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常见化学式范文

化学常见化学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常见化学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化学常见化学式

第1篇

一、粗心大意,“马失前蹄”

这一类的失误,主要是因为同学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细心一点,是可以避免的,常见的失误如下:

1. 化学方程式的等号与箭头问题,一般情况下,有机反应用“”,无机反应用“=”,但很多同学在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常会习惯性地写“=”。

2. 错别字,同学们平时可能会粗心大意,常常会写一些错别字,常见的错别字如下:金刚石(对)-金钢石(错)、干燥剂(对)-干躁剂(错)、坩埚(对)-坩锅(错)、碳元素(对)-炭元素(错)、三脚架(对)-三角架(错)、油酯(对)-油脂(错)、铵盐(对)—氨盐(错)。当然,错别字的情况很多,同学们要养成规范使用文字的习惯。

3. 计算过程过程也常有失误,近三年来,广东高考化学除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简单计算的考查,也重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如计算平衡常数K(2010年31题、2012年32题)、平衡转化率(2011年31题),并要求保留有效数字,而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不注意单位的使用或单位的换算,或者是有效数字保留不正确。计算是一个严谨完整的过程,动一发而牵全身,同学们可要“三思而后行”。

因粗心而犯的错误情况也很多,这只不过是考试过程中常见的例子,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踏实、细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化学用语,含糊不清

要学好一门科学,首先要掌握这门科学的语言,同样,化学也有自身的表达方式,但有部分同学对化学概念、化学用语的使用含糊不清,导致屡屡犯错。

1. 不规范使用化学符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核素符号、结构示意图(原子、阴、阳离子)。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漏了离子符号的电荷数或“+”“—”号位置不正确,有时也会错误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外电子数,还有,个别同学字迹潦草,大小写字母不分,或者Cu、Ca这两种符号因潦草书写而无法区分。

2.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分子比例模型、分子球棍模型混为一谈,这一方面,同学们只要平时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对比区分,应该能顺利掌握。

3. 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书写失误:

(1)不配平或遗漏生成物。下面的例子是同学们常错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经常会忽略了水解后酚羟基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或者是漏掉水分子。漏掉小分子是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一大失误点,同学们要多加留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写状态,或者历经千辛万苦,将焓变算出来了,但却忘了给焓变加上“+”(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在书写电极反应时式,电解池和原电池混为一谈。

反应式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同学们要注意归纳总结。

4. 文字表达不规范,实验探究题是高考近年必考题型之一,近三年来分值比例为16%,而文字表达更是重中之重。同学试判断以下说法是否妥当?

例1:用试管取稀盐酸,然后滴入石蕊试液。

例2:用小试管取2mL稀盐酸,然后滴入2~3滴石蕊试液。

对于例1,很多同学第一反应是,平时实验都是这样操作的啊!但是我们稍微反思一下,应该用什么试管呢?取多少稀盐酸呢?滴多少石蕊试液呢?显然这句话没有表达清楚,而例2清晰了表达实验的操作过程。所以关于实验探究题,我们要学会规范表达。

(1)步骤要清晰,一般可以将检验实验分为四个步验:取样(非常重要)——加试剂(如酸化、检验试剂等)——描述现象——下结论。同学们常常会漏取样这一步骤。

(2)要有“量”的意识。加多少试剂要看实验情况,如除杂要适当过量,而指示剂,我们点到为止,通常为2~3滴。

总之,实验表达的规范,在于正确,清晰,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防多看看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正确的表达过程有何不同,慢慢改进。

三、大“敌”当前,惊慌失措

很多同学看到文字多的题目,就像看到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压力山大!同学们在解大题的时候,常常没有理解题意,不能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即“突破口”。但广东理综除了8道选择题外,另外有4道大题,总分占64%。所以,解好大题是关键。这里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例(2011广东化学32节选)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图)

这是一道化工流程题,对于这样的题目,同学们要冷静思考,题目到底是要研究什么——要除去粗铝中含有的钠和氢气。怎样分离呢?这就得看流程图的提示了,第一个关键信息——坩埚中精炼,700℃,通入Cl2,我们知道,铝、钠、氢气此时均能反应,但不要忽视题目补充的信息: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可知,此时钠转化为固态的NaCl,氢气转化为气态的HCl,铝转化为气态的AlCl3,而后续步骤提示“高纯铝液”可知铝没有完全转化,而且剩余的铝为液态,这样就很明朗了,渣是氯化钠固体,尾气是HCl和AlCl3,冷凝后,气体A是HCl,气体B是AlCl3。

第2篇

中国十大滑雪场推荐

1.亚布力滑雪场

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十大运动健身场所之一,它现在是我们国家面积最大的滑雪场,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综合性雪上训练中心,这个滑雪场群山环绕,周围的环境比较封闭,积雪也比较厚,它的新体委滑雪场和新濠滑雪场是两个水平比较高的滑雪场。

2.北大壶滑雪场

北大壶滑雪场,它是我们国家雪道山体落差最大的滑雪场,最高的落差可以达到930米,如果你比较喜欢玩极限滑雪运动,正是因为这里的落差高的条件,很多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会在这里举办。

3.长白山万达滑雪场

长白山万达滑雪场,这是万达旗下的这个滑雪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大型滑雪场,这里不仅有几十条宽阔的雪道供给游客滑雪,游客来这里还可以预定五星级酒店、高级山顶餐厅,尽情享受。

4.太舞滑雪小镇

太舞滑雪小镇,这里是一个设备健全的滑雪小镇,来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滑雪的乐趣,在滑雪场附近有宾馆,有餐厅,还有滑雪设备租赁铺子,并且这里有200多天滑雪道,规模庞大,都是根据国际标准设计的。

5.万龙滑雪场

万龙滑雪场,这是一家开放式的滑雪场,因为它具有人工降雪设备,所以这个滑雪场每一年开放的时间都非常早,这个滑雪场距离天津,北京都比较近,不管是驾车还是做高铁都是非常方便的。

6.南山滑雪场

南山滑雪场,这个滑雪场位于北京郊区,所以很多喜欢滑雪运动的北京人都愿意来这里娱乐,毕竟只需要几十分钟的车程,周末来这里玩非常方便,来这里不仅可以滑雪,还可以玩雪上足球,攀冰。

7.军都山滑雪场

军都山滑雪场,这是一家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滑雪场,这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滑雪场之一,这个滑雪场在夜间也提供滑雪场地,这里配备了大型的照明设备,整个雪场都被暖黄色的灯光照应,明亮而不刺眼,并且非常浪漫。

8.西岭雪山滑雪场

西岭雪山滑雪场,这个地区的雪景从古代就开始被人称颂,窗寒西岭千秋雪,写的就是这里,这个地方海拔比较高,气温低,雪期也比较长,所这里成为滑雪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9.神农架滑雪场

神农架滑雪场,这个滑雪场位于我们国家的中部,这对于中部、东部和南部的旅游来说距离是比较近的,所以这里每一年旅游的接待量很大,这里的海拔比较高,气温低,所以降雪量丰富,并且还它还以人工降雪作为辅助,因此这个滑雪场的雪是非常丰富的。

10.玉龙雪山滑雪场

玉龙雪山滑雪场,这个滑雪场位于南方,虽然说这里的纬度低,但是海拔高,所以这里就形成了自然的高山滑雪场,这里有高山滑雪项目,因为落差比较大,所以玩起来非常刺激。

第3篇

环节一:激发思考,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化学反应的应用:木炭燃烧,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水的电解。

【问题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问题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常温下水不能分解,水为什么要通电或者加热到1200℃才会分解?

【动画演示】水分解时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的特征:提供能量,实现物质间的转化;通过水的分解需要大量能量的实验事实及水分解时化学键的变化的动画,引导学生从宏观物质变化,化学反应的微粒变化转向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思考问题,从而为整节课教学打好基础。

环节二:理论探究,形成概念

【素材】HCl,NaCl性质对比

【问题3】为什么HCl,NaCl具有不同的性质?

……

【设计意图】

围绕NaCl,HCl性质差异,从物质性质,物质构成微粒的特点到物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领学生从宏观性质顺利过渡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先从原子结构及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分析NaCl,HCl,H■的形成过程,将宏观,微观与符号三重表征化学键。从原子结构角度进一步认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成键粒子及粒子间的作用不同,认识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分。再通过动画模拟及问题引导,变抽象为具体,最后对比分析HCl,H■形成的微粒种类,归纳出共价键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之分,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化学键形成的理解。

环节三:融会贯通,知识应用,理性提升

【学生活动】从化学键角度认识NaCl、HCl这两种物质,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问题4】请指出CaCl■,NaOH,H■O,HF物质的构成微粒和化学键的类型,如何判断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问题5】在离子化合物中有共价键吗?在共价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

【问题6】运用实验如何区别离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学生活动】请说出分析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的基本思路。

【设计意图】

从化学键的角度重新认识NaCl、HCl两种物质,引领学生从微粒结构特征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化学键,整理出分析化学键的思路:成键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其得失电子的趋势判断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化学键的类型;形成对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间内在联系的认识……知识应用强化学生形成微观分析化学键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物质的宏观性质源于其组成与结构的认识。

环节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问题7】冰变成水,0℃,熔化热:6KJ/mol;水变成水蒸气,100℃,气化热:44KJ/mol;水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1200℃,分解热:918KJ/mol,这说明了什么?请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学生活动】请根据卤化氢键能的数据,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卤化氢分子的稳定性依次降低的原因。H-X的键能分别是:HF576KJ/mol,HCl431KJ/mol,HBr366KJ/mol,HI298KJ/mol。

【学生活动】利用树状分类图,从化学键角度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

运用典型事例对比,促进学生认识到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的不同,化学键与物质的稳定性有紧密的联系;同一元素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的性质有区别,稳定性也不同。在分析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研究物质可以利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或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

教学反思:

1.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科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对具体知识做出超越事实的思考,促进其形成深层次的可迁移的基本理解,通过问题解决建构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第4篇

关键词:幼师 哲学常识 幼教化

哲学是幼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师哲学常识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这是因为它有双重教学目的,一方面要培养幼师专业的学生的哲学意识和观念,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幼师最后要走上幼教工作岗位,幼师哲学的教学目的还要让幼师专业的学生掌握对幼儿哲学知识和理念培养的基本方法。因此,这就给幼师哲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哲学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未来教学的需要,实现从幼师的哲学学习到幼师哲学思维培养的转化。

一、要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的理解哲学概念

哲学概念是哲学的最基本的知识,而哲学的概念的形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反复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认识的深化和飞跃,幼师哲学教学应该首先让学生掌握哲学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把从掌握、理解哲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引入具体事物中,从具体事务中是理解掌握抽象的哲学概念,使学生能够从幼儿思维活动的角度去认识哲学概念。比如说在学习“物质”这一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采用形象说理的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来说就是从社会生活具体事物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常看到的一些事物,太阳、月亮、树木、工厂、幼儿园、电视机、布娃娃、汽车模型、小狗,这些具体的事物能够让学生对物质概念有初步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存在的但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事物,如空气、分子等等。这就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物质不仅仅是具体的,也可能是生活中可不见的东西。然后教师在总结这些事物在结构、性质、形态上的差异,进而总结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幼师专业学生哲学教学,对于该专业学生今后走上幼教岗位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联系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正确掌握哲学上的“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讲,哲学本身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结果,因此在学习哲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将哲学知识与自然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自然知识去认识哲学上的规律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哲学的规律。

实际上哲学上的规律与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东升西落”“一年寒来暑往”“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潮涨潮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规律知识,教师在讲解一些规律知识的时候可以多举一些这样的例子,这样能够使规律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说在讲解遗传规律的时候教师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例,可以先提问为什么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不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就能激发出学生思考。 通过简单的思维活动,学生很快意识到这就是遗传自然规律,也就是上一辈的基因和特性会通过繁殖的方式遗传到下一代身上。而对于幼教需要来说,老师所举的例子应该更加贴近孩子的需要,比如说可以问:“小牛为什么生不出小羊?”这样的问题,幼儿很快就会明白因为羊的父母是羊,而不是牛,所以牛才生不出小羊来,这样的例子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遗传规律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的幼教教学也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帮助幼儿形成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三、用对比让学生掌握矛盾的基本知识

矛盾是哲学中最难掌握的部门,也是幼教哲学核心教学内容,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青年人比较喜欢的,幼儿也比较喜欢的对比的教学方法来使矛盾的问题简单化,另一方面要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矛盾的现象,对矛盾的问题进行深化,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抓住矛盾的本质。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列举常见的哲学上的矛盾的词语“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意识与物质”“精神与物质”等,在这里教师可以以“主观与客观”为例阐述什么是主管,什么客观。在这一方面对简单的解释是所谓的主管就是你、我、他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而客观是该事物本质上是什么样子的,如你、我、他都认为一匹马是白色的,但实际上那匹马却是黑色的,这就是矛盾的存在。这种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其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事物之间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在思想中形成对矛盾即对立统一的最基本的认识,而这也是认识和掌握矛盾知识最有效的手段。再比如在物质和意识这一矛盾存在时,“教师可列出:商品、学说、货币、法律、生产力、生产关系、判断、经济基础、计划、水果、玩具、动物、植物等等,让学生逐一鉴别、归类,并运用所学知识区别何者属于‘物质’概念,何者属于‘意识’概念。”[1]这种对比和鉴别方法,不仅适用于幼教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思维比较活跃的幼儿,虽然可能他们不了解什么叫做矛盾,但是能够在脑海里对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矛盾观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幼教哲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幼教专业学生的哲学学习需要,更要考虑到将来他们走上幼教岗位以后,幼儿基本哲学思维的需要,只有将专业学习与幼儿教育联系起来,才能使幼教哲学转化为幼儿发展中所需要的幼儿哲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视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的实际教学中,音乐课教学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学视唱、讲乐理、学习演唱歌曲这种三段式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视唱教学往往被弱化,遏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烦心理,害怕上音乐课。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这些弊端,让视唱教学成为审美化的教学方式,成为我们音乐教学的亮点呢?

我认为,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才能真正达到视唱教学的审美化教学目的。

二、审美化视唱教学的课堂模式构建

1.情景创造

课堂情景的创造,对一堂课的成功非常关键。所以,每堂课我们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走向课堂,走向音乐。

2.音乐感知

为了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应该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和了解旋律,了解歌曲。

3.重点突破

歌曲的学习是一堂课的重点。教师应该艺术地加以突破。

4.领悟回味

通过不断地回味领悟,引领学生对歌曲内涵精神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审美化视唱教学的内容构建

视唱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会唱音符,有许多细节的地方也需要我们关注。

1.识谱

识谱的方法很多。在教歌之前,先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学生就能轻声跟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但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也就是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去熟悉乐谱,既轻松又有效率。

2.音准

练习音准的方法主要是模唱法。即一边播放着原唱一边让学生看着谱来边听边模唱。这样既可以练到音准,也可以练到节拍,而且声音的位置跟着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觉、声音的位置。

3.节奏

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曾提出“节奏第一”的口号。节奏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常用的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休止音符的时值有准确的认识,并通过练拍或练唱,让学生体会各种时值及长短的搭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增强节奏感。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从内心去感受节奏,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4.强弱

强弱的训练应先从拍号入手,先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拍号的不同的重音关系及其特点和强弱规律,再分析曲谱中有没有改变节拍原来强弱规律的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等,从而通过对特殊部分和典型部分的单独反复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首乐曲的强弱感。

四、审美化视唱教学的方法构建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比如听录音、看视频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的美感,获得美的艺术体验。

乐器引领法:可以采用用乐曲弹奏、学生感悟的办法。让乐器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现场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模唱法:在听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模唱,反复练习,在不断地模唱中,感受节奏,感受乐曲,感受生活。

节奏训练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敲桌子等方法,让学生学习乐曲的节奏,领悟乐曲的强弱,体会乐曲的情感,在反复地体味中,感悟乐曲的思想情感。

手势唱名教学法:手势唱名教学法是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大伊发明的。练习时,首先不用钢琴,只要求学生集中思想注视教师用直观形象表达的手势变化,迅速反映音高的变化,然后准确地把音唱出来。

再创造教学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视唱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乐曲改编,比如给乐曲填词等等,并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自己创造的歌曲。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还可以激起他们演唱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审美化视唱教学的情感构建

1.内容感染

我们可以利用歌曲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去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引领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反复练习中独立地视唱歌曲旋律。

2.情景熏陶

我从歌曲的情景入手,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在其情绪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身心。

3.整体感悟

对于一首歌曲,只有整体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只有在结构相对完整时才能体现美,单纯的一个音符是没有审美意义的。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市场营销;教学实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作为职业教育类学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深化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适合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信息化教学内涵及提出背景

1.1信息化教学内涵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理论,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来整合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该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交流与合作。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承担的角色应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取得知识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下,互相交流与合作,在协作与探索中,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进一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信息化教学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协作性学习,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建构,教师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2信息化教学提出背景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13日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了专门性阐述,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师作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刻不容缓。

2信息化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传统营销课程教学的弊端

传统营销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倾听为辅,适当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教学缺乏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举措的推进,案例教学法作为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教学法,在我国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日益凸显。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促使学生结合案例所设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应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互动交流学习过程中拓展和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促使教师加强对知识内容的思考,以完善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在早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捕捉有效市场信息的机会瞬息万变,案例教学法中涉及的经典企业,有的则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亦然落伍,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其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2.2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驱动力。根据各职业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的正确处理和有效传输;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能正确地处理信息资料,并撰写有效的市场调研报告;有较强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能沟通和维持好与重要客户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必须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和搞好企业市场策划活动等等。为适应岗位需求,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各职业院校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被各职业院校所重视。

2.3信息化时代促使教学改革创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信息化教学作为信息化时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应该在课堂之外。教师需要收集整理相关知识,传输于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事先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中的疑点及时反馈,或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教师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本,还包括多媒体课件,视听资料等等,从而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信息化时代促使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必须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营销人才。

3信息化教学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3.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需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刻不容缓。现代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品德与技能双方面,即实现“德技双馨”,具体体现为培养高品德、精业务、会创新的市场营销专门性人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需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实施好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营销理论知识更好地传输给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反思学习过程,反馈学习效果。

3.2构建信息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实施信息化教学,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信息化教学平台是连接师生间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纽带,教师将有关的教学资源上传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必须确保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为信息资源日新月异,信息化教学要想更好地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环节中去,就得不断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施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信息化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熟悉信息技术原理,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适应时展的要求,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作为经验丰富的营销专业教师,在贯彻实施信息化教学中,更应担当重任,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完善考核机制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传统模式下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中,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生在教师设疑下的互动交流也往往存在被动性,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学生间的互动要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反馈,促使学生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也要不断完善,学生营销课程成绩的评定不仅仅包括卷面成绩,而且还要覆含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参与程度,资料搜集的完整性和相关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实施信息化教学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信息化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英.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J].教育教学坛,2011,(3).

[2]万国海.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在信息支持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深思[J].科学之友,2010,(3).

第7篇

【关键词】化学;双语教学;常见模式 Discussion on the Common mode of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Yang Qin(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The common modes of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have been reviewed from six aspects,including: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bilingual teachers,selection of teaching object,use of the original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mode. The viewpoints of the author have been given,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Inorganic Chemistry.

Keywords:chemistry;bilingual teaching;common mode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国际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愈加严格,要求他们既精通专业知识,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双语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部于2001年秋季[2001]4号文件,明确提出“本科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双语教学[1]。

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在非外语专业(以理工类为主)的大学课程中,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同时用外文和中文讲授某一课程,目前使用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有许多高校已在各类化学学科中开展了双语教学,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总结起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实施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又是英语高手,要有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

(1)选拔机制:各高校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选择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比赛、双语教学试讲等方法。

(2)培训机制:为了提高双语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各高校也各显神通,如:请英语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口语培训;组织双语教师听观摩课进行经验交流;选派教师参加校外双语教学课程班培训;到英语国家学习或工作;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对教师进行听、说训练或授课示范等。笔者以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派教师出国学习,因为这样可以使教师对国外的教育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比外籍教师又熟悉中国的国情。

2.授课对象的选择

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有的学校是选一个专业的整个班进行双语教学,选择的标准是: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强、专业知识基础好、班容量小、课程的授课学时长[2]。但是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并不是完全统一,只能根据平均水平或总体水平来确定,对于某些学生可能并不太适合。条件许可的学校单独重组双语班,由学生自愿报名。这种单独组班的形式应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衡量自己的知识水平、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参加双语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3. 原版教材的使用

完善的教材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本好的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质量的保证。原版英文教材有着很多优点:知识系统、语言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标准的英语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缺点是:价格较高,通常比较厚重等。尤其是全部为英文,没有任何汉语注释,相对某些英语水平高的同学是有利的一面,但其他很多同学用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为了解决价格的问题,有的学校建议采用优秀教材的影印版。而更多的学校是以原版教材为基础,参照中文教材的内容尝试和编排次序,自编中英文对照教材。自编教材可以对原版教材进行删节,保留与中文教材相符的部分。关键词有中文标注,或者通篇都是英汉对照,学生易于接受。笔者本人在无机化学双语教学中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编写英文教材的。在编写过程中,调整章节内容顺序与中文教材相同,删掉了一些过于简单的内容;所需内容从原版教材中摘取,尽量不要自己翻译,以免带入中国式思维痕迹;为了及时更新而又不用每次重新印刷,把教材做成电子版,学生可以自由拷贝。

4. 授课模式

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种层次[2]:第一层次,完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程英语讲授;第二层次,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以中英文结合讲授;第三层次,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中文讲授。但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即从第三层次到第二层次之间,先部分使用英语讲授或先使用中文讲授,然后逐步增加英语比例,通过观察学生理解问题的状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节英语所占比例。在难以理解的部分仍然使用中文讲解。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双语教学,要努力构建学生课内外的双语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场所,强化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校和授课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语言环境。这当然不能只是由教师完成,需要依靠学校与教师的共同配合。

化学专业英语词汇是双语教学刚入门的一个难题。为了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在授课过程注重专业词汇的教学。化学专业词汇由词素即词根、前缀和后缀构成,所以教师可讲授其规律,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充分利用英文文献是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能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人才,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要能熟练阅读文献以及撰写论文,而且科研领域高水平的文献大多数都是英文文献。笔者自己就经常传授学生英文文献的行文规律,让学生练习文献的中英文互译,传授学生英文摘要的写法。这些做法是非常有效的。有助于学生明确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拓展他们的研究视野。

5.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被各个高校充分利用到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图书、网络等不同途径的相关信息,通过图、文、声音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形象、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对所学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邀请国外知名学者进行授课时,运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远程授课;构建网络课程的共享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资料查询与教师进行互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网络作为课程资源库,库中可以查到动画、讲义、电子教案或试卷库等资料[3]。

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名校的经典化学课程,在学习国外的经典化学网络课程时,还能提高专业外语水平。网络中大量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10],如著名的WebElements(网元素)网站,全面介绍了元素基本概要、来源或制备、外观和形状、用途、相对原子质量等物理常数、氧化价态等各种信息,而且配备了丰富的图片,提供了各种元素以不同国家语言、男女声发音的视频和在线电影等,还有着很强的趣味性,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龙琪等人介绍的两个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网站Carleton和McGraw教学资源也很丰富,包括PowerPoint课件、图片、动画、影片、习题、试卷库、公式、原理、自学材料、听力材料等,完全可以满足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要求[4]

6.考核方式

化学双语教学的主要考核形式为期末双语试卷闭卷考试。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英文所占比例由各个学校自行决定,学生答题也可用英文和中文。有的学校还辅以课堂提问、口试形式和实验成绩[5]。口试成绩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判定。但口试一般都是有准备的演讲或总结报告形式,并不是现场来决定题目,所以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口试。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各个高校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开展和发展化学双语教学,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有相同点,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偏重点,每个教学体系中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但教学效果没有办法用一个标准来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仍有一些难题急待解决,如学时不够,没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地域差别导致的学生水平不一,双语课程设置孤立等等。所以化学学科的双语教学还需更长时间的探索,需要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共同努力才会有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高 [2001]4号.

[2]罗颖,禹筱元,董先明 提高农科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J].广东化工,2009,36(5):201- 203.

[3]陈学国.基于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公安基础化学双语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12,39(13):163- 164)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简笔画 理清脉络

一、巧用简笔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激发兴趣有很多方式,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的简笔画则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

如教学《八角接上》一课,在导入课题时,我先在黑板中画出“蜡烛”,同学们都被吸引住了。我问:这是盖什么灯呢?对有预习或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则容易回答,不懂的同学也无关系,相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我又问:现在,每个家庭都使用较先进的日光灯、各种荚丽的吊灯,而为什么还要使用这盏清油灯呢?他利用清油灯干什么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又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理解“五光十色,异常美丽”这两个词时,单纯用语言描述始终不够形象易懂。我便这样引导:海水的颜色怎样?学生边讲老师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平卧在黑板上画显示海水各种颜色如何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然后小结――这样形成的效果就是“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凭着直观,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再讨论海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学生兴趣盘然,迫不及待地边看书边思考。

二、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1 运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如《精彩的马戏》这课,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中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在初读了课文后提问。师:课文写了哪些动物?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各动物的图像。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A、它们各表演了什么节目?观众有什么反映?B、重点写了哪几项?这样,直接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都显示出来了,从整体到部分,又回到整体。看看这板画,学生就好像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旋转的舞台、动物们的绝技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形象直观地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从而自然深刻地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2 活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活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用简笔画表示,使学生很快明白桂林的山不同别处,不是逐渐高上去的,而是仿佛从地面突然高出来似的,而且各不相连的特点,从而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恰当。可用简笔画表示的词语很多,例如:《一幅壮锦》中的“大山隘口”。

3 活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阅读教学中,某些句子意思比较含蓄,或离学生的实际很远,教师单纯讲解,学生品味不足,语感不强。恰当使用简笔画教学,则能很快领会,印象深刻。如《林海》中第二段将大兴安岭的“岭”跟秦岭的“岭”作比较:“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为了理解句意,也可以用简笔画比较。

同时,活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想象力丰富,能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理解巩固课文和创作。在语文课堂上,我常常让学生有画画的机会,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完《雷雨》重点段后,为检测他们地这段话的内容和写法是否理解,我便要法语学生根据内容在练习本上画出山村早晨美丽的景色。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随画出文中所说的乌云、彩虹等,非常逼真,富有童趣。这样,由文字变成图画,从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对这段的内容非常理解。从而深刻地掌握了文章的写法,为后部分的仿写作了铺垫。

三、运用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背诵是积累井内化语言的一个基本途径。有些课文,可以根据要背诵的内容画出一些简单的示意图,让学生看图,按教师的指点循序背诵相应的内容。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可按图的提示,看图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内容。

四、运用简笔画可以加强教育的形象性

小学生对视觉艺术形象很敏感,教师把重点简练画出来,比写一行板书更有效果,把抽象的道理化为简明的图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常见问题 分析 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因而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更好的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交流与参考的浅显之见。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一)化学实验教学大都为演示性实验

初中化学主要是在九年级进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需要教学的内容繁多,具有较大的强度,加上很多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实验现象不明显和实验结果不确定,因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将本应由学生来完成的实验由教师的演示性实验所替代。而因为教师所进行的演示性实验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且具有安全和环保以及实验结果准确的特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然而初中学生往往对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难以全面理解,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化学实验教学难以摆脱应试的枷锁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所开展的化学实验大都是为应试而服务,实验教学的模式过于呆板,过程严肃,缺乏灵动性,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对于学生的质疑表示不赞同,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一味注重按部就班,按照中考大纲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就难以得到适当的发挥和发扬。

(三)重实验操作,轻实验现象

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来获取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在实践训练中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本应结合当代90后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观察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而现实是很多化学实验教学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为应对中考做好全面准备,因而只强调实验操作要求和步骤,因而大多数的学生精力都耗费在实验操作中,导致实验现象被忽视。

二、关于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浅显之见

(一)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为增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从传统的演示性实验转化为趣味性、探究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予科学的鼓励性的评价。所开展的化学实验应尽可能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实验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打开化学的奥秘之门。为方便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教师可大胆根据实际,将实验的方方面面做到恰到好处的改进,但设计、改进实验是有明确目的的,那就是更好地发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为“改”而改,也不是标新立异。因而,设计、改进实验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改进应符合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原则,不能只是为了改进而改进。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化学教师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使其认识到物质变化的实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在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同时学会用本质去看待和思考问题。比如在粗盐提纯这一实验过程中,很多时候常因仪器脏、过滤过程中漏斗液面比滤纸边缘高等原因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就应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分析症结的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对实验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进,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开展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是化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将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我们可以多个单个实验按照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通过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初中化学中,有许多收集气体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实验安排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的气体收集方法的综合、分析、比较等,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三、结语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化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着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化工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助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丽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1,(12)

第10篇

一、违背客观事实造成的错误

1.臆造反应物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弄错了,产物也会跟着错,因为反应物决定着化学反应的大方向。造成这类错误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考生心理紧张,审题时看错反应物引起的;二是考生对反应物认知偏差引起的。

(1)考生心理紧张,审题不当而错写反应物。

试题1:写出丙醇与O2在Cu或Ag作催化剂下加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错误1-1:2CH3CH2OHCH2+O22CH3CH2CHO

+2H2O(注:“错误1-1”指试题1的第1种错误,”错误2-1”指试题2的第1种错误,依此类推)

简析:错误1-1中丙醇的化学式错误,从笔迹推测:该考生首先把丙醇误写成乙醇,发现错误后想在乙醇化学式中插入”CH2”基团,可能由于心理紧张,导致”CH2”基团插错了位置。

(2)考生对反应物认知有偏差而错写反应物。

试题2:写出甲醇与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错误2-1:CH3OH+CHCOOHCHCOOCH3+H2O

简析:错误2-1显示考生未掌握甲酸分子式为HCOOH。

2.臆造产物化学式

出现这类错误的考生,他们多数没有经历过相关反应的实验过程,不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只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背化学方程式,而无意义记忆容易产生遗忘。当出现遗忘时,考生凭借头脑中的模糊印象来杜撰产物,或者套用某种”模板”来杜撰产物,因此,写出来的产物千奇百怪。

3.漏写产物化学式

这种错误主要发生在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过程中,当有一种产物较复杂时,考生往往会漏写另外的较简单产物,据笔者经验某产物复杂性越高,漏写另外的较简单产物机会越大。

二、违背质量守恒定律造成的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错误主要有2种,一是化学方程式未进行配平,二是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

1.考生对化学方程式未进行配平

错误1-3:CH3CH2CH2OH+O2CH3CH2CHO+H2O

简析:考生可能是忘记配平化学方程式。

2.考生配平化学方程式产生错误

错误1-4:2CH3CH2CH2OH+O2CH3CH2CHO+2H2O

简析:考生对化学方程式进行了配平,但配平结果却错误。

三、违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造成的错误

考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反应条件标注不正确、有机化学反应中有机物不用结构简式表示等。

1.考生书写的元素符号不规范

错误1-5:2cN3cN2cN2OH+O22cN3cN2cNo+2H2o

错误1-6:2CИ3cИ2cИ2Oи+O22CИ3CИ2CИO+2И2V

简析:错误1-5和错误1-6中,氢元素(H)符号写得像氮元素符号(N),氧元素符号大写字母(O)写成小写字母(o)或(v);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和碳元素符号应该是大写字母“C”,不是小写字母“c”。

2.考生标注的反应条件不正确

试题3: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错误3-1:N2+3H22NH3

错误3-2:N2+3H22NH3

错误3-3:N2+3H2=2NH3

错误3-4:N2+3H22NH3

简析:错误3-1和错误3-2都是写错反应条件,反应条件依次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错误3-3漏写反应条件、错误3-4漏写部分反应条件。

3.考生用分子式表示有机反应物或产物

试题4:写出甲醇与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错误4-1:CH3OH+HCOOHC2H4O2+H2O

简析:有机反应方程式中,有机反应物和产物一般用结构简式表示,因为分子式不能明确某种物质,上述的C2H4O2可以代表“HCOOCH3”,也可以代表“CH3COOH”,而实际应该是指前者。

四、思考

一是以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化学方程式不可取。因为高中阶段化学方程式数量多且复杂,靠死记硬背学生负担重且效果差。二是应加强“细节”与“规范”的教学。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用友ERP-U8V10.1;对策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

一、引言

目前,大部分院校选择用友ERP-U8V10.1版本开展本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用友ERP-U8V10.1版本功能非常齐全,细节设置个性化,包括了系统管理、公用基础档案设置、总账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UFO报表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另一方面,各个省的会计技能大赛乃至国赛都是以该软件作为比赛平台,随着各个院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该软件也得以在各个院校广泛使用。然而,由于该软件版本比较复杂及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初学者在该软件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笔者主要总结了一部分用友ERP-U8V10.1财务软件在总账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该门课程的初学者及感兴趣者提供一些力所能及帮助。

二、总账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往来款项科目的期初余额发生变动,导致与真实余额不符

原因分析:在以下情况下,科目余额录入时,不能输入明细余额,而只能输入总账余额:(1)应收、预收科目未进行辅助核算中的“客户往来”设置;(2)应付、预付科目没有进行辅助核算中的“供应商往来”设置:(3)其他应收应付科目没有在辅助核算中进行“个人往来”设置。在上述情况下导致试算不平衡的原因:在总账余额录入完成之后,会弹出相应的窗口提示完善上述科目的辅助核算设置,由于之前已经录入总账余额,辅助核算的操作势必在另外一种形式上增加了总账的最终余额,最终导致试算不能平衡。但是如果只进行辅助核算更改,而不进行明细余额输入,虽然最终的试算平衡,但是在后续工作中,会导致凭证输入或者账簿生成发生错误。解决方法:(1)首先找到需要修改辅助核算设置的会计科目,双击,弹出入“修改”对话框,然后单击“修改”,进入相应的界面取消原本在辅助核算中进行的设置选项;(2)返回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录入的界面,将原本录入的科目余额修改为0;(3)再次双击该会计科目进入“修改”对话框,重新设置所需要设定的属性;(4)按照提示,录入该科目的明细余额,从而生成正确的总账余额。

(二)出纳人员无法执行签字职能

原因1:在总账的选项设置中,没有对“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选项进行设置。解决方法:进入总账模块,单击“设置”,选中“选项”进入选项设置窗口,点击“权限”标签页,在权限控制中选择“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即可。原因二:没有分清“出纳”和“出纳签字”的概念,导致在设置中出现错误,并没有赋予出纳“出纳签字”的权限。解决方法:分清两者区别,在“系统管理-权限-权限”窗口中选择“总账-凭证-出纳签字”选项。原因三:出纳找不到需要签字的凭证。解决方法:(1)确认凭证查询时所输入的时间与所需要签字的凭证日期一致;(2)若现有的凭证中没有涉及“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凭证,其他凭证不需要出纳进行签字。原因四:未对现金科目和银行科目进行指定设置,出纳无法执行“签字”职能解决方法:找到“基础设置”,选择“财务”选项中的“会计科目”选项,打开“会计科目”选项,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在下拉菜单中选中“指定科目”选项,进入“指定科目”设置窗口,接着选中现金科目,然后在待选科目栏选中“1001库存现金”,点击“”,同样完成银行科目的指定,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债权债务类科目无法设置受控系统

原因分析:当一个企业涉及多个客户或者供应商的时候,就需要对如应收账款类的债权科目和如应付账款类的债务科目录入明细,因而需要对两者的受控系统进行设置。而如果未对上述会计科目进行相应的辅助核算设置时,就会造成上述会计科目无法设置受控系统的情况。解决方法:首先将如应收账款类的债权科目和如应付账款类的债务科目在辅助核算中分别设置为“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其次,在设置页面下方,选择受控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会计科目一旦被使用,原先受控系统设置为“应收系统”、“应付系统”的科目将不能再变更受控系统。当上述会计科目被设置了受控系统后,就只能在相应的模块中进行使用,如“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或者“应付账款管理系统”,总账模块中无法使用相关科目进行业务处理,如若系统中没有启用相应的模块或没有购买相应模块,则需要重新设置会计科目受控系统为“无受控系统”,才能继续在总账模块中进行使用。

三、薪资管理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人员档案不能增加

原因一:增加人员档案时,没有选中二级部门,只选择了一级部门,从而造成无法添加人员档案。解决方法:添加人员档案时,选中最低一级的部门类别,再进行添加。原因二:当薪资系统模块中进行业务处理需要添加人员档案时,本模块是无法添加的,需要进入基础设置中进行添加。解决方法:退出薪资系统模块,进入“基础设置”中的“基础档案”,选择“人员档案”选项,进入到添加人员档案的窗口,选择部门类别,点击增加即可。

(二)无法进行工资项目设置中的公式设置

原因分析:没有添加相应的人员档案。解决方法:系统操作有着严格的顺序要求,在设置好部门类别的基础上,添加人员档案,之后才能进行工资项目设置中的公式设置。顺序如有错误,将无法进行相关设置。

(三)工资分摊错误

原因一:工资变动页面上数据出现了错误解决方法:确认工资变动页面上的数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会导致工资分摊错误。原因二:在工资分摊设置中,工资项目、借贷方科目设置错误。解决方法:确保工资分摊设置里,相关设置是正确的。原因三:部门的类别和人员类别不相符,使得工资分摊出现错误。解决方法:修改相关的人员档案或者部门档案,使得两者相匹配。原因四:进行工资分摊时,没有选择“明细到工资项目”解决方法:重新进入“工资分摊”,选中“明细到工资项目”,重新计算。

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初始设置出现错误

原因分析:在进行固定资产初始设置时,信息设置错误。部分信息在初始设置过后可以修改,而部分信息不可以,需要不同的操作。解决方法:1、若是后期可修改的信息,进入“固定资产-设置-选项”,点击“编辑”,对初始设置进行修改;2、若是后期不可修改的信息,可进入“固定资产-维护”选择“重新初始化账套”,则重新进入初次启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重新初始化账套”,会使得原先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录入的信息丢失。

(二)录入完原始卡片,对账不平衡

原因分析:由于录入固定资产原始卡片时,金额输入错误。解决方法:点击“固定资产”“卡片”“卡片管理”,如果是固定资产系统的原值与总账的原值不平衡,将每一张固定资产原始卡片的原值与实验资料核对,查找原始卡片录错的原值,并改正即可。如果是固定资产系统的累计折旧与总账的累计折旧不平衡,同理。

(三)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后,对账不平衡

原因一:在固定资产系统未完成制单工作解决方法:确保制单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在固定资产模块中找到“处理”选项,单击,选择“批量制单”,先完成没有制单为业务。然后在总账系统分别进行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账,平衡即可。原因二: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完成所有制单工作后,未在总账模块中进行审核记账解决方法:制单工作已经完成,但是还没有在总账模块中审核记账,则在总账系统分别进行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账,平衡即可。原因三:在固定资产系统已完成所有需制单的业务的制单,在总账系统记账完毕,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账仍然不平衡,这种情况一般是固定资产中业务减少所导致的,通常制单中的“累计折旧”科目的金额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但是这个金额是本期计提折旧前的累计金额,而非本期实际累计的金额。而正确的金额是计提折旧后该固定资产的卡片中“累计折旧”金额(此时该固定资产的卡片已被删除,无法查看)或是折旧清单中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金额,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系统的累计折旧与总账的累计折旧不平衡。解决方法:改正步骤:①账套主管取消记账,对该凭证取消审核;②制单员登录企业门户,点击“业务工作”“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处理”“凭证查询”,找到存在错误的凭证,进行修改,将“累计折旧”科目的金额按折旧清单中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金额改正,并调平固定资产清理的金额,保存凭证;③账套主管对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账,平衡即可。

五、结论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一门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实践操作比较强的课程,是对前期所学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会计理论知识的应用。而ERP-U8V10.1版本功能非常齐全,在软件操作中的各个模块、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数据是相互关联、相互传递的,在此仅仅探讨了用友ERP-U8V10.1财务软件中的总账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如供应链管理等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杨明,张战友.会计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ERP-U8V10.1)[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第12篇

雪花秀的见效时间随个人肤质的状况而变化,并没有具体的见效时间。若选择的护肤品合适自身肤质,七天左右即可初见成效,一个生理周期后可见到明显效果。

雪花秀,诞生于1997年的化妆品品牌,隶属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的韩国爱茉莉株式会社旗下。雪花秀所追求的美丽源自于和谐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求的原料呵护细嫩肌肤。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3篇

关键词: 多元化 小学科学常态课 实验探究

小学科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教学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科学的技能。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程教学将传统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创新性教学模式转变,反对“满堂灌”式的死板教学,支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开放式、多元化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成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注重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价值与理想。在新课理念下,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而增强科学常态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常态化科学课堂教学的认识

提到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会陌生,这些课从某种角度讲可以说都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改、引领示范确有推动作用。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绝不是靠一两节示范课就能实现的,而真正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靠的是常态课教学。常态课教学并非“平常”的课,而应理解为返璞归真、反映教学本质、日常状态的课。小学科学课亦如此。其实,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困惑”,是不是每一节科学课都要像示范课那样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此,笔者想说的是并不是精力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必须彻底做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更新观念,彻底悟透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凭得是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而不是靠“满堂灌”式的教学。所以,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大纲,通过悟透教材,掌握一整套科学有效有教学模式,实现常态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正道。

二、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寻求构建小学科学多元化教学模式之前,必须明确前提,那就是迎合新程教学改革理念;遵循科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首位。除此,还要悟透科学教材内容及知识点,深知科学学科性质特点,以科学实验探究为核心,发掘增强课堂效果的增长点。当然,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要避免盲目注重由应试教育转向对学生实施综合全面的素质教育,追求“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要在课堂中善于发现学生性格与爱好的差异,注重个性发展,遵循“正确化、合理化、全面化、多样化”原则,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施展和锻炼。另外,就是将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作为出发点,在试图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新模式的同时,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美整合。

三、浅谈多元化科学教学模式下如何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科学实验探究为核心,所以在构建多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以如何增强实验教学效果为重点。

1.精心布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课程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为情境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授《浮与沉》一课时,为了让所有学生对物体沉浮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不妨设置三组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重量不相同,体积完全相同。之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开始动手进行实验,并及时做好活动中某些数据及现象的记录和总结,最后做对比,找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外界条件。在活动探究中,通过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想得新、想得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据有关心理专家而言,关于人类具有的感觉器官,视觉感官对信息的接受效率远远高于听觉感官。实验教学应充分利用人体各个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发挥视觉媒体的形象感知尤为重要。展示挂图、实物,或利用投影、大屏幕投影等手段充分利用声音、色彩、变化的图像提高学生对知识信息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实践证明:从教学实际出发,同样的知识增加多媒体的演示补充实验教学,比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和演示的效果更佳,尤其是对于步骤相对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实验科目,多媒体补充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等特点,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使之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

3.重视教学评价,是增强科学课堂效果的有效性保证。

评价关系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形象的塑造及高技能的获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实验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习《斜坡的科学》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时,当让学生来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以鼓励、肯定的方式评价以提高其实验兴趣及热情,进而充分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活动中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增强课堂效果的有效保证。

4.走出课堂,学生在感受大自然中获取知识。

科学学科的性质特点,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自然,对科学教学至关重要。如在讲植物类有关课程之前,先组织学生去田野采集相关植物标本,回到课堂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之间展开对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根和茎叶的归类和研究,并记录和表达对植物结构的认知情况。这样学生在放松、愉悦的同时,又获取知识,效果显著。

总之,增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需要长期积累和总结,需要老师巧妙引导、师生亲切合作。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空间的发展,体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参考文献:

第14篇

笔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原理和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情景教学经验,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情景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归纳总结,供各位老师商榷指正。

一、谜语创设情景

古代称谜语为“瘦辞”或“迷惑”,它是我国的国粹。谜语因其趣味浓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智于乐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再教学中适当运用谜语,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猜“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讲物质三态变化时,引出“大哥平易近人,表面明朗似镜;二哥喜欢高温,常在空间飞腾; 三弟生在冬天,性情比较生硬;虽然性格不同,但是属一家人。”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从中学到了知识。

二、名人轶事创设情景;

中学生这一年龄,从心理上看他们崇拜名人,喜好模仿。利用这一特点,讲述一些名人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述“拉瓦锡与空气的成分”、“波尔多液的来历”、“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干将莫邪铸剑”等故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追求。

三、实验创设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因此,实验不仅有教学意义,而且还有教育意义。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试验,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例如:“走进化学”一节,老师走进教室说:从今天我们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放飞手中的氢气球,上面写着“欢迎学习化学”,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氢气球为什么会飞?”利用化学实验中的“意外”、“失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点燃铁丝”的实验,课前先做一个集气瓶底部镶有四氧化三铁炸裂的“失败”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细砂?”

四、问题创设情景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思维起于疑问。”在实验中建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矛盾运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例如:将两个鸡蛋放在稀盐酸中“跳舞”,引起学生深思。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提出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利用讨论或争论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如讨论果汁的“浓淡”、糖水的“浓淡”,学习溶液的质量分数。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五、角色体会创设情景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子练习、小组表演,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并非教师唱独角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新课程理念。例如:讲述“分子的间隔和三态变化的关系”时,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排列方式来表示三态变化。这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十几岁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爱表现,乐于接受奇特、趣味浓厚的事物。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和巩固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淡化了为学而学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缓解学习压力。但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游戏,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和活动之间的关系。做到活而不乱、动静有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

六、多媒体创设情景

第15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6-0041-03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人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电厂化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力生产过程工艺知识,同时具备电厂环境监测,电厂水、煤、油分析,电厂水处理系统、脱硫系统运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电力环保人才。这正满足了广西“14+10”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所带来的对这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化学实验》作为电厂化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技能培训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分析操作能力与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形成化学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在实验课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实施内容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本文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一套实验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6年以来,学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电厂化学方向已开设了分析化学实验课,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适应火力发电厂及工矿企业电厂化学水处理运行与化学监督岗位的要求,进行水、汽项目分析实验。多年来,不少工矿企业招聘了电厂化学方向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为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我院从2012年秋季开始招收电厂化学专业学生。按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开设基础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开设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现有的实验室、仪器、药品等条件虽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但在教学内容和师资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一是现有的化学分析实验教材和内容主要采用普通化学专业的通用性实验,缺乏专业针对性;二是化学实验指导教师由任课教师兼任,缺少专任教师指导实验教学。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成绩评定存在的不足

之前的化学实验,一般是由实验指导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药品,配制好标准溶液、指示剂溶液,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实验步骤和顺序进行操作。虽然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学生只能操作实验的后部分内容,没有完整操作实验的全过程。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整地操作。

在成绩评定方面,教师往往是以学生平时的考勤情况、操作某个实验的表现和实验报告书写的完整程度作为评定标准,没有体现学生操作实验是否规范这一重要评价指标。

三、寻找有效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之路

(一)实验内容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精选实验教材。目前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内容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就是实验项目的次序变换,实验项目和内容基本一样,没有突出电厂化学专业相关实验的特别内容。因此,在选择实验内容上,我们在保留必要的基础性实验前提下,增选了许多专业性强,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二)课程结构优化

过去的实验课开课方式是在一段时期内安排每周的一至两个下午为实验课。实验课的时间不连贯容易使学生在实验中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发生断裂。现在的实验课转变为模块课程,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固定一周或几周的时间为实验课。在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的时间按一定比例分配,以实验操作为主,把过去每周零散分布的实验安排,改变为集中时段的全天候安排,从时间上保证其后各项改革的实施。

(三)实验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实验,对于滴定分析和仪器分析类的实验,教师或实验员会提前给学生配好标准溶液和指示剂。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导致很多学生对实验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学生完成实验后还不知道是运用什么原理以及出于什么目的。这就是过去的化学实验教学带来的弊端。改进后的实验教学消除了这一弊病。在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理论,说明实验的目的,明确实验的时间;联系企业中做该实验的要求,即是常规实验还是阶段性实验;讲述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接下来的每一步实验都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公共使用的溶液和指示剂,由于用量不多,为了节约耗材量,可以指定某些学生先来配制(由于每天都进行不同的实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配制溶液),其余学生准备好各种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对使用仪器分析的实验,必须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由学生自己完成整个实验,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更能培养学生对整个实验的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操作考核方式的改进

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是实验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该门课程技能掌握程度的检查和评定。过去的考核方法是在实验课结束前进行一次操作考核。由于实验比较多,有些实验耗时比较长,而且学生人数多,因此只能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进行考核。这样不利于考查和公正地评价学生个人的实际操作和分析实验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学生的考核方式。目前采取的考核方法是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操作考核。如药品称量操作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是否掌握药品的三种称量方法。又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滴定分析实验操作考核,考查学生对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标定操作,同时还可考查学生对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是否规范。再如仪器分析的操作考核,考核学生是否正确使用化学分析所用的分析仪器。在实验课结束前再进行一次理论笔试考核,检查学生对实验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实验成绩的评定

完善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生的实验总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

平时成绩是反映一个学生实验过程的表现,可以用来督促学生平时应遵守课堂纪律、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占总成绩的20%。操作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同时还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变化的观察力;占总成绩的30%。理论考核成绩是通过笔试反映学生对实验的基本理论、原理、现象,实验室的各种实验仪器名称、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溶液的配制和化学实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成绩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问题分析的透彻性、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实验报告有统一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实验项目、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误差分析和问题讨论。该项占总成绩比重最大,为40%。

六、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小组的每个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认真做好实验数据记录,按时并规范地完成实验报告。从每次实验操作考核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规范。从学生书写的实验心得体会中发现,他们感觉到实验课不仅学到了实际的知识,提高了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还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增进了友谊,加强了纪律观念,促进了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学生还表达了希望能在实验室继续做化学实验的愿望。这充分说明新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否取得成功,还需要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中检验。作为实验教学的教师,需要不断深入企业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并且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兴荣.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教师网,2011(9).

[2]张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

[3]李霞.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辽宁化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