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氯酸的化学性质范文

氯酸的化学性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氯酸的化学性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氯酸的化学性质

第1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标: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学生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入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哦,没有。那么我们本节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2、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总结】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师边介绍演示新教材[实验2-1]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投影】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209.9℃,沸点为-1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五、学生自学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保护空气。

【板书设计】

课题一: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保护空气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教学难点】对“氧气不易溶于水”这一结论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已制备好的氧气、木条、木炭、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等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什么是物理性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师: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如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标况下密度

与空气密度的比较

熔点

沸点

是否易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体

1.429g%

略大

-218℃

-180℃

不易

【演示】教材中[实验2-2]。

(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2-3,实验2-12,然后填好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方式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必须强调硫、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

【提出质疑】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讨论】

【现象】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请该生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烫。)

【结论】铝+氧气氧化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老师与你们一起做过四个实验,这四个实验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告诉了我们: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对吗?

师: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会计师相对较少,所以物质燃烧的程度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第二环节:归纳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法探究了氧气一个重要物质性质——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况下),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师生的合作实验,探究了氧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较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

1、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生成气味的气体,并且都放热,不同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2、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并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物质是。

3、空气中有氧气,用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第四环节:作业布置

1、写出木炭、硫、磷、铁、镁、铝及蜡烛分虽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庆的文字表达式。(用填表格式)

2、预习第31-32页的教材内容。

3、讨论:空气中也有氧气,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纯氧中剧烈?

【板书设计】

课题二: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

技能目标: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烧杯、玻璃棒、水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1)化学小魔术:不燃的小手帕

(2)影片片断欣赏: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二、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做的一些实验和刚才小魔术中酒精的燃烧都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我们能不能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呢?

三、探究合作

1、分组讨论:

(1)下列反应有哪些共同点?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E、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联系实际谈谈氧气有哪些用途?

2、师生共同总结:

(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四、创新应用

1、在一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碳B、铁C、磷D、硫

2、酒精在氧气中燃烧是不是化合反应?为什么?

四、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2、

二、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四、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1、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2、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五、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a)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b)抢救“非典”病人时为什么要输氧?

六、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七、探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a)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b)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八、板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第2篇

【教材分析】:氯气的性质是元素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学中要重点强调它的强氧化性。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单质的化学性质。

(2)认识氯气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氯水成分有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2)通过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学会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练习和探究,感受到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对氯气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1)氯气与水的反应;(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教学模式】:建构——互动式教学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液氯泄漏事故,造成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400万元。同时,一战和中氯气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显然,氯气是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那么氯气究竟是什么物质?它有哪些性质?它是如何被发现和确认的呢?这次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师:播放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有关物理性质),阅读P78氯气的物理性质。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思考如何正确地闻氯气的气味。

生: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活动一】闻氯气的气味。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演示实验1】取一根洁净的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立即插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乙:铁丝在集气瓶中保持红热,产生棕色的烟,其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师:你是怎么知道生成物一定是三氯化铁的呢?如何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生丙:向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得到橙色溶液(亚铁离子溶液是浅绿色)。

师:金属铜与氯气能反应吗?谁来用实验证明一下?

【活动二】取一根洁净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立即插入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反应后,向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丁:铜丝在集气瓶中保持红热,产生棕色的烟,生成绿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

师:氯气还能与其它金属反应,如:2Na+Cl2=2NaCl

师:由氯气与铁,铜的反应可知:氯气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甲:氯气与变价金属化合生成高价的氯化物,体现了它的强氧化性。

2、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演示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已验纯的氢气,把导管伸入到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生戊:氢气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瓶口有白雾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演示实验3]把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盛放在集气瓶中,瓶口用塑料片盖好,用镁条引燃。

生己: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时能发生爆炸:H2+Cl2=2HCl(爆炸)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对比,同学们有怎样的启示?

生己: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现象,所以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明反应的条件。

P77思考与交流

师:燃烧并不一定都在氧气中进行,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都是燃烧。

师:工业上生成盐酸是利用上述哪个反应?

生戊:氢气在氯气中点燃。

3 、氯气与水的反应。

播放淮安发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次氯酸)

师 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和漂白有色物质;它还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HClO=2HCl+O2

[活动三]氯水的漂白作用:将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1/3容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现象 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与解释 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活动4】将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现 象 有色布条不褪色

结论与解释 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物质

生甲:氯水具有漂白作用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的原因。

师: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测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并用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

生丁: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Cl2,H2O,HClO,H+,Cl-,ClO_.

新制氯水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把新制氯水滴加到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氯水中含有H+和HClO分子。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H2O,HClO,H+,Cl-,ClO_. H+,Cl_

性质 漂白性,酸性,强氧化性 酸性

4.氯气与碱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师:此反应可以看做是由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的:

(1) Cl2+H2O=HCl+HClO(次氯酸)

(2) HCl+NaOH=NaCl+H2O;

(3) HClO+NaOH=NaClO+H2O.

师:分别写出氯气与碱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生壬:Cl2+2OH-=Cl-+ClO-+H2O

Cl2+H2O=H++Cl-+HClO.

师:工业上利用氯气的这个性质来制造漂白精和漂白粉。

师:P79图4-17和资料卡片。

三、氯气的用途

师: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氯气的性质并阅读P79,总结氯气的用途。

生己:氯气是化学工业上的重要物质,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师:阅读P80学与问,讨论如何认识氯气?

生乙:氯气在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但是,因为氯气有毒,它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使用氯气时,应充分利用它的优点,尽量减少它对人类的危害。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其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这次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2Fe+3Cl2=2FeCl3Cu+Cl2=CuCl2 2Na+Cl2=2NaCl

2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H2+Cl2=2HCl H2+Cl2=2HCl(爆炸)

3 .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2HClO=2HCl+O2

第3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氯气能部分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气可用来漂白杀菌,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制订实验方案、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同学们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反应后产物的检验。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对图片作简单解释。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与金属单质

与非金属单质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二体积氯气。

[过渡]氯气溶于水中是和氧气溶于水一样,还是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会有一部分生成碳酸类似呢?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试剂和仪器装置完成P42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并记录现象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学生通过实验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

[叙述]这种未知的物质就是HClO,我们叫它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能够使一些有机色素褪色,还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很多地方使用的自来水就是用氯气消毒的。

[设问]既然氯气和水能够发生反应,为什么新制的氯水还会是黄绿色的呢?

[思考与讨论]猜测可能的原因。

[叙述]氯气在与水反应的同时,它们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会反应重新变成氯气和水,像这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可逆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把“等号”改写成“可逆符号”。

[板书]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生活中一般不会直接使用氯气或次氯酸进行消毒。

[媒体]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录像。

[板书]次氯酸见光分解(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多用次氯酸盐和碳酸、盐酸等发生反应制取次氯酸。

[过渡]如何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能猜测将氯气与碱固体或溶液反应,或其他。

[板书]氯气与一些碱溶液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叙述]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就是我们熟知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漂白粉的。

[设问]我们夏天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池就是用漂白粉消毒的,生活中用的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这些次氯酸盐怎样在使用过程中变成次氯酸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猜测次氯酸盐转变成次氯酸的可能途径。

[板书]漂白粉生效(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三)氯气的用途

[叙述]氯气的用途,呼应开头。

[过渡]现在大家可以为自己解释氯气为何能与水处理建立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

[思考与讨论]根据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该问题。

[交流与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养鱼的人都是把自来水盛放在容器中,放置几天,甚至是在太阳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呢?

2.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中所含有的物质相同吗?

[练习]

1.如果我们在做实验时,或工业生产中,由氯气作为尾气排除,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可用碱液进行吸收。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②④ )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3.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D )

A .Cl■ B.Cl- C. HCl D.HClO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