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就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一虹(2002:28)指出,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都有一定局限。行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只关注交际行为本身和交际结果,执着于具体目标,但在我们一般性的大学教育中,很难确定学生将来可能与之打交道的目的文化,因此也很难像对特定出国人员进行培训那样对学生实施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知识中心模式,则集中于认知层面,主要向学生灌输有关文化知识,但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而且还不适用于处理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传授文化知识容易变成“定型”(stereotype),反而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向较高层次发展。
另外,我们的教学大纲设计和教学实践往往缺乏足够的开放性,没有给学生较多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需要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帮助其提高言语行为的得体性。在近年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的众多研究中,笔者认为杨盈、庄恩平(2007)提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文化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具较强可行性。
目前跨文化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背景知识导入、文化内涵探索、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及情景模仿、实例搜索等。
案例分析教学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特色、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现实冲突等素材展示于学生面前,是跨文化知识、意识、思维和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外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结合的目的。在谈到案例教学法时,陈建平(2004)强调:“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述特点,使案例教学能很好适用于跨文化外语教学,它对培养能力的重视大过获取知识,成为语言文化知识向跨文化能力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
与传统英语教学当中提供的文化信息比较,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能同时反映出本族语的文化信息和目的语的文化信息,能使学生更好地明白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所产生的,而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的。例如,课堂上教师给出如下案例:美国雇佣的一位中国员工,因母亲生病请假。他对老板讲,他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将他养育大,他母亲的病如何如何厉害,希望取得得老板的信任以准他的假。然而,美国老板就会很难理解,不知他意欲何为。学生充分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分别属于强交际环境(high 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际环境(low context culture)文化的中美两国人,在交际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有天壤之别。中国属于强交际环境文化,交际重“意会,而美国属弱交际环境文化,交际重“言传”。
2.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
在人类的交际中,除语言表达方式外还有手势、体态、衣饰等表达方法。调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占30%,通过非语言进行交际占70%。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如,相同的手势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会有不同的含义。将这些差异呈现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中,学生能根据教师对背景知识和实例的介绍分析,对因非言语行为引起的误解作出正确的判断,对非言语行为的多义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目的语非言语交际的敏感性,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和误解。另外,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中非言语行为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体态语、客体语、体距语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和它们所具有的特殊交际功能,从而达到既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其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的目的。如“OK”手势的差异,在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OK”手势表示“好的”或“赞同”的意思。但在南美洲的巴西“OK”手势却是对人的一种蔑视和侮辱,就像在中国“拳头紧握翘起大拇指向下”的意思一样。
3.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树立文化平等的全球意识观念,或多或少会犯民族中心主义。教师可以拿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例,让学生就小说中母女双方表现出来的民族中心主义思想进行辩论,探讨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在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给小说中四对母女间的交流与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采取一种理性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客观的态度、相互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异文化,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增强对待异国文化的调适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外语教学课堂中案例分析法的运用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适当,即案例内容要与课文主题关联、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以便于课堂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日常交际、异国文化体验、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另一方面,案例分析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提问――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是不可或缺的5个环节。教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目的性;阅读案例既能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又能训练阅读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有效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分析案例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的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见解,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出结论是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也是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教师总结作为案例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获取
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获取途径主要有:
1.影视案例。在课堂上欣赏影视,案例的内容选择要有利于课堂教学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师可根据某一特定场景,剪切影视中符合要求的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激活相关本国文化的框架内对西方文化进行诠释。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一直披视为原版经典.也是语言课堂教学的极品。尽管阿甘是个弱智者,但处处彰显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美国文化认同个人的努力,“傻子”阿甘获得很多人的尊重,而在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等级森严社会中,很难想象让一个傻子作为集体的代表,独揽所有的荣誉,借助于这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解释更多的文化现象差异。在这部影片里,可以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随处可见.教师可根据需要对影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剪切和讨论,进而在感性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获取抽象的理性知识。
2.文学作品案例。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文字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在社交场合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目的语使用者产生的心理投射。间接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切身体验案例。目前国内高校的涉外专业大都聘有外籍教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外教和留学生资源,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以青岛理工大学每年一届的外语文化节为例,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文化节中,通过组织文化差异专题讨论、各种庆祝活动、赴外企实地参观等活动,将学生与外籍人士交际中遇到的冲突总结分析,进而达到消除障碍,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志愿者的参与经历也可以作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案例的重要来源。
五、结语
对于大多数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经验的师生来说,仅仅依靠课本的知识是不足以提高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达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文化差异实例分析不是唯一的手段,在缺乏目的语语境的情况下,跨文化案例分析法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程研究的深入,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符合我国实际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Don Snow.Encounters with Westerners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常俊跃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113-115.
[5]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流 冲突和障碍 跨文化训练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得以频繁的交往。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因此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交际中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等三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列举并分析案例。
一、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案例1:小李在阿克苏某地区支教时和一位当地男老师结识,经常在一起聊天。一次他们聊起了各自的父母,男老师委婉地说“????? ???????? ?????.”。小李想进一步问问男老师的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问道:“??????? ????? ???????”。这是这位男老师突然借故离开,并且面露不悦。
案例1分析:维吾尔族一般忌讳说“??????”,而是用“???? ??????”等30多种其它表达方法,“??????”这个词一般形容某个不受欢迎或者地位低下的人的死亡,用这个词来说这位男老师父亲的故去,是极其不敬的,不礼貌的表达方式。
案例2:小张在阿克苏地区支教,有一次和当地老师一起聊天,老师提到一个名叫阿里木小孩子,因为涉水而溺亡,这位老师为这个小男孩惋惜,小张顺便问道:“阿里木生前学习是不是特别好?”这位老师听后闭口不言,看样子不是很高兴。
案例2分析:小张的错误在于,他不该直呼死者的名字。在远古时代,即人们通过不说死者的名字谋求避免死者的灵魂返回到尘世,伤害称呼自己名字的人。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忌讳(直呼死者名字),其原因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怀念和尊敬,而不是惧怕死人的灵魂干扰自己。人们提及死者的名字时,一般在前面加上“??????”(意为“受到宽恕的”,“受真主关爱的”)。
以上两个案例分析说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范和语篇结构非常重要,关乎到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体态语”便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将从这一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3:小王支教时,一天到学生家长家做家访,学生的妈妈热情地招待小王,准备了很多甜点,香喷喷的奶茶,小王喝了3、4碗奶茶后,觉得自己吃饱了,喝不下了,所以当学生的妈妈再次给小王添茶时,小王再三拒绝,甚至把碗拿开,不让学生的妈妈倒水,这个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
案例3分析:在维吾尔的文化习俗中,不再核查,即用手盖住查完,示意主人不必再斟。如果用其它方式拒绝,会显得很不礼貌,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小王把碗拿开,这一简单的动作,使得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不已。
以上案例分析说明,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甚至替代或否定的作用,尤其是在体态语方面,它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思维方式,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使民族特点更加鲜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不同,了解对方民族体态语的特点和内涵,能够让交流更加顺畅,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社会交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人类社会的各种习俗是千百年中间逐渐形成的,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但多数习俗已经无法弄清它是如何形成的。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案例4:小陈在支教时做家访,学生阿里木的家长热情地招待了小陈,一屋人聊得很开心,这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原来是阿里木不满1岁的妹妹哭了,阿里木的妈妈赶快抱起婴儿,哄着不让哭闹,婴儿破涕为笑,小陈一边夸小婴儿乖巧听话,一边试图吻婴儿的脸蛋和小脚,这时阿里木的妈妈抱开了婴儿,并迅速放回婴儿摇篮。
案例4分析:在维吾尔人的育养禁忌中,他们最忌讳的是婴儿遭到“毒眼”、“毒舌”的伤害,所以,婴儿的父母和其他人避讳夸婴儿或者以爱慕的眼光注视婴儿。维吾尔族也忌讳亲吻不会说话的婴儿,尤其忌讳亲吻他们的嘴巴,否则以为婴儿会常流涎水。还有人认为若多亲婴儿的脚掌,婴儿将会习惯跟人。小陈正式因为不知道这些文化习俗,所以会发生交际上的障碍。
四、结语
跨文化理解力代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认知而向,它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感官的过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需要我们以跨文化交际的思维看待每个民族,以跨文化交际的敏感看待每个交际障碍和冲突,最终依靠跨文化交际能力解除,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交流交际。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冲突 西班牙语国家 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74-02
随着国际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的发展,来华留学或交换学习的外国学生日益增多,其中,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占很大的比例。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跨文化适应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对广州某高校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进行采访,访谈的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誊写,从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三方面,对其中关于跨文化冲突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为跨文化交际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一、人际交往
从调查结果来看,人际交往方面的跨文化交际冲突是最常见的,也是对留学生影响最大的。在中国,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国人打交道,同时,他们也观察到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们存在许多差异。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墨西哥留学生C认为中国人很冷漠,比如,她看到一位老太太要过马路,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忙扶着她。她认为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在墨西哥,当看到陌生人有需要时,人们都会来帮忙。
以上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如“碰瓷”现象的多发,导致人们不愿意帮助陌生人。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属于内敛型,如果陌生人没有直接寻求帮助,大部分中国人不会随意上前帮忙。但是在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里,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不管此人有没有直接寻求帮助,他们都会上前帮忙。
案例二:厄瓜多尔留学生S表示,在中国的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是让她觉得很困扰的行为,比如:有些人会在公共场所做出不文明的行为,譬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还有中学生谈恋爱的时候会在公共场合做一些过于亲密的动作,对她来说这些行为过于开放。这些现象都让她难以接受。
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只是少部分缺乏公共道德和素质的人做出的行为,但是在外国留学生眼中,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就餐礼仪方面,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中国也遇到了文化冲击,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三:秘鲁留学生D表示,中国的饭店常常是很吵闹的,而在秘鲁,就餐时是不能大声说话的,如果在就餐时大声交谈,会被认为是非常粗鲁、不礼貌的行为,因此她对中国吵闹的就餐环境很不习惯。
在中国,餐桌上的交谈被认为是人际交往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甚至在餐桌上进行生意洽谈。但是,在西班牙语国家,在餐桌上大声交谈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引起其他人极大的反感。
案例四:哥伦比亚留学生A表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有很多禁忌。比如,他曾经把筷子直插在饭碗上,立即遭到了中国朋友的劝止。
在以上案例中,把筷子直插在饭碗上的动作,由于与上香拜祭的动作相似,被许多中国人认为是不吉利的,因此十分忌讳。但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因此造成了跨文化交际冲突。
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送礼文化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送礼方面也遇到过问题,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五:哥伦比亚留学生R向一位中国朋友送了一把伞作为礼物,但是这位朋友并不是非常高兴,事后他才了解到,送伞蕴含着要分散的意思,因此才明白在中国送礼不宜送伞。
汉语中存在许多多音字、谐音字,“伞”与“散”谐音,因此以伞作为礼物,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分散”“分离”。类似的例子还有分吃一只梨表示“分离”等。但是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由于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的限制,并没有了解到这些忌讳。
二、时间观
霍尔(1959)在《无声的语言》中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时间观的差异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对于时间的感知、理解和安排,和中国人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高校的时间安排,有可能会让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感到不适应。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六:委内瑞拉留学生H表示,中国大学的时间表和委内瑞拉人的作息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在委内瑞拉,早上上学不会这么早,九点多才正式上课,午餐时间是一点半,晚餐时间是八点到九点。
在西班牙语国家,课程开始的时间和就餐时间普遍比中国晚1到3小时,且大部分学校下午即结束课程,晚上无需上课。但是在中国,课程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且学校食堂营业时间是依据作息表规定的,食物供应时间比较固定。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需要就餐时,食堂往往已经关门。另外,在西班牙,两点到四点半为午休(siesta)时间,而在中国,这个时间段通常为上课时间。因此,中国高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可能会导致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的不适应。
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把握也有所不同,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七:西班牙留学生Z表示,在西班牙,迟到是很普遍的,一般人们很少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而在中国,如果有人迟到了,中国朋友就会很不高兴。
案例八:秘鲁留学生J曾经问过他的一位中国朋友,他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一点是什么。中国朋友的回答是迟到的问题,原因是两人在约定外出时,J每次都会迟到一段时间。对此,J的中国朋友心里有一点不满,但为了不伤害双方感情,并没有直接指出。但J表示非常不解,不明白朋友为什么为此生气。
由于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迟到在西班牙语国家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许多人觉得迟到半小时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在西班牙语国家,迟到并不意味着不尊重,而准时到达并不一定是美德。比如,在西班牙,约定了时间去朋友家用晚餐,如果准时到达,会被认为是不给对方时间准备,是不礼貌的。但是在中国,由于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比较追求效率,不管是日常约会,还是商务场合,都会要求准时到达,如果迟到,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三、空间观
不同民族对空间的感知和利用也是不同的,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空间观方面也遇到了文化冲击,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九:秘鲁留学生J表示,当他问身边的人:“你来自哪里?”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中国”或者“广东”。但是这些地域概念范围是很广的,他想知道具体是哪个城市,所以他感到非常不解。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国人着眼的地域范围较大,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着眼的具体范围较小且具体。这也反映出,中国人比较注重于集体观念,而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比较注重于个人观念。
案例十:墨西哥留学生C观察到,在中国,就餐时,中国人会选择位置,地位较高的人会有特别的位置,而在墨西哥,大家都是随便就坐,没有特殊的位置。
就坐的位置在中国体现了地位的不同,比如长辈、上级应坐在主位。而在西班牙语国家,长辈和晚辈,上级和下级之间,都倾向于平等相处,而在位置的选择上,自然就没有太多的讲究。
另外,空间观的差异还体现在人与人交谈时距离的差异,在中国,人与人交谈时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交谈时距离很近,则会被认为是十分亲密的关系。而在西班牙语国家,交谈时人与人距离较小,且出于礼貌和尊重,交谈时双眼应直视对方。因此,如果中国人在交谈时保持了较大的距离,或者没有直视对方的双眼,会被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认为是不礼貌或者不尊重。
四、建议
跨文化交际冲突可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率,从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消极影响。为了避免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华学习遇到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他们在华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将从高校和留学生两方面提出跨文化交际的相关建议。
(一)高校方面
1.面向留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水平的限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人人际交往、时间观和空间观等方面文化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因此,在留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对外汉语课之外,高校可开设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供留学生选修。
2.支持建立、发展校内服务留学生的社团或组织
在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存在服务留学生的社团或组织。这些社团和组织为留学生提供接机服务,解决生活难题,寻找语言伙伴等,对留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规模有限,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许多留学生可能并不了解这些社团或组织的信息。对此,高校方面可以提供资金、宣传力度等方面的扶持。
(二)留学生方面
1.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国或学习目的地相关文化
留学生在来华学习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当地华人、学校提供的信息等多种渠道,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目的地的相关文化。在华高校学习时,也可通过加入相关组织、寻找中国语伴、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方式、时间观和空间观等。
2.做到入乡随俗,互相尊重
在华学习、生活,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要做到尊重当地习俗。比如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与朋友约会时,要做到准时,要尊重中国的餐桌礼仪等。
五、结语
不同民族、不同个体在人际交往、时间观、空间观方面的认识肯定会有所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在中国难免会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为了避免这些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交际效果产生消极影响,除了西班牙语国家留学生要做到入乡随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之外,我们对现有的社会文化和观念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素质,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承认矛盾,缓解冲突,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
【参考文献】
[1]但海剑,陈雷.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形成和处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438-441.
[2]蓝晨兴.跨文化交际冲突探析[J].现代交际,2016(08):53-57.
[3]梁星.跨文化交际冲突深层原因分析与对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85-88.
[4]马伟.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J].青海社会科学,2012(02):110-113.
[5]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实例分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3(01):90-92.
[6]杨小莉,陈.中外空间观差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1):170-172.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跨文化交际;教材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跨文化交际这一跨学科研究,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从引进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到结合中国实际多角度探讨学科内涵和外延,“跨文化交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关注。至今我国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外语院系开设了这门课程。注重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内外的普遍共识与具体实践(许力生,2012)。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担负起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目前,从高职高专到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进行了统计,截止2016年6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编写的跨文化交际课教材已出版超过60种。本文将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现行教材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课程学习者的需求调查,探究跨文化交际学教材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发展和此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帮助。
二、学习者需求调查
语言学家Harmer1983指出,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Breen&Candlin1987、Cunningsworth2002等也认为,评估教材要考虑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差异,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是否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等。特别是Breen和Candlin强调对教材的评估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基于此理念,笔者进行了学习者需求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选用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形式
笔者选取了上海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5年秋季选修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学生年级分布为大二及大三,学生共110名。调查形式为问卷和面谈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同时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访谈。
(二)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102份有效问卷中,大二学生42名(占41.2%),大三学生60名(占58.8%)。
1.对教材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97.1%)对课程使用教材的总体评价良好,其中选择满意的占59.8%,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7.3%。
2.课程学习预期及教材内容评价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这一课程应涉及哪些内容,学生的认识各有不同。但能看出一些共性的认识,比如“跨国交际”是学生觉得课程最首要的内容,有86.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包含跨国交际。相比之下,对于本应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跨性别交际”、“跨代(年龄)交际”等内容,学生并未有充分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跨性别交际”属于课程内容,选择“跨代(年龄)交际”的学生为34.3%。根据后续与学生的面谈了解,造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对学科内容认识的不足;二是所用的教材中的内容多为跨国、跨民族交际,对跨性别和跨代交际并未有所涉及。对于课程学习最感兴趣的部分,学生的选择集中在“交际案例分析”(31.3%)和“英语国家文化介绍”(30.3%)。对于属于课程重点的“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只有19.6%的学生选择。经过面谈也对这一现象有了进一步了解:大部分学生抱着实用性的态度学习此课程,希望能直观感受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就本应是重点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学生一致反映选文过长过难,理解比较困难。特别对于选此课程的大二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一部分更是难点。另外,学生认为各章节选文的编排过于零散,部分篇章之间关联度不大,很难从中提炼出重点。
3.教材练习及配套资料评价
对于教材的练习设置是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这一问题,大部分(74.5%)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说明练习的设置对于此类非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材是否需要制作配套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超过半数的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69.6%的学生认为需要添加此类配套资料,以帮助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理解。
(三)学生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材的学生需求:(1)教材的重点概念和理论性内容应编排得系统化,避免过于零散和前后重复,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选文应难度适中,重点突出,避免冗长。(2)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需要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3)除了教材本身,需要有相应配套的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以帮助学生自学和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三、现行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分析
(一)研究对象
选取经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可得的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教材中,大部分为2009年和之后出版或改版的教材。故本文在众多教材中,选取2009年以来国内出版的,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8本。其中7本为英语编写,1本为中文编写。8本教材中有1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现行教材分析
笔者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的结果,从教材内容编排、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和练习及补充扩展资料这三方面,对这8本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教材内容编排根据教材的目录概览,此8本教材章节编排各有不同,但大都涵盖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话题和理论。对于“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这两个基本概念,8本教材均专门设章节讨论;对于“价值观体系”这一重要概念有7本教材设独立章节讨论;6本教材专门安排了一整章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5本教材涉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话题。但是,对于“文化身份”、“性别研究”这类本属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只有一本教材设章节讨论。这与前面提到的学生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教材内容编排的倾向性,造成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学基本内容的认识不够完整。此外8本教材均直接或间接地选取了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经典著作或教材的部分篇章或段落内容。其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就是Edward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7本教材涉及)和“空间和时间的概念”(6本教材涉及)。但是,各教材的选文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些简介摘选改写的篇章过于简单,同时部分教材从国外专著或原版教材直接选用的篇章过于冗长,对国内本科生来讲阅读难度也较大。
2.理论与实践结合性8本教材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4本是在章节内容安排上体现,理论概念介绍和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分编章节。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涉及的有:社会交往习俗、家庭观、跨文化交际与教育、跨文化交际与商务等。其余教材是在介绍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附上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以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某些案例的编写或选取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案例有明显的“虚构”之嫌,有些案例与之前介绍的理论知识点关联度不大。
3.练习与扩展资料8本教材均在各章编写了练习,并且多为开放式的思考题。在考查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主观能动地考虑问题,而非机械地得出答案。其中有4本教材附有参考课外书目或网址的建议,利于学生拓展学习,拓宽了自学空间。但是有些问题编写过于笼统,与章节内容并无直接关系。有些推荐的阅读书目过于专业,难度不适合本科阶段的学生。
(三)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发展现状
基于以上对现行教材的分析,可对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发展现状有进一步了解。可喜之处是:1.作为英语专业一门较新兴的课程,可选教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新;2.多本教材为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反馈,内容有了更新改进,更适合实际教学,更具时代性;3.章节的编排基本涵盖了跨文化交际领域讨论的主要话题,涉及了重要理论及基础概念。同时也发现一些现行教材的缺陷:1.由于一直以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此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描述,教材编写缺乏大纲实质性的指导;2.教材的原创性不够。大多参考国外跨文化交际教材体系,内容重复度高。3.未紧跟学科最新研究趋势。缺少较新理论的探讨,与学科本土研究的结合度不高。4.教学对象不够明确,教学安排不清晰。各本教材语言难度相差悬殊,笼统定位英语专业学生,未指明具体使用对象,如适合哪个年级的学生。8本教材都未给出教学时数、学时安排的建议,不利于教材的实际使用。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的起步较于欧美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如今这一课程也大多被置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课程教材从一开始的寥寥数种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充分说明了这门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查的教材现状分析,发现现行教材优劣并存。对教材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助于今后教材建设的完善和提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的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优化教材的使用,仍需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习者需求 跨文化交际 教材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1K-15-113-001)“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跨文化交H学教学资料平台构建”研究成果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国内,跨文化交际这一跨学科研究,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从引进西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到结合中国实际多角度探讨学科内涵和外延,“跨文化交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关注。至今我国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外语院系开设了这门课程。注重研究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强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内外的普遍共识与具体实践(许力生,2012)。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担负起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
目前,从高职高专到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进行了统计, 截止2016年6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编写的跨文化交际课教材已出版超过60种。
本文将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现行教材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课程学习者的需求调查,探究跨文化交际学教材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发展和此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帮助。
二、学习者需求调查
语言学家Harmer 1983指出,研究教材的一种方法是看它是否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Breen & Candlin 1987、Cunningsworth2002等也认为,评估教材要考虑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差异,以及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是否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等。特别是Breen和Candlin强调对教材的评估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
基于此理念,笔者进行了学习者需求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选用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一)调查对象及形式
笔者选取了上海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5年秋季选修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学生年级分布为大二及大三,学生共110名。
调查形式为问卷和面谈结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同时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访谈。
(二)数据分析
在回收的102份有效问卷中,大二学生42名(占41.2%),大三学生60名(占58.8%)。
1.对教材的总体评价
大部分学生(97.1%)对课程使用教材的总体评价良好,其中选择满意的占59.8%,选择基本满意的占37.3%。
2.课程学习预期及教材内容评价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这一课程应涉及哪些内容,学生的认识各有不同。但能看出一些共性的认识,比如“跨国交际”是学生觉得课程最首要的内容,有86.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包含跨国交际。相比之下,对于本应属于跨文化交际学的“跨性别交际”、“跨代(年龄)交际”等内容,学生并未有充分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跨性别交际”属于课程内容,选择“跨代(年龄)交际”的学生为34.3%。根据后续与学生的面谈了解,造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有二:一是自身对学科内容认识的不足;二是所用的教材中的内容多为跨国、跨民族交际,对跨性别和跨代交际并未有所涉及。
对于课程学习最感兴趣的部分,学生的选择集中在“交际案例分析”(31.3%)和“英语国家文化介绍”(30.3%)。对于属于课程重点的“跨文化交际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只有19.6%的学生选择。经过面谈也对这一现象有了进一步了解:大部分学生抱着实用性的态度学习此课程,希望能直观感受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希望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就本应是重点的学科概念和理论,学生一致反映选文过长过难,理解比较困难。特别对于选此课程的大二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这一部分更是难点。另外,学生认为各章节选文的编排过于零散,部分篇章之间关联度不大,很难从中提炼出重点。
3.教材练习及配套资料评价
对于教材的练习设置是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所帮助这一问题,大部分(74.5%)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说明练习的设置对于此类非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教材是否需要制作配套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超过半数的学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69.6%的学生认为需要添加此类配套资料,以帮助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理解。
(三)学生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笔者得出几点对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材的学生需求:
(1)教材的重点概念和理论性内容应编排得系统化,避免过于零散和前后重复,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理解。选文应难度适中,重点突出,避免冗长。
(2)教材内容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需要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3)除了教材本身,需要有相应配套的光盘或网络补充资料,以帮助学生自学和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三、现行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分析
(一) 研究对象选取
经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可得的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教材中,大部分为2009年和之后出版或改版的教材。故本文在众多教材中,选取2009年以来国内出版的,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8本。其中7本为英语编写,1本为中文编写。8本教材中有1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现行教材分析
笔者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的结果,从教材内容编排、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和练习及补充扩展资料这三方面,对这8本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进行具体分析。
1. 教材内容编排
根据教材的目录概览, 此8本教材章节编排各有不同,但大都涵盖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话题和理论。对于“言语交H和非言语交际”这两个基本概念,8本教材均专门设章节讨论;对于“价值观体系”这一重要概念有7本教材设独立章节讨论; 6本教材专门安排了一整章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5本教材涉及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话题。但是,对于“文化身份”、“性别研究”这类本属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各只有一本教材设章节讨论。这与前面提到的学生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教材内容编排的倾向性,造成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学基本内容的认识不够完整。
此外8本教材均直接或间接地选取了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经典著作或教材的部分篇章或段落内容。其中选取频率最高的就是Edward 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7本教材涉及)和“空间和时间的概念”(6本教材涉及)。但是,各教材的选文难易程度差异较大。有些简介摘选改写的篇章过于简单,同时部分教材从国外专著或原版教材直接选用的篇章过于冗长,对国内本科生来讲阅读难度也较大。
2.理论与实践结合性
8本教材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4本是在章节内容安排上体现,理论概念介绍和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分编章节。实际跨文化交际环境涉及的有:社会交往习俗、家庭观、跨文化交际与教育、跨文化交际与商务等。其余教材是在介绍概念或理论性内容之后,附上相应的案例分析,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以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但是某些案例的编写或选取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案例有明显的“虚构”之嫌,有些案例与之前介绍的理论知识点关联度不大。
3.练习与扩展资料
8本教材均在各章编写了练习,并且多为开放式的思考题。在考查学生对各章节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主观能动地考虑问题,而非机械地得出答案。其中有4本教材附有参考课外书目或网址的建议,利于学生拓展学习,拓宽了自学空间。
但是有些问题编写过于笼统,与章节内容并无直接关系。有些推荐的阅读书目过于专业,难度不适合本科阶段的学生。
(三) 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发展现状
基于以上对现行教材的分析,可对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发展现状有进一步了解。
可喜之处是:1.作为英语专业一门较新兴的课程,可选教材越来越多,越来越新;2.多本教材为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反馈,内容有了更新改进,更适合实际教学,更具时代性;3. 章节的编排基本涵盖了跨文化交际领域讨论的主要话题,涉及了重要理论及基础概念。
同时也发现一些现行教材的缺陷:1.由于一直以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此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描述,教材编写缺乏大纲实质性的指导;2. 教材的原创性不够。大多参考国外跨文化交际教材体系,内容重复度高。3. 未紧跟学科最新研究趋势。缺少较新理论的探讨,与学科本土研究的结合度不高。4. 教学对象不够明确,教学安排不清晰。各本教材语言难度相差悬殊,笼统定位英语专业学生,未指明具体使用对象,如适合哪个年级的学生。8本教材都未给出教学时数、学时安排的建议,不利于教材的实际使用。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的起步较于欧美虽然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如今这一课程也大多被置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课程教材从一开始的寥寥数种到现在的百花齐放,充分说明了这门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基于学习者需求调查的教材现状分析,发现现行教材优劣并存。对教材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助于今后教材建设的完善和提高。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的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优化教材的使用,仍需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教学断想[A]//庄恩平.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1-11.
[2] 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Longman,1983.
关键词:公共意识;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缺失;构建
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学就是基于此的学科,其教学多为案例教学,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基本意识。虽有案例教学,但学生对现实案例并没形成理性分析方法。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应挖掘其深层思想意识。因此,本文引用当下热门案例,结合问卷调查,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公共意识”解析跨文化案例,并探讨教学中构建公共意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规避文化冲突的意识,最终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公共意识的定义
公共意识“指现代公民对社会公共领域的理性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具体来说,“指孕育于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实践之中,以公共生活为立足点,以公共伦理为准绳,以公共利益为旨归,以公共参与和公共关怀为行为表征,以公民对公共领域认识和行为自觉性为基础而呈现出来的一种价值理念。”本文主要从案例涉及的社会公德意识、参与意识等方面着手,论述教学中公共意识的某些缺失和培养策略。
二、公共意识的缺失
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实证性论文只占很小的比例……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大力加强实证研究”。案例教学研究中,实证研究不可少。笔者针对在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百名学生的随机问卷调查,虽调查范围较小,但也能以小见大。
题目一:如何看待“大陆幼童在香港大街的便溺事件”
不知道此事的占22%,与己无关的占7%,能理解接受的占62%,认为香港市民多事的占3%,反对此行为的占6%。就这6%的学生深入调查,其反对原因基本为感性范畴。只有一个学生谈到,随行父母有责任维护公共领域。
在此案例中,且不论香港早有相关法律,单就香港市民的参与意识,就凸显出其文化蕴含的公共意识。唯其如此,才会发生冲突。因学生常见在大街小巷、集会、公共交通工具上幼童随时随地便溺的行为,基本无人异议。如果幼童父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障碍可以理解,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解读这一事件时,则与公共意识的要求相差甚远。
题目二:如何看待中国大妈自发在卢浮宫前跳广场舞
学生对大妈的行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持中庸态度。而对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缺乏,即是公共意识的缺失。他们并不觉得大妈把广场舞“搬”到法国公共领域卢浮宫前有何不妥。
问卷调查显示,基本没人从公共意识这一角度对当下文化冲突案例进行分析。由此推知,当学生跨文化交际实践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的反应和措施,那么文化误解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与其专业要求不相符合。
三、公共意识的培养
学生对公共意识有些缺失,教学中就有培养的必要性。那么首先需了解其缺失的原因。相较于西方文化而言,我们传统文化在公共意识的阐述方面不够突显。传统文化不缺公共意识,但是此公共意识的内涵明显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意识。因此,如何把传统的概念与时俱进,能够结合当下实际,对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就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案例教学刚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能够重新梳理整合完善此文化的核心内涵。另外,缺乏实践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现实中实践常流于形式,或比较匮乏。当问及“你认为目前公共意识实践教育状况如何”时,80%的人认为没效果,另外20%的人认为媒体进行曝光后有效果。现在媒体加强了宣传或批判,但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就笔者观察,生活中公共意识的宣传和实践行动并不多。再者,在案例教学中,多固守从学习方法上探讨案例学习本身,很难跳出来深思不同案例背后蕴含的文化核心理念。因此本就缺乏公共意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又缺少实践活动,在分析案例时,很难首先意识到其文化思想核心。
要在整个文化范畴内构建公共意识,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探讨。单就一门课程而言,在教学中有意图地构建公共意识,值得尝试。本文试图提出思路,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中实践,帮助学生跨文化交际。
学生对公共意识来源的理解也不同:认为来源于学校的占45%,来源于媒体的占32%,来源于家庭的占16%,来源于公共环境的占4%,来源于朋友的占3%。根据学生的回答,列举如下措施:
1.精选案例
跨文化交际教学是课堂教学,无法亲身践行,选择教学案例时,要结合文化差异、时代特色、学生兴趣等,遵从“新颖性与真实性、生动性与针对性”原则。每次长假期间,媒体任务之一就是曝光缺乏公共意识的后果。那么可以利用这些有效资源,甚至可以借鉴公益广告,如央视最近的做“文明人”广告,引导学生探讨。最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中亲身所遇案例,可提前搜集,集结成册,供探讨学习。
2.结合德育课程,加强实践
“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学校德育课程一直都有,但为什么在经历长期的公德教育后,大学生公共意识还如此匮乏?这说明德育出现了弊端。要结合德育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光靠任课教师的力量很难做到,需要教育团队支持和协作。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可以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如,课后问卷调查、公共意识宣传、志愿者活动等。
3.家校联合
目前家庭中独生子女被过于宠溺,缺乏公共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离校后若缺乏实践和鼓励,学校德育大打折扣。况且,家庭本身也可能缺乏公共意识。“可以让子女反向引导家长……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家长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可把家长角色置换进案例,学生根据家长实际设计案例,并提出解决办法。于是,教育就不再遥远,并且家、校共赢。
4.教育者自身应加强公共意识的学习和修养
只有教师具有更高的公共意识修养,才能更好地教学生。否则,其教育就只是空头文章,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公共意识是跨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如何在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中加强公共意识,更好地预防文化矛盾冲突,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走出去展现我们文化的魅力,就必须先了解、熟悉他者文化核心,比如公共意识,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走出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观照[J].理论与改革,2012(3):107.
[3]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26.
[4]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9):323.
[5]张晓青.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2(11):104.
[6]王万明,王瑜卿.高校德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J]. 中国高等教育,2004(7):3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问题的提出
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问题和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的学科。[1]SteveKulich强调,21世纪是我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2]《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终稿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这凸显了当代教育背景下对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中,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才能使英语专业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研究和分析目的语和本族语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上,有关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证性研究比较欠缺,跨文化交际课程信息量大而课时少、知识输入多而输出少的窘境要求教师必须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将“翻转课堂”模式引进跨文化交际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在国际思潮中的文化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2翻转课堂的内涵
2.1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为认知的主体、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而不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核心思想包括:(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外化”,并实现自我反馈。(2)强调“情境”对意义的建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能充分调动原有的认知储备,去接纳和吸收新的知识。(3)强调“协作学习”:开展会话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批判地探讨各种思想、观点,并进行辩论。在翻转课堂上,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协助来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这正好与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保持了高度一致。
2.2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
“翻转课堂”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移动互联、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微课”是“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针对每堂课的主要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录制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一种微型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做准备。同时,“MOOCs”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吸纳了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强调“互动、交流、反馈”和“在线学习社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3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
RobertTalbert[4]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在课前,学习者采取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完成信息输入,并发现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来解决问题,并总结、反馈。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设计中,教师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消化知识,发现问题,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重点突出的是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演讲、辩论等形式来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
跨文化交际研究著名学者MikeByram[5]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跨文化公民素质”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几个方面:(1)了解文化对交际活动的制约与影响,把握交际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熟悉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构成。(2)学生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3)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摆脱“文化定势”,开放大脑,解放思维,用包容的方式去和与自己有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人进行交流。(4)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提高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加强跨文化敏感性和反思意识的培养。“翻转课堂”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强调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协助能力,来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主性培养和可持续发展。
3.2实施条件
3.2.1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并制作完成的微课或慕课。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各国文化知识的平面展示,还需要有形式多样的、不断更新的素材和技术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立体展现。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课程分为不同主题,每个主题需要提炼成约10分钟的小视频,其内容既要包含文化知识,更要能引发思考、启发思维,因此,教师在掌握良好的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微课或慕课的优势。3.2.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将传统的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师提供微课来学习和思考,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安排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地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进行自主的复习和巩固,这种“逆向”的教学模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主观认识、亲身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是认知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思考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已趋于成熟,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和意志力更强,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2.3学习者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前,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有足够的时间去自由选择和接受,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上,学生在做好的知识准备后在课堂上会更自信,表现也会更活跃,这正能符合学习者的心理导向。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有宽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必受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地点、教师教学方式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在课堂上,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更有“勇气”来提出问题和想法,与教师或同伴交流,有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
3.3操作步骤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许力生教授主编的《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中的unit9intercultur⁃aladaptation为教学内容,笔者尝试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3.1课前教学设计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师可以在自己制作的视频中,从网络开放教育资源中寻找与interculturaladaptation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源来补充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学视频的内容充实度、互动程度以及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对文化知识点和术语(如culturalshock,sojournerad⁃aptation,ethnocentrism,disequilibrium等)进行讲解时可以借助图表,图片,动画、视频来突出视觉效果,强调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后,学生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巩固知识要点并拓展思维。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学生被灌输大量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事实”,学生只是被动的记忆,并不懂如何应用和实践,更谈不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将知识点融入具体的案例中来,从文学作品、新闻案例或影视作品中选取一些“文化适应障碍”的案例为学生创建问题情景,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切身经验,如howdoyouusuallyfeelwhenyoubegintoliveinanewplace?Doyouhaveanysuggestionsforadapt⁃ingsuccessfullytoanewculture?在真实情景中掌握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利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进行过渡。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在适应不同文化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心得。3.3.2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做好知识储备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应鼓励学生通过协作、对话等方式来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知识点的巩固。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课前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将重点难点(如honeymoonstage,euphoria,rebuilding,transi⁃tionalshock,futureshock)再提炼,一方面能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对知识点存在的理解问题。(2)案例分析。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每组约3-4人。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案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在课堂上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分析过程有理有据,目的性更明确,这就避免了出现无意义的争执,与传统的课堂讨论环节相比,大大提高了讨论的效果和效率。在翻转课堂的互动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动态,及时解答问题。学生经过课堂协作学习之后,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享心得,提供多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办法,打破“固定思维”和“答案唯一论”,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和发扬创新精神。(3)教师反馈。学生课堂讨论阶段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从学生分析问题的切入视角、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来指导,纠正在讨论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最终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评判性思维来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问题。课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撰写反思日记。(4)评价。翻转课堂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协助学习中的表现、成果展示、案例报告、反思日记等方面来综合判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度以及跨文化沟通技巧,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应对各种纷杂的文化现象。
4教学启示及反思
关键词:商务跨文化交际;创新;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以及跨国企业的推动作用,人才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精通英语是国际商务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商务环境会让商务跨文化交际遭遇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还要了解与中国有较大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地区的社会文化,拓宽视野,理解商务文化的异同,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介绍
《跨文化交际》课程发展与人类科学技术突破性的发展联系密切。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无纸化办公、电子商务、互动沟通等塑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日益加速。尤其是中国的入市,作为WTO成员国,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交往主旨是大家必须沟通,需要接触、会晤、谈判、协商、讨论,这些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空间距离感,却无法打破人们心灵的隔阂。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地理、历史、发展水平等原因,形成了文化差异;国家的法律,规范,商务习惯,社会交际风俗等不同,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
《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领域的具体应用。作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务人才的基础课程,涉及到文化和交际的各个层面,包括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观念和信仰等。认识各国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等问题,掌握商务跨文化交际技巧,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使外经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通过课程丰富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创新
1.优化师资队伍,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对课程的重要性。邀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跨文化交际时遇到实际文化冲突形象生动展现在课堂。组织有海外背景的教师组成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研小组,选择与中国有紧密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进行划分,具体可分成美洲(美国、加拿大),欧洲(欧盟国家),亚洲(日本、韩国),阿拉伯国家(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进行课程划分,按区域进行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海外经历背景组织教材,教研小组进行整理。课程围绕文化的差异为主线,讲述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语言的商务跨文化交际;非语言的商务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的理解;商务礼节和社会风俗(主流地区的文化和风俗案例);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管理。
同时邀请跨国企业商务人士介绍在商务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商务跨文化交际的神秘感。商务人士能够将商务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案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授,同时加强课堂的互动,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2.课程使用双语教学,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并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制定针对相关国家、地区的商务跨文化交际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作演说汇报。通过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3]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目的在于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注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内容与教材精心选择或者整理和重新编写;注重提高学生外语基础和利用英语进行商务经济贸易活动的能力;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3.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跨文化交际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鼓励课堂讨论和参与式教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增进讨论和学生参与度。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在若干个教学环节,特别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地方,例如不同国家的风俗禁忌,商务交际的礼仪与技巧等,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己想到答案然后掌握知识。如果学生的回答错误或者不够完整,则由老师继续逐步暗示,让学生自我改正完善,得到答案。
课堂上针对不同国家的商务交际特点,风俗习惯等,通过让学生讨论、演讲、表演、游戏、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重点、难点的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讲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一般的理论部分和理论应用部分,如商务礼仪交际部分,则可采用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展示学习成果,对比错误礼仪和正确礼仪,标准礼仪示范,故事情景演练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准确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
4.多媒体动画和影视教学能够辅助教学。影视教学“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商务跨文化教学中,通过影视作品的实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商务活动的了解,有利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影视教学模拟商务环境让学生身历其境感受商务跨文化交际的魅力。例如,讲授日韩国家商务跨文化交际时引用典型韩剧情景,鼓励学生模仿表演,抓住重点内容。电影作品中商务谈判的场景也是良好的教学素材,比如将电影《中国合伙人》与美国人谈判的场景作为教学片断,让学生指出美国商务谈判的特点和技巧,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将商务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记忆深刻。
5.设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实验锻炼,让学生到企业亲身体验模拟跨文化交际,尽可能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感。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了解跨国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以及参与企业的工作,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商务跨文化交际的环境,迅速融通团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配合学校的 “暑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依据实习企业的情况,开展跨文化交际策划方案的分析、研究和撰写,并每年定期开展一到二次商务跨文化交际比赛。
三、商务跨文化交际考核创新
《商务跨文化交际》在课程教学方面,任课教师分别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场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尝试,最终以创新的考试考核形式有效地评议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由于课程性质,考试形式脱离传统的笔试考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国际商务酒会为主题进行考核。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期末考试以“某葡萄酒国际进出口公司商务酒会”为模拟背景,设置酒会的主办方致辞、入场自由交流、产品展示、自由提问、学生才艺展示、主考教师总结、点评等环节,要求参加考试的同学分别模拟酒会主办方以及日、韩、英、美等多个国家代表,以中英文双语应答,以此来考核学生在仿真跨文化环境下商务交际礼仪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情况给出单项分数,并根据一定权重合计总分。这种考核方式跳脱了传统笔试面试的形式,而以实务性情景模拟,来测试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实操技能。
创新的考核方式强调了考核过程,做到“学”中“考”,“考”中“学”;强调了因教施考,不再“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强调了全面考核,不仅考智力,还考素质,不仅考知识,而且考技能。
总之,商务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创新与改革从课程准备,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学校,教师,企业、社会应该积极配合进行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应该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双语教学,互动教学,配合案例分析,影视教学等一系列辅助教学,同时不能忽视实际商务环境的作用。随着外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与日俱增和我国本土企业对外经贸联系日益加强,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活动更加频繁开展,具备国际化视野,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商务人才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希望国际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能够培养出既懂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康莉.文化的边缘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深层障碍[J].外语教育. 2011(05)
[2]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02)
[3]苗淑华,邵迪.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9(02)
[4]王莎,管俊.案例教学法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教材在教学题材上分为阅读和视听教材;教学内容上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笔者所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开展选修课《跨文化商务沟通》四年以来,所使用的两套教材及其他辅助教材给予任课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具体到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特别是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还有所缺乏。跨文化交际之父E.T.Hall提出,语言是文化地图。语言本身的词汇使用和篇章结构代表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交流方式,语言学习最终目的是沟通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情景中,往往非语言如肢体语言、语气及空间和时间等占据整个交际的90%,另外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所采取迥异的方法,因此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本次研究的课题。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其间交际个体通过对新的、不熟悉的或变化了的文化环境的重新定位,与这些环境建立或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互利和功能健全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
跨文化英语教学分为五个层次:跨文化的词汇教学(文化意义对比),跨文化社会语言学(文化价值定位),跨文化语篇(内容分析———写作方法,词汇分布),跨文化的正负语用迁移和批判性评价(语言标准———唯英语论和跨文化标准)。前三个层次重点在于语言输入,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后两个层次为语用输出,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灵巧性。针对前三个层次,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跨文化交际的特殊性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国家间的交流,也包括本土各民族、地区和性别的不同文化交流。案例收集包括外交、新闻、广告、旅行、商务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文化冲突的表象及其原因是案例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客观真实性;(3)较强的综合性;(4)深刻的启发性;(5)突出实践性;(6)学生主体性;(7)过程动态性;(8)结果多元化。学习者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掌握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外国文化的价值观,正确评价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能运用所学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来灵活应付、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情况。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检测
为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为目标,课后作业设计除了传统形式的写作、翻译、大量阅读相关和课后练习,还有音频、视频和文化报告等形式。其中文化报告包括新闻评论(要求要从文化视角来评论),视频为文化习俗介绍(介绍一种当地的文化现象给外国人,或者对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和采访在中国生活学习的年轻人(主题是外国人在中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差异)、音频为采访外教录音(是关于文化主题,采访不限题材)。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活动和课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发现。以学生自选中国文化主题拍摄视频为例,其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虽然目前国内外文化贸易交流活动频繁,但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结合所学的相关跨文化理论,根据某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拍摄制作5至10分钟的短片视频,生动介绍该文化现象,如某礼仪具体每一个步骤;(2)各个小组负责的主题不能相同,如春节、婚礼、茶道、酒文化、新居入伙等,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兴趣来选题;(3)视频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创意发挥,模拟某个文化现象,或现场拍摄,注意声音、图像和字幕的配合,非自创内容不能超过该视频的5%。学生的视频作品得到外教们的一致认可,他们反映,的确从这些视频上学到了某个特定中国文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步骤上。学生们用英语把本族文化推销出去,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跨文化交际。但是在采访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寻求对象和解决拍摄中图像、声音的问题都给学生造成困扰,文化敏感度、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决定了该活动的成功与否。
四、结语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教学影响
近二十几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这一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涉外商务活动,与此同时,社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989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就对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有了一定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讲解,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英语+商务知识”。这种模式下所进行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误以为学好语言和商务知识就可以成功地进行商务交流了。商务交际是发生在具体商务情景中的交际,同时也受制于宽泛的交际环境,即文化的影响。因此,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了解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言语规则,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了解文化,在了解文化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有些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被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而在一些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利于这些管理人员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工作情景,帮助企业在这些国家良好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在全球化经济的大潮下,都有接触各种不同文化理念、价值观的机会,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双向沟通中尤其重要。
也有学者认为,在经济活动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如同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先进的技术一样,是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笔者阐述了现阶段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方法,旨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文化教学的更有效开展。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们容易步入一些误区。
1.将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忽视了专业特点。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而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的知识含量,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在商务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敏感度,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
2.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忽视学生将来的就业实际情况。因为学习目的语(英语)并不一定只是用于和目的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一方面,英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母语或通用语,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的还很大;如在跨文化沟通中谈及的空间关系学的内容中,中东人和美国人对陌生人身体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是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人们也常常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及文化习俗。沃尔夫森(Wolfson,1989)曾指出,不能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往往是强势文化社团)的交际文化来统领所有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的学习不同的交际文化。
3.将文化内容简单等同于目的语国家概况和其他普通文化,忽视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顾嘉祖认为:“文化现象可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被称作文化的深层结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及价值取向,以东方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尊崇儒教文化,中国社会一直推崇集体主义(collectivism),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组织内强调一致性和遵从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的标新立异不被认同,个人的感情不能在公众面前表露,在公众场合异性朋友之间不能太亲密。而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对立思考,独立判断,崇尚自由、平等,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社会鼓励个人的情感公开地披露,赞成个人享有隐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存在极大差异,思想决定行动,差异带来了行为方式的不同。如在中西方商务谈判中,我们可看到,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有不同意见时,中国谈判代表往往会就此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向上级领导请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才作决定。纠纷或危机发生时,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周围的舆论支持,很多应该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却习惯于通过“组织、关系”等方式来解决。而西方人则不同,遇到纠纷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知行合一,社会活动范围不广,知识面狭窄,所有的知识体系没有得到良好的运用和修裁。在授课中,教师只能肤浅地讲授一些知识概念和现象,对具体事件的分析不够透彻,对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全方面地讲授跨文化现象的知识。
文化差异性可以给人带来冲击程度不同的文化冲击,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在跨文化沟通中失败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有些人不能接受和包容文化差异,在精神上、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错过了许多学习机会,延长了适应当地生活的时间。从以上的分析看出,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误区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带来的,文化差异性带来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如何去了解这些差异呢?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去了解行为方式后面的文化差异性,避免沟通上的误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文化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和本校历年来学生的就业实际,在教学时深入挖掘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商业观念等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商务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2.课堂设计上要强调文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适量地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商务文化的独立的认知能力是外语文化教学的更为重要的另一个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曹文提出文化教学存在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而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提升自己的文化理解层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工作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容量。
3.教学模式要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应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通过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教师与学生分享案例思考的过程,体会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认识到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课堂内容应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它包含许许多多的因素,除了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还有一些适用于任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际的习惯和技巧(Snow,2002:21)。教师应创造和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广开渠道,让学生投身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接触、交往、观察和体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商务文化。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可以作为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项专项培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案例分析: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2)亲自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田野作业(field work),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5.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知行合一,增强个人的跨文化商务工作技能;邀请知名企业代表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专才为教师举办跨文化沟通讲座,加强教师的授课技能。
综上所述,学习一门语言,其本质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作为当今世界跨国交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浩如烟海。作为一名商务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在学习纯语言的同时接受这种理念,加强文化意识,拓展他们的视野,从而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4-107.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文化误解;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相同交际情景中对话的双方会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进而对同一会话内容或其中的某一伴随动作作出不同的理解与诠释。近年来,随着各民族持有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日益频繁,肢体等非言语行为因素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而由于非言语因素所引起的跨文化误解进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二、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非言语行为交际 (即 non-verbal communication),它包括肢体语言、手势动作、面部表情、交谈双方身体的距离、声音、语调及穿着打扮等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拥有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越来越频繁。而在实际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等因素作为一种伴随语言,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交际活动当中,甚至在有些语境中,这些非言语符号比言语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如果以上这些非言语行为信息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误解。作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同样应了解外国常用的肢体语言以及这些肢体语言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以免在交流中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使之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影响交际的进行,造成误解,闹出笑话。
三、跨文化误解案例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因而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或者,在想表达同一概念时,人们也会采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因素加以辅助。所以各民族就拥有了不同的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非言语符号,就可能会出现误解、困惑甚至矛盾、冲突。例如: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美国人的交谈情景:按照阿拉伯人的民族习惯,他们认为交谈时距离对方近表示友好;而美国是个注重个体空间感的国家,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他们会往后退,因为他们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于是,一方往前挪,一方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偏离各自最初的位置可能非常远。可见,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表达相同的意义,因文化的差异所选用的体态语也有所差别。而同一动作在不同文化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或对的。例如,在中国和其他很多国家,人们用点头表示“是”或“同意”,但在印度、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国,他们的点头却表示“否”或“不同意”的意思,恰恰相反,摇头或歪头才表示“同意”的概念。再如:在拉丁美洲人看来,触摸是一种“谈话”的方式,见面时拉丁人触摸表示问候。在拉美国家里,妇女见面要相互触摸 、亲吻和热烈拥抱,男子也是如此,然而非拉美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从来不像拉丁人那样相互触摸,初次见面时,只是相互点一点头或轻轻握一下手。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用肢体语言等非言语行为代替语言交际、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等实现交流的习惯。但是由于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差异,在拥有不同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类似的非言语行为所表达出的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而跨文化交际失败的种种案例也表明: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误解屡见不鲜,这种误解甚至会影响各国人民之间友好,造成沟通障碍,合作受挫等等。由此可见,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而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四、总结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非言语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交际活动当中。因此,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应多了解一些国外常用的非言语行为及其在实际交际中的确切涵义。我们应该在理解话语交际的同时,注意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运用,理解不同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同时,还应注意所有的非言语行为因素都应放置于其特定的语境下去理解,忽视语境的非言语因素诠释仍然是不完整的。总之,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特有的非言语行为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与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1]Barbour,A.Louder Than Words:Non—verbal Communication[M].Columbus,Ohio:Charles E.Meril Publishing Company,1976.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建设;教材内容
1.引言
我国英语教学历史已久,在英语教学发展初期,教师一直以教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目的。直到20世纪中叶,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发展给我国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语言与文化、语言与交际之间的关系被广泛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被引进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语言教学不能独立于文化教学之外,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还包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金虹2015)。英语专业教育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性,加强其在中、西文化间的交流能力对英语专业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已有不少高校在英语专业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专业教学原则。《大纲》是我国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依据(华维芬2010:28),其规定的教学原则也应在教材中有所体现。此外,根据我国跨文化交际学专家胡文仲先生对适宜本科生使用的教材的研究,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绝大多数教材关注的重点(胡文仲2006)。
在国外,为了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均提出培养学习者“核心能力”(keycompetence)的重要性,其中“交际能力”、“全球意识”、“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都是构建核心能力的关键内容。“核心能力”的提出直接影响了各国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也推动着教材内容的改变。在上述背景下,相关课程的教材研究亦不断增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文仲(1998)、何道宽(1999)对跨文化教材的对比研究,迟若冰(2010)对我国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参考文献的分析,沈本秋(2012)对我国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对比分析,索格飞等人(2015)对跨文化交际基础类教材和专业类教材的分析等。然而,从教材内容角度分析相关教材资源的研究并不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内和国际对外语学习者的共同要求,也是相关教材编写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对英语专业使用的跨文化交际相关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教材在体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时的表现。
2.相关概念
2.1文化
“文化”一词包含的内容极其宽广,多德把文化定义为作为群体的人类的身份、信念、价值观、活动、规范、习俗、交流、伙伴和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全部(Dodd1998:36)。克鲁伯与克拉克洪通过研究不同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总结出了164条可参考的文化定义(Kroeber&Kluckhon1952)。欧地和富兰克林认为文化体现在各种行为规范中,并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呈现(Oatey&Franklin2010:15)。跨文化交际学之父,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把文化视作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并把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技术性文化。显性文化是自觉自受的文化,比如宗教;隐性文化是模糊的、意识程度低的文化;技术性文化是意识程度高,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文化(爱德华•霍尔2010b:166)。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也是在学习该语言所折射出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根基,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学好这门语言是不可能的,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之中(胡文仲2004:8)。
2.2交际
交际是人们运用符号创造共享意义的过程(Lusting&Koester1996:29),符号可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呈现,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在表征事物时,运用的“符号”不尽相同。比如汉语“树”作为一种符号,代表了各种本木植物,在英语中,“树”则以符号“tree”表示,二者虽指代同一种东西,表意符号却不同。此外,交际时运用的符号对交际参与者都应具有意义,如果一方参与者无法对相关“符号”进行编码,交际的成功性便会大打折扣。文化决定交际,交际即文化(爱德华•霍尔2010a:145),语言是交际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基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说交际、文化、语言三者之间相生相融密不可分,语言学习者必须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2.3跨文化交际
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起源于美国,爱德华•霍尔所著《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被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我国对“跨文化交际”大体有三种译法,分别是: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CC),transculturalcommunication(TC)以及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C)。葛春萍和王守仁(2016)认为CC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强调文化交往,IC和TC都指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间的跨文化交际,强调文化比较。与葛春萍、王守仁不同,盖迪库恩斯(Gudykuns2007a:1)认为IC的涵盖面更广,指的是不同文化或不同文化人际间的交往,而CC则强调交际中“异文化”的比较。姜亚洲(2015:5)与盖迪库恩斯的观点类似,他指出,CC更强调文化之间的并存与比较,IC强调文化之间的交互,TC强调普遍价值。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我国当今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胡文仲2010)。
2.4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恰当、有效说”(Wiseman2003;Perry&Southwell2011;张卫东、杨莉2012),即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特定情境中,与异文化成员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能力。第二种是“多能力复合说”(Bochner&Kelly1974;Byram1997;文秋芳1999;陈欣2012),即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异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语言、交际、跨文化等能力的总和。我国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日趋增多,涉及范围也日益扩大,总的来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和培养方法的研究较多,对跨文化交际教材与跨文化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较少。事实上,教材是联结教与学的桥梁,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应体现在专业教材上。
3.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解答:我国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的内容在文化知识呈现、文化意识输出、交际实践训练上表现如何?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对象的标准为:由国内学者编著、2005到2015年间在国内出版的、供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述类教材(以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基础理论,传授基本方法为主)。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筛选出13种教材,并从中随机抽选了五种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跨文化交际教程》(刘凤霞2009);《跨文化交际学教程》(黄永红2010);《跨文化交际学》(熊丽君、刘学华2010);《跨文化交际学》(陈国明2009);《跨文化交际》(李建军、李贵苍2011)。
3.3研究思路与方法
外语教材的研究可从教材外部或教材内部进行,外部研究包括对教材介绍、封面、前言、目录、教学目标、教材可操作性的研究;内部分析更加深入,包括对教材内容、教材系统性、思想性以及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的研究(McDonough&Shaw2003:61;McGrath2002:31;Grant1987;Breen&Candlin1987:14-28;Cunningsworth2002:1-2)。本文是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属于内部研究。教材内容分析维度将以张卫东和杨莉(2012)构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为基准。之所以参考该体系,考虑有三:首先,该体系建立在调查测试基础之上,调查范围广,被试人员背景丰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次,该体系以中国外语教育为研究视角,符合本研究的旨趣。最后,该体系包含的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实践三个维度,对应了《大纲》中理解文化差异、认识文化差异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该要求也是对教材编写的要求。
4.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种跨文化交际教材在文化知识呈现、文化意识输出。
4.1文化知识呈现情况
总体来看,五种教材较重视对中国文化知识、对方风俗习惯、双方文化差别的介绍,对交际对方国家层面知识、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介绍较少。值得一提的是,五种跨文化教材中的四种都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一些教材在编排内容的时候,把某一具有可比性的中、西文化各列章节详述,十分清晰,比如熊丽华和刘学华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学》对中国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李建军和李贵苍主编的《跨文化交际》对中、西文化渊源的对比。实际上,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直接交流中,不了解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也是制约交际的原因之一(刘长江2003),我们在编制教材的时候,不应一概介绍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授也应受到重视。另外,从表1可见,几种教材对目的语国家的概况介绍很少,且比较混乱,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对象应是“英语文化”国家,其他文化固然重要,但是在编著教材的时候,仍需有的放矢,不能什么文化都介绍一点,而忽视了英语专业的跨文化需求。最后,许多教材都缺少对目的语国家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介绍,不同文化的国家有不同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比如美国人注重自由、平等、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则提倡容忍、不好竞争、爱国主义(陈国明2009:63-64)。交际时,若不了解对方所持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很容易产生误解,最终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4.2几种教材
在文化意识输出上做得并不理想。文化不仅提供了解释认知的基础,而且引导我们选择与归纳认知的对象(陈国明2009:45)。我们总认为西方人是开放热情的,而西方人则认为我们是内向谨慎的。这都是认知中的“刻板印象”,长期以往,“刻板印象”很容易发展成“偏见”。我们在教材编写时首先要抛弃主观偏见,尊重每一种文化,保证对各种文化客观陈述。此外,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仅罗列各种文化知识、介绍文化现象无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若不加解释,不善诱导,学生本身的文化认知与目的语文化一旦产生冲突,很容易造成偏见。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应该设定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文化,对异文化怀有宽容、包容之心,在积极主动地交际过程中要尊重他人文化、习俗、习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值得注意的是,五种教材中的四种都提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设,而“尊重对方的文化身份”这一维度都在该部分中体现。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强调交际时的开放与和谐。
4.3交际实践训练情况
五种教材都在各章节设置了案例分析和讨论题,对学生的交际实践训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总而言之,各教材更注重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分辨或对比训练。比如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workingroupsononeoftheverbalcommunicationbehaviors—findcultural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andmakeananalysisoftheresult。具体的语言和非语言得体交流的技巧、策略训练很少,我们在设置任务时,不仅要检验学生的“陈述性知识”,也应关注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李建军和李贵苍(2011:134-144)在所著《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六个原则,并附案例详述在不同情境中如何正确进行交际,该章节的内容很值得借鉴。葛春萍和王守仁(2016)曾言:“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首先是语言基础教学,包括词汇、语法、语义、语音、拼写、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在语言基础教学上嵌入社会文化因素……”可以说,五种教材并不热衷对语言的训练,就内容而言,“跨文化”所占比重大于“交际”。
5.结语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93-01
一、关联理论概述
法国的Sperber和英国的Wilson于1986年合作出版了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关联理论由此诞生。它对古典格赖斯理论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支配着人们交际的实质――明示推理认知过程,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的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此外,关联理论还认为话语的关联性使用度衡量的可能是最为相关也可能是关联性较小。它是受认知语境效果和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两方面因素制约的。关联原则由交际原则和认知原则组成 ,它强调的是交际者和交际对象在社会和情感两方面心理上认知 ,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获取最佳关联 ,按照关联理论框架 ,关联才是交际中最根本的因素 ,因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 ,这种关联能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论 ,从而才对话语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反应。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两个最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语用现象分析
本文试图运用关联理论的交际与认知原则,认知环境假设、推理及认知环境的互明等理论,分析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中会话含义的理解问题,并进一步阐释跨文化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现象。Sperber &Wilson 提出了互明和认知环境两个重要概念。所谓认知环境,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互明就是双方共同明白的信息或事实。认知环境的互明是人们交际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对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且其中一方或双方可以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言语交际者而言,如果双方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认知环境是互明的,交际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事实上,在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相互认知环境在很多方面―诸如一些百科信息 、逻辑信息和词语信息,以及道德、博爱、自由等价值观方面的信息等―都有相同之处或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之下,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假设、认知语境的推理过程很少会出现障碍,语言交际就不可能失败。由交际双方彼此互明的认知环境而导致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并且也由于这种交际类似于Sperber & Wilson 以及很多中国学者( 何自然,何兆熊,熊学亮,徐盛桓等) 都作了大量探讨的同一背景(互明的认知环境) 之下的语言交际行为,这里仅举一个简单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成功的例子加以说明。
事例:一位美国学者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她下榻的宾馆与会议地点(北京大学学术报告厅) 驱车(正常不堵车情况下) 大概有二十分钟的距离,会议8 :30开始,由于旅途疲劳,起床稍晚了一点,8 :12跑出宾馆,叫了辆出租车。这位美国学者不会说汉语,恰巧出租车司机会讲英语。上车后, (A = American scholar ,B = Chinese Taxi driver)
C: Hello ! Where are you going ?
A: Hi ! The Academic Report Hall of Beijing University. Could I get to there before 8 :30 ?
C: If there would have always been green lights in the drive,…
A: Oh ! My god !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主要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C 并没有直接告诉A 能否在8 :30之前抵达,而说了句“如果一路上都是绿灯的话”。这种情况下,A 根据彼此互明的认知语境,既百科信息“绿灯”和逻辑信息“大都市驱车很难碰到都是绿灯的情况”进行“语境假设”, 进而进行“语境推理”, 取得一种“最佳关联”,推测出了C 的会话含义―8 :30 之前无法到达,你也不能准时进入会场了。
三、结论
像所举事例取得成功的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都是日常文化交际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关联理论中都得到了深入的阐释。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探讨并认为,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共性”使得跨文化言语交际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交际双方应取得最大化的认知语境的共性。认知语境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失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协作学习
一、引言
经过在中国的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近三十年的讨论、研究和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之一。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担负起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目前,从高职高专到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均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经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4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课教材已出版超过50种。尽管这些教材各有不同,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均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大篇幅的讨论。可见这一课程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密切关系。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课中的具体课例为基础,探讨如何在协作学习模式下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和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解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这一概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论述。 Ruben(1976)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至少七项内容;Kim(1991)提出了一个以适应能力为核心的更为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观。Dodd(1995)综合前人的观点列出了一个多达二十余项的单子;Perry 和 Southwell指出( 2011: 455),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下过定义, 虽然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 但是学者们所下的定义和所作的理论概括都承认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在跨文化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成分已达成一定共识。虽然措辞不一,但所包含的要素可归纳为认知(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三个层面的能力(Imahori&Lanigan,1989;Byram,1997;Earley&Ang,2003;Lustig&Koester,2007;贾玉新,1997;毕继万,2005;张红玲,2007)。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逐渐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之一。这一趋势,在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中有明确体现。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有关英语专业规范的介绍也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胡文仲教授(2013)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并非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完成,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外语专业的诸多课程都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教”。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三、协作学习模式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协作学习模式简介
协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L)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形式。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及相互合作的态度,对同一问题用各自的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Johnson et al.(Johnson,1999)将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分为五个部分:(1)积极的互相依赖;(2)面对面互促交流 ;(3)个人与小组的职责;(4)人际与小组交流技能;(5)小组组织工作。
这种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践、个体责任、资源共享和社交技能等。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沟通及对差异的包容能力。从某种程度说,协作学习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培养交际能力的途径,将其运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可谓相得益彰。
(二)跨文化交际课例介绍
如前文所提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可归纳为认知(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三个层面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所必需的认知(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
这里笔者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几则课例为基础,探讨一下如何在协作学习模式下从认知(知识)、情感(态度)、行为(技能)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跨文化交际认知(知识)的培养
区别于英美文化概况等文化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的认知(知识)并不只局限在对异文化的政治经济状况、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知识的了解,也不仅限于让学生获得某一文化中的具体事例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而是让学生能学会从自己的文化视角观察、理解和分析任何一个新文化现象,培养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敏感性和理性的跨文化意识。正如许力生所说(2000),我们的跨文化能力研究和跨文化教育常常脱离中国文化的背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沟通需要交际双方都能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所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
基于这一理念,在讨论跨文化交际领域主要理论体系――各种文化价值观体系和行为模式体系的理论的章节中,笔者将学习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从自己的文化视角去观察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用这一认知框架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教学过程为: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各小组共同讨论教材价值观理论内容,如Edward T. 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high-low context cultures)、Hofstede的文化维度(cultural dimensions)以及Kluchhohn的文化取向(cultural orientations)。在交流对理论理解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一系列子主题:言语行为中体现的价值观差异、人际关系中体现的价值观差异、教育模式中的价值观差异、广告营销中的价值观差异、同一文化价值观的动态变化等。各小组选择一个子主题进行课外小组调查。借用互联网信息分享,小组成员通过内部分工完成相关视频、文本材料的搜集,分析显性现象下隐含的隐性价值观差异。并将各自的调查综合,用PPT形式在课上汇报。各小组互相就各自汇报内容做交流。
团队的合作使学生加深了对价值观差异的了解,增强了识别差异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同时在协作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有各自明确的分工,又在此基础上相互积极地依赖,锻炼了合作技巧、沟通技能等。
2.跨文化交际情感(态度)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态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否愿意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仅仅愿意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态度去交流。外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态度是指对待持有与自己不同价值观念、遵守不同行为规范、采用不同意义系统的人们的态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被大量西方英语国家的交际方式、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所包围。跨文化交际课中除了让学生认识文化差异,还应引导学生持有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态度。
出于这一目的,笔者在进行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刻板印象(stereotype)和偏见(prejudice)等概念教学时,也采用了协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审视自身的文化态度。具体教学过程为:将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上述概念的理解。并由各小组选取感兴趣的概念,针对这一概念设计问卷。各小组问卷由教师参与修改后,在课堂和学校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各组学生通过内部分工,完成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数据分析等环节。通过总结调查结果,审视自身和在校学生的文化态度,并做出分析和评论。
通过协作学习,各组成员在互相配合下完成了个人较难完成的问卷调查任务。这样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协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合作技能。通过各组的实际调查和汇报交流,学生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认识到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和成见的普遍存在,并从自身出发,意识到了正确跨文化交际态度在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努力消除偏见,摆脱仰视和歧视任何一种文化的态度,培养文化相对论思想和跨文化意识。
3.跨文化交际行为(技能)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行为(技能)层面主要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变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异文化环境中做事的能力等(胡,2013)。知识和态度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将它们转换成行为技能才具有实际意义。在以上提到的各种能力中,语言能力比较具体,可通过讲课等方式习得。传统的英语教学也一直以语言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标准和目标。而其他一些能力的培养,很少在英语学习中谈及。除了传统教学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缘故,另一原因可能在于这些能力很难在课堂中教授,而主要是在实际生活和交际中培养。虽然课堂不能呈现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我们可以将一些理论总结并结合大量案例阅读和分析,让学生获取二手经验,作为今后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指导或技能指导。课堂外也可鼓励学生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并分析总结交际心得。
笔者在关于与陌生人交际的焦虑/不确定因素管理(anxiety / uncertainty management)、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和逆向文化休克(reverse cultural shock)等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制定采访内容,寻找采访对象。面对面采访在中国学习、工作或是短期旅游的外国人,让他们提供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真实案例,并编辑成册,作为共享分析材料。
通过协作的小组模式,学生一方面克服或降低了自身的交际焦虑,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组内成员间的互相信任和有效合作。利用个人的社交网络或单凭自身的社交能力找到被采访者,也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这一任务,除了能搜集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对于学生本身,与外国人的面对面访问,也是亲身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的体验。通过一手的跨文化交际感受,加深了对书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和提高潜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语言―文化―交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类活动系统。外语教学不能脱离文化和交际形成单一的语言形式的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如何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认识这一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这一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大任务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课中利用协作学习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建构。小组协作增强学生交际意愿和交际信心的同时,学生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更有效提高。 当然在小组协作模式中如何围绕教学主题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全程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对教师来讲也具一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Ruben,B.D.Assessing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for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J].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1976:334-354.
[2] Kim,Y.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 syste-m-theoretic view.In S. Ting-Toomey&F. Korzenny(eds.)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Newbury Park:Sage,1991.
[3] Dodd,C. 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ondon:Williams Brown,1995.
[4] Perry L&Southwell L.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and skills:Models and approaches[J].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11,22(6) :453-466.
[5] Imahori T&Lanigan M.Relation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9,13(3):269-286.
[6] Byram,Michael.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7.
[7] Earley,P.C.,&Ang,S.Cultural intelligence:Individual interac-tions[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 Myron W. Lustig&Jolene Koester.跨文化能力:文化间人际沟通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0] 毕继万.第二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1):66-70.
[11]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 高教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7.
论文摘 要:本文从分析文化及文化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观念内涵着手,探讨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全国一体化及资讯时代的到来,社会上迫切需要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这确实值得外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下面试从外语教学中必然涉及到的“文化能力及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重要影响因素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关于文化能力及文化
“文化能力”是近几年外语界频繁使用的新术语。人们通常所指的文化能力就是对文化知识,特别是交际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对目标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间的差异的对比和识别能力。这类文化知识掌握得越多,那么文化能力也就越强。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应该对礼仪习俗、风土人情、典故逸闻、词语表征、时事政治等表示出较大的兴趣,这就是“文化”。正如有的人类学家所说,文化是一种近似(approximation),一种倾向(tendency),一种抽象(abstraction)。对异域文化的了解、理解和善解是需要时间的,是要经过反复接触、体察、对比、探究、反思、感悟、归纳、积累的。诚然,了解和学习异域文化并非等同灌输和崇拜异域文化,而是欣赏和尊重优秀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树立文化平等观,加强文化传播和文化交融的主动意识,这是学习外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总体而言,一个国家或民族具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特征性文化,如我们常说的浪漫的法国人、保守的英国人、严谨的德国人、奔放的西班牙人、散漫的意大利人、爱酒的俄国人等,尽管比较随意,但他们的文化特征,从中可见一斑。
通俗而言,文化无处不在,文化随处可见。然而,仅有极少数的文化内容是显性的,大部分的文化是隐形的,犹如巨大的冰山,只有顶端一小部分露出海面。因此,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并提示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隐形文化部分,学生还可利用其生活、工作阅历、想象力、相关资料等来品味教学内容中隐藏着的文化差异所在,并在教师的知道中去印证、核对其理解是否正确。
2 关于交际能力
最早提出“交际能力”的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人类学家Dell Hymes。他给“交际能力”下的定义是一种“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的能力。交际能力涉及四个特性:(1)语法性(possibility),相当于语言能力;(2)可行性(feasibility),即可接受的程度;(3)得体性(appropriateness),语言要符合即时场景,恰到好处;(4)现实性(performance),的确是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是集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词语概率等要素的综合能力。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意味着必须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要素(词汇、语音、语法)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在社会生活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促进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现代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授外语的同时,必须实施文化能力的培养,即在目标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和对照异同点的方法,有意识地导入相关目标语的文化知识、背景材料、语境特征、语用规划、思维图式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语学习。这种文化能力也有人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或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顺畅、得体、有效的交际的能力)。
在一种语言材料中,字、词、句、篇章以及语言思维的模式、言辞表达的语法规则、逻辑推理的惯常形式等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发生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发生了。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必须平行共进,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当然,非语言交际能力(nonverb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也应视作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手势、身势、眼神、表情、体距、体触、服饰、打扮、沉默、时空观念等。其中,体态语(body language)是最重要的。值得一提的还有副语言(paralanguage),亦称伴随语言,包括音质、音幅、音量、语速以及某些在会话中发出的非语言的声音。下面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交际能力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2.1 词语案例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人们经常与水打交道,而中国人在亚洲大陆繁衍生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转贴于
2.2 语法案例
汉语注重语义表达,而英语则讲究文法的正确。基于这种差异,让西方人去写出想中国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样通篇没有动词的诗词很困难,而中国人也往往注意不到“I get up early every day.”和“I got up early today.”中因时间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动词形式。
2.3 思维案例
“If you ever think he is lazy,think again.”如直译为“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再想一想吧。”按照汉语思维习惯与原文相符,但由于忽略了在特定环境下英语习惯表达的特点,而没有将原文的意思完全翻译出来。应译为“如果你认为他懒的话,那你就错了。”
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对的最大难点,所以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族语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学会用英语思维去构建句式,最终使学生自觉地顺应英语语句结构,从而用英语思维。
3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能力,也是一种现代社会理念在多元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可视作微观层面上的一种世界观、哲学观、文化观和社会观。众所周知,美国既是一个移民国家,又在海外不断扩张,移民、驻外人员和军队都需要了解和适应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学应运而生。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政府机构、情报机构和军队首先对涉外人员实施跨文化交际培训,后来又逐渐演变成大学里的正式课程。随着各领域国际化进程的急速推进,跨文化交际培训和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人们也逐渐注重强化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大学也开始教授这类课程,它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也可视作宏观语言学,有些专家称之为文化语言学,它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在国内,很多学生爱学英语,却无视、漠视、轻视英语赖于存活的英语文化。从跨文化交际学视点看,就是缺乏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a lack of sensitivity to and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脱离语言文化来学或教语言是学不到或教不到语言精髓的,也是违背语言的自然属性:跨文化交际为了跨文化交际。
要做到语言得体,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由于缺乏文化能力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失当或失体的例证不胜枚举。如restroom这个英语单词仅从表层去理解,是“休息室”的意思,但在美国英语中就指“厕所”。在公共建筑物里,休息场所应用lobby或lounge。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存在方式。它的表面凝聚着历史,深层积淀为文化(中国语言里复杂细腻的“堂”“表”亲之别源于亲情裙带观念;英语中涉及“牛”,ox,bull,cow,calf,buffalo,cattle,beef,veal,butter,milk,cheese等,从中可见牛在西方人生存环境中的地位。)可见,外语能力不等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外语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因素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可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2)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知识文化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特定含义的注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如历史性的课文内容要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等的内容。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
(5)专门讲解法:当讲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等作品时,对其中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的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其中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
(6)文化讲座法:定期、限时、有的放矢地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阶段开设“英国概况”,第二阶段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于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7)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配合对游戏规则及历史渊源的讲解,学生便可对其文化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而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只有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在外语教学中适时导入跨文化的内容,就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有利于避免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从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