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范文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活中的经济原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经济效应

经济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同的习惯、文化观念自觉地驱动着所有人的经济行为,不断影响着大部分人的经济选择,悄悄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的内部经济运行方向。经济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并非源于一种崇高境界的提升,而是源于民族文化的特色及文化教育、传播的模式。

经济学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门研究性非常强的科目,其实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他角度思考理念。虽然经济学在很多情况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在生活中也可以很容易地普及开来。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经济学的掠影,经济学的理论也与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不断介入。

一、普通生活中所蕴含的经济学

(一)机票降价中的经济原理

我们在网上订机票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现有一部分机票是打折的,飞机临起飞前还剩余的座位,机票价钱有时候还会比火车票更加低,在这个时候购票往往是最经济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可能认为航空公司把票价订的那么低已经有了损失了。如果我们懂得经济学就会明白,在飞机还有几小时就出发的时候,一班航班的成本基本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把剩余机票销售出去,只会让航空公司取得收入并不会亏损。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这已经成为了一场能够让交易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促销折扣中的经济学原理

我们逛商场的时候可能经常会发现很多商品正在进行打折促销,或者有些商家会选择送一些低价的赠品去吸引顾客,为自己的商品主动地占取市场份额。例如,在唐山的陶瓷博览会时,很多陶瓷的器具都会低于正常情况下的价格,很多原本标价几百元的商品,在展会现场可能只要几十元就可以买下来。这往往会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暗示,让他们认为自己用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却取得了一个价值很高的商品。但是卖方总对自己的商品有一个价值把握,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平衡点,把价格与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使让商品低价销售也能取得很大的利润空间,还能充分刺激买方强烈的购买欲望。实际上,卖家把自己商品用低价促销出去之后占领了现有的市场,同时又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宣传效果和市场规模,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卖方还可以同时减少库存,降低了资金的风险,使资金回笼和再投资的效率提高,增进自己的运行和经济成长。

二、市场、理财的经济学阐发

(一)经济学角度看市场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型社会,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与消费升级,市场的主体地位也被不断地突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也成为当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断推动着市场升级与资本最大化。举例子来说,每个人的日常需求都可以被市场所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能享受到市场的便利,高收入人群通过自己的智慧赚取高额工资,低收入人群也能通过体力劳动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总体来看,当代社会便是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生活经济学,人们在经济成长中同时扮演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

(二)收入理财的经济学阐发

物质资本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所有人都在思考着如何通过理财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很多国家对于不同的市场都有不同的经济观念,比如美国有些政策就是为了不断扩展本国市场与商品出口,刺激内需而制定的法规。通过这些政策,美国的经济状况一直处于世界前端位置而且保持这一个良好且稳定的发展趋势。而中国的资本实力远远不如美国,究其原因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基础水平较低,起步较晚。虽然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拥有市场的天然优势,可是一些经济薄弱环节令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中国人民的储备才能较强,储备事业发达,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获取大量闲置资本,百姓的存款也可以给自己生活带来必定的物资根基保障[3]。

可能很多人对于理财的概念并不清楚。理财的主要形式由收入与利息两个方面组成,如何做到节约资金,如何让生活过得更加精致,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热议的经济问题。很多情况下,一个家庭总收入减去所有开销额就可以得到这段时期内这个家庭期末的结余资金。经济学上有一个指标叫做恩格尔系数指的就是一个家庭的食品开销占所有开销的比例。假如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高,虽然可以积攒一些积蓄,但是缺少的物质基础就很难让自己的这个家庭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因此,一个家庭要增加更多的收入来源,增长家庭总收入,才能拥有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满足除了温饱外其他的精神需求,这体现出开源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状态,当然理性的节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日常收入和开支的规划也正是基础经济学原理的在现实中的体现。

三、生活中的经济效应

(一)马太效应:优秀的人更加优秀

马太效应简述的是一个"穷人愈穷,富人愈富"的经济规律。它的名字源于圣经《新约》中的一则故事:"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简单地说,"马太效应",就是一种续存资金后的资本家掌握一切的现象,它会令资金向本来就拥有大量资金的人获取更多的额外收入,同样也会令缺乏资源的人失去原有的东西[5]。这一则马太效应由來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学启示就是:某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充满自信、并且在这个领域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他就能在这些时间与精力的消耗之中取得长远性的提升,通过这个步骤的反复,他就更加可以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并且消极对待,只会让他不断失去自信,最终被超越。这也是学生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那么这个人往往都够取得一个优秀的成果,得到这个优秀成果之后他便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便会从另一方面鼓励他的热情,从而得到额外的精神与物质鼓励,这样不停地反复下去,就能把马太效应的积极影响表现出来。总而言之,我们学习时的态度,才是决定我们将得到怎样回报的主要因素,我们自身的不同学习习惯,都是最宝贵的经验与资源,通过这些优势品质,便会不断累积优势持续地改变和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才可以让我们处于一个良性循环圈中。

(二)边际效应:分散分配时间,效率更高

在经济原理中,有一种经济效应被称为"边际效应"。它描述的是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一水平之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6]。这个经济效应,针对很多想要节约时间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学习方法来说,关键的意义在于,分配的不同阶段都与最终的结果相关。我们把不同科目的认知,视为是不同的消费时间行为,如果某科目的学习效果已经处于较高层次时,它的边际效益并不高。这样,对于一个理性的学生来说,他的最优做法是放弃对该学科的投入,选择把时间花费到其他科目上,因此,才能获得边际效益的最大化[7]。

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有学科学习状况不均衡的状况,因此更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较为弱势的科目上。边际效应告诉我们,不合理的时间配置无法让最终效益达到最优效果。只有通过合适的分配,不对所有学科都投入同样的时间,衡量不同学科的时间配置,会让最终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木桶效应:抓住薄弱点,提升全体水平

木桶效应也被叫做短板效应,描述的是一个木桶的木板如果有长有短,这个木桶所容纳的水量就会被最短的木板所束缚,因此短板就变成了木桶盛水量的"制约原因”。将木桶短板替换成长板或令短板变长才能让使此木桶总盛水量提高。在大部分进行经济活动时,总体的效益往往被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所限制,因此在资源配置中要注重薄弱的一环,这样才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8]。对于当前追求总体成绩提升的中学生而言,要把自己的总成绩视为一个木桶的总盛水量,把不同的木板视为不同的学科,因此只有在不同的学科成绩平均并且一起处于上升状态时,所存在的短板效应才能被限制,最终才会促进总水量也就是总体成绩的显著提高。如果单单关注某一科目的成绩状况,但是放弃了其他薄弱学科的关注量,那么总体的成绩不仅不会提升,还会导致较差学科这块短板的继续变得更加糟糕最终令整体成绩也随之无法提高。如果不针对较差的学科做出改变,优秀科目成绩再优越也不会令总成绩出彩。

偏科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因此让薄弱学科放任自流,就会导致连优势学科也无法弥补的总体水平的下降。解决薄弱的环节,才是促使总成绩提升最有效的措施。

(四)经济效应对生活的影响

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效应不仅仅是这些,它们总对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产生改变,而这些经济效应,也常常引导着我们做出最优的抉择[。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我们通常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也应该了解并尝试运用一些简单的经济学规律,这些规律不仅仅能够提升学习效果,拓展我们的视野,能让我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当我们对于新的情况面对不同抉择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利益最优化的观点来做出选择。

四、结语

经济学在当代社会已经变成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纽带,而且已经变成商品交换中的决定因素。生活中各处都显示着经济学的理论,不管在学习中,还是我们家庭的基本开销以及关于家庭收入和理财中,大部分都是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展示,也是经济学的成果。也可以这样说,生活本身便是一本基本经济学原理大全。

经济学自身所有的思考与理念都遵循着不同的规律。从更深层次上来说,经济学不是一堆数据,一组繁杂的数学式子,也不是一种理性思维,甚至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济学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素娟.透过生活探求经济学真谛——评“大众经济学丛书”[J].金融博览(财富),2011,(06). 

[2]孺子牛.“美女经济”的经济学诠释[J].黄金时代,2010,(07). 

[3]姜贵解.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新一代,2009,(10). 

[4]赵睿.论新制度下的经济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5]王欣健.沉沒成本与决策——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一书有感[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5). 

[6]姜丽.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科技信息,2011,(20). 

[7]栗月静.无形的钩子,海盗经济学[J].看历史,2011,(07). 

[8]贺青.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16). 

第2篇

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开始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1]所谓课程资源,也称为教学资源,通俗地解释就是教学信息的来源。它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按照课程资源对于人的关系来看,可以把课程资源的载体划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之这些年“课程资源意识”逐步被唤醒,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在这个非常时期,也自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作为高中政治新课程主体模块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渐渐开始成为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现状看,对于《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甚至是政治教师对于本学科都存在轻视,因而对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虽然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但由于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不够准确,对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有欠科学,继而导致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偏差。

一、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思政政治课程属于高中阶段的九门主科之一,但是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不受重视。尤其是文理分科后,轻视程度更加明显。毋庸讳言,大部分学校将升学率视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重理轻文是不合理但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因此,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任课老师激励机制,思政政治课程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视思想政治课为可有可无的科目,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学生只是有在考试之前才把思想政治教材拿出来翻翻,“临时抱佛脚”。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反正是读理科的,更是不把思想政治课放在眼里,临考前连“佛脚”都懒得抱。学校忽视,学生轻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势必会导致任课老师教研热情、教学激情衰退,怀疑者、抱怨者、筹划换岗转行者均有之。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的消极态度带来了严重负面效应甚至恶性循环。

(二)认识不到位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很多《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者,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之前,没能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范畴,所以在开发与利用上自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问题。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意识,即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学工作是两码事,联系不大,教学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受到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学工作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甚至还有人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视作“不务正业”,认为它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这些认识的偏差,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的淡薄,进而表现出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方法欠科学

从现状来看,《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多是一个单线流程,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原因有三。一是没能有效把握时机。部分教师具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却鲜有实际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错过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机。譬如,备课过程是《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遗憾的是,据调查,75%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没有想到或没有去做――在课本、在课堂活动等教学设计中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二是开发与利用各行其是。实际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与“日常教学实践”被人为割裂:《经济生活》课程资源虽然被开发出来了,但没有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没了用武之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检查,教师撰写的《经济生活》教学研究论文、总结举目皆是,但是若是去考察研究者的教学实践,就会尴尬地发现,不少人所写与所教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三是教学评价机制缺位。不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就不能真正了解到该课程资源的好坏。因此,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对策

(一)教科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提倡将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开发与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首先是通读教材,熟悉内容,把握教材内部逻辑结构。《经济生活》的《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四个单元的内容,是以马克思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逻辑线索向学生讲解经济生活常识,即从经济现象讲起,从学生常见的商品到货币、价格和价值、消费和消费观,然后从消费追溯到生产,引出经济制度,讲到劳动和经营、劳动者和企业,再讲收入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和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再到税收和依法纳税,最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

在整体对各个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主要逻辑框架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反复地阅读和仔细地分析,整理出每一单元的逻辑框架、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具体到每一课、每一框题甚至是每一目),了解它的逻辑脉络、重难点,以及在全书当中的地位。《生活与消费》作为全书的第一单元,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和经济领域,主要回答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其逻辑脉络是: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金钱观。《生产、劳动与经营》主要回答了“如何生产”这一核心问题。《收入与分配》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主要阐述的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些经济活动的背景和舞台。接下来就是要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部的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等。

(二)电子媒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之为己所用,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功。我们在重视教材教的同时,应该跳出教材,充分开发与利用好其他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电子媒介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课程资源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课程资源时空的局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也产生积极的效应,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想的环境和手段。其强大的模拟功能,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借助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内有限的时间,扩充教学容量。并且,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和简单。网络于教师而言,是个搜集教学素材的宝库,也是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意见建议。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获得相关学习资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媒介课程资源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喧宾夺主”。

(三)特色素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此,我们不妨试着开发和利用一些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例如,在讲述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除了运用教材上面的素材,还可以利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本地素材。我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选用湖南湘乡的一个本土案例――湘乡蜂窝煤市场的价格和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摆出统计数据,让学生去分析蜂窝煤价格与生产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科的吸引力,而且实实在在地辅助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效果。再如,在讲消费心理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析本地所流行的主导消费心理。以湘乡为例,只要稍稍留意,我们就会发现,湘乡作为一个县级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是它的高消费水平。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评价这一消费行为背后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平时细心地观察和有意识地积累。当然,平时的所见所闻只是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要想将其准确、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开发和加工。

(四)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在课程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3]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正确对待金钱”这一内容,虽然没有列入教材的正文,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的主题。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搜集资料,再利用一至两课时,组织学生策划、主持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一是抽象、深奥的内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有学生向我反映,他们对《收入与分配》这个单元的内容难以理解。我认为,仅仅是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我就组织学生编排了一个情景短剧――二十年后再相聚。在短剧开始之前,我设计了几个与“收入与分配”相关的问题,然后,四位学生围绕着各自“职业”和“收入”进行幽默风趣的表演,寓学于乐,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为进一步了解“收入与分配”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二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越远的内容,越是需要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这个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一个互动小活动――看谁更识洋货,即让学生来讲述他们了解的外国产品有哪些。通常情况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在热烈的讨论导入新课,学生会深切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在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可以提前分小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先搜集资料。课堂上分小组阐述观点,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政治敏锐性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五)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4]开发和利用教师这一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由于思维定势,目前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没有做到将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较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二是发挥特长,凝聚教师集体合力。集体备课是一个很好的凝聚集体智慧的平台。各位教师在发挥优势,挖掘潜能的同时,可以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彰显群体合力。我校政治组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份案。在集体教案的指导下,教师再根据自身及学生的实际,采取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团队合作要比单兵作战的效果好得多。

三、结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支撑系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高中《经济生活》课程资源本身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它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并且逐步引向深入。要重视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保证课程资源建设从学校发展规划的宏观层面到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5]总之,积极开发和利用《经济生活》教科书、电子媒介、特色素材、学生和教师等课程资源,既是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潮流和趋势的体现,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完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内在要求,更是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刚平.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9,(3):19.

[2]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12):3.

[3]程仙平.学生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3):5.

第3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79-02

一、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院状况分析

精神分类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主要表现在患者基本个性改变,个人思维、情感、行为分裂,精神思维、个人活动与环境彼此不协调。在医治过程中,精神病患者一般采取住院治疗,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在住院期间采取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空间区域,这就使得患者的活动量大大减小。另一方面,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为了保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精神状态保持稳定,有效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往往会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开一些稳定情绪的抗精神病药,患者在服用了这些药物以后会变得多吃少动,也都严重影响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体重及生活质量。

据调查研究可知,80%的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以上,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最明显时期是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前12周内。体重增加可导致患者缺乏自信,与服药不依从,导致病情复发,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二、护理干预在医学上的作用

护理干预的发生者是护士,行为的对象是患者。根据患者所处地方分为医院和家的不同,护理干预也可以分为临床护理干预和社区护理干预。

1.临床护理干预

临床干预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因为身体产生明显的不适感,或者因为各种病理症状、体征需要到门诊接受检查、确诊、转诊,明确诊断。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求助于临床护士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2、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护理是在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因为各种健康问题需要求助于社区护士帮助解决,社区护士采取的各种护理手段。

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病症的特殊性,需要把主要的治疗在医院内进行,所以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集中在住院期间。

三、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具有更强烈的不稳定性,所以治疗过程也会相对长一些。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阶段的封闭性,很难接触到除了医护人员以外的其他人。患者本身因为情绪的不稳定性及个人的自身因素,在生活自理方面更多需要护理人员的帮助。

1.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由于住院期间环境及药物双重因素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会随着在医院时间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控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根据病人本身身体状况、日常饮食习惯、医院食物种类对病人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进行合理控制安排。合理的饮食搭配,是控制患者体重的第一步。通过一些机构研究可知,心情也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很多人通过吃东西发泄不良情绪,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他们本身精神上的病症,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和心情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在治疗期间,也要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适时了解他们的心情,通过心情调节来对他们的体重进行控制,也有利于他们的精神治疗。

要控制体重除了控制吃,还要控制运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行为上与正常人是存在差异的,因为精神上的病症,他们自身的行为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结合了精神患者在行为运动上的整体弱电,医院在治疗过程中配备了运动方面的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结合每个人制定了不同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之后,护理干预人员要在护理期间引导患者积极运动,通过运动消耗过剩的能量和热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2.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除了医生,护理人员是病人所能接触到最多的人,所以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行为干预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护士都接受过系统的医疗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尤其是专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特殊性所接受的的护理培训知识也是极具针对性的。

在患者接受完住院治疗之后,就要回到家庭,慢慢地回归社会,所以如何让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态度和技能发挥作用,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护理人员通过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进行控制,会让患者的外在形象发生改变,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的重要性,在较长的住院期间形成这两方面的规律,不仅是在院期间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保证提供了行为支持。

由于认知上的局限性,精神分类症患者极容易被社会上的各种人群歧视和排斥,这些行为都不利于他们的治疗和恢复。也是对他们心理的沉重打击,让他们因为自身的疾病而自卑,更有甚者会让他们心理产生病变,产生自虐行为或者是报复他人的行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护士利用科学的心理疏导方式,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对精神分裂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作用明显。

精神病人始终是要回归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所以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以考虑考虑在医院进行简单的社会活动环境的模拟,提前锻炼培养他们的接受适应能力,充实他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生活,提高在院期间生活质量。社会适应力提高和对社会的认识,参与性的增加也都会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参与性,为他们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小结: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出院之后都是巨大的。因为住院期间医院里充沛的医资力量,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更明显一些。所以,要在病人住院期间充分发挥护理干预的影响力,从而对今后病人的生活水平的保证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通过住院阶段的护理干预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变身体素质,提高他们融入社会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季加翠;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与护理对策[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英,邓泽英;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B];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年01期

[3] 李凤玲,高诚,李秀玲;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12期

第4篇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设置好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如下: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纯讲授理论学生理解效果比较差,也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心学习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学习。

(2)有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后,理想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效地做出市场行为或经营决策,但是不少学生是书呆子,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的理论讲述,不可避免地变成教师的主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动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提出更难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

(1)精选案例

西方经济学案例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对于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实录式案例等。教师应该根据经济学中不同的知识点,预先确定好案例类型,同时在讲解经济学概念时,让学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这个概念的案例,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不是教师呈现,而是加强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激励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分组,选出组长和分配好成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现部分包括,讲述者(讲述者的仪容仪表、表达流畅程度、知识传达)、PPT内容(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PPT形式(制作颜色、图文)。

(3)分析与讨论案例

由组长引导,成立讨论小组,分析案例呈现中呈现的案例简介,引发学生对于案例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时,注意学生的角色定位、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分析与讨论案例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引导与监督者,尽量让学生积极讨论,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4)评价案例与知识开展

学生分析与讨论完案例,对于案例有一定结论陈述,教师此时才开始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将学生的案例进行评价,并开始进行知识点开展,教师结合自身学识并要讲解的知识讲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库

一学期完毕,要求每一组组长共同努力,将案例整理,形成电子案例库,让学生加强复习,巩固案例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库让学生感知一学期来自己所做出的学习成果。

3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从而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将教学的案例本土化,这样能够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过现象理解本质,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

(2)案例开发渠道多样化

鼓励商学院教师自主开发高含金量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更多的经济现象,将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来锁定案例,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与校外其他资源合作共同来开发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案例;在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上选取案例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案例。

(3)增强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极强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动师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查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饼,吃到第五个后悔迟了前四个,叫学生思考古人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俗语或成语故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经济学原理等。

(4)凸显案例实用性

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如果学生机械地记忆理论,那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作用就不明显。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凸显案例实用性,在讲解概念时先要引入生活场景,将生活案例加以分析,在经济学原理分析题中加入生活小常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第5篇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设置好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如下: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纯讲授理论学生理解效果比较差,也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心学习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学习。

(2)有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后,理想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效地做出市场行为或经营决策,但是不少学生是书呆子,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增强师生互动。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的理论讲述,不可避免地变成教师的主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动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提出更难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

(1)精选案例

西方经济学案例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对于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实录式案例等。教师应该根据经济学中不同的知识点,预先确定好案例类型,同时在讲解经济学概念时,让学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这个概念的案例,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不是教师呈现,而是加强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激励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分组,选出组长和分配好成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现部分包括,讲述者(讲述者的仪容仪表、表达流畅程度、知识传达)、PPT内容(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PPT形式(制作颜色、图文)。

(3)分析与讨论案例

由组长引导,成立讨论小组,分析案例呈现中呈现的案例简介,引发学生对于案例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时,注意学生的角色定位、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分析与讨论案例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引导与监督者,尽量让学生积极讨论,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4)评价案例与知识开展

学生分析与讨论完案例,对于案例有一定结论陈述,教师此时才开始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将学生的案例进行评价,并开始进行知识点开展,教师结合自身学识并要讲解的知识讲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库

一学期完毕,要求每一组组长共同努力,将案例整理,形成电子案例库,让学生加强复习,巩固案例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库让学生感知一学期来自己所做出的学习成果。

3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从而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将教学的案例本土化,这样能够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过现象理解本质,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

(2)案例开发渠道多样化

鼓励商学院教师自主开发高含金量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更多的经济现象,将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来锁定案例,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与校外其他资源合作共同来开发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案例;在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上选取案例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案例。

(3)增强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极强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动师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查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饼,吃到第五个后悔迟了前四个,叫学生思考古人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俗语或成语故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经济学原理等。

(4)凸显案例实用性

第6篇

【关键词】 理论教学 案例教学 实训演练 教学模式

一、高职高专传统“理论灌输”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中国受教育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大部分是“理论灌输”教学。似乎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老师所讲授的基本方法,就找到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事实上,很多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就会发现,在学校所获得的“灵丹妙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包治百病,甚至派不上用场。事实表明,许多在校时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却表现平平,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

是这些公式、原理有错吗?当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基本公式、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使用有很严格的前提假设。而实际的工作环境却很复杂,已知的信息、资料往往不真实、不完整,很难完全获得如书中所假设的条件。若学生们在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教材和老师们灌输的公式、原理和方法,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这些公式、原理进行灵活地变通运用,就会产生“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无用”的想法。这种现象虽然与经验的积累有关,但也暴露出高职高专传统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传统的重概念意义,轻方法策略;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演练;重教师主导,轻学生参与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寻找更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高职高专《工程经济学》开展案例与实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什么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又称案例研究,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法”。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有效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运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由于本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枯燥的理论阐述变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解读变成集思广益,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全方位思考、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广泛运用于教育、医学、法学、经济、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实践。

2、《工程经济学》开展案例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以工程为依托、以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让学生会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基本经济判断,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工程项目在各种经济政策环境下的经济评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课程,若没有学生的“躬行”,教师课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脑中理论灌输得再多,到实际工作生活中还是无计可施。以往的工程经济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理论教学结束以后通常没有专门设置实践环节。学生缺少体验实际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得不到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很难全面系统地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学生们只有在获取经济评价基本理论知识后参与“躬行”,即通过经济评价实训环节,进行真枪实弹的演练,才能真正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才能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适应社会所必要的心理素质和知识结构,获得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培训,实现将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工作生活的实际应用无缝对接,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适应并胜任岗位要求。

再者,《工程经济学》是高职高专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为数不多的经济类课程,自然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哲学思维和经济效益观念的重任。经济方面的理论观点和话题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提倡百家争鸣。这就要求教师在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不宜一言堂,而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自由发言。

鉴于上述原因,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推行案例教学和开展实训环节势在必行,以弥补理论灌输教学的不足。

三、《工程经济学》案例与实训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及实训环节,是对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经济问题及对工程项目客观、真实的情形进行调查、收集和加工,整理成满足教学目标的案例和实训项目展开的。学生们运用已掌握的经济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动手演练,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最后经归纳总结,全面系统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全过程。

1、教学案例与实训课题的选择与制作

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工具,实训环节以工程项目资料为演练对象。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训演练之前,先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分析对象、收集相关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将资料编制成工程经济评价案例及实训任务书。案例与课题的选择与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

(1)有代表性(典型性)。工程经济案例应当能代表某种性质或类别的工程项目,具有同类项目的共性,能实现某个教学目标。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

第7篇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按照汉语本意,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经验总结,它本来就是一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古老学问。

虽然这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能将其清楚地叙说出来的专家学者却没几个。许多“小师”级的经济学者,则往往出于某种功利主义或商业利益考虑,炒作概念,玩弄学术,造成“巫师庸医卜卦者,秘方真传漫天飞”那样一种混乱局面。此外,一些不大不小的“中师”级经济学者,常以“专家”身份自居,以大家似懂非懂,最好是听不懂的语言讲一些故弄玄虚的学说或理论。

相比之下,只有“大师”级的经济学家,能够通过自己高超的学术技艺将蒙在所谓“专家”头上的神秘面纱揭下来,把“真知灼见”语重心长地、通俗易懂地讲给读者听,使他们听后总有“恍然大悟”之感,获得“返璞归真”的思想体验。

在中外经济学领域,都不乏大师级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大师级人物,如加里・贝克尔、米尔顿・弗里德曼等,都曾在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做过很多经济评论,并专门写作出版诸如《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样的普及性读物。

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张五常等,也是贴近老百姓生活诉说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行家里手”,都写作出版过很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普及读物。

百花争艳的情景虽然令人欣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符合大众口味、具有“心灵鸡汤”作用的经济学科普读物还是太少,尤其是对今天处于经济危机下的广大民众来讲,更需要一本经济学读物来给他们解疑答惑。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这种基础性经济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个明显偏误,那就是:只注重照本宣科地介绍一些有明确结论的现成经济学原理,而严重忽视经济学方法论的训练,不注意引导大学生们去直面“火热”的现实生活。其结果是课程学完了,“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能真正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学思想方法,更不用说学会用经济学家的头脑和眼光去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了。

这显然是一种遗憾。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罗格・A,阿诺德教授著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书,则与其他经济学大众读物迥然不同。翻看一下目录和章节,再随机读几段文字,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原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面对面向读者“说”出来的。实际上,这确实是一本“讲”出来的经济学故事集。从头至尾,阿诺德教授都像在课堂上一样,面对着你侃侃而谈,将有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娓娓道来。作为读者,读着这种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口语化文字,你会觉得面前仿佛坐着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跟你聊天,你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漫游在有着深厚生活底蕴的知识殿堂中,领悟着一个个经济学基本概念、精髓理念和思想方法。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增量财产权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21―05

“放大效应”这一概念是用来描述某一事物或行为可以产生一种远超出其自身能量的外部效应的现象。自人类社会从生产与消费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到生产与消费相分离的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从以个体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发展到高度社会化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以来,增量财产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类型。与传统民法保护的服务于人们生活消费的存量财产权不同,经济法保护的是服务于人们追逐利润的增量财产权。增量财产权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它所具有的特有运行规律,使得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力不同于传统民法主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超出其本身的能量,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各方面都形成广泛的影响,从而使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了放大效应特征。

经济学研究者首先注意到了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放大效应现象,以及它对经济生活秩序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展开了从实体经济领域到虚拟经济领域的广泛研究。如1987年陈万康在其《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抑制途径》的文章中就对实体经济领域的这一放大效应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作者以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为观察点,系统地介绍了市场放大效应的表现、对实体经济生活的广泛影响、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抑制放大效应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之后,经济学研究者们在分析各种金融风险时,对虚拟经济领域中的放大效应现象的研究不断增多。如有研究者将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原因,直接归于国际投机资金产生的放大效应,认为资本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促成这种放大效应的原因之一。

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无疑使得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传递速度更快、影响力度更强、波及范围更大。如2007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2009年在欧盟发生的欧债危机,虽然只是个别经济法主体,但其在短时间内就深刻地影响到各国经济,导致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可见,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秩序法律治理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应予以高度关注,将此作为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课题。

增量财产权的运行规律决定了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笔者认为,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其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分工合作、乘数效应、尺度效应。

(一)社会分工合作

在增量财产权时代,产品的生产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日常生活消费的需要,而是为了追逐利润。为此,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深化分工合作。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内部每种产品的生产都被分解成多个生产环节,其中任意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之前环节进行的工作前功尽弃,之后的环节无法延续,从而导致整个生产环节无效。在宏观层面上,不同的企业、行业之间产品的生产也形成了分工合作关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处于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它们之间会出现牵一企业而动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局面。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外部之间的分工,行业之间的分工日益交织在一起,出现了整个生产领域分工合作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单个资本转变为社会的共同资本,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单个人的劳动转变成社会的共同劳动,实现了劳动的社会化;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成为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社会化。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分工合作,不同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

可见,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分工,已经大大不同于之前的社会分工,它使得以企业为主的各经济法主体之间不再是一种割裂的、独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衔接、互补互存的统一有机体关系,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联动机,任何一个经济法主体的行为,都可能会对与其相关的其他经济法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依靠结合劳动力进行产品生产的财富创造方式,虽然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一个“加和”效应,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每一个经济法主体行为对其他相关经济法主体的影响力度,使其行为产生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都有可能以超出自身能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度向外扩散,形成放大效应。随着交通和信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放大效应如同获得了一个加速器,得以更强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向外扩散。

(二)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即“倍数效应”,它是乘数原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一种外部表现。根据乘数原理,在经济生活中,相关的不同变量之间会发生一个连锁反应,当某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相关变量发生成倍地变化。例如一项投资活动的变动,就会引起收入和消费活动若干倍的变动。反过来,如果当收入或消费活动发生变动时,也会引起投资活动若干倍的变动。

乘数原理在经济学领域的发现和引入,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1758年出版的《经济表》。在这本著作中,魁奈首次运用乘数原理分析了在农产品生产上支出可以倍数地创造收入的过程。1929年,凯恩斯和他人联名发表了一本《劳埃德・乔治能办到吗?》的小册子,运用乘数原理的推理告诉人们,一笔投资支出不仅可以起到直接投资的效果,而且可以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更多间接就业。1931年,卡恩在凯恩斯乘数原理思想启发下,在《经济学杂志》6月号上发表了《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用数学方法将乘数原理思想精致化。之后,乘数原理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之一,被广泛运用到财政、货币、外贸等诸多领域研究之中。

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存量财产权占据主导地位,它具有静态性、封闭性的运行特点,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不同的经济变量之间难以发生成倍的连锁反应,乘数效应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到增量财产权时代,而增量财产权具有动态性、扩张性的运行特点,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资本的高度流动陛和其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对各种经济信号的刺激反应灵敏,不同增量财产权之间极易发生成倍的连锁反应,乘数效应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开始凸显,单个经济法主体行为不仅成倍地影响到其他经济法主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内容,同时对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活也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形成放大效应。近些年来,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流动性更强了,在乘数效应作用下,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放大效应也表现得更为迅猛和剧烈。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实践中,不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微观经济领域,都有许多经济学家正在利用乘数原理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为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

(三)尺度效应

尺度效应就是指事物的规模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一个重要维度,进而影响事物的运行规律。尺度效应原理最初主要是应用于物理学研究领域。目前,随着人类对尺度效应原理认识的逐步深入,该原理在其他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正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它同样也适用于社会领域里的事物。对此,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进行社会学研究中早已发现,他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这本著作中就曾指出:“群体的构成与个人的构成不同,影响群体的事物具有另一种性质。”

在以存量财产权为主的农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它的使用价值。这就使得“无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商产品,产能和产量都很少,基本保持在自己满足的水平上。”尺度效应发生作用的条件还不具备。但在以增量财产权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它的交换价值,以实现利润的扩大和财富的增值,而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无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商产品,产能和产量都呈指数倍地增长。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事物的性质逐渐发生改变,尺度效应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发生作用。

规模效应是尺度效应在经济领域里发生作用最为突出的一个体现,它包括组织规模效应、生产规模效应、产品规模效应、消费规模效应等诸多方面。如从组织规模效应来说,相比于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家庭生产者和个体生产者,现代企业的组织规模正越来越大,几万或几十万员工规模的企业已不足为奇,许多跨国企业的规模比一些小国家还要大。这种经济法主体组织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性质发生变化,它不仅影响着经济领域的生活,还影响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生活,一些大型跨国公司CEO的选任所产生的波及效应,不仅影响其本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对全球经济、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再从生产规模效应来说,随着大量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一旦某个生产环节中出现问题,比如环保环节出了问题,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大规模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产品规模效应、消费规模效应等其他方面,同样也会产生类似放大效应问题,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让当代人类的经济生活图景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对经济法部门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具体制度方面。

(一)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影响

无论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形成,还是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未来发展角度来看,都受到了经济法主体放大效应的深刻影响。在此,我们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社会本位思想为例,进行简要论述。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在传统的企业法理论中,企业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其最高和最终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它仅对其股东负责,纯粹是股东实现利益的一个经济组织工具。但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企业作为一种经济法主体,其行为的放大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个看似企业的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正在波及越来越多的其他社会成员。在这种新的事实出现以后,继续坚持企业行为只顾及股东利益的理念就不合时宜了,而必须做出重大修整。

首先对传统企业法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企业应负有社会责任的是来自经济活动一线的企业管理者。192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位名叫欧文.D.杨的经理在一次演说中指出:除了股东,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在公司中也都有一种利益,作为公司的经理,有义务去保护这些人员的利益。之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和社会团体开始研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们从工业污染、资源保护、地方共同体事务、社会公害、国民福利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将企业行为的放大效应所触及到的对象,基本上都纳入到了研究范围之中。人们开始强调政府的监管职责,逐步抛弃了斯密主张的政府不干涉主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得以慢慢形成。在司法和立法领域里,企业社会责任也受到了重视,并在立法过程中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2.社会本位思想

社会本位思想也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学者直接将社会本位思想作为整个经济法的产生基础和立论前提,认为“社会利益的独立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经济法得以存在的完全而充分的理由。只要有社会利益的独立存在,就必然会有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而社会利益的不同表示形式和发展变化,也必然引起经济法的不同模式选择和发展变化。”

社会本位思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法律优先保护的对象,它的产生也是受到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在近现代工业化市场经济中,人们越来越陷入到相互依赖的市场环境中,个人在为自己的一个经济行为做出选择时,需要依赖于他人的条件;同时个人所选择的经济行为,也会成为他人做出经济行为选择的条件。这就使得不同经济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单个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放大效应会波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而所谓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就是指这种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近现代工业化市场经济以来,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倒逼人们不能再仅仅顾及自己的利益,还需要顾及到社会公共利益,这既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要求,也是当代经济运行规律的反映,使得经济法保护的利益越来越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成为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本位思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经济法的内在精神之组成部分之一。

(二)对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影响

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对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既重塑了一部分原有的制度,又催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在此,我们以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为例,进行简要论述。

1.惩罚性赔偿制度

惩罚性赔偿,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报复性赔偿。一般认为,惩罚性赔偿是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美法系,主要适用于诽谤、诬告、恶意攻击等使受害人遭受名誉损害和精神痛苦的案件。最初它是为弥补缺少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不足,对侵权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替代性惩罚措施。

随着增量财产权成为人们的主要财产权,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正外部效应或者负外部效应都在加倍地放大。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对另一企业实施损害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那么它不仅侵害了该企业的商誉,也导致了该企业因商誉受损引起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该企业的未来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成本不高,不能被及时有效地制止,那么这种不正当竞争方式就将进一步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大大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运营风险和成本,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让受害企业遭受到各种损失,还会让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各种利益受到损害。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只要求实施侵害行为的企业承担传统的民事补偿性赔偿责任,显然背离法所追求的公平公正价值。它既不能补偿受害企业遭受的损失,也不能有效阻止实施侵害行为企业的继续违法,更不能起到威慑预防其他企业实施同类违法行为。因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英美法系国家里,逐步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到经济法部门之中,在这些国家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各种经济法规中,都已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我国,当企业的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害时,仍然生硬地套用传统民法中的补偿性原则给予等价赔偿,而不是惩罚性赔偿。学者们也仍从民法学角度来研究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实践也是将它放到民法部门之中,如我国新增加的一条惩罚性赔偿条款,就放在2009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之中。在现行的各种经济性法规中,只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且对赔偿数额作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而至为重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中至今没有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这种责任制度的设置缺陷造成了我国现行的各种经济法规很难得到经济法主体的认真遵守,各种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环境不断恶化、市场秩序混乱,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研究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特殊运行规律,合理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

2.产品召回制度

产品召回制度是工业化下市场经济的典型产物之一,它20世纪60年代首先产生于美国,随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也建立了这一制度。究其根本原因,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经济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催生而成的。

近现代社会以来,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取日益依赖于专业化生产和市场交易来实现。在利润的刺激下,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在许多行业,三四家大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差不多就占据到一国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时,一旦产品的某个设计、生产环节失误,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当这些大批量问题产品进入市场后,对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损害就会是大范围的。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扰乱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安全。以汽车为例,当一款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汽车大批量进入市场后,如不能被及时召回,就等于在马路上和大街小巷中放置了一个个流动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导致驾驶人员和路上行人的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甚至引发一系列车毁人亡的恶通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安全,造成众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再依赖传统的合同法或者侵权法制度,由单个消费者自己以买卖合同违约或者产品引发损害的侵权为由实行救济,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大范围损害事件的发生。而当产品召回制度建立后,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随即启动产品召回制度,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损害范围的扩大,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显然,产品召回制度的出现是由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直接催生而成的。它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产生的不利后果及时阻断,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从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弥补传统民商法制度在规范现代经济生活时出现的漏洞。因此,产品召回制度应适应于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成为经济法部门中一项最基本的风险防范和救济制度。目前我国的这一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众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事件得不到有效解决,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加快完善我国经济法中这一制度。

放大效应已经成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是增量财产权运行规律的一个外部反应,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而直接影响到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未来走向和各种经济制度和法规的设计制定。可见,加强对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研究,对于完善经济法基础理论,增加经济法制度规则设计的科学性,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宇松.论增量财产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西部法学评论,2014(1).

[2]陈万康.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抑制途径[J].农业机械学报,1987(3).

[3]汪文进.国际投机资金的“放大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2005(11).

[4]钟契夫.一部系统研究乘数理论的力作――评《经济运行中的乘数效应》[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10).

[5][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法文第二版序言,1988.

[6]陈泰和.和谐社会的财产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7]李昌麒.经济法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2011.

第9篇

物理实验,好多都是应用到实验资源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学校对于实验资源的配备已经日趋完善,许多物理实验的器材和设施也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得比较抽象的物理定律变得通俗易懂,更加直观和形象。

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源进行物理实验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物理实验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的影子,而生活中的好多资源,都可以成为物理实验的重要材料。例如在物理学中有一堂重要的实验课程,“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可以完全取决于生活中的材料。打火机、蜡烛以及平面镜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在这堂课中成为实验的主角。我引导学生做了几组实验,让他们认清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以及平面镜的应用,同时也拿出放大镜、凹凸镜等,让学生对比研究。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到其中,更是积极动手,积极发言,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二、应用玩具做好物理实验

许多玩具都是应用物理原理进行制作的,因此这些玩具就成了最好的物理实验教材。在物理课堂中,既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例如玩具“腰鼓”,可以当做物理课中“物体振动发声”重要的实验器材,通过腰鼓实验,既让学生明白了声音是怎么来的,也让学生了解了关于声音方面的物理知识,例如声音的传播介质、振幅以及频率对声音的影响等。通过这些玩具,既让步入初中的初中生童趣大起,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寓教于乐。

三、利用生活中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实验都是和物理密切相关的,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代替课堂实验,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物理实验资源,同时生活中许多应用也能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例如,我在课堂教学时,就经常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例如,在进行“简单机械”实验时,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杠杆原理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如剪刀、撬棍等,比较二者使用方法的不同,利用杠杆怎么省力?通过最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验,既提高了学生对于实验的认知,同时也让学生展开想象,利用杠杆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一举多得。

第10篇

“意义”类试题是以具体背景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意义”类试题是近几年政治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也必将是今后政治单科和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方向。从设问角度来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的设问;从归纳的内容来看,“意义”类试题命题依托的背景材料均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有的直接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为背景,命题设计不仅体现时代性,更体现贴近现实生活这一新的教学和评价理念。

二、解题思路点拨分析

正确把握“意义”类试题的命题趋势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解答“意义”类试题,了解解答“意义”类试题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

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有效信息对应分析。通常“意义”包括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有时文化意义归于政治意义),分析时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客体分析:根据受影响对象划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意义。政治常识中常见的有对国家、社会、政党、公民、国家机构、派等具有的意义。

性质分析:分析事物的影响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事物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到底回答什么性质的影响,应根据设问的要求来决定。目前,高考试题中通常只要求阐述事物的积极意义。

范围分析:根据范围的不同分为:对国内的影响和对国际的影响,对区域的影响和对整体的影响等。

上述四种分析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解答“意义”类试题时要综合运用四种方法,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分析,才能使答案趋于完美。下面着重介绍“一主三辅”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经济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依据客体分析法,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逐一对号入座。①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等。②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区域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繁荣城乡经济等。③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转化为……优势)、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实现小康、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等。

依据范围分析法,分为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前面阐述的主要是国内意义,解答国际意义遵循从近到远、由内向外的原则。答案的关键词有:①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②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

2.政治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回答政治意义题的角度,依据客体分析法和范围分析法,应从国家意义、社会意义、政党意义、民族与宗教意义和国际意义等不同视野去思考。政治意义从对公民(或人民)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人民当家做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国家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从政党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群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常见的关键词有: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对我国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提高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对地区、世界的意义,常见的关键词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经济、政治、文化意义题答题思路

此类试题一般设问指向明确,如分析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但有时指向并不具体,如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解答此类试题遵循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类题目的一般规律,只是组织答案时一般先经济,再政治,后文化,而且有时政治和文化不必分得很清。但涉及文化意义时,注意使用的关键词通常有: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等。

4.要求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意义题的答题思路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经济学可以是专业很强的研究学科,也可以是人们日常行为和交流的集中思考和反映。经济学可以很高深,也可以很普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导师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

1.机票的经济学分析

机票常常会出现打折的情况,经常会遇到飞机临起飞前如果还有空座,机票价格甚至会低至一至二折的情况,这个时候买机票是非常划的来的,可以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可能低于成本价的机票。从表面上看,这样低于成本的机票价格是航空公司损失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飞机即将起飞,一趟飞行所耗费的成本已经基本固定,空置的座位如果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购买和乘坐,成本基本不变,反而增加了边际收入,航空公司的整体收入反而增加。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双赢的交易,运用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却能增加收入,这就是对经济学中的边际收入的体现。

2.打折的经济学分析

商场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各种打折方式,绑定这苦方式的制定都是为了给顾客带来消费占便宜的消费心理刺激的同时,积极的抢占市场份额。打折同城会出现“一件八折两件七折三件六折”这样的标语,这让消费者看到之后觉得自己可以低于市场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买到同样质量的商品,而且买的越多越划算,顾客本身对于商品的市场定位有一个自我认知,当觉得商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值并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时,便会达到价格和心理上双向满足,会及其顾客强烈的购买欲。这个时候顾客以低于市场普遍认知的价格购入商品,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从表面上看是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让利给顾客。实际上,在促销的同时,商品制造商运用打折的优势吸收了更多市场闲散资金,优先抢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自己品牌的效益和宣传度,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制造商还可以趁机减少库存,降低挤压和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和再投资和再生产,促进自身的运转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1.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运转的经济型社会,社会的整个运转就是一个经济流通的过程,人人成为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市场这个大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例如,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有人提供,可以在不同的供应场所进行需求上的满足,同时,人们参与工作,通过出售劳动力而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自己的生活支出和经济来源。人类在生活中整体进行的就是生产和消费的活动。人类因为自身的需求和劳动产生构成了社会上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身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生活经济学,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同时扮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2.收入支出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物质基础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上层生活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理财与消费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所谓现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也是跟物质追求相关的经济学产物。各国家有不同的消费观,例如美国为了促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鼓励消费,导致美国人非常喜欢消费,储蓄能力下降,但是市场经济受到长期的刺激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市场活跃可以促进行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不断推动美国经济向前发展。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人民普遍危机意识极爱强,这个社会福利发展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一定关系,其次也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一定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这也给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的储蓄能力较强,储蓄事业发达,一定程度上也能集中民间闲散资金,百姓的存款还可以给自身生活带来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稳定社会安定。

细说到生活中的理财思想,理财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怎样能够做到开源节流,怎样又能够让生活过的有品质,这些都成为理财的热议话题。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就等于这个家庭本月创造价值的结余价值。经济学理论上支出一个家庭用于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所花费价值占创造总价值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就越低,结余越少,就离温饱和赤贫线越近。如果这个家庭尽量降低生活支出,增加结余,虽然可以增加积蓄,但是物质生活没有了质量保证,也不等于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个家庭要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增加剩余价值,才能拥有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满足除了温饱需求以外的更多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这反映开源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办法,当然理性的节流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的理财也正是经济学道理的现实反映。

三、结语

经济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与交流的重要纽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处处透露着经济学的智慧,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消费,以及生活中关于收入支出的理财,全部都是对于经济学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活经济学的结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经济学大全。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03).

[2]张诗洋.生活中的经济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3]李宝元.人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家[J].人力资源,2009(04).

第12篇

《经济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关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问题,即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来生产、谁来决策等);它还研究如何按照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组织目标等管理学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对于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呢?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易于学生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用生活教学,能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比如讲解供求规律,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教学。例如,“非典”期间,由于消毒水需求量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日本“3.11”大地震造成核泄漏,媒体及民间盛传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导致部分老百姓盲目抢购、囤积碘盐,食盐供不应求,出现私人卖主大幅涨价现象;家乐福商场春节食用油搞特价活动,造成老百姓疯抢发生踩踏伤亡事故,这就是价格变动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动。

用生活教学,生动有趣,让理论课的教与学不再枯燥。比如边际收益递减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越少。在讲解这一原理时,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教学,举例谈恋爱,当谈第一个对象的时候,印象往往最深刻,谈第二个对象印象就没有第一个那么深刻……以此类推。在这里,感情的效应值随着你所谈朋友数量的增加而在减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对初恋那么难忘、那么刻骨铭心的原因。尽管第一次谈的对象,不一定是最合适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难忘的。因为第一次,感情难忘值是最高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个比较敏感的生活实例特别能够吸引青春期职校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

用生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例如为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比如卖辣椒。卖辣椒的人,恐怕都会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又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笔者在课堂上把学生模拟成买卖辣椒的双方,然后在模拟买卖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就发现了问题: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会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此时学生就开始活跃起来,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也有同学提出可以先说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然后说长的辣,短的不辣;最后说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每一次,买主都会按她说的标准来挑选辣椒。这样,在模拟买卖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理论,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用生活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到《经济管理基础》离他们并不遥远也不抽象,并且非常实用,从而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学习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经济管理知识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无论做什么都应当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经济学,其实是要形成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习管理学,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一生。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自觉自愿地学好这门课,教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成功地使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活实例,做到有的放矢,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还要考虑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要多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吸引学生,并且与时俱进,选用典型时事,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当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教师除了准备生活实例外,还要试着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第13篇

    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让这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必须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经济生活融合,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较多,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简单地通过看书、看图来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课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而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接触的生活常识入手,从中体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经济学知识的人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围日益在扩大,但是目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其缺陷,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1.改革现有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市场上有关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着名经济学家的着作,但是这些教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显得过于枯燥、理论化。因为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其学习经济学都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其时间不可能多于专业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真正读懂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做到以“应知、够用”为原则,使理论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现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法,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通过项目化来完成。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经济与生活》课程,本身就是强调经济与生活的融合,课时只有36学时,不可能——去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置了几个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设置了项目:如果去饭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个队伍上?为了让学生了解供求理论,我们设置了项目:请你对“十一”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我们设置了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世界末日吗?等等。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浅显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改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时,主要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选取书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选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可以结合我国的春晚现象。我国的春晚举办了三十年了,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龙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风格,立体感更强,而且首次实行“零广告”,这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讨论的一个问题,真实而又现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课前,用五分钟时间介绍所了解的本周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新闻,同时结合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介绍完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方法对非财经类学生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本身平时就少接触经济类课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有一个可和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市场调查法,这一方法在财经类的很多课程中有采用,但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使用,这是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针对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又比如针对春运问题,让学生到汽车或火车站去调查了解,究竟春运期间各地的运力和车票价格有什么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闭卷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应更注重过程考核。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口试,比如分组进行演讲、辩论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试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写小论文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经济学不是单纯的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用人类一般思维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借助经济生活案例,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14篇

作者:陈苡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让这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必须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经济生活融合,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较多,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简单地通过看书、看图来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课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而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接触的生活常识入手,从中体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经济学知识的人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围日益在扩大,但是目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其缺陷,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1.改革现有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市场上有关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但是这些教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显得过于枯燥、理论化。因为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其学习经济学都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其时间不可能多于专业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真正读懂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做到以“应知、够用”为原则,使理论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现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法,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通过项目化来完成。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经济与生活》课程,本身就是强调经济与生活的融合,课时只有36学时,不可能——去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置了几个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设置了项目:如果去饭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个队伍上?为了让学生了解供求理论,我们设置了项目:请你对“十一”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我们设置了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世界末日吗?等等。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浅显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改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时,主要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选取书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选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可以结合我国的春晚现象。我国的春晚举办了三十年了,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龙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风格,立体感更强,而且首次实行“零广告”,这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讨论的一个问题,真实而又现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课前,用五分钟时间介绍所了解的本周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新闻,同时结合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介绍完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方法对非财经类学生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本身平时就少接触经济类课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有一个可和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市场调查法,这一方法在财经类的很多课程中有采用,但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使用,这是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针对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又比如针对春运问题,让学生到汽车或火车站去调查了解,究竟春运期间各地的运力和车票价格有什么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闭卷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应更注重过程考核。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口试,比如分组进行演讲、辩论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试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写小论文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经济学不是单纯的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用人类一般思维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借助经济生活案例,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15篇

一段构思巧妙、设计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相反,一个死板、落入窠臼的课堂导入则好比一道难吃的“饭前开胃菜”,不但不能增加食欲,反而败了胃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大减。因此,大多数教师们十分重视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经济学原理的课堂教学中,该课程导入的方法。

(一)问题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问题导入法要求教师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和满堂灌,将学生变为“主动式”学习的个体。例如,在学习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时,我会拿我们生活中水的价格和钻石的价格做对比导入。显然,水对人类来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使用价值非常高。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但它的交换价值却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原来是水和钻石的边际效用不同,这就需要引入效用及其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如果仔细观察,处处留心,还有很多的社会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原理,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热点导入法。所谓的热点,是指与社会生活、生产、高科技、医疗、环保等各方面民众观注问题,既是热点,学生也必定很感兴趣,而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热点导入法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热点联系起来,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漫画导入法。漫画极具趣味性和幽默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并以独特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运用漫画的这些特点,恰当地将漫画与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经济学原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身临其境,启迪学生思维,对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大有裨益。(四)视频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就是用视频资料导人新课,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中接收新知识。

(五)对比导入法。对比导入法通过不同知识点、技能点的对比、类比、比较,找出异同,使学生易于理解知识点,还可以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培养独立学习和发散性思维的良好习惯。这样的导入法比老师填鸭式的讲解和分析要好得多。它既能使教学双边活动灵活多样,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启发式、讨论式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六)情景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七)图片导入法。图片往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警示性于一体,有机地拓宽了教材的内容。图片导入法即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或网络图片导入新课,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八)讨论导入法。讨论导入法通过设置巧妙的讨论题,使得学生情绪高涨,乐于思考,急于发言,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九)案例导入法。在经济学原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展示案例,设置疑问,引起师生讨论,在分析和研究案例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既分析案例,又通过案例掌握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又叫温故导新法,它是通过复习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然后根据与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的方法。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