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零售业发展现状范文

零售业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零售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零售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中国零售业;发展战略;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

一、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增长时代或将结束。21世纪以来,随着连锁经营模式的迅速兴起,零售业迎来了1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连锁百强企业2001年、2002年、2003年销售额增幅分别为65%、52%、45%,开创了零售业大发展,尤其是随后几年大卖场业态独领的阶段。分析10余年的百强数据,发现百强的增幅一直呈稳步减缓趋势。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里,连锁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分别为33%、32%、25%、21%和18%。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这一趋势就更为明显。2009年连锁百强增幅仅为13.5%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8%以上的增长后,也在逐渐减速,且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调控甚至主动放慢的结果。应该说,当经济处于减速周期,行业发展的相应放缓也是必然。

(二)洗牌期间现抄底机会。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加上这一轮成本属硬性上涨、无回旋余地的特征,缺乏应对实力的中小企业恐怕这一次是在劫难逃。每一次行业出现危机时,也就意味着是其他企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零售业新一轮的并购与整合将会陆续上演。况且虽然较十年前有了明显改善,但零售业仍然非常分散,整合机遇一直都存在,且周期也会非常漫长。只要政策上没有限制,零售业向少数企业资源集中是必然趋势,这也有利于行业整合及效率提升。不过,前几次的洗牌都是大鱼吃小鱼,这一次很有可能上演小鱼吃大鱼的场景。不过,谁会成为这场刚刚拉开大幕的好戏中的主角呢?

(三)精细化正式显身手。2013年是精细化重新被零售业重视的一年。因为,当零售业高增长时代一去不返、低成本时代一去不返、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返,就到了直接拼刺刀、见真章的时候,也只有这时,精细化作用才是真正显现。而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通过后台提升利润,通过管理挖潜增效,将成为零售行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不二选择。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零售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和盈利能力。其实,本土零售企业在商品经营能力和毛利率提升能力方面,与外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这也是精细化的重点。

(四)我国零售业“跑马圈地”为主要方式的扩张已经进入尾声。零售网络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并购将成为国内外零售巨头构建全国网络布局的手段,将通过收购、整合,快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我国零售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市场态势,实现突围。

二、中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国的零售数据经过反复的统计加工而越变越大,几家典型的连锁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约为统计数据的30%,另外的70%基本上是内部批发、加盟销售以及各种类型的重复计算或非同类业态合并计算的结果,这样的统计数据并不精确与真实。

第二,中国零售业通常在小规模时都能够集中精力做营销,一旦事业稍具规模,大多会把“抢地盘、占山头”看做第一要务,策略是先跃进再后补。实际上,越是跃进就越没有时间后补,所以,到最后必然无法自控,只能顺着自己发动的机器惯性继续狂热下去,直到能量自耗殆尽。

第三,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企业都喜欢置地买房这类保值投资,但这很容易使企业失去商业机会。在经营顺利的时候,一切无碍,一旦经营失利,企业马上面临生死关头。如果零售商因经营不善或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信用危机,无论多大多高多强的“零售大厦”都将在瞬时倒塌,供应商将是零售商的终结者,这就是零售业面临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供应链危机。有些零售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发放消费券,预收消费款,零售业因此而成了“亚金融产业”,因此零售业自身也存在“金融危机”。

第四,中国很多企业在创业时齐心协力,成功后反而四分五裂。很多中国零售业没有败给竞争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分裂使企业资源分散、力量变小、能量抵消、事业萎缩,这是中国零售业想回避也避不了的一道“生死坎”。

三、解决措施:

(一)规模化经营。目前,中国零售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零售业存在一定差距,而零售行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运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规模化经营。

(二)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将悄然兴起。

(三)外资份额继续扩大。2004年消费品零售市场总量稳定增长,全年的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城乡间和区域间的结构差距继续扩大。2004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

(四)技术颠覆零售创新。通过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的优化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是一个选择。而通过专业的解决方案,零售企业的人力成本完全可以在当前基础上降低2%~8%,这已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净利。同时,电子价签、自助结账、RFID技术的全面应用将会加速普及,有些技术已经在一些卖场中出现,在卖场里进行技术上的全面创新也将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第2篇

关键词:郊区化 零售业 人口

一、上海零售商业的布局变化

根据现行行政区划,将上海市划分为中心城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中心城边缘区(以下简称边缘区)、近郊区及远郊区四个部分。核心区包括黄浦、静安、卢湾三区,这三个区全部位于内环线以内,多为解放前建设的老城区:边缘区包括虹口、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杨浦五区,各区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内外环线之间,多为解放后建设的城区:近郊区包括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四区:远郊区包括松江、金山、青浦、南汇、奉贤、崇明六个区县。其中,核心区和边缘区合称为中心城区。

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人了人口郊区化的加速阶段,根据上海市第4次、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0-2000年上海人口共增加321.67万,但核心区的人口呈负增长态势,10年间共减少69.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左右。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近郊区,10年内共增长260.2万人,年均增长6.45%,边缘区人口增长仅次于近郊区,达92.6万人。2000-2005年,由于城市改造减少了流动人口的生活空间,边缘区的流动人口在5年内减少了29,2万人,边缘区继核心区后也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而近郊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动迁基地和中低价房建设基地最为集中的区域,人口增长迅速。成为中心城区外迁人口的最主要集中地。同期。由于地价因素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远郊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地,由此吸引而来的流动人口成为远郊区人口最主要的增量。与此相似的是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2000-2005年上海中心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94%,比1995-200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降低5.06个百分点。而在郊区,前者比后者增加了0.42个百分点,其中远郊区的增长速度正逐步加快(表1)。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1995年以来上海郊区的零售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中心城区的零售业并未因此出现衰退。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5年虽然边缘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较慢,但单位面积的零售总额仍然远高于郊区,而核心区虽然人口长期呈负增长状态,但单位面积零售额始终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因此,目前上海零售业郊区化发展可以说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形成上海零售业郊区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及城市产业结构所引起的人口邓区化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采取行政划拨的方法无偿分配给用地单位使用,造成土地利用的低效率。1987后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国逐步确立了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地租规律和市场机制在土地利用中发挥作用,低收益的产业逐步从中心城区转移至地租相对较低的郊区,高收益的产业逐步向地租较高的中心城区集聚。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提出“退二进三”,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向郊区的转移,并由此带来工业企业职工迁往郊区居住。1992年起由于土地大量批租,中心城区开始建设与高地价相适应的办公楼宇和高标准住宅。再加上配合市政工程建设所需的拆迁,使得核心区内原有的居民不得不迁居至边缘区或近郊区。1994年政府开始推行住宅私有化,福利分房的取消增加了人们对自有住宅的需求,进一步促使人们迁往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人口在地域上呈现出的这种郊区化的分布态势客观上对商业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的密度有所下降,但由于商业历史悠久,属于传统的商业区或商业、居住混合区,仍是人流密集的区域,因此付租能力较强的商业设施,如目标客户为全市居民乃至来沪游客的大型百货公司和专业特色商店为了保证客流,仍将驻扎在交通较为便利的核心区。而对于付租能力不强,且以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销售日用商品为主的零售业会跟随土地价格的变化和居民的迁移向郊区扩散。

(二)居民出行方式

在美国,随着人口及产业郊区化的逐步深入,郊区零售业发展迅速。由于郊区人口密度低,消费者多自驾汽车购物,加上地价便宜,美国郊区的零售业以占地面积很大的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为主。这类购物中心兼具购物和休闲娱乐的功能,且连接高速公路,附带大量停车位,非常符合美国人的出行方式,因而能够吸引到周边乃至全市的居民,加速了零售业的郊区化。与美国相比,上海的私人汽车拥有量还很小。人们出行主要依赖于公共交通。这样的出行方式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上海中心城区。尤其是核心区的商业建设:另一方面阻碍了零售业向郊区的扩张。上海目前63%的市级商业区集中在核心区。核心区建设于解放前,商业历史悠久,公共交通发达。方便的公共交通和商业区内“一站式”购物消费体验使核心区的零售网点不仅能够吸引全市的居民。还能吸引来沪的游客,促使有资本实力的商家纷纷在该区域落脚。另一方面,在目前上海郊区的公共交通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出行方式使得现阶段上海郊区零售业的主要客源为周边居民或中心城区少量的有车一族。阻碍了近郊区较高级别商业中心的建设,造成大型超市成为郊区社区商业的中心商业设施。

(三)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耶茨(M.Yeates)和加纳(B.Garner)认为消费者购物有三种方式:(1)单一目的的购物出行,指为取得一种货物或服务到达一家商店的购物行为;(2)多目的购物出行,指为购买多种货物而到达几家商店或几个商业中心的购物行为;(3)联合目的的购物出行,指购物并结合其它目的的出行,如上下班途中的购物,娱乐时的购物等。上海市民比较注重距离、价格和商品质量。其中距离。即购物的便利性为首要考虑因素。上海居民目前出行方式中频率最高的是单一目的的购物出行和联合目的的购物出行,主要的消费场所是住宅区周边及上下班途中的普通超市,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等为主。接下来是多目的购物出行,消费场所是商品种类齐全、价格优惠,且具有班车服务的大型超市,出行方式以自行车和公交车(短途)为主。百货店及大型购物中心购物的频率最低,出行方式以轨道交通和公交车为主。这样的购物习惯促使零售商在住宅用地较多的郊区开设服务周边的普通超市、大型超市以及服务本区的百货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零售业向郊区的扩散。

第3篇

【关键词】连锁百强 中国零售业 发展现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的排名,随着近年来连锁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连锁集团内出现了多业态经营、直营与加盟并存、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交织、多法人主体营运等特点。

今年连锁百强的改进,一是在统计口径上,上市公司按含税口径计算,与年报数据有所不同;上市公司外,非上市部分要求按业务分拆销售额和门店数;企业内部配送业务不重复计算;加盟店销售超过整体销售50%的,不在“连锁百强”中排名;剔除批发市场、生产资料、经营场地交易额等。二是专家参与,对出入较大的数据进行调查与评估。

针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的排名与以往中国连锁百强排名,特别是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排名相对比,可以分析出目前中国连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为中国连锁业的继续发展探索新的方向。

一、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百强排名可以分析出中国连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连锁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

受到中国政府实施拉动内需政策的影响,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供应的商品极大丰富,使得连锁零售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同比增长15.50%;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0%;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226亿元,同比增长17.1%;20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增长14.6%。由此可见,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给连锁零售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大型零售业仍居于中国零售业主导地位。

近几年零售业的发展,一些大规模的连锁企业已在全国形成,如苏宁、百联集团、国美电器、华润万家、康成集团等。这些连锁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效益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地位日益凸现。从百强排名可以看出,这些大型零售业近几年一直处于排名前列,引领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240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中国连锁百强榜首,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润发)分别以1220亿元、1175亿元、941亿元、725亿元的销售业绩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百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为33亿元,比2011年最后一名的25亿元提高了30%。这些企业的成功除实行连锁经营的方式之外,在业态上选择了超级市场这一新的形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三)不同业态不同区域呈现结构性变化。

以百货为主的连锁企业和以快消品为主的连锁企业,总体销售增幅分别为10.3%和9.8%,均慢于百强总体增幅。便利店的门店数量增幅相对较快,整体有12%的增长。20家主要外资品牌总体增幅为11.3%,略高于百强总体增幅。

从区域情况看,一二线城市放缓,三四线则快于一二线的发展。在百强企业中,我们在一二线和三四线企业中各选十家典型企业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一二线十家企业的平均销售增幅为6%,门店数量平均增幅为2%;三四线十家企业分别为18%和17%,均明显高于前者。2012年百强新上榜企业10家,其中近半数为三四线企业。另外,百强企业的差异化也更加明显,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有的企业销售和利润仍然大幅提高。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团队能力强、主业突出、有较强的区域优势。

(四)销售渠道分流,出现多渠道经营模式。

近几年,网络零售对传统零售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最初的图书音像、家电、数码3C,到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再到家居、食品,网络零售不断挤压实体零售的市场份额。面对压力,传统坐商纷纷发力电商。传统企业利用自身在商品渠道、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营探索。2012年百强中,有62家开展网络零售业务,比2012年初统计的59家增加3家,但在2012年百强中,有三家企业暂停了网络零售业务,实际新增6家。62家企业中销售过亿元的达到9家。

二、连锁零售业发展对策

(一)连锁零售业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十二五”时期为实现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拟实现的目标为:构建保障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业,实现流通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跃;完善与健全流通业法律法规,以此为依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要做大做强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流通业的一次革命,通过对经营要素的集聚产生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成本、让利于民的目的;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有效实施,重点支持30-50个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包括培育大批发商、发展多元化零售业、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培植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规范商品交易市场、健全与完善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回收网络等;培养流通业人才、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强对流通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流通人才,对流通企业职业经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以期实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提升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受到成本上升的约束。

成本方面,依然主要是房租和人工成本两个方面,总体上升幅度较快,百强企业平均在15%以上。十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以及国家《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称,“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达13%以上”,为人工成本增长设定了下限。在房租成本方面,2002-2005期间(零售全面开放初期)是企业开店最快的时期,有一部分门店的租期是10年,这两年集中续租,租金将会成倍增长。

2012年百强中,近半数企业利润增幅在0-5%之间,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亏损的企业明显高于往年。2011-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发展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到各连锁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张,但也使得各连锁企业在减缓市场规模扩张得同时,更多注重各门店经营管理内涵的建设,以求稳中做实。

(三)销售增幅减缓,效率有待提升。

较高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消费者更加理性的消费,消费意愿也由此受到抑制,直接导致各连锁企业销售增幅由此减缓。同时快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冲击传统的零售模式,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是连锁零售业销售减少的原因之一。此外,各连锁零售业促销手段的常态化,也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保持在稳定的频率波动,不会出现销售的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2012年,连锁企业经受了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企业普遍感受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不足。但同时,行业也迎来了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发展机遇。根据协会对百强中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将2013年的销售增幅定在5-10%,企业整体对2013年谨慎乐观。

2013年必将是连锁企业发展的变革之年,连锁企业将真正开始转变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继续发力多渠道(全渠道)经营,优化供应链,提高消费者体验,使行业发展真正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效率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向内涵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博.我国本土零售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6).

[2]俞晓松.“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