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事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Abstract: 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 of 21st century, the talent has become the main symbol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a company or even a country, so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has increasingly highlights its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timely and reasonable staffing,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can reduce the unnecessary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state institutions or corporate. The esse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lso a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and the personnel file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an important tool to select the talents. Managing the personnel fil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Key words: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files; awareness; mechanism; scientific; legalization; moral qualiti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事档案是社会公共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人事档案可以证实个人的经历、学历、技术职称、社会关系、奖惩等情况。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可以为个人求职、单位求才提供大量丰富、动态、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因此管好用好人事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当然人事档案作为广义档案中的一种,也具有一般意义上档案的属性,即:人事档案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出于静态的档案,它的作用又是潜在的,要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直接价值,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既受到社会、经济、法律、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们档案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是我们一时之间无法改变的大环境,但是档案意识和管理机制和水平确实可以实实在在改变的
第一,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必须要有最基本的人事档案意识。在很多的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都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出身,大多工作人员都对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人员的资料管理和备案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不专业化的做法常常会给我们其他部门的人员调度和安排造成一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也不能及时选择和派遣相关有经验和技术的员工。从员工自身来讲,也需要培养自己的档案管理意识,很多人在自己的档案方面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而导致自身档案的丢失或者不完整,这不仅给档案收集也给档案的整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单位的管理机制也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和档案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作为新世纪的企事业单位,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利用也应该有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利用工程的观念来对人事的录用、调度、撤销等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管理。做到有秩序和有条理,就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首先需要在每一个部门内部进行各个员工的信息采集,尽量做到信息的完整、准确和清晰,其次对人员的档案进行归类和整理,尽可能做到归类标准化和整理科学化,然后再由各个部门按时递交由档案管理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归类,处理以后的档案信息要进行存档管理,存档看似简单,却包括很多繁琐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做到认真细致,这样才能保证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和有效的利用。
第三,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事档案管理在前期的发展是缓慢的,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科学的落后,而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的出现导致了从实物的流动到人才的流动以及信息的流动方式都在一天一天变化着,这些变化带动了人们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进入了新的改革历史时期,当今市场上有很多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软件业随之应运而生,简单的人事信息录入就可以实现有效和迅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得不说计算机的出现使档案管理实现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在管理人员的时候需时刻提醒自己严格的人事管理理念以及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购入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
二、基于当今普遍的人事管理传统模式和手段,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第一,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一般都重政治轻业务。人事档案在反映一个人的情况都是注重业务和政治两方面。但传统的人事档案反映政治方面、家庭历史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东西较多,而能动态反映某人情况的信息,如人员的身份认定、出境出国情况、合同项目转让、发明专利项目、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各类荣誉称号、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素质测评、人事协议、养老金、失业金的缴纳等情况,则少之又少,现代人事管理应将人事档案资料尽量做到充分和完整,必要时可以加入个人的影像资料,以便更好的利用。
第二,人事档案一般作为政治要素,也必须将其法制化,做到档案收集有序性,档案存档保密性和档案利用安全性。要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政治觉悟,认清制假危害,另外,还必须加大《档案法》的监督和执法力度,要告诫、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人人都要具备档案意识,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记载自己的每一张履历,要加重对涂改、伪造档案行为的制裁。对那些情节恶劣的、影响很坏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毫不犹豫地绳之以法,予以坚决打击。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其职务高低,要调动和利用档案都必须按规章办。只有完善相应的档案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有效地避免虚假档案的产生。
第三,人事档案管理从信息收集开始就决定了人事档案的质量高低,所以做好人事档案工作必须讲究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其词,因此,要求人事档案材料所记述的内容必须真实而且准确,不能前后矛盾,模棱两可,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严把“三关”。一是要把好材料的入口关,对来路不明及有疑义的材料,要亲自进行调查核实,验明正身,做好初步认定工作,切断问题文件材料的源头。二是严把人事档案材料的转入关,各部门平时在积累文件、材料时,要做到去伪存真,不让虚假文件、材料有任何留存之机。对新形成的档案材料,一律严格执行登记制度,并进行认真细致地鉴别。三是严把人事档案转递关。在人事调动时,档案人员接到调档函,要将其人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认真核对,并分类、编号、装订,填写档案回执单,密封后加盖公章,通过机要发至用人单位档案部门或由组织派专人送取。严禁个人办理人事档案事宜或自带人事档案。
第四,人事档案作为所有机关和企事业工作首要的先决条件,人事档案必须做到真实可靠。这就需要从制度上防范假文凭,从源头抓起,要严密防范、彻底杜绝“权学交易”这种丑陋现象,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严格执行教育部门学籍管理规定,把好入学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对那些需要继续学习深造的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单独设立学籍档案,实施教学质量的全过程重点监控,帮助和督促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业。对于少数不按时上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困难,企图靠与任教老师拉关系、混学分的学生,应采取劝其退学或强制中止学习等措施。要坚持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从制度上防范假文凭,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籍、学历证书的真实性。
当然在保证法制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工作的主体,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是人事档案工作质量的关键。积极学习本单位专业对口的各项知识,熟悉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更好地为部门以及某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提供优质、快捷服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通过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来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责任心的加强,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J】.1989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管理;研究
人事档案是个人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个人成长经历的客观反映,是个人社会生活的“伴生物”,一直以来,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全国通用的人才评价工具。社会由人组成,更突出地表现为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创造了社会,而社会又不断地影响着人。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是他生存的环境,对他的生存与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又有赖于人的努力。是人类的活动创造了社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人的研究成为了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要务,社会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被看作为人的管理。
一、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趋势展望
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研究
我国的人事档案工作是在战争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事档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人、控制人。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特点很突出地反映在人事档案的内容上,重政治历史、轻工作实绩,重思想品德、轻才能成就,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在当今竞争愈加激烈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明显不符合时代潮流,无法在人事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人事档案内容及其管理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关于人事档案改革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譬如,陈兆祦提出要改革人事档案的“终身制”,王英玮提出要改革人事档案的管理机制,等等。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改革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应集中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事档案本身的改革等方面。
(二)加强人事档案的“三化”研究
人事档案的“三化”是指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现代化是人事档案工作在信息化时代的必经之路,是新形势下人事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人事档案的数字化、数据库建立、管理系统研发、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核心问题。规范化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少人事档案材料载体不统一、装订不整齐、书写不规范、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研究,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为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标准化也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加强人事档案标准化建设研究,特别是要加强人事档案载体标准、格式标准、管理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健全人事档案。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人事档案是员工的身份证明,关系个人的切身利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员工都由干部、工人组成;人事档案是根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此,相应地分为干部档案、工人档案;而一般的农民以及城镇无业人员,即使拥有部分人事档案材料(如学生档案),如果没有获得干部或工人份,其最终是没有人事档案的。可见,人事档案是员工的身份证明。个人在国家社会、组织单位的地位和权利都由这一身份证明所决定。人事档案几乎决定了个人的生老病死,例如,招工、录干、调动工作、晋升、加薪、公费医疗、福利待遇、离退休等等都由人事档案中的相关内容来证明或确定。甚至,当事人的家庭生活、子女前途都由人事档案来决定,例如,领取结婚证,分房,子女入户、上学、顶职等都须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提供各种证明材料。
(二)人事档案是单位控制员工的有效手段,员工因人事档案而被迫依附于单位
人事档案虽然是个人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录,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档案由单位建立,由单位保管,主要供单位利用。一般情况下,只有单位组织人事管理部或人员能利用员工的人事档案,而人事档案对当事人与他人都是保密的。而且,我国实行人档合一,档随人走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个人到哪里工作、学习,其人事档案必须跟随转移到哪里。人事档案不能转移,个人就无法流行动。离开人了人事档案,员工就会失去身份证明,其本人和家庭就会前途难卜,命运堪忧。因而,个人完全依附于人事档案。因为人事档案由单位所管控,所以,单位凭借对人事档案的控制权就可以容易地控制员工,员工则因为人事档案的约束而完全依附于单位,不能随便调离单位。
三、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的挑战
理念指导制度,制度又约束行为(方式)。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理念,伴随而生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与管理方式。在保守的“管”字当头的理念下,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方式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笔者查阅了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尽管内容上略有差别,但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多数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开篇的“保密”二字。也就是在这种略显“左”的保密思想下,无数人事档案人耗掉了青春,耗掉了热情。人事档案工作逐渐成了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因为它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人注意,发挥不出多少作用,更不容易取得明显成绩。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和部分同志更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出现那种要用时想到、不用时不要、考核检查时才突击整理的现象,平时对档案工作缺少投入,出现问题后也不积极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导致了全国上下整体人事档案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结合当前实际来看,比如《干部档案管理条例》规定“干部档案实行党委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四、充实人事档案内容
企业工人合同制、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行后,单位和个人是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聘用合同书和各种协议是体现聘用关系的有效凭据,也是约束双方履行责任与义务的主要法律依据。因此,劳动合同、工作协议、聘用书等文件材料应归档,成为员工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考核、辞聘、解聘等方面的材料,也应及时存入人事档案。
五、结语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精神要求人事档案部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只有这样,人事档案工作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否则,一成不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迟早要被历史淘汰。特别是对人事档案管理,传统的做法和功能面临挑战,如不再调整、完善,使之始终跟上形势的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焕发新的生机,就很可能会走向消亡,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档案工作现状,努力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开拓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邵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教育信息化,1999(2).
[2]赵守清.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分析及实现原理[J].浙江档案,2006(10).
[3]任秀军.人事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J].黑龙江档案,2008(2).
[4]黄霄羽.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档案,2006(1).
[5]崔晶.国外的人事档案管理[J].中国人才,2002(6).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79-01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的自身价值,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是“人的管理”主要依据的基本信息。它既存储了组织人力资源信息,又是管理的核心“人”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真实反映[1]。
1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新时期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好方法,医院领导要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纳入议事议程,为医院领导决策等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作为改革核心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人进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医院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医院建设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和用人依据,是医院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是医院人员任用的重要凭证,是人事部门做好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据,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与医院各项工作联系起来,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主动服务和开发利用上下功夫。
2 建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促进档案规范化,发挥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作用,使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有章可循。但就整体而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和管理责任制度,加大对人事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力,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更好地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我院按照上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及要求,制定了我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档案查(借)阅制度》等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行之有效,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
3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工作细致入微,建立接收档案材料登记薄、借阅档案登记薄,确保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和加速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对于提高本单位管理水平,加快工作效率,利用档案来为医院建设服务,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鉴别能力,对收集的材料要认真核实,做到认真、及时、齐全、完整,分类明确,排列有序、随收随放、定期检查,把好质量关,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4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也是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工作和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包括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的科学化、现代化。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这一现代化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将人事档案做成信息数据库,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检索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迅速在数据库中查找到符合某种特定需要的人才,并针对员工的不同个性制定培训、激励计划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2]。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人事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甄别档案的虚假等,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推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手段,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能的意义
无论是在国家机关还是一般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人事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组织在做出管理决策时,都需要以人事档案中的内容作为依据,其中包括个人的经历、工作表现、生活作风及思想作风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出决策。良好的人事档案管理效能能够帮助企业提升高生产效率,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都应该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做到科学、合理地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时效性。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企业的档案材料过于老旧,人事档案内容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到长期搁置,许多人事档案资料都没有进行再次鉴定,信息缺乏时效性。另外,许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给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约束,缺乏系统的规范对人事工作进行管理。企业没有落实对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的培训工作,人事档案工作者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升,专业知识无法得到更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方法过于陈旧。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结构调整的进行,原来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随着变动。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方法、要求等不够了解和掌握,造成档案管理方式方法落后。同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对于档案管理投入不够,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
3.信息化程度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大多数都是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其过程十分烦琐且枯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效率也不高。由于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信息化技能的缺乏,导致其在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整理,许多材料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核实,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4.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其整理、收集、保管档案信息都是为了人事管理和决策服务的。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部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片面,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有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对于人事档案信息的服务开发做的不够。
5.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事档案作为客观真实记载员工情况的信息载体,部分人事单位的档案工作混乱,导致年龄、学历等信息存在造假等现象,使档案信息管理处于混乱的状态。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缺少严格完善的制度,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的漏洞。例如,在人员考核、评价材料中套话现象严重,特别是很多评价资料重复,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难以真实地表达和反映出个人的工作情况和实绩。
三、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规范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具备高质量,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来管理。所以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推向信息化的平台。
2.充实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要想快速找到针对性人才,就必须对员工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更好地提高其工作质量。认识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工作经验、性格、爱好、专长等方面,同时还应该将其职业水平和信用记录同时放入档案的记录当中,提升档案记录的价值,为企业用人工作提供依据。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也不断加大,人事档案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出现的各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也不是一两个部门、一个地区的事,它是全社会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问题,关键是解决问题,要根据发展要求,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人事档案作为最原始的信用记录,不能没有,其功能不仅不能弱化,反而更要丰富,要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村子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方法落后。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机构调整、科室重组、人员竞聘上岗,原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变动、退休,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管理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业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随着当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不断增多,档案数量也与日俱增,档案管理难度增大,有关的管理措施未跟上。
(二)立卷不规范,案卷质量不高。
一是档案材料内容填写前后不一,如参工时间、出生日期等;二是档案用纸规格不一。虽然规定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6开办公用纸,但现在的公文材料、学历材料等基本上是A4纸,纸张大小不同,致使有的表格超过装订线,给立卷工作带来了麻烦;三是材料归档不准确。有点不该归档的材料归了档,而该归档的零散材料却没有归档;四是档案材料短缺。如记载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多,而反映个人的能力、技术特长等方面的内容少,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案卷的质量。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已得到普遍采用,计算机信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广泛运用,如档案目录等仍习惯于用手工操作,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又影响工作效率。
(四)人事档案利用工作水平较低。
对人事档案管理者来说,无论是收集整理,还是鉴别、保管,都是为了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于干部人事工作,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目的在于利用。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重保密、轻利用的现象,档案服务开发意识差。即使是使用,范围也有限,查阅的大部分内容是简历、职称、学历、工资情况等,而且是需要者找上门才提供利用,工作处于一种被动服务的状态。
二、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事档案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室一项琐碎繁杂、非常严肃的工作。因此必须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使档案管理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二)改进档案的检索与查阅方法。
改进档案的检索与查阅方法,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干干部人事档案的检索,无论是采用“四角编码”法还是“笔形编号”法均是利用姓氏检索的方式进行,这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用记起来费时,用起来繁锁,工作效率低。为提高效率,可考虑采取以英文字母的顺序号进行编排,便于记忆,利于查找,提高速度。同时,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信息,研究建立两个系统:检索系统和利用系统。同时,运行干部人事档案原件管理系统,使查档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不接触干部档案的前提下查阅干部档案原件,不仅可以提高查阅档案的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三)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既包括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又包括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是要在建立一个以员工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的员工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初步要求则是建立人机结合的技术性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使查档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不接触档案的前提下查阅档案原件,不仅可以提高查阅档案的速度,同时也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四)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支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过硬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队伍。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人员应当通过人事档案主管部门的培训考核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的提供利用。
人力资源管理知人、选人、用人、留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人事档案信息的提供,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
(六)、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一)有益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管理也不例外。为了实现医疗网络全覆盖、医疗资源共享的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医院的数字化管理已成必然。然而,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人事档案丢失、档案内容不完整、档案更新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增加了很多难题,阻碍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对于转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二)有益于医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医院人事档案记述和反映了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各方面社会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可以使医院全面掌握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合理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推动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从而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紧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信息化普及的步伐,加快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变革的进程,但由于管理手段、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管理手段日新月异,原有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第一,信息化程度不够,虽然计算机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已经普及,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只能简单用于目录的存储和检索,信息存储量少,且不能进行档案的复杂管理;第二,管理方式单一,目前医院仍然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档案的编辑和检索,导致人事档案资料更新速度慢,归档不及时,档案资料不完整的情况。落后的管理手段,单一的管理方式不仅影响医院人事管理的效率,而且已经阻碍医院人事制度变革的进程,因此,加快转变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迫在眉睫。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信息利用率差
目前,大部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员记录、整理,档案整理难度大,更新不及时,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加上专门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电子系统开发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现代技术应用不熟练、不成熟,导致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政治性和机密性,是医院内部员工考察、升级依靠的主要标准,如果医院人事档案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那么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现阶段,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利用仅仅停留在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而没有将其发展成为了解员工各时期表现的资料库,没有对档案的利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三)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医疗,医疗水平一流的医院才是好医院,在固有观念的影响下,导致医院工作人员只注重提高医疗水平、对于医疗科研的投入,而忽视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以及医院文化的建设,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对于工作敷衍了事,甚至出现员工档案丢失、档案内容不完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对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由于医院档案管理专业性较强,对于管理人员档案资料收集鉴别、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员工非档案管理专业毕业,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不能迅速掌握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档案归档等新技术。甚至部分医院存在兼职管理人事档案的现象,也使的医院人事档案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升存在一定难度。
三、改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如下:
(一)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的医院之间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而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常常造成档案传递不及时现象,影响了人才的流动,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至关重要。一方面,更新硬件,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硬件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条件,引进专门的档案管理软件,增强档案归类、检索、查询、转入、转出、保管的便利性,由于档案涉及个人隐私,所以还需加强档案防火、防盗系统。另一方面,增加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促进人事档案的深层次开发,建立完善的医疗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对于促进医疗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可以为医疗科研、医疗统计工作提高更多的便利,为创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新思路。
(二)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及信息利用率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及信息利用率的提升对促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人事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档案管理软件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尤其对人员档案的调入、调出等工作影响严重,因此,积极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要积极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的综合、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以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另外,要将档案管理的工作进一步细致化,实现人事纸质档案信息资料的分类化、单元化,并同时进行档案的数据化处理,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档案的补充完善,保持档案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为医院人员职称评定、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合理依据,进一步提供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三)增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优化管理队伍
人事档案真实反应了医院的人才结构体系,建立健全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体系,有助于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但大部分医院重医疗、轻档案管理的现象依旧存在,为此,扭转人们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认识,加强医院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乃当务之急。首先,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并督促医院其他人员配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次,给予资金的支持用于档案管理硬件的更新、软件的配置以及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经费,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最后,采用参加座谈会、外出交流访问等方式开扩档案管理人员的视野,增强其创新能力,同时吸纳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为医院档案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并相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以不断优化医院档案管理队伍,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踏实基础。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系统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凭证,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证明一个人从学校到各个工作岗位不同时期的人生轨迹,是工作经历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都需要档案“说话”,它的作用不可被取代,如果没有档案,单位和个人的权益都无从得以保障。
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单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硬件设施解决不完全到位、档案管理人员不固定,管理水平不专,管理手段落后、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够、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从而导致人事档案缺档、断档、死档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给人员的变动、工资调整、员工辞退等人事管理带来诸多的困难,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正确合理使用,而且不能使人才档案信息得到正确使用,不利于快速、全面、真实地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和科学加强队伍建设,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难以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使用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投入,进一步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部门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各单位要在档案工作上舍得投入,特别是对档案的档案维护、档案保护和抢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需费用要予以重点保障,要有专项预算;要按标准按要求建设好规范化的档案室、档案柜,搞好通风、采光、防盗、防虫、防潮、防火等配套保护措施,确保档案利用安全,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又保证档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业务知识,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进一步了解管理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与档案有关的各种材料,认真整理,细致鉴别,做到取之有据。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手续不全的材料要退回形成材料的部门进行补办,确保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保证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三、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快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必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产生的档案资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以及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都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再其次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手续,做到转入、转出、接收材料有登记,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提供准确,有效地制约造成档案泄密、涂改等人为因素,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材料越积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给查找档案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延误时间,而且出错率较高,建立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对人事档案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大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分析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医院人事档案的种类、内容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医院人事档案是按医院构成人员划分的
1.按职业和专业来分,有医生档案、护士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会计档案、工人档案。
2.按职务级别来分,分为高级人员(指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中级人员(指主治医师级)、一般人员档案。
3.按政治面貌分,可分为党员、团员、非党团人员或民主人士档案。
4.按是否在职,又可分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和死亡(牺牲)人员档案。
但无论怎样划分,各种人事档案的内容、规格和整理办法必须统一。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只能有一种人事档案。
(二)医院人事档案的特性与内容
为了整理、使用方便,医院人事档案可分为两大类进行管理。
1.干部档案。干部,在医院一般是指已列入中央有关部门确定的干部统计范围的人员,包括医院各种管理干部、医生、护士、会计等。也可以说,凡是列入全国干部定期统计对象的人员的人事档案,都应该属于干部档案范围。干部档案是机密程度较高的档案,由干部部门集中保管。
2.工人档案。工人在医院中占全体人员的1/5左右,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工人档案在医院一般和干部档案一起保管,但在大医院也可由人事机构中劳资部门保管。
3.医院人事档案的内容。干部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管理情况分正本和副本。正本是由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材料构成的一套最完整的人事档案材料。一般由原材料组成。其内容包括:①履历材料;②自传材料;③鉴定材料;④考核材料;⑤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查材料及甄别、复查的决定、批复材料。
二、人事档案的补充、鉴别与整理
因为人事档案是反映个人历史和现在的整体“图象”,而每个人的情况又都在变化之中,所以必须具备动态性。人事档案也需要补充新内容。在管理改革中根据中央规定、上级部门的指示,实事求是的对档案鉴别与整理,去掉失去意义及虚假的部分,使每份档案都能较真实地反映该人的情况。
(一)人事档案的补充
医院工作人员活动范围小,材料容易收集,所以内容补充一般不困难,但必须建立材料收集的制度定期补充。如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全院性的奖惩、干部任免时,要收集全所需的材料,对调入的人员,要检查档案的完整性,补充缺乏部分。人事档案的补充工作要求及时、准确,严格按照归档需要的数量来收集。各种表格要求填写清楚,事实准确,手续齐全。补充的鉴定意见要求一分为二、民主评议、组织鉴定要与本人见面对补写自传的要求是:既要反映全貌,又要突出特征;既要补叙过程情节,又要有必要的分析;既要具体详尽,又要力求简明、真实准确。归档工作应按制度在党的组织和人事部门的统一审核下进行。
(二)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
鉴别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定,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甄别和价值鉴定,再根据其真伪和价值进行取舍,把具有保存和使用价值的材料归入档案,把那些不应归案的材料剔出销毁或转送有关部门处理。这项工作在人事档案工作和人才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严格掌握材料鉴别原则:凡是确定归档的材料,要符合有关的规定;凡是确定剔出处理的,要有理由,尤其是对将销毁的材料,更要有充足的理由。鉴定时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吃透有关人事档案内容的条文和各种材料处理的政策规定;一头是对材料逐份认真地审阅,弄清材料的内容,然后对照鉴别的有关规定作出正确的判定。鉴别的内容有:(1)材料是否是该人员的;(2)材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的内容;(3)是否符合材料清理的有关政策规定;(4)材料是否精炼;(5)材料是否完整;(6)手续是否完备。
(三)人事档案的整理
所谓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将个人材料系统化、条理化进行加工。整理的范围包括:新建档案的整理和因增减材料而进行的重新整理。
人事档案整理的作用是避免人事档案材料的错乱和失散,有利于使用。通过不断整理,使之适应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要求。
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包括鉴别、分类、编排、编制目录、装订,达到内容完整、真实、精炼、实用的目的。在归类的基础上,把因材料过多而不便装订和使用的材料分装成若干册。根据需要可以复制,如复印、扫描、打印、抄写、摄影,但必须忠实于原件,字迹清楚,手续完备。原件不得销毁或丢失。
三、人事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一)人事档案的保管
因为人事档案具有保密性,所以给保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指出:“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卫、保密制度,严密保管,保证干部档案的绝对安全。”这是人事档案的保管工作必须遵循的。人事档案必须在人事、组织等管人的部门集中保留,其保管的范围必须同人员的范围一致。任何个人不得私自保存他人的人事档案材料。保管中的人事档案,要有科学的编号,以利查找。人事档案保管工作,除建立保存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外,还要注意人事档案库房是否合乎要求,防止材料变质及其他损失。
(二)人事档案的利用
人事档案的调阅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合作。根据有关规定和原则,为人事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档案中有关情况和材料。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对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作了原则规定。根据规定精神,制定医院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的原则及各种手续。为了便于使用,在档案室旁设立人事档案阅览室,这样,材料不出门,可以防止泄密和丢失,并且便于监督,便于询问。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医院人事档案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关键词】传统人事档案;现代人事档案;转变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记录和反映人员社会经历及其德才能绩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 以个人为单位集中起来的, 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有机联系的原始历史记录。而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必须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传统人事档案的突出弊端
1.1 人事档案是员工身份的证明,由员工所在单位保管,被迫依附于单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事档案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 还是政府部门都是员工的身份证明,它根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个人在国家社会、组织单位的地位和权利都由这一身份证明所决定。但是它都是暂时由单位保管,常常会造成员工被迫依附于单位
1.2 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普遍认为归属于个人,管理要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
我国传统的社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往往要向相对人收取管理费用, 而且2005 年出版的《中国人才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常常带来巨大收益。实质上,按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事档案应该归国家所有,是不应该收取保管费的。
1.3 人事档案相对人的权利不能合理的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都清一色地规定: 不允许本人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种规定已经使许多人深受其害。
1.4 人事档案的管理权的比较混乱,且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多头管理和都不管,常常是为了方便流转,仅仅履行档案的收发手续, 缺乏实质性的动态管理机制,内容陈旧, 不能反映相对人的实际情况。
2 现代人事档案改革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人事档案之外其他合适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制约了员工的合理流动和科学考核。现代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人事档案之外的科学、合理、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不单纯依赖于人事档案,这样才可以提高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政府应正确界定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实行无偿性的管理服务
我国法规规定, 以往形成的人事档案(包括干部档案、学生档案、企业员工档案、士兵档案等) 都应属于国家所有。这样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没有什么理由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政府以及所设立的人才流动中心应该提供无偿性的管理。
2.3 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 删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明确规定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 查看和合理修改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确保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得到应有的体现。
2.4 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建立公共部门与非公单位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公共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体制;对于非公单位, 实行统一指导, 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政府系统的档案馆应当成立专门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的文件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让更多的组织和单位都享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利,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改善人事档案内容结构状况, 增强人事档案的社会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组织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了解有关人员工作业绩、能力和水平及其诚信情况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英玮.周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7(1).
[2]王英玮,张秋燕.关于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J].档案学通讯,2009(4).
此种模式是指人事档案由单位内部的组织、人事档案部门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是领导或组织上使用,一般不对外使用。目前,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的国家干部、教师、科研人员等人事档案大多实行这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与长处。
其特点长处主要表现在:(一)有利于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本单位内部人事机构对本机构人员、工作内容非常熟悉与了解,人事档案来源单―,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因此在收集工作中可以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又由于本单位工作内容大体相同,因此,对其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列、鉴定可采用比较一致的标准,便于管理。(二)便于本单位领导及时使用其人事档案。由于本单位保管人事档案,领导需要了解人员经历、成果等状况时,很快就能从本单位入学档案机构查阅到,不必跑路也不费时费力。(三)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因为人事档案材料是组织上在考察了解和使用人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它记载着有关知情人为组织提供的情况,这些材料上记载的内容,由组织上统一掌握和使用,对人事档案的保密具有较大作用。
二、开放式管理模式
(一)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第一,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许多经济组织形式,这对人才的吸纳、流动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度应运而生,使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第二,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吐。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仅限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是丰富多样。
第三,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式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者用途等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人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第四,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人事档案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意义
在中国,人事档案与户籍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如果某人想调到更适宜于发挥自己专长特点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原单位领导不同意调走,其人事档案和户口就不能转走,那么,即便是这个人调走了,但在工作、家庭、婚姻、住房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单位人,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社会化和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 两种模式比较
一、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特点
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三、意义
在中国,人事档案与户籍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如果某人想调到更适宜于发挥自己专长特点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原单位领导若不同意调走,其人事档案和户口就不能转走,那么,既便是这个人调走了,但在工作、家庭、婚姻、住房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单位人,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1. 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人事档案是客观记载和反映了该档人的个人经历、德、能、勤、绩、廉表现以及成长轨迹的文字材料,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做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对企业人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是各类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人才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对人事档案重视有助于企业根据每个人才的不同特点合理的使用人才,有助于从人事档案中探索人才成长规律更好的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以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广泛需求,可以及时地为企业和部门推荐优秀人才,使各种人才充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聪明才智。
1.2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本文由收集整理力的重要工具
企业管理关键要素是人首先要服务好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宗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陛和创造性。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将静止的人事档案变换为动态的激励手段,让员工能够感受到组织对他的关注、关心和承认。企业人事档案既能体现企业的文化特色,又能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感受并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人文性表现在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尊重人格。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条件,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鼓励人施展才华,取得成就,从而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企业通过科学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智力资源,鼓励人的创造劳动。变压抑为激励,改贬斥为弘扬。成分显示人文特性。
1.3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一份翔实、完整的个人人事档案,对于新单位领导掌握应聘者的基本情况,正确使用新的人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个人的人事档案,就可以掌握其品行、背景、以往的工作实绩诸要素,增加企业对聘员的信任程度和认可程度。既是企业选用人才和人才日后晋升提拔的重要参证,也是择业人员量己之才选择行业、部门的“谋士”。双方的“知己知彼”,能扼制某些企业和个人盲目选人、择业的“自主权”,更利于“人才与用人单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活动的主体”这一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
2.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将有效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2.1加强档案管理.勇于探索创新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及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出发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个人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活动的记载和个人自然情况的真实反映。作为人事档案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内涵和特点,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去除旧的档案工作观念,使人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
2.2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
全面完整地收集材料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
前提。一是做好鉴定类、考核类、任免类等普遍材料的收集,采取经常收集与定期收集相结合,重点收集与普遍收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催索档案材料,防止缺漏。二是做好职称评定、年终表彰及干部审查、违纪处分等阶段性材料收集,保证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要重点收集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使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三是收集能够反映个人政治素质、思想情操、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材料,特别是能够体现人才智力、能力、水平、专长、业绩的材料。使档案内容更加全面完整。提高档案的价值和利用率。
2.3审核档案真伪,做好材料鉴别
鉴别工作政策性很强,是维护人事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是保证人事档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坚持原则、本着向组织负责的态度,对每—份收集上来的材料进行鉴别、精选,确保干部档案精炼、翔实。要确定鉴别材料是否属于人事档案材料的范畴,对于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其次要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内容是否真实进行鉴别,经过鉴别后的归档材料必须是真实、完整、精练、实用。以确保档案材料的权威性。
2.4做好档案整理,提高档案质量
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档案整理必须严格地把好质量关,做到分类准确、加工考究、排列合理有序、装订整齐。遵循档案工作活动规律,使档案材料之间内容和时间上的联系,真实地把能够反映个人历史和现实的材料整理出来,确保人事档案整体质量的提高。
3.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必须注意的事项
3.1要采取得力措施。遏制弄虚作假
领导干部、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坚决遏制人事档案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有错必纠。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不仅要追究填写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因此,要加强企业人事档案法制建设,强化人事档案行政执法建设,使人事档案行政部门勇于执法,善于执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防止人事档案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
3.2要增强法规意识,提高业务素质
人事档案工作者要结合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国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宣传档案管理的各类政策法规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宣传效果。各类人才交流中心的人事档案工作者更要紧跟社会形势的变化结合国家新出台的文件要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为适应企业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3.3要健全管理机构。规范档案制度
1.1高校人事档案资料存在着失真问题
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是档案资料被保管、被研究、存在的根本性价值所在,档案资料缺乏真实性,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档案资料的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旦人事档案资料失真,会产生严重后果,影响到人事部门对相关人员的工龄的计算、退休时间的核准、组织部门干部资源的选拔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1.2人事档案管理不具备时效性
人事档案的涉及面较为宽泛,历史较为久远。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事档案管理格局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并未引起相关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较强的组织性和指导性,新收到的人事档案资料往往不符合相关的收集标准,内容资料不完整;而已经存档的资料,也没有做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一些应该归档的材料却没有受到相关档案收集部门的重视,导致归档不及时。
1.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当前,由于受到种种落后的管理观念的影响,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在财力方面,都凸显了其落后与不足之处,很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层面上,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管理人员的手工操作,缺乏必要的、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设备;而上层领导也并没有在思想方面充分的重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仅仅将其视为一份动手翻找的事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科学性、政策性、专业性、机密性等特点,导致档案管理无论是在上层领导方面,还是在下级管理人员方面,都无法显现出自身的本质特征。因而,相较于现代其他已经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行业而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十分缓慢。当前,未经组织部门批准擅自离职、进修后重新择业、引进人才缺乏原始人事档案等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都是由于档案管理部门未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所引起的档案管理松散、不规范的现状,不能够体现出档案管理的严肃性、严谨性。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升
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关系到整个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传统的档案管理及服务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对于档案资料及信息资源的需求性,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主要原因。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守旧,墨守成规,信息意识模糊,创新意识及拓展精神相对缺乏,导致硬件设备与管理人员的观念不相一致,因而,必须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提升其业务素质水平,才能够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会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因而,必须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才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2.2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其在各类信息的接收、识别、传递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及科研场所,人员身份复杂,更应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因而,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不仅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日常的档案信息资料的整理和汇编,对于归档材料进行记录和统计,而且包括了档案资料的借阅和归还手续的办理、人事档案资料的信息资源的建立和开发。高校应该尽快的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校园网络环境下所运行的集DSS、MIS及OA于一体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建构起一套属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自己的计算机管理体系。要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提升其业务技能,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中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和相关的数据库技术,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操作系统,并与同等级别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链接和交换。
2.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高校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实现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的程序化。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事档案材料归档整理制度,将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都落实到实处,从而真正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收集、归档程序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行相关的设备配置。配置工作要以现代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尺度加以明确,保证档案用品、相应的硬件设备等,都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要求。三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要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档案管理的相应规章制度,按部就班,以制度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要实现档案挂整理、甄别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等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为管理指南,对于各种人事档案资料进行严格、细致的甄别、整理,应当归档的资料、档案就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归档处理了,不符合归档要求的就果断地加以剔除,以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有价值性。
3结语
(一)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工作需升级达标任务繁重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局直单位的人事档案必须交给地方的人事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并且存在隶属关系,给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留下了许多历史问题。造成了档案管理制度混乱,质量差异很大等症结,比如人事档案的档案盒出现破损、材料遗漏、整理不规范、分类不科学、没有正确装订等问题。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之后,需要对人事档案进行重新整理,进行升级达标工作。有些还需要进行审核,这一系列的工作给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量。
(二)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由于当前许多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在档案整理过程中不能将档案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分离开来,在一个或两个办公室进行办公。部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人事档案库房并没有配置防盗门窗、加湿器、去湿机等硬件设施,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造成了障碍。
(三)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匮乏目前,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足够的专职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由人事部门配备的兼职人员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组织人事部门的其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由于管理模式的不合理性,使得人事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素养、管理水平的培训工作不到位,使得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四)局直单位人事部门对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够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许多单位并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办理,不能及时的向省局递送需要归档的人事档案。在借阅以及调阅人事档案时,也不严格按照相关手续进行办理。以上所提到的几个因素不利于档案管理资料的更新,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率不高。除了保管工作以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大的意义是用来服务的,比如对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等等。但是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服务性处于被动状态,对人事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也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状态。一般仅仅用来发展党员和对干部进行考察等,其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出来。
(五)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仅仅用在档案材料目录的录入工作,并没有开发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合理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的领导应该增强自身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应充分体会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定期开展汇报工作,从根源上解决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要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出近期和远期的工作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并应该关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学习。当工作取得成就时,应该对职工进行鼓励和奖励,应该对其进行认可。升迁是应该让其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这样才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财务部门应将人事档案部门所需经费列入到单位的财务计划中,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次,单位应该抓住拆迁机会,来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将档案整理过程中的档案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分离开来。并且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人事档案库房配置防盗门窗、加湿器、去湿机等硬件设施,从这些方面来落实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配备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按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相关规定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将“三龄一历”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该选择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落实对人事档案的升级达标任务。只有这样,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得到长效性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之有充分的机会来学习党和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与规定、系统的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用知识与理论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开阔思维,适应新世纪社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高要求。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工作人员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严于律己、认真工作、保守秘密的优良品质。
(四)完善、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当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根据本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改善与创新,制定出更加完善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鉴别以及归档制度,制定出更加适合当地特色的档案专递制度、检查核对制度以及保密制度等,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比如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实行许可证并年检制度,制定硬件、软件标准,并加强执法检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行资格证制度。并定期考试更新知识,统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新制度制定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进行工作。要定期检查人事档案部门是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并且对人事档案的归档及递交工作应及时。从档案资料的收集过程、手续的办理情况各个方面严谨管理,从根源上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中美两国在人事档案利用上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开放主体、查阅程序方面,在现行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上也存在不小差异。当前,美国已经采用先进的缩微技术来存储人事档案信息,并不断地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建立了社会各界共享的、全国联网的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和利用网络化[7]。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还设有专门的官网(OPM.gov.),公民可以自行在线查阅与人事档案相关的政策法规、个人的社保医疗情况等。而我国不管是公务员系统还是私立机构人员的档案管理都还停留在原始的库房存放、案卷查阅的阶段,就连社会上的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收取一定管理费用的前提下,人事档案也仅停留在保管的阶段。
四、我国人事档案发展的方向
美国对人事档案的积极利用与审慎开放并重以充分保障档案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做法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7]。但是,不得不说,美国私立机构"人档分离"的分散化管理也存在"人档不一"、"一人多档"的潜在风险,同时如何规避在完全尊重个人意愿前提下查阅其人事档案的做法而引起的私自篡改情况,这些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对于我国的人事档案发展方向,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人事档案内容部分向档案主体开放。人事档案不应该成为限制人才流动、就业的手段,而应该为公民享受医疗、保险、晋升等方面的保证。此外在社会记忆、城市记忆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公民也有权参看自己的档案回顾成长轨迹。同时,对于档案中可能存在的篡改、信息不符等情况也可以及早规避。
其次,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当前比较盛行的两种提法是设立区域性政府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和设立集约化社会服务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前者以行政区域为主,建立由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双重领导下的,由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的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取消以往的分散的、多头的管理,对公共部门有关人员的人事档案分级、分区域、分系统设立若干个人事档案管理类别,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后者以县级或县级以上为区域单位,以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设立商业性的社会人才中介人事档案管理中心[1]。
事实上,这两种管理模式并不冲突,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公务员系统内的人事档案管理相对规范,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可一并归入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领导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将它们统一划为体制内人事档案。对于私立机构档案设置商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并在一定程度上仿照美国建立的诚信档案一样设立可以对公民个人能力、业绩进行资讯的网络系统。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谁能保证系统内所记录的个人资料是真实、权威的?什么人有资格为员工填写个人资料?什么行为能够被作为"劣迹"记录在内,有没有标准界定"劣迹"与"隐私"?正如2001年相继出现的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和中国企业员工表现鉴定与评估在线管理系统相继在运行初就销声匿迹一样,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绝不仅仅来自于理论,更来自于实践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代春辉. 美国人事档案管理启示[J]. 华章,2011,(2):238.
[2] 张宏. 中美人事档案管理比较[J]. 兰台世界,2006,(12):47.
[3] 黄霄羽.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 北京档案,2006,(1):21.
[4] 邓曼,丁璇. 中美人事档案管理比较[J]. 兰台世界,2005,(7):22.
[5] 王红敏. 美国的人事档案管理[J]. 中国档案,200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