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音乐课堂常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

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序 融洽

课堂管理与其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教学成绩取决于课堂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开展,方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想,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毫无章法可言,学生也是为所欲为的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说起?因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基础。接下来笔者就初中音乐的课堂管理极为混乱的现状及原因、课堂管理的对策两大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及原因

(一)、初中音乐课堂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相对以前来说,受到了部分教师的关注。音乐教师们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旧有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尽量推陈出新,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音乐教师的努力探索,音乐课堂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教学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但是与此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相当部分学生将音乐课当成“休闲课”,不可否认,音乐课确实是能让学生们与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课就是纯粹的“玩乐课”,它仍然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由于师生对音乐课认识的偏差,使得音乐课堂成了无序的、混乱的场所,要么任由学生自由演唱,要么教师随便为学生播放几首歌曲完事,其教学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导致课堂无序的原因

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以及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不足所致。

1、音乐课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初中音乐不是中考考试科目,因而从家长到学校,再到教师及学生,对音乐都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家长的不重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对非考试科目音乐极为轻视。甚至有的家长阻止孩子以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放松,他们认为那样是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其次是学校的不重视。毕竟目前的升学靠的仍是分数,即使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变,学校对音乐这一科目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没有专门针对音乐教学的相关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乐课安排给语文、数学等中考占分量大的教师,以便于他们占用音乐课来上所谓的“主科”。再次是教师及学生的不重视。在“一考定江山”、分数决定命运的现状下,由于初中中考必考科目较多,教师及学生更多关注的都是中考考试科目,对音乐等非考试科目,自然有所忽略。音乐广泛得不到重视,也导致了师生对音乐课的轻视。再加上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要么将音乐课视为纯粹的放松课,要求教师不要教学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放放音乐听听歌即可;要么在考试的压力下,也是认为音乐课是浪费时间,倒不如用来学习考试科目。可见,初中音乐课被人们所忽略,其根源还是应试教育。

2、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鉴于音乐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在评优秀或者中考奖金的分配中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音乐是非中考科目,许多学校的中考奖金分配就排除了音乐课),也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热情,抱以应付的教学态度,自然也就忽视了自身专业或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自身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课堂上学生的需求。有的音乐教师根本不立足于学生实际,无视于学生的音乐经验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就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课堂组织一片混乱,课堂效率也随之降低。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充分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相关的时代性强的音乐信息及时展示给学生。且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改变自己旧有的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以音乐传承者的身份胜任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否则,只会让学生们觉得音乐课枯燥乏味,教师墨守陈规的教学无法吸引学生。

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有序进行的对策

以上是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透过分析,不难看出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紧迫性。对此,笔者认为,要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有序实施,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认识音乐教学

诚然,音乐有着让人放松的功效,对人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明白音乐教学的意义不仅如此。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学生们通过音乐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对初中音乐教学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音乐能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的培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真切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享受。

如教学《同属一个世界》、《让世界充满爱》、《手拉手》等歌曲时,教师在教会学生演唱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并真切体验歌曲的节奏及演唱特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歌曲中表达了人类的哪些共同愿望。这样,学生在正确理解歌曲的主题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培养自己热爱和平、勇敢拼搏的决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正确认识及理解,从而端正音乐学习的态度。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因而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增强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美的艺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让学生沉醉于其表现出来的音乐美感之中。例如教学《阳关三叠》,若教师能熟练地用埙为学生吹奏,必然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深沉含蓄、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惜别之情。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音乐作品除了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外,其背后还着广博深厚的文化背景,教师要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内涵,还应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知识。新时代的音乐的内涵与外延都有着极大的变化,若教师能熟知相关的文化知识,并在必要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给学生,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并包容学生,从而有效构建和谐课堂。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能有效使学生快乐学习,并将这种乐学的情绪带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管理好音乐课堂,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有序运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序——对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5期

[2]、周芳:强化课堂常规管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J],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5期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师生关系 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学生与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一对永恒主题,也是一对关系极为复杂的矛盾体。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任何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教育学理论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中也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设、打造。只有打造基础稳固、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不断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音乐教学地位愈发受到关注的情况下,研讨师生关系打造的有效思路和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尊重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性

良好师生关系的打造,首先要从教师的行动开始,即广大音乐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要知道,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培养,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要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所以,师生关系的培养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是为教学发展服务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们应该要发挥“主人翁”精神,不断深入教学“一线”,主动与学生们打交道,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们充分的、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们有尽情展开、发挥的空间。当然,这样的自由度是基于保障音乐教学正常、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下的,教师要拿捏清楚。

初中音乐教师在常规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预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比如,授课的前30分钟教师仍然“按部就班”的授课,后面的15分钟可以交给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最后15分钟内,学生们既可以向老师、同学发问,也可以自主鉴赏音乐、独立思考等。总之,类似这样的空间与自由,是初中生们需要的,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师生的感情与默契,是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打造的一个可行性选择,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总之,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的打造,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进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科学、有序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与教师们的关系一定可以不断进步,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也必然可以不断发展。

2以好的音乐教学活动带动师生关系发展,形成常态化模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种教学活动的辅助与支撑。所谓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是指一切与初中音乐教学有关的教学活动形式,如音乐教学游戏、音乐鉴赏式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的引领和激发下,广大初中生可以围拢在教师周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在这样充满激发的活动中,学生们与老师之间的直接交流虽然不多,但是却饱含情感与斗志,却是师生关系打造与维护的绝佳路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中,较为疏远的师生之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拉近距离,培养默契;对于师生关系本来已经较为融洽的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二者还能更进一步的交流、互动,从而使得师生关系更进一步。

举例来说,广大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学的进度和大纲要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参与音乐鉴赏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验音乐乐曲的美妙,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们增长见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在音乐鉴赏实践中,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互动、交流,而教师也可以更好的融入学生们的“圈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此外,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现出师长的风范,无疑可以增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同时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这对维系长期、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更有好处的。

3以音乐鉴赏课堂为“大本营”,全面推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当师生关系处于良性局面时,教师的教学会更加顺畅、轻松,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自如、愉悦;反之,当师生关系处于非融洽甚至僵化的局面时,整个教学工作很难推进,师生彼此的感觉十分负面,整个教学工作缺乏活力与动力。其次,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培养与维持良好的关系,因为这样对双方都大有裨益。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更应该注重对师生关系塑造、维护的思索;学生们也不能总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应该更积极主动的与教师们交流,成为老师的“好朋友”,这样也利于自身学生兴趣、积极性的培养。

例如,在平时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解课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师生关系的打造营造空间和时间。具体的,音乐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材讲解、音乐鉴赏与师生交流直接的时间、任务安排,腾出更多的时间作为“师生互动时间”。这个时间不必很长,但是要充满意义,要体现师生奔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精神。简言之,教师和学生可以为了一个音乐鉴赏目标共同思考、一块儿研究,最终形成共识、体验乐感。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会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学生们的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会显著进步,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逐步培育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丹.新课程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2] 陈良.论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的和谐互动[J].中学课程资源,2013(5).

[3] 孙榕梅.初中音乐课堂中师生的和谐互动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56-01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多样了,师生互动丰富了,音乐教研活动的公开课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变化。老师们对公开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课件设计富有动感,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教学形式有唱、有听、有欣赏、有表演等等丰富多彩,教学效果相当不错,真正起到带头作用。但走进平时的初中的音乐课堂有是另一种现象:一是教师上课随意性强;二是学生对上音乐课更是随意。针对这两种不良现象,为了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应建立落实音乐课堂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从而才能创设出高效的、鲜活的、课堂教学。

一、 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常规

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规矩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中国有句古训:“没有规矩不方圆”。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我们课堂的教学就是必要的教学常规。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首先需要的是没有其他杂音的安静环境。如果没有这样作为的前提,最优美的音乐那也是杂音。因此,音乐课堂教学特别需要有个控放自如、能给音乐展现所有美妙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形成,就需要建立音乐课必要的教学常规。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堂务必建立以下几个教学常规,并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

(一)学生进教室的常规。学生带齐音乐课本或上课用的笔和其他指定的东西,要求学生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有音乐在播放,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静等待上课。

(二)聆听音乐的常规。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用身体来表示,如闭着眼睛想象音乐、也可以摇晃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或手舞足蹈,但一定要培养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三)歌唱的常规。我们音乐教师都明确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教学生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做到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歌唱时思想集中、声音饱满、富有表情。

(四)表演的常规。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音乐老师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时的具体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求学生表演时要有合作的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

(五)乐器练习的常规。为了提高学生的音准、音乐兴趣,乐器进课堂是非常要的。但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就会随意拿出乐器来吹,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放在某个地方,练习时才能拿出来,练习时要注意观察,结束时要整理好乐器。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不断地纠正,也需要教师的毅力和耐心。要从细节入手点滴参透并且做到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我相信,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和谐。

二、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导演”

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导演”,首先要做到深刻理解“剧本”。而教师面对的“剧本”主要是课标和教材,教师必须深刻领会课标、教材以及编导的意图。要将“剧本”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作品”,必要时还可以对其进行增删、重组,为学生提供尽可能鲜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的探索与交流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并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达标。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人物”。教师必须主动去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等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自主的发展。第三,一个好的“导演”,在备课时就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的学习兴趣,设计紧凑、生动的教学环境使他们一上课就能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景中来。

三、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第4篇

一、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缺乏实践锻炼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呈现发展的不成熟性。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学;另一方面。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导致学生无法对新旧知识进行系统的衔接,导致音乐课堂的效率低下;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课堂的效果,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自我揣摩的过程,而是直接教唱学生歌曲,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和表达技巧的训练,学生失去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对音乐课堂的学习也只是一个歌曲学唱的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使得初中的音乐课堂枯燥而单一。

(二)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忽视

初中学生对音乐课的认知和定位还不够准确,可能会盲目的把音乐课归为副科,对自己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欠缺不是很明确,导致他们在音乐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较少。而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评价上的要求较少,所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表面上音乐课堂上学习气氛很活跃,但是音乐课中的知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最初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

近年来,虽然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可能在音乐、美术、体育等传统小科方面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各个方面的措施并没有持续更进和落实。所以现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音乐课本可能还是陈旧的,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而且音乐课本中理论讲授少,歌曲曲目多,这些歌曲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音乐课本中的很多作品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下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巩固,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二、在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一)注重学生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人们受到来自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冲击,对音乐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甚至会盲目的学生学习歌唱等,忽略了音乐的内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对传统的音乐课堂进行改革,真正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知水平,在音乐课堂初期,先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理论的教授,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准确的宏观的认识,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音乐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音乐课堂在各个初中都已经开设,但是很多都只是名义上的存在,实际上学校对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要求上相对放宽了条件,这就使得音乐课的教师在专业素养上存在问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正常的课程进度也很难按计划推进。长此以往,导致音乐教师在思想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不是很关注。所以,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就必须对在职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和引导,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某一学科上有所收获,课堂教学的对象时全体学生,所以在音乐课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学生当前所能够达到的实际水平。将音乐教学的曲目与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种类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把常规的教学内容与丰富的课堂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真正的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科学全新的认知。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差,音乐基础水平低,所以,要设立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第5篇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音乐;教学;作用

音乐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要的学科,它是集知识、艺术于一身的课程。在这门课程教学下,注重于师生的共同互动,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音乐课堂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有老师的指导作用,让课堂充满艺术、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很好地传递音乐知识,让学生学会用音乐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一、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能够促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实现个性的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音乐教学并不是要培养出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希望对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力量。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对歌曲的欣赏、交流,对音乐家的探讨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了解。比如我国的红歌、民俗歌曲等,不论从时代的讲解,还是对人物的描述,都不亚于语文知识,特别是对红歌的赞扬和对民俗文化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综合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不同类型音乐的喜好,因此,不同的音乐风格才会满足学生的需求。初中音乐老师应该提前去准备学生所喜爱的歌曲,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从唱歌的精神到练习发声、演唱等互动,不仅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了解,还让他们实现了不同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能够满足音乐的要求

音乐的发展,人类从什么时候有了音乐已经无法查考。从古至今的音乐中没有国界和种族的区分,而所谓的乐器,是奏出音乐的工具。而音乐就是有韵律的声音。通过发现可以知道,音乐课程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暂时离开那些复杂的文字和公式,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音乐还是人们对高素养的一种追求,并且学习好唱歌也能够提升本身的气质。音乐虽然只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的,但是这也是另一种情感的交流和表达。

教学互动是音乐交流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因人而异,每个人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不同,对音乐类型爱好不同,因此,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的见解。因此,老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去了解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以此来满足师生互动的要求,展开学生对音乐的思维。

二、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1.教学活动前奏的“互动”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中,很多老师都会选择在课前进行互动,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音乐教学也需要课前的互动,有了和谐的氛围,才能够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以下是对授课前的一些准备:

(1)改变传统的座位,为教学“互动”作准备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的教室座位安排是一排一排的,这样固定的座位严重限制了活动的进行。因此,在课前,老师可以试着打破常规,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调整:让学生坐成圆桌型,或者是面对面型,这样使老师在进行授课时,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还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使得互动更加顺利地进行。

(2)改变导课的形式,为教学“互动”做准备

音乐课堂是老师、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因此,在进行导课时,可以不拘泥于教室,课外与课内可以适当地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歌时,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两套少数民族的服装,让几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感受到挽留前来玩的人们。通过角色扮演、载歌载舞的方式来更加生动地展现音乐的风貌。采用创新的导课模式,不仅能够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眼前一亮,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挖掘优秀的流行要素,激发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充满流行音乐的背景下,很多学生都热衷于流行音乐,比如周杰伦、Tfboy的歌曲,但如果老师将流行音乐与传统的民族音乐、古典音乐进行适当的结合,不仅可以给音乐教育形成比较明显的冲击力,还改变了学生只爱流行音乐而不喜欢传统音乐的趋势,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更多的互动机会。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老师不应该视而不见,甚至是拒绝抵制,这是不明智、不现实的作法。相反,我们应该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各种音乐元素有相应的衔接。比如,在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时,老师应该截取相应的视频片段,然后再听流行版的《梁祝》,最后来欣赏课本的音乐,这不仅让学生对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有了不一样的欣赏,还能让学生发现传统音乐的另一种美。

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教学气氛、课程导入等都可以引发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只有如此的音坊肪持校学生对音乐学习、理解、感悟、表现才能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合唱作为一门需要群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合唱,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合唱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合唱能力。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本了一些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的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针对合唱训练中对于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多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因循守旧,沿袭以往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无限重复循环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

合唱课堂与其他音乐课堂相比,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难以掌握。因为合唱不仅对每一个音节的音准、节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每个环节都完整准确才能够合唱出一首完美的歌曲。对于缺乏音乐基础的初中生而言,本就相对困难,而单调的重复练习就更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3.音乐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困难复杂的部分,因此对于学生以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初中任教的音乐老师自身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初中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往往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从而出现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的情况,即便是课堂教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与热情,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精彩的合唱作品,并加以点评与解释分析。以简单浅显、旋律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自己学校或者与学生距离比较近的学生合唱作品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也能够认识到合唱就在自己身边,其实并不困难。

通过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也能够建立学生的多声部概念与和声概念,令学生能够对合唱本身有一定认识,对合唱表演有一定体会。

同时,也需要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与教学水平。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来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堂课的重视度,因此学校应当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也应当不断充实自己,提高音乐修养与教学业务能力,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与组织,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取多维教学方法

合唱训练的起步阶段就是合唱的基础训练。教师可以摒弃过去单一枯燥的重复练习,将采用合唱队中常规的放松训练。例如,让学生站成两列,让后一位同学为前一位同学依次进行头、颈、腰、背的“按摩”,或是与教师一起做放松的“体操”等等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颌,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声系统。

其次,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正确方法,要求学生身体直立挺拔、面部放松、使气息从腹部出来,用收腹动作来调节吸气与呼气的转换;还需要训练学生对于呼吸的控制能力,在换气时也能够很好地控制气息的强度。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呼吸的轻柔均匀与自然,要不断地纠正学生中错误的调节气息的方法。

再次,也要对学生进行加强音准的练习。音准是歌唱的基础,尤其在合唱之中,如果某个声部有或高或低的杂音,那么整个合唱都会显得非常失败。因此,教师可在每节课抽取几分钟时间进行音阶的练习。

只有训练好了基本功,对于合唱的练习才能顺利地进行。

基础训练之后就是二声部的训练。二声部的歌曲在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涉及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的《小鸟,小鸟》、七年级下册《剪羊毛》和八年级上册的《踏雪寻梅》等等。

初次接触二声部的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也不能立即感受到和声的美妙之处。而且二声部的训练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此太过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对于一首新的二声部歌曲,教师可以将其两个声部分离开来,各自独立地作为一首歌曲进行教学,等到熟练之后,在引导学生分声部地合唱起来,从而成为一首完整的二声部合唱歌曲。

良好的听力能帮助学生听清楚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层次分明的歌声,并时刻注意使自己声部的速度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如:

4/4

5 3 1 3 |5 ― ― ―|3 5 2 3|1 ― ―|0 0 0 0

0 0 0 0|5 3 1 3|5 ― ― ―|3 5 2 3|1 ― ― ―

此类曲子应该没有音准问题,容易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避免产生唱合唱的恐惧心理。

为了消除第二声部曲调对于学生的陌生感以及恐惧感,教师可以先教学第二声部的旋律,学生掌握之后,再教学第一声部的旋律,然后再进行统一协调的衔接。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轮唱中,各个声部有规律地相互模仿重复,后一个声部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轮番模仿前一个声部的旋律。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可以使用轮唱作为过渡,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声部的把握不受干扰的能力进行很好的训练。为两个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的方法较之单一重复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然后进一步加以完善,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初中钢琴教育的背景及其意义

自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钢琴教学建设进程也始终持续推进,渐渐地在各类年级音乐课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使得广大初中学生对于钢琴知识以及演奏技巧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能够表现出基础的水平,激发了他们对于钢琴音乐的兴趣。一节高水平的音乐课,结合现代化的网络、多媒体电子音乐教学,相较之下,则需要另外一种最传统、最经典、最优秀的音乐直接传播媒介,正是初中钢琴教学所存在的重要意义,既可辅助其他相关音乐教学,也可以单独成立一种钢琴模式的音乐教学体系。

二、钢琴教学的“三强”特点

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直接印证了为何现代初中音乐教学尤为注重对于钢琴教学的应用意义。钢琴教学有“三强”的特点,即艺术性强、技能性强、实践性强,而整个初中钢琴教学也是去挖掘其中的“三强”特点,让学生们能够懂钢琴、爱音乐,增强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扩散性思维等因素。

三、钢琴教学的应用

1.传承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进程中,钢琴作为乐器被早早地使用在音乐课堂上,被定义为辅助伴奏的功能。然而现在的钢琴教学是以钢琴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但考虑到音乐教学的范围广,不局限于钢琴教学,钢琴应当继续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伴奏。如此做法,可以把钢琴教学与其他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多元化地学习,鼓励学生课堂自主,教师则用钢琴为其演唱的歌曲作伴奏,形成一种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陛。

2.黑白键的律感训练。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组成了钢琴的键盘,从而演奏出各种优美的音乐。在基础的钢琴教学时,正是需要88个黑白键帮助学生们能够抓住对于音乐的律感,培养他们熟悉更多的“节奏”。音乐教师用钢琴中最简单的常规黑白键对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音乐乐谱进行演奏或者伴奏,从简单的表演中,让学生们渐渐地掌握“律感”,对于拍子、小节、段符等等常规技巧初步掌握。

3.音乐教师与学生们互相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1)经过一定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学生们对于钢琴知识和掌握初步节奏技能,考虑到学生们对于钢琴音乐的欢喜程度不一,音乐教师给予他们一些曲子供选择,于是学生们在《歌唱祖国》、《让爱住我家》和《让世界充满爱》三首之中选择一曲,最终学生们选择了《歌唱祖国》o(2)音乐教师先采用多媒体音乐播放Mv画面,同时自己现场用钢琴进行演奏,利用多媒体直接在屏幕上展示《歌唱祖国》的钢琴曲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把《歌唱祖国》的曲谱分成几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其中一段,其他小组认真观听。(3)每个小组轮流推荐除组长外的一人,来表达对于整首《歌唱祖国》所表达的情感和演唱本组组长所弹奏的部分歌词。通过交流,大家得到的综合观点,《歌唱祖国》具有摇滚、大气、激进、霸气、流行、爱国等诸多感情。(4)坌合学生们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用纸张记录下来其他几组组长在演奏过程中,对于节奏、拍子和技巧上面的评论。音乐教师等待每组写下自己的看法,然后采取组长轮流阅读组员之间讨论的观点,参与彼此相互讨论。(5)音乐教师在此时,应当认真听取学生们之间的评论以及结合自己刚才对于学生们演奏时候的观察,给予一定专业程度上的解释,并评出优秀讨论组和优秀演奏组长。(6)布置课外兴趣作业。通过周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现场演奏《歌唱祖国》全曲进行拍摄,并录制一首《歌唱全曲》,为期3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音乐教师,进行下一次实践课程的讨论。

4.钢琴结合原创表演,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创新。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一首首经典的钢琴曲,例如《蓝色多瑙河》、《月光曲》等,让学生们感受其优美的钢琴曲调,结合音乐原创的理念,大胆创新地去编排情景剧、小短剧、舞蹈,等等。不经意间,便把钢琴的学习带入到学生们的个人情感之中,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音乐钢琴教学的举措。

5.利用对比模式,激发学生们对于钢琴的兴趣。当代初中音乐教育,多媒体电子音乐也是占了部分比重,并逐渐地超越部分传统乐器。音乐教师以一首普通的电子音乐曲的播放,和自己进行这首曲子的钢琴演奏。首先让学生们发言,阐述钢琴演奏和多媒体电子音乐之间的优缺点。然后重点阐述钢琴的几大优点:音域宽广、音量变化幅度巨大、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独立完整的音乐世界、容易学习的入门乐器等等。用一些鲜明的例子去反衬出钢琴的优点,同时略带谈及现代多媒体电子音乐的优点,最终用对比的方式,去证明钢琴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第8篇

摘要:初中音乐教育往往被学校和老师忽略,原因就是它不是中考学科。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教育无比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大面积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对“音乐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样的一个概念有明确的了解。与其说音乐是一门课程,不如说音乐是一种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享受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应当要以“音乐之美来感染学生,要以乐中之情来陶冶学生”,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而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

一、设置聆听的情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初中学生只是音乐的尝试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教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学生还没有这么专业的鉴赏力;想单从音乐的兴趣上激发学生,我们的课堂音乐完全不能和流行音乐相比。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首先需要的就是设置情境,增强聆听的力。

教师要设计完美的音乐聆听环境,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好准备。良好的音响设备,是演绎音乐最好的载体,换了一个稍微差一些的设备,这些经典的音乐片段在音质不佳、断断续续的效果中,都会让学生大失所望,音乐不再感人,教师的讲述也会立刻变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着手准备尽量优美的播放设备给学生,包括碟片、磁带的试放、不同乐曲音量的调节等。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时,由于录制的原因,欣赏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歌声需要较高的音量,但接下来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还用同等的音量,第一个强和弦将会震耳欲聋,破坏美感,所以必须在课前调试。有了良好的设备,更需要为学生精心挑选优质的软件一一恰当的、优美的音乐CD或磁带资料。对此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以前,学生对与教材配套的《喀秋莎》、《游击队之歌》这些歌曲都不感兴趣,但当我挑选了黑鸭子的合唱版本,在新的音响设备下播放后,学生马上从喧闹的无所谓状态转为入神地聆听夭籁之声。此时人声的纯净与秀美,不需要教师的夸夸其谈,是真正从声音中传递到每个人心中的。

音乐之美,不是教师的讲述能强加给学生的,只能是聆听,只能是优美的声音效果让学生自己感受。精明的教师,是会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最优美的声音效果给学生,而不是寻找客观理由,找一些凑合的声音给学生听。如果在常规教学中,学生欣赏到的都不是最优美的音乐,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就开始挣疑态度,不再认同音乐的感人魅力了。所以,音乐的聆听,是需要教师选取最优美的音乐资料,用好的音响效果呈现出来给学生聆听的,并且,一定要长年累月坚持,给学生一种完美的音乐感受。

二、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 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 ,还可 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 目的。

三、 用优秀的作品激励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崇拜,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

四、评价与反思

及时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总结,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音乐课的教学评价时,一定要评价方式多元化,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鼓励和夸奖他们,来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是的教学活动的思考,也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问题。通过反思,教师们可以提高教学经验,同时经过反思,教师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也是对教学不在是一件单调乏味的工作。教师们只有不断的反思教学,才能明确自己的缺点,从而改变自己,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何。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让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音乐器材;应用;音乐教学

一、初中音乐教学器材的配备和管理

现在国家对初中音乐器材的配备是相当完善(国家标准表)的,器材配给我们了,那我们该如何管理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我有以下心得:

1.保持音乐教室的洁净、通风,做到防尘、防水。

2.音乐器材不能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更不能有水进入,千万不可放在窗户边。遇到大暴雨,这些器材将无法使用。

3.钢琴最少得一年调律一次(保证音准),其他通电的器材,不可长时间存放,最好常用。

4.最好分类归置,使用做到心中有数。

5.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

二、音乐器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先认真学习新课标对音乐器材的要求,再在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好各种音乐器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三、关于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意见

1.要高度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学,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好备、教、辅常规工作。

2.要充分发挥音乐器材的教学功能,研究和探索音乐器材在教学中的效益。

3.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5.要注重教师自身业务的学习和提高,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第10篇

据本市学者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初中校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歌曲教学现状如下:①由于教学时间、生源结构、歌曲难度等因素,许多学生和教师存在畏难情绪,教师们未能很好的完成两个声部教学,以完成主要声部为教学目标。②课堂中缺乏有效训练,合唱歌曲的教学未能达到和谐、动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应重视常规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选择正确的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将对影响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今后教师们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教学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仅供老师们参考。

一、学习者因素

分析学情共性和差异性才能在教学中选择切实可行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在意识形态、生理状态上都跟小学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可以用问卷调查、音乐素质测试、谈话等方式对每班的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例如:笔者对Y校6个班级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两项分析:第一项进行总体的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思考合唱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方面是需要强化训练?合唱教学应当怎样分组?学生是否具有开放式教学的潜能等。第二项可以进行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能力水平的系统差异性分析。

例1是针对音乐素质测试卷结果好、中、差的三个班级进行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分析。

例1:

Y校抽样三个班对音乐课学习状态调查分析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

调查显示,58%的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为了娱乐,至于学成什么样并没有太多要求;6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唱教学;38%的学生认为合唱教学是有意义的。

(二)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80%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适应音乐课本的歌曲;16%的学生认为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与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相比,难度加大许多,歌曲不好听,不想学习。

(三)音乐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85%的学生参与演唱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68%的学生愿意参与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活动; 30%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认识乐谱;10%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参与音乐的创造活动;76%的学生有小组合作的意识,愿意于他人配合合作。

(四)合唱学习经验调查

调查显示,35%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合唱或者从未有过合唱经验;63%的学生没有经过系统阶梯性的合唱训练。

(五)课外学习音乐方面

曾经或现正参与课外音乐学习的学生比例高达44%,其中多数是以乐器学习为主。这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例1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已奠定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乐于参与,对不感兴趣的音乐极不情愿参与。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测试,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现有音乐知识结构、音乐学习习惯、音乐学习兴趣、合唱学习经验等方面调查分析,激发合唱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到高效且有针对性。

二、教学者因素

(一)教师的学习背景直接影响着合唱教学的过程及方法

教师的学习背景指是否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学过合唱指挥、是否有很深的专业积累、专业学习是哪个类型的音乐学习。例如:高校学习声乐专业的老师会比学习器乐的音乐老师更加注重科学的演唱;曾经经过专业合唱梯度训练的教师,会有意识的在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对合唱歌曲进行系统的规划教学,由易到难,会更加注意音乐的和谐。教师的合唱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与其就职前的专业知识获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合唱教学的组织与处理

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经验等。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生成的策略调整,教学经验则影响教师对学生和音乐作品的判断。

三、教学内容因素

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笔者对2012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教学歌曲进行分析分类。

(一)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基本情况列表

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茉莉花一》、《我和你》、《念故乡》、《欢乐颂》。

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彩云追月》。

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愛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

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

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光三叠》。

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二)苏少版初中音乐合唱歌曲分类

1.根据情感、速度分类

(1)属于曲速稍慢抒情类的有:七年级上册《我和你》、《念故乡》;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

(2)、属于曲速中等至稍快抒情类,赞颂某种事物或者美好情感的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欢乐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赶圩归来啊哩哩》、《桑塔.露琪亚》;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

(3)属于欢快活泼,体现青春活力的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我们在一起》、《杨柳青》;八年级下册《踏浪》;九年级下册《骊歌》。

(4)属于中国民族调式的歌曲有: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我和你》;七年级下册《杨柳青》、《彩云追月》;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赶圩归来阿哩哩》;九年级下册《阳关三叠》。

教师们可以根据歌曲的音乐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达到二声部教学的目标。

2.根据演唱难度分类

(1)属于音域跨度超过一个八度的歌曲:七年级下册《爱星满天》、《彩云追月》、《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爱我中华》、《獻给老师的歌》;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骊歌》。

(2)属于节奏复杂或者有变化音的歌曲:八年级下册《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阳关三叠》。

3.根据二声部创作类型分类

(1)复调模仿式。苏少版的教材中的采用复调模仿式的二声部歌曲中都是采用严格完全模仿的同度卡农形式,即模仿声部的音乐材料跟导声部的音乐材料完全相同,只是模仿声部追随导声部先后出现。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是以轮唱的形式出现。属于此种创作类型的二声部歌曲有七年级上册《欢乐的啦啦歌》、七年级下册《杨柳青》。

(2)复调对比式。复调对比式是歌曲的两个声部旋律各具独立个性,旋律完全不同。复调对比式可以有好几种形式:

第一种,主题旋律与二声部旋律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旋律,各不相同或是以卡农形式出现的不同旋律的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九年级上册《阳关三叠》、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以七年级下册《彩云追月》为例(例2),歌曲上下两个声部旋律节奏、旋律各不相同。

例2:《彩云追月》

第二种,主题旋律可以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中交叉出现。例如:七年级上册《茉莉花一》。前半部分,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一声部,后半部分从让我来把主题旋律出现在第二声部。

第三种,加花形式。即在主题旋律的长音拍子上加入第二声部旋律。加花的旋律可以是主题旋律的重复、变化重复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旋律。

第四种,混合式,即将以上三种形式混合出现的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例如:七年级上册《我和你》。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出现在第一、二乐句。第一乐句采用变化重复主题旋律加花式,第二乐句则是完全不同旋律的复调对比。

复调对比式这种二声部音乐保持了主题音乐的风格情绪,起到烘托与增强音乐趣味的作用。这种二声部的演唱难度也比较大,需要教师选择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加练习。

(3)固定音型式。类似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种以固定的节奏不断重复为特点二声部,常用在具有活泼跳跃、舞蹈律动性格的歌曲中。例:八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乐曲的二声部是以固定的节奏型,不同的和弦分解进行的。

(4)双音同步型。这是运用最广的一种二声部形式,它的特点是两个声部的节奏整体划一(局部可以有微变),二声部完全是主题旋律音的下方三度、六度、四度、五度音程。音响效果能体现出音程协和的特点,较单声部具有较饱满的音响和声效果。

属于双音同步的作品有:七年级上册《念故乡》、《欢乐颂》;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爱星满天》、《我们在一起》、《林中那间小屋》;八年级上册《嘎达梅林》、《爱我中华》、《桑塔.露琪亚》、《献给老师的歌》;八年级下册《大海啊,故乡》、《踏浪》、《划船曲》、《钟声嘀嗒》;九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九年级下册《同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骊歌》。

第11篇

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别,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不尽相同,那么所作的工作计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仅供参考!

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一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二

一、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我国江南地区、非洲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感兴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能够选择用欢快、热烈、轻快活泼、优美抒情、赞美等不同的情绪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3、能够用自然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初步了解变奏曲式、手法,认识变音记号等相关的音乐知识。

5、体验感受马林巴、非洲鼓等非洲民间乐器的音色,以及我国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二、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培优补差”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音乐特长。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严格训练课堂常规,切实为每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6、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其它方面

1、认真参加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做好记录。

2、认真开展艺术社团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特长。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

4、苦练功,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参考三

一、教育教学方面:

由于各个小学的音乐教学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到初中之后主要做普及音乐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乐器的学习并不难,关键对于一些一点没有音乐知识、不识谱的同学就有些困难,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简单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习的兴趣,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通过课件多媒体教学,先让学生熟悉、了解、听辩西洋乐器中的单一音色,对学生鉴赏作品有较大帮助;

2、在学习竖笛之前,先由教师示范演奏流行歌曲,这样使学生因为喜爱而想学这件乐器。不放弃每个学生,从简单到难,让他们有着自己的成就感。

3、教师充分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4、适当放松课堂,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开办音乐会的形式,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展示自我。本学期是新生入学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在班级举行乐器演奏会,歌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积极的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来。

5、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在小班额的实验班教学当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课堂方面:

本学期要举办二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是学生充分展示个人才艺和特长的关键性活动,在音乐方面可分为舞蹈、器乐和声乐三个大方面:

1、舞蹈比赛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出群舞、双人舞或独舞,要出一台舞蹈专场,这种形式使班级荣誉和凝聚力集中的时刻,而且在校园可以使舞蹈百花齐放。

2、声乐比赛是放宽到有特长的同学就可以参加,进行初赛和复赛的选拔评出奖项,在由音乐教师组合参加汇报演出。

3、将在七年级各班进行班级的声乐表演,选拔唱的好的同学进行培训,组成小型的合唱队。

4、器乐比赛先在各班进行,然后统一学校进行比赛,乐器种类不限,每种乐器都可以参加,根据程度评奖。

5、选拔乐器特长的同学组织民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以便在市区的各项活动中组织大型的演出。

三、教科研方面:

根据区进修学校音乐教研的安排,全区音乐教师申请了中小学器乐合唱的研究,我现在正在进行器乐进课堂的探试中,许多课上、课下的进展都在进一步的尝试中,参加课题研究是一种成长,还可以把做的点滴都记录下来,为将来的器乐教学积累经验,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长处推动教学。在合唱教学方面,也要开始努力探索,虽然对于中学合唱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是肯做就会有成效。

第12篇

作者:许庆利

针对目前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以及本人音乐教学经验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试图探寻一条能够带领中学生身心愉悦的上好每节音乐课的路径!

提到音乐,我们便会和“快乐”一词联系起来,可今天的音乐课,让孩子们享受到快乐了吗?

我曾在所带的班级中做过一个调查:孩子们到底是喜欢音乐还是喜欢音乐课?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音乐的比例远远大于喜欢音乐课的比例。调查结果让我深刻反思,回想平日的课堂,总是生硬搬照课本内容,按常规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分析曲式结构,介绍作者,讲解乐理,以致于本应丰富有趣的课堂变成了没有生机的一潭死水。我无视了孩子们的兴趣,剥夺了他们音乐课上的快乐权。如果音乐课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氛围,能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那么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不同的背景引入新课。比如:在学习《走进》这首歌曲时,可以采用人文及地理等相关知识导入,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歌曲并主动去学习歌曲。

二、让流行音乐进课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合适的流行音乐,找一些改版的老歌新唱的作品,让学生在动感的音乐中来学唱教材中的“老歌儿”,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好的作用。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学习音乐基础。如果将音乐基础知识机械的教授,不仅学生不愿意学,而且还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音乐擂台” 比如:在讲音符、休止符的时候,教学可以先制作写有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小卡片分发到教室的各个角落,用“学生问,老师答”的这种方式把音符和休止符介绍给学生,然后再用“找朋友”的这种游戏让同学门加深对音符和休止符的认识。

2.视唱教学法。学生的视唱水平参差不齐,也不愿唱那些“无聊”的音符。如果把他们喜欢的会唱的流行歌曲引进教学就不一样了,如周杰伦的《青花瓷》,这样一首从歌词到旋律都非常精典的歌曲他们就欣然接受了,也达到了“异曲同功”的效果。

3.节奏训练:先难后易。先将难点写在黑板上,再填上他们自己的名字(可进行附点、切分音训练),顿时兴趣大增,因为他们成了“音乐里的主角”,再划拍,在边划边念,最后用双手将节奏拍出来。

第1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红歌;教育实践

一、红歌的特点及开展红歌教育的必要性

(一)红歌的特点

1.红歌具有欣赏性

红歌来源于民歌,同民歌一样都具有旋律美,再加上其歌词极具语言美,这让红歌变得非常具有欣赏性。红歌有较强的旋律性,歌词积极,能够塑造令人热血沸腾的氛围,红歌直抒胸臆,铿锵有力。以《洪湖水浪打浪》为例,这首以三部曲样式为曲式结构的歌曲,前奏轻快舒畅,描绘了洪湖水碧波荡漾的美景;第二部分为二重唱,完美地展现了当地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团结在党周围的赞美之词;第三部分,高声部和低声部彼此交叉,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生动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一片兴旺的景象。

2.红歌具有时代性

不同年代的红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生活。从歌词内容来看,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从旋律上来看,其反映那一时期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对初中学生学习来说,如果能将具有时代性的红歌和历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红歌就成为连接这几门课程之间的纽带。另外,红歌所具有的时代性还体现在它来源于民歌,民歌反映了人民群众劳动、生活、抗争中的精神面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音乐艺术,也是老百姓真实情感的表达。

(二)开展红歌教育的必要性

红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把红歌引入到初中教育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红歌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色歌曲,这些红色歌曲一般都具有比较深厚的感情基调,能够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红色歌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目前我国的初中生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他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虽然学校的思想教育课程已经对初中生展开了类似的民族教育和爱国教育,但是每一首红歌都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感,相对而言情感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再加上其节奏鲜明的音乐特点,能让学生们产生更强、更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红歌曲目选择数量不足

中国的红歌曲目繁多,但是适合在中学生课堂中使用的红歌教材需要从众多经典之中挑选适合中学生学段的曲目进行教授。在初中音乐的课本上,我们发现能够归类于红歌的歌曲非常少,这远远不能满足初中音乐课堂红歌教育实践的需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对红歌系列歌曲欣赏得越多,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另外,对红歌的精髓和鉴赏需要学生们较多地涉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和不同主题的歌曲,这样才能够有所对比,构建一个比较完整、宏大的时代观念框架,而这个时代观念框架对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2.红歌拓展实践活动机会少、效果不理想

初中的教学任务比较紧张,除了教科书上所要求的曲目之外,初中学生鲜有机会在音乐课上进行额外的拓展学习,更别说以红歌为主题的拓展实践活动了。一般中学会在国庆节、青年节这样的节日开展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但从现在的教育效果来看,学生们大多数把这样的红歌合唱比赛当作一次学校布置的任务来完成,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我国大多数中学在音乐教师的配备上非常紧张,往往一个年级只有一位音乐教师,甚至有的学校一个音乐教师承担好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在红歌拓展实践活动中并不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而常规的红歌合唱活动都会由各班的班主任指挥和组织,缺乏音乐教育素质的班主任机械式地完成合唱表演任务,并不能从歌曲背景、结构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相关知识的拓展,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进行红歌教育的有效手段。

3.机械化的红歌课堂教育

从初中音乐课堂的红歌教育来说,音乐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机械式红歌课堂教育变成了很多音乐教师追求教学进度的方法。很多音乐教师在红歌教学时不做详细讲解,对一些不属于考点的曲目,尤其是一些初中生比较熟悉的红歌曲目教学非常敷衍,只播放歌曲给学生听,而不再进行详细讲解且一带而过,这都是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三、红歌教育实践改革的几点思考

1.慎重选择红歌教学曲目

从目前教科书中红歌所占比例来看,教科书中要求的红歌教学曲目远远难以满足红歌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增加教学曲目的数量。在红歌教学曲目的选择上,要打开视野,选择具有艺术性的红色歌曲,尤其是一些有背景故事、历史故事的红色歌曲,其更能通过曲折的创作背景以及感人的背后故事促进学生对红色歌曲的理解,用其撼动心灵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同理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另外,在进行教学曲目选择时候,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他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连接,这对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学生政治、历史知识的巩固非常有帮助。

2.增加红歌拓展实践活动的机会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校所能够提供给红歌的课外拓展实践活动少之又少,但是红歌需要赏析和演唱,只有通过较多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强其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现在有不少学校,尤其是身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以“革命,爱国”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比如,江西井冈山某中学开展校本课程《红歌》的建设,不仅培养了学生唱红歌的兴趣,还在教学中教育学生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自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让学生在学和唱中感受革命精神的熏陶。这种校本课程是未来中学音乐红歌教育特色化的发展方向,能够真正实现红歌教育的意义。

3.重视当红红歌的课堂教育

多数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经典的红歌曲目,而对一些现代、当代的红歌曲目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增加红歌教学曲目应该从这些脍炙人口的红歌曲目开始。这些曲目距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时代近,而且其唱响的是创造美好生活、热爱祖国的主旋律,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比如,张杰的《我的青春在飞腾》作为红色青春偶像剧《我的青春在延安》的主题曲,它的歌词非常具有教育意义:“谁不知常年奔波人受苦,谁不晓儿行千里母担心。少年壮志潮头立,击掌青春要打拼。谁不恋灯红酒绿安逸好,谁不想花前月下儿女情。滚滚洪流浪淘沙,我的青春在飞腾。”《我的青春在飞腾》这首歌表达了年轻人为了祖国美好明天而奉献青春的激情。再比如汤灿为《中国1921》演唱的主题曲《开始》:“今天啊,我为你轻轻歌唱;风雨兼程的九十年,你的容颜依然漂亮;今天啊,我们为你大声歌唱;风华绝代的九十年,明天续写壮丽辉煌。”这首歌歌词恢弘大气,让人一听就有为祖国骄傲和自豪的感受。总而言之,初中生红歌教育从重视当红红歌的课堂教育开始,可以更快打开切入口,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爱红歌、唱红歌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 耘.红歌: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26-32.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 音乐 兴趣 教学 导入 技巧 经验

一、注重课堂导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音乐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认知、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在教学中做好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部分,开课堂导入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固定的、老套的导入方式,那么就会引发学生的审美疲劳,让学生没有新鲜感,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采取多样化的导入形式,让学生每次都有意外,就会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认知能力,为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境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学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生活条件限制,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面相对较窄,而音乐知识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对于音乐有些知识很难有效理解,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课堂的有效进行做好铺垫。比如在教学《海之韵》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见过大海吗?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欣赏各式各样的大海的声音,让大家领略大海的不同情怀……比如可以运用《海浪的嬉戏》这首乐曲来体现温和神秘的大海;用《暴风雨》(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片段)来让学生感受汹涌澎湃的大海;还可以运用《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来让学生感受情深意切的大海……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不同内涵,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趣味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常规的歌唱训练,一节课往往是教师的教,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步骤在进行学习,很少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与新课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是不吻合的。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形式,采取趣味的方式进行导入,以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仿照央视“芝麻开门”这个栏目,先播放某首歌曲的前奏,让学生去猜猜是哪首歌、原唱是谁?最先答对的同学有奖励。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倾听,同时描述出音乐中运用了哪些乐器?看谁说的最全、最正确,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认知能力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比较感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听一些情感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适当的运用故事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给学生讲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让学生认识到故事的主线是“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让学生对于故事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再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就能够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各个部分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好的收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多采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就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课外知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项目,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既可以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一个情感故事,还可以是一些美丽风景,更可以是一些历史文化内涵,“中国风”是流行音乐的一个经典形式,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在歌曲欣赏的过程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科目的课外知识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后引入著名歌唱家腾格尔的《桃花源》这首歌,让学生在回忆语文知识的同时欣赏音乐,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内容的体会,让学生感受东方乐器和西方乐器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到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技能。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语言魅力以及音乐素养,以便能够通过自身的课堂表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与印象。比如教师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语言魅力,比如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多采取一些风趣幽默的话语,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音乐素质的体现,“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以便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夯实基础,做好起音训练

初中学生只有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基础能力训练才会熟能生巧,具备较高的发声技巧,才能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起音方法和技巧是发声的基础,也是有效发声训练中的必备环节。通过广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我们知道精准的起音是准确呼吸、气息运用恰当、实现声带闭合等技巧瞬间完成的声响。针对初中生的起音教学,需要做很多的艰苦训练和技巧实践。通过实践证实,在起音的训练中,要想实现较好的效果,好用a母音进行,因为它音域空间大,比较饱满,对声音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当然,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实行一刀切,有的学生可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利用a母音发声,甚至用不来,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情,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效的发声起音练习最好以中声区为开端,用单音二度或三度的连音逐半音向上练习。起音练习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用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方法进行实践练习,在中声区的起音方法训练好,学生具备了正确的起音技巧之后再进行高声区的发声训练,一步-个脚印地慢慢来,千万不要急躁冒进。起音时气息要平稳均匀、集中柔和,要防止用过多的气息去冲击声带,同时也要注意气息的支持无力或不够用。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找准声音的高度和位置,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防止不规范声音的出现。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起音时声带必须及时闭合,如果没有及时完成规范的要求,发出的声音就会苍白无力,松散而不平整。起音作为歌唱声音的起始环节,对魅力声音的产生、发展和婉转都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过程中要做到要求严格、格式规范、技巧恰当,这样唱出柔和圆润、灵活自如的完美声音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二、讲究方式方法,巧用呼吸技巧

呼吸对我们个人来讲,尤为重要,他是我们生命延续的保障之一,但歌唱呼吸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完全不同的,它需要一定的频率、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备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保证产生优美的音符,呈现出好的声音。歌唱是有生命的,需要一定的变动,在歌唱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必须随着音乐的节拍、词曲的情感去调整自身的呼吸方式,做到情感和情绪的升华。歌唱中的呼吸需要一定的变化,需要人们有意识的调控,要带有一定的专业和方法。人是有情绪的,并且随意性主观性较强,所以歌唱中的呼吸一味地依赖个人的发声是很难做到的,现在声乐教学和训练领域,专家和学者比较认可的呼吸方法就是胸腹式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的状态下,练习者的脸部呈半打哈欠的状态,而下巴自然松下,此刻喉咽腔同时打开,喉头也随之放下来,这样就呈现出了完美的声音。其实,不难发现,在国内,胸腹式呼吸法也备受追捧,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和专家的青睐,这种方法是以练习者的深呼吸为基准的,胸腔自然挺立,实现呼吸肌肉群和膈肌的协调运作,呼吸时隔阂膜对吸入气息有控制的吐出、均匀呼气隔阂膜在呼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声的练习中,巧妙地运用胸腹式呼吸法可以有效缓解发声时对喉部的压力,使喉腔自然积极地运动。从而达到声音流畅、灵活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对气息运动的总体控制能力。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长期坚持这种方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在歌唱中就会呈现魅力的声音。

三、追求卓越,强调咬文嚼字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必须强调口咽的重要性,口咽才是他们表演歌唱时候的嘴,任何母音都应由咽腔做型唱出来,这样才能发出优美婉转的声音。对我们普通的个人来说,声音十分重要,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声音和语言才是他们表达音乐艺术的真正形式和表现手段。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咬文嚼字不同于我们平常时候的讲话,它需要个人气息、音色和词曲音调有效的整合,焕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必须在日常声乐教学课堂上和现实的生活中,注重自己的咬文嚼字的正确练习,强调歌词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行腔要咬在标汉拼音四声音调的那一个韵母上,坚持长期练习,才会达到既定的效果,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