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市场化范文

农村市场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市场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市场化

第1篇

一、市场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要开拓农村市场,必须加速农村的市场化。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应是发展分工和完善市场体系,这是由发展农村商品货币关系和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一)深化农村分工

市场的基础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扩大又取决于分工精细的程度。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分工和专业化应是市场深化的应有之义,事关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的顺利开拓。农村分工深化体现在三个层次:(1)区域间分工,即具有不同禀赋特征的农村地区间的分工。分工的目的是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由于农村各地在工农业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开放程度等方面互不相同,所以应选择最适宜于当地发展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其他地区的交易中获得利益。(2)产业间分工,即同一区域内一、二、三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农村最近几年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产业间分工协作的集中体现。(3)农业产业化的分工。不仅包括大农业中农、林、牧、渔的分工,还包括种植业内和养殖业内的分工。农业产业内的分工,就是要求农业生产能够从农副产品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出发,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向市场提供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优质、特色产品。

当然,要深化农村的分工,还必须适应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等农业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产品、水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才能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培育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

1.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包括有形的市场设施的建设、农产品运输能力的提高和储存条件的改善;第二,建立统一、透明、公平的农产品市场交易规则。第三,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产品收购环节的垄断并未使国有粮食企业真正受益,反而助长了工商等部门的寻租行为。因此,尽快消除农产品的垄断性经营,培育多元化的交易主体,鼓励和发展竞争,应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第四,发展多样化的交易方式。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还以零星的现货交易为主,严重地阻碍了农产品在国内、国际间的顺利流通。因此,应在扩大和完善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批零相互衔接、相互依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保证现货交易规模和数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通讯设施,积极开展农产品的网上交易。

2.发育农村的要素市场。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迟缓,现已成为阻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要着重发育的要素市场包括:第一,劳动力市场。要解除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人为限制,增加市场的硬件设施投资,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劳动力的出入提供平等、全面、系统的服务;第二,金融市场。要处理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村信用社在调剂地区间的资金余缺,对农村产业发展融资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在严肃监管制度的前提下,还应适度发展农村的民间合作金融,引进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目前金融市场缺位的状况。第三,技术市场。一方面要把农技推广站、农资公司、种子公司、庄稼医院等培育成农业技术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村“联姻”,通过市场的有偿交易来衔接农村的技术供求。第四,产权交易市场。目前要尽快发育的农村产权市场主要有两个,即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和乡村集体财产中农户按份共有的那部分财产的产权交易市场。因为没有这两个市场,农村中资本和人口的转移会受到抑制,这已成为目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现实。

3.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这一市场的发育和规范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及时顺利地获得各种高品质的生产资料。而当前,农村的生产资料市场问题相当突出。一方面假种子、假农药和假化肥屡禁不止;另一方面供应渠道狭窄,存在着价格垄断和品种垄断。因此,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一要规范,即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对商业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二要发展,即拓展渠道,引入竞争机制。

二、产业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为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必须在全国广大农村尤其在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此,一方面应借鉴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验,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大胆探索,积极推进。

(一)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的启动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一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第二次起飞的突破口,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创业,实施“富民工程”;二是资金支持,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把农业产业化投资作为重点,同时健全农业信贷机制,让更多的贷款投入农业。在产业化的选项上,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有市场潜力、科技含量高、富于特色的项目。在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模式上,根据已有的实践,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宜先建龙头企业,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带动并培育出专业农户;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应先培育出专业农户,然后在专业农户产生出对社会化服务及龙头企业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再创造条件,发展龙头企业。

(二)强化产业化系统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系,延长产业链条

没有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的相互衔接,也就不成其为产业化。所以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信息的传递,产中的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产后的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必须环环相扣,分工协作。这样,产业链才能延长,一体化经营才能实现。当然,产业化系统中各环节的联结必须依靠农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积极参与。

(三)培育和逐渐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它解决了专业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如果没有社会化服务,专业农户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的一个个孤岛,它所需要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它所生产的产品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更谈不上加工增值。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社会化服务。当然,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的需要逐步健全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河南漯河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在专业农户创建时期,应发展各种技术协会以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保证专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专业农户的生产进入正规以后,为了确保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顺利销售,各种各种供销服务公司发展就非常重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应在供销服务公司的基础上形成龙头企业,帮助农户进行农产品的加工。

(四)提升农业产业化系统质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

农业产业化系统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应不断提高生产项目的科技内涵,广泛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二是提高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要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不断的降低成本;三是逐渐改善利益结构。通过促使环节间由简单的买卖关系向共谋共利关系的过渡,把整个产业化系统变成一个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城镇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城镇化事关农村的市场发育、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市场的开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避免传统城市化道路的种种弊端,在发展小城镇时,必须在城镇的发展规划、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能否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是否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2.能否吸引城乡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3.能否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对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从宏观上讲,小城镇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诸如人口、资源、交通、通信、经济结构特点和市场发展前景等来布局。不能仅从现在的行政区划出发,乡乡建镇,一哄而起,不切实际的贪多求快,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从微观上讲,要做好新建小城镇的区域规划和功能设置,在主导产业、城镇规模、管理模式和发展思路等方面都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小城镇的住宅、厂房、市场设置以及各种公用设施也应进行综合开发,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并适当留出余地,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居民增加对城镇功能的各种需求。

(二)多元投资,协同参与

在新兴小城镇的建设中,必须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局面。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应当集中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特征的项目的建设上。解决其他大批建设资金的根本途径在于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投资体制,吸引各种投资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中这些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各类开发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也包括广大城乡居民。在小城镇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吸引农民参与进来,应鼓励农民自带资金到城镇来兴业安家。对于无力投资的农民,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应通过融资体制创新或以工代赈等方式,使其有机会成为小城镇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三)要同农村的产业化进程相协调进行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应当与农村的产业化相互协调,同步进行。首先,在农业产业一体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兴二、三产业应该成为小城镇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应当成为农业产业化各环节所需技术、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中心。其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分散在各个村里的企业,凡适宜于搬迁的,都逐步搬迁到城镇上来。同城镇也应为乡镇企业的进入在企业布局、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市场和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前作出相应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为农村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四)制度变迁先行,管理体制创新

第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农村 互联网金融 竞争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市场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首先,我国农村的人口覆盖率高,遍及范围广,尤其是在广大乡镇地区,有着广大的市场消费人群。其次,鉴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低,传统金融网点在农村开发建设的成本高,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差。而互联网金融开放、便捷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的禁锢,尤其现阶段农村的互联网普及范围广,移动互联产业发达,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最后,城镇化背景下普惠金融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政策对“三农”工作的支持间接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市场的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劣势weaknesses

1.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我国农村的时间较短,农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认识不足。农村金融行业的内部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单一,人才欠缺是应对农村利率市场化的短板;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镇银行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力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机制体制建设尚未完全成熟。

2.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多重威胁。首先,短期内存贷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其次,农村的高收入、高风险型贷款业务比重提高,以及利率的不稳定性势必加大农村银行的重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选择权风险等信用风险;再次,受到贷款利率提高的影响,农村银行同时埋下潜在的道德风险。最后,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机制不成熟,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银行的存贷款定价能力减弱。

3.农村金融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存在“重贷轻管”思想。目前,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简单、松散,缺乏有效监督和激励并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农村信贷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工作疲于应付、合规意识淡薄及贷后管理意识不到位,并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思想,工作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虽然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制定了严格的贷后检查程序,但是由于人力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的不足,一些要求和规定并没有得到信贷人员的践行。首先,对于检查的结论过于笼统和流于形式。通常采用一般、良好等评价来对检查做出定论,没有详细的呈现出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其次,检查的流程是比较格式化的,而不是针对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检查。再次,有相当一部分互联网金融分支机构在进行贷后检查之前,就要求借款人在检查表中盖上印章,没有将贷款人的真实意见体现出来,也无法反映出贷后检查的真实性。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利率市场化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银行产品创造了外部支持条件;有利于农村地区货币和债券业务的开发与推广,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为农村地区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咨询顾问、结算清算等中间业务提供平台。

(四)挑战threats

1.信贷不良率上升,流动性风险逐渐增大。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持续发展,信贷不良率上升,流动性风险逐步增大。鉴于流动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农村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根据风险评估系统提前预计风险,也就无法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导致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2.农村各大银行争相上升存款利率,存放款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为了避免原来储户的流失,同时稳定其原有的存款规模,农村各大银行纷纷上升存款利率。因此加热了银行间竞争的激烈性,利率风险加大;此外,存款的增加进一步加重放贷压力,盲目扩张规模不利于银行稳定的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市场的竞争战略

(一)调整优化农村客户和业务结构

适当降低农村大型客户占比,大力拓展农村中小型客户,形成平衡兼顾的客户结构。调整农村信贷结构,降低批发信贷占比,开展零贷业务,提升农村消费信贷、小微企业信货的比重;调整资产结构通过大力发展资金交易业务,提升债券投资和同业资产存生息资产中的比重;调整收入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调整负债结构,加强主动负债拓展,积极促进负债结构多元化。

(二)积极打造特色农村金融产品,推进专业化经营战略

农村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大力促进议价能力高的零贷业务发展,减少议价能力低的批发信贷业务比重,针对细分的零贷业务,抓紧立足“三农”的特征与优势,拓展农民消费金融、农村房地产金融、农业小微企业金融等,在三农专业领域积极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在投资银行、结算托管、代客理财等业务领域形成专业化经营,争取将债券投资和同业资产在生息资产中得中从现阶段的10%至20%提高至30%~40%,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聚焦小微、立足村镇、本地发展

面对利息市场化的浪潮,互联网金融应积极利用网点资源,各个网点应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夯实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加强与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合作,将农村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核心客户,针对农村的市场特征提供快捷灵活、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农村市场面临风险与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风险的前瞻性判断,加强农村信贷贷前控制

贷前控制是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及贷款金额与期限等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防范风险的第一关。贷前控制的目的是真实了解农村客户的真实情况,强化风险的前瞻性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审慎地开展农村信贷业务,确保资金安全。贷前控制中涉及的信息不仅要来源于申请人,还应从其他途径,如与相关的管理部门、金融部门、财税部门、供应商、用户等处获取。

(二)确立风险底线,加强贷后管理

互联网金融应确立风险底线,加强底线思维。加强贷后管理,旨在将发放贷款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在风险底线理念的指导之下,应该不断寻求完善贷后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对农村客户进行常规的维护与审查工作、建立一体化的风险防范、预警、报告和处理体系等。通过确立风险底线,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体制,对运行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规定,并且以严格的制度来降低农村贷款发放的风险性。

(三)全方位塑造风险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农村金融从业人员风控能力

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全员型控制系统,尤其要动员大量服务于农村基层一线岗位的信贷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可行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各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避免超越内部监控系统之外。其次,风险监控要贯穿信贷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包括贷前控制、贷中审批以及贷后检查,构建完整的信贷营运循环。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08-12.

第3篇

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农村市场化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依靠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显然不能搬套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自己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来。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关系辨析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必然要对包括农业和农村市场化建设在内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农村市场化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子系统相联系并受之影响,其中对之影响最大的应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选择农村市场化建设发展道路,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的辩证关系。

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

深入研究和把握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和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重要部门,彼此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农业是孕育工业的温床,是哺育工业养料的基本来源,工业发展所必需的粮食、原料、劳动力和资本,都要靠农业来提供。特别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农业为工业提供的剩余积累决定着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工业随着独立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减少对农业的依赖,并逐步取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但无论工业怎样进步,只要人类仍然以动植物为养料,就不能割断工业对农业的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传统农业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只有依靠现代工业的强大资本、技术、装备和先进制度的支持,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理论界和学术界根据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的演化,把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农业支持工业发展阶段,即以农养工或以农补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支持工业,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

第二阶段为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即农工自养或农工自补阶段,基本特征是农业剩余不再作为工业发展的资金要素流向工业部门,而是留在农业部门成为农业自身发展的资金积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则依靠其自身的剩余积累。

第三阶段为工业支持农业发展阶段,即以工养农或以工补农阶段,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形成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农业发展由依靠自身剩余积累转向依靠工业剩余积累。

如果对农业与工业依存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再作进一步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农业剩余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而成为工业发展的资金积累,还是工业部门的剩余以资金要素的形式流入农业支持农业发展,都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这就是市场。市场是连接工业与农业的纽带,市场化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和工业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市场化是包括农村市场化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就农村市场化而言,其发展进程与工业化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

工业化是牵动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市场化建设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也对工业化的加速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而实现。

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

所谓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过程。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人类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以城市化为前提和基础。

学术界和理论界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国际上对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志是: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40%以下为早期阶段(也有的把30%以下定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40%~70%(也有的是30%~70%)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是城郭+市场,没有“市”,“城”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市场又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市场不扩大,市场经济就发展不了,而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城市就不可能繁荣和发达,城市化也不可能“化”起来。同时,“城”也是“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城市的扩大必然导致市场的扩大,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城市化与经济市场化的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必然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在城市,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农业人口要逐步转化为城市人口,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信息也要从城市中获得,农村市场化需要以农村城市化为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要努力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研究和把握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除了要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外,还必须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之间也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工业革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机器大工业导致了大规模的集中生产,而工业的集聚必然产生大规模的城市,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工业革命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从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城市的根本特点是集中,而集中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有利于形成发达的城市文明,这正好适应了工业化的要求。由此可见,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虽然是工业化,但城市化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二者要保持这样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还必须有市场经济的相应发展,确切地说是需要市场联系作为保证。我们在前面分析工业化与农村市场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已证明农村市场化是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长期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的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否认市场经济,抑制市场的力量,割裂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农村市场化的发展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逐步得到了改善。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如下概述: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了城市化向前发展,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能够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器”;农村市场化是连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纽带,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农村市场化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启动,也不可能先于工业化、城市化而实现,需要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牵动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要为农村市场化的发展拓展空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要在新世纪中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就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和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选择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中国在新世纪中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WTO对农业的要求为导向,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有机连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安全进入国内外农产品大市场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方面的作用,着力培育和提高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对弱质农业的贸易保护,扩大农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高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业)市场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道路选择

加快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走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坚持走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同期实现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大,显然不能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实现之后再去实现农村市场化,因为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而且将会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市场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这里需要予以说明的是,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农村城市化也与城市化的概念有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从农村内部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则是指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是从农业外部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两者所涉及的范围是明显不同的。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虽然都是指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普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城市化一般较多研究的是大中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市化则较多的是研究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从农村工业化与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与城市化概念的差异中可以看出,如果说农村市场化不能与工业化、城市化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话,那么,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则是完全可以互促共进、同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市场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在新世纪中,我国要继续走好这条发展路子。因为实践和理论都证明,这是一条既符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农村市场化建设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坚持走城市、农村共同吸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农村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益。而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近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将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这些都要求中国的农村市场化建设必须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能够从城市和农村共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路子。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广大农民创造了兴办乡镇企业这一发展农村经济的新途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一大批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的骨干企业兴起,带动了乡镇企业工业区连片开发和与之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农村小城镇,既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又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能够通过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市场化发展新路子。进入新世纪后,我们要继续走好这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与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关系,坚持走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如果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必然会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的问题。同时,由于农民的经济基础、从事职业、生产技能、拥有资源、区域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在市场竞争、淘汰和分配机制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两极分化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允许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沦为城市贫民和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优势,通过对贫困农民的扶持、保护和帮助,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就业机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和生产经营素质,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合理调节,走出一条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致富的农村市场化发展道路。

第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村信用社;风险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民参与农村信用社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状况模糊、多样性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农村信用社复杂多变的参股结构与公家色彩使农村信用社的矛盾更为突出。

1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带来的影响

1.1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理念跟不上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步伐

利率作为市场化的金融产品的价格,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挑战就是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在市场化之前明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避免模糊的参股结构和公私不明的产权色彩。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措施健全的法人机构。并且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承担能力的成熟的市场主体。但从实际现状来看,农村信用社与利率市场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理念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机构普遍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股权结构模糊、产权不清晰,而且民主意识差、管理基础薄弱,整体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引导下,部分农村信用社也开始接受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然而这种接受改革更多地表现在被动接受上,没有真正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没有重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巨大影响,对于利率的管理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能力[1]。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理念跟不上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的最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处于较低水平,认为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目前的贷款利率水平,能够获得利润增长点,但却忽视了利率市场化对于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影响,以及对农村信用社未来的走向影响。

1.2 农村信用社现有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农村信用社现有人员难以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对利率进行准确定价需要科学的计算与评估。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环境的基础较差,农村市场的信用意识薄弱,信息传递单一,信息传递不畅,难以全面掌握贷款人的详细信息,同时贷款利息的参照不对等,造成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够。其次,由于农村信用社实现利率市场化缺乏前期系统的数据积累,利率市场定价经验基本为零。农村信用社的利率定价处于初始阶段,信用社和工作人员对于贷款利率的定价缺乏历史经验作为对照,并且由于金融环境和基础较差,标准的确定和数据积累都十分薄弱,不利于利率定价的科学决策。最为主要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非市场化的条件下,信用社的现有人员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以及利率风险管理等能力素质普遍不高。相关人员对于利率定价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都不专业,对于贷款人的风险评估能力较差,对于利率定价和管理十分不利。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难以吸引专业素质较高的风险管理人员、控制人员以及风险评估人员,导致难以适应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利率市场化的实际需要[2]。

2 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2.1 提高农村信用社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要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村信用社对于利率市场化的认识。加快整顿和筹建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提高农村金融环境基础,使农村信用社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性更强。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存在以信用社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欠缺的现状,金融服务缺位现象十分严重,金融竞争性较差,许多农村地区甚至一个乡镇才有一个信用社,使农村金融市场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要提高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水平,应当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培养乡村银行、信用社、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并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村信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使农村信用社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利率市场化的认识,尽快构建利率市场化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制度,尽快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来。

2 培养专业利率管理人才是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需要。

由于历史原因和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原因,信用社的现有人员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以及利率风险管理等能力素质普遍不高。相关人员对于利率定价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都不专业,对于贷款人的风险评估能力较差,对于利率定价和管理十分不利。因此要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必须重视专业利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必须有专业的金融知识背景作为基础,同时结合农村金融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及时掌握现代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和过程,在参考多方信息的情况下保证贷款利率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利率管理人才是农村信用社面对利率市场化竞争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应当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实施长效的培训制度,与人才引进制度,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和薪资水平,建立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市场行情和定价指标体系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才能为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奠定基础。

3 结语

总之,利率市场化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巨大,颠覆了传统信用社的经营理念,必须切实提高意识和信用社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文国. 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 华北金融,2006(05):15-16.

第5篇

1.加强农村市场建设

一是引导扶持农产品物流园区创建工作。按照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结合我省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处于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积极向国家争取,在中部长春启动建设1个集大宗农产品现货与期货交易配套、资源流与信息流互动、辐射全国、影响东北亚的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东部通化市启动建设1个集特产品和药业为主体的吉林特产品物流园区。在西部白城市启动建设1个集杂粮杂豆和畜产品为主的杂粮杂豆及畜产品物流园区。

二是实施农产品市场提升工程。发展农业部定点市场3家,升级改造国家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45家,重点扶持全省9个市州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到2015年末,全省每个县升级改造农产品市场一个,总量控制在40个以内。开展实行场地挂钩、加工配送、监管质量安全、推进规范包装、强化信息服务、发展现代流通、壮大市场主体、开拓对外贸易、维护安全交易和完善公共服务等。大力推动质量安全追塑系统、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

三是开展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创建工作。以地、县两级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创建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50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经营的农产品市场。2011年每个市州完成培育1个市场任务,到“十二五”末,形成完善的“中粮东特西杂”市场区域格局。

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一是整合现有省内期货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期货平台。如洮南杂粮杂豆交易市场、长春粮食批发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等,通过期货价格引导现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

二是利用现有的“一站通”供求平台,为农民及时发放准确的市场交易信息,利用有形市场建立的电子商务中心,积极推进电子交易方式,使农民的交易高效畅通、减少交易成本。

3.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是新时期开拓农产品市场、宣传推介农产品、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促进吉林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新时期农村主导产业的升级、转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6篇

(一)乡镇企业产权单一

对于我国目前的乡镇企业来说,其在开展模式方面依然以传统的产权结构以及经营方式运行,产权结构单一的情况较为明显,使得企业的创设人员所具有的作用非常突出,没有能够形成相关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及利益群体。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企业的拥有者同广大员工群体之间在利益的认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使企业家族经营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弊端逐渐显露,从而使企业在重大事务决策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抉择能力,不能够在原有的运作模式以及经营思路方面产生突破,进而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经营能力,这对于乡镇企业的壮大、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农村整体经济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农村市场化改革工作,我国的农业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首先,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种植业的比重以及发展速度要远远大于其它产业如畜牧业以及林业等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也非常普遍的存在质量低、缺乏深加工以及科学技术、加工之后升值情况非常小的缺点,对于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也不能够进行满足;在农产品供求方面,农村所能够提供的产品结构同市场的需求结构也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匹配,而这也会使农产品销售经常出现剩余,而有需求的人却买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在农业区位结构方面,则存在着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结构存在趋同性的情况,缺乏地区特色。

(三)农村技术进步存在约束

我国的农村技术无论是发展还是规模上一直处于缓慢阶段中,而究其原因,则因为其受到技术供给以及技术需求不足的双向约束,而继续挖掘其本质,则因为是我国农村制度的约束造成的这种结构,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约束。其中,农户自身技术需求的不足会受到农户经营规模约束、农业经营风险约束、技术信息成本约束、非农就业机会约束、农民自身素质约束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约束等等,而技术供给不足则会受到政府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约束以及农业科教机构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约束等等。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其根本就是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技术供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的。

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措施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与宣传力度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无论是从生产的模式上还是商品的观念意识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使我国农村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能够看到,在这段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民在经营的自方面还是较为缺乏,不但现代市场观念较为淡薄,而且在市场以及商品的生产以及实践方面还是缺乏经验。而放眼我国目前的农村,依然存在着家庭经营分散以及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而这就会使农村不能够及时的对市场的信息以及需求进行把握,从而遭受风险的几率非常大。另外,我国目前的农村市场发育情况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虽然部分农民具有进入市场中的愿望,但是往往会因为受到的障碍情况过多而存在困难。对此,就需要我国能够进一步在农村在加强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教育投资相关的宣传,从而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农民的观念与素质。

(二)建立开放市场体系

公平竞争是任何市场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我国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资源优势以及交通情况等因素来看,我们首先应当能够在农村附近建立起具有区域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逐渐形成一种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期货市场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当地的资金以及劳动力市场,从而以这种方式不断的优化我国农村市场配置。而在我们大力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能够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建设的质量,从制度以及行为的规范健全入手,同时大力健全完善仓储、加工以及运输等设施的建设,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强市场所具有的容量、效率、服务水平以及辐射能力,并通过公开、公平的市场体系打破原有的地区封锁情况,从而在搞活流动的基础上使农村经济具有更好的交流性与开放性。

(三)培育市场主体

主体的培育是我国目前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最重要方式,通过市场主体的培育,则能够使农村的广大经营者以及生产者都能够在市场这个统一、开放的平台中进行平等的竞争,并最终形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者。对此,就需要我国能够积极的培育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多成分、多形式的市场竞争主体。对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发展来说,股份合作制是一个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与生长点,其能够在完全保留农户自身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化以及流动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从而为农民从农村这个领域到更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并且对于乡镇企业来说也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其所具有的活力,避免了长时间经营而可能出现的经营机制方面的退化。我国部分乡镇企业试行股份合作制亦取得了经验,应大力支持,积极推行,逐步规范。不仅要在乡镇企业中推行,还应逐渐扩展到种养业、林果业、水利、农机和第三产业等。

(四)建立农村中介组织

小而散一直是我国农户生产的主要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的存在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发展,因为如果自身规模较小,且没有相关的中介组织作为依托,就使其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进入到市场之中。也只有通过具有一定能力的中介组织,才能够有效的对我国目前广大农村这种“小生产以及大市场”的矛盾进行处理与解决,并在此过程中使农户同市场之间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生产以及社会分工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而在我们对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培育时,也需要能够始终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无论中介组织的身份是集体、个人还是国营,也无论其是专业的中介组织还是综合性质的,只要有能够良好的将农民引导入市场之中就都应当对其进行大力的鼓励与支持。

(五)改革户籍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界限,逐步消除政策制定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促进城乡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合理有序地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此,也需要我国能够在此方面逐步的改革,从而以户籍隔阂的消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第7篇

2007年,《南方农村报》期均发行量达36万份,广告实际收入达1100万元。

而在上世纪末的1999年,发行量曾达56万份的《南方农村报》跌至历史的低谷:发行量跌破10万份,广告收入350万元。当时南方农村报社人心浮动,人心思走。

但《南方农村报》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定位: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业服务。

从2001年起,《南方农村报》人卧薪尝胆,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办报定位,摸清并满足农民的需要。经调查分析,农民有三方面的需要: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发展生产致富的需要,充实精神生活的需要。切实按农民的需要办报,在没有党委宣传部门发文要求订阅的情况下,《南方农村报》的发行量逐步回升,广告收入逐年增加,至2007年,发行量达36万份,广告实际收入达1100万元,基本上实现了《南方农村报》的“中兴目标”(2001年制定的《南方农村报》十年发展目标为:到2011年《南方农村报》的期均发行量达到40万份,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

《南方农村报》的发行均是有效发行量,是农民自愿掏腰包订阅的,很少是单位公费订阅的,目前也没有找政府或企业出钱赠报给农民。《南方农村报》的广告,绝大部分是企业的产品广告和品牌广告,是企业觉得在《南方农村报》上刊登广告有效才投放的,几乎没有政府形象的公关广告。

为农民说话,为农业服务

坚定“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业服务”的办报定位基于两个判断:

一是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在经济收入、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农民的弱势地位,令其成为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使他们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必然是农民的迫切需要,所以《南方农村报》就担当为农民代言的角色,并针对社会上没有专门为农民说话的媒体的现实,《南方农村报》主张“专门为农民说话”。我们为农民说话的报道,是沿着“维权、平权、赋权”这一思路进行的。即现行法律、政策已给农民的权利,我们帮他们维护和落实这部分权利;城里人有而农民没有的权利,我们要为农民争取与城里人平等的权利;农民是国家的公民,如果农民还未享有作为一个公民应具的权利,或者现阶段农民由于历史原因需要一些特别的权利才能改变其弱势地位,我们还呼吁给农民赋权。但我们的重点报道是监督把法律、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这样做舆论导向上没有什么风险。

二是谋生发展是农民的当务之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他们最需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比维权更加急迫。因此,我们更加关注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产业趋势分析等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我们在“农村财富”版块里按农产业,细分为水果专版、蔬菜专版、畜牧专版、水产专版、作物专版及综合版,这些专版着重在产经新闻、产业政策、产业行情上下功夫,大胆吸收目前在做财经新闻方面行之有效的思路来做农产业新闻。农民再也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者而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一个经营者。产业的每一个变化,市场的每次变动都与他们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农产业的编辑记者从重生产转变为重销售,从重技术转变为重市场,反应要比过去灵敏百倍以上,而且要非常专业。

另外,《南方农村报》的副刊版块也有独到之处,包括家庭版、文化室版、读与写版、娱乐版、幽默与漫画版等,强调乡土味、人情味,充满乡村老百姓的情趣,健康向上,具有怡情、娱乐功能,给人一种阅读的和精神的享受。

根据农民的需要,《南方农村报》才有了时政新闻(以宣传“三农”政策和监督政策的落实,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农村财富、文化娱乐三大版块的设置。《南方农村报》每周三期的设置也是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的,现阶段农民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不高,未必能接受日报的形式。现在的定价也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农民的承受能力,他们一般只能承受每年120元左右的报价。

服务农业细分产业

我们发现,农业中除粮食生产外,其他行业已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例如,畜牧行业、水产行业、花卉行业、水果行业、蔬菜行业等已充分产业化和市场化,它们中的每个行业都充满商机,是农业中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是最需要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进行市场信息交流的行业。如果农村类报刊能切合这些行业的需要,发行和广告都不用愁,经营上相对容易成功。以上任何一个行业,仅靠一份传统综合性的农村类报纸,每期一个专版已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实际的需要。但如果在传统的综合性的《南方农村报》里加大所有农产业各行业的专版份量,报纸将变得像都市报那样厚,成本将大大增加,而且不是所有农民都需要这些专版。

考虑生产需要和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我们采用专业增刊的形式。2003年我们创办了《南方农村报》的专业增刊《养殖宝典》(月刊),定位是服务水产行业和畜牧行业的生产者、经营者,由于其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非常受养殖户和企业的欢迎,发行量很快就增长到近两万份,2007年大约可盈利20万元。这是在没有刊号、不能装订成册(不能称之为专业增刊,只能称之为专业增页)、不能公开征订、不能收取刊物工本费,只能免费赠送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果能获得刊号正式进入市场,根据我们的估计,发行量达5万份,年广告收入达400万元以上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希望能直接从新闻出版总署申请到刊号。选择市场化充分的行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是农村类媒体的好出路。

如果能申请到刊号,《南方农村报》将创办《花卉宝典》、《蔬菜宝典》、《水果宝典》、《农化宝典》等一系列专业增刊,以“一报和多个专业增刊”的格局深耕农村市场,为农业各产业提供最具针对性和最具专业水准的服务,并通过这样的服务来发展壮大自身。

以活动打造品牌影响力

通过举办一些聚合行业精英探讨行业问题的活动,报纸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创办为农村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的“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南农实验”,探索如何开拓农村市场的“农村财富大讲堂”等新闻公益活动,在中国的“三农”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国内外知名的农资品牌企业例如美国嘉吉(美盛)、杜邦公司、挪威海德鲁、日本住商、德国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等纷纷选择《南方农村报》投放广告。

扶持农村类报刊,服务新农村建设

《南方农村报》是业界公认办得比较好的农村类媒体之一,我们也乐观地估计《南方农村报》的经营初步跨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说明农村类媒体走市场化之路,在服务农民需要中生存和发展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目前,全国许多农村类媒体仍在苦苦支撑,恰似“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很难实现对“三农”的关怀与责任,很难较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我们多年从事农村类媒体工作的经历与体会,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中国应扶持发展农村类报纸这一行业,使它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报纸等媒体虽然是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产物,但中国农民群体的数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相当大,这个群体或阶层与城市其他阶层差异很大,指望城市其他媒体(包括机关报)能大幅度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不太现实的,因此中国应大力发展农村类媒体这一行业,让这个行业专门反映农民的呼声,专业为农业服务。农村类媒体专门服务居住很分散、购买力很低的农民,专门服务风险很大、效益很低的农业,它的发行成本、采编成本很大,广告潜力很有限,因此它需要政府的扶持,让它以更低的价格销售给更多的农民。正常情况下,《南方农村报》每期16版(四开),50%彩色,每份0.8元,全年120元,这相对城市报纸来说,单价是很高的了(如《南方都市报》60多个版才1元/份),如能降低一半报价,据邮局发行人士估计,发行量将会翻一番,56年内,广告量做到3000万元是完全有可能的。

扶持农村类报纸的政策设计务必鼓励农村类报纸走向市场,让报社在服务和满足农民的需要中发展壮大。报纸只有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民才会自愿掏腰包订阅,只有农民自愿掏腰包订阅的报纸才是有价值的报纸。靠行政命令,靠指令性计划来发行的报纸未必真正发行到农民的手上,如果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任务强迫农民订阅他自己不喜欢的报纸就是加重农民负担,是要不得的。由政府或企业出钱订报再免费送给农民的做法也难以持续,即使长久送给农民也未必适合农民阅读,农民很可能不看或做废纸卖掉,造成大量浪费。因此所有扶持农村类报纸的政策设计都必须鼓励报社走向市场,鼓励办适合农民看的报纸才是长久之计。具体而言就是:

一、成立扶持农村类报纸发展基金,按农村类报纸的有效发行量即市场发行量,而不是行政干预的发行量进行补贴,以降低报纸的单价,让更多的农民订得起。这种补贴不是全额补贴,农民必须自己付部分报款,这是检验农民是否需要这份报纸的办法。按实际发行量进行补贴鼓励报社增加发行,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二、减免农村类报纸的广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文化建设费等,以减轻报社的负担,鼓励报社发展广告业务,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政府给农民家庭直接补贴一定额度的报费。只要农民订阅他愿意订阅的报刊,就给农民一定的补贴,鼓励农民订报读报,也鼓励大家办农民喜欢看的报纸。

四、在行政村设若干名报纸投递员,由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这可以健全农村发行投递网络,为农村类报纸进入千家万户提供可能的条件,报纸投递覆盖作为乡村公共必需品之一。

第8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37-04

引言

从宏观经济发展层面看,出口、投资、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2008年金融危机揭示了一个道理:出口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但一国经济增长不能对出口形成依赖、受制于外国市场,并且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论看,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中间需求”,而不是最终需求,如果过分把投资当作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势必导致投资需求过多、信贷扩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助推通货膨胀。消费创造的需求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路。因此,经济增长需求的顺序应由出口、投资、消费调整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把消费当作提高经济增长的第一需求,有两个基本渠道:一是扩大内需,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二是提高农民收入,到2009年末全国农民占总人口比重53.4%,而且恩格尔系数较高,需求潜力巨大,农村发展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和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深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深化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结构性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农村经济现状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增收仍然是农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农民收入较低,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果在广大的农村能够提供一个发挥农民人力资本的环境,农民是不需要大规模离开土地的。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全国城乡经济指标分析(见下页表1、表2)(资料至2009年末)。

从下页表1、表2资料分析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和农村就业人口比重较大,乡镇企业和农村个私企业的就业比重相对不足,还有较大空间;(2)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农村居民消费与人口比重相比形成极大反差,62%的人口分享24%的消费,消费需求潜力极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仅靠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条腿是不够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这种现象在欧洲国家发展过程中也都出现类似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基本保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要素,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如果从农业中抽取劳动力过快,而二、三产业还未强大到足以吸收这些劳动力,并且是较低的工资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可能要出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鼓励和刺激农民离开土地迁往城市,来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而是让农民自愿地留在土地上,留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深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的

农村集体经济是以农村资产、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纽带,以产权为核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而建立,具有组织农民、增加收入、配置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依附于一个载体即组织形式,其发展变化和处于的市场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集体合作经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到传统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这一现实,单靠家庭和个人根本无法适应市场、解决生产技术更新、集中人力物力扩大生产经营和销售等问题,农民开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决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体,是整个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形态深刻变革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力量。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管是城市到农村、农村到城市的单项发展,还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双向互动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都是一个根本的动力。

(二)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关键

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其他资源要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资源、劳动力、流畅的资本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制度设计条件下,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科学技术和基层组织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等产权制度的不稳定制约了农民对土地的态度、长期投资和资源利用效率。

明晰的产权内容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财产分配面向明确的所有者,所有权具有充分的排他性;二是财产所有者获得资产增值和剩余收益;三是所有者拥有和控制资产使用、结构调整、处分、销售和出租的权利。这三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就可以判定产权是模糊的。

现价段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的资产利益矛盾重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三)制度创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

现价段制度创新和市场化进程从市场规模构建转为市场秩序的完善和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的产权是一切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描述:当商品和市场统一在一起时,就必须建立在产权私有的基础之上。只有产权明晰的市场参与者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建立并有效发挥作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关系才能真正理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不是生产力已经准备好才形成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制度创新就是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制度创新激活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生产要素产权归属制约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来刺激、调动和释放农村经济的生产力发展,逐渐强大农村经济的经济总量和质量,从结构上达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必须建立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从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商品、市场和交换关系,要求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的个人所有制,探讨、寻找使生产要素效率最大化的产权制度。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的产权改革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集体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当务之举。从目前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现状看,存在着分散、闲置、非流动性、效率低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决定的。因此对土地等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土地产权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和调整。

(一)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土地作为农村经济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土地流动的保障。相对集中的土地等资源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筹集资金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分析:小块土地所有制发展局限条件主要来自税收的压力、生产资料的昂贵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原因就是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通过农村土地流动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走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可以增加生产经营融资。农村土地流动受制于农民土地权益和国家土地产权制度,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损害,必然影响土地流动规模;国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指向使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土地流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保障。

因此,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农村土地利益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联系

生产的社会性和市场化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

农民的土地等资源收益是在个人产权保障基础上,农民拥有生产性投资获利的机会,是农民自发创新最重要的动力,取决于制度允许的经济自由度以及努力和报酬的相关度。稳定的收益将激励农民一方面投资于农业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走合作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经营在市场中的利益损失和抗风险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股份制和依靠外来公司的问题。关于股份制,马克思这样描述:一个获得了拿别人的财产去冒险的权利,而又不负责任。农村经济在市场经济程度还不是较完善和深化的条件下搞股份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外来公司,从利益关系看,他们与农民的利益关系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外来公司往往希望得到土地和相关资源后,不用雇用那么多人,甚至降低工资,不顾及环境保护,掠夺式开发。农村集体经济从利益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农民的权益。

(三)在个人产权制度保障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向市场化发展

农民自觉追逐经济利益的行动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动力,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路径和进程。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较为弱小,盈利能力较低,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服务的支持,降低经营风险,扩大农民的经济自由权和生产的赢利空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适定位农村集体经济。合理确定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税赋负担。明确划分各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和乡村自主治理;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有效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深化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农村的土地、山林、房屋、设施、其他自然性资源和历史经营积累起来的经营性资产,在产权制度改革后重建个人所有,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核心,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农民利益为原则,发展农村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形成集约化的集体经济进行市场化经营。这种方式的形成和持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薛继亮,李录堂.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研究——基于社会服务功能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篇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和改革历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剖析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包括金融结构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是利率市场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利息来源于借入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所以利息率由平均利润率决定。凯恩斯以流动性理论为基础,提出利息是对货币流动性的补偿,因而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罗伯逊和奥林提出的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了利率。希克斯和汉森建立的IS-LM模型表明,利率是由投资、储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莫迪利亚尼则认为,利率传导机制通过财富变动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综合上述各学派观点,利率是由投资、储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社会平均利润率等内生变量决定的;反过来,利率的变化又会对上述经济变量产生影响。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理论证明了各国金融结构的趋同性,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发展中国家应打破单一银行体系,开放金融市场,逐步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准入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展银行表外业务;深化资本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结构。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主张放松利率管制,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放松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由市场决定利率的变动。

(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国际趋势,是金融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从经历的时间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从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到完全实现利率自由化,通常需要10年以上,美国从1970~1986年前后耗时16年时间,日本从1977~1994年同样耗时16年。从改革推进方式看,各国都采取了审慎稳健的改革方式,美国和日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先后于1933年和1971年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从改革绩效看,利率市场化改革为金融机构提供自由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美国采取金融创新倒逼改革的方式,先大额定期存款、再小额定期存款、最后储蓄存款,逐步解除了对存款利率的管制,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日本在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和扩大市场交易规模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银行间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短期市场的大额交易品种利率的自由化。韩国在经历了“激进式”改革失败之后,以先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后银行类金融机构、先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后小额的“渐进式”思路有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1996年,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起步。2012年6月8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要求金融机构积极适应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方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合期限、信用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2007年1月,Shibor正式运行,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地位逐步确立,目前已发展成为债券产品及衍生品定价的基准。历经十几年的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改革步伐正加快推进。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经营特点

农村信用社属于合作组织。在国外,合作组织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农村信用社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有庞大的组织机构,在国内有遍布城乡的机构网点。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1848年,为使小农免受高利贷者盘剥,摆脱资金困境,德国人雷发巽创立了世界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建立以来,遵循合作制原则,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弱小经济组织融资困难、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上世纪50年代大量发展起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网络机构,成为服务“三农”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体制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但经营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所有制仍然模糊,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2010年11月23日,中国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92号),正式明确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方向。

(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

农村信用社作为银行类经营机构,较其他商业银行,共同之处是均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兼营中间业务,业务经营范围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法人结构不同,其他商业银行为一级法人,自上而下发展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为多级法人,自下而上整合机构,经营主体主要是县级法人机构,经营方式灵活;省联社和地市级联社多为管理机构,主要履行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二是市场定位不同,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和县域小微企业;其他商业银行服务重点在城市,服务对象覆盖面更广。三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农村信用社为合作制,由农户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组成,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其他商业银行为股份制,由股东入股组成,公司治理结构较为规范。

三、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促进资金的高效配置,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对银行机构而言,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采用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提升竞争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集约化经营。对银行客户而言,将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存款收益。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因其单个法人机构经营规模较小、经营管理较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弱,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限,冲击和挑战更需引起重视。

(一)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严格管制存贷款利率,银行机构依靠稳定的存贷利差获取高额利润。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中间业务收入甚微,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长期依靠远高于同行的存贷利差维持较低的盈利水平。利率市场化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村信用社为争取更多的存款,抢夺优质客户资源,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将呈明显上升趋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存贷利差将呈加速递减趋势,依靠较高存贷利差盈利的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盈利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二)利率定价能力面临挑战

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客户选择金融机构考虑更多的是服务质量、服务渠道和金融产品宣传营销。利率市场化后,金融产品价格将成为客户选择金融机构的首要考虑因素,定价策略将在未来银行业发展战略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人民银行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来,农村信用社普遍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利率定价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大、地区差异大。随着利率自主决定空间的扩大,如何准确地预测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合理确定具有竞争优势的价格水平;如何科学地配置存贷款期限,保持最佳的利差水平,对农村信用社都将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三)利率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给银行带来的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后,受资金供求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会发生频繁而剧烈的波动。同时,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类金融机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将明显增加,这些资产和负债的缺口量,在利率波动时将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长期在严格的监管下经营,缺少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经验、手段和人才。较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将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

(四)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传统农户贷款需求呈下降趋势,农村信用社长期扎根的农村市场业务拓展空间有限。与此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抢滩县域金融市场,逐步向农村市场延伸,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垄断经营的局面将逐步终结,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利率市场化下农村信用社的对策

在存贷利差缩小、利率风险加大、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为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农村信用社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银行业的竞争最终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我国银行业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但各机构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农村信用社长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户认同感高,机构遍布城乡,较其他银行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渠道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产品、服务、地域和渠道等比较优势,牢固树立“农村市场寸土不让,城区业务分毫必争”的竞争理念,守住农村市场、拓展城区业务。一是要充分发挥与“三农”联系紧密、贴近农户的地域优势,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客户认同感,通过创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留住农村客户;二是要充分挖掘产品和服务的比较优势,相同的产品比服务,同等的服务比产品和价格,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和贡献度,以此不断拓展城区业务;三是要充分发挥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惠农支付点进入千村万户的渠道优势,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渠道,不断拓展网点和机具等服务渠道功能,持续提升客户依存度。

(二)顺应市场化趋势,健全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主要是产品价格的竞争,科学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管理起步晚、管理粗放,利率定价管理参差不齐。为适应利率市场化趋势,农村信用社应及时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定价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建立合适的定价模型,运用数据定量模拟出价格;并及时收集相关数据,适时监控信息变化情况,为利率风险的识别和监控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应遵循市场规律,参考资金市场的发展变化与运行态势,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在不偏离市场一般利率的情况下,制定出一个能给客户和农村信用社自身都带来效益的定价。存款方面,应综合考核同业市场利率水平、资金供求、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流动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客户贡献度和忠诚度等因素,探索建立灵活的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贷款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信用社目标利润率为基础,综合考虑客户偿债能力、信用等级、成长性、综合贡献度、风险水平、抵押担保、资金成本、贷款期限、贷款投向和同业市场利率等因素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

(三)坚持安全性原则,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三性”管理的难度。为防控利率风险,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探索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一是要认真研究自身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和相应期限的利率水平,综合考虑利率敏感性缺口、流动性缺口和市场融资能力等因素,建立健全利率风险预警、识别、评估和处置机制;二是要对不同的金融产品,尤其是投资理财和金融衍生产品,建立风险隔离机制,避免风险连锁反应;三是要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农村信用社拥有利率定价权后,业务人员逆向选择引发道德风险。

第10篇

1.农村信息化的概念

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是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

2.农村信息化的特征

2.1统性和集成性

农村信息化是生产、生活所需信息,以及经济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2.2多样性和差异性

农村不同阶层的信息需求不同,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3.农村信息化的内容

农村信息化包含在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具体有以下内容:

3.1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

它是整个农村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基础,关键内容是建立各种农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及相应的检索系统。

3.2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

它有助于加强农村资源的共享,提高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

3.3农业生产信息化

它具体指动、植物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能大幅提高生产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促使农业生产高效益。

3.4农村科技信息化

它能有效传递农业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教育之间的需求信息并指导农业生产、科研、推广、教育部门的有机协调与正常工作,促使农科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3.5农村教育信息化

它是指农村教育和培训手段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6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

它是整合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信息建立数据库上网运行,并开展农资电子商务,从而促进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效益的提高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3.7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流通环节,简化了交易程序,节约了交易费用,从而有助于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8农村管理信息化

它通过网络化管理农村行政、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要素,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速农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高农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9农民生活信息化

它包括生活、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有利于彰显人性自由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农村信息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能够建立起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改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状况,确保广大农民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信息,保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最优化,从而找准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的重要动力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开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与公众的相互沟通与相互信任,有助于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建立一个依法行政、廉洁、“以人为本”的政府;此外,农民通过这种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提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进而保证社会的安定。

3.农村信息化是促进科教文卫体公共事业建设,保证其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宝

促使建设农村社区数字文化阅览室,强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先进文化最大限度地输送到农村;此外,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在线申请受理和审批行业数字证书以及食品药品监管热线等能最大限度建设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社会事业服务大平台,实现科教文卫体公共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4.农村信息化是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非充分就业群体,农村信息化能够促使农业信息产业发展,容纳大批就业者;能够提高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部分投入到农产品物流和营销产业就业的农民,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三、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农村信息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信息意识的增强。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尚未形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有效信息的自觉性,而仅仅依靠传统落后的言传身教的直接示范和交流方式;此外,农民信箱用户通过农民信箱平台建立网上免费摊位并买卖信息最终达成交易的,仅局限于部分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这些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大大阻碍了农业的迅速发展。

2.农村信息流动不畅,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备把握,大多数农民的生产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经济上遭受损失不可避免;由于信息流动不畅,近些年来造成的“谷贱伤农,果滞坑农”的现象比比皆是。现阶段,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和报纸,这些传统的媒体只能将市场信息单方向地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将农民的需求信息反馈回来,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民对于农技、农资和农产品市场等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尽快为农民提供一个崭新、快捷、全面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农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准确地制定前瞻性的生产计划,刻不容缓。

3.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农村普及尚需很长一段时间

纵观全国,虽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已建成大量网站,但对于经济实力薄弱,生活仍徘徊在温饱线水平甚至温饱线水平以下,且文化素

质又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讲,他们已没有多余的经费来购置并不昂贵的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况且还要支付价格不菲的运转费。因此,如何让急需农业市场信息的广大农民获得廉价的信息服务,是农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4.基层现代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现阶段,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干部普遍缺乏网络、计算机的理论及操作知识,有的甚至无法运用常规软件进行办公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过分依赖村信息管理员及大学生“村官”,大大降低了工作力度,严重影响了农村信息化进程。

四、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就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探讨适应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具体措施有:

1.提升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秉承“集中、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营造“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服务平台环境,构筑全国“统一、规范、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切实加大农村基础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引导网络运营商结合自身优势,为农村信息化服务,推进和完善 “金农工程”、“农民信箱工程”、“村村通工程”、“信息化普及村工程”等信息化工程的建设。

2.加强农村信息资源整合

围绕“市级抓提升,乡镇抓延伸,村组抓服务”的思路,依托农经网、远教网等已经形成的运行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维护投入体系,进一步整合农经网、远教网站点,充分利用好两网现有的人员和设备,实现多部门、多行业的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实现多网功能合一,提供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多样化及个性化的需求。

3.加强农村现代网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基层干部的农村信息化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发证等手段提高基层干部的网络、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业务能力。大力提升农村信息管理员队伍素质,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引进渠道,积极利用农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有关社会中介力量,发展壮大农村信息管理员队伍,促进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五、结论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具有普遍的指导示范意义。农村信息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军喜,朱晓飞.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

[2]张喜才,秦向阳.农村信息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7,(11).

[3]陈良玉,陈爱锋.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J].中国农业信息导报,2005,(2).

[4]董增礼.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11,(3).

第11篇

关键词:苏北农村 现代化商贸流通 市场体系

引言

江苏农村商贸流通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取得了相对较大的发展。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江苏北部,包括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五市),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相对不完善,这直接抑制了农村的消费,延缓了苏北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成为苏北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周桂良等,2012)。因此,只有健全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才能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苏南带动苏北,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苏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前几年相比,苏北五市的综合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等均有显著的增加与提高。到2010年底,苏北拥有亿元市场92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016.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7%和8.6%。其次,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随着苏北农村的发展,商贸流通业逐步升级,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苏北市场逐步形成以综合批发市场为主要渠道,零售市场为骨干,以销售品种多样的市场为辅的多元化、多业态的商贸流通市场(杨改,2011)。尽管近些年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比于苏北的经济发展,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

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

建设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可有效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和客体,并优化和提升各种交易条件的水平与结构,以实现其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积累等功能。本文构建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其中包括了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在以农户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这六大子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见图1)。

(一)建立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

农村消费品一般包括粮食、蔬果、农业生产资料、家用电器、农耕用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将这些物品的销售通过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来完成,可简化农村生活环节,加快农村生活步伐。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包括销售交易、销售物流和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几个子体系,通过三个子体系的应用,将苏北农村消费品从供应商分配、销售到各个农户手中,其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交易子体系,主要采用连锁经营和供销社交易平台将消费品销售给农户,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消费品分品种、季节、质量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利用电子商务现代流通方式,通过网络等技术使得销售信息快速传达。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物流子体系,主要以县(区)配送中心为龙头,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为载体,主要是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必要时村级采取第三方物流。将消费品以二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也可将消费品以一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村级便民放心店。苏北农村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子体系,通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强有力的监管与监督,使整个大体系秩序规范(杨以文,2012)。

(二)建立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资源相对缺乏的苏北地区需从其它地区采购农资,以满足苏北地区需求。因此,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的建立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见图3),可从三个子体系来体现,即农资生产、农资流通、农资服务三个子体系。

其中,苏北农村农资生产子体系,主要是建立农资生产企业,一些稀少或没有的农资,可从苏南地区、省外甚至国外企业生产后进行转运。苏北农村农资流通子体系,以供销社、农资承办企业为龙头,各县区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农资农家店等为辅,实现整个流通过程,并保证其顺畅;此流程也可用销售渠道模型,分级流通,达到流通的简便化、标准化。苏北农村农资服务子体系,应用农资多元化服务功能,体现现代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将农资流通市场化,使农资服务需求更加便捷、更加完善。

(三)建立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

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农产品物流子体系和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三个子体系(见图4)。其中,苏北农村农产品物流子体系,主要以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将各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配送中心进行改建,使其规模扩大,提高物流效率,在加工企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以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农产品周转速度。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通过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县域批发市场流通到各个分批发市场,同时也可通过配送中心、网络、展销馆等一些辅助手段,将部分农产品以这些平台批发给农户。苏北农村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主要以国家相关政策和苏北地方配套的扶持政策为载体,使整个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运作有序、规范和高效(周桂良等,2014)。

(四)建立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苏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好,将苏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好可大大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商贸流通成本。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可通过物流子体系、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和政府监督子体系三个子体系来逐步建立与完善(见图5),利用这三个子体系使县、乡镇、村在回收利用过程实现点线面一体化协同运作。其中,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子体系,以各农村居民聚集回收网点为主,通过流动收购人员进行资源聚集,集中回收到各乡镇回收站或集散市场回收中心。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督子体系,将资源回收利用的利益与用途告知农民,并让农民们之间互相监督,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主要是以分拣站和加工企业为平台,利用再生资源堆肥、沤肥还田、气化、压块、固化成型燃料、燃烧发电等技术,将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五)建立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

从目前苏北农村的发展来看,日常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家电维修、医疗、文化教育、餐饮、摄影、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择优培育扶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经营大户和专业服务队伍,逐步探索各乡镇设立连锁服务网点,并以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点为服务联系点,进行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农民生活服务新模式。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医疗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文化教育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食品安全服务子体系和苏北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子体系。

(六)建立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

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和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等三个子体系(见图6)。其中,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主要是构建县区和村级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相关负责人将各种农业信息在各级服务平台上,农民根据自己所需,在各个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上寻找所需信息。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将所有网络信息一体化、公开化,保证农民看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的信息质量,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农民交流与合作。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主要以手机为网络信息查询主体,可以订阅以某企业为主导的服务信息,也可通过乡镇或村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将相关农村、农业信息通过手机网络告之农民。

结论

本文在以苏北农户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有力地促进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苏北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另外,本文建立的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可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提供积极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桂良,毛丽娜,吴鼎新.基于经验挖掘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

2.杨改.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J].物流科技,2011(6)

第12篇

    关键词:市场化;农村经济

    内官营镇作为定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大镇,自1993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以来,在总体设计、资金筹措、规划管理、产业选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对类似地区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亦不能否认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失误。

    1现状分析内官营镇位于定西县西南部,祖历河上游,暖泉河畔,距县城25km,定临公路穿境而过,北、西、南三面分别与榆中、临洮、渭源相邻。自古以来是四县八乡镇十万人口的商贸中心,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也是甘肃十大集镇之一。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自1995年3月正式实施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方针,以改善投资环境,建设现代化集镇为目标。小城镇建的设起步与发展带动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区域优势,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开发区企业户数达到280家,从业人员3830人,年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43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800人,截止2001年底工农业总产值2.89亿元,人均纯收入1490元,财政收入300万元。

    2问题探讨在肯定经验与成绩的同时,不能否认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容量有限,加之小城镇建设在发展前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必要的理论及技术上的储备,还有居民意识的培育,管理者经营城镇理念的形成等一系列原因,使内官营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规划设计的前瞻性不足,增加了不必要的修编成本。由于资金有限,规划设计缺乏专家及有关部门综合论证,致使15年的规划期在实施了7年后,又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重新修编。同时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应用和模仿大中城市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理论模式而使地方特色大打折扣,影响了设计的兼容性与生命力。(2)投、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导致了建设资金的匮乏。一是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而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与地方税收的有限,承担不了从城镇基础设施到文化休闲场所建设所需的全部资金。二是银行贷款不偏重服务于小城镇建设的中小施工企业。三是利益激励机制不配套,不能有效吸纳民间游资,当然也不能排除农民增收近年来的持续低迷。基于上述原因使小城镇建设因资金问题而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3)单纯强调建设进度而使生态与环境问题有所忽视。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由于起步较早,就全国来讲还处于试验试点阶段,无先例可循,在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环境;重经济、轻环保;重近期、轻远期的现象,既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就连城镇必备的公共厕所建设亦不到位,再加上居民的环卫意识不高,环境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小城镇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4)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缺少有机地衔接与协调。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总体规划在编制体系、用地分类和审批权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两个规划之间关联度高,必须进行有效地衔接和协调。在内官营镇的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城镇规划区范围界定与土地用途管理、村镇体系空间布局与土地资源配置、城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确定与土地利用规划、农村土地整理与城镇建设用地的置换等方面地协调与衔接问题。(5)管理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当一个城镇初具规模后,管理问题就会马上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本镇的管理而言,一是一支懂管理又会管理的队伍有待尽快培养和建立;二是公安、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与镇政府的执法权限划分与协调须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者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居民的环卫意识、交通规则意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都有待培育和提高。

    3对策研究基于上述现状与问题地分析与探讨,就内官营镇及其同内类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而言,要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其在解决西部不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前提。推进小城镇建设,首先必须使农民特别是县、乡镇领导干部尽快转变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思想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规模经营和二次创业;有利于农村人口的集中、耕地保护和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内需,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从而加快农村的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只有从这中高度来认识,才能在小城镇建设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支持与拥护。

    (2)加强规划、修编中的地方特色性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环节。小城镇规划的编制、修编要突出特色。按照城乡一体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原则,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的思想,结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与城乡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建设,编制具有人文内涵、能充分体现地方传统风格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注重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的小城镇规划。同时还应搞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按生态要求合理布局商贸服务区、乡镇工业区、居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在做好规划科学、合理、配套的同时,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土地、项目的制度,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配套一条龙,从而树立规划应有的权威。

    (3)托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资金问题是困绕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如下措施:一是国家调整金融与财政的投资趋向,加大对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采用BOT方式,即镇政府同项目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筹资承建一个项目,并由该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并收回投资,获取收益,协议期满后,项目产权无偿转让给政府;三是由县人民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吸收民间资本和民间游资投入小城镇建设;四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用好中药材、马铃薯和纯天然、无污染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纳海内外投资者投资于小城镇建设。

第13篇

近年来,随着__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农村文化市场在城市文化市场的辐射带动下呈稳步有序发展态势,已形成包括网络、音像、出版、娱乐等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据统计,全县农村文化市场主要经营单位共87家,占全县文化经营单位的46 %,其中网吧 75家,歌舞娱乐场所 2 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 5家,出版物经营单位 5 家(零售)。全县文化市场相对比较繁荣的农村为官庄镇和五强溪镇,文化经营单位分别达到 15 家和 10家,且经营范围相对多元化,经营规模逐步向规范化发展。

农村文化市场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等不同,经营者和消费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相对城镇的管理较为松散,因此造成农村文化市场许多监管不到位、难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网吧是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是文化市场执法查处的重要内容。由于部分经营业主偏重于经济利益,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禁而不止,网吧超时经营时有发生,消防意识淡薄;非法转让行为屡禁不止,经营业主更换频繁。自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网络市场监管制度,通过抓好日常巡查,开展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乡镇网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接纳未成年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执法中队专门组织乡镇网吧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县乡镇网吧实施拉网式巡查,并连续开展“假日”、“周日”等突击行动,重点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未实名登记,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未成年人上网。

2、乡镇音像市场的盗版制品和涉黄制品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地摊、游商销售的音像制品,其中大部分是非法和盗版的。针对此违法经营现象,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一方面加大对盗版光碟和涉黄制品的打击力度,依法取缔“流动摊点”;另一方面加强对经营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经营业主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合法经营的意识,自觉的做到支持正版,打击盗版。

3、农村出版物营销市场主要集中在学校周边,部分经营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兜售盗版、非法出版物,而其中大部分业主是无证无照非法经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在逐步提高,乡镇的歌舞娱乐场所迅速增多,且渐成规模。文化部门在引导娱乐场所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娱乐场所的日常管理力度,逐步规范经营活动,促进娱乐业依法、健康发展。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从业人员无证无照现象多、消防安全隐患多、违禁盗版多的现象,执法人员来,他们走,执法人员走,他们来,存在着此消彼起的情况,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难以得到真正的保障。

1、__x县是一个山区大县,因此造成了我县农村文化市场点多,面广,线长的局面,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必要交通工具的缺乏,农民法制意识的淡薄,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监管的难度。虽然我县每个乡镇都设有乡镇文化站,但都是隶属于乡镇政府的事业单位,而不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而大多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加上农村文化市场经营项目由县级负责审批,文化站缺少属地管理手段,导致文化站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不从心,难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面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呈现出热点多、焦点多、难点多的“三多”特点,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普遍感到责任重、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总之,现有的执法力量和执法工具的单薄,严重影响了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文化垃圾侵蚀污染农村文化市场。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尽管大多数农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文化活动依旧相对贫乏,农民精神生活相对单调。致使年节、农闲时,许多农民以麻将、扑克赌博和搞迷信活动来消磨时间。而且像一些无证电子游戏机、赌博机等文化糟粕在城区受到了严厉打击后,正逐步转向农村。这些场所的主要特点是环境卫生差,安全状况甚忧,未成年人大量涌入,大量不良信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3、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是“半路出家”,虽然有极高的工作热情,但在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尤其是业务能力方面跟不上时代要求,新科技的出现,上级部门的培训力度不强,无重大办案经验,在行政执法中,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不够熟练,影响了执法效能。

4、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由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成立不久,缺少

广泛宣传,部分群众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不了解、不理解,甚至出现干扰执法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文化执法相对于公安、工商等部门处于劣势,由于部分经营者法制意识薄弱,素质较低,抵触情绪严重,给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1、提高认识,合理规划,整合资源,认真落实农村文化市场监管责任。县、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力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把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摆上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适合当地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与监管规则,把文化市场发展纳入到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要在现有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市场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搞好文化市场的整体布局。

2、正面引导,强化培训,加强监管,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强化政府导向功能,搞好指导,抓好曲型,激发农村文化经营者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经营户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端正经营理念,使他们知法、懂法,并在经营中自觉守法。要引导经营者调整经营方式,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以求巩固发展,增强农村文化经营者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3、加大力度,健全制度,重点突出,管理好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整顿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要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检查和管理。重点问题,应是非法和盗版出版物(音像制品)销售、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重点时间,应是农村文化市场比较活跃的节日期间和学生放假期间;重点地区,应是文化市场经营比较集中的集镇、集贸市场和学校周边地区。而对于某些农村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带有倾向性问题,要集中力量突击清理整顿,坚决维护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借鉴经验,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是建立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举办培训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理解如何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管理,指导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需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采取异地交流、交叉执法、外出考察等方式,学习借鉴外地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增强实际管理效能的目的。

第14篇

关键词:农村 文化市场 监督管理

文化市场是社会文明的窗口,也是文化管理的晴雨表。农村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依照法律的规定,加强对各种经营活动的检查、监督和管理,既是一项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与现状,提出加强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势头方兴未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是,文化市场尚处于发育成长过程中,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项目少,管理力度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从文化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经济富裕地区先于欠发达地区;从文化经营网点的数量比较,集镇多于乡村,平原多于山区。按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口密度诸因素衡量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有市有场型。即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乡镇形成文化市场较快;二是无市无场型。一些居住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小乡村,既无娱乐场所,又很难形成文化消费群体,造成几十年来看不到一台戏或一场电影;三是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型。这种类别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些以种植业、养植业为主的农民,长年聚居原地,文化消费需求量大,但文化设施少且无场地;反之,那些有俱乐部、影剧院的村,由于劳务输出多,文化需求少,造成文化娱乐场地利用率不高,难以形成“市”。

2、经营者素质不高。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法制观念淡。所以,不少经营者把经营物质商品的手段或“诀窍”照样搬来经营文化娱乐业。这样,有的经营单位或个人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逐经济效益,舞厅出现“三陪”,游戏机房搞有奖,球棋类活动发生变相赌博,更有甚者出售、出租非法出版物。在经营过程中,有些不具备合法资格的组织或个人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如有的不经核准登记,地下经营,无证经营,有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合法”的经营资格。

3、监管职能难到位。目前,对镇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侧重在阵地的建设,而对镇乡文化市场的监管力量配置、管理状况尚未纳入镇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体系。虽然,《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第四条已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但镇乡一级政府有些领导对文化市场管理,仍然还存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责任性承担不明确问题,有待市、区政府下发必要的规范性文件加于明确镇乡一级政府属地监管的职责。

4、庙会活动问题多。农村庙会既是农贸交易日,也是传统文化活动日。从近几年的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情况看,节目内容低劣的大棚演出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无证经营书摊和音像摊点历禁不止。这些摊点依仗低廉的价格,吸引大量的农民消费者,兜售非法出版物和违法音像制品,破坏正常的农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二、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点

农村文化市场,是指县(市)以下从事文化娱乐有偿服务的场所。它包含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政治性、社会性、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和经营性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不同于城市文化市场的鲜明个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几方面来考察。

1、分散性。农村文化市场的分散性是指文化消费点多面广,经营场所呈网状分布。首先,乡镇的文化经营项目大多是规模小、档次低、设施因陋就简;其次,作为市场客体的演出场所,电影放映遍及乡村、山湾、村头、溪滩都可搭台演戏或放映电影,灵活方便,可以说凡是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有文化市场;再次,民间艺人长期分散于广大农村,无固定班子,无固定人员,无固定剧目,临时组团,临场排戏,流动演出。

第15篇

如何解除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的利率管制、资本自由流动限制、金融业市场进入壁垒等金融抑制现象,推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在理论上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及研究背景等的不同推动着金融自由化理论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严格管制措施,如设置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等。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抑制。2004年10月,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此外,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12月颁布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允许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区)首批试点。

这为加快培育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可能,但总的来看,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自主创新型金融工具缺失。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完全放开,存款利率可下浮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是存款利率,而且贷款利率还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目前已进入“后管制利率”时代。

与“二元”金融结构不同的是,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出现了“三元”利率政策并存的格局,即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类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各自按照政策规定,或在灰色区域内实行各自不同的利率策略,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城乡金融的分割。

中国的金融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深化的必要性认识上已没有分歧,但是,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深化措施的推行与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其是否为“三农”提供了有效金融支持仍存在争论。

农村信贷市场运行绩效

高进入门槛成就了合作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以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为开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以来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以机构多元化为标志的金融深化。尽管农村金融领域机构多元化的状况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着正规金融组织多元化不足、非正规金融发育不足、国有产权以外的金融形式发育不足、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育不足、针对小规模金融需求者的小型金融机构缺失、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不足等多元化发展滞后问题。尤其是1996年以来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未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反而加速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垄断地位的形成和巩固,致使农村信贷市场运行绩效低下。加之近年来,农业银行职能转化,农业发展银行功能退化,农村信用社功能异化,邮政储蓄资金城市化,导致农村金融的严重缺失。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主要涉及四个种类,包括六种机构,即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截至2006年底,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总数约为12.4万个,其中84.2%的网点分布在县市及以下地区。截至2006年11月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4.5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6524亿元、农业银行贷款余额1万亿元、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8760亿元。同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12593亿元,比年初增加2098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532亿元,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服务的农户数达707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1.2%,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57.6%,受惠乡村人口达到3亿左右。

农村金融领域竞争机制的缺失,成就了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然而,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差,效率低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无力担负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更是无从谈起。

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工具创新的内源动力不足,自主创新型工具缺失。与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才匮乏,电子化建设滞后,金融工具创新既没有专业人才设计,也缺少科技依托,致使金融工具创新多局限于对原有产品的简单改进。与城市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金融产品单一,仍限于存贷款和一般的汇兑,交易大多以现金方式进行。在城市中普及的信用卡、投资咨询、个人理财、网上银行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农村金融领域仍是空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未获准开展票据业务,农村证券市场发展缓慢,货币市场有行无市,外汇市场无从谈起,农业保险覆盖率低,农业信贷保险缺失。竞争劣势、政策劣势、金融产品供给的垄断地位使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工具创新的内源动力不足,创新型工具的缺失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利率管制是农村资金非农化的根本诱因,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在实行金融抑制的国家,最常见的就是对金融市场上的价格进行管制,即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设置上限。在利益驱逐下,农业银行撤并了大量的县域以下机构网点,业务重点转向城镇,经过多年的收缩,农业银行目前仅有60%的网点、51%的员工、42%的存款、35%的贷款分布在县域。农村信用社没有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制定权,无法通过制定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不仅如此,其还承担着部分政策性支农业务,用自己的钱为政府买单,在盈利性目标与政策性业务的冲突中,信用社选择了“慎贷”和“惜贷”,致使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农信社自身也陷入了发展困境。2002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达1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亏损社11901家,占机构总数的33.48%;亏损金额117.07亿元,历年亏损挂账1313.92亿元,资不抵债的信用社共19542家,占机构总数的54.98%。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和贷款不足已成为阻碍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0世纪90年代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农村利率结构的扭曲是造成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外流的最主要原因。政府的利率管制,不仅完全扭曲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也造成了国内许多经济关系的错位与扭曲,降低了整个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农村信贷市场金融深化难题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增资金在15万亿~20万亿元。如何对农村金融合理布局,促进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也关系着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为适应这一需求,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在逐步转型,由单一的“粮食银行”转向开办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邮政储蓄机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试点范围扩大,实现了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之中;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后,试点地区已陆续开始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的以机构多元化、试点扩大化、业务市场化、工具多样性为特点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加速了农村信贷市场的深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多层次的客户需求构成的,不同层次市场主体的融资难易程度与其规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分散的小规模农户恰恰是融资难度最大的,如何满足这一部分客户的资金需求,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小规模金融机构是小额资金需求的主要供给者。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放宽、业务范围的拓宽、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否满足了金融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有待商榷。

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目标不明确、缺乏市场定位。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的比重平均达28.07%,全国农户中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很显然,面对巨大的有效资金需求,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的作用有限。然而,2006年以来以“小额、面广、帮贫”为特点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集中于增加金融机构的类型,致力于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并未着眼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多样性。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不能跨区域经营;资金大量来源于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银行仅通过成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为农村提供信贷支持,可能使得农村资金非农化不断加剧;新设农村金融机构受资本金所限,能够提供的信贷支持有限;对村镇银行业务范围的界定缺乏可操作性,作为一级法人的镇级银行到下辖村开设网点,可能会与村级银行形成新的业务冲突;改革仍未涉及以民间融资为主地区的金融供给问题;改革期望通过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区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领域及其对象,问题在于统一的注册资本金没有考虑到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以所处地域提出不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坚持了行政隶属的划分方法,缺乏科学标准,没有经济基础。

事实上,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是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未来发展目标及市场结构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对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及民间金融的整合及功能调整,涉及到农村金融的方方面面,而非仅局限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建以及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简单修补。

农村金融工具创新缺乏市场细分和品牌标识。如果说以机构多元化为目标的农村金融改革着力于重构“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那么,如何满足目标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现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如小额农贷、农户联保贷款、个体私企贷款、重点收费性学校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国家公务员贷款等,但由于缺少市场细分,未能立足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多限于对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简单引进与修补,针对细分市场的金融产品营销更无从谈及。比如对300万元的贷款户与3万元的贷款户的产品差别不大,致使贷款品种没有针对性,导向性不强,客户在选择贷款品种时无所适从。

品牌是客户识别金融产品乃至金融机构的重要标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创新过程中品牌意识淡薄,地方性特点制约了其培育客户对于品牌的统一认知。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先后开展了银行卡业务,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银行卡类工具创新上缺乏统一的品牌标识,难以培育起不同区域客户对该类工具的品牌忠诚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工具的运行绩效。此外,小额农贷可以说是信用社的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创新,但在开展过程中也没有做成品牌,农户对该产品一知半解,城区个体工商户申请小额农贷则模糊了小额农贷的界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发展。

与机构多元化、业务多样性相适应的利率政策改革滞后。近年来,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了以“机构多元化、业务多样性”为主导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能够反映资金使用权价格的利率政策改革却停滞于2004年。农村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差别化利率区分目标客户及其借款用途等,利率政策不能及时跟进,必将抑制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和业务多样性的进程。不仅如此,在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导,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贷款子公司并存的多层次农村信贷市场上,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波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4倍,农村信用社仍然执行基准利率2.3倍之内的贷款利率政策,村镇银行能够执行的利率政策缺乏制度规范,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设立的贷款子公司究竟应该执行全面放开的利率政策标准,还是在2.3倍以内确定利率仍不明确。利率制度规范的缺失,使得处于同一地域的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因此,差别化利率政策实质是为那些能够从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客户提供了价格补贴,而转向村镇银行的贷款客户却又享受不到相应的利率政策保障,利率政策的滞后无益于从根本上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

深化农村信贷市场建议

金融功能观视角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200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基本遵循了机构多元化的改革路径,旨在以增量改革促存量改革,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金融机构观。但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目标不明确,缺乏明确的定位,政策的初衷并非仅局限于机构多元化,而是要通过新设机构有效缓解“三农”贷款难问题,切实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因此,可考虑从功能观的角度重构农村金融体系。较之于机构观,功能观是基于对系统目标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演绎出外部环境对金融的功能需求,而后再通过合适的载体来承担和实现其功能需求。

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处于不同地域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可以不尽相同,但其履行的功能却大致相同,完善的金融功能只有金融机构间的适度竞争才能实现。因此,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应首先明确金融体系应履行的经济功能,而后再通过合适的金融组织供给形式予以满足。

结合细分市场,创新金融工具。农村金融机构应通过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发现尚未满足的金融需求,找准工具创新市场切入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特点,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差别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形成品种齐全的“金融超市”。在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时,可根据不同客户设计不同的合同条款和传递程序等,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时,应逐步树立品牌意识,既可获得品牌的“服务增值”效应,还可增进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放松利率管制,打造公平的利率环境。对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直是农户和微小企业获得贷款不可逾越的障碍。凡是那些较好地满足了农户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国家,无不实现了贷款利率的自由化。对借款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贷款的可获得性,而不是贷款的价格。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利率政策推行至目前在6省(区)试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从制度上明确许可其在基准贷款利率四倍之内,与贷款申请人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为农村金融机构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其金融服务功能的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彻底推行利率市场化,不仅会改变非正规金融的抑制状况,也将对正规金融形成激励,大大改善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状况。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7047308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