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节能减排的途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污染我排放量:化学需氧量3028.96万吨,氨氮172.91万吨;二氧化硫2320.00万吨,烟尘1166.64万吨,氮氧化物1797.70万吨,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依然上升,污染物排放量必然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末端治理方式,实现了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完成超额减排任务。但随着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等污染物排放大户工程治理基本完成,结构淘汰基本到位,后续减排潜力明显不足。
清洁生产作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与能源,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就减少它们的数量;对产品而言,则是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一、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在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上的比较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几位的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068.70万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9.44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0.67万吨。上述3个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合计占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7.19%。可以说,抓好这三个行业的二氧化硫治理,就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三个行业二氧化硫产生量的大小则关键在于使用原材料的含硫率上,其中,电力热力主要表现为煤炭使用情况,钢铁行业主要表现在铁矿石使用情况。
万吨煤炭不同含硫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具体见表一
二、结果
采用清洁能源方式进行生产,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总产生量。按某电力企业年用煤量300万吨计算,当采用含硫率为0.4%煤炭资源做燃料时二氧化硫产生量19200吨,当采用含硫率为1.2%煤炭资源做燃料时二氧化硫产生量57600吨相比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8400、相当于直接消减了67%的二氧化硫产生量。按某钢铁企业年生产300万吨烧结矿计算,当采用含硫率为0.01%铁矿作原料时二氧化硫产生量1950吨,当采用含硫率为0.25%铁矿作原料时时二氧化硫产生量11700吨相比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750吨、相当于直接消减了83.3%的二氧化硫产生量。
三、减排途径讨论
1、提高排放标准。部分人认为,提高排放标准将倒逼企业提高治理水平,落实减排目标。事实上,目前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制定的较为苛刻,并且排放标准每提高一个标准,意味着我们的治理投入及运行成本要成倍的增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更不行不通。
2、加大工程治理、结构减排。“十一五”减排经验表明:加大治理资金投入,促进工程治理,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设备、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保障。但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火电行业的综合脱硫已经达到80%以上,钢铁行业综合脱硫效率已经达到60%以上,工程减排已基本达到极限、减排的潜力已经相当有限。
3、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将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关键途径,清洁生产在减排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电力行业举例,首先是直接减少了污染物二氧化硫的产生量,从而使排放量直接减少。其次是直接减少了因脱硫而产生的固体废物脱硫石膏的产生量,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并且对第固体废物脱硫石膏的处理也很是问题。三是脱硫设施的本身用电量占到发电总量的1-2%,能源消耗巨大,同时,无论采用何种脱硫技术,其脱硫剂消耗量及设备维修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清洁生产思考方法与末端治理不同之处在于:末端治理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则是要求把污染物消除在它产生之前,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污染。另外从经济上计算,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也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更为节省。
参考文献
[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途径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消耗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缓解能源危机,我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使得各领域的企业和工厂都开始重视能源消耗问题。作为高耗能产业的污水处理,为求发展必须加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降低污水处理运营成本。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问题。而城市水环境更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因而,在“十二五”期间,为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国务院对城市水污染处理厂的建设极为重视。要求各城市必须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据最新调查,截止于2013年3月底,我国各城镇所建立的污水处理厂总数为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大约为每日1.45亿立方米。目前已设有污水处理厂的城市高达649个,城市里的污水处理厂有1981座,其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1.19亿立方米;已设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城有1313个,县城里的污水处理厂共有1470座,其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2518万立方米。
根据2013年年末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比起2012年增长了4.4%,每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24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比起201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为87.9%。
近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几乎遍布全国,污水处理能力也逐年增高,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大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有健全的工艺设施,但是其在运行上过于简单化,只是简单的处理污泥甚至于不处理,便将其随意搁放,以此来节约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我国部分城市出现污泥围城的状况。
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消耗率很高,受能源危机导致能源价格增长的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过高,其利润无法填补成本。
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源消耗现状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城市水环境状况。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仍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的产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使其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降低能耗,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污水处理厂高能耗,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有电能、燃料和药剂等等。但其中消耗最高的便是电能了。据调查所知,我国污水处理厂电能的消耗大约占其总能耗的十分之九。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电能消耗的平均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较远。
据调查分析,我国一级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立方米的污水便要消耗0.073度的电量,而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则是0.325度的电量。
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已不再只是依靠政府来运行了,由政府管理走向市场化经营。因此,污水处理厂必须关注其营运成本问题,如何以最少成本获取最多利润,实现污水处理厂效益最大化,是污水处理厂运营者的重要任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主要来自于能耗费、人工费、管理费等方面。
四、实现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一)污水提升过程中的节能
污水提升过程中最为消耗能源的设备便是污水提升泵,其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因而,为减少污水处理厂提升泵房的电能消耗需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目前,我国在设计污水厂高程时,数据都偏高,造成提升泵设计扬程也过高,造成电耗量大。根据水泵有效功率的公式Nu=γQH,我们可发现当γ和Q确定时,Nu和H是成正比例的,因而,当水泵扬程降低后,一定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在设计污水厂高程时,要防止多次进行污水提升,以免造成能源的浪费;在布置各构筑物和管线时,要注意其紧凑性,避免拐角,缩短输送距离,可将反应池和沉淀池进行合并,以此来避免水头的损失;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构筑物的特点以及构筑物间的关系,尽量节约土地资源,杜绝不切实际的设计。
在污水提升过程中,可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管理,以求实现节能的目的。可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优化配置泵站设备,保障水泵运行的质量;选择型号相同的水泵机组,以便于进行维修;可对水泵进行合理的更换,适时地启动水泵,将污水处理工作放在晚上进行。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主要通过对曝气系统的节能来降低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能耗量。
降低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需要合理设计曝气系统的规模,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曝气系统的总能效;选择曝气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和调节能力,避免能源的浪费;在进行鼓风机的选择时,要选择变频调速风机,有利于操作的便捷,减少故障,要合理控制风机的风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节能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减少污泥脱水系统的能源消耗,需要投入适当的高效絮凝剂,严格按照操作章程进行科学的运行。在对设备的选择上,要优选效率高但能耗低的设备,减少设备的磨损率,降低运行费用,从而节约污泥处理系统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厌氧沼气,通过沼气的燃烧来用于加温、取暖等方面,还可以利用沼气发电来降低电能的消耗。
(四)其他节能措施
可选择平流沉砂池,避免使用消耗能量大的沉砂池,尽可能用重力来进行排砂;污水处理厂采用节能电灯,建设太阳能设备,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提高污水处理厂中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改进生物除磷工艺,降低药剂的消耗量,减少污水中的含泥量,降低污泥处理的能源消耗。
结语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快速发展,其高能耗,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亟需解决。因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者必须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完善无数处理设备,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斌.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2]张玉斌,王昭明,侯红泽,等.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致使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温室效应”,是导致诸多物种消亡、自然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等异常自然现象的罪魁祸首。
减缓全球变暖的根本性措施,就是避免过多地燃烧矿物质能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暖框架公约》。1997年,为落实公约而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形成,并于2005年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同时规定了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相应义务。《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实行减排的两种办法,一个是直接减排,即对现有的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限制、改造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另一个是间接减排,这就是在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实行造林、再造林(2005年以后所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的吸碳固碳能力。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巨大压力
煤、石油等矿物质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中国矿物资源相对贫乏,同时又是能源消耗大国。矿物质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虽然从人均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看,中国目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更大压力,同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
与此相矛盾的是,如果在加速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单纯依靠减少矿物质能源消耗的手段节能减排,将导致经济增长滞缓的风险。有人测算:如果我国的煤炭使用量降低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0.74%,而GDP将下降0.64%,社会福利将降低0.60%,同时还将减少470多万个就业岗位。
我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很大比重。同时湖北又是煤炭、石油资源严重不足,能源长期依靠外调的省份。在超排放、高耗能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之前,重工业一方面支撑着我省经济的高速运行,另一方面又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节能减排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森林对于节能减排作用显著,潜力巨大
面对重重困难,正确的抉择就是在抓好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以有效化解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固碳库。全球森林面积尽管只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但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却占生物固碳总量的4/5;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中,每天可以吸收1吨的二氧化碳;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就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62吨氧气。
森林还是发展替代能源的重要资源库。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替代能源。林业生物质能源完全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森林生物质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固然(成型燃料),气态(沼气等可燃气体)以及直接燃烧的热能和电能。与矿物质能源相比,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低成本等显著优点。
通过发展林业、增加森林来间接实现节能减排,不仅成本低、可持续、基本无污染,而且还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和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可谓一举多得。
多种树、管好林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省林业建设不仅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了大量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有效地保障了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极大地改善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为间接实现降节能排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使我省林业在节能减排中做出更大贡献,当前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推进碳汇造林项目。所谓碳汇,主要是森林汇集二氧化碳的能力。《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鼓励各国通过造林绿化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允许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通过造林、再造林获得碳汇来抵减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中国是世界上宜于实施碳汇造林项目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将立即行动,积极向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争取项目,推进湖北的碳汇林建设。
──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湖北气候温暖湿润,黄连木、油桐、乌桕、油茶等高能量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有利条件。我省尚有宜林荒山、荒滩800万亩,可供造林的低山丘陵300万亩,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800多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护。要通过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大工程推动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同时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快国土绿化进程。要切实加强森林和湿地的保护管理,巩固和增强我省森林与湿地系统的固碳能力。
──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森林质量。湖北的林地产出率在全国排第26位,低产林面积高达2000万亩。我省森林每亩平均蓄积量仅为2.27立方米,如果达到5.65立方米的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将增加3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相应增加5.5亿吨的固碳量,这对节能减排无疑是巨大的贡献。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将低产林改造纳入财政基建投资计划加以扶持。同时必须以集体林权改革为契机,转换林业的经营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投入低产林改造。―
关键词: 航运业 节能减排 低碳发展
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形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仍是全国能耗和碳排放规模较大的行业之一,约占总能耗的8%左右,而当前航运公司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因此,如何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已成为当前航运界普遍关注的问题[1][2]。
1.航运业能耗及碳排放现状
1.1国际航运业碳排放现状
相关资料统计,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行业和制造业,占总排放量的56.3%,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而航运业碳排放量仅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30%。就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水平而言,公路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据首位,为72.9%,航运业碳的碳排放量仅占交通运输行业的13.8%。
1.2我国航运业能耗、碳排放现状
我国交通运输业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油品消费行业,油品消耗量约占全社会油品消耗总量的33%,其中水运行业每年消费的能源总量大约占交通运输业的1/4左右。虽然就排放比例而言,我国交通运输业(包括航运业)的碳排放总量较低,但其能耗和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其他行业。
2.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2.1国际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
1997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2015到2019年间建造的船舶需改善能效达到10%,2020到2024年间建造的船舶能效增至20%,而2024年后建成的船舶能效需达到30%,营运船将建立改善能源效率机制,实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
2.2国内航运业的节能减排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实施,受国际大背景的影响,我国航运业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如制定了节能减排措施,编制修订了相关部门规章等,但是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节能管理机制不不健全
随着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有交通节能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而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行业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和抓手,使得国家、行业相关节能文件得不到充分的落实。
2.2.2运力结构调整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
实施运力结构调整是航运业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表现为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高船舶吨位,从而大大降低燃油单耗,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2.2.3节能基础工作薄弱
航运业能源消耗统计、节能标准制定及节能措施研究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不仅造成政府的宏观节能决策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而且使节能监管缺少技术标准的支撑。目前,航运业虽然有能源消耗统计报告制度,但航运业能源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能源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2.4能耗增长源头控制尚不完善
航运业尚未建立限制高耗能设备的准入机制,使行业能耗增长的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新建船舶及购置的二手船舶投入运营前没有经过必要的能效审查。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扭转,其结果必然是继续走“先浪费、后治理”之路。
3.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
航运业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工作所涉及的环节多、任务艰巨。因此,明晰各项工作的关系有利于航运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低碳发展。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3.1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航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强化责任考核,完善政策机制,突出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使航运节能减排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4]。
3.2完善体制和机制。
实现航运低碳发展,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航运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如可交易许可制度、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等。通过政府推进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有效促进航运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落实,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有部门主抓、有相关部门协助抓、有业务部门具体抓、各方面共同协作并努力推进的工作机制[5]。
3.3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在行业现有能源统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航运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建立航运业能耗排放清单数据库,增强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提升航运核心装备的能效水平。
通过制定新投入市场船舶的能效和排放限值准入标准,禁止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或要求的船舶投入船舶运输营运市场,从源头上控制航运船舶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航运低碳发展。我国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如何分解和控制上述目标,市场机制是有效方式之一。这就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将低碳市场机制建设与低碳政策机制建设有机结合[6]。
3.5加强航运企业能力建设。
进一步明确航运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航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体系,加强节能减排专业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涉及航运全过程的节油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加强节能减排替代性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
结语
提高船舶能效,促进航运业低碳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必然会加快航运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有关管理体制的转变,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中国航运主管部门、航运企业及有关单位只有积极行动,及早应对,才能使中国航运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不会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落后于发达国家。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迎接挑战,赶超世界航运、造船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占据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碧英.航运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J].工程研究,2012,4(3):260-269.
[2]叶丹.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J].水运管理,2010,32(9):17-19.
[3]李建丽,真虹,徐凯.水路运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比较优势[J].水运管理,2010。32(3):14-16.
[4]徐建豪,龚安祥.中国航运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海运,2011,34(11):42-44.
[5]王清斌,杨华龙,杨增海等.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26(4):72-7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大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为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份,必然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者,想对学校节能减排工作谈一些看法,供参考。
一、我国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但我国人口多,人均拥有的能源量很少,人均煤炭储蓄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50%,人均原油储蓄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12%,人均天然气储蓄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6%,但单位产值能耗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我国GDP只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在人均能耗只有世界平均能耗50%的情况下,能源总消耗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如果我国人均能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耗总量将是当前消耗量的两倍;如果达到美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能源消耗总量就相当于目前全世界的消耗量,可见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已相当严重。要使我国能源供应体系能够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进一步增长,就必须牢牢把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一关键环节。
二、学校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对社会有益,对学校有利,为此学校应切实肩负起节能减排的任务,把建设节约型校园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1.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教室和实验室等场所要做到光线好时不开灯,在楼梯间等公共场所安装声控、光控开关,没有要求的一律使用节能灯等措施,达到节电的目的。
(2)减少办公设备消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
(3)加大道路、广场及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的规划和技术改造力度,实施绿色照明。
(4)严格在学生公寓、办公室、值班室等处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烤火器等电器设备。
2.节约用料
(1)加快校园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校内网上办公,做到校内文件、材料尽量通过网络处理。
(2)学校的复印、打印纸张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控制。校内传送的纸质应双面打印。
(3)严格各类办公用品、化学药品、试剂、实验材料等消耗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
(4)加强各项工程的科学管理,降低材料损耗。
3.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故障应及时修理。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随手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3)严格执行开水供应时间,提倡学生按需打水。禁止校外人员及职工用水。
(4)校园绿化用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5)加强对已有节水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物尽其用。
(6)加强对学校建设工程用水的管理力度,减少浪费和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1)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用节能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倡修旧利废。
(2)把大型仪器设备能源消耗和排放作为采购的重要指标,对耗能和排放超标的设备实行一票否决。
(3)科学管理、调配仪器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共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4)加强实验室及现代化教学设施的管理,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构建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5)加大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元素等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层层落实责任,杜绝废液直排和废弃物随意丢弃现象发生。
(6)合理消费,杜绝浪费,精简会议,杜绝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遵循勤俭办理的原则。
(7)加强对医院的管理,严格执行废弃原料用品回收管理规定。
(8)减少垃圾污染排放,提倡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食品袋、一次性碗筷、一次性纸杯和购物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5.节约公务用车
(1)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做好用车计划,避免跑重车和公车私用现象。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行车路线,降低油耗。
(3)实行车辆管理的规范化,维修保养定点化。燃油实行协议定点定车加油。
6.节约燃气
(1)禁止食堂蒸箱使用长明灯,尽量减少燃气使用量。
(2)定期检查燃气设备接头、开关等部位,发现漏气现象及时进行维修。
(3)对食堂天然气炉进行改造,更换不符合节能要求的设备。
三、主要措施
1.充分认识开展节能减排行动的重要意义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不仅能帮助师生员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对学校的节能环保和绿色校园建设产生直接效益,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作为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主阵地,必须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及节能环保在内的社会新风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2.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学校的发展战略中
学校的领导应该担负起责任,精心组织,统一领导,把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发展战略中,特别是要列入明年即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在规划中要积极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要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落实方案。
3.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节能减排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4.要加强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体制和运行制度的改革,统筹整合校内资源,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完善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节能减排力度,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制度和激励措施,建立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种管理制度,把节能减排的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要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通过新体制、新机制提高后勤运行率,降低资源能耗。
5.加强节能减排教育
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节能减排教育纳入集体学习计划,促使全体师生员工加深时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脆弱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节能环保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效益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媒体,开辟“节能减排行动”主题,大力传播节能环保意识,积极策划宣传兄弟学校节能减排行动工作,开展比较互动经验做法,缔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氛围。
近年来,我区为抓好农业和农村的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把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城市旅游品位相结合,以清除废物排放、合理减少成本支出、减少物质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保护和改善渔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渔农民生活质量,使普陀区的天空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加优美。
一、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生态绿化建设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2.28万hm2(3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90万hm2(2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8%,林木绿化率达53.7%,其中国有670hm2 (1.4万亩),集体1.63万hm2 (24.4万亩),个人1675hm2 (2.5万亩),以经济林(果木)为主。
在建设绿色生态普陀中,对公路两旁进行生态廊道,城镇周围景观林、沿海防护林、公益生态林及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建成海岛花园城市,做到进社区突出绿色景观,进庭院、渔农村庭院房前屋后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逐步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美景,在学校、企业、军营等种植合适的绿色植物,充分发挥绿化吸收CO2、补充O2、吸附和阻隔灰尘、降低噪音的效果,在绿色工作中,树木、苗费用由农林局承担50%,乡镇承担50%分摊,并进行奖励机制,实现了天蓝蓝、空气质量优的目标,提升了旅游城市的品位。
二、农业实施节肥节药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节肥节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秸秆还田,低容量喷雾技术,使用杀虫灯330盏,每盏防治2.68hm2(40亩),防虫网6.7hm2(100亩),实施性引诱剂、黄板等无公害生产新技术示范,实施93.8hm2 (1400亩)性引诱剂示范方,黄板10000张,利用测土配方试肥3350hm2 (5万亩),0.067hm2(每亩)用肥从14.24kg下降到14.04kg,利用率提高1.4%,农药减量控害增效1675hm2 (2.5万亩),从0.067hm2(每亩)用药0.2kg下降到0.195kg,利用率提高2.5%,减少了农药化肥污染,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处理
全区已对100头以上的18个畜牧场按省政府“811”工程的部署,进行了能源生态型排泄物治理工程,建沼气池2690m3,年产沼气20万m3,受益农户400户,其中大型沼气工程2处,中型沼气工程7处,小型沼气工程9处,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新建和增设了配套的贮粪房及暗沟与管道设施,实现了粪污“零排放”。
四、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为改变渔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对未纳入城市处理管网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分散的生活污水及公厕粪便进行处理,根据沼气工艺学与微生物学等综合技术合成,以厌氧发酵为核心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厌氧―兼氯―好氧”工艺,以分级自流、分级处理、逐段降解的特点,对全区79%的村庄实现污水治理,总池容达3.8万m3,受益农户10万人以上。
五、渔农机械节能技术得到推广
全区有1.4万台,70万kW以上的渔农业柴油机,推广节油技术、提高机具技术状态,达到完好标准,对减少废气排放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并且在不同的工作状态、施用节油技术,如一艘配套330kW渔网柴油机的渔船,在不捕鱼作业时,用中上油门转速行驶(600~700转/min)其耗油情况与184kW的柴油机高速行驶耗油相等。并且实施了柴油机废油回收,全年能回收废柴油机油400t以上,对使用20年以上的拖拉机进行强制报废,减少农机作业环节,推广新型机具等。
六、新能源利用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环保技术
中图分类号:TL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系统发展概述
建筑行业最重要的部分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关系到居民用水的安全以及居民生活的质量问题,我们建筑给排水从建国初期开始发展,这个时期制定了《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1949-1964),开始了建筑给排水方面的法律规范,然而这个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持,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做向导,只是一般的初创阶段。自1964-1986年通过实施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在总结前面实际经验以及结合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建筑给排水的规范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是对前面的反思,因此这一阶段也教主反思阶段。自1986年到现在,建筑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关于给排水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技术、资金的支持之下,给排水系统越来越完善,成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是给排水系统的发展阶段。
当期国内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总结之前经验的基础上,有效的结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而且随着我们国家政府和党越来越注重环保概念,建筑给排水系统呈现新的发展势头,逐渐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解决能源法》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循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依法审批的机关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在法律上,已经对节能减排进行了强制性标准要求,是政策引导立法,立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随着日渐突出的能源问题,建筑给排水朝环保绿色方面发展是未来建筑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般来说,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排水、热水供应以及消防等内容。而水泵抽水、热水供应,都要消耗大量能源,根据统计,这些方面的能源消耗大致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3,因此,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对于整体建筑能耗关系重大。而在具体的建筑内部水循环中,给排水系统的水压、水量,以及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设计,都会因为设计、管理方面的不足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如何优化设计优化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就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环节。
给水系统节能设计
2.1给水方式设计。
针对不同的地理环节,尤其的水平高度的不同,可以采取分区供水的办法,这样的方法可以通过统一的水压来减少泵水电量的浪费。另外,不同的楼高,也会有不同的供水压力,之前的办法是统一建筑统一供水,这样的办法使得底层用户的用水,也是按照最高楼层用水的水压给水。于是,底层用水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泵水能源浪费。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对不同楼层的用户进行分区,利用不同压力的水泵,进行合理的泵水,保障水泵电量利用最大化。
冲突的高层建筑给水方法是水泵到水箱,再到建筑用水系统的给水办法。这样的办法,往往由于不能有效的控制水箱水量而造成水泵能源的浪费,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新开发的无负压新型给水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量进行不同的功率调节。用水高峰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低峰时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是有效的节能给排水设备。
2.2用水器材和仪表
一般的自来水消毒办法都是用氯消毒,而传统的管道接头大部分都是镀锌钢管,镀锌材料很容易受到氯的腐蚀,造成消毒用氯含量减少,从而对水质造成巨大的影响。而随着镀锌钢管管道中腐蚀度增加,其杂质、沉积越来越多,对于该类问题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采取防水冲流的方式,但是这样的办法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究其源头,问题出在管道材料方面,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善管道材料,来处理该类问题。一般来说,可以采用耐腐蚀强的管道,比如铝、钢塑管,聚乙烯或者硬聚氯乙烯管道等。
另外,在出水方面,最普遍的建材是水龙头,传统的金属球阀龙头,很容易由于杂质积累而造成漏水。陶瓷阀芯水龙头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和球阀龙头相比,在同样静水压力下,其流量只有球阀龙头的70%左右。而且具有密封性好,启闭迅速等优越性。另外比较先进的还有充气水龙头,通过混合空气和水量,在增大出水体积的同时,减少水流量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溅水,是一种性能十分优越的水龙头,通过水龙头的替换,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消防用水方面,可以采取自动喷水灭火法,或者其他灭火法,前者主要的通过加强对消防隐患的监控防止火灾,后者是利用卤代烷灭火剂代替传统的水灭火,减少消防用水的使用。
在水表方面,可以在重要的用水点,尤其是公共用水处,比如冷却水补水以及喷泉、园林灌溉等方面的用水,都可以合理的设置水表,实现公共用水的检测,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传统的水表,往往存在误差大,监控不及时等局限性,而新型的智能水表,比如IC卡水表和远传式水表等,兼具用水监控、抄表以及预付水费功能,可以有效的突破传统水表的局限。在防止水资源浪费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热水供应
3.1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成本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零排放等优点,而太阳能热水器具有集热、保温效果好,操作简单,全自动化等优越性。在建筑中,传统的热水方法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热水循环过程中,还要浪费大量的热能,性能十分拙劣。而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日照时间长,适合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不仅在能源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传统加热办法中的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在日常使用中减少能源的浪费,是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最佳能源产品。当然,考虑到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季节变化,在使用时,还可以适当的增加电热装置,确保热水的使用效果。
3.2热水循环系统。
因热水导致的能源浪费,不仅仅只存在于加热方面,在热水的流通过程中往往要浪费大量的热能以及水能。首先,热水在管道中的流通过程中,管道的长短,以及保温效果会直接影响热水的温度,因此,在热水管道设计时,要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最短的方式达到用户,另外,如果管道过长,还要适时加热。这样一来,又会造成能源的再一次浪费。因此热水管道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在热水使用过程中,之前管道中的冷水,要先排放,者一部分水能,就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兼顾热水管道的优化设计时,还要注意水头的综合利用。
结语 随着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各个行业中关于节能减排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水资源消耗越来越大的建筑行业中的给排水更加如此。对于建筑给排水来说,首先要在理念上注重环保的理念,从设计施工到居民用水宣传,都要做好全面的工作。其次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来说,要着重从用水量以及用水资源方面着手,然后具体分析各个用水细节,有针对的进行细节优化。最后,在给排水系统的建材方面,尤其要注意建材的节能性能,通过这样三方面的综合,保障给排水系统的稳定可靠,在整体上保证整体给排水系统的技能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正刚,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节能设计[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2);33-36
[关键词]开元公司 循环经济 园区 实践
一、 开元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煤炭企业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长期延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种粗放的、落后的、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不仅制约着当前,而且影响着长远。因此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煤炭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多经济效益、更小资源消耗、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执行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因此煤炭企业要充分借鉴这些有益经验,争取以更小资源消耗、更好的环境保护,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劳动就业。
二、开元公司园林式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思路及运行情况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能源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为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就要千方百计增加供给,但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增加供给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元公司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实施内部循环经济,根据煤炭产品的生命周期,整合煤炭开采、煤产品加工、煤炭利用及废弃的各个阶段,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用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在煤炭生产加工和利用方面,应积极实施洁净煤技术,加强选煤厂配套建设,提高原煤洗选率和成品煤质量,减少煤炭在利用之前可能排放的污染物。在废弃物再利用方面,对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废水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同时对塌陷区积极进行土地复垦,美化生态环境。
三、开元公司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改进措施
开元公司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措施,开采薄煤层和一些埋藏较深的煤层,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且对于回采工作面要尽量杜绝回采过程中的丢煤现象的出现,必须沿工作面地板推进。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将“循环”的概念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由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煤炭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构建安全文化是确保煤炭安全生产的需要。作为一个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的成败直接牵动着全局。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名职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因而,加强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煤炭企业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内部推行节能措施,优化生产系统,强化系统内部过程管理,大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提高企业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清洁管理,提倡绿色消费。创新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能源计量、统计和定额管理,实现能源消耗信息的程序化、网络化、共享化,提高能源统计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奠定管理基础。
四、结语
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若不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孙铮.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28:5:40-45
关键词:造纸污水;污水处理;节能;途径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过快发展同样给城市的环境建设带来了严峻的现实问题。由于制浆造纸废水量大、处理难度大以及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等原因,使水处理费用在企业支出中也不断增加。下面从五个方面讨论一下如何节能减排。
1 厌氧处理设施
从厌氧技术本身特点来看厌氧技术处理造纸废水是可行的,也是企业节能的重中之重。
厌氧技术的优点:(1)节省动力消耗。厌氧生物处理不需要向水中充氧,理论上完全氧化1kgBOD需要1kg分子氧,而向水中充1k g氧则需要耗电0.5~1.0kW h。(2)厌氧处理产生的污泥量少,厌氧菌世代时间长。其中产甲烷菌的世代时间4~6d,而好氧所需时间为几十分钟。好氧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约2/3合成细胞,约1/3被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而厌氧处理中绝大部分有机物被转化为CH4和CO2,因此,用厌氧处理可以减少污泥产量,从而也可以降低污泥处理费用。(3)厌氧处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少。一般好氧处理对氮磷的需求比例为C∶N∶P=100∶5∶1,而厌氧处理为C∶N∶P=(300~500)∶5∶1,所以对于厌氧处理来讲可以节省氮和磷的投加量,从而节约处理费用。(4)厌氧处理对于难降解的物质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应用厌氧技术作为前处理,一方面可以去除一部分COD,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做了很好的基础。(5)厌氧处理可以产甲烷,甲烷的热值很高可以用来发电。理论上完全降解1kgCOD可以产生0.35m3的甲烷,1m3甲烷约可以发电3~4kWh。
厌氧处理的缺点:不能去除氮和磷、启动时间长以及难控制等。
制浆造纸废水含氮磷少,同时并不易降解,因此不易产生酸化,容易控制。
2 好氧处理设施
好氧处理设施是污水处理中能耗最高的部分,占整个处理系统能耗的60%~70%,因此是节能的重点。
2.1 营养盐的投加
制浆造纸废水属于缺少氮磷、成分比较单一的废水,实际运行中需要投加一定的氮磷,如果按理论C∶N∶P=100∶5∶1的比例来投加,那么出水的氨氮往往会超标,而且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硝化耗氧量。实际运行中可以将生活污水和污泥消化池上清液引入好氧池中用以补充水中的氮磷。因为这两种水中含氮磷量高,水量少,而且可生化性好,不会影响处理效果,同时补充了水中的氮磷,可以节约成本。
2.2 污泥浓度的控制
对一个特定企业来讲,每天的排水量、水质比较稳定,这样对于好氧池污泥的浓度控制就比较容易。通过控制污泥浓度来调节污泥负荷,而污泥负荷又决定了需氧量的多少。随着污泥负荷增加,需氧量反而减少,原因是一定量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降解,消耗的氧是一定的。当负荷低时消耗额外的溶解氧就多了,所以负荷越低需氧量就越高,同时污泥负荷又影响曝气量以及回流污泥量。因此控制好污泥回流比,确定最合适的污泥浓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曝气量,对于节能以及整个好氧处理系统的稳定是很重要的。
2.3 溶解氧的调节
2.3.1 选择高效的曝气装置及设备
目前常见的曝气装置有微孔曝气、水剪切力曝气以及射流曝气等。微孔曝气氧利用率高,但对于造纸废水易堵塞;机械曝气虽不需要建立鼓风机房,但是氧利用率低;射流曝气氧转移效率高、动力消耗少,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选择风机时对于小风量、高风压的污水处理选择罗茨风机;对于大风量、低风压的污水处理选用离心风机。
2.3.2鼓风机房及管道设计
在建设鼓风机房时,应当根据鼓风机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使鼓风机房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在通风系统设计中还要尽量避免出现气流短路。在布置管道时要短而直,减少损失。
3 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设施
3.1工艺特点。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兼具厌氧一好氧双重效果的工艺特点,该工艺可根据废水处理不同要求组合成不同比例的厌氧一好氧的生物处理流程,处理效果好。该工艺采用表面曝气方式,配备慢速倒伞表面曝气机集曝气、推流和提升混合三种功能于一身,无需配备鼓风机、曝气头、水下推流设备等,流程简单,机械设备少,节约能耗,且日常运行管理与维修简单方便,处理水质效果好,是目前在造纸中段废水处理领域最有优势的曝气系统,云投林纸公司就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效果很明显。
3.2工艺构造及原理。它主要是由卡鲁塞尔氧化沟、辐流式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组成的沟内外循环处理系统。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自流至卡鲁塞尔氧化沟,先经过前段厌氧区,通过厌氧反应,可以使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木素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链物质部分分解为易于生化降解的低分子有机物,再通过倒伞曝气机曝气充氧、提升混合、推动作用,使废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进入中段好氧区,使大量有机物在好氧生物作用下降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活性污泥的含量高(达5000-6000mg/L),随着混合液的流动和活性污泥好氧处理的进行,混合液中的氧含量被快速消耗,当水中溶解氧低至0.5mg/L时混合液进入厌氧处理段,运行中调整曝气和工艺运行,可使废水混合液中溶氧进一步下降到0.2mg/L以下,从而形成深度缺厌氧的处理环境,此时在相应的生物体作用下会产生缺氧甚至水解酸化这样的初步厌氧反应,裂解不宜被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随后在经过倒伞表面曝气机充氧后,又进入混合曝气区形成的好氧处理段。从而在氧化沟中形成循环的厌氧一好氧处理区段,废水混合液在推流过程中不断经过这样的循环。
因此,卡式氧化沟工艺对于造纸废水具有独到的、较好的处理效果。氧化沟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较低的污泥负荷,因此也具有较强的耐水量、水质冲击能力。废水经氧化沟处理后,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上清液出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4 深度处理
4.1深度处理意义
纸厂废水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废水CODcr含量可降低至 200mg/L以下,BOD5达到50mg/L以下,但要将CODcr降解到100mg/L以下及降低色度至国家排水要求,还需要对废水进行三级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4.2深度处理方法
二级生化处理后排出来的水中污染物基本上是难以生物降解的可溶性有机物、胶体和细小的悬浮固体,还需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再沉淀处理。目前大多采用氧化还原+再絮凝沉淀处理的方法解决。
氧化还原+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先对废水进行化学氧化处理,通过添加针对废水中的 可溶性有机污染物性质的化学氧化药剂,一方面氧化去除有机物,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废 水有机物含量也能改善废水因含有有机物而起泡沫的现象,有利于后续絮凝沉淀处理过程中絮凝体的沉降,采用适宜的氧化剂可以达到降低色度的目的。
氧化还原技术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过化学反应把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无机和有机物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的化合物(H2O、CO2 和无机盐等),或者转化成容易与水分离的物质形态,从而实现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和无害化。
4.3氧化还原及絮凝沉淀效果
氧化还原技术它具有处理效果良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行二次处理;处理费用合理,所需的药剂与材料容易获得;操作性好,在常温和较宽的pH值范围内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与前后处理工艺的目标一致,搭配方便等优点。
氧化还原技术较之膜过滤法、反渗透法、活性炭过滤法等深度处理法可以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吨水成本约减少50%-80%;处理效果好,可以达到回用和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5 结束语
污水处理工程的节能降耗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工艺、自控、设备等多个环节,多学科的交叉和各种技术的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关于造纸厂污水处理的节能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企业的领导要有节能减排意识。对企业员工应当进行节能知识的培训,同时考察现有处理设施以及设备是否节能,更换不节能的设施与设备。另外合理优化设备的运行时间,对于一些可以间歇运行的设备应当尽量选择在用电低谷时运行。
(2)在实际调试运行中,工程的调试人员应该依据造纸制浆废水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污泥浓度以及DO浓度,从而节约能源。
(3)参与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人员应当从节能角度出发,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选择科学节能的控制系统,确定合理的扬程以及管线布置,从而减少能耗。
(4)企业要重视厌氧技术,厌氧技术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不但可以去除大部分COD、提高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厌氧产生的甲烷可以用来发电,这对一个企业污水处理工程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高旭,龙腾瑞,郭劲松.城市污水处理能耗能效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2,25(6):144-148.
[2]谷成国,宋剑峰.城市污水处理厂鼓风机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5):26-28.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目前用水的形势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可以形象的称其为“地球的血液”,也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河流,但是对于这个具有14亿人口的国家来说,人均占有量就非常少,所以节约用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由笔者的调查结果表示,我国在建筑节水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1超压出流
这个现象在卫生间马桶冲水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现在抽水马桶的水压设计一般是超压型的。在这种超压环境中,水流量会增大,厂商表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要满足卫生器具的使用要求。按压的阀门就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标准水量的开关,超压出流是指当阀门处于静止状态时,给水配件阀所受到的压力,大于水头所受的压力,卫生器具的给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多于标准出流量。标准出流是指当阀门处于静止状态时,给水配件阀所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头所受的压力,卫生器具的给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我国规定的水量。超压出流量和标准出流量的差值,就是超压出流量。它不仅会对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多余的水流,从性质上来论述,属于无效水流,换句话说就是水资源浪费。现阶段,还有许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种由超压出流引起的水流浪费,这种浪费虽然一次不多,但是在天长日久的使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无效水流量就非常可观了。
1.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
在我国热水供应系统中,也存在非常严重的浪费问题。主要指的是:当配水装置开启后,水温没有及时升上去,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放掉一部分水,待水温满足自己的需求后在进行使用。和第一点一样,这也属于无效水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很多无效水流量。
1.3管道和阀门漏水
这种现象在家庭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特别是年限较久的房屋,管道、阀门普遍出现被腐蚀现象,许多水流量就在无形中渗漏出来,形成无效水流。以笔者的经验来看,给水管道的接缝处,阀门的开关处是最容易出现被腐蚀现象的部位。打开水龙头后,给水管道的接缝处,阀门的开关处滋滋作响,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周围积聚了不少水流。有居家用户表示,这种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抽水马桶的浮球、给水管道和阀门开关需要定期进行换新维护,不然家中地面就会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调查,在一周时间内,由于水龙头漏水现象,可造成80L水流浪费,所以节能节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措施
2.1热水系统的应用
目前热水系统通常都是需要利用锅炉和热水机组来实现的,而无论是锅炉还是热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这些燃料通常为电、煤、石油及天然气等能源,通过对这些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热能的转化。所消耗的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加了碳排放量,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所以不利于节能的需要。而当前各种清洁能源的出现,特别是在热水系统通过对太阳能的应用,其不仅提高了偏热的效率,而且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具有良好的保温性,更易于操作和维护,具有非常好的利用率。
2.2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传统的水泵-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变频调速设备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的选择设备,其节能效果十分突出。
2.3管网叠压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提高提高给排水中的节能,则在当前供水方式中将传统的供水方式中的储水箱环节去掉,利用加压措施直接对建筑内的水进行加压,使水泵与市政管道进行直接对接,这样由于水具有较强的压力,在压力作用下输送到各个用水点,不仅减少了水泵的功率,而且也实现了节能的目标。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3.1科学选用水表
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安装不同型号的水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还能够提高业主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起到节水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水表自身或选型的问题,经常出现水表失灵、计量有误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表计量的准确性。比如,建筑物有些部位的水表型号相对较大,但是水量却相对较小,这严重影响了水表的准确度,并且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再比如,水中通常存在一些杂质,使水表滤网的进水孔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堵塞,导致水表指针指示不准。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安装型号适当的水表,并在安装水表的同时一并安装过滤器,定期对水中杂质进行清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进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2先进的节水型卫生器具
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节水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从根本上降低水资源的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因此,要加大研发资金扶持,在节水器具的开发与推广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务与精力。现在市场上技术比较成熟的节水型卫生器具通常都是低流量或超低流量的,用其取代低效率的卫生器具可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如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洗涤器具以及节水型淋浴器具等,其中节水型便器包括双冲洗量坐便器、气动与真空式大便器等节水型便器,包括节水延时自闭冲洗阀等,用水量>9升的便器不提倡使用,尽量推广冲水量<6升的便器,以节约用水。节水型洗涤器具主要包括瓷片式水龙头、高效节水洗衣机、洗碗机等,使用节水型家电也可取得较好的节水效果。
3.3充分利用建筑中水
中水的循环利用将各种排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相关规定的水质标准,然后重新应用于环境、市政、生活等范围,这种杂用非饮用水被称为“中水”。中水主要来源于建筑生活排水,其中包括厨房排水、洗衣排水、洗浴用水、冷却排水等。我国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占住宅用水的70%左右,如果将生活废水收集起来进行净化处理使其形成中水,并将中水应用于消防、建筑施工、车辆冲洗、绿化、道路清扫、厕所冲洗等中,就能够取代等量的自来水,有效地降低了用水量。
3.4太阳能节能节水措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效利用太阳能是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配水管、循环泵、循环管、给水箱、储水箱、集热器等部分组成,根据集热器的不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真空管型热水器和平板型热水器。真空管型热水器,其真空管结构相对简单,价格较低,并且在玻璃管中可以直接将水加热,采用落水法取热水,在不同的地区可以全年使用,具有很好的耐冷热冲击、耐压、抗冻等性能;平板型热水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抗冻能力相对较弱。在建筑中使用的小型热水器通常采用的是自然循环的单循环方式,由集热器加热后的水被输送到蓄水箱中供使用。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落实好节能节水的理念,就需要合理地设计建筑给排水设施,不断采用节能节水的先进设备和对策。此外,从小处做起,尽量避免能源和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奕.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4,01:85-87.
关键词:建筑 给水 排水 节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也迎来了繁荣时期。节能环保问题,已经成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筑给水排水设备作为建筑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人们可居住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外,更应该从节能环保角度予以考虑。因此,重视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途径,对研究建筑节能将有积极的意义。
1、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依据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设节能建筑的基本技术依据, 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基本要求, 其中强制性条文规定了主要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能耗指标限值, 考虑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必须严格执行。
建筑给排水专业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主要所依据的法规、规范、标准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42-200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61- 199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等。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2.1 给水。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 台或2 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热水水源的利用可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在采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时,不得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和浪费。如利用地下地温地源自动供暖制冷系统,就是通过表层地下水为载体,或将盘管埋在土壤中以盘管内流动的介质为载体,将这些地温热源输送到水源热泵进行能量转换,冬季输出45~65℃的热水。在太阳能的利用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参数应结合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可采用强迫式、自然式循环太阳能热水器和直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有温控装置,并应合理控制和设定热水的温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再利用与节水技术还应相互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可作为热水供应的预加热措施,可设在其他热交换器的前端。热水系统宜机械循环以满足用水点的节水要求。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包括工业余热、废热、烟气余热、蒸凝结水、热风能量的回收和梯级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对于适合热电联供技术的工程,应优先考虑。
2.2 排水和雨水。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中水的利用;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2.3 冷却水和消防给排水。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水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合理选择冷却塔。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合理布置冷却塔。保证冷却塔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气流组织条件,避免影响冷却塔的散热效果。针对不同的循环冷却水水质应采取化学(杀菌、灭藻等)、物理的水处理方法,具有缓蚀、阻垢的水处理功能,减少管道和机组内的结垢、腐蚀。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利用消防试验排水,将消防排水返回到消防水池。增加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水处理设备。
2.4 自动控制和计量。建筑中宜设置建筑给排水自动化的监控系统(温度设定与控制、水池、水箱的报警和监控)。变频泵供水方式宜采用管网末端压力表控制水泵转速的运行方式。针对不同需要场所及使用条件,应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住宅应设分户水表计量用水。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当安设分栋用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公共建筑应当设计并安装用热计量、室内温度调控、多表远程操控系统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冷却水补充水、锅炉补充水、绿化用水、水景补充水、游泳池补充水、蒸汽应分别设置水表计量。其他需要独立计量的管道系统宜设水表计量。企事业单位、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淋浴间等宜刷卡来用水。
3、结束语
节能环保工作是未来社会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它涉及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工作者,设计时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公民应提高环保意识,节约用水;政府应加强监管职能和引导职能,加强宣传教育,使公民对实施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环保工程普遍认同和支持,形成全社会节能环保的氛围,只有这样节能环保才能落到实处,推动循环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既考虑当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的科学发展观,利用建筑排水系统能够节约一定量的水资源,使得消耗的水资源刚好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消耗量,多余的储备起来供日后使用,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帮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居民使用到健康无污染的水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这种新型的节能节水理念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绿色无负担的生活环境,让人们不用再去担心水质污染,能够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能够帮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二、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途径
(一)选择优质的管材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往多应用金属材料,如镀锌水管,虽然可以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要求,但却不能满足节能、节水的需求。其原因在于,金属管材极易出现腐蚀生锈的问题,这就给水带来了一次污染,造成水质下降。同时金属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不仅容易生锈,还会滋生细菌,从而造成水质下降。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环保型的管道,如PP-R水管、钢塑复合管、PE管等,从而从根本上避免水资源的一次污染,确保水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二)合理性确定用水量
进行用水量的合理性确定,进行冷水、热水及其他用水模块定额的分析,按照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做好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确定工作。在建筑给水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市政管网压力的有效性利用,满足直接供水工作的要求,进行竖向分区的设立,实现用水点水压的平衡。这也需要进行并联给水泵分区模块的优化,实现减压阀设置的减少,通过对支管减压模式的应用,提示建筑物的整体节能节水效益,降低用水点的出水压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进行生活水池位置的合理化设置,进行设置深度的减小,实现水泵提升高度的减少,在该模块中,需要实现水池供水模块、水泵供水模块、水箱供水模块的协调,實现节能、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进行卫生器具流出水头的限制,避免进行长流水小便槽模式的应用。实现对变频调速泵组供水模式的优化,在变频泵供水模块,需要进行变频变压变流量给水模式的应用,这种模式具备良好的节能效益。
(三)变频调控技术
人们的生活用水量会受气候、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一般冬季的用水量会少于夏季,在每天上午的6∶00-9∶00和下午的6∶00-10∶00,是人们用水量最多的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生活用水量相对较少。如果全天使用水泵供水,就会浪费大量的水。因此,为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就需要采用变频调控技术,改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在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从而使水压发生改变,实现供水与用水之间的平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相关调查,将变频调控技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能够节约20%左右的用水量。
(四)注重超压出流控制
(1)设置热水供应循环系统时,为了避免无效冷水浪费情况出现,应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采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模式;(2)加强双管供水形式管道的高效利用,并设置相应的恒温控制传感器,确保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运行中温度能够控制在合适宜的范围内。在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系统运行良好的节水效果,也需要注重超压出流控制。具体表现在:(1)对既有的生活给排水系统节能效果进行评估,选用节能效果好的器具避免水压过大现象出现;(2)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加强压力的合理设定,合理安装减压阀、节流塞等重要的减压装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能源消耗,通常情况下为建筑工程总能耗的1/3左右。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实施阶段;环保条件;节能技术;措施对策
一、给排水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当下,在社会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水环境污染、能源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现实面前,不仅困扰国计民生,而且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水利部统计,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全国670座建制城市中400座不同程度的缺水,110座严重缺水。正常年份全国城市缺水60亿万m3。2000年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夏连旱,严重影响了城市供水。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今夏已有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被迫限时限量供水,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循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依法审批的机关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因此给排水工程节水更为任重道远。
二、给排水环保节能施工工艺过程中的阶段实施
1.设计阶段
应充分利用管网余压。一般市政给水管网余压在0.2~0.4Mpa之间,可满足地下各层及地上3~5层供水要求,即上述部位无需增压而直接供给。对于超出市政压力供给范围部位则采用增压设备进行增压供水,而该增压也应采用能充分利用管网余压,即可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该设备直接与自来水管网串联,无需再建水池;能充分利用自来水压力,节电50%~90%;没有跑、冒、滴、漏现象和定期冲洗水池的用水量,节水13%以上;能避免普通泵体直接从室外管网抽水时使外网压力降低甚至造成外网负压的情况发生;变频调节水泵转速,使水泵始终在高效率工况下运行,节能效果达20%。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管网余压,建筑给水节能效果将十分显著,同时直接供水也能起到不错的节水效果。
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有其特殊性,即施工阶段本身耗费水资源及能源就较多,其中节水节能潜力巨大。施工用水在盐碱度不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前提前应首先考虑附近水域变频直供水,如附近无天然水源的情况下,也应考虑变频供水甚至无负压直供水。施工用水管道管材在埋深不够时应采用钢质管,以避免管道轻易损坏而大量浪费水资源。应建立严格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对浪费水资源的班组应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应加强现场水电工的巡视,对损坏的管道和水嘴等应做到及时修复。对于有条件的施工单位,还应做到用水量自动监控。
3.使用阶段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水节能需要加强与运行管理相结合。节水节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节水节能系统的维护管理必不可少。节水节能需要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建筑物相关系统进行维护、检修、监测、保养及更新置换,及时清除系统故障,保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运行。
加强水表对水量的控制作用,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通过与各户水表进行水量平衡分析,以查出漏水隐患。日常生活中怎样节水,关键是要有节水的意识,无论你是贫还是富,都应该有这份心,这份利己、利他、利社会、利子孙后代的心。只要有心,有很多的小窍门能帮助我们节水。比如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洗完菜的淘米水可以冲厕或浇花,洗完菜的清水可以檫窗或拖地等;洗衣水洗拖把,再冲厕所;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等等。
三,给排水住宅环保节能具体形式及其解决方法
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水压:城市给水管网的余压,一般可以满足建筑低层的用水压力,应充分利用这部分水头。最好是建筑下部几层采用市政余压供水,上部进行二次加压,上下分区供水,两个分区之间设置联络管,当市政管网停水时,可由屋顶水箱供水。
2.管材的选用:常用建筑给水管材主要是金属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近十多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先后立法或建立行业规章禁止使用镀锌钢管作为饮水输送管,并提出全面使用以塑料管为主体的不生锈、无腐蚀、无渗漏、无结垢的优质绿色管材,从根本上解决自来水管道系统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工程内部排水管道常用的管材为塑料管和柔性接口的排水铸铁管两大类。UPVC管比铸铁管外表美观,价格便宜,但噪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较高环境要求工程上的推广使用。
3.卫生器具的耗水:当给水配件前水压过大,卫生器具不能按给水额定流量出流,就会出现超压出流现象,造成水量浪费。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而这种不宜察觉的水量浪费,因其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这部分水量在使用过程中白白流失。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其浪费的水量不容忽视。
4.空调冷凝水的排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在夏季家用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在阳台设置冷凝水立管,进行有组织排放,可以采用UPVC管材。对新建的住宅,一定要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并且不能与雨水管共用,以防雨水管由于某种原因堵塞,或者当雨水排放量大于该立管的设计流量时,可能造成倒流,发生雨水倒灌现象。
5.屋顶水箱:城市给水管网提供的压力有限,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为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楼层都建得很高,建筑给水系统有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设水池(箱)。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另外,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护网等措施。水在水箱中贮存超过24h后余氯为零,水质会严重恶化,而生活消防合用水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大都超过24h。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尽量单设生活水池外,应在水池中补充加氯或采取其他消毒方法。
6.屋顶雨水的收集利用: 雨水的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建筑楼顶设置有专门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直接或者稍加处理用于冲洗厕所,并且在住宅小区、学校、工厂应发展雨水积蓄工程。在降雨充沛的城市,应采用排水分流制,以便于收集使用雨水。
总结:水资源的日渐短缺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节水已成为巫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居住建筑中采用节水节能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思的加强,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给排水的角度,提出环保节能的经验,以期和广大同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勤,徐立新.新型建筑给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3):61-65.
[3]迟玉超,黄淑华.论室内给水塑料管的施工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36.
一、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需要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要原则,实现各生产工序能耗的下降,从而减少排放。但是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高:虽然我国对于能源型产业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来提高工业的节能减排力度,而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资金,才能够保障节能减排的实现。②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较少:国家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方面仍存在开发效率低、普及率低的特点,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资金补助、风险分担的支持力度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③钢铁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不高:虽然不少企业都认识到技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有不少企业仍采取传统的炼铁工序,没有投入新技术和设备,这可能是由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2]。
二、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一)加工技术
钢铁企业需要使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淘汰传统的加工设备,通过引进新型节能型生产?O备,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的排放量,同时需要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强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定期检查或抽查单位资源浪费情况与排放量,加强对炼铁工序生产管理,由企业领导选择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管理,并加强炼铁技术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与技能培训,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节能减排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炼铁工作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回收利用
在钢铁企业的炼铁环节中,炼铁产生的炉渣、灰尘以及煤气都能够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废气废物的回收利用成为废品资源二次利用的重要途径。矿渣回收能够提高煤矿的利用率,同时有助于减少排放量。目前比较成熟的废物利用技术包括煤气余压发电技术、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煤气循环发电技术等等,都能够提升钢铁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四)治理污染
通过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消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金属物,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能够提高对灰尘、废气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五)提高能源利用率
通过建立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对钢铁企业炼铁工序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炼铁工序生产过程能耗的下降,从而提高能源管理效率,尤其是水、电、煤矿等能源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开支,进一步提高企业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保障生产与炼铁工序的稳定性与科学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现象,有助于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
作者简介:周海骄(1966-),男,浙江诸暨人,诸暨市供电局,高级技师。(浙江 诸暨 311800)
中图分类号:T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127-0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节能减排机制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建立的。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既要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又要推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4.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5.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国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的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合同能源的管理机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的交易机制。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
首先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形成良性的结构发展体系,加大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其次应通过源头控制的方法,达到标准兼治的效果,特别要对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头严加控制,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步调一致;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力度;节能减排在发电、配输电以及用电的全过程实行;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民众在节能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4.电力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以及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电网损耗、机组发电能耗、热电联产以及综合利用排污监测、机组、脱硫和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评价。
六、结语
通过对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的分析探究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节能减排系统可以有效的达到对污染源等方面的预控,提高生产的节能效能,完善生产。本文提出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智能体系能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率,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金成.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6):31-35.
[2]王慧芳.国华电力节能减排技术探讨[J].神华科技,2011,9(3):88-92.
[3]张焱,高赐威,王磊,等.华东电力节能减排监管现状及措施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4):5-10.
[4]谭忠富,于超.节能减排目标下燃煤机组电量分配模糊优化模型[J].电网技 术,2012,36(1):219-223.
[5]王志轩,张晶杰.中国“十二五”电力节能减排展望[J].中国能源,2010,32(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