:尽快对民企实实在在地开放金融服务业,而对外资在虚心学习其金融治国的经验的同时,不能轻易向它们开放我们有待完善的金融市场。具体来说,在制造业升级完成之前,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要“先内后外”,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专业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相关的软环境建设、金融合作的思路要从国情出发,不能只注重“对等”的条件。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民营化程度不高,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在国内相对“封闭”的融资环境下难以施展出他们的能量。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在海外投行和私募基金的帮助下争先恐后地进入“开放”的美国资本市场。而很多民营企业去美国上市的目的之一只是获取进入中国金融体系所需要的“光环”,为真正打回中国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避免因只有“概念”而欠缺“实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再受挫折,我们应在金融业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尽快着手向民营企业开放包括融资、信息审核和监管等环节在内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扶持政策。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过早对外开放金融业而对内放任金融歧视,那就会因为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而面临挤出中国产业资本、削弱中国金融监管效率的风险,甚至最终还会因为宏观经济的一时波动被过于敏感的国际资本大进大出而“放大”,遂使中国实体经济的低增长状态被虚拟经济暂时的过度繁荣所替代,这或将以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收场――让海外资本“公平”地拿走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所积累的宝贵财富。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很大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地方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群体和国有五大行客户群体间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此外,由于中国直接融资的平台缺乏一批有高度职业伦理观和创新能力的机构群体,即使近年新增了小额贷款、创业板、私募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格局。而这次中国概念股事件告诉我们:美国市场也是靠不住的,不能依靠美国市场的成熟度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金融业被国际市场边缘化,是导致中方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推进过程中没有办法得到中国金融团队帮助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才让这些民企的海外市场遭受狙击。因此,中国金融业商业运行模式与成熟市场国家的“国际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欧美国家对华“金融合作”政策中的一种动向――强调外在形式上的“对等”。比如,允许中国民企在美国上市的同时,美国却又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尽快开放资本市场。事实上,即使中国金融机构走了出去,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人力资本、商业网络和文化等软实力,依然很难与美国本土企业公平竞争的。相反,美国来华的金融机构等则有太多的比较优势,一旦资本账户对外开放,他们就会利用中国巨大的社会储蓄资源、薄弱的金融监管体系和不成熟的金融发展阶段,进行“无风险套利”的投机。在这样“对等”条件下,结果很可能是我们擅长的比较优势受到抑制,而美国在华获取不对称的合作利益。
因此,中国应加强与对美债权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尤其应动员这些国家合作建立美元离岸市场,并把美国纳入这个市场,增强其与美国在岸市场的开放度和一体化的进程。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中国存量美元资产的投资壁垒,提高中国在海外金融合作机制上的话语权,避免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汇率市场化、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挑战。同时,其他美元债权国也能利用中国巨大的美元储备资产所支撑的美元离岸市场来提高美国在岸市场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无法实现的财富增长的投资能力。
记者告诉他,某些“业内人士”的话并不是讲给投资者听的,他们对上不对下,比的是谁的声音更大,谁的理论更深奥。其实,资本市场理论与日常生活同源,了解国际板并不难。
打开一扇半掩的门
国际板“狼”来了,市场恐慌了,投资者困惑了。“我听说过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也听说过金融板块、高科技板块,甚至新疆板块、海南板块等。这些板都是咋回事?”股民小张被股市中层出不穷的概念给搞昏了头。
此板非彼板
同样是板,含义存在差别。部分原因在于中文的博大精深而造成的理解不易,放在英文中就好理解了。主板、创业板和国际板属于同一类概念,英文分别译作main board、second board和international board;板块则被译作sector,如高科技板块就是high-tech sector。
Board强调异质性,板与板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如主板和创业板对上市企业的资质和条件做了不同的规定;Sector强调同质性,同一板块内具有某一共同特征。
在股市中,板块是指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股票,被称为XX板块或XX概念股,它们因相同的特征而在价格走势中呈现较大的联动性。板块的划分是多样的,如按行业划分,有钢铁板块、水泥板块等;按地域划分,有边疆概念股、首都概念股等;按经营状况,有绩优板块、亏损板块。一家上市公司往往因为其不同题材而归属于若干个不同的板块。如四川长虹,既属于绩优板块又属于家电板块。根据划分范围的大小,板块之间也存在交错关系,如生物制药板块中的个股,理所当然包含在高科技板块之列。
境外企业搭板上岸
国际板指境外企业在国内发行上市的板块。这些境外企业在国内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而被划分为“国际板”。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至今仍是个半封闭系统,遵循了“以我为主、中心突破”的发展原则,境内企业可以走出去(红筹股是一种典型形式),境外企业却走不进来(如果不算三资企业)。在这个大学堂中,先是官办了大学(主板),随后是中学(中小板和创业板),下一步到底是小学(新三板)还是留学研究生院和博士后流动站(国际板),一度颇为踌躇。现在看来似乎国际板已抢占了先机。
资本无国界,市场应该为全球的资本和企业服务。国际板开通,将打开中国资本市场之门。微软、可口可乐等全球著名公司就可以在中国挂牌上市,中国人得以真正成为这些公司的股东。
争论何时休
在推出之前,对国际板的争论将不会停止。纵览两个月来的呼声,有实事求是之辩,也有局部利益之争。在创业板花落深交所后,国际板被深深地打上了上交所印记。为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抢占有利位置,上海媒体频频采用“凝成共识”和“呼之欲出”等字眼,急切态度可见一斑。同样表现积极的,还有事关切身利益的国内外投行。
国际板“招生”开张,焦点不外集中在几方面:是成立专门的留学研究生院和博士后流动站,还是作为大学中的留学生院?生源有哪些?以汉语还是以英语授课?是自主招生还是接受委托培训?入学门槛有多高?
国际板还是国际板块
如果是国际板,那将是地位平行于主板的存在,并特指上海国际板。对上市公司的资质以及上市程序等方面做出专门规定,有新的发行规则和不同的监管制度,以区别于主板和创业板等。如果是国际板块,显然是主板的一部分,各方面要求与主板同,也就是说,赋予了境外企业在中国上市的国民待遇。
谁是上市主体
高盛5月30日研报称,国际板将会集中在红筹股、恒生指数成分股和重要的跨国公司股。报告援引彭博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目前对国际板表现出兴趣的公司包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移动、中信泰富、汇丰银行、长江实业、沃尔玛、通用电气和联合利华。另有消息人士透露,首批在国际板上市公司将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回归的红筹公司可能成为第二批。
综合来看,重要的跨国公司股和红筹股均被认为是国际板的“招生对象”,至于谁将成为第一批“留学生”,尚存在争议。最终的结果可能演变成国际板的第一股给跨国公司,显得名正言顺;红筹股在国际板的发展前期占据多数,这更符合中国实际。
重要的跨国公司股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板主要定义于蓝筹板、大市值板,主要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提供二次甚至多次挂牌上市的机会,因此应先让公认的、位于世界500强之列的优秀大公司挂牌,重点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有重要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优质企业。
红筹股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香港证券市场。中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中国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红筹股是特殊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境外融资的产物,具有“白皮红心”的双重概念,多为资质优良的大国企和著名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借国际板顺势回归。
发行方式:IPO还是CDR
国外企业在国际板上市可以有两种方式:首次发行上市(IPO)或发行存托凭证(CDR)。CDR是指在境外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股票托管在中国保管银行,在上交所上市、供境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
CDR制度的核心是基础股票和存托凭证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货币兑换问题,而中国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将导致CDR与基础股票无法相互替代,最终可能出现A股和H股市场上相同公司股价、市盈率出现巨大差异的情况,易于引发套利行为。此外,CDR发行属于存量发行,市值也不计入交易所,无法通过扩大总市值和交易量来提升金融中心的地位。
换言之,CDR相当于美国大学招了学生,然后通过签定委托协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在中国大学接受留学教育。这显然只是一种初级和补充形式,不能成为主流。监管部门及潜在的上市企业都倾向于采取IPO形式。
计价方式:美元还是人民币
部分学者认为,国际板以美元计价交易等于在国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美元蓄水池”,有利于从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转变,并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创造条件。但以人民币计价的呼声显然更高。
证监会官员曾明确表示,国际板发行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而非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授课时用英语还是汉语?答案显而易见。文化教育领域尚且如此,市场权力更要分毫必争。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必须有自主的定价权。用美元计价,中国就会拱手让出市场定价权。著名财经评论员、本刊编委叶檀说得好,“用人民币计价,起码是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了一大步,而用美元计价,则是一大退步。如果藏汇于民后,民众手中拥有的美元增加,我们应该让美元与人民币更自由地兑换,而不是来替美联储操心,为美元推出更多的区域化投资理财产品。”
上市门槛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发展部总监石晓成表示:“规则的制定将参照国际通行的一些做法,对想要挂牌的公司设置一定的门槛,比如会对公司的资产规模、在行业领域中的竞争地位等做出一些规定。交易所会考虑世界500强或者200强的企业。”
在具体的财务要求方面,根据证监会此前披露的草案,在国际板上市的公司市值在人民币300亿元以上;公司发行前3年净利润总计要达到人民币30亿元以上;公司发行前最近1年净利润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这些上市门槛均指向大型跨国公司。
据了解,国际板将实行审批制度,公司挂牌后也将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国际板海外发展
发展无定式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交易所都是对国际开放的,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上明确区分境内、境外企业。全世界最早的金融交易所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它最初是为了促进与亚洲进行贸易提供融资平台而存在。发展到19世纪,美国开发西部修铁路也要去阿姆斯特丹融资,通过在阿姆斯特丹发行证券然后上市。
事实上,前海规划及土地政策的明朗化,将为深赤湾、中集等在前海4.8平方公里已出让土地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前海的土地出让也将随即启动,全球大型企业入驻即将来临,前海招商引资及开发建设都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可以预见的是,包括深赤湾等在内的前海概念股有望被资金所追捧。
招商局国际走上前台
据了解,深赤湾主营业务为集装箱和散杂货的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及其它配套服务、2012年,受世界经济低位运行、复苏缓慢等影响,深赤湾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1.1万TEU,同比下滑8.3%;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069.9万吨,同比增长15.7%;货物吞吐量6153.3万吨,下滑3.6%。2012年,深赤湾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7亿元,同比下滑7.62%。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9月,招商局国际(00144.HK)与深赤湾大股东南山集团签署了股份托管协议,约定将南山集团持有的深赤湾3.71亿股(持股比例57.52%),委托给招商局国际代为管理。此前,招商局国际通过招商局南山控股和银川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南山集团37.02%的股份,为南山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在本次托管后,招商局国际走向前台,成为3.7亿股股份的唯一受托人,代南山集团行使上述股权权利。
由于招商局国际的大股东为招商局集团,这也意味着招商局集团已经通过多个层面持有深赤湾的股份。其中包括,招商局国际持有深赤湾的大股东南山开发集团37%的股权,南山开发集团持有深赤湾57.5%的股权,即招商局国际间接持有深赤湾20%的股权;招商局国际通过下属公司持有深赤湾一部分股权;深赤湾主要资产是赤湾码头(CCT),招商局国际又通过海丰发展与现代货箱共同持有CCT20%的股权。
深赤湾竞争力有望提升
相关资料显示,招商局国际主要从事集装箱、散杂货的港口装卸服务。而这一业务与深赤湾的主营业务相同。
由于历史原因,在深圳区域内,深赤湾与招商局国际在集装箱港口业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同业竞争;同时,深圳区域内,深赤湾存在着与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的市场竞争。但在实际控制人招商局集团的协调下,招商局国际、深赤湾的合作大于竞争。据业内人士介绍称,此次股权转托管,是招商局集团为提升招商局国际在深圳西部港口的业务以及深赤湾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而做的策略性安排,旨在维持深圳西部港区的有序经营、改善深圳西部港区的市场竞争环境。
事实上,自2006年底以来,招商局国际已通过一系列股权交易不断强化其在深圳西部的领导地位——2006年11月和12月,招商局国际相继增持了深圳妈湾和蛇口股权。通过上述收购,招商局国际将绝对控股蛇口和妈湾码头资产。同时,招商局开始整合港口业务,把旗下港口资产全部交由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招商局国际经营管理,并加大了投资力度,推动深圳西部港区扩建与整合工作。
不过,招商局国际虽然控股了蛇口和妈湾,但它并不负责这两个码头的管理。目前深圳西部港区中的赤湾(CCT)和妈湾码头由深赤湾管理,蛇口码头由现代货箱管理。业界普遍认为,这三个码头中,赤湾码头是管理得最好的,深赤湾的管理水平和经验也被业界所认可。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深圳西部港区包括妈湾、蛇口和赤湾三个港区,投资主体众多,港区竞争激烈,营运效率低下,整个西部港区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效力。然而,一旦深赤湾获得蛇口码头的管理权,西部港区三个码头都将纳入麾下,旗下码头也将拥有较长的岸线,在与船公司谈判时就有了更多的筹码,
此外,从赤湾地理位置来看,从妈湾、 赤湾、蛇口三个码头的装卸与堆放业务达到2000多万TEU,若妈湾划入前海配套,赤湾、蛇口短时间对接其业务可能性将很大,同时分拆码头装卸业务,将让赤湾管理将有利于提升服务价值与减少竞争,提升公司的业绩。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前海土地完成招标之前,招商局国际为前海配套的规划也将出台,深圳西部港口的资源整合已经基本完成,在前海地理独特的赤湾与蛇口再与前海配套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对接,深赤湾将迎重大的发展机遇。
前海概念股受追捧
自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公布以来,前海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在资本市场上,前海概念股也受到资金的热棒。
据了解,前海概念股包括三类上市企业,其一是能够直接参与前海建设的公司。按照前海十年的建设周期及其规划,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71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需投资2665亿元,这对那些直接参与前海建设的公司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商机;其二是能够成为前海注册的公司,金融、现代物流、资讯、科技等四大高端服务业企业将被允许进入前海,其发展将提供无限空间;其三,直接或间接服务前海的企业。根据规划要求,2020年该区GDP达到1500亿元,到2030年达2500亿,因此这些能给前海提供服务的企业也将从前海大发展中受益匪浅。
过去两年间,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稳如泰山的卓越表现与大规模政策刺激下的经济强劲反弹,令全球投资者刮目相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备受追捧。然而,近段时期来,这些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一改往日强劲表现,转入暴跌,究其原因,除了影响全球宏观经济与中国大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外,根本导火索在于接二连三暴露出来的企业会计作假、公司财务混乱与管治缺陷等问题。投资者先前对于中国概念股那种蜜月般的天真期盼似乎已荡然无存,而被震惊、失望、幻灭和愤怒所取代。
几粒老鼠屎,败坏整锅汤
个别中国概念股公司涉嫌财务骗局和欺诈,使人们想起美国的安然、世通和中国的银广夏、欧亚农业等事件。如果查证属实,这些问题公司的最终可能归宿是市值蒸发,股票停牌,退市破产,以及当事人控股股东、董事和高管受到调查与法律诉讼。遗憾的是,几粒老鼠屎,败坏整锅汤。在对中国概念股的整体质疑气氛中,市场良莠不分,清白的中国企业也被无辜连累,股价备受抛售与沽空压力。而一些本来计划去纳斯达克或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则不得不推迟甚至放弃计划。就像每次集体信誉危机后所发生的一样,其代价将远超出几个主要肇事者而为更多的人所承受。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中移动、中石油、中国人寿等大型国企通过改制重组在纽约上市,成功接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洗礼。中国的互联网与IT类公司如百度、新浪等也大多是在美国上市。在中国境内市场尚欠成熟的早期阶段,发达的美国股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融资场所。
但是,美国在股票发行上的高度市场化与便利自由,也给一些中国企业提供了急功近利的可乘之机。它们在自身商业模式尚未稳固、盈利前景尚未明朗、公司管治架构极为欠缺的条件下,就挖空心思寻找捷径,转道后门,借壳上市。这些企业没有经过正常的公开上市程序,在财务报表、资讯披露、公司管治等关键步骤上蒙混过关。通过“走后门”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市场,在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上,这样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总体而言效果不佳,不仅融资额极为有限,而且后市交易不旺,流动性低,大都没有起到改善企业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这类企业薄弱的公司治理不仅是制约它们自身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而且最终触发了一场对于中国概念股的集体信任危机。
最大教训:切忌过于急功近利
上市公司做假账等财务欺诈案件,在西方国家也并不罕见。但是,由于中国社会在转轨过程中法制不够健全,透明度较低,并缺乏的道德伦理约束,企业的诚信问题相对显得更为突出,企业财务弄虚作假与食品安全问题都反映了中国诚信危机的严重性。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与政治中均扮演关键角色,频繁曝光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与公司管治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和软实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中国概念股公司所面临的集体信任危机,必须慎重对待处理,并认真吸取教训。
首先,中国的司法与监管部门应积极配合美国有关当局的调查处置。尽管中国政府对于海外上市的非国企中国概念公司并不负有主要监管责任, 但鉴于这些企业的资产和业务主要在中国境内,它们中“问题企业”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上市公司的集体声誉和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因此,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商务部和公安部等机构可以配合有关境外当局如美国证监会(SEC)、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局(PCAOB)及司法部门的工作,对个案的调查和司法程序提供必要的便利与协助。
其次,也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切忌在资本市场上过于急功近利。借壳上市、反向收购似乎能提供一条上市融资的捷径,但这是一条短暂、获益有限且不可持续的途径。对于想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应当考虑正常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的途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期和合适的地点上市。企业应尽可能得到有专业经验和市场声誉的投行、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的辅导服务与尽职调查,在财务体系、信息披露、业务模式、公司治理制度上满足上市地监管要求及市场最佳操作标准。
如果企业还处于发展期中的较早阶段,尚不具备公开发行上市的条件,则应优先考虑其他融资途径,比如引进合适的VC/PE 投资者。在他们的资本与专业支持下,企业可以更快地发展成长,并在财务管理与公司管治上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为公开上市创造条件。
第三,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仅意味着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而非可以在财务和公司管治上松懈敷衍。事实上,海外公众上市公司不仅面临着投资者压力、监管要求以及媒体监督,且受到做空机制的强有力约束,中国概念股此次暴跌,与做空机制的放大效应有着紧密联系。而建立透明诚信的公司文化,不仅能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包括融资在内的资本市场诸多功能,更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基石。
财务诚信透明与良好的公司管治,不止是美国、香港等发达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显得更加重要。中国现阶段境内投资者绝大多数仍为散户,专业能力有限,因此“孤儿与寡母”受害的风险也最大。不管上市地是在境内,还是美国或者中国香港,从投资者保护、企业公众形象、市场竞争力与长期股东价值创造进行全方位考量,诚信透明与良好公司管治是中国所有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有很大潜力显著改善提高的领域。
一些怀揣淘金梦想,纷纷赶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本以为可以在广阔的全球资本市场乘风破浪,没想到却搁浅在了沙滩上。
日前,国内首家多品牌经济型酒店汉庭连锁酒店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收于13.92美元,较发行价12.25美元上涨13.63%,融资金额达1.1亿美元。成为2010年在纳市登陆的首家中国公司。
然而,并非所有中国企业的赴美之路都一帆风顺。原定于今年1月在纽交所上市的江西上饶晶科能源无限期推迟了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而此前,重庆大全新能源以及深圳创益科技也先后宣布延后登陆纽约股市计划。
或许那些未上市的企业反倒应该庆幸,因为在海外投资人眼里,中国概念股的金字招牌不那么吸金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纽约股市上的“中国概念股”分化趋势明显,只有少数受投资者极度追捧,大多数则是无人问津、几无交易。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新加坡等其他国家的证券交易所。
海外上市到底是福是祸。其中一些勇闯海外的企业是不是本应固守本土呢?
海外淘金
“5年之内一定要上市!”江苏宝缦卧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维祖让人把这几个字绣在西服内侧,以随时提醒自己“上市是头等大事”。
资本市场的“魔力”让人无法抗拒。上市给企业开辟了一条持续、稳定和高效的融资渠道,一旦搭上资本市场的“引擎”,要飞起来也就指日可待了。于是“上市”成了许多企业家的梦想。而到资本更加充裕的海外上市,则是那些实力型企业的梦想。
“当时我们花费了整个上市融资额近7%的成本,才成功上市。”辽宁万得汽车董事、财务总监袁辉对《IT时代周刊》表示,“而现在,我们对美国资本市场越来越熟悉,最近一次我们仅花了5%的成本就在市场上成功融资7500万美元。”
境外上市一本万利的资金诱惑,国内上市审批过程的不稳定,加上近年来海外交易所频频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中国企业又一次涌起了海外上市的。
清科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共有62家中国企业在海外9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03.17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增加25家,融资额则增加了1.94倍。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潮继续,包括大连星源船舶燃料有限公司、21世纪不动产等公司先后在纽约股市进行IPO。此外,纳斯达克、香港主板和香港创业板今年的IPO“成绩单”分别是8家、40家和7家,而去年分别只有3家、23家和1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有1000多家,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约合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在美国主要市场(纽约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及两个场外交易市场)中,具有中国背景的上市公司已达约500家。中石油、中石化、中医电信、中国移动等在香港上市的大型中国国企,在美只是以存托凭证(ADR)方式上市,其他中国概念股主要以中小型公司为主。
现实跟理想总有一定的距离。企业漂洋过海赴美上市是瞄准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但市场残酷,很多公司上市后的股价长期低迷,无法得到美国市场的足够重视。这让花费了巨额佣金上市的中国企业颇为感慨。
得意者寡 失宠者众
本刊记者查看近一年来的美股交易情况及各大分析机构的股票评级,发现500家赴美上市公司中只有百度、新浪、网易、搜狐、盛大、无锡尚德、新东方、携程、分众传媒等为美国投资者所熟悉,交投活跃,其余绝大多数不在美国投资者的视线范围之内.它们的股票乏人问津。
更为惨淡的是,今年初美国投资公司Pali oapital发表分析报告称,广而告之、掌上灵通、橡果国际、九城、侨兴环球、九城关贸6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目前市值已经低于净现金头寸(指股票净现金值)。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完全不被美国投资者看好。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美国市场的投资习惯,5美元通常是一道槛,一只股票股价一旦跌破5美元,就很少有机构关注,交易量也会很小――这些公司的股票很可能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的价位上。
另外,由于美国《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严格要求,这也致使九城、华奥物种、昆明圣火药业、晶澳太阳能以及台湾医疗设备公司Aceumy等正遭集体诉讼,官司缠身,股价下滑。而以万得汽车、哈尔滨电机、中国阀门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型公司,本来就被业内称为“半死不活”的上市公司,它们在行业内具有的竞争实力有限,在国内就很少有人关注,更何况海外投资人。
财经评论家周俊生认为中国概念股在海外成交量稀少属于正常现象。首先,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全球股市一直萎靡不振,就目前美国等国家的股市来看,部分股票没有什么成交量也是常态;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总是挑自己熟悉的股票来买卖。由于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有隔膜,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股市的投资者来说,中国的公司是陌生的,交易清淡,或者说不及他们的本土股票交易活跃,这都是正常现象。
但是,数据显示,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真正有交易量的只有150家,几无交易的比例反倒高达60%。业内正在努力,试图挽救这些半死不活的上市公司。因此,在北京和纽约两个隔太平洋相望的城市,最近不约而同成立了两个关于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行业协会(北京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协会和纽约的中美上市公司总裁协会)。两家协会成立的目的出奇地一致――帮助在美国上市的诸多中国公司或者是正在谋求在美上市融资的中国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瓶颈与困惑。
由此可见,上市是一剂良药,但并非适合每一家企业。
海外上市需谨慎
一般而言,在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企业在哪一个地方上市,不必作太多考虑。但是,中国股市还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因此,中国企业是选择在海外上市,还是在国内上市,就应该有谨慎的考量。
周俊生认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应该在国内上市,其他企业必须考虑在哪里筹资更方便。就目前来说,由于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流动性方面更有活力,特别是对海外热钱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国内上市可能反而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企业上市,最重要的应该看这个企业的经营方向在哪里。“我国一些海外上市股票之所以交易冷清,与这些企业在海外并无业务开展也有很大关系。”周俊生说。
另外,企业上市之后也不能从此高枕无忧,只等着收钱,还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营销。
“成功上市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投资者关系公司Dragon Gate行政副总裁朱丽洁说,“美国的投资者离得远,无法想象中国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包装和营销就变得特别重要。”她还建议,在上市前后,对公司股份的营销应该是非常系统的。从公司的简介资料到财务数据指标、业务模式和增长方式,都需要精心修订,再系统并有针对性地向相应子行业的投资基金进行推介。
而那些自我营销不够积极,或者没有很好地用资本市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进行沟通的中国企业,其真正价值就常常不会被投资者所了解,从而造成其股价的长期低迷。
此外,当中国的CEO面对美国基金经理的时候,财务习惯、金融体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疑惑。而且,很多中国的CEO并非财务出身,他们所报出来的一些数据,很有可能是严谨的分析师所无法接受的。
在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安防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而安防概念股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安委,就让安防概念股行情一度爆发。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也会让各方更加重视安防投入,特别是安防产业与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结合方面会更加给力。
实际上,从2013年6月底,新疆发生暴力袭击案件后,股市对于安防概念股已经开始炒作。10月30日,金水桥恐怖袭击案后,安防概念股再次被炒作。
未来市场广阔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明确了三项经济推进措施,包括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其中,棚户区改造和铁路建设,都需要大量摄像头、安检设备等安防投入,各地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对安防市场需要巨大。在国家大力加强基础建设的当下,与安防相关的公司的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强劲。
有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防投入将不断增加。应对恐怖活动,事前预警是主要手段,安防全国一盘棋,联网智能平台和应用投入亟需加大。
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安防作为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刚性需求是必然的。2012年国务院预算报告显示,“公共安全”2012年预算数是7017.63亿元,比2011年执行数增长11.5%。另外,近期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安防行业未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注三大优势公司
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四大趋势,将推动安防产值成倍提升。数字化和高清化主要是指包括摄像头在内的一整套设备的升级换代,更先进的设备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四化”意味着更加先进和智能的设备,同时也意味着安防进入智能应用时代,软件应用平台在安防中的投入比例也将大大增加。一些分析师将安防行业分为设备安装、应用深化和运营三个发展阶段。2013年是国内安防智能化应用元年,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安防应用企业的收入增速明显提高。安防行业价值链下沉,应聚焦那些拥有客户资源、资金实力和平台技术三大优势的企业。
总体而言,平安城市建设提速,聚焦高清智能监控领域,安防应用迎来春天。看好具备客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安防应用上市公司,可适当关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东方力网、华平股份、数字政通等安防龙头股。
安防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海康威视(002415)龙头公司持续受益
作为国内视频监控龙头厂商公司,海康威视研发能力强,编解码技术领先,是提供深入编解码芯片软件设计的垂直一体化厂商,其关键后端设备DVR全球第一,国内绝对领先。未来将受益于安防行业的持续增长。
随着安防行业进入高清化和智能化时代,海康威视保持在行业安防的龙头地位,运用自身软件平台及硬件优势完成垂直整合,向民用安防运营转型,并通过摄像头集成路由器、机顶盒、穿戴式设备、无线模组等其他信息传感设备,成为家庭核心数据入口,通过大数据商业模式,进一步打开市值空间。
大华股份(002236)公司盈利能力稳定
2013年大华股份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市场营销,销售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控制费用,从而使营业利润同步增长。公司2013年四季度实现营收21.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0.44%,盈利能力稳定向好。
2013年大华股份推出的股权激励,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伴随着安防行业竞争加速,“规模化、平台化、垂直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只有行业的龙头企业才能更好地享受行业成长。大华股份作为安防行业的双寡头之一,将充分受益行业的高景气度。
佳都科技(600728)专注安防视频监控平台
佳都科技公司的智能化安防视频监控平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安防行业智能化趋势将紧随高清化趋势之后到来,平安城市对于视频监控平台的需求将大增,城市级安防平台项目金额从一两百万元提高到数千万元。拥有智能化安防平台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工程项目中会采用自家解决方案,对设备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毛利率可高于普通工程商7%-10%个点。
目前,佳都科技自有以及子公司天盈隆的安防前端产品虽然和一线厂商尚有差距,但是在安防芯片商方案愈加成熟的高清趋势下,前端设备的差异化缩小,自有产品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东方网力(300367)产品附加值较高
东方网力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城市视频监控市场,产品包括视频监控软件及配套服务器、视频存储设备和视频编解码器等。公司产品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级大项目中成功应用。受益于平安城市建设,20 09 -2012年,公司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东方网力产品附加值较高。公司视频监控平台产品在安防产业链中处于核心环节,产品技术附加值较高,且公司的核心产品采取开放式体系结构,可兼容大多数厂商的设备。考虑到政府在招标时较为关注产品稳定性、兼容性和投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上市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将助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英飞拓(002528)活跃的安防概念龙头
英飞拓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端安防产品供应商之一。其主要产品构成为前、后端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类产品及出入口控制产品。该股此前也是活跃的安防题材龙头股。
英飞拓近期披露了2013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26 . 8 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80万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处电子安防行业继续维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国内销售情况同比好转,费用控制、资源配置优化、营运效率提高方面均取得成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也获得较好收益。
数字政通(300075)智慧城市中的安防概念股
“制度红利”:由内及外
中信国际的研究报告指出,刚刚获批的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尽管自贸区的一些详细政策细则还未出,但自贸试验区将比此前的综合保税区和其他试验区更加开放,将推动税收创新、监管创新、行政法规创新,包括可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试行^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等,预计也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突破。
短期看,上海自贸区主要受益的区域还是集中在自贸区内部,以外高桥地区为核心扩展至洋山港临港新城与机场保税区。上海自贸区设立有助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助力区域经济增长,间接使区域零售行业及相关服务行业受益。中长期看,若复制自贸区经验,将上海自贸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则区域零售行业有望直接受益:区域内税收优势将使商品价格具备竞争优势,有助于拉动区域内商品销售;在区域商品价格优势带动下,来沪消费人数规模有望增加,这将提升区域零售行业景气度,本地零售行业有望中长期受益。更长期看,上海自贸区随后或将辐射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区域。伴随着新的试点区域得到逐步扩大,“制度红利”有望辐射至全国。与自贸区直接相关的贸易、航运、港口、物流、建筑、地产、金融等领域有望受益。
受上海自贸区以及金改等消息刺激,9月2日开始,相关个股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沉寂多时的上海本地股集体发力,并有22只相关个股涨停。陆家嘴、浦东金桥、界龙实业、申达股份、上港集团、华贸物流、龙头股份、爱建股份等众多上海本地股直奔涨停。9月3日,自贸区相关概念股继续飙升,冲击涨停个股有所分化,数量较前一日明显减少。陆家嘴、浦东金桥、东方创业、锦江投资、华贸物流、上港集团、海博股份、龙头股份、东方航空、徐家汇等个股涨停。自上海自贸区概念发酵以来,相关个股被市场疯狂炒作,整个自贸区板块涨幅高达130%,其中上港集团因市值大、涨幅高,对整个板块影响较大,涨幅靠前的个股主要集中在物流贸易、港口、园区开发、金融行业,这些也确实是最受益于上海成立自贸区的行业。
炒主题概念的个股,是对预期的疯狂追捧,无法用PE\PB估值去衡量贵贱,其中蕴藏的风险也是极大。自贸区在正式挂牌后,相关上市公司的受益程度有多大、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能有多大推动作用都无法准确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外高桥(600648)的保税区和物流园区升级为自贸区后,将大幅提升其土地价值、仓库价值与房屋价值,是受益最直接、最显著的公司,值得长期跟踪。
追寻三条主线
上海自贸区启动已然箭在弦上,而自贸区概念股也已然坐上了“火箭”。那么究竟哪些个股将真正受益于自贸区?记者建议循着三条主线寻找投资机遇。
第一条主线:服务贸易。
上海保税区域协会会长卞祖耀表示,未来在试验区内,将按照“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区内自由流动”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一线进境货物“先申报、后人区”的海关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先入区,再申报”,最大限度地提升一线进出境便利程度和物流效率。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外,上海自贸区还可以探索拓展功能,对新型贸易业态先行先试。尤其在服务贸易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海某投资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企业家得到的信息是,与贸易相关的很多行业将取消行业准人审批,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能从事相关行业。“如果是这样,那将极大激发经济活力。贸易和服务业将率先受益。”该人士称。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表示,自贸区涉及多个服务行业,如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领域。届时,境内企业境外投资更为便利,投资数量及金额将进一步提高。
至于密切相关的板块,长信基金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谢恒先生认为,上海自贸区破题对离岸贸易、港口物流类上市公司无疑是大促进。自贸区将有效带动长三角发展,随着洋山港成为国际中转港,离岸金融发达后会大大提升客、货吞吐量,对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显而易见,如上港集团、上海物贸、浦东建设、上海机场、东方航空、亚通股份等业务和估值均得以提升。
此外,相关上海贸易公司也应得到投资者的关注。
宝钢股份董事长何文波8月26日在网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是国家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对于宝钢这样一个多元化、国际化钢铁公司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宝钢旗下华宝投资、财务公司,原料、钢铁销售等业务板块都可以从中获得制度红利。
第二条主线:拥有大量土地的公司。
上海本地股中有多家公司在自贸区内有大量土地,这些土地价值重估为相关公司业绩转折带来的机会也不容小觑。
浙商证券房地产分析师戴方告诉记者:“这总体来说是利好,因为它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智慧分析师谢祖平表示:“由于上海自贸区涉及新的服务业平台,在人口密集、集中分布的地区,会带动地产业价格的上涨。”
目前来看,拥有土地直接利好的上市公司有外高桥、上港集团、浦东机场、浦东金桥、界龙实业、陆家嘴等。
第三条主线:金融改革。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后会出台怎样的优惠政策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该怎样体现开放式的安排,与主要国际货币、经贸兼容,全球性兼容“零关税”,以及自贸区未来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下的开放,境内基金将可直接向境外投资者募资,注册在自贸区内的境内基金甚至可直接募集外币。这些均意味着自贸区将实行大刀阔斧的金融改革。
8月9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十条”的指导意见,上海出台42条措施,明确上海要结合自贸区建设的要求,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在支持自贸区建设方面方案提出,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外汇管理筒政放权,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
相关个股有浦发银行、龙头股份、上海三毛、锦江投资、上海物贸等。
等待去伪存真
投资者千万别在飙涨后再追涨,牢记:追涨杀跌是投资大忌。不过,上海自贸区的批准意义深远,对上海及全国的影响也很深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本地股中的相关个股有望持续爆发,走出一个漂亮的上升通道。因此,在飙涨后回落调整时,可以大胆介入自贸区真正受益股,长线持有。
虽然上海自贸区构成重大的主题投资机会,但必须指出,根据过往主题投资机会的经验,主题投资一般分为阶段:第一阶段是鸡犬升天阶段,第二阶段是去伪存真阶段。在第一阶段,政策比较朦胧,相关概念的行业和股票会被普遍炒作:第二阶段,随着政策细节公布和落实,具体受益的行业和公司、受益的程度会比较清晰,这个阶段,单纯概念炒作的股票会退潮,而真正受益的公司则值得中长期投资。就当前而言,招商证券认为,市场已比较充分反映了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利好,自贸区概念的股票炒作已处于全面普涨阶段的尾声,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临近,具体政策安排会更
加清晰和明朗,下一阶段应该是个去伪存真和分化的过程。
自贸区主题投资思路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主要受益的行业包括:
1、零售行业
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早期.首先受益的应是比较灵活、法律细节简单的零售业。香港是一个完全意义的自由港,截至2012年,目前中国内地旅客数量占访港游客总数的72%.大部分是来港购买免税品.中国内地旅游总消费额为2932亿港元。假设上海的免税购物区与香港类似,香港购物天堂地位势必受到较大的冲击。因而,上海零售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区域内地产、园区开发以及建筑行业
上海自贸区规划面积仅28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港口投资与地产投资.而随着区内经济活动的增加,吸引企业入住将推动“三港三区”内物业的增值与租金上涨,将利好拥有土地的企业、园区开发企业及建筑公司。
3、港口、航运和物流行业
从国际上看.上海国际中转集装箱比重过低、上海港疏运条件不发达。随着自贸区的成立.园区内产业集聚形成物流域(DLC),海空联运将加快货物周转速度、促进货物转口与航运服务。此外,依托海关与贸易优惠政策落地,凭借国际有力地位分流欧线.中东和东南亚的国际中转箱.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发展物流,区域分拨中心、冷链仓储。国际货运中转业务有望得到快速发展,带动相关的港口、仓储、物流.运输公司
4、金融业
金融领域的开放应该是自贸区改革的核心.从全球自贸区发展情况看.新加坡、迪拜等均是区域金融中心,拥有全球结算、离岸金融和金融产品交易等完备的金融体系。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将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降低融资租赁公司的限制,并允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迄今为止的汇改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贡献斐然,这也是为了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相称。至于未来的汇改方向,还是在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目前还不是世界强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因而,中国在现阶段还是在汇率未完全与市场接轨的“人工呵护”下成长的经济大国。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是大势所趋一一只有能够自由买卖,汇率随市场波动且币值稳定才能成为人们愿意持有的硬通货。
汇率机制僵化和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使人民币升值预期挥之不去,无风险的单边投机行为,又造成了预期的自我实现。因此,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成为下一阶段汇改的重点。
尽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将向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迈进,但短期由于受制于各种因素,仍不宜操之过急。事实上,正是由于我们没有盲目追求汇改速度,而是强调汇改质量和效果,特别是通过人民币的小幅渐进式升值,逐步增强汇率弹性的做法,才使得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大方向上看,汇改的确是一个正确选项,是符合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之需要的,但汇改过程一定要讲求天时、地利。目前,由于银根紧缩,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目前正在亏损甚至已经关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与此同时,包括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外市场目前的境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坏得多,国际市场需求复苏比较缓慢。在此情况下,人民币汇改的操作一定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能够出岔子。
一旦人民币升值过快,将对相关产业造成很大影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一旦升值过快,很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又突然贬值,将引起大量外资出逃,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最近一段时间在纽约证券市场上,一些中国概念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有意做空,一些投资者则开始买入中国概念股票的看跌期权。我认为,国外投行似乎在为看空中国经济而磨刀霍霍。实际上,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日益发达的今天,国外金融资本“多翻空”至少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
障碍的。13年以前,国际金融投机大鳄索罗斯就曾经针对泰铢下过如此狠手,并由此连累到韩元、港币、新加坡元等周边货币汇率的稳定。
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确要有防人之心,但也不必草木皆兵,只需要防止极端化即可。人民币升值是可以的,但不能够总是“升升”不息。尽管都在提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但不少人更多地是把它理解为升值,认为升值的幅度还不够。
事实上,真正的方向应该是有上有下,有升有贬,过于单边化的升值过程也不一定符合汇率形成的规律。当然,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实现起来受到的制约却很多。
消息出台后,投资者便对股票市场中的相关概念股进行了挖掘,约有四十家左右公司控股或参股了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等,市场给其命名为“金改概念”或“多元金融”,也有人称其为“民营银行概念”。该类概念股的龙头是香溢融通,主要业务包括了担保、租赁、典当、委托贷款等类金融业务。由于其拥有丰富的类金融业务管理经验,市场预期其将从本次金融改革中有较大获益。这个公司的股票在该意见出台的前后两个月左右时间,最大涨幅达到了89%,几乎是翻倍,上涨之后市盈率达44倍左右,市净率达2.6倍左右。从中可以看出,对该意见的出台,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投了赞成票的。
但是奇怪的是,一方面是投资者对银行牌照放开的高热度预期,各路资金纷纷摩拳擦掌;另一方面,却是已在中国A股上市的16家银行受到了投资者的冷遇。近几年,银行股持续下跌,估值水平也大幅下降。目前,16家上市银行以2013年预期收益计算的市盈率,最高的民生银行为6倍左右;从市净率来看,最高的民生银行也仅为1.43倍。这个现象的奇怪之处就在于,与其辛辛苦苦的自己创建一个银行,为什么不坐在电脑前,简单的敲敲键盘以净资产小倍数的价格买入银行股呢?难道民营银行能够做到比现有银行更好的风险控制以及更高的收益?还是一冷一热是投资者非理性的判断?笔者认为两方面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投资者还应该保持一份冷静。
放开民营银行的意义
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具有许多重大的意义,也是民间资本期待已久的事情。
首先,开放民营银行是对当前一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民间借贷等形为进行规范。在2012年中信证券有一份报告认为,中国民间借贷的规模已达4万亿,约为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20%,平均利率达20%左右,甚至在鄂尔多斯等地,最高利率可达月息4%-5%。民间借贷的存在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这种缺乏监管的金融行为必然会产生许多风险。其中的一些只是受到高收益的诱惑,甚至不知道借款人是谁,便把资金借出去,更不用说考察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了。大规模的、无法有效监管的民间借贷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的金融风险、社会风险。民营银行放开后,一些闲置资金较多的自然人或者机构,便可以通过开办银行的形式,将自有资金加杠杆后,进行完全合规的借贷行为。以民营银行为形式从事借贷行为将更有利于监管和风险控制。
其次,民营银行丰富了银行的结构和层次。民间借贷市场以及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存在形式,本身就说明了有众多融资需求无法通过传统的国有体制为主的银行来满足。民营银行由于其机制灵活、资金规模相对较小,更容易满足一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能出资成立民营银行的股东,往往是在实业中有了一定积累的企业家,有着丰富的实业经验,这对于银行的资金投向以及风险控制会带来较为有利和新颖的管理理念;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家,很可能将其所开办的银行打造成该行业的专业类银行。民营银行由于其自身的固有特点,将成为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再次,放开民营银行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开放民营银行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民营企业家积累了大量民间资本,由于投资渠道狭窄,众多民间资本在寻找出路,一部分资金以购买房产的形式进行保值增值,这也成为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放开民营银行,为民间资本提供一条更好的出路。
最后,丰富银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当前我国的银行业主要是国有为主,引入民营银行,必然带来不同的经营理念、风险控制方法等,有利于银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正像指导意见中所说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当前上市银行的情况
当前上市的银行共16家,以国有控股为主,但也存在一些无实质控制人的银行,比如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南京银行等,其主要股东包括了一些民营股东、国有股东以及外资股东。市值最大的前四位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为1.37万亿、1.07万亿、0.81万亿和0.75万亿;市值最低的前四位分别是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及北京银行,分别为242亿、253亿、638亿及706亿(截止2013-9-4收盘数据),市值基本和其净资产相当。而按总资产来计算,规模则要大的多,最大的工商银行为18.7万亿,最小的南京银行也有4100亿。资产负债率均在90%以上,甚至接近了95%,可见银行业的高杠杆特性。我国的大型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只占收入总额的20%-30%,占比并不高,国际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一般占比在40%左右。以2013年中报数据来看,上市银行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911亿。期末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409.51亿元。逾期余额较年初增长21.83%,逾期贷款率方面行业也较年初上升了0.15%。上市银行的贷款业务覆盖了各行各业,以规模最小的南京银行为例,其贷款包括了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19个大行业。
“一冷一热”现象有一定的
合理性
当前投资者对民营银行的追捧和对已上市银行的冷淡,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规模是资产持续产生高收益的最大障碍。虽然资产达到一定数量会产生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但是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很难再产生持续的利润调整增长。截止201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已达92.3万亿,是2012年中国GDP的1.78倍。2013年中报,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行业均值为15.11%,而2012年同期为28.55%,2011年同期为38.17%,2010年同期为41.72%。逐年下滑的趋势很明显,虽然不能完全用规模来解释,但是跟这个因素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当资产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好的贷款主体相对来说就显得较少,管理上也增加了很多的难度。而民营银行由于其规模小,管理相对容易,运作相对灵活,因此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利润增长。
其次,已上市银行有较多贷款投放到地方政府平台以及房地产等行业,而这两块业务有未来有可能爆发出一定规模的坏帐。以南京银行为例,其2012年年报披露涉及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为126亿,占比10.10%,房地产行业贷款为70亿,占比5.56%,两项合计占贷款余额的15.66%。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房地产泡沫问题未能很好的得到解决,那么这两个行业将给上市银行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新成立的民营银行很可能会避开这两个行业。
再次,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也将对上市银行的息差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当前贷款利率已经完全放开,存款利率还存在上限管制。但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开始通过银行理财、信托产品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方式替代传统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如果存款利率放开,毫无疑问银行的吸储成本将上市,利润将受到影响。而民营银行由于其规模小、灵活性和专业性强,因此受息差影响的程度将会小一些。
最后,民营银行本身的逐利性、灵活性及行业专业性等均有可能使其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获利较高的收益。民营银行本身具有很强烈的逐利性,这使得其能够更有动力通过设置各种激励机制较好的解决问题,使得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更加的一致,激发出员工的更多潜能以达到较好的投资回报;民营银行的灵活性,也使得其能更便捷的根据形势转变经营策略和方向,较小的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左右。而已上市的大银行往往行业分布非常广,资产规模过大难以快速转变经营策略,使得其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民营银行的行业专业性,使得民营银行可以在更精通的行业内做专、做细,以取得较高的收益。比如今年8月9日,中关村管委会就宣布支持设立一家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该银行主要为科技型、创业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快捷、低成本金融服务。其它行业的企业家也可以在自己了解的行业内发挥专业性优势,获取较高的回报。
民营银行应加强监管
虽然这“一冷一热”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冷的方面,可能有点过分冷淡,毕竟当前上市银行还是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较充足的抵、质押物,并且不良贷款拨备率也较高。而对于民营银行的热,也应该保持一番冷静,民营资本在银行风险控制等众多方面积累的经验还不够。由于金融业的风险有很强的外部性,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必须对民营银行这个新生事务加强监管。
首先要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俄罗斯在1991年前后放开金融业。由于采取的是“休克疗法”,在全面放开金融的同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结果造成金融投机盛行,一下子就冒出很多银行。俄罗斯的金融体制很快就被破坏,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台湾在1989年修改了《银行法》,开始开放民营银行。由于没有建立准入法规,只是将资本金最低限额提高到10亿新台币,一下子就涌上来19家申请单位。1998年的银行数量比1990年翻了一翻,达到48家。再加上岛外银行开设的分行,台湾的银行数量达到了94家。大量新生民营银行的涌入,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形成金融过度现象。很多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兼并重组时有发生。
其次要加强民营银行的信息披露,通过设置资本充足率等一系列指标,形成对其持续的日常监管。再次就要防止关联交易,许多民营企业家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是自己本身吃到了贷款难的苦,想通过设立银行,为自己的集团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这就有可能产生实际上的贷款集中度很高的问题,必然会蕴藏着风险。台湾1998年金融动荡也于银行与发起人的不正常关系有关。
史上最炙热的改革计划尘埃落定。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正式启动运作,此前两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才刚刚公布方案承诺在区内放松服务业和金融业限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放缓时期推进改革的“试验田”。上海和中央政府主要改革支持者主张成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被视为中国在向更多竞争者和民营资本开放国内经济重要领域方面迈出的关键一步。
自7月中国政府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之后,这块相当于上海市面积1/226的区域就被赋予了极为特殊的期待。股市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外高桥等自贸区概念股连续跳空涨停飙升,并创造自中国股市创立以来的股价新高。外界称自贸区的意义甚至超越了1979年中国首个改革试验田深圳特区。
“开放最后留下的不是一片楼、一座城,而是一种体制的力量。”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28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上孕育的新一轮开放,不仅能为其他沿海省份的转型提供经验,在国有企业改革、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等方面,都会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推动。
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也潜藏着风险。允许跨境资本更自由的流动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将上海塑造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手段。但随着国内经济放缓,加之外界对国内银行系统的担忧加剧,一旦打开资本自由流动的闸门,可能招致资金外逃。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对《环球企业家》表示,风险将会体现在诸如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跨境流动、外汇管理、服务业扩大开放、审批权限放开等方面。他说,“金融缺乏明确的物理边界,因此金融创新更需要观察主体控制风险的能力,作为新生事物,在初期的开放程度可能会比较有限。”
澳新银行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告诉《环球企业家》:“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最大的挑战仍然来自于对资本的管控。”他表示,如何在开放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仍然是上海自贸区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跨境套利将导致资本管制失效。香港的CNH市场可以被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贸易渠道也经常被用作在岸和离岸市场的套利活动。除非上海自贸区能够“辨别”这些套利资金,否则这样的套利活动将无助于实体经济。事实上,这样的套利活动可能对整体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威胁。
由此,引发的自贸区对香港的影响更是不绝于耳。从市场流传的投资、贸易、金融、行政四方面政策来看,一个普遍猜测是,自贸区是否意在塑造另一个香港?上周,亚洲首富李嘉诚也加入到这场讨论中。他说,上海自贸区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他担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被上海夺去。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称,上海自贸区将更多服务于国内投资者,而香港面向国际投资者。他判断自贸区对香港的短期影响不大,中长期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主要是上海自贸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分流。相对于区域竞争,自贸区建设更重要的使命是推动国内经济改革加速。他强调:“如果上海自贸区变成一个香港,对全国经济影响不是很大的话,意义就不是那么正面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全球贸易竞争格局的改变。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师邵宇向《环球企业家》表示,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诸(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