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档案管理的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虽然档案管理对医院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工作性质属于行政类,与医院主体医疗性质不同,在许多医院中,普遍存在着做好医疗服务即可、行政类工作不重要的观点,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度重视。在这种环境下,大多医院档案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基础,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持续、有效的开展,管理混乱、档案丢失等问题都较为常见,严重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效果。
(二)档案管理的制度存在缺陷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就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而言,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首先,责任制度不明确,没有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管理人员行为较为散漫,缺乏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拖沓、迟滞,工作效率低下[1]。其次,制度落实度较差,部分医院在档案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但在实际当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监督,档案管理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法,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也给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造成阻碍。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
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水平高低决定着档案管理的水平。然而,在实际当中,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在各个医院中普遍存在,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是由护士、文员等其它岗位转职而来的,没有专业、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的各个工作环节并不清楚,只是通过摸索、总结来完成工作,既无法保证工作的可靠性,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四)档案管理的设备、方法落后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为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向临床、药物和人员等方面倾斜,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挪用档案管理方面的经费,导致档案管理的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档案柜陈旧、档案室简陋,缺乏良好安全防护措施,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此外,在档案管理方法上,依然有许多医院采取传统的手工、文本建档管理方式,信息化水平较低,既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档案管理效率、准确性。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方法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档案管理的地位,树立全员管理理念。首先,从领导层来说,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负责小组,给予档案管理足够的支持,与其它部分进行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发生的问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进步。其次,从基层人员来说,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完成档案管理的相关任务,总结工作经验,改正以往不良工作习惯,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积极意义,使档案管理朝着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2]。
(二)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创新管理制度。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借鉴现代管理模式的经验,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搭档创新,制定符合医院需求的制度模式,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次,明确责任制度。责任制度是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明确的责任制度应当将档案管理的相关责任划分到具体的岗位、个人身上,激发人员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使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完成档案管理工作。
(三)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效率、准确性大幅度提升,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重视的内容。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加强硬件设施的引入。在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对存储空间、硬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大在设备方面的经费投入,购置计算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便捷手段。其次,强化信息化技术使用。信息化技术应用是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有效措施,医院档案管理中,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将所有档案信息纳入到此平台中,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传输,对档案查询、使用有着重要作用。
(四)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在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其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程度都显著提升,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十分必要[3]。首先,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先进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的掌握水平,提升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从而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建立考核与评价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质等展开考核与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结语
关键词:基建工程 档案管理 方法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建工程项目得到大范围的开展,大量的基建档案成为档案管理人员所关注的重点。尽管国家在基建工程的开展中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基建档案的管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基建档案作为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发展基建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
一、基建档案的作用
基建档案作为档案的一种,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图纸以及相关的音视频文件等,基建档案的出现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施工管理文件。基建档案作为施工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过程记录的重要数据,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检验、竣工验收以及日后的维修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是相关部门管理的重要档案。对于基建工程而言,是社会发展、单位水平提高的重要提现,同时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基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档案的形式对建设过程进行规律、系统、规范的记录存储,可以为以后工程项目的发展以及过程中问题及时的解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系统完善的基建档案作为作为技术人员成果的提现,有助于增强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单位自身档案管理以及施工水平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对于基建工程而言,项目的开始都是根据统一的建设任务书以及总体设计进行的,整个项目作为几个单体项目的综合,在项目预算上进行统计评估,行政管理上具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由于不同的基建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相应的基建档案本身的技术水平、技术要求以及档案管理的难度都有区别。基建档案作为工程初期阶段招投标、文件编报、工程施工、竣工检测等不同阶段的最为完整的记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资料依据,更是有关建设单位维权以及相关单位维护合法利益的保障。为了促进基建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基建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收集、分类以及整理,从而有效加强基建档案的实用性,为后续基建工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基建项目开建的初期,需要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考察审核,在项目前期需要作出符合需求的可行性研究,做好选址以及土地规划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用以往的基建档案作为建设依据。此外,基建档案更是工程后期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和材料凭证。因此,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基建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上所述,基建档案作为基建工程最为完整详细的记录,对于工程后期的完善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建档案真实有效的体现了基建工程在施工以及管理中的全部过程,加强基建档案的管理和归档,不仅仅有助于后期工程建设,更有助于促进对基建工程的监督。对于工程事故的处理,基建档案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事故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以及技术依据。因此,加大对基建档案的管理力度,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维护人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为了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基建工程的管理体制,明确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基建档案的管理标准,这也是对传统基建档案管理的挑战。基建档案本身具有工期长、环节多以及涉及部门较多的特点,因而基建档案也就比一般的档案复杂,只有将基建档案的管理系统化,才能有效完整的做好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实际档案管理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工程进度,很多单位没有给予基建档案管理足够的重视,进而出现了基建工程建设与基建档案归档不协调,甚至由于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的基建档案的遗失和损坏的情况。
其次,基建档案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分管领导以及材料管理员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基建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固定,从而造成基建档案管理的不连续,档案管理责任没有具体到人,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对基建档案重要程度的宣传力度,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责任人专业水平的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程序,做好基建档案的归档工作。因此,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意识非常重要。
再次,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需要优化完善。新时期的基建工程与传统的基建工程存在很大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基建工程的规模,工程建设周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也存在很大区别。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开发建设的需求,就要不断及时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设立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水平,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提高对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促进档案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统一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标准,统一有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加大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制定完善有效的措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基建档案管理的方法对策
首先,树立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进而实现现代档案管理的市场化和信息化,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保证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基建工程建设各级领导以及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基建档案的管理水平。加强档案管理有关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之间的配合。明确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快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科学管理意识,保证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其次,完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对于传统的基建档案管理体制而言,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基建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在现代基建档案管理中,需要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建立合适的工作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设计专门的基建档案管理档案,明确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促进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根据国情和单位基建工程情况以及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实行基建档案现代化专业管理模式,制定基建档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档,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
再次,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基建档案业务工作是基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严格按照基建档案管理程序、标准进行档案管理和保管利用工作。加强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基建工程各阶段相互衔接,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可能影响其他阶段工作的开展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所以,制定基建档案收集范围、归档质量要求、归档时间等规定的具体分解图表,抓住工程关键阶段进行收集,档案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贯彻落实基建档案工作的规定和措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基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建设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开始基建文件的收集、整理、审查工作,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项目文件的归档、验收工作,从工程建设源头控制基建档案管理质量。
最后,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增强档案工作思想、政治、文化等素质。档案人员了解基建工程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建立完善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体系,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
总之,在新的时代,紧密联系改革、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基建档案工作自身价值,才能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基建工程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梅. 如何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J]. 咸宁学院学报,2009,02:124-125.
[2]张莉. 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20-21.
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医院档案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相关的管理,但是目前大多医院所聘用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是该专业毕业的,普遍存在档案知识不够丰富,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不够强,在管理的过程仍然会出现相当大的失误现象[1]。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问题往往是医院管理过程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部分,加上管理人员在学历、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造成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不太均衡的现象,如部分人员表现较好,而小部分人员缺乏专业导致部分工作完成不够完美,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档案管理的模式不够完善
绝大多数的医院在档案管理这一块上并未制定出符合自身医院档案管理的合理制度。通常医院都采用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档案的处理方法,如人事档案由相关的人事部门负责,医疗病例方面的档案由相关的医疗病例部门负责,而并未成立单独的档案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失去了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这样各部门在某一环节上的脱节不仅会导致信息资料收集的效率不高,而且往往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资料的不全,不利于整个医院的管理。
3.医院管理者档案管理意识较差
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医院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是医院管理的侧重点,而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往往缺乏意识和重视度。管理者对档案管理意识的淡薄会严重影响工作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很多工作者常常采用敷衍了事的态度,在处理档案上不够重视,工作马马虎虎,这也是很多档案出现资料的不全的主要原因。
4.档案管理水平低下,档案缺失严重
用房紧张的问题时常会造成医院一再缩减档案管理室的面积,大多数的医院档案管理室比较狭小,空间往往不够用,使用起来不方便。管理水平的低下制约了档案管理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医院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医院收集整理档案资料仍然采用手工的形式,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并未在医院档案这一领域被完全推广。手工收集资料,不仅会造成效率较低,而且会导致资料缺失严重,完整度不够。
二、新医改下改善档案管理的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日益深入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医疗事业的改革,在这样的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改进档案管理的方式,以适应并帮助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匮乏和素质的高低不齐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医院应尽量的采用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也要加强部门成员有关知识的培训,不断地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使其工作和管理能力与时俱进,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培训的同时还应重视激发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喜爱,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在工作中适当的增加鼓励和奖励的政策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强大的档案管理队伍。
2.改善现今档案管理的模式
档案管理受到原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创建一个新的档案管理部门,可有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部门中可以根据其他部门的区别和需求分为病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几个不同的小部门,形成独立化,系统化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避免资料的缺少安全性的问题。在成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要学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适当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在档案人力方面的管理和档案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以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2]。
3.加强医院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
管理者的一举一动牵动并影响着工作者的行为,当管理者重视,加强档案管理时,工作者也会落实要实处。因此,管理者的档案管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普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是改善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
4.更新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信息化
如今,信息化已经渐渐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信息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高效化,系统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医院的需求已经强烈的要求档案管理方式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医院自身而论,建立一个强大的档案网络体制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3]。同时也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档案资料保密性的建设。当然,在这一环节中,对管理人员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有关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总结: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必须随着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帮助医院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现在的档案管理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医院应学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有效的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保证医院整个发展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秀良.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科技资讯 ,2011年(第6期):219-221
1.及时性。档案的可靠性取决于其结构的完整程度以及其形成过程的控制程度。在考古工作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一些相关的原始档案,对这些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与考古工作进展在时间上保持同步、在范围上保持一致,即对考古工作的每一阶段、每个工作环节所产生和形成的档案材料,都要及时进行系统收集、规范整理和归档管理,使其与相关的考古工作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系统的档案记录。比如,在发掘中对浮选土样进行取样工作时,必须及时的做好取样的标签,记录下所取土样的容量、在探方中的位置、所属单位、采集者和采集日期等信息,并在每天的探方日记中做详细描述,这些工作都与取样工作同时进行,不可滞后。
2.更新性。考古工作中的档案管理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工程。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到之后的实验分析和文物保管等过程中,虽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严禁改动任何原始记录,但是当有新的数据时,对档案资料必须随时更新和补充。所以,要随时跟踪管理,做好考古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并统一按照规定的顺序整理建档,形成资料库或电子数据库,便于统一管理、检索、查询、数据的扩充和数据库的升级。
3.多样性。由于考古遗址的不可再生性,且限于科技水平等限制,考古工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总会或多或少地忽略掉一些当时尚未认知的信息。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破坏是在所难免的,考古工作者为了将破坏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资料,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石器分析、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考古手段应运而生。这也就决定了考古档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有文字记录、图纸、照片、拓片、录像、电影胶片等等。考古档案的多样性,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二、考古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如何对田野考古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其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主要有赖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以及资料的获取、移交到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
1.加强考古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档案管理人员构成不能都是考古学专业,应有理工科或档案管理专业,首先必须具备专门的档案管理技勤人员,由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来负责档案的点收、立案、编目、典藏、清理、转移、销毁及应用等作业执行。实现考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的途径,一方面可以从高校引进档案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招聘上提高档案、计算机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占有比例;二是加强内部档案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应在保证内部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基础上,鼓励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会议,如每年举办的档案计算机管理培训等,让内部档案人员拓宽专业基础知识。在考古工作结束的一段规定时间内,由档案管理的专门人员对所有考古档案进行集中归档整理。
2.加强考古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要加强考古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化,首先要指定系统的管理制度,要在考古工作开展之前,对资料进行规范统一要求,如记录本的规范统一、图纸规格的统一、摄录像及照片的统一等都应有科学规范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为规范管理提供保证。其次,为避免档案移交拖欠现象,除建立严格的档案移交制度外,应把考古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督促各考古部门及时将考古发掘材料和勘探材料移交到档案室。所有移交资料进行复印,移交2份为宜,分别为主件、副件,主件应统一装订成册入档案室收藏,副件可分类保管,以供借阅。再次,档案人员对考古档案资料进行归档分类。一般来讲,专业—课题、课题—年度、年度—项目等三种分类法都比较适合。第一种适合于考古学文化体系比较完整、研究比较深入、具有宏观性质的档案管理;第二种是第一种的简化模式,它适合于研究不太深入、具有微观性质的档案管理,一旦研究深化,体系完整时,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前者;第三种分类法最为简单、方便,一年一归,但查找、利用时稍显复杂,若能采用计算机档案软件进行管理,则此类方法较为合适。最后,要维护各种形式档案的实体安全和内容安全。对于传统的纸质载体等考古档案资料,要及时对纸质文书档案、照片、图纸等逐步实施数字化处理,对文书档案实行电子录入,对原有的绘图、摄影等考古资料可使用专业的图像扫描设备进行保存,从而避免彩色显像染料等信息载体的物理衰变,以便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且防止纸质档案因时间关系造成信息流失。对于电子考古档案资料,要依靠科技手段等实现档案资料的管理,需要注意电子考古档案的安全问题,做好电子考古档案的防磁、防机械损伤、防写等物理防护措施,建立电子考古档案的备份系统,并对电子考古档案实行访问权限控制,保证电子考古档案在内的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与此同时,在考古工作中逐步推广考古记录的数字化、规范化软件的使用,比如田野考古中的考古绘图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全站仪绘图。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医院档案除了相关医疗文件外,还包括医院医疗工作记录以及相关发展材料。医院档案是医院在长时间发展中不断积累、存储下来的宝贵材料,能够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医院借助档案资料,能够了解一系列详细的医疗信息,能够更好地了解医院在不同工作上的实施情况,提高医院医疗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他们错误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够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也无法明显推动医院的向前发展,因此十分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均比较少,造成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得到提高,整个医院的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二)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不管是企业还是医院,要想顺利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管理也不例外。医院必须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然而,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医院均按照自身理解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未能针对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形成统一的认识,达成一致的要求,也未能制定出统一化、系统化的管理标准以及管理制度,不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医院档案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在档案管理手段上相对较落后,部分医院仍沿用的是手工收集档案的处理办法,该方法在信息检索量上相对较少,此外,由于分类相对较繁琐,很容易给档案收集以及利用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推进,部分医院开始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开始应用一些先进的网络技术,然而,医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还不够普遍,相关人员对于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导致医院的档案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改进医院方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重视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档案管理观念
医院必须要重视相关宣传工作,让医院工作人员均能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发展的推动意义,使其明白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医院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为医院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鼓励医院人员主动改进管理工作。医院管理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医院在选拔任用档案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专业对口,确保录取者具备较强的档案管理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新进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医院必须要综合分析本院实际发展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医院应不断完善本院档案管理工作手册,针对档案管理部门内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和义务进行进一步明确,保证责权清晰,促确保不同岗位人员均能够各司其职,有效完成本职工作。此外,医院还应该不断完善相关工作考核制度,针对工作考核具体标准给予明确,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医院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档案管理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综合分析新医改的基本目标,医院必须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医疗卫生制度,同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保证广大人员群众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而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医院必须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引入各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技术,构建属于自己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近年来,我国的医院卫生事业日益发展进步,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科研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同医院在科研水平上的差距仍比较大,很多医院在具体科研内容方面存在重复现象,医院对于科研结果的转化力度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导致医学科研无法得到很好发展。针对以上现象,医院可以通过医院科研档案信息共享来克服上述问题,促进医学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有效发展,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因此,医院必须要不断加强相关软件建设,同时推进医院配套硬件购置和建设工作,为档案信息化的实现提供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医院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档案管理观念仍较薄弱,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必须要加强相关宣传工作,鼓励医院人员建立起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其档案管理积极性;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均有章可循;不断改进医院档案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传艳.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
关键词 农民家庭 健康档案管理
资料与方法
构建硬件网络: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标准要求,江夏区作为远城区试点单位,合理规划布局、统一标志标识、保证房屋面积、添置医疗设备、购置网络设施等。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在区卫生局建立中心服务器,区财政局、各服务中心、各服务站等终端都通过VPN方式连接到区卫生局,实现日常业务动态管理。
更新服务内涵: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广泛发动,调动医务人员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制定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动员村乡两级医务人员,责任到人,分片包户,逐步入户体检调查,建立全覆盖的农民家庭健康档案(包括农民身份证号码、医保号码、电话联系方式,健康体检资料、就诊记录等);将农民的健康资料输入计算机,按村、组、户建立起树形结构的农民健康档案,作出农民健康诊断,评估农民的健康情况,预测农民的健康支出,预约提供健康服务。
优化分析方法:利用同步远方社区软件,将农民的健康资料自动化汇总分析,采用纵向到底〔省、市、区(县)、服务中心、服务站、村、组、户〕;横向到边(卫生、财政、医保、农合、疾控、妇幼、政府等部门)的原则,实现网上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网上评估等功能,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
保证社区资金及时到位:各级财政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财政专户,建立资金帐,补助及专项全部直接到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各服务站通过报帐制,财政和卫生主管单位,利用同步远方社区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在网上通过对各基层单位的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内容实行考核,对各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相应的考核分值。
结果与分析
调整院内科室设置:通过创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调整院内的科室设置,将原来科室改成新型的全科诊室,设置了处置室、治疗室、观察室、抢救室、健康档案管理室、健康宣教室、康复治疗室、心理咨询室等科室,有效利用原有的房屋、设备、使科室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农村农民新的健康需求。
优化医务人员结构:由于科室重新设置,服务职能改变,服务内涵增多,医务人员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为适应新的服务职能,医务人员通过自学、培训、考试等,成为了新型的全科医务人员,他们可以全方位地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心理咨询、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医疗卫生服务。
增加公共服务内容:原来的分院、门诊部等过去只单纯提供基本医疗。创建服务站后,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将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管理等纳入了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中,将基本治疗真正转入到以预防为主,健康关口前移。
改变医疗服务模式:过去的医疗模式是坐等农民上门就医,被动治疗农民的疾病。由于健康档案的建立,村乡两级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健康诊断,上门服务,提前预约就诊,这样进一步融洽了医务人员与农民的关系。利用新合作医疗保险,凭医疗保险病历和卡号,直接在农民就医过程中减免医药费用,让农民直接受益,从而增加农民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评估预测农民健康:由于建立了农民的动态健康档案,使医务人员可以对农民的健康状况做出健康诊断,评估农民的健康水平,分析农民的疾病构成、预测农民的健康支出,从而为财政投入、医疗保险报销比率、农村卫生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讨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农民的健康保障系统的建立成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要尽快地建立农民的家庭健康档案,提供预防式、家庭式、康复式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送到农村,送进村,送入农户家中。构建和谐农村,维护稳定国策。
建立村乡两级家庭式健康服务网络体系:新型的卫生服务是积极的卫生服务,不是消极地等待病人来求助。因此,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双方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农民的健康管理也一样。江夏区在创建新型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中,通过科室调整设置、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服务内容、改变服务模式、建立农民的健康档案,初步建立了预防式、家庭式服务的农村村乡两级服务网络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社保档案管理;思路;方法
一、社保档案管理中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点
(一)社保档案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有效。
(1)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要完整、真实。对于新增参加社保的人员,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或新增的就业人员,在参保登记过程中我们要以户口本或身份证作为认定年龄的唯一标准,户口本与身份证的年龄要一致,对与有争议的我们在参保时必须进行确认,按规定流程进行核查。(2)流程做到合理有效。对于所有参保人员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我们必须做到有经办人、审核人,最后领导签字予以确认,真正做到一岗双审双核。如何有效防止参保数据造假或伪造出生年月造假是作为社保经办机构需要重点预防的地方,我们需要进行重点监控,做到及时有效的记录。
(二)社保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资料必须做实,不得擅自修改。(1)所有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必须要完整,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参保人员的身份合法。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一些没有招工手续的参保人员,这部分人员的档案主要是由社保经办机构根据业务需要而自行组建的纸质档案资料,这样的档案非常不正规,所以我们应该从起初对档案进行完善、做实,才能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社保经办机构建立的档案资料需要对参保人员负责到底,避免给参保人员带来损失。(2)所有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统一归档,不得缺损妥善保管不能泄密。社保档案资料属于参保人员一生的社保档案资料,档案里面保存了参保人员完整的个人信息,记录了参保人员的一生需要保管的时间长,我们为了有效避免参保人员的利益遭受到损害,一定要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不得泄密,保护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3)所有参保人员的档案要与电脑数据一致,不能有出现偏差,保证参保记录的完整。社保的纸质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它记录了参保人员的真实情况,必须与电子档案一致,如有出现异议,势必对参保人员照成不便甚至是损失,社保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账实相符,才能保证参保人员的个人权益不会受到损害。
(三)社保档案要保证合理、有效的利用。(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员流动性逐渐加大,跨地区人员变动的情况越来越多,使参保人员在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工作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社保转移成为了工作的重点,社保在转移过程中,接续手续显得非常重要。有部分参保人员在档案转移的过程中擅自涂改数据,特别是纸质档案资料转移过程中类似现象时有发生。当然,如果想有效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我们作为社保经办机构需要使用先进的方法,才能有效杜绝档案造假。例如社保机构的档案管理要做到全国联网,为参保人员制定难以涂改的电子档案,这样才有杜绝档案在转移过程中造假,以确保国家经济不会遭受损失。(2)本地参保人员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要一致,在退休的时候要依据这两者档案对参保人员应该享受到的待遇作为衡量标准。每年,社保档案管理机构要对参保人员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比对和确认,便于日后作为参保享受待遇的重要依据。
二、分析社保档案管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1)提高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为参保人员提供全面保障。国家应该提高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作为社保的领导要及时解决社保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社保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这样才能解决社保档案管理中人员缺少、资金不足、档案库紧张的问题,为完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以及责任感。(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参保人员积极服务。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了解档案管理政策、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做为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及时掌握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具备计算机实操能力。为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我们要进行严格把关,聘用一些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上岗后还要对社保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到其他县市单位进行学习取经,努力提高社保档案管理队伍的现代化水平,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社保档案管理队伍。(3)利用网络数据的优势,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加强社保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保档案资源数据库,把单位和个人参保的档案的“死信息”演变成“活数据”,服务于社会保险业务工作。
三、总结
社保档案包含了参保人员一生的信息,社保档案管理与广大群众关系密切,因此社保的档案管理是我们以后社保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份社保档案,保证档案真实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建立电子档案,保证参保人员的利益以及保护国家经济不受损失。社保档案管理要做到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确保社保档案管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保证国家安定繁荣、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风险控制;方法
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由于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面临着风险。因此,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定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点,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电子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8(1)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
引言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研究的理论性基础。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医院应根据新医改中提出的要求,树立新的档案管理思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这已经是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急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其次提出了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1.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1 缺乏较强的管理观念,档案实际利用率有待提高
到目前为止,医院中依旧有部分职工尤其领导者,未树立起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只对经营予以高度重视,完全忽略了档案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员工和领导者觉得档案工作有没有无关紧要,未充分认识到其在医院管理中具有的作用。由于他们对档案没有过多的重视,最终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档案实际利用率难以提高。
1.2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
一直一来,在医院各项管理中,对医疗技术工作者的素质提升有着高度的重视,而在档案管理人员方面,没有制定相应的计划与要求。医院中多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非专业出身,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学历也较低,档案管理知识了解的不足,更有甚者之前所从事的职业与档案管理沾不上一点边。所以,他们无论在专业素质还是在文化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日常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者们没有多少的进修机会,根本得不到系统性的档案知识培训,最终造成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发展,毫无创新与活力可言。
1.3 硬件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部分医院中由于缺乏医疗用房,经常会缩小档案用房面积,这与档案保管标准规范不相适应。同时,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技术不够先进,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虽然,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得到普遍使用,促进了医院管理手段的进步,但是,很少会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仍有部分档案工作采用的是手工收集与检索,信息量较小,对于档案的收集、开发与利用极为不利。
2. 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树立良好的管理观念,加强宣传,促进全员档案意识的形成
档案管理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属于核心组成部分,医院应做好档案管理的领导工作,将其归列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范畴中,将其作为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医院业务建设统一规划和发展。另外,可采用诸多的形式,如参加相关会议、宣传典型事例等来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此让医院上下级干部与职工均意识到档案工作具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充分认识到档案和自己平时的工作乃至生活间的紧密关系,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树立起良好的档案意识。
2.2 培养一批专业的档案人才队伍,提升职工的业务素养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好坏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想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健康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定期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必要的教育,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实际中,可采用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诸多的方式将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与知识水平全面提高,同时,还应把档案人员的培养归列到医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对档案管理工作与业务发展予以总结,以确保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也应积极的对自身业务能力进行培养,实际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始终以主人翁的态度良好的服务和科学安排医院相关活动,将档案管理工作、医院医学科研、经济建设、管理工作这四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好临床医疗、科研工作。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拓宽思路,不断创新,提高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以及接受力。
2.3 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突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新医改的主要宗旨是始终以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性质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基础医疗卫生制度,良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医院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现阶段,在医院整体费用中,患者的医疗检查所占比例较大,唯有建立患者档案信息共享(涵盖了病例、病理影像资料),才算得上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着想,进一步减少医疗费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医疗科研投入力度,不过医院中依旧存在着科研能力不均衡、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等现象,对医学科研发展极为不利。而如果医学科研信息能够共享,那么,就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促进医学科研快速发展。
医院要想构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就应购买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匹配的软件与硬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储存医院中的各项业务以及形成方面的档案,便于需求者的查阅,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另外,还应构建完善的检查系统,以确保相关人员查阅资料时的快捷与准确性。因此,医院必须加强档案管理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积极进取,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对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为医院档案事业做出相应的贡献。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起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激发全员的档案意识,积极配合协作,就能够实现新医改中所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立群. 运用医院信息平台实施档案管理.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9)
[2] 周秦.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N]. 闽东日报,2010
[3] 张东青. 略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N]. 江苏法制报,2010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是记载医院发展历程的历史资料,是医院在一系列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资料文件,主要是工作记录、文件、图表、音频和影像资料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医院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特殊工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特性。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右皆焊飨罟芾砉ぷ鞯目展,为医院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由此看来,加强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研究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为后续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医院的建设发展,是医院各项经营活动的资料记载。档案形式主要包括书面、影音和电子数据等形式,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但是就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整体成效不高,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单一、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发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医疗档案管理和后勤档案管理两种,其中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涵盖医院日常医疗服务中的工作情况,后勤档案管理工作则是针对医院建设和发展、内部人员管理、环境建设、水电管理、设备运行和卫生清洁等众多内容,其管理成效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的今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始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尤其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是否可以高效开展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持续发展。医院的长远运行和发展与档案管理工作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医院长远发展。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一)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医院在经营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序开展,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领导干部认知水平偏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不高,导致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此,医院应该结合新医改实际要求,深入分析医院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二)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创新。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其核心关键在于医疗服务,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医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就需要医院领导干部能够提升档案管理重视程度,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和医院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医院的动态情况,全面、准确地记录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内容,尤其是针对医疗事故和突发状况的记录,便于后续医疗服务改进参考。对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卫生管理体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卫生监督机制等众多内容,要紧紧迎合改革需要,及时有效地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
(三)创新档案管理方法。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包括在建筑设计、招投标和装修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建设发展。诸如,在医院后勤档案管理中,对医院建筑工程规划的相关文件内容管理,需要根据实际管理工作要求保管,避免资料丢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医院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特性,提高后勤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建立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电子资源优势,促使档案管理资料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促使后续医院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四)后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改进。医院后勤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同时也是医院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医院领导干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后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背景下,医院领导干部应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辅助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青.基于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探究[J]. 陕西档案,2016,31(05):35-36.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石油地质 档案管理 特殊性 管理措施
石油企业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油井在钻井,录井,测井,压裂等工作时所产生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其特点是利用率高,专业性强,指导性强。
一、地质档案具有特殊性
1.从反映的对象看,主要反映原油和天然气在地下深处存在的环境条件及其勘探开发的方案构成动态变化等等。这些状况及变化动态来自几百米到几千米的深处。在地面看不见摸不到,只能依据从地下取得的大量测试数值及少量岩芯、岩屑进行分析、判断、了解、认识。
2.从形成的材料看,主要是间接性的。所谓间接性即不论是反映地下地层、油层静态特征的,还是反映开发过程中地下油气、水及其物性动态特征的文件材料,都是认识地下油层和合理开发油气田的依据。使用各种地面仪表,仪器或通过井眼把仪表仪器下到井下深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由曲线、波形来表示,通过对曲线、波形的分析与解释才得出有关的数值和结论。说是间接性的,还因为其只反映测试面(区)或井眼附近的状况,对油田、全面整体情况的认识,则是通过推理判断取得的。它和固体矿藏(煤、金属等不同),固体矿藏开采前和开采中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动,原油则是液体、伴随它的水也是液体,天然气是气体,开采前它们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一经开发就转入多变状态,油层内渗流要变,流体性质要变,油气、水要重新进行重力分异等,所以开采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这些间接性的资料。
3.从形成的过程看,单井档案的形成过程很长。单井档案是地质档案中的主体,它不仅数量多,而且是开采过程中认识油层动态的主要渠道。因为一口井从钻井开始到不能使用为止,一般均在几十年到上百年,随着油气田的开发,每日每时都在形成重要的材料,为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和便于利用,需要随时积累,分阶段归档。
4.从横向联系上看,在使用过程中,档案与资料的关系极为密切。地下情况复杂,钻井又不可能太多,所以对新区域、新地层的认识要利用附近老区域、老地层的资料;对新钻井的认识要利用附近钻井的档案材料,这些要利用的材料既是资料(参考)又是档案,可见档案与资料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5.从利用上看,同原油生产联系紧密,利用也频繁。地下原油从钻井流到地面,钻井井眼数量及质量是影响原油生产的直接因素之一。尤其是生产井完成钻井工作后,紧接着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测井解释判断其储层情况及其位置,勘探开发部门要拿出射孔,试油然后交付生产。这一环扣一环的工作都离不开档案材料,它是决定油气井命运(有无利用价值)制定原油生产计划(试油产量)和决策的依据。
二、地质档案管理方法
1.根据石油工程的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石油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它分有管道建设、石油炼化、勘探开发、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等等。其中管道、石油炼化工程建设周期长,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工业及民用住宅、维修等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就解散,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公司档案管理人员首先熟悉石油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收集方法:
1)追踪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2)分阶段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管道工程、石油炼化工程及某些跨年度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施工、监理、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3)强制性收集。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一定金额的资料押金,直到工程完工,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单位具有—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
2.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提速增效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是为了今后利用档案资料,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石油工程档案的形成是各类建设中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程建设者、使用者利用。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近年来中石油档案管理部门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业务部门提供相关档案信息,从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总而言之,只有了解地质情况和档案管理的相关情况,才能将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2006:石油建设工程总承包指导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国家档案局,2011:中国档案8期,中国档案杂志社.
1科学系统地分类,使基建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专业化
基建档案正确地分类,是保证卷宗内档案系统整理、编目、利用及运用计算机管理的基础。高校档案管理的重点从过去的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会计档案管理转移到以基建工程建设为主的科技档案管理。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订的《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及住建部制订的《城建档案分类大纲》,结合基建工程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和特点,在保持档案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下,将科技档案分成4大类:基础工程建设类、建筑类、设备类、科研类。根据高校基本建设发展的重点,将基础工程建设类作为其中第一大类。其档案资料属于所有档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依据国标、行标,使归档基建工程文件材料规范化
结合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及住建部颁布的《城镇基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城镇基建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的标准要求,制订《基建工程文件归档规定》,对基建工程建设竣工资料中归档文件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确定了基建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并对归档的文件质量做出明确要求。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力求做到归档的基础建设工程文件内容真实、齐全、系统,其归档的文件质量符合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档案利用提供准确、完整的原始资料。
3文件的内容要求
3.1 基建工程文件材料归档内容
(1)工程依据文件。
①工程项目建议书、申请报告及审批文件、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文件、施工图和其它建设文件;②工程项目建设合同文件、招投标文件、设计变更通告单、工程量清单等;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注册文件、报建审核书、报建图、竣工测量验收合格证、工程质量评估报告;④财务文件(预算书)。
(2)交工技术文件。
①施工资质证书;②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变更单(图)、施工组织设计等;③开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工程保修书等;④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处理报告;⑤材料、设备、仪表等的出厂的合格证明,材质书或检验报告;⑥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焊接记录、管道吹扫记录、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阀门试验记录、电气仪表工程的安装调试记录等;⑦竣工图纸:竣工图应反映隐蔽工程、实际安装定位、设计中未包含的项目、工程管道与其它市政设施特殊处理的位置等。
(3)验收合格记录。
①测量记录;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③沟槽及回填记录;④防腐绝缘合格记录;⑤焊接外观检查记录和无损探伤检查记录;⑥管道吹扫合格记录;⑦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记录;⑧设备安装合格记录;⑨储配与调压各项工程的验收及整本验收合格记录;⑩电气、仪表安装测试合格记录;在施工中受检的其它合格记录。
(4)竣工图。
竣工图有:①总平面图:比例为1∶2000或1∶5000;②平面(带状)图:比例为1∶500或以标准地形图绘制;③纵断面图:比例为横向X∶1∶500,纵向Y∶l∶50或l∶100;④工程及特殊部位(重要的隐蔽工程)施工图。
(5)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各项工程的程序验收及整体验收记录)。
①工程竣工总结;②竣工验收记录;③财务决算文件(决算文件及交付使用财产总表和财产明细表)。
(6)监理文件。
①监理规划;②监理月报中的有关质量问题;③监理会议纪要中的有关质量问题;④进度控制;⑤质量控制;⑥造价控制;⑦分包资质;⑧监理通知;⑨监理工作总结。
3.2 基建工程文件材料归档内容
(1)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2)设备、管道组成件、主要材料的合格证、检定证书或质量证明书;(3)施工安装技术文件:焊工资格备案、阀门试验记录、射线探伤检验报告、超声波试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基建管道安装工程检查记录;(4)质量事故处理记录;(5)城镇基建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基建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基建分部(子部分)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基建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6)其它相关记录。
4文件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的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①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②竣工图章尺寸为80mm×80mm;③竣工图章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O6O9.3-89)统一折叠成A4(297mm×210mm),图标露在外面。
5落实规章制度、使基建工程文件从形成到归档利用制度化
高校基建归档制度的建立是确保各类文件从形成到归档一系列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使基建工程文件从形成到整理归档直至保管利用都有了一整套管理控制措施。
首先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作为工作程序纳入到基建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且它们是与建设的进程同步,即“工程立项开工与竣工资料收集同步;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资料验收同步”。只有把它纳入到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并使其规范化,才能为工程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其次、把文件材料管理纳入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各施工单位的职责范围内,并纳入到各工程计划、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度中。在进行工程验收时,文件材料是否完整、准确、真实是工程技术监督检查、质量检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验收合格的重要因素。没有完整、准确的文件材料就不算完成计划,没有质量合格的文件材料,工程就不算达标,验收就不能通过。
第二,把文件材料管理纳入到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中。明确资料管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工程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过程中各自所必须担负的责任,并进行考核。竣工资料的归档控制:为了确保已竣工的档案资料按时归档,确定了财务部门必须在得到档案室关于竣工资料已归档的签章后方可进行工程尾款结算这一内部制度,保证了竣工资料的归档率达100%。档案的移交:工程竣工后由工程承办部门编制资料移交目录,按目录清单向档案室归档,双方签章,各持一份,以示凭据。
6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基建工程数据管理现代化
为了提高基建工程及其设施的监控及管理水平,科学、准确、有效地掌握全市基建管理信息,可以建立SCADA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基建地理信息系统。档案部门配置主要以管理工程建设档案为主的档案管理系统。
(1)基建信息管理:为了准确把握地下管线信息,GIS部门在每项管线工程竣工后,根据管线竣工图现场测量并结合GPS坐标定位,形成详细、准确数据后输人到GIS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建管网分布图。对于管网改造GIS部门也及时修改,从而实现了对地下基建管线信息的全面的数据化管理。并定期对移交到档案馆的管网数据光盘覆盖更新。确保为高校基本建设提供第一手基建信息。
(2)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对已竣工的基建工程。
档案一套移交档案馆,一套由本单位保管。利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归本单位保管的基建工程档案进行微机管理,并实现了对全部室藏档案的目录录入、检索。通过导入、扫描、摄影等数码技术将一些重要文件的内容通过系统中原文管理功能存入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运用使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更有序、查询更方便,利用更及时。并且提高了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我们依据《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中基建工程著录项目完善了档案管理系统,使录入的信息更适应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高校基建在基建工程建设中只有严格执行了基建工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工程技术人员辛勤负责工作、才能保证基建工程档案从形成到归档按质按时、井然有序,才能体现基建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档案工作者只有对基建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辛勤用心服务,才能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才能为高校的工程建设、决算审计、基本建设管理、领导决策提供最准确的资料及最详实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为学院的基本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红云.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资讯,2008(10).
[2] 董宏理,韩振华.规范基建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基建工程管理水平[J].城市基建,2009(1).
[3] 刘志忠.浅析基建工程成本管理[J].城市基建,2007(7).
1.打造专业队伍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等广泛应用于档案信息的采集、组织、加工等后,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档案知识外,还有对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运用纯熟。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对现有业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业务水平,使之成为全能的档案管理人才。特别是以往沉淀下来的传统档案纷繁复杂,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配备一支高精尖队伍,加速实现传统档案到电子档案的转换。
2.加速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进程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者要正确对待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毕竟许多网络档案信息的主要来源除了在网络系统中自动生成的电子文件外,还有很多是传统档案数字化转换而来的,因此,加快传统档案资源数字转换进程,提高档案的使用效率,成为当下档案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档案部门要针对现有档案数量及结构,结合利用者的需求状况,有计划的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让现有档案实现网上传阅,使利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更多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
3.不断转变观念来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工作也由原来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如今更适应经济发展的网络方式。对于社会福利求助,基层民主政治、消防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研究档案资源,改变档案工作中的职能、性质及管理方式,让档案管理工作对领导层的决策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民政档案管理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步伐。从传统的借阅式档案利用方式转变成现今的网上共享浏览,从原先单一的档案收集方式转变成为多渠道模式,档案管理工作都需要紧密结合工作中新的改革方向,以此实现档案管理在方法、内容及服务上的创新。
4.不断加快信息化来促进档案管理数字化水平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档案工作也应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档案工作信息化是衡量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直接影响着档案部门的工作。档案信息系统的集成,为日后有效利用档案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机关的电子档案管理实行同步,让文档一体化成为现实,对于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录入,对于长久保存方便查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5.增加信息服务的意识
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档案部门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和公众需要更加先进的信息汲取方式,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一定要增加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及时迅速的转变思想,增强服务意识,迅速把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使得档案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
6.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相关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上级领导应对档案部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能够对国家颁布的相关档案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可以按照档案的类别,比如档案归档、借阅与利用、保密制度等,来进行相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并汇编成册,让各部门各岗位人员都能学习到。在进行考核过程中,可以加入档案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起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
7.注重反馈渠道
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反馈工作主要是通过档案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所以做好档案信息反馈工作主要做好下面二点,一是强化对档案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工作的能动性;二是加强对信息使用者的宣传工作,通过信息使用者反馈出更多更好的建设性意见,从而提档案信息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