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情景分析范文

金融情景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情景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情景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金融中心 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 重庆 新加坡

一、前沿

在政府的引领下,重庆明确提出向新加坡学习建设结算型金融中心。直观的数据显示,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2009-2010年度排名中,新加坡排名第八位,上海排名第十五位,而重庆排名第303位。①在市场自发条件下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段漫长的过程,而在政府的引领下,却可以大大缩短这一时间。可是第八和第三百零三的差距摆在这,如何缩短这之间的差距是重庆要努力的方向。金融中心的建立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集聚,机构数量的增加,更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1)指出,在金融市场、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综合环境五项指标重要性比较中,综合环境排在首位,说明金融机构的集聚越来越看重的是目标区域的综合环境。于是,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和新加坡的金融软指标——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来寻找两着之间的差距,然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

重庆处于建设金融中心的初期阶段,新加坡金融中心已经是形成阶段,因此对比重庆与新加坡金融中心需从两方面对比。其一是从同一阶段,对比两个金融中心发展的起点;其二是从同一时空,对比两个地区的综合环境竞争力。

二、金融中心发展起点对比

新加坡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时间为1968年。背景是:新加坡1959年在英联邦内获得自治;人均GDP为440美元;城市破旧,75%左右的居民住在贫民窟或窝棚里,浪迹街头的失业者比比皆是。1968年10月,新加坡政府抓住机遇,创建了亚元市场。从提出建设金融中心到1985年金融中心初具规模,直至1996年联合国将新加坡升格为发达国家。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新加坡成功的从一个金融业基本不存在的城市华丽转变为国际金融中心。

相比之下,重庆2007年开始提出建设金融中心。背景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重庆政府挖掘金融需求,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以加工贸易为基础的新型离岸金融结算市场,把重庆对外开放的“末端”变为了“前沿”。

起点的共同点是金融业薄弱,在政府的引领下抓住机遇,虽然经济发展程度还没有达到金融中心形成的阶段,但是都是走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再支撑金融业再发展的道路。但是从建设初期的起点来看,重庆的起点比新加坡高,经济基础更扎实。

三、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对比

关于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还没有一个标准或通用模型,以及可信的衡量方法。运用指标体系对金融中心进行分析的重点是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角度的问题。鉴于综合环境是影响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金融机构集聚的首要因素。本文综合选取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的综合环境指标以及全球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分析影响金融中心发展的软环境。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中的综合环境指标包含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开放程度三个子要素,和12个细分指标。而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利用75个指标,对全球11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计量与评估。本文结合两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形成本文的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整体竞争力、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商业环境、金融制度五大块,具体有十七个子指标。

表1 重庆和新加坡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数据

数据来源: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index.asp

从城市整体竞争力看,重庆排名108,新加坡第46名,存在很大的差距,也说明重庆又很大的前进空间。从子指标具体来看,数据显示,仅有经济增长和金融体制的稳定性两项指标,重庆优于新加坡,其他方面都落后于新加坡。重庆的经济增长和金融体制稳定性很大程度是在中国整体环境优越的条件下发展的,因此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但这远远不够。

人才教育方面,世界上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人才竞争力差异根源于人才环境的差异。人力资源、教育支出和覆盖面以及研发投入方面,新加坡都做的非常出色,而且效果显著。新加坡建国以来不惜动用大量的预算在教育发展上,新加坡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干预和介入是最大量和最直接的。新加坡政府的教育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如新加坡大学招生是在严密计划指导下的有比例的发展。先由政府的财政部和贸工部对未来几年的人才需求作出预测和计算,看公、私营单位会出现多少个“坑”,然后再决定大学里不同科系要生产多少“萝卜”。

基础设施方面,交通、运输和信息基础设施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以及金融中心辐射作用的发挥。重庆地处内陆,在天然上不存在优势,但是经过这些年政府的努力,大力发展物流业,实施“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坚持铁运、陆运、水运和空运并举,打造立体交通枢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和新加坡天然地理区位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但是可以看到差距正在慢慢缩短。

第2篇

关键词:重庆;金融生态环境;对策建议 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042-07

一、金融生态界说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在国内,周小川博士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指出:应注意通过完善法律制度等改进金融生态环境的途径支持和推动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我们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界定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无疑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优化地区的金融生态又是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中国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又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重庆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的中心辐射作用日益显现,对重庆的金融生态现状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生态的优化路径,对加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促进西部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证检验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目前重庆市正在以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为契机,推动“加快”、“率先”发展,在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必将推进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加快“1小时经济圈”和“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积聚与经济布局要求,并促进重庆市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

笔者以重庆市2000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相关数据指标为依据对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作出了纵向的客观评价,为相关部门制定金融政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

(一)指标体系说明

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资料构建了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组成。每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在比较范围内的相对发展情况(表1)。

(二)指标权重说明

本部分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权重在一级指标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重新计算各个指标在新指标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一级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分配:在分析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具体指标的基础之上,将这些分散的指标重新进行分类和归纳,最终形成包括三方面的一级指标,即包括核心金融资源环境、实体金融资源环境、功能金融资源环境三方面。由于指标的选取数目和个体指标的具体内涵存在相互交叉等情况,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一级指标权重的分配情况依次如下:核心金融资源环境为0.3;实体金融资源环境为0.3;功能金融资源环境为0.4。

具体指标的权重分配:具体指标个数较多,在每级指标内,根据各指标权重所占比例的大小重新计算各个指标在新指标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然后再与其一级指标权重相乘得到该二级指标最终权重(表2)。

(三)指标评分说明

进步指数评分:进步指数评分以时间序列为依据,通过重庆市2000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描述重庆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进步。

计算方法:进步指数(Ri)=第N年重庆市指标值/第N-1年重庆市指标值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各指标进步指数得分情况(表3)。

总体进步评价指数。

计算方法: I=36[]i=1Wi×Ri(i=1,2,…,36)

其中:I为总体进步评价指数;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Ri为第N年重庆市第i个进步指数得分。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情况见表4。

(四)实证分析结果说明

由表4可知,重庆市整体金融生态环境表现良好,而且整体进步趋势明显。具体而言,从2006年开始各年总体进步评价指数明显增加,2006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进步24.7个百分点;2007年在2006年基础之上进步57.8个百分点;2008年在2007年基础之上进步15.1个百分点。从各单项指标来看,笔者以进步率来反映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进步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进步率=(进步评价指数-指标权重)×100%

计算结果见表5。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到以下具体结论。

1.核心金融资源环境

第3篇

关键词:经济金融运行;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29-06

2006年,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和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趋势,宏观调控政策频出。以此为大背景,海南省各经济金融部门在保障作为落后地区应具备的投资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依据本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驱弊就利,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快速、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增强。金融存贷款快速增长,信贷资金支持重点突出,信贷结构日益优化,各金融机构的总体经营业绩良好。

一、海南省经济运行稳、好、快

2006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43亿元,同比增长12.5%,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4.2亿元,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7.8亿元,同比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20.4亿元,同比增长11.0%。

经济运行进入较为理想的状态,一是运行平稳。建省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海南省经济发展曾一度大起大落,而自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开始走上稳步提升的轨道(见图1)。二是经济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三次产业层次较低,一直是制约海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2006年通过加大第二产业的投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海南省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3.2:25.5:41.3调整为2006年的32.7:27.4:39.9,第二产业占比较2005年提升1.9个百分点,提升速度达近6年来最快。三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0年以来海南省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6年则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海南仍属欠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经济稳快增长的同时,经济变化特点突出。

图1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一) 工业拉动效果显著,各产业协调发展

2006年,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海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4.4%、38.8%、36.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3.6%,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0.7%,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达近6年来最高,海南省“工业短腿”现象有了进一步改观,各主要行业齐头并进共同快速发展。

1.工业加速增长,效益提高明显。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的带动下,2006年,800万吨炼油项目、海口电厂“大代小”工程、60万吨甲醇、15万台汽车发动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一大批骨干工业项目的相继启动促成了海南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17.55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26.50%,增幅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在工业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2006年海南省预计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8%,综合效益指数204.95%,同比提高7.89个百分点。

图2海南省工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2.农业生产快速增长。2006年,海南省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原则,着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共实现农业增加值344.20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11.6%、0.3%、7.6%、10.8、8.4%。各类农产品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3.旅游业“丁财两旺”。2006年,海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05.0万人次,同比增长5.8%;其中海外游客61.69万人次,同比增长42.8%;外国游客46.57万人次,同比增长72.88%。全年共实现旅游收入141.43亿元,同比增长13.1%。从全年旅游业的统计数据来看,旅游业已开始逐步进入“四高”轨道,即:旅游收入的增长高于游客的增长;境外游客的增长高于境内游客的增长;高端游客的增长高于低端游客的增长;散客的增长高于团队的增长。

(二)社会总需求稳步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房地产投资复苏,呈理性增长态势。200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74亿元,同比增长12.2%(见图3),投资总额占全省GDP总值的40.4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96.73亿元,同比增长12.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9.01亿元,同比增长3.9%。而在城镇固定资产中,房地产投资89.27亿元,同比增长26%。表明海南省的房地产业已成功摆脱了历史遗留下来的阴影,回归呈理性增长趋势。

图3海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2.农村消费市场增长幅度明显,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06年,全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3亿元,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高1.38个百分点(见图4)。分区域来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5%;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4%。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居民可实现的购买力增强。

图4海南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3.贸易逆差逐步减小,利用外资明显增加。在巩固和扩大原有市场基础上,2006年海南省许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重点扶持的水产品、机电等产业中形成的出口龙头企业出口量大幅增长,有力拉动经济外需增长。截止到11月份,全省进出口总值26.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006年以来,海南省经济环境明显改善,对外招商力度加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比2005年提升6.6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7.49亿美元,同比增长9.5%。

(三)经济发展效果显现

2006年,在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海南省政府财政收入加快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效果。

1.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5.13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56元,同比增长8.4%。从收入增长的原因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是得益于2006年海南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而年内省政府推出的各项增加农民直接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2.财政收支形势良好。2006年,海南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3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一般财政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19.8%;地方财政支出194.7亿元,同比增长16.2%。从近几年全省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来看,公共财政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加大了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物价平稳运行

2006年,海南省市场物价运行平稳,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年持平(见图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值数同比上涨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81%。

图5海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比)

二、海南省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一)企业存款大幅增加,引致存款总量快速增长

2006年末,海南省全金融机构本外币下同各项存款余额为1560.30亿元,比年初增加258.36亿元,同比多增135.4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9.84%,比上年同期提升9.24个百分点,增幅为2000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见图6) 。从宏观层面来看,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得益于海南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从资金来源看,企业资金的大幅增加及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是各项存款快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图62000年以来海南省各项存款余额及其增长率

1.企业存款大幅增长。2006年末,海南省各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存款538.21亿元,同比增长30.82%,比上年同期增速提升22.93个百分点。企业存款的大幅增加是存款快速增长的主导因素。究其原因,一是海南省项目发展前景趋好吸引了投资转入款的大幅增加。在海洋油气、旅游和医药等行业发展方面,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增强了社会各界投资海南的信心,海南省也因此获得了更多投资资金的支持,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大量的投资资金陆续转入,导致海南省金融系统企业存款大幅增长。二是部分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沉淀,导致企业存款增加。近几年,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变得较为理性,沉淀了部分本应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三是商业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派生出了部分企业存款。即便是在2006年央行三次调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我国商业银行超储率仍普遍偏高。正是由于超储率偏高使得商业银行产生了大量的流动性剩余,激发了商业银行通过增加信贷投放而派生出更多企业存款的动机。

2.储蓄存款增速相对稳定。2006年末,海南省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812.18亿元,比年初增加90.46亿元,同比增长12.53%,比去年同期增速提升0.6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一方面反映了近来在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教育负担重等,致使居民预期保障支出较多,居民仍保持着较强的储蓄意愿。

(二)贷款总额增速较快,结构变化明显

2006年以来,海南省各金融机构加快了贷款投放力度,为更好地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2006年末,海南省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123.34亿元,同比增长12.76%,增幅同比提升2.12个百分点。

1.中长期贷款高位增长,短期贷款增速小幅回落,票据融资规模渐趋平稳。2006年末,海南省中长期贷款余额824.87亿元,同比增长17.49%,短期贷款余额247.13亿元,同比增长2.69%,票据融资余额35.22亿元,同比增长1.75%。从各项贷款的增速看(见图7),2006年,海南省中长期贷款仍处于高位增长区间,而短期贷款的增速在第一季度冲高后,逐步震荡回落,到年底,已比上年同期回落了0.63个百分点,而在经历了前几年大幅增长后,全省票据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票据融资变化开始趋于平稳。目前,海南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亟需投入大量较为稳定的固定投资资金作支撑,而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确保了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需求,有力支持了海南省经济结构升级调整。

图7海南省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速(%)

2.信贷支持重点突出,贷款集中趋势明显。2006年末,海南省农业贷款新增55.15亿元。制造业贷款新增28.9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新增27.33亿元,三者之和占新增贷款总额的87.70%,比上年同期高66.22个百分点。一直以来,发展高效农业、旅游业以及现代化制造业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贷款投放向这三个产业集中,有利于夯实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

3.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贷款份额分布逐步调整。从以往各金融机构对海南省贷款市场份额的占领来看,国开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占份额均较大,而股份制银行所占份额偏小。2006年,海南省各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所占份额明显偏大(见图8)。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分别由2005年的64.81%、14.51%、15.43%调整为2006年的49.26%、14.19%、34.58%。各金融机构间贷款投放更加均衡,市场分布更为合理,有利于全方位支持海南省经济建设。

图8近两年海南省各家银行新增贷款情况对比

4.对企业流动性支持力度明显加强。2006年,金融机构在为海南经济结构升级提供必需的中长期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注重企业生产经营时对流动性的正常需求,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均衡支持能力在不断提高。从贷款存量看,短期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2.69%,表面上反映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流动性需求支持不足,但通过贷款投放流量分析,2006年海南省短期贷款累计发放227.09亿元,同比增长39.78%,中长期贷款累计发放193.40亿元,同比增长21.14%。短期贷款无论在投放量还是增长幅度上,都远高于中长期贷款。

5.个人消费贷款下降趋势明显。2006年全年,海南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6.55亿元,比年初减少0.05亿元,同比下降0.32%。从近几年个人消费贷款的走势来看,同比增幅一直处于减少趋势。个人消费贷款之所以下降,主要是由于个人信用的缺失导致银行风险增大。以汽车消费贷款为例,由于个人信用的缺失等原因,近年来,海南省许多银行车贷不良率不断攀升,致使部分商业银行通过削弱了一些网点车贷权限的方式,以有效控制此类贷款的规模。

(三)现金收支总量平稳增长,持续净回笼趋势

2006年,海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2872.94亿元,同比增长5%;累计现金支出2863.40亿元,同比增长5%。收支相抵累计净回笼现金9.5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回笼0.49亿元,持续了2002年以来现金净回笼的趋势。

从现金收支渠道看,储蓄存款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和服务业收入是现金收入的主渠道。此四项收入分别为2361.39亿元、164.12亿元、155.36亿元和104.24亿元,合计占现金总收入的96.94%。而从现金支出方面,主要集中在储蓄存款支出、其他支出、工资性支出、以及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上,此四项支出分别为2311.74亿元、141.76亿元、134.80亿元和125.53亿元,合计占现金总支出的94.78%。

近几年,海南省现金持续净回笼,一方面是由于电子货币的逐步发展,加之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速度较快、服务手段日臻完善,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对现金的需求量下降。

(四)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1.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06年以来,海南省各经营业绩好转,扭转了去年普遍亏损的局面,各商业银行普遍盈利,而三家涉农金融机构里,农行和农信社持续亏损,而农发行开始有了小幅盈利。其他金融机构则全面盈利,其中以国开发银行、中行和工行盈利较大,分别盈利6.47亿元、2.88亿元和2.00亿元。

2.信贷质量不断改善。受新增贷款快速增长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双重因素影响。2006年海南省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继续保持″双降″势头,2006年,全省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26.32亿元,同比下降23.33%;不良贷款率同比回落4.83个百分点。分机构看,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额下降力度较大,农信社有所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2007年海南省农信社的改革的难度。

(五)进出口贸易发展形势喜人,外汇收支和银行结售汇规模大幅增加

2006年以来,海南省进出口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进出口贸易良好的发展态势带来了外汇收支和银行结售汇规模的大幅增加。2006年底,全省外汇收支总额38.88亿美元,同比增长48.62%。外汇收支顺差6.76亿美元,扭转了上年收支逆差的局面。银行结售汇总额为38.57亿美元,同比增长68.87%。其中结汇额为22.89亿美元,同比增长82.25%,售汇额为15.68亿美元,同比增长52.53%,顺差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倍。

三、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中应关注的问题

2006年,海南省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增收步伐偏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6年,海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395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38元。两者的比值为2.90,高于上年同期2.58的比值。可见,2006年以来,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一是海南省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仓储、运销与高附加值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与规模偏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致富传导效应不强。二是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岛外市场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导致靠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受近年来急剧的市场化影响,海南省农民的生活成本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农民生活支出逐年增加。

(二)流动性过剩加剧,商业银行经营难度增大

受贸易持续顺差影响,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近几年我国外汇收支顺差不断扩大。外汇收支顺差的增加,推动了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央行不断被动投入基础性货币,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加剧。2006年海南省存款大幅增长,其源头便是流动性过剩,而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规模扩大。2006年末,海南省存贷差为436.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1亿元。

由于资本趋利性的存在,多余的资金总会寻找一定的出口。流动性过剩的存在,使得各商业银行存在强烈的放贷动力,但宏观调控的存在又加大了其放贷压力,这就为海南省商业银行如何处理好流动性和拓展资金运用渠道提出了挑战,增大了各商业银行的经营难度。

(三)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近年来,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逐步深入,海南省工业在增量上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在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的同时,据2006年6月底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的全国第一份能耗公报显示,海南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却高居全国第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高企,暴露了海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偏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益较低的现状。根据海南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到“十一五”末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2005年显著下降25%左右,达到2.68吨标准煤/万元,故而对处于工业加速发展的海南来说,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海南工业在工业扩量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中小企业融资矛盾依然突出,金融支持力度亟待加强

在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以其对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和由于巨大的就业容纳力而颇受关注。近几年,海南省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一大批中小企业随之催生。以私营企业为例,2006年新增私营企业7759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85%。年末,全省私营企业总数达到37687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5成以上。中小企业的大幅增加,必然会引致大量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的诚信度和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资担保,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2006年海南省短期贷款发放情况来看,截止到年底,乡镇企业累计获得贷款0.43亿元,三资企业累计获得贷款8.46亿元,私营及个体企业累计获得贷款0.31亿元,三者之和仅占短期贷款累积发放额的4.05%,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现无遗。

四、促进海南省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依照2007年中央经济结构调整总体战略,针对2006年海南省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要扎实稳步推进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民增收,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热带高效农业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与现阶段海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资金能力等相适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海南最大、最现实的优势。现阶段,通过加强对高效农业的科技指导,给农民以信息支持,引导农产品的出口,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还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依靠财政金融力量的支持,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农民分散的生产纳入到公司的组织化管理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促进农民增收,采取综合措施,为“农转工”创造条件。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财政补贴力度。在做好现有的各项农村经济补贴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财政资金,急农户之所需,尽可能的提高对农户增收有重要作用的各种良种良苗购置的财政补贴。

(二)完善相关金融制度,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目前海南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亟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能得到充分运用,流动性增大可以为实体经济注入其发展必需的资金,进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海南省的各金融机构而言,在拓宽流动性资金的运用渠道方面可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创新,完善市场交易规则,确保金融机构间规范、有序竞争。二加大创新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多方面的金融需求。三是完善相关信用担保制度,加大对农村经济、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强化节能降耗意识,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一是把节约资源放在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的高度看待。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引导,厉行能源节约、水电节约、土地节约和原料节约,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尽快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有效降低对各种资源的耗用,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能降耗节约资源,加快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综合运用土地、环保、价格、信贷和税收等手段,促进企业降低能耗。抓好机械、电力、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抓好污水、工业加工废料的控制管理和综合循环利用。三是坚持“有保有压”促调整。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治理整顿和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工业。

(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