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区域金融风险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第1篇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问题也日益突显。金融风险如果不能被及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将会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金融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至今还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区域金融风险,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分析研究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

1、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是一种不同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中现尺度的金融风险。其没有宏观尺度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政治风险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特征,也不完全等同于由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为主的微观金融风险。中观尺度的区域金融风险是指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也可以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传播引起的。

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的传播、扩散和放大形成的。由于微观金融风险主要是流动性和信用风险,所以具有通过信用关系和货币与信贷市场作为传播途径的特征。信用关系中主要是短期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个别机构的财务状况通过信用关系联系在一起,加上人们心理预期和选择上的差异,可能将风险成倍地放大,造成系统性的危机和损失。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资金回报率高的区域会吸引其他地区资金的流入。如果该区域的资金高回报是源于投机性的泡沫化,那么该区域会很快成为金融高风险区。这种金融风险的区域聚集效应曾数次发生,如海南房地产投机热就形成了大量至今难以消化的不良资产。风险区域聚集的根源在于资金的逐利性,但宏观政策的失误或不配套、地区政府的短视行为等都可能成为诱因。为了扶持某地的发展,中央政府会给一些优惠政策,如这些政策带来的非经营性收益过高,就容易导致投机资金的过度涌入。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或放松管制,也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区域集中。

2、区域金融风险的特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双重性。区域金融体系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方领导。一方面,区域金融的发展要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一致,配合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则区域金融风险势必受到国家金融风险的影响,会因为国家政策取向、国家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而产生风险。另一方面,区域金融体系是地方经济的支撑,与地区经济密切联系,地方政府会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侧重和管理需要制定并要求其执行地方法规、地方性政策。因此,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双重领导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复杂性。

(2)区域金融风险的传导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体金融风险在国际间的传导效应日益加强,然而国与国之间毕竟有货币阻隔、贸易壁垒,资本和商品尚不能畅通无阻的流动,危机期间,政府更是可以采取严格管制以限制资本和商品的流动。然而区域之间没有任何天然的隔绝屏障,金融风险在区域之间具有更强的外部传递效应。一方面,区域内积累的金融风险能够较好的向区域外扩散,在风险聚集的关键时期可以起到化解危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面对周边区域或全国性的金融风险,区域金融往往会受到巨大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必须将区域经济放在开放经济的假设下,关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金融稳定状况,监督主要外部传导渠道的资金流量。

(3)区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整体金融风险的爆发一般需要多数经济指标同时恶化,大量机构同时出现经营困难,单个企业的信用危机一般不至于导致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区域金融体系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局部单位甚至一个企业的经营恶化就有可能导致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所以,即使在整体经济状况还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区域金融也可能爆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更加关注企业单位的微观审慎指标和更具前瞻性的宏观先行指标。

3、区域金融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这是区域金融风险最集中,最严重的反映。首先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的另一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目前累计达数千亿元,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更低。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信托投资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比率过高,全国信托投资公司的账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不足,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区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还经过了某些形式的“处理”,真实的不良贷款比例极有可能更大。再加上一些地区银行应收未收或事实上无法收到的利息大量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严峻和突出。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之前,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这就为在某些局部区域发生金融信用危机制造了条件。

(2)市场风险。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证券市场。对于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有关部门也疏于管理,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一些地区,通过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直接改制的企业管理混乱,效益甚差而无力分红,催债的趋势日渐扩大。各类企业通过区域性金融市场甚至不通过任何机构批准,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在一些地区十分普遍,其中大多数存在到期兑付困难的问题。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和部分供销社,以招股方式变

相高息吸收公众存款,部分基金会因备付金太少已经引发挤兑风潮。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企业效益不理想,不少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券,其中许多债券是由金融机构担保或发行,到期不能兑付时,往往要金融机构垫付,企业经营风险将转化为金融风险。此外,各种形式的乱集资、变相集资和企业内部集资仍较普通,大多数到期兑付困难,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这些问题无疑进一步加大了爆发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危险,有些实际上已经是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初期征兆,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3)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方面。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以上。总资本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核心资本的充足率要达到4%以上,二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100%。三级资本不超过一级资本的28%。我国国有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差距较大,金融风险较高。但我国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并不算低,真正低的是二级资本和三级资本的充足率。所以,国有银行宜通过补充附属资本,即二、三级资本来提高总资本充足率。

(4)输入型风险。这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外或区外发生金融危机,从外部转嫁或传输到本金融区的风险,它充分反映出金融风险的“连锁效应”,或称多米诺骨牌效应。具体表现为本地金融机构对外投资、贷款收不回来形成的坏帐,或本地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在外地、国外的存款提取不到,而影响自身的资金周转。

(5)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对客户提取现金的支付能力不足。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高流动性是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事实上出现过支付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难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潜在的支付困难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如城乡信用社和部分县、市金融机构,因管理不善,经营机制不健全,不良贷款率极高,随时都会出现支付困难。一旦在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中出现挤兑风波或支付危机,就会成为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6)金融犯罪风险。一些地区银行因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金融领域内贪污、诈骗等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而且金额越来越大。目前,经济越是发达地区金融犯罪案件越多。犯罪分子内外勾结,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存单、信用证、保险单等进行资金诈骗。这些现象都说明,金融领域内的犯罪风险在我国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十分突出。

二、区域金融风险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预防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作为两个既密切关联又有区别的金融学范畴,直接指明了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必要性。所谓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活动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或表现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股价、外汇市场汇率的暴跌,货币急剧贬值。某一机构出现支付困难乃至破产倒闭,这属于微观金融风险的“单体释放”,而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一大批金融机构都陷入严重困境,并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破坏性影响的局面。只要是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着风险,只要有金融交易存在,金融风险就必然存在;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其必然性,但是只要不断地化解金融风险,就不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安全良好,全社会都受益,金融安全很差,全社会都遭殃。金融稳定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稳定。金融的稳定能够有效促进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金融体系一旦遭到破坏,爆发金融危机,不但会使一个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因此,在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局部性、区域性的金融不稳定因素逐渐凸现的形势下,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风险及其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区域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提高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水平,对于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预防机制的可行性论证

(1)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测性。分析一国的整体金融风险无法直接考察单个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只能依赖于整体统计数据,而数据的加总即使不存在统计误差也会掩盖经济微观结构中的重要联系。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中,关键企业和金融机构数量有限,我们可以单独考察具体企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而不仅是使用整体统计数据。实际上,在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中,我们以系统论的思想分析各个单位及其间的联系,因为在区域层面上,个体单位之间的影响不应忽视,而概率统计思想在此则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在区域金融风险的分析和识别中,我们可以透过总量数据研究其背后的结构突变,因而可以在总量数据显现风险之前提前识别金融风险,所以区域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测性,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提供了基础。

(2)区域金融风险的可控性。区域金融风险一般来源于局部经济单位的经营恶化。对于整体金融风险的控制往往不得不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重要经济变量,可能诱发其它经济问题,而对于区域金融风险,相应的控制措施一般不会造成整体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在治理区域金融风险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区域风险水平和风险传播途径人手。首先要争取降低区域的风险水平,以预防为主;其次是控制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播途径,减小其影响和损失。沿着这一思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有赖于风险监测指标的预警、区域金融监测当局的所能获得的授权、行动决心和经济实力。因此,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并保持其正常运行,是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只要观察即时、措施得当,区域金融风险就能够较好的得到控制,这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明确了目标。

三、区域金融风险预防体系的建构

1、目标体系的全面确立

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目的,便是使监管部门尽可能全面、完全、具体地了解影响金融安全的各种有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作用也因一国的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市场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分析风险的角度不同,所选择的指标也就不同。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框架要求对宏观

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监测。区域金融隶属于一国之中,其稳定状况不用考虑国外金融经济环境对区域金融带来的影响,只需从区域金融业自身的内在风险大小和区域外部影响因素去考虑。由于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应从金融机构自身状况、金融市场和区域经济环境状况的角度讨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建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基金公司等。金融监管体系分为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三大块,银监局主要监管银行业,保监局主要监管保险业,证监局主要监管证券业。

同时,区域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由于我国客观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和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国内各地区的金融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影响金融风险状况的各因素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充分考虑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的特色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不同特点,抓住重点,区别对待,提高预防机制的实际效用。

2、指标体系的完整架构

本文借鉴世界各国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结合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实情,从四个方面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

(1)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区域外部经济环境指标是用来说明外部环境如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企业信用等对金融运行的影响。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只是金融稳定的一个外部因素,但外部因素往往也对金融稳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情况对金融稳定状况起着重要影响,较差的经济环境会阻碍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具体包括区域宏观经济状况、区域企业经营状况、政府调控能力、企业信用状况等四项二级指标。

(2)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是从微观的角度反映银行业财务状况,主要用来描述区域银行业风险的大小。具体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和管理能力等五项二级指标。资本充足性是用来衡量银行业资本金是否充足,判断银行业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资产质量是评价银行业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盈利能力主要是用银行的收入水平和所获利润的大小来衡量经营状况的好坏。流动性指标主要用来衡量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客户提存及清偿债务。风险管理能力是反映金融机构风险大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

(3)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佣金收入增长率。成本收入比,违规案件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佣金收入增长率反映区域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体现了证券业的发展程度,指标越高说明证券市场发展越快。成本收入比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成本与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证券机构经营效率越低,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违规案件率反映证券机构经营的合规性,违规案件发生越多,说明证券机构经营越不规范,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越大。

(4)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具体包括保险深度,保费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三项二级指标。保险深度反映的是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体现了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标越高说明保险市场越发达,越有利于金融稳定。保费增长率反映了区域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指标越高说明盈利能力越好,越有利于金融稳定。如果保费增长率过低,区域保险市场基本陷入衰退,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简单赔付率反映的是区域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指标越低说明赔付能力越强,区域经济愈强。

参考文献:

[1]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2]徐璐: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J],金融经济,2007,(18).

[3]陈秋玲,薛玉春,肖璐:金融风险预警:评价指标、预警机制与实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09,(5).

[4]崔艳娟,张风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

第2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固定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文献述评

2015年10月,总理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指出:“要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近年来,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也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从金融风险成因来看,已有研究主要从金融体制、金融政策、国际金融等宏观角度以及金融机构、金融部门、金融业务等微观角度展开。

宏观视角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文献多数认为金融体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动是宏观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如刘尚希、盛夏、Castelnuovo认为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等体制转轨因素的变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叠加效应的重要原因[1,2,3]。朱波、卢露则进一步研究了新常态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指出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两个工具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下,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别呈现非对称和资产转换效应[4]。陆磊、杨骏亦指出通货膨胀增加了宏观金融的不稳定性[5]。何德旭和苗文龙、Bolton & Jeanne、Pelizzon & Loriana, et al.等指出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国家债务危机会加剧国际金融周期震荡,增加全球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6,7,8]。

微观视角的研究多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分析入手,指出资产负债比、资本充足率、利率水平、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管理机制体制的不健全是微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9,10,11]。项俊波、陈建青等则进一步指出跨业经营、混业经营以及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在促进金融市场创新的同时亦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挑战[12,1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如徐立平、张萍、党怀清等指出在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的同时,需要防止由于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或产品、以及网络操作技术等诱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14,15]。

从区域视角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宋凌峰、叶永刚则对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共部门以及企业部门是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来源[16]。肖梓光和张东、冯全民和胡松等认为个体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地区科技水平差异、信贷管理体制、公众信任危机是区域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17,18]。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发现,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文献虽然较多,但绝大部分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文献主要以宏观和微观的国家和部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研究却少有设计,而进一步研究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内容则更加稀少。本文认为受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区域性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不协调、产业结构变动、资源配置失调、地方政府债务的复杂构成等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因此,不同于单纯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模型,探索性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对敏感性进行分析。

二、研究设计、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基本假设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定价支持体系的差异,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化趋势。从一个经济独立系统来看,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方面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政治方面的战争冲突,社会方面的体制变革等。近年来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呈现区域性特征,基于此,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看,核心因素包括三个:一是实体经济状况,特别是工业企业盈利状况,该影响因素制约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二是金融Y构,金融结构包括部门贷款结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该影响因素制约着融资效率;三是区域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预期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预期

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金融的本质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是随着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相应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实体经济状况对金融市场的物质性、基础性影响,决定了其成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金融结构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不同的影响,金融资产的部门结构,即金融资产在机构部门之间的比例,制约着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的融资方式体现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其效率也具有差异性,所以资产分布结构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行为习惯、对金融风险偏好都差异,这集中体现在预期中,故预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假设2: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假设1,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归纳为实体经济、金融结构和预期三个方面。对中国非均质国家而言,不同区域的实体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都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区域的部门结构与产业特征具有密切关系,有些是资金密集型,有些是技术密集型等,不同产业结构对金融需求具有差异性,故其影响机制也具有差异性,故对金融风险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不同区域的风险偏好也存在差异和行为也具有差异性,如创新程度高的风险偏好较高,以致引起预期对金融风险影响也具有区域性。

假设3: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呈线性的影响机制

因为涉及的维度包括时间、空间、不同因素、不同因素之间的独立性等,所以各个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上,可能存在阶段性差异;在不同空间上,可能存在门槛效应等。就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几个:一是实证影响因素的存在性;二是不同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影响程度的比较;三是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独立性,即独立影响还是通过交互效应影响;四是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敏感性。基于研究目标,线性假设会不失一般性,故假设影响机制是线性的。

(二)基于假设的模型设计

根据文章基本假设和数据可获得性的特征,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能够针对区域性问题进行研究,而同时也考虑了在时间维度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可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故选取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其基本形式如下:

式(1)中,PRit表示区域i第t时的金融风险,解释变量EPit为区域i第t时的实体经济景气,衡量经济发展情况;FSit为区域i第t时的金融结构,可用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衡量,说明金融资源分配的合理性;MEit为区域i第t时的金融市场预期,反映人们对未来金融市场发展所持有的态度。

对区域金融风险,本文采用设计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作为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 。对于解释变量,选择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作为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变量;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区分为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本文选择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为部门结构变量,选择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衡量指标融资结构变量;生产者价格反映市场金融行为的显性指标,故选择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预期的指标。通过变量选择,将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基本形式具体化为可计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2)中,Yit是区域i第t时的金融风险指数,C是常数项,X1it是区域i第t时的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X2it是区域i第t时的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X3it是区域i第t时的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X4it是区域i第t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是随机干扰项。

(三)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的空间维度限定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研究数据的时间维度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敏感性强的特点,故在数据可获取的情况下,时间频率维度选择季度数据。基于此,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等指标均为2013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的数据。本文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三个基本数据库,一是wind数据库;二是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三是各省(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

表1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中国31个区域的金融风险指数均值为32.29,风险情况较好。在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136,说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占工业企业总利润的13.6%,工业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从不同区域的情况来看,区域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如山西省工业企业亏损额远大于工业企业利润,在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已变为负。在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147,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是总贷款规模的14.7%,金融资源用于实体经济的数量远小于贷款的规模,其标准差为0.084,说明该指标在区域之间差异不大。在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33,而上市公司市值主要是股票价值的反映,说明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规模是总贷款规模的33%,由于上市公司在中国区域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所以该指标在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其平均值为0.946,说明生产持续通缩,企业去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对金融市场也会产生下降预期。

三、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时,本文先利用F检验判断是选择混合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再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建立是否需要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由F检验可知,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混合效应的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为此,本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控制变量加入的方式,考察各变量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同时,由于本部分主要研究各变量对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而不考虑截距的影响,因此不对截距项进行分析。

(一)基于单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根据式(2),以单变量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并进行参数估计,考察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单因素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显著性最大,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生产者价格指数系数为-15.46,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15.46%。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系数为-0.1023,表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较小,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0.1023,这说明工业企业亏损越多或工业企业利润越少,反而会降低区域金融风险,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工业亏损越少或工业企业利润越多才会使区域金融风险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背离的情况。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对区域金融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不能有效代表金融结构。从拟合优度来看,表2中(1)、(2)、(3)、(4)列的拟合优度均偏低,说明本部分单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完全解释,假设1中提出的多变量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现象存在,同时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验证。

(二)基于多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多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基本形式同样如式(2)所示,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逐渐加入多个影响因素变量且形成不同线性、独立组合的条件下,多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列示了逐渐加入多个影响因素变量条件下多因素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当增加变量时,模型的拟合优度在不断提高,说明各变量均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参数整体的显著性上,表4中第(7)、(9)、(10)列的参数整体上比较显著,且拟合优度较高。而在这三列中均有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说明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较大程度影响。第(7)列的整体效果优于其它几列,从其参数估计结果来看,仍仅有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过5%显著性检验,而其它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说明,在多因素独立作用机制下,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均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没有显著性影响,仅有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其系数为-14.75,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14.75。

(三)基于交互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上述实证结果说明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各个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有独立性影响,也有非独立性影响。从实证结果发现,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在特殊情况下会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影响程度很低。而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一直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且模型的效果均不理想。另一方面,非独立影响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后可能存在交互效应。从上述模型实证可以看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均为金融结构的相关变量,基于此,考虑部门结构与融资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再从理论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存在系统惯性影响,即当期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下一期的风险状态产生显著作用,故在式(2)的基本模型中,变量做适当调整,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第(11)列可看出,当将X2*X3作为解释变量时,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显著性,金融结构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结果已有明显改善。从拟合优度来看,表5第(11)列的拟合优度优于表4中的所有模型,可以说明在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中,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是相互作用来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考虑区域金融风险滞后一期对风险值的影响,表5第(12)、(13)、(14)列描述了纳入滞后一期风险指数后,参数估计的变动情况。从结果来看,当滞后一期的金融风险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模型的拟合优度有大幅度提高,且滞后一期的金融风险指数均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受上一期金融风险指数的影响较大。在表5第(12)、(13)、(14)列中,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金融结构仍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从其t值的变化来看,说明其显著性在不断提高。

考虑到金融市场预期会对金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而影响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反复比较分析,得出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为:

模型(3)的整体效果最好,从其结果来看,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拟合优度最高为0.2638,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为-0.124,表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下降0.124;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预期相互作用的系数为8.648,表明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结果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上升8.648;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系数为-10.89,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下降10.89;区域金融风险指数滞后一期的系数为0.49,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其下一时期的金融风险影响程度达到49%。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区域金融风险主要受其自身的影响,区域实体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预期均会对其产生负影响,而金融结构会在金融市鲈て诘挠跋煜露郧域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

四、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敏感性实证分析

(一)影响因素变量的系数变动结果

为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变量的敏感性,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将区域金融风险指数与各变量进行回归,获得各变量的系数变动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显示了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变量各自作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解释变量、以及再在其基础上逐渐增加变量形成双变量、三变量模型时,各影响因素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系数变动情况。

(二)影响因素系数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通过影响因素的系数变化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各变量的敏感性。从表5可以看出,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作为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0.102,。当分别加入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进行双变量分析时,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1.27%,3.25%和21.8%,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性。在双变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解释变量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三变量分析时,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绝对值下降22.78%,变为-0.079,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系数产生最大影响。

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3.464。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2.54%,14.26%和86.14%,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感性。当加入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时,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系数变化114%,由影响变为正影响,系数变为0.485,说明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系数产生最大影响。

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1.974%。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6.89%、13.63%和95.99%,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性。当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时,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系数变化102.99%,由正影响变为负影响,系数变为-0.059,说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产生最大影响。

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15.46。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解释变量时,生产者价格指数系数变化率分别为6.34%、2.26%和0.71%,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敏感性不大。当加入多个变量时其变化率仍然较小,仅在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这一个变量时系数变化最大,系数变为-14.48,说明仅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无论以哪个指标作为固定变量,只要加入生产者价格指数其系数就会产生较大变化,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其它指标,只有与生产者价格指数共同作用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才对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比生产者价格指数敏感性程度低。

五、基本结论

文章在基本假设基础上,构建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渐进式引入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各变量的敏感性,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实体经济情况、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市场预期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于构建的单因素、多因素各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融资结构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回归结果,说明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三个影响因素中,金融市场预期即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

第二,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市场预期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具有不同的影响路径。根据多次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基于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模型,表明金融结构通过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内部交互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金融市场预期与金融结构相互影响,进而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实体经济状况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直接的负向作用。同时,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滞后一期区域金融风险指数变量,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惯性特征。

第三,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情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的敏感程度具有差异性。基于构建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各变量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发现生产者价格变量的加入引起各变量间的系数的较大,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性最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情况以及金融结构的变动只有在生产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下才呈现敏感性,即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以及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与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比生产者价格指数敏感性程度低。

参考文献:

[1]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J]. 管理世界, 2006(06):10-17.

[2]盛夏.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冲击[J]. 管理世界, 2013(04):174-175.

[3]Castelnuovo E. Monetary Policy Shock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A Monte Carlo Experi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13,32:282-303.

[4]朱波, 卢露.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1):58-74.

[5]许涤龙, 李正辉.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S1):14-15.

[6]陆磊, 杨骏.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J]. 金融研究, 2016(01):1-13.

[7]何德旭, 苗文龙.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与动态相关性[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1):23-40.

[8]Bolton P., Jeanne O. Sovereign Default Risk and Bank Fragility in Financially Integrated Economies[J]. Imf Economic Review, 2011.

[9]Pelizzon Loriana, Subrahmanyam Marti G., Tomio Davide. Sovereign credit risk, liquidity, and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Deus ex ma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6.

[10]彭建.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01):2-6.

[11]王国刚. 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J]. 金融研究, 2015(02):16-22.

[12]Kane EJ. Accelerating Infl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1,36(2):355-367.

[13]项俊波.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法律制度的完善[J]. 金融研究, 2005(08):1-9.

[14]陈建青, 王擎, 许韶辉. 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9):89-100.

[15]徐立平. 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模式构建[J]. 管理世界, 2014(11):168-169.

[16]张萍, 党怀清. 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中的策略错配与监管机制[J]. 管理世界, 2015(09):170-171.

[17]宋凌峰, 叶永刚. 中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递研究[J]. 管理世界, 2011(09):172-173.

[18]李成.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中央银行监管系统的轴心[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01):21-27.

[19]肖梓光, 张东. 地区科技水平:一个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7):51-55.

[20]冯全民, 胡松. 新常态下县域金融风险累积与防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16):65-66.

第3篇

(1)区域内的商业银行风险是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及其内部各个区域,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重要性方面来说,都是金融业的领头羊,是区域金融体系的最重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主要的金融机构,其发展程度对区域内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重要性尤其突出。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商业银行产生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区域内商业银行风险研究。(2)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金融机构不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出于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因此,区域经济体系同时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影响,这两者的具体政策目标有时不一定统一,这就使得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变得复杂化。

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1)金融机构的自身原因。在市场竞争机制下,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采用规模的膨胀作为追求利益的手段,“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经营模式,使得金融机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金融风险的程度。(2)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活动过多的干预是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稳健进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反而会诱发区域金融风险。(3)一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由于经济较发达区域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整体的经济波动呈现基本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我国制定的宏观金融政策更多是以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参照系,即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内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全国统一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而言,面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健全的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高级的产业结构等迅速调整金融活动,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相反,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而言,由于产业结构的低级化,金融工具的单一化,不完善的金融机构等原因,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无法化解或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金融政策可能会成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第4篇

关键词:金融稳定;区域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2)02-73 -04

一、引言

金融由于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风险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比风险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特别是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与传染性的突出特点更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警上。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有赖于金融发展实际中的某些变量的先导性作用,因而,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

传统金融稳定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规模指标、经济指标或金融指标。然而,传统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指标在用于中国实践时并不能准确揭示各区域金融风险的共同本质。此外,中国区域发展的复杂条件、区域发展的不对称导致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金融因素,同样也有地理因素及新经济地理因素等。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分析金融问题,并强调在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地理环境对金融成长的持续影响。金融地理理论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彼此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包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金融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新学说,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是其研究的难点,也是其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解释区域金融稳定及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说服力。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区域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为金融稳定评价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其未来走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单项指标时,需要根据该指标所反映的对象特征与地位,确定其合理的指标名称、含义及口径范围,以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就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而言,研究目的不同,最佳的选择指标也有差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指标以科学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二)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从理论上讲,统计指标体系的附属指标需要有合理的数量,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是每一个附属指标各自代表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状态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从而使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状况,否则会造成结果的失衡和无法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显著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罗列,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主要指标,排除次要指标,做到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以使最终纳入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都能直接反映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情况。

三、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很多,基于金融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从众多因素中选择既有代表性、又对区域金融稳定能做出迅速反应的指标,是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所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以及结合我国金融地理的基本发展状态,本文将指标分成四大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根据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1、区位要素指标

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者认为,地理位置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Putnam将其称为“社会资本”(Socail Capital),Amin和Thrift将其称为“制度氛围”(Institutional thickness)。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地纳入金融地理区位指标对正确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自然区位看,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而不利的地理区位环境恶劣、对外往来成本大,因此经济金融发展的“先天”条件差。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较好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为将来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金融业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一个区域在地理上靠近信息源从而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则这个区域信息较为充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较小。

金融市场是金融信息集聚的区域。由于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为实现金融信息的价值就需要实现信息向腹地传递以体现信息的“外在性”。然而,信息向外传递的过程中由于“解译”的偏差而出现信息“衰减”和“距离磨擦”,离信息中心越近的区域所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越准确,而离信息中心越远的地区,信息可达性差,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北京是中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心,几乎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都集聚在北京。因此,北京的金融监管信息是最丰富的。上海是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最完善的城市因而拥有最密集的市场信息。因此,本文以到北京、上海的平均距离(取倒数,以进行正向化处理)作为地理位置的指标以反映该地获取信息的难易。本文的另一地理区位指标是东、中、西部哑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虚拟变量。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经济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金融资源积累和积聚较为充分,市场机制较为灵活,而内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金融资源的回报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效益与效率导向下,金融资源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单向配置、从而形成东-中-西部非平衡分布的特征。

第三个指标为经济区位指标。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金融地理理论认为,当地GDP/全国GDP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区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因此,经济区位指标由当地GDP/全国GDP作为变量。

2、金融发展要素指标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即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等。为综合考察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本研究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货币市场。

(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股票等有价证券出现以后,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将可能会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由证券化程度反映,一般用证券市值/GDP衡量地区证券化程度的高低。发展水平较高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证券业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体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具有的空间地理特征,本文另外选择上市公司数/证券营业部数及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两个金融地理学指标。

金融地理学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密集的地方,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对于券商来说,这一区域距离上市公司较近,就更容易获取上市公司的众多标准信息和非标准信息,特别是对于公司并购、接管等“小道消息”,而要想了解这类非标准信息,就必须具有相应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文化)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信息源。因此,证券公司具有接近上市公司的动机,从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与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股票交易额/证券营业部数指标则反映了每个证券营业部平均交易额的大小。证券营业部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关证券交易的信息也相对密集,信息的相对充分将导致证券交易的活跃,从而股票交易额以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也体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2)货币市场

通常,货币市场指标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两指标构成。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反映资金的总量实力,体现了区域可动用的金融资源总量。然而,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不断由低收益地区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投资,本地区投资也可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因此,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本文认为,作为间接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合理地配置货币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并不是反映区域货币市场发展水平的合理指标,因为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只能反映资源规模水平而无法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额以较客观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另一指标为票据业务总量指标。

(3)保险市场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实现风险规避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的高度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活动集聚,风险积聚将愈发突出,风险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指标度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保险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指标则是指本区域每人的保险费用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保险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集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特征与必要前提。鉴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约束,金融机构按业务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与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地理的“金融产业集聚”观表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效益,进而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为变量。

3、城市信用要素指标

较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信用环境恶劣将导致逃废债务、金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对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构成障碍从而威胁到金融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市场参与者信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有较好的信用习惯和较高的信用记录,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金融业的发展就有较好的信用环境。因此,一般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区域信用制度建设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人力资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然而,直接的人力资本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而且缺乏,本文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及休闲中心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终身学习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信用水平提高。因此,将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作为信用环境参考指标是合理的。

4、风险抵补指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程度二个方面,包括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与资本充足率两指标。

因而,根据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从区位要素、金融发展要素、区域信用要素、风险抵补要素四个层面上构建了四个层次、15个子指标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由于设计者所处环境和考虑出发点的不同,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总体上看,AHP由于其科学性最高,也是目前在各学科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隶属关系将要素进行分层组合,从而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系统;然后,根据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其进行定量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赋值及其分别构成的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判定矩阵各因素的权重:

1、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n

其中aij就是元素uj和uj相对于基准要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2、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

3、将判断矩阵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并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

最后将W标准化,

AHP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三)对区域金融稳定情况的分析评价步骤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值;

其次,对各项具体指标值按既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确定该区域某一单项指标类别的分值,

(0≤Pi≤100)

其中,Wij为相应第i个具体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Sij则表示相应指标的分值。

再次,对各指标类别指标按其权重分别加权求和,计算整个区域稳定状况的具体分值,即,

(0≤P≤100)

其中,Wai为第i个指标类别的权重,Wb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根据上式求出综合评价分值,对照表2中所归属的分值区间,即可对整个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通常可以根据计算分值将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在不同等级之间分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值越高则表明金融稳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等级划分与赋值见表2。

五、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以内地某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该省2009年金融年鉴的分析整理而得。根据该省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如表3。

(二)基本判断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该省各指标类别对其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对比表2的等级划分,区位、金融发展和区域信用三指标的分值处于较高金融稳定区间,而风险抵补指标则处于高金融稳定区间。在四个指标类别中,该省在风险抵补指标上的稳定性最强,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表现最弱。根据表3中的指标类别分值及其权重,则可计算出该省总的区域金融稳定的加权总分值P,

P=87X0.2+77.6X0.3+78.22X0.2+90X0.3=83.3

因此,可以看出该省金融稳定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可控。

六、结论

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渗透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细胞和毛孔,直接关乎经济发展。无数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离不开稳定运行的金融业。因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金融是否稳定,需要一套科学、完备而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和评价。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地理性特征出发,创建以金融地理学为视角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区域金融运行的基本现状,而且可以有利于各个区域针对其自身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指标“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区域金融活力,从而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Hoggarth G,SaportaV.Costs of Banking System Instability:SomeEmpirical Evidence [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2001 ),2001 :150~155.

[2]易传和.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9).

[3]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06).

[4]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07) .

[5]刘锡良,孙磊.金融结构视角中的金融安全论[J] .经济学动态, 2004,(08).

作者简介:

葛秀芳,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信息中心,经济师;

第5篇

自1998年全面推进和实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房地产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离不开金融业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两者紧密结合快速发展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积聚。风险隐患一旦暴露和形成风险,势必通过风险的传递,损害房地产金融主体的相关利益,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和稳定运行,甚至影响和冲击国民经济发展。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调控一直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课题,而建立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预报和信息披露是管控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有效和完善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多,信息披露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借助预警系统预测2017年我国31省市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状况和评价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水平,可以为未来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提供分析工具及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相关研究。Koetter和Poghosyan(2010)认为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源于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是否稳定运行,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基于此选取德国75个经济区域的人口、GDP等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商业银行CAMEL等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得出房地产价值偏差及商业银行自身稳定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国内学者陈万铭(2004)提出分层次和级别建立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供求状况指标、市场价格指标、投机程度指标等四类宏观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其中,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包括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地价增长率/GDP增长率等;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包括市场供应增长率/市场吸纳增长率和出清时间;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标包括房价收入比和实际价格/基础价值;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增长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增长率等。薛星(2010)、张振勇(2011)具体将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租金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商品房空置率5个指标作为房地产市场预警统计指标,并划分预警范围,根据指标数据,确定警兆的警级,结合警兆的重要性进行加权综合为指数,根据指数反映的市场风险表现,为调控房地产提供参考。(二)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相关研究。1.传统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景气指数法、统计预警法和模型预警法是当前金融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及模型。模型预警法中,国外学者Grudnitski(1992)探索了神经网络方法在房地产预警中的运用。在其基础上,Witold(2002)通过HP滤波模型建立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指标。使用GDP、家庭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投资结构、资产回报作为变量指标,分析房地产价格变化。胡鹏、姚长学和钟叔平(2003)以销售率为基准循环,构建包括销售面积增长率在内的8个指标作为房地产市场先行指标体系,建立房地产市场先行扩散指数预警监测系统,并以此系统对四川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进行预警监测。统计预警法主要包括LOGIT、VAR、ARCH和ARMA等。唐根年等(2010)基于格兰杰检验的视角,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支撑面稳固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突变模型对我国35个城市房地产风险进行比较和预警。2.症状监测预警方法。美国CDC认为症状监测(syndromicsurveillance)是对临床确诊前的相关数据和疾病可能爆发的信号进行监测,以做出进一步的公共卫生反应。在医学领域,症状监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由于其预警分析的机理和其他学科或安全事项预警机理相类似。因此,症状监测思想亦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预警研究和实践中。庞皓、黎实、贾彦东(2009)创新研究方法,首次将症状监测应用到经济及金融研究领域,基于症状监测的思想,构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和系统。韩宝兴、贾彦东(2009)沿着症状检测思路,构建了我国外债安全状态指数并对我国外债安全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债安全并不稳定,其出现风险可能性有升高趋势。(三)文献述评可以发现:第一,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和传递机制较为复杂,当前对于风险的生成研究侧重于单一主体或市场角度,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亦显得有失全面,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风险运行和水平,从而影响预警效果。第二,梳理预警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方法及模型基本上是沿用传统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和模型,适用并符合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特点的专有方法和模型较少。因此,未来有必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研究分析风险生成和传递,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的模型。本文的主要内容即以症状监测作为理论指导,把房地产金融主体作为监控点,选择并确定预警指标的组成,结合预警方法和模型,构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然后将构建的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到我国31个省市2017年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找到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本文将症状监测思想进一步应用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建立风险监测点(可能病变器官),构建预警指标(症状),前置发现指标特征(症状表现),合理预判风险类型(疾病类型),管控和防范风险发生(疾病爆发),形成稳定健康的房地产金融系统。(一)预警主体选择。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房地产金融各组织机构作为风险的主体,通过风险载体即房地产金融产品或工具及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使得风险在各主体间生成和传导。初级市场体系中,主要的房地产金融主体是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消费者。二级市场体系中,房地产金融机构将来自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消费者的抵押贷款进行打包发售,建立一定流动性的资产池,发售证券、信托计划等在资本市场进行发售,获得资金的回流。如下图2所示,风险的传递离不开各类金融融资产品和工具这一风险载体,通过载体的传递,将不同原因导致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传递到相应主体自身。本文最终选择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消费者、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作为风险的主要来源即预警主体。(二)预警指标体系构建。1.预警指标组成。在前人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研究基础上,本文依据症状监测的症状非特异性、时间性、空间性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要求基础上,对预警指标进行扩充和改进,具体如表1所示。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监测点(预警主体),金融机构(A监测点)、房地产企业(B监测点)、房地产消费者(C监测点)、宏观经济(D监测点)。表1中四个监测点共计10个指标构成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按照陈万铭(2004)对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分类,其主要分为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房地产价格指标和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四类风险预警指标。(1)房地产发展阶段指标。该类指标从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角度考察风险的生成和传递。在发展时期由于房地产市场资金的快速集聚,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向好心理预期不断加强,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加大,易导致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产生和积聚不断向金融系统蔓延和传递。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A1)。信贷杠杆是推动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力量,金融机构过大房地产贷款占比易导致泡沫风险从房地产市场向金融系统转移和传递。第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D2)。在宏观经济处于成长和繁荣时期,房地产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D2的数值可能偏大,这也是泡沫风险最易产生的时期;较低的D2值也可能代表衰退型房地产市场存在可能性。(2)房地产供求状况指标。房地产金融风险传递的主要原因之一源自房地产市场产品和资金的供求失衡。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额增长率(B3)能准确反映房地产市场供需状态。过大的B3值说明市场对于房地产的需求较大,销售额增长越快,企业越有动力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二,人均房产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C2)。该指标同样反映消费者对于房地产需求的影响。房产税占可支配收入比例过大会带来消费者对购买房地产的负担和消极态度,减少对于房地产需求。第三,人口增长率(D1)。从宏观层面反映对于房地产的需求情况,人口越多,对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越大,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投资。(3)房地产价格指标。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商品实际价值的直接体现,影响着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房价增长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1)是价格指标的典型代表。C1值的增加一方面说明房价相较于收入不断增加,高房价的消费者可能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比重,造成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向金融机构的传递。(4)房地产投机程度指标。高利润的房地产金融行业易吸引投机资本的进入,造成市场供求失衡和投机风险暴露。第一,资产负债率(B1)。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金杠杆较高,投机程度较大,可能造成企业发生流动性风险。第二,房价增长率/地价增长率(B2)。其表示房价和地价的增长速度快慢。过大的B2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拿地成本相对较低,而销售价格相对偏高,形成高利润而引诱投机资本的加入,一旦泡沫破灭即造成风险暴露。第三,M2增长率(D3)和贷款基准利率(D4)。M2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贷款基准利率的大小一方面影响房地产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基于投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投资。2.警限划分。对应上文划分的不同范围域对应不同指标特征表现,只有当指标处于正常特征范围域以内,才保证房地产金融的安全;超出特征范围域以外,则可能出现一定房地产金融风险。本文采用3δ法作为范围域的划分方法。其认为数值分布位于平均值加减正负3倍标准差之外的概率为1%,可被作为异常值处理。本文将这一方法进行细化改进,正负1倍标准差之外的数值作为关注指标,2倍标准差之外的数值作为控制指标,3倍标准差之外数值作为恶化指标,从而将指标划分为过冷、冷、偏冷、正常、偏热、热、过热7个特征。μ,σ分别表示平均值和方差,“正常”表示该指标无风险,特征范围为(μ-σ,μ+σ);“偏冷”或“偏热”表示应该对该指标进行关注,范围分别为(μ-2σ,μ-σ),(μ+σ,μ+2σ);“冷”或“热”表示该指标出现不良趋势,应加以控制,范围分别为(μ-3σ,μ-2σ),(μ+2σ,μ+3σ);“过冷”或“过热”表示该指标已经恶化,有爆发风险的可能性,范围分别为(-∞,μ-3σ),(μ+3σ,+∞)。3.预警方法及模型选择。根据我国大陆行政区域划分,将我国分成31个省市,考虑到预警精度的要求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才开始逐步发展的实际情况,搜集每一个省市的2001~2014年的表1中10个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结合BP神经网络和Matlab编程,输入2001~2010年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为降低年限的关联影响,间隔3年期为标准,输出2013年指标数据作为训练目标,待训练完成后,输入2002~2011年症状数据作为检验样本,输出2014年数据作为检验目标,待检验效果符合误差范围,分别输入2004~2013年、2005~2014年指标数据作为预警样本,输出2017年指标数据作为预警目标,将目标值与特征范围进行对比,得到特征表现。

四、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以贵州省为例

(一)样本数据与警限划分。鉴于31个省市预警过程相同,为节省篇幅,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预警分析,其他省市预警过程省略。表3为2001~2014年贵州省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数据。然后据表3指标数据,可得各指标的特征范围,设置预警范围。见表4。其中μ、δ分别表示均值和标准差。(二)样本检验。利用前文BP神经网络模型和Matlab编程对样本进行训练,训练次数为5000次,权值和阀值都为0.5,训练精度为10-6。神经元个数范围为(5,15),输入2001~2010年指标训练样本和2013年训练目标,得到最佳神经元个数为9,进而得到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输入2002~2011年检验样本,得到2014年模拟值并将其与2014年真实值进行比较,按照指标特征作为参考标准,若经过MATLAB训练样本得到的2014年检验模拟值表现特征与2014年真实值特征均表现为正常,则神经网络训练较好,准确率为100%,可以引用到接下来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如表5。表6即通过预警模型得到2017年贵州省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特征。2017年,A1偏冷,其意味着贵州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较少;B类指标中B2、B3偏冷可知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相对于土地价格增长率缓慢,房价的增长率低于地价增长率,导致地产商成本上升,资金负荷过大;而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额有所下降,会导致房企利润下降资金回笼缓慢。C类和D类指标中,C1和D3偏冷说明2017年宏观货币M2投放量增速会继续放缓,贵州省房地产市场继续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不高,房价增长率放缓,而D1过热表示会因为人口增长率上升,导致居民增大购房需求。鉴于其他指标的正常表现,可以判断贵州省2017年房地产市场属于继续去库存的一年,供给端继续偏冷,房价增长率小于地价增长率,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减少房地产的开发,从而减少成本损失。或会因为人口上升导致居民增大购房需求;房地产继续去库存量,房地产金融风险总体保持稳定,但需要防范某些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缓慢,拿地后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银行贷款和工程款的风险。(四)我国31省市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分析。1.我国31省市2017年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分析。按照上述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过程,本文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进行预警分析,得到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指标的表现。8所示。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异常指标主要集中于A1(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B2(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土地价格增长率)、C1(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2(人均房地产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D1(人口增长率)、D2(房地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如表8所示,其中,北京、天津、山西、海南的A1指标表现过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过大;吉林等7省市A1指标表现为热,各地应该加大该指标的监管;辽宁省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占比金融机构贷款有所下降,可能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降速和人口减少有关;其余20省市在A1指标上表现正常。B2指标中,广西、海南、重庆三地房地产价格增速明显,福建、山东及四川房地产价格亦有所上升,上述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辽宁为主的东北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速显著下降。C1指标中,、山西、上海、安徽、广西、云南等地的房地产价格相较于当地人均收入来说,增幅过快,房地产购买力会有所下降。C2指标表现中,河北等10省市指标较热,即人均房地产税相较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说相对过多,潜在影响该地区对房地产的需求。上海等5省市D1指标较热,即上述五省市未来人口有所增加,提升房地产消费需求。天津、广西等房地产投资额增长较快,会加大房地产供给;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房地产投资增幅慢于GDP增长幅度,意味着未来上述区域的房地产供给有所下降,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从表7中指标恶化率可以得到,指标恶化率超过20%的有11个省市,其中天津、上海、安徽、河南、四川、六省市指标恶化率为30%,河北、辽宁、吉林、广西、海南五省市为40%,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宁夏五省市恶化率为0,其他省市指标恶化率均为20%。华北区域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和东三省、豫皖地区、琼桂地区、川渝地区、甘藏地区等六个区域。其中京津冀地区主要是A1指标较热和C1指标较冷,即房价相对于人均收入增幅较低,可能导致较大的房地产需求,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大贷款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和供给。东三省主要是D2指标的过冷,即2017年东三省区域房地产投资增速严重下滑,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琼桂川渝地区主要是房地产价格增幅远远高于土地价格增速,可能造成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供给和投机行为,产生房地产市场泡沫。甘藏地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对于人均收入增速来说,该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增幅和房地产税收增幅较大,可能抑制房地产需求,给房地产销售和供给带来较大压力。加之过大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可能产生企业违约和信用风险。因此,相较于2016年,可以预测2017年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在深度上有所强化;在广度上,风险有进一步向区域集中化和多范围扩散化的趋势,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应进一步加大相关异常指标的关注和控制,防范区域性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产生。2.预警结论。综上预警分析,本文认为我国2017年爆发恶劣型区域性房地产金融风险乃至整体性和规模化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可能性较低。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占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过大、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房地产税负的区域不合理征收、不同区域房地产投资建设逐步分化以及区域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积蕴等。

五、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

第6篇

关键词:金融生态;生态风险评价;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能值分析

Abstract:Aimed to deepen th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ecology,we set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ccording to the ecology theory abou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for the first time,analyz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t and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risk and also the financial ecology assessment,and discuss its assess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s. With the hope of decrease in its description difficulty,we further establish the simplified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corresponding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dices and employ advanced emergy analysis theory from the ecology to depict tot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y and to boost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practice.

Key Words:financial ecology,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the regionally financial ecological risk,assessment indices,emer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3-0018-05

开展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区域金融生态乃至金融生态的深化研究,是金融生态观念在金融发展实践应用层面的必然要求。解决了金融生态风险评价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如何理解、使用和评价金融生态思维模式与管理模式。本文提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概念,并借助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理论,通过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探讨其评价方法。

一、文献综述

从白钦先2001年首先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到周小川2004年提出“金融生态”,国内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业界普遍开展了金融生态本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以金融生态为理念的金融发展模式。其中,徐诺金(2005),苏宁(2005),林永军(2005),谢太峰(2006),曾建中(2007)等分别多角度阐述了独到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认为,金融生态是影响金融发展的、由金融内外环境共同构成又相互作用、具有生态特征(依存性、竞争性、进化性、动态平衡性)的大金融环境,从而形成了金融生态的广义概念。

不难发现,金融生态具有宏观层面的涵义,有利于金融业的宏观调控、整体进步以及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毕竟各地区、各领域发展千差万别,这时,如果笼统提及金融生态,难免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为此,区域金融生态概念应运而生,它在继承金融生态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较多地突出了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张智峰、陈鑫(2005)阐述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证明金融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环境金融的协调发展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汪祖杰、吴江区(2006)提出了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刘煜辉(2007),李扬、王国刚、刘煜辉(2005)等根据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以这些方面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态现实表征为产出,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得到了对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2006)等也各自根据特定区域的实际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方法。

然而,还要看到,与金融生态有关的风险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还没有进入人们研究的重点范围,它和传统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何联系,以及如何评价,相应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将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展开。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界定

(一)区域生态风险及其评估

1. 生态风险(Ecological Risk,ER)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一种状况。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Joshua Lipton等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生态评估框架,被普遍接受。因为它把生态风险的最终受体不仅定义为人类自己,而且包括生命系统的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风险级联)。

同样,可比照生态风险与生态风险评估的定义来描述区域生态风险与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只不过要注意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即参与评价的风险源和其危害的作用结果在区域内的不同地点可能是不同的),因而比一般生态风险评价更复杂。

2. 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美国环保局(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

根据生态学对生态风险的界定,可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定义如下: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考虑区域范围内,由于外部干扰或内部变化而导致的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头寸的损失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它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有着联系和区别。

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有如下共同特征:

1. 不确定性,即人们事先难以准确预料危害性事件是否会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最多具有这些事件先前发生的概率信息,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风险类型和大小。

2. 危害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所关注的事件是灾害性事件,而危害性是指这些事件发生后的作用效果对风险承受者(这里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具有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将有可能导致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内个体多样性的减少、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及其机制的改变等。

3. 客观性,即区域金融生态系统不是封闭的和静止不变的,它必然会受诸多具有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因素的影响,也就必然存在风险。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独特性

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与传统意义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点。金融风险只强调某个金融机构或某个金融头寸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生态风险则通盘考虑了各个组建水平(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景观),并且考虑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组建水平的生态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危害或损失的衡量。具体体现为:

首先,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强调区域金融生态平衡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宽泛的,既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甚至区域金融体系的安全和金融头寸的损失,又包括与金融生态平衡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金融环境的恶性变化,如信用环境恶化、金融法律制度弱化、金融市场体制和机制出现短期不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由此表现出来的非良性变化,等等。总之,和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考虑了可直接货币化的价值损失,又考虑了与金融生态平衡相关的一切方面。这就要求理解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既要了解通常“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又要了解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性,即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具有危害和不确定性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时应体现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和功能移位。

这一点与通常经济学意义上的风险评价不同。在经济学意义上,通常将风险用经济损失来表示,但针对区域金融生态系统所作的风险评价是不可以将风险值用简单的物质或经济损失来表示的。由于金融环境的恶化而带来了具有某种功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甚至是社会信用水平的缺失,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因此,分析和表征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一定要与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以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变化为主要依据。这也就决定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不可能完全实现定量化分析。

其次,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发生的因素即风险源来自与外部和内部,或者兼而有之。外部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法律法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力等方面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有金融体系突发事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自身变化等。

最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受体即风险承受者不一定是区域内的金融体系。比如,由于区域内信用环境恶化,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多,进而又影响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显然,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风险衡量和控制角度来看,存在系统筹划和优化问题,即为了降低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总量,要在系统内部之间进行收益和损失的权衡,所以,借助一些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金融生态的系统论方法,并可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处理生态风险时的线性规划。

(四)同金融生态评价的比较

现有金融生态评价大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研究金融生态的结构与质量,得到的结论主要体现为表征金融生态质量的系数或分值,是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层级评价,从而判断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只是定性分析,并没有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风险值或者损失。而在这里提出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是一个定量指标,是从价值角度来考虑的。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区域金融生态价值损失的思路和估计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

(一)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原则

由于同传统金融风险相比,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度量范围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也将发生相应变动。概括起来,这些变动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强调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金融生态涉及金融运营的内外各方面,单纯用数据是不能直接和完全来描述这些方面的变化的。比如,不像经济总量可用数据直观表示那样,金融生态的内部调节机制、外部适应机制等质量就不能完全靠数据来表示其好坏的程度。

2. 除了继续使用概率论、随机过程等描述方法外,还要借助于其它技术和方法来完善。在衡量传统金融风险时,概率论、随机过程知识较好地描述了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但从金融生态的复杂性来看,仍需要其它学科知识来补充和完善。这时,系统论可以很好地揭示金融生态内部各子系统及其之间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与联系,从而从深层次衡量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优劣和价值损益;规划理论则在要求金融生态系统、某子系统、某组分满足一定约束的情况下,寻求达到金融生态发展的最优目标,充分体现出运筹学的优势。

3. 考虑到在区域尺度内,金融生态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具有空间异质性,因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风险评价的难度。这时,应该采取一定方法来克服这种复杂性。

(二)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

可参照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论基础,对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进行相应的刻画。

一般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公式:

(1)式中,R为灾难或事故的风险,P为灾难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为灾难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灾害或事故x,它的风险可以表示为:

对于一组灾害或事故,风险可表示为:

在有些情况下,灾害或事故可能被认为是连续的作用,它的概率和影响都随x而变化,则这种风险是一种积分形式,可表示为:

在(2)―(4)式中,x为一定类型的灾害或事故,P(x)为灾害或事故发生的概率,D(x)为灾害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考虑到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需要对公式(4)进行修正,以使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能够充分反映这些特性,这时有:

(5)式中,系数表示区域金融生态的结构复杂性,显然,不会小于1,具体取值情况可依据实践经验决定,这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资料,掌握各种干扰对风险受体的作用机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考虑综合效应,即不同的干扰及其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这些干扰及其影响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关系,或者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增强; 表示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空间异质性,其取值应具体分析所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结构及其特殊性,依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而定。一般来讲,若某地区对风险的抗冲击强度越大,则取值就越小。

就理论而言,利用公式(5)就可较完整地刻画和衡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大小。但是,也要注意到,在公式(5)中,往往不知道未来将有多少金融灾害或事故发生,并且,其发生的概率也不容易确定,因此,直接利用公式(5)计算区域金融生态风险就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尤其是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前景不明朗、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等情况下。

鉴于此,需要简化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便降低评价难度。

(三)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简化框架―指标体系

主要从区域金融生态的构成角度来分析,并针对金融体系内部风险、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金融体系内部风险评价指标。可参照传统金融风险的衡量方法,采用波动率、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VaR(Value at Risk)等分析某个金融头寸或某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这几种衡量方法各自存在发挥优势的场合。如,VaR的出现不仅被各种金融机构总裁、公司财务主管和基金经理们广泛地应用,而且,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也促使VaR得到更进一步地推广。

2. 金融体系与外部相互作用关系―均衡发展状态的风险评价指标。由于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各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而且来自外部诸如社会、经济及其部门(政府、企业、个人)等其它方面的变化也将十分重要地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也是金融生态的本质要求。

对于这部分评价指标,应着重体现金融体系与外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均衡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反映这种变化的程度和状态。可用以参考的指标应选择相互关系、依存度与和谐性、稳定性、适应性等两方面的可量化或可定性分析的指标,以及相应的评判原则和方法。甚至,还可以利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连接函数(copula)技术来分析金融体系与外部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变化形态。

3.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可借助于生态学中的能值分析理论。能值(Emergy)是研究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的重要目标函数,通过对生态系统能量―价值过程的分析,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应用上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生态系统功能,两者的互补关系受到了生态学家的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

能值分析法认为,地球上的各种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任何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太阳能,因此可将一个区域(如国家、地区、企业等)内不同种类、不同量纲的资源统一转换为太阳能值进行比较分析。这需要以太阳能值转换率为中介,计算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值及总能值。计算公式为:

(6)式中, 、分别为第i种资源的总能量和能值, 为第i种资源的太阳能值转换率(以单位资源的能量中所含的太阳能值确定),为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总能值。

基于上面能值分析理论,金融生态的能值分析就是以能值为基准,把金融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中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金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等),得出一系列能值综合指标(Emergy Indices),定量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那么,进一步基于金融生态系统能值的变化(如波动率),可设计出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的风险评价指标。

四、结论

本文借鉴生态学关于生态风险的评价理论,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风险的定义,探讨了评价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简化的评价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前沿研究成果―能值分析理论,评估区域金融生态整体发展质量。区域金融生态风险方法主要侧重基于价值损失的定量分析,并同传统的金融风险概念以及金融生态评价方法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但是,这种方法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基于自然学和经济学的实质区别,以能值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在完善区域金融生态风险评价的能值理论和各种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能值计算技术方面下功夫。尽管如此,该方法的提出仍具有理论意义,并且上述问题的突破性解决,将进一步促进该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并将成为下步研究的方向和领域。

参考文献:

[1]白钦先等. 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 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 -12 -07.

[3]徐诺金. 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 金融研究,2005,(2).

[4]苏宁. 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 金融信息参考,2005,(10).

[5]林永军. 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05,(8).

[6]谢太峰. 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7]曾建中. 论金融生态系统提出的理论渊源及其假设条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8]张智峰, 陈鑫.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9]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0]刘煜辉. 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M].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11]李扬,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 人民出版社,2005,(11).

[12]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06,(1).

[13]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研究――对成都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测评[J]. 西南金融,2006,(7).

[14]付在毅,许学工.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 地球科学进展,2001,(2).

[15]李国旗,安树青, 陈兴龙. 生态风险研究述评[J]. 生态学杂志,1999,(4).

[16]Travis,C. et al.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Risk Anal.,1992,12(2).

[17]伍艳. 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研究[J]. 海南金融,2007,(4).

[18]胡宝清.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19]Nath B,et 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0]赖斯等著. 环境管理[M]. 吕永龙主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1]舒建平,应松宝,黄建宏. 证券风险度量理论方法的评述[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4).

[22]姜青舫,陈方正.风险度量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3]王爱民,何信. 金融风险统计度量标准研究[J]. 统计研究,2005,(2).

[24]胡章宏.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建设[J]. 财贸经济,1997,(12).

[25]张尧庭. 连接函数(copula)技术与金融风险分析[J].统计研究,2002,(4).

[26]Odum H T. 1986. Emergy inecosystems. In: Poluin Ned. Eco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NowYork:John Wiley & Sons. 337~369.

第7篇

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综合金融服务,是提升供应链协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复杂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可以有效的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本人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

1.供应链金融的特征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务,其出发点是核心企业,以担保品和交易关系构成供应链链条。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提供一系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保险和结算等等[1]。与传统的信贷和贸易融资不同,供应链融资在核心企业的支持下,其金融支持能够到达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

供应链金融的特征。供应链金融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可以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购销行为中融入银行信用,从而使供应链上的商业信用增强,使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战略协同关系,使供应链的竞争力提高。其次,对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能够对其进行资金注入,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避免供应链出现失衡。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种种优点,在我国物流、钢铁、家电、汽车等各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发展了三种基本的供应链金融形式:存贷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应用收账融资。在供应链金融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金融风险。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对金融风险的大小进行识别和分析,以此来提高服务定价的准确性,维护供应链金融的稳定。

2.基于供应链金融特征的评估原则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特殊性,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不仅需要遵循一般的风险评估原则,还要遵守基于供应链金融特征的评估原则,包括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系统性评估原则和强调动态性与过程性的评估原则。

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传统的风险评级系统共有九步,其基础为主体评级,并以债项评级作为辅助,显然这种风险评级的方式更适合于传统的信贷。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这种当时不能对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的大小进行准确的评估,往往造成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高估,一定程度上对业务拓展造成了阻碍。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自偿性,销售存货所得的现金流是企业主要的还款来源,因此提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主体加债项评估原则,也就是对债项和借款企业主体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并加重债项评价的权重,对债项指标进行侧重[2]。

深圳发展银行在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进行总结时,也曾提出在自偿性贸易融资中,由于借款主体的还款来源主要依托其资产收入以及综合偿付能力,银行对借款者的授信的依据为贷款者对交易的组织能力以及该业务的自我清偿特征,短周期操作中的自偿性和封闭性才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的核心。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体系的设置时,要对债项结构评价指标和主体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考虑,赋予不同的权重。

系统性评估原则。供应链是一个综合系统,供应链的金融风险也具有复杂性。企业的运营,企业所在的供应链、区域,企业所处的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供应链的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在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时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以提高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完整性。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3]。

非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企业担保品的变现风险、信用风险、具体操作风险。

系统性风险评估指标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以及行业、区域、宏观的风险的衡量。

强调动态性与过程性的评估原则。与信贷服务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不仅要对贷款的准入问题进行关注,更重要的是要对运营的过程进行控制,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要强调动态性和过程性。也就是在进行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其指标的设置要根据业务运营的过程来进行,并重视与过程相关的指标。以操作过程风险为例,其在供应链金融中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得到更多的权重,以显示其动态性与过程性。

3.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的探讨

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以及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指标权重一致性的检验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识别供应链金融风险是系统性融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基础。在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一线评估人员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和资料,分析工具尽量采用定量。

以定量评估来衡量能够使用定量公式进行衡量的指标。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数据来计算定量指标,进而对规则进行设置,以对应不同的评分范围。以具体的评分来对指标的定量值进行映射。

对于难以定量的情况一般采取7级打分的评级方法,也就是将风险由高到低划分为7个等级,再以数字1到数字7来进行标注[4]。例如风险很大设置为1分,最后风险很小设置为7分。进而以每一指标的权重为基础,进行分值的加权平均,最后的分值作为其最终评分结果。

融资的风险评估必须注重动态性和过程性,这是由供应链金融的过程性与动态性的特征所决定的。因此在贷款期间,评估人员和监管方都要对业务的动态变化进行关注,并随之对评估分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进行灵敏的识别和准确的判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对检验指标权重的一致性。专家打分是确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主要方法,专家一般采取德尔菲法进行打分,对各因素的最终权重进行分别估计。将专家的估计结果进行处理,主要是求平均和归一化两种处理,最后得出的结果作为指标的最终权重。此外,层次分析法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常用的方法,这是由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中评价指标的数量比一般风险评估要多。层次分析法可以以公式来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并检验指标权重的一致性。

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对判断矩阵进行构建,进而计算相对的权重,计算方法主要有特征根法和和法等等。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之后还要检验其一致性,以确定权重系数的合理性。在得到该组元素对其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向量后,还需要进行计算各层元素对该风险评估体系目标层的总体排序权重。将单准则下的权重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合成,形成总排序权重,并对总排序权重的一致性进行逐层检验。

在完成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判标准的构建、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对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之后,则可以对具体业务进行评分。一般由专家进行系统性指标的评分,由一线信贷评估人员进行非系统指标的评分。二者都要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实践性,对评估指标进行严格的把握和评分。

第8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政府作为;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57-01

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金融发展理论论证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正相关性。现代经济运行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区域金融差异除了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主要还反映了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外在驱使程度的差异。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同样有着强烈的诉求,并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差异的形成

分权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提高。地方政府在谋求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利用其政治影响力和经济控制力向中央政府和金融部门讨要金融资源。地方之间的经济竞争表现为投资竞争,投资竞争表现为对金融资源的竞争,对金融资源的竞争又表现为对金融机构的竞争。以海南省为例,在中央决定开发海南之后,海南的金融机构数量迅速膨胀,而当时海南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00多亿,并没有多少资金可作为信托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过度膨胀使得海南金融业陷入无序竞争状态,并且积聚了大量金融风险。而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地方金融业服务办公室,协调上海市与中央在沪金融分支机构的关系,管理上海金融企业的党建等工作,对推进上海地方金融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由上知:地方政府介入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必须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度”,不切实际的金融扩张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危害。实际上,地方政府干预区域金融最佳方式并不是要争夺多少金融机构,关键在于要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培养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

二、有关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作为的研究

李平t,李万县(2008)认为,在我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程度很强,金融的发展实际上是“政府推动”的。尤其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同经济发展政策造成的区域经济环境差异是区域金融差异形成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因此,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十分必要,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冯涛,宋艳伟,路燕(2007)提出中国的分权改革对国有企业争夺信贷资源以及缓解逐年增加的财政收支施加了压力,地方政府对存在松动的金融体系进行信贷干预,阻碍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且由于各地国有经济占比不同以及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致使地方政府金融干预强度的不同,导致了区域的金融发展程度显著不同。耿宝民,韩忠奎,安国涛(2008)在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及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监管、监督、协调职能的发挥,能够有效的监管区域性金融机构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李海平,蒋欢(2008)对地方政府参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地方政府参与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形式。张亚欣,陈茜(2005)认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应借鉴国外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包括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以及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行规划和引导等。潘陶,金永红(2008)提出地方政府作为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在建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王景武(2007)以河北省为例,探究了地方政府行为在区域金融差异形成中的作用,得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梯度变化特征。

三、简要评述

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发展的作为主要表现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等方面。我国在金融发展初期主要是政府直接干预区域金融发展,改革开放后,逐步进行金融改革,向市场主导转变,即由行政性干预逐步转向市场规则约束。

四、地方政府行为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应在市场规则约束方面有所作为。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机构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可在与中央政府宏观按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发展有所作为,主要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地方政府行为应以“优化当地金融发展环境”为指导思想。具体来讲,优化当地金融发展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扩大金融宣传途径,普及现代金融知识;搭建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上市公司、工商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

(二)地方政府行为应以“建设区域金融市场”为主要内容。2004年国务院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国未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组成,每一个市场形态都将呈现为自上而下、由高级到低级的金字塔架构。因此,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建设相应层次的金融市场。

第9篇

Abstract: Four kinds of risks including macroscopic economic environment risk, monetary banking risk, bubble risk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 risk are selected to build up a financial risk indicators system by factor analysis. Meanwhile,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detect the exsisting financial risk and forecast potential risks in the coming three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risk in our country, which reached its peak in 2007, is rising. After this, the level of financial risk fell down, but was still in the yellow alert area. Foreca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time after that, financial risk will increase from the level in 2008.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因子分析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early warning system;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26-02

0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像幽灵一样不时地在某个国家爆发,继而疾风暴雨般地震撼国际经济,甚至席卷全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打破了亚洲经济向前发展的景象,给许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香港地区财富总共蒸发了2.2万亿港元。2007年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国多家银行的倒闭。虽然我国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我国也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如物价上涨压力增大、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被缓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认识和防范国家金融风险,建立一套有效地金融风险度量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风险是一定量金融资产在未来时期内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国家层面上的金融风险是指对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全局性影响的公共风险[1]。在国际上,对国家金融风险度量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美国商业环境风险情报研究所Henner设计的国家风险预测指数(富兰德指数)、伦敦“国际商业交流有限公司”美国分部设计的综合风险指数[2]、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等级表和美国银行梅耶提出的国际风险监测指标[3]等。许多学者也对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作了分析,Abiad[4]利用宏观经济不平衡指标、资本流动性指标和金融脆弱性指标,研究了受东亚金融危机冲击的五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危机预测结果。Fontaine[5]重点考察了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国内信用增长等7个宏观经济指标对货币危机的预警作用,结合经济政策对21个发达国家和16个新兴市场从1963年至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和追求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货币危机有显著相关性。国家统计局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课题组在2001年设计了我国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定量研究[6]。陈守东、杨莹、马辉[7]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金融风险的来源,并应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宏观经济风险预警模型和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模型,对2006年我国金融风险进行了预警。

现有的研究大都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而层次分析法的缺点是设置指标权重时主观性太强,往往会造成结果不够客观。因此,本文从国家金融风险度量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金融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缩减,最后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算出我国1997年至2008年的国家金融风险数值,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预警信号系统。整个过程避免了主观性的产生。在指标的选取上,本文加入了衡量外部经济环境影响的指标,例如美国经济增长率和原油价格波动率。在评价泡沫风险方面,加入了股票年成交金额与GDP的比值来度量股市规模的合理发展程度,力求数据来源可靠,指标信息覆盖面广。

1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本文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考虑了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和统计数据索取的可能性,从四个方面,选取了21个监测指标来建立我国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具体包括实体经济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相关指标,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性;货币银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监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指标,反映金融市场稳定性;泡沫风险指标,考虑资产价格变化导致的风险;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考虑国外主要经济实体的变化以及工业原料价格变化对国内影响。

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用于测度宏观经济环境是否稳定,金融风险的状态与宏观经济是否健康运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3个角度出发,对上述指标进行筛选。首先,反应宏观经济总体态势的指标。宏观经济总体态势表现不佳、衰退,往往会导致经济危机。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这3个作为评价指标。其次,反应贸易进出口情况的指标。出口不振、进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经常账户的恶化,跟金融危机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选取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进口变化率和出口变化率作为度量贸易进出口情况的指标。最后,反应财政风险的指标。财政指标反映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和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选取财政收入与GDP的比值和财政赤字与GDP比值。本文从2个角度出发,对货币银行评价指标进行选取。首先是内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在很多国家,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与由货币过度扩张所引起的信贷快速增长相关。因此,本文选择M2与GDP的比值、M2乘数(M2与M1的比值)、存贷比、实际利率和名义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比值(1年期)作为这部分的评价指标。其次是外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外部脆弱性和货币高估会增加银行业的脆弱性,因为外部市场上竞争力的丧失会导致经济衰退、企业经营失败、贷款质量下降。银行危机还会引发货币危机。因此,本文选择实际汇率、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和M2与外汇储备的比值作为度量指标。泡沫风险的典型特征就是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联系逐渐脱离,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天性下纷纷涌向股市、房地产等投机性市场,金融资产的现实价格被严重高估。泡沫经济的引发主要与股票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有关。评价房地产价格是否过高比较复杂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未设这方面的指标。股票市场的泡沫大小取决于股票价格偏高的程度、股票流通市值和成交量的大小,在此选取了股票市盈率、股票年成交金额与GDP的比值和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来衡量。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影响日益加强。本文选择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率和美国经济增长率作为度量指标。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可以全面考察指标对金融风险的贡献度、同时克服判断单一指标发生危机的武断性。本文应用的数据取自1997年至2008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使用SPSS13.0软件对1997-2008年反映金融风险的21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我们选取前4个公因子,第1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49.60%,第2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5.38%,第3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3.57%,第4因子代表了原有信息量的11.38%。以上4个公因子代表了原有数据信息量的89.92%。进而本文采用4个公因子替代了另17个指标所含有的信息量,这样进行分析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四个公共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金融风险的特征:公共因子1在存贷比、财政收入与GDP之比、M2与GDP之比、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比、名义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比上载荷量较大,该因子主要反映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部门风险状况;公共因子2和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都有较大的相关性,该因子主要从宏观经济层面反映了风险状况;公共因子3在进口变化率、出口变化率和实际汇率方面载荷量很大,这主要反映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风险状况。公共因子4主要负荷了股票市盈率和股票流通市值与GDP之比,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状况。

根据提取的四个公共因子,由回归法可以得到单个因子得分Fij。再以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它们的线性组合,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Si,具体计算如下:

Si=0.496×Fi1+0.154×Fi2+0.136×Fi3+0.114×Fi4(1)

Fij表示i年j因子的得分,Si表示i年的综合得分。经计算,得到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通过Holt指数平滑法对2009年至2011年的情况进行预测,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分别为0.64、0.75和0.8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1997年金融风险较大,随后开始回落,1998年处于较平稳状态。自1999年末金融风险开始再度上升,并且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在2004年有小幅回落,在2005年呈现较稳定状态。在2006年、2007年又有增大趋势。进入2008年后,金融风险有所降低,但仍高于2006年的水平。2009年至2011年的预测值表明,我国金融风险依然在高位运行,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本文得到的我国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是否能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需要通过事实进一步验证。1997-1999年我国物价下降,出现通货紧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1999年至2003年金融风险逐渐加大,这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基本保持平稳。2003年货币供应量迅猛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宏观经济再度出现过热的势头。2004年,我国金融风险达到了局部的峰值,此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以平抑过快的经济增长,因此2005年金融风险下降到较为合适的范围,再度趋于平稳。2006年伴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风险再度升高,这种繁荣的局面在2007年继续得到强化,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延续更长时间。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呈回落的态势,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一次跌幅超过70%的大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但金融风险仍在高位运行,形势不容乐观。由此可见,合成的我国金融综合风险值的设定比较合理,基本能反映我国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

3风险预警信号

风险预警信号设计的中心思想是将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根据表示的风险高低划分为不同区段,然后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形式表达出来。风险预警信号相对于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具有简单和直观的特点。本文将金融风险综合得分根据风险的不同划分为5种状态,分别表示:“风险过低”,“风险偏低”,“安全”,“风险偏高”,“风险过高”,对应的预警信号分别为:紫灯,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在确定金融风险综合得分阈值之前,先要确定各个指标的风险区间的临界值和上下限。指标界限的确定主要参考了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一些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计算4个因子的界限值得到风险综合得分的阈值。需要说明的是 “风险过低”,“风险偏低”两种状态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情况良好,而是表示经济增长率不高,市场不够活跃,与“风险过高”和“风险偏高”一样属于需要警惕和避免的状态。值得指出的是,承担适度的风险有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而不承担风险并不是明智之举。从图1可以看出在,1997年至1999年我国曾经处于蓝灯和紫灯区域内,说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缓慢;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为绿灯,处于安全区间,说明这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和金融运行良好,处于均衡状态;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的风险攀升趋势延续到了2008年。2007年我国金融风险进入红色高风险区域,经济呈现出过热增长的趋势。2008年相比2007年风险有所下降,处于黄灯区。总体看来,我国金融风险呈现震荡上升趋势。从预测情况来看,2009年至2011年的风险预警信号均处于高风险区域内。

4结论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风险问题十分突出。而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领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特别是金融风险与过去可能大有不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以国家金融风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我国1997年至2008年金融风险综合得分,同时建立了一套风险预警信号系统。通过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风险近几年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尤其是2007年进入红色警戒区域。虽然在2008年,金融风险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黄灯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到2011年我国金融风险处于高风险区域内,风险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谢洪礼.国内外经济、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简评[J].统计研究,2000, (l):23-27.

[2]Gutteotag,J.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Guide. The Commercial Press Limited,1976

[3]Meyer,M. Longer Waves in financial relations: financial factors in the more severe depress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4(5):324-335.

[4]Abiad, Abdul,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Currency Crisis: A Survey and a Regime Switching Approach, IMF Working Paper 2003:155-184.

[5]Fontaine, Thomson, Currency Crises in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 Economic: A Comparative Empirical Treatment, IMF Working Paper 2005:113-132.

第10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金融学教学也面临挑战。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诚信危机、风险恐惧,是将来从事金融工作的学生必须要克服的。信用是金融市场运作的根本,一定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风险理念的培养是为了防范区域风险的聚集效应;还要坚持创新,创新理念是确保金融创新步伐与市场变革相适应的前提;更要培养所有主体要遵法守法,金融人才的法治理念是规范金融市场与维护国家金融利益的根基。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良好的机遇。在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理念培养上,应着重树立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诚信理念、风险理念、创新理念和法治理念。 

    一、诚信理念的培养 

    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信用危机,是信用关系中“伦理责任”缺失的后果。在现实金融活动中,诚信就是遵守承诺契约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即包括各种形式的诚信。一般来讲,培养诚信理念包括下述这样三种形式。 

    1.培养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所谓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就是金融活动中应该信守自己的承诺,按照自己的承诺办事。承诺实际上就是当事者之间的一种契约,因而任何参与主体都必须遵守。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已经和客户拥有了各种形式的契约,那么就应该全方位地自觉地遵守这些契约,而不是去设法逃避契约的约束,更不能曲解和修改契约的内容,甚至于去毁约。  培养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所谓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就是指有的当事者可能因为信息获取上的阻滞性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信息中的全部内容,从而不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的情况;而另外的当事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以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状况。这种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更多地拥有信息的一方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可以说,那种较多掌握信息的当事者,可以借助信息拥有的优势地位而欺骗信息不全的当事者,但是拥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却并没有去这样干,而是诚信地对待信息不全的一方,这种状况就是信息非对称下的诚信。  培养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也就是说,一方当事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并没有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当事者的另一方的利益,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利益才最大。这种考虑对方当事者利益的诚信,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诚信。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这种诚信,往往是当事者从对方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这种诚信可以说是一种很高形式的诚信。 

    二、风险理念的培养 

    金融是资金的聚集地,也是风险的集合体,金融创新和发展总是伴随着风险。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金融风险具有可测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受益对称性等特征,是客观的、现实的存在,这是由金融过程内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针对金融学学习,必须培养金融运行的风险理念。 

    1.培养认识风险的能力。广义的金融风险指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在参与金融活动过程中,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事物或其他原因导致金融资产价值、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则指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金融过程的网络化和金融关系的多样化,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联动性、广泛的渗透性和自我增强的传播特性。如果金融风险超过了承受能力,局部、个别的风险就会蔓延、传播开来,从而影响到区域、国家甚至国际范围,形成金融危机,给经济运行和社会福利造成灾难性的后果。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范围广,影响大,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危机和动荡不但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培养防范风险的能力。目前,就国内金融市场而言,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资金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资金回报率高的区域会吸引其他地区资金的流入。如果该区域的资金高回报是源于投机性的泡沫化,那么该区域会很快成为金融高风险区。我们要加大了对金融监管与市场监管的力度,并重视金融风险的评估、预警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建设,着力提高防范金融风险、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三、创新理念的培养 

    1.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更是经济发展的本质。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产生或引进的新事物,从而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功能。金融创新的内容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其核心是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转移风险的创新、增加流动性的创新、信用创造的创新、股权创造型创新、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和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  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全面而辩证地看待金融创新效应。通过对金融工程学等重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既要培养金融创新思维、掌握金融创新的技巧和方法,又要把握金融创新的路径和规律、正确认识和理解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关系。金融创新既具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丰富金融交易品种、使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增强经济主体应对和转移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等积极作用,也具有增大金融系统风险、降低金融体系稳定性、加大金融监管难度、削弱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等负面影响。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原因便是美国金融创新过度,以至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滥,以及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次贷衍生品业务及其交易的放任自流,助长了衍生品风险的积聚和爆发。  创新需要监管,强化金融监管理念。对中国而言,既不能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而视金融创新为洪水猛兽,抵制金融创新,也不能对金融创新监管过死。明智的策略应该是:一要充分认识金融创新对经济金融的积极作用,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中国现阶段由于金融创新不足,金融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因此应完善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大力鼓励和推动金融创新,探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途径。二要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应切实加强跨市场、跨境风险的监管,确保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创新步伐和市场变革相适应。同时,要弄清楚金融创新中的产品结构、层次和风险特征,研究金融创新规律,适时、适度地引导金融创新活动,把握监管力度,避免监管过度和监管缺位,探索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由合规监管向风险监管、由单向监管向全面监管、由封闭性监管向开放性监管等转变的途径。 

    四、法治理念的培养 

    1.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法律知识。在依法治国及法律全球化的宏观环境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必须确立法治理念。在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风险加大的形势下,政府的“政策规制”只能发挥短期效应,只有健全的金融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安全的长效机制。无论国内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有序衔接,必须有金融法律制度加以有效调整。目前,中国的金融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金融业发展市场化的挑战,二是金融业发展国际化的挑战。前者主要表现为立法滞后,特别是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金融资产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流动性不强,以及金融交易的不规范等。后者主要表现为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导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法律调整”相冲突,这也是西方国家以国际贸易平衡为由干涉中国金融市场的“法定借口”。因此,无论是金融专业或任何一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掌握国内金融立法的动态与金融法律制度,熟悉国际金融体制、规则及其相关法律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运用法律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中国正处于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完善金融立法,健全金融法律制度至关重要。其一,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过度自由化和自主创新会使风险叠加,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甚至是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只能应对而不能消除。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对安全金融创新、加强系统性风险控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律制度的确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与根本。其二,有利于维护中国的金融利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在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干涉下,人民币处于缓慢升值状况中。境外短期投机资金乘机而入,如果没有很好地运用法律来防范金融风险,势必会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充分运用好各种法律切实维护中国金融利益。 

    参考文献: 

    [1]郭建新.论金融信用与伦理责任[J].财贸经济,2010,(8). 

    曹廷贵.对于金融及金融教育理念的一点看法[J].财经科学,2002,(增刊).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生态;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19-05

一、引言

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在1949年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周小川(2004)在公开场合系统性地提出金融生态。认为我国各地区金融生态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区对银行业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二是各地区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三是各地区的商业文化有所不同。山李扬、王国刚(2005)认为,经济地理与文化差异、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差异、中央政府所主导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金融生态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构成金融生态各要素的贡献弹性,发现法制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金融发展、金融机构独立性和信用文化等五项因素的贡献弹性总和达到75%左右。笔者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以及信用体系的区域差异等方面,由于各地区金融生态的非均衡性,导致地区间金融抗风险能力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大。

二、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

徐诺金(2005)借用生态学原理,将金融生态表述为:“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内部金融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密切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萧安富、徐彦斐(2005)将金融生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其中宏观层面包括产出、国家法律等因素;微观层面包括产业结构、银行业产权结构等金融交易中的特定规律安排。从已有的研究看,国内学者注重对整体金融生态的考察,相对忽视各区域金融生态的研究。因此,笔者从区域角度研究金融生态问题,认为区域金融生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金融生态主体,在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其特征表现为:

1.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的依存性。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长、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一方面金融机构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流动性和支付便利,促进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为金融机构生产的金融产品提供运行场所,促使金融机构在金融生态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金融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可以防止金融交易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机会主义倾向、利益冲突与摩擦,弥补信息不完全和弱化外部效应因素的存在。

2.区域金融体系部的稳定性,根据徐诺金的观点,对金融生态的研究,需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三个方面展开。因此,可以将区域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看作区域金融体系。其稳定性需要通过区域金融生态调节进行,具体表现为区域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区域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3.区域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金融生态体系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生态主体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金融主体行为特征。最终形成不同的金融生态状况。因此,区域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必须与金融生态环境相适应。如果金融生态环境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法制环境和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生态主体就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必然会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从而冲击整个金融生态系统。

三、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性分析

1.金融市场结构的区域差异。虽然欠发达地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和产权交易等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也就是资本市场的渠道逐步发展起来,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但是相对间接融资和投资需求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从全国股票筹资额和上市公司数看,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少,股票筹资额低,而东部地区股票市场发达,上市公司多。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1388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37.3%:东部地区上市公司756家, 占全国的比重为54.4%。到2005年底,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共有1397家,其中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增加到773家,占全国的比重55.3%:中部地区上市公司230家,占全国的比重16.4%:西部地区280家,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0%,股票筹资额29.2亿元,比2004年下降74.1%。特别是上市公司最少,只有8家,2003―2005年无新的上市公司,由于2005年股市低迷,东北三省未从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2)债券融资比重的差异。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渠道,债券融资的优点在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和负债结构,避免股权分散,相对于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而言,债券融资的资金运用自由度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融资工具。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通过债券融资1413亿元、117亿元、27亿元和32亿元,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债券融资居前三位。而西部地区的债券市场发展极为落后,2005年,、青海和甘肃无一家企业发行债券。这种状况表明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导致居民在投资渠道方面缺乏更多的选择,而且也难以产生投资的积极性。

2.金融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金融主体,地区金融机构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因为金融机构存在追求最大收益、成本外化的特性,当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金融机构投资收益率高,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将在该地区广设网点。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广,也能增强地区资金积累能力。表2显示,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多,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最少。东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03倍,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5.9倍,城市商业银行数是西部地区的2.3倍,证券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3.5倍,保险公司数是西部地区的1.5倍。特别是、青海和宁夏没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较为单一。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影响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

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性,金融发展差距要大于经济发展差距。

(1)金融资产总量的差异。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增加,金融发展的规模亦相应扩大。因此,各区域间金融资产的规模,反映着区域金融部门的总体规模和金融成长的绝对水平。2005年,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61%,分别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4倍、3.8倍和7.6倍。省级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的差距也极为悬殊。以广东省为例,2005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119亿元,是云南省的7.6倍,贵州省的13.6倍;同年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261亿元,是云南省的5.7倍、贵州省的9.9倍。

(2)地区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存在差距。笔者以地区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与地区GDP的相关比率来反映金融资产分化后的各地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东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高,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67%,中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最低,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平均为213%,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当。这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状况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相一致的“四地分割”状态,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驱动性经济,所以金融发展表现为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而经济发展的条块分割状态导致金融分割式发展。

3.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非均衡性。从各地区信贷资金的流动看,信贷资金主要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笔者以贷存比的变动趋势反映各地区资金流动偏向,贷存比反映一个地区的存款总量转化为在该地区投放的贷款总量的比例,2001―2005年,东部地区的贷存比由74.1%下降到65.3%,共下降8.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贷存比由82.1%下降到68.5%,共下降13.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贷存比下降幅度为17.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贷存比的下降幅度远超过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贷存比由96.1%下降到65.2%,下降幅度达30.9个百分点。虽然中西部地区贷存比例较东部地区高,但并非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比东部地区大,也并非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近几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贷存比的相关性弱),而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资金积累少,即存款余额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的存款余额为17.8万亿元,而西部地区仅有4.6万亿元。在存款余额较低的情况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存款余额转化为贷款余额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和青海贷存比下降幅度较大。

4.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财政金融领域实行了非均衡的、倾斜性的政策,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心城市到边远地区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态势,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使东部地区建立了发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具体表现在:

(1)投资政策的区域差异。随着我国区域发展从平衡到不平衡战略的重大转变,东部地区拥有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国家预算内投资也主要投向东部。“九五”期间,在中央项目投资中,40%左右集中在东部,25%左右投资在中部。只有15%投在西部。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使中央财政投资开始向西部转移,但东部地区形成的市场化机制和良好投资环境,已使东部取得了“先发优势”。在差异化投资政策的影响下,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银行借贷、横向投资等多种形式源源不断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2)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一方面,在信贷资源分配上,东部地区享有优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重点项目大多在东部地区布局,可以得到更多的信贷资金,加上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高、信用等级好,在银行自主支配的信贷资金中,也能获得较高的比例。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建设上,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在东部,促使全国各地资金加速流向广东、上海等地,东部地区企业融资便利。其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50%以上。

5.信用体系建设的区域差异。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社会信用缺失是金融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信用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各区域信贷资金良性流动的信用环境尚未形成,且东中西部地区对信用环境的建设存在差距。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地区较早开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不仅建立了社会征信系统,而且建立了信用担保体系。上海、深圳、浙江等地还开展贷款企业咨询评估业务,并建立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而这方面中西部许多地区还是一片空白。中西部地区信用担保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主要缺乏的是中小企业和居民的完备的信用记录和信贷风险保障制度,使银行无法在不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和有效担保的基础上拓展信贷领域。信用环境和征信建设的不足,给信贷资金的良性流动带来负面影响。

四、我国区域金融生态非均衡的效应分析

1.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中国社科院2005年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浙江、上海、北京等东部地区金融资产质量在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为AA级以上,而西部地区的、青海和新疆均为C级,特别是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金融资产质量最低,2003和2004年均为E级。这说明各地区金融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各地区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的强弱。李扬、王国刚(2005)等认为,2003和2004年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有70%以上是由银行体系之外的因素造成,这与中央银行所做的分析结论基本吻合(中央银行认为80%的不良资产是由不健全的金融生态环境造成)。特别是东北地区以资源型、重化产业为主导,以牺牲局部经济利益承担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成本,使该地区不良资产比例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而弱化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从各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质量看,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地方财政缺口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在国有经济占比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无法摆脱财政收入匮乏的困局,往往采取干预和控制本地金融部门的做法。

2.各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强弱不一。金融系统的储蓄动员能力是衡量金融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储蓄动员越充分,金融效率越高。一个地区的储蓄动员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地区储蓄存款的多少。即资金积累率的高低:二是储蓄向投资转化能力的大小,即银行存款转化为贷款能力的大小。

西部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资金供给规模小,存在资金积累不足的供给缺口。2005年末,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为16%,而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61%,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储蓄资源。特别是外币存款,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仅为5%,东部所占比重达

83%,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度低。储蓄是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形成的供给力量。西部地区储蓄率的低下表明该地区现有的资金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区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资金供给缺口成为严重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增强的一个基本因素。

3.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指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会由于内部或外部的突然冲击而导致整个体系运行混乱、功能受损。费雪(1932)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债务、货币流通速度、利润等变量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企业对银行的过度负债、流动性负债与流动性资产之间的期限不匹配等。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体经济造成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大了区域金融体系的风险。金融体系的风险具有潜在性和累积性、突发性和加速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由于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某区域金融风险会逐渐扩散到其他区域,形成全国性金融风险。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银行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长期形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可能向全国扩散,从而加剧金融生态系统的脆弱化。二是加剧了区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规模狭小、流动性比较低,在国际资本大量流人和广大投资者参与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会明显增加,进而增加了金融风险的隐患。

五、改善我国区域金融生态的对策建议

1.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我国各地区应构造一个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为辅的金融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解决各地区企业的资本金筹集问题,扩大各地区债券市场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提高债券融资所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另一方面从完善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建立灵活、有效的短期融投资体制,一是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二是实现市场客体多元化,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满足不同融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需要。

2.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的主体――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是否强大直接影响区域金融服务质量,因此,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做强区域金融产业,做强金融产业不是构建一个“大而全”的金融组织体系。而是构建一个对区域内企业、居民提供“多而全”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因此要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组织来区内开办业务,实现区内金融业竞争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多元化。

3.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近几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远未达到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财政金融政策上,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在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加大促进区域公平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同时。健全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一是调整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二是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与约束,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测体系:三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可考虑设立跨区域的管理机构,由中央综合部门和各省市代表组成,协调各大地区的利益关系,整合区域资源。

第12篇

一、我国省级政府必须发挥其管理地方金融相关机构的主体作用

要想建立起权责清晰的风险管控机制,首先需要地方能够明确管理金融机构的主体部门,这也是风险处置责任确立的关键。

(一)地方的金融机构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十分重要

就我国现有的财政分权制度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呈现出“弱金融、弱财政”的发展布局,在各个地方政府展开GDP较量中,十分重视金融在GDP增长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各地都会积极的推动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出台一些减免税收、资金支持以即低价格转让土地的有关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在中央和地方二者共同的领导下,现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地方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发展态势,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县域、农村等均有分布,对于“三农”问题以及一些当地的中小型规模的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等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的金融服务中起到主体作用,是促进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对于地方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权利应该交给省级政府

目前,金融机构已经遍布县域和农村,当金融活动在省级政府管理区域内展开的时候,省级政府可通过其相关控制资源,比较简洁的获得一些金融机构在活动经营过程中的信息,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对于信息的掌控上,省级政府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效率也十分高。而省级政府和地、县级政府比较来说,对于经济的宏观管理能力较强,将金融机构交其进行管理,省级政府可以给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作出较为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方针策略,对于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规划,同时,在促进当地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使得金融机构反作用与当地的经济,推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权责缺乏制约引发管理问题

(一)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权责缺乏制约

省级政府需要承担一些信用社、担保公司(融资性)以及提供小额贷款的公司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细则,清楚的说明在处理风险的时候省级政府的具体资金来源。金融风险传染性较强,发展速度较快,一旦金融风险发生的时候,省级政府并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内筹集到对于风险进行处理的资金,通常情况下还是会向中央政府求得帮助。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假若处理不当,直接会引发大范围的金融风险或者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出现,导致中央政府不得不承担处理风险的资金,帮助地方化解危机。当中央政府提出偿还资金要求的时候,省级政府则常常会以各种借口拖欠资金或是拒绝偿还,原本的省级政府应承担责任不得不又中央政府承担,由于省级政府未承担风险,导致其在推动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缺少风险意识和承担责任意识,并不利于提升对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有效性。

(二)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

金融资源在当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获取金融资源较为重要的方法途径就是省级政府参与更多当地金融机构的管理。省级政府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为取得GDP的快速提升,一些管理人员会降低进入金融市场的考核标准,通过这种办法来吸引金融机构到省级政府所管理的辖区内展开业务。最终导致设立的一些金融机构数量繁多但是质量较低,使得金融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加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省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引导严重偏离方向,而又缺乏相应监管机制的制约,最终政府只看重GDP增速而忽视了对于风险的关注,最终使得当地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严重背离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三、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的建立的积极作用

(一)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省级政府对于当地金融机构存在的金融风险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基本有了明确的标准,一旦当地的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必须马上进行资金的筹集工作来化解风险。建立起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基金,其实只是把政府本营承担的风险处置资金在风险发生前就储备好,而不是给省级政府增添额外的压力负担,这种办法不仅可以保证金融风险处置资金的增值保值,同时也没有使得处置资金本身的价值受到损害,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省级政府需要承担的处置金融风险责任。

(二)减少省级政府对金融风险的处置成本的投入

金融风险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征是传染性强度大、演变速度快以及危害性较大等等,在建立起金融风险的处置基金后,当有金融风险出现的时候,省级政府可以马上调动风险处理基金,找到对家的处理风险的时机,降低金融风险造成大范围危害的可能性,将风险遏制住,降低省级政府对于风险处理的成本投入。但是,假设省级政府并没有积极的建立起处置金融风险的相关基金,而是在风险发生以后临时筹集资金对风险进行补救,不仅做不到及时有效,而且所需投入的资金数额相对较大,筹集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容易由于时间的拖延造成风险处理的时机延误,最终使得成本大大提升。

(三)提升金融机构对于风险的防控意识

地方金融风险处置基金本身的出资人包括金融机构本身,风险越高的金融机构所要缴纳的处置基金也就越高,承担和防范风险的成本也就越高。有的地方金融机构为使自身承担的风险成本降低,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提升了风险的防空意识,从其本身做起进行风险的防控,有效的规避风险。

第13篇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于维持我国金融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蕴藏着一定的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较多区域性金融风险,如高利贷崩盘、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借贷资金链断裂危机等,这些区域性金融风险有向全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的趋势。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向全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信用中介,是金融风险的终极承受者,因此,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状况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 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概述

(一)商业系统性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性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金融体系部分或全部受到损害进而致使大范围金融服务紊乱并给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一般可以用金融体系中许多机构同时违约的可能性或系统性重要机构倒闭的概率来衡量。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染性。商业银行都是高负债企业,一家银行遭受危机,就会传染到其他银行,最终演变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2)普遍性。银行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几乎整个社会经济体都不可幸免,影响范围要比一般性风险普遍。(3)破坏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破坏性非常大,会对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4)负外部性。商业银行的失败不仅会对本身造成影响,同样也会对其他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二)商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商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顺周期性。银行体系高负债经营和顺周期性的特点使银行体系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2)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存款人的“羊群效应”,并形成挤兑风险;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使银行错误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资产。(3)风险溢出与传染效应。在当今的银行系统中,银行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使风险更容易从个别银行溢出从而传染至其它银行,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

(三)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衡量方法

目前,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会计资产负债数据的方法和基于股票和债券市场数据的方法。本文利用SCCA模型(Systemic Contingent Claims Analysis,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SCCA模型是Gray和Jobst等在2010年对CCA模型从多元角度进行的推广后提出的一种更加科学的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与其他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方法相比,SCCA模型充分利用市场数据、关注系统性风险,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清楚地展示风险传导过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的分析依据。

三、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SCCA模型,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2007第一季度年至2013年第二季度期间的系统性风险,其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至2013年,中、农、工、建、交等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及其变化趋势。在2007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先上升后下降。这期间主要是受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资产市值波动率为0.043323、违约距离4.9043,此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较高,也是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个拐点。2008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市值波动率和违约距离逐渐回落,系统性风险逐渐降低。

2009年第四季度爆发的欧债危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又出现大幅上升,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在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到达统计期内的最高水平,其资产市值波动率和违约距离分别达到0.064715和8.3326。随后,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扭转,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逐渐回落,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在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波动率、违约距离又逐渐上升,说明我国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又出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中部分行业不景气和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四、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对于维持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1)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限制银行间交易的风险敞口、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定逆周期政策并推进风险导向监管,以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2)加强银行自身建设,包括提高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提高资产质量、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重视以及完善经营管理水平。

(3)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合理规范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储户利益、增强银行信用具有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Lehar.Measuring Systemic Risk: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Journal ofBanking & Finance,2005:2-23

[2]Gennotte,G.D.Pyle.Capital controls and bank risk[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7(15):805-824

[3]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7):75-83

[4]刘吕科,张定胜,邹恒甫.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研究最新进展述评[J].金融研究,2012(11):31-43

作者简介:

第14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 可持续发展 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在各类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着力防范和控制的重点,这无可厚非并应持之以恒。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成为非重点防范和控制对象的情形始终被忽视着。然而,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使我们不得不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一、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事关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由外生性引发而内生性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管控手段缺损而形成的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产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春季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日益蔓延,不仅招致美国自本世纪以来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大量的金融企业破产倒闭,形成了让全球震惊的“华尔街金融海啸”,让欧美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对全球金融的危害性至今未消除。

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传导性。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进出口增长速度、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渐进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最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主要是与宏观经济中的诸多因素相关联的,如宏观经济走势、政策法规变化、自然资源状况变化、贷款客户经营状况变化等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变化一般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渐进变化的过程,它的形成和产生具有其可循的规律,不具有突发性。三是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形成,它所危害的不限于某一个金融企业、某一家商业银行,更不限于某一家银行的某一个分支机构,而是对一国甚至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带来危害。因而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危害性的后果极为严重。

因此,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事关金融体系和所有金融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就商业银行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若干措施

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控的政策和措施要有超前性、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一)处理好风险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的关系,以风险源头控制型的风险管理为主要手段。源头控制型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管理客体的行为过程启动之前,商业银行事先制订出防范、规避风险的对策和措施,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把好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把关注事情的结果体现在业务操作过程中,而不是颠倒过来。源头控制型的风险管理是一种“猎狗追猎物”式的管理方法,哪里有风险,风险控制措施就跟踪到哪里。

(二)建立专职的研究分析机构,开展对宏观经济、金融的研究和行业产业的系统调查研究分析,为各项经营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宏观金融经济信息和行业产业调查研究信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具有三项基本功能,一是释疑功能,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于这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对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未完全认知性,利用信息释疑功能作用,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对其现状和未来前景趋势的模糊认识,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二是管理与控制功能。在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下,坚持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统一的业务决策标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没有统一决策标准,各个分支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各行其是,其结果必然是形成大量的系统性风险。三是增值功能,以商业银行的产业行业调查研究工作为例,宏观金融经济信息和行业产业调查研究信息的增值功能表现尤为显著。科学合理的宏观金融经济信息和行业产业导向,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降低风险管理成本,避免风险损失。

(三)规范行业信息调查分析和行业信贷政策研究工作的内容。一是开展行业信贷风险、信贷资产质量的整体评价和行业信贷风险预警研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二是建立重要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数据库,监测和预测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及增长趋势,为确定对各行业的贷款投入量和贷款审批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依据。三是对行业产业的区域差异性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使行业信贷政策体现区域差异性,使行业信贷政策与区域信贷政策相统一。四是对行业产业结构和效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为评价信贷资产质量、计提风险拨备提供依据。五是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研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开拓新的金融服务手段,使之与客户对银行的信息咨询服务需求相结合,使行业信贷政策研究与实施重点客户战略、产品战略相结合。

(四)把握风险管理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把握风险管理机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按一致性原则建立风险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明确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可以保障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使风险管理始终体现发展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效益增长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二是按全面性原则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等不同风险类型,公司、个银、个贷等不同的客户种类,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不同业务种类都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具体来说要建立四大系统:一是风险报警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二是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三是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四是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五)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功能作用,建立惩戒型风险管理与激励型风险管理相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结合人事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的改革,通过后评价,对于按章操作、依规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真正体现责权利的完整统一。惩戒型风险管理与激励型风险管理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处理好风险管理与银行经营、防范风险与业务开拓的关系,使风险管理工作既有利于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又有利于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无论是确立发展速度,还是确立发展规模,应坚持长远的持续发展目标,不能为了追求近期效益而牺牲长远效益,不能急功近利,近期效益目标要服从长远效益目标。各项经营业绩考核措施、各项激励机制与责任约束机制都要服从于这个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刺激短期行为而忽视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吉光.神形兼具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中国金融》2007(17):67-68.

第15篇

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风险,要注意解决好下面的问题。

(一)处理好产业承接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发挥比较优势,结合本区域具体条件处理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比例关系,为区域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是根据国家产业整体部署和本地市场发展需求确定重点承接的产业和企业,要通过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一些集生产、流通、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是在承接区域外部产业的同时,处理好本地区城乡产业转移的问题,实现产业体系在区位、需求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化,提升区域竞争力。三是适当调整产业投资结构,压缩资源类投资规模,加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投资,加大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力度,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四是坚持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程度上实现产业发展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竞争力。

(二)逐步建立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

西部地区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逐步形成区域投融资长效服务机制,防止投资增长和社会资金跟进的双重不理性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共振或强化,产生金融风险。一是健全信贷管理机制,支持承接产业发展。商业银行要把握宏观政策的调控方向,结合产业的发展特征,建立专门的信贷评级模型,要根据产业在所处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产业发展周期、发展前景和风险预期,制订不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二是加快培育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的金融市场网络。从长期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将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建议国家适度放宽监管限制,对西部优势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增股配股实施同等优先的倾斜政策,鼓励西部企业上市融资。西部地区政府也要通过中期票据发行、城投发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债券市场建设,以构建健全的金融市场结构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是探索更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的途径。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可通过税收、补贴等政策改善服务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资金成立园区贷款公司、信托公司、联合担保基金等,提高民间资本利用效能。

(三)深化银行体系改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主体,在认识当前银行体系稳定性不够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融资形式多样化和信用手段现代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二是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改进投资与信贷间的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调节杠杆作用,增加投资和资金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三是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投资决策管理,减少以至消除组织内部人员行为失当,特别是有意违规操作带来的投资损失。

(四)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

西部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要在深入研究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和经济发展相关指标的监测,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机制。一是加强对重点产业、行业、企业和园区的监测,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动、产业融资和使用、物价涨幅和居民收入等指标列入监控范围,据此对产业转移状况和金融稳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予以信息披露和警告,实现经济宏观管理与金融微观监管的协调和良好结合。二是通过建立分层次、分期限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强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形成适合地方实际的区域金融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三是加快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发挥金融稳定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