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班级建设特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特色 目标 创新 班级精神文化
在当今教育不断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大好形势下,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学校的特征,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怎样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从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突显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班级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特色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建设班级特色文化也是一项持续的、艰巨的、创造性的工作,现有的班级文化大多还停留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精神文化有所欠缺。因为大多数人谈及班级文化建设想到的都是贴标语、做展板、文化墙之类,但往往都是世界名人或经典语录,缺乏创新。其次就是定制度、下要求,常常都是在落实执行时缺乏持续性,难以坚持。而搞活动因为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出于对学生的安全性考虑而放不开手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班级特色文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确立目标,明确班级奋斗的方向
五六十名学生聚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就是一盘散沙,会随波逐流、缺乏动力,难以形成合力,那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只有每个人都目标明确、相互团结,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每个人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协作精神,每个人才会有家的归属感,才愿意为之努力和付出,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当然,具体目标的形成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以及全体学生认真思考,共同讨论,形成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的目标。去年我带高三毕业班时,在开学一个月后,我发现班里有五六个学生成绩很不好,底子薄、学习习惯差。根据班级实际学生情况,我们全班集体讨论后制定班级目标为:不落下一个人,互帮互助共圆大学梦!为此给每个人确定帮扶小组,每次考试都采取小组考核,平时各项活动也都采取小组互评,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我们的目标,班里所有人都考上大学,一个都没落下。
二、 独具匠心,敢于创新
要形成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特色班级文化就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要敢于去想,努力创新。从班级标语到教室布置,要有自己的风格,独到之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曾经带过的一个班,教室前面标语是“比、帮、赶、超、敬、静、净、竞”,短短8个字,既体现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又体现了班级的基本要求。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要细致入微,既要符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要符合班级实际。比如我在制定班规时采用了“学生成长评价”,每个月给每人10分进行量化,对表现不好或有违纪行为的进行量化扣分,既对每个人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又符合学生重视分数的特点。落实考核时大胆革新,让学生轮流值周考核,班干部负责监督和督促,既能让学生互相监督,又能让每个人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便于改正。
三、 充分利用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打造文化建设
活动是班集体扎根的土壤,没有共同的活动就难以体会荣辱与共的集体荣誉感,难以形成班集体。若要形成健康、积极、上进的班集体,就应通过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当然大的活动需要依靠学校进行,但班级也可以搞一些小活动。如:课本剧表演,小组朗诵比赛,班徽设计比赛,班训征集比赛等,我带班时让学生在班会上分组表演小品演绎自己或同学的事情,效果非常好。
除此之外,要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班主任应该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只有具备这“四心”,班主任才能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为培养学生而努力,把教育贯穿于整个文化环境建设中,让班级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它的作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把握当前职教内涵,明确班级文化目标取向
很多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可能认为,只要所带的班级学生不犯错误,班级管理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更应将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只有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深刻内涵,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级管理更多地应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因此,笔者将所带的高职护理班的班训定于“精研、博学、笃行、仁德”,意在培养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医院的好护士”,并将其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
二、遵循当前职教规律,精心创设班级文化
目前,一些职业学校只重视学生实用技能培养,而往往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将提高就业率成为办学的根本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虽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但培养身心发展的人也应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文教育目的在于提升人性品质和人的价值。职业教育的人文化,不仅是教育的本真要求,也是企业界对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呼唤。笔者围绕如何对班级文化进行人本主义建设,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一)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表面层面,主要是指班级的物质环境及其寓意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成长的家园,所以首先要保证干净整洁、舒适温馨。所以,笔者所带班级教室始终保持窗明几净、地面整洁、桌椅及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意在培养学生爱劳动、懂规范的习惯。班级配备了文件柜,用于保存班级档案资料,培养班干工作的严谨性。还在班级放置了一些盆栽,绿意盎然,为班级增添了蓬勃生机。
(二)行为文化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班集体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生职业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笔者通过在不同的阶段举办不同的班级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一年级通过组织职业认知教育、举办“我的职业理想”、“我的学习我做主”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认同自己的专业,并且明确定位,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二年级在班级举办了“说说我的职业”、“说说我身边的护士”讨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确定好专业发展发向,增强学习的动力。三年级举办“我心中的最美护士论坛”,利用下午课余时间给学生观看《南丁格尔》、《生命列车》等与护理有关的电影,并交流观后感,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事业,以了解到的优秀护士为榜样,树立他们精业乐业的进取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四年级在班级举办班级技能比赛,组织招聘岗位分析会,引导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组织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笔者结合班级实际,制定了班级学生量化管理考核细则,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有章可寻、有据可依,同时,增加了学生加分项目,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四)精神文化
一、上善若水,以善为主题营造
班级文化“善”氛围“珠水文化”是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主题,“上善若水”是学校涵善德育理念。水的品质,善的教育,上善若水,润泽四方。教育中的“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通过教育,挖掘、培育学生的“性善”,展示学生美好的心灵;二是“善利万物”。在教育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开放的资源观。为此,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了“善孝、善待、善行”的教育理念,并对“善”的指向向学生作出四个层次的引导:不做坏事;做好该做的事;经常做善事;制止别人做坏事,并帮其改正。针对学生的学习,我们还提出了“善学”的具体操行,除举办主题班会外,还在每期的黑板报上以“班主任寄语”的方式对学生作出行之有效的导学。
教室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这一隐形课程的积极作用,我们特别重视师生间的互动。教室的环境设计与宣传布置,让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出点子、谈想法,统一意见后再实施。环境建设中吸纳了学生的创意,有他们的劳动成果在里面,自然能得到他们的高度认知,从而倍感亲切,就会自觉去珍惜去爱护去内化,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比如:教室后墙上张贴的一幅百善图,周围一个个小善围绕着中间的大善,表示小善积大德。中间大的善字由老师所写,周围小的善字则由全班学生人人动手写。这一个个不同的善字,就是一个个善的责任,时刻提醒着每个人心存善念、与人为善、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再如:我们发动学生开展“善”的格言创作活动,然后择优张贴在教室两侧墙上;窗户上贴的德、礼、容、恒、爱、谦等有关道德图文,也是学生的“涂鸦”作品,尽管不够规整,却因是学生亲手而为,其教育意义超值。班级文化建设我们注重生本化。教室环境的布置大多从本班学生学习生活现实中取材,如活动场景、获奖成果、作业作品等,取精彩者照片或原件呈现在教室适当位置,这种呈现因为贴近实际而广受学生欢迎;树的典型如三好生、特长生、道德标兵等先进人物,也都是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榜样;我们借助黑板报,及时报道班上涌现的善人善举,使黑板报成为班级文化的风向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们每天生活在这样优良的育人环境中,潜移默化间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大道似水,以爱为主线渗透
班级文化“容”理念无论是珠江的“三江来水、八门入海”,还是珠江文化的“包容”特征、广府精神的“宽容”精髓,都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涵养,这是一种从容的气度,一种为人处世的豁达心态。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容”,是江河不拒细流的包容态度;“容”,是教师以大道似水的情怀、以大爱无痕的德行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每个孩子拥有似水的善念、似水的德行、似水的胸怀、似水的肚量,成为虚怀若谷、胸襟宽广的有涵养的人。我经历过一件事。某天下午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生活委员小红急匆匆跑来告诉我:“老师,今天的值日生小明、小东他们没打扫教室。”我问:“人走了吗?”小红答:“没有,他们在操场上打球。”听到这,我心里来气了:“教室没打扫就去玩,太不像话!”小红带着我径直往操场上赶。远远地,小明和小东看见我绷着脸过来,有说有笑的他们顿时明白了什么,僵在原地,露出惊恐的眼神。
见此场景,我的心一紧,鼻子一酸:犯得着用这种态度对待天真无邪的孩子吗?他们是幼苗,需要的是爱的雨露滋润,而不是暴风骤雨的抽打。我马上调整情绪,和颜悦色地说:“小明、小东,走,老师和你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再玩。”小明、小东异口同声:“老师,不用,我们自己能完成。”小明说:“刚才教室还有几个同学在做作业,我们就说好先去打打球再回来搞卫生。”来到教室,果然和小明说的一样。我暗自庆幸,幸亏刚才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地训孩子,否则就伤害了这两颗纯洁幼小的心灵。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此以后,不管学生犯了多大的错,我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态度和蔼地实施教育。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一种爱心表现,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宽容,就是看到了学生的不足却不会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而老师能耐心倾听;宽容,就是当学生犯了错老师不严声厉色,而是友善地给学生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教师的友善与宽容态度,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与各位任课教师达成共识,真正把学生提到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的角度去包容、接纳,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点指责,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用爱去教会学生爱,用宽容去教会学生宽容,并由此影响学生。而学生,则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和胸襟,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为人处事方式就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润物细无声地泽惠学生心灵,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滴水穿石,以疏为主导培育
-- 13助产(1)班 宋丽燕
班训:以特创班、以质强班。
班风:勤学、善思、厚德、至善。
口号:乐学善思、严格自律;超越自我,永不退缩。
班级格言:飞的高,因为我们自信;飞的远,因为我们坚持!
班歌:《展翅高飞》颜莞倩
班徽:如稚鹰在天空中展翅K翔的活力与生机,寄望于这群展翅的天使在往后的日子飞得更高、更远。
一、指导思想: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我校 “十好”及“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个性化的特色班级建设,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以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为学习楷模,激励同学们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助产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引领求真务实、明理诚信、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使同学们达到乐学、勤学、会学,早日成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医护人才。
二、创建背景:
本班共70名女生。经民意调查得知,我班大多数学生选择助产专业并非是自己的初衷,一般是由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建议来读,对从事助产专业不够热衷,学习欠主动。后来,经过学校、班级文化的熏陶后,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有所转变,但还没有提高到热爱的层面,仍然片面地以上岗就业需求作为学习的动力,而忘记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宗旨,没有博大情怀和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更快的融入这个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和同学们共同提出“乐学善思、严格自律;超越自我,永不退缩”的目标,共同打造一个“心巧稚爱”特色班。号召全班同学要以林巧稚医生的大爱如天的博大情怀和救死扶伤的精神为学习楷模,以实际行动向林巧稚学习, 力争做一个有上进心、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白衣天使。
三、建设总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四、主要内容及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明确创建目标、深入学习,提高认识。(2013年9月-2014年1月)
1.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情班风,专业特点,与本班同学共同商讨后,同学们一致通过以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明确目标,创建本班特色文化方案。
2、宣传发动:主要通过班会、班委会、班级QQ群、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林巧稚个人先进事迹,对创建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教育。
3.开展《向万婴之母林巧稚学习》为主题班会。首先在班级上发动同学们利用网络搜索,深入了解、学习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的个人先进事迹。播放关于林巧稚医生事迹的影片《大爱如天》,围绕林巧稚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对工作的高度热枕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让同学切身感受林巧稚大夫大爱如天的博大情怀,号召全班同学以林巧稚医生为楷模,以实际行动向林巧稚学习, 力争做一个有上进心、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期后,在班上进行宣誓活动:
《我坚信:我是一名优秀学生》
我--永不气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
我--学而不厌,习而不倦,勤思善问。
我--诚实有信,团结友爱,严于律己。
我--拼搏进取,决胜考场,创造奇迹。
父母为我自豪,老师为我骄傲。
我行,我要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我相信自己的智慧!我坚信自己的潜力!我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我宣誓:
牢记父母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培养吃苦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用信念战胜困难,用勤奋战胜惰性,用效率创造成功;
做到静、专、思、主,坚持严、细、实、恒;
用三年的奋斗与汗水,铸就自己成功的一生。
努力!坚持!拼搏!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惜时如金,超越自我;挥洒汗水,收获成功!
(二)、第二阶段:全员参与,突出个性,美化教室环境。(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打造积极向上、学生乐意、主动参与的班级环境文化:
(1)通过学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努力下,确定了班级特色文化的班级名称、班训、班风、班歌、班级口号等班级文化标志。
(2)根据本班学生个性特点和助产专业建设需求,我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医院妇婴科室相融合,开辟了“巧稚微博”, 分为多个板块,包括“班级公告栏”、“护理天地”、“天使文苑”,“妇婴保健知识”等,各板块由专人负责,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医院动态等密切相关的信息,上传班级各种学习资源,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做到及时更新班级动态,上传班级活动影像资料等,加强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有效地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便利和医学知识的拓展。
(3)、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和布置,例如黑板报设计,我先采用白衣天使为底版做成塑胶纸黑板报,在排版时将班级全家福复印在右下角,并附上同学的班级口号,在全家福的正上方有班主任寄语,其余空白地方作为班级黑板报书写内容。然后在近教室后门口的一块墙壁上分成两大模块:一块设为“温馨提示”,主要张贴学校、班级的通知,值日班干部值日轮流表、每日/每月考勤一览表、实践课安排等。另一块设为“护理天地”,内容有婴幼儿、孕、产妇护理保健常识,护士心语、天使风采等。教室两侧四个柱面上,张贴班风“勤学” 、“善思”、“厚德”、“至善”,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
(3)教室环境净化: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人有做”的良好氛围。
(4)、为了体现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创设尊师爱生的氛围,在班级开展,课间学生轮流为教师备水、献茶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着奉献爱心的成功与满足 。
(三)、第三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2014年6月-2015年1月)
1、召开座谈会:邀请往届优秀助产专业学生与大家进行交流座谈会,介绍学习经验,通过面对面交流,使同学更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及就业情况,考护士执业照和母婴保健证的条件等,使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许多实践证明,精心组织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因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经历和提供一种体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因此,将活动的决定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联系本班实际情况,依照班级特色文化主题,在班主任我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主持开展活动,例如:“我的班级我的家”、“今天你微笑了吗?”“天使礼赞”、“助产专业知识你知多少” 、“谁的青春不奋斗”等为主题的活动,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又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及自主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饺子宴会、圣诞节狂欢节、拔河友谊赛、健排舞等各种文体艺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树立同学的集体意识,让每个同学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明白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关心爱护集体。
第四阶段:做好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总结和资料积累及档案整理工作。(2015年3月-2015年7月)
1、及时反馈与定期总结:利用周四班会课,针对学生及班级存在与暴露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以达到及时调整,更快进步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形成良好的班风。
-- 13助产(1)班 宋丽燕
班训:以特创班、以质强班。
班风:勤学、善思、厚德、至善。
口号:乐学善思、严格自律;超越自我,永不退缩。
班级格言:飞的高,因为我们自信;飞的远,因为我们坚持!
班歌:《展翅高飞》颜莞倩
班徽:如稚鹰在天空中展翅K翔的活力与生机,寄望于这群展翅的天使在往后的日子飞得更高、更远。
一、指导思想: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我校 “十好”及“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个性化的特色班级建设,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以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为学习楷模,激励同学们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助产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引领求真务实、明理诚信、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使同学们达到乐学、勤学、会学,早日成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医护人才。
二、创建背景:
本班共70名女生。经民意调查得知,我班大多数学生选择助产专业并非是自己的初衷,一般是由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建议来读,对从事助产专业不够热衷,学习欠主动。后来,经过学校、班级文化的熏陶后,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有所转变,但还没有提高到热爱的层面,仍然片面地以上岗就业需求作为学习的动力,而忘记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宗旨,没有博大情怀和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更快的融入这个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我和同学们共同提出“乐学善思、严格自律;超越自我,永不退缩”的目标,共同打造一个“心巧稚爱”特色班。号召全班同学要以林巧稚医生的大爱如天的博大情怀和救死扶伤的精神为学习楷模,以实际行动向林巧稚学习, 力争做一个有上进心、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白衣天使。
三、建设总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四、主要内容及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明确创建目标、深入学习,提高认识。(2013年9月-2014年1月)
1.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情班风,专业特点,与本班同学共同商讨后,同学们一致通过以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明确目标,创建本班特色文化方案。
2、宣传发动:主要通过班会、班委会、班级QQ群、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林巧稚个人先进事迹,对创建特色班级文化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教育。
3.开展《向万婴之母林巧稚学习》为主题班会。首先在班级上发动同学们利用网络搜索,深入了解、学习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的个人先进事迹。播放关于林巧稚医生事迹的影片《大爱如天》,围绕林巧稚医生对病人的关怀、对工作的高度热枕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让同学切身感受林巧稚大夫大爱如天的博大情怀,号召全班同学以林巧稚医生为楷模,以实际行动向林巧稚学习, 力争做一个有上进心、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期后,在班上进行宣誓活动:
《我坚信:我是一名优秀学生》
我--永不气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
我--学而不厌,习而不倦,勤思善问。
我--诚实有信,团结友爱,严于律己。
我--拼搏进取,决胜考场,创造奇迹。
父母为我自豪,老师为我骄傲。
我行,我要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我相信自己的智慧!我坚信自己的潜力!我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我宣誓:
牢记父母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培养吃苦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用信念战胜困难,用勤奋战胜惰性,用效率创造成功;
做到静、专、思、主,坚持严、细、实、恒;
用三年的奋斗与汗水,铸就自己成功的一生。
努力!坚持!拼搏!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惜时如金,超越自我;挥洒汗水,收获成功!
(二)、第二阶段:全员参与,突出个性,美化教室环境。(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打造积极向上、学生乐意、主动参与的班级环境文化:
(1)通过学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努力下,确定了班级特色文化的班级名称、班训、班风、班歌、班级口号等班级文化标志。
(2)根据本班学生个性特点和助产专业建设需求,我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医院妇婴科室相融合,开辟了“巧稚微博”, 分为多个板块,包括“班级公告栏”、“护理天地”、“天使文苑”,“妇婴保健知识”等,各板块由专人负责,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医院动态等密切相关的信息,上传班级各种学习资源,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做到及时更新班级动态,上传班级活动影像资料等,加强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同学们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有效地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便利和医学知识的拓展。
(3)、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和布置,例如黑板报设计,我先采用白衣天使为底版做成塑胶纸黑板报,在排版时将班级全家福复印在右下角,并附上同学的班级口号,在全家福的正上方有班主任寄语,其余空白地方作为班级黑板报书写内容。然后在近教室后门口的一块墙壁上分成两大模块:一块设为“温馨提示”,主要张贴学校、班级的通知,值日班干部值日轮流表、每日/每月考勤一览表、实践课安排等。另一块设为“护理天地”,内容有婴幼儿、孕、产妇护理保健常识,护士心语、天使风采等。教室两侧四个柱面上,张贴班风“勤学” 、“善思”、“厚德”、“至善”,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
(3)教室环境净化: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物品放置井然有序,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人有做”的良好氛围。
(4)、为了体现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创设尊师爱生的氛围,在班级开展,课间学生轮流为教师备水、献茶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着奉献爱心的成功与满足 。
(三)、第三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的各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2014年6月-2015年1月)
1、召开座谈会:邀请往届优秀助产专业学生与大家进行交流座谈会,介绍学习经验,通过面对面交流,使同学更直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及就业情况,考护士执业照和母婴保健证的条件等,使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许多实践证明,精心组织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因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经历和提供一种体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因此,将活动的决定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联系本班实际情况,依照班级特色文化主题,在班主任我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设计、主持开展活动,例如:“我的班级我的家”、“今天你微笑了吗?”“天使礼赞”、“助产专业知识你知多少” 、“谁的青春不奋斗”等为主题的活动,既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又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及自主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饺子宴会、圣诞节狂欢节、拔河友谊赛、健排舞等各种文体艺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树立同学的集体意识,让每个同学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明白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关心爱护集体。
关键词:班级文化;人文制度;和谐氛围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因而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必然要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那么,广辟蹊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特色校园文化就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让教室成为心灵栖息的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班级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布置时让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剪的剪,画的画,贴的贴。在大家一起努力下,学习天地中的“成果展示栏”、“艺术天地”、“我爱我家”,班级四个角的布置:“图书角”、“荣誉角”、“绿化角”、“班务角”都一一做了装饰,成了教室里最亮丽的风景线。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
1. 注重学习园地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育环境的和谐,力争做到与创建的班级文化主题标语搭配,相互映衬,从内容上,每一版块的设计更是注意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学习园地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使学习园地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2. 精心装点教室。让教室的面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创设极具人性化教室环境。在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开设一处班级评比栏,每周评出周明星,每月评出月明星,每一学期评选萤火少年。不断激发学生的拼、比、学、帮、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3. 加强图书角的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书香班级,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的资源,鼓励学生捐献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如“假期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开展了读书作业展评、读书交流会、课外知识大擂台,每月评比“读书之星”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教室的每一块墙报、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人文制度成为学生行为的引航灯
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对于一个良好班级的形成,必须要有适合本班的切实可操作的制度。结合学校制定,让每位孩子参与班级目标的确定、管理和评价。集思广义,积极采用学生、家长的建议,首先确定班集体的口号、班训、班规等,着力打造“一班一品”的班级特色。
1.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要突出“童心”、“童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重要的是班级管理“以人为本”,重在引导,而不是强制性惩罚。如开展的“课评价积分表、一周积分表”,对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纪律、卫生、学习等各方面评价,一个星期评定一次。总之制度严慈相济,严的合理、适度。
2. 从己做起,落实班规。制度一经制定,就必须下功夫落实。落实是一本难念的经,我们首先从自己做起,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 分层要求,留有余地。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纪律松散,性格任性,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守纪的学生相提并论,对这部分学生,不搞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分层要求,分层推进,引导他们逐步遵守班规。
三、让和谐人际文化伴随学生成长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
1. 师生之间关系和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必须满腔热忱、真诚热爱学生,并用这种爱去塑造孩子,把学生因被动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协调和共鸣。
【关键词】基础;保障;灵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07-02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赤。”本意是白色的丝放到蓝色的染缸中,就成为青色;放到红色的染缸中,就成为赤色。这几句话以生动的比喻,说明环境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重要性。为此,面对可塑性极强的学生,班主任要利用各种因素来创建班级文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乃至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本文所指的班级文化,不但包括班级显性文化――环境文化,也包括班级隐性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及班级精神文化。
一、加强班级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中的“显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所处教室的自然环境,具体可分为:教室墙壁的布置、标语及展板的张贴、桌椅设施的摆放、卫生清洁的保持等。从某种角度讲,环境文化是学生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硬”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阵地,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环境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故而,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1. 认真拟定标语
班级标语包括班训、班级口号,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其主要功能是对学生的要求或告诫等,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班级标语就像旗帜,它会引领全班同学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为此,班主任要认真思考拟定班级标语。例如,“友爱、惜时、勤奋、互助”这条班训,虽然只有短短8个字,却时时警醒班级同学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完善自己,在学业等各个方面都使自己做得更好。
2. 精心布置墙壁
高雅、温馨、优美的教室环境,不但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乐趣,更能起到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斗志的作用,对于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有极强的作用。因此,班级标语应张贴在教室左、右两面墙壁的空白处,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鼓舞学生不断努力奋进。例如,笔者在教室的正前方悬挂学校统一制作的校训“勤、俭、敬、信”4个大字,时刻提醒学生不忘校训,不忘学校对每个同学的期望;教室的左前方悬挂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考虑到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笔者把教室现有的三面黑板做了充分的规划,前方和侧方的黑板是上课用的,正后方黑板的一部分用作学习园地,让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在此得以充分展示;教室卫生工具整齐地放在柜子里,窗台上有适量的绿植,整体呈现出整洁并有一定的青春气息。
二、创建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操作规程或行动准则。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但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评定其行为的尺度,更要使每个学生时时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个人与班级均朝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前行。
1.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
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优异的学习成绩及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不仅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严格、规范的管理。对于一个优秀的班级来说,有着可行、高效的班级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怎样制定班级制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最好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参与制定班级制度,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保证制定的班级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有利于今后的执行。譬如,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或自习课,按照《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并根据班级的现实情况,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制定关于纪律、卫生、学习、学风四大标准的班级制度,并辅之以考核量化细则,从而达到对学生日常行为加以规范、具体、细致的评价。由这样的方式所产生的班级制度,不但符合学生自己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更具有可操作性。
2.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或遇到一些主动服务意识缺乏的班干部。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班干部的认真培养,让班干部产生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为班级服务的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学习小组负责制度,每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做到分工明确、协调统一,从而使班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辅以每月进行的学习小组量化评比,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做出定期的量化考核,并推行一定的奖惩制度,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就班级文化建设来讲,除了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之外,还要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因为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班级精神文化主要强调的是班级成员均认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x择,以及他们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要求,因而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 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个班级在发展成长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同时,反映了全班学生的整体价值取向,也反映了全班师生认同并认可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班级凝聚力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全班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都起着非常大的激励和制约作用。
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班主任如何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呢?首先,班主任要提出一个明确的班级发展目标,也就是说要有针对性地对全班学生提出管理要求及班风建设的主要方向,并让全班学生对此目标达成共识,并使班级凝聚力时刻体现全班学生的行动和言谈中;其次,要发挥班干部队伍的引领带头作用,使他们在班级制度执行过程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
2. 营造班级好氛围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着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和班级氛围。所以,班主任要打造优秀的班级,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这对班主任管理好班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营造班级氛围的具体过程中,首先,班主任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参与竞争,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关心班级事务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协作;其次,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校园艺术节及运动会等。在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中尽量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要求学生尽自己所能,为班级增光,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我价值会得到肯定,使他们更有信心去对待自己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能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对班级产生持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较以往不同,这就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要更加注重。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不断激发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与渴望,不断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社会、家庭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因而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独生子女特有的问题,如人际关系欠佳、集体观念不强、学习主动性差等。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这是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首先,班主任要想办法让学生热爱班级,并且要有一种融入集体的归属感,并对他人关心和尊重。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比如通过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和个别谈话,逐渐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用心体会,慢慢领悟,从而达到关心同学,进而关心集体的目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健康的身心、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丰富的知识、远大的志向和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4. 完善学生人格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和心理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和肯定,从而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关键词: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对高校而言,只有具备了健康的细胞,才会有健康而文明的校园生活。那么怎样使班级成为有活力的健康细胞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因为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关爱班级的热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内涵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其内涵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的物资环境及其寓意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主要包含教室的布局、各类宣传栏的布置、班级成员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甚至包括网络环境下班级建立的论坛、QQ群等;班级制度文化是将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和基础,主要包含各种班内组织机构及为实现班级建设目标而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约定俗成等;班级精神文化是指被班级大多数同学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它包含班级的价值观、目标、精神、道德风气等精神层面的因素。其中班级物质文化是特色班级文化的基础,班级精神文化是特色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班级制度文化则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
二、当前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关注不够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高校的办学理念、中心任务等都会对班级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把就业率作为目标中心任务,而对班级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二)高校辅导员对班级文化建设指导不足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教师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大部分辅导员由于工作方式、工作量的影响,忙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并没有把班级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一部分已经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也缺乏针对性。还有一些辅导员认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给他们自由越多越好,只要保证工作不出问题就行。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对班级建设缺乏研究和指导,建设思路不清晰,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划和方案。
(三)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认识不够
根据笔者对所任课班级进行的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于班级文化概念很模糊,更不用说能够明确知道自己班级的文化。第一,学生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班级不同文化群之间的冲突,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群体会产生反班级文化倾向,如不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等。反班级文化倾向一旦形成,就会导致班级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第二,学生学习目标差异大,参加文化活动的动机不强。据调查,各个高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各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的是想通过学习进一步升学深造,有的是想学一技之长将来找份好工作。这种带有较强的目的性的学习目标,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再加上目前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意识缺失,很少能够考虑集体和别人。这些都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
笔者所在学院职医2009级护理二大班是由136个学生组成的班级。本着“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根本宗旨,笔者在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优化班级物质环境,构建班级核心价值观念
班级价值观是关于教书育人、学生人格发展的评判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健康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的财富,将引领班级成员塑造自身优秀人格,成为栋梁之材。为此,我们设计了“展翅翱翔”的个性化班名;将“鸽子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班级标志张贴于教室正前方上,寓指学生要相互协作努力向上,护士的双手,就像美丽的白鸽,盛满着人间的情意、托起生命的太阳,这是一种职业的洗礼和追求。同时我们还确立了“健康·自由·快乐”的班风;确立了“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班训;确立了“我是快乐的飞鸽,飞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班级口号;选定班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来增强班级的文化氛围,渲染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导入班级核心文化,培养良好的班级学风
张贴一副励志对联。新生入校时张贴的对联“新起点不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打算牢记凌云之志全靠拼搏”对那些刚入学有点迷茫的学生起到一副清醒剂的作用,对那些抱着远大志向而来的学生则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节假日开学时张贴的对联“把休闲之心留在门外,将奋斗之志带进室内”可帮助学生收回玩散的“心”,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期末考试时张贴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给了学生最好的鼓励。这些对联由班上的学生来拟,经过集体评选,挑选出最佳的对联,这种物质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
种下一棵许愿树。班级师生用剪纸贴在墙上做的大许愿树,有136片叶子,每片叶子对应一个学生。每位同学将近期小目标写在叶子上,当完成这个目标后,再贴一个新的目标。看着“大树”逐渐“枝繁叶茂”,学生很有成就感。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在上面写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针对每个学生的心愿和要求,辅导员的回应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他。“许愿”这一活动是巧妙地将“老师要我做”变为“实现自己追求的愿望我要做”,这在很大限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爱心传递,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和长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实现彼此的愿望。
推荐一部名著,营造绿色的“书香教室”。以宿舍为单位举行读书活动,由宿舍推出代表在每周的班级活动上向全班学生推荐一部名著,介绍名著产生的历史背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自己的启发等,这种现身说法的推荐法效果最好,能够使班级始终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健康的文化氛围。
(三)健全班级文化建设制度,引入“民主管理”概念
在班级特色制度文化的构建方面,实行班级“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事务的民主决策。在诸如班级干部选举、评奖评优、班级学习目标的制定等方面,每周召开一次班委会议,每月开展一次民主总结与规划会议,对学生们集中关心的问题,班委成员定期组织主题会议,集思广益。并在班级中设有意见箱,悉心收集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纳好的意见并对提出者给以表扬。笔者所指导的班级因此荣获了在2009~2011年分别荣获了校“学风优秀班集体”“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级称号,在“”之班级文化展中荣获校“二等奖”等荣誉号,并最终获得了“河南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班级特色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班级管理理论。当班级管理者和学生都能站在发展的角度认识并努力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时,班级成员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探索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许岱民,王斐斐.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7,(4).
[2]周勇,朱文青.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
[3]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
关键词:建设;特色班级;有效途径
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级。班主任的个性特征、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班级的学生,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乃为细物润无声,非局外人所能感受到,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深刻反思自己,挖掘自己的个性风格,以自身的行为规范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以自己的文化素养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我觉得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完全可能的,最终以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引领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这是建设班级特色的有效途径,具体地讲,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根据班主任的年龄特点,定位班主任角色,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在这方面我认为,根据班主任的年龄特点,可以把班主任分为三个年龄段,使班主任扮演着三个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色上,积极地寻求文化的符号,去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第一个角色,30岁以下的班主任,要以“大学生”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这些班主任毕业的时间短,心中还有梦想,生活富有朝气,新的信息掌握得全面,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是很大。因此,要以兄长的角色深入学生中间,靠自身的那股朝气活力去引导学生,去建设班级。第二个角色,就是40岁以下的班主任,相对而言,变得成熟,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所以,班主任就要以偶像的角色出现在学生中间,靠说话和做事的沉着稳重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建设班级。第三个角色,40岁以上的班主任,生活阅历复杂,生活经验丰富,对社会、对人生体验的深刻,因此,这类班主任,就要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要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生活体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认识生活的艰难曲折,人生的丰富多彩,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坚毅的意志。以上所有这些教育资源,都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佳最优秀的原始素材,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加以挖掘,因为这些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我们在与学生交流交往的过程中,既不能与学生厮混得太近,没有一点点界限,也不能拉得太远,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把握一个“度”,关键一句话,定位好角色,用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符号去建设班级文化,以文化建设班级,以文化管理班级。
二、凭借班主任专业特长,搭建教育平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从多年的教育实践看,班主任所任的课程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这主要是班主任的学科魅力影响的结果。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学科建设、专业特长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创造条件,搭建学科平台,建设班级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语文教师要多与学生玩文字游戏,撰写教育心得、教育箴言、征文比赛、诗歌朗诵等与文字密切的班级活动,要文笔生花,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在语言游戏的活动中,灌输德育,在德育中渗透语言文字,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生物老师呢?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培养学生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那么,班主任在运用学科特长对学生进行德育时,究竟如何去做呢?(1)要选好时机。俗语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做一切工作都要把握机会,做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当班级开展的某项工作与你的学科很接近时,你就要动脑筋,想办法,把你的学科知识或学科思想渗透其中。(2)要因势利导。开展班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发挥学科优势,并不是为了学科的发展而开展班务活动,而是为了班级工作而融入学科思想,当我们从事的班务活动与我们班主任的学科很接近时,就顺势加以引导,可以说学科的引导是教育的引子而已。(3)要瞄准对象。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并不是人人都喜欢班主任的课程,因此,班主任要在学生中遴选喜欢你课程的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先从这些学生做起,带动其他学生效仿,这样你的学科优势就会体现出来。而对于不喜欢的学生,你也不要操之过急,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做起,用你的学科知识给学生做一个小礼品,或制作一个标本,在他表现积极的情况下,作为礼物送给学生,改变学生对你的看法,从而尊重你的学科,接受你的学科,学生一旦接受你的学科,教育的效果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最根本、最持久的教育手段,影响学生的终身成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45-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则,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打造好班级文化这块阵地,在育人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那么,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1)营造良好地育人环境,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育人的阵地。我们常说,一个好的班集体和良好地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打造和利用好班级文化建设这块主阵地,发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潜在功效。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学习凝聚力,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对教室的精心设计,使封闭冰冷的教室墙面赋予生命,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具有个性的学习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以提升,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营造一个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
(2)班级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地品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美化教室环境,既树立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所以说,班级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我们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具良好的班风和良好地学习氛围就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走进教室,布局合理的黑板报、安全教育专栏、德育教育栏,有彰显个人才艺的书画苑……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都会被这强烈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从而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和催人奋进、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以及形成一种师生融洽相处、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室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教室打造成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成长的乐园,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气息。
总之,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在全班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而形成我们所期望的班级文化。它反过来会对班主任的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得全班同学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作风的影响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奋斗。
一、全员参与,活动彰显个性
个性化教育如班级誓言、班级整体发展目标、阶段化发展目标、班级日记、班主任寄语等,是促进一个班集体整体观念提升的重要推动力。我校根据不同班级各自的特点为班级命名;利用早上和中午课前10分钟唱班歌;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后制订出班级整体发展目标和阶段化的目标。这些目标符合实际,且有利于指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目标,为学习助力。
班级日记及班主任每日寄语是彰显班级个性不可或缺的环节:班级日记主要是让学生自己书写自己班级的发展历史,把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和烦恼的事情都记录下来,进行反思,使用这些记录的信息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班主任每日寄语的内容主要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把时间和空间、兴趣和爱好、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教师还应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为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设计出属于他们的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舞台与成才空间。
针对中学生个性可变的特点,教师可通过谈心的方式,以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使学生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发生预期变化,达到积极引导之目的。
我校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创造机会,并依托淄博市艺术特色学校的优势平台,开设了各种活动课程、特色课程,实施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天地。
学校先后成立了文学类社团“晨曦文学社”“蒲风文学社”,荐书人协会,英语沙龙,实践类社团电子制作、理化生自主实验兴趣小组及机器人创意小组,艺术类社团绘画、版画、声乐、舞蹈、合唱团等,体育类社团轮滑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等,自然科学研究类社团地理探索学社、生物学社、理化学社等。
这些社团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学生能将课堂上的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改往日的“纸上谈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校还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节”“校园艺术节”“阳光体育节”“校园科技节”和“班级文化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教师发现和选拔人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多元标准评价,促使个性飞扬
我校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做到扬长避短。在学生评价方面,我校除了进行常规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外,还进行了“学习进步明星”“体育明星”“文艺明星”等各种单项评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感受成功的机会;并开展了以学习标兵、纪律标兵、学雷锋标兵、卫生标兵为主要内容的“四标兵”评选活动,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上,如果这节课预习得好,专心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该学科少做1道题的奖励;如果在此基础上书写规范就再少做2道题。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把“复习―预习―学习―练习―书写”的环节做到了环环相扣,收到良好效果。
如何引导大家在繁重又枯燥的学习之余顺利度过青春期,健康、快乐、达观的生活呢?成了我和同学们热议的话题。
我认为要培养健康的学生首先需要班主任有民主的风范,有尊重学生娱乐和活动意愿的意识和行为。在悉心聆听班级同学普遍存在的苦恼和问题后,我们经过全班讨论觉得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应该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途径。另外,从理论上来分析:随着教育民主思潮的普及,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其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主题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的需求,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实施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关键环节和自主意识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班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经过两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策划——分工——展示——反思”四步模式的主题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特色的介绍
所谓“策划、分工、展示、反思”四步模式,即总体策划、分头准备、综合展示、反思及升华。
具体操作如下:
(一)策划
① 先期民意调查 由班级推选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民意调查小组,在班级范围征集主题活动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报班委讨论,由班委进行适当筛选后报班主任审核。通常情况为了鼓励和支持他们的自主意识,我会一概同意,让同学们进入下一程序。
② 征集主策划人 由班委轮流负责在全班范围内征集主策划人和主持人,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方案的出台期限。
③ 总体策划 主策划人及其召集的策划小组出台方案,通知班委及班主任听取意见并进行适当调整。
(二)分工
根据全班倡议书如主策划人需要大家配合与支持时,每个人要无条件支持,如自己有困难可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邀请他人帮助,包括班主任。
①工作认领
主策划人会根据同学的特长邀请其加入组织者队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使整体计划得到落实与分包。
②“包工头”具体分配
由项目负责人具体安排自己的项目如:确定内容、节目编制、收集音像资料、收集书面资料、调查、道具制作,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如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随时请求同学及老师的帮助。“包工头”在完成准备工作后要先让总策划人审核通过,明确出场顺序。
(三)展示
展示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部分,也是大家翘首以待的激动与兴奋时刻,当所有的准备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小品、诗歌、演唱、多媒体等形式出现时,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快乐、在欢笑中感悟与体验。紧张和烦躁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在与老师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不仅增强了自信心也体现个人价值与魅力且获得了理解、尊重、及身心的共鸣,懂得了珍惜与关心,感受到了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我想这是我们任何一堂课都无法实现的有实效的情感教育。同时,促进了师生间建立起融洽、民主、平等的关系,从而真正实现班主任角色的转换。
(四)升华与反思
每一次活动后的反思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将感知和体验进行升华的关键一步。实践证明:孩子在放松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是乐于与他人分享也更易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引起适当的反思。抓住契机于无形中感化,实现自我教育和群体教育。我们的反思过程包括:
(1)同学体会交流
(2)策划人呈辞
(3)班委代表发言
(4)班主任致谢与感言
(5)个别指导和交流
活动案例:
20XX年12月班干部们向我申请是否可以举办一个活动,让大家放松一下,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就请他们推荐人员,结果班委一致推选我班陆琳玉来负责。他们的理由是陆在班中人缘很不错,她来组织最合适。我觉得班委的建议很有道理,就绝对支持了,并要求他们在两天内给我计划书,及落实情况。两天后,陆给我了计划书,并告诉了让我大为惊讶的消息,说我班耿某某要求做节目主持人,这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时上课从不主动发言,脾气古怪又倔强的孩子。“他能行吗?”我心里嘀咕着。但同时另一个声音又告诉我:“应该让他试试,你不仅给她机会,也在给自己和大家重新认识他的机会。”小姑娘临走时说:“老师,我们这次有很多意外惊喜,您等着看吧。” 活动那一天,学生们来请我,我给他们每人买了他们最爱吃的棒棒糖,看着他们按部就班的开展活动,每个人自觉地参与,有同学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着精彩瞬间:张思怡一个成绩平平的小姑娘,用她优美的小提琴征服了大家;王照明那个有点烦人的调皮鬼笑话讲得让人捧腹大笑,幽默劲让人崇拜;施政赢多编写的《白雪公主与哈里波特》台词诙谐有深意,朱艳霞的化装水平一流将我班小男生徐璐化装成一个惊艳美女,徐璐男扮女装把白雪公主的后母演绎得惟
妙惟肖。。。。。活动的尾声,当我唱起《祈祷》这首老歌时同学们边拍手边和我一起哼唱,大家徜徉在美好的憧憬中。
三、班主任反思与展望
(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
扪心自问: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在主题活动中,老师的任务是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使学生的潜能在参与中得到开发,使学生的个性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从而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得到健康地成长。
(二)班主任的策略
①扩大闪光点
班主任应用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特点,在适当的活动中让其展示,使其得到肯定与表扬的同时获得了关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我能行”意识的培养,以坚定其信心,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
②放手与扶持
长期以来,潜意识中已习惯于把学生作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抹煞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其能力、知识水平等有限,所以班主任凡事亲历亲为,这无形中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发展的空间。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各种能力、情感也随之增强。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应具备的能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地放手把任务交给他们;同时积极引导,在引导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不断进步。班主任的信任和适当的扶持是同学们增强自主意识、进行班级自我管理的基础。因此,我决定让孩子们学会摸着石头过河,在体验和实践中成长。
③ 因势利导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引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大多数成员认可的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起约束、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的文化综合体[4]。班级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班级成员从依从它到认同它再到内化它的良性发展,会形成一种班级成员明显相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促使班级成员目标明确、精神振作、身心愉悦、关系融洽、团结奋进,使整个集体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每个成员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边疆师范院校与普通内地高校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是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在中外文献中,习惯将“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5]。边疆师范院校一般都是位于这样特殊地域的师范院校;其二是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性。边疆师范院校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绚烂与多姿是一大特色。其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在边疆地区培养师范生,特殊性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因地适宜。他们除了应具有普通师范生的特点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地区适应能力和与少数民族的沟通能力。其四是教师职业的实用性。边疆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了适应在该地区的发展应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教学能力实用方面多加提升和锻炼。由此,边疆师范院校的班级文化相比其它院校的班级文化而言更具有特殊性和建设的紧迫性。
二边疆师范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笔者对云南边疆某师范院校550名学生关于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自制的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收回有效问卷516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206名,女生310名;文科296人,理科220人;大一160人,大二202人,大三154人。
(一)边疆师范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物质文化层:在问及“你所在班集体中是否有班务栏、通告栏”时,有72.5%的学生回答有,27.5%的学生回答无;在问及“你所在班集体中是否对教室环境精心布置”时,有57%的学生回答有精心地布置和安排,有43%的学生回答没有什么布置;在问及“班级是否创办有班报或班刊”时,只有9.2%的学生回答有,其余90.8%的学生回答都没有办过班报或班刊。在问及“班里是否创建有QQ群”时,100%的学生都回答是,说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班级QQ群现在已经成为了班集体成员交流的主要渠道。在问及“你对班级教室最满意的地方”时,66%的同学都提到了教室的美化布置方面,认为这样的环境能让同学们身心愉悦,学习兴趣浓厚。但“你对教室最不满意的地方”时,91%的同学提到了教室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以及课桌文化的不雅方面,可见学生对教室环境卫生和课桌方面的满意度很低。
制度文化层:在问及“你所在班级是否明确指定过班规”时,只有39.2%的学生回答在大一入校时师生一起做过约定,而60.8%的学生回答都没有明确地制定过班规;在问及“是否有班会制度”时,有42%的学生提到有,班里形成了每周日晚自习一次班会的制度,有50%的学生回答的是没有固定的班会,一般都是有事情的时候召集大家来通知事情,还有近8%的同学提到班里基本不开班会,有什么事情电话或QQ群里通知即可。对于“班里是否有明确的班委任职与管理制度”时,有63.6%的学生提到有相应的班委制度,有30%的学生回答没有,其余6.4%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在问及“班里是否有班训、班徽或班歌吗?”有79%的学生回答有班训,但没有班徽或班歌,而21%的学生回答都没有。在问及“班里是否制定过其他管理制度”时,有47%的学生回答没有制定过,有40%的学生回答制定过相关《班级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外出打工制度》和《应急事件处理制度》等。
精神文化层:在问及“班集体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时,只有21%的学生回答有共同目标,而79%的学生都选择了没有,说明班集体目标的模糊性和缺失。在问及“班集体的学风和班风状况怎样”时,约32%的学生认为班级学风和班风都很好,积极向上,学习气氛浓厚,有58%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0%的学生认为班风学风都很差,学生缺课严重。在问及“班级成员之间人际关系怎样,是否团结”时,有20%的学生认为班级成员之间相处融洽,团结互助,有10%的学生认为班级人际关系一般而已。而有70%的学生认为不团结,爱搞小团体。在问及“班级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时,80%的学生都回答没什么特色,有约20%的学生回答同学们多才多艺,有活力,能人多。在问及“目前班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引出同学们的许多话题,其中有36%的学生提到了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专制或放任自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淡漠、不团结的问题;有27%的学生提到了班级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缺课情况严重;有35%的学生提到了部分班委不负责任,很多事情通知不及时不到位;有58%的学生提到了班级成员的凝聚力不强,涉及到利益方面的问题很敏感,而且小团体思想严重等问题。
(二)边疆师范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室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教室美化功能需加强;班报或班刊的创办有待发展。
制度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相应的班规和特色班级制度缺乏;班级的专业特征不明显。
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学分制条件下,班级概念淡化,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影响力及指导力不足,班级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班风和学风欠佳,班级凝聚力较弱;大学生自我中心严重,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干部队伍缺乏科学培养,示范带头作用不强,素质有待提高;学生个性差异突出,管理压力增大,制约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加强边疆师范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硬环境”,注重营造和谐氛围,凸显师范生专业特色,尽显温馨家园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外部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增添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成长的乐趣[6]。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7]”
教室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要营造出和谐优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聚集地、人格熏陶点、心灵归属园,并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可以粘贴教育家的名人格言;粘贴集体奋斗的目标和口号;布置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设置催人上进的师范生技能评比专栏;开辟具有个性的学生感言天地;设立清洁整齐的卫生角等。清洁、整齐、温馨的班级教室环境建设应长抓不懈,并逐渐形成每学期开学“新气象”制度,定期检查卫生和更新信息,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班务栏是一个班级信息和资讯公开及传播的重要途径。班级应坚持班务栏的使用,将此作为校、系及班级成员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桥梁,相关班委做好上情下达的工作,并及时更新信息。
每个学科都具有各自的专业特色,班级成员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积极创办班级报刊和板报专栏,凸显专业特色和班级成员的个性优势。在把握师范教育主题的前提下创办出有一定水准和职业特点的班级刊物,更好的为每一个师范生成长成才服务。可根据师范专业的特殊性设置不同的专栏,如学科专业知识分享专栏、师范生技能展示专栏、个人职业规划专栏、班主任及班级管理专栏、教师职业道德专栏等。
(二)制度文化建设是纪律约束层面,注重规范行为,刚柔并济、恩威并举,保障班级和谐发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规范的制度建立有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制度建设不仅是班级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根据班级实际,建立健全思想建设、理论学习、组织管理、纪律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为班级成员提供行为准则和行为调控的依据,强化符合社会规范的集体行为,弱化、消除不良行为习惯,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引导班级成员从他律走向自律[8]。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需要考虑目的性与教育性统一、政策性与人文性统一、民主性与群众性统一、求实性与可行性统一。建议可采取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成员提出制度议案,由班干部主持,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修订、表决通过后再实施的程序。每个人都以集体主人翁的身份来参与,则更容易心悦诚服地接受并遵照执行,以确保班级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班级各种制度。规范班级成员行为习惯,并结合边疆地区和师范专业特点,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个人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常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会制度、班委责任制度、干部选拔和任命制度、班级纪律奖惩制度、卫生监督制度、班级成员安全责任制度等;第二种是临时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如各种特殊节假日的活动安排制度,组织参加学校系部各种活动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通过制度管人,为班级成员提供行为准则和行为调控的依据,强化符合社会规范的集体行为。每个集体成员必须自觉严格遵守制度,一旦违反,坚决予以处理,相互监督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重视班级发展规划和学期学年计划的制定、安排与实施,使之民主、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笔者建议可将个人发展规划与班级发展规划相结合,班级的学期计划相关活动安排可考虑每个成员的个性与要求,达到班级的平行管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层面,注重潜移默化,内化升华
班级精神文化就是被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并遵守和建立起来的准则、态度和价值观念,并直接指导班集体成员达成班级目标的行为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的内容由班级成员的共同文化观念、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组成,它集中反映了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并把它具体体现在学风、班风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上[9]。班级的精神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的价值观念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个人建议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做法来加强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
第一,目标规划的激发与推动。目标既是动力也是方向,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学生目标体系,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辅导员或班主任要善于修炼自身,提高素养,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定位班级文化、班级精神、班级目标,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和指导能力,不断丰厚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管理水平,让学生能沐浴在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中,朝着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建议可以采用目标细化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班主任的积极引导、班干部的全力配合、全体成员主动参与下,让班级目标制定得民主清晰并切实可行。实行每学期和每学年定期检查目标达成度,以确保细化小目标的逐个完成,达到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二,主题班会的影响与促进。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实施教育、创建优秀班集体最主要、最集中的时空组合,是主阵地,它对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的创设起着基础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该高度重视主题班会课,促使主题班会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最大化。鉴于边疆地区师范院校的特殊性质,我们可以尝试围绕边疆性、民族性、师范性及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班会主题。如大一的时候,可从“爱我家乡”、“自我展示”、“人际互助”等主题入手;大二学年可以从“个性学习”、“专业比拼”、“合作发展”等主题考虑;大三学年又可以结合“职业规划”、“见习实习”、“师德学习”等主题开展活动。
第三,优秀群体的榜样与引领。班级管理中最佳管理模式应该是民主管理,而民主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在班级管理中,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应重视班级优秀群体的培养,让其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真正能引领班级所有成员的全面和谐发展。班级的优秀群体包括班干部的组成及优秀学生的代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培养与提升,重视优秀学生的榜样、表率和带头作用。建议班干部的选拔可采用民主竞选、无领导小组考核等方法,班主任应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和能力,加强对班干部的指导与培养,班干部应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与评价,全体学生应积极参与到班级的民主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班级群体、优秀的班集体这个整体。
第四,班风学风的建设与内化。班风是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倾向,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班风建设最突出的中心就是在班级里建立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要加强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健康成才、主动成才,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目标。特别是在当前各个师范高校普遍实施的学分制背景下,学生自主选课,自己决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教师等,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行政班逐步被课程班所代替,“班级”概念逐步淡化。班风学风的建设,必须加强师范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学习目标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监控、学习动力的激发与培养、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五,活动资源的帮助与提升。班级活动是素质发展的重要机制。班级活动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参加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集体行为。建设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最好的途径就是组织和鼓励班级学生开展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本班活动和学校系部组织的活动。集体的团结与协作,情感的互动与交融,都可以使班级文化得到凝练与提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可以促进班级团结,将个人本色与团体优势相结合,有效防止自我中心严重的心理和行为。班级活动可与外界资源结合利用,帮助与提升师范生的各项能力,如师范生技能创新比赛、专业学术活动、素质拓展训练、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总之结合学生需求、班级实际和专业特色,用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活动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和本土资源的积极作用,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永淑,袁明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1(18):175-176.
[2][3][4][7]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徐创成.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途径和方法[J].教育科学(教师与教育),2011(8):10-11.
一、抓好显性环境建设首先要抓好班级环境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当然布置的原则是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视觉美感(讲究色彩搭配,图文并茂)。如,班级文化走廊的布置。我把班级右边的那面墙拿来当文化走廊:把孔子教育学生的画像、体育明星姚明的“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等名人名言张挂出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用古今中外的名人、明星的典故来感染学生积极向上。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健康角。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健康角通过相关的生理心理保健宣传,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区域展示学生近期的作品。另外在教室前方的角落养殖金鱼,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观察能力。而教室外的走廊则播种许多的绿色植物,既增强美感又富有教育性。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正如教育界流行的这句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2)教师应倾听学生。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教师与学生打开心扉,当教师与学生真情互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我平时注意和学生进行双向式的交谈,并专心倾听,从学生的言谈中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我更是经常接触,平时有意识地拍拍他们的肩,课余时间跟他们玩一玩、聊一聊,甚至还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上网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多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交谈、交往中,我发现了他们的真实心理,有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教师应善待学生。教师的语言、心灵之美会永远激励学生的发展。课堂上使用暴力语言是对学生心灵的虐待。因此以我这个班主任牵头,与各个科任教师签订协议,课堂多用建议,不用命令性、禁止性的语言,不能使用伤害别人感情的语言。让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之美成为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
2.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的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心情往往受家庭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中,学习压力大,家长操之过急的望子成龙的想法与子女易造成冲突,学生又容易把这种消极对抗情绪带到学习中。为使家庭与班级更和谐。我是这样做的:
(1)新生报到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然后建立相关的家长档案,其中包括家长职业、性格及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并把它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为后续教育做更充分的准备。
(2)介绍信。每一学期开始,教师写给家长一封介绍信,主要是告诉家长有关学生每一阶段的教育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3)报喜电话。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在学校有突出表现时,及时给学生家长打个私人电话,“以情动人”。让他们在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孩子关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可,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4)家长角。在教室内设立一个家长角,角内可放置一些书刊及其他资料,供学生浏览或借阅回家给家长看,让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亲子交流方法,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5)“教师―――家长”联谊会。班级定期组织“教师―――家长”联谊会,可有效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非常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育计划。
3.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而生生之间和谐关系,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培养外,往往会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加强。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往往目标一致,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在为班集体荣誉奋斗中,容易增强彼此的了解,促进彼此的友谊。因此,我非常珍惜每次集体活动带来的机遇,例如,校运动会后,我把我们班学生在运动会上的各种活动照片制作成一本集子,让学生不仅在运动会上体会友情,感受尊重,还在运动会后运用这种集体活动再次进行情境教育,自己体会、自我感悟。我还每周开展“快乐周末”等栏目展现学生的各种文艺才能以及口才、文采。既能为艺术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而且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愉悦中得到和谐发展。
一、抓好显性环境建设,即班级环境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当然,布置的原则是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视觉美感,如班级文化走廊的布置。我把班级右边的那面墙拿来当文化走廊,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星的典故来感染学生积极向上。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健康角。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健康角通过相关的生理心理保健宣传,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地区展示学生近期的作品。另外,在教室的前方的角落养殖金鱼,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观察能力。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热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2)教师应倾听学生
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我平时注意和学生进行双向式的交谈,并专心倾听,从学生的言谈中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我更是经常接触,平时有意识地拍拍他们的肩,课余跟他们玩一玩、聊一聊,甚至还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上网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多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交谈、交往中,我发现了他们的真实心理,有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
(1)家访
新生报到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然后建立相关的家长档案其中包括家长职业、性格及家庭情况并把它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为后续教育做更充分准备。
(2)介绍信
每一学期开始,教师写给家长一封介绍信,主要是告诉家长有关学生每一阶段的教育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3)报喜电话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在学校有突出表现时,及时给学生家长打个私人电话,加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可,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4)家长角
在教室内的设立一个家长角,角内可放置一些书刊、杂志及其他资料,供学生浏览或借阅回家给家长看,让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亲子交流方法,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3.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而生生之间和谐关系,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培养外,往往会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加强。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往往目标一致,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我非常珍惜每次集体活动带来的机遇。例如,校运动会后,我把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在运动会上的各种照片制作成一本集子,让学生不仅在运动会上体会友情,感受尊重。我还每周开展“快乐周末”等栏目让展现学生的各种文艺才能以及口才、文采。既能为艺术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而且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闪现,让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愉悦中得到和谐发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做到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一、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班主任不可小觑班级环境的建设,除了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还要让学生参与到环境文化建设中来。学生在环境建设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受到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卫生习惯。一个干净整洁的班集体不能只靠值日生打扫,更要靠全体同学去保持。因而,班主任更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课桌椅摆放整齐,粉笔、小黑板、扫帚等也要摆放的井井有条,并且要时不时去提醒,渐渐养成好习惯。
2.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组的组长分配任务,搜集身边的材料。教师只要在旁协助,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集体的意识也不知不觉的增强了。
3.温馨提示。教育以人为本,想要学生爱上学习,教师除了要改善学习环境,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教室门口设温馨提示栏,随时告诉同学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等的小知识。同学之间发现有不良行为时,温馨提醒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刻被别人关注和爱护。
二、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集体活动,来建设班级行为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学生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从以下几点突破:
1.主题班会有声有色。班主任可联系本班学生的情况开展主题班会,尽可能地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到教育,行为得到改善。如:针对一年级学生乱丢纸屑的现象,笔者组织了一次题为“我该怎么办”的主题班会活动。围绕 “不是我丢的纸屑该不该捡?”“看见别人丢纸屑我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辩论,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个人的行为对班级的危害,改正陋习。
2.文体活动精彩绝伦。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磨练意志。班主任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讲故事、歌咏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这些活动中,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层次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个人荣誉锦上添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班上通过开展评选“学习能手”、 “爱卫之星”、“文明礼仪标兵”等树立典型。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利用“校讯通点评台”和校园广播宣传学生的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集体观念淡薄,纪律散漫,自觉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笔者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完善是根本。完善的班级制度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根本,笔者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法可依”了。
2.实施是保证。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建设在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为前提的制度,实施是保证。笔者在实施的过程中突出欣赏,只有学会欣赏学生的每一滴进步,呵护他们的每一点自尊,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3.奖励促催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方式,以正面引导为主,以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对学生多一份肯定,学生就多了一份向“善”的动力。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孩子的情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小学无法接触更高级别的精神陶冶,笔者就从小处入手抓:
1.开发活动载体。农村的学生相对缺少参加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的机会,但是也有着农村特有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开展适合农村小学的活动载体。如:开展“观察植物的生长”、“采访果(菜)农”、“小小品尝会”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2.培养自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能力,每周安排一名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管理一周中班级的日常工作,处理同学中发生的事件,组织同学开展班级活动。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