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工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是提高公路管理水平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公路行业改革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引导公路职工正确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提高公路部门整体素质的重要方法;是树立公路行业良好社会形象,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手段。只有强化对新时期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新时期职工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才能培养一支有思想作风好、工作纪律严、业务水平好的高素质的公路人才队伍,最终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公路职教工作愈来愈显视其重要的功能,其主要表现在:目标导向功能。职教工作象一根纽带,能把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职工有机的引导到公路“更好的为公众出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情感激励功能。职工教育能使职工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趋于一致,增强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干群上下更加团结,使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更加协调。形象塑造功能。有效的职工教育可以对职工的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力,职工与单位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以此达到树立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公路行业形象,向社会展示江苏公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行业追求和优秀的公路文化。技能培训功能。良好的职教工作能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作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并在提高工作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职工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使职工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忠诚地履行公路“路畅天下,车行无疆”的行业使命。
二、新时期做好公路职教工作的相关对策
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基础重在教育。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的步伐远不能满足打造高素质公路职工队伍的需要。职工是单位的兴旺之本,我们应冷静认分析、总结职工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做好新时期的公路职工教育工作,着力分析并解决公路职工教育中的重点难题。一是要引导职工对改革的积极认识。以现存的一级公路收费站为例。二级公路收费站撤站后,收缴矛盾不断加大,车主和驾驶员低触情绪严重,为了少交或逃交公路规费,部分驾驶员对工作责任心强的收费员采取恶意投诉或人身威胁,造成收费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加上对公路改革特别是费改税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公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核心价值理念上来,工作中产生了得过且过、消极拖沓的现象。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职,因此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职教工作的目标导向和情感激励的功能和作用,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要结合行业特点丰富职教工作内容。根据公路行业特点,新时期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公路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使公路系统干部职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公路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干部职工不间断地加强《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和征管能力。等法律法规,教育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明理守法,坚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职业道德教育。深化以“岗位奉献、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岗敬业教育,倡导“路畅天下,车行无疆”的行业使命,倡导“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行业追求以及“和合力行,积健为雄”的管理风格,倡导“修己安人,厚德载物;修路修心,养路养性”行为规范。
(四)行风廉政教育。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紧跟形势发展不断创新行风廉政教育活动的手段和方法,使干部职工在拒腐防变的思想上、能力上切实受到廉政教育并得到提升。按照抓教育、建防线、治理源头的倡廉教育工作思路,通过警示教育和廉政制度体系,不间断地加强廉政建设,增强干部职工的勤政为民和廉洁自律的观念,通过公路文化廉政教育,提高职工在腐败面前的免疫力。三是结合当前形势完善职教工作机制。在多数单位,一般性教育培训较多,专业性培训、尤其是高起点培训较少,职工教育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不能满足干部职工不断成长的需要。首先,了解职工需求。职教工作也要强化调查研究,不能想当然,要强化调查研究,通过干部职工思想谈心、信息反馈、民主测评等方式掌握一线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知道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干什么,从而明确职教工作方向。职工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公路发展。职工教育也不能光靠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做几个报告,举办几个培训班。方法、载体应该多样化,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不要空对空,要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和凝聚干部职工共同投身公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情感基础,焕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造力。其次,落实领导责任。要把干部职工教育列入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抓业务首先抓教育,坚持职工教育与各项业务工作任务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发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再次,丰富教育平台。要通过举办学习班、专家专题讲座、干流研讨会等形式,坚持集体学习与业余自学相结合、坚持集体上课与班组学习讨论相结合、聘请专家讲座与收看电教片相结行合、座谈走访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职工自学,利用轮班脱产学习等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的文化水和综合素质,将职工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培养先进典型。在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中培养、发现、树立学习型先进典型,教育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竞争、服务意识。结合七一等重点庆祝活动,对那些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或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推进公路事业发展的先进单位给予表彰,使干部职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公路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具体的职教工作中,我们既要注意全员培训的共性,又要关注职工不同岗位的个性。要通过有效的职教工作把职工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懂管理、会经营、有技术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公路职教工作的着力点在于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职教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职工主动适应改革新形势,自觉坚持用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掌握各知识和新技能,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队伍,可以说公路职教工作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公路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公路事业的成败,要想实现新时期公路新跨越,发挥公路职教工作的教育、导向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做到唯才是举、因人施用,用良好的教育不断提高和增强公路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公路职工的创新力,从而形成稳定和谐的工作局面,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为不断深化的改革和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职工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其次,企业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发达国家有关统计表明,其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是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二分之一是创新带来的,只有百分之十五是设备投资带来的。而教育程度高的职工,其创新积极性也高。研究表明,多一年科学文化,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6倍,增加合理化建议百分之六,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其技术创造积极性比只受过初小教育的职工高30—80倍。建立和完善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一体化网络,重视现代化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逐步构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社会化的、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才能够达到提高职工素质的目的,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随着时代变革的根本出路。
其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生命周期很短,18世纪技术生命周期为40年,19世纪为30年,近半个世纪为10—15年,目前只有5—10年。因此,企业要创造世界一流经济指标,永久保持世界先进行列,要靠高、新、尖技术人才,而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于企业不间断地进行教育培训来保障。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得到持续稳定顺利地发展;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有振兴的出路;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就会建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活动,赶上或超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国富民强,虽然有其不同的条件和因素,但他们重视教育,尤其是非学校教育,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二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依靠发展科技,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各类专门人才,而我国现有人才培养与需求严重不适应,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人口素质亟待提高,据调查显示,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6.8,小学文化程度占34.14,初中文化占33.54。即15岁以上人口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84。因此,迫切需要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指导下,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在我国,现有1.4万个大中型企业,30多万个国有小型企业,其中有3.6万个股份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亿人。改革开放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特大型、超大型企业的出现,需要众多专业性强的中小企业与之配套,形成工艺专业化,产品多元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各类企业发展空间和活动领域亦将大大拓宽。据劳动部门测算,20__年后我国每年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人,并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规模预计也将达到3000万人。
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对已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等方面达到本岗位的规范要求。”岗位培训主要包括按照岗位培训的规范要求,取得上岗、转岗、晋升等资格的培训和根据本岗位生产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适应性培训。岗位培训的对象应当是正在从事经济建设的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其他劳动者,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在岗人员。岗位培训必须注重从业人员岗位工作的需要,必须注重坚强对岗位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以及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鉴于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岗位目标,所以应对岗位人员规定思想、道德、能力、体魄、心理、爱好等整体素质的要求,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随着经营机制的转换,岗位人员要上岗、转岗,要使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就要不断地参加岗位培训,从而适应岗位新的要求。同样,岗位人员上岗后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的更新,工艺的改进,对在岗人员知识的需求呈动态趋势,教育培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三
职工教育培训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注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破除单一的学校教育形式,把教育扩展到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使人人都能接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教育。同时,把传统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教育充满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生。
第二,注重丰富实用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是传授基础知识、抽象的知识和已知的知识,而职工教育培训则注重发展完善知识,注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目前,职工教育要求紧密联系社会,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先进性。要把重点逐步转向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设计方法上来,直接为企业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服务,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服务,为开拓新的市场服务。
第三,注重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教育不再由国家单独承办,而是由国家、行业、 社会团体和私人共同举办,办教育成为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受教育者由传统的青少年时期,改为终身教育,把办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统一起来。职工教育培训实行多种证书制度,学历证书作为具有知识内容和层次的证明,岗位证书作为上岗的重要依据,根除一张文凭定终身的旧积弊。
第四,注重补充交叉的网络性的教育结构。学校教育要求教育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构成一个纵向系统,层层递进;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则由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职后教育等构成一个横向系统,纵横系统互相交织、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网络工程。并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广泛的教育培训服务。
四
在新时期,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对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企业职工教育对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国企要想不断地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企业在发展中要对这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加大对企业职工教育的投入力度。虽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在职工教育中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投入过多的资金,但是从思想上要对职工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的投入。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应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在企业中设置专门的职工培训机构。对于大型企业来讲,要在企业中设置独立的培训机构,在培训机构运行的过程中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如果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应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专门培训机构,定期对企业的职工进行培训。社会专门的培训机构要在研究各企业不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培训方案,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职工的教育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选择正确的职工教育方式和内容很多企业在进行职工教育时,往往采用比较死板的教育方式,灌输式的教育使职工感觉没有新意,降低了企业职工教育的效果,所以在企业职工教育过程中要转变观念,采用适应企业特点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中要对教育对象有足够的认识,尽量创造出轻松、活跃的教育环境,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式,提高企业职工教育的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进行,对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教育培训中重点解决。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生产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四)重视对职工教育结果的评价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评估是对企业职工在教育过程中收获的知识进行评价,公正的教育评估有助于企业对当前教育培训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更加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教育效果评估中需要注意对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首先要评价教育培训的内容是否满足企业的发展;其次要评价教育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最后要评价教育培训的长期效果,看在长期的发展中教育培训的内容能否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的方法步骤
(一)岗前培训对新招聘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包括公司业务范围、创业历史、企业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未来前景、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组织机构及各部门的功能设置、人员结构、薪资福利政策、培训制度等。二是员工守则。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三是岗位职责。了解所从事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和有关规定。四是业务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岗位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规范。五是安全法规。所从事的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各种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步骤、仔细介绍安全常识,通过安全知道培训使其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六是员工福利。主要有加薪的方法和升迁政策,各种补贴与奖励制度等。七是职业道德。
(二)在职培训企业在职员工培训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已在岗的技术工人,主要进行本岗位职业技术理论、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和技能操作等应知应会的加强培训。二是对需要晋级的技术工人,主要进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程的培训等。三是对具有一定专业学历和技术职称的各级技术、经济干部和业务管理人员,主要进行知识更新的教育。四是对于高、中级科技人员,要定期、脱产进行各类形式的继续教育,并按规定形成制度,使这部分骨干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形势。
(三)培训方式一是在企业内实行内训。即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由各部门主管进行内部员工素质及技能提升培训。一般指岗位业务及企业文化、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有关的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培训地点以在企业内部开展为主,上课时间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上课老师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主管或外面聘请回来的相关行业专家。二是以外训形式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即由人力资源部或工会组织、宣传及发动职工报名参加,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户外训练或到外面的培训机构参加的培训。比如各种技能晋升或技能考证的培训,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短期或继续教育培训等。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公路事业至关重要。公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保障,需要强有力的公路教育培训体系做支撑,我们应该从全面实施“科教兴路”战略和公路人才开发战略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公路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把职工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公路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规划并落实职工素质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育、管理的体制,使职工想学有保障,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激发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管理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
2围绕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教育培训
针对公路行业职工的岗位分类,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工人的技术等级培训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效率。要加大以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为重点的人才培训力度,重点培养优秀拔尖人才、高科技人才、年轻创新人才。
3强化职工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学习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有效途径,以满足社会和科技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对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职工继续教育的力度,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技术攻关和专题研究相结合,开展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使企业老职工不断补充新知识,新职工加快提高掌握实际经验。
4转变观念,把公路职工教育与公路文化建设融合起来
文化不是公路业务的附属,行业的点缀,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并反哺行业,创造效益而且具有引领发展,提升境界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把公路职工教育和公路文化建设进一步融合起来,大力弘扬公路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核心价值观。要致力于职工理想信仰、自豪感、荣辱观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公路行业的凝聚力、亲和力、战斗力,把塑造良好的公路行业形象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以促进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5按照发展规律实施行业职工素质教育
公路管理部门要对职工进行较强的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职工教育与公路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由于分工不同,职工要求学习与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会有一定差异,但要学以致用,为用而学,急用先学,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让职工把学到的本领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要坚持重点教育与不同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系统教育与应急教育相结合;一般工种培训与特殊工种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育人与用人相结合;职工需求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内部聘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的原则,落实行业职工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率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工作组织、劳动内容和生产技术及其三者间的辩证关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教育不应把学生培养为技术的简单工具,而应更加重视其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职业教育是以工作内容为导向的教育,因而对现代社会工作体系及工作组织形式的研究正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现代工作体系与传统工作体系有着明显差异,现代工作体系中的工作组织形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二战后,福特主义成为当时世界上流行的主要工作组织形式,福特主义是通过标准化物质和服务的批量生产来创造国家财富。机器化生产取代了许多以前由熟练工人承担的任务,在半熟练工和机器生产的共同作用下,数以千万计的产品被生产出来。福特主义的生产线是流水线,产品是由传送带输送给每一个工人,而不是像以前的生产流程由工人移向产品。福特主义下的工作任务被划分为最基本的形式,管理层与操作层严格分开,目的在于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福特主义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基本划分的基础上,关注完成工作任务的操作技能培养,将操作技能视为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给予研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福特主义已不适合生产工作要求,于是逐渐分离出了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新福特主义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通过“市场化”推动国家发展,工作组织继续沿用福特主义的方式,采取批量生产、管理层和操作层严格分离。在“市场化”的作用下,生产工人获得的收入取决于其在一种自由、不受限制的全球市场中出卖他们的技能、知识的状况,标准化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支持这一体系的重要手段。后福特主义则认为应该为所有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稳定、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并鼓励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在劳资双方之间建立高度的信任,以此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出一种高技能、高工资的新型经济,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让市场充满活力。新福特主义用“生产岛”取代了“生产线”,工人的职责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管理层制定的方案,他们同样需要具有主动性、创造性,以能更好的投入生产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从工作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企业对工人职业能力要求的不同,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产生了对职业教育课程的不同选择。
二、当代工作组织形式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形式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保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国际竞争形势严峻等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求关系不匹配,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而人力资本质量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强技能人才,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得到了广泛研究。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集中体现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中。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教育界已达成“能力本位”的共识,而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则造成了课程选择上的差异。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职业教育课程包括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等。MES课程是“ModulesofEmployableSkill”的缩写,是“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的简称。MES课程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通过工作内容本身来设计开发课程,其以工作职位为核心组建知识体系,通过对工作内容的多步、逐级分解,获得了非常具体、明确的工作内容基本组成单元,即模块。对模块进行进一步细分,即可获得完成每个模块所需要的学习单元。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层层分解,MES课程对目标技能的阐述已经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而课程整个开发过程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模块组合的灵活性是该课程的重要特点。但MES课程过分关注行为动作,对整体的忽视使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加深知识结构的整体理解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CBE课程是“Competence-basedEducation”的缩写,是能力本位教育课程的简称。CBE课程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形成了以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的缩写)为主的课程开发方法。CBE课程遵循了MES课程的思想,其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CBE课程相比于MES课程而言,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复杂的职业能力,课程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特征更加明显。学习领域课程是指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由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的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相比于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认为职业能力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职业能力是无法与实际的应用背景割裂开来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应植根于实际的生活工作环境,跳离了背景框架谈职业能力没有任何意义。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学生的行动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出发,学习领域课程具有明显优势。但学习领域课程的问题在于,学习领域来源于行动领域的归纳,行动领域可以通过对与职业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的职业情景进行概括得到;而学习情景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在课程的实际操作层面,学习领域课程并没有给出有指导意义的课程开发方法;而要使学习领域课程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对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给予更多关注。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通过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相比于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更加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特征,更注重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的理解,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项目课程强调在工作情景过程中,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合理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职业教育中的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基础,要求通过有结构的项目活动,产生出符合一定标准的产品、服务或决策,具有生成性特点。从目前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课程开展和实施的情况看,MES课程和CBE课程更多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流行;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更多具有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导向课程特点。它们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在于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MES课程和CBE课程对操作技能,具有外显的知识和技能给予了更多关注;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则更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复杂工作情景中行动能力的养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MES课程和CBE课程能较好满足新福特主义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而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则对后福特主义的职业能力培养给予了更多关注。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除了受到各国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外,现代工作体系下不同的工作组织形式对职业能力的定义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启示
高职教育在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已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了内涵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充分就业和民生改善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目标。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单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选择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阐述工作组织形式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形式发展过程,得出对我国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启示,具体如下:
(一)工作组织形式演变为职业能力的认识提供了前提
不同的工作组织形式带来了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新福特主义主要培养外显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不同操作单元的重复,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后福特主义更多关注复杂能力的培养,以实际工作情景中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均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应深入了解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加强工作组织形式研究,明晰工作组织形式演变对职业能力认识的影响。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工作组织形式变化的把握,加深工作组织形式与职业能力之间本质联系的理解,为正确认识职业能力提供前提。
(二)职业能力内涵为高职院校课程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由于对职业能力理解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MES课程和CBE课程主要培养操作技能,关注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以复杂工作情景中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相比于MES课程和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动态性、复杂性特征。高职院校具有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和责任,职业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区域产业有着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应深入了解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和工作组织形式实际情况。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很难统一,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传统文化和现实基础,以职业能力作为高职院校课程选择的方向,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
(三)实际办学情况为高职院校课程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高职院校应在促进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各自院校办学传统和实际情况,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选择时,应以实际办学情况为基础,以自身教育教学资源为支撑,充分考虑不同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对教育教学资源的要求。如项目化课程教学需要在工作情景中展开,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实力、特色教材编写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师资队伍,项目化课程要求的先进教学理念、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在实际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各种教学硬件(如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及学生学习能力等都会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保证办学质量的同时,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选择突出办学特色,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四、结语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德育工作失衡。
尽管国家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但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领会先育人后育才的涵义。即使把德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范畴,安排了德育教学课程,制定了德育活动计划,但大都是流于形式,仅限于把德育课程完成了,活动计划实施了。由于认识不足,一些学校明显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三重三轻”问题。
2.系统性、连贯性缺乏导致德育工作难深化。
有些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孤立的教育,是德育工作者份内的事。因此,有些学校总是将德育与智育人为隔离,把德育工作全部内容都归并到学生科或德育办等单个部门。经常在校内制造一种封闭的德育管理体系,学校专业老师、班主任、生管老师相互配合的有效机制无法真正建立。有些学校既没有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又缺乏校外德育途径,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因此,学生德性培育的合力便难以形成,德育工作也仅能浮在表层。
3.处罚约束手段失效导致德育工作乏力。
由于生源不足,相当一部分中职校招生任务完成不好,害怕已经来校报到的学生流失。有些学生是由于家长原因被动读书,他们总是伺机找理由逃避上学,更希望被除名等。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流失,部分学校常常迁就学生行为,针对这些判逆、厌学、被迫学的学生,除了哄,别无选择,甚至都不能严肃批评,更不敢采取强有力的约束管理措施。即使学生有违纪违规行为,有时也只能放任之,无形中助长了不良风气,德育工作者常常显得办不从心。
4.消极因素交织导致德育工作艰难性。
到中职生这个年龄,接触社会的机会明显增多,不断受到社会、家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不断地影响。他们自控意识差,明辨是非能力弱,往往更容易受消极、负面问题。而德育内容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德育内容往往被误认为“空泛化”。因此,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非道德性之间的巨大反差,助长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行为,形成了德育工作“防火墙”效应。
二、化解德育工作问题的主要对策
前述分析可知,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学校传统的德育理念、方式受到了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只有走在时代的前沿,锐意改进,大胆创新,更新理念,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才能有效化解德育工作难题。
1.更新理念,实现两个较变。
现阶段中职校学生既有普通青少年的共性,又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思维活跃,厌学好动,判逆心里强,是典型的“不听话”孩子。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动性入学,基至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当作一种解脱,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不会有太多兴趣。因此,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要求。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先做人后做事”育人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德育机制。
1.1建立“一岗双责”德育工作机制
实现从“只教书不育人”向“既教书又育人”的“一岗双责”角色转变。“一岗双责”机制,就是要强化教师的育人职责,落实教师履行教书和育人双重责任。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更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即要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掌握德育常识,提升自我,提高履行“一岗双责”能力。
1.2建立“全员参与”德育工作机制
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军团协调作战”的德育模式转变。传统上,有些人总是偏片地认为德育工作仅是政工部门或学生科的份内事,是某个分管领导份内的事,其它部门或人员与德育无关。这种仅凭少数人参与德育工作的做法,是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要求的。德育问题涵盖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仅是少数人抓德育工作是不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全员性工作,应该坚持“大德育”理念,把所有人都纳入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氛围。
2.人性管理,实现三个转化。
传统德育工作手段之一的惩罚性约束措施失效,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考验。因此,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尽快适应学生特性,立足人性化管理,推进教育理念、方式、模式转化。
2.1教育方式上要实现从“以强制性约束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化。
以往,一些教师常常以权威者的身份,用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等,似乎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当前学生群体,则会造成学生对立。因此,教育过程中要多些正面激励和沟通,改变过去强约束,强处罚的做法,坚持以表杨、奖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提倡以事迹感化,以行动影响,以典型带动的引导方式。
2.2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从“以强化管理为主”向“以主动服务为主”转化。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既要管理,更要服务,要注重以服务替代管理。要主动服务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以服务感化学生,让学生自觉接受管理。要主动接近学生,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教学,多了解学生,发掘出学习需求,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德育过程变成学生主动的道德修养过程。
2.3教育模式上要实现从“以灌输为主”向“以交流互动为主”转化。
德育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我讲你听”单向输罐问题,多采用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避免对着稿件念到底的单向说教问题,多采用广播、板报、网络、基地等载体多种形式宣教的教育模式。通过开展多形式的互动教育模式,确保学生“听得进,讲得出”,实现从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享受教育的转变。
3.统筹兼顾,理顺三个关系。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德育工作必须保持连贯性和系统性,仅仅通过上几堂德育课、组织几次德育专题会,德育工作难能有成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贯穿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渗透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融会贯通在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教育中。
3.1处理好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关系,解决“轻重”矛盾问题。
德育和智育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德育是智育的方向,智育是基础。德育贯穿于智育环节中。有的学校把“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片面地理解为以智育为中心,只教书不育人,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因此,德育和智育对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具有同样重要意义,重德育轻智育,或轻德育重智育,都只能培养出来带“缺陷”的学生。
3.2处理德育与师德之间的关系,解决队伍不适应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湖北区域培养该专业人才的院校有武汉铁路桥梁学校和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各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较好的对接性,只是在课程内容和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断层,需要企业、行业和各层次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准确界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各阶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细化课程标准,实现本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
二、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
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的对策高速铁路建设与维护需要多层次、各类型的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学校发挥主体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要尽快发展起来,重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满足行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一)多方参与,完善人才系统化培养机制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行业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人才系统化培养离不开铁道行业的支持,在人才系统化培养方面更是需要教育部门、铁路企业及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完成。当前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之间难以顺畅衔接,应用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没有启动,根源在于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这是当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教育部门要根据高速铁路发展实际需要,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确定应用本科专业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这是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第二,通过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各层次职业衔接教育从“入口”创造条件并提供保障。第三,铁道部门需进一步细化各级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引进的依据。铁路企业需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引进人才条件,不能随意划杠杠或提高用人门槛,把岗位适用人才挡在门外,造成人才培养和就业准入之间的不匹配。第四,各层次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密切合作并加强与铁路企业之间的沟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考核标准。
(二)根据岗位要求,准确定位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需要统筹确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各层次院校对其培养的人才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蕴涵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系统化培养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前提依据。首先,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职业,面向岗位,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职业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标准,它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等级,蕴含着职业教育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反映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只有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各层次职业教育才有存在的基础和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才能够协调发展。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有企业专家、行业人员的参与。通过对企业调研,掌握不同层次岗位所需要人才的具体规格与要求,包含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以及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要求,使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密切吻合,避免脱节。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维护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还是今后培养的应用本科生和专业硕士生,他们毕业后都直接面对铁路施工、维护第一线,直接为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服务。其次,各层次职业院校之间要多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贯通性,统一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层次院校要明确规定各自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共同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教学内容的相互协调,防止各层次职业教育内容的断层和重复。中职教育定位在有一技之长,强调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应达到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标准;高职的目标定位应该表现出高层次性、高技能性,强调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更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应达到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标准。应用本科目标定位是工程技术型或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其中,工程技术型人才中的“工程型”应该侧重于工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核心词汇是“技能型”,即这种人才类型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必须能够具有针对某种岗位群或岗位的技术操作能力,应达到相应的高级工或者是技师的职业资格标准。
(三)注重衔接,开发各阶段系统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课程体系的衔接不是简单的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的相加,而是必须以企业不同层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作为衔接的主线进行课程设置,最终建立起完善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必须联合高速铁路施工及维护企业,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围绕本专业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职业和技术为导向,瞄准职业岗位或者技术领域的实际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围绕“课证融通”构建课程体系。把铁路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中职课程标准与铁路初级、中级线路工及桥隧工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高职课程标准与高级线路工,桥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系统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路径为:通过职业岗位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铁路企业高速铁路施工及维护专业不同层次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分别归纳其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从事这些工作岗位、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根据不同层次岗位的具体要求统筹教学内容,一体化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构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训项目以及评价标准有机衔接和贯通的课程体系。
(四)融合各层次职业岗位标准,制定各阶段系统化的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的结构包含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建议等六部分。其中核心部分是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两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从学习内容、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业评价等几方面对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教学环节、课程考核、使用的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资料做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习情境设计部分包含课程具体的学习情境(或教学项目)设计,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时安排以及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等,对教学的指导更加具体。
2.职业岗位标准的结构职业岗位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目前主要通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认证证书来体现。铁路线路工职业岗位标准包含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及比重表四部分。职业概况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环境、职业等级及鉴定要求;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设备、工具的使用、维护知识;工作要求包含职业功能、作业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
1.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的互动
公民文化就是民主文化,是与民主制度相耦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属于民主制度的隐结构。一般人都认识到,公民文化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公民文化的支持,民主制度便不能健康地运作,也难以巩固和维持。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的另一方面:没有民主制度架构下公民的经历和体验,没有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公民文化也不会发育成熟。一个的公民文化不仅源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遗产,孕生于化社会的诸种条件和氛围,还由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锻造和再生产出来。
民主文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化、城市化、人均收入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信息传播手段的、社会交往的扩大等)的产物,也就是说,并不是社会发展的诸条件具备后,民主就会自然到来,公民文化就会自然成熟。一个社会较高的现代化水平构成民主的重要前提,但不是充分必要的前提。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公民文化的形成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无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多高,民主文化的成熟必须经历自己必经的诸阶段。
世界范围的民主化历史告诉我们,成熟的公民文化不是民主制度建立的必要前提,而民主制度以及公民的民主生活经历却构成民主文化成熟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在没有成熟的公民文化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民主制度,但没有民主制度下的经历,公民文化不会真正成熟。一个社会民主制度的建立往往有某种初级形态的民主文化相伴随,所谓初级形态表现在民主意识和态度主要分布在部分公民中并处于较为浅表、局部和粗糙的状态。正是在民主制度下公民的经历、生活、经常性的行为和所受到的教育,使公民学得民主的规范和政治游戏规则,接受民主的信念,养成民主的行为习惯,并将民主制度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使公民文化发育成熟。而民主文化的发育和成熟,又巩固和推动着民主制度。所以,民主文化与民主制度并非时间序列上的简单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互相推动,相得益彰。
2.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公民文化的摇篮
考察世界范围的民主历史,我们会发现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互动的三种轨迹:第一种是两者同步发展,相互推动。有限人群的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态度的出现,推动了某种程度(或限度)的民主的建立,而在有限的民主制度下生活的经历,又培育了更成熟和更大范围的公民意识和态度,它反过来又推动了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在英美、北欧和部分英国移民国家,民主属于原生型的。这类国家的民主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民主化的过程中,民主制度与民主文化大体上同步发展、扩张和走向成熟。典型的过程是:民众中先有部分人产生了民主意识,他们争得了有限的民主。在有限的民主制度下,一方面在享受民利的社会集团内部公民文化逐步发育成熟,另一方面在民主结构和享受民利的集团政治行为的下,促使没有公民权利或没有充分公民权利的社会集团也产生了民主意识,他们继而又争得了更大范围的民主。亨廷顿曾指出,在欧洲,参政权的扩大意味着将选举某一机构的权利逐步扩大到社会所有各阶级,在美国,则意味着社会中一个阶级的选举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政府机构。
(1)享廷顿的说法并不全面。诚然,在英国,参政权的扩大主要呈垂直方向发展,即随着财产资格不断放宽直到完全取消,参政权由少数富人扩展到最穷的阶层,最后到达社会地位最低的妇女。但即使在美国,也存在着参政权由少数人扩张到多数人的漫长过程。民主制度建立初期,主要是有一定财产资格的白种男人获得了选举权,而后贫穷的男性白人,继而是黑人,最后是妇女获得选举权,到这时民主才成为全民性的。在基本民主的框架内公民权利扩张的过程同时也是公民文化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英国用了二百多年,美国用了一百多年。
在那些后发型民主国家,由于民主文化的土壤瘠薄,民主资源先天匮乏,民主制度的建立往往不是和自发的过程。在世界性民主化潮流的强大和本国化进程的推动下,首先在一部分知识精英和精英中出现了公民意识。他们受到急于现代化的心理的驱动,以及民主化潮流的裹挟,领导和影响他们的国家在民主文化相对滞后的条件下,不经过循序渐进的若干阶段,就直接建立起完整形态的民主制度。这样就会出现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超前于公民参与的愿望和能力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民主制度与公民文化的互动关系呈现两种类型:一种是,如果这种民主制度能够勉强生存下来,借助于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功能,公民意识得到滋养而不断发育成熟。
经常性的民主生活,使公民对民主制度由陌生到接受、适应,最终形成民主的习惯。到这时,民主就由外塑的转变成内生的;由人为的变成自然的;由外在的权力建制内化为公民的气质性格。至此,公民文化便发育成熟,而民主制度也真正确立了根基。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英等国家的管制下建立了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初建时,一般民众对民主的支持率并不高。1953年的民意调查显示,有50%的人认为民主是德国最好的政体。当问及德国上哪个时期最好时,45%的人选择1914年前的帝国,42%的人选择第三帝国,7%的人选择魏玛共和国,只有2%的人选择新的联邦共和国。
直到1972年,支持民主的人才达到90%.“对民主的支持以及与民主相伴随的信任感和公民能力的缓慢,足足用了20多年的时光”。
而情况相似的日本比德国还要慢一些。(2)印度也符合这个模式。建国初期,印度的选民被认为教育水平低下、不开化、地方狭隘性、以居民为主体、由于通迅的落后和种姓制度而四分五裂。
他们依附或追随有权势、有教养和有较好联系的人,而不是自主的行为者。但经过30年民主制度的教育后,印度的选民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对1967年选举的表明,选民已经成熟了。他们了解广泛的事务并有自己的观点;对政府的表现持批评态度;要求政府成为负责任的政府。(3)
民主在较低的支持率下运行,在多数公民不认同民主价值或缺乏政治参与能力的情况下勉强维持,无疑会带来很多,但是,只要民主制度能够维持下来,在其存续期间,民主的文化终于会形成。
这充分显示了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超前于民主文化发展而建立的民主制度被颠覆或废弃,权威主义政权卷土重来,民主化进程因而遭受挫折,但民主的经历仍然发挥了它公民教育的功能,给公民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它的印记。
根据S.H.亨廷顿的说法,世界性的民主化过程经历了三次“浪潮”和二次“回潮”,每次浪潮中都有一些国家实现了民主化,而继之而来的回潮则使其中一些国家退回到权威主义的轨道。但当代世界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证明,有过民主经历的国家再民主化会更容易些。
他指出:“在1974年到1990年间实现民主化的29个国家中,有23个以前有过民主的经历”。而“在1974年实行权威主义体制,到1990年又尚未实现民主化的国家,大多数都没有民主的经历。”(4)他甚至说,在1974年要预测一个权威主义政权是否会转向民主,最好的标准是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过民主的政府。这就是说,有过一次失败的民主经历,就是实现民主化的最好条件。失败的民主经历是一场演习和一次实验,在失败中孕育着最终的成功,为最终的成功作了准备。
如果因为民主的失败而摒弃民主的试验,或仅因为民主出现的某种混乱无序而放弃民主,就永远不会有民主,因为公民必须在民主制度下民主。为了民主的目标,这种混乱是必须经历的,代价是必须付出的。
从1989年起,民主化浪潮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一些没有民主经历的国家走上了民主化道路。事实表明,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要艰难得多,其民主制度往往也是打了很大折扣的民主。这些国家的公民需要在陌生的民主制度下学,逐渐习惯民主,补上民主教育的课。
上述三种类型都表明,民主制度与民主生活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摇篮。根据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理解,民主文化是在公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中被内化了的民主制度,是公民对民主制度的态度。(5)
他们把“开放政体”和“公民文化”称为一套“十分脆弱、复杂和微妙的安排和态度”,是没有民主传统的民族不易接受和掌握的。
一个仅仅从理性上接受民主并不难,但是要将民主价值结合进公民的人格系统,仅仅有对想像中的民主的欲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在实际民主制度下的体验和由这种体验而产生的认同;公民仅仅在理性层面上认识民主只会带来民主的运动,但是要真正建立和健康地运作民主,还要将民主转化为公民内在的情感、态度、气质性格、行为习惯,实现由权威主义人格向民主人格的转化。这是一个民主价值不断内化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的彻底完成,仅靠理性的手段和意识形态的是不够的,社会一般水平的提高也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它主要靠由民主制度提供和保障的民主生活方式的长期熏染和浸润。
民主制度就是公民以独立的人格积极主动参与过程的制度。
它将公民参与合法化、组织化、规范化,为其提供制度的架构。
通过政治参与,公民了解公共事务和自己的利益所在,并在得知和开始重视他人的要求时,升华自己的公民道德。民主行为的制度化,逐渐使公民形成民主的习惯,学会如何和平合法地表达和竞取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欲求,同时学会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达成一种恰当的平衡。在民主的竞争中,公民逐渐习惯以理性的方式、宽容和妥协的态度对待政治,掌握讨价还价和处理复杂关系的技巧。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民主制度的存续期间,会出现的代际更替。在民主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自然更倾向于民主。前述德、日、印三个国家公民文化的成熟都是用了大约一代人的时间,也就是在民主制度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进入了政治舞台。他们出生和成长在民主制度下,民主制度和民主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不是陌生的,而是自然的和正常的。前代人付出沉重代价勉强维持的民主一旦传递给后代,就能够巩固下来。
3.非国家形态与非政治形态民主的公民功能
政治社会化问题的学者都非常强调家庭和学校的公民教育功能。家庭内部的平等关系、学校(包括幼心园)中的民主生活、个性自由发展的氛围等,都成为培养理想公民的摇篮。古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家庭或家族结构是君主制度的根脉所系,所以要培养出合格的臣民,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孝子。在家尽孝者,在国就会成为忠臣。甚至有过一个时期,统治者直接以“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
可以说,中国古人在从“孝”道入手培养适应父家长式君主专制制度的权威主义人格方面是成功的。在当代社会,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也应该从改变家庭和学校的结构并改善其教育方式入手。
不过我们这里重点要谈的,是介于家庭学校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广大领域,包括人们常提到的民间社会或公民社会,即公民各类自主性社团和非政府组织,也包括基层或地方自治机构。在这里,可以存在两种类型的民主:一类是非国家形态的民主;一类是非政治形态的民主。这两类民主对公民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主的精髓是公民的自治。但国家规模都比较庞大,公民们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就能够具备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能力。他们首先需要在各种小规模的自治组织和初级的政府机构中学会自治,然后才有资格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他们先在小规模的自治团体中形成平等一员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投射到更大规模的团体以至国家上;他们在非国家的或准国家的团体或机构中养成的自尊,当他们面对国家时也要着意维护和表现出来。所以,参与地方自治和各种自主性社团,被一些政治学家视为公民的normalschool(标准的学校)。
在西方,原生型的民主一般都是自下而上逐级构建的。
英国被认为是公民文化的发祥地,它的公民文化就起源于公民的自治经历。阿尔蒙德引证布罗根的说:“英国前民主的政府控制从来没有得那样完全、那样彻底地排除首创精神”。
“即使在英国人作为‘臣民’的世纪里,那里也存在着广泛的自治权,人们有组织社团和实行有限自治的自由”。(6)这使英国在臣民文化的总的氛围中,存留和成长着参与型公民文化因素。这些涓涓细流不断汇聚壮大最终成为英国的主流取向。英国民主文化之所以能够顺利发育成长,不可逆转,就在于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深深植根于强大的民间社会。
美国民主以“草根民主”著称,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建构。它由最初新英格兰地区作为自治团体的移民点的民主逐级向上推移,经由乡镇、县、州,最后到联邦政府。权力重心自下而上推移,上一级享受的是下一级的剩余权力,也是下一级委托的权力,而上一级政府建制则复制了下一级的民主制度。宪法作为自治团体的基本规章,最初也起源于自治团体的公约。各州宪法是最初移民团体粗糙简易的公约(如“五月花号公约”)的复制,而联邦宪法又复制了各州的宪法。
联邦一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都是公民们在更小的共同体内熟悉和习惯了的。与英美相对,传统社会的结构对培育民主文化有极为不利的一面。它的一端是个人和家庭,另一端是邦国和天下,在家与国之间缺失一个重大环节,即西方那种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民间社会,更不存在基层政权的民主生活。而这是民主的根基所在,是培育民主文化的基质或温床。
R.希森在印度民主化的文化基础时指出,印度的民主在独立前就植下了根基,其中之一是“团体生活发展的模式”,另一个是“解决冲突的模式”。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发达而有序的民间组织体系在通过讨价还价、协商而达成合作的过程中,宽容、妥协的价值被接受。这使政治更像“政治市场”而不是“强制性”。
(7)而民主政治就是和平竞取权力的市场。公民们在和平竞争中养成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学会讨价还价和习惯于达成妥协,并在不断的妥协中培育出宽容精神。
所以,要建立民主制度,就要先培发达的公民社会,通过公民社会培育公民文化。
要先开放基层政权,使公民在基层政权中学会自治。这对于公民没有参与习惯,以消极懦弱为主要倾向的国家尤其重要。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有的国家由于权威主义极端发展,彻底铲除了社会任何自治组织,封闭了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任何渠道,甚至残酷地打击公民参与热情,从而使公民文化的形成极其困难。
而过分的封闭压制有时又反弹出过激的参与要求,过激的参与要求与公民素质(包括精英集团)的低下形成强烈反差,结果使向民主的过渡充满着动荡,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民主的巩固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些国家,面临着“不民主,百姓苦;民主,百姓苦”的二难窘境。
4.解开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政治制度环扣的死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陷入了一种僵局,我将其称为“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制度环扣的死锁”。人们认为,由于公民素质低下,所以民主条件不成熟,不能建立民主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民主制度,又导致公民素质无法提高,甚至还强化着臣民意识。
要打开“公民素质低——不能民主——公民素质低”的死锁,需要从开放公民有限的政治参与开始,然后逐级递升。在上,民主的准备有各种形式:非国家层面的民主(如地方自治、社团民主);非政治形态的民主(如各种民间社团的民主、行业民主、社区民众对社区学校、等公共机构设施的管理、法院的陪审团制度);精英民主(如各种形式的贵族民主、限制公民资格);民利的分级实现(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分离,先获得选举权,后获得被选举权;先开放某些边缘性政治机构,而后再扩大到核心的要害机构;民主机构或民意机构权力的逐渐扩大)等,这些有限的或非政治的民主都起到了培养训练公民的作用,从而为民主在后来的正式出现打下了基础。
这些方式中有一些在当代已经不再被接受,如贵族民主、限制选举资格等,但有的仍然是可以采纳的。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民主制度的公民功能,就能创造出式的公民学校。
在西方国家,妇女获得民利的经历是和平有序的,它留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大体上,妇女从19世纪起,先获得了上、民事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后才获得选举权。其选举权的获得在一些国家也是逐级递升的:先在乡镇、郡县、州,最后到中央政府;先在非领域(如选学校董事会、慈善机构管理人员等)或政治中心的外缘,而后到达政治领域。有的国家先授予妇女选举权,而后再授予被选举权。多数国家在妇女获得选举权后半个世纪,才开始扩大妇女的参政权。(8)考虑到妇女有史以来没有享受过政治权利,19世纪仍没有走出家庭,这种分步走是适宜的。这个分步走的过程也是妇女民主,经受民主教育和训练的过程。
所以,要打开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制度环扣的死锁,明智的选择不是因为没有成熟的公民文化而拒绝民主,而是应该创造初级的民主政治架构和公民,为民主文化的发育提供适宜的条件。
如果不能为公民文化的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就会使公民一直处于对公共事务消极怠惰、无知和无能的状态,这反过来又成为延续非民主制度的理由。而一旦由于权威主义体制生命力衰竭而使公民走上前台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准备和训练,政治教养水平低下,易采取情绪化行动,行为方式僵硬而缺乏弹性,对政治家和政府充满不信任和敌意,这些都不会带来健康的民主,反而会破坏民主。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民主化进程陷入僵局,无法解开“权威主义政治——公民素质低下——权威主义政治”的死结。
注释:
(1)S.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116页。
(2)S.P.Huntington,ThirdWave,Democratiz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UniversityofOklahomaPress,1991.p.264.(3)参见RichardSisson:CultureandDemocratizationinIndia,inLarryDiamond(ed.),PoliticalCultureandDemocracyinDevelopingCountries,LynneRiennerPublishers,Ins.,1993,pp.51-52.(4)S.P.Hintington,TheThirdWave,p.44.该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在这里漏译了“大多数”(most)一词。
(5)参见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6)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第43页。
1.1对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清楚
在许多地方高校中,很多教师混淆了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把双语教学当成外语教学,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几个英文单词和专业术语,再加一些中英互译方法,或者过分强调教师的口语能力,实现英语思维,把双语教学当成了专业外语.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带来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背离,最终导致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但双语教学的本质仍然是教一门专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外语来更加清晰地解释和理解这门学科的概念与知识.同时让学生使用外语了解这门学科在国际上先进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对本学科的掌握,外语只不过是教学中使用的工具而已.
1.2教材选择的问题
当前对于教材的选择主要途径有:引进原版、教师自编和国内出版.这几种途径各有利弊,原版教材是用地道纯正的语言编写的,引进也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存在价格偏高,语法和词汇超过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同时原版教材的编写可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要求有一定偏差.尽管如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学校自编教材和国内出版是指学校或者出版社组织专家和教师通过搜集资料、整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自行编写.这类教材的特点是集中了多本教材的优势,语言的编写上符合本校师生的外语水平,实用性强,但是对于编写者来说,工作量大,负担重,而且限于教师的英文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5].1.3双语授课不规范在众多地方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较多显现出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的问题,只考虑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盲目开设双语课程.教师和课程教材准备不充分,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甚至出现断档,令学生无法适从,很难适应双语教学方式.即使勉强学到一些知识,也是断断续续的,中文不清楚,英文更不明白,难以在续课程中得到拓展与应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6].
2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定位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水处理行业的现状来看,新理论主要来自于国外高水平的期刊杂志,如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WaterResearch和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等知名期刊,很多新工艺来自世界一流的水务集团和环保公司.因此,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双语教学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若全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是不切实际的,外文教材和中文教材混合用,教师采用外文与中文交错讲授的方式,关键知识点及章节用英语标注解释.实践证明,这样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大量地学习和掌握环境专业的专业词汇,提高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2教材的选择
中英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完善对使用双语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为高质量教材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引进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最好的举措之一,可以直观地对比国内外高校在教学内容上的差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3]75.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若完全使用原版教材,学生会受到来自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因此,选取了英文版和中文版两本教材,分别为:WastewaterEngineering:TreatmentandReuse(第4版,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清华大学影印本,是美国环境工程的权威性教科书,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以及同济大学高庭耀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3版).这2本教材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及编排等方面保持国外教材一贯的优点和特色,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具有较鲜明的突出特点.英文和中文教材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水污染控制知识的英文表达,又能结合中文教材进一步掌握专业内容.
2.3学时、教学大纲和习题库的完善
WastewaterEngineering:TreatmentandReuse(第4版)原版内容较多,取材丰富,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我国高校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的限制.另外原版教材虽然有其突出的优点和特色,但由于国内外在国情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原版英文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教学要求、讲述方式及总体架构上与我国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区别[7].而且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套教材内容偏多,文字及语句偏难.因此,充分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编写了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大纲.学生根据双语大纲,自由选择中英文教材的相关内容,不至于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有的中文习题库和试题库的基础上,添加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进一步完善了双语教学体系.逐渐向英语习题过渡,使其比例接近50%,最终达到考试内容中有30%以上的英语试题.
2.4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
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外语水平进一步提高有促进作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给学生继续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扩大了专业词汇量和英文理解能力[4].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采用的方式为:课件为全英文,讲授时中英文结合,作业为中英文.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欠佳,以及他们没有养成针对不同的目的调整阅读方法的习惯,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和理解英文教材感觉有困难.在教学中发现,中英文结合讲授、全英文课件,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对英文专业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对于专业词汇问题,将下次课遇到的词汇整理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PPT中用英语注释,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但坚持下去还是很有收获的.
2.5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接轨,教师面临教学方式重大改变.因此鼓励和吸引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双语教学改革中去,建设好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省级“卓越工程师”和校级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示范教学”,大力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在职学习深造,营造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教学团队.
3结语
电力职工作为电力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与意义。因此,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通过对职工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加全面掌握工作内容,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迅速进入工作中,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其次,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企业培训师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素,健全的培训管理机制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进入到企业中,这样也为企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要对原有的培训体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紧跟时展的步伐,结合市场具体需求,对培训内容及发展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为职工们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不仅能够逐渐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与工作效率,还能够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2电力职工教育培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就我国当前电力企业培训工作现状来看
很多电力企业的培训内容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是单方面注重了公司业务方面的培训,并没有将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目标及规划具体体现出来,这就导致职工并不能全面掌握到企业文化及发展策略。因此,电力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应该根据职工文化程度不同来制定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加强对员工自我建设的培养,使其能够树立一个自我发展的目标,从而成为电力企业壮大发展的强劲动力。
2.2虽然大多数企业根据时代需要
对员工实施了一定的培训课程,但是还是对培训内容缺乏一定的重视,仅仅当成一项公司给出的任务,态度敷衍,对员工不够负责,在培训过程中,课堂氛围冷清,员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使员工自己对于培训内容都无法做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公司资源,给公司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公司员工对于培训内容无法表现出兴趣时,公司所投入的精力和实践便全部白费,这对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为了壮大公司实力,培训人员应该重视培训内容,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员工产生培训意识,快速进入状态,将公司培训体系完善,使公司更快步入正轨。
2.3培训内容的单一无法让员工集中精力认识公司
培训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态度,很多公司的培训说辞单一无趣,讲解过程中过于专业化,容易让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疲乏,从而无法达到吸收培训知识的目的。电力企业是发展中的公司,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推动其继续发展,培训考核内容过于死板使员工思维受限,无法到市场需求标准,在业务过程中易被社会淘汰,因此,培训人员必须在培训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给公司学员带来新鲜感,为培训内容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以达到公司业务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3对电力职工培训存在问题的解决
3.1电力企业想要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
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经营状况,制定出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尤其是在对电力职工进行培训教育时,一定要将培训内容划分清楚,对于不同职责、部门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这样一来,当培训教育质量被提高了,职工的业务知识面也会不断拓宽,职工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到更全面的知识,并从很大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投入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了培训教育的目的。
3.2公司在培训时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做到尽心尽力
在公司发展期间,所有资源和内容应该及时更新,让公司效益增长的同时公司整体文化水平也同时发展,员工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对于企业业务也逐渐熟悉,公司应该在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不断将员工的业务知识进行新血液的输入,跟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社会快速的变化,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3.3企业对培训人员的选拔也应该重视,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培训人员作为公司新生力量的指导人物,应该具备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标准,他们决定着人才资源的质量,掌握着公司的核心发展命脉,对培训人员的挑选制度应该更加规范。同时,对于培训人员参与培训教学期间,企业应该进行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每次培训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名,给最好的培训讲师予以适当薪资奖励,这样的规章制度能有效的刺激学院的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4结束语
我公司现有职工554名,在职劳动模范11名,其中省级劳模1名;苏州市级劳模4名;张家港市劳模6名。劳模的学历最高是本科(后继学历)最低的初中学历。从工作岗位分布看有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多经管理和一线职工。从职务上看有部门主任、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2007年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有一个班组(劳模工作室的成员班组)的QC成果获得了全国海洋杯一等奖。2009年和2010年有4个创新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中有一项获得国家级职工创新成果。
二、推动劳模示范带动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公司把劳模示范带动工作作为提升职工素质、打造一流队伍、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用劳模精神在全体职工中构建统一的价值观,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和激励员工。同时,通过劳模带高徒等活动提升了职工技能素质,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做法是:
1、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实现团队带动学技术
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我公司的一大特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室有各部门的劳模高级技师、技术骨干、一线职工和部门主任等人员组成一个创新团队。在每月召开创新技术会议中,通过技术分析,讨论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研究创新课题等方式,将公司遇到的技术问题逐一化解。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青年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公司创造了良好效益。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我公司三年中四个创新项目已获国家专利;有一个班组(劳模工作室的成员班组)的QC成果获得了全国海洋杯一等奖。另一个素材有一个部门的职工在劳模的影响下从一个一线员工成长为市级劳模。如XXX同志通过参与“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了技能比赛XXX(请据实际情况自己填写)
对“劳模创新工作室”,也要完善相关制度。要走总结、推广劳模先进集体的基本经验,带动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活动。
2、紧跟时代步伐,挖掘劳模身上精神财富
公司紧紧围绕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既重视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技能先进、富于创新精神的先进典型,又重视选树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普通职工;既重视传统品格,又重视时代精神,在此基础上提炼劳模格言,发掘精神财富,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知难而进、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劳模精神,为劳模精神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特色。一是,建立“劳模先进座谈会”制度。职工必须与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公司每年召开一次“劳模先进座谈会”,每次座谈会可以由全体对象有劳模,先进标兵、青年职工等。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青年职工与劳模、标兵聊技术,学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一批青年职工在与劳模拉近距离的同时自身的技能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二是,加强劳模宣传。公司在自己网站上设立了《劳动者之歌》专栏,把劳模、先进标兵的事迹进行宣传。于此同时,定期组织职工听劳模演讲团的演讲。在公司领导的亲自把关系下,把劳模、先进标兵的事迹做成展板在公司各部门进行巡回展览。(此部分请自己再酌情完善)一个劳模就是一个旗帜,每个劳模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他们无时无刻不以自己先进思想和行为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
3、建立劳模激励机制,放大劳模的辐射效应。
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时代精神,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代表了职工队伍的主流,具有极强的辐射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选树劳模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劳模精神的宣传,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一是大力表彰,增强劳模的荣誉感。加大劳模事迹的宣传,使劳模事迹家喻户晓,使劳模成为真正的“明星”。二是持续宣传,增强劳模的影响力。我们把宣传劳模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劳模事迹的学习宣传,让劳模的崇高精神影响和带动全体职工,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三是强化激励,增强劳模的吸引力。加大对劳模的奖励力度,使劳模们不仅获得巨大的精神荣誉,也从物质上得到肯定。
三、实施劳模示范带动工作带给我们的启示
劳模示范带动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发挥劳模先进人物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炼劳模先进核心技术和管理思想、展示劳模先进精神、放大劳模先进效应、打造劳模先进品牌,形成劳模先进文化,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公司品牌,增强公司的软实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丰富的智力支撑和充足的精神动力。
1、实施劳模示范带动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劳模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为公司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创新奉献精神时刻影响着广大职工,在为企业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实施劳模示范带动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生动的表现形式。
2、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培养和选树劳模,是充分重视人的价值的表现,为员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突显。
3、放大劳模效应,引领公司员工向劳模学品德学技术
通过放大劳模效应,是广大员工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劳模的价值所在,从而在工作中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向劳模学技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公司和员工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进一步做好劳模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完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养机制。
培养劳模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劳模的先进性、永久性,要进一步完善公司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机制,为劳模与职工成长提供更多的机遇,从机制上为实施劳模工程创造条件。
2、提高对劳模价值的再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劳模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展。我们应根据厂情的需要,继续推出适合公司生存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劳模,加强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对劳模价值的再认识。
(一)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成熟的产业结构中,依次存在高级技术人员、普通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及一般附属个人的职业划分,并呈现出橄榄型的结构特点,即高级技术人员和一般附属个人比例是相对最少的,处于中间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是比例最大的,因此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
无论是传统制造产业,还是高科技装备企业,其生产线上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产业结构中既有传统的制造产业,为了提升产业结构,正努力的加速传统产业的科技化进程,同时也在逐渐探索新型制造产业的扶持。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的丰富,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在科技制造产业发展的同时向国外过多的转移传统制造业,因此我国的制造产业呈现出新旧结合和同时发展的现象,这就为技术工人即职业教育接受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
(二)国家政策的扶植
由于职业教育对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巨大支撑作用,国家制定了大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并对相关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学费及生活费方面,国家给予每个学生一定的补贴,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也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
(三)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下岗人数逐年增多和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这两个群体在面对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职业技能与就业机会不匹配的难题,急需进行新岗位的职业技术培训。长期以来,多是由企业承担这一部分的培训任务,由于企业以生产、盈利为主要目的,造成了这两个群体就业难的问题,而大量非熟练工人的进入也影响的企业的正常运转。
以中职学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学校在培训技术工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面对大量迫切需要职业培训的群体,可以大胆开拓自身的市场,不要局限于应届学生的招取。通过培训社会人员,既能对闲置的师资、教学设备加以利用,创造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契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帮助企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
二、结语
随着我国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划分的不断弱化以及生源逐步萎缩,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强,甚至在一些地方竞争趋于白热化,到达难以调合的境地。竞争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生源、经费、政策。
(一)生源竞争
生源是教育发展的命脉,直接关乎一个学校的生死存亡。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竞争最突出表现为生源竞争。作为管理部门的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千方百计的采取措施推进各自学校的招生工作。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将招生任务分配到中学,做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将技工学校排斥在中学之外;不将技工学校纳入招生平台中,或者限制其招生。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则利用分布广泛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发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招生,从根源上抓生源。在学校层面,许多学校将招生任务分摊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并配备相应的奖惩制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专门的招生,帮助学校招生并收取费。由于归属两个系统,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实力等各方面缺乏横向比较,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对不同系统的学校甚至恶意中伤。同地区的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更是由于生源压力,原本应该组成职业教育同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但现实中却经常出现势同水火的局面。
(二)经费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不同,除少数地方外,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的政策在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落实。以广东为例,2003年广东有技工学校186所,全省总的财政投入是3.73亿元,而中专共有170多所,财政拨款达到8.08亿元。技工学校生均财政拨款1559元,中专学校生均财政拨款3579元,差距悬殊[4]。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对职业教育做过一个专题调研并在报告中指出,由教委主管的学校可以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学校很少或没有这种拨款[5]。在经费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展开激烈搏弈,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
(三)政策竞争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虽然同属于“大职业教育”范畴,但二者却享有不同的政策待遇。技工教育因属于人社系统管理,很早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技工学校学生培养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大多可以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书”。但是,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无法升入高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学生无法直接晋升本科院校,也享受不到诸如在报考国家公务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等方面的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的政策待遇。与职业院校教师不同,技工学校教师至今仍不能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走向:并流或统一
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历史上有分有合,在当下的关系中也承受了巨大的张力。从整体来看其未来的关系走向,无非一种是依然维持双方分头管理现状或者适度变革,姑且称之为并流;还有一种是打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双方统一起来。
(一)并流
“并流”是指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维系现状,或是在现状的基础上加以统筹协调。“并流”的支持者所持的基本观点是适度竞争有利于保持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危机感,有利于保持职业教育整体的活力。长期从事技工教育研究的黄景容先生在其论文《职业教育的路向之争》中也认为,技工教育一以贯之的“培养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目标定位更贴近于职业教育本质,也有利于扫除弥漫于职业教育中的“学历化”倾向。随着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竞争的加剧,完全维系已有的双雄并立的生存格局已经十分困难,并且这种教育生态所衍生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维持两种教育体系独立的基础上,统筹两者的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更加妥当的道路,实现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双轮驱动的战略目的。如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的核心内容为“五个统一”,即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招生平台、统一经费投入、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培养标准。《纲要》的主要目的是统筹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促进双方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
(二)统一
“统一”派坚持的最基本的观点是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并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产物,必须予以革除。但是对于合并的路径和统一的形式又各不相同,可以简单归为三类: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双方独立出来组建新部门。
1.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是三种声音中呼声最高的,其最主要的支撑观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有利于理顺教育体系。教育管理是一项专业化水平高的社会活动,与其他领域的管理存在本质不同。人社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主管行政部门,其主要的职能在于人力资源的调配和社会保障,因此把技工教育移交给教育部门更符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内部壁垒分明,条块分立一直被人诟病。经过一段时间改革,教育系统内部体系已经逐渐理顺,中高职衔接逐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立交桥已经初步搭建。因此,把技工学校划归教育部门从而理顺教育体系已经顺理成章,并且在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2009年,山东省曾经试图把技工学校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管理,实现普通职业教育与技工职业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尽管最后没有完全实施,改革中途停滞,但也成为一种勇敢尝试,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2.职业学校划归人社部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开发、调配、使用等环节。人力资源只有把各个环节组成有机整体,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用。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长期与人力资源使用分割,也即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衔接,处于脱节环节。人社部门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部门,与企业联系紧密,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把职业教育管理职能纳入其中,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整合。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思路割裂了教育系统的完整性,使职业教育再次游离于教育部门管理的教育体系外。
公路由于受作业性质以及人员聘用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想突飞猛进,取得奇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日积月累的教育培训不良积习久已根深蒂固,很难破除。因为,公路部门具有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工种繁多、倒班作业、不易集中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合成给职工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全段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培训教育几呼不可能实现。职工教育有服务生产的作用和功能,但绝不能因教育而搁浅生产,这种矛盾严重限制了职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工学矛盾问题也极为突出,职工教育是工作的一部分,但现场生产的任务重,致使出现了重生产轻教育的现象,一般就是以读代学,以听,以抄代答的培训现状,压缩教育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还有,就是职工年龄的落差大,造成青工会说不会做,老工会做不会说,培训的进度上不去,培训的质量上不来。进而公路部门在教育培训工作上出现了只培养尖兵,不开展普培的冲锋型教育;还有赛前脱产突击,日常不学不练的临时型教育;以及考啥学啥,照题答题的试卷型教育等。虽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突出,但试卷一摞几尺高,资料一摆满桌子,不考职工听汇报,奖惩无措施,考核无力度,使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也逐步使职工教育培训形式化在公路部门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低劣的教育又怎会出良兵。
二、对加强公路部门职工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要内容明确,保证时间,方法得当
职工教育的结构和条理需要有明确界定,不但要结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符合单位的生产实际,兼顾职工的个人素质和企业的建设取向等方方面面,应划分成专业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等学习板块,有计划性的组织开展。时事性的教育要在基本教育达标后补学补考,增长职工见识,但绝不能侵占基本教育时间。保证时间专指开展职工教育时的工学矛盾而言,因为大量的生产任务需要完成,而职工休息的时间又极其有限,如果把学习的时间强加在职工休息时间内,就容易使职工产生抵触的情绪,破坏职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需要在工时内给学习培训提供一个充足的时间。在保证时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见,认为学习培训与生产无关,然而事实证明,接受良好培训的职工却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保证学习时间,也是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关键。方法得当,是指办学形式要适应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班制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办学习班、岗位练兵、师徒合同、技术表演、小型函授、技术讲座、抽签问答等。
(二)要提高认识,深化教育,电化教学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使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服务社会,服务工作,更能提升自身价值,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生活中得到体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还必须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素质决定岗位,岗位决定收入,必须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劳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制定职工业务素质与工资待遇有效挂钩的办法,遵循“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严格落实竞争上岗制度,确保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我国全日制教育的普及水平还比较低,公路部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应从职工队伍的建设需要出发,做好在职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文化基础继续教育工作。对职工的学历要进行普查,对中技以下学历的职工要发动再教育工作,让职工明确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作岗位,倡导岗位需要人才,人才回馈岗位,切实通过再教育培训培养企业人才。电化教学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公路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特有优势,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优越性主要在于可以解决师资、基地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节约办学;形象逼真,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机动灵活,可以利用业余、非生产时间学习,不必抽调大量脱产人员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同时,也可以实行跨单位、跨地区的横向联合的办学方式,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培训更多的人员。
在这样的热力学内容架构基础上,对状态函数的改变值进行系统的剖析,并加以例题的训练、巩固,使学生感觉到概念明晰、结构紧凑、条理清楚,公式容易掌握,同时体现了课程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增加与制药工程专业相联系的内容物理化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制药工程专业实际应用的联系、融合[2-3],使专业内容尽量在物理化学各章节中得到具体反映,引领学生用所学的物理化学知识,分析、处置制药学相关领域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化学对制药学的指导作用,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有必要适当增加与制药工程专业相联系的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弱化公式推导,强化内容的应用物理化学课程内容中存在大量的公式及其复杂的推导过程,要注意数学推导过程只是获得结果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利用物理化学这种手段、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能力[4-5]。课堂教学内容中应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与数字运算,可由陈述思路直接给出公式或结论,强化使用基本公式的定性判断,强调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及解决方法。舍去复杂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促使学生将兴趣、注意力集中到公式的具体理解及应用上,侧重培养学生将基本理论、公式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如此理念下对待、处理物理化学中的公式,既显著降低了课程的学习难度,又彰显了物理化学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指导作用。
立足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针对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制药专业的专业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抽象思维与综合应用能力,笔者灵活采用讲授式、类比式、问题式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1)讲授式教学虽然讲授式教学比较传统,但在物理化学教学中不能完全摒弃不用。对于属于重点、难点的理论、概念的解释和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用少而精的语言讲授给学生。(2)类比式教学物理化学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初次接触可能难以理解与掌握,此时,可以借助已经熟悉或掌握的知识,利用两者存在形式上或属性上的相似性,通过类比方法[6-8],将学生熟悉的知识与陌生的知识加以横向比较,为认识新的知识点提供方向和线索,以增强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为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不定积分式)的线性关系比较,它们都是直线关系,且横坐标都是时间t,不同的是纵坐标,即对浓度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通过图形比较,不但能够牢固掌握动力学方程的不定积分式,而且自然、间接掌握了各自的动力学方程的定积分式。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两电极极化曲线图示比较,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两者都是阳极越极化越正,阴极越极化越负,电极电势都偏离平衡值E可逆,这是两个化学电池电极电势的相同点。电极极化的结果,造成原电池的实际电极电势比平衡值低,电解池外加的实际电压较平衡值高,这是极化对化学电池偏离平衡值的不同点。(3)问题式教学通过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知识。教师以生活实例或生产的实际问题来设计问题。例如:在学习“界面现象”时,提出自然界中小水滴、汞滴为什么会自发收缩成球形?在学习化学动力学时,提出怎样通过样品分析来测定矿石年龄和样品的年代?教师精心设计好适当的问题后,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任务由学生自觉完成。通过交互式的问题提出、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应用思维,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4)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讲授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栩栩如生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板书与绘图的时间,加快了知识点的讲授速度,使得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大增强[9,10]。例如在介绍自然界中的表面现象时,采用动画形式将水滴逐滴滴落到洁净的荷叶上形成液珠的动态过程,要比板书画图更直观更生动。对一些抽象、晦涩的内容,如在过渡态理论“势能面”的教学中,将“势能面”制成三维立体图(图略),然后以动画形式,使箭头从R点(反应物)沿着虚线上升到鞍点T(活化络合态),再沿着实线下降到P点(产物)。通过势能面的具体形状及箭头运动轨迹的直观演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鞍点”、“能垒”等抽象概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即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与学生互动、介绍新知识和新技术,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发展了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