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实战分析范文

股票投资实战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股票投资实战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股票投资实战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技术投资方法;股票实战;应用分析

一、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

该假设是技术分析的前提基础,它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认为证券价格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之中。所以,它分析的是证券价格的高低和变化,而并不关心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沿着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

证券价格的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按照趋势进行,并保持着一定的惯性。证券价格的涨跌是买卖双方力量对比的反映,当买方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时,价格上升,在没有新的外力或消息介入,这种局面就继续维持,反之亦然。

(三)历史会重演

该假设的含义是投资者过去的经验是他制定投资策略的参考。如果在某种环境下,投资者会将现在的投资行为与曾经出现过的类似行为相比较,从而帮助他做出投资判断。

二、技术投资方法在股票实战中的应用概述

(一)基本的K线逻辑应用

K线又称日本线或蜡烛线,最初是日本人用来表示米价的涨跌情况的工具,后被引入股市,用来分析股市走势。K线较细腻地表现了交易过程中卖买双放的强弱程度和价格波动状况,是目前股票技术分析的最基本工具。K线主要通过K线的组合形态来分析判断,一些典型的K线组合形态有反转形态、持续形态等。

(二)基本的切线分析方法和形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概述

1.切线分析方法概述

投资者运用画线辅助的方法寻找股价运动的规律和未来运动的方向,对股价的变动趋势进行科学预测,选择买卖时机的方法就是切线分析法。切线主要包括趋势线、通道线等。其中趋势线的画法显得最为有用,它是表现价格波动趋势的直线。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上升的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是上升趋势线下降趋势中,将两个下降的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是下降趋势线。

2.形态分析方法概述

股价形态是记录股票价格表现为某种形状的图形。这种形状的出现和突破,对未来股价运动的方向和变动幅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可以从某些经常出现的形态中分析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找出一些股价运行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进行投资。基本的形态主要有顶部反转形态、底部反转形态和整理形态。

(三)技术指标应用概述

技术指标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固定方法对证券市场的原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之后生成的某个具体数据就是指数指标值。将连续不断的技术指标值制成图表并据此对市场行情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指标应用方法。

1.移动平均线

通过一定时期内股价移动平均值而将股价的变动曲线化,并借以判断未来股价变动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叫移动平均线分析法。它是道琼斯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K线图的重要补充。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主要依据葛兰威尔法则。

2.MACD与KDJ

MACD全称指数平滑异动移动平均线,KDJ则是随机指标。之所以把MACD与KDJ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两者都是投资者在股票实战过程中十分看中的投资技术指标。当MACD与KDJ的趋势相同时,则发出的买卖信号也是相同的:当两者趋势相反时,则出现了背离。我们在操作时要反复将两者进行对比、验证,这样操作的成功率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威廉指标、相对强弱指标、能量潮(OBV)等等。

三、技术分析的要素

技术分析要素主要包括价格、成交量、时间、空间这四方面的内容。价、量、时、空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技术分析活动的发展。

价格和成交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表现为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市场发展阶段,证券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在证券市场上,当买卖双方在利益达到某一均衡点时对交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其成交量就相应上升。反之,其交易量就会下降。概括地说,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交量是推动股价涨跌的动力。二是量价背离是市场逆转的信号。三是成交密集区对股价运动有阻力作用。四是成交量放大是判断突破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分析者在对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必须以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浮动和价格升降的程度为依据。时间分析是价格运行到目标位可能需要的时间,空间分析是反映趋势运行的幅度,两者在实战操作中十分重要。例如,我们找股票可以看它的涨幅榜和量比排序榜,若其均处于前列,我们就可以根据技术分析系统提示的信号,及时、准确地进入,必将获利。

四、技术操作举例分析

前面我们对一些不同的技术方法理论和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阐述,不过技术投资中如果只运用一个技术得出的结论肯定有所偏差,所以为了使操作更具准确性,我们要综合运用各项技术和指标。

(一)股票样本选取

我们随机选择一只股票,中信海直全称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是000099,属于航空运输行业,经营范围广,是一只央企国资改革股。我们截取了中信海直2015年6月9日至2015年8月20日的K线图,此图包含了多种技术投资方法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下面我们对其进行分析。

(二)操作分析

第2篇

1.1培养各种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其对资金的判断和使用能力,以及投资理财的能力。股神巴菲特说过,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是决定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如何进行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非你为钱工作。由此可见,投资理财的能力十分重要,而进行股票投资正是锻炼在校大学生这一能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1.2培养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的能力

股票投资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依“计”而行,这个“计”便是投资操作策略。投资策略一旦制定,在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严格按投资策略执行,不能因个人的“好恶”、“恐惧”、“贪婪”而随意改变操作策略,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但是,股票投资又是依“势”而为,这个“势”一方面指股票具体运行的趋势,另一方面指股票投资操作策略的环境,一旦这个“势”发生了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就相应变化。通过在股票投资中依“计”而行和顺“势”而为的训练,从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1.3进行挫折教育

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及时总结经验,正确面对盈亏,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其中就包含了挫折教育。总之,投资股票对知识、能力、技能还是经验和心理的要求均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那么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得到的锻炼和促进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能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中做”,更能促使在校大学生在“做中学”,做到“学”“、做”兼顾,相得益彰。

2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之弊

2.1有可能本末倒置或舍本

逐末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与其相关的知识,学习专业技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做人和做事。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也应该是高标准的,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也应该放在这些方面,而投资股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是一种业余爱好和学习。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股票投资上,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研究股票和进行股票投资操作,那就是本末倒置。

2.2有可能影响生活

大学生投资股票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余钱较少,部分同学甚至还是用生活费进行投资,因而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加之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限、经验欠缺,分析筛选股票以及操作的技术有可能不够成熟,因而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一旦亏损,就有可能对学生的生活造成影响。

2.3有可能使个别在校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知识、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阶段,同样也是思想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只想着进行股票投机,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盲目崇拜金钱、把金钱价值看作最高价值、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以义为先”的我国传统美德就可能在其意识和行为上消失,从而形成拜金主义的思想意识等等。

3解决问题的办法

(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股票投资的理论知识、技能及相关知识,如股票投资的趋势理论、K线和均线知识、主要技术指标知识、股票筛选、分析、买卖知识和技能等,以及学习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学习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编程知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等,储备投资股票的知识与技能。

(2)可以在校内成立投资协会,爱好股票投资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并与校外证券公司长期合作,邀请投资理财专家定期到校园举办讲座,带来股票最新资讯,教同学们该如何分析、筛选、买卖股票等。

(3)在平时,大学生可以用股票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筛选分析并进行模拟买卖,这样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技能,又尽可能地不影响课堂学习。

(4)成立兴趣小组,集资实战。成立兴趣小组,各自进行小部分出资,制定出投资管理协议,并按协议进行分工合作、制定投资计划、操作策略、分摊盈亏、交流和总结等等。这样,每一个人出资少,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严重影响生活;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花的时间也少一些;同时,不仅可以锻炼协作精神,培养投资管理意识,最重要的是能学习和提高实战技能。

(5)利用暑假或者寒假进行投资操作,此时在校大学生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大盘,研究股票,买卖股票,还能得到父母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不用担心生活费用的问题。此外,除了学校引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股票投资理念、方法外,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关心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股票投资理念,要让在校大学生明白:在校投资股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投资股票不是简单的投机,而是投资;追求利益是分阶段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追求金钱放在首要位置,以学习为主,避免部分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等等。

4结束语

第3篇

对大部分人来说,股票投资是一个不愉快的教训。但是,里面的人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世上还是有很多人想到股市来捞一把。这里我想结合自己过去十几年股票投资的个人经历、周围朋友的实战经验和财经领域的专业训练,提一些股票投资的基本原则,或許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要务:不要赔钱

股票投资的第一原则,风险管理。不考虑风险管理,这是許多人在股市动荡中妻离子散的根本原因。股票投资的风险管理包括两部分:客观风险承受能力和主观风险承受能力。

客观风险承受能力由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家庭收入决定。投资股票的钱,必须是用于长期投资的钱。三年以内需要用的钱,买房的钱,娶媳妇的钱,小孩上大学的钱等,都不能用来投资股票。不是股票投资不能赚钱,而是你没有资格到股票市场来赚钱,因为你输不起。

主观风险承受能力,则由个人的性格决定。如果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在股票投资中一天就消失了,你和你的家人能否坦然接受。进入股市以后,如果你每天都惦记着股市的变化,就说明你的股票投资已经超过了主观风险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退出股市,或者减少投资。

巴菲特说,股票投资的原则有两条:第一条,不要赔钱;第二条,就是记住第一条。巴菲特在股票市场的成功,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股票投资的第二原则,量体裁衣。大家买衣服时,都要试一试,感觉一下衣服是否能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气质。但是,許多人在买股票时,可能根本没有花时间想一想,做一些市场分析。买一件200元钱的衣服,可能要花一个小时。买一只朋友推荐的股票,花了上万块钱,却只花了5分钟时间。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质量的市场研究不是免费的,免费的市场分析可能有误导股民的目的在里面,所以最可靠的市场分析是你自己或者你几个同道朋友的潜心研究。

现在比较流行的研究方法包括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两个基本研究方法。从上到下法,先看市场大势,再看行业前景,然后是具体企业盈利和市场竞争情况。反之则为从下到上法。大部分人是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从而避免一些失误。

同样的一件衣服,对张三合适,对李四可能就不合适。可能会有人说,衣服有大小,钱没有好坏,只要能赚钱,对谁都合适。这里的区别在于,李四可能是位退休老人,需要股票收入来补充部分日常消费。所以李四需要高分红的蓝筹股,只要每个季度有分红入账,股票是否上涨无所谓。而张三是个年轻人,现在收入很高,目的是在股市有大的斩获,赔点钱无所谓,所以他会喜欢小公司的概念股。

股票投资的悲哀在于,张三的股票大涨时,李四眼红,后悔没有像张三那样赌一把;股票市场大跌时,张三后悔,怎么没有像李四那样投跌幅小的蓝筹股。其实,股票投资的结局在进入股市时就应该基本确定。各人应该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没有必要用别人的成功来折磨自己。

看好指数基金

股票投资的第三原则,资产分配。分散投资是老话题,但老话题不代表没有价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便你做了各种各样的市场研究,做到了知彼知已,但人不是神,都有认知方面的缺陷。

譬如,你对游轮公司可能很熟悉,把你的钱都投进去,结果发生了沉船事件,你损失惨重。你说这是突发事件,根本没法预测。但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没法预测才需要分散投资。

有人说,股票市场价格有时是不合理的,但在其市场价格变得合理以前,你可能已经破产。分散投资,是为你可能的失误留下缓冲区。

对大部分人而言,购买指数基金比较合适。有历史资料表明,长期来看,投资回报持续高于股票指数的共同基金不超过10%。现在股市动荡得厉害,所以共同基金经理要取得高于指数基金的回报就更加困难。

如果一定要购买单股去碰碰运气的话,那么最好把主要投资放在指数基金上。要提醒的是,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期货方面的可交换基金,因为其回报受期货市场上升曲线的影响,不宜作长期投资工具;还有那些两倍和三倍杠杆的基金,因为大量使用期货合同和期权合同,所以其价值随时问贬值很快,也不适宜作长期投资工具。

不能追涨杀跌

股票投资的第四原则,低买高卖。风险管理是为投资服务,不能由于担心风险而放弃投资机会,就像人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有人打趣说,船停在港湾里很安全,但船不是用来停泊在港湾里的。

购买股票大致分为两类人:投资人和投机人。投资人以长期回报为目的,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纪律。投机人则是短期投资行为,目的是在股票市场动荡中火中取栗,快进快出,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巴菲特有一名言,人们去菜市场买菜,价格高时会少买一些,价格低时就会多买一些。但是,人们在购买股票时,行为则刚好相反。同样一只股票,涨10%以后,大家争着去买:跌了10%以后,大家争着去卖。

就单只股票而言,由于特定的原因,跌了以后卖掉是有其合理一面的。但是股票指数则没有必要在大跌以后卖出。相反,大跌以后,才是买入的好机会。

美国的股市,如果坚持在大盘指数跌了10名到20%以后渐进卖入,长久来看,回报会较高。当然,股票大盘暴跌时,总是有坏消息伴随。这种情况下,是否敢于进场,则跟个人的胆识和市场是否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坏消息有关,没有公理可言,关键是个人的判断。

股票投资的第五原则,承认股票投资也是一门学问。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训练。我们上大学,然后上研究生,之后工作,又在工作中学习,最终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人员。

可是,許多的人买了两本股票投资方面的书,业余时间念两遍,就自以为对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把好不容易挣来的钱拿到股市中去赌一把,所以结果很可能就是花钱买个教训。

理性地想一想,这样的结局不是可以预期的吗?如果你买了几本外科方面的书,念了几遍以后,就要在家里人身上试试身手,大家肯定说你是疯子。可是,許多人以为去股市赚点钱是理所当然的事,你是否考虑过这里面的逻辑问题。

第4篇

一、制约我国保险资金积极入市的主要因素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股票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投资品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由于分业经营长期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这种政策障碍已经逐渐消除,管理层甚至给了保险公司相当多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够给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理论上将有600亿左右的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我们认为保险公司短期内将以试探性投资为主,而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他们对一级市场的兴趣远高于二级市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股市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作为风险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美国在1970年——2000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10.3%,债券市场为5%,货币市场为3.7%,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14.4%、7.9%和3.5%。由于股市风险相对较大,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往往和股市的收益密切相关。我们将1981年——2003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中国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著名的5.19行情让保险公司尝到了甜头,1999年和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但好景不长,随着股市投机泡沫的破灭和违规资金的退出,中国股市陷入了长时间熊市,保险公司在基金投资上陷入亏损的被动境地。受此影响,从2001年到2003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14%和2.6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事实上,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多数都在亏损,包括部分券商在内的许多机构投资者已经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市况,向来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轻易大规模直接入市。

2、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还亟待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由于定位在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而不是资源配置上,其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这种市场功能的错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加上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如上市公司的诚信危机、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证券中介机构失职、暗箱操作和市场投机盛行等突出问题。

国九条的颁布,标志着管理层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救市转变到治市上。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陆续推出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券商治理整顿、分类表决制度等一系列旨在解决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创新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保险资金作为稳健理性的长期投资资金就不会大规模入市。

3、保险公司自身的因素。目前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各保险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资团队兼做股票投资,要么通过招聘等手段重新组建股票投资部门,总体上相关业务人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及适应新的投资业务。同时,各公司股票投资的相关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准备工作完成时间也都不长,还须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数额达到744亿元的高点,在有关部门公布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相关文件之后,保险公司对基金采取了减持的策略,到2004年底基金投资额降至673亿元,锐减71亿元。2004年四季度股市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在这个时候选择减持基金,保险公司的态度值得玩味。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保险公司一方面希望通过直接入市丰富资产配置品种,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基金投资(特别是封闭式基金投资)的伤痕还没有愈合的时候,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忘记资本市场的风险之痛,他们在准备直接入市的同时减少基金投资的比例,以避免权益类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占有过高的比重,以减少股市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三家境外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不断下降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在大规模直接入市的条件没有成熟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冒进。而这三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70%以上,因此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规模就不容过分乐观了。

二、推动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主要措施

经历了近四年的持续调整,中国股市只有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重构一个规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市场,才能吸引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各类合规资金源源不断地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使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恢复活力,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而同时,保险公司等广大投资者才能通过资本市场真正享受到投资中国的丰硕果实。为扫除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无形障碍,促进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深层次改革。2004年以来的各项政策表明,管理层已经下决心要根治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各类问题,并逐步将国九条的各项精神落到实处。目前,社会各方都盼望管理层能够在全流通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已成为中国股市脱胎换骨的最大障碍。全流通问题由来已久,且越拖越难解决。管理层各方应尽快达成共识,在不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原则性或框架性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动向有清晰的预期,促进场外观望的合规资金积极入市,为顺利完成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管理层还应加大对市场上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构建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氛围。如: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体制和淘汰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相关部门配合,规范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媒体在内的各中介的行为;加大对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上市公司群体等等。

2、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涉及到两个金融市场和两个监管部门,这种跨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牵涉到两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早在2004年7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混业经营趋势,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将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同时,三方还将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看,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积极有效的,去年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保险资金在入市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或新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加以解决。同时,监管部门还应鼓励保险公司等机构积极开发跨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紧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3、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资金推动的特点,几乎每次行情都活跃着各路不同性质的资金。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违规资金已陆续撤出股市,这也是造成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合规资金积极入市是管理层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推动股市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管理层在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代表了市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处理闽发、汉唐等问题券商的时候,就需要管理层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从而保护广大机构投资者对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此外,作为机构投资者集中的投资品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迭创新高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1月21日,在54只封闭式基金中,28只小盘基金(5亿——15亿份)平均折价率为21.89%,26只大盘基金(20——30亿份)平均折价率更是高达37.65%,其中有4只基金折价率已经超过了40%。作为最大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保险公司在2004年中期的封闭式基金投资已经超过300亿份,高折价率是其基金投资蒙受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为保护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应着手解决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困境,特别是在ETFs、LOFs等新产品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制度创新寻找封转开的新思路,彻底解决高折价率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各种问题。

4、保险公司应为积极入市做好充分准备。2004年底是我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分水岭。面对国外保险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中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努力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国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尽管目前我国股市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的保险公司应该用战略眼光审视自己的入市策略,为保险资金长期积极入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当前股市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时候,保险公司应积极介入一级市场、可转债等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通过实战快速磨合投资队伍,提高股票投资部门的研究能力、市场敏锐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为今后保险资金更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奠定组织基础。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紧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财务清算、技术支持、风险控制、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环节的建设与完善,为保险公司顺利实施资金多元化运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概况

1、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

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较多,主要有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调整,股票投资已成为各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以美国寿险公司为例,最初股票投资在其投资组合中仅占有微不足道的比例,随着监管的放松和华尔街股市的蓬勃发展,股票投资的比例也节节攀升,到1970年代就稳定在10%左右,到1990年代更是快速增长到30%以上,进入21世纪,股票投资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5%左右的较高水平。相对于股票投资,抵押贷款、房地产等投资品种出现明显萎缩,如抵押贷款比例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30%——40%的水平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6.86%。而企业债、国债等债券投资则基本保持稳定,如企业债的投资比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在40%的水平上下窄幅波动。

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英国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统计还显示,不同险种的股票投资比例也略有差别:在九十年代末期,美国寿险与财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7.42%和17.83%,英国为60.4%和31.98%,日本为26.6%和20.37%。

2、股票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随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和费率的下跌,多数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实际上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不仅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也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美国寿险公司协会2001年到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中债券贡献的比例最大,平均为63.61%,股票高居第二位,为15.03%,随后是抵押贷款、保单贷款、房地产等其他投资品种。由此可见,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考虑到2000年以后美国股市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表现不尽如人意,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还有很大的潜力。

3、保险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投资者结构已经出现明显的机构化特征。1950年美国机构投资持有股票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7.2%,而根据最新的美联储资金流动报告,截止到2004年三季度,美国资本市场上约有58.57%的股票市值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从报告披露的数据看,美国个人持有的股票比例在这几年依然保持了明显的下降势头,从1999年的46.96%减少到2004年三季度的39.24%,平均每年下降1.29个百分点。

第5篇

    一、制约我国保险资金积极入市的主要因素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股票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中的一个重要投资品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由于分业经营长期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发展,这种政策障碍已经逐渐消除,管理层甚至给了保险公司相当多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够给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理论上将有600亿左右的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但我们认为保险公司短期内将以试探性投资为主,而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且他们对一级市场的兴趣远高于二级市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股市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作为风险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要以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美国在1970年——2000年间股市的平均回报率为10.3%,债券市场为5%,货币市场为3.7%,而德国这些数据分别为14.4%、7.9%和3.5%。由于股市风险相对较大,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往往和股市的收益密切相关。我们将1981年——2003年美国股市的涨跌幅与美国寿险公司股票投资增长率作了对比,发现两者的走势惊人的相似,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得知,他们的相关系数在90%以上。由此可见,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市的程度与股市的收益率成正比。

    中国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著名的5.19行情让保险公司尝到了甜头,1999年和2000年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上。但好景不长,随着股市投机泡沫的破灭和违规资金的退出,中国股市陷入了长时间熊市,保险公司在基金投资上陷入亏损的被动境地。受此影响,从2001年到2003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3%、3.14%和2.68%,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事实上,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多数都在亏损,包括部分券商在内的许多机构投资者已经淘汰出局,面对这样的市况,向来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自然不会轻易大规模直接入市。

    2、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还亟待完善。中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由于定位在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而不是资源配置上,其制度设计存在先天的缺陷。这种市场功能的错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加上监管力量的薄弱和法制建设的滞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如上市公司的诚信危机、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证券中介机构失职、暗箱操作和市场投机盛行等突出问题。

    国九条的颁布,标志着管理层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救市转变到治市上。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管理层陆续推出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券商治理整顿、分类表决制度等一系列旨在解决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创新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保险资金作为稳健理性的长期投资资金就不会大规模入市。

    3、保险公司自身的因素。目前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主要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各保险公司要么用基金投资团队兼做股票投资,要么通过招聘等手段重新组建股票投资部门,总体上相关业务人员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磨合及适应新的投资业务。同时,各公司股票投资的相关规章制度、风险控制、托管清算等其他准备工作完成时间也都不长,还须在今后的投资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9月,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数额达到744亿元的高点,在有关部门公布了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相关文件之后,保险公司对基金采取了减持的策略,到2004年底基金投资额降至673亿元,锐减71亿元。2004年四季度股市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在这个时候选择减持基金,保险公司的态度值得玩味。一个可能的理由是,保险公司一方面希望通过直接入市丰富资产配置品种,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在基金投资(特别是封闭式基金投资)的伤痕还没有愈合的时候,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忘记资本市场的风险之痛,他们在准备直接入市的同时减少基金投资的比例,以避免权益类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占有过高的比重,以减少股市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影响。特别是三家境外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不断下降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在大规模直接入市的条件没有成熟之前,他们不会轻易冒进。而这三家保险公司的资产占全国保险总资产的70%以上,因此保险公司直接入市的规模就不容过分乐观了。

    二、推动保险资金积极入市主要措施

    经历了近四年的持续调整,中国股市只有通过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重构一个规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市场,才能吸引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各类合规资金源源不断地为股市输送新鲜血液,使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步恢复活力,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快速发展。而同时,保险公司等广大投资者才能通过资本市场真正享受到投资中国的丰硕果实。为扫除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无形障碍,促进保险资金积极入市,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1、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深层次改革。2004年以来的各项政策表明,管理层已经下决心要根治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各类问题,并逐步将国九条的各项精神落到实处。目前,社会各方都盼望管理层能够在全流通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已成为中国股市脱胎换骨的最大障碍。全流通问题由来已久,且越拖越难解决。管理层各方应尽快达成共识,在不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拿出原则性或框架性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对全流通问题的解决和中国股市未来发展动向有清晰的预期,促进场外观望的合规资金积极入市,为顺利完成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管理层还应加大对市场上各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构建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氛围。如: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体制和淘汰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相关部门配合,规范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媒体在内的各中介的行为;加大对注重投资者回报的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真正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上市公司群体等等。

    2、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涉及到两个金融市场和两个监管部门,这种跨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牵涉到两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早在2004年7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混业经营趋势,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将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同时,三方还将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

    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看,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积极有效的,去年建立的联席会议机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保险资金在入市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或新的问题,这都需要通过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加以解决。同时,监管部门还应鼓励保险公司等机构积极开发跨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紧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

    3、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资金推动的特点,几乎每次行情都活跃着各路不同性质的资金。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违规资金已陆续撤出股市,这也是造成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鼓励合规资金积极入市是管理层稳定市场和投资者信心,推动股市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管理层在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代表了市场主流的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处理闽发、汉唐等问题券商的时候,就需要管理层保护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从而保护广大机构投资者对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此外,作为机构投资者集中的投资品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迭创新高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1月21日,在54只封闭式基金中,28只小盘基金(5亿——15亿份)平均折价率为21.89%,26只大盘基金(20——30亿份)平均折价率更是高达37.65%,其中有4只基金折价率已经超过了40%。作为最大封闭式基金投资者,保险公司在2004年中期的封闭式基金投资已经超过300亿份,高折价率是其基金投资蒙受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为保护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应着手解决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困境,特别是在ETFs、LOFs等新产品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制度创新寻找封转开的新思路,彻底解决高折价率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各种问题。

    4、保险公司应为积极入市做好充分准备。2004年底是我国入世三周年的日子,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分水岭。面对国外保险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中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努力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国外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尽管目前我国股市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我们的保险公司应该用战略眼光审视自己的入市策略,为保险资金长期积极入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当前股市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的时候,保险公司应积极介入一级市场、可转债等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通过实战快速磨合投资队伍,提高股票投资部门的研究能力、市场敏锐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为今后保险资金更大规模的长期投资奠定组织基础。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紧组织体系、管理制度、财务清算、技术支持、风险控制、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环节的建设与完善,为保险公司顺利实施资金多元化运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国外保险公司股票投资概况

    1、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

    国外保险公司投资渠道较多,主要有国债、企业债、股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调整,股票投资已成为各国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以美国寿险公司为例,最初股票投资在其投资组合中仅占有微不足道的比例,随着监管的放松和华尔街股市的蓬勃发展,股票投资的比例也节节攀升,到1970年代就稳定在10%左右,到1990年代更是快速增长到30%以上,进入21世纪,股票投资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5%左右的较高水平。相对于股票投资,抵押贷款、房地产等投资品种出现明显萎缩,如抵押贷款比例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30%——40%的水平一路下滑到2003年的6.86%。而企业债、国债等债券投资则基本保持稳定,如企业债的投资比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在40%的水平上下窄幅波动。

    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股票投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英国在1960年代以前股票投资比例为20%左右,而到了90年代,就上升到50%左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的股票投资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统计还显示,不同险种的股票投资比例也略有差别:在九十年代末期,美国寿险与财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为27.42%和17.83%,英国为60.4%和31.98%,日本为26.6%和20.37%。

    2、股票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随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保险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和费率的下跌,多数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实际上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成为保险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不仅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一个重要投资渠道,也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美国寿险公司协会2001年到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中债券贡献的比例最大,平均为63.61%,股票高居第二位,为15.03%,随后是抵押贷款、保单贷款、房地产等其他投资品种。由此可见,股票投资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考虑到2000年以后美国股市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表现不尽如人意,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还有很大的潜力。

    3、保险公司已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投资者结构已经出现明显的机构化特征。1950年美国机构投资持有股票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仅为7.2%,而根据最新的美联储资金流动报告,截止到2004年三季度,美国资本市场上约有58.57%的股票市值为机构投资者持有。从报告披露的数据看,美国个人持有的股票比例在这几年依然保持了明显的下降势头,从1999年的46.96%减少到2004年三季度的39.24%,平均每年下降1.29个百分点。

    在机构投资者中,共同基金以22%持股比例排名第一,年金及退休基金以17%的比例位列第二,保险公司则以7%的比例夺得探花的位置。由此可见,保险机构投资者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炒股 利弊 正确对待

前段时间,武汉一名金融专业的大四在校生李某,通过炒股由“草根”迅速华丽升级为“土豪”的故事在武汉各大校园广为流传。此事在当地各大校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成为大学生们热议的话题。[1]这么多的大学生投身股市究竟是否是件好事情呢?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炒股的利弊分析中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一、大学生炒股的有利之处

大多数人选择炒股,是看到了股票投资带来的丰厚利润。的确,股票投资是一种收益颇高的投资方式。对于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投资股票也不失为一种聚财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炒股还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了解国际国内的经济动向,扩大知识面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有关规定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要想在股票市场站稳脚,就必须时时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国内经济的现状。并学会分析预测国家未来可能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利率、贸易政策等的变动情况,把握股票投资的内部环境。还要了解国际宏观经济形式,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操作策略。对这些政策信息了解的越全面,把握的越准确,我们股票投资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而这一过程,也是在校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的过程。[2]

(二)培养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能力

很多大学生投入股市,对他们而言,是积累资金的开始,也是他们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开始。巴菲特曾说过,“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可见,投资理财的能力要远强于找工作的能力,股市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培养独立理财能力的机会和场所。通过炒股,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资金,开源节流,合理理财。而且,炒股也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大学生炒股,要自负盈亏,要独立承担其中的风险,这也迫使大学生学会独立生活,提高独自面对挫折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炒股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方式,他们可以通过投资股票这一实践操作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将从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会应用,还要全面发展,在实战中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巩固所学知识。[3]

(四)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的就业

大学生投身股市,并不一定是为了挣钱,获得丰厚的利润,与此相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自己更了解股票市场,为以后个人理财以及从事证券这方面的工作积累经验。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会炒股并且能小有成就的话,那么在以后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就可以脱颖而出了。

二、大学生炒股的弊端

(一)风险难以估量,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大学生对于股票市场的了解还很少,对其风险性也把握不准,风险承受能力低,一旦选择不好投资方向,很容易买错股票,被套在其中不能自拔。而大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大多是拿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奖学金来炒股,有的甚至借钱炒股,这样一旦亏损,会给他们以后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所有的负担又不得不由父母承担,这无疑给父母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麻烦。

(二)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大学生炒股,势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股票、分析股市,每天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动态。这样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来越少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成绩下滑,影响学业。作为学生,学习才是首要任务,以后工作了还是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了解股票,投身股市的,而且那时候自己也有了经济来源,不用再拿学费和生活费做赌注了。如果在大学期间因为炒股而影响了学业,本末倒置,只会得不偿失。

(三)受利益主导,影响价值观

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利欲熏心,为追求高昂利润投资股市,一旦成功会使大学生陷入“炒股是获得高额利润的唯一途径”的误区。一心想着走捷径,快速发财致富,而不愿用自己的劳动和双手创造财富,获得收入,好逸恶劳,扭曲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心智的成熟,如果在校大学生们都这样想,会给整个校园产生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不良影响。

(四)投资失败,影响身心健康

虽然股票很受欢迎,但因炒股失利而自杀的人也屡见不鲜。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智还不够成熟,经历的风险和挫折少之又少,承担风险的能力差。一旦在股市上遭遇挫折,很有可能自暴自弃,影响心理健康,更甚者误入歧途或选择轻生。而且股市涨跌不定,大学生整天关注着股市的动态,也会跟着暴喜暴忧,就算心态比较好的人,时间久了也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影响身心健康,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投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炒股

凡事都有两面性,很多事情如果怕出错或是害怕失败而不去做,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大学生炒股的问题,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大学生也应该从自身角度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炒股,将股市风险降到最低。

首先,大学生自身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行为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然选择炒股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不能为收获暴利迷失自己也不能因遭受风险而堕落无为。要想在股市的风浪中处于有利地位,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模拟炒股的活动来了解股票市场,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在论文开始提到的武汉大学生李某,他在由菜鸟向“股神”转变之初,也是通过一款名为“微财”的炒股应用软件来进行模拟炒股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所以,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炒股的应用软件或模拟实验来了解股市,学习如何炒股,如何规避风险,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后,也不妨尝试一下真正的炒股,这样有之前的模拟经验,学生会很快适应真正的股市,有亏损,其风险也会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

最后,大学生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还是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分清主次,不能因为炒股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如果真的对股票感兴趣,或有这方面的才能想尝试炒股,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股票投资操作,这时即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了解股票,又不会影响到学习,更不用为生活费发愁,岂不是一举三得。

(作者单位为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作者简介:夏金枝(1990―),女,山东邹平人,民族大学财经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金融理论与问题研究。课题项目:本文系重点学科财政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武汉一大学生炒股大赚 演绎草根变土豪的蜕变[EB/OL] . . 2015-01-07.

第7篇

关键词:新兴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组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070-02

随着2008年年报的陆续披露,上市公司的分红方案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连续多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再次成为市场口伐的对象。据统计,目前沪深股市共有110家上市公司超过十年没有现金分红,时间最长的达十七年,而五年以上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更是高达386家。中国新兴市场少分红和不分红的特点,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同。

一、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股票投资行为比较

(一)中外股利分配的巨大差异影响价值投资理念

股利是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的现金流。西方企业稳定的盈利增长,是确保投资人获取较高投资回报而长期持有股票的原动力。而中国上市公司较低的盈利增长和极低的股利分配政策难以确立价值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理念。这两种股息分配政策巨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

美国市场在竞争中进行着优胜劣汰,促使上市公司必须保持盈利的增长与股利的稳定增长,如果采取股利不分配或者少分配的情况,则将利润再投资带来的诱人的提高预期收益率以及未来更高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与此相反,中国的上市公司盈利稳定增长的企业十分少,大多数企业都受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由于政府对过热的经济活动是采用行政干预方法,往往以牺牲经济主体的利益来实现调控的目标,以往的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短期化,追求短期高效益为目标。上市公司投资回报率很低,盈利的分配一律都是以每十股为分配单位,每十股股票股息分配在1元以下的企业占大多数,市场上无股利分配和分配甚少的企业是无法建立价值投资理念的,故投资者的行为也是短期化的,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很强,选择从各种题材中价格能被炒高的股票投资获利了断是投资人普遍追求的目的。

(二)中外不相关性证券组合投资对趋势的不同把握

马科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阐述了正相关、负相关与不相关性证券投资组合的特点,强调了负相关性的证券投资组合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投资组合。然而以彼德林奇为首的西方组合投资实战家,用天才的选股策略证明了当代最为流行的是不相关的证券投资组合,这种方法更适合股票的独立性,行业的分散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1 西方不相关性证券投资组合注重个股趋势胜于市场趋势。在美国同样是互联网科技股有着不同的机遇,即使市场走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中,市场仍然认同市场份额扩大与企业盈利增长的企业。我们根据美国戴尔与苹果这两家上市公司历史数据分析,他们的市场价格走势充分反映了投资人长期持有的价值理念,股票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的价值,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股价的预期表现为价格趋势的斜率沿着企业盈利趋势的斜率上升或下降。

2 中国不相关性证券投资组合注重市场趋势胜于个股趋势。中国股票市场从建立到发展经历了十七年大幅扩容,股票从齐涨齐跌转化为个股与指数涨跌不同步现象,与其说在资本市场即将对外开放的时候股价按业绩依序排列,不如说股价的涨跌更注重题材的影响和发掘。虽然众多的股价与指数涨跌幅不一致,但是从中短期趋势来看个股的上涨下跌与指数仍保持着一致的方向,只是长期趋势出现不同方向运动的分化状态。选择不相关性证券投资组合,更强调短、中期调整明星股投资比率的需要,以适应价格波动性大的特点H。

市场从过度的价格投机逐渐转向价值认可,微观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体现价值的基础,然而资本市场的趋势运动也更多地受到政府宏观政策调控,抑制商品市场的过度投资往往造成牺牲经济实体的利益,从而更促使上市公司为盈利追求投资行为短期化,因此,提倡价值投资在股票市场也充分显现短期行为,即使业绩增长的企业其股价运动的趋势也呈现短期与中期上升走势。

对于把握市场短期与中期趋势的投资人来说,研究上证指数的走势与涨跌空间比研究个股投资价值更具有意义,如果市场趋势向上,必有个股成为明星股大幅上扬。投资人只要把握了市场指数向上的趋势,就能够寻找到有题材和价值的明星股,因为在长期上升的趋势中,板块轮动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投资人对宏观面的了解不够深刻,同样能够在市场上跟随题材的变化找到明星股。而如果市场处在下跌的趋势中大多数股票都向下运行,极少能够找到上升的股票,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判断市场趋势,不在于市场价格本身反映的价值高低,事实上政府宏观调控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投资人价值投资的理念。

二、新兴市场股票投资策略研究

(一)新兴市场短、中、长期趋势组合投资的策略

长期上升趋势的主要特征时间大致在一年以上至多年,大多数股票在GDP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中保持向上的趋势,成熟的证券市场股票价格走势可以跟随指数的上升而稳定持续的上涨,但是在新兴市场则出现多数股价走势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快速上涨和下跌的局面,为了把握机遇需要研究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中期趋势是长期趋势中的逆反走势,表现为主要上升趋势中的回调,或者主要下跌趋势中的反弹,时间大致保持几个月至一年。而选择长期上升趋势中的一个中期上升波段投资,在中期逆反趋势中卖出股票的策略,十分适合中国的资本市场投资,因为中国市场的明星殷大多数价格持续上升的时间为一年。

1.选择短、中期上升趋势组合投资策略能使收益最大化。面对上升趋势的指数,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股票进行组合投资,并且在不同的阶段调整组合,就能够战胜指数赢得趋势,所获得的利润将远远超越指数长期上升的空间。

选择中期上升波段的投资策略,组合具有潜在价值与题材的股票进行投资,投资人需要了解基本面的宏观背景,它反映了行业和企业在经济循环中的产业周期与效益增减变化,由于中国企业对市场消费需求与替代认识不足,同业竞争激烈,往往造成短期内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叉由于中国正处于资本市场开放与国际接轨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一些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下的企业成本上升使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资产重组,整体上市题材使得把握短中期上升趋势的投资收益大于长期投资。如果投资人不能够充分的了解中期上升趋势的基本面,即使他能够把握中期趋势的逆转,投资回报率也将小于上证指数。而如果长期的持有这类个股,随指数的下跌其投资收益将大幅缩水,因为经历了长期价值低估的其他股票品种将在未来的上升趋势中大涨,故把握中期趋势选择不同时期的投资品

种进行组合及调整将大大提高你的投资回报率。在趋势明朗中调整增持行业领先、最具明星效应的个股,直至中期上升趋势的结束,了解明星股的价格对投资价值偏离的程度,从而了解中期趋势转折对个股的意义,选择在短期内卖出仍然是新兴市场的一个特征。

2.选择中、长期趋势组合投资策略是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长期趋势是由多个短期、中期上升与下跌趋势连接起来的,能够保持长期上升趋势的个股在中国的市场中十分罕见。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与外资的流人,股票市场将进入优胜劣汰的局面,价值投资将成为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的主流。市场竞价机制将充分发挥,资金流动适应资源有效配置,市场激励机制促使股息分配成为普遍性。有远见的投资者已开始选择行业、资产更具有投资价值股票,目前什么样的品种能够适应中期持有甚至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呢?

按照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高,股票市场容量小,上司公司存在投资扩张的需要,其股票存在着股本扩张的趋势,对于有着良好业绩,又伴有市场开放带来机遇的行业和企业十分适合中期、长期投资,这将给投资人带来像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百倍收益的回报。

随着中国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估价的那些上市公司,面临脱胎换骨的变化,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使得全球资源共享,一些原本存在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可能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失去优势或者优势下降,而另一些行业或企业正表现为价值增值和发现。这类个股的价值正在不断的蕴积,如果市场能够被短期认识,那么,他们将有一个中期暴涨的趋势,如果他们能被不断地发掘增值,则存在着长期上升的趋势。

第8篇

一、实训教学中学生股票投资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投资心理问题是投资成败的首因

我们的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同广大中国股票投资人是一样的。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投资人被称为股民而不是投资人,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的一些投资心理问题,他们是证券市场被动的接受者,不是主动的投资行为选择者。股票市场的投资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新事物,虽然股市已经存在了二十余年,但它独有的一些特性还没有被广大国人认同和接受。我们的学生在投身市场时同样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凭感觉行动,常常跟随他人,毫无理由地认同所谓多数人观点,出了问题则一厢情愿地认为政府会为自己做主,总是要找一个为投资失误分担损失的人而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一些带有负面特色的印记在股票投资行为中危害尤其大,当中首推的是中国式赌博心理。学生中也有很多问题出现,如行为的情绪化倾向严重,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贪婪与恐惧并存,但与应有的投资心理反应相违背;急功近利,陷入短线行为;略有成功操作后开始盲目自信,自我能力认知出现偏差;跟风依赖,没有自己的投资策略;过度追求题材信息,听信市场传闻。在诸多问题中,学生投资心理问题应该是投资成败的首要原因。

(二)学生投资行为中的问题影响投资成果

在严酷的股票市场上,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实时修正自己的操作思路,知错必改,不怨天尤人,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坦然接受市场的种种不完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优势和劣势,寻找自己的盈利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明确、清晰地知道行情的机会有哪些,自己该怎么操作赚钱。对各种交易机会的类型、相应的交易方法都应了然于胸,牛市有牛市的策略,熊市有熊市的对策。一旦进入某种操作,立刻就进入这类操作的心态和角色。面对股市的变化,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经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买进或卖出过程中斤斤计较,丧失时机。

2、误读分散投资理论,过度分仓,加大了投资风险几率。

3、频繁操作,常常因小失大。

4、不明趋势,追涨杀跌,做出与行情相反的操作。

5、借贷投资,放大风险。现在的杠杆投资其实就是新形态的赌博。

学生投资行为中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投资成果,更对课程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生在投资能力上存在先天的缺陷需要弥补

每个投资者,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盈利模式,自己的最强项,最熟悉的交易思路。做慢牛股,就要有淡定稳健的心态;做短线,就要变得机敏果断。学习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实战中学习,能成功的只是有天赋的少数人,而多数人的结果是,在实战中还没学到什么,就败下阵来了。因此弥补知识、能力上的缺陷,用理论来武装自己,培养金融投资的专业技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实训课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投资能力上同样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缺陷需要弥补:缺乏最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及市场常识;没有相应的对市场不同时期特征的认知;对目标公司缺乏专业的了解,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时一无所知;不能进行专业的投资价值的分析,不会判读公司的财务报告。

二、引导学生成为成功投资人的实训教学建议

当股市处于牛市之中时,许多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将会有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是股市上涨让所有人手中的股票都水涨船高,而误以为是自己水平很高,这种错误的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者丧失风险意识,一旦股市进入持续的下跌,可能给他们造成巨大亏损。这中间有投资者个人的问题,也有证券市场不成熟造成的问题。国内证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保护投资者利益将无法实现。我们在教学中要紧贴市场实际,让学生在具体实训课程中体验市场的变化,认清市场规律,引导学生在投资活动中走向成功。

(一)教学中明确讲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特色,突出依法治国,突出市场经济。让学生树立敬畏法律,尊重市场的良好心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人治上。理解我们国家未来发展趋势是,减少对市场的人为干预,让市场自身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教学中用现实教育我们的学生懂得,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依法维护市场的交易秩序,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监管职能,履行政府的宏观管理责任,不是维护某一特定投资者的盈亏。

(二)通过金融理论知识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引导学生进行长期投资,克服过度的短线投机。好多学生在买入时,甚至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他们往往不管股票的投资价值,也不分析股票的投资机会,更不理会买入的价格是否安全,买什么往往道听途说。消除一夜暴富心理,弱化赌博心态,就应该通过市场自身机制来教育学生认清自己的投资行为,用盈亏的经验和教训完善投资心理。社会要同时传播恰当的信息,弱化短期内暴富的资讯的影响。

(三)强化实训环节,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形成具体投资的能力。成功的投资需要掌握各种金融证券知识,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一轮挣钱效应席卷而来之前,做好炒股的准备,如对整个金融市场的了解、经济形势的走向、中国股市的波动特点、行业发展政策、自身资金的配置、赢利的期望值等。必须真正明白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的含义。

(四)加强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分清正误。明确了解我们国家的证券市场正在逐步规范化,原来存在的错误一定会改变。整个社会会客观报道、分析市场,加大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查处,减少讲故事欺骗投资人的行为,让学生在投资过程中认清市场本质,减少所谓主题投资行为。这样可以促使所有普通投资者脚踏实地稳健投资,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投资氛围,保持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们的学生尤其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的保护,他们是新生的投资群体,处于市场的最弱势的地位。教师有义务在教学过程中,把投资的各种问题讲清楚、分析明白,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有特色的投资心理,投资方法,最终达成有效的投资能力,成为成功的投资人。在投资活动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避免不良投资心理对他们的影响,做到冷静沉稳,平和淡定;心胸豁达,明辨真假;不贪不惧,自信不骄。

第9篇

即无论何时、何种市况,都是以自己的买入价作为卖出或是继续持有的标准。散户朋友们这一错误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止赢止损”方法和原则。小赚不跑,小亏不出,大亏认赔,亏了不忍心割肉,放手让亏损持续扩大,这是很多散户投资者容易犯的错误。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有的投资者甚至自作聪明,为摊薄成本向下买入摊平,结果越套越深。“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割肉的是爷爷”是投资高手总结的经验。割肉一方面是为了保存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综合考虑了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买入价本位思想”是散户朋友投资理念狭隘的体现,也是散户投资者易犯的常见错误。

二、持股过于分散或集中

投资过于分散,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分散风险,但是对于一般的散户来说,其实是一种极其分散精力的行为和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我有一位朋友只有7万块钱,持有10只股票。这位朋友以为分散持股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殊不知一匹再大的黑马有再大的力气,也拉不动装着9头瘸驴的车。投资过于集中,只买一只,违背了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一损俱损的教训。乔治.索罗斯说的好:“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根据笔者的经验,持股适度按股票行业和地域分配比较好,3-6只股票适宜,持仓要讲究立体性,投资和投机结合,短线和中长线结合。

三、依据所谓专家、朋友、小道消息或者是媒体的建议作为买卖的标准

在股票市场,我的经验是不要轻易相信股评专家等人的结论,他们的话只能参考。他们说的涨、跌和你所理解的涨跌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般股民理解的都是短期行为,而证券研究报告说的却是中长期。缺乏主见和自己的投资标准,人云亦云,没有正确判断风险和市场的能力,只能让自己永远停留在业余水平。沃伦.巴菲特说:“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正确的做法应如江恩所说:“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成为股市赢家需要建立自己正确的投资哲学与方法,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要把“中国是政策市”等作为不学无术的借口,炒股实战技巧需要反复总结和摸索,不断地深入学习和领悟,才能为炒股赢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买卖时只喜欢限价交易,而不会利用非现价(市价)交易

有的散户往往会因为一、两分钱的便宜而因此误了最佳进入时机,这是典型的“拣芝麻丢西瓜”、“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失败投资者。短线投资高手利用信息炒作波段,看准时机,利用市价果断成交,快进快出,往往受益匪浅。当然资历尚浅的散户投资朋友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的。

五、不敢买正在创新高的股票或板块,而喜欢买处于长期下跌趋势的股票

比如2007年6-10月,有色、煤炭、钢铁等资源型股票天天新高,但很多散户朋友在此类股票面前望而却步。以笔者周边的股票投资者为例,90%的人不会也不敢买那些正在创新高的股票,缺乏赚大钱的气魄和思想。美国人威廉.欧奈尔说:“主流类中的股票,常能涨得惊天动地,但其他平庸个股,连一丝涟漪都不会起!”这类投资者不敢买入高价股,只喜欢买便宜股,他们不知道高价有高价的理由和“强者恒强”的道理。

六、急功近到,不愿长期持有

笔者身边很多散户朋友买卖股票就是典型的T+1,今天买明天卖,追涨杀跌,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费力气赚大钱。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思维当中。忍耐是一种等待,是庄家酝酿盈利的一种高超手段。很多好股票就是忍出来或捂出来的,对那些优质、成长性好和垄断行业的股票可以有长期投资的思想。万科董事长王石有个朋友叫刘元生,从万科创业起即买入其原始股持有到现在,400万元变为6.32亿元股票。巴菲特的一生中重仓过13只股票,7只股票赚了270亿美金。巴菲特最骄人的业绩是持有《华盛顿邮报》股票30年,股票价值增长128倍。

七、难以克服贪婪之心和不冷静的心态

很多股民朋友将人性的贪婪这一缺点在投资股票时进一步放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的是自己的账户资金升值已达20%、50%或更多,但还是不死心,不平仓,挣多了还想再挣更多。跌了甚至到深套以后,从恐惧、谩骂、后悔到连死了的心都有。比如经历2007年5月30日的风暴之后,笔者周边的很多散户朋友的市值大幅缩水,更别说今年以来的大跌,散户朋友跌的面目全非,中间永远不止损。但到现在上证指数2300点,周边散户在恐惧中抛售所有股票,把股票卖在地板价上。反复的追涨杀跌,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最终心灰意冷,以大幅的亏损离场而去。股民朋友炒股投资,就一定要克服人性贪婪和不冷静的心态这两个缺点。

八、不擅长学习和做功课

很多散户朋友喜欢把小道消息和电视上的股评当饭吃,不擅长学习是散户朋友投资股票的大敌。“股票是经济的睛雨表”,制约股票的涨跌因素相当复杂,股票供求、通货膨胀率、国内外的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股票的升降。这要求散户投资者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学习,不断进步,做好功课。投资总有失误甚至犯错误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怎样在失败当中吸取教训,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同样的错误多次发生。“成功的方法在于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弱点变成长处”。投资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美国投资大师杰姆.罗杰斯说:“决定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投资者本人的学习、经验和判断”。

九、对股市缺乏基本的判断和信念

如很多朋友毫无道理的笃信大盘暴跌时,政府一定会出面救市;奥运会前股票一定涨;市盈率低的股票就是好股票;ST股票绝对不能买等等。把这些无稽之谈当成投资宝典,其实是误入歧途而毁己不倦。股票的投资经验需要时间积累和总结,或者前辈们反复总结出来的精华散户朋友可以借鉴和参考(仅此而已),如买进有信心、持股要耐心、卖股靠决心;短线炒消息,中线炒题材,长线炒业绩;买股要慢,卖股要快,持股要稳。不要在大涨后追高买进,不要在大跌后低位杀出;不要在利好公布后买进,不要在利空公布后卖出,不要买进有明显缺陷的股票等等,这些都是股民高手朋友们结合中国股市特点总结出来的精华,散户朋友当可以学习和引以为鉴。

十、心态不正,不够平常心

赚了嫌少,后悔自己没有在股市高点获利了结;亏了闷闷不乐,不敢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在股市投资,这些朋友是以健康受损和心灵受折磨为代价来投资的。不论盈亏,“知足者常乐,而贪婪者常悲”。炒股要有平常心,要有纯净的境界,证监会尚主席说的好,炒股要三闲:闲钱、闲时间和闲心态,这是散户投资者投资股票的一个真理。

在股票投资的误区中,以上十点是散户最容易犯的错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想靠炒股致富的散户朋友来说,如果不注意克服以上十种错误,则对炒股非常不利。实际上,我们要通过炒股发现自己的人性缺点,然后逐一克服,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样我们的炒股水平和生活质量才会大大提高,财源就会滚滚而来。

【参考文献】

400万变6.32亿,刘元生再续股市神话[EB/OL].

第10篇

受加息政策预期以及中国石油即将发行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双重压力冲击,10月25日沪深大盘再现“黑色星期四”,上证综指下跌280点,跌幅达4.8%,列“5・30”以来第四大跌幅,两市A股的总市值较上一交易日缩水1.43万亿元。同时,两市跌停的个股超过400家。从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到10月25日最低点5546点,大盘已回调近600点。

何以会大跌

产生如此大跌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据分析,主要是来自三方面的因素对市场产生的压力。

首先在资金面上,中石油的网上申购从10月26日开始,有中国神华的示范效应在前,而且考虑到最近大盘的弱势,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纷纷卖出股票准备申购中石油。

近期A股基金的资金募集速度明显下降,不少基金甚至出现净赎回,市场资金面短期压力大增。市场人气也开始下降,投资者纷纷选择打新股或投资港股来规避市场风险。这些都对短期的资金面构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做好2007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把股票投资收益作为所得的一部分进行申报。去年股票投资收益未纳入征税范围。尽管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只是申报并不是征收,但这引发了市场对国家要开征投资收益所得税(即资本利得税)的猜想。

10月26日,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的话进行澄清称,明年个人纳税申报政策没有变化。全年总收入超过12万元的个人,在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得出正数的需申报,但不需要纳税。此前,国税总局所得税司司长孙瑞标已明确指出,明年对2007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政策不会调整。

第三,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周三表示,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升息会采取“观望”态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6.2%,结合易纲的讲话,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有所升高。

自身需要调整

除了资金面、宏观面的因素外,应该说市场自身的回调要求也是引发近期大跌的主要因素。天相投顾认为,始于998点的此波牛市以来,每当出现一波较大规模的上涨后,市场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

对于牛市中的调整。可分为两类来看。

一是出于基本面层面的调整,当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无法支撑高股价的时候,市场将出现大规模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往往也预示着一个趋势的结束。

从目前公布的三季报情况看,截至10月25日,675家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共创造净利润1046亿元,其中具有可比性的668家公司净利润合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8.00%。企业业绩的快速增长为市场构筑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另外,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改,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突破7.5大关。由此可见,驱动这波牛市的主要因素仍未发生改变。那么,对于市场向上的大趋势判断也就不会发生改变。

牛市中的另一种调整是出于技术层面的需要。

当任何个股短期涨幅很大后,都会引发一定的震荡,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持筹成本,为后市的上涨减轻阻力。此种类型的回调低点一般都在20周均线上方。前期大盘蓝筹股出现加速上扬,其后出现的合理修正则成为引发这波回调的主要原因。

中信证券认为,央企资产注入对明年A股市场的投资非常重要,若没有大量央企场外优质资产的注入,现有上市公司的高业绩增长(一季报97%,中报75%)水平将难以持续,这可能导致市场盈利模式的改变,即大部分投资者都能赚钱的时代将成为历史,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加剧机构的博弈,未来市场年收益率预期将回归到合理的10%~15%水平。

如何操作

分析师建议,在目前的操作中投资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于短期跌幅超过30%的绩差股,不建议继续杀跌。任何物体无论向哪个方向波动,都不会呈直线式的,反弹肯定会在暴跌后出现,如同“5・30”之后题材股曾出现了一波较为有力的反弹一样。

二是对于有色、煤炭等前期热门品种,虽然短期跌幅较大,价值型投资者仍可以继续持有,大幅下跌也提供了入场的良机。

三是对于指数的回调空间,由于缺口被回补,短期止跌信号未出现,存在进一步下探的惯性。5400点一带将是下一个重要的支撑位。

四是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业绩超预期增长的公司、整合类个股和具有估值优势的大盘蓝筹股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低风险投资

“从投资策略上讲,大跌后市场会给投资者一双熊眼,安全边际高的股票势必吸引更多的市场关注。”华富基金研究总监陈茹表示,“当然,在大盘6000点时,我们很难找到绝对估值偏低的股票,我们更多寻找的是相对估值偏低的股票。”

目前拥有估值优势又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股票仍集中在金融、地产板块,银行板块2008年仍不足30倍市盈率,比市场平均市盈率低10%以上,而利润增速则快于市场平均增速。对于地产板块,相信经过2007年上半年中国房价暴涨后,2008年的业绩能给投资者一个惊喜。华富基金仍看好地产、金融板块的长期走势。此外,前期滞涨的医药、商业等板块,估计也会有表现机会。

陈茹认为,对于那些看好市场走势,希望分享股市收益但又缺乏个股选择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选择并长期持有基金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方式。

以普通投资者个人的力量,真正做到科学投资是很难的。例如,在上市公司估值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评估主题都可能导致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基金公司在选股的评价体系上,经过多年的实战经验,已经总结了一套成熟实用的方法。

第11篇

沃伦・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心是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巴菲特最著名的15条投资格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价格是你所付出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想要在股市从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安全边际没有例外;即使对于最好的企业也不能出价过高;我们喜欢这样的企业:务实、简单、稳定;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不能承受股价下跌50%的人就不应该炒股。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如果一件事情不值得做,那么也就不值得好好做;百万富翁破产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听小道消息并据此买卖股票;一个人的直觉往往是非常准确的,对股票投资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什么经济形势、去看每日股票的涨跌;你花的时间越多,就越容易陷入思想的混乱并难以自拔;你应该选择投资一些连笨蛋都会经营的企业,因为总有一天这些企业会落入笨蛋的手中;要想成功地进行投资,你不需要懂得什么有效市场、现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新兴市场。

事实上,大家最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很少的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中国股市传奇人物北大演讲录》

这是股市传奇人物在北京大学第二次讲座原汁原味的记录稿。是2001年全国经济类畅销书第二名《十年一个亿》的续本。

平民金融家杨百万、价值投资大师林园、市场资深人士陈钢、“中国股神”林园、技术分析专家倪勇等等都是广大投资者关注的传奇人物。

主编谢百三是中国证券界有影响力的学者,曾被新浪网评为国内对证券市场最有前瞻性的经济学家之一。

谢百三在北大复旦开的讲座场场爆满,这些传奇人物演讲的笔记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最佳商业模式》

长江商学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商界传媒集团实现强强联手,专门研究和解读由本土企业原创的商业模式(案例)的经管类图书。

本书商业模式(案例)构成包括:传统行业、基于高科技和互联网为标志的所兴产业、VC和PE关注的行业及金融服务等领域。采取案例和点评相结合的解读方式,为中国企业发现自身的蓝海,创造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提供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平台。

《传播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品牌化时代背景下,什么是企业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答案是:传播力。

传播力是企业在浑浊的商业环境中净化、美化自我的能力;是企业在你追我赶中抢占市场制高点的能力;是企业在成千上万的群落中脱颖而出的能力;是企业吸纳顾客、获得溢价利润的能力。进一步说,是企业在当今社会以传媒为王、民众高度传媒依赖的情势下,企业高效整合媒体资源,合理又精巧地度势、借势、造势,以体现张力、影响力,获得注意力、话语权,进而赢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因而提示了新的企业制胜之道。

《让老虎飞起来》

本书总结了采纳12年来在品牌营销领域的实战案例,其中包括青岛品牌、白象食品、美的、TCL、长城干红、苏泊尔、中国移动、万家乐、皇明太阳能等30多个国内一流品牌。

采纳站在品牌营销的角度,用采纳的观点讲述本土品牌如何发展、壮大,并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经历。

本书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环境、中国企业现状,摸索中国企业品牌成长道路,结合实际案例与解决问题方法、视觉表现,为中国更多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打造品牌、提升营销业绩,提供更多指导思想,具有较强的实战性、指导性与可读性。

《世界十大股神教你炒股》

正所谓“站在巨人肩上”,人类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积累才有进步的,人们都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着。股市也是这样,要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必自己从头去悟。假如一个人不学习现有的股市知识,而自己从头开始,只从自己的操作中去感悟市场,总结知识,哪怕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也不见得能取得很大的成绩。

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投资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 对于想成功的投资者,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自己埋头苦干,自己学习,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

第二条路: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复制他们已经验证成功的赢利模式。

第12篇

【论文摘要】文章就近年来散户投资股票所犯的习惯性错误进行梳理分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散户朋友十种典型错误,为散户朋友们今后的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近些年来,“炒股”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话题。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市场一路下行,累计跌幅已超过60%。在日常的股票投资活动中,笔者发现多数散户投资者多多少少都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导致投资损失。在散户投资的众多误区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散户朋友的十种典型错误,为散户朋友们今后的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一、买入价本位思想

即无论何时、何种市况,都是以自己的买入价作为卖出或是继续持有的标准。散户朋友们这一错误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止赢止损”方法和原则。小赚不跑,小亏不出,大亏认赔,亏了不忍心割肉,放手让亏损持续扩大,这是很多散户投资者容易犯的错误。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大幅下跌,有的投资者甚至自作聪明,为摊薄成本向下买入摊平,结果越套越深。“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割肉的是爷爷”是投资高手总结的经验。割肉一方面是为了保存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综合考虑了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买入价本位思想”是散户朋友投资理念狭隘的体现,也是散户投资者易犯的常见错误。

二、持股过于分散或集中

投资过于分散,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分散风险,但是对于一般的散户来说,其实是一种极其分散精力的行为和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我有一位朋友只有7万块钱,持有10只股票。这位朋友以为分散持股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殊不知一匹再大的黑马有再大的力气,也拉不动装着9头瘸驴的车。投资过于集中,只买一只,违背了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一损俱损的教训。乔治.索罗斯说的好:“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根据笔者的经验,持股适度按股票行业和地域分配比较好,3-6只股票适宜,持仓要讲究立体性,投资和投机结合,短线和中长线结合。

三、依据所谓专家、朋友、小道消息或者是媒体的建议作为买卖的标准

在股票市场,我的经验是不要轻易相信股评专家等人的结论,他们的话只能参考。他们说的涨、跌和你所理解的涨跌不同。大多数情况下一般股民理解的都是短期行为,而证券研究报告说的却是中长期。缺乏主见和自己的投资标准,人云亦云,没有正确判断风险和市场的能力,只能让自己永远停留在业余水平。沃伦.巴菲特说:“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正确的做法应如江恩所说:“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成为股市赢家需要建立自己正确的投资哲学与方法,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要把“中国是政策市”等作为不学无术的借口,炒股实战技巧需要反复总结和摸索,不断地深入学习和领悟,才能为炒股赢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买卖时只喜欢限价交易,而不会利用非现价(市价)交易

有的散户往往会因为一、两分钱的便宜而因此误了最佳进入时机,这是典型的“拣芝麻丢西瓜”、“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失败投资者。短线投资高手利用信息炒作波段,看准时机,利用市价果断成交,快进快出,往往受益匪浅。当然资历尚浅的散户投资朋友是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的。

五、不敢买正在创新高的股票或板块,而喜欢买处于长期下跌趋势的股票

比如2007年6-10月,有色、煤炭、钢铁等资源型股票天天新高,但很多散户朋友在此类股票面前望而却步。以笔者周边的股票投资者为例,90%的人不会也不敢买那些正在创新高的股票,缺乏赚大钱的气魄和思想。美国人威廉. 欧奈尔说:“主流类中的股票,常能涨得惊天动地,但其他平庸个股,连一丝涟漪都不会起!”这类投资者不敢买入高价股,只喜欢买便宜股,他们不知道高价有高价的理由和“强者恒强”的道理。

六、急功近到,不愿长期持有

笔者身边很多散户朋友买卖股票就是典型的t+1,今天买明天卖,追涨杀跌,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费力气赚大钱。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思维当中。忍耐是一种等待,是庄家酝酿盈利的一种高超手段。很多好股票就是忍出来或捂出来的,对那些优质、成长性好和垄断行业的股票可以有长期投资的思想。万科董事长王石有个朋友叫刘元生,从万科创业起即买入其原始股持有到现在,400万元变为6.32亿元股票。巴菲特的一生中重仓过13只股票,7只股票赚了270亿美金。巴菲特最骄人的业绩是持有《华盛顿邮报》股票30年,股票价值增长128倍。

七、难以克服贪婪之心和不冷静的心态

很多股民朋友将人性的贪婪这一缺点在投资股票时进一步放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的是自己的账户资金升值已达20%、50%或更多,但还是不死心,不平仓,挣多了还想再挣更多。跌了甚至到深套以后,从恐惧、谩骂、后悔到连死了的心都有。比如经历2007年5月30日的风暴之后,笔者周边的很多散户朋友的市值大幅缩水,更别说今年以来的大跌,散户朋友跌的面目全非,中间永远不止损。但到现在上证指数2300点,周边散户在恐惧中抛售所有股票,把股票卖在地板价上。反复的追涨杀跌,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最终心灰意冷,以大幅的亏损离场而去。股民朋友炒股投资,就一定要克服人性贪婪和不冷静的心态这两个缺点。

八、不擅长学习和做功课

很多散户朋友喜欢把小道消息和电视上的股评当饭吃,不擅长学习是散户朋友投资股票的大敌。“股票是经济的睛雨表”,制约股票的涨跌因素相当复杂,股票供求、通货膨胀率、国内外的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股票的升降。这要求散户投资者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学习,不断进步,做好功课。投资总有失误甚至犯错误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怎样在失败当中吸取教训,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同样的错误多次发生。“成功的方法在于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弱点变成长处”。投资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美国投资大师杰姆. 罗杰斯说:“决定命运的不是股票市场,也不是上市公司本身,而是投资者本人的学习、经验和判断”。

九、对股市缺乏基本的判断和信念

如很多朋友毫无道理的笃信大盘暴跌时,政府一定会出面救市;奥运会前股票一定涨;市盈率低的股票就是好股票;st股票绝对不能买等等。把这些无稽之谈当成投资宝典,其实是误入歧途而毁己不倦。股票的投资经验需要时间积累和总结,或者前辈们反复总结出来的精华散户朋友可以借鉴和参考(仅此而已),如买进有信心、持股要耐心、卖股靠决心;短线炒消息,中线炒题材,长线炒业绩;买股要慢,卖股要快,持股要稳。不要在大涨后追高买进,不要在大跌后低位杀出;不要在利好公布后买进,不要在利空公布后卖出,不要买进有明显缺陷的股票等等,这些都是股民高手朋友们结合中国股市特点总结出来的精华,散户朋友当可以学习和引以为鉴。

十、心态不正,不够平常心

赚了嫌少,后悔自己没有在股市高点获利了结;亏了闷闷不乐,不敢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在股市投资,这些朋友是以健康受损和心灵受折磨为代价来投资的。不论盈亏,“知足者常乐,而贪婪者常悲”。炒股要有平常心,要有纯净的境界,证监会尚主席说的好,炒股要三闲:闲钱、闲时间和闲心态,这是散户投资者投资股票的一个真理。

在股票投资的误区中,以上十点是散户最容易犯的错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想靠炒股致富的散户朋友来说,如果不注意克服以上十种错误,则对炒股非常不利。实际上,我们要通过炒股发现自己的人性缺点,然后逐一克服,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这样我们的炒股水平和生活质量才会大大提高,财源就会滚滚而来。

第13篇

对市值管理创新作了一个简略的归纳,提出了推进市值管理4个行动方案,建议上市公司应从科学评估市值、合理规划市值、有效提升市值、恰当维护市值等四个维度形成预案并积极实施推进。并根据多年的操盘经验,提出了两种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建议重视仓位管理,并提出笔者独创的三高三低法。

关键词:

市值管理;资本运作;金字塔加减仓;三高三低法

市值规模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制空权,不管资本市场怎样发展下去,市值管理才是王道。市值大小成为上市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上市公司的名片。福建省目前在A股市场上有100多支股票。对这些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意义重大。

一、市值管理内涵

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运用价值经营手段,达到公司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的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与战术运作,不断追求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关系的相对动态平衡,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市值管理可分为主动管理策略和被动管理策略两种,主动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进行主动的市值管理;被动管理是指持有上市公司的参股小股东及散户在合法合规项下进行的增减持行为与高抛低吸的仓位管理活动,如表1.

二、市值管理理念

市值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即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持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一致,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依法运用各种资本工具来支持长期发展,创造内在价值,使市值反映公司真实内在价值的所有的行为。市值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经营碎片化,价值实现最优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夯实市值做大做强的基础。市值是决定上市公司融资成本高低、决定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能力强弱的一个新标杆。当股本不变的情形下,市值越大股价自动就高起来,再融资时原有股东以较小的股本稀释让渡就可以获得相对更大的资金;同时,市值高的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会变得更强起来,更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这样融资成本和资金利率可以获得最优价格。管理目标其实就是要实现在二级市场有质量地做大市值。加强对能够影响利润整合和市盈率的因素进行内因和外因的管理。内因管理就是上市公司价值管理,首先抓住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创造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这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外因管理就是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打造公司平台,推进市值管理战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等手段,将公司创造的价值充分表现在股市上,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充分了解,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有序地向市场公众揭示公司价值,最大限度取消信息不对称。

三、实现市值管理3种重要工具

在经济转型期间,传统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新常态下,资本运作与重组并购已是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实现公司的外延扩大,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高。资本运作的核心就是不断买卖企业,企业不是做大,而是买大的,通过外延扩张做大规模,实现业务转型和产业布局。我们知道,产品经营是做加法,是爬楼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资本运作是做乘法,相当于坐电梯,几天就能快速完成。资本运作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股权变动来实现市值做大;公司治理是最重要的管理与决策,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外部协调恰恰成为市值管理的外生变量。三者协同运行与平衡,才可形成“三位一体”的资本工具与财务手段,推进市值管理的良好成长。

四、市值管理价值体现在4个行动方案

市值管理可以从科学评估市值、合理规划市值、有效提升市值、恰当维护市值四个方面来积极展开,旨在强化市值管理的内在质量与结构优化,科学找到市值管理环节当中最为关键的要点。

(一)科学评估市值

对上市公司评估市值,一定要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影响市值大小的关键因素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重大瑕疵,同时按照评估结果去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有效改善。如何去清晰估计公司市值和各类因素,其实就是在市值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必须要建立一个公正客观、实用有效的市值评估体系:运用定量模型,分析评价公司市值水平,通过对成长评价、收益评价、溢价与折价因素评价等的多重考量,对影响市值波动的因素加以深度研究,对涉及市场波动趋势、行业波动趋势、投资者偏好等宏观与中观变量,要加强专业地精准对接,以获取市值的合理规模,至少要与发展阶段相匹配;在评估时,要将发展前景、核心竞争力、管理效率、盈利能力等核心要素,进行多维度科学评估,实现合理市值管理规模,求得合理市值区间。

(二)合理规划市值

上市公司规划市值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值可持续增长方案,其中包括市值管理理念、市值管理目标、市值管理策略等内容,要全面把握行业机遇和时代机遇,明确发展路径。由于上市公司的主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对于市值规划的重点要求各有侧重:对于上市公司属于集团公司下属机构,集团公司作为实际控制人,其市值规划需要在行业分布、资产布局等多层面体现;如果上市公司无上级机构,其市值规划就要更偏重于盈利模式创新、业务扩张、资本运营、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市值如果规划得合理,企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实业与资本运作,就会相得益彰。

(三)有效提升市值

上市公司提升市值,必须要做到模式创新,使得业务经营系统和股份经营系统相辅相成。在实际提升时,业务经营系统是基础,股份经营系统成为重要支柱。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推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期提高业务盈利能力。紧紧围绕主营业务优化投资组合、开展并购重组,实现资金和项目的轮转,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规模,增强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就能获得市场和各类投资者的认可,市值稳定而又健康地增长下去。

(四)恰当维护市值

上市公司维护市值是指在规划市值的项下,开展常规性的、可持续的市值维护措施,它被分为直接维护和间接维护两种方法。直接维护是上市公司根据内在市值进行自我评估,旨在分析出自身绝对价值,以及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匹配度,区分出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来。在公司认为股价出现低估情况时,就相应地采取公司回购、管理层增持等多种市值维护措施,来支持股价稳定。而间接维护则是指公司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经公关体系,如危机公关、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等,在大多数时候,危机公关处理得当,可以事半功倍;而处理不当,则会满盘皆输。所以搞好投资者关系,加强信息披露,是市值维护的重要剂,它使得公司的正当价值体现为市场的合理价格,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有助于实现公司稳健经营的品牌来。

五、两种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

市值管理方法中最核心、最灵活的高级技法就是炒股方法,在捕捉股价波动中有较好实战价值的方法,包括5321仓位管理法和三高三低法,二者相辅相成。就市值管理核心来看,形成市值、提升市值、实现市值、利用市值、关注市值的诸多手段与方法,最后均会集中于股价的稳健提升,才是关键。所以,利用好市值管理方法,在增发、配股、并购重组等方面改变市值预期成为重要的因素。就价格与数量(P*Q),价格上升与数量增减,成为股票高抛低吸的重要因素。股票的载体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股价高启的内在因素,而有效的股票增减持方法,成为股票市值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实战中,股票投资与价值体现就是高抛低吸,总体原则:一是业绩非常好的股票,下跌,就是给你机会;二是持仓一定要讲究立体性,投资和投机结合,短线和中长线相结合等。

(一)重视5321仓位管理法

我们在股市长久生存的核心法则就是股价越低仓位越重,股价越高仓位必须越轻。股票真正赚到钱80%是由恰当的仓位管理创造的,而赚不到钱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和运用合适的仓位管理。不管是基本面、技术面、还是趋势分析、行情分析,均只对股票行情进行了单方面的分析,即只分析涨跌方向。但可悲的是,许多投资者将行情分析当作炒股的全部,似乎只要判断对了涨跌的方向就可以决定胜负了。实际上行情分析和判断涨跌方向只是投资过程中一个最基础的工作。从长期来看,真正决定胜负的正是仓位管理工作,即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此处给出一个最简单易学的方法:金字塔仓位管理模型的运用5:3:2:1买卖法。比如第一次买入500股,每上涨一段合适距离就增加少于500股的仓位,比如首次加仓300股,第二次加仓200股,第三次加仓100股。如果资金多的话,可同比例放大。

(二)三高三低法

第14篇

近日,国内第一只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梵基1号刚刚募集完成。该基金因为投资策略与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趋同,被认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自2010年4月国内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后,对冲基金即在国内资本市场获得了生存的土壤。随后,基金、券商和私募基金等国内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纷纷试水对冲投资的操作。

相比之下,由于信托机构投资股指期货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被视为“对冲基金”雏形的国内私募基金无法通过信托“阳光化”参与股指期货。因此,部分有志于对冲基金的私募基金不得不曲线参与对冲投资,甚至打起政策的“球”。

近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政策,已在制定过程中,修改形成的第二稿目前已在讨论中,预计该政策两个月后将会对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相关政策明朗后,私募基金将拥有合法和公开的平台,国内对冲基金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时期。

私募绕道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上的阳光私募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有着追求绝对收益的共性,并且具备相似的费率结构,因此其被视为真正意义上对冲基金的“雏形”。

但中国本土的第一只对冲基金并没有诞生在阳光私募基金业内。2010年9月,国投瑞银在“一对多”专户产品中加入股指期货投资,拉开了基金产品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序幕,基金中的对冲基金由此亮相。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近期,国内排名前五的公司也先后与销售渠道进行了沟通,拟通过专户理财平台发行采用中性策略的对冲基金。其中,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已经于2月24日获批发行国内基金业的首只“一对多”对冲产品。

券商方面,第一创业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也已经分别推出了通过股指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的理财产品。国泰君安的“君享量化”集合理财产品甚至被业内冠以“中国本土首只对冲基金”的称号。

反观私募行业,虽然自股指期货开通之日起,一些有志于对冲基金的私募机构就已经在利用自己的账户试验对冲操作。但由于信托机构投资股指期货的政策一直没有推出,所以至今信托阳光私募仍然无法推出自己的“阳光化”对冲基金。

在此情况下,深圳和上海已经有不少私募机构开始绕道“合伙制”做对冲基金。

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基金经理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早在2005年前后,他的团队已经设计出了利用期现货套利的投资模型。股指期货推出后,他们就一直在用个人账户和自有资金“练手”,目前收益已经接近30%。

感觉试验成功后,近期他们已经在筹备募集自己的第一只对冲基金。但由于信托投资股指期货还没有放开,所以他们只能先利用合伙制模式做这只基金。合伙制基金可以开设一般法人账户,需准备的材料和流程也较为简单,且可以从事套保、套利、投机多种交易。

相比阳光私募基金“信托份额”转让时无需缴付相应税收,合伙制基金出资人将面临约20%个人所得税的缴付义务。

对此,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有限合伙肯定要考虑税负问题,他们在尽最大可能合理避税。

他说:“其实当前有很多可以避税的做法,而且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投资我们公司的客户基本上都投资过PE(私募股权投资)。所以他们都清楚这些避税手法。因为合理避税是可以做到的,虽然手法有点打球,但经得起检查。所以税负问题并没有影响我们募资。”

他同时表示,合伙制私募基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公司,只是利用公司的形式来做二级市场操作。在当前新《基金法》的讨论稿中,已经提到了用有限合伙做纯粹二级市场操作应该享受免税的问题。

“我们这只对冲基金的封闭期是一年,相比避税,我们当然更希望在真正发生税赋问题之前,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已经阳光化了。”该人士表示。

更多的私募基金则选择借用“信托产品份额转让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利用“信托+合伙制”模式来合理规避出资人20%的个人所得税。

这种模式即是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计划,向出资人募集资金,并以信托产品投资合伙制阳光私募,阳光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则作为普通合伙人。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分析,“信托+合伙制”模式事实上是基于信托和合伙制各自无法克服的不足,以及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产生的。这一模式还有助于解决有限合伙制阳光私募投资人数量与规模的限制问题。通过信托公司募资模式,合伙制阳光私募投资基金规模扩张将容易完成。

宏观策略登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机构推出的对冲基金基本都采取偏保守型的“市场中性策略”。

所谓市场中性策略,即通过一系列模型选股和构建股票组合,超越指数取得稳定的超额收益;同时在股指期货上做空,以回避股市系统性风险。

与传统股票投资不同的是,市场中性策略可令产品独立于指数,牛熊市都能实现正收益。

然而,就在几乎所有国内资产管理机构都在试验以股指期货对冲股票投资风险的“市场中性策略”时,有过多年国际对冲基金管理经验的上海梵基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巍,却在悄然尝试中国市场上第一只的宏观策略对冲基金――“梵基1号”。

虽同为对冲基金,但“市场中性策略”和“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内涵却相去甚远,它的出现体现出中国对冲基金业的分化。

总体上讲,对冲基金的风格有保守和激进两种。其中,保守策略的目的就是平抑净值波动,其投资标的基本上是股票,并以股指期货、期权等做风险对冲;而激进型的对冲基金投机性则非常强,国际上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即属于此类。

二者之间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也有着天壤之别:前者风险非常低,年化收益仅比固定收益产品略高,平均在10%或者更低;而后者则是在搏击高风险中的高收益。

宏观策略则属于“激进型”,其投资标的物涵盖股票、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利率产品等衍生产品。

目前上海梵基旗下已经管理了一只以美元计价的海外基金――梵晟宏观策略基金。自2010年12月1日成立至2011年2月底,该基金剔除所有费用和30%的业绩提成后,获得28.78%的收益。相比国泰君安“君享量化”预期10~15%的收益,显然要高出很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不少私募基金都已经在香港市场推出对冲基金。但这些基金基本都是做港股投资,并以香港市场的期权和牛熊证做对冲。而梵晟宏观策略基金则是以衍生品投资为主,其中银行利率产品、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投资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梵基1号亦是如此。其投资标的为股票、商品期货和除了远期外汇期权之外的所有衍生品,股票投资占比很小。

“事实上,国内已经具备了很多衍生品了。只是因为会用的人不多,所以参与者少。”上海梵基副总裁牟慧玲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张巍看来,国内投资人往往专注于A股,但A股市场对于宏观环境变动的反应往往相对滞后。而利率互换、外汇期权等在海外对冲基金看来非常常见的交易品种,在国内市场仍缺乏广泛的参与者和有经验的交易对手。

梵基1号的另一个创新,是该基金没有走信托账户,而是选择了与招商证券合作。

“因为信托做不了这么多交易品种,所以采用了有限合伙方式。”牟慧玲告诉记者,与招商证券的合作,一方面是梵基要用招商证券做自己的证券和期货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引入招商证券作为自己的清算中心,这在国内是一个首创。

在海外市场,对冲基金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的净值估算机构。国际上通行的方式是由大型投行提供这一服务,为对冲基金等提供第三方估值清算服务也是国际上大投行的主要服务之一。但目前国内券商中没有任何一家开展这项业务。

“所以梵基1号与招商证券合作,对于彼此都是具有开创性的。”牟慧玲表示,以前传统意义上的清算中心,对于券商而言是内部的后台机构。但从这个业务开始,他将成为券商的一个部门,变成一个盈利业务。这直接与国际券商业务接轨,因此借助梵基1号招商证券也首开了国内券商第三方估值清算业务的先河。

行业短板

在中国市场上,对冲基金行业发展面对的现实是,中国富有阶层对于对冲基金的态度非常开放,很有热情。但国内真正具备对冲基金管理能力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却非常少。

“从全行业看,人才确实是制约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最大瓶颈。”好买基金一位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

“准确地说不只是这类人才短缺,而是国内几乎没有这种人才。”牟慧玲说,对冲基金交易员不仅要懂得股票、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甚至更高等级的衍生品操作,还要充分参与过国内外市场,并且至少要有多年的实战经验。

她告诉记者,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上海梵基对此类人才需求非常强烈。目前,除直接在华尔街招聘“老外”之外,在国内,更倾向于干脆招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一张白纸”培养起。

而据记者了解,国内不少公募基金也是从华尔街招募“海归”来组建量化投资团队的。

但事实上,欠缺技术和经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意识问题。

上述研究员表示,目前,国内多数私募机构习惯做传统业务,既然传统业务也能赚钱,就没有必要去做并不熟悉的东西。当前规模比较大的私募机构也没有积极的人才招募和培养行动。

“但无论如何,对冲基金到年底都不会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以阳光私募为例,3年前中国的阳光私募基金还寥寥无几,现在已经超过700只了。对冲基金也会以这样的速度来发展。”牟慧玲表示。

据易方达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震预测,未来3-5年时间内,中国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可能会达到3000-4000亿元,而2010年中国整个公募基金业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4万亿元。

名词解释

第15篇

买对股票只完成投资过程的一半或更少,接下来就是跟踪股票,并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卖掉股票,所以如何卖股票同样至关重要。俗话说:会买是银,会卖是金。如果买了好的股票,未能选择好的卖出时机,将会给股票投资带来诸多遗憾。

“赌徒谬误”和“处置效应”

卖股票是最难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讲,何时卖股票甚至比何时买股票、买何种股票更难,而且更重要。买者一旦买了一种股票,他就要决定是持有还是卖出。实战的结果很残酷,投资者正确卖出股票的概率很低。究其根源,这种结果起因于心理学上的“赌徒谬误”和“处置效应”。

如果你在一轮掷骰子中已掷出五次两点,你下次再掷出两点的机会就要小于1/6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回答说“对”,你就陷入了所谓“赌徒谬误”之中。在掷骰子时,每次掷出的点数和以前掷出的点数是完全无关的。

“赌徒谬误”是说当一个赌徒看到连续抛出的10次正面硬币之后,他将倾向于相信下一次将抛出反面硬币。“赌徒谬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者的启发式思维: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一件事总是连续出现一种结果,则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来将其“平均”一下。

在股票市场上,“赌徒谬误”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在股价上涨时,急于抛出股票,实现资本增值,股价下跌时,则不会及时止损,而是继续持有,避免实现资本亏损,并且期待着股价会反弹,而且连跌股票的持有时间要显著高于连涨股票,即“跌得越多,投资者越是持有”。

“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对盈利和亏损的股票的不同处置行为。投资者往往将盈利的股票尽快兑现,将亏损的股票拖拉不卖。结果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公司业绩优良本来可以上升幅度更大的股票因为众多投资者的抛售而压抑了其升幅,而一些业绩差行情无法回到历史高位的股票却因为散户投资者的集体拖拉不卖而延长了缓慢下跌的过程。

“处置效应”与“赌徒谬误”都来自人们的认知偏差。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四位学者组成的团队,利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个体投资者在面对过去股价信息时的交易行为与心理预期。

这项研究的实验对象共285人,主要是复旦大学的MBA、成人教育学院会计系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员以及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培训学员,他们都是在职人员,来自不同行业。

实验过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第一步,假设每位投资者有1万元打算投资股市。理财顾问推荐了基本情况几乎完全相同的两只股票,唯一差别是一只连涨而另一只连跌,连续上涨或下跌的时间分别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每位投资者在“确定购买连涨股票”、“倾向购买连涨股票”、“无差别”、“倾向买进连跌股票”、“确定买进连跌股票”5个选项间做出选择。然后,在两只股票间具体分配1万元。

第二步考察卖出股票的决策。假设投资者手中有市值40000元的股票,现在需要套现10000元购买一台电脑,同样推荐了与上述两只情况基本相似的股票,时间段分组也一样。实验还要求投资者就连续上涨或下跌的股票在第二个月的走势以及上涨与下跌的概率做出预测。

通过这项研究发现,“在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上涨时间越长,买进的可能性越小,而卖出的可能性越大,对预测下一步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呈总体下降的趋势,认为会下跌的可能性则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相反,“在连续下跌的情况下,下跌的月份越长,买进的可能性越大,而卖出的可能性越小,投资者预测下一步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呈下降趋势,而预测上涨的可能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随着时间长度增加,投资者的“赌徒谬误”效应越来越明显。

更有意思的是,在投资者股票持有时间长短上,“无论股价连涨还是连跌,投资者打算持有的时间均很短,平均只有2.9个月和5.7个月”;而且“无论在多长的时间段中,投资者在连跌的情况下持有股票的时间都要显著长于持有连续上涨的股票”。四位学者认为,前者“验证了中国投资者喜好短线操作的印象”,后者则说明“在中国投资者中存在着显著的‘处置效应’”,通俗地讲,就是“赚的人卖得太早,亏的人持得太久”。其中,“处置效应”在女性投资者身上体现更明显。

卖股方法

那么怎样尽量减少投资中的“处置效应”与“赌徒谬误”,在最理想的位置卖出股票呢,以下是几种在实战中被证明较为有效的方法:

本利分离操作法

所谓“本利分离”是指把最初投入股票的本金和后来赢取的利润区别对待。具体来说,就是把本金用作短线投资,去追逐那些强势股,而利润则用作长线投资,投放到绩优股上。这样做的好处是,本金可以及时出手获利,风险小;利润用作长线投资,心理负担轻,可以静待股价向有利位置发展。

定点了结法

股价波动常常出现各种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情况,对此,一种使人少伤脑筋的卖法就是“定点了结”,即股价升到某一点时便抛出所持股票。当然,这个点不是盲目确定而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进行盈利对比和发展势头等分析工作后确定的。比如,有位投资者在2007年4月20日在18元价位买入深万科,定点获利幅度为5~6元,一旦股价涨到了23~24元,那么不论有再多的利多消息,也就即行了结。那么他就应该在5月14日坚决卖出,由此成功地回避一次暴跌行情。

止损了结法

这种操作方法是将所持股票在股价回落到一定点时了结,以停止损失。比如投资者确定,不管股价将来如何上涨,只要在现在的价位基础上回跌2元就马上抛出。这种方法对中小股民是很实用的,让出了小利,却解决了无法把握股市涨跌的问题。

分批了结法

简单地说,就是不一次卖掉手中所有股票,而是分批逐渐卖出。这种方法可以看作在投资者自己判断力较弱时,对定点了结法的补充。“分批了结法”主要分为“定量分批了结法”和“倒金字塔出货法”。如果持有某种股票1.2万股,成本是每股12元,预定初卖点是18元,一批卖3000股,以后每涨2元卖一批,这样就是20元卖3000股,22元卖3000股,直卖到24元。这是“定量分批了结法”。“倒金字塔出货法”则是每批出手的股票数量由小而大、呈倒金字塔形。显然,采用“倒金字塔出货法”,获利可能较前者更大,但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更大。

因时制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