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教育转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教育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应用普及的产物,除了给人们带来了学习方式、教育模式的变革外,同时也给开启民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出版业带来了一场冲击。这场冲击的表现是网络数字对传统纸质出版带来的业态和出版物形态的变化,以及围绕这些变化所发生的出版商业模式以及内容与技术呈现的探索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生态和出版生态的变化。
人类历史上每次教育变革的发生几乎都是与出版的革新发展同时发生的。象形文字出现前人类处于蒙昧阶段,不存在任何教育发生的可能。文字的发明和书写工具的发明促进了文明史上最早的历史记录和教育的发生。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则跟学校或个体教育的需求相吻合。出版因此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推进了阅读和教育以及人类文明的启蒙。当图书成为一件随处可得的获取知识的物品时,世界各大洲有人类居住的土地上同时布满了各级各类学校。而当计算机排版系统普及时,人类的出版跟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发达和普及的程度。而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被引入到教育领域后,国际出版面临了新的冲击。传统纸质出版在数字教育需求的影响下不得不进行转型。而众多出版机构顺应潮流在数字教育领域进行的开拓和努力也同样促进了数字教育的发展。在出版转型过程中,出版与数字教育的融合业已成为了典范。
在这方面,国际出版业的很多探索已经卓有成效。其中像培生教育、麦格劳-希尔、麦克米伦出版等大型国际出版巨头以及一些中小型出版企业的尝试已经带来了出版与数字教育融合的果实,并为国际教育出版产业转型树立了成功的示范。
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隶属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培生集团(Pearson PLC)。培生集团是家跨国大型出版教育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服务公司和最大的图书出版公司,旗下拥有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企鹅图书、金融时报等消费类图书出版企业和媒体。而培生教育则是其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并顺应全球范围内数字教育发展而于1998年成立的以向学校、公司企业以及学生提供教育出版和评估服务的专业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的新泽西州。
培生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踩准了数字教育和教育出版在新世纪发展的节奏,整合了教育出版资源和数字教育资源,从而成为目前全球最具活力的在数字教育领域取得成功的教育出版企业。培生教育充分利用原培生旗下的教育出版品牌并同时通过并购及自主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教育评估和数字教育课程品牌。就目前而言,该公司拥有以下这些知名的教育媒介品牌和企业如:Addison-Wesley,BBC Active,Bug Club,eCollege,Fronter,Longman(朗文),MyEnglishLab,Penguin Readers,Prentice Hall以及金融时报出版社等等。这些品牌企业基本围绕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向学校机构乃至学习者提供经整合后的数字教育平台和内容服务。比如培生教育旗下的培生电子学院(Pearson eCollege),利用最先进和可靠的软件作为服务(SaaS)学习平台向各类院校特别是高校提供个性化的、按需开发的学习环境。通过提供平台、资源以及与高校的合作进而获取经济效益是其最基本的赢利模式。同时培生电子学院也向学习者提供完全免费的学习平台,比如其支持的完全基于云端的大型学习平台公开课(OpenClass)便是这样一个促进社交学习、使得身处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通过其公开的大量内容进行学习,向所有人开放的平台。
目前,培生教育业已拥有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任的教育和专业出版项目,向从学龄前儿童到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乃至社会专业人士等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最为完整的覆盖所有学科的教育内容。培生教育作为一家将数字教育和教育出版融合得最成功的大型出版机构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年度营收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而其母公司培生集团则更是以年度业务收入超过90亿美元而位居全球出版业50强之首。
2013年3月,曾经属于以标准普尔等品牌闻名全球商业和金融业的麦格劳-希尔集团旗下的麦格劳-希尔教育(McGraw-Hill Education)被阿波罗全球管理集团购下,更名为麦格希教育(英文名称不变),是美国另一个蜚声全球的主要教育出版商,其教学资料出版业务范围涵盖早期教育到职业发展等终生学习全过程。维基百科将其定位为“一家数字学习公司”和“教育出版商”。该公司顺应当前学校课堂对网络数字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发展趋势,正不断从纸质出版商业模式向度身定制内容订阅购买以及其他商业模式转型。麦格希教育开发的适应性学习系统不断帮助课堂教学向一对一的学生教师互动发展。这些系统通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技能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数据分析来决策每个学生如何通过课程最为有效地取得学习进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迄今为止,麦格希教育已向超过1000万人提供了数字教育产品和服务,其数字教育资源业务发展迅猛。为适应这种发展,麦格希教育还在美国波士顿的创新区专门设立了新的研发部门。而该公司数字业务的发展也同样促进了教育图书业务,该公司用超过60种语言出版产品和提供教育服务,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学生使用的教材和其他教育材料超过1000种。传统纸质出版及数字教育出版的融合在麦格希教育得到了成功的体现。
全球出版业受并购、数字整合和全球化驱动,近年来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之中,那些国际教育出版巨头也不例外。隶属于德国霍兹布林克集团的国际著名出版集团麦克米伦公司教育出版业务的最新变化和发展动态也进一步说明了数字教育与教育出版融合转型的趋势。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旗下的教育出版曾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大陆、南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等地的教育出版以本土化教材出版等给该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麦克米伦的教育出版在上世纪末便已推出了最早的网络化教学资源,比如其英语教学资源网站一站式英语(onestopenglish)便深受世界各地英语教师的欢迎。而该公司后来率先倡导和开发的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学科使用的电子教案以及教材电子书分章节按时段收费使用模式也曾作为一种教育出版商业模式引起关注并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好评。但在数字教育发展的大潮中,该公司的教育出版似乎落在了其他出版公司的后面。
2014年11月麦克米伦公司向其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们发出了一份关于整合旗下教育出版并自2014年1月起全面使用新的麦克米伦教育品牌的邮件。这一举措可以被看作是该公司面对出版与数字教育发展做出的全新应对和调整。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正在将其高等教育出版业务、语言学习出版业务以及学校课程出版业务板块整合在一起,成立麦克米伦教育,从而将其教育出版从幼儿学习一直覆盖到大学及社会职业人士,并推出以提供优质、灵活、关联并吸引人的纸质和数字教育材料的全新品牌。在麦克米伦教育品牌下,该公司依然会坚持其以语言学习和各层次学校教育资源出版的优势,同时不断融合数字教育资源的出版,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更符合当下教育发展的学习内容。在目前该公司教育资源的目录上,人们已经可以看到他们面向全球推出的类似加勒比地区数字书店(Caribbean eBook)和CXC数字资源书店等产品,向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资源和工具,以满足混合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
[DOI]10.13939/ki.zgsc.2015.02.068
1 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
数字出版被公认为21世纪出版业的发展方向。近十年来,在技术推动和新媒体企业的带动下,我国的数字出版取得了快速的进展,成为整个出版产业中最具增长力的领域。2013年7月8―10日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召开,会上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总产出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增长40.47%。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数字出版产值实现了从千亿元向2000亿元的迈进。其中,互联网广告、手机出版与网络游戏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书和数字报纸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增长幅度均超过30%以上。其中,电子图书(Ebook)的收入规模为31亿元,是2011―2012年度7亿元的4.43倍,呈快速增长态势。
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出版的数字化程度较高。在基础教育领域,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推出了教学资源库、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教学系统等多种数字化教学产品。相对于国际大型教育出版集团,国内教育数字出版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国内也有不少教育出版单位积极致力于搭建自己主导型的数字出版资源集成平台。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平台的建设,目前建成的平台有:网络出版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移动出版平台。高教社、人教社、外研社等一些大的出版单位也都建成了较成体系的教育资源平台。其中,人教社的数字资源建设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包括微课程、课程教材资源、教学辅导资源以及教学拓展资源等。
2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2.1 业务形态――内容资源匮乏
从业务形态上理解,无论是前面哪种形式的出版模式,数字化出版的核心业务资源都是内容。“内容为王”是出版行业的金科玉律。按常理说,教育出版在长期的生产中,应当具备了积累大量内容资源的优势。但现实情况是,教育类图书出版市场需求大,利润丰厚,市场竞争不充分且门槛低,内容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使得教育类出版海量信息中可用于数字化的有效内容资源贫乏,缺乏特色和竞争优势。这些都最终削弱了出版单位对内容资源的掌控能力。除了“量”的压力以外,“质”的束缚也十分明显。数字出版对知识内容的丰富程度、实用性、可操作性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纸质图书内容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梳理,大多局限于考试要求的范围和程度的练习,单纯讲题做题的内容注定直接把纸质转化为数字出版意义不大,而且内容展示的丰富性大打折扣。
2.2 实现渠道――形式单一
从实现渠道上理解,目前不少教育出版单位已做到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同步出版,逐渐规范排版公司提交的电子文档格式并存储了大量的ceb等格式的电子书,或制作成了光盘。这种以光盘、电子书等形态为主的数字化大多仍是对原书内容的简单重复。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有待对教育资源进行大规模更深入的转型工作,包括标准化整理、系统化存储等,这就要求出版单位进一步扩大其数字化外延和功能。但越来越多的教育出版单位在发行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面临更沉重的生存压力,同时,深度的数字化开发前景不明朗,使出版单位不愿花费更多资金探索数字化之路,因此,数字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简单地制作配套教材教辅电子书和附赠光盘这一初级阶段。
2.3 过程支持――复合型人才紧缺
数字出版的特性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出版和编辑流程,也要懂得技术研发、营销发行、管理、数字产品设计、版权引入、网络编辑、美术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传统出版单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出版和编辑的流程,大多数编辑为内容编辑,对数字化了解较少。当前,虽然很多出版单位已设立数字出版部门,但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人员,缺乏编辑、出版理论知识,无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涉及数字出版专业的少之又少,而且师资力量不足,在资源配置、教学模式与理念、数字出版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2.4 整体框架――行业产业链断裂
数字出版的行业产业链是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我国目前数字出版产业链仍存在不少问题。教育出版单位作为上游内容提供商,大多数由于对盈利和产业链分配现状不满意,对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热情不高,内容提供商的参与力度不够以及能力有限,导致数字出版上游的内容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数字内容制作能力。而中游的企业由于缺乏优质内容无法充分挖掘数字出版的最大价值,同时下游分销渠道过于单一,终端厂商与运营商一心要做全垄断产业链的思维,导致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这些都给我国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
3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新探索
3.1 “内容为王”――积极开发优质的内容资源
数字出版,短期看技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内容在所有出版形式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内容提供商是产业链的源头,内容的丰富性对于产业链的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专家多次强调:“教育是特殊的,教育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低学段也不同于高学段。相信每一个教育出版单位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都积累了专业领域的优质的内容资源,如果能把专业领域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并牢牢坚守和扩大这些内容优势,与数字技术商相互联合,优势互补,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整体和部分,整合营销,立体式满足阅读和读者需求,也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
3.2 “人才计划”――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任何一项生产过程中,人是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竞争力。数字出版的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靠培养,另一方面要靠引进,同时还要建立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考核录用机制。优良的考核录用机制既加大了激励竞争机制的建设步伐,也有利于强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数字出版复合式人才的培养要达到两个层次的能力结构要求: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包括教育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储量;中级层次的知识包括编辑、出版的流程、媒体经营管理、数字出版技术、版权法律等多方面知识;高级知识层次即了解数字出版产业前沿知识。能力结构则包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较好的审美能力等。
美国在培养出版人才方面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美国的出版单位为员工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和参加继续学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都设有专门培养出版人才的专业和培训出版业务的机构。纽约佩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出版中心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出版人才培训体系和浓厚的出版研究学术氛围,每年向美国输出大批数字出版人才,世界各地的年轻学子和出版人才也纷纷来到这些高校深造,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3.3 “合作至上”――完善和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
传统出版单位拥有居于出版核心地位的内容资源,但因缺少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与技术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利润也相对较少。要改变在数字出版中的被动地位,传统出版单位就必须习惯从自我主导产业链模式转变到集成合作的运营模式。目前,从国外的电子书、数字报纸出版发展来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产业链,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使得产业链上各方都能发挥和获得应有的价值。传统出版单位可以借助技术提供商的技术和平台,发挥自身的内容编辑优势。技术服务提供商通过不断开创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互动。终端厂商要不断开发新的设备,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终端,读者在体验数字出版产品时,不仅可以享受丰富的内容资源,还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服务和附加价值。我们的数字出版企业必须通力合作,形成联合体,群策群力,从内容、渠道、产品、人才、资本、技术等角度探索横向、纵向以及网状一体化整合的可能性,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使得产业链上各方都能发挥和获得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尚莹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2]胡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3]郝振竹,魏玉山,张立.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4]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李倩.数字出版时代欧美出版企业成功经验与启示[J].中国出版,2013(8).
[6]李建红,陈晨.新形势下加快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2(9).
关键词:传统教育; 出版社数字化转型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出版行业的一次大发展、大变革,数字化出版一方面丰富了图书内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版的形式,并延伸了出版空间,扩大了消费群体需求。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曾经人们通常是手不释卷,到了今天,大多数人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查询阅读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而且出版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最及时的反馈与评论。由于数字出版涵盖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对数字出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1 数字出版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出版是近年来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代表了整个数字出版的整体革命,是全方位数字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出版业的流程和工艺进行数字化;第二,是我们便于记录二次信息的介质,现在越来越多的存储介质比纸张更易于记录和读取数字化信息,这种新介质叫做数字媒体;第三,就是流通领域的革命,包括我们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行业无论是在出版形式还是在出版样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结合时展特点与社会的进步规律,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数字出版具有以下优势特征:首先,数字出版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媒体性等;其次,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减少了传统出版的许多中间环节,与传统出版相比,操作过程更加简单,节省了纸张,使出版产业朝着低能耗、高环保的方向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数字出版和多媒体技术列为科技创新的重点。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传统出版业发展已经走进瓶颈期,具体表现在:第一,纸张图书的售出量明显呈现出下滑趋势;第二,图书的人均购买量也逐年下降;第三,图书出版业利润收益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第四,我国居民的阅读率逐年下降,根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下降至54.2%,到了2005年竟然下降至48.7%,取而代之的是国民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到了最近几年,人们多数以电子书代替纸张图书,人们多数是利用大量的时间来浏览电子书来娱乐生活,种种迹象表明:数字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出版业重量级成员的教育出版业,在网络信息时展的冲击下,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出版业应该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我国教育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出版业主要负责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侧重性、实用性等特征,存在固定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拥有巨大的购买力,而且教育部门的研发能力很强,因此,图书的出版与更新速度也是非常之快,一旦某一类图书打入市场,就会获得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也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教育出版业在整个出版行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因为教育出版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接受教育的国民群体的素质的培养,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出版经济是教育出版经济,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只有教育教辅类读物才拥有最广泛、最众多的读者,只有教育类图书才会有最稳定的收益,每一位国民都需要接受教育,出版教育图书是传统教育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教育出版大约占据了整个图书市场的70%左右,教辅图书则支撑了整个出版业的半壁江山。但是现行的教育出版也存在一些问题,正是由于教育类图书的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收益比较好,才导致了各类出版社和民营企业竞相涌入教育出版市场,这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出版物的质量,以单纯的数量为目标肆意发行教育图书,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流入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近年来,伴随着高考自主命题政策的实施,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育图书,所以,出版社的市场销售格局受到限制,再加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把目光集中在互联网信息搜索上,传统教育出版的发展正在迎接新的挑战,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
从表面上看,出版业的数字化革命并没有给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为,现在大多数的教育类图书仍是以纸张的形式发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类图书更具发展潜力,因为它具有低碳环保,可循环使用,覆盖面广,应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而高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使电子教材应用更加广泛,国家政策也会向这种更为环保和便利的出版方式倾斜,所以,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教育出版业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水平。
面对这种形式,我国教育图书的数字化出版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教育形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出版已经从提供广泛化、标准化的出版物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转变。
其次是出版社角色的转变,由出版商变成服务商。从数字时代学生与教师的需求来看,他们需求的内容不再仅仅是一个纸课本,而是一套涵盖电子教材,融合多媒体多个行业的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所以,此时的出版社重新定位自己由教育出版向教育服务转型,是否能赢得客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最后是产业规划方面的变化,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化出版,我国的教育出版商面临着如何整合资源、技术和资本的挑战。
3 教育出版如何实现数字化发展
我国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化发展中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要想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就必须明确这些基本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究解决策略。
首先,出版物的内容资源有限,数字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然而,单个出版社的信息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要加强出版行业的内外联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建立数字化出版服务平台,形成数字化资源的聚合效应,这样才能确保拥有足够信息量,迈出数字化出版的第一步。在出版行业强强联合的条件下,信息资源实现丰富化和最大化,构建规模庞大的数据服务系统,这样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开拓了市场,此外,还要加强教育出版社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高校是教育类知识的源产地,是教育出版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把高校研究出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并发展为数字产品在构建好的数字内容平台上出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建立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教育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方法,这些服务平台包括:学习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习资料数据库、课后测试系统等,这样就将课上学习、课后作业和家庭辅导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数字产品售出的货架,要想实现教育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这一服务平台是基础。
其次,打造教育图书的数字化精品内容。评价一个出版产品的优劣主要看它的内容质量的高低,一本书版本形式再丰富多彩,如果没有好的内容作支撑也不会吸引来消费者,所以,打造数字化精品内容是实现出版数字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合理改善数字产品,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网上资料查询等等,通过交流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样的教育资源才能获得价值。
再次,要提高数字化服务质量,在数字化背景下,让读者读上数字化图书并不是最终目的,要想实现其长远发展,就要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图书出版服务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形成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的读者建立有侧重点的学习数据库和数字化题库等,创造教育出版数字化服务方式。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可以利用无线移动通讯技术展示教育资源,让读者利用多种数字移动终端和载体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 国家和社会如何促进教育出版数字化
未来5年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先,为了使教育出版数字化运作积极有效地进行,国家应该加快制定适用于网络特性和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不顾出版内容质量,扰乱出版市场秩序的盗版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严格规范数字化出版秩序。
其次,要培养全体公民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彻底净化互联网环境,从根本上消除数字版权的盗版问题。国家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传媒手段,加强版权保护宣传力度,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版权保护行动中来。在出版人方面,要提高维权意识,全体社会成员要齐心协力共同打击侵犯版权的不法行为。
一、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学习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任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任务及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需求,系统的、有规划的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和特色的馆藏体系。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学校依据地方产业、行业,在学校专业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办相关的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科研密切结合,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级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办学模式[1]。新环境背景下,图书馆的目标定位应该与学校的发展定位相一致,根据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应该学校战略目标相一致。
二、南宁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情况
南宁学院结合所在地区、学校实际情况,始终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利益共同体的考虑,深入开展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形成了六种成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即:与南宁市威宁投资集团的“互联互通”模式、与南宁市轨道交通公司的“需求驱动”模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打通行业”模式、与中兴通讯公司、苏州高博教育集团的“攀亲嫁接”模式、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分院的“厂校一体”模式、与中科招商集团、广西“新桂商”群体的“创业就业贯穿”模式[2]。
目前,南宁学院获得并建设了一批育人与科研平台,教育部-中兴共建的“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中国东盟研究与教育中心”;自治区级的协同育人平台两个:轨道交通协同育人平台、ICT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广西文科中心:应用技术类高校人文社科服务地方发展基地等,南宁学院已经走上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办学模式。
三、南宁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25日,馆藏图书190多万册,电子期刊18201种,纸质报刊1129种。南宁学院电子图书馆全天24小时开放,订购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等9个数据库,已陆续开通并导航与众多校外资源的免费链接。2012年升本之后,学校重视图书馆建设,逐步投入较大的资金作为图书采购经费,但是由于原先的工科类文献资源量相对较少,现有的文献资源体系建设还没完全从原先旧模式中扭转过来。
1.文?I资源结构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存在差距
2012年学校升本成功后,南宁学院着手打造应用技术型大学,整个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上围绕应用技术型展开布局。随着学校战略目标的确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向和重点也随着改变。受民办高校经费、采访人员缺乏等原因,南宁学院图书馆工业技术类文献资源较少,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结构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大量的专业文献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电子资源数量较少
南宁学院图书馆是在邕江大学图书馆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原有的馆藏电子资源基础薄弱,电子资源数量不足,电子资源类型不全,年新增电子资源量少,电子资源难以满足师生读者的教学、科研需求。
3.专业的文献资源采访人才的缺乏
南宁学院图书馆现有管理人员19人,其中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不到4人。由于人手较少,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人员还兼咨询馆员的工作职责,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献资源采访工作中去,与其他老牌本科高校的采访工作质量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采访质量。
4.各二级学院专业教师、合作办学企业人员的采访参与度不高
受采访人员知识面、视野等限制,光靠文献采访人员很难做好专业文献采访工作,因此需要学校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教师参与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来。但是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学校一线专业教师科研、教学等任务繁重,近几年专业教师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转型思考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相关学科专业文献建设为主,加强与企业、行业的沟通,增加行业标准,企业、行业技术技能类文献。
1.围绕“2+6”的框架,重点开展专业文献资源建设
南宁学院着力打造“2+6”专业布局,“2”,即重点引领、培育城市产业与公共服务工程、质量技术工程两大跨学科专业特色领域。“6”,即重点发展6大专业群:交通与物流专业群,机电与先进制造专业群,信息与通讯技术专业群,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群,质量技术工程专业群,城市文化与经营管理专业群[2]。图书馆重点加强交通类、机械制造类、质量安全类、信息通讯类、土木建筑类等与6大重点专业群相关的文献采访力度。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图书馆不断加强重点专业群文献采访数量,相关专业文献数量占当年文献采访总量稳步提升,为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专业文献保障。
2.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收集试用、免费的电子资源
在有限的图书资料经费中,图书馆仍然争取到一部分的电子资源经费,通过与数据库商的谈判斡旋,不断争取用最少的经费买到最合用的资源。近几年,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量不断增加,至2017年,电子数据库数量增加到9个,同时加强试用资源、免费资源的收集,共开通试用、免费数据库34个,电子资源访问量也逐年上升。
3.加强采访人员的培训及与各二级学院的沟通
在现有采访人员情况下,南宁学院图书馆首先要求采访人员从学校定位出发、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对每年的新增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进行分析,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教学、学习、科研、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其次,建立“一对一”制度,专人负责对接各二级学院文献信息需求,收集、分析学院的文献信息需求,为学院推送合适的文献信息导航;最后就是督促采访人员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既包括相关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包含自身知识面的拓宽,不断深入了解所负责学院学科领域的发展[3]。
4.提高一线专业教师、合作办学企业人员参与专业文献采访、推荐的热情
专业教师、行业人员对本专业、本行业现阶段的发展动态、最新趋势的了解要比图书馆采访人员熟悉,因此调动一线专业教师、合作办学企业人员的文献采访、推荐热情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专业文献保障体系。目前南宁学院图书馆成立有“专业图书采访小组”,实行图书馆采访人员+专业教师+企业人员的模式,这样既拓宽了专业视野,又能了解专业、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使得文献资源采访、教学、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69-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 Graphic,简称CG)也在各种应用领域蓬勃发展起来。至90年代末,CG的应用已席卷三大领域:一是其在绝大多数设计行业和科学仿真中的运用,促进了无纸化设计流程的形成以及低成本的试验效果;二是其在游戏与影视娱乐业中的大规模运用,这一点从好莱坞的特效大片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三是CG与互联网媒体的深入融合,人们由此习惯了数字化生活。2007年,乔布斯在Mac World上了第一代iPhone,将多点触摸的移动媒体终端引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至今的这些年,计算机图形学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数字媒体艺术这一相对统一综合的专业名称也在这几年中逐渐确定下来。
数字媒体艺术是跟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一方面,人们逐步将其应用到绘画、设计、雕塑等传统艺术和设计领域;另一方面,也将各种技术与其相结合,运用到科学仿真、媒体交互等领域。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是这一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和前提条件,其中计算机图形学又是最为重要的,其与图形的不解之缘,使其在传统视觉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应用上最为广泛。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以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手段,将多样的媒体互动方式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的新型交叉性学科。
二、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的特点
(一)专业交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构成。当今国内多数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学,对于技术的重视是比较少的,缺乏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深层次交叉结合。作为艺术生被招收入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在进行一些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工作,比如脚本编程、三维动画绑定时,往往力不从心,此时如果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协同合作,对双方都大有益处。笔者认为,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置于同一学院或系科下,是一种不错的办学方式。
(二)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服务的方向和行业也不断地扩展。因此,本专业形成了内容跨度大,就业方向多样化的特点。这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本科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就目前各个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来看,大体可分为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像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网络媒体交互设计等几个大类教学内容,而每个大类又可划分出若干分支,比如数字影像制作可以分为三维动画、数字影视特效、数字影视合成剪辑等,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可分为科学仿真模拟、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博物馆、展览馆等)、游戏娱乐设计等。在本科教育的四年时间里,学生要全面学习所有这些领域,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些分支,其实每一个方向都具有自身的系统体系,需要学生专注地花费两三年去认真钻研学习。
(三)专业知识更新空前频繁,师资要求高
数字媒体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发展为依托的,所以其专业知识的更新可谓是日新月异,这对教授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以三维动画为例,其本身复杂的制作流程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专业方向,要胜任这个专业的教学任务,需要在每个流程环节上都培养专业的教师,因为每个流程环节都包含着相对独立而又极为专业的知识,如果不是潜心研究,就很难精通,更别说达到授业解惑的程度。并且,这些知识的更新极为频繁,从相关的商用软件的更新频率来看,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比如Autodesk公司的所有动画软件,更新周期基本是一年,每个版本会新增很多内容,这些新内容要完全掌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从业者不需要急于掌握新功能,但对于专业教师来讲,不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是不可接受的,是缺乏专业水准的。类似这样的现实情况,普遍存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各个专业方向中。
三、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细分的必要性
面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这些特点,关于专业方向是否需要进行细分的争论在高校中由来已久。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细分专业方向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变窄,更偏向于技能的培养,不符合高校的育人精神。在反复的争论中,笔者也曾一度几乎要认可这样的偏见,然而,通过大量的分析思索,以及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笔者认为细分依然是必须的。以下为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有必要做区分
前面分析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容跨度大、专业方向多的特点。这其中,每一个专业方向都自成体系。比如三维动画,从其流程来说,就有剧本写作、人物设定、场景设定、故事板脚本、三维建模、纹理与材质、灯光设置、绑定装配、动画调节、特效制作、渲染输出、合成剪辑等众多环节;从其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来说,需要学生掌握运动规律、镜头语言、影视编导、表演等。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多人团队协作的体系,团队的每个成员不仅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学习经历,还需要分工学习。
然而,我国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在这方面不容乐观。在数字媒体发展的初期,由于对专业的总体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宏观的规划,各大院校在本专业的设置上普遍都犯了大而全,却缺乏深度、缺乏特色的错误。绝大多数学生都抱怨,在校四年,除去基础课程和毕业设计,在两三年时间里要学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专业课程,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很难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使得学生多数成了眼高手低的人,毕业后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相当严重。如果说一个高校专业为社会培养的都是这样一些人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师资专业水准的提高也要求专业细分
在专业发展初期,教师在专业广度上要有尽可能大的拓展热情;而当专业体系发展已趋向成熟和稳定时,其对教师的要求显然跟之前是不一样的。前面已经阐述过,每一个专业分支中包含着若干流程步骤,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掌控。与之匹配的,自然需要教师在专业的深度上挖掘得更深。如果不做专业细分,教师就无法进行深入研究,也不可能做合理的分工,很可能还会不得已地兼任多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很难想象有教师能在这样大而全的专业体系下把教学真正往纵深做详翔的钻研,如此做法对高校育人的宗旨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三)专业细分并不限制学生视野
回到之前争论的焦点,专业细分是否真的会限制学生视野?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学生视野的宽广并不能靠大而全和缺乏深度的专业设置来培养,而更多地在于学生是否能在课余按照自己个人的兴趣特点,从其他各个专业更广泛地吸取营养。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必然使学生课业过于繁重,没有能够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这对拓宽视野来说反而是一种伤害。同理,如果进行合理的专业细分,让学生从繁杂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既有利于其对自身专业的深入研究,又有助于其涉猎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孰优孰劣,不用赘述了吧。
四、专业细分的建议
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专业方向细分和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结合学校原有专业实力,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避免大而全,突出特色
有的学校有较强的设计学教育底蕴,那么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时候,就应该以数字图像处理、传统设计的虚拟表达、数字化展示、网络媒体交互设计为主体,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原有专业在新专业发展中的辅助作用,也可以让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与原有专业相结合。有的学校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在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时,就可以把科学仿真模拟、游戏娱乐设计、虚拟现实等方向作为重点,这样可以最大化体现其数字媒体的研发能力。还有些院校有电影学和动画专业的传承,开设本专业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三维动画和影视特效方向上。
(二)课程设置上,注意专业方向的细分
面对内容如此庞大的专业,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细分,在教学上是充满隐患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大一阶段必须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引导工作;在进入大二后,应该对学生做一个更细的专业方向划分,以便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更专业、更有目的性,也使得他们在专业上能够真正做到精通;进入大三下半学期,可以考虑多设置本专业中不同专业方向的交叉课程,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将自己的所学充分展现出来,通过专题形式,提倡多专业协作进行创新型的课题研究,拓展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整体宏观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善于跟其他人才沟通协作,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道格拉斯.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关键词:电动车 碰撞 轿车 现状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039-04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因其轻便灵巧、价格低、能耗少、速度快、污染少等特点,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根据第24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截至2013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到1.81亿辆[1]。电动自行车在我国主要作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但是,电动自行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交通路况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确有待整治: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于1999年颁布,16年来在电动自行车相关规定上没有太大的改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厂商不断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配置和性能上的改进,电动自行车的质量越来越好,最高设计车速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今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已经不符合《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电动自行车”的规定。另外,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公安部、交通部和相关部门的专家表示,2012年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2)》不能管辖不属于“电动自行车”的上路电动自行车,因为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定义将在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修订完成后再做梳理和修改。然而中国自行车协会称,国内电动车企业早已多次商议修改技术标准,拟对最高时速20 km和重量40 kg的两大标准进行调整。“方案提交多次,但标准委都未予采纳。”[2]截至2016年,仍未有关于新电动自行车标准的相关规定出台。
由于电动自行车相关规定与管理相对滞后,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因此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以及引发骑车人受伤、死亡的人数在近年来急剧上升。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96 812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14 175起;其中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12 782起,占非机动车事故率的90.2%[3]。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已成为非机动车骑车人的伤亡主体,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电动自行车在方便市民出行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所以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会越来越多。因此,制定电动自行车新规定与法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电动自行车与汽车交通事故的研究能够为解决如今电动自行车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汽车企业对骑车人的保护性设计提供依据,为交通管理有关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便利。
中国电动自行车相关法规的制定要基于中国个性化交通的发展。与国外不同,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而且道路占比也相对较高。通过分析电动自行车购买人和骑车人的心理,可以分析出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研究现状
2.1 国内法规现状
《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已于1997年颁布,对约束行业合理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1999年10月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 7761-1999)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功能的特种自行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将电动自行车归为非机动车管理的范畴,并对其种类登记、道路行驶做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电动自行车的购买与使用者大多数是上班族,他们使用电动自行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赶到目的地。正是使用者求快的需求,生产企业将限速装置设计成活动式。而随着电机、电池等电动自行车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自行车的最大设计速度得以不断提升。为了在逐渐提升的最高速度中维持电动自行车结构与安全性能稳定,电动自行车的质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今,沿用了十几年的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已经不能很好地符合市场现状,而又因为管理不力,导致市场上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国标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应进行适当修订。
国内对于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事故的研究目前较少。而且,因为电动自行车的法规现状,导致了国内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因为《通用技术条件》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下的情况,国内针对电动自行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交通特性方面、交通事故调查方面、碰撞安全性方面。
2.2 国外法规现状
因国内外经济、城市规模、交通状况等原因,国外的出行方式主要为汽车,辅以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数量和人均拥有比例较中国来说都非常小。2015年,世界电动自行车销售量约为4 000万辆,而中国销售量约为3 680万辆,占92%。国外的电动自行车不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而是休闲、近距离路程的代步工具,交通功能较中国来说相对较弱,因此国外对电动自行车的研究较少。
2.3 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的主要性能规范
部分国家或组织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法规见表1。
3 模型论证分析
为了分析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二者的速度数值特征,该文取交通事故类型中典型的一个例子,机动车右转、电动自行车直行相撞模型来做数学建模试证分析。在实际交通中有许多该相撞模型的案例,包括丁字路口右转弯道、机动车道主路入口处等。由于转弯对视野要求大、机动车A柱限制驾驶员视野角度、电动自行车疏于交通路口意识等因素,路口车辆交汇处称为事故多发地段,因此该文选择该模型进行分析。
3.1 模型假设与简化
模型的假设如下。
(1)机动车从南北向最右机动车道右转至东西向最右机动车道。
(2)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噪音足够小,使机动车驾驶员只能通过视线来判断路况;驾驶员的有效视角不随车速改变而改变,而且驾驶员不会在转弯过程中从左侧车窗(转头扩大视野)查看路况。
(3)当驾驶员看到电动自行车后,经过一特定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
(4)电动自行车始终自西向东直行,且不改变速度。
(5)全程无任何其他车辆、障碍物的干扰。
同时,为简化计算,并省略实际情况中无关因素的干扰,现将该模型简化如下。
(1)将机动车在道路上的二维投影简化为矩形,其中车总长、总宽为矩形的边;并且假设汽车的4个轮子在矩形的4个端点。
(2)将电动自行车的二维投影简化为一个质点。
(3)将机动车刹车时的运动简化为匀减速运动。
3.2 模型分析
解决该数学模型的流程包括: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输入边界条件、判断碰撞点、套入计算机动车视野线方程、机动车及电动自行车轨迹方程,并更换不同速度条件,混合求解。
3.2.1 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
使用建立解析几何坐标系的方法,以垂直于非机动车道为y轴、平行于非机动车道为x轴建系,并定义单位长度为1 m。因为机动车的4个车轮的运动轨迹均为圆周运动,为简便计算,将圆周运动的圆心设置为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所示。
根据车辆转弯运动的数学模型[4],机动车在转向角不改变的情况下,其4轮的运动轨迹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以机动车左后轮运动方向与y轴正方向平行时记为车辆开始转弯,以与x轴正方向平行时记为车辆停止转弯,如图2所示。
定义圆心即坐标轴原点为O点,轿车转弯初始态左前轮、后前轮、右后轮、左后轮分别为A、B、C、D点;终止态分别为A’、B’、C’、D’点;定义当车辆行进到某一位置时四轮分别为A0、B0、C0、D0点;定义电动自行车的位置为E点。
3.2.2 输入边界条件
为满足实际碰撞情况中的数据,同时为了简化计算,部分边界条件按如下定义:机动车车身满足刚性特征,车辆前后轮的距离为常量L=4 m,左右轮距离为常量S=1.8 m;机动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为a=10 m/s2;机动车驾驶员的反应速度tr=0.4 s;机动车道宽为3.5 m,非机动车道宽为2.5 m;机动车驾驶员的有效视角宽度为120°,即车前端与驾驶员视角边界线为150°。机动车转弯半径为10 m(左前轮轨迹半径)。
3.2.3 判定碰撞点
该数学模型的目的是求出机动车/电动自行车通过合流处时发生碰撞的速度范围,因此只需求出速度最大值即可,小于该速度双方都有机会刹车避免碰撞。
思考电动自行车速度不变、机动车不同速度情况下与电动自行车的碰撞点:当轿车速度足够大时,电动自行车会与轿车AC边相撞,而在实际情况中,电动自行车会刹车从而避免碰撞;当电动自行车与轿车AB边相撞时,若此时临界速度ν小于A点碰撞速度,则轿车会先于K点碰撞的情况发现电动自行车,因此会停在K点之前不会发生碰撞;随着轿车速度继续减小,电动自行车会先于轿车通过路口,不会发生碰撞。因此,我们只需求出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A点相撞(即与圆和直线的交点K相撞)时机动车的速度即可。
同理,对于机动车速度不变的情况,当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最大时,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的碰撞点仍为K点。所以模型建立为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于K点发生碰撞,且此时轿车的速度正好为0。
3.2.4 计算方程
该模型可分解为3个阶段,分别如下。
(1)电动自行车进入驾驶员视野前(经过时间t1)由A0点的坐标与直线L0A0斜率可求得直线L0A0方程:,其中θ是机动车左前轮转过的角度,。
(2)当机动车视野边界与电动自行车相遇时,有方程:
…
(3)电动自行车进入驾驶员视野后到轿车驾驶员踩刹车前(tr=0.4 s)。
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均匀速行驶,此时电动车横坐标为,此时轿车经过的路程为0.4ν,驾驶员踩刹车到轿车左前轮到达K处停止(经过时间t2),电动自行车仍然匀速行驶,有方程|-8.49-(-11.32+0.4v0+v0t1)|=2.83-0.4v0-v0t1。
3.2.5 联立求解
将代入方程中,可解得=2.2m/s=7.92km/h;
将3m/s代入方程中,可解得=1.23m/s=4.424km/h。
3.2.6 建模结论
(1)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的速度临界值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增加,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行驶路线重叠的时间就越短,因此机动车能够以更大的速度通过交汇处。
(2)电动自行车速度越大时,若为了保证机动车不与电动自行车碰撞,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需要越短;若反应时间不变,则机动车的刹车距离就越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电动自行车高速通过路口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依然比减速通过大。
4 模型评价与总结
该模型得出的最大速度仅为参考值;因为在实际交通路况中,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的相遇要复杂得多。经过分析,该数学模型有如下缺陷与不足。
(1)车轮不应位于车身四角端点处。为简便计算,我们将车轮放置于矩形顶点。
驾驶员的视角不是固定的,它随着车速的提高而改变,且在拐弯时驾驶员会改变观察方向而不是只看前方。但因为的确很多交通事故都由驾驶室内视线问题导致,所以我们将视野因素代入了该模型中。
(2)电动自行车未改变行驶速度。无论电动自行车的驾驶员有多么不关注路况,都应该在通过路口处或合流处适当地减速。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未存在让行现象。在实际交通中,当机动车驾驶员遇到如此情况时通常会让行非机动车,而有时非机动车也会减速示意机动车通过;而多数类似的交通事故都含有非C动车与机动车抢行的因素,我们便忽略了让行现象。
(4)在实际情况中,驾驶员无法准确地推断出电动自行车的速度。
模型改进可考虑实际情况,将车轮置于最合理处求解。或可考虑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观察到转弯汽车后减速的情况。同时考虑轿车开始转弯的位置问题。
而由于电动自行车人均保有量较少,国外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规定相对较宽松,但都根据各地交通状况制定。中国电动自行车规定不能一味照搬其他国家的法规,要从中国交通现状出发,制定适合如今状况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Elliot,Fishman,Christopher,等.电动自行车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J].城市交通,2016(2):83-96.
[2] 罗江凡.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相关问题及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规划编制处
按照局《关于开展“纪律教育月”和“持续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通过对照要求找差距,严格按照“六大纪律”问题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行自查,现将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观念上的不足和缺点问题汇报如下:
一、是满足于自己以前所取得的所谓成绩,有了“差不多”、“说得过去”的思想认识,这是典型的不思进取意识在作祟的表现。
二、是存在着“懒”和“散”的意识,不愿动脑筋解决问题,视野不够开阔,考虑问题层次较低。
三、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工作亮点少。
四、是满足于“本事不大,老实听话”,只限于完成规定任务,不能主动出击,主动争取。五是满足于轻车熟路,不愿意再吃苦受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
面对港区又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决心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学习,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扎实做好各项本职工作的业务开展。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全局的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常怀大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做到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的作风,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要善于跳出港区看港区,敢于站在世界潮流的前端去看待问题。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四是破除反应迟钝,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决不等待观望,做到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破除自我减降压,树立向前意识。勇于请进来,敢于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落实“沉下去”的要求,立足本职,放眼大局,以自己参加本次活动的实际行动,汇报自己“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的成果。
通过参加“抓纪律转作风树形象促工作”活动我决心:
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每一次勘察现场做起,从每一次审核资料做起,从踏踏实实做好身边小事做起,坚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以贯之;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中职;电子专业;“体验式”教学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强调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他曾以我国古代“点石成金”的故事为例,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把金子交给学生,而是要把“点金术”教给学生。
一、“教学做合一”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课程建设创新等诸方面,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创新教育不谋而合。在他看来,教、学、做既是生活法,又是教育法。其准确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方面,而不是三件事,是糅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实践,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共同完成,是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我校电子专业与当地很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电子专业课的很多教学项目都安排在实训室完成。学生入校学习一学年后,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学校都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三周,教师带队,全程陪同,为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对教师而言,做中有教,教中有做;对学生而言,学中有做,做中有学,教学是统一在一起的。在实践中学生学用一致,手脑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以自身的“做”给学生以示范。陶行知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办法,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应凭借自己丰富的学习策略理论和学习经验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影响学生,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以直接和间接的示范作用。教师运用示范法可起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讲授二极管单向导电性这个知识点时,一些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半导体、PN 结构的理论来阐述。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由于电源向相对应的半导体提供电子,电子与PN结的离子复合,PN结先变薄,后消失,二极管就导通。当二极管反向偏置时,由于电源电压作用,从PN结吸走电子,PN结离子就越多,PN结就越厚,电子不能通过PN,这样二极管就截止。在这些讲解中,涉及到原子结构、离子、电子、电场等理化知识,学生要有这些理化知识才能理解接受,但中职学生普遍理化基础较差,不能理解这些分析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实验电路见下图:
学生用电子器件按电路图连接好,改变电源端的极性,合上开关,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就会有:接电泡的支路,与电源的极性无关,只要构成回路,灯泡就会亮。接有二极管的支路,受电源的极性影响,只有二极管正极接电源正极,二极管负极接电源负极的情况下灯泡才会亮,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及分析,多数学生都能掌握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作为一名电子教师,非专业知识要广博。许多学科知识存在联系,教师不能自封于本学科内,须知在教学中恰当地联系相近的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教师更要善于反思经验和提炼成果,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在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一点点的成果采摘下来,再播种下去,这才能更好地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来执教。
三、“体验式”教学就是重视“学”和“做”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实施生活教育之根本方法的教学做合一,对我们改革电子教学方法,提高初级技术型劳动者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吸取其精华,将“体验式”教学更加完善,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4
近年来,我校学生分别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项比赛。经过我们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比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是对我系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的检验。为了全面提升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来适应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1 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专业教师就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微调。2006年,我校电子专业成功申报河南省教学改革省级试点专业,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根据“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适时对教学计划做出微调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对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进行了重订,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变为理论加实践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个系统的了解,即:理论设计、绘制原理图、制造电路板、焊接元器件、调试电路以及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从改革的总体效果看,学生也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各门专业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上课,利用实物教学、网络教学,力争教学方案的最佳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完全安排在实验室中,随讲随做,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极大地增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吸引了更多学生的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开发应用实验选修课来锻炼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他们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在毕业设计和科研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 “五环”实践教学体系
按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环节上发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功能等等。这种问题的症结点在于电子设计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也不仅仅是实验设计,而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项目。
根据认识规律和学科规律而设计的“五环”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五环”指的是五个实践环节(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五环”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技能。
(2)专业技能实训:通过EDA电路设计、电工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按原理图组装功能电路的能力,选择正确仪器、仪表获取关键数据、波形的技能,进行电路参数调整、完成电路整体调试的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安排一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培训学生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整机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技能,维护、维修技能。
(4)顶岗实习:本专业安排了10个月的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从生产、工程和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题目,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印刷电路版制作、元器件焊接、整机调试等环节。本专业安排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授课学时总量为2600学时,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15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46%;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多达1405学时,占学时总数的54%。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供了保障。
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
为了将可编程技术及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引入教学,我们开设了追踪电子技术发展前沿的“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及“虚拟与仿真技术”等课程;同时,尽可能将各种EDA软件穿插于各门相关课程中,如Protel、Workbench、QuartusⅡ、MATLAB、labview等软件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4 实践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紧密结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4]
电子设计大赛,积极推动了我系对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综合设计环节中,引入电子设计大赛的赛题,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所涉及的电类专业的课程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电子设计、EDA技术等;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通过近几年的比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12年,获“毕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项目全国第三名;从获奖情况不难看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效果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检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我们将不断的调整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电子设计大赛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毕业生的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M].2004,8.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学计划与大纲.
[3]成永林,黄克孝.职业模式实验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图形图像处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Photoshop作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数码像片处理以及网页设计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图形图像处理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实现电子商务初级操作,体现网络营销能力的必要工具。多年来,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对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索。
一、针对就业岗位确定课程目标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具有高速、准确、规范的图形合成优势,已成为设计领域里一种十分普及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但该门课程的教学较多地停留在技术层面,教师单纯地交给学生操作的技能,过于注重软件的表达技法的学习,相对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课程的学习目标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进行了改进: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为支撑,将设计的理论与软件应用技巧有机地整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设计理念,通过案例的分析与制作,激发设计的灵感和艺术的审美,最终形成创新能力。将繁多的知识点,分散到每一个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轻松掌握知识点,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用现有的技术完成更多的图像效果技巧上。经过一系列对应职业能力的任务训练,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软件处理各类图形,达到将图形图像技术应用于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岗位包括网络产品E化、图片处理、照片修饰、网络广告、网页的图片修饰与制作、网页排版等方面。
二、针对职业能力细化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方向看,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学科,课程的知识点多,基本工具繁多,如果将工具和使用方法逐一讲解,会使课堂内容显得枯燥难记。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内容,同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时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专业特色。课程内容从企业LOGO、商业广告、宣传招贴、网站元素图形、网页模版等实际应用方面入手,以特定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提高学生对产品效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培养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以往的重知识、轻效果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使学生把设计创意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方式。
三、案例与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式是为达到课程目标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我们把案例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全部课程都在实训室上,把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制作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析,增加对案例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培养学生设计作品的审美和创意。每组案例后,为学生布置一次设计任务,让学生自由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课程的几个节点。
1、上好第一堂课。第一堂课对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第一次课不再直接介绍软件的窗口和界面,而是为学生展示学习后的作品效果图,包括企业LOGO、商品VI设计、平面广告、修复照片、网页设计图等,让学生看到学习后的成果,使W生对课程学习充满期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由简入繁,每个案例以三到五个新知识点为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有畏难情绪。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主要为学生分析作品的设计思路与创意审美,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积累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3、以真实任务来总结学习成果。在每组案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一项目基于真实任务的设计任务,由于完全面向应用,学生在创新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教师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时,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掌握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灵活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中采用讨论、交流、答疑等较为自由、灵活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尽早地进入设计状态。
4、创建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内讲解案例、课内经典作品赏析、课程综合任务及课外设计任务。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融合,为学生提供课内外相辅的学习环境,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自主性、灵活性增强。
5、课程的考核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设计作品的熟练程度及美观程度来综合评定。本课程为基础课程,后续有网店营销与网站综合实训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能为其后的网店及网站设计制作出合适的图形图像。考核上让学生在开卷情况下自行完成规定任务的设计制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能力为主。
四、结束语
随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自身特点和职业技能定位的明确,我们更加注重学生针对职业技能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做了新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就业技能,使教学案例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更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让学生看到学习的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践教学;双塔式;管理类专业;数字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104-04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在逐渐加大。实践教学通过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领域,其实践教学环节与工科领域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在于管理类专业实践效果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反映出来,也没有严格的规范,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些理论上说得通的管理方法或技巧在特定的管理条件下可能不适用,这就要求实践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被各高校广泛采纳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文献[1]中研究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主要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单项实践、课程综合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文献[2][3]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模型,但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文献[4]中已经研究了基于ERP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1+4”的教学模式,即通过ERP平台实现模拟企业实习、经营管理实训、ERP综合设计和ERP沙盘模拟四种实践教学方式。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基于数字化企业建设研究新型实践教学模型,解决传统实践教学遇到的困难。
二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管理类专业较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审计等,管理类专业从学科角度进行细化分类,几乎涉及企业的全方面,管理类专业的一大特点是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宏观上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认识和了解企业、掌握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专业化知识的具体实践等。
2、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专科和本科高校开设的企业经营管理类专业中,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课程实验、实习、经营管理实训、综合设计、沙盘模拟等。主要说明如下:
(1)实验。实验一般指课程实验,是对应理论教学,由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一般是实验室),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并熟悉企业运营的单项环节。
(2)实习。实习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内部,通过观摩或亲自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实践本领。高校在设置实习课程时,一般有生产认识实习、管理认识实习、课程专项实习、毕业实习等。由于是在企业内部,学生可身临其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经营管理实训。经营管理实训是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通过学生对企业业务的了解,来模拟企业的业务,由指导教师或者是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专业技能,增强实践经验,了解工作方法。
(4)综合设计。综合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工作方法、管理技巧、专业技术等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校本专科教学中,一般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设计在高校实践教学中比重较大。
(5)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实验依据管理学、决策学与博弈论等理论,运用主体原则进行综合设计,试图为管理知识的学习创造实验环境,通过提供企业经营全流程的动态与竞争模拟实验,让学生领悟总体决策、宏观规划、市场营销、生产管理、采购管理与战略财会等经营活动的真谛。沙盘模拟是建立在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较为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管理才能,目前开展较为广泛。
(6)其它形式。一般包括基本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调查、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此类实践活动一般是由专业教师指导,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实践本领,并针对某一方面,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项技能。
三 传统实践教学方式遇到的问题
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从实践入手,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和技巧。所以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是传统教学方法普遍采用的模式,多年来,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优秀人才。然而,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示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难”。
1、实践基地建设难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或实践活动的场所,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应选择能满足实习要求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导致对实践基地的需求成倍增加。然而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以及企业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增加用人成本,因此将接收实习生视作一种负担,这些因素导致学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实习需求,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此外,由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特殊性,往往容纳的管理专业实习学生数目极为有限,这也为实践基地建设带来困难。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1 引言
陕西理工学院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扎根秦巴山区,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神圣的使命,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成为支撑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新成立的专业,在专业方向、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实践环节和考试环节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为了适应现在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克服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贯彻我校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专业教学模式发展进行探索。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校目前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实验和科研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理论课内容陈旧,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严重脱节。2)各门课授课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开设先后存在问题。3)实践环节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4)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对新技术应用、开发设计能力有待提高。5)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并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我校是地方院校,我们有责任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培养有较厚基础、较宽口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跟上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时刻关注人才市场对应聘者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等的需求变化,同时也应考虑到部分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索、深造的需求,为它们敞开发展空间和留出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在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上,设定了多个专业方向,并且切实加强了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4 2010版教学培养计划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计划课内总学时(含必修课和选修课)2350学时。论文参考。公共平台课程比例35%(其中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比例约占5%),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比例30%,专业平台课程比例22%,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比例13%,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7:3,实践性教学环节,40-45周,总学分25-30学分。对2010版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中做到以下几点:
1)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论文参考。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间的逻辑性,结构上的科学性,开发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控制课内总学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
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类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注重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建立培养计划的年度审核制度,根据经济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大类培养及复合应用型培养,以强化通识教育、大类学科基础教育。相近专业应实施分段培养模式,实行较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开设专业方向;同时,辅之以辅修专业及第二专业培养,拓宽专业口径。
5)将理论和实验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层次培养各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
5 课程设置
在2010版的专业培养计划中,根据现有实验设备、师资及目前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设定专业培养方向:信息与通信和信息技术与应用方向,每个方向设立专业方向必修课与方向选修课。方向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专业理论、科学素养、技术和研究能力的要求。删除了原有计划中知识较陈旧的课程,新增《虚拟仪器技术》、《Matlab及系统仿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锁相技术》等课程。课程设置还做到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
2010版中加强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40-45周,总学分25-30学分。包括社会实践、计算机技能强化训练、高级语言编程实训、生产见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Ⅰ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门专门的实践环节课程开设,要求学生自己组队,选择教师开发电子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其设计作品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能力展示。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将第八学期课程全部提前,第八学期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6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1)鼓励教师搞科研,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在科研同时带动学生中骨干分子参与科研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发表科研论文。
2)自主式学习教学网络建设。教师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课程相关资源上传到校内教学资源网,供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并提供相应的师生互动平台。
3)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 并建设和完善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为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给优秀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和研究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机器人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等。
4)动态课堂教学。论文参考。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进度和最新科技发展及时补充调整内容,给学生发放相应的材料。
5)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企联合,订单培养”。可以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解决企业招人难,学校就业难的难题。
7 结语
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不断学习改善现有教学模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应深入到相关专业领域中去,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只有针对社会需要,紧随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按照“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才会是最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明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68.
2、包永强,王青云,刘化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5.
3、林钧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93.
4、蒋海涛,尚晓星.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7(17):23.
5、李敏君,王荣芝,杨昕卉,王淑玉,张梅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04):123.
6、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曾祥伦,石东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 73.
[关键词]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055-0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和多种内科疾病,对于其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是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研究分析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1例,高空坠落伤39例;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9例,慢支肺气肿8例,脑血栓后遗症2例,合并2种内科疾病者21例,3种内科疾病者9例,合并其他骨折11例;手术时机:急诊手术16例,其余患者均在1周内手术。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分为4组:A组2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28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C组26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D组24例,行Gamma钉内固定治疗。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组资料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具有知情同意权。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常规显露股骨颈及骨折部位,保留臀中肌在股骨粗隆顶部的附着点,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将小粗隆和股骨距复位后用钢丝捆扎,再次截除多余的股骨颈。复位骨折的大、小转子,力求解剖复位,并用钢丝固定。股骨近端开口扩髓,股骨矩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塑形。以小转子或股骨粗线为参照确定股骨假体15°前倾角[2],以大转子顶点与股骨头中心在同一水平确定股骨头的高度。经试模满意后依次安装假体。
1.2.2 B组行PFNA内固定 骨折端位置满意后,从股骨大粗隆顶点向近端沿股骨纵轴行长4 cm的切口,切开臀中肌后,于大粗隆顶点中后1/3方向打入1枚导针,紧沿导针开口扩髓,沿导针插入PFNA主钉,C臂透视下调整深度至满意后,在瞄准器导向下,在股骨颈内打入导针,测量旋转刀片长度,打入旋转刀片并加压锁定,瞄准器导向锁定远端螺钉,锁入尾帽。
1.2.3 C组行DHS内固定 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显露股骨转子,在股骨颈内打入导向针扩髓,攻丝后,拧入拉力螺钉,安放钢板及螺钉固定。
1.2.4 D组行Gamma钉内固定 取大转子上方长4~7 cm纵形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插入髓腔导针,扩髓,选择合适的Gamma钉用手轻微旋转推入。C形臂X线机透视下主钉位置满意后经瞄准导向器切开外侧皮肤3 cm至大转子下[3],钻入导针并确保导针位于股骨矩上,拧入长度合适的股骨颈拉力螺钉2枚,根据情况安放1~2枚远端锁钉。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术后3、6、12、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变化;各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心衰、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随访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A、B、C、D四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术后时间延长而均较前一时间点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同一时间点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C组和D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各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比较
A组随访期内假置良好,大、小转子修复较满意,无明显骨水泥渗入骨间隙,假体无松动、下沉、脱位,髋关节无明显疼痛及跛行,无髋内翻畸形、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髋内翻畸形发生;C组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髋内翻畸形3例;D组出现1例(Ⅱ型)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为大腿中上端疼痛。见表3。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其中35%~40%属于不稳定型骨折[4-5]。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机体代偿与应激能力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于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负重功能,尽早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DHS内固定术、Gamma钉内固定术均为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常用手术方式,其中DHS是通过较粗的拉力螺钉及带套筒的侧钢板将股骨头颈与股骨干固定为一体,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特别是对老年患者,骨折块碎小、骨质疏松明显的情况下可以维持骨折轴向嵌压,通过负重能产生轴向滑动,增强骨折端的抗折弯力、抗剪力。但DHS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出现髋内翻、肢体短缩以及外旋畸形、骨折局部塌陷、头钉穿出股骨头即Cutout现象等并发症。另一方面,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对于耐受性差的高龄患者不适用,较PFNA有其局限性[7-8]。PFNA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髓内固定系统。PFNA主钉有6°外翻角设计,便于插入股骨髓腔,打入主钉后只需在股骨颈打入一枚螺旋刀片,远端再拧入1枚锁钉即可完成操作,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PFNA也出现了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颈、髋内翻畸形、断钉、再骨折等多种并发症[9]。Gamma钉包括1个长髓内钉、1个拉螺钉、1个防旋螺钉、2个远端锁钉。该术式通过髓内钉与拉力螺钉的结合将股骨的上端与股骨颈牢固结合在一起,为中轴性固定,应力遮挡小,力臂短、弯矩小,局部加压作用也更为直接,且对骨骼的血运及生物力学干扰小,有利于骨折愈合[8];但其通过远端自锁钉固定髓内钉进行固定,抗旋转能力差;Gamma钉的外翻角度很大,易致髓内钉远端股骨干骨折及锁钉断裂[10]。近年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保证股骨矩的重建,增强股骨颈与股骨干相连部位的承重能力,且患者可早日下床活动,恢复承重速度快,并发症少[11-12]。术后对四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随访结果显示,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 0.05),说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内固定术能更快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较快的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考虑可能是由于置换术采用骨水泥加强内固定,增加了假体的稳定性;又由于此术式不涉及骨折愈合期,故对于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种内固定术。本研究提示,A组的并发症最少,说明能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发生的风险。与李雪峰等[11]报道的观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粉碎程度、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等综合因素来决定。但与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具优势,近期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其远期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韦红戈.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4):134-136.
[2] 董华.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70-171.
[3] 宋成,张季凯,李伟阳.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26-127.
[4] 邱志杰,杨惠林,魏立.PFNA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7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7):2270-2272.
[5] 刘建斌,王栋,赵法章,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6):529-531.
[6] 张小克.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0,23(11):107-108.
[7] 李永奖,张力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1):35-38.
[8] 周瑜,杨光毅.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325-326.
[9] 卢延军,任天赋,刘菲.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22):174 -175.
[10] 陈业平,罗逸林,胡东山,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18):72-74.
关键词:数字教育;出版;编辑;核心素养;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在传统图书出版和电子音像出版领域,教育出版一直是产值比例最大的板块。可以说,教育出版实现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数字教育市场总体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传统出版单位正在加快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和模式创新”。再观现实情况,当前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面临产品核心价值不明确、产业链话语权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困难,且缺乏大量人才。有学者认为,缺乏复合型人才是阻碍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1],数字出版专职人员少且多来源于内部转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2]。由此,文章立足于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难点,对数字教育出版编辑的核心素养和专业成长路径进行分析。
一、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与人才需求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用于支撑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其产品的核心特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以内容为核心,围绕内容配套相关教育功能与服务,这是其不同于一般教育信息化应用软件和系统的根本特点;其次,以学生为核心用户,兼顾教师、家长等相关群体;再次,在内容、功能、服务等方面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和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后,技术实现需要符合网络传播业态和教育规律的要求。从实际看,传统教育出版以教材、教辅产品为主,而数字教育出版则除了数字教材、数字教辅出版外,还增加了数字化课程出版和教育资源数据库出版两大新形式,并且关系到出版平台、商务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版权管理平台等各类配套系统。可以说,数字化教育产品在出版过程中,内容、产品形式、发行渠道和应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在当前阶段,数字教育出版的有效业态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包括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结构体系、管理方式、盈利模式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许多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各种数字技术如何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在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方面均存有较多难点等待攻克,需要编辑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毋庸置疑,数字教育出版强调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理论上讲,其编辑应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能够实现融合应用。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每一个领域均包含复杂的知识、能力体系,且具有各自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加之当前从事数字化教育产品出版的编辑多为传统编辑转岗而来,同时具备上述三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并实现跨领域融合应用绝非易事。以教育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为例,早在20多年前,将传统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多媒体化呈现就已经是教育出版数字化的一个主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科书内容的数字化已从多媒体升级到富媒体、智能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而这种采用“新媒体技术改变知识呈现方式”的教育出版产品设计方法在近年来一直广泛存在于教育出版行业。该类产品看上去改变了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已经结合了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个领域,但编辑在策划产品时对各领域的认识深度不足,仅做了形式上的改变而无法从融合的角度对产品的内在教学逻辑进行系统设计,即并没有触及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认知需求,因此无法被教育工作者视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有效促进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笔者认为,对多数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编辑来说,应在具备一定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专业学习途径,逐渐成长为能够驾驭一些数字教育出版项目的专门人才。
二、教育出版转型中编辑的核心素养
在综合了能力、知识、素质、态度等要素后,人们提出了在评价人才时可使用“素养”这一概念[3]。在传播、教育等领域,“competencies”“skills”“literacy”等单词都在不同场合被译为“素养”。从这些词的含义和词源不难看出,“素养”本质上是人们胜任某一领域工作时必备的能力、技能、知识等的综合体。所谓的核心素养,则是各类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根据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编辑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从事数字教育出版的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可概括为社会责任和人文底蕴;第二,具有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即融媒思维和学习能力;第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即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核心素养处于编辑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体系的底层,支撑着编辑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建构,也引导编辑长期、持续地进行专业发展。
(一)基本品格和基础技能:社会责任、人文底蕴
社会责任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编辑须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社会责任素养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化的责任方式两个层面。在社会责任意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坚持。数字教育出版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和育人的职责,读者以未成年人为主,其产品的政治方向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国家认同等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甚至影响到未来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编辑必须坚持新闻观和教育理论,这是工作的基本方向。同时,由于数字教育出版工作具有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合作担当是有效的社会化责任方式。对编辑来说,应该认识到数字教育出版需要分工合作,以团队方式完成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和运营。人文底蕴是编辑的必备素养,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出版工作,一个编辑的人文底蕴都是不可或缺的。普通编辑学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从原有的社会文化出发,缔构并产生新的社会文化[4]。数字教育出版的编辑工作实质也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将已有的社会文化转化为适宜学生学习的内容产品。在这之中,编辑的人文底蕴对内容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并能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二)持续的专业成长潜力:融媒思维、学习能力
教育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出版实施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出版的内容、形态及传播途径都需有相应的变革。传统编辑工作多受限于纸张载体进行平面思考,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树立多媒融合观,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和立体思考模式,主动探究不同媒体的教育功能,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信息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编辑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广博、系统、复杂且在不断发展。因此,具备学习能力是教育出版转型现状对编辑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既指编辑应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同时又强调编辑应具备合理高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比如,编辑应该积极尝试各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编辑来说,自身的数字化学习体验会直接影响到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无论从教育出版转型的发展阶段,还是从编辑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来看,学习能力无疑都是编辑的必备素养。
(三)正确的工作方式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创新意识符合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在教育出版转型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无论是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还是作为出版服务对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都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填补空白、完善产品设计与应用,才可能进一步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在教育出版的转型过程中,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改进创新都是可以尝试的创新方向,包括将新技术以合理的方式应用于教育出版中并形成新型的产品,应用不同的技术,以创新集成方式为教育出版服务,依据教育和出版的实际需要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等。而所有创新的前提是,编辑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与工匠精神密不可分。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工匠精神有了新的时代表征。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所涉及的已不仅限于手工业者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而是各行各业的通用素养[5]。在教育数字出版中,工匠精神是指敬业态度、乐业情怀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甚至可以认为,工匠精神是上述各项核心素养能够可持续发挥作用的保障。无论是学习还是创新,都只能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才具有持续、深入发展的可能性。上述三方面六项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对编辑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编辑实现进一步发展并推进教育出版转型的关键。
三、编辑的发展途径
如上文所述,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由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彼此融合、交叉形成,并且领域之间的融合并不是两个或多个领域知识与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重构了一种新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形成新的专业领域。由此,上述新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编辑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以实现核心目标是各教育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具备三方面核心素养的编辑可通过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等方式逐渐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一)立足自身专业稳扎稳打
在教育出版机构中,编辑都已具备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大多数编辑拥有与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包括宏观的教育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专业或具体的学科专业。少数编辑则是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或数字出版专业。无论编辑本身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首先立足于自身专业,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加深对自身专业的认知。
(二)开展定向学习分项突破
某个具体的数字教育出版项目,并不会要求编辑具备覆盖教育、编辑出版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方面,单一项目往往只涉及与产品定位相关的一小部分知识或技能。在这些项目的预备或启动阶段,编辑可以通过定向学习集中攻克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基于对自身专业的深度理解在项目范围内实现跨领域融合。在一些项目中,编辑只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基本原理,遵循社会化责任分工,与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完成数字教育出版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而这一过程本身需要编辑具备社会责任、善于学习、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三)积极参与科研推进深度认知
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是教育出版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数字教育出版目前存在太多需要研究的空白领域;另一方面,参与科研是普通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的必要方式。编辑参与的科研工作一般直接与出版产品相关,属于实用研究。科研的成果将成为提升数字教育出版产品品质的直接因素,而科研的过程则是编辑内化知识、创新突破,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对于任何编辑来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更需要编辑具备善于学习、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
(四)不断融合创新发挥价值
创新意味着对旧的、常规事物的超越和突破。由三大领域融合而成的数字教育出版行业,更加需要编辑善于创新,从而推动数字教育出版的发展。但融合创新的本领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哪所高校或研究所可以直接培养出符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要求的创新型编辑人才。那些具备核心素养的编辑,只要在不断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并在一定范围内敢于融合创新,实现跨领域的知识、能力融合,就可以成为满足数字教育出版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其对传统出版行业整体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影响。编辑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在这一阶段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核心素养和编辑专业素养提高途径,意在尝试解决当前数字教育出版领域编辑人才缺失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有着巨大潜力。但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出版不同于其他传播领域,教育出版的受众对信息掌握深度有刚性需求。这也是技术与内容浅层结合的方式不适用于数字教育出版,以及数字教育出版产品设计、开发、运营面临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任重而道远,需要编辑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莉.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2]雷鸣,湛冠琼,冯英.我国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出版广角,2021(18):39-42,53.
[3]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4]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8-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s the origin and co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will become a communication transition par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effective power and reform of the whole traction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P键词: 数字化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
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pplied undergraduat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192-03
0 引言
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的主动适应,也是对自身价值和定位的重新思考和调适。职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整体的单位之一,与政治、技术、经济等文化单位密切相关,所以转型发展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互动的过程,而处于转型初期的转型主体必然也会面临着诸多的内茫和外困。转型主体一般对外部的宏观语境难以发挥主导和决定作用,必须加大力度投入到中微观层面要素的改革和重构,走内涵式、提质式发展路径。转型主体中微观层面的内部改革转型的展开方式、切入点选择成为首先面临的问题。
1 高职转型发展途径的数字化切入点选择
奥格本的社会变动论中提出了“文化基础”这一假设,认为社会变化由文化引起,文化拥有发明、蓄积、传播、调适四个特征,发明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含于发明因素之中,教育则能够在蓄积、传播、调适因素中得到体现。同时他提出了“文化滞后”的概念假设,认为文化各个部分并非以同样的速率发展。技术和教育分别属于文化的不同部门,技术发展引起产业变化,产业变化要求教育进行调适。产业是独立变量,教育是从属变量,产业和教育属于典型的“文化滞后”现象。职业教育与技术和产业密切相关,以技术发展为依赖和载体,是人类生产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虽然在社会文化变动的实践层面,职业教育发展涉及的因素更为多元,过程更为复杂,但是也可以了解技术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可以说技术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因。
当前,网络、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已经突破了社会生产的框架,波及到了社会文化和个体思维层面。技术成为除“人、文化、教育”三个维度之外理解和重构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新维度,选取技术作为视角和切入点来探讨高职转型途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价值诉求。如图1所示。
2 高职转型的数字化策略
我国高职转型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展开的。在工业4.0概念背景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产业的核心特征。数字化技术发展改变了产业和社会的展开和呈现方式,并催逼职业教育进行调整和适应。
2.1 数字技术文化情境下的高职转型目标调整策略
数字化技术文化中的高职转型本质上是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包含了职业教育价值观、目的观、功能观、体制观、内容观、方法观、质量观、师生观等全面变化,而价值观和态度是内核和关键。数字化技术引起的文化变革蕴含了新的效用价值、观念、规范、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进一步重构人类的文化内蕴和价值取向。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也从“科学”转向“文化”。个体在数字化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更多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充足资源和发展可能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受控、自我异化、自我分裂、自我意义消解的困境。
高职转型,理念先行,办学理念决定政策制定和行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必须一步到位,避免升级而没有转型,又落入到学术性大学的发展窠臼。转型也不是“拿来主义”,不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和学术性大学经验,而要强调创新和融合。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需要走在个体发展的前面,为个体发展创造一种开放的、多元的、促进学习者深度参与的教育生态。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理念要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相匹配,或者更富有前瞻性和动态性。技术实践要与中国社会、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形成具有一定民族特性的价值观体系。
2.2 数字化情境下的高职转型组织管理策略
高职转型后的办学定位大多是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主要的模式之一。政府、企业成为影响高职转型、快速发展的最有力的两个外部因素。政府和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理念必然会对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院校管理体制造成很大的影响。
高职院校转型后的组织管理在多元合作和技术促进的双重要求和作用下,必须对组织自身连接松散、目标笼统、依赖性强、合作性差、静态封闭、竞争意识缺乏等问题进行改进。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将为教育组织内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供支持,加强组织内部以及与组织外的连接,使组织管理跨越时空限制、更趋多元化、开放化和有效化。其次,随着组织内个体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辅助,组织分层要不断减少,使组织结构不断趋于扁平化,促进管理决策更加民主和高效。第三,在数字化技术管理的情境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过程和流程需要随着组织结构变革不断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第四,加强组织中个体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组织成员的主动性,适应组织发展和变革需要。最后,转型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打破非赢利性组织惯有的管理文化,不断将营利精神和市场意识引入到组织管理中,提升组织个体的集体感和融入度,提高组织整体竞争力。
2.3 数字化情境下高职转型教学改革展开策略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知识化员工和终身学习成为人才培养新要求。数字化技术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展开的宏观背景,数字化技术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的要素,数字化技术应用成为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成为有效化教学和终生学习实现的强有力支撑平台。
2.3.1 学科和专业建设
高职转型后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决定了学校发展服务的方向,一般地区和行业为学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决定因素。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般不会对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模式造成决定性影响,但是会影响专业调整的周期和方式。转型后的高职院校首先要在办学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重新考察和评估,考察和评估的第一步既是建立信息渠道,获取需求信息。当前,大数据、云技术等网络技术能够广泛收集、精确分析相关数据,结合行业需求和技术更新,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能力,提出专业方案,或者在原专业基础上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拓展展业课程覆盖面。
2.3.2 课程建设策略
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职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建设目标应该是双向度的。在整体课程建设上应扩展课程的外延,将学校课程扩展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隐形课程以树人为目的,包含学校所有的文化影响。显性课程以成才为目的,以各专业培养方案为主线。
在显性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数字化技术重构了课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贯穿到课程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资源开发、组织实施、评价等整个流程中。数字化技术拓展了课程开发、建设的主体观和时空观,课程开发过程不再是一劳永逸,而是形成性循环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的;课程开发主体不仅限于某单一主体,而是多元参与,开发者、使用者、学习者等同样可以参与到课程开发中。高职转型后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并不能仅囿于技术论、工具论和思想论的取向,更关键的是将数字化作为行业或者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文化、社会、价值和观念背景。数字化技术文化存在于行业和专业中,而不是仅仅体现或者应用在专业教学中。这就意味着数字化课程建设并非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而应以行业、职业和专业为中心。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核心内涵应该是行业数字化技术的存在方式、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复合。
2.3.3 非正式学习开展策略
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转型后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非正式学习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得到彰显,一方面原因是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符合学习过程中个体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不断凸显的学习理念。转型后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仍然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工作场所学习是这种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同时,在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工作场所中的非正式学习也成为主要的实现手段和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教学理念和情境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E-learnning、混合式学习等学习形式也正在逐渐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教学模式,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校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些非正式学习形式中,数字化技术将发挥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双向互动、支持全面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将为校内教师、学习者和企业导师提供沟通合作支持,使校内教学和工作场所学习具有更系统的联结。
3 案例
以“微课程”为教学单元,从教师课内教学、学生课外学习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微课程”视频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教师依据预设的问题,通过问题层次细化及问题逻辑关联后建立的问题逻辑体系,构成“微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二种是在收集学生问题并与教师预设的问题对接,调整原有问题体系结构或重设问题后,制作“微课程”视频。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选择部分教师拍摄四段“微课程”视频,时间各为8~10分钟,上传到“慕课”平台,作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再次,“微课程”的教学实施。教师可以自己决定在课堂上现场授课或播放“微课程”视频。如果播放其中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可以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如果把本校或其他学校最优秀教师的“微课程”视频课录下来,让平行班的学生一起学习,对学生来说则是充分享受了优质的教育。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通过“慕课”平台可以自主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做作业、在线答疑等学习活动。由于有了“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会倒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 总结
数字化技g文化变革是高职转型的起点和主线,也会成为沟通转型主体内外部因素,牵引整体性变革的有效动力和抓手。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体,改革发展必须以教学为核心和根本,也必定要从教学改革抓起,这是转型院校的首要任务,也是院校自身改革发展最合适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郑娟新.文化再造职业教育―基于技术变迁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朱厚望.中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