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级会计条件和要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适应会计工作需要,在总结多年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经财政部、人事部研究,现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调整问题
将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科目合并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科目不变。调整后,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个科目。从20**年度起,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将按照调整后的3个科目进行。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仍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二、考试科目衔接问题
为保证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调整的平稳过渡,在20**年度,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考试科目考试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在20**年度考试中,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实务(一)科目的考试;虽已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也可报名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
(二)20**年度未通过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在20**年度报名时需参加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
(三)参加20**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两个科目考试的合格成绩,仅在当年有效。自2006年度起,停止中级会计实务(一)和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的考试。
(*)20**年度首次报名参加中级资格会计实务科目考试的人员,按照调整后的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进行。
三、考试成绩管理问题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港澳居民参加考试问题
(一)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关于允许港澳居民参加内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复函》([20**]港办交字第170号)精神,对符合财政部、人事部《关于修订印发〈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20**]11号)规定的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港澳居民在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的规定,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
五、其他有关事项
(一)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新修订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并用于20**年度的考试。
(二)20**年度需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原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的人员,可继续按照20**年度中级会计实务(一)或中级会计实务(二)科目考试大纲的要求复习备考。
(三)请各地及时向社会公布本通知要求,并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准备工作。
各位考生: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8〕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网上报名相关要求
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缴费。
(一)报名条件
1、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具体条件
(1)中级资格
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条件之一,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③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④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⑤取得博士学位。
(2)高级资格
同时具备基本条件和下列两个条件,在吉林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相关专业是指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对取得相关专业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及方法
中、高级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3月12日至3月30日,不安排补报名时间。考生可登陆“吉林省会计网”(网址:jlkj.gov.cn/)点击操作窗口下的“初、中级会计人员管理”或“高级会计人员管理”内的“考试报名”按钮,进行中级或高级会计考试网上报名。
(三)现场审核、缴费时间
3月12日至3月30日(节假日、双休日除外)为现场审核、缴费时间。考生在网上报名完成后,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到报考所属考区财政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及缴费。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报名手续,逾期不再办理。考生应本人到审核现场进行报考审核,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场的,需提交考生亲笔书写的委托函,承诺考生信息准确、真实,方可由他人负责代审。
(四)现场审核时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经考生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并由考生亲笔签名的《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
2、按照报名条件要求,提交学历(学位)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A4纸);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张(A4纸);
4、与上传报名系统同版的一寸白底免冠证件照片2张(贴在身份证复印件上)。
(五)网上报名需注意的事项
1、选择考区。考生按工作属地原则选择考区,其中:省(中)直驻长春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长春市省中直考区”;长白山管委会及省(中)直驻其他市、州单位的考生就近选择考区;公主岭市单位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公主岭考区”。
2、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考试级别、科目。
3、填报信息。报考人员必须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填报相关信息。对于采取伪造学历、提供虚假证明等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参考资格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取消考试资格及考试成绩。在审核缴费前,考生可以凭报考注册号登录网站修改本次报名信息。2017年度通过部分中级考试科目的考生,在2018年度网上考试报名注册时务必按照2017年报考时所填报的个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如实填写,因填写错误导致2018年的考试合格成绩与2017年的合格成绩无法合成的,后果自负。
4、上传本人照片。财政部统一要求上传考生本人近期的白底免冠证件照片(按照报名网页上的照片上传说明进行操作),且清晰反映本人特征。质量不合格的(不清晰、背景颜色不对、非证件照等),现场审核点将不予审核通过,考生必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照片方能再次进行报考审核。
5、打印报名表。考生在网站填写完报考信息后,自行下载并打印《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网上报名考生信息表》并亲笔签名,确认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由所在单位或档案存放单位审核加盖公章。
(六)现场审核、缴费地点及咨询电话
1、驻长中、省直单位考生及长春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长春市财政局综合办公楼C座二楼会计服务大厅(长春市前进大街2688号)。
(1)中级: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0431-89865971;
(2)高级:长春市财会人员教育中心,0431-89865795。
2、吉林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吉林市财政局会计处(吉林市松江中路83号),204室审核0432-62049068,215室缴费0432-62049102。
3、四平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四平市财政局五楼会计科(四平市铁西区政新街1号),0434-3215082。
4、辽源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辽源市财政局会计科(辽源市人民大街3386号),0437-3252494。
5、通化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通化市财政局二楼223办公室(通化市新桥路259号),0435-3502223。
6、白山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山市财政局会计科(浑江区长白山大街2726号),0439-3226392。
7、白城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白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四楼(白城市海明东路25号,原盛世体育),0436-3219892。
8、延边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延边州财政局三楼308办公室(延吉市延龙路608号),0433-2876047。
9、松原地区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松原市财政局会计科,后楼104办公室(松原市长宁南街2050号),0438-5075053。
10、公主岭市考生审核、缴费地点及电话:公主岭市财政局一楼会计科(公主岭市新开街三号),0434-6869019。
二、考试级别和考试科目
1、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2、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考生,取得“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凭考试成绩合格证书及相关评审材料参加高级会计师(副高)资格评审。
三、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度中、高级资格考试大纲。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一)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8日—9日举行,共两个批次。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
中级资格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项目 内容 一、政治条件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法规及各项制度,忠于职守,近5年在本单位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二、学历、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条件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会计资格2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2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7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三)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1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四)获得大学专科学历15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五)获得中专学历20年以上,取得中级会计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会计相关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或取得注册会计师或相关执业资格7年以上)
(六)具有会计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二)高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于9月9日(星期日)8:30-12:00举行。《高级会计实务》科目为计算机无纸化开卷考试,考试时长为3.5小时。
五、考试收费
根据《关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会评[2017]1号)和《吉林省物价局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吉省价收[2017]233号)文件执行。中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4元,考务费每人每科6元,合计每人每科50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高级无纸化考试费每人每科43元,考务费每人每科15元,合计每人每科58元,考务费向考生收取后上缴财政部。
需要开具报名费收据的考生,请于2018年4月6日前(节假日除外)携带身份证、报名回执表到各市(州)财政局考试管理机构开具,逾期不补。
六、准考证打印方式
准考证打印采取考生自行网上打印方式,省财政厅将在吉林省会计网(jlkj.gov.cn)另行通知准考证的打印时间及打印方法。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 高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5〕 24号)规定,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 高级资格考试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16年3月1日至31日,考试时间为2016年9月10日至12日。为确保我省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 高级资格考试报名及考务工作顺利进行,现将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报名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具体条件
1、中级资格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②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③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④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⑤取得博士学位。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报考人员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提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或学位证书、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明材料。
2、高级资格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①《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基本条件。②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黔人社厅通〔2014〕60号)中规定条件。
各地会计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在组织考试报名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报名条件,认真负责地做好报名资格的审查工作。在报名资格审查中,应审查报考人员登记表(特别是从事会计工作年限)、学历(或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的原件。不得以证件复印件代替原件进行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报考。
(三)报名时间:全省中、高级资格报名时间统一为3月5日至3月27日,现场审核确认时间为3月15日至3月31日;具体审核确认时间及地点由各市(州)、贵安新区会计考办在上述时间范围内确定,并于报名前向社会公布。
(四)报名方式: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网上报名。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贵州财政会计网kj.gzcz.gov.cn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名点确认报名信息,也可以直接到报名点进行现场网报。
(五)报名收费:按省物价局《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批复》(黔价费〔2006〕294)号规定执行。
(六)各报名点应选派人员专门解答报名疑难问题,并审查报考人员报考序号、报考科目、档案号等,尤其是上一年度考试有合格科目的考生,必须按上一年度的档案号填写,对填写符合要求的“报名表”进行验收。
对于考试报名工作中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全国会计考办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如遇特殊问题,请及时向省考办反映,不得自作主张,自行处理。
二、考试科目
(一)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由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达到贵州省当年评审使用标准的,由贵州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省级合格证。
三、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考办印发的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大纲。
四、考试时间及考试方式
(一)考试时间
中高级考试于2016年9月10日-12日举行。中级资格《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5小时
中级资格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及批次如下: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及科目
考试批次
9月10日
(星期六)
9:00-11:30
财务管理
第一批次无纸化考试
14:00-16:30
经济法
9月11日
(星期日)
9:00—12:00
中级会计实务
14:00—16:30
财务管理
9月12日
(星期一)
9:00—11:30
经济法
第二批次无纸化考试
14:00—17:00
中级会计实务
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日期为9月11日,考试时间为9:00—12:00。
(二)考试方式
2016年中级资格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高级资格仍实行纸笔考试。
五、考务日程
(一) 2016年3月5日前,各地考办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考试方式、报名日期、现场审核确认缴费时间、报名地点及报名方法,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中、高级资格考试报名工作。
(二)2016年8月20日至9月5日,考生自行登陆贵州财政会计网打印中、高级资格考试准考证。
(三)2016年9月10日-12日组织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
(四) 2016年10月30日前,在贵州财政会计网公布中、高级资格考试成绩。
(五)2016年11月30日前,各地考办将本地区考试工作情况总结报省考办。
六、其他要求
(一)各地考试管理机构应按统一规定的程序组织网上报名工作,严格把握报名条件,认真负责地做好报名资格的审查工作。
(二)各地考试管理机构应分别于各级别考试开始5日前完成对监考人员、考试工作人员的培训等各项考前准备工作,并做好防范和打击作弊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引言
《中级会计实务》是全国中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其考试难度相对较大。原因在于该考试涉及知识点众多,综合性和实务性较强,考生受知识水平制约、工作范围所限,使其成为全国中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考试中公认的拦路虎[ 1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该科目的考试,多位学者以及一线的会计职称考试培训专家历年来对《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作了深入而持续的研究,例如:高志谦[ 2 ]依据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内容所做的调整,对试卷中各题型的命题特征及考点进行了解析,并着重就计算分析题的考点和题目设计模式进行了预测,相应列举出了典型案例;张志凤[ 3 ]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考试动向的把握,编制了当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模拟试题,以供考生复习参考;李维清[ 4 ]基于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以“3年”为一个周期的命题规律,通过梳理2012―2014年3年的考试真题,观察相应考点的分布情况,归纳出了考点的出现“规律”,并据此提出了一套复习策略。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得到了诸多杂志的连年刊载,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再一一列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不难看出,现有关于《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现有文献几乎都提到了考试的“命题规律”,并将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前提来预测未来的考试;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多以过去3年的真题为依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第三,在判断命题规律和考点预测上,研究者或多或少结合了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考试动向的深刻把握,但具有一定的主?^性。
在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大数据思维及其相关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贝叶斯模型分析,来挖掘《中级会计实务》的主观题命题规律。贝叶斯模型作为一种分类工具和预测工具,在先前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都有良好表现[ 5 ]。与多数的回归方法相比,贝叶斯方法对于变量的总体分布没有要求,而且可以轻松地应对包含不完整的中介变量与相互作用的变量间复杂联系建模。对于样本观察值来说,贝叶斯方法也不要求必须是完整信息,含不完全数据的观察值依然可以用来训练或检测模型,贝叶斯模型具有更优秀的可解释性和更易理解等优点。本文基于2006年至2016年《中级会计实务》试卷中的主观题部分,先归纳出各年出现的考点,进而运用贝叶斯模型计算出各个考点出现的条件概率,并根据其相关性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考点关系网络图,试图揭示该科目主观题的命题规律。
二、主观题命题规律研究
(一)主观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分析
2006年6月财政部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10月又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鉴于新准则的颁布使得《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大纲产生显著调整,因此本文最大程度地选取了新准则颁布以来的考试真题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2006年至2016年共计12套考试试卷(其中,2016年有两套试卷)主观题的梳理,提取了主观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一道主观题往往会涉及多个知识点,即对多个考点进行复合型考查,比如,2006年第五题的第1小题中,同时考查了3个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以及债权重组的会计处理,考生只有同时掌握3个知识点才能正确解答此题。有的考题甚至出现了3个以上的知识点,比如2008年第五题的第2小题,同时考查了5个知识点。
(二)各考点出现的频次分析
根据表1所提取的知识点,对其进行汇总分类,将考查相同内容的归类为一个考点。比如在2016年(一)中,第四大题第2小题考查了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以及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处理,笔者在此将其合并为对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计提折旧、减值准备、处置的一个考点。对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都作了相同处理。整理后共总结出27个考点,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将27个考点与其出现的年份相对应,并计算出相应考点的出现频次,编制了表3,该表注明了考点、题号及其总计出现的频次。比如考点3“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相关转换”在这10年的主观题中总计出现了6次,分别是:2007年第四题第1小题、2010年第四题第2小题、2012年第五题第2小题、2013年第四题第1小题、2014年第五题第2小题以及2015年第五题第1小题。根据出现的频次,考查频次最多的首先是15考点“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投资抵销分录(资产负债表)”以及18考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各考查过8次;其次是23考点“固定资产的相关内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以及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共考查过7次。根据出现的频次,考生在准备考试时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高频考点。
(三)各考点相关性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考点与考点之间并非是独立的,考点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接下来就对考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倘若两个及以上的考点出现在同一年的相同考题中,即为考点之间存在相关性。倘若大于两个考点同时出现,则视为两两相关。根据表3,使用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Netdraw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图像化处理[ 6 ],可以得到考点关系图,如图1所示。
下面就图1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从相关性的角度将考点分为三类:
(1)独立考点的考查:图中左上方单独的四个点分别是1、10、16和21,表明这四个考点易单独成题,不与其他的考点相关联。
(2)双考点的打包考查:下方单独的两条线说明了9考点和11考点,19考点与20考点易配套出题。
(3)多个考点的混合考查:如果考点的连线越多,说明它与其他考点的相关性越高,最多的是8考点,共有9条线,它与4、5、7、13、18、22、23、24、27考点都有相关性;其次为4和18考点,分别有7条连线。考点的混合考查,对于考生熟练掌握各考点并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
通过图1可以看出考点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并未就其相关性的强弱进行量化。为了明确其相关性的强弱及概率大小,笔者对表3考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整理分析,出现频次最多的3次,分别为8考点与18考点,8考点与23考点,14考点与15考点。从中提取出出现频次较多(出现的频次数大于等于2次)的关联,列出了表4考点交叉出现矩阵图,横纵坐标为考点编号,矩阵内数字代表两个考点在一年考试同一题中同时出现的频次。从表3已知8考点为高频考点,而表4得出当8考点出现时,18与23考点伴随出现的可能性也较高。这就为考生指明了方向,在备考时进行捆绑式复习。
为了量化分析此问题,对某一考点出现后另一考点交叉出现的情况计算条件概率,若P(A)>0,那么在A发生时B的条件概率可以表示为:
P(B│A)=■
同时,在此项问题的分析中,每一项事件(即每个知识点出现时)构成了完备事件组,根据贝叶斯公式,对任意事件A,P(A)>0,有以下公式:
P(Bi│A)=■=■
根??贝叶斯公式,为了简化得到的答案,除去单独出现的考点1、10、16以及21,以列为条件,可得到表5。从表5中可发现,最大的条件概率为0.28%,以第24行第8列带阴影的数据为例,即P(24│8),此数据代表了当24考点出现时,8考点出现的概率。
高概率的事件更易发生,P(24│8)、P(27│8)、P(26│12)、P(17│15)、P(20│19)、P(17│18)、P(24│23)、P(2│25)的概率是最高的,相关性是最强的。
由表4可知,15和18考点出现的频次数是最多的,应当重点关注,行是15的数据代表了15考点出现时,其他考点出现的条件概率,14考点的条件概率最高,所以要重点关注14考点,其次为3和18考点,再次为17和25考点。当18知识点出现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8考点,其次为15和22考点,再次为4、5、7和17考点。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表1―表3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15考点“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投资抵销分录(资产负债表)”和18考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出现的频次最多,考生应重点复习。
京财会〔2018〕438号
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人事(干部)处,各人民团体人事(干部)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会考〔2018〕1号)文件精神,2018年度中级资格考试全面采用无纸化考试,高级资格考试实行无纸化考试改革,现将2018年度北京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日期
中、高级资格考试定于2018年9月8日至9日。
二、考试方式
2018年度中级资格考试和高级资格考试均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
三、报名条件
(一)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本着属地管理原则,现工作地或户籍所在地为北京的报考人员方可报名。
(二)中级资格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二)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四)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五)取得博士学位。
(三)高级资格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二)获得本科毕业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
(三)获得本科毕业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满3年,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均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会计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会计行业法规的主要起草人。
(四)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讲师(必须是在会计岗位)、工程师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满8年或取得其它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根据《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学历与会计工作年限问题的通知》(财会[2000]16号)规定,报名条件中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应计入会计工作年限。会计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2018年年底。
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报考人员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在审核验证时提交报名信息表、学历或学位证书、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等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四、考试科目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高级资格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参加高级资格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在网上下载打印考试合格成绩单,三年内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有效。
五、考试大纲
使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18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大纲。
六、考试费用
北京市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报名费用为每科目56元,高级资格考试报名费用为70元。
七、考试时间
(一)中级资格:《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长为3小时,《财务管理》考试时长为2.5小时,《经济法》考试时长为2小时。
中级资格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及科目 考试批次 9月8日
(星期六) 8:30-11:30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批次 13:30-16:00
财务管理 18:00-20:00
经济法 9月9日
(星期日) 8:30-11:30
中级会计实务 第二批次 13:30-16:00
财务管理 18:00-20:00
经济法
(二)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5小时,考试日期为9月9日(星期日),考试时间为8:30—12:00。
八、报名、资格审核、缴费、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
2018年度北京市会计专业技术中级、高级资格考试采取网上报名、网上付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现场审核的方式。报考人员应认真阅读网上报名提示,按照报名系统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和付费。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中级资格 高级资格 网上报名
时间 2018年3月10日至3月22日
8:00—24:00 2018年3月10日至3月22日
8:00—24:00 首次报考人员现场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时间 2018年3月25日至3月27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 2018年3月25日至3月27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7:00 网上付费
时间 2018年3月10日至3月31日
8:00—24:00 2018年3月10日至3月31日
8:00—24:00 网上打印
准考证时间 2018年8月30日至9月9日 2018年8月30日至9月9日
具体说明:
(一)网上付费时间截止后不能再付费。
(二)网上付费成功后,报名成功。(考生必须在3月31日前自行登录http//:kuaiji.bjcz.gov.cn上的报名系统查询确认自己的报名状态。)
(三)打印准考证时间截止后不能再打印准考证。
(四)因北京市机位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考生存在跨区考试情况,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五)首次报考人员现场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地点见附件二。
九、2018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中级、高级资格考试网上报名、付费及打印准考证网址:kuaiji.bjcz.gov.cn/
十、考生注意事项
(一)北京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按照“首次报考人员”和“非首次报考人员”两类人员管理。
首次报考人员:2018年度首次报考中级、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及以前年度报考中级、高级资格考试的考生资格审核通过但是拍照、指纹、身份证录入及缴费没有成功的人员。
非首次报考人员:2014年以后在北京地区成功报名中级、高级资格并通过现场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的人员。
(二)中级首次报考人员需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资格审核时应携带报名信息表(需加盖单位人事公章)、学历证书原件、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同时,非京籍考生还应出具下列证件之一:
1.北京市居住证;
2.军官证、士官证(北京地区现役军人);
到现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进行网上付费。
(三)高级首次报考人员需到现场进行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资格审核时应携带报名信息表(需加盖单位人事公章)、学历证书原件、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中级职称证书原件,同时,非京籍考生还应出具下列证件之一:
1.北京市居住证;
2.军官证、士官证(北京地区现役军人);
到现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进行网上付费。
(四)非首次报考人员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按照网上报名流程直接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付费手续,不需进行现场资格审核、拍照、指纹及身份证录入。
(五)1993年9月1日之后出生的人员报考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请于2018年3月24日9:00—17:00携带学历证书原件、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同时,非京籍考生还应出具下列证件之一:1.北京市居住证;2.军官证、士官证(北京地区现役军人)到北京市商业学校(东城区天坛路57号,红桥路口西行200米,汉庭酒店后院)办理资格审核及报名。联系电话:010-67023738。
(六)咨询电话:
语音咨询电话:010-88549924
网上付费咨询电话:95534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th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theory,it believes that th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evaluate the students from three dimensions: 51lunwen.com/ enthusiasm for learning,learning ability and basic knowledge,then design teaching programs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guide students one - to - one with the networking tools,cultiv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learning capabilities.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摘要:以个性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认为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教学方案,借助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级会计学; 个性化教学
中级会计学课程是面向会计学专业继会计学基础( 或原理) 后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会计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 例如《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 的基础,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十分重要。中级会计学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重点讲授企业常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编制,内容比较繁杂,不易掌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而且能够融会贯通,但有些学生根本入不了门,学习效果非常差。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在中级会计学课程中引入互联网工具,开展个性化教学改革尝试,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学习,缩小成绩差距,达到课程学习目标。
一、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教学
孔子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个性化教育思想的论述,总结归纳起来它包括四个方面,即“有教无类”,注意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为仁由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和而不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非常强调个性化教育,他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目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1]。
在西方,个性化教育思想更是备受推崇。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里谈到教育时,认为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只要教学的目标是产生信仰而不是思维,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的事情持有一定的意见,而不是使他们看到可疑之点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那么,防止自由发问是无可避免的。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某种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2]。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实施模式化教育,对同一专业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等。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高效性等优点,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能力[3]。因此,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改革尝试,例如推出学分制、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等等。个性化教学是套用个性化教育的一个概念,是个性化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属于个性化教育。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贯彻个性化教育思想,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例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准备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强调教与学的联系,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地学习并能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中级会计学课程模式化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已往中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采取的是模式化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很少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缺少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评价。传统的模式化教学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充分的了解,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安排、方法和手段,未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及时调整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 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级会计学课程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在课余花较多的时间自我学习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未能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差异,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异非常大,有些学生能够积极自我学习,但还有不少学生课余基本不愿花时间自我学习训练,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态度就不认真。( 3) 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接受、理解、记忆、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自我学习方法等方面。传统的模式化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在讲授知识,忽视了学习和思维方法的传授,未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异非常大,对于同样知识有些学生听教师讲授一遍、自己练一遍就基本掌握了,但有些学生听教师讲授了多遍,自己练习多遍还是不能掌握。另外,在自我学习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自我学习。( 4)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毕业论文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师的知识讲授,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双向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仅限于教师课堂上的提问。这样一方面导致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学生
--> 学习反馈信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做出正确评价,进而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学习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讲解,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续的学习。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探索 &nbs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p;
( 一) 基本设想
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改革基本设想是转换教学和学生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作用,主要依靠学生自我学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辅导,达到所有学生都基本能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专业素质和能力上都能得到提高。但是,现在高等院校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课时一再压缩,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实现以上设想。因此,引入互联网工具来辅助实现以上设想,因为互联网沟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联系的效率。
( 二) 具体实施
1. 评价学生个性差异
调查问卷从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来充分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具体操作中按“学习积极性”、“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将学生分为八种类型,每个维度分为好与差,如图1 所示( 图中的数字 1—8 分别指大立方体中的 8 个小立方体,每个小立方体代表一个类型的学生。第 5 个小立方于第 1 个小立方体背面) 。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辅导方法,见表 1。2. 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根据以上评价,针对课程课时安排和学生平均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具体做法为: 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外学习内容,同时用重要程度和困难难度将知识点划分为四类: ( 1) 重要、简单;( 2) 重要、困难; ( 3) 不重要、简单; ( 4) 不重要、困难。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 类知识点: 重点讲解,适当加快速度,适当练习; ( 2) 类知识点: 重点讲解,放慢速度详细讲解并反复练习; ( 3) 类知识点: 不讲解,自我学习; ( 4) 类知识点: 讲解关键点,学生自主学习.
3. 建立课程网站
建立课程网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我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沟通。这个课程网站采取实名注册会员制,有多媒体课件、课程主要知识点、章节练习题、财税知识、问题讨论交流等几个模块。其中,多媒体课件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线观看课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复习课堂学习内容; 课程主要知识点的主要功能是教师将本课程主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并对每个知识点按重要和难易程度都标上标签,让学生清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章节练习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教师将每一章节精选练习题放在网上,学习可以自我测试练习,并可以自我找错,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自测练习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财税知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最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经税收法规等材料放在网上供学生拓宽视野; 问题讨论交流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教师提供解答,其他学生也可参与讨论,这相对过去一对一交流的好处是可以共享,有同一问题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解答,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4. 教师讲授与辅导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职业成功案例、美化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互动等方法来实现。(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情况来控制教学节奏,循序渐进,不能让学生一开始觉得太吃力而失去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学习企业经济业务会计处理前,先让学生充分理解经济业务整个流程以及资金在这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然后再来分析其对会计要素的影响,最后讲解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 3)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看教材、如何练习、如何归纳总结,让学生有意识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后辅导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前面评价结果) ,帮助其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重点和计划,并且要及时检查其计划完成情况和目标实现程度。教师利用网络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电话及课程论坛等形式充分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并且及时跟进辅导。
( 三) 效果评价
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在两届学生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 学生学习态度明显改善,基本能够做到积极自我学习; 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差距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得到控制,从期中期末成绩的标准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差距有显著缩小趋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领会会计精髓,深刻理解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资金运动来龙去脉,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素质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模式化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个性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行个性化教育,需要对现行的教育体系方方面面进行改革,而课程改革是包含其中的一个方面。
中级会计学个性化教学改革设想就是在这样背景提出来的,并付诸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主要体现在: 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例如师生比例小、学生上网条件受到限制、教学场地条件差、缺乏教学辅助工具等,而这些仅依靠课程改革是无法解决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习惯了被动式学习,而个性化教学强调自我学习,这种转变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 教师角色转换短时间内也难以适应,模式化教学中教师只需按教学大
--> 纲要求和教学安排完成相应的课时讲授,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并批改,基本就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效果,这需投入相当于以前的数倍精力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系,才能实现个性化教学的设想,这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因此要达到中级会计学课程个性化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后勤部门应努力引进各种先进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提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转换角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军宁. 大学之道: 北京大学的传统[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40.
1、证书类型不同,会计师属于职称类证书,会计职称证书分为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属于执业证书,分为非执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2、报考条件不同,会计师必须满足一定的学历和从事财务工作年限的要求,而注册会计师只需要大专及以上学历都可以报考,不需要工作年限和专业的限制;
3、考试科目不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财务会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税法、财务管理、经济法五门课程,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4、成绩管理不同,会计师的成绩两年有效,而注册会计师成绩五年有效,会计师考试难度比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小很多。
(来源:文章屋网 )
1.行业的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在所调研的单位中,会计从业人员主要以年轻人的为主,其中也有个别单位的出纳和主办会计是年纪比较大的,而且是属于公司元老,所以这类公司的财务部门近三年基本没有招聘新人,而且近几年也没有招聘新人的计划,其他单位财务部门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近三年财务部门的人员都有所变动,其中,出纳岗位变动的频率最大。
2.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调研的情况,目前企业有关会计类的岗位主要以下几个,每个岗位具体的能力要求如表3所示。
3.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分析(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江苏省从2014年开始一年组织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均采用计算机考试(三科连考),另外,珠算五级按照《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进行。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会计人员时,一般都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敲门砖,所以这个资格证书相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所设计的考试科目在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安排,但是,在课程的设置时间上应该作适当调整。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还不是很高,每年江苏省的通过率基本在30%-40%,所以,将这个证书作为会计与审计专业学生毕业必备的技能证书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江苏省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从今年开始为一年考两次,这样我们学生考试通过的比例会有一定幅度提高。(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会计职称考试)目前,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和中级资格考试。报考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了具备基本条件(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还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我们的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书就可以报考初级资格的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凭借学校里的专业知识还是可以应对初级职称考试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工作满5年才能报考,所以,我们应该在校的时候,让学生把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这三门课程学扎实,以备将来的中级职称考试。
二、调研结论
(一)培养目标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基层需要的中级应用型财务会计人员。定位于中小型企业各会计岗位直至会计主管;应能熟练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熟悉相关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中小企业税收筹划。
(二)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单位还是以中小型企业的基本核算岗位为主。此次调研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包括现在我们有部分在外面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也都是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基本核算岗位,所以我们培养的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应该以基本技能为主。通过前期对行业的调研,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应该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如表4所示。(最高规格总体上说“应达到会计师水平”)根据此次调研,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从曾经做的一份调查中也获得了相同的信息。从上表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认为目前专科学历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这点得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认可,占到75%。这也就提醒我们,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教学应该重点针对会计基本技能展开教学。另外,统计中占40%和48.33%的会计从业人员也认为通过努力、经验的增长等,专科学历人员一样可以胜任总账岗位和一般财务总管,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仅占9.17%的人员认为专科学历人员可以胜任财务总监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专科学历对财务总监岗位来说相对薄弱。因此,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分析;总结;预测
一、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一)中级职称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走势和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笔者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
2.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重点。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综合题的第2题(18分)就出在此处。在复习考试中,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3.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也就是说,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
(二)2008年中级职称考试教材内容构成及命题走势分析
2008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二年。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对书中与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这样,考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分析。较为科学地预测出2008年的命题走势。笔者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未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8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8年考核的重点。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1.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2.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一知识点就可以了。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4.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人们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二)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其新的分类方式和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1.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2.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的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3.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4.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5.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已经考了很多相关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1.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2.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3.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发行可转换债券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十分容易丢分。
(六)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
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七)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这部分内容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及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人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八)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1.会计课程的理论教学存在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与交叉
每门会计课程的教材都试图从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出发,这样设计教材内容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课程的会计教材在内容上重复与交叉。会计课程内容不必要的大量重复与交叉,既减少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又造成不必要的会计教学资源浪费。
2.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渗透性比较差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横向联合的步伐加快,经济管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和发展潮流。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仍然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是各自为战,老死不相往来,既浪费会计实践教学的资源,又影响学生掌握会计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大部分实践仅停留在单纯掌握财会知识,涉及各学科知识融合的实践项目很少,而与之紧密相关的财务、金融、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更缺乏融合渗透,自然也就不能形成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开放性的会计实践体系。这种实践教学的现状对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分析能力十分不利,会在2个方面严重影响会计教学效果:首先,在大学的教学管理中,相关院系的实践课程设计,无论是实践课程的内容还是实践课程的先后顺序,由于缺乏院系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不同的会计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衔接和利用。手工模拟实验主要是仿真企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经济业务,用手工填写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各种财务报告。分别开设手工模拟会计实验和电算化模拟实验会导致这两门实验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强而融合性以及衔接性不够,也浪费了教学资源。其次,在我国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实验教学资源大都是采取条块分割管理,难以协调综合,而会计学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难完全离开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单独进行,也无法与整个经济环境相隔绝。单兵作战的会计实践教学,很难适应开放融合、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很难达到符合实际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二、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
1.科学构建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应以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注重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并从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总体进行协调,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核心课程群的课程内容必须涵盖会计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既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叠与交叉的课程内容,又要使会计课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和紧密的关联度。根据我们长期对会计教学的理论研究和会计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应包括《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等9门课程,其中前5门为财务会计类课程,后4门为管理型会计课程。这些核心课程群体现了会计知识循序渐进的层次结构,在内容逻辑上形成了以会计理论课程为灵魂,以会计实务为依托,以财务软件为技术支持的内在联系,也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叠与交叉的课程内容。
2.科学整合和合理安排财务会计类的课程内容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会计学专业、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需要,又要考虑经济管理类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基本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后续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课中应该进一步侧重专业性和实务性,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则可以不必要再安排必修的财务会计类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会计学原理》课程在内容的安排上,应重点关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侧重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要改变偏重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做法,删除过量的具体会计分录的内容安排。《初级会计实务》的课程内容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依托、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在此基础上讲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等内容,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系统性的特征。《中级会计实务》的课程内容既要不断引进国外的最新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又要密切联系我国会计业务的实际情况,要注重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会计、分支机构会计等会计实务中出现较多的特殊业务的教学。
3.科学整合和合理安排管理型会计的课程内容
管理型会计的课程内容交叉重叠比较多,在会计教学中比较容易产生混乱。为提高讲课效率,我校对管理型会计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取舍。《财务管理》课程始终围绕财务目标,以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为基本原理,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资金规划为主线设计内容体系,主要阐述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原理,以对经营活动规划、控制和决策为主线设置教学内容。《成本会计》课程从成本计算方法的通用性出发,以生产过程最为典型的工业企业为例,重点讲述了成本会计的涵义、对象、内容和工作组织、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财务报告分析》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阐明财务结果及其成因。
4.合理安排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课程顺序
会计核心课程群中的课程安排顺序既要体现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又要兼顾专业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会计核心课程群中的课程安排先后顺序不当不仅会割裂和破坏会计学的内在联系,而且会直接影响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根据我校长期会计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科学有序的课程学期安排顺序是:将《会计学原理》由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为方便学生考证的需要,在第三学期开设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1)》安排在第四学期,《中级会计实务(2)》安排在第五学期;《成本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安排在第五学期;管理会计》安排到第六学期;综合性强、层次高的《审计学》《财务报告分析》等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
5.完善会计实践教学手段和条件
首先,应加大会计试验室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从资金和人力资源上保障会计试验室的各种要求。高校内部要建立包括课内单元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强的实验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有机结合的模拟实验(如ERP沙盘实训)、手工模拟实验与信息化实验相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会计教师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其次,要加强会计实验室的管理,通过科学设计实验大纲、指导书和实验素材、实习学生的登记与评价,完善会计试验的过程管理,使会计实验的目标和要求落在实处。最后,要加强学生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互动。要与东莞市会计协会、东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东莞会计事务所建立稳定的会计校外实习基地。
三、结语
一、招聘岗位
财会运营部经理1名
二、办公地点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人民大道5号
三、招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无违法违纪行为和不良记录,身体健康,执行力强;
2.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3.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或通过国家或国际认可的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至报名日,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满6周年(含)以上(其中从事金融工作满2周年[含]以上),在农金系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先。
4.精通财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5.了解农金系统主要产品和业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道德修养,善于学习;
6.年龄男性45周岁(含)以下(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性40周岁(含)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7.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相关任职资格要求。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
实行自荐报名或组织推荐,有意报名者,请将报名表(附件1)、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2)、身份证、学历、职称等扫描件(JPG格式,每张500K以内)发至铜陵皖江农商行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2月29日17:30止。
(二)确定待选人员
本行经综合筛选,确定财会运营部经理待选人员。
(三)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及相关要求在本行门户网站上公告,请及时查看。
(四)任职公示。
(五)办理工作调动和聘用手续。
五、联系咨询电话:0562-8810296,13605628817(张先生)、13955948995(童先生)。
铜陵皖江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财会运营部经理报名表
【关键词】 特点分析;规律总结;应试重点;误区
一、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分析
(一)传统重点章节地位凸显
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笔者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4期下(创刊300期)中指出: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雷打不动”的重点(见该期第74页)。果不其然,2009年两道大的综合题共计33分均在此出现。尤其是当“新内容”逐渐“褪色”后,传统重点章节地位更加凸显。
(二)试题回归常态
2009年已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三年了。2006年的新准则中,变化“剧烈”的内容,在前两年的试题中基本得到了体现。因此,2009年的试题又回归了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重点章节重新占领了综合大题的高地;第二,客观题中,对基本概念的考核及对常规业务操作的考核的比重明显增加,这一特点在以往试题中不多见。
(三)客观题难度下降
2009年客观题难度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2006年和2007年均为10个题目,占66%、67%,2008年为12个,占80%,这无形中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时间的耗费;而2009年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只有5个,占33%,这不但节省了考试时间,也降低了出现差错的概率。第二,客观题中,考核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内容比重增加,而模棱两可的内容减少了。
(四)试题覆盖面广
2008年的试题中,《中级会计实务》指定的教材中(共20章)的总论、存货、收入、所得税等章节基本没有出题。而2009年试题中,从第一章总论到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章都有分值分布。这也就提醒大家:忽略哪一章都是不行的,复习一定要全面。
二、近年来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
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本人在以前的辅导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随着重要的新内容陆续考核、适合命题的新内容逐渐减少以及新内容渐渐“变旧”, 2008年、2009年的试题中,新内容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是,必须强调,在此所指的新内容,是在考试大纲框架下,指定考试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如果指定教材的章节有增加,那么增加部分又属于新内容,比如,2010年教材中增加了“股份支付”的内容,那这一定是2010年的考试重点。
(二)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
不论内容如何变化,那些传统重点章节始终都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章节就是如此。近三年综合题均在上述章节中出现。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
所谓“轮回性”,也就是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比如,固定资产一章,2006年出题16分,2007年出题仅有2分,而2008年又出题分值较高为12分,按此规律,2009年、2010年本章应该分值不会很高。再比如,借款费用一章,在2006年之前,出过大题,而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分值分别为3分、5分、1分,可是在2009年又出了一道计算大题,呈明显的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因此,2010年本章出题分值绝不会很高。考生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对其他各章进行分析总结。
三、2010年中级实务考试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已经历了三年考试,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走势,感觉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前三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10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前3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以及2010年新增加的内容,则一定是2010年考核的重点。
笔者在2009年撰文中,所指出的2009年应试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准确率是相当高的(考生可参见《会计之友》2009年第4期下74―75页,并对照2009年试题)。
笔者认为,2010年考试,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传统重点章节
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传统重点章节包括的内容,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章节就是如此。不要以为这些内容已经考过多次了,不会再考了,这是极其错误的。
(二)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2010年新增加的一章,而且,股份支付在社会其他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股份支付这一章是2010年头等重要的一章,广大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从这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既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主观大题。客观题可以考核股份支付的含义、股份支付的特征、股份支付环节、股份支付工具的类型等;主观题可以考核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等。有关本章具体掌握的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笔者将另行撰稿说明。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或者说,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不搞通,将很难通过考试。尽管前三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最后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尤其2010年教材中,单独增加了股份支付这一章,把股份支付与职工薪酬结合起来出一道大题的可能性极高。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六)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知识点是新内容,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也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虽然,2009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有所考核(1个单选、1个多选),但从本章的内容看,还有出题的空间。
第一,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第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上述列举的内容应该是2010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当然,重点内容还远不止这些。作为考生,要用心揣摩和科学地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的观念。
【关键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而言,中小型企业经济业务较简单,且自身发展空间不大,不能长久吸引本科等更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其在人才选择渠道上更倾向于从高职会计专业选拔人才。中小企业对高职层次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严谨职业态度、良好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会计核算中的算账、报账等工作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会计岗位将不可避免地要从技能型向管理型过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知识迁移、可持续发展等更高的能力要求。
二、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位核心能力分析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已将会计从业资格作业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制度。其中初、中级会计专业职务对应的资格考试及科目如下表所示:
毕业生取得上述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职业提升的重要条件。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规定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有:会计业务处理和操作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纳税申报、银行结算、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正是会计从业资格、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
三、“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并将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性”表示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会计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无需经过企业专业培训即可上岗。根据“职业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及职业证书分析,可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应是符合会计市场需求的“初级会计专业人员”,其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为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核算岗位。
“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指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是毕业生职业提升及中小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分析及职业证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在一定期间成长为“中级会计专业人员”的潜在能力,其毕业三至五年后的主要目标岗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及相关经济管理岗位,社会中介机构的记账、税务岗位。
“职业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基础,“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者同等重要。
四、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结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需求、学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对应的岗位任务及职业提升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设计学习领域,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如下:
其中,表中的《会计职业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领域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会计》。
除了上述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外,会计各岗位的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需要相应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来互补,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股价变动等调查,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调查及寒暑假实习,针对会计工作各岗位、财务分析方案、会计软件应用等进行的技能竞赛。
五、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实践化,强化考证的应知就会。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尤其是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定量认识的“双循环”结构,以核心实例贯穿的结构教学做一体的“三明治”结构,通过情景分析、研讨式教学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
目前初级、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中,核算主体基本上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公司制企业,而上市公司会计工作总是处于当代会计实务的最前沿。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信息定期公布,资料易于取得,会计核算、信息公布较透明规范。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其网站公布了各上市公司的概况、股本结构、筹资情况、利润分配、财务指标、临时与定期报告等信息,内容涉及了会计类专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等课程中。在上述课程中分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上市公司进行实时的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跟踪调查,有利于将会计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学生可以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学习。
2.实践教学岗位化,强化岗位能力。
会计类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因企业财务的保密性和分工明确、岗位设置的唯一性等特点,不可能象工科成建制、大规模的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建好用好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础建设应以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营造职场化的教学、实训环境,使之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校企合作的基地。根据会计岗位分析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时应按基本技能训练、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企业顶岗实习四阶段,进行“四段递进式”教学,在形式上做到课内实践项目化、岗位专项技能训练系列化仿真化,综合实训实战化。在教学中,要采用 “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企业财会人员更多地参与指导校内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企业财会工作。在认知实习环节,安排学生深入企业;校内实训环节,请企业财会人员参与指导;毕业实习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顶岗操作,并结合毕业论文或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岗证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成绩创新评价。建立以岗位能力测评为中心的成绩评价标准。以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标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将获取职业证书的应知应会进行的理论考核与岗位技能的操作考核相结合,以操作考核为主。考核方式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核与操作过程考核、研讨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8.
在会计行业,技能证书的设计是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然后可以根据学历和从业时间的不同顺序参加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在学校学习阶段,目前可以参加的是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这是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老师会向学生推荐的技能证书考试。特别是从业资格考试,中级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由于有从业年限的要求无法参加。由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层次不同,本科院校一般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更多鼓励学生毕业时直接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根据上述会计技能证书的设计、考试资格要求和目前实际考试的情况分析,在会计技能证书的衔接上,若能在中职阶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高职阶段取得初级会计资格证书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根据调查,目前中高职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的实际情况是,在中职阶段让学生全部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甚至在高职阶段也很少有学院提这个要求。原因有很多方面。中职阶段,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有的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可能一些学生毕业了也不一定从事会计工作,或者在一些县城乃至偏远的地方,招收会计人员时也不要求必需有从业资格证,而有的学校培养学生主要是为了各种途径的升学。高职阶段,特别是在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越来越严、考试难度越来越大的客观条件下,若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设为毕业条件,可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毕业。即使如此,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也应该让学生在高职阶段能尽可能早地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般来说,在第一学年取得的可能性应该还是很大的。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应该在高职的第一学期安排从业资格考试的三门课程。从我们学院的实践来看,中职上来的会计专业学生在第一年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远远超过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以后,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也就是初级会计资格的考试。同时通过高职三年的努力,在课程范围和难度的把握上以会计师考试范围作为上限是比较合理的,这样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若干年能考出中级会计资格证书。如果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证书上能达到这个水平,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浙江省范围内已基本能满足学生职业升迁所需的证书要求。
二、专业技能衔接
有了技能证书的衔接,自然还应该有专业技能的衔接,技能证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就是专业技能的水平。但目前很多专业技能证书的取得,主要是通过考核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评价,造成一部分人有证书却没有相应技能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在这里单独把技能衔接作为一个部分。会计是个非常强调技能的职业,每年毕业生参加应聘时,在各种被拒原因中,没有实践经验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会计专业高学历学生,面对放在自己前面的一堆票据会束手无策,无法应对。反而是一些学历比较低但却有过相关培训经历和经验的人,能轻车熟路地快速处理各种问题,在每年对我院毕业实习学生的巡视指导中,用人单位也反馈过类似的情况。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角度分析,中职学生在技能上应该掌握的是出纳和一般会计的各种技能,前者如点钞、珠算、小键盘录入、各项银行出纳业务的办理、日记账的登记和对账等,后者如一般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结账以及会计软件的初步应用等。而高职学生除了应学会这些技能以外,还应该具体掌握一般小企业的财务主管技能:能进行总账的处理、成本会计的核算、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正确的纳税操作以及基本的财务管理技能等。
三、课程设置衔接
在专业学习阶段,课程从大类上来说,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专业课因专业不同而异。从高职阶段学生的特点来看,通过单考单招进来的学生和通过普通高考上来的学生各有特色,单考单招的优势是专业课,特别是作为单考单招内容的《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在经过了高三一年的复习强化后,在高职阶段会较普高生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由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中职学生升学中最好的出路,在心态上也比普高学生好很多。所以他们能很快适应高职的学习。相反地,普高生的心态要复杂和失落很多,特别是那些高考没发挥好的学生,视高职为鸡肋,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调整好心态。但普高生的优势是通识课,特别是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在专升本考试中的主课,导致高职最后专升本学生的生源特征很明显,以我校为例,在对近几年专升本学生的生源特征分析后发现,普高上来的学生专升本的比例远远高于单考单招上来的学生;普高生的另一优势是后劲比较足,很多时候他们更关注从理论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善于学习。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阶段单考单招进来的学生在课程衔接上除了保持专业课上的优势以外,应该加强通识课的学习,而普通高考上来的学生重点应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包括理论和实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从满足岗位技能和知识的需要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出纳实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实务等。从学生接受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工作需要的角度分析,中职教育阶段必须设置的专业课程应该是出纳实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可以选择性作为专业提升的课程是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鉴于目前审计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审计的一些基础知识也可以作为中职的选修课程列入其中。
四、课程内容衔接
关键词: 职业发展;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1-0010-04
一、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专业不等于学科门类,不侧重于学科分类的学术性,它是社会分工、职业归并和价值认可的产物。正如姜大源所说的,职业教育的“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的“岗位群”、“职业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是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教育载体”[1]。因此,职业教育“专业”的本质属性是职业,它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凸显了职业的内涵。相应地,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需要根据职业的实际需求制订。
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描述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中小企业、金融行业、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组织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涉税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业务,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年报审计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从事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的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
二、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1.职业发展导向的教育理念
在现代社会,人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更加明显,个体需要在发展与变革中主动应对,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习者的生存能力又要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明确了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职业领域、工作岗位(包括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群)和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能力通常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为了胜任某一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指在职场中表现的职业素质,即职业道德、态度、意志等内在素质;三是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表现为内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选择与抉择能力、获取与分析信息、整合与利用资源、了解与分析职业环境、个人生命周期与职业发展周期冲突的解决能力、规划职业与转换职业的能力等。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职业能力需要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培养,第一层除了体现在课程教学中之外,还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相关。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角度阐述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的取得。
2.构建适于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职业领域,对于一个职业人,求职或升迁的要求用下图1表示。
从图1可以看出,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是从事该职业的首要要求。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从事某一职业的起点标准或必备标准。从业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职业教育领域,基于职业属性的培养目标要求用下图2表示。
从图2可以看出,构建基于职业和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是一所院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进行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课程安排,既要使学习者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从业的技能、知识与能力,又要将其终身发展作为一种使命体现在课程体系之中。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各门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优化。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这也是劳动者求职或升迁基本要求。如何让学生毕业后既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构建高职“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则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起点和抓手。
所谓“课证融合”是指结合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内容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到“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一体化。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介绍“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1.岗位选择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是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通过专业调研,选择会计人员面向的工作岗位,再将岗位区分为学生就业的初始岗位群和发展岗位群。会计专业初始岗位群通常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师事务所查账验证、会计咨询助理岗位;会计专业发展岗位群通常包括:总会计师、主办会计、会计主管等会计岗位、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财务管理岗位、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会计咨询主管岗位。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专业课程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其成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开发工作,如课程结构分析、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中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技能考核项目的确定等等。
工作任务是指职业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具有多样性。作为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应是对职业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务。所谓典型工作任务,是指在一个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步骤。会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货币资金收付与管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税费的计算与申报、会计信息化管理、产品成本的计算与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资金的筹措与运营管理。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要点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和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等[3],其中,“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是对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如“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任务中对工作和工作对象的要求描述为:借助会计信息系统工作,合理启用相关子系统并正确使用;系统参数设置要符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及时录入并审核业务单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准确提供内外部所需信息;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发现并解决业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进行权限划分,做好数据备份与保护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3.职业资格证书选择
《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目前,我国学历证书归口教育部门,职业资格证书归口劳动部门,如何让学生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还要有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证书的选择既要考虑学生就业上岗,还要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包括初始岗位资格证书与发展岗位群资格证书。与会计人员直接相关的证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属初始岗位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属发展岗位群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其中,初级资格证书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后即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获得;中级和高级资格证书取得具有年限的限制和要求,在毕业一定年限后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4.“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专业与职业具有诸多一致性,如,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资格方面, 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功能方面,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方面,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等,但这种一致性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专业等同于职业。
专业相对灵活,口径较宽,学生接受的是系统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业完成后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而职业中的职业资格针对性强,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表征的是完成某个岗位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又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开设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具体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首先,在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序化课程,形成学习领域课程群。如会计专业,7项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7门学习领域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由易到难进行排序,分别是出纳业务操作、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企业纳税实务、成本计算与分析、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管理。这些课程与职业和职业资格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以任务为驱动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按照职业情境组织教学,实现“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一体化。
其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开设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紧密结合学习领域的学习要求,以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习惯和必要的知识基础为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服务。
据此,我院会计专业构建了“课程融合”的“211”课程体系,即2级基础课程平台(公共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1个学习领域课程群,1个素质拓展课程子系统。其中,公共平台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经济法、Excel在会计中应用、统计基础等;学习领域课程群如上述7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包括:行为礼仪、审计基础与案例分析、分行业会计核算、ERP沙盘模拟等。
构建“课程融合”课程体系,融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为一体,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5.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资格的关系
如前所述,会计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资格证书、中级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中相对应的支撑课程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基础、Excel在会计中应用。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后即可参加全省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中级会计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为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其中,初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实务内容具有一致性,但难度不同,经济法基础与经济法亦是如此。与之相对应的支撑课程有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分行业会计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经济法、企业纳税实务、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这些专业课程保证了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后参加全国统一的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要求,工作五年后可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以分别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62-63.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2.
Establishment of “Course-Certificate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ZHANG Dao-zhen, ZHANG Ping
(Economics and Trade Department,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