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节能设计优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建筑节能;室内照明;室内环境;场地优化
1.对建筑的节能设计评价
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特别是在中国现实的能源供应结构下,建筑节能既可以节约费用,也可以减少环境行染。建筑节能通常都采用开源和节流两种方式,开源是指采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等;节流可以分为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和主动式设计两方面,被动式设计主要从建筑的选址、朝向、遮阳、自然通风等方面优化建筑物理方面的特性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主动式设计主要通过优化建筑的机电系统,提高建筑能耗运营管理效率等方式来降低能耗。为此,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从开源和节流的两大方面对建筑节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实际上,在建筑节能方面除了对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机电设备的效率、照明功率等提出最低要求外,还需要对建筑的综合能耗水平提出强制要求。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但是对整体的能耗水平无强制要求。因此,依据LEBD系统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更加灵活,给设计团队留有充分的空间,而且不管什么样的技术整合,只要在总体能耗上能满足节能要求即可。而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条文限制了设计的发挥,条文并不能适用于任何地区、任何形式的建筑.且总体能耗水平无从计量。因此参考中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同时,宜采用LEED系统的指导方式,用综合能耗作为检验技术可行性的标准。
在参考两套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适宜的具体节能技术,如:围护结构的保温方面,可考虑绿化屋顶、垂直绿化等;高效的机电系统和节能空调设计方面,可考虑地源热泵(浅层地热能在国标中算可再生能源的一种)结合区域的新风热回收、自然通风等技术;在照明方面,可考虑绿色照明设计,即在采用节能灯具的同时结合自然采光达到提高室内光环境的品质,同时降低照明能耗的目的;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除地源热泵外,考虑太阳能热水这种较经济实用的方式。
2.基于节能对建筑场地优化处理
在绿色建筑的理念中,建筑场地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重,因为建筑活动不仅在施工期间对场地有严重的干扰,甚至还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场地原有的自然水循环就因为不透水的建筑的屋顶和路面而被打破,场地内原有的微生态群落和平衡也不复存在。改变单个建筑场地的影响似乎很微小,但是无数的这样的场地集合起来的影响就没有办法忽视。以上海为例,大面积的场地硬化和相对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统能力造成城市在雨水期的经常性内涝,同时却是城市低下水位的逐年下降大面积的传统屋顶造成了城市严重的热岛效应;城市夜空的光污染让人们很难再抬头看到星空,同时也改变了城市夜间的生态群落;如上等等的负面的结果都是因为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很少或者从未考虑过如何对场地的自然特性进行保护和优化。
在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中,无一例外地都考虑到建筑场地的保护。通过全面考虑绿色建筑所有相关特性,还需对比LEED系统和国标对建筑场地优化方面的条款,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找出适合项目的相关措施。在场地方面,LEED系统的规定较全面,从施工过程到施工完成后,对场地的环境保护、雨水管理等都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可以在参考LEED条款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宜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例如:交通管理、生物多样性景观设计、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光污染等。
3.室内环境节能优化
任何建筑最终都是要给人使用的,而室内环境的品质关系到使用者的舒适度,就建筑节能优化处理来说,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节能优化也有相应的规定。有些观点认为提高室内环境的品质和节约能源是矛盾的,因为要靠消耗更高的能源来提升室内的温湿度、声、光环境等,这样的观点不完全正确。首先,无沦是节能和舒适度都不能走向极端,两者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平衡的关系。其次,许多提升室内环境品质的做法并不与节能相冲突,反而有利于节约能源,比如自然采光在提供给舒适照明的同时减少了电力的消耗。合理的空调温度设计和控制也能降低制冷和采暖能耗。因此冲突的关键原因是设计和管理问题。许多失败的自然照明设计不是造成眩光就是使得太阳辐射量增加,粗糙的管理措施也造成许多室内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要求主要体现在室内通风量、室内化学污染物排放量、室内温湿度控制和室内光环境这几个主要部分:现行国标的通风标准大于LEED的最小通风要求,甚至在按照LEED最低通风要求提高30%后,还是小于国标的要求,因此我国现行通风标淮的最低要求有些侗大,对节能不利。如果考虑节能,通风设计应参考LEED的条义如果考虑提供室内空气品质,那么应该按照国标的要求,考虑到提升好的环境,建议根据国标的要求进行大通风量的设计。在室内污染物排放方面,两套标准都规定了甲醛等常见污染物排放的限值,建议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室内化学污染源进行控制。在温湿度控制方面,国标的要求较简单,这样规定是由于在夏季和冬季所设的温度相应的偏高和偏低是为了节能的考虑,但是相应地就牺牲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因此,对于室内温湿度的设计参考国标即可。在自然采光方面,无论节能还是舒适度方面,都应该鼓励自然采光,或者可以考虑采用太阳光导照明技术对地下室进行采光。
4.基于节能的绿色照明
照明不单是建筑直接的电力消耗对象,它还对建筑中其他设备的电力消耗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照明发热时直接在室内进行,会相应增加室内的负荷,这就会增加空调制冷设备的负荷。所以照明设备的节能对整个建筑的节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室内空间实施有效的照明,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应该和自然光照明进行整合,并根据自然光线强度变化进行控制。人工照明用于补充白天自然光照明的不足,并在夜间提供照明。人工照明的节能可以通过高效节能灯具和高效照明控制器来获得。
自然光照明的历史和建筑本身一样悠久,但随着方便高效的电灯的出现,自然光逐渐为人们所忽视。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许多写字楼和大型商厦就存在这个问题:用人工照明取代自然光。不少现代建筑取消窗户,完全依靠人工照明和空调通风,导致在这种不透风,也不透光的建筑物中工作和购物的人们患上现代建筑综合征,出现种种不健康症状。自然光照明虽然有如上所述的优点,但是其不确定性制约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大范围利用。如何提供连续、稳定的照明是自然光照明设计中的重点。
5.结论
针对当前建筑节能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活动的焦点话题,文章从住宅建筑的场地优化、室内环境优化以及建筑照明节能优化等方面对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和阐述,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红艳. 探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J]. 城市建筑. 2011(01):118~119.
1EPS板性能分析
EPS板的原材料是聚苯乙烯树脂,加入发泡剂、阻燃剂等添加剂,经过加热预发泡,在模具中加热而制成具有不同表观密度的闭孔结构的硬质EPS板[8-9]。EPS板具有显著的节能保温优点:质轻、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抗潮湿、密度低、易加工、价格便宜、施工性较好、隔声效果良好,环保和可再循环利用等,因此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建筑保温材料。(1)吸水性。EPS特有的内部结构致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潮湿能力。研究表明:EPS即使被埋在地下饱水层几年其吸水量也不会超过10%;除汽油外,绝大多数溶剂对EPS影响不大[10]。因此,EPS具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2)密度。EPS材料的密度低,具有质量轻的优点,这对于建筑保温节能具有重要意义。EPS的密度一般为18~30kg/m3(表1),其密度大小取决于树脂的膨胀倍数[11],相比较而言,PF泡沫板、PU硬质泡沫的密度更低。(3)保温隔热性(导热系数)。由于EPS内部空腔结构,使得这种材料具有低的导热系数。研究表明:EPS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当EPS含水率为1%时,导热系数大约增大5%;当含水率为5%时,导热系数最大可增大75%[12]。但由于EPS吸水率低,具有较好的抗潮湿能力,因此,EPS仍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4)热稳定性。EPS板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80℃,一般情况下,EPS性能比较稳定;但当温度达到150℃时EPS板开始熔融;若温度持续升高,EPS板将会发生分解,并产生可燃气体,但由于EPS板中添加有阻燃剂,因此火焰不会扩散,几秒钟之内会自动熄灭[13]。(5)回收性和环保性。EPS能够回收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有多种途径回收利用EPS:(1)通过机械回收EPS重新制成XPS,或者将其热熔再生制成新的EPS使用;(2)化学回收利用,制成纸箱防水涂料、建筑涂料等[14]。
2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2.1EPS板厚度设计
导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当墙体内外两侧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值[15]。导热系数和材料密切相关。保温节能材料的厚度变化对墙体导热系数具有差别。不同厚度的保温层EPS对同一个墙体的导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数D值具有一定的影响。据孙海萍[15]研究,随着EPS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墙体导热系数K值的下降速率减低,见表2和表3[16]。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材料厚度的增加,热惰性指数值稳步上升(几乎恒定为0.085),而墙体导热系数值下降速率不断减小。当保温材料厚度由45mm增加至50mm时,墙体导热系数降幅不到0.05。当保温材料EPS厚度达到一定限值之后,即使厚度继续增加,不仅其表现出的保温效果也不会很明显,而且投资额度将会上升。根据我国建设部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关于建筑节能应达到65%的要求,结合上述分析,当EPS保温节能材料厚度为40mm时,墙体导热系数为0.635W/(m2•K),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并且节省了保温材料过厚造成的不必要投资。
2.2EPS板防火设计
建筑节能是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课题,在节能的同时建筑材料的防火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在国内外由于建筑保温节能材料防火安全性问题引发的火灾事件并不在少数。因此,节能与防火安全应该“一手抓”,二者并重。EPS板的阻燃性为B2级,但是综合性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发生火灾时火焰从建筑窗口涌出,直接接触保温系统,未直接接触的地方受到热传递,最后内部空气发生膨胀[17]。针对火灾发生时的建筑保温系统的这些状态,提出关于提高建筑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优化设计。(1)从EPS板本体角度,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阻燃剂,从而提高材料本身的防火安全性,EPS所用阻燃剂有如下种类:卤系阻燃剂,具有强的阻燃能力,种类多样,包括:十溴二苯醚、氯化石蜡、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等等,目前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18];无机阻燃剂,阻燃效率不高,常常要和其他阻燃剂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膨胀阻燃剂,包括三类组成物质:酸源、气源和碳源,郑宝明等[19]研究表明,膨胀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率;黏土类阻燃剂为最近使用的新型阻燃剂,包括:斑脱石、蒙脱石等等层状黏土矿物。这些阻燃剂的添加使得EPS具有较强的阻燃能力,提高了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能。(2)从保温系统的构造体系角度,通过对保温节能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防火安全的目的。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火灾时保温节能系统的稳固性和减缓或阻碍火灾扩散的能力。具体可采用的措施:防火隔离带,在墙体外部设置呈条带状的防火构造物,起到阻止火焰扩散的作用;挡火梁,在窗口设置隔火装置,起到将火焰与内部EPS板隔离的效果;采用金属固件固定,起到稳固保温层外的保护层作用。在EPS板的表层涂抹具有良好阻燃性的材料(图1),比如涂抹水泥灰或用石膏板包覆等。RalphMatalon[20]提出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将其涂抹在EPS上形成隔热甚至到达绝热效果的保护层,从而达到阻燃的效果。与此同时,在EPS板外层涂覆这种特殊性质的材料,能阻碍热量和气流发生交换,进而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有关实验表明:在厚度为120mm的EPS板上涂抹1mm厚的绝热材料后,其被破坏的时间由原先的1min延长至5min,在EPS板表层形成了隔热炭层[21]。
3结语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优化
1概述
1.1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建筑物中规划、设计、建造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节能的标准和要求执行,通过选择高校节能技术、工艺、建材等,设计打造出“绿色节能型”建筑产品,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各系统运行效率,在保证室内温热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建筑物内外的能量交换热阻,减少供热系统、照明以及热水供应等由于大量热消耗所导致的能耗。
1.2能耗
能耗是反映能源的消费水准与节能降耗的重要评价指标,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参照的是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能源利用效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活动对能源的利用程度的强弱,也是检验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重要指标。
1.3建筑节能意义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建筑面积中,住宅面积为208亿立方米,公共建筑面积99亿立方米,全国城镇累计新建节能建筑共形成约8000万吨的标准煤节能能力。我国城镇建筑运行消耗的能源约为全国商品能源的23%-26%,而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为总能耗的33%以上,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增建筑以每年20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因此,我国的建筑节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所占的总能耗比例也会不断提升。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2.1建筑设计环节缺少监控
建筑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建筑节能的实现需要从根本上做好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的精细和量化。现实中,由于建筑设计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实际成果缺少健全的评定考核机制,也缺少成系统的保障措施,导致对建筑部门的审查缺少必要的考核标准作为依据,使得建筑节能设计环节监控弱化,发挥不了节能监控的应有效果。
2.2建筑内部用能设计不合理
现代建筑设计应坚持人性化理念,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对建筑物内部做好合理设计。从现实来看,建筑构造过程中忽视了建筑物内部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建筑装饰的应用与节能标准不符,设计出的建筑往往能耗过高,业缺乏舒适感等,达不到节能效果,影响到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对建筑物节能设计优化和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3建筑节能技术内容及优化设计
3.1建筑节能技术内容
建筑物主体节能、常规能源系统的优化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共同构成了建筑节能技术内容。其中,(1)建筑物主体节能的实现要把握建筑物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通过能耗模拟计算分析,选择适宜体型系数、合理布置建筑物室内空间、控制窗墙朝向比等,从总体上降低建筑物对空调和采暖能耗。(2)常规能源系统优化利用:可以通过合理选择调控方式,节约输配能耗系统;优化室内照明控制,减少建筑内部照明能耗;优化冷热源优化选择,提升空调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等。(3)可再生能源利用。结合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为建筑物设计选用合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质等利用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率。
3.2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1)自然通风优化设计。结合建筑物特点,合理设置门窗,如采用对开式,能够形成穿堂风调节室内通风效果。优化窗户设计形式,尽量采用多项调节型窗户,加大通风能力。加大楼层之间风的流动,在竖向空间的顶部设置蓄热墙,对房间热能做好充分吸收,并能有效排除掉室内浊气等。(2)隔热改造优化设计。做好建筑外的薄弱围墙保温隔热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热损失。例如,选择AJ建筑保温隔热聚合物砂浆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围护结构使用,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发挥节能效果。在建筑物外种植绿化植物,起到保温隔热效果。通过合理设计窗墙比、强化门、窗的密闭性,设计中空双层玻璃或在门芯填充符合保温材料,提高门窗框料的保温性。(3)太阳能利用优化设计。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适合调查建筑的改造方式,提高自然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在室内设置贮热设备,当太阳能穿过窗户时便能及时将太阳能储存起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效果;设计蓄热墙式特隆贝墙的建筑方式,发挥太阳能“空气加热器”效果;在封闭的阳台设置贮热体或者保温板,形成较为封闭的日光间,达到储备能源的效果。
结语
一、优化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1、设计方案影响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
在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对建筑的直接能耗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中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所消耗的机械能耗;某综合办公楼,在优化设计中,因改变原先设计中的普通钢筋为带肋钢筋,单此一项优化设计,共节约钢筋1000T,钢筋总节约率达30%左右。
2、设计方案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建筑是牵涉到很多专业的复合体,并且完整的建筑节能工作包括了从最初的规划、方案到设计、施工,以及多年的运营使用,直至最后拆除重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但以往只注重直接建造成本的降低,轻运营阶段能耗的使用情况。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2020年,中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现在,我们必须用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理念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即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能耗实现必要的功能,获得丰厚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所谓寿命周期能耗是指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源消耗,包括建设、使用、维修、残值及清理等阶段所发生的能源消耗。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能耗,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等,一次性建造能耗与经常性使用能耗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全寿命能耗达到最佳经济合理状态。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保温和气密性能的提高,以及采暖空调设备能效的提高等等,来达到减少空调和采暖等能源的消耗。在方案设计当中,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方位、体型、朝向进行优化,必需要为充分利用自然风、阳光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同时,也必须对建筑材料优化;外墙、楼板、分户墙、屋面、玻璃、窗框的设计等都需要量化与优化;窗墙比须要以节能和居住舒适度为前提进行优化。从方案设计开始到初步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不断调整的设计方案模拟量化建筑的能耗情况、计算空调和采暖设备的装机功率,比对各种影响因素,最后向客户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空调与采暖设备的市场上,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空调设备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风机盘管、地板采暖、辐射制冷、采暖系统、户室中央空调、变频机组、水系统、冷媒系统等等。这些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不相同,那么通过模拟量化,计算出初投资的费用、每年的耗能量、能源费用,消费者或者项目开发者就可以很容易地作出正确的决定。例如北京的一些奥运场馆中,为减少能耗,设计者没有采用普通的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而是经过多次优化设计,寻找最佳节能方案。为实现自然通风和改善室内环境,采用了智能电动窗,很好的解决了新风问题;在场馆空调设计中(包括“水立方”和“鸟巢”)都采用了由美国联合技术开利公司设计的节能空调系统。该系统通过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节能率为10%。该系统在冷水机组上加装了热回收装置,在空气处理机中采用了新型热管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场馆排放总热量的50%,回收的热能一部分用于加热游泳池水和生活用水,另一部分用于加热新风。
二、现阶段推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主管部门对设计节能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仅仅是一些新材料或空间布置的一些规定。缺乏对方案的节能性方面的系统审查要求。建筑节能设计首先是一个系统设计问题,它绝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它需要定量化。例如,人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节能空调、节能玻璃、节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墙体保温材料等等,但是这些材料与设备如何使用、使用哪种型号、用量多少、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就需要通过量化整合来完成。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影响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佳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所以建设主管部门监管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量化全面审查。
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直接投资环节上,而对建成后使用运营成本及节能优化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选择一个优秀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意识。
3、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缺少建筑节能优化设计与企业和公众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使得节能工作缺少内在经济利益推动力,政府部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体制不顺、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国家政策不配套,缺乏激励机制和工作力度。对一些国有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行政审批单位在审核初步方案时,只注重设计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对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节能性不做深入研究分析;另外,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建筑节能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节能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造成能源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三、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政府主管部门不仅需在技术法规与标准相结合方面做出努力,而且还需要政府以技术法规的形式提出必须严格控制的最基本的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可以导则、指南、技术标准等标准类技术文件予以体现。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建筑节能技术新规范逐步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和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新建建筑必须出具建造耗材经济指标、采暖需要能量、建筑能耗核心值和建筑热损失计算结果,特别是建筑结构热损失计算结果。建筑能耗总量(包括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和建造能耗值只有满足其对应的节能标准才被允许开工及竣工验收。在竣工时,建筑开发商必须出具相关部门的一份“能源消耗证明”,证明清楚地列出了该住宅每年的能耗,及节能等级。以上措施,必须逐步实施,特别是国有投资项目要先于执行。
2、以政策扶持拉动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国家制定节能政策,并要求以多样化的经济激励等扶持举措,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推广。对建造节能建筑产品的要根据优化设计后节能程度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减免税费等优惠措施,并可建立评价机制,对因建造节能建筑而超支部分资金,国家应给予无偿免息贷款或奖励机制,使建筑节能优化设计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优化;设计;分析
【导言】: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的额度也逐年增大,能源问题已成为焦点,其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制约了国家经济建设,阻碍社会发展。目前,建筑业耗能居于首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标准,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1、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分析
由于建筑节能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技术含量较高,使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依然缺乏完善的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设计体系也不成熟。具体现状归纳如下:
1.1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低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与当前的能源节能标准尚未细化,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导致所有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2设计人员缺乏J识
虽然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上建筑设计没有充分展现出建筑节能创新的理念,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缺乏充分认识和了解建筑节能设计,仍沿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从而导致在建筑行业的建筑节能理念和技术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阻碍了节能建筑的开发应用。
1.3管理人员节能意识薄弱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中,它与建筑的管理密切相关。但在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并不乐观,原因是创新和管理意识缺乏,不会使用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施工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应用,这显然不利于建筑节能技术。
1.4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性强,特别是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领域。因此,先进的节能技术在节能建筑设计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许多设计理念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严重制约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
2、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
2.1屋面节能措施
屋面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屋面的节能措施,在屋面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夏季,太阳辐射很强,经受太阳辐射后的建筑屋面的温度能够达到七十摄氏度或以上的高温;在冬季,虽然太阳的辐射要弱得多,但是室内外温差却很大,从屋顶散发到室外热量非常多。基于这方面原因的考虑,很有必要对屋面采取节能设计。在屋面节能设计方法上,以把保温层铺设到建筑屋面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较多。然而,为了使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加的理想,则需要严格要求和控制保温材料质量。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在设计上对保温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密度要把握好尺度,屋面自重更是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二,在选取保温材料的时候,应尽量选用具有环保的、优良保温隔热性能的以及性价比高的等优点的材料。第三,设计人员还可以用蓄水或者是绿色种植的方法运用到屋面设计中。其中蓄水式的屋面能够散热,还能使屋面温度降低,绿色种植式的屋面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绿化,队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还可以使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加理想。
2.2墙体节能措施
墙体也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墙体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能够使建筑墙体的节能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墙体的节能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在建筑外墙的材料选择上,采用隔热保温性能较为理想的材料;在墙体中间,将保温的材料放入其中,形成墙体和保温材料凝结在一起的复合墙体;在建筑的外墙添加保温层,不但能起到隔热的效果,还能为墙体充当保护的功能,这种方法也叫外墙外保温。如果只考虑保温节能的效果,第三种方法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室外的温度不会对外墙外的保温材料产生太大的影响。
2.3门窗节能设计
2.3.1控制建筑窗墙比
窗墙比顾名思义就是窗和墙之间的面积比,指的是窗户洞口的面积和房间立面单元面积之比,常常把窗墙比作为指标参数运用到建筑和建筑工节能设计中。其中房间立面单元面积指的是建筑的层高与开间定位线所围成的面积。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在窗墙比的要求也很不同。尽管如此,对于门窗节能方面的措施来说,控制好建筑外窗的面积是很好的也是有效的一个途径。
2.3.2门窗玻璃的选择
着色玻璃:着色玻璃是一种节能装饰性玻璃,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还可以对阳光中的热射线显示出很强的吸收能力,有效吸收太阳辐射出来的热量,从而达到隔热节能的功效。不但如此,从外面透入隔热玻璃的阳光,会被其柔化掉,大大降低阳光刺眼的程度,隔热玻璃还能把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滤掉,有效隔绝了紫外线对室内物品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物品褪色和变质情况的发生。镀膜玻璃:镀膜玻璃也叫反射玻璃,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来达到某种特定要求的。具体来说,是将一层或者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涂镀到玻璃的表面。在建筑门窗节能中,采用的镀膜玻璃指的热反射玻璃,它具有在对热辐射进行反射时候,还能发挥很好的透光性能的优点。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比较常用的镀膜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可以对阳光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隔热性能极佳,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的使用率,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种玻璃在安装时,还要在室内侧安装膜层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放射远红外线,也可以很好地阻隔可见光里的热射线,保温效果极其理想。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一种将两片或者三片玻璃,用高强度高气密性的复合粘结剂,将其与含有干燥剂的铝合金窗框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的高效隔音隔热玻璃,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我国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虽有所进展,但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建筑节能的设计方式落后单一,对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只涉及到对房屋护进行保温设计,对于住宅房屋的热工参数,只能依靠供货厂家提供的说明,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缺乏成果和经验等等。对于节能设计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的面对,积极的研讨解决。
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实现的成本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主要重视保温和采光材料的选择,而达到节能要求的材料很多时候价格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因成本控制选择低廉的材料,往往会使得节能设计的理念和效果不能完全的实现。另外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忽视了建筑施工的成本,虽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但房屋建筑施工成本过高也不能完全符合节能住宅的要求。我国还处在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初期,随着住宅建筑节能市场竞争,要想在建筑行业中抢占先机,就要大力推进住宅建筑产业的发展,完善相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国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扶持,保证节能设计得以实现。
3策略性优化住宅建筑节能的设计要点
3.1改变住宅建筑屋面的结构
住宅建筑屋面在热量传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造成住宅建筑内外热交换的主要结构,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要策略性地提高屋面结构的保温效果,通过改变住宅建筑屋面结构,如倒置式屋面,推行屋面绿化的方式来改造屋面结构形式,建立保温层和阻断层,提高住宅建筑屋面的节能效果。此外住宅建筑屋面结构的调整还可以通过屋面角度设计、表面材料替换的方式来实现能源消耗的控制,进而实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
3.2创新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围护结构是住宅建筑的外部结构,其能耗占比整个住宅建筑能耗的四分之一,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里应该控制围护结构的尺寸和面积,降低住宅建筑的周长,缩小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外部空间,进而控制住宅建筑的能源损失。在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新型结构,将高分子材料一填充物的形式加注于围护结构之中,降低住宅建筑的能要损失;也可以多选用轻质保温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的主要材料,起到隔音、隔热、保持室内环境的效果,同时减轻对建筑物的附着和压力,控制住宅建筑的形变和裂缝,控制住宅建筑能耗过高的可能;还可以通过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内外设置调整实现节能,在温度低的区域可以将围护结构的保温层设计于外侧,降低墙体内产生返霜、冷凝的现象;在温度高的区域可以将围护结构的保护层设计于内侧,控制建筑物室内的温度上升。
3.3优化住宅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是住宅建筑重要的建筑元素,是住宅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住宅建筑能耗发生的重要部位。门窗导热、渗透都会造成住宅建筑能耗上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应该做好:一,控制住宅建筑门窗面积,实现节能设计的效果,将门窗与墙面的比例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降低住宅建筑室内外温度交换的面积,减少住宅建筑室内热能的损失。二,提高住宅建筑门窗的密闭设计,可以在设计中采用新材料进行门窗的密闭,例如:选用高性质泡沫材料,利用高分子材料的挤密性和密封性来降低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堵塞外部空气渗透的孔道;门窗材料选择中,可以选用松软、弹性大的密封胶条和泡沫封条,实现门窗材料上预防热能损失;门窗制作中采用弹压的方式,密闭玻璃和门窗之间的缝隙,起到对门窗的良好封闭效果
3.4利用太阳能实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目标
太阳能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是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只要在设计中通过必要的设计就可以起到利用太阳能,达到住宅建筑节能的效果,特别在广袤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促进太阳能产品达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实际。新时期,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细节和关键环节要突出对太阳能的深度理念,要讲求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同时做到太阳能设施与住宅建筑能够做到和谐、统一、美观。倡导住宅建筑与太阳能设施的一体化,有机地整合建筑节能和用能目标,突破住宅建筑设计在传统形式上的结构和功能阻碍,坚定住宅建筑节能取向,在降低住宅建筑能耗,控制住宅建筑成本的同时,为节能提供新的空间、系统和结构。
4结语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建筑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建设节能型建筑已成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随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相继出台,建筑节能设计也已成为房屋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规划设计、空间布局、结构围护、环境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了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依据
据统计: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因此,在我国建设节能住宅,推广节能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也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把建筑节能要求体现在建筑规范和标准中,先后制定了一批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以及《夏热冬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等等。执行以上相关节能标准后,我国建筑能耗有了显著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为进一步降低居住建筑的能源消耗,针对西北、华北等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2010年3月了节能率约为65%左右的国家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执行50%的强制性节能标准。我国政府把建筑节能列入“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2020年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以上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3.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3.1合理确定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居住环境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流通。因此,规划节能的主要方向是一方面降低太阳辐射,另一方面增强房屋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在规划设计中,房子朝向、间距以及房屋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是规划节能设计的重点。为满足要求,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的朝向,建筑的朝向主要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建筑群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应结合主导风合理设置,利于自然通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在建筑物的排列中应遵循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则。
一般来说,我国住宅最适宜的建筑朝向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对于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应考虑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垂直夏季主导风向,而北方冬季寒冷,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应平行冬季主导风向,以防止冷空气渗透量的增大。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节能的需要,应尽量减少建筑形体的凹凸,在采暖居住建筑中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以内,住宅进深应适当扩大,以10~14m为宜,住宅长度以55m左右较为适宜。
住宅建筑平面形状应规整,尽量减少护结构面积,增加冬季直射室内的阳光,减少夏季太阳辐射。比如把房屋外墙面积大、开窗多的一面正对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南向,使建筑在冬季可以有效地收集太阳能,北侧外墙只开设小窗,主要满足通风的需要,而东西方位不开窗或开小窗。热环境分区中把要求较低的厨房、厕所、过厅布置在北向。而尽量争取将居室布置在南向,充分利用太阳能,保持冬季室内有较高的温度。住宅建筑中设置一定的温度阻尼区可有效地减少传热损失。例如,夏热冬冷地区楼梯间由过去的开敞式改为封闭式,楼梯间设窗;北向单元入口均设门斗,避免冬季西北风灌入:对屋面上入孔密封处理,使整个楼梯间形成一个温度阻尼区。在夏热冬暖地区合理控制户内空气流速和空气龄,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3.2合理规划平面布局及控制体形系数
居住区住宅的平面布局有周边式、自由式和行列式3种。周边式太封闭,不利于风的导入;自由式多在受地形限制时采用;行列式是最常见的形式,有并列式和错列式布局的变化,在某些地形中,还会出现斜列式布局。为了促进通风,居住区布局应尽量采取行列式和自由式,从建筑防热的角度来看,行列式和自由式都能争取较好的朝向,使大多数房间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其中又以错列式和斜列式的布局较为好。
体形系数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比值越大,能耗就越多。研究资料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耗热量指标增加2.5%。因此,正确处理建筑形式多样化与节能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一般讲,6层左右的建筑物对建筑节能较为有利。另外,建筑物的外形越简单,其外表面积越小,热交换量亦越少。因此,建筑物的造型宜简洁、完整,尽量避免复杂的轮廓线。
3.3住宅周边的绿化设计
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起到调节居住区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居住区绿化应注意几点:一是要以地面绿化并以种植灌木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入水景;二是要在临近住宅的东、西、南面的适当位置种植一些高大的落叶乔木,这样夏季遮阳,冬季不遮挡阳光,有利于朝阳居室的节能;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墙面、阳台进行垂直绿化。这样,一方面能丰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能减少建筑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形成一种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又可增加绿化面积的复合型围护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条件。
4.建筑的外墙及材料的合理选择
无论是冬季保温还是夏季隔热,都主要是通过墙、屋顶、门和窗等围护结构的传热及空气渗透。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外墙节能: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现阶段山东地区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承重外墙以240厚烧结砖为墙体主要材料,非承重建筑外墙一般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约0.2,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墙体传热系数。
4.2 屋面节能:现在,许多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如山东地区最常用的挤塑聚苯板,此种材料具有传热系数低、憎水性好、抗压强度较高等诸多有利于节能方面的优点 。总而言之,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是:①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果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②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另一方面,屋面隔热层设计应根据地域、气候、屋面形式、建筑环境、使用功能等条件,采取种植、架空和蓄水等隔热措施。
4.3 合理选择门窗材料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40%。因此,我们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根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的规定,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城的面积)的比值,规范对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同朝向的房屋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如山东地区处于寒冷地区,按照规定北向的窗墙比不应超过0.30、东向和西向的窗墙比不应超过0.35、南向的窗墙比不应超过0.50。
5.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但与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密不可分,而且还涉及其他许多方面,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设备设计、管理等,只有对它们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做到节约能耗,提高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祥钊.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面对全球能源紧张这一问题,环保节能的理念被大力提倡,这就对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建筑物的各项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控制成为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中心环节。
1、开展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1)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耗能现状。虽然现阶段,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电气工程上已逐渐开始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对新型能源的利用仍处于摸索阶段,其在使用性能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智能化建筑主要仍是依赖于电气能耗。据统计,我国当前各种行业能耗中,建筑耗能占大多数比重,其中以电气的能耗占据首位。由于我国在智能化建筑工程节能技术上起步较晚,实践经验有限,且针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的标准仍未规范化,因而造成在建筑电气节能运行上仍存在多种不足,耗能量仍不容乐观。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农业等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由此带动能源的消耗量增加,尤以建筑消耗居多,且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因而减少建筑耗能问题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另外,随着能源的消耗,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等。为改善现阶段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加强建筑电气节能工作便尤为重要;此外,在我国推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节能减排问题是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开展电气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后代的重要举措。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符合的准则
1)节能应在保证实现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开展。开发智能化建筑物的目的即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因而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考虑到其是否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正常的照明需要、运输通道通畅、休闲娱乐设施等正常运转等。
2)节能应在符合实际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节能技术的投入使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成本问题,不能一味追求高效节能而加大投资,增加建筑物开发成本负担。因而电气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认真考虑节能方式的选择及其设备材料的应用,尽可能实现节能性能的优化与成本的控制。
3) 节能应满足低能耗的要求
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就是为了节约电能损耗、高效利用能源,但是在注意低耗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应用效果的满足。因此对于建筑建设中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要尽量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等新要求。
3、国内建筑电气节能现状
近年来,国内在建筑电气节能领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只是在节能方案、措施制定等过程中统筹分析不够,没有对建筑内部现有系统的综合能耗实现准确分析,在节能产品选型安装或节能方案措施的实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应的基础自动化设备还普遍不足,在节能数据及运行效果的跟踪统计分析上不能实现实时动态管理,造成建筑电气系统节能产品或节能措施实施后,不能有效协调相关系统运行,预期节能效果不明显。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实施高效节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30%―50%的建筑能耗,但在能耗监控及维护管理系统上如果不够完善,建筑能耗节能系统就不能实现内部的实时调控,对建筑节能效果的调节管理也不够持续稳定。
4、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措施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改造是使智能建筑服务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措施,不但能够发挥建筑内部各系统的功能特性,还能优化控制电气系统和设备工作状态,进而使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得到明显降低,减轻住户的日常开销。
4.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智能建筑内部用电等级和总荷载进行准确统计分析后,设计使用便捷且科学合理的建筑供配电系统,不仅能节约业主的一次性投资,使单位建筑的经济性提高;还能使建筑工程在日后使用中实现节能降耗。可以说智能建筑节能中的最关键环节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合理选择变配电所的位置,按照建筑的不同用电负荷对所需供电容量及用电等级进行准确统计,与住宅单体分布相结合,设计完成经济稳定的供配电系统。建筑区变配电所的位置要与用电负荷中心临近,不但能使建筑配电半径减小,以免出现往返长距离的供电情况,缩短供电电缆长度,使供配电系统投资成本降低;而且还能使配电线路半径缩小,有效降低线路综合损耗,使配电质量得以提高,实现其它用电设备运行高效稳定,降低能耗的作用。
二是合理布置竖井,在各层设计配电竖井、层配电箱等具置时,为便于缩短分开关配电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可将其设置到用电负荷中心。
三是变压器选择要合理,高层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在于变压器的类型要选择合理,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其内部铁心叠片因电磁力线交变而发生磁滞及涡流现象,进而形成空载损耗,也就是铁损。随着材料物理相关理论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型节能材料的非晶态磁性节能材料已做为变压器铁心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形成节能的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
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S11、S13等型号变压器优化传统变压器结构的改良产品,对传统叠片式铁心结构进行改变,能够使变压器铁心内磁阻减少,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其空载电流可减少20%―40%,变压器功率因数明显提高,供配电系统综合线损降低,系统供电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从配电源头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在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就要在设计对供配电系统后期扩容需求留有余地,要使变压器负荷率介于合理范围,一般多选择在75%―85%之间。
4.2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在节约照明用电上不能只是通过照明灯具数量的减少或功率的降低来进行实现,而要有效利用自然光等光源。位于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通常多利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等使建筑物白天照度得到增加,使开灯时间明显减少,以实现对自然光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约电能资源的效果。能够采用自然光的建筑面积照明,可以根据建筑物照明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对现场照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灯光控制系统对灯具照明进行自动调节,以实现不同区域对照明的不同需求。设计建筑物的夜景照明,要沟通好城市景观规划部门,不但要通过灯光的烘托效果使建筑总体风格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还要将照明结合美学、艺术等方面特点,使建筑物夜景环境具有优美、优雅、舒适的特点。设计智能建筑的照明时,还要控制好照明系统,以免对周围环境的造成光污染,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人文与生态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就将各种节能措施应用到其中,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传统的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电气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是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及节能是建筑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合理运用智能化和节能措施,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满足生活舒适性和功能性,同时还能减少投资,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29-31.
[2]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3):33.
关键词:建筑节能 结构设计优化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重大,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日趋重视,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因而建筑节能结构设计势在必行。
一、建筑节能结构的优化设计
1.1外窗设计。在炎热地区,窗户节能的关键在于提高窗户的遮阳效果,控制辐射传热。选择遮阳系数小的外窗,减少由窗户进入室内的热辐射能,对降低建筑的制冷能耗水平有重要的意义。适当控制窗墙比,保证门窗的开肩面积。一般而言,住宅建筑的外窗面积不宜过大。根据规定,各朝向的窗墙比应当加以控制,在设计开窗的同时,对门窗的开启也要满足设计标准,在建筑设计中有时为了立面的效果,忽略了门窗的开启,从而影响了节能。
1.2外窗类型的选择。在外窗选用中,遮阳系数sc是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应当选用遮阳系数低的外窗。常用的窗户种类有钢窗、铝合金窗、塑料窗等。从各种常见的外窗热工参数中可知,窗框材料影响的主要是K值,对sc值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框材的选择对节能的贡献不大。在外窗节能设计中应该着重选择好玻璃。玻璃按其性能可分为透明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等,各种玻璃又可以制成中空玻璃。外窗玻璃的优选对节能有很大影响,普通玻璃比较经济,但遮阳效果差一点,对节能达标也差一点,节能型玻璃能耗少、遮阳效果好,因此价格较高一些。
1.3遮阳。在设计立面时,做一些水平垂直的遮阳板或外挑阳台以及其他的遮阳措施,同时应选用遮阳型门窗,这样既丰富了立面造型,又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1.4合理控制门窗的气密性。门窗在安装过程中,各部件之间存在装配间隙,会产生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在满足室内卫生换气的条件下,通过门窗缝隙渗透的空气过大,会导致冷、热能耗的增加,对节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控制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量。尤其在高层建筑中,风压较大,气密性应当进一步提高。所以,九层以下的住宅外窗气密性应达到3级,十层以上的住宅外窗气密性应达到4级。
二、优化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2.1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①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③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④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⑤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⑥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2.2外墙是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不同于砖石结构房屋,前者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承重,因此,围护结构属于填充材料,为了减轻荷载,达到保温、隔热要求,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目前在寒冷地区常用的墙体做法有: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但存在问题较多,节能的效果仍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围护结构的材料布置分外侧和内侧,在寒冷地区的同一气候条件下,由于材料层次布置不同所取得的保温效果也不尽相同,为防止墙体内产生冷凝水,保温层设在外侧更为妥些。
三、屋面节能设计
3.1屋面铺隔热板。为了增加屋面的热阻,降低传热系数,减少外界高温向室内的传递,目前常见的屋面隔热做法是在屋面结构层上铺设绝热材料。为了提高材料层的隔热性能,应当选用导热性小、蓄热性大的材料,以降低屋面表面的温度。近年来,为了达到隔热目的,又便于施工,又有利于节能,屋面保温材料均选用传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在室外温度波热作用一定时,护结构内表面平面温度的高低和振幅衰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护结构的热阻热惰性,实体材料层的增厚通常能够使热阻和热惰性指标同时增大,从而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提高护结构的热稳定性。在具体设计时采用倒置式屋面构造,能取得很好的屋面隔热、防水效果。
3.2通风隔热屋顶。屋面通过各种措施,可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降低屋面自身的温度。但是,不管措施如何,夏季白天,屋面还是会有一定的高温,并通过辐射传递给给室内,造成热感。通风屋顶,通过空气流经屋面的表面,带走屋面蓄积的余热,能够有效地降低屋面板自身的温度。通风量越大,通风层的空气带走的热量也越大,隔热效果就越好。通风屋面隔热性能好、散热快,是夏季隔热的一项重要措施。
3.3反射屋面。浅色表面能够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减少结构材料对太阳能的吸收。反射屋面就是将屋面表面做浅色处理,一般可在屋面表面喷涂一层白色或浅色涂料,或铺设浅色地面砖。影响建筑材料表面对阳光辐射反射率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的色调,颜色越浅,反射能力越强。
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设计
4.1太阳能
建筑师要了解太阳能热水系统装置的组成及各部分要求,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装置与建筑有机地结合。太阳能是常被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与建筑结合为我们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个理想途径。建筑物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利用太阳能是指建筑物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其室内冬季最低温度升高、夏季最高温度降低。主动式利用太阳能是指通过一定的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热能和电能。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利用太阳能供电、供热、供冷、照明,最终实现绿色能源的建筑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热门研究课题,为未来建筑节能设计理念的更新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4.2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目前效率最高、对环境最有利的热水、取暖和制冷系统。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阳能的47%,相当于人类一年所需能量的500多倍。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因此,许多专家将浅层地能比喻为一个巨大的“绿色聚宝盆”。 地源热泵高效节能,不破坏建筑的外观,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有的供热锅炉、制冷空调和生活热水一家人的三套装置或系统,设备的运行没有燃油、燃煤污染。不抽取地下水,没有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开凿回灌井等问题,是真正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方式。因此,因地制宜、有序开发浅层地热能(或与太阳能偶合)是解决建筑制冷采暖空调、热水供应、温控农业用能的经济途径,对替代常规商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直处于能源稀缺边缘的人口大国,而在消耗的能源中,建筑能耗上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4,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以上。如何有效的进行建筑节能是近年来国内住宅建筑的设计研讨的热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张局面,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建筑采暖和饮食能量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3)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求。(4)是发展建筑业的需求。我国建筑节能的范围包括: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并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5)建筑用能使地球变暖,正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为了拯救环境,必须重视建筑节能。因此住宅的节能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意义重大。我们应该把建筑节能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提高和保证住宅舒适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尽量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1.门窗节能
门窗作为建筑护结构的开口部位,不但要满足人们采光、日照、通风、视野等基本要求,还要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才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宁静的室内环境,才能满足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热舒适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门窗在一般建筑护结构中约占30%-40%,其热损失占到了50%左右。从理论上讲,窗户越大其热损失也越大。而实施建筑节能时,窗的节能造价也占到节能总造价的50%左右。
通过建筑外窗的热量中,占窗面积80%左右的玻璃传热是第一位,其次是窗缝隙空气渗透传热,而窗框所传热量占第三位。因此,使用既隔热又隔声的采光玻璃是提高窗户热学、声学和光学性能的关键。热反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热反射中空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中,采光、隔热、保温综合节能效果好的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是目前世界上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相对价格也是最高的。
除了玻璃之外,提高窗框隔热性能也是确保外门窗保温隔热效果的措施之一。虽然PVC的气密性、隔声和保温隔热性能较铝合金窗好,但其抗风压、水密性能、单一色彩的装饰性能明显不足,而且在明火下会燃烧放出有毒气体,防火性能较差。采用隔热条的铝型材传热系数可以下降得比较低,铝合金型材对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有很好的反射能力,其表面的反射能力与表面状态和颜色有关,对热辐射的反射能力最高可达90%,这对于阻隔太阳辐射热是很有利的。
再就是要确保门窗的负压气密性。在空调通风制冷房间中,通常是保持室内正压(≤50Pa),即室内压力大于室外压力,这对外窗要求的就是“负压气密性”。因此,双向密封的推拉窗型和内开式平开窗型,对防止夏季空调房间的空气渗透能量损失会更有利。
最后,外门窗的设计还有适当考虑窗的通风换气和散热,夏季的建筑白天隔热好,晚上散热快,就利于降低冷负荷。建筑外窗的窗墙面积比(南向)和窗的可开扇比例适当大一些,有利于充分利用窗及其缝隙的自然通风和晚间散热作用,处理好隔热和散热的矛盾。
2.墙体节能
我国长期以实心黏土砖为主要的墙体材料,用增加砌筑厚度来满足保温要求,这对能源和土地资源是一种严重浪赞,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复合墙体和空心砖墙技术。
复合墙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原理为:用砖或钢筋混凝土做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达到增加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绝热利料主要有矿棉、岩棉、聚苯乙烯、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目前复合墙有三种做法:① 内保温,将绝热材料复合在外墙内侧。此方法实施简易,目前应用广泛。② 中间保温,既将绝热材料设在外墙与内墙中间,以取得良好的保温性,但要填充密实,避免内部空气对流。③外保温,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外侧,此方法热稳定性好,居住较舒适,但外保温材料要经得起日晒雨淋和冰冻的侵袭,对外保温材料的耐久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外墙围护结构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结构,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门户,在空调居住建筑中,外墙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0% 左右,外墙的节能率占总节能率的比例也比较大,改变外墙的传热系数和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可以节能15%左右。
3.屋顶节能
屋面节能的主要措施为:①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除的水分 ②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
比如,在某别墅建筑设计中,屋面保温层由阻燃型挤塑聚笨板、专用胶粘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高弹防水涂料组成,并采用浅色铺地砖。增加了屋顶的隔热性能。局部可结合屋面结构体系设计成绿化屋面,由于覆土层和植被层的蒸发作用,对降低屋面内外表面的温度有很大的作用。
4.结束语
【关键词】工民建筑;设计;研究课题;节能;发展趋势国民经济
众所周知,节能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尤其是作为耗能颇为严重的建筑行业来说,在其内部实行节能措施更是显得极为必要,而这种节能措施的采取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具体施工称节的控制和管理上,更是必须在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于一些恰当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来说,其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当前很多建筑工程的证实。
1 建筑设计中节能措施应用现状
把节能措施恰当的融人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并且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来看,这种应用价值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具体来说,发展到现在为止,我国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新能源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来看,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对于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两种上,这两种能源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优势也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对于太阳能资源来说,在当前的开发利用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采暖、加热以及发电等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但是相对于太阳能资源的总量来说,当前的这种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节能设计的研究,突出设计的节能效果,当然对于其它一些新型能源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开发利用,确保在设计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次,建筑外墙节能保温设计可以说是当前建筑设计中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种节能设计措施,并且也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应用价值,其在具体的外墙保温材料以及相应的保温技术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就,应用的范围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相信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技术手段的研究,必然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
2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措施的必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恰当的应用节能措施是极为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要求:首先,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总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都是如此;其次,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应用建筑节能措施还是建筑行业自身的一个要求,也是建筑行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建筑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还是建筑物使用者的一个根本诉求,这也是建筑施工的一个根本目的所在,只有赢得了使用者的欢迎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成功。
3 关于工民建筑设计应用节能措施的分析
(1)时代的发展,节能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其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来说,工民建筑的节能技术不断得到优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进行分析及应用。建筑能耗占据我国社会总能耗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且逐年增长,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建筑高能耗问题的深入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建筑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种新型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前期策划工作,为了满足建筑设计的规范需要,进行建筑节能体系健全是必要的,从而进行建筑工程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有效发挥,保证工民建筑设计中节能问题的解决,保证建筑施工环境的优化,进行资源能耗的降低,进行清洁能源使用率的提升。
(2)目前来说,我国的工民建筑设计体系不健全,存在相当多不科学现象。比如进行能源的单纯节约,进行强制手段的应用,进行建筑能源消耗的减少,进行能源节约的守恒,进行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保证新技术应用形势下的能源有效节约,保证新材料、新设备等的良好应用,进行能源实际利用率的提升,保证环保意识下的能源节约控制,进行工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其社会经济效益及其生态效益。
4 工民建筑设计规划中节能技术体系的健全
(1)在工民建筑的整体设计及其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的分析工民建筑的天时地利情况。针对工民建筑的平面设计、空间构造、朝向等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进行良好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保证建筑的隔热保温特性的发挥,进行建筑物节能体系的健全,保证能耗的降低,进行节能环保的控制。
在工民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建筑形体的朝向问题分析,建筑平面一致性情况的分析,工民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比如在进行空调房间的布置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南北朝向房间的选择,避免在东西墙上进行窗户的安装。
(2)在工民建筑的空间构造应用中,我们需要认真规划好设计的步骤,进行工民建筑物设计其规划方案的协调,解决其朝向问题,解决建筑物的通风问题,保证工民建筑物的良好通风性,这就要进行积极的布局,进行布局地风向的分析。
在工民建筑的应用过程中,如果一定要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就需要考虑自然因素,空间的约束,可以进行紧凑型模板的应用。在工民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体形系数的审核及其参照,进行单位建筑的空间热损面的分析,在工民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自然节能方法的应用,从而提升其应用效益。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要进行周围环境绿化情况的分析,进行工民建筑的合理规划,要保证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协调,这需要做好环境的绿化工作,进行环境的积极改造,进行居住区及其工作区的气候条件的改善,保证植被作用的有效发挥,进行碳氧平衡的控制,进行温室效应的降低,进行大气污染情况的控制,进行噪音污染的降低,保证居民及其工作人员自身心情的愉悦,保证工民建筑及其环境的和谐性,保证舒服和谐化的人文环境。
(3)在工民建筑墙体应用过程中,其分为外保温墙体及其内保温墙体,需要进行其最大保温效益的发挥,这就需要进行相关建筑理论的应用,进行墙体的外保温作用的分析,保证外保温方案的优化,这就要相关人员重视墙体建设过程中的外保温作用,保证墙体外保温技术的优化,进行先进技术的应用,保证最新材料的应用,从而提升墙体的保温能力,保证建筑热能的相对稳定性,这就需要进行外侧复合绝热材料的应用,从而避免出现热桥情况,从而进行墙体的保温效益的提升,保证墙体结构的使用年限的提升。
在墙体内保温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相关的面积比例进行合理化的布局,保证复合绝热材料的良好应用,进行用户及其墙体应用状况的分析,在说明书上进行重点的说明,进行用户的人为破损墙体内保温结构的情况避免,更好的进行外保温作用的发挥。
(4)在门窗设计环节中,我们也需要进行工民建筑采光、通风等条件的分析,进行节能因素的充分考虑,保证建筑的良好设计理念的应用,保证基础施工条件的优化,从而进行门窗设计面积的控制,进行门窗传热效益的优化,维护了建筑物内部的能量。
5 结束语
工民建筑设计中节能体系的健全,对于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非常必要,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保证工民建筑设计方案的更新。
参考文献:
[1]汤欣伟.关于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团,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67"68.
摘要:随着我国能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严重,我国加大了对智能绿色建筑的倡导力度,在建筑物给排水系统中充分体现节能的特点,成为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特点。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智能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智能住宅小区 建筑给排水 节能优化 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我国面临的资源稀缺问题也日益严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筑能耗在能耗中所占比例较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经明确要求建筑小区设计建设过程中,必须符合能源利用标准,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因此,对于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必须采取一定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节能给排水设计已经成为我国智能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内容。
1 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
城市内部对于建筑物供水的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一般在0.2-0.4MPa左右,如果对供水压力加以合利用,采取分区供水的供水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二次供水加压的能耗。通常情况下,市政管网内部的供水压力可以满足五层左右的建筑供水压力,因此,如果住宅小区楼层少,高度低可以直接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如果住宅小区较高或者是高层住宅小区,则建议使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进行二次加压设备,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二次加压的能源消耗,也可以避免低楼层的供水压力过高造成的水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
2 利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传统的水池加压泵以及高位水箱等二次加压设备能耗相对较大,而且容易导致二次污染,难以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已经成为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优选供水设备。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再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原有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压力调节罐作为供水水泵的进水储水装置,并利用真空消除器消除管网存在的负压力,利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可以实现在原市政供水管网上的二次增压,既节省了修筑水池水箱的资金投入,又可以实现增压供水,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水质,节能效果明显,相关数据统计,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非常适宜于智能住宅小区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应用。
3 对清洁能源的的充分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充利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传统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清洁能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现阶段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是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升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以及给水泵等相关附件组成,集热管是实现能源转换的主要设备,根据集热器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两种形式,平板型大多采用谁在集热器内加热后之际进入储水箱的自然循环的方式,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真空管型集热器主要是通过将真空管与非承压水箱接通,以落水的方式取热水。热管型真空管由于管内无水,不仅抗冻耐压,最温差适应能力强,而且可以接承压水箱进行系统的双循环运行,更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热水系统。
4 给水系统不同功能的单独设置
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生活给水系统,在智能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中,为了进一步的节约能耗,应将两者单独设置。因为,首先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对于供水压力的要求不同,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消防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一般情况下在0.8MPa左右,生活给水系统按照静水压力一般控制在0.3-0.4MPa左右。如果按照消防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设置供水压力,则会造成生活给水系统的供水管道超压因而容易造成供水超量的问题,如果采用加压法对其降压节流处理,又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相反,如果按照生活给水系统的压力要求分区,就会造成水泵机组数目的增加。因此,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应该将两系统分开设置,单独设置竖向分区的压力,避免能源及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5 减少用水量降低供水能耗
5.1 进一步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住宅小区热水供应循环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小区内部热水循环供应系统水资源浪费严重,在热水设备启动后,首先要放掉部分冷水才能获得具有使用温度的热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对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加以改造,使用支管循环或者立管循环的热水供应循环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冷水资源的浪费。
5.2 节水型卫生以及配水器具的推广使用。新型的节水龙头以及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使用,对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住宅小区使用的马桶冲水量普遍大于11升,如果使用冲水量小于6升的节水型马桶,耗水量可以有效减少。由此可见,节水型的卫生以及配水器具节水效果明显,对于智能住宅小区,建议全部配装采用节水型器具。
5.3 对供水设施减压节流。对于智能住宅小区,由于建筑智能化程度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供水系统竖向分区的供水压力会出现偏大的情况,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减压节流措施,就会出现用水设备的实际出水量高于其额定流量,因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造成由于压力过大对供水系统的损坏,因此,应对供水压力过大的供水系统采取设置减压孔板以及减压阀等措施,将供水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造成水资源及能源的浪费。
6 结语
我国是一个能源及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充分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对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节能节水的需求。设计者在对建筑物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来实现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已达到缓解城市小区能耗过高,用水不足的问题,对于实现只能住宅小区的社会及环境效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海洲,王晓晖,周涛,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9(8)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030-03
1 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1.1 智能建筑概要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现代建筑、计算机、通讯和控制的先进技术手段,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集成为整体最优化的组合,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楼宇,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建筑的通讯设备、硬件设施、水电设备等方面进行系统而高效的操作与管理。由于我国当前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实践操作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诸多智能楼宇的控制系统未能正常运转,智能楼宇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改进智能楼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2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
智能建筑对智能控制提出较高要求,而智能控制的根本取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如何实现高效智能化节能,也即取决于如何通过电气节能技术的革新来降低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耗能。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是智能楼宇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行业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认识主要是从能源消耗的立场出发。在我国当前各种能源消耗所占的比例中,建筑能耗占主要部分,其中建筑电气方面的耗能居于首位。因此,创新提高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技术日益成为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行业技术突破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智能楼宇电气的智能化节能是眼下全球范围内建筑电气工程行业关注的焦点所在。如何对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的操作运行及管理等进行智能化的、自动化的环保节能处理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核心环节所在。这是未来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2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当前建筑能耗的组成部分来看,电能消耗是最主要的部分。太阳能、热能、风能等是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行业主要开发并应用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中的几种新型能源。目前,依托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新型发电技术日益成熟,这两种电气技术已在我国众多行业和领域中使用,尤其在我国智能楼宇的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面使用较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利益。虽然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行业在新型能源应用于建筑物的电气节能优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设计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在具体开展针对智能楼宇的电气节能系统优化控制工作时,某些建筑电气工程师未能全面有效地对现有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和综合把握,导致在其具体的设计、安装环节受阻,使得某些智能楼宇的电气节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智能化建筑物缺少基本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即使拥有最为先进的智能楼宇电气节能技术,也无法获得降低能耗的预期效果。而我国在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研究、开发和生产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2.2 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问题
基于我国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例如: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缺乏全面有效的协调统筹,节能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低下;缺乏基础性的自动化电气节能配套设施,实际节能效果不明显;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控制制度存在漏洞,控制方式不合理,消耗大量电能等等。因此,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适用性、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四大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设计还应符合我国现行的智能化建筑电气国家设计规程和标准。比如,电气工程师对智能建筑的供配电系统进行具体设计时,可以结合建筑物用电总负荷容量和负荷等级的统计分析,对变配电所进行合理选址布局,并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以变压器的负荷率在80%左右为佳。在设计智能楼宇照明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灯具,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重视照明系统控制,采用自动化的控制管理设备进行节能监控。
3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系统优化
3.1 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
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系统优化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智能控制管理方式的优化、智能数字控制器的优化以及智能控制网络的优化四个方面。
以如何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系统优化为例。从智能控制策略优化的角度出发,PID控制是空调的数字控制器(简称DDC)普遍采取的一种控制方式。一般而言,PID系数的高低与空调达到设定温度的过程长短成反比例关系。当PID系数无法及时实现空调机组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控制时,可以采用在空调的送风道和室内同时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双级的控制方式,加速系统对温度波动的响应,从而达到节能系统的优化。从智能控制管理方式的优化角度出发,为了给空调使用者提供较大的舒适与便利,工程设计者可以通过在DDC上安装功能与VRV控制面板的设定器接近的专门部件来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的中央控制。从智能数字控制器的优化角度出发,可以依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处理能力的DDC,如在冷冻机房等空调通风密集的地方可以选择安装大型控制器,而对空调通风机可以选择安装中小型的控制器。还可以在空调通风的设备控制器中扩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使用范围。从智能控制网络的优化角度出发,依据工程的类型,基于拓扑结构在控制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选择性地运用基于RS485总线的控制网络对小型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进行优化或者采用基于楼层的分支、分层的多级化网络控制模式对大型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进行优化。智能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管理方式、智能数字控制器以及智能控制网络的优化有助于全面实现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的智能化建筑节能目的。
3.2 质量安全监控的优化
对建筑电气质量安全监控进行优化在智能化建筑节能电气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可以确保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也可以保障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的安全。
质量安全监控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优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供电系统的保护措施。如借助网络开启智能保护措施,通过借助因特网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对质量安全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如建筑电气的某一环节出现了断电或者短路等问题,借助因特网能够快速识别出出问题的部位,帮助管理人员及时维修。第二,优化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对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数字与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安全防范系统的集成与技术融合等方面的节能优化等。其中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智能化建筑电气安全防范系统的核心,它采用的主要技术有现场总线布控技术、智能元器件探测技术、微机接口及其控制技术、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质量安全监控优化给监控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注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设计与安装质量的同时,还应重点对质量监控系统设备安全性能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控,以此来优化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备的质量安全系统的功效。
4 结语
智能化不仅是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在智能化建筑的工程设计中对电能的节约降耗是重中之重。基于目前建筑电气能源消耗较大的现实情况以及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实际运行效率低下、实际节能效果不明显等现实问题,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应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管理系统节能设计的优化与安全。在对智能化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的同时,加强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质量安全监控的完善和技术革新,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庄莉.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J].中华建设,2012,(4).
[2] 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
关键词:建筑暖通空调 节能优化设计 消耗 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087-02
现阶段,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建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室内温度、气流速度以及空气湿度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然而,暖通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高能低效等问题,这表明在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冷机、风机以及水泵等不在高效点轨道运行,因此无法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基于此,该文结合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优化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 暖通空调的目的及其影响
暖通空调(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简称HVAC)是指室内负责暖气、通风以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者相关装置。在现代建筑工程,以上功能及设计、安装等会整合在一个暖通空调系统中。如果建筑规模较小,则按照需求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选择,如果建筑规模较大,则需要设计人员和结构工程师等共同进行研究、分析,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和安装。暖通空调的功能具体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对建筑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控制,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控,以此来达到人们对于环境舒适度的需求。常规暖通空调系统大多利用定流量水力系统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暖通空调系统开始选择变流量水力系统及变风量系统来实现其功能。一般来说,暖通空调的目的在于空气处理,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具体而言,对空气进行处理时,对其进行冷却处理、过滤处理、加湿处理,以此营造出一个让人倍感舒适的环境。
现阶段,全球资源逐渐枯竭,建筑能源消耗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建筑能源消耗时,空调系统能耗会占到建筑总能耗的60%~80%,因此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为暖通空调的存在而得以提升,环境舒适度也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使得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会有更大的能源消耗,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面积快速增加。针对这个问题,如何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使得空调能耗下降,目前已成为暖通空调设计的一大难题。
2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原则
2.1 节能化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节能化,当然也要对人的居住感受进行考虑。一般而言,人们的舒适度会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室内温度、气流速度以及空气湿度。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对这几个因素进行设置,因此节能效果要与舒适性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需要对建筑外部气候条件进行应对及调整,形成建筑物室内微气候系统,从而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2.2 人性化
暖通空调系统系统设计要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均匀加热系统的设计,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然而空调设计应注意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并不是降低能源消耗而不顾人们在主观方面的感受。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室内温度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考虑到每一个人对于温度适应性存在的差别,在设计方面要给予充分尊重,保证共享热功能能够顺利实现,热入口调节设备位于温度控制阀的分支上,符合建筑物节能需求。
2.3 科学化
暖通空调系统系统设计要遵循科学化的设计原则,要确保空调的节能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际上是有难度的,这和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有直接关系,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
3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中提到暖通空调节能效果与其设计存在直接的关系,然而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对于节能问题不是太重视。现阶段,工程设计方面因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设计质量,而且施工工期比较紧张,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暖通空调系统存在明显的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中,从事暖通空调专业的监理人员比较少,大多是非暖通空调专业的工作人员,因为其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暖通空调的理论极度匮乏,因为针对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也无法及时进行调整,因此给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埋下质量隐患。
除此之外,暖通空调设计人员中也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的现象,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没有节能意识,不在意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效果,大部分都是照搬过去的空调设计经验。一些设计人员盲目追求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但是往往适得其反,无法得到真正的节能效果。
4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节能意识不强
许多设计人员不思进取,严重欠缺节能意识,暖通设计师会对系统的节能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采用常规设计理念,和设计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标准上对于建筑节能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相差甚远,缺乏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意识,甚至欠缺责任意识,无法确保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效果。
4.2 规划设计不严格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需要严谨科学的规划,这一点成为制约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关键。设计与相关法律规范及节能环境保护的需求相矛盾。空调系统的应用缺乏严格的意图,甚至在无压力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设计人员也欠缺晋升空间,缺乏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予以对比,导致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不是很理想。
4.3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较少
暖通空调系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不是很多,实际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导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低。相关研究及开发部门对可再生能源不断探索,然而暖通空调设计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选择有一定局限性,这一点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无关系。换言之,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未得到技术的支持,因此想要做到有效能源回收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能源浪费,对暖通空调设计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4.4 设计人员素质问题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然而一些设计师由于经验不足,设计质量方面甚至无法满足建筑需求,一些设计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纸上谈兵,也能够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然而一旦设计错误,就需要重新设计加工。除此之外,设计人员的节能设计理念差,对于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无法做到得心应手,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节能效果不理想。
5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
5.1 优化系统设计
具体而言,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暖通空调系统可以独立对建筑物内各个房间温度进行调节控制;其次,建筑分室或者分户的热量费用进行分摊;最后,尽量简化系统中的管路设计,以此降低管材消耗率,从而节省资金投入。暖通空调系统于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际上比较复杂,尤其是中央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对于系统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所以,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及业主的需求,对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优化。除此之外,实践证明,暖通空调系统穿过围护结构会产生较大的负荷及冷热损失,所以要尽可能设计一个既隔热又保温的围护结构。还有就是在开发暖通空调系统时,必须以节能性和舒适度当作空调系统的调控参数和评价指标,从而降低能量损耗。
5.2 冷却水、冷热水、风系统的节能设计
系统的节能设计一是降低空调系统供回水冷冻水的温度差,继而降低系统的能量消耗。选择闭式循环模式,一方面可以延长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输送能耗。并且,暖通空调系统尽量选择一泵到顶的设计方法,便于后期对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继而逐渐降低建筑耗电量及施工成本。针对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的地区,空调系统可以设计冷却塔循环运行模式,降低循环水泵扬程和空调系统能耗。除此之外,暖通空调系统冷却塔设置的位置要保证可以得到良好的通风,从而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除此之外,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要结合空调的实际情况,比如,在日常运行状态下及设定好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等,假如用户针对暖通空调系统无其他要求,那么可以把空调设计成单风管关风,假如是住户家庭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的情况,对于暖通空调冷热效果要求比较高,因此,可以将其设计成全空气空调模式。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尽可能选择变风量,一方面能够准确设定空调系统的总风量;另一方面能够准确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的风量负荷,有效降低风机能耗和运行容量。
5.3 热回收装置的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大量余热,这些热量白白浪费,实际上余热也具备一定的利用价值,所以针对空调系统对热回收装置进行设计和应用,载热不同、状态有所差异的流体,通过热交换装置对湿热或总热进行传递,降低冷热源的能量消耗,满足系统对于改善室内环境的湿、热变化需求,实现空调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数据调查显示,新风负荷在建筑空调负荷占30~35%,为保证建筑室内环境干净卫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排出一部分空气,导致部分能耗散失,对于新风,还要重新投入能量,利用对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从而回收暖通空调系统的排风能量,再利用这些正能量。减小机组运行负荷,促进其节能性和经济性的提升。现阶段,暖通空调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可以采用热泵系统、热回收环、热管换热器、转轮式换热器,在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冷凝热回收进行设计之后,可以把热水系统和制冷机组进行结合,利用回收热量增加热生活用水的匮乏,为人们的日常用水提供方便,节省热水的电能消耗。
5.4 推广可再生能源空调
近些年来,人们逐渐地意识到地源热泵巨大的使用价值,针对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可以采用电能等高位能源的方式,使低温位可以转移到高温位能,可制冷也可以供热,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因为一年四季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夏季时,暖通空调系统可通过地源热泵,把一种重要冷源从室内热量较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地方。太阳能方面,暖通空调系统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太阳能资源,系统可应用太阳能光电板、集热板等新技术,对太阳能集热墙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5.5 采用现代化自控技术
暖通空调系统选择现代化自控技术,一方面达到建筑室内湿度、温度的控制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暖通空调的热量损耗。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无论是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比如,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中央监控软件,即是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对暖通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自动调节温湿度,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暖通空调新风量进行控制。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这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节能问题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可以快速有效地取得节能效果,在实践中能够利用节能设计、能源利用设计及运行管理设计等手段,对节能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以此获得最佳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新雄,关军,陈文.暖通空调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与建筑可持续发展[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06(1):100,108-110.
[2] 李小凡.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暖通空调工程设计[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1):184-185.
[3] 章伯义.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4):46.
[4] 于海滨,张德才.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345.
[5] 付玉花.提高能源效率是空调节能的根本―― 访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马一太[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6(4):19-22.
[6] 郑忠明.谈谈暖通空调系统如何节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374.
[7] 顾彬彬.关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的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49.
[8] 段宁.空调节能清洗维护服务 现已步入正轨―― 《房间空气调节器节能清洗维护规范(试行)》在京[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6(7):11.
[9] 俞春尧,杨国荣,叶大法,等.区域供冷供热项目中设计临时供冷供热系统的若干问题探讨[J].发电与空调,2014(1):58-61.
[10] 侯军.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探析[J].科技资讯,2007(35):69.
[11] 魏嵬.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283-284.
[12] 刘佳莉,黄翔,孙哲.CFD技术在新型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的应用[J].发电与空调,2014(1):67-71.
【关键词】 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建筑能耗;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中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因此,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要把节能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因此,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应得到广泛重视。
一、优化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1、设计方案影响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
在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对建筑的直接能耗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2、设计方案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建筑是牵涉到很多专业的复合体,并且完整的建筑节能工作包括了从最初的规划、方案到设计、施工,以及多年的运营使用,直至最后拆除重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但以往只注重直接建造成本的降低,轻运营阶段能耗的使用情况。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例如,在空调与采暖设备的市场上,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使消费者眼花缭乱。空调设备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风机盘管、地板采暖、辐射制冷、采暖系统、户室中央空调、变频机组、水系统、冷媒系统等等。这些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大不相同,那么通过模拟量化,计算出初投资的费用、每年的耗能量、能源费用,消费者或者项目开发者就可以很容易地作出正确的决定。例如北京的一些奥运场馆中,为减少能耗,设计者没有采用普通的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而是经过多次优化设计,寻找最佳节能方案。为实现自然通风和改善室内环境,采用了智能电动窗,很好的解决了新风问题;在场馆空调设计中(包括“水立方”和“鸟巢”)都采用了由美国联合技术开利公司设计的节能空调系统。该系统通过热回收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节能率为10%。该系统在冷水机组上加装了热回收装置,在空气处理机中采用了新型热管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场馆排放总热量的50%,回收的热能一部分用于加热游泳池水和生活用水,另一部分用于加热新风。
二、现阶段推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主管部门对设计节能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仅仅是一些新材料或空间布置的一些规定。缺乏对方案的节能性方面的系统审查要求。建筑节能设计首先是一个系统设计问题,它绝不是多项节能技术或者节能设备的简单累加,它需要定量化。例如,人们在市场上可以买到节能空调、节能玻璃、节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墙体保温材料等等,但是这些材料与设备如何使用、使用哪种型号、用量多少、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就需要通过量化整合来完成。集思广益,从多方面影响因素出发,以最低的投资、最佳的手段完成并达到节能设计目标。所以建设主管部门监管的同时,应增加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量化全面审查。
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直接投资环节上,而对建成后使用运营成本及节能优化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选择一个优秀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到位,没有一个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意识。
3、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缺少建筑节能优化设计与企业和公众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使得节能工作缺少内在经济利益推动力,政府部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还存在体制不顺、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国家政策不配套,缺乏激励机制和工作力度。
三、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开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节能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政府主管部门不仅需在技术法规与标准相结合方面做出努力,而且还需要政府以技术法规的形式提出必须严格控制的最基本的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可以导则、指南、技术标准等标准类技术文件予以体现。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建筑节能技术新规范逐步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和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控制建筑物的实际能耗。新建建筑必须出具建造耗材经济指标、采暖需要能量、建筑能耗核心值和建筑热损失计算结果,特别是建筑结构热损失计算结果。建筑能耗总量(包括供暖、通风和热水供应)和建造能耗值只有满足其对应的节能标准才被允许开工及竣工验收。在竣工时,建筑开发商必须出具相关部门的一份“能源消耗证明”,证明清楚地列出了该住宅每年的能耗,及节能等级。以上措施,必须逐步实施,特别是国有投资项目要先于执行。
2、以政策扶持拉动建筑节能优化设计
国家制定节能政策,并要求以多样化的经济激励等扶持举措,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推广。对建造节能建筑产品的要根据优化设计后节能程度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减免税费等优惠措施,并可建立评价机制,对因建造节能建筑而超支部分资金,国家应给予无偿免息贷款或奖励机制,使建筑节能优化设计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3、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引导工作
建筑节能政策要取得理想的实施效果,重在宣传引导。不但政府职能部门对节能政策的推行不遗余力,而且有关企业也应加入到宣传节能政策的行列。政府职能部门应免费对社会公众提供节能政策咨询、进行节能知识宣传和相关培训,以及进行节能技术、产品的展示、讲解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力争实现多方参与节能政策的宣传引导,大大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和对节能知识、技术的认知、把握能力,从而使节能政策得到有力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