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控制;财务控制;现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被称为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实施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核心。工程项目不仅是建筑施工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载体,而且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模式的转换,建筑施工企业逐渐形成了以施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过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控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项目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合理性方面来看,项目组织结构不合理,而且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权责不明,项目成本的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资金的运用低效,而企业经济效益与整体竞争力之间也存在一定问题。[1]下文从项目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针对问题提出企业财务控制的改善措施。

二、项目管理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控制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在于财务控制方面,而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有成本、资金、工程款和利润等方面的控制问题。建筑施工项目并非独立的法人单位,因此这些企业对于利润的控制主要贡献在将主营业务的成本费用降低从而形成了差额利润,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工程款的收支进行控制,因此资金控制和成本费用的记录都是财务控制的重点问题。[2]而以稳定实现工程质量、完成工期和保持进度作为前提,运用较低的成本运营一个工程项目,达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并且降低财务风险是项目管理控制现状中首要的问题。

从项目管理控制的完整性来看,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对于财务核算的影响力尚且不足,如果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资源消耗状况来安排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其他费用,则能够降低项目管理工作中对于资金运作过程相互牵制的风险,从而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地投入管理计划中得到高效使用。[3]

2.项目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控制中的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循环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对财务情况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分析都离不开财务控制和管理工作。财务控制工作贯穿于项目的每一个经济业务执行的过程中,要实现财务预算和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必须以财务决策目标为导向,使得财务控制与预算、制度三者之间发挥最大的组合价值。目前工程项目中项目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有:一,未能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因而项目管理控制问题是否有效逐渐成为了制约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二,项目管理水平尚且不足,因此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企业财务控制的改善措施

1.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管理活动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而且还与企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有关,比如项目账款的收支情况,以及项目进度的监管问题等,这些都离不开各个管理部门通过财务控制进行有序的规范和协调。其中,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加强责任落实管理和管理成本细化,加强财务控制。在项目施工成本的责任总额基础上,测算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总支出并进行记录,按照管理岗位将项目施工成本计划总支出分解成若干个分项指标,从而将人员的落实与调配情况与岗位责任控制指标、考核和奖惩结合在一起。在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过程中,项目部要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项目经理不能擅自决断,真正实现了科学决策、安全决策,防范风险。

2.全面落实招投标制度

目前工程项目的分包借牌、挂靠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工程资质的问题,分包单位只有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才能将工程“合理”签订合同,进行施工。[4]搞好招投标制度建设,有利于施工企业竞争趋向良性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预防腐败犯罪。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挂靠单位常常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中途逃跑,违约,从而转嫁成本到总包商方,增加项目财务和经营风险,因此落实招投标制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全面预算体系和财务控制体系相结合

项目中标后,在项目经理的统一组织下,建立全面预算体系。按照标书和技术方案等具体情况,项目管理的各个职责部门,从人工、材料、机械、HSE费用、间接费用等支出方面,确定整个工程的预算费用。其中,对于项目施工成本和岗位考核情况来说,控制工程分包基数是预算人员工作职责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部门按照财务控制体系,通过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照分析,按照工程工序分析项目成本发生情况,随时掌控项目成本动态。同时,项目部每月召开预算-成本分析检讨例会,对预算进行调整、监督和成本控制,对项目成本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

4.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

改进企业的财务控制工作还需要针对不同的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能力培训工作,比如成本会计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准确核算,了解现场工序流程和技术方案,并且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各项开支进行审核和记录、分析。而项目部门的财务负责人在税务统筹、保险、会计专项核算方面必须熟练掌握,协调沟通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只有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才能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提出经营性建议,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逐渐形成以施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项目管理控制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未能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项目管理水平尚且不足、主营业务收益未能持续增长,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项目管理承包单位产生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因而项目管理控制问题是否有效逐渐成为了制约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就企业的财务控制方面进行改善,这样才能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荆兆晖.建筑施工项目危机管理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邱少林.试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

第2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体制改革;规划编制

1 规划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必将进入一个崭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城乡发展,城乡规划管理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城乡规划管理机构严重不健全,无规划管理专业队伍,村镇建设中选址不当(甚至无选址)、乱占耕地、违章建设、杂乱无章、功能不合理、风貌不协调的现象比比皆是,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专业院校毕业生由于受编制、人事规定和各种关系的制约,很难直接进入管理部门,多数管理部门形成数年未进正规规划专业毕业生的现象。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区、建成区拓展,规划管理业务成数倍增加,而受机构编制制约,人员严重缺乏,管理难以到位;还有是人员质量不高。部分规划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或构成不合理,知识老化、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

2 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精细化管理,就意味着将复杂、混乱的城市部件科学分类,将目标不同、运转方式各异的基础单元、事件统一到一个大的目标体系中,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使各类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管理意味着城市能够以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要素向城市聚集,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环境不优、民营经济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现代服务业滞后等问题,发挥城市聚焦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人民生活、企业生产提供更加顺畅的公共设施,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3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的建议

城市规划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其实际运作有赖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相互协调,为使城市规划能真正对城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有必要对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加以完善和提高,求实创新。

3.1 加强和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与实施相结合

人们常说规划是“龙头”,规划编制方法不改进,编制水平不提高,规划管理就如无源之水。因此,改进规划管理实施机制,首先必须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建立为规划能够实施而编制规划的思想,规划编制部门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广泛收集资料,充分掌握上层规划的内容及编制动向,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加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及空间范围上的覆盖率,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进行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的最切实依据。

其次,为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规划编制单位应深入实际,现场踏勘,对规划的每一个重点地块都要充分了解,掌握信息,为规划的可实施性进行充分论证,要让公众理解和支持规划管理工作就必须先让公众了解规划,所以必须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将规划成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向社会公布,为今后的规划能够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3.2 强化措施,规范土地管理

城市土地是城市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受城市土地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规划蓝图的实现,因此,为了有效的实施城市规划,必须加大城市土地管理的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三级土地市场,对用地行为及土地交易实行扎口管理,同时完善土地供应机制,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区的闲置土地和“退城进郊”置换的土地,实行储备管理,纳入地方土地储备库,统一经营。

对于被征地、拆迁及城郊想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建设的农民,可以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加以引导进行按规划建设。一是划定建设范围。对城郊结合部及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村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分类指导、适度集中”的原则,综合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划定村民住宅建设范围。二是制定具体标准。建设选址应选择区位优势大、集聚程度较高、有一定基础设施且利于多个村组集聚的中心村或组。新建的村民集居区应以多层建筑为主,严格控制低密度,低层住宅。三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到集居区内建设,同时对原居住地进行严格的规划控制,加强管理,杜绝违章建设的产生。

3.3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规划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体管理方法的改进对于推动规划的实施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管理的手段可以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过科学决策的行政手段,也可以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向公众传播信息,规范管理。例如,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建设时,在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以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经批准就可以允许适当提高容积率,用提高容积率作为规划管理手段的奖励方式,这就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一种调控方法。

其次利用现代的先进网络技术,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公布规划信息,使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助于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社会对规划管理的支持和协作。另外,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克服规划管理中出现的片面性,消除过分拖延和不适宜的折衷。规划的制订、实施过程民主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尊重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有了公众参与的这种决策、监督机制将促进城市规划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既定的规划目标。

3.4 构建规划决策机制,建立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

规划管理决策是城市建设的中心环节,关系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最重要的活动,在当前工业、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为解决规划实施及管理中的问题,避免

规划编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及“拍脑袋”决策等现象,就必须构建规划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

制度。建立规划委员会,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综合科学决策水平,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对规划建设的领导,同时它也可以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空间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有效决策各项建设,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则是政府重大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对各类重大决策、规划方案和专项规划提供前期咨询。本着科学合理、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进发展的原则,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发展思路,为规划委员会审批重要规划做出重大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3.5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健全规划管理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规划职能越来越突出的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资源和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有力手段,城市规划及管理水平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城市规划是政府的职能,是龙头,是建设的依据,是关键。

因此为了加强规划的管理,应理顺当前的规划管理体制,成立单独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纳人政府系列,统一行使规划管理权,以便更好的为城乡规划提供组织保障,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区域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队伍,把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经费纳人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

第3篇

【关键词】土地治理;项目;质量

一、存在的几点问题

1.设计尺度模糊,方案粗糙。一部分土地治理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未充分尊重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的意愿,或部分干部群众一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被动、抵触的情绪,有的农民甚至会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更有甚者在方案遵循意见后遇到干部更替,人为再次干预调整变更,设计无一个规定的尺度,难以形成一个切合实际的经得住推敲的方案,再加上部分设计人员未深入实地进行细致勘测,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犹如“纸上谈兵”,群众认可度不高,施工图样无法实施。

2.土地项目众多,资金分散。一个土地治理类项目多个部门实施,而各部门条线的年度考核和工作业绩规定,又促使地方各部门对项目区选择捉襟见肘,甚至出现重叠,尤其对矛盾小的、配合度高的乡镇,多个部门或多年的项目都投放到此,甚至出现同个项目区不同部门项目轮流做的现象,而且各个部门项目名称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雷同,如农业综合开发的土地治理项目;农业部门的高产创建项目;水利部门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此类项目大同小异,基本就是渠道、沟闸新建完善,供水、生产道路优化等等,但资金分属不同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更多地造成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资源重复滥用,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3.招投标准较低,质量堪忧。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公告一般规定施工单位的资质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均可。由于对资质限制较为宽松,借资质、项目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有的新建机站配套设施不到位,不能正常运转,无法抽水,有的新修建渠道达不到质量要求,无法排放水源,导致部分田块。而相关监理、建设单位审核把关形同虚设,不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极易滋生腐败问题。

4.维护主体不清,实效难现。在现行的分散经营体制下,特别是苏北贫困县大部分乡镇、村集体经济薄弱,许多建设好的工程由于管护不到位,高标准基本农田发展不可持续。由于缺乏必要的管护和科学的运营,两至三年时间,建好的设备、设施,破损严重,当地后续维护经费无从生根,再加上本身群众素质局限对公共财产爱护程度不足,建设初期的良好愿景,往往达不到长期效益。

二、项目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设计方案良性互动机制。设计方案制定结合当地情况,并注意和项目区所在乡镇、村民互动。土地整理项目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在项目申报立项方面,设计人员不仅要通过审阅项目申报立项、规划设计、概算、合同和设计图等资料,实地查看项目现场的地形地貌,审查申报立项是否真实合规、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当地实际、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等问题;还要走访群众,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设计方案应反馈给所在乡镇、村,酌请乡镇、村组织相关人员、村民开会研讨、修改、协调部分矛盾,最终设计方案添设乡镇、村审核意见同意后非影响工程实施方案不得变更,即使变更也需履行乡镇、村民开会研究通过后按规定申请变更,减少人为干预。

2.整合涉农资金部门多头乱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有限的,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综合效益,就必须做好涉农资金的整合,集中资金办大事,省、市、县农发机构要在整合和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上,提高认识、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及时调整农发项目库,主动与当地的统筹规划相衔接。建议在不改变资金投向的前提下,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农业、水利、国土、林业等相关项目资金的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共同考核新机制,有效解决项目工程重复建设,多头管理,资金投入分散等问题。

3.强化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工程招投标机制,维护招投标工作的正常有序合理进行,首先是对不同类型的土建工程进行分类处理,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招投标方法。对一般农田水利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这些工程一般矛盾较小,便于操作,外来工程队施工问题不大。对需要调田、毁绿等骨干工程或较大的的工程,主要以议标的形式,由乡镇水利站实施,有利于矛盾的协调,更有利于提高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项目完成后工程的正常维护。项目工程招投标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招投标的监管工作,建设互联互通的诚信体系,做到科学合理的定标,遏制不正当的投标,禁止转包已中标的项目工程,建立健康有序的招投标机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