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63-02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的护理思维,又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找出并克服护理思维中的弊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护理工作看成是医疗的辅助部分,是对医生工作的补充,是医疗活动中的一个片断。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单纯地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护理,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护理思维中的惰性,演变成不良护理思维。

1 不良护理思维的具体体现

1.1 静止性的护理思维

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在“执行医嘱”的框架下工作,护士自然容易形成静止性的思维方式。即诊断是医生的事,执行医嘱是护士的事。这种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既不能给医生提供参考性的医疗信息,又不能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如临床上一个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休克病人,医生根据入院病人的当时情况,医嘱2 500 ml液体补液,以观察血容量的变化。护士按医嘱执行,当2 500 ml液体输完后,她即把输液针头拔掉,因为医嘱已执行完毕。她的思维是静止在执行医嘱上,她并没有想到:这样的重危病人,即使液体量已足,也需要用最慢的滴速,保持重危病人抢救时的备用给药通道。

由于功能制护理体制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更容易产生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方式。如值班护士只负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工作,她的思维只静止在这几个方面,而不注意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体征等方面的变化。如果改变一下静止的思维方式,在完成分担工作的同时,观察一下病情或许能发现一些问题,给医生做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如我院一名妇科护士,在完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测量工作时,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腹痛加重,下腹部压痛明显,及时报告医生,确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行急诊手术,从而避免了一场医疗事故的发生。

1.2 主观主义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法不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先入为主地要客观适应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护理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假象,影响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个别护士根据几天以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均正常,就主观地在自己当班那天,将正常值填写在表格里。有的侥幸而过,有的出现异常尚未发现。如我院外科收治一胃溃疡择期手术的病人,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在护士的护理思维中,主观想象在择期手术前血压等仍会正常。所以每天反映在表格里的血压等都凭主观思维填上正常数值。在病人手术的前一天早晨,自觉头晕、恶心、心跳、乏力,当天晚间以胃溃疡并出血行急诊手术。而反映在表格内当天的血压、脉搏等仍正常。

1.3 片面性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在护理工作中只抓住其一点,不计其余。一个外伤性关节炎病人,只片面强调关节局部的护理,忽视了功能护理,结果外伤治愈,功能丧失;一个并发压疮的病人,只注重局部创面的护理,忽视了躯体护理。在片面思维的影响下,有的只强调躯体护理,而忽视心理护理,同样也得不到满意的疗效。如我院内科收治了一因家庭纠纷服毒的女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由于忽视了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灵创伤未能解除,出院后又再次服毒。

2 如何克服护理工作中不良护理思维的影响

上面论述的几种思维弊端,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护理思维中的惰性。这种惰性直接束缚着护士思维水平的发挥并影响着护理质量,必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

2.1 变功能制护理为整体护理的“护理过程”

“护理过程”是护士针对病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系列护理步骤与活动[1] 。“护理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列过程。“护理过程”的思想具体体现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本质和要求。这种本质和要求是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那种主观、静止、片面性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这种护理思想的转变的。在“动”中克服思维的弊端,在“变”中提高思维的能力。

2.2 变惰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要克服护理思维中的惰性,就必须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要有知识的广博性、扎实性;二要有思维的熟练性和灵活性。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诊断和治疗知识,在处理病人时老练沉着,甚至医生还未想到的问题,她已做好了准备。可想如果是一个有思维惰性的护士,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

2.3 逐步实施护理诊断,促进护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护理诊断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对病人现实的或潜在的影响自身健康的问题和其症状与体征的说明。要做出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就要了解影响病人健康的因素,掌握病人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护理诊断又不同于医疗诊断,所以不能跟着医生的诊断跑。问病史、查体征,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护士也应参与。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以往那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养成的习惯和惰性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在护理过程中被动或主动地进入“诊断角色”,从而完成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为了病人身体的早日康复。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不但能很好地指导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给医生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信息。把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单一循环,变为开放性的双向循环。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88-03

随着护理学专业化和专科化发展,培养护理本科生使用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成为护理本科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健康评估能力是临床决策能力的基础,它是培养护生收集资料、“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监测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1],是现代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护士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必备技能[2]。为了探究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方法,2013年,我们将养老机构作为培养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第二课堂,利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生在养老机构开展融学习与服务为一体的健康评估实践活动。活动后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每个服务小组为对象,对参与活动的16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感想、收获和建议,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我系2010、2011级共3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23人,2011级9人。2人/组,由2010级、2011级学生结对组成9组(G1-G9),由2010级学生结对组成7组(G10-G16)。所有护生均完成了《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能力。

(二)研究方法

1.实施方法。确定服务对象:石河子市绿洲医院老年科是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从这些老年人当中选择由医院确诊过的老年患者16名(其中,高血压病人10名、糖尿病病人6名)。准备工作:由教师编制健康评估实践的相关表格,包括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及随访表。评估表以吕探云主编,人卫版《健康评估》(第2版)、《健康评估》(第3版)教材为理论依据,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特点,参考国内外文献,经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基本健康信息,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及其他需要;随访表主要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症状、体征、服药)及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等内容。以上表格编制完成后,由教师就这两份表格的使用对32名参与护生进行培训。组织分工: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由2名护生配合照顾。教研组2名教师参与本项目,每名教师负责指导8组护生;指导形式包括组织小组讨论及现场指导,其中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实践内容:从2013年4月6日开始,每周1次,连续12周。每组护生首次实践需完成“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确认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其余每次则需按照上次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并完成“随访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确认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如此不断循环。最后一次实践每2组互换服务对象以《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完成终末评估。

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从健康评估理论、问诊能力、沟通能力、护理体检能力、阅读及分析相关检查报告的能力、病历书写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4]。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本研究从问诊能力(含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记录书写及诊断思维能力两方面拟定访谈问题,探讨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问题包括:(1)社会实践前后,您与老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社会实践前后,您对资料的分析归纳、作出护理诊断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实践前后,您书写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实践前后,您的护理评估记录书写的质量有无改善?改善表现在哪些方面?(5)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您的收获有哪些?(6)您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障碍有哪些?(7)您对这项活动的建议?每组学生的访谈时间约为20分钟,访谈前说明目的,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现场录音。在访谈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谈话内容,并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澄清和确认。反复听取录音资料,将资料整理成文字,通过编码、分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沟通能力

1.准备工作。多数学生表示,会在每次实践开始前做部分准备工作。如G5说:“平时到临床见习,我们五六个学生问一个患者,自己也不用做太多准备,反正总有人会问;这次活动就我们两个人,再也不能依赖别人了,为了不尴尬,我们会提前把各自要问的问题分配好。”G6说:“第一次评估是像以前那样按照评估表逐条去问,结果发现老人好像听不懂,有一次还闹了笑话,我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问法过于书面化。后来,我们两个会提前交流一些问题的问法。”G8说:“我们在给老人做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前几次只是讲一些知识,她好像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后来的内容比如糖尿病足,我们就提前在网上找了相关图片,用手机给她看,效果好多了。”

2.沟通技巧。多数学生表示,随着实践的深入,会有意识地使用问诊及沟通的技巧,沟通效果也有了很大改善。G1说:“我们组的老人特别喜欢我们来,每次我们来了就会给我们讲好多他以前的事,这样就影响我们做正事(评估)了。后来,我们就渐渐能把握把他‘拉’回来的时机了,他想说的也说了,我们想问的也问了。”G3说:“开始时我们经常会一次问好几个问题,我们组的老人耳朵背,她总是‘挑’着回答,有的问题就漏掉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在那之后每次就问一个问题,问的时候声音大点,她回答起来几乎都没问题了。”G13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评估表逐条来问,后来发现有的问题具有相关性,我们就把相关的问题组合了一下,放在一起问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没出现相似问题重复问的情况了。”

(二)护理诊断

1.评估意识。访谈中有3组学生表示,评估意识得到了强化。G2、G11说:“以前我们也经常来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当时的服务内容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这次来机构,每次都是先评估后服务,这使得我们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了。”G8说:“以前来机构,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只有剪指甲、洗头等这些基础护理工作;这次通过评估老人的情况,我们为他们讲解了需要的健康知识,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2.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实践,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G10:“之前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摸不着头绪,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G4:“能按照老师给的思路来分析护理问题,提护理诊断时的逻辑思维明显增强,提出的护理诊断更加全面准确。”G16:“理论课学习时侧重于确定护理诊断的名称,现在对于相关因素的确定感觉容易了很多。”G7:“以前写护理诊断会出现自编自造的情况,现在会有意识的查找资料,在护理诊断手册中查找、分析与资料相符的护理诊断。”G9:“之前随口能说出的护理诊断名称也就五六个,现在掌握的护理诊断数量增加了许多。”

3.护理记录书写。多数学生表示,护理评估记录的书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G16:“现在每次碰到阳性资料都会进一步询问相关原因,把原因补充到护理评估记录里,这样有利于确定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G14:“前几次上交的护理评估记录总有漏项,老师在群里指出问题之后就注意多了,每次书写完成后,我们会两人核对、避免漏项。”G15:“以前写见习报告时不会注意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这次活动时,老师要求我们排序,并且讲了排序的技巧,渐渐地我们能很容易地完成诊断排序了”。

(三)责任感

多数学生表示,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使自身的责任感明显加强。G1说:“以前临床见习时没有固定的见习对象,这次活动固定服务对象,无形中就把自己和老人联系在一起,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G14说:“固定服务对象使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加了”。G13说:“以前临床见习时就是觉得自己是学生只是学习,此次活动中感到自己更像是‘主人翁’,我们组的老人骨折一直卧床,感觉他真的很需要别人的关心,我们就想着多为他做点事,让他舒适一些。”G10说:“此次活动的持续时间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大,更能激发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无助与困惑

有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无助与困惑。G3:“我们想看看这些老人的病历资料,但科室的护士老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G12:“老师现场指导次数少,小组讨论的次数应当再增加一些,希望老师能多提供几次指导与讲解。”G9:“我们每次都是按照护理诊断来制定下一次的护理计划,可一些计划难以真正落实。”G16:“在服务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护士老师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有的具体操作不太放手让我们去做。”G7:“虽然已经学过健康教育了,但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方法,只是讲了健康知识。”

三、讨论

(一)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

问诊是收集健康资料的主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是确保健康资料完整与准确的关键,是做出正确护理诊断的基础,更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因而,问诊能力不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是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健康评估课程中,问诊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角色扮演。临床见习时,很多情况都是多名护生见习一位患者,护生的见习机会缺乏,在加之很多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更加缩短了护生的见习时间,导致护生的问诊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训练。实验室角色扮演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疾病经历及尚未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对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只能从形式上训练问诊能力。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已随访方式进行,使护生直面真实的患者,随访时间较长;并采取结对、责任到人的原则,护生有了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护生的实践机会。在反复训练及教师的指导下,护生的问诊能力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因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与传统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可实现优势互补。

(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

《健康评估》(第3版)指出,课程目标在于培养护生“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能力[1]。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是在整体护理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诊断性思维,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是其内在要求。目前的临床见习常局限于某患者一次性健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诊断,这使得评估、诊断与计划、实施、评价割裂开来;同时在前期课程中也未设计连续的护理程序应用实践的环节,这些均不利于护生整体护理理念的建立。此外,见习报告常以小组作业形式提交、教师的评价反馈往往滞后,且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难以达到有效训练诊断性思维的目的。本研究中,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护生体验了“动态的”、“连续的”、“整体的”护理服务。随着实践的深入,护生改变了以往来机构时“随意、无准备”情况,形成了“根据评估及诊断结果,实施护理计划”的习惯,很好地强化了评估意识。确定护理诊断是护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践中采取了“组内讨论确定初步的护理诊断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间研讨教师点评小结”的步骤进行。研讨型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应用,强化了护生对于护理诊断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护理本科生的诊断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

为促进机构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长效发展,需要提供以下外部支持:对外,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将养老机构创建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这是医学生社会实践得以长期开展的坚实基础[5]。在此前提下,双方加强协调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在机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其成就感。对内,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及师资支持。在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实践中,我系的做法是:《养老院护理实践》写入了2013版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2013级护本生)在三年级开学前进行为期两周的机构集中实践活动,完成后可获得1学分,这样可使社会实践规范化,解决了与专业课衔接的问题。本学期起,将机构作为健康评估课程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2013级护本生)完成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的2个月的实践活动,作业及参与情况计入课程平时成绩。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开展的第二轮机构实践中,我系已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了实践教学师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平台――QQ群、微信群,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这有助于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张文杰.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研制与初步应用研究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罗玫,蔡敏,刘兵,等.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健康评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评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b)-151-02

护理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或家庭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1]。护理评估活动贯穿在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评估活动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和引导护理措施,全面而正确的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目前新护士临床实践中进行护理评估的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给予重视和解决。

1主要问题

1.1缺乏沟通与交流的技巧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而很多新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时,却不能有效地应用沟通及交流技巧,造成护患距离,病人不能信任地将真实想法和心理反应说出,影响护理评估效果。在采集病人健康史过程中,语气态度过于生硬、刻板,缺乏自然、灵活和变通,不会运用恰当的词语作系统的描述。

1.2查体手法欠正确

查体手法不够准确,对阳性体征的识别能力及意义判断不足,甚至敷衍了事,这是目前新护士进行护理查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腹部四步手法触诊中,未掌握如何触诊;肝脾触诊中不会配合呼吸正确进行,体查的正确率较低。而在心肺体查中,有些新护士敷衍了事,只是做动作给导师看,并未真正认真地进行查体。一些新护士即使病人存在阳性体征也难于发现。

1.3思维局限,缺乏整体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病人资料的能力

新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时,思维局限,如在分析健康问题时,只注重生物因素,而忽略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病人提供的资料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如病人自诉无高血压,但测得血压为20.0/13.3 kPa时,新护士不会评判性分析主、客观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1.4没有从护理的角度去全面评估病人

新护士在护理评估时,往往是从医疗的角度,而非护理的角度去评估病人,评估后归纳的结果是医疗诊断而非护理诊断。例如:对一主诉头痛的病人,新护士评估了头痛的性质、部位并测血压后,往往是得出高血压的医疗诊断,而对头痛是否引起心理、休息等变化,有无睡眠形态紊乱、恐惧等护理问题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评估与判断。

2原因

2.1沟通的氛围不足

目前的新护士多为独生子女,周围环境接触的是父母、老师、同学,关系较简单,容易处理。在学校时与外界交往不多,社交与交流机会不足。在学校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操作对象又是模型人。工作评价中对新护士沟通能力的培养未提出相应的要求及目标,使新护士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意识及技巧[2]。

2.2对护理查体缺乏质控要求及实践

以往对新护士的查体技能多局限于测生命体征,而对有效地运用其他查体技能来系统地评估病人的资料没有质控要求,新护士在工作中缺乏查体实践,有些新护士甚至抄袭医生的查体结果。

2.3应试型教学限制了新护士的思维

新护士在长期应试型教学的影响下,思维和想象力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致使新护士在分析资料时思维局限,就事论事。

2.4缺乏对护理评估重视且思维方式又受“医疗化”的束缚

受传统医学观念的影响,临床上普遍存在重医疗评估而轻护理评估的现象,护理评估未引起新护士足够的重视,如有新护士说:“只要我跟病人说上三句话,我就能把病人所有的护理诊断写出来”[3]。部分新护士的思维受“医疗化”的束缚,认为问病史及查体只是重复医生工作,没有护理特色可言,导致不能从护理角度去全面评估病人。

3对策

3.1改善沟通环境,增加沟通机会

怎样增进新护士的人际沟通技巧?我们主张,为新护士创造交流机会,增加交流技巧理论授课和交流技巧的训练内容,通过人际交往实践,提高新护士的交往能力,并制订沟通的目标和标准,新护士的导师在实践中应注意监督和评价新护士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不仅仅限于对技能作出评价,要将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护士培养的重要部分[2]。

3.2加强护理查体技能培训并纳入质控要求

可采用演示法教学,学习各系统的体检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提高[4]。用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方法收集病人的资料,对所管病人入院时进行全身系统的护理查体,然后每天根据病情做相应的护理查体,并向新护士强调护理查体是一种很好的非语言交流技巧,通过这种病人与护士双方都容易接受的自然触摸方式,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2]。从而使新护士有压力并乐于进行护理查体实践,达到提高新护士护理查体手法的正确性、熟练度及结果的准确性的目的。

3.3建立科学的评估思维

科学的诊断是在掌握大量的客观资料的基础上的一种经过归纳、演绎、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后作出的判断。长期习惯于流水作业的新护士,在机械作业的单向思维水平上改变思维方式还比较困难;从按医嘱、常规办事,到主动帮助病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而感到力不从心;从整体人的角度评估病人身心反应的问题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为此,培养新护士科学的思维能力,已经首当其冲地成为我们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可通过各种途径的在职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实施护理三级查房,通过大量病历资料的讨论、分析和判断,帮助新护士学会分析、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护士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5]。

3.4加强新护士对护理评估重要性的学习, 注重培养新护士评估时的护理思维

采用讲解的方式,让新护士认识护理评估的重要性。护理评估不同于医疗评估,而是采用观察、会谈、查体的形式,获得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各方面的整体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核实、组织、分类及记录。只有做好护理评估,才能继续实施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为病人解决问题,实施整体护理[4]。评估时可按某一理论(如戈登的11种功能性健康形态、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学说等)为指导制订护理评估表,指导新护士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避免传统的“医疗化”思维的束缚,而是以现代护理思维为指导,要求新护士必须学会系统地获得资料,从而使新护士的临床思维更明确、更集中地导向护理诊断,而不是医疗诊断,使护理评估突出护理特色。

[参考文献]

[1]刘咸璋.健康评估[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0.

[2]陆爱平,陆佩云.从整体护理角度分析护生毕业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26-227.

[3]绳宇.护理教育中影响整体护理实施的2个突出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2-3.

[4]冯金娥.对在职护士护理评估教育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581-582.

第4篇

关键词: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探索;实践

临床医护实践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临床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但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法的出台,患者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和急救技术在患者身上"临床实践"的可能性也日趋减少[1]。面对这种现状,对于本科专业医学、护理学生及住院医生, 临床护理诊断实验中心是她们学习基本技能的平台, 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1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功能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已成为医学院人才培养的摇篮,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医疗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2]。诊断护理实验中心运用模拟技术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安全性高,无风险性、重复性好、低成本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技能训练及医学护理人员的执业培训。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建立了现代化模拟诊断实验室、儿科学实验室、妇产科检查操作室、心肺多媒体室、五官科模拟诊室、针灸推拿室、急救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室、模拟手术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重新整合、规划, 形成了包括临床模拟外科手术室、多媒体网络室、影像学实验室、模拟妇产科实验室、病房诊疗模拟操作室、中医操作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标准化患者、医用标准化模拟人,其中标准化患者可以无体征(供学习诊断学的问诊和正常体格检查)或有真实而恒定的体征(如心脏听诊、肺部罗音等);或模拟多种病史(如头痛、发热等)和体征(如心率增快、呼吸音增粗、步态异常等)。标准化患者通过被问诊、体格检查对患者做出评估及进行反馈教学。

2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结合国家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制定适合的诊断学教学大纲。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接轨,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体系[3]。培养诊断学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改革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

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如交互式教学,结合"标准化患者"、多媒体心肺听诊、肝脾触诊模拟人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基本形式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和CAI课件以及网络课堂的应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模式,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中,强化正常检体基本功训练,继续保持传统的教师指导,同学之间一对一的练习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观摩检体诊断录像片,使操作手法规范化,与国内医学院校统一分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之间可相互查体,以训练查体的基本方法及查体的顺序,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4]。临床实践教学:在病房、门诊、急诊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查体、异常体征的识别、心电图、X线及CT及临床思维的训练,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3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内外科系统常用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技能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与考核。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都会遇到突发的危急重症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施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技术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提高住院医师总体急救水平,按照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要求,并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住院医师开展了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读判等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还包括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简易呼吸器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和气管插管。

培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培训与网络授课将结合,现场演示,技能实践与考核一体化模式。为了保证培训的标准化,包括专业技术及临床决策能力两方面,前者由专家对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体检能力、医疗操作技能、手术操作技能等进行面对面考核;而后者则分别在第一阶段与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进行。可采用面对面病例分析的考试方法,也可使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进行测试,使临床决策能力测试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5]。为了在培训中加强和巩固住院医师的问诊和体检的临床技能,另外还引入标准化患者的考核方式。

4护士培训与考核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特别制定了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使护士能较好掌握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规范,动作熟练,如专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血糖监测技术、口服给药法、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护士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护理规范到位,如: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床上擦浴、床上洗头、排泄护理、留置尿管患儿的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鼻导管给氧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吸痰法、鼻饲法等。健康教育内容恰当,落实到位。病情观察及时,能正确判断分析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能力,意外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并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护护沟通、医护沟通能力。

对护士要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如危重患者转运、患者发生误吸、发生输液反应或疑似输液反应、发生静脉空气栓塞、药物过敏抢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突然停电、发生火灾、护理投诉。进行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做好氧气筒使用、存放工作,远离易燃物,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操作使用过程中做到防震、防火、防热和防油, 每次用后检查开关。穿刺操作训练的物品需经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物品一经污染主动汇报、更换, 过期、破损的物品严禁使用。

5体会

医学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是进行实践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能培养培训医学生的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提高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利用优化教学资源,为各层次培养培训提供高水平的训练平台,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临床技能培训的功能和效率,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围绕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出综合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频,陈琰,黄静.充分发挥临床模拟训练中心在医师在职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2,10(5):485-486.

[2]李云芳,于兰贞,邱玉贞.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1-92.

[3]孟红旗.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第5篇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护生; 带教

护理工作者是护理实践的主体,护士观念的养成与行为习惯的改变主要受护理教育的影响[1],所以对护生的临床实践带教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护理教学应着重于提高护士的全面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综合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2]。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对护生今后的护理思维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带教方法的选择则对带教质量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护生的实习带教上选择病案教学法对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理念具有积极的影响。现将笔者多年来担任五官科带教老师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和2011年在笔者所在医院五官科实习的护生各40名。其中2010年实习为对照组,2011年实习生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17~21岁,平均19.2岁;中专生15名,大专生25名;观察组年龄17~22岁,平均18.9岁;中专生17名,大专生23名。轮转时间均为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均在五官科病房进行为期四周的临床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教学法:以带教老师为中心,老师用自己的临床经验来指导学生,传授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观察组则在实习生入科之初指导其复习五官科常见病种,疾病一般护理知识。具体患者的护理以典型病案为媒介,通过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引发护生思考,再由老师引导。护生自学等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帮助护生对专科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病案教学法的实施方法:(1)根据五官科护理学的特点,首先护生入科之初就让其自学五官科患者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并与临床实际护理程序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选择发放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案资料给护生,资料中提出几个有利于引发护生思考的问题,如“急性上额窦炎的发病机制”,“急性发作期疼痛特点”,“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需要进行的健康教育”,以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2)带教老师针对实习要求,围绕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使护生加深理解。在护生进行病案讨论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讨论结果,不妄加评论,而是适当加以引导,引发护生重新思考。培养护生对病案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观察指标 主观指标: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观察组4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评价。依病案教学法对患者收集资料,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诊断能力,健康教育意识等指标的帮助效果来进行调查分析。客观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80名护生进行出科考核采用书面理论考试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理论测试卷面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护理资料的收集有赖于对患者正确的护理评估。护理评估作为执行护理程序的基础,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评估的正确,是收集的健康资料准确的保证,健康资料的全面准确是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可行性的基础,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保障。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利用病案教学法,让护生面对“模拟病案”再结合具体的临床患者,更有利于培养护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护理的角度,全方位评估患者。收集所需资料的能力。如对急性会厌炎的患者,在评估时要注意询问有无剧烈咽喉疼痛,观察有无咽喉阻塞症状,了解患者能否生活自理,进食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急性会厌炎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收集完备正确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3.2 病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分析和诊断的能力 护理诊断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步骤。一项理想的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护理诊断不但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且对护理实践产生特定的指导作用[3]。利用病案教学法带教,通过对病例的层层分析讨论。一步步排除不准确的护理诊断,从而得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使护生正确理解护理诊断的含义。从而确立护理诊断能力得到提高。

3.3 病案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病案教学模式带教中,要求护生在针对具体患者制定护理计划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或问题,每个护理诊断或问题应有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来具体指导护理行为。当护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依据护理计划的指导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病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 通过对患者实施计划、连续、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入科之初的病案资料讨论中,带教老师可以提示护生,对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如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时,指导术后俯卧位,告知卧位的时间及坚持正确卧位的重要性,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以避免眼压增高的因素。对知识层次较高者可进行深层次的健康指导,讲解发病机制,发作时的临床特点,如何预防等。在带教过程中既注重对护生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又要使护生真正理解健康教育必须满足患者的利益和要求,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病案教学法可以树立护生的整体护理理念,提高护生对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力,实践证明病案教学法适宜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鸿纪,徐建萍,石贞仙.现阶段整体护理停滞不前的原因分析[J].护理研究,2000,14(4):142.

[2] 侯建炜.也谈儿科护理学中的整体护理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4,18(1):69.

第6篇

关键词护生见习带教改革

临床见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走出课堂,迈入临床的第一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也是内科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我院护生见习时间短的特点,为作好见习带教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输灌式”带教方法。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见习带教中探索出的一条全新带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供大家共同探讨。

1.对象

笔者以本院03~06级4个年级共4个班的全日制护生为研究对象,每班48人随机分成4个小组,每组12人,每次带教一组,其中每个班的1、3组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2、4组作为实验组,采用新模式带教法。两组学生在见习科室、原有知识水平、年龄等方面的分布状态相近,由同一教师授课,具有可比性。

2.时间

每周每班4组分别在4个病区(内、外、妇、儿科)见习,内科见习4周一轮回,一学期每组内科见习共4次,每次见习时间从上午8时至11时,共3小时。

3.方法

3.1见习目标重点掌握病史采集技巧,根据病史正确陈述护理诊断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与实习内容的不必要重复。

3.2传统带教法带教老师把学生带到病人病床旁进行病史(仅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及典型阳性体征,以下同)的采集,分析病情(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讲授护理评估内容: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项目),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全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中间加以提问。每次讲解1~2份病例,约140分钟左右,剩余时间学生在病区内自由采集病史。

3.3新法按步骤安排见习过程:第1次见习,要求掌握病史采集方法。每组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3人,各小组分别采集一份病史,时间40分钟内;然后集中并进行组间讨论,各小组汇报病史,并提出修改意见,带教老师最后总结,理清条绪,并以各小组采集的病史为例讲授病史采集的基本思路和技巧,时间80分钟内;讨论完后各小组回原病床完善病史资料,时间30分钟内;第二次集中讨论以巩固见习效果。第2次见习,练习病史采集技巧并正确陈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采集一份病史,时间30分钟;随后组间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采集病史的能力,接着要求学生根据病史提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时间80分钟内;随后回病区继续完善病史,并根据病人住院期间已实施的护理措施验证理论知识,时间30分钟内;第二次集中讨论,强化学生临床见习的技巧。以后的2次见习参照第2次见习的步骤进行,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采集病史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提出合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的能力。

4.检测

4.1检测方法最后一次见习,指定一个病人配合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史采集,并写出一份首次护理记录,时间60分钟内。

4.2测评要求按4点要求:①主诉的格式正确,内容与病史相符;②现病史时间先后顺序明确;③护理诊断正确陈述[1];④护理措施合理。

4.3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满足各测评要求组数

03实验组

对照组

04实验组

对照组

05实验组

对照组

06实验组

对照组

8

2

7

1

7

2

8

3

7

1

7

1

8

2

7

2

8

7

8

8

7

7

7

7

8

7

7

7

8

8

8

7

4.4结论与传统的“输灌式”带教法相比较,新法在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清晰有条理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而在采集的病史上提出合理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5.分析

传统带教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带教老师在采集病史和分析病情的过程中,思路清晰,内容详细准确,能根据护生的学习要求全面地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但在整个带教过程中,护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受老师牵制,只能紧跟老师的思路走,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走神,以致收获甚微。即使认真听老师讲解病情的同学也因来不及消化相关知识,常常囤囵吞枣而收获也不大。虽中间老师会提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但学生因思维跟不上,能有条理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因此,这种带教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2]。另外,传统的带教模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缺乏与患者沟通的热情和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较差。新法要求学生主动与患者交流,虽“万事开头难”,但学生能很快适应这种带教模式,在病史采集中也经常会表现出人际交往和采集病史思维紊乱的缺点,但老师会在点评时根据具体病例向学生示范怎样向患者打招呼,怎样进行自我介绍;指导学生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说话的艺术,避免用医学术语,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引导护生注意自己的形象,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学会尊重患者,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学生根据病情演变的时间规律,有条理性地收集资料等。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各小组采集和分析病史,学生跟得上思路,听得懂讲解内容,病史采集和分析中的疑难点也豁然开朗。经多次见习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并逐渐形成一个比较清晰而有条理的病史采集模式。同时各小组通过横向评比,有利于形成组间的竞争氛围,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被动的灌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从而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3]。

新法使学生在见习中主动积极的采集病史,分析病史,逐渐形成有一定条理性的临床思维,构架起医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在医学学习中完成承前起后的作用[4]。学生见习结束后的检测结果显示,新法见习后的学生对常见内科疾病有较好的掌握,更加深了对课堂讲述知识的理解,值得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LyndaJuallCarpenito,李宁译,护理诊断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6~42

2吴素清,黄春霞,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创新初探,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4

第7篇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B201339)

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医疗水平乃至医疗服务有了更高和更加严苛的要求。医务工作者如何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怎样处理好当今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医疗教育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医疗教育工作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合格医疗后备人才的重要和光荣的使命,医疗后备人员能否适应和处理好当前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要求他们在学校就读期间就养成各种良好的素质如心理、业务、身体、人文社会素质等,其中良好的业务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各门专业知识的支撑,而如何让在校的医学生尽快的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尽快树立临床思维、尽早适应临床工作,减少在实习、工作期间在患者身体上无谓的实验性、提高性练习,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局面,是医疗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病案教学法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使其尽快掌握专业知识、尽早树立起临床思维、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我们在我校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病案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临床思维得以树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2个教学班,每班各40人,共计80人。所有学生均经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设1班学生为实验组,2班为对照组。

1.2教师和教材:由同一位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系统性授课。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熊云新主编的专科统编教材《外科护理学》第2版。

1.3教学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习惯性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授课,适当结合多媒体课件、挂图等方法进行课堂讲授;(2)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法,具体程序和步骤:①准备:教师在讲授每种外科疾病时均以病例为先导,在上课之前教师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将相关病例资料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好有关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并对该病例资料进行分析;②课堂组织:在课堂讲授时讲解完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依据以及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给学生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做出所提供病例的初步临床诊断和护理主要问题,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根据病例资料的具体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的有关阳性体征及辅助检查,查找护理诊断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利用排除法逐步将某些疾病排除,得出本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③教师总结:明确护理诊断后,继续运用多种教学法讲解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最后要求每名学生为该病例列出治疗方案和完整的护理计划;④课后作业:给出3-5个典型病例资料,让学生根据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每个疾病的最可能的诊断,列出诊断依据、提出护理目标,并制订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

1.4病案来源:病案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用各医院典型的真实病例,教学人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提炼出典型病例;另一方面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病种特征进行编辑、整理而形成的紧扣教学内容的教学病案。

1.5教学效果评估:对两组学生分别通过书面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理论测试包括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病例分析等。操作考核包括书写病历、腹腔穿刺等。其中≥90分为优秀,≥80分为良好,≥70分为及格,

2.结果

见下表

3.结论

通过对两组同学测验成绩的比较不难看出实验组同学70分以下成绩的明显少于对照组同学,并且实验组同学成绩集中在80分以上,而对照组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两者对比结果显示P小于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病案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4.讨论

第8篇

(一)明确护理学宗旨,学习护理程序,树立整体护理现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护理程序,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护理学宗旨的内容,其次学习护理程序的定义、步骤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初步建立整体护理观。

(二)突出整体护理。

改进教学方法在能进行临床模拟教学的操作项目中,以人的需要和护理问题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将儿科护理技能与满足病人需要、解决病人健康问题有机结合。现以“口服给药法。为例:评估:分析病人服药的心理。病人是否能按时准确服药,关系到药物能否发挥最大效应,这取决于病人对服药的动机、对治疗的合作和对药物的认识程度;了解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诊断:诊断口服给药时病人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潜在问题。讨论诊断依据,分析问题原因。计划:

①制定临床护理目标:病人能准时正确服药。

②确定课堂护理目标:

为病人提供最普通、最方便的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和给药;能确保病人摄人药后无恶心感觉和呕吐,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等。实施:按照临床护理目标和课堂护理目标.结合口服给药操作流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施教。评价:分学生自评和教师总评两方面。从病人的需要、健康问题出发,看操作是否全面正确。

(三)利用激励机制

主动想:在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过程中,我注意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精心设问.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维的机会。主动学:在实施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同时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课前自己主动学习,课上自觉学习,课后坚持练习的习惯。主动讲:凡经学生自己思考后能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讲。即组织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开口机会,提高她们的表达能力。主动做: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即估计出病人的需要,诊断出健康问题。因此,增强了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她们的应变能力。

(四)加强了直观教学

在利用护理程序的课堂教学中,还加强了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操作流程图、录像等手段,强化了学生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二、评价方法及效果

两班均采用《儿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一)理论考试

理论考试内容相同,试卷从教务科题库中组题,由教研组统一阅卷评分。成绩如下:实验班94.38+4.18,而对照班天91.46+6.4,P<0.05,有显著差异。

(二)操作技能

考核实验技能考试,以《儿科护理技能评分标准》为内容,由教研组统一确定每项操作的知识、技能、态度评分标准,两个班的学生随机抽取一项,由教研组集体评分。成绩如下:实验班又88.34士5.23,对照班84.89土6.05,P<0.01,有极显著差异。

(三)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应用护理程序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如何,在对考试成绩比较的基础上,我对试验班和对照班共89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发放89份,收回89份(表略)。结果分析表明,应用护理程序为主线,基护技能操作与病人健康问题及需要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交往、应变等诸多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讨论

(一)两种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操作为中心.

优点是操作步骤连贯性好,强化训练后动作熟练。缺点是忽视操作的接受者———病人,忽视人的整体性,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是以人类需要和护理问题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将基护技能与满足病人需要、解决病人健康问题有机结合。其优点是:在基护操作过程中,除注意操作步骤的连贯性外,还贯穿了人的整体性,注重人的需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二)运用护理程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有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程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思维活跃,积极参与,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达到了发展智力,完善非智力因素的目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运用护理程序教学方法的意义

1.运用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整体护理,为今后专科护理学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运用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初步理解和运用了护理程序,突出了整体护理,学生不仅能正规操作,更能关注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树立对病人像对亲人一样的爱伤观念。并对后继课程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2.运角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第9篇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生 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R9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90-01

【Abstrac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health assessment is the basis for correct use of nursing procedures, health assessment of the accuracy or otherwise of a direct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s of nursing procedures. "Biological - psychological - social" model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the concept of people's health changes, more urgent demand for highly qualified nurses. Should have skilled operational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have made reques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tient-centered, process-based nursing holistic nursing care has become today's nursing philosophy. Nursing students in a gradual, continuous cycle of dynamic proces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accurate health assessment to ensure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care; nursing students; health

健康评估是护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梁课,研究护理对象主观和客观资料,是诊断个体或家庭护理对象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全面、系统、准确的健康评估是有效护理的前提,是确定护理诊断的基础,也是制定、实施护理计划的可靠依据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对健康评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护理实施效果。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必须提高健康评估能力,突出护理特色,强化整体护理观念,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和功能性健康型态两个方面收集健康史,围绕患者进行身体评估,结合其他资料,对患者现存或潜在的有关健康或危险性问题的反应,做出正确护理诊断,培养护生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1 健康评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发展

1.1树立正确的健康评估新理念

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应用和发展,健康评估作为一门新兴的、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年轻科学崛起。护理工作逐步走向整体护理,重视评定、处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所提出的概念与内涵。

1.2 重视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教育

健康评估能力的高低反映一位专业护理人员综合技术水平的高低[1]。不同等级医院、学历、职称、年龄、护龄、科室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评估能力比较,发现目前国内护理人员普遍对健康评估认识与重视不足,医疗与护理角度混淆现象。大多数认为临床护理中做得较少,所以未引起足够重视。我院高职护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给予足够重视,合理课时数,临床见习,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配比,实行教与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考核,组织健康评估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理论和技能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准确和规范地掌握体格检查方法,在护理查房、教学查房及病案分析中,活学活用,培养临床思维模式,为21世纪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护理人才。

1.3 思维模式的适时转变,树立“整体”观念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是一个整体的人,不仅是躯体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达到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面临各种竞争与挑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心理、社会、行为方式、环境等因素对健康影响越来越明显,成为评价个体健康状况重要因素。比如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心理康复就十分重要,有助于消除不良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恶性循环,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患者适应陌生环境,增加医护人员信任,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疗效,有助于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2]。正确建立护生思维模式,可逆性批判性思维方式,从“整体”观念出发,正确看待现存或潜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系统化思维模式,提高护生解决临床护理工作问题的能力。

2 健康评估中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纠正模糊认识

护理教育中“护理程序"、“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等词语并不陌生,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理解与接受新事物能力,调动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采集健康史不知如何着手,不知道该问什么?怎么去问?面对病人手足无措,交谈时三言两语便结束谈话,得不到重要资料,甚至干脆直接带着入院评估表,对着表格项目见一项问一项,一边问一边记录,得来资料不全面或欠真实。收集资料从主诉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询问,整理分析,做出正确护理诊断,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及时找出患者目前主要问题,即现存问题,挖掘潜在的有关于健康或危险性问题,即医护合作性问题。现存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潜在的有关健康或危险性问题积极预防,有效地避免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2.2 运用角色转变换位思考,增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采集健康史护生缺乏与患者有效沟通,面对问题不善思考, 抓不住要点,主次不分。运用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戈登功能性健康型态、按NANDA分类法II的13个领域三种方法进行归纳,整体角度全面估计,角色转变,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体会患者身心感受,做出正确判断。例如:一位手部被严重割伤的患者,他需要怎样护理?如果你是这位患者,你需要护士怎么护理?若护士只是随便的用生理盐水清洗,你满意吗?或者你觉得舒服吗?运用整体观念,考虑身体因素又照顾心理与社会因素,避免产生不必要不良情绪,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

2.3 预见性观察能力的培养

护生容易忽视患者潜在的有关健康或危险问题,不能预见性的观察先兆信息,进行预见性护理[3]。若能及时观察患者潜在问题的先兆信息,及时报告管床医师,备齐抢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大大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讨论

科学技术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对护理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实施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程序为基础整体护理,熟练地掌握健康评估方法和内容,需要护生在临床上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助于护生以本专业角度,进行临床思维与判断,摆脱医疗诊断的影响,真正使健康评估的理论和技巧服务于护理。

参考文献

[1]陈丽静,伦丽芳,叶慧芳.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3):7-9.

第10篇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助产士;培训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产房是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场所,助产士责任重大,对出生人口素质及母亲安全健康至关重要。人们优生优育观念的转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助产士专业理论与急救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评判性思维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及科研中有着重要意义[1]。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对产房助产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养,效果良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科现有实际床位28张,待产床6张,产床2张。参加培训的助产士21人,年龄22~44岁;学历:大专16人,中专5人;职称:主管护师6人,护师6人,护士9人。

培训措施   

1.组织理论学习,建立评判性思维理念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其本质是要通过质疑来认识人和事物,通过分析判断来检查自己和他人的思维[2],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不是被动地等待,或被动地听候指示,或人云亦云,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去,通过思考后做出自己的判别。在得到某些信息,相信某种东西,接受某种思想时,首先进行分析并提出见解,然后才决定是采纳还是拒绝,决不能不顾一切地照搬。当形成某种观点和思想后,再加以反思和审视,看其事实是否客观,根据、分析、评估等是否恰当,有无应用价值,又如何去应用等等,绝不能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取舍,或断章取义的做出决策[3]。

    2.急救技能思维训练 

科室制定了产科诊疗常规和产后出血、休克、子痫、dic、羊水栓塞、心衰、新生儿窒息等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结合临床病例组织助产士以分析、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危重病人护理查房,通过深入实践临床情境,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总结产程及病情观察是否及时、判断是否准确、处理得当与否、好的经验和不良教训,以提升临床应急思维能力。

    3.风险意识思维培训 

以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新生儿换错等产房主要风险环节为切入点:①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急救流程图并上墙,要求助产士熟练掌握并应用到工作中,为防范和应对风险奠定基础。②注重低年资人员的业务指导及职业意识教育,帮助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快乐工作的心态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以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③加强临产妇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监测,规范处理各产程。规范新生儿复苏用物管理与使用,提高复苏技能。④新生儿出生时让其母亲辨认性别,系手脚圈和胸牌标识,留取足印和母亲拇指印存档。新生儿的注射、用药或处置查对时,除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外,应特别注意其胸牌及手脚圈标识相关信息的核查,防止新生儿换错。

    4.鼓励反省性思考

坚持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发现隐患积极面对,鼓励当事人利用评判性思维加以反思,分析事件过程,剖析错误所在,怎样改进,今后如何杜绝等,帮助其明晰思维,从而改善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5.实施护理程序的过程中融入评判性思维 

护理程序是临床护理中使用的系统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其每一步骤都需做出科学的决策。

    (1)护理评估阶段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不是信息的简单组合,是需要充分利用评判性思维技巧的推断。例如,助产士面对一个血压为80/50 mmhg的产妇,血压偏低是主要问题,最初的推理是病人出现休克。为什么会休克?可先考虑测量血压是否有误,那么就可更换血压计重新测量或由更有经验者测量,同时分析有无产后出血及其原因、比较以往的血压等等,这些活动均渗透着评判性思维过程。

    (2)护理诊断阶段 

护理诊断是通过对病人的病情、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的了解,判断出需运用护理手段解决的核心问题。助产士整理、分析资料时,不能仅凭个人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作诊断,要考虑资料是否充分,是否受主观影响,主客观资料是否一致,有无影响所得资料准确性因素,才能准确地判断出病人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防止诊断错误,或诊断不全。

    (3)护理计划阶段 

是针对护理诊断制定出能预防、控制或消除已确定的病人健康问题的对策或措施,即具体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要考虑所选择措施的依据、与其它治疗计划有无冲突、病人是否安全、是否可行等,而不是单一、无关联的。例如,一位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因其口渴、血压降低,体液不足是主要护理诊断,由产后大出血所致,就应针对其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进行处理,如迅速补液、止血及促宫缩、监测生命体征、心里支持等。在选择以上措施时,应特别注意输液速度,防止因短时间内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心衰及肺水肿。

    (4)护理实施阶段 

是运用护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施措施时,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记忆”知识和原理的使用,要应用评判性思维过程判断病人需求、观察病人反应、是否朝着预期计划的目标转归,计划是否需要调整,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如上述提到的患者,助产士进行输液时,要密切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变化,若有急性心衰及肺水肿的先兆,应及时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

    (5)护理评价阶段 

是护理人员通过收集资料并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病人是不同的个体,同样的健康问题因不同的病人或同一病人所处的不同情况,所采用的措施不同就会有不同结果。因此,助产士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只注重操作过程,更应注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锻炼自己的思考判别能力,适时做出符合临床的具有个性化的评价。培训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助产士对产程的评判及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能力逐渐提高,参与救护意识增强,极大的改善了医护间的协作关系;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工作缺陷明显减少,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保持100%;相关文件记录质量明显提高,书写内容客观全面而不流于形式;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部分人员撰写的论文已录用6篇,积极性较往年明显改进。

培训体会   

1.培训应常态化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评判性思维不是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应用,它渗透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每个公民都应具备这一素质和人格特征,却并非人的本能,都需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综合运用分析、推理、归纳及自我调控判断等思维能力,因此其培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应当融入到日常工作,以提高培训效果。

    2.在职培训是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手段 

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多参照临床医学专业,不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特点,与临床护士专业素质要求仍有差距,新护士普遍缺乏评判性思维理念,不懂如何思考,不知如何书写记录,对待问题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因此,积极为临床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创造多层次不同形式继续教育平台,提供贴近临床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训练与考核,是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所然,而专科知识的培训及专科护士的培养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

    3.助产士是产房工作的主体,整体素质的培养日益彰显 

助产士是一个特殊职业,与产妇接触时间最多,面对母婴两条生命,产程观察、处置与接生,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自行完成,其间病情瞬间万变,存在很大风险。近年来,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国各地医院和各科室中均居前位,这与产房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管理者应高度重视高素质助产人才的培养,除日常工作培训,更需要专科知识技能的高级培训,以提高产科工作质量,保护母儿健康。

【参考文献】

   [1]朱秀嚼,沈 宁.走出批判性思维的认识误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13.

[2]李惠萍,苏 茜,王维利.护理学界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9-71.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医务科和护理部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

各科室要充分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

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鼻饲及胃肠减压;清创缝合的基本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等。

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

五、培训方式与安排

采用医务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医学理论、专业和急救知识及技术。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做好记录。

(1)开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训演练:以院、科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集中训练等方式,抓好重点内容和重点科目的学习训练。各科室在科主任、护士长的主持下,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提问;医务科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观摩技能操作录像,并组织院内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专家授课,护理部每月负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培训。

六、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培训考核对象:全体卫技人员

2、每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本专业常规诊疗操作技术,医务科、护理部将统一组织培训、考核;

3、医务科每半年组织一次理论知识考核,每年组织两次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给药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等;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

4、各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考核,医务科、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培训、考核的内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资料。

七、奖惩措施

1、每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医院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考核结果纳入医务人员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执业周期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及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

2、医院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凡经补考“三基”考试考核仍不合格者,当事人予以下岗处理。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二)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反映了为医之道的根本,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根据《医务人员分级培训计划》,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分级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住院医师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制定2012年产科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梁晓红副主任医师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由刘玉嵚主治医师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

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

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

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侵权责任法》、《病历书写管理规定》、《母婴保健法》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胎心监护仪使用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骨盆测量、产科四步检查法、正常分娩产程观察及处理;电除颤仪器使用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

记录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月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利用手术培训考核无菌术、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切皮、结扎、缝合等技术。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定期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1、科室每月对本专业知识组织考试1次。参加全院三基培训,包括以下内容: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免疫、病理生理、药理、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除参加全院考试外,科室还要对住院医师进行定期培训、考试。

2以下产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症循环学习:正常产程观察及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妊娠时限异常、正常产褥、异常产褥、异常分娩。

3、重点加强产科相关技能培训:骨盆测量、产科四步检查法、会阴侧切及缝合技术、手术基本操作、心肺复苏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胎心监护仪使用技术等。

4、利用晨会对十五种核心制度学习、提问,人人过关,每月抽考。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三)

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医技、护理人员“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把“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年三级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考核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函授等途径,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我院医疗质量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严格执行《三级医院“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管理办法》(宝医发【**】54号)的有关规定,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考核工作,科技教育处、护理部负责安排“三基”知识培训讲座,确定参加考试的各级人员等。

各学科“三基三严”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要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展“三基”训练。

三、培训考核目标

全院“三基”培训覆盖率应达到100%,考核合格率≥90%。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穿脱隔离衣、鼻饲及胃肠减压;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培训教材主要参考《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临床分册》、《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医技分册》、《天津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护理分册》等。

五、培训方式与安排

采用医务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医学理论、专业和急救知识及技术。科技教育处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做好记录。

1、学习训练阶段(1月1日至10月31日)

安排10个月的时间采取自主学习、岗位训练、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的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医务人员的学习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1)开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训演练:以院、科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集中训练等方式,抓好重点内容和重点科目的学习训练。各学科在科主任、护士长的主持下,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提问;科技教育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观摩技能操作录像,并组织院内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专家授课,护理部每月负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培训。

采取闭卷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深化训练效果。

六、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培训考核对象:全体卫技人员

2、每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本专业常规诊疗操作技术,科技教育处、护理部将统一组织培训、考核;

3、科技教育处每季度组织一次规范化培训医师理论知识考核,每年组织两次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给药技术等;护理部每年组织两次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

4、各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考核,科技教育处、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培训、考核的内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资料。

七、奖惩措施

第12篇

1.1教学方法

试验组学生见习前进行护理评估技巧培训;见习时采用典型病案讨论式、问题讨论式、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患儿家属提供病史)、启发式教学、利用DVD、图片,同时遵循“所有即所见”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于整个见习带教过程,在不同的时候、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见习带教。

1.2考核方法

1.2.1临床思维综合能力考核方法

将每组学生带到老师已准备好的病人床前,由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病史进行汇总并汇报病史、写出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实施护理措施。考核内容:仪表、用物准备、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健康史采集、体格检查、健康教育、汇报病史、医疗诊断及依据、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每项均有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2.2问卷调查

见习课结束后,给两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回收,发出问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率100%。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满意度设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和较满意均计算为满意度。

2结果

临床思维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96.33±1.03)分,对照组(84.83±4.67)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1)。试验组学生对多元式教学法满意度为93.48%,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满意度为73.4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1)。

3讨论

第13篇

【摘要】探讨临床工作日志表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工作日志表是一种很好的带教手段,能够促进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提高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并且能够促进护患沟通,促进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关注,能够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实施过程简便,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法。

【关键词】临床工作日志表 临床教学

如何加强实习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已被日益重视,因为它是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未来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的关键[1]。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是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所在。 临床带教为学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策略,它使课堂知识与真实病人的问题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学生在临床实际发展标准与策略的过程中成为了很好的角色模范作用[2]。 在带教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也是我们从事临床教学一直在探索关注的问题。临床工作日志表最早是在国外学生临床带教中使用, 我们医院自2006年开始使用该表的书写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并发现该表格具有许多优势。现将此表格的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工作日志表在 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工作日志表是由6个部分组成,包括:病人主诉,诊断及一般信息;近期实验室资料及辅助诊断检查结果;治疗及护理医嘱;药物信息一览表(包括药名,类别,作用机制,给药途径,给药时间,护理措施等);各系统体格检查及相关护理计划表;交班报告等。要求学生每2周完成一份表格,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书写。书写过程中需要学生与病人,家属经常保持交流沟通,查看书籍,病历等。书写后由带教老师查看,并指出改进意见,同时与学生交流该病人实验室化验指标异常的意义,辅助检查的意义;让学生使用评判性思维收集资料,提出护理诊断,目标及护理措施等。在一个月实习结束后, 完成一份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图解,该图解要求能够一目了然看出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疾病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等。临床运用中发现一份完整的表格的优势突出,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 应用结果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收集资料

2.1 问卷设计 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调查学生的认同性①对这种学习方法的认可程度;②对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大小;③能否提高整体护理能力;④能否提高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⑤能否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包括某一类病种;⑥能否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⑦能否促进护患沟通及促进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个别访谈法由带教老师找个别学生进行谈法以进一步了解该表格的应用体会

2.1.1 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了在院实习生94名实习生,其中本科生59名,大专生35名. 94名学生共书写了409份的临床工作日志表。发出问卷94份,回收94份,回收率100%。结果如下:56%的学生认可该学习方法;64%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能力;54.26%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54.26%学生认为能够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包括某一类病种;52%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55%学生认为能够增进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促进护患沟通;学生认为完成表格后,收获最大的包括4个部分内容:病理生理图,护理评估,护理计划,药理知识。临床带教老师也认为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容易实施,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能够加强,并且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2 个别访谈法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临床护理病人的印象,强化知识点,并且养成很好的自学习惯,促进临床教学的顺利开展。

3 讨论

3.1 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通过使用该表格,我们发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发现学生在整体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病及时纠正。

3.1.1 树立整体护理观念 实施整体护理,就是要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这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搞好整体护理临床实习不容忽视的问题。3.1.2 加强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培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带教老师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对护生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护生初次接触临床实际工作,第一任带教老师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就是护生学习的楷模,往往令护生终身难忘。老师在给学生指导该表格书写和评价的过程中,她们自己也必须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起到角色模范的作用。3.1.3 始终贯彻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在临床整体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要始终强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贯穿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要有意识地对护生加以引导,始终贯彻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带教重点放在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上[1]。要求实习学生能在书写该表格后, 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收集资料,确立护理诊断,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效果评价, 并有效地与病人沟通交流和进行健康宣教,还能够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交班能力。

3.1.4 重视给学生意见反馈 在带教老师阅读表格时,应该认真仔细,为学生指出存在的不足,改进的空间,促使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对疾病有更深的理解。

3.2 促进学生更主动地自学 在临床带教中,不仅对学生传授现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2]。在书写表格的过程中,善于对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在病人身上寻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解释,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查阅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及有关专科资料,找出满意答案,增强了自学了信心,并且这样带着问题自学,目的明确,可以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有效的,及时的扩充自己的知识,自学能力也不断得到增强。特别在要求学生每月写一份病理生理图的过程中,学生要查阅资料,画出完整的图表后,对一类疾病的病理生理能够掌握,并且印象深刻.

3.3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生与带教老师是一对一的关系[3]。在书写护理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使用他们现有的知识去评估和判断病人存在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带教老师确认学生的评估和计划, 并且制定出措施以后,帮助学生实施在病人身上,并进行健康教育。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独立管理病人的能力,技巧和知识。带教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持续的反馈,支持和评价。使用药物知识的表格时,由于表格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护理措施,给药时间等,使学生充分了解针对该疾病,该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是什么,并针对一些常见的特殊的药物副作用有针对性地宣教和护理,使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病理生理图的书写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疾病的病理生理,并且能够更好结合临床实际案例。

3.4 使带教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 带教是一门艺术,它是种挑战也是种机遇[2]。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带教的前提。带教老师必须能够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并且使用通过有效的提问使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3]。在书写临床日志的过程中,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使师生能够有更多的交流相处时间,相互了解,老师更清楚学生的一些工作思路,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信任的关系,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增进,有利于带教工作更加有序有效进行。

3.5 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在护理学科中,评判性思维指是对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其中包括护理者的态度、技能、专业知识、经验及标准等部分[4]。在美国,评判性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在临床教学中,教导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技巧,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采集完整有重点的病史,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反思,最终能够有效地完成评估,病人管理和病情的跟踪。书写临床日志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能够进行分析,并且老师也会针对问题展开提问,加深知识点,扩展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工作思路。临床日志表最后部分的内容是交班,主要总结为病人所作的护理,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阳性的实验室化验和辅助科室的检查,病情变化后的处理,最后写出病人目前的状态。通过这样的交班书写,使得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并且能体现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程度。所以通常老师对学生这份交班报告非常关注,希望能切实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智敏.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4(5):8.

[2] Jean B. Ivey, DSN, CRNP. Fostering Successful Preceptorships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Topics in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eJournal. ?2006,6(1).

[3] Catherine Burns, PhD, RN, CPNP, FAAN; Michelle Beauchesne, DNSc, RN, CPNP; Patricia Ryan-Krause, MS, MSN, RN, PNP; Kathleen Sawin, DNS, CPNP, FAAN J Pediatr Health Care. Mastering the Preceptor Role: Challenges of Clinical Teaching?2006,20(3):172-183.

第14篇

医学临床“三基”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医务人员“三基”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以医学临床“三基”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医务人员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制定三基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二、培训目的

“三基”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目的为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水平。按照要求,卫技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80%。

三、培训方法

(一)

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原则:初级职称人员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参考书籍为新版的《药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以及本学科教科书、本专业最新诊疗指南。《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各专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

(二)

个人自学为主,科室和院部组织培训为辅。每月一次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培训要求有记录。

(三)理论每月进行一次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

(四)徒手心肺复苏采取现场培训、考核的方法。

四、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基础护理、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穿脱隔离衣、鼻饲及胃肠减压;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

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以上内容均为考试和考核内容。培训教材主要参考《XX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临床分册》、《XX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医技分册》、《XX市卫生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教材护理分册》等。

五、培训安排

1、学习训练阶段(1月1日至10月31日)

安排10个月的时间采取自主学习、岗位训练、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的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医务人员的学习训练,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1)开展自学自练:医务人员按照共同科目和专业科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集中培训演练:以院、科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集体讨论、集中训练等方式,抓好重点内容和重点科目的学习训练。各学科在科主任、护士长的主持下,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充分利用晨间交班时间提问;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观摩技能操作录像,并组织院内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专家授课,护理部每月负责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培训。

2、考核阶段(11月1日至12月20日)

采取闭卷考试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深化训练效果。

六、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培训考核对象:全体卫技人员

2、每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本专业常规诊疗操作技术;

3、每季度组织一次规范化培训医师理论知识考核,每季度1次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给药技术等;护理部每季度1次护理“三基”理论知识考试与技能考核;

4、各科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每季度组织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建立“三基”培训考核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培训、考核的内容,并保存考核的原始资料。

七、奖惩措施

1、每项考核工作结束后,由医院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考核结果纳入医务人员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执业周期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及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

2、医院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纳入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与科室质控挂钩;对“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做得好的学科给予表彰,对成效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重视“三基三严”训练工作,教育培训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的原始记录者,

第15篇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

二、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三、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问题;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指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哺,并掌握正确的喂哺姿势和含接姿势,以确保婴儿进行有效的吸允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施与健康教育

实施即护理措施,是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手段。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更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因为实施过程即是护理操作的过程,护士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压为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告诉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还应教会病人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等,当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告诉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性的必要性等。这些都可以在进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完成。

五、评价与健康教育

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阶段,它是用来评判病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目标是否实现的。而护士对护理对象的健康教育也需要进行评价,以了解护理对象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与营养,以及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评价方法可以让护理对象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复述给他人,护士可以对其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护理对象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刻,从而使护理对象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其健康宣教的内容,也可使护理对象将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叙述给他人,以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为护理对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选择与使用医疗、护理资源,保护自己免受一些不正确广告宣传的误导。②健康教育能促进护理对象的健康,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③健康教育能使护理对象的治疗,护理效果更令人满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病为主,而且大多数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而无法治愈。因此,这些人必须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来学会自理和调整生活方式。另外,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所以(亚)健康人的保健需求也日益增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学会更多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而护士不仅仅可以接触病人而且可以接触病人的家属及其陪同人员,所以护士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往往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便可以对其陪同人员进行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