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职业生涯; 就业指导课程; 高等教育; 教学体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26-03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优劣情况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各高校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学生、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构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已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职业规划理论引入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中,构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理念,其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职业规划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消除传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弊端
与高校开设其他课程相比,就业指导课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目的是传授相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职业理想[1]。然而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暴露出如下问题:第一,教学过程的单向性。教师大量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偏重速效性的就业形势、就业技巧等指导。第二,教学内容宽泛、陈旧。教育信息化挑战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就业指导课的许多内容(如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轻易获得。第三,高校通常在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和阶段性,忽略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第四,学手段单一,忽视了师生双方的经验、情感、意志投入与互动,缺乏个性化、信息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暴露出较严重的潜在危机,既无法满足“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形势,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因此传统就业指导课教育理念必须转变,代之以个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个人发展为教育重点的新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
2.职业规划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职业规划是根据个人智能、价值取向等内部因素,结合机遇、制约条件等外部因素,自行设计适合自己的各阶段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确立的带有个性化特色的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计划。美国职业规划专家萨帕认为个人生涯发展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发展阶段或时期,根据萨帕观点,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2]。在此阶段,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短期目标,而且帮助大学生运用职业评价和自我评价手段,分析认识自我,以“人——职匹配”为原则进行合理职业规划设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最终实现预定职业发展目标。
二、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要求
通过表1对比,与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相比,职业规划理论指导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授课阶段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和延伸,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特性发展和系统性教学,具有以下内容要求:
1.系统性要求
如表2所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教学安排上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培养过程,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与学生学业同步进行,更注重系统性要求。在教学中分模块教学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阶段课程内容各有侧重,分专项指导,重点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辅以职业观、职业道德、就业技能等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设计大学生涯,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3]。
2.个性化要求
职业规划视阈下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不仅仅宣讲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而且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教师或咨询师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个性化辅导及个性化服务,解决学生个体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职业规划视阈下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根据个体心理特征及专业特点,按“人——职匹配”理论原则,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拓展学生合作能力、基本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决策能力及创造能力,以适应职业生涯中的各种环境。
3.实践性要求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性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环节中始终贯穿实践环节,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践型教学通过企业实习、模拟招聘会、企业高管报告会、暑期实践等调研实践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能力需求情况,有助于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职业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从职业规划理论出发促进就业指导课教学观念的完善和发展,以社会需要、学生需求为主导,促进学生发展成才。为提高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途径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
1.构建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体系
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职业规划设计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如表2所示,从新生入学开始,针对不同年级分阶段、分模块开展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构建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体系,使就业指导教育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安排相应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中长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4]。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延展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德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的潜在内容,将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塑造大学生精神、智能、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合力[5]。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德育切入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新生入学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透就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除学生迷茫、无助、厌学情绪,同时引导学生树立面向西部、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思想。
3.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与专业课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就业教育的全员化
学校就业处负责全校总体就业工作部署,就业信息服务、招聘会、就业总体形势分析及就业相关手续办理,指导督促各学院就业工作体系开展工作。学院就业工作体系分为五个模块:第一,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及暑期实践模块由辅导员负责。就业思想教育模块主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就业观教育;暑期实践模块推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下基层、进企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职业规划实施与督导模块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职业咨询教师负责。职业指导辅导员和职业咨询教师共同督导学生制定执行个人职业规划,建立长期职业规划档案,实时跟踪指导。第三,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模块由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实施。通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组织力、领导力、协作能力等。第四,校内专业素质拓展模块由教学办公室负责。在校内组织专业课教师设计开放性实验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创新性实验课;建立专业竞赛培训模式,实施“专业导师制”,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例如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第五,校外实习模块由各专业院系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4.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实践环节
传统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因缺乏社会联系性及实践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加强学校、院系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践、职业培训、观摩基地等,为学生争取更多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上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到企业实习基地开展学习、参观、实践操作等教学活动,增强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职业规划视阈下就业指导课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熟悉相关就业政策法规,特别要具备职业规划、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可通过以下途径建设综合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第一,通过引进职业规划、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从事就业教学工作;第二,吸纳优秀的学生工作人员,经专业机构的职业培训后,兼任就业指导课教师;第三,定期对就业工作人员开展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等机构,实现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第四,完善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激励教师开发设计新颖教学模式,如信息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团体训练等教学模式等。
职业规划理论指导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生涯认知、自我职业规划、职业探索,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138-139.
[2] 王 蔚.以人——职匹配论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79-80.
[3] 吕卫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前沿,2007(2):74-75.
1、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分的累积。要求学生们在他们第一学期的时候完成一个学年的课程(累积学分),参加团队竞技的项目或者是健身类的项目,由体育老师和主管辅导员负责监督学生们是否有完成任务,或者适当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参加学校的运动队,也可以算作参与一个活动项目。学生无论是在体育活动项目还是校际竞技项目都可以参加体育选修项目;每个课程都有学分。院校之间的竞技项目是学校向学生提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可以拓展和挑战自身极限参加第二竞技团队,重在参与同时也可以拿到学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俱乐部和娱乐项目,但这些不给予学分。学生竞赛。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就会有胜负两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会包含荣誉感和团体精神的精髓所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体育竞赛,并将比分进行累积,激发学生们的比赛动力,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挥洒自己的汗水,发挥自身的所长,努力的为集体添光增彩。
师生竞赛。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应该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好队友、同时也要是好的对手,让学生和教师进行竞赛,虽然学生们的经验和技巧难以一时之间超越教师,但是在这种竞赛之中,学生们也有其体力的优势,而且能和老师比赛,也会让学生们的情绪有所高涨,更加兴奋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俱乐部参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运动和娱乐活动的房屋、体育馆,如(羽毛球、排球、篮球、网球场、游泳馆,都可开放,学生们在成为俱乐部会员的前提下为本俱乐部出场比赛,这样不仅可以累积学生们的比赛经验,而且也是学生们沟通、技巧等能力的一大考验。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学生们之间开中,这个在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俱乐部的名誉品牌方面都有着共同受益的局面。这还可以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2、体育项目
职业体校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终身体育和为健身活动提供教育资源。课程适用于各类的体育爱好者们,其中包括有氧运动、定向越野徒步、水中有氧运动、羽毛球、篮球、保龄球、瑜伽、远足/生态探索慢跑,操场游戏、壁球、攀岩、足球、交际舞、游泳、乒乓球、太极、网球、飞盘、排球、重量训练、瑜伽等。少数民族地区可开展各类民族舞蹈,如;麦西来普舞、刀郎舞、摔跤、射箭、骑马、荡秋千、滑雪、马拉趴里等。女生:篮球、越野赛、高尔夫球、曲棍球,足球,垒球,游泳和潜水,网球,田径,排球、水球。男生:棒球、篮球、雪道速滑、足球、高尔夫、足球、游泳和潜水、网球、田径、和水球。
3、结束语
1、重专业、轻学术
新课改改革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拓宽学生的其他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目前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仍然以专业需求为核心,导致学生过早的进入专业学习,而忽视了对体育学术知识的学习。根据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现状,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实践性不强、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等。
2、重深度、轻广度
虽然高校体育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趋加合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单一专业学科的学习上,以篮球专业学生为例,篮球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与篮球知识相关的课程,而与篮球知识无关的课程很少在常规教学中体现。同时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也比较强调从生物角度考虑运动技巧原理的高难度技术,而忽视了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这样的效果只能造成学生就业面会越来越狭窄。
3、重必修、轻选修
基于高校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导致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种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安排比例不协调,设置很多时候选修课的课时被必修课所占用。由此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必修课是主要的学习任务,而选修课是附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在具体的学习中不必认真对待选修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进入单一化学习模式,不利于实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目标。
二、优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对策
1、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在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中,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重视专业知识、轻视学术知识的观念,用于打破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与学术课程的结合:首先高校要增强课程理论方面的教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教材,让学生明白体育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安排教学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而进行课程设置;其次高校在课程设置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由于我国课程设置周期比较长,一旦确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进行实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会滞后与社会的发展,为缩短这种滞后性,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将最新的体育动态知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以此保证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强调各门课程间的内容整合,提高教学实效
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编制教学课本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科学编制体育教材结构成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手段。我们知道如果学科的随意增加或者并存不会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增加他们学习负担,造成重复学习,因此高校要对现有课程编制结构进行分析,剔除多学科并存的现象:一是要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将体育课程中重复的知识剔除出去,并且将最新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以此时刻保持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学生所接受;二是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性。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单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强调学科知识的衔接性。
3、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比例,加强课程管理
基于高校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高校在不压缩课时总学时的情况下,要逐渐降低必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比重,降低必修课在教学考核中的作用。其次加强课程管理,积极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在新课改制度的要求下,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以专业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关的课程设置。比如高校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4、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近几年来,为缓解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增强社会经济的活力,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已颇具规模,为繁荣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而高职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尚浅,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建设较为完善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一、高职创业教育课程的概念界定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的劳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的教育,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又强调培养大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创业教育不能孤立的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课程载体才能落实。“课程”作为教育术语,是指学习者在既定目标、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路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论述的创业教育课程采用的是广义课程的概念,是指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成为开拓创业型人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包括教学计划内的,也包括教学计划外的。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仅靠开设几门理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与之配合。因而创业教育课程应涵盖一切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创业型人才的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特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培养目标与岗位设置保持一致,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强调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些特点都决定了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必将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综上所述,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应为具有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以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有计划地使大学生成为开拓创业型人才所做的一切努力。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现状
在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同时开展了一些创业活动。如:有些高职院校设立了创业资金,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有学校开办了“创新与创业教育论坛”,进行创业教育方面的探讨研究;也有高职院校积极倡导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办公司,形成了小规模的学生“创业群”。此外,很多高职院校还建立了创业基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新阶段。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第一种是课堂式创业教育,这种模式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业教育讲座和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创业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种是实践式创业教育,学校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创业基金等举措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第三种是综合式创业教育,这种模式是在讲授创业教育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还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技术咨询和创业资金的帮助。三种模式之外,许多高职院校还引入了由国际劳工组织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课程。
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的同时,一些学校还成立了创业中心、积极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政府也出台了促进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政策和法规,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但是就全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来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备。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来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实践基地的建成、政府的政策等都促进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1.创业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上也还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尽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引起一些重视和倡导,但就整体来看对创业教育的意义、概念、目标等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创业理念还没有达成共识。首先,从高职院校来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数量,简单的把它等同于就业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很少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高校内部许多老师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缺乏了解,对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不能贯彻创业教育精神。其次,全社会来看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创业的共识,企业或者公众对高校创业课程实践活动的支持较少。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淡薄,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发展不快,缺乏明确的课程和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2.创业教育课程有待系统开发完善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并且这些课程大多记入学分课程,很多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课程效果不太明显。教学主要是通过说教式的灌输,实践课程比例少。在实践活动上,目前的创业竞赛学生的创业规划很大一部分不符合企业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另外企业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持怀疑态度,实施效果不大。虽然有创业基地的实践活动,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覆盖面积较小,创业基金支助下的学生企业和创业项目成功率低下。
在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上课程缺乏整体优化,内容较单一、知识范围不够广泛,门类较少,灵活性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还有些学校用“老瓶装新酒”的方法来推行创业教育,简单的将创业教育和就业课程等同在一起,教学内容也多是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加入部分创业内容。
3.创业教育教学条件不足
创业教育课程同其它课程不同,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课程开发、机构的建设、实践活动、教师培养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障。高校的创业理念不够深入对创业缺乏专业的了解,创业课程教学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少,创业实习经费也明显不足,资金的欠缺导致了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多,实践项目少。另外,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需要聘请兼职教师、校外专家也需要大量资金。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不强,创业教育目标很难达到。
4.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建设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品质、冒险精神、综合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实践和技术性,因此对教师要求较高,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又要有相当的经验。对创业体系了解透彻同时具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不多,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的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教师更是严重匮乏。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欠缺无法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难引起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在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匮乏很难开发有校园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更不利于创业实践的进行。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过程中意识到了对教师创业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创业培训课程。为缓解创业教育课程师资不足的情况,教育部举办了“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创业教师,但是教师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树立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业教育教学目标
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就要充分了解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高职院校要积极地更新观念,树立创业教育理念。首先,高校领导者要审时度势地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提高教师创业意识,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创业思想的形成。再次,要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要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社会需要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并且具备一定创业知识的劳动者。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知识结构、以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在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方面应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基础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满足少数学生具有开创个性的、有自主创业要求的创业专业教育。
(二)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核心,而课程内容的选择又是课程发展的重要环节。创业教育课程的有力推行、创业教育目标实现都离不开对创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安排,进而在基础知识之上突出专业知识。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还没有统一的大纲,没有列入国家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是自发的参照国内外其它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很少有自己明确的教学大纲,缺乏统一的纲领性指导,不利于高等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急需制定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程性质,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提供依据的大纲。高职院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创业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以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政策法规等,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同时,对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这类课程要注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对不同选修课的需求。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成创业实际。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写计划书,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开设创业论坛,定期的组织学生交流创业想法和经验。学校要引导学生成立创业协会或创业兴趣小组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队调查创业可行性,有条件学校还可以协助学生小额经营、模拟创业,以此积累创业经验。这些活动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条件
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学资源,其中资金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教育经费里下拨一部分作为创业基金,用于创业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立项、配备指导教师、制定实施计划方案、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活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缺乏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因素。要打造自己的创业优势项目,在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创业过程中,需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获得创业经费。
高职院校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同企业界的联系,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吸引外来援助;还可以向成功校友、相关企业及风险投资者宣传师生创业活动中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争取社会力量的资金以便创办企业。
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依托、是学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高职院校可以从学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建立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空间的创业园,为学生毕业后创业积累实践经验。另外,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企业联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针对企业的需要安排部分课程,安置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实习。
(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办好学校的关键在于教师,贯彻创业教育理念、达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同样需要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高职院校要尽力建设一支具有敏锐洞察力和开拓精神的教师团队,由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担当创业教育教学任务。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兼职教师也是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在实际工作中对创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的成功企业家、创业教育专家和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校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可以弥补高校实践型教师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全体教师创业教育意识,有利于开阔学生创业视野。
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发展,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班,为教师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的新知识提供便利。另外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轮岗到企业进行实地研究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来泉.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5-6.
[2]韩美贵,刘智元.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设计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7(6):
148-151.
[3]胡学军.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J].教育与职业,2005(33):6-7.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与之密切相关的幼儿教育自然就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而在幼儿教育顺利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关键因素。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的合理设置。但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置才能达到合理规范并最终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呢?本文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实际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体智能课程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强有力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型人才。作为中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体智能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培养出的幼儿教师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造成幼教人才资源的流失。这是与我国大力提倡培养实际应用技术性人才目标相背离的。同时,随着幼教市场人才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以及幼儿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希望孩子能在体智能等方面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促使学前教育专业能够以幼教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合理体系,从而为培养复合型的幼教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概念
体智能。顾名思义,体是体能、体力,智为智力、智能,能为人能。就是透过身体活动,运用一种或多种游戏来提升幼儿的基本能力。体智能课程也就是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更多的活动技能来达到促进幼儿体力、智力、能力的提升,体能方面如我们的课程安排了许多的走、跑、跳、爬等运动,幼儿在课程中能得到充分的体能锻炼;智力方面如幼儿可以拿着迷你绳变成大象的鼻子、猴子的尾巴等各种小动物肢体,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让他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维。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1.教师责任心不高。鉴于中职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很多老师对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是不能相比的。中职学生几年以后要进入社会,学生毕业时能够顺利拿到一张毕业证就可以,有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教师责任心不高。而每天的教学只要完成自身任务便可,至于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多少,则不是教师所关心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更是一句空谈。2.重视文化课,忽略体智能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体智能课程的学习也不可或缺。但在我国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授课中,体育、舞蹈、游戏等体智能课程的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认为体智能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教授学生游戏等活动是在“不务正业”。殊不知,我国在教育早期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其他,只会造成学生畸形发展。没有强壮的体魄,优秀的品德,健康的思想,接受再多的知识也是徒劳的。假若学生毕业从事幼教职业,却发现自身所学在幼儿园完全无用武之地,既造成人才的浪费又阻碍我国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岂不叫人痛惜。只有根据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才能培养更多的幼教人才。
四、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1.强健幼儿的体魄。此所指的强健幼儿的体魄,并不是指强身报国,或是以选手般的训练方式来从事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而是希望以内在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体内神经的传导;外在则运用身体的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软度、韵律感、瞬发力等,以及配合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前庭平衡觉等感觉统合当中的主要项目相互结合,来学习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简单到复杂的动作,使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2.激发幼儿智力潜能。好动与爱玩本来就是幼儿的本质与天性,学龄前的幼儿绝大部分的感觉与知觉,均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在身体的运动游戏当中,透过模仿、想象、过去的经历与实际操作的学习,变成主动或被动的学习环境与机会。这对于幼儿脑部的发展与体内神经系统间的传导,有着很大的影响。3.体验团队生活,增强合作意识。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需要众多小朋友的参与。小朋友虽然对游戏活动十分期待并且充满激情,但也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进行。教师让儿童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是处在一个团体之中,需要和其他小朋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游戏。久而久之,儿童不但体会到在游戏这个团体中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儿童的合作意识,进而为幼儿将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研究
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肩负着为幼儿教育培养幼教人才的重任,不能忽视,必须面向幼儿教育的实际,放眼未来,积极进行体智能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看法。1.转变中职学前教育体智能课程设置的观念。(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就是要适应幼教市场需求,想幼教市场之所想。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为幼教之所需,就要求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幼教需求而展开,主动适应幼教市场结构的变化,大胆进行教材革新的尝试与探索,幼教行业共同修订完善课程标准与教材,同时将技能考证教育有机融入其中,把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及时地反映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实现课程设置与幼教岗位对接,使学生在毕业后即能迅速上岗,为幼儿园所用。(2)重视技能课,强化基本功训练。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以满足幼儿教师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由幼儿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又是幼儿素质的必然要求。2.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首先,可以增加活动设计类课程,让学生通过模拟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状态。其次,增加技能实训课的课时,保证学生有着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舞蹈、美术、音乐、钢琴等,这些课程的学习都是要靠学生的不断练习和实践来完成的。最后,要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实习是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时间去适应学前教育工作。还可以改变传统的见习实习模式,实行分散见习与集中见习相结合的形式。3.体智能课程体系的版块化设置。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分科设置,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因此,根据目前幼教市场的就业情况,将课程体系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成文化知识岗位、体能岗位、智能岗位三大课程版块。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各课程版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序完成学业。这样设置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每个版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获得一项职业岗位能力。文化知识版块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训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文学、幼儿英语、幼儿园管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幼儿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其门数、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论的应用性,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体能版块是对学生进行体力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鉴于现在很多学生日常缺乏体育锻炼,健康状况差强人意,稍微加大体育活动的强度,身体就承受不住,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扩大教学范围,如纵队列(队形练习)、热身操及舒缓操等,还可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增强百米走、三十米来回往返跑、五十米短跑、立定跳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每两天一次的体育课程设置为每天一节课,这样不但适应了幼儿园的教学实际,还增强了学生的体魄,两全其美。智能版块是针对学生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设置的一类课程,凸显其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模块(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舞蹈技能模块(舞蹈表演、幼儿舞蹈编排)、美术技能模块(儿童画创作、手工教学、教玩具制作、环境创设)、音乐技能模块(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儿歌伴奏)、语言技能模块(普通话、幼儿教师口语、故事表演、儿童文学创编)等,只有幼儿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幼儿带来多彩的活动,更好的开发幼儿智力。
六、结论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设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02-01
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高校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有很多都选择了自己创业。由于学生在大学里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创业方面的指导,所以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随着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出现,各大高校也纷纷把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体系之中,这对培养学生创业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市场意识具有很大意义。基于当前我国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存在的不足,以美国的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参考,能为我国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程设置的现状及意义分析
(一)高校创业教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的就业教育课程开设于1998年,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课程设置、教学考核以及师资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学校创业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认知能力,也决定着学生是否有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我国开设创业教程设置的试点学校主要有:清华、人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大学,这些大学所表现出的高校创业教程设置上的现状主要为:第一,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这些学校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创业管理、风险投资、创业教育与创新规律、创业学概论等方面,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特色设置的,没有形成一致的体系。第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收效明显。试点高校对学生的创业课程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创业教育活动和创业实践。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大学生创业竞技活动和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园地,催化了学生创业灵感的成熟。第三,创业环境的实战性不强。对于试点学校举办的创业讲座或创业论坛,虽然能起到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和热情的作用,但是学生还是很难会有实战的感觉。
(二)高校创业教程设置的意义
高校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对学校而言,是学校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延续到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体来说,让学生在学校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保证他们走上社会后在遇到就业瓶颈而选择创业时,能有知识可以运用,而不至于没有方向而创业受创。对学生而言,技多不压身,经过对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利用老师的指导和学校丰富的设施资源,让自己的创业想法成熟起来。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程设置的基本策略
(一)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高校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时,必须明确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目标。该理念的确立,必须从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转变创业思维方式、树立对市场的前瞻性预测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对学生的创业灵感进行引导。
教学目标的明确,必须从老师做起。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学科,老师在没有教学模式作参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美国创新教育的成功案例来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然后根据国内的创业环境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制定出符合中国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完善教学资源和条件
由于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得比较晚,并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在部分高校设置试点,所以,现有的资源和条件都很不齐全,基于这种现状,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必须认真参考国外创业教学的成功案例,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创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硬件和软件双方面对教学资源和条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加强师资方面的投资建设
在校大学生在没有进行创业知识学习时,他们对创业的认识非常模糊,甚至还存在误区。加强师资方面的投资和建设,首先,必须为学生配备合格的具备深厚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教师,由于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所以对引学生入门的老师的水平和素养非常高。其次,为了增强学生创业的实战感,可以为学生聘任优秀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可以是社会上的自由创业者,可以是成功的企业家,也可以是创业方面的专家,由他们来为学生讲授创业的经验和知识,能从很大程度上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建立有效的课程考查和反馈机制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后,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考核能让老师和学校了解到学生的创业知识学习状况、对该课程的接受状况以及学生课下创业实践的进展情况。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委员及创业研究机构等,为学生进行课程的考核和评估。经过对学生考核结果的分析,能促使学校对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
三、结束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就业困难,很多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来说,缺乏专业知识和老师的指导,会走上很多的弯路。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能给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上的指导,能把学生的创业灵感孕育成熟。随着我国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的普遍开展,届时学生的创业热情将更加高涨。
参考文献:
[1]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摘 要 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研究,以期推进其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发展。本文遵循“理论分析―问题成因分析―改进建议”的研究思路,探讨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对当今我国体育人才事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一、前言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的数目也随着节节攀升,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2010年的630万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居高不下的毕业生人数与增长缓慢的就业率形成鲜明的对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上是脱轨的,从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全国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对缓解就业压力,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为“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评定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特质;结合时代特点,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行之有效的安排,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观念,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
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规划意识淡薄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也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活动、短期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外的一些兼职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盲目认为毕业后就总会找到工作,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这样,由于认识不够、加上动力不足,自然就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或者制定的生涯规划缺乏竞争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应有作用。
(二)职业目标模糊
对大学生而言,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对自身体力、能力、智力有充分的考虑,在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初次就业。但大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种种问题,走入误区。当然,最严重的是许多同学目标缺失,没有发展方向,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学习、工作缺乏动力。由于目标缺失,导致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虽然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参加各种职业证书资格考试,但其目的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有过实习经历,没有把这些实践和学习与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结合起来。
四、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应广泛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
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令及规章制度等,成立专人专班负责规划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增加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资金投入;社会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成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并对现有的指导机构进行整顿提高,加强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机构的服务水平,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职业规划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也不再仅承担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更要做好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发的工作,提升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高校应加强生涯指导课程建设,提高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就业指导课是实施全程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四年的教育当中,将其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的、逐步提升的、针对性较强的而又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和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高质量的、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
(三)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
要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也就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自我剖析的内容包括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活动能力等,即弄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我剖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暴露和解剖的过程,其重点是分析自己的条件,特别是性格、兴趣、特长与需求。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比自我分析更重要。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为每个人提供了活动空间、发展条件、成功的机遇。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及趋势、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个人在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个人的要求以及环境中对自己有利与不利的因素等。
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又要兼顾个人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因此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首先,必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是其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们常常把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但它不是衡量人才的绝对标准。单纯的知识数量并不足以表明一个人真正的知识水平,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能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指宝塔型和网络型两种。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综合性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特色;既能满足专业要求,又有良好人文修养;既能发挥群体优势,又能展现个人专长。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学习和积累,采取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辛勤耕耘。
其次,要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正向着理论日趋成熟、操作体系日趋完善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职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等问题。
2.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得出:传统体制的束缚;社会观念的误导;高校指导专业化不足;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全程指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是其主要原因。
(二)建议
1.体育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端正择业价值取向;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估;确定基本的职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综合素质。
2.作为组织的管理学院应采取的措施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外部力量,提高组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浪.北京体育大学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2] 闫允璐.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
[3] 陈兆陨.吉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 课程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
1.1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目标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学主要以就业为主要目标,把职位需要作为主要目的,课程系统根据职位所必须的技能做出合适的调节并进行完善,把职位作为主要目的完善课程系统,需要做到下面几点:(1)所有专业都拥有清晰的职位目标;(2)把职位当作培养目标在就业中体现出来;(3)以职位为教学目标体现在职位和职位之间的差距和递进上。
1.2实施“多证・触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统一
把专业资本作为指引,完善课程系统,摒弃把专业知识当作重心的教学方式,保证专业理论系统性和必要的技能培养,创建将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结合在一起的全新的系统,增强社会对课程体系的认可度。
1.3结合国际贸易的行业特点,摆正商务和外语的位置,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不是能够迎合社会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否具有明确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标准,然而课程系统便是达到目标、符合标准的方法,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熟知并理解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对外经济贸易的制度规定,有很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很好地独立使用英语参与商务活动的人才”。商务和英语的关系应该首先在课程系统中合适的展现,在商务与英语的职位中产生的效果看,课程规划主要偏向商务方面理论,用英语知识将其串连起来。接下来,安排好商务和英语的上课时间,恰当地对相应的课堂内容进行规划,让商务和英语可以进度一致。此外,积极实行,展现各自长处,达到了高职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预想效果。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案
2.1确定课程模块,以模块为平台进行合理优化
板块化的课程有比较自由、容易管理的特征,有助于课程系统的全面完善,同时也容易更新创造,生成有特点的课程体系。依照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条件以及全能型人才的要求,笔者对这一专业的教学系统规划出了简略的方案。这一专业的课程系统大致分成4个板块,每个板块还能详细的分为很多个小的板块,每一板块都有自己的职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板块均有相对的理论课程、匹配的英语教学和资格认证考试,为了保证商务英语专业“一精多会,商务和英语同抓,学历教学和专业资格认证一致”的特征。公共基础板块注重培养所有高职学子的从业道德、基础理论与能力,这一部分的完善侧重根据专业特征,有目的地加快学生养成商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思维方式;专业板块进行职位必须的理论以及能力的培养,跨专业板块属于主要职位的扩展。实践板块属于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同学们运用理论、技巧的能力,是高职教学中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有效方法。
2.2根据择业导向对应岗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来调整各个模块课程
(1)基础课程板块注重语言能力和商务思维的养成。这一板块中重视养成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不同类型的高职学校来说,专业素养大部分是约定俗成的,差异在于有些课程会依据职位的特征有相应的调整。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专业的进行国际商业交流的实用性外语人才。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职业道德、实用语言、信息技术等课程,还要对商务礼仪、国际文化和形体方面进行训练,与此同时,更应该进行的是对英语实际运用的练习。这一板块主要目标是养成学生的商务思维以及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
(2)专业课程板块展现理论、能力、专业资格认证的巧妙融合。这一板块重视“以胜任专业职位需要为目的,以提升专业技能为重点,彰显实用性以及专业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共有商务理论、商务英语与实际运用三部分。按照国际贸易的操作顺序与节省的原则,挑选七门主要课程组成商务理论板块: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单证实务、电子商务;还进行和以上理论知识相适应的一些教学活动。专业板块是教学系统的重心。所以,在专业课程板块中需要规划合适的课上实际运用,指点在商业活动中怎样灵活地使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把理论知识、能力培养和社会认证融合在一起,达到专业教学和专业资格认证的衔接。也就是说,同时展现商务和英语,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养成和专业教学与专业资格认证衔接是课程板块整体的重点与特征。
(3)跨专业课程板块展现人才养成的独特性和多重性。规划跨专业课程板块活动,目标在于扩展人才养成的道路,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需求的机动性、多重性以及差异性,提高学生对就业的适应能力。所以,合适的板块是维持动态课程系统稳定的有效方式。选取跨专业课程需要关注下面一些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营销;课程衔接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理念的强化,营销专业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要真正办好高职高专的市场营销专业,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化的教育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营销专业课程衔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目的
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
教学就是教书育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关键在于把职业规划安排在不同的课程、实践中,通过学习,能够把握职业提升的机会和职业方向的发展。
二、营销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
1.人才培养的定位
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或操作型高技术人才”。因为“高级专门人才”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掌握市场营销所需的高技术,二是应在企业从事高层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很显然,这应属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培养的目标;而“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强调“应用型”,说明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营销第一线的营销人才,而不是企业高层营销人才,这一点区别于本科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技术”强调必须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第一线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高技术”确定了与中专及一般的职业培训的区别。
这个培养目标定位是基于这三个理由:一是由市场需求结构决定的。据调查,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是比较典型的金字塔结构,中基层营销人员数量大大高于高层营销人员数量,中基层应是本科以下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二是由高职高专教学资源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无论是生源的文化基础、教学内容、修学年限,还是师资队伍状况等教学条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目前均有一定差距,故不能脱离实际,盲目与本科培养目标攀比。三是由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即便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绝对不是精英教育,决定了其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只能是掌握市场营销职业技能人才,而不是研究市场的专家学者或市场营销的策划大师。
2.教学理念的定位
在教学中,以培养强技能、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市场营销专才为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注重灵活、实用、综合。教学方法应为启发式的案例教学。在案例的结论上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包括经验、方法、技巧,更注重今后运用这些经验、方法和技巧的能力,落脚点为应该如何做。
首先,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新技术,且课程的编排要以灵活适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个模块一般由两至三门专业课加一次综合实训组成)为主,取代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专业技术),根据市场变化和用人单位要求,增减不同的教学模块,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当然,灵活不是随意,这种灵活的特点必须体现在教学计划(大纲)之中。
其次,无论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知识还是新兴市场知识,只要是实际需要的,可以付诸实践产生实效的,都可以纳入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探索性的新理论、新知识,则不适合于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这是与本科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区别。
再次,教学内容应该综合,可以开设综合化课程,高职高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本科教学那样设置大量的单科课程。如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可合并为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研究、可以合并为综合的市场研究,物流学基础、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可合并为综合的物流管理等,这既可以满足构建本专业知识体系的需要,又可以缩短理论教学课时。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防止这样几种倾向:①求全。认为市场营销人才这也要懂、那也要会、课程越开越多、课时越拉越长,由于受多种条件制约,结果是这也没有搞懂,那也没学会。②求高。对学生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如“通晓国际商务规则”、“英语达到四级水平”、“拿到市场营销资格证书、熟练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甚至提出一些本科生也难以达到的要求。③偏理论。即重视理论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轻实验实训,轻社会实践。④不专。过于强调通用性、忽视针对性。如商品学知识,几乎要把各类商品的相关知识都要学到,学生难以学深学透,而市场急需的汽车、计算机、机电产品的营销人才、其产品专业知识的课程却没有开设,使毕业生就业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选择性不强,缺乏竞争力。
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是更注重实践实训。按照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高职高专其专业课教学的理论课时与实验实训课时之比应达到1:1,至少应达到6:4。从这点看,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时数及比例要大大高于本科同类专业,因此,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更多,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也更高。
3.能力素质定位
不能简单地认为高职高专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较之本科生要低一些,实际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二者的差异更多地反映是一种结构上的差别。高职高专素质能力要求高于本科生的部分是由其在市场营销第一线直接面对顾客、用户的岗位特点所决定的。另外,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上。不同的是,高职高专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比本科生更严格一些,大多数职业院校将其与毕业资格挂钩,即除取得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格证外,还需再取得一个职业能力资格证才能毕业。而本科院校一般只与英语四级或计算机二级挂钩。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方向为从事生产及流通企业的营销调查、销售内勤、业务洽谈、市场开拓、客户管理、广告促销、商品推销、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市场专业人员,以开展推销、公关、广告、服务为主要工作岗位。就业方向(岗位)定位,不仅要体现于教学及培养的模式、内容方法上,也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就业教育上。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与自己将来就业定位相适应的技能,提高相应的素质;其次要教育和引导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面向市场营销第一线,从基层干起,从小事实事做起,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岗位,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另外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市场营销第一线工作的复杂性、艰苦性、挑战性、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提高自己适应企业及工作的能力。
三、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大学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无论从历史还是实践来看都居于首位,教学为中心不应怀疑。
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开设以下必修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环境分析,商务沟通技巧,消费者行为分析,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管理、营销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市场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另外还有5-8门选修课程。
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房地产、医药、化工、中、大型商场等行业的营销领域,从事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商务运作、客户服务、销售管理等具体工作。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达98%以上。
针对以上工作岗位,我们设置的课程就要与之挂钩,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非常火热,营销人员需求也比较大,因此,我们应以不变应万变,首先设置市场营销概论课程,在它基础上,开设选修课,如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医药营销等。当然,营销专业课必须设置,如目前学院的四门核心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另外,消费行为分析、商务沟通、营销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化工产品商务基础、国际贸易、营销管理等课程,这是营销人员的撒手锏,不学是不行的。
遵循课程开发、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营销职业和高职行业特点。
1.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的理念
体现职业导向、能力为本、工学结合。“职业导向”需要围绕营销职业确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定位营销实践教学课程;“能力为本”需要坚持以营销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品营销训练为载体、以学生会做能做为引领、以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核心;“工学结合”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做与学、学与教、做与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的七个方面统一。
2.明确项目任务为载体的内容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而课程标准建设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标准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也是教学安排、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基本依据。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课程标准要求应能有效体现职业性、岗位型和实践性。
课程标准如何体现职业、岗位标准,并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效衔接,一直是各院校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实践课程体系框架,明确各门课程的目标和预期成果;二是实践教学课程教学项目、情景和单元的设计,满足职业的需要;三是教学模式的设计;四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五是考核方法的设计;六是教学资料和教学资源的组织和编写等。
“三个课堂”建设为我们职业教育提供了项目内容。第一课堂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将与行动领域对应的10门专业课程设计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以化工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第二课堂即与第一课堂紧密相关,学生参与型的营销实践活动,包括实习实训、社团、考证,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课外学习活动。第三课堂即学生自主型的营销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技能比赛、兼职打工、创业实践等,以检验并拓展实践教学的成果。
3.“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做为先行,将营销岗位工作任务作为课程项目;以知识够用为原则,将学生在营销实践过程中需要的知识作为课程学习内容;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教为学服务,采取多种途径方式获取知识;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采取个别交流、团队沟通、项目介绍、成果演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水平。
4.进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空间设计
将课堂按企业营销场地的要求布设。融教室、与实训室于一体,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分成小组成立各分公司,职责分明,模拟企业营销运行,各分公司独立核算,相互竞争与合作,形成有机整体。
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联系
高职高专教育中,实践教学又居于核心地位。公共素质课程、第二课堂与社团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与创业实践)都是教学活动,它们均居于重要地位,由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具有很宽的领域与空间。只有树立广义教学观,教师的使命才更为光荣神圣,教师的职责才更为重要。
1.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营销职业特点,国内高职教育第一次明确提出营销专业“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做为先行;以知识够用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教为学服务;以“说”贯穿于课程项目活动全过程。在3年多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充实和丰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内容、教学模式等,取得了许多相关成果。
2.体现职业导向、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职业规划,参与学院各项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
3.建立“三个课堂”有机融通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分别参与相应的实践课程和活动。第一课堂方面,任课教师主编或参编本学科教材,主持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专业网站;第二课堂方面,组织学生到实训单位参与实践活动,把所学理论转变为实践经验,参与国家组织的营销员考证,为今后走人社会拿到敲门砖。第三课堂方面,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全国市场营销大赛,到目前为止,学院均取得一等奖。参加2009第六届国际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取得优胜奖;参加2010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管理创意大赛(全国’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5项;参加2009第三届全国实践教学竞赛学生创业方案竞赛、全国首届网络零售创意大赛,均取得好成绩。营销专业参加营销考证通过率95%以上,学生在校实施了若干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基础。
4.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营销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归纳、提炼了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以及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营销专业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公开发表的论文为营销教师的交流提供资料,国内外营销类竞赛为不同院校的教师、学生的交流,为学院与行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综上所述,本专业传承流通行业底蕴,整合学院传统教学资源优势,紧抓江苏及长三角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机遇,依托华润苏果、北京华联、扬州十方通信、苏宁电器等知名企业,重点面向大型超市、家电连锁、房地产开发、化工行业、品牌专卖店等领域,满足现有企业对营销策划、营运管理、产品推销等营销人才的需求,培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坚持营销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会做为引导,以提高学生素养为核心,做好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容选编.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周川.高等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应该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是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职业能力,而不是具体的岗位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即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而职业能力系统化是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特别强调在培养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基本素质。对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从各个方面构建完整的职业能力系统.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这一特征出发,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道路——产学结合、突出职业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
1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的系统化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它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将课程与职业密切联系起来.采用行业的能力分析和职业分析方法,制定出职业一学习分析表.把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在明确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出专业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科目课程设计。
所谓就业导向.是指课程设计指向工作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即根据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观集中体现在就业导向上.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课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国家经济建设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其重点。对岗位能力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岗位能力的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1.2课程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使毕业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1.3课程为个人发展服务
对于我国当前国情来说.毕业生就业不仅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因此就业导向的课程观也是人本本位的重要体现。
职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包括技术要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综合运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等等。职业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所以职业能力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从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即职业能力系统化。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职业能力系统化为目标是高职教育的特性.也是其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
2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课程应有明显的区别,其整体定位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而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专业应面向实际应用设置.专业课程要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分别设置本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内容.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
2.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智能的表现上有所差异.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和综合智能,以学习不同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工作以及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和取得成功。我国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是高职入学学生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也同时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更重视其他智能的开发.而上述中间分数段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应用性人才的智能优势。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设置是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的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的内涵具有时空属性.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专业分析可直接使用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给出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在没有国家或地区行业分析的情况下.可由学校或专业自行组织进行行业分析。专业分析的最终产品是专业培养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分析一般由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共同进行。 每个专业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由“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组成.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核心是“职业专门技术”.它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可外延到“职业延展能力”。某一职业的延展能力可能是另一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延展能力主要是考虑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体现在熟练掌握本行业主流技术、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等方面.重点是培养运用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2.4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专业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任务——课程链路。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以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进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
2.5以应用为目的的多元范型单元课程
高职教育中的每一门课程原则上不是按学科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不称其为科目课程,而称为单元课程。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实施多范型原则.共包括五种基本的课程范型.即问题中心课程范型、训练中心课程范型、任务中心课程范型、体验中心课程范型、培训中心课程范型。同时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并不排斥学科中心课程.但内容上要符合“够用为度”的原则。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具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常见的一种分类是将单元课程分为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和通识课程四大类。
2.6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实施“双证”书制度即学生需要取得反映大学专科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还要取得反映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在当前我国职业证书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应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证书.并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其实.比证书更为重要的是证书所体现的职业能力,课程实质是要保证职业能力的质量标准。要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检测对“职业能力”的掌握为目标的考试体系.证书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培养方案。
2.7以产学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即产业介入教育.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产学结合在课程方案中要重点体现在企业实质性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改革、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开设产学合作教育的课程、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体验课程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毕业后马上就能顶岗胜任工作。
3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方法的特点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
3.1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系列课程链路.在修业年限期间,从人学开始就接触职业内容,职业能力随学习时间逐渐递增.到毕业时达到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彻底打破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形成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大大增加。
3.2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关键词: 职业规划教育 文科 专科大学生
职业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培养质量高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较之其他专业类别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个人成长与求职择业方面面临着更多压力,职业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尽可能提升专业素养
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在依托于专业课程培养之外,还需通过多样化渠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专科学制短于本科学制,学生培养周期短,培养难度更大。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专业特性与专业前景,认清专业类别和学制年限的优劣势,合理确立发展方向,根据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培养专业优势。
(二)有利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提高求职竞争力
文科类专业岗位在当前就业市场上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专科学生因学历层次限制,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和未来晋升空间有限,所以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道路时面临更多顾虑。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促使学生尽早考虑职业目标,加强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紧迫感,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
(三)有利于提高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
受当前就业市场现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许多文科类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和自身能力缺乏自信。专科学生对自身学历层次的担忧,导致他们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疑虑。因而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专业自信。
二、当前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规划教育不连续
虽然许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实施了职业规划教育,甚至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了专业教育,但往往只是向学生灌输了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思想上是否产生触动,也没有密切关注学生究竟在何时、因何因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即使有的教育者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但对职业目标与学生本人的匹配程度缺乏科学研究,或没有继续跟踪学生职业目标的变动情况。
(二)职业规划教育欠缺专业性
目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许多辅导员、班主任并非本专业出身,对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特色、发展前景等并不十分了解。此外,在文科类专科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都把继续升学作为三年专科学习结束后的理想出路。部分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对于专升本考试的政策和过程了解较少,或对专科生升入本科后的职业规划存在认识盲区,不利于教师实施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
(三)职业规划教育缺乏针对性
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通常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即由教育者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或组织职业规划活动。然而,学生入学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自己的看法,很可能会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问题和困惑。且文科学生通常心思细腻,兴趣广泛,在看待问题时容易依赖感性思维或加入过多主观判断,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改进思路
(一)尽早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文科类学生的培养本就难以在短期内收获成效,加之专科学生培养周期短于本科学生,因而应将职业规划教育尽可能前置,在学生入学之初即让他们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职业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针对二年级学生,教育重点应转换为帮助学生总结过去一年的成长与不足,分析目前具备的能力素质与职业目标间的差距,以及如何缩小差距;或研究之前制定的目标是否仍可行,有无必要改变职业方向等。当学生升入大三后,教育者须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加强对学生求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
教育者在开展集体教育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个体,从学生个人角度审视其职业定位。教育者可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发展档案,记录学生从入学之初直至毕业的职业规划信息。教育者需定期更新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档案,帮助学生分析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修正职业发展计划,提高学生的个人特质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匹配度。教育者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应对学生的职业意向提前进行分类,根据各个类别的发展途径提出区别化指导。
(三)扩大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的范围
许多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都是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些教育者受其他事务性工作和本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在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局限,因此可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扩大职业规划教育者的范围,如可邀请社会阅历丰富的校外人士来校为师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或组织优秀的往届毕业生为在校生讲述职业经历和职业心得,亦可将学校其他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教师纳入职业规划教育队伍,丰富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的层次。
(四)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应加强自身学习
作为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其必须准确把握相关专业的理论和现实发展境遇,明确掌握往届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职业规划建议。同时,教育者要掌握与职业规划教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专业度,并广泛吸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对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教育者而言,还要系统学习专升本考试和专科生考研的政策知识,为有意向继续升学的学生提供政策解答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8年起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该课程贯穿高职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开好这门课程需要强有力的师资作为支撑,因此如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成了课程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现状
(一)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相继设立,但与课程教学的管理部门脱节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能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一般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也开设了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机构和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部门是不同的,致使从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与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往往出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削弱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效果。
(二)任课教师来源单一、专业结构不合理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包括了职业发展规划、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内容的教学,需要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多种文化背景和知识。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设置严格的任职标准,一般都是由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担任课程教学,很多人从来没接触过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任课教师实践性不强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自身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与实战经验。但由于当前担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学生辅导员,基本上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年轻教师,即使部分有着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经历过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尤其是创业的实战经验。很难想象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的训练与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少有设置专门培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专业,要想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到专业对口的课程教师,是不现实的,笔者所在的学校,尝试从构建课程教学团队的角度解决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的问题。
美国学者乔恩·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那么,课程教学团队应该是指由某门课程的知识、技能互补的,并愿意为了实现该门课程教学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教师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一)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由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很难找到完全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可以考虑把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制定相关模块的教师任职条件,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聘专、兼职教师,经过遴选,确定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团队内的每个教师不一定具备整个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可以互补,同时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负责人,以及整个课程团队的负责人(课程主任),课程团队内可以分成若干个模块教学小团队,在总体教学目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自主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整个课程团队在课程主任的带领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
(二)校外专家全程参与,构建“内外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熟知用人单位和人才需求标准,拥有就业的实践经验。在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中,除了在校内招聘具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外,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如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本校优秀毕业生等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组建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团,构建“内外结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从而使课程教学团队成为一支“双师结构”的队伍。
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管理
(一)理顺关系,归口管理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一般是由系部负责,可以尝试变革性地把该课程交由从来不负责课程教学的学校就业服务部门管理,课程教学团队也归属学校就业服务部门建设和管理,使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紧密结合。
(二)关注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校内招聘组建的课程教学团队,基本上解决了教师的工作兴趣问题,队伍相对稳定。但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的达成往往是通过职称的晋升来实现的,由于在高校教师职称系列中没有专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职称系列,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看不到职称晋升的希望,或者是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这导致了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方向,工作中认同感和成就感低,长期以往,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关注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考虑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纳入教育学或者管理学系列等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师职称系列,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的初、中、高级别的职称,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发展与就业课程教师的职业定位问题。
(三)主动为课程团队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专业及职业的归属感不强,感觉自己从事的是教学的边缘工作。学校各部门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也是学校的专职教师,对他们要一视同仁,努力为他们营造和谐、舒适的教学环境,使他们能享受教师同等的待遇,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地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纳入学校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中。
(四)加强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培训
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个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学队伍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课程教学团队应建立集体备课的制度,每学期开课前由课程模块负责人解读课程内容,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案例的选取进行分析,统一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团队的每个教师按照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的要求,到相关企业去实践锻炼,特别是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熟悉企业选人、用人的流程、对毕业生的要求;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参加各类招聘会、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观摩企业招聘员工的流程,了解学生在招聘中的表现;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到校指导讲学;在高校间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促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分期分批选派课程团队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班、心理咨询师培训班、KAB创业教育培训班的学习,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团队成员要通过自我实施通识教育,提高综合素养。特别是建议相关高校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培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师资。
(五)严格监控和考核,确保课程团队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的质量是检验课程教学团队优劣的重要指标。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应该按照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要求,对课程团队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在进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可构建全面、合理的评价系统,综合评价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也要把学生就业的质量纳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 壮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丽基于“胜任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构想教育探索 2010年第6期(总第228期) .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改革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浙江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浙江省;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要求它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把课程设置好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适应新的体育需求人才的根本动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以浙江省5所高等院校(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查阅近十年与本论文相关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章,以及收集整理5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实习基地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浙江省4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所反映出来综合能力素质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2.3访谈法
对所抽取院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设置现状,获取相关信息。
1.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和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三大模块,同时,这三大模块反映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可了解其课程设置目标。
2.1.1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指南,它贯穿于专业的培养方案,反应办学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系统认识,反映了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育活动。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体现本单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本研究搜集的五所院校有2所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几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并重的思路,培养在体育教育领域具有广泛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实用的运动技术与技能、谨慎求真的科研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发展视野,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或“体育专门人才”。或多或少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但落脚点都是“专门人才”的培养。
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变革,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提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社会需求是前提,它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并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确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此,必须与时俱进,设置起点高、体系新、少而精的课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未来新型体育师资。
2.1.2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分析
调查资料显示,浙江省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表现形式,课程设置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和任意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
2.2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专业课程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比较有针对性。对新教师的培养以学校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国外的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以及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培养模式。
2.2.2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学生的通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个国家对此类课程设置的门数比例有所不同。
2.2.3国外的课程设置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比较个性化。各国不仅开设一些常规的运动项目,还开设民族传统项目,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开设娱乐健身休闲医疗等课程。
2.2.4国外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文理科的相互渗透,以及综合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2.5国外选修课程多,必修课程少,能充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特长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才。
2.2.6国外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分散在平时的课程里,分多次进行。
2.3实习学校的教师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评价
在访谈过程中实习学校的教师指出:实习生在早操、课间操组织、课堂的教学组织管理方面做的较好,同时他们也指出:学生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好,教案编写也规范,但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十分的准确,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多数实习生讲解不能做到简明、扼要和充分运用术语,动作示范不能作到干净利索、示范的位置和角度把握得不好等,学生的讲解不能配合动作的示范,在教学中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实习生在指导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组织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的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普遍指出,实习生的基本功一年不如一年,体操田径项目中最基本的示范要求都达不到,不太符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特色。
2.4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2.4.1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表现在重难点把握,科研能力,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的应变能力。这都是由于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所以高校课程设置中要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和科研环节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学生所缺少的能力。
2.4.2专业基础课的课目不宜过多,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进行整合,构建学科群,删除一些无重复的内容,增加新的内容,使新旧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关键词:卓越计划;课外专业教育;激励机制;运行模式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学校大力改革并发展工程教育,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其核心举措是探索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重点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意识。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重大改革项目。
研究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新的工程教育标准对人才的培养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许多高校普遍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联合企业、行业,采用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践的学制形式,即“3+1”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这种模式因为充分利用了企业环境、学校师资和项目资源,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职业素养;然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校教育的时间从常规的4年减少到3年,校内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等都要进行大幅度压缩,从而造成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与更少的学习时间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加强课外专业教育建设,充分利用课外专业教育手段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方案。因为课外教育本应与课内教育一起构成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增强素质的重要途径。另外,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时间角度分析,排除基本的休闲和社交活动,大学生用于课内统一学习与课外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大致相等的。但是,调查发现,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都只重视课内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建设,对课外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许多高校都是将课外部分作为“第二课堂”交由学生自行支配,缺少系统地规划和总体的建设思路。这就造成了目前课外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难以形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1.课外教育以非专业的社团活动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管理、交往、组织等共性能力,培养人文素质为目的,但与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关联度低。虽然一些学生确实能够从中获得一些锻炼,但是泛滥的同质化、重复性活动内容既浪费了学生时间和精力,也会影响专业能力的发展。
2.从专业培养角度看,现有的课外专业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而且学生覆盖率较低。当前,有少量学生会参加一些专业性的科技活动,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但也往往是部分教师带领少数感兴趣的学生参加。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些活动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和部署,并不是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内源性需求出发设立的。
3.课外活动尚未得到专业院系和课内教师的必然投入,许多实验室、环境平台等专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因为当前的课外教育活动不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也不是专业院系和课内教师的必然行为。然而,“卓越计划”的培养对象是该专业的所有学生,培养标准是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普遍要求。
关于课外专业教育,教育部“卓越计划”建设指导专家、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健教授对此有明确的阐述,他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整个过程,并且要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把课外专业教育与课内专业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发挥课外专业教育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课外专业教育体系的要素及构建
在通用的“3+1”培养模式下,需要按照“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将课外专业教育作为重要组成模块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设计,使之成为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不可或缺部分,实现课外专业教育与课内教育在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在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互补性,以及在人才培养效果上的增强性。
课外专业教育与目前普遍存在的课内培养方案是相对的,但又都是以人才专业发展为切入点的。因此,课外专业教育也应该是多种教育要素的有机组合,要包括教育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教育内容体系的设计、教育运行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参与者的激励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1.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区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差别,分析整理出那些需要凭借或辅以课外专业教育来达成的标准体系。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2013版培养方案中包含8大类44条细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个维度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梳理出需要依靠或辅以课外专业教育的标准子集。
2.设计课外专业教育内容,通过优化、整合、增补等方式将新型教育活动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分类,构成课外专业教育的完整内容体系。这些活动既要包括常规的如专业认知、学习引导、发展规划、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也要根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增补新的课外教育内容,如职业认证、企业实践、科研实践、创业实践等。然后对每项课外教育的开展时间、运作形式和预期结果等进行设计。
3.探索课外专业教育的运行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专业为支撑的联合实施方案。因为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也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还由于专业和教师的全程参与,实现课外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控性,能够使得课外活动的效果与专业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三、课外专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与质量评价
1.激励机制与保障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外专业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热情与奉献精神,而是要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首先针对教师建立了激励课外专业教育的多方面政策,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选先、进修深造等方面向同时从事课内和课外教育的一线教师倾斜;针对教学管理,实行了课内、课外相互协调的教学任务安排制度,将课内教学任务与相关联的课外专业教育活动进行打包组合、统一分配;在绩效统计时,制订课外育人学时计算办法,将其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企业兼职教师聘任时,统筹考虑课内外教育的总体需求,拟定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训练提升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计划。针对学生,通过与自主发展学分、奖学金评选、研究生免试等政策关联,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各类课外专业教育活动。另外,通过经费保障、管理服务、舆论关注、科研竞赛等促进课外专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2.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为了保证课外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建立与课外专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卓越计划”建设的完整质量保障体系之中。
近些年,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了涵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服务管理在内的全过程的课外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首先,在学院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其次,成立了课外教育教学督导组,聘请骨干教师、企业代表和学生信息员担任督导员,加强对课外专业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评价工作;另外,还建立了过程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评价内容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多方面的对比评价。通过这些信息的及时反馈,对课外专业教育的劣势活动或薄弱环节进行不断改进,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
四、总结
软件工程课外专业教育自2011年实施以来,经历了软件工程2011级完整的本科四年培养周期,以及2012级三年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1.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据学校统计,软件工程2011级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27项,同比上年级增长近40%;软件工程2011级就业率创五年来新高,为100%,比2010年当届高出22个百分点。
2.专业认知程度与学风建设效果有了显著增强。2015年软件工程新生生源质量和转专业情况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3.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通过将课外专业教育体系作为重要部分纳入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总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设计,实现了对课内专业教育环节的补充和支持。对软件2010级82名学生的调查显示,96.34%的学生对该项做法持非常赞同和赞同态度,认为有利于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另外,该做法也得到了行业教育专家和企业代表的较高评价,认为这代表了软件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企业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路径一致。
参考文献:
[1]陈启元. 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2]刘华东. 构建“三三三”培养体系,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目标[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8):34-36.
[3]施晓秋,金可仲. 卓越计划“3+1”模式下的课外专业教育体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40-44.
[4]林健. 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5-17.
关键词:工科类,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建议
工科是我国第一大学科,工科院校被喻为“工程师的摇篮”。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正日趋显示出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意义,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技、人才、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已成为我国工科类高职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为社会更快、更好地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工科类高职人才, 深化改革我国的工科类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国家产业现代化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己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首先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兴起,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是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如今全美拥有各类高校四千多所。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在社区学院进行,社区学院由社区出资兴办,其职能包括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大学转学教育等,其中职业教育是其最主要的职能,旨在培养半专业技术人才或半专业熟练工人。在德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校企联办的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大多是由原德国工程师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改制而成的。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仍保留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在英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多科技术学院。通过合并己有的有关学院,建立少量的多科技术学院,并提出多科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候补者,而是与它们平起平坐的院校。多科技术学院的特点可以用“灵活多样”来概括。还有日本、法国等教育大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还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兴起于1980年的职业大学。90 年代以来,在我国社会大转型、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更加重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和引导,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党的十七大报告同样强调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级政府和各地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响应十七大的号召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工科类高等职业技能教育,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和困难,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历史较短,又一直受传统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高职学院建设起步较晚,升格或重组而来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陈旧、落后,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在政府资金的投入上,主要用于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上的资金很少,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根本得不到任何政府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只能处于维持阶段,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硬件建设[1]。由于目前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比例极少,使得职业技术学院缺乏必要的教育经费来源,因而在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捉襟见肘,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由于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性,需要大量实验设备和实训室,办学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学生收费也普遍偏低,政府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大大限制了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高职院校生源少且质量偏低
高等职业教育虽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批次,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弱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本科批次的生源比较,明显处于劣势。生源受到限制,学生生源数量较少。
(3)教材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符合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尚未完成,很大程度上教材还是按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确定,以学科本位设置专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一直存在。教材上难以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4)专业设置难以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部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为了增加生源,提高生存空间,另辟蹊径者不在少数。多数院校会针对市场发展需求,考虑增设新型专业。但缺乏认真的市场调查,或者在专业开展上不顾自己的教育条件疲于跟风,盲目设置所谓热门专业,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和市场需要结合起来,导致资源浪费和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或者只重视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和层次低的专业,缺乏品牌和特色专业,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达到企业专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
(5)校企合作分离明显
工科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性技术人才,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的教育必须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产业、企业相结合,而当前我国的工科类高职教育在校企、产学的结合上并不是很紧密。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协作,以致教学脱离实践。这样的分离格局很难培养出具有“高、职、工”的特色人才。
(6)对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要求高,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
工科类课程多数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多数高职院校从2006年左右开始招收研究生,他们大都缺乏工作实践锻炼的机会,没有成为“工程师”的现实土壤,无法成为真正的“双师型”素质教师[3]。另一方面,在经济待遇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经济待遇偏低,这直接造成很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人才,不愿意选择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
四、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对加快我国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