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采购预算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军队采购预算是确保采购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是预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采购预算相对于一
般财务预算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钱物对应,预算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应该说,集中采购改革需要编制采购预算加以规范,另外,编制好采购预算也有利于有效执行预算,强化军队预算的资源配置职能。目前,军队采购预算制度已确立起来,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军队采购预算管理的关键,军队采购预算管理首先要改革、完善军队采购预算编制。
一、目前军队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基本问题
从军队采购预算编制的最直接形式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明确到可以组织采购的具体的项目、名称和数量。单价填列偏离市场参考价太多,往往图省事取整了事。需求时间不祥,造成采购计划和采购组织陷入被动、忙乱的局面。性能要求一栏不填或者指定品牌,有违《政府采购法》的做法。
二、成因分析
(一)认识存在偏差
有人认为,预算编与不编一个样,反正最后执行的时候都不按预算来,因此存在走形式的情况。其实采购编预算和不编预算是有很大差别的,预算不仅是形式问题,而且是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问题。预算难以执行,既有一些思想抵触情绪,更有预算本身偏离实际太多而难以执行的问题,预算管理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反映了管理思想没有跟上实际发展的现实,理论落后于实践。采购预算管理纵有千头万绪,其前提还是编制好采购预算。有人认为,一切都按预算来,没有了自由,因此不愿编采购预算。事实上资源总量是一定的,事前没有规划、计划预算,由此造成的无预算的盲目结果不是更自由,从长期来看而是约束更多。以上错误认识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如果这些错误认识不纠正,采购预算管理的诸多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为任何先进的思想或方法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没有人的积极主动的配合是很难有实际效果的。
(二)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考评缺乏明确的标准,考评依据不足,往往以经验判断为主,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支撑。没有考评指标也就缺乏有效的评价,没有评价,采购预算编制是否偏离了目标就很难说清楚。当前财务经费标准覆盖面比较广,实物编配标准则是处于“真空”状态。以办公用品为例,某一级单位不同部门应配多少电脑,其相应的管理、处置标准是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编制人员在编制采购预算时感到无所适从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目前财务管理是实行的“双轨制”管理体制,事业经费由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编制体制调整后,一方面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的客观事实凸显,导致财务人员“忙”不过来,另一方面事业部门也不愿“放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双轨制”嬗变为事业部门编制分项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分项预算形成单位预算。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一方面各事业部门不可能专配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于是大都由业务人员兼任,所以相对于财务管理尤其是预算编制而言知识结构不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各业务人员站在本部门利益角度出发编制的预算不免有失偏颇,在没有更权威的协调机构的前提下,难免会出现诸如重复建设等诸多弊病。不仅如此,财务部门采购预算编制人员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知识短板”。
三、加强军队采购预算编制的对策分析
(一)端正思想认识
首先,明确编采购预算和不编采购预算的结果具有很大区别。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预算功能如增强约束,强化管理,防止腐败,规范采购活动之外,从经济学角度讲,编制采购预算可以大大降低决策的总成本。一项决策的成本不仅包括决策实施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即外部成本,也包括决策制订本身的成本,即决策成本。因此,决策总成本就为外部成本和决策成本之和。军事经济是个大系统,军事经济活动呈现出系统属性,如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和层次性。当军事经济活动符合自身固有的规律时,军事经济运行状态良好,军事经济效益显著。实施采购之前搞好规划、计划,按照系统管理思想,编制一份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并按照预算实施采购,无疑会大大缩减决策总成本。反之,年初无预算或预算不具有可执行性,在实施采购时不断变更计划,反复决策,无形会增加决策总成本。其次,明确编好预算和不编好预算结果大不一样。有人可能认为反正预算编了还是不按预算实施,所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实预算的执行很大程度上是由预算本身决定的。如果预算反映了军事经济运行客观规律,何愁不按预算执行呢?编制预算不科学为预算执行不力“制造”了一个“合理”的借口,预算执行不按所编预算来反过来又弱化了预算功能,降低了预算编制积极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形成预算管理“编制执行两张皮”的痼疾。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购预算管理要搞好,制度要完善,首先要编采购预算,不仅要编采购预算,而且要编好采购预算。
(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既包括了经费供应标准,也包括了实物编配消耗标准,既包括经费管理标准,也包括评价标准。第一,建立健全实物编配标准。编制采购预算就维持性经费而言,其实是在供应标准下的进一步明细,要使采购预算减少甚至杜绝重复采购、超标准采购等问题,就必须有明确的实物消耗标准,有了这样的标准,采购预算编制也相对变得容易的多。就建设性经费而言,建设经费都是项目经费,实行项目管理方法,编制采购预算实际就是要在申报经费预算时予以明细,便于上级审查。对于项目经费中能以标准加以明确的必须加以标准化。第二,建立健全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标准化有利于财务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军队是按照高度分工和高度综合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有精细的分工,这种分工并不意味着各自随意行动,而是不同部门、不同的岗位按照总体要求从不同的侧面履行各自的职责。各个环节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高度统一,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协调动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那些具有经常性和重复性特点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就形成了管理标准。大家按照科学的管理标准要求,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情,从而使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化、规范化。比如,信息传递和反馈工作,过去是依靠上令下行的指挥,信息传递迟缓,层层上报,层层下达,迂回大,效率低。通过管理标准化,可按分工职责规定的明确要求,直接向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传递信息并及时反馈,主动处理问题,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建立健全考评标准。传统的预算考评指标往往从经费开支使用的角度出发设定,没有跳出经费开支的圈子,制约了考评的综合全面性。可以考虑建立以任务完成率为核心指标的指标体系对军队采购预算执行情况加以考评。
(三)着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军队每一次改革对人才都提出新的要求,军队集中采购和预算编制改革要求是采购预算的背景,就采购预算管理而言,对采购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财务部门自身要熟悉预算编制要求、原则、程序、方法、标准及各项财经法规,同时还要懂得一些采购业务知识、采购管理规定,如政府采购不得指定品牌,排斥潜在供应商等。熟悉市场价格,掌握系统论知识,才能编好预算,有针对性地提出预算编制修改意见。就目前体制来说,用好财务部门的审核权实际上就是要指导好各业务部门和下级单位编制好预算,而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预算编制演变为反复协商协调的过程,财务部门是负责牵头的部门也是把关的部门,因而对财务人员要求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会使用软件进行预算编制工作,用模型进行经费测算和评价,甚至会用计算机语言按照军标要求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软件和制作网页等。对业务部门编制人员而言,除了要熟悉本部门的事业任务之外,还必须懂得一定的预算知识、法规,财务部门要加强指导,保证预算编制在源头上就不偏离预算目标。
参考文献:
1、万东铖.军事经济运行机制重塑[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黄瑞新.公共经济理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采购
基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财务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优化配置资金资源,切实有效的运用资金资源,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预算工作,综合考虑市场行情及经营项目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经营项目预算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资金资源进行采购,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诸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状况不佳[1]。对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充分认识与了解市场经济体制和财务改革制度,做好会计预算和采购改革工作。
一、行政事业会计预算和采购现状
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和财务改革制度,对国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进行分析,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现状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问题的存在:
(一)会计预算体系不健全
之所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体系不健全,主要是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匮乏,并没有意识到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单位内部制定的会计制度针对性、有效性差,难以支持财务资金管理有效实施;对于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及标准,使得单位内部某些部门随意使用、管理资金;单位内部缺乏监督检查部门,如此资金资源的使用情况模糊不清,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浪费、流失。
(二)收付实现制度不科学
信息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快速、准确、高效地获取会计信息,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来处理单位内一系列财务会计问题。但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依旧采用收付实现制度,也就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如此将不会考虑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是否真的发生,那么行政事业单位后续资金核算将会受到影响,并且核算结果也难以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动向,同时也会阻碍会计信息的采集,降低会计信息的应用价值[2]。
(三)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
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建立透明化的公共财产体系,使得公共财产的分配及使用都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预算会计方面尽量做好会计信息透明化。但实际情况则不然。行政事业单位所制定的财务信息报表简单、与供应商合作推出的产品信息更新不及时等行为,都充分说明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低。
二、行政事业会计预算和采购改革措施
基于当前行政事业会计预算和采购现状,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对此,应当积极的进行会计预算和采购改革。笔者的建议是: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关于预算方面的改革
1.拓宽会计预算范围。为了尽可能的规避资金资源浪费、流失等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注意拓宽会计预算范围,将预算外资金、政府债务、债权核算等纳入到其中。预算外资金方面,应当基于财务改革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预算会计机制,并且选用专业的、优秀的人员负责预算外资金监管工作,从而规范、合理的进行外资金预算工作;政府债权和债务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债务管理,将内外债务都纳入到总预算核算体系中,基于单位发展目标及资金资源应用目的,有效的控制债务输出和输入,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
2.科学应用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因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涉及的对象较多,包括政府债务及社保基金等,那么行政事业单位在具体基于此体系展开会计预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导致会计预算不准确。为此,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基于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进行政府债务管理,逐步了解体系,总结经验,为后续更加科学的利用此体系来展开其他科目的会计预算奠定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关于采购方面的改革
1.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将预算支出管理与市场竞争机制相结合,如此不仅可以优惠采购产品,还能节约资金。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借用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并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采购管理机制做适当的调整,使之适用于本单位,如此可以充分发挥采购管理机制的作用,在合理支出预算资金的情况下,采购优质产品,并且保证商品采购费用在预算范围内。
2.建立科学的采购机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采购的商品较多,如若不能规范采购工作,必然会造成资金浪费或采购商品质量不佳等情况发生。为了规避以上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还要给予市场实际情况及本单位商品采购需要,编制科学化、法制化的采购机制,对采购人员的行为予以约束、采购商品质量标准予以说明等,以便有效的控制采购工作[3]。
三、结束语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和财务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和采购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资金流失或浪费。对此,应当通过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科学应用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采购机制等措施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和采购,提高其应用水平,为良好的发展行政单位做铺垫。
参考文献:
[1]焦玉云.谈行政事业会计关于预算和采购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1 (4):140-141.
[2]高小平.分析行政事业会计关于预算和采购的改革[J].财经界,2014 (24): 198-198,277.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15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执行的前提,与普通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计划性、公开性、规模性、政策性及采购资金主要为政府性资金为特点,是用以监督各个采购单位及具体采购人使用资金情况、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的主要约束。各单位每年编报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根据下达的部门预算编制详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政府采购手续的履行,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将采购项目具体化,将资金来源明晰化,以反映部门预算中项目预算的构成及资金分配情况。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采购项目,原则上都以公开竞争方式形成合同,通过采购活动的实施使所列物品价格明细化,使预算数基本接近市场平均价格,合同金额基本可以反映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促进工程、货物和服务单价的形成,为财政部门审核同类采购项目的预算额度提供参考标准。同时,为财政部门研究制定预算定额,加强预算单位定员、定额管理,为下年度编制同类物品的预算提供参考依据,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性标准,从而为细化预算编制找到突破口。通过政府采购预算,提高部门预算透明度,推动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1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政府采购预算认识不清,目的不明
有些单位不重视政府采购预算,没有把政府采购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上,预算刚性不强,直接导致了采购的随意性。这给各部门的监管和操作机构的统筹安排带来了困难。目前各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由各科室提出采购项目,再由政府采购联络员进行汇总,交财务科负责预算编报人员审核上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各科室漏报、多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汇总和上报相互分离,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单位在审核过程中,根据资金的安排情况,对有的采购项目进行压缩消减,导致最后上报的政府采购预算不完整。政府采购工作是一个比较专业性的工作,从采购预算编制到采购执行,到验收支付。
1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于粗糙,编制不规范,导致政府采购预算资金使用不合理
有些单位对政府预算采购编制不够重视,预算编制随意性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采购联络员与会计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采购联络员一般对采购项目比较熟悉,但具体的可以用哪块预算项目资金去支出不太了解,而会计在审核时,也缺乏责任心,在没有对资金来源进行必要审核的情况下,直接上报财政部门。这个错误往往在最后的资金支付环节才发现。一方面对采购项目不进行科学的审核,采购预算的编制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特别是有些专项资金在编制预算时还没有项目实施计划,预算编制存在项目不够具体和细化、采购标准不统一、政府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相脱节等情况。另一方面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出现重视资金的分配,忽视资金的具体使用,在预算编制中出现明显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漏报现象,致使采购计划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13政府采购的计划性不强,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有些单位认为政府采购预算是现行预算体制下的另一套预算,政府采购计划、方案就是政府采购预算,虽然编制了预算,但未经财政部审核和法定程序批准,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资金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政府采购预算代替政府采购计划、方案,或者用政府采购计划、方案代替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要增强采购的计划性,要将欲采购的项目全面、详细地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预算中反映出来,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进行采购,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超标准采购。
2加强改进的措施
21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真正内涵的认识,增强预算编制意识
政府采购预算是依法实施采购活动的基础,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保障,是在部门预算表中增加反映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一张预算表。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工作,深化依法采购意识。通过电视媒体、政府工作会议、财政工作会议宣传和强调政府采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各部门的政府采购意识和办理采购业务的自觉性,以赢得社会全面的理解和支持。另外,严肃采购纪律,对于不按采购法进行采购的,给予相应的处理处罚。
22构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协调处理部门的采购需要,预算计划于执行等方面的关系,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内部议事规则、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人员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采购预算编制办法、采购质量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针对每个采购项目实行量化管理,明确时间要求,使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得到保障,切实做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化、规范化。
23增强政府采购计划性,遵循统筹兼顾、先大后小、突出重点的原则
采购单位必须加强和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政府采购预算细化的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如采购的物品、规格、性能、价格等具体内容;购办必须会同财政负责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科室,加强对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审核把关;限定政府采购计划变更、调整的时间。采购单位政府采购计划的调整和变更时间可否定为每个季度一次,以利于优化采购组织方式、减少政府采购次数、扩大单次采购规模、节约采购时间、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政府采购的绩效。
24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
政府采购应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的衔接,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计划执行采购。在实际执行中,非特殊原因不得临时追加采购内容和规模,对超计划、超标准的采购需求,原则上不得予以批准。另外,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事业单位应严格实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监督职能的分离与分设,彻底改变政府采购工作中管中有采、采中有管的现象,只有在预算、采购、付款、核算等各个操作环节,实行相互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防范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25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监管体系
各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把眼界放宽,从整体上全面履行好监管和指导政府采购工作的职责。要从原来统管管理和操作的工作方式转到单纯的监督管理上。为此,要主动推进“管采分离”工作,在分清职责上率先到位,将原来承担的操作职能全部移交给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人,从烦琐的操作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对整个政府采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6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业务精湛的采购队伍
一方面,必须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政府采购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招投标理论和其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将政府采购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实现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大力提高和培养所有政府采购治理者和参与人的公正道义素养、专业权威素养、信息吸纳素养和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配合意识、自律意识,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总之,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不仅要靠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更主要的是要靠单位的自觉执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