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

粮食问题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粮食问题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粮食问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粮食安全;城镇化;粮食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48-04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7—2008年两年间谷物价格上涨了近50%。各国为了应对粮食危机,纷纷取消了粮食出口退税或降低甚至是取消进口关税,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粮食金融化。Archer Daniels、Midland、Bunge和Cargill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90%的粮食贸易,他们对于全球粮食供需和粮食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操纵粮食价格。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但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进口数量超过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大豆总进口5838万吨,不断刷新纪录,猪肉也从2008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不再只是粮食供需问题,而是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各个环节,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应对粮食金融化,高效利用粮食金融市场才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选择。

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快速城镇化又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快速城镇化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未来2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仍将居高不下,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必定会使部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粮食种植面积将不断减少。虽然中央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据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61.17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1.05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25.30万公顷;2012年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达25.94万公顷。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耕地保有面积为18.2476亩,较前一年净减少达49万亩,若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定为80%,我国的耕地形势将面临严重考验,即使政府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18亿亩的土地红线也很难保证。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耕地的减少在所难免,粮食种植面积也将会有所减少。

2.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减少主粮生产规模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土地流转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家庭农场的数量还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将会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家庭农场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但其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种植品种不再是依赖原有的种植习惯和政府的指导,而是取决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虽然我国粮食价格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其中大部分的涨价是弥补前期工农剪刀差的缺口,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种植粮食的利润非常有限,农民仅依靠土地收益难以脱贫致富。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选择,农场会转向种植收益更高的其他非粮食农产品,或者转向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种植面积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粮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3.新国际贸易规则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

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和美国正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谈判正在进行。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谈判。这些新的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已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有框架,尤其是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内容更是各国近期博弈的结果,可以预见的以粮食净出口主导的TPP农业贸易谈判必定会使粮食净进口国处于不利地位。虽然TPP协议声称将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接收到谈判邀请,若我国被排除在TPP谈判之外,将来粮食进口将受制于新的贸易规则,我国必将支付更高的贸易成本。

4.粮食消费结构变化提高粮食消费数量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逐步向“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粮食”的饮食结构演化,而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是原粮,将消费更多的粮食,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贸易和粮食安全都将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粮食十连增的同时进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提高对原料的消费数量,国内粮食增产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对作为饲料的原粮的需求,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过度粮食金融化会导致粮食价格偏离价值,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提高,种植粮食的风险加大,但粮食金融化不足同样会导致粮食价格无法通过金融市场分散和规避,加大种植粮食的风险,因此,只有适度的粮食金融化才能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交易和加工风险,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1.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共同决定粮食产量,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促进粮食生产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投入,规避价格风险,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增加,粮食种植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粮食的价格并没有与成本同步提高,使粮食生产利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种植粮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全国推开,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产生规模效应,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粮食金融市场更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大量农产品还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其他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更加缺乏,从而导致农户无法通过粮食金融市场分散或规避粮食价格风险,无法保证稳定的收益。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期期货、保险等金融产品为家庭农场化解粮食和价格风险,锁定收益,从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卖粮难一直是困扰粮农的一大难题,粮食流通领域的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是主要原因。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还会导致粮食流通领域无法分散和规避价格风险,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供应。粮食金融市场为粮食流通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粮食流通企业可以借助期货、远期等金融工具对冲粮食价格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保证粮食收购;另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培植粮食流通企业,扩展粮食储藏容量,也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3.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促进粮食贸易

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培植出更多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民营粮食进口企业,节约进口成本,提高粮食供应效率。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小麦和稻米进口数量分别为521万吨、369万吨和23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97%、195%和305%。而2013年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提高至2215.6万吨,关税配额数量的具体分配情况为小麦963.6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50%。从以上数字看,国有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粮食进口配额,显然违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准则,也不利于培育有竞争力的粮食贸易企业。通过成立粮食产业基金,培植有潜力的粮食贸易企业从事粮食贸易,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进口的成本,也可以提高粮食供应的效率。

三、基于粮食金融化提高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是粮食产品对冲、规避价格风险的基础。我国应扩大粮食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开发新的粮食交易产品,完善粮食期货交易机制,加强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保证粮食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使其成为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对冲的主要场所。除了期货外,粮食金融市场从业者应加快金融创新,开发新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交易者的需求,分散粮食生产、流通及加工环节的风险,保证粮食安全。粮食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粮食金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除了利用中央粮食储备库从总量上调控不同区域市场和不同季节的临时性粮食供需缺口外,其主要职责和作用应是完善粮食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粮食交易公平竞争,加强对粮食金融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相对落后。若不能对其进行利益补偿,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与供应,威胁粮食安全。国家应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对粮食主产区的县或镇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的生产能力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测算安排转移支付额度,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保证粮食主产区稳定粮食产量。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逐步取代农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政府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安排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如对农机、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进行担保、提供低息贷款或直接财政补贴,提高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3.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

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完成,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制度基本扫除,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生产单位承担粮食生产工作。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单位产生较单个农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单个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传统意义的粮食金融市场,还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担保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丰富粮食金融市场相关知识,为其提供从粮食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机会,并引导其利用粮食金融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

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

建立一个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建立粮食收购基金,培植大型粮食收购企业,规范粮食流通领域的购销行为,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必由之路。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设立现货交易所,信息共享,交易互动,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政府统一为家庭农场进行培训,鼓励其进入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交易,使两个市场形成的期货和现货价格能够反映各个粮食品种的供需。成立专项基金,扶持壮大多元市场主体,拓宽农户及家庭农场粮食销售渠道,解决卖粮难问题,并出台政策法规,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粮食价格的投机行为,打破地方保护,消除区域流通壁垒,促进粮食在全国自由流通。粮食物流方面,结合各地粮食储备库的建设情况和路网情况,利用当前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全国统一的粮食物流系统,大力提倡粮食“四散化”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

5.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

随着粮食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积极应对,与粮食生产国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利用新的贸易规则稳定粮食进口数量和质量,降低粮食进口成本和风险。近几年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进程进展不够顺利,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成立区域性贸易组织,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逐步兴起。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TISA、TPP、TTIP等贸易组织,虽然谈判还没有最终完成,但进展速度较快,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同贸易体系下的谈判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贸易与投资并重、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相关联,而且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在框架、内容、要义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在原有WTO框架下,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就已利用贸易规划进行不公平的补贴和出口倾销,其跨国粮食企业垄断了粮食贸易和种子,操纵粮食价格。我国应总结WTO粮食贸易规则谈判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快了解新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熟悉贸易新规则,力争尽早成为新贸易组织中的一员,在新的框架内进行谈判,尤其关注农业和粮食贸易方面的贸易规则,与粮食出口国之间达成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稳定粮食进口价格和数量。为了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政府还应提高粮食进口关税,保护本国农业,降低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针对国际粮食产品对我国粮食行业的冲击,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国际垄断组织操纵粮食行业的法律法规,遏制其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第2篇

政策性粮食销售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在先后多次对全市粮食系统开展的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少数单位存在违反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规定现象。一是个别企业销售的政策性粮食,没有列为“三重一大”事项,由企业少数领导做出决定而不是集体做出决策;二是存在承储库点购买本库竞价销售的政策性粮食,出现“转圈粮”的违规行为;三是存在政策性粮食交易规定的有关费用之外,向买方额外收取或索要其他费用;四是存在违反规定人为设置障碍阻挠购粮企业竞买粮食;五是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六是存在以各种借口干扰、拖延出库进度等问题。

影响政策性粮食出库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策因素、有企业改制原因、有粮食保管方面的问题、有物价上涨问题等综合因素造成的。一是由于有些仓库建于五、六十年代,保管条件很难达到要求,造成粮食水份增减量、自然损耗;这部分的损耗要由企业来负担,企业又负担不起,要求买方补偿,引起纠纷。二是通往仓库的道路大部分要经过乡村,道路承载能力差,现在出库时使用大吨位车辆造成库区道路损坏,群众意见大要求赔偿,出现拖延出库、阻挠出库等行为;或要求人工搬运、小吨位车辆搬运,增加了买方成本,引起纠纷。三是因政策性粮食出库后,导致仓库闲置而没有保管费用,有的出现干扰交易,做买方的工作不要竟拍,造成流拍。四是粮食质量因起纠纷,同一批粮不同仓库,同一仓库不同廒因仓库保管条件,出现质量问题。 五是因企业改制效益差,个别单位把政策性粮食通过拍买变自营粮,以营利为目的影响宏观调控。

我们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及时出库投放市场,是保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严格遵守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各项规定。通过对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情况检查,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印发的《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粮食局《关于规范国有粮食企业粮食交易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上饶市政策性粮食出库规定》:一是严禁违反销售程序和不按手续出库;二是严禁违反销售合同和出库通知单的各项规定;三是严禁在出库时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四是严禁乱收费用,乱摊损耗;五是严禁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为确保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营造规范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3篇

1.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分析

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短缺正在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2009年已累计上涨65%。去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2008年初169天的水平。世界银行最近的估算显示,国际大米价格2010上涨55%。另外,玉米价格也持续上涨。

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来看,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粮价异常波动给管理通胀预期带来巨大压力,也给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玉米为例,由于我国粮食各品种间价格波动具有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性特征,玉米价格异常波动有可能引发粮价乃至整个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将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打击农民养猪积极性。如此的结果也导致我国目前猪肉价格暴涨,由此推动新一轮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拉动CPI大幅上升,进一步加大通胀预期压力。在食品价格的推动下,今年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4%,4月CPI同比上涨5.3% 。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正遭遇特大干旱,市场上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情绪逐渐升温,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已经显现大幅反弹。多家机构近日预测,5月CPI仍将维持高位,同比增长预计会在5%以上。反通胀已成为今年宏观调控主要目标,而粮价稳定与否,则关系到整个物价的走势,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成败。

2.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正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今后的10年甚至是50年里,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将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但耕地减少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在每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1万亿斤,到202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将达到790斤,需求总量将至少在11450亿斤。若按2020年的粮食需求11450亿斤来测算,要保持自给率在95%以上,即总产要达到10878亿斤,每年粮食产量至少要增产72亿斤。假定播种面积保持不变,要求单产在2007年633斤的基础上,每年提高0.7%以上。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只有0.6%,单产增幅呈递减趋势,单产进一步提高的难度加大。毕竟,科技进步赶不上社会对粮食生产的需要,所以快速城镇化时期土地减少的背景下,在有限的空间上,由于科技发展滞后,每亩地的单产就大打折扣,最后将会直接影响到粮食的总供给。事实上,在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之后,包括最近农业部统计显示,今年夏季小麦增产,长期积累形成的基础设施潜力已充分释放,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的空间已经很小。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等根本性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尽管我国粮食已经实现了七连增,粮食产量稳定,储备充足,粮价也没有大起大落,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决定今年将在全国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会议决定,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去年水平,实现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全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采取七项措施确保粮食增产:保护耕地,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发展旱作农业,发展节水灌溉;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推广增产增效技术;做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粮食生产用电需要;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为此,中央新增支农资金100亿元。以上举措表明,为了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从电力到水利、从科技到农资、从财政到金融,方方面面都必须立足大局,努力提供最大支持。

二、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支农政策取向与涉农银行业机构经营目标差异,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但是,由于支农惠农政策强调更多的是对粮食生产作为弱势产业的帮扶和保护,大多带有强烈的计划性色彩,而商业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作为风险偏高、收益偏低的弱势产业必然难以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因此,政策支农“扶贫”的目标定位与金融机构“逐富”的商业运作原则之间出现了错位,支农政策的计划性与金融机构经营的市场性难以目标同向。即便国家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承担起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的政策性金融职能,但当作为其社会责任的弹性政策性金融职能与刚性的逐利性内在需求发生冲突时,涉农金融机构多会舍弃社会责任,最终导致信贷资金流向“非农”领域。

2.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量少、点多、线长,涉及金融领域的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偏低,财政支农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现象并存且互为表里。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救火式”的财政补贴政策不能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长期安全保障。一份以1987年至2007年为时间段对中国财政支农杠杆效应进行研究的报告(彭克强,2008)表明,20年间,农业综合开发中银行贷款占比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占比仅有6年呈弱正相关关系,财政与金融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上的两级分化格局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未能有效地调动金融机构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

3.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与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并存,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贷款对象无法提供风险补偿。当前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其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言而喻。而目前农村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导致保险公司在商业化经营中对农村种植业开办的品种极少、保额较低,且有日趋萎缩的趋向,部分农户虽然参加了保险,但第一收益人并非金融机构。二是支农信贷资金自身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作为潜在违约风险高的支农贷款,一旦发生违约,除了金融机构自身计提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外,无其他补偿方式。虽然各级政府建立了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但额度较小,真正发生风险弥补也较困难。

4.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不匹配,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一是粮食生产的分户式经营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信贷需求。全国产粮主产区户均种植夏粮、秋粮的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户经营规模也较小,农村耕地经营权的细碎化使得种粮所需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资金额较小、弱化了粮食传统种植模式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致使金融对粮食生产的支持进一步萎缩。二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满足严格的支农信贷准入条件。当前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农户可提供的抵押财产有限,抵押物本身价值较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影响,收入难以保证,这些与银行业渐趋完善的经营管理、日益强化的信贷管理和严格的信贷准入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增大了农户贷款的风险,也增加了农户贷款的难度。

5.支农信贷人员贷款责任追究与业绩考核不科学性,制约金融支持粮食安全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实行严格的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对于其他信贷业务,涉农贷款面对的主要对象――农户居住较为分散,而农户贷款额度小、笔数多、放贷风险高、管理成本高,且贷款发放假如形成不良,将严格追究信贷人员责任,加之,银行机构考核信贷人员,只考核存款多寡和不良贷款收回率、不考核发放贷款的多少。因此,现在从事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多数人面对涉农贷款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惜贷”和“慎贷”,致使部分支农信贷人员宁可放弃涉农贷款高额利润回报,将存款上存,也不愿承担放贷风险。

三、强化金融支持粮食安全的建议

1.建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而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该认识到,保证粮食安全,建设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金融要在服务于现代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发展多层次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既应注重发展面向农村特定产业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也应鼓励不同类型金融服务机构针对农业生产链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互相配合并提供互为补充的服务。特别是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链拉长,在产业化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中,在土地投资、水利设施、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产品开发,需要根据风险大小和融资期限长短,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同时,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入中低产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等现代农业基础开发领域,通过开发适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农业生产转型,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2.解决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我国应通过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和利用外部资源,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应引入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机制,解决城镇化发展与土地约束的矛盾,确保粮食安全,解决农村基础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借助金融市场,以经济手段促使各地增加对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以市场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涉农贸易和跨国农业投资。针对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变化,需要把农业政策与农产品贸易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政策联系起来,更加有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注意实质性保护食品安全,保护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提高粮食产量。三是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在确保农地规模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流转,鼓励农业生产的国际合作。

3.发挥金融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纽带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金融手段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甚至可以放在产业链的核心。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指导农户的行为,到收获的季节,金融企业可以把农户和下游企业结合起来,同时金融企业还可以把产业链贸易公司、农资公司、铁路、港口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简言之,借助金融的力量,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望彼此连通。一是发挥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方面的作用。应加强信贷政策指导,积极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发挥金融在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开展与订单农业相结合的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因此,为了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行动的成功,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首先应以增加涉农贷款为主线,不断创新并增加对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供给。

4.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对现行财政支农资金“政出多门”的分散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财政补贴“单干”的直接支农模式,建立政府扶持和财政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奖励促进、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捆绑起来运用,发挥金融资本与财政资金的联动作用,通过有效激励金融机构的支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财政支农杠杆效率,从而形成财政支农实现社会效益目标和金融支农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双赢的局面。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涉农领域,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

5.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增强粮食生产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解决信贷资金的收益问题。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稳定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预期,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进一步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等措施,使得种粮收入高于投入成本,在完成农户自身积累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收益;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推进粮食生产产业化,使得种粮投资收益率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吸引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向农业投资转化,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6.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的作用,以此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粮食的稳定增产。一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化解因自然灾害造成涉农贷款的损失。二是规范政策性担保公司的运作,解决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担保难问题。三是建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发挥政府风险担保金的代偿作用,对已经出现的信贷风险给予必要的补偿。四是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开发农业贷款补偿保险品种,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设置保障线,提高银行持续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7.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调整信贷投向,确保稳健货币政策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资金供应。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要求,把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信贷工作重点。二是继续加大信贷投放,着力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比例、投资地域、融资渠道实行三放宽,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入股,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实力。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拓宽资本补充渠道。鼓励实力较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跨区域兼并重组,拓宽支农服务工作面。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大中型商业银行现有县域机构网点保持稳定。建立绿色通道,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对县域以下增设具有有效贷款功能的分支机构。不断拓展政策性业务范围,有效提升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四是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进度,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面。基于解决农村信贷融资需求的视角,重点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服务空白和竞争不充分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大力培育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放宽粮食主产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小型金融机构,确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发展非正式金融,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8.引导农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第4篇

研究背景

粮食是人民生活必需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主要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顺畅国内粮食流通储备体系、保证粮食进出口能力等方面着手。自2004 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 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粮食自给率高于95%,粮食生产与进口压力不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顺畅国内粮食流通渠道。2008 年,面对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粮食价格爆涨甚至粮食供应紧张的现象;而在中国,恰逢粮食增产,实际情况是市场粮价稳定、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卖粮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粮食流通渠道不畅,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对接存在问题,粮食收购市场中生产者、中间商、终端收购分销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性差。因此,分析并理顺粮食收购市场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对解决中国粮食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型评价执行效果

面对复杂多变的粮食购销形势,为了避免出现谷贱伤农和粮价大幅波动,国家于2004年出台并实施了以最低收购价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政策。到2010年为止,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范围依然有严格规定,一般是主要粮食品种的重点主产区,如早籼稻主要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西等省区;中晚稻主要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吉林、黑龙江、广西、江苏、辽宁、河南等省区;小麦则主要是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省。

下面我们以中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区域(安徽、黑龙江、江苏)和非执行区域(山东)为目标,对最低收购价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发现在政策执行前,评价模显示给出的分数显示粮食生产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是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的开始执行以来,执行区内粮食生产趋势开始逆转,并且持续向好,2008年以后都处于中上水平运行。而作为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非执行区的山东,虽然有所好转,但却反复不定。

总结与讨论

总结:根据粮食种植面积评价体系可知,众多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四个公因子,分别为经济因子、作物因子、自然因子和农村因子,且前两个因子承担了83.3%解释权,所以要对粮食种植进行优化,首先是要促进整体经济发展起来,这样才是发展之道,其次是可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增加或缩减部分作物的种植面积。

第5篇

关键词:粮食物流;环节;粮食物流节点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粮食物流指为满足粮食客户需求,采用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以粮食为内核的原粮、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粮食产地到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全过程流动管理。粮食物流作用在于能立竿见影地降低粮食经营者的边际成本与增加边际收益,从而拉动粮食经营者总利润迅速增长。

一、粮食物流问题

(1)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粮食生产总量不稳定,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于:第一,一则耕地惊人的速度在减少,意味着粮食生产无法通过扩增耕地面积来实现粗放型增长,二则当前粮食生产技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决定着粮食生产技术系数不变,从而导致粮食集约化生产引起的总量增长乏力,因此,技术与耕地现状难以支撑粮食高产量形成。第二,粮食生产者的收益偏低扭曲生产激励。虽然,当前粮食价格理性回归到市场较高价位,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近年来一路攀升,使粮农纯利润仍然较低,诚然,目前农业补贴政策的运行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粮农生产成本的压力,但是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刚性上涨,必然对粮农产生不努力生产的负面激励,从而引发粮食生产萎缩。第三,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无力支撑粮食产量稳定与增长。以水利设施为例,我国水域分布特点是缺水地区往往是粮食主产区,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粮食集中消费地区,因此,粮食主产区的水利设施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然而,大部分设施多年来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失去灌溉农田的功能,从根本上制约粮食产量的稳定与增长。

(2)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一则流通成本偏高,当前此项成本高于国外同行10%以上 [1],仅储藏保管费用年均就高达100亿元。二则流通环节中浪费严重,年均总计损耗总量高达568亿公斤,平均损耗为总产量的12―15%。三则,粮食物流在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不足,结构性非均衡建设问题彰显。以储存设施数据为例,储存设施是粮食物流业设施与设备建设的主体,当前房式仓库占43.8%,土圆仓库占15.3%,简易仓库占2.8%,露天存放占40%[2],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一组数据在直接佐证粮食储存设施总体建设不足的同时,也印证了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的不足。虽然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于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但是资金主要投向骨干粮食物流企业,带动其现代化储运基础设施与设备建的演生,然而,对于其他一般粮食物流企业来说,简陋传统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仍然是“山河未改,面貌依旧”,尤其是在粮食物流初端,即农村的基础设施与设备更是异常缺失,从而在结构上形成良莠不齐的建设格局。五则公共品成为瓶颈性约束强,主要体现在公路、铁路及信息网络等公共品对粮食物流作业效率的制约。从全国情况来看,南方高速公路与国道建设好于北方,而铁路建设的优势则体现在北方,这就意味着南方粮食流通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而北方主要依赖于铁路运输,南北地区都不能同时实现铁路与公路的运输,从而制约粮食流通效率大幅度增长。

(3)加工环节中存在问题。加工环节基本功能是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扩增粮食经济利润空间。目前粮食加工环节主要体现在分捡、包装、原粮脱壳以及在配送中所进行的简单加工,此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为以下四类:一是加工人员机会主义观念严重,频繁引发粮食以次充好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例如,霉粮、陈化粮渗进优质粮食的事件屡见不鲜;二是加工业总体而言仍然沿用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只有零星的大加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因此,粮食加工业整体作业环节科技含量偏低,尤其是信息技术严重缺失,导致粮食附加值增长不但总量不高,而且增长乏力;三是加工损耗偏高,例如,加工损耗年均高达20.6亿公斤;四是加工环节没有改变粮食初级原材料的属性,无力促成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成。

(4)粮食物流节点上存在的问题。物流节点是指物流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对周围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点,主要包括物流集聚区、物流基地、综合物流中心、综合物流配送节点、专业物流节点,目前这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指各类节点一则总体上建设不足,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网络一体化格局;二则各地区建设规模不同,规模大者粮食流通能力过剩,规模小者流通能力不足,因此存在相互协调配合的硬;三则降低流通成本作用于不明显,目前发生在流通费用已占粮食销售价格的30%―35%。

二、对策探析

(1)增加投入,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的主要风险有二,一是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而这两类风险的弱化都要依赖于资金的投入,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基础异常薄弱的农情,应该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对于投入来源而言,目前至少应该包含三条主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二是社会资本流入,三则农民自已投入,而且,社会资本流入应该成为未来投入主流,因为受资本逐利天性趋使,社会资本能使粮食生产效率达到最优,同时也是为政府财政减负的有效对策和粮食生产获得充足资金的保证,因此,培育与打造社会资本成为粮食生产流入主体地位是“一石多鸟之举”。

(2)提高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增加公共品供给。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将改物流业的生产函数,意味着食物流产业朝着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各环节作业的模式生产与固化经营,最终引起总收益由线性增长偏向于指数增长,在提高物流业整体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粮食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然而,食物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是使上述分析理论结果成为可能,它的实现还要依托于公共品的供给水平,例如,公路、铁路、水路及信息网络建设等都是粮食物流产业的资本品发挥潜能的硬性约束条件。鉴于当前上面述及的公共品供给不足现状,政府应该加大公共品供给,为粮食物流乃至整个物流业铺垫良性发展条件。

(3)矫正加工厂商不良观念,实现粮食加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粮食加工厂商不良观念不但直接抑制粮食物流整体信誉的建立与维系,也制约粮食加工业的长足发展,尤其是个别厂商投机行为是其它厂商获得负外部性收益的根源,因此,加工行业应该矫正厂商的不良观念,规避由于个别厂商观念而带给整个行业的利益损失。矫正加工厂商不良观念的对策,固然可以选择教育、处罚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对策,厂商产生不良观念的成因在于他们想获得更多的边际收益,如果能找到经济方法来诱发厂商主动地放弃不良观念,那么,此结症便可以得到根治。本文认为此种方法在于粮食加工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取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不利于加工业边际收益大幅度跃升,也不利于行业整体利润蛋糕的作大。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直接拉动边际收益的增加,而且增长方式转变所引起的收益增量额将大于投机所带来的增量值,显然,这对于粮食加工业具有强劲的吸引力,由此牵引着厂商主动放弃不良观念。

(4)按一体化要求强化粮食物流节点的整体建设。第一,粮食物流节点要按全国粮食物流网络布局来首先确定节点功能,其次构化作业辐射半径,在此基础上确定节点的建设规模;第二,排除省际之间的保护主义制度,尤其是要防止相互掣肘问题的演生,按上下游内部关系区化粮食物流作业领域,相互建立起纽带关联;第三,按一体化要求来规划区域具体的二级、三级等细化节点;第四,各类各级节点建设虽然应该按照先重点后次要的原则进行非均衡建设,但是这种非均衡程度要保持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短期内实现整体建水平设稳步攀升。

作者单位:尹义坤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胡胜德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艳兴. 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系统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J] .港口经济,2007,(2):45-47.

第6篇

关键词:河南省 粮食物流 问题 策略

实施粮食物流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粮食物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不但能够促进粮食系统部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应该大力促进现代粮食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

河南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能够满足自省的需求,还要向外省运输粮食,因此,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河南省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河南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但是必须认识到仍然存在着粮食物流问题,因此需要找到相应措施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粮食物流的发展。

1 粮食物流的内涵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

2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

2.1 总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2013年河南秋粮总产量为2478.5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增产幅度为1.1%。加上夏粮实际产量,河南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713.7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增产1.3%,实现10年连续增产,连续3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500万吨,不仅解决了河南近1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和大部分畜牧业生产用粮以及食品工业用粮,而且,每年还向省外输送的粮食或食品大约1500万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2 粮食流通量与流向

截至2010年底,全省粮食流通量大约为2700万吨,其中省内流通量2000万吨,跨省流通量约在12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6%。主要流向的省份和城市为: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广西、云南等。

2.3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

截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系统具有各种粮食仓库2748个,占地面积6333万平方米,有效仓库容量3619万吨。按仓库容量划分,有34个超过10万吨的仓库,96个5-10万吨的仓库,156个2.5-5万吨的仓库,其余为2.5万吨以下。按专用设施划分,其中有铁路专用线的粮库62个,专用线总长度1000300米,有效长度51880米。

2.4 粮食运输方式

河南省内主要是散装汽车运输,跨省运输方式主要是包粮铁路运输,内河运输为辅。

3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现阶段河南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粮食物流成本占总流通成本的比重偏高,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粮食流通运输方式落后

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运输手段,如用容量小、消耗大的敞篷卡车进行包粮运输,而现代化的集装箱和散粮运输发展比较缓慢。在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或编织袋进行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转运环节又要再次包装。整个流通环节重复一拆一包,粮食损耗大、容易混合杂质,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3.2 粮食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河南省粮食物流企业的大多数仓储设施不能满足散粮装卸的需要,适用于散粮装卸的立筒仓,浅圆仓比较少, 大部分平房仓没有专用的散粮出仓机,无法满足装卸散粮的需要。同时,只有少数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拥有散粮汽车,只为搬运生产所需原料,其他企业和地方粮库几乎没有散粮汽车;并且河南省的散粮火车运输、内河运输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火车和汽车的散粮装卸设备几乎没有应用。

3.3 粮食流通企业规模偏小,行业服务能力较低

河南省的粮食流通企业除了几家大型企业之外,大多数县市的粮食流通企业比较零散,规模仍然偏小、设施也比较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行为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当地粮食物流的需要;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有待加强;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利用效率低,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之间处于分裂状态,衔接和协调性差。

3.4 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粮食物流流通的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多、受地域影响大,所以对信息的要求比较高。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企业已经将电子商务应用在粮食物流中,而河南省的粮食物流信息化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权威的粮食市场信息系统,粮油市场监测网络不健全,负责监控信息采集人员还不充足,监测和管理系统建设落后。在瞬间万变的国内和国际粮食市场,已经到了公益性粮食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刻。

3.5 粮食物流市场环境不够理想

首先,政府的监管薄弱。河南省缺乏专门的粮食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支持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其次,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河南省大多数粮食物流企业规模小,不仅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为了拉到货源与其他企业恶性竞争。

4 发展河南省粮食物流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大力推广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的“四散化”运输方式。应当建造和改造散粮中转仓;根据各地粮库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完善散粮接卸设施,大型企业可以增加大型收发设备,而小型企业完善基本粮食运输设备即可。据估计,目前接卸粮食的成本是80元每吨,如果实施“四散化”,将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而且“四散化”能够扩大物流中心的辐射半径,提高粮食流通的数量和速度,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加快粮食物流信息体系建设

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对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和行业应抓紧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为粮食企业提供“产、储、销、运”的市场信息服务,解决目前粮食跨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引导粮食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交易,使粮食实现无物化流动,从而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效率。

4.3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环境

各级政府应该对粮食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对粮食物流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相关政府执法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形成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整合现有资源,综合考虑各企业对公共物流设施的需求,促进仓储设施、运输服务市场化,实现资源共享,消除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河南现代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23(3):33.

[2]王楠.河南省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2012.

第7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59

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流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支撑国有粮食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新的税制环境、新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对税种涉税优惠进行梳理,是进一步规范税收筹划、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营改增”的改革背景之下,国有粮食企业收税政策的调整,国有粮食企业增值税征纳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规范并引导国有粮食企业的健康发展。

1 资格认定

2015年5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征增值税审批事项取消前后有关管理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正式施行,国有粮食企业在销售粮食中享受免税的优惠;审核工作程序取消,改为备案管理。在公告中还明确指出,享受免税政策的国有粮食企业,应向所在地粮食管理部门、国税局进行备案。新的税务制度、新的政策背景,强调国有粮食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做好资格认定等工作。

2 免税范围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免征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循“顺价”原则。对于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销售中享受免增值税的政策优惠。具体而言,国有粮食企业除了“军队用粮”、“救灾救济用粮”等销售领域,一律征收增值税。梳理国有粮食企?I免税范围,对于企业核算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企业在税务筹划、经营管理中,应强化对国家税收政策的有效运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 军队用粮

军队用粮具有特殊性,对于凭军粮供应证、军用粮票供应的粮食,免征增值税。这一方面说明,国有粮食企业在国家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国有粮食企业按《军粮供应与管理办法》填报“军粮销货证明单”和“军粮出库差价报单”等,按要求专账核算,用好国家优惠政策,提高业务经营效率。

2.2 救灾救济粮

救灾救济粮是一定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的重要物资保障。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照规定销售价格,面向受灾群众供应的粮食。对于这部分粮食,实行增值税免征政策。

2.3 植物油业务的税收问题

2014年5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免征储备大豆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免税政策范畴进一步扩大,由传统粮食领域,延伸至大豆等油料领域。在食用植物油业务中,对于除“政府储备植物油销售”以外的业务,一律需要征收增值税。因此,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若在经营中有免征税收范畴的“粮油品种”,可依法办理相关的免税手续。

3 企业核算

企业核算是税收政策落实的关键,也是强化税收筹划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于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为此,国有粮食企业应切实做好核算等工作,进而确保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地。

为了说明国有粮食企业核算这一工作,本文举例进行说明。X国有粮食企业是经粮食部门设立、税务部门核定的享有免税资格的国有企业。在2016年7月,该公司主要发生的经营业务有:

(1)顺价销售粮食,销售额107.5万元;(2)救灾救济粮销售,销售额215.93万元;(3)杂粮销售,具体销售情况为:①红豆3.0千斤,销售额1.8万元(不含税),平均收购价4.25元/斤(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②绿豆5.0千斤,销售额2.5万元(不含税),平均收购价3.5元/斤(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进项税额可基于以下方法进行核定扣除。(1)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凭专用发票开具的税额抵扣。(2)进口农产品取得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凭缴款书开具的税额抵扣。(3)从小规模纳税人(包括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取得农产品销售发票的,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进项税额抵扣。(4)从农业生产者(农民)收购农产品,自行开具农产品销售收购发票的,也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的计算公式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对于X国有粮食企业7月份的业务情况而言,(1)、(2)业务在国家免征增值税范畴,应当享受免税优惠政策。但是,对于(3)的业务,当月所销售的红豆、大豆则不在国家免税政策范畴,则依照相关的税收政策,应依据13%的税率,对该部分业务征收增值税。

第8篇

[关键词]威海市 粮食补贴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4%和37.0%。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4.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2.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3.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4.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农业生产规模优势

惠农政策应综合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与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资最高限价等政策相协调利用,综合分析他们之间的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建立弹性联动模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补贴政策能快速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从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农业补贴政策导向上应顺应这种转变。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明确补贴资金是发给最终的耕种人的,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农业补贴政策应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和照顾,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大户按实际面积给与补贴、农民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应给与补贴。补贴政策使耕地多的农户收益较多,耕地少的农户受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考虑到要建立“和谐社会”,建议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当考虑耕地少的小农户,尤其是耕地少的贫困小农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 理论探讨 2010年第1期

[2]闻新国: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前言论坛 2009年第19期

第9篇

关键词:威海市 粮食补贴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威海市现阶段粮食补贴现状

威海市自2004年开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缓解柴油、化肥等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威海市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农民每种一亩小麦,可获得83.15元财政补贴,其中,粮食直补15元,农资综合直补68.15元。另外,对小麦种植面积在100亩(含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亩再给予10元的奖励。

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持续实行,进一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威海市近38.24万户种粮农民种植小麦112万亩,共可获得补贴资金9326万元,市财政于3月初已将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各市区。各市区财政部门将于3月底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民。

其中,在一系列惠农政策引导下,今年文登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近4000亩,总面积达到41万亩。据介绍,今年文登粮食部门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葛家、高村、泽头等基层粮管所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质监部门对收粮的所有秤磅进行了重新校验。文登市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往年提高了3分钱,国标三等白麦由每市斤0.87元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在粮食部门的督导下,各购销企业通过自筹、贷款和加快销售资金回笼等方式,目前共筹措收购资金6000多万元,以保证夏粮征购资金及时全额兑付给售粮农民。农发行文登支行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保证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二、威海市粮食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威海市粮食直补政策已实施了6年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市粮食直补在补贴方式、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粮食直补效应难以发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仍然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1.政策变动频繁,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政策一年一变,政策缺乏衔接。甚至一年多变。一年内政策分批分季落实,不便于乡村统一布置工作。就负担卡填开来讲,极不方便,面对不断变动的政策,威海市地方基层无所适从,不易准确把握政策,执行起来就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政策缺乏衔接,制度组合作用不大。一是部门分散,缺乏衔接。在一年内发放到同一农户的各类补贴,财政部门内负责执行的就有几个科室,这些科室往往不是协调一致行动,给基层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二是收支并存,缺乏衔接。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而地方上仍然存在一些涉农收费,比如水费。一些地方基层因继续向农民收取水费,而将应发给农民的补贴存折留扣在手,使得补贴落实大打折扣。其实在加大支农支出的情况下,这些落后的收费项目完全应当取消,在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真正对农民实行“零负担”。三是制度组合,缺乏衔接。其一,补贴目标定位过高,当其他制度是处理同一目标的主要地位时,粮食补贴政策就应当着眼于简化和完善操作方面,这是当前补贴政策应该注意改进的地方。其二,现行制度环境也在影响补贴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补贴的监督效果。

2.按承包耕地面积和现行标准补贴,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

威海市实行的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承包耕地的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挂钩甚至不管是否耕种就直接补贴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粮食直补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是“按亩分钱”,致使部分农民群众误解为按人头发放补贴,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不利于鼓励种粮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粮食直补绝对数额较小,每亩补贴才13.5元,占粮食价格的比重极小,起不到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农民群众普遍反映补贴标准低,有的说:“一亩田补十几元,还抵不上化肥涨价的钱。”在比较效益的驱使下,一些农民弃粮种经济作物。

3.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呈上升趋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支出增加

自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带动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不断攀高,加重了种粮农民的负担。据对山东省各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表明,2006-2008年,威海市农业生产成本年均分别上升了24.0%和10.8%,其中2008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4

.4%和37.0%。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原因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成本上升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4.农业补贴额度过低,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我国目前财力有限,威海市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额度太低,远低于粮价波动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目前农业补贴发放中的另一个问题是,补贴资金没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农民补贴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放,每户补贴额度多为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相对于农机具的价格微乎其微,所以许多农民把补贴款只作为一笔意外之财,很少真正用于发展生产,影响了现土地耕种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发挥补贴的作用。

三、建议与对策

1.继续加大补贴力度,调整补贴结构,完善补贴种类

威海市应在国家财力的允许下,继续逐年增加农业补贴数额,改进补贴方式。进一步明确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和导向,逐年加大对综合性收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增加农机补贴数额,改变农机补贴方式。通过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使农民购机补贴的覆盖面逐年扩大,最终使这一政策覆盖到每户农民。还可新增如农民转岗,创业技术、技能培训等增强“三农”软实力方面补贴等。

2.完善补贴发放方法,提高效率,加强监督

完善直补资金的发放办法,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建议财政、农业等重要部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告示制度。乡镇财政部门不仅应该在补贴发放前对补贴发放范围、发放办法进行公示,还要将补贴项目、金额和存入时间公示。通过发放通知书或明白卡等方式及时告知农户,便于互相监督,增强透明度。进一步升级“一折通”计算机管理软件。财政涉农补贴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将目前所有的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纳入软件系统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也便于监督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

3.完善粮食补贴程序控制制度,健全粮食补贴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继续执行政策宣传单、农民负担监督卡和一册通发放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确保农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封闭运行。二是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公示制度。健全政策公示、数据公开和网上查询制度。三是在简化对农民直接补贴项目的情况下,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操作和控制程序。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搞好培训辅导和调查研究,善做政策探索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勇做改革先行者。

此外,除完善补贴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外,还需要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制度。健全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具体实施监督时,政府各部门可以统一行动,各部门发挥各自监督优势,各负其责,这样可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管效率。努力把粮食补贴这项民心工程办成顺民心、合民意的工程。

4.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农业生产规模优势

惠农政策应综合运用。农业补贴政策应考虑与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农资最高限价等政策相协调利用,综合分析他们之间的的内在联系,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建立弹性联动模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在粮食价格和农业成本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补贴政策能快速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从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农业补贴政策导向上应顺应这种转变。配合土地经营权流转,明确补贴资金是发给最终的耕种人的,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矛盾。农业补贴政策应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和照顾,对达到一定规模种粮大户按实际面积给与补贴、农民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应给与补贴。补贴政策使耕地多的农户收益较多,耕地少的农户受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考虑到要建立“和谐社会”,建议农业补贴政策也应适当考虑耕地少的小农户,尤其是耕地少的贫困小农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穆月英:关于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的思考 理论探讨 2010年第1期

[2]闻新国: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前言论坛 2009年第19期

第10篇

一、对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分析评价

(一)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经历了持续增长、连续下滑和迅速回升三个阶段:

1978年~1997年,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波浪式快速发展态势。这期间,虽因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37.7万公顷逐步减少到1997年的34.5万公顷,年均递减0.5%,但由于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良种良法的推广运用,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3115公斤/公顷提高至1997的5279公斤/公顷,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8%,远远高于粮食播种面积的递减幅度,使全市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增加34094吨、提高2.3%的速度持续增长,到1997年达到182.2万吨,比1978年增加64.8万吨,增长55.2%,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8年~2003年,南昌市粮食生产处于低谷运行阶段。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使南昌市粮食生产遭受严重损害。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减至31.9万公顷,比1997年减少2.7万公顷,下降幅度达7.7%;粮食单产降至3 598公斤/公顷,比1997年减少1 680公斤/公顷,下降31.8%,使全市粮食产量从历史最高点跌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114.6万吨。1999年虽然南昌市粮食生产有所回升,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粮食产量分别增加到33.1万公顷、4 934公斤/公顷和163.1万吨,但在粮食比较效益降低等因素影响下,2000年~2003年粮食生产又连续下滑,到200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缩减至27.2万公顷,比1999年减少5.9万公顷,下降17.8%,粮食单产仍徘徊在4989公斤/公顷,粮食产量减至135.5万吨,比1999年减少27.6万吨,下降16.9%。

2004年以来,南昌市粮食生产呈现快速回升态势。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极大提高,全市粮食生产发展和产出的能力迅速回升。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32.8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5.6万公顷,增长20.7%。与此同时,各地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明显加大,全市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达到2.7亿元,比2003年增长51.4%,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09%,提高0.03个百分点;水利资金总投入达2.6亿元,增长70.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4.4万千瓦,增长21.3%;化肥施用量(实物)达到32.9万吨,增长9.4%。在各有利因素推动下,全市粮食单产和粮食产量一跃提高到5 762公斤/公顷和188.9万吨,比2003年分别增加773公斤/公顷和53.4万吨,比1997年增加483公斤/公顷和6.7万吨,双创历史新高。

(二)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的潜在压力

1.耕地供给能力下降。耕地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为基础的要素,耕地供给对于保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南昌市1996年以来的统计资料看,耕地供给能力呈逐年下降态势。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96年~2004年,全市耕地面积净减少21 762公顷,平均每年减少2 720公顷,下降1.24%,其中水田面积净减少14 934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707公顷,下降0.92%。目前,南昌市耕地面积只有20.78万公顷,其中水田17.7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68亩,其中水田0.58亩。作为省会城市的南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给南昌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带来更大的压力。二是耕地质量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①缺乏绿肥。从1996年~2004年,全市绿肥播种面积共减少13 778公顷,到2004年,绿肥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28%,比1996年降低4个百分点。②有机肥积造严重不足。目前农户除施用自家有限的猪、牛、羊粪外,几乎不再积造诸如塘泥之类的其它有机肥。而近年来,南昌市生猪饲养呈现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养殖户转移的趋向,农户自有农家肥呈逐年减少态势,使耕地有机肥积造不足的情况更趋严重。③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仅2004年比1996年,南昌市亩均耕地化肥施用量(实物量)就增加69公斤,增长11.6%。长此下去,势必造成耕地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原有水利设施老化。南昌市现有水利设施基本上是90年代以前修建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建于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已经老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投工明显不足,水利设施的维护不够,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后,农田基本建设投工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二是水利机械装备程度下降。主要表现在,排灌机械持有量下降,固定排灌站减少。

3.粮食价格不确定因素较大。虽然这几年南昌市对稻谷收购实行了最低保护价,但粮食市场的价格仍波动较大,造成种粮效益的波动,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保持粮价在合理价位上平稳运行,成为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重要任务之一。

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受国际、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南昌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呈大幅上涨态势。据不完全调查,化肥价格上涨幅度平均在15%以上,有的上涨幅度高达40%,农药价格平均上涨15%,稻谷种子价格平均上涨20%,农膜价格上涨20%。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南昌市稻谷种植成本平均每亩增加40多元,农民因取消农业税增加的收入,基本被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多投入的生产成本抵消。这不仅直接导致农民种粮效益的下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且将导致低收入农户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或降低投入生产资料的品质,从而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

5.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下降。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南昌市大部分粮食生产从业人员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种粮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不少农户仅凭经验种田,由现代的精耕细作倒退到传统的粗放经营。这些现象的出现,对粮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十分不利,将直接导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减弱。

6.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①村一级基本没有农技推广单位;②近年来,南昌市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逐年减少,从2002年~2004年来看,全市农村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就由333个减少到253个,减幅达24%;③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影响农业科技新技术的及时推广。二是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难以保证,价格上涨难以遏制,致使农民的种粮风险难以控制。

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南昌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保护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即保证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关系到粮食能否可持续生产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一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严禁对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要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二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耕地质量。要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下大力气提高农户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继续加强有机肥积造的必要性认识,建立规模养殖户还肥于农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防止和减少因化肥的滥施滥用对耕地造成的伤害。三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立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投工的激励机制,提高农田水利的有效灌溉能力,增强农田的防病抗灾能力。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促进粮食单产的稳步提高。一是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扩大优质无公害大米生产技术面积和水稻丰产节本增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面积,大力发挥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兴粮能力。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对种粮大户的培训,提高粮食优质高产实用技术的普及率;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普及科学种粮技术,提高普通农户的种粮水平。三是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一要加大“单改双”力度,提高粮食复种指数,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二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快国家级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规模经营程度,促进粮食增产增效。三要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旱粮种植面积。要针对南昌市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玉米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促进玉米种植面积的稳定增长。

(四)继续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五)提高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二是要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稳定市场价格。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设施农业。

(六)加快提升粮食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通过延长粮食产业链,来拓展粮食市场,提高粮食产品的附加值。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粮食安全;资源禀赋

中图分类号:F326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来年间,包括“十一五”与“十二五”阶段,农业与农村从自身的角度发展形势总体较好。至2013年,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10年增长,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10年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不错,有三大标志: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二是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三是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发展情况

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发展情况主要看三大标志,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情况,二是农民收入情况,三是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情况。

(一)农产品供给情况

从农产品供给角度来说,2003年以后十来年间,特别近几年,连续大丰收。2012年粮食总量达到了11171亿斤,即5.9亿吨,按我国人口2012年13.5亿计算,人均占有粮食430公斤,全世界2012年人口总量是70~71亿,2012年全世界粮食总量35亿吨,人均占有量330公斤。中国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100公斤。有些媒体报道,中国以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成就很大。2013年畜类 (猪、牛、羊肉等肉类)总产值8384万吨,人均60公斤,而全世界的人均占有量为40~45公斤,我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15公斤;2012年水产品总量为5906万吨,人均43公斤,全世界人均占有量为20~25公斤,我国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占有量10公斤。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有较大差距。美国约有3.1亿人口,常年粮食总量为3.5~4亿吨,人均粮食1200公斤,我国的人均占有量只占美国的1/3;美国畜类人均占有量80~120公斤,是我国1倍以上。

(二)农民收入情况

2010、2011、2012近三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扣除物价因素后,连续超过城市居民。2012年,农民收入增长率为10.7%,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为9.6%,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1.1%;2011年,农民收入增长率为11.4%,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为8.4%,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3%。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10.8%,城市居民增长7.8%,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高3.1%。城乡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1:3.33缩小至2012年的1:3.1。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城市居民,但3年超越的增长幅度越来越小。以上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仍较低。且从更长的时间段来说,农民收入长年增长缓慢。

(三)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情况

农村的民生事业发展健康、可持续,成效显著。农村的民生事业用十个字概括,即“水、电、路、气(能源、沼气)、房、教、科、文、卫、保”。前五个字反映的是农村民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后五个字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标准。近年来,这十个方面的发展,显著地领先于国民经济其他事业的发展。例如,2006年始,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生书本费,对学生进行补贴,还原了真正的“义务”原则;2003年以后,对农村地区实施合作医疗救治制度,由老百姓自行解决医疗问题逐步过渡到政府解决。2003年开始从农村地区试点至2012年基本覆盖了全部农村地区、全体农民。农民缴纳一定的费用,可以获得政府的医疗救助。即农民每年缴纳40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缴纳200元作为医疗缴费共计240元,2013年缴费费用调高至300元,农民的缴纳标准不变,剩余由政府相应提高。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可达到农民纯收入的6~8倍,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27元,即农民住院后可获得4~5万元的报销款。2010年开始,政府普遍实施农村养老制度安排。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个月可以获得国家55元的养老补贴,一年可以获得660元补贴,由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政府养老过渡。还致力于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3亿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二、农村农业经济形势发展对国民经济与全球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农村农业经济形势发展不仅对农村农业本身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农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农村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于“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意义重大。1978年至今,我国GDP增长率为9.8%,2008年以前从未担心过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但2008年以后,认为中国经济要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率的机会不多。2012年至今,GDP增长呈持续下滑状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于GDP是促高或促低的问题,也就是说,粮食与农产品的发展对于GDP的增长不做正贡献即做负贡献。2012年下半年,早稻、夏粮均持续增长(10年来我国粮食只增不减),对国民经济GDP增长的促进是正面的。粮食、包括禽肉、牛、羊肉,蔬菜、水果供给充裕,价格才不会大幅度涨或跌,CPI表现为在可控制范围之内。2011年为5.4%,2012年为2.6%,2013年为3.5%。农产品占CPI的1/3,2013年上半年GDP下降,对农业影响很大,体现在禽类产品价格一直走低。因此,农村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长远来看,调结构、防风险意义重大。农业是经济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二)对全球农业的意义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好能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对全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中国粮食总量5.9亿吨,全世界粮食总量23.5亿吨,中国的粮食正好是1/4,中国粮食总量稳定,全球粮食贸易才会稳定,才不会产生所谓的“中国粮食”。中国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对于平抑世界粮食贸易中的粮食价格也有重要意义。因为中国粮食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如果大买家需求量大,价格就会走高。

三、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

中国农村农业未来发展的问题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先对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的概念进行区别。现代农业是一种产业形态,对应的是现代城市与现代工业。而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一个过程,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过程。

(一)发展现代农业与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人类目前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社会,农业在全球的表现与科技、工业和其他领域一样,经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史,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本身也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尽管说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但从“现代”这两个字的要求来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能说过去与现在的概念是一致的。过去的现代农业可能可以定义为“机械化与化学化”的结合,但今天以同样的指标来衡量发达国家的农业,显然内涵是不够的。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能发展到今天,现代农业在各个国家的表现也是迥然不同的。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禀赋条件不同,现代农业在各个国家的发展已经体现出完全不同的目标模式。这种目标模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现模式多种多样,但从最基本的内涵来概括,主要有以下三大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模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地多人少,侧重用机械代替劳动力。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头号农业强国。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可贸易量的1/3粮食、1/3棉花、1/3大豆都由美国供给。美国农业是显著的资源密集型农业,美国总人口约为3.1亿人,耕地面积为24亿亩 (中国耕地为18亿亩)。美国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特别强调以机械代替劳动,特别强调劳动生产效率,即一个劳动力、一个家庭农场每年创造多少农产品,这是其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2.以日、韩为代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的现代农业模式

日本、韩国地少人多,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日本、韩国虽然科技较为发达,但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构成了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另一个模版。农村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资源相对丰裕,但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特别强调土地的产出效率与土地的配置效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强调的是农产品的生产总量,而日本、韩国则强调的是一块地产出的农产品数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强调的是劳动生产效率,日本、韩国强调的是土地生产效率。日本、韩国平均耕种规模为2~3公顷,美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是200公顷,处在二者之间的是欧洲国家,主要在30~50公顷之间。

3.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与发展生物技术并重的现代农业模式

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农业模式,既注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注重发展生物技术。既强调美国、加拿大式的劳动生产效率,又强调日韩式的资源投入效率,劳动技术投入效率,是一种中间模式。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之外,取决于这三种模式最核心的因素是:资源的禀赋。

(二)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从资源角度尤其是农业资源角度来说,我国无法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阿根廷等国相比。例如,巴西以土地面积为标准,将家庭分为大农、中农、小农、微农,家庭土地面积10公顷为微农,政府将对其进行扶植。俄罗斯的耕地总量为世界第三,生命资源、水资源、天然气等资源丰富,且人口较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量少是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特征。

1.目标要求多重化

中国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是多重化的,既要保证粮食的自身供给,保证增加收入,同时还要保证环境不受污染。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目标是单一的。如,美国只要保持粮食、棉花、大豆几个重要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即可,而日、韩保持大米100%能够自给,其他农产品依靠进口可解决问题。荷兰全世界花卉生产能力最好,只要保持花卉在全球的竞争力,其他可以通过欧洲内部协调可以解决问题。而中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同。一是13.5亿人靠农业提供农产品解决吃饭问题,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需要通过农业来提高收入,三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做出正面贡献的同时,要讲究持续发展。

2.产业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现代农业从产业角度来看,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产业类型需要多样化,需要农、林、牧、渔产业以及更多样化的农产品。农业、林业、蓄牧业、渔业对我们这么大的国家,13.5亿这么多人口来说,哪种产业都不能少。而多样化的产品靠贫瘠的农业资源来生产,压力很大。

3.发展模式多元化

正因为中国的产品要求,产业要求与目标要求如此之大,在中国的资源环境状态之下,决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美国是大规模农业,日本是精耕细作农业或者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中国由于各地有各自的要求,资源从总量上来说是稀缺的,而中国的地形、地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均农业资源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差距很大,但与日本、韩国相比,回旋的余地要大得多。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是独一无二的,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中国的东南地区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体现为:东北规模化农业、江浙集约化农业、城市都市化农业等。

第一,东北地区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现代农业模式与美国模式没有本质区别,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东北农民的农地较大,买玉柴拖拉机器500~600马力,一次性投入200万元,一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一次可完成耕地、播种、平地3000亩。

第二,江浙地区为代表的集约化农业。与此对应的广东、浙江、上海这些城市郊区的农业,包括沿海城市,注重土地产出率与农业资本投入。如广东养鱼采取的是集约化养鱼办法;从以色列、德国、荷兰引进过来的玻璃温室,一亩地投资几百万元十分普遍。当然,玻璃温室只能用来培育名贵的花,集池养鱼养的是名贵的鱼以保证效益。

五、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供给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紧平衡状态对于买方来说是不利的。如何解决中国最重要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加强资源保护

中国的农业资源捉襟见肘,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资源的绝对减少不可避免,减少的速度能否缓解,减少的程度能否放慢?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占用了耕地,而且是好的耕地,离城市越近的耕地质量越好。资源分布不均匀,对于农业的约束较大。四川平原、江汉平原,包括上海苏南地区每亩地的产量远远高于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降雨量很充沛,但降下后没地面无土,有山地和丘陵,“有水没土”,土地都是1平方米/块,1亩地分布为27~28块,贵州多数是喀斯特地形地貌。甘肃、宁夏地区则是“有地无雨”。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耕地保护”的国策,18亿亩耕地作为红线,不可破坏,同时坚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

科技发展的流程是研发――转化――应用――新产品。第一环节是研发,“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袁隆平是世界粮食安全之父,他解决了数以亿人的吃饭问题。但是农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美国1亩地单产平均玉米700公斤,中国1亩地单产玉米380公斤。畜牧业差距更大,因为中国历来是以种子业优先的,畜牧业是经济发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头奶牛在中国的产奶量4~5吨/年,发达国家平均8~10吨,我国一头母猪产仔量最多18头,丹麦一头母猪平均产仔25~30头/年;肉牛生产同体重140公斤,发达国家同体重300公斤,因此,科技支撑非常重要。技术研发出来以后需要转化,中国科研机制、人才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数量成为人才测评的主要标准,而不是以转化的生产率为标准。第三是推广问题,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证监业、保险业,最低工资是农业工作者,差异为4~5倍。第四,农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应该受到关注。

(三)完善扶持政策

农业扶持政策主要价格政策与补贴政策。价格政策方面,对农产品有最低收购价,这个最低收购价未能反映成本、供求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求。最低收购价在全球一体化与WTO的背景下,不能一味地高。如果价格过高,过分扶持,造成竞争不平等,会受到遏制。补贴亦然。但没有足够的价格政策与补贴,农民没有生产粮食的动力,一亩粮食年均收入500~600元,等于打工一个星期的收入。如果补贴跟进,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产积极性自然提高。如,河南、吉林、江西、安徽主要生产粮食,其他重点进行工业建设的地区,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保障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这样,粮食主产区的政府才有抓粮食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钢材、水泥、铝等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我国一方面资源短缺,一方面环境置换的代价太大。这与政府GDP考核机制密切相关,大多从事以生产为主,资源耗尽型的生产。多余的钢材、水泥可以用到农业中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均给予扶持或者是高额补贴,如水稻田的划块,沟渠均是水泥砌出来的。现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包括苏南地区在内,农田水利建设除了大江大河以外,也将钢材水泥运用于田间建设中。中国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需要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是农村,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消费钢材水泥最好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箭双雕。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不够,只有对政府GDP考核机制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的生产能力,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红宇.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张红宇,白天山,宋国兴,佐常升.国民经济成长中的中国农业[M] .新华出版社,1995.

[3]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在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要从投入保障、收入保障、科技保障、产销合作、粮食流通等方面构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伴随着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政策的效应出现递减,尤其是粮食主产区既要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又要解决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存在矛盾的多极目标就成为摆在粮食主产区面前的重大课题。同时,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世界粮食市场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客观需要粮食主产区进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一、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基本情况

从2005年开始,河南在全国率先探索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主要做法是,连续3年集中全省70%以上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专项用于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的中低产田改造,连续3年向每个重点县投入资金3000万元,实行规模开发。通过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着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初步实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综合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通过建设,到2007年,河南省24个粮食核心产区已成为省内"产粮大户":粮食总产量达到412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9.7%;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其中98.6%来自核心产区。2008年,河南省开始编制《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采取措施使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增加到1300亿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滞后及原因分析

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必须有金融的大力支持,但长期以来我省金融业发展滞后,尤其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农户与农村企业由于资信不足、抵押担保品缺乏等原因,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构筑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并吸进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入。从银行与政府和农户的视角出发,要求完善支农金融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构筑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

1、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金融支持现状。根据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到2020年要实现1300亿斤的粮食生产目标,需要投入3000亿元的资金,这么庞大的数字仅靠中央的支持和我省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显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粮食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因此,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资金筹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2、长期重工轻农的发展模式使导致我省对粮食核心区的转移支付不够,农业投入不足,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滞后更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目前,我省粮食核心区的资金筹措困境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农户和涉农企业缺乏资信和抵押担保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二是县域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而且多数网点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商业银行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农信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其自身实力或体制原因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支持农业发展的功能;四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传统的支农方式过于陈旧,已不适应农户的需求。

3、粮食核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分析: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信社网点分散,总体资金实力单薄和创新不足,实难担当支农的大任。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由于绩效较差,或被撤销,或被合并,导致网点逐渐减少。而政策性银行也因商业利益驱使,疏于向农户或涉农中小企业贷款;二是缺乏规范和政策引导。在支农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没有通过财政补偿和利息减免这些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农业发展;三是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僵化、陈旧的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农村差异化、个性化的资金需求。小额信用、联保贷款已逐步退出市场,"公司+农户"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四是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也较大程度影响了银行信贷的有效投入。

三、解决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金融支持的思路与措施

1、是完善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的金融体系。建立以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储蓄银行、农信社为主体的基本金融架构,并对它们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以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界定它们在粮食核心区建设中的角色以及在资金筹措中的职责。

2、是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从立法的角度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对粮食核心区建设的职责,规定其金融支农的合理份额。另外,通过国家优惠政策和货币政策"诱导"商业银行积极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

3、是构建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首先是对农业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倾斜;其次是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 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最后是建立担保基金, 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 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4、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粮食核心区建设关键在于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因此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展适合农户特点的信贷业务,比如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开发捆绑式信贷等。其次是创新方式,通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动支农客户经理制以及加快支农电子银行等形式来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盛锦飞.2006.中国农村金融困境分析及建立社区银行构想[J].改革探索(11).

[2]刘淑华.2007.我国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与化解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12).

[3]崔立功.2006.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79).

[4]陈天阁,邓学衷,方兆本.2005.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1).

第13篇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1.当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 在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中,断桩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其中发生断桩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钻孔灌注桩灌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灌注的时间大过于长的话,就会出现混凝土在导管内壁外壁上凝固,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混凝土与导管之间的摩檫力变大,导致上拔导管后混凝土不能及时的填入,产生断桩情况发生。另外,导管在混凝土中埋入过深也会出现断桩现象的发生。第二,由于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的不够均匀,这样在灌注的过程中会有粗集料集中的情况发生,最终形成导管堵塞产生断桩现象发生,同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离析现象,也会导致断桩情况的发生。第三,在钻孔灌注桩灌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护筒底脚周围发生漏水或是由于施工的技术人员施工经验不足,这样就会出现坍孔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断桩发生。第四,在灌装施工的进程中,由于停电或是停水以及机械本身的事故原因等,使得管桩施工不能继续进行,从而导致断桩情况的发生。

1.2 钢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很多。例如,在选择钢筋材料的时候,钢筋的规格以及形状都不达标,钢筋的表面有严重的腐蚀现象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钢筋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如果对钢筋的下料和掌握尺寸的准确度不正确的话,都会对组成结构构件的性能产生影响,导致钢筋的性能降低,另外,钢筋骨架变形或者钢盘网变形也会使得钢筋的性能下降。在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如果钢筋安装的位置不准确、钢筋的数量放的不准和垫块位置固定方法不对的话以及钢筋在绑扎接头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等现象,都会导致钢筋错位。再有就是钢筋焊接的过程中,钢筋焊接的接头的机械性能没有做到符合施工标准、焊接的时候用到的焊条存在质量问题,其性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是导致钢筋施工的质量问题。

1.3 桥台处的质量问题 如果在桥头填土地方,出现沉降现象,这种沉降现象与桥台的沉降产生了差异,就会在桥台处形成一个台阶,这不仅对过往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影响,那么,过往车辆的轮胎也会给桥梁带来一种冲击力,要避免桥台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在选择回填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不仅压实性好的回填材料,同时还要确保该回填材料的透水性能比较好,在施工的时候要压实,这样会降低路堤填土的沉降。第二,在对桩柱式桥台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先进行填方,在填方沉降之后,然后修建桥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能够降低结构物与填土之间的沉降差。

2.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2.1忽略了隐蔽工程。在对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和验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都会更注意一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而忽略了那些隐蔽工程。而这样就也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出现,即使是一个再小的安全隐患,也是可能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的。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隐蔽工程有搭接绑扎质量不合格、焊接接头质量差、箍筋弯钩角度不对应以及钢筋间距不均匀等等,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出现,我们应更加的重视这些隐蔽工程。

2.2施工人员素质不强。在我国公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中大部分的一线施工人员都是专科以下的学历,也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施工技能也是十分有限的,综合素质也较低,因此,施工时他们的随意性较大,并且都不愿意严格的遵照规范去施工,也导致了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如混凝土强度过低、结构耐久性差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太小等。

2.3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原料的好坏是工程管理的物质基础。高质量、高性能的原料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基础。影响施工原料的因素主要有采购人员、掌握材料信息、合理组织材料供应、材料的检查验收、材料的现场管理、材料的试验工作等

3 加强桥梁工程中关键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承台及系梁 对于出现断桩情况的桩和故障处理的桩以及所有的桩,都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对所有的桩做到无断层、无夹层的目的,另外其强度还要达到设计要求。针对桩头的混凝土要求对其进行凿出密实的层面,而且要工整,同时还要求清除残留的混凝土和一些杂物,与此同时,标高的设计要符合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需嵌入承台或系梁内的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都要按照工程施工的合计要求去做,在验收钢筋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钢筋骨架重点验收,还要对桩柱钢筋的焊接质量同样进行重点验收,确保桩顶锚固筋符合设计要求,要通过螺旋筋对其进行缠绕固定。针对于砂浆垫层的平整度和标高等一定要达到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该尺寸要符合支立承台、系梁模板的规定,做到模板板面不漏泥浆、保持严密的接缝、稳定支撑,各项指都要标达到设计标准,例如对位置、几何尺寸、保护层厚度等数据。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在模板的表面刷上一层脱模剂,对于外露面混凝土的模板也要刷上一层同一个品牌的脱模剂,切记,在涂刷的时候,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缝不要被污染,这样就会有一个线条流畅的外观。

3.2 盖梁与箱梁 对于盖梁的检查主要对柱顶中心、盖梁轴线和钢筋骨架放样,对其进行检查,对于盖梁的钢筋骨架在施工完工后验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焊缝质量进行认真检查,还要对弯起筋位置进行认真检查,更要对钢筋骨架定位进行认真检查,根据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对柱顶锚固筋进行调整,好箍筋。与此同时,对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预埋件、预埋筋的位置都要认真检查,对于模板的加固、箱梁底板的清洁度和接缝处的平整度都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运用塑料板的时候,对于粘贴的要求要做到紧密、无破洞、无鼓包以及无皱折,伸缩缝梁端要注意设置楔形块,预埋支座钢板,腹板、底板钢筋重点检查正弯矩波纹管定位,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确保位置准确,提前准备好钢绞线,整束穿过波纹管,保证钢绞线在管内不缠绕。

3.3对桥梁裂缝的解决措施。对于裂缝问题的产生,目前的水平下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在尽量避免。换句话说,在施工规定上可以允许少量的瑕疵存在,但是要从尺寸上给予约束来进一步约束裂缝的强度和宽度。首先在变形了之后外部环境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使其不受阻碍。另一方面内部的变形值通过材料和拉伸程度给予控制。在其他状况都允许的时候尺寸和温度都不会引起控制,所以能够提供给结构自由变换的客观条件是允许原则,在真实操作的时候,不可能有完全合乎理想状态,毫无约束的条件,但是能够将这一值无限的缩小,接近最小值。从而达到尽可能宽松的状态,如果约束的程度达到了最大值,能够使无论长度怎样都不用设置预留空间也不会产生裂纹,只从材料的弹性方面来解决问题就可以。

4 结束语:总之,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建设的好坏,直接体现了该工程质量的好坏,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因而,我们不要忽视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对于在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伟锋.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

[2]郝洪友.谈桥梁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5).

第14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186-01

一、前言

这些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方面出现了几次比较严重的事故,这些事故不仅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打击了人民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更严重影响了我过食品行业的经营和发展,而对整个国家来讲,更是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二、食品质量安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常见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化肥农药对人体危害物质的残留;家禽以及水产品中的抗生素;重金属的污染;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的生产企业所用的不能食用的化学药品;过期以及变质的食品在市面上的流通等等。食品的生产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食品的安全问题就可能出现在整个生产加工中的某一个环节,下面具体来说下产生问题的几个原因:

(一)食品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而触碰道德底线。一些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当中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饿产品的质量的把握,他们心目中利润才是放在第一位的,为此他们购买劣质材料并且不注重生产环境卫生、更不购买高质量的生产设备、并且还忽视了对质量检测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等等。如此一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必定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管理错位。现在我国一些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食品的生产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控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暂时还达不到国家所要求的食品安全生产质量的的标准,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注重原材料的加工控制,这就会引起产品后续的生产出现严重自量问题,自己企业的员工的技术知识缺乏以及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等。

(三)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造成产品源头的污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的污染也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影响。比如违规使用农药、兽药,滥用植物激素等等。一方面是在农村环境很容易受到一些工业企业所排放的污水、污物、污气的污染,使得粮食作物等弄产品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一个方面是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被喷洒了大量的化学农药等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性。

(四)加工工艺的随意性产生的问题。我过一些小的加工企业(小作坊),因为资金的不足或者不舍得投入,其企业所用设备比较落后,生产工艺非常粗糙,并且没有任何质量检测的意识。

(五)食品检测环节形同虚设产生的问题。在企业检测的方面,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针对所生产的产品设置检验室或者是化验室,产品质量的检测全靠的是生产者的经验以及感官来检测产品的质量。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是肯定得不到保证的。比如一些做蛋糕的生产车间,其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都没有带口罩和手套等用具,直接用手来包装,可想而知,这样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保证从何而来。

三、对策建议

笔者根据上面所描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推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

(一)针对食品管理机构进行严格的改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解决我国现阶段的这种监督部门管理机制和运用机制不协调的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体制,从内到外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改革。

(二)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第一要保证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性,不但要做好检测关、把好入市的关口,最主要的是一定要从源头上控制好,治标先治本。努力改善和维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建立起安全、优质、无公害的农业生产基地,确保需要加工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中生长,杜绝任何有害物质对弄产品进行污染。第二,保证弄产品的质量认证制度,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有害产品流入生产车间,同样也为质量通过的产品提供市场准入通行证。第三,应当规范化的使用农药、化肥、饲料等食品添加剂,严禁任何对身体有害的农业投入到生产和销售使用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样检查,对有问题的农产品禁止投入市场,并对生产者严厉处罚,切实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关。

(三)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目前涉及食品安全保障的部门有十多个,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严格依法行政,形成一个工作高效、监管到位、老百姓信得过的食品安全监管网。

(四)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政府应加快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检验检疫、农兽药残留限量、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包括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五)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区域食品污染的来源检测控制技术,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危害关键点分析与控制等技术的落后,一直制约着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应提高我国食品特别是食品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强化农药残留检验手段,形成检测网络。在完善市一级检测机构的基础上,加快县一级检测机构建设。

四、总结

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握和控制是对全体公民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一个保证。人民只有食用了安全的食品后才能保持充分的体力和脑力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旦健康得不到保障了,那人人的工作将无法继续,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严格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关是至关重要的,是为我国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打下一个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德翼,杨海娟.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2]胡慧媛,甘小平.对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农技服务,2009,11

[3]沈晓彭.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简析与对策探讨[J].食品工业科技,2011,4

第15篇

关键词:城镇化;国家粮食安全;影响机制研究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有效的发展,人口数量随着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粮食的需求量也不可置否的不断增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究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的作用机制,对于影响粮食的安全审查与布局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我国制定更加完善、更加有针对性的粮食政策和农业发展道路,改革粮食生产体制,保障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所有产业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物质基础。因此,粮食供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充足的粮食供给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物质保障。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在城镇聚集,非农人口逐渐增多,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的逐渐发展能够刺激城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大力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和流通效率,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机制分析

(一)城镇化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城镇化的逐渐增多使得农村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之中,这样一来,粮食供给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的有力保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农业产值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粮食供给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城镇化会使得农业劳动力减少。

(二)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分析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今后城镇化建设及农业产业调整中,还是要保障一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

三、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保障耕地数量

城镇化的进程中能够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因此,保障耕地的数量则显得至关重要。对耕地保护进行立法,严禁任何形式的耕地占用,禁止以流转形式占用耕地。城镇扩张和城市间道路交通建设绕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于己经占用的土地,有条件的复耕,没有条件的在其他地方补充耕地。对于补偿占用耕地的土地既要保证数量由要保证质量。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好土地管理制度,农民对土地的流转只能用在农业用途中。做好对城市发展用地的规划,统一部署实施土地整治带动全村农民做好耕种。

(二)统筹城镇战略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发展路线,实现多元化发展。城镇的综合能力的相关调查对于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人口的城镇化提供有利环境。因此,城镇化发展规划中要注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三)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城镇化对有效灌概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粮食种植机械总动力这三条路径,发挥对粮食生产影响,归结起来都是对农业科技水平的影响。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治理耕地周边的环境污染,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质量。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建立防洪、灌概的多功能水利设施工程,增加大型灌区面积,减少自然条件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研发的技术力量,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农户对口的技术支援。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优良、高产的粮食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农产品的速度。

总结

众所周知,由于粮食在国家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重中之重,因此,粮食问题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粮食是立国之本,粮食是否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由于粮食生产所受的影响因素众多,并且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的改变,粮食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也发生着变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