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班级管理德育论文范文

班级管理德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班级管理德育论文

第1篇

1.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当前一些初中班级管理仍旧是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中心,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以及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没有将德育全面纳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中对德育方面的考核内容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系统培养。

2.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

有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以及班级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等显性环节。而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及时排遣和调节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忽略了德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受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硬性管理“”强制性管理”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等因素,德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1.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相应的影响。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注重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以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多进行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当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出现异议时,要真正能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个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德育形象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2.情感激励,拓宽德育渠道

善于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偏好和情感特点,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形成对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激励,这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大有裨益。例如,为了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征和“闪光点”,然后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让学生的个性特质得以充分展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巨大动力。

3.刚柔相济,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强制性的硬性管理手段,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一些“柔性”管理手段,做到德育工作中的刚柔相济和艺术化处理,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反思和主动进步的机会,激发出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无疑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4.活跃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意识

第2篇

(一)心理问题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塑造和人品的形成,在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很少为别人着想,更谈不上责任感,也有的孩子心理很自闭。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是状元,也不会有成功的人生。

(二)自信心的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一旦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常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打退堂鼓,在心理上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做的出来,自信心的缺失,就更谈不上成为以后的栋梁之才。

二、抓好教学常规力求管理创新

(一)抓德育常规,坚持一个“恒”

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是需要有始有终的,尤其是在德育常规管理上,我们需以持之以恒的心态来坚守基本操守(所谓的操守指的是找方法来提高教学、注重细节、不推诿、敬业等方面),并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慎重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发挥班级德育常规管理的育人作用。因此,需要狠抓日常德育常规管理,不断的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进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发挥德育的影响力,达到德育常规的严谨。

(二)抓德育常规,力求一个“新”

为了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班级德育常规管理上需力求创新。为了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我们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平台,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家长的关注、社会的融入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就算是婆婆、爷爷来也好),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德育教育和德育熏陶。

三、优化德育工作实施班级管理

(一)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完善提高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做为一个团体组织,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而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可以让班级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而对于制度的执行:一是需要对班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自制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进而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另外就是需要进行班上制造声势,让学生能够知道学校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而在平常的执行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监督力度,以此来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二)关爱学生——滋润心田,开启心灵

在开展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时,我们要求教师利用“迂回包抄”方法。迂回,也就是对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查找学生的心理因素(例如:学生因为自己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心理就会有种孤寂的感觉),从心理教育进行入手解决;包抄就是在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寻求对方支援,运用多种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例如农村的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在家里面仅仅留下老人为孩子煮饭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在家里或者是在学校都很自闭,因而对周边的人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而教师通过调查发现让初步出现这些症状的学生主动的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帮助和关系他们,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感化,学生也会慢慢的出现很大改变,在待人接物上也会显得很有礼貌,也会逐渐的开朗了起来。

(三)心理投入——有效整合,激发集体认可感

小学的德育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就要发挥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点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第3篇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校花网*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课件下载*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

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校花网*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课件下载*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课件下载*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对策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应用语言艺术的意义

随着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注重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有如此,才能够奠定教师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良好基础。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用有效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艺术,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尊重和关爱,而且能够让教师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习惯、学习情况等等。这样一来,教师一方面能够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教学管理对策,从而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从而有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和集体凝聚力的增强。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应用语言艺术的对策

1.应用真挚和幽默的语言艺术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保持一颗坦诚和真挚的心灵,且优化之前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地跟学生成为益友。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注重跟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跟学生开展心灵上、情感上的互动沟通。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体会到班主任的真挚心灵,才能够跟班主任相配合搞好班级的一切工作,进而实现班级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的提升。当然,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班主任应认真地观察学生,把握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然后应用自身真挚的语言艺术给学生解决这一些心理问题,进而让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注重幽默语言的应用,从而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加深,最终强化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联系、语言沟通。

2.应用无声的批评语言艺术

在某些时候,宽容形成的强大推动力能够超出惩罚。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务必保持宽容的心态,从而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与良好成长。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批评有着非常多的手段,针对不同的人,能够实施异样的批评方式,并且接受批评的人也会形成异样的感受。为此,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务必注重批评语言艺术的应用,从而实现理想的成效。有些情况下,无声的批评常常能够实现非常显著的成效,如此的无声批评方式不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面前具备很大的面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自身所犯错误的因素,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改正。相反的,如果班主任一味地严重批评学生,那么会导致学生的厌恶心理形成,进而难以真正地认知自身所犯的错误,也谈不上改正错误了。这样一来,难以实现理想的批评成效。对于如此的情况,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现状应用无声的语言艺术,且注重有效地统一有声语言跟无声语言,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班级管理成效。例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针对那些非常顽皮的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感人的事迹影响他们,以使其切实感受到班主任对自身的关爱,从而能够积极地改正错误,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和团结同学。倘若班主任只顾用难听的语言批评他们,那么就会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丧失,进而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总之,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动作等无声的语言都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事务。

3.应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艺术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不同之处,针对异样的学生实施异样的管理对策,从而实现更加显著的管理成效。具体来讲,班主任应重视对学生性格特点的探究,根据学生的不同,实施异样的语言艺术,进而确保教师跟学生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沟通。像是针对内向型性格的一部分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够强,难以面对教师严格的批评教育。为此,班主任在跟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情况下,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应用婉转、柔和的语言艺术;针对心理自卑的学生,班主任应尽量的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艺术,从而引导其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针对骄傲自大、性格外向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应用严厉、直接的语言艺术,敢于提出他们存在的缺陷,从而使这一部分学生高度关注自身,端正自己的心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总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语言沟通艺术,进而实现理想的管理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和系统,在管理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应有效地应用语言沟通艺术,注重自身语言能力的持续提升,注重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进而推动班级管理事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二、善于沟通,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首先,沟通需要从"心"开始。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他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和,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所以,班主任要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和家长的放心。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象对待客人那样,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会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反之,如果教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破罐子破摔。有些学生好惹事生非,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如果单纯地用禁、堵、防的办法处理,这种积压在内心的闷气,就会象座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如:堵厕所、踢坏门、敲坏开关等。这种怨恨还能引发许多问题:自信心不足、精神忧郁不振、对立情绪浓烈、学习不求上进等。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沟通需要从"心"开始,教师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教育不是在他人头脑中打下一个自己的烙印,而应在他人的心灵上点燃一盏发亮的明灯,使他们由自卑变得自信,从迷茫走向成熟。

其次,尊重是沟通的桥梁。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缕春风,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尊重是一种期望,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进取的完美的人"。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可以说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尊重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尊重表达的期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有些教师就把批评学生当作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认为这就是教育。殊不知,学生的好学、自信、乐观、上进,甚至创造力就在批评中走向泯灭。有人说:教师不是法官,不要把学生的过失都记得一清二楚,而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三、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学初,我就邀请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老生来到班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他们是怎样较快适应中专学习生活的,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老生的现身说法,对新生是大有帮助的,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第6篇

1.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不牢靠的现象。

中职学生基本都是在初中读完后来念中职的,因此,他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学习基础不牢靠。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学习水准仍处于初中阶段。因此,进入中职的学生,大都基本上不会懂得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快乐,有些甚至还会积存厚重的自卑感。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学习的成就感与超越感更无从谈起。同时,在这些中职学生中,仍有一些同学的求学欲望很低落,也不存在应有的目标与梦想,在以前的求学生涯中很多人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2.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自律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是不大喜欢学习的,纪律性不好,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其中存在一些行为思想有问题的学生,他们由于兴趣爱好较为接近,某些品性方面较接近,非常轻易地就聚集在了一块儿。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整个班级乃至学校的学习气氛受到影响,从而阻碍了其他想学习的同学的学习和进步,同时,由于他们一般较为冲动,打架斗殴的事情经常会出现。

二、将激励教育有效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措施

1.确立明确的激励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要,尊重同学们的人格,真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给予尽可能多的表扬激励,尽量避免对他们进行责备、打击,从而使得同学们的思想理念出现转变,产生蓬勃向上的心理动机。

2.准确确立激励教育将要达成的目标。

在运用激励教育之前,应充分考虑这种赏识性的教育方法在班集体中的使用可否收获预定的成效目标。对于激励教育的运用需及时解析与整合汇总,保证激励教育于班集体管理中可以达到预定的成效。

3.激励教育需拥有可操作性与稳妥性。

教师将激励教育作为一种统筹管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将激励方式套用到班级管理中,而是需要充分调查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将班集体的进步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应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方面、多层级、多视角的激励方式。

4.目的激励教育。

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都离不开目的性的导向,目标与成就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遍地来讲,有目标的同学,对自身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以此类推,在班集体管理工作里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在定出详细的目标时,无论是班集体的宏观目的抑或是同学们的个人目的,皆需要班集体里的全部同学参加,如此则可以让同学们养成很强的责任意识以及荣誉意识。激励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同学们发出蓬勃向上的内在动机,所以鼓励同学们参加班集体的统筹管理目标与同学们的自身目标的制定过程亦不失为一种激励。应用目标激励教育的策略让更多的同学获得进步,并且能够依据同学们的兴趣将班集体的同学划分成各自相异的组别,经过目标激励教育,让班集体的秩序井然,养成优良的班风。

5.感情激励教育。

感情激励教育的关键是班集体的统筹管理者需出于真心的尊重同学们的人格,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要,用心地去欣赏同学们,不吝啬表扬激励,避免责备批评,逐渐转化同学们的思想感情。情感激励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转移情绪、相信、期望等。在进行班集体管理工作时,班集体的管理者需以爱之名,将自身的对学生的爱正确地传达给学生,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情,保持愉快的心理状况。在进行班集体管理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眼神的互递传达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通过语言交流让同学们体会到信任;绝不轻视任何一位同学,不抱怨同学们的不理解,积极地做好启发工作,让老师在班级统筹管理工作中不至于事倍功半。

6.成就感激励教育。

第7篇

【关键词】管理 公平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0-01

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可以看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公平方面的问题,例如:重视班级的社会功能,忽视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好的学生,忽视处境差的学生、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1公平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化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掌握各种重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为自己确定正确、向上的生活目标。所以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受到他所在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时管理者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忽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统一化。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心理状况、交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公正、不科学的教育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学生走向极端,最后导致两极分化。处于劣势的学生更容易被班主任忽视,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1.2专制问题

专制是教师不公平教育的开始。任何一个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每个教师刚上任时也许就会下定决心绝不做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努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民主的教师。但是一旦落实到实际,学生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意见、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始料未及,于是便会偏离自己的初衷,认为只有使学生听我的话,服从我的旨意才能把班级管理好,于是严厉的管理学生,学生就会怀着害怕、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学习。这样整个班级就显得非常的和谐,老师也就很有信心。但是学生爱学习的兴奋也就被老师的专制浇灭了。学生潜意识的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命令,学习只是完成使命而已,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特别听班主任的话,甚至是害怕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就沦为专制型老师。他的话就是命令、指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制约着学生的自由,管理支配着学生的一切,不自觉的就抑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3管理理念问题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并不如人意。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很少有学生参与和制定班级计划或总结工作。因为班主任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特权,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就是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参与班级活动,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2.管理对策

2.1树立公平理念

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面的考虑班级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使二者达到协调。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从公平的角度说,班级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要确立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学生知道在班级活动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班主任应该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两面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因为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之余,都需要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活动,这些群体的组织,有可能是因为志趣相同,有可能是因为感情融洽,更甚至于是地域关系。这样能使班集体充满欢乐,但是它又有盲目性、消极性。如果过分的热衷于小集体而忽视班级活动,就会导致班级出现分裂、不团结。所以班主任要公正的对待每个小群体,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偏爱、不歧视,经常开展课外娱乐活动,把非正式群体组织起来,使他们的关系融洽,这样就可以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有些班主任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的态度,有些班主任会歧视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学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阶段,这样会对贫困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所以班主任应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2全民参与,相互制衡

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而人人都被管理,教师是服务者。秉持这样的态度,教与学才能相长。每个班级活动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让他们充分的展现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由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以主人翁的心理参与班级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

2.3 制定班级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学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必须是在学校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4 树立榜样

班级学生中总会有优、差之分。班主任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加以栽培,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榜样,发扬榜样的力量,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2.5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主任应该为全班学生确立一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样就能够实现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确立了这个目标,学生就会自我督促,自我控制,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超越自我,适应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同样老师也可以为此制定奖惩制度,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以督促学生进步。

3.结语

学生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受到其班级管理不公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非常重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据现有班级管理情况和现状指导班级管理实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正确、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第8篇

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团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组长7人、管门窗1人、管桌凳1人、管电视柜1人……班级管理人员共29人。我倡导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这样,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只是自我教育意识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遇有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反复,他们头脑中的自我教育意识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或挫折的打击,所以要巩固前期教育成果,还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适时性、长期性。

二、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体系,引导学生能运用“道德修养法”,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的主要手段,此外还需加强“知”“行”的强化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性的训练,以培养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它尤为适合独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学生。从高一年级开始,建立自我管理体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将班级工作分为劳动、卫生、纪律、出勤、日常行为和其他工作等六个方面,设立各负其责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监督权力,并认真做好班务日志记载。制定了《操行评定条例》,将以上六个方面分别列成细则,按照条例分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积分,一周总结公布一次。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工作在高一下学期基本形成完整体系,这套自我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表现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而这四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情通理不通”,或“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具有多种工作开端”,因此,在不断完善上述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会运用“道德修养法”来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所谓“道德修养法”,就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参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强”等都是通过反省修养来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读书法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在班级工作和日常教学中,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念一些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时事资料,同时鼓励他们到图书馆阅读,并要求他们坚持做读书笔记,用佳作展览等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从大量有益的书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养料。

2.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是指个人将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认识、行为与他人比较,与各种模范品质行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每学期开学初,每一个学生都订出《学习计划》,我给他们装订成册挂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总结”,学期结束前作“期末自我总结”,并且由班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当众公布。另外,由团支部组织了“爱护我们的家园”“告别不良行为”“谈谈我们这个班”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是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

3.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人物、伟人,可以让他们从实实在在的英雄形象和身边熟悉的模范人物激励自己。我在班会课上讲述历届的优秀学生和高考佼佼者。我还提出“从班主任做起,从班干团做起,从‘我’做起”的要求。榜样示范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进行德育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综上所述,围绕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具体内容概括为:(1)实际锻炼。这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锻炼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陶冶教育。这是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3)指导自我教育。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即自我修养法。(4)品德评价。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激励其不断上进的一种方法。

第9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美育;管理;班风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大部分人在心理上会出现挫折感,信心不足,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会彷徨迷茫,因此,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更应重视以情感教育为主的美育,以美悦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使之个性发展和谐。

1.班级目标管理中的美育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因此,要有效地完成美育的任务,制定切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美育目标,必须认识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如学生在入学到毕业这一段时间,生理上有何特点,心理上有何规律,思维能力、兴趣爱好、道德观念、个性发展、职业能力方面都有哪些特点等。这样,制定出来的美育目标就能切合实际,使学生树立审美理想,增强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2.日常管理中的美育

班级管理可以看作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管理。所以,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起着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日常管理,抓好学生的美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在教育观念上要由重智转变为“五育”并重。二是在班级管理上,应从表面化转为实际化;由专断性转为民主性;由孤立性扩大到社会性,使管理形式符合时代及美的规律。三是从职高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其自理自育能力。具体办法,如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使其人人争做班干部,个个接受培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些活动的组织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干等。班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锻练自己的组织才能、工作才能和社会活动才能的场所,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采用这种管理办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才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美好的品德,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其四是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上,树立班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观点。从一点一滴抓起,在日常小事中渗透美育。五是从班主任本身来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班主任要有远大理想、和蔼可亲有耐心、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性格善良温柔、善于发现肯定学生长处、工作有始有终。

3.班会活动中的美育

3.1在规划、计划中实施美育

职业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少,班会活动所占的时间可适当增加,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和班级干部来说,应该计划在先,心中有数,这个计划要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制定,当然要突出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

3.2在针对性活动中突出美育

针对性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主题,使班会有的放矢。教师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思维能力、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道德观念、就业理念、个性特征以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当前政治思想工作中心确定班会主题。针对具体问题时班主任要有意突出美育内容,以美育德。

3.3在知识性活动中渗透美育

所谓知识性,就是指班会要注意用各种有益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开展的活动中渗透美育。美是人生命的一种折射,教学是艺术的创造,要在教学体现美,就需要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美学的特征,使其吸引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4在趣味性活动中感受美

这里所说的趣味性,其一是班会的内容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保健知识时,是先从“豆芽型体型”谈起的,这样,就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他讲了形成这种体型的原因和使身体健美的方法。这样的班会充满趣味,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接受了美的教育。其二,班会的趣味性还在于形式多样化。如组织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就业性班会、知识性班会、节日性班会、教育性班会、即时性班会等。这种充满变化的形式,其本身就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其三是在班会的具体组织上,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要有周密的、细致的准备,这样就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新奇的美。

4.班风建设中的美育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是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风气。它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个班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缩影。班风是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班风的建设,发挥它应有的美育作用。

第10篇

1.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在一次班会上,全部学生参与了班级目标的制定,最终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是:团结文明、勤奋向上。于是,我在教室的板报上设计了“每周一评”小栏目,利用每周一晨会时间评出各方面进步的学生,包括各学科的学习、劳动、互助等,这样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班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唱歌比赛中,同学们积极出谋划策,商量取胜的方法,结果我们班获得第一名。在高兴的同时,大家一致同意将奖状贴在“每周一评”栏目上,认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老师,我根据大家的表现情况,一月一总结,并及时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样整个班级体就会不断有新的目标,学生也对自己充满信心,整个班级就会充满朝气,不断奋发向上。2.建立人人参与机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班集体充满了好奇,有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更渴望充当小主人,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们的认可。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班主任应该把班级内的职责细化为具体明确的岗位,根据学生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才能,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人人为同学服务”职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二、打破传统模式,探索科学有效方法

1.建立“轮流值日班长制”。首先,明确值日要求,利用班会让所有学生民主讨论制定职责及实施方法,每五人为一组。值日班长的职责:一是值日学生早、中午要提前到校,负责开关门窗,检查和维护室内外卫生,摆放好课桌椅;二是早上大家到校后,“值日班长”督促各组长收齐家庭作业,及时将情况反映给老师,做好老师的小助手;三是负责管理好值日当天的纪律,督促大家课堂认真听课,课下活动有序;四是负责检查眼保健操、佩戴红领巾以及对当天好人好事的记录;五是下午放学后要再次检查值日生工作情况,关好灯、门、窗,然后离开学校。通过在班级中建立轮流“值日班长”制度,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家都盼望自己当“值日班长”的日子。实践证明,轮流“值日班长”制度建立后,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会在值日中严格遵守纪律,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首先,创设宽松的氛围,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的空间。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发掘儿童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与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潜能,体验成功与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如: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合唱活动、手工比赛、科技制作、诗词朗诵等活动,也可在班会上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而教师则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发展空间,颁发小礼品、小奖状等,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注重彼此心灵的沟通。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15-01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广大初中班主任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我国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角色定位出现偏差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往往充当的是权威者、领导者的角色,没有注意到自身同学生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班主任往往认为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智发展尚未健全,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方案设计、班级学生评价以及纪律监督规则的确定等方面,往往都是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根本没有给班级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的机会。

(二)管理范围狭窄

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我们当前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因素不太重视。比如,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就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这种传统的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班级管理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缺乏多元化的工作方式

在我们实际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抓管理,但效果却并不明显,之所以会导致这种状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工作方式过于单一。比如,对待那些比较淘气、平时上课不注意的学生,班主任往往采用将其安排到最后一排,对其不理不问的方式来对待。这不仅使学生的不良习惯得不到有效纠正,而且还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二、加强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我国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推行民主化,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

在班集体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并不仅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应当是亲密合作伙伴的关系。由于初中学生目前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应当对其开展积极的引导与帮助,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教。班主任应当以朋友的身份来关心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其能够感受到被尊重。由于班级管理工作非常繁杂,因此,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推行民主化,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开展师生共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重视后进学生的成长

我们进行初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每一个学生。后进学生主要是指那些成绩差和思想落后、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各个班级中,优等生只是少数,后进生则占据很大部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予以重点关注。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优点和缺点是共存的。优等生的优点很容易发现,而后进学生则由于缺点突出,掩盖了优点。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继而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三)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

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塑造时,采取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倘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味的使用惩罚,对学生动则训斥,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会使学生加深对班主任的敌意,导致心理畸形发展、自暴自弃等。反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采取正强化的手段,则可以有效塑造学生的良。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加强初中班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作为初中班主任,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探索推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初中班集体处于和谐融洽的发展氛围里,才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为初中生开展学习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江南.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2]张业英.关于初中班级科学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第12篇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建设一支严谨入微、工作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实行自我疏导,使学生达到学有所教、有教无类,使科任老师更好地投入到科研立项的教学研究中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确定人选,有意识地使一些优秀学生在班中树立模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理解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班委管理工作。其次是竞职演讲,使其有步骤地充分准备竞选演讲,到自如地发表就职演说,取得大家的认同。再次,拓展聚合两种方法相结合,使其权威与认可度日渐形成。最后,逐步松绑学生压力,使其有效管理,完成角色的完美替换。

二、确定班级宏观与微观建设目标

“倡导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树立严格的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理性的德育方法。”这是师生默许的理念与追求。而努力培育的班级成员则应是:具有宏大的理想与坚毅的信念,更具有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等难得的道德情操。这应是高中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在高一学年,完成学生的修养培育与素质提高;在高二学年则完成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德育提高;在高三学年结合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与不健康思想情绪。这是高中三年教育的德育工作交替展开,科学规划的微观目标。

三、实现班级宏观及微观建设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1.自我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

通过三年的过程管理,即:领着学生走第一年,指导学生走第二年,伴着学生走第三年,毕业时让学生达到自律自理的较高境界,使目标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中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律生活能力能够得以实现。班级各项活动的初衷必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才是缓解当前班级建设与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体制机制障碍的必要措施。

2.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最大限度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发展其个性特点,使得学生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多方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实现有效减压。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自主遵守德育规范的前提与基础,各级学校教师应该密切与学生日常活动开展的紧密性。教育学生应该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不劳而获的腐朽思想,在新时期应该锻造踏实肯干的学习态度与精神风貌。

3.以有益身心的户外拓展带动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第13篇

【关键词】汽轮机;本体;安装

中图分类号:TK26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汽轮机在安装过程中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其震动超出规定的标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汽轮机生产过程当中自身工艺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机器运输的途中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导致转子受到碰撞而发生变形等。但是在众多引起汽轮机震动的原因当中,主要还是出现在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没有做好相应的安装工作。汽轮机的安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分为多个安装步骤,任何一个安装步骤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汽轮机震动。汽轮发电机组作为重要的发电动力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者准备不足以及相关技术缺陷等原因,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安装前基础的准备

安装前基础的准备主要是考虑垫铁的布置,另外也要考虑基础划线。以华能伊敏三期5# 机为例,该机组的制造厂配备有专用的可调垫铁,此类型机组采用的不是非铸铁台板而是钢台板,由于钢台板的刚性差,厚度只有86mm,较薄,所以容易有间隙在汽缸和台板之间产生,需要打紧垫铁,凭借垫铁吃力来消除汽缸和台板之间的间隙。根据实际情况在台板就位前对窄垫铁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加,同时加工部分螺旋千斤顶,以便于在低压缸台板和各轴承台板中难以消除台板间隙的地方使用,除了要考虑垫铁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外,还要对从台板外边调整内部垫铁的可行性进行考虑。

基础的合格是安装汽轮机的首要前提。基础对于汽轮机的安装乃至日后的使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施工之前要按照相关的设计图纸来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要确保基础能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防止出现不规则沉降,防止机组安装完之后,由于自重而导致沉降。在安装的过程当中,如果基础出现了不均匀沉降,那么就会使台板地下出现空缺, 从而导致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这种原因导致的震动往往随着汽轮机载荷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

三、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汽轮机基础浇灌

如果横向锚固板凸出部分与汽缸间隙太小, 不能满足机组运行时汽缸膨胀要求,则需要重新把汽缸吊开,用手工打磨锚固板凸出部分,使汽缸与锚固板间膨胀间隙增大到规定的要求。这样不但工序复杂,工作量增大,而且要多耽误时间。前轴承座台板和支架及低压缸台板的地脚螺栓规格是不同的,这些地脚螺栓都要进行预制作。地脚螺栓的厚螺母在下,薄螺母在上,下部厚螺母应有防松脱措施。前箱台板地脚螺栓是闷头的,其预留标高不能超过台板面,否则前轴承座就位在台板上时,会被地脚螺栓顶住。直埋件的中心是严格控制的参数, 偏差不能大于±2mm。低压缸及各箱锚固板预埋时控制的参数有中心、标高、垂直度和偏斜度,并且垂直度和偏斜度是严格控制的参数。因为锚固板与汽缸间是“L”形垫片,“ L”形垫片与锚固板和汽缸间的膨胀间隙只有0.05mm,如果垂直度或偏斜度偏差大,会给以后的安装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2、台板的检查就位及垫块的准备

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研磨台板的接触面, 而只检查台板与汽缸或轴承之间的间隙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检查合格后用吊车吊装就位在基础上,放上轴承座上紧地脚螺栓,然后依靠人工打紧垫铁来消除间隙。通常台板就位调整是利用位于基础上的可调垫铁来完成的,必要时还要在可调垫铁与基础之间增设平垫铁。一般要求安装垫铁位置的基础应凿平,同时垫铁上的负荷以及相邻两块垫铁的距离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除了垫铁的位置、数量要合理外,还要考虑从台板外边调整内部垫铁的可行性。

3、机组轴系的找正

由于落地式轴承可先进行整个轴系找正后再进行汽缸组合,在排气装置组合的过程中进行轴系找正,所以为了缩短安装工期,一般在轴承箱和轴承的初步找正后进行整个汽轮机组的寻找正轴系工作。找正时以各轴承标高为基准2 号抵押转子的前后轴颈扬度值相等而方向相反。这里要特别注意1 号低压转子、高中压转子、发电机转子及励磁机转子的轴颈扬度,这些是个对轮中心及张口是否合格的保障。因为高中压缸的重量会对低压转子轴颈扬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高中压缸未就位前应使低压转子调阀端轴颈扬度数值比电机端大1格-2 格。安装阶段中数据可能会有略微的变化,在轴系找正中当全实缸状态和半实缸状态有差别时应以全实缸状态为准,在汽缸试扣大盖时进行全实缸的轴系找正复查工作。

4、汽缸及缸内部件中心找正

为了确保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应该根据相应的设计图纸来对汽缸内部以及外缸进行找正, 确保转子于隔板的中心能够重合。一旦不能够使汽缸的内部和外部的中心保持重合那么由于空间分布不均匀, 导致空间内部的蒸汽在泄露的时候不均匀,导致震动。安装过程当中机组处于冷却的状态,而机组一旦运行,随着温度的升高,势必会产生膨胀,从而使汽缸的中心出现变动。因此在安装的过程当中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 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转子和汽缸之间的偏离。

5、通流间隙的测量与调整

机组隔板的组成为高压、中压、低压隔板,高压隔板、中压隔板分别镶嵌在高压和中压隔板套上。而低压隔板的镶嵌较复杂,电端1 级-3级隔板镶嵌在电端隔板套上、调端1 级-2 级隔板镶嵌在调端隔板套上,其余低压镶嵌在低压1 号、2 号内缸上,且不可单独取出。一般来说轴向通流间隙不是调整的关键,但是由于这些尺寸在厂内总装时往往只作初步调整,所以现场调整成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检验我们采用的是滚橡皮膏法。如果径向汽封间隙大,我们只要在汽封被弧处铆点即可;但是如果径向汽封间隙较小,那么要打磨两隔板间的间隙难度就要大了。

滑销系统间隙调整:汽轮机在正常条件下运行时, 缸体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热膨胀较大,同时,由于高中、低压缸分段布置,温差也较大。为保证汽机在热态能自由膨胀、在冷态能自由收缩,缸体中心与转子中心不产生偏移, 汽机缸体上设计了很多滑销,以引导整个机组按预定方向自由膨胀或收缩, 保证汽轮机动、静部分中心位置及各处间隙在膨胀过程中均能满足要求,以达到稳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销与销槽间隙在设计范围内,滑动面的光滑平整。

6、机组汽缸扣盖

由于机组安装工程巨大,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因此在汽缸扣盖之前应进行试扣盖,试扣盖一般安排在全实缸轴系找中心时一同进行。在汽缸安装全部完成并记录齐全后,可以提交申请,实行扣盖。在扣盖前应把所有技术资料核准一遍,提前做好扣盖的准备。在试扣盖中应准备有充足的工具及各部位螺栓以便汽机两侧多组人员同时施工,节省时间。高中压内外缸、低压内缸水平中分面大于M72 的螺栓均需要热紧,而由于螺栓热紧用的加热棒功率受到限制引起的爆管现象非常严重,应特别注意。

四、结论

发电厂汽轮机的安装涉及到多个工序, 安装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安装过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机组的震动。因此在安装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图纸来进行安装,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更改。同时还要做好安装过程中的工艺质量管理工作, 从而确保每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相关的安装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安装水平,确保汽轮机能够正常的运作。

【参考文献】

第14篇

论文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是刻不容缓。本文探讨了基础教育视野下班级管理中人文素质的构建与培养问题,意义尤为重大。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班级管理 人文素质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迫切性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气质风度等。

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奠基期、关键期,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科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浸润。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普遍注重功利性而轻人文性,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在当前我国教育落实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建和谐文明社会之际,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已刻不容缓。

1.由青少年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决定。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远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国人中出现许多不良倾向,其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如:“读书无用论”泛滥,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现象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求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意志力差,缺乏挫折意识和抗诱惑能力;自我意识膨胀,功利心强,缺少互助合作意识,缺乏责任感和荣誉感;冷漠麻木,缺乏爱心,不尊重信任别人,公德意识差;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等等。这些现象都制约当前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此缺失人文精神,何谈成才成人,又怎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由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与全面性特点,它担负着为国民人生奠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人文素质的奠基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学生成长阶段,教育要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奠定其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源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调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智育和德育发展,而且围绕生命与尊严、自由与责任、理解与宽容、情感与意志等核心,使学生对社会和自然产生人文关怀,具有全面适应现实的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4.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强化人才素质,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如美国在现代人才素质观中,提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是个人品质,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自重自信,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确定“学会生存”为主题,80年代又确定“学会关心”为主题,要求青年一代面对挑战有责任感、自信心及意志和能力,正反映了人类教育观念从适应自然与社会到关心自然与社会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自然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顺应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狠抓当前,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下一代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文素质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作为基础教育的基层承担者和实施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全面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基?

二、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要具有人文性。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无意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既具有良好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的人,着眼于培养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品德气质兼美的现代文明人。

教育理念正确,教育行为才更坚实有力。班级管理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尽可能从各方面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拥有牢固的人文科学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涵养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使其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生需要奠定坚实的生命基石。

2.提高管理者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班级管理者自身必须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值得推崇的模范。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的言谈举止、思想学识、个性风度、生活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方面良好的人文素养,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所以班级管理者既要掌握渊博的人文知识,又要不断促进自身人格完善,以良好的人文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3.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是一个有力的育人场,它体现为整肃的班容、严谨的班风、求实的学风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它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生活,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敬互爱、团结协作、民主和谐的生动局面,而且可以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大课堂。

班级管理者应注重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如张挂富于哲理启迪的班训、名人名言、伟人画像,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黑板报、班级日报或班刊,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既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又整洁雅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4.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引导主体体验。

人文素质的培养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因此还应运用活动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让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社、主办班级日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使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针对学生成长期的学习、思想、生活实际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开设经典导读课程,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利用人类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参观访问,思考体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增强其自信心、意志力和责任感,激发其家乡情、报国志,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

5.制定人文化的管理目标,加强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其目的是服务于人,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告诉我们暗含期待能够产生良好的作用。就是说如果想要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设想的目标发展,不应一味批评,而应本着仁爱精神,身怀人文关怀,加强正面激励。因此,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本意识,坚持爱心教育、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思考、比较、判断,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进取的氛围。务必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师生的赏识和关爱,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最终通过目标导向,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

6.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管理者要善于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素材,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层交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在民主和谐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