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型农村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型农村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47-1

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深入贯彻,各地乡镇一级政府部门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源泉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农村产业升级,达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关键。

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因为原有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滞后,导致财政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以后,“三农”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农村经济本身弱点,使投入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渠道,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经济支持。

2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于:加快第一产业调整步伐,向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强培训,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水平。

2.1 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结构调整

围绕“十一五”总体发展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苑庄镇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世纪90年代,苑庄镇引导本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冬暖蔬菜大棚。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全镇十多个村庄都有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前小秦村是典范,全村现有冬暖大棚近300个,年产黄瓜约600万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2 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当地农民、干部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造就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型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有很大差距。做好相应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育先行。与城市教育发展相比,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农村文体活动相对缺乏,这主要源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贫乏,所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做好城市剩余教育资源的转移,是当前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关键。有了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形成好的教育风貌,也才能为新一代农民的成长营造优越的环境;其次,做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一技之长,是当代农民生存的基本。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应采取措施,做好相应工作。如上文提到的苑庄镇发展蔬菜大棚的实例,政府为了有力推动产业调整,先在技术传授上下功夫,从寿光请来专家,专门手把手教给大棚户技术,解除了后顾之忧;最后,转移就业培训。针对当前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象,政府加大法律、城市生活常识、各种实用技能等就业培训力度,使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很好地生活,能增加收入。

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保证。原有小规模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牵制了太多的劳动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新型市场主体,对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非常重要。

有了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农业产业结构会很好改善,实现农业组织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改革,十一五规划的这5年时间,将决定新农村建设是否有效,我们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做好产业调整,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

总之,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将直接决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以大胆构筑、开拓创新的勇气胆识,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有效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红伟,单士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J].农机化研究,2010,(06).

[2] 张明勤.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外资,

2011,(04).

[3] 高翔,孙健.浅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江苏省农机化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4,(02).

第2篇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对我国境内的江河水域规划已经初步完成多年,并且各地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农田水利规划,但是鉴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农田水利规划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农田水利的发展将同新型农村建设共同进行。

一、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

农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计量的。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对于目前我国所存在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来说,无论其规模大小与能力的高低,都属于公益性的项目,其主要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该区域百姓的免受洪涝和干旱的干扰,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农田水利工程还具有利益共享性的特点。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影响区域是具有较大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百姓都会通过农田水利工程来获益。所以说,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水利区域间的人们来说,彼此间的利益一般不会受到对方的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价格性。严格意义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品,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一般难以实现市场化模式的经营,这也使得很少有人愿意去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只有自行出资去修建。

二、新型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田水利规划

(一)抓住规划的时机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对于新型农村来说,其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说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新型农村的建设。所以说在当前的状况下,既要促进农业的发展也要确保新农村的建设成功,并举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来说,首先应当抓住规划的有利时机。经过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为了更好的应对农业变革,就必须对过去的农业生产结构予以调整,农田水利规划也要借助于整体发展的机会去适应这样的发展方向,并就其相应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二)做好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兼顾其他发展要素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眼光投放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上,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通其他经济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那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农村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数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并且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些经济因素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农田水利的规划不仅仅要重视起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更要为相关的经济个体和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为农业灌溉提供重要保障的基础上兼顾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农田水利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双方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影响作用。

(三)农田水利的规划要坚持以农业的正常生产为前提

此外,在进行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我们应当始终明确一点那就是要确保农业的正常生产。对于农田水利的规划来说,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才是其发展的本质目的。民以食为天,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那么缺少了物质保障的社会如何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对于现实的社会来说,如果粮食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环境。

三、新型农村条件下农田水利规划应当满足的条件

(一)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中的农田水利规划来讲,必须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在坚持满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相应的规划目标。为了切实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田水利规划一定要按照能防洪、能排涝以及能灌溉和能除盐渍等要求。农田水利工程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和特点,才能够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这些特点要素也要求了在农田水利的规划制定过程中要严格参考当地的历史最高洪水位以确保安全。并且应当通过强化农村骨干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推动河道水体环境的改善,在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应有作用和功效的前提下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借助于农田水利规划来满足农村地区广大群众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农田水利的规划出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还应当满足乡镇企业对于供排水方面的要求。根据实际的农田水利规划,结合以当地交通。航运等实际情况,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统一发展。并且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角度出发,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相应筹划工作,对农田水利设施相关的商业、交通以及文教等设施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使农田水利形成一个完整的布局,促进农村地区的合理有序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并且农田水利规划还要跟上时展的速度,在水利工程的标准。形式以及工艺上都要采取相应的变化,显现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以及保土、省地等特点。

(三)建立良好的排水、灌溉系统

此外,农田水利规划中还必须具有建立良好排水和灌溉系统的相关内容。农田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和功能就是进行排水和灌溉,这不仅事关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就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农村农业经营规模呈现出了快速扩张的态势,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应用。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这方面的要求也将会不断提高。为此,我们就要站在布局的角度上来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调整,在建设灌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布设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第3篇

一、提升服务能力,做“服务型”农村基层干部

农村税费改革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转换工作方式,树立无私奉献的思想,做“服务型”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1、要兴建公共事业,当好倡导者。要加强对年久失修,功能衰退,损毁严重的水库、塘堰、泵站等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等村容村貌建设,改善乡村环境;加强有线电视、电话通讯等公共信息设施建设,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学校、医疗建设,改善人文环境。

2、要广泛宣传政策法规,当好宣传员。不少农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农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比如,促农增收、退耕还林、计划生育等方面有哪些政策性补助和奖励,大多不甚了解。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不漏传、不漏户,真正把政策交给农民,使其了解政策和从中得到实惠。

3、要及时信息,当好信息员。要以营销、种养大户、乡土人才为农业信息重点用户,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信息。要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性,重视信息的分析预测、开发工作,精心筛选各种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要根据季节性,及时提供针对性、时效性强、农民急需了解的信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和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各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常年向农民农业市场动态、农产品供求等信息。

4、要提供技能帮助,当好技术员。农村基层干部要帮助农民发展优质、高效产业,面对面了解农民需要哪些实用技术,多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作技术指导,排忧解难,为他们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消除他们的顾虑。

二、提升科技能力,做“技能型”农村基层干部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出现了旧产品、旧技术不适用,新产品、新技术不会用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如果不能掌握行业管理和生产技能,服务群众就成了空话,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技能帮助,只有掌握好各种技能,做“师傅型”的干部,才会受群众欢迎。

1、要加强学习,提升科技理论水平。要多看有关农业方面的科技书籍、报纸,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了解市场信息。加强对种养技术、加工技术、营销知识及其他实用技术的学习,提高生产、加工、包装、推销产品的技能。上级部门要积极组织好各种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系统的掌握农村科技知识。

2、要学以致用,提升科技运用水平。农业科技知识的提升,光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到实处,用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农村基层干部要率先把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切实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掌握,使其能更好的指导群众。

3、要广泛宣传,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要有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人民之所急,乐人民之所乐,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技能用到“刀刃”上。要用示范引导、重点服务,以一带十的方法,扩散、辐射服务范围,提升技能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对今后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

三、提升创新能力,做“发展型”农村基层干部

发展是硬道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应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出现这问题、那问题,经济欠发达是根本问题。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要增强发展意识。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在抓经济上,具有自满、自卑、自大思想,把标准定位在看摊守业上,稍有点成绩,则沾沾自喜,以功臣自居,向上级要待遇,对群众摆架子,缺乏发展意识、干大事的雄心壮志。这些消极、片面的思想,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与群众的愿望极不适应。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树立“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放大胆子,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发展了,干部才会有说服力,农村工作才能走出困境。

2、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要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3、要立足优势促发展。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挖掘潜力,选准发展方向,找准突破口,闯出强村富民,发展村级经济的特色路子。要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使一产变为二产、二产带三产,多业并举,多轮驱动,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资。

四、提升带头能力,做“示范型”农村基层干部

做好示范引导,这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最有效方式,是帮助引导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

1、要带头履行国家政策法规,在政策上做好示范。国家政策法规的履行,关键在于干部,如果干部自己没有做好,还谈什么去领导群众,因此,农村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做政策法规履行的表率,自觉做好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要端正干事的态度和动机,坚持原则,守牢防线,过好权力关、钱物关、亲友关,不能办的事坚决不办,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

第4篇

当前农村农民形态的新变化

1 当前农村形态分析。农村由村落组成,村落是农村的基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然村落,组成了行政村这一农民居住、生活与生产等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单元。长期以来,传统农村大多选择沿河沿江沿路而栖,选择在自己的承包地或自留地上建房定居,就近劳作,繁衍生息。传统意义上,从地理位置上可分为山区村、半山区村、平原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可分为经济强村、欠发达村、贫困村,也可根据集体经济强弱和村民贫富,划分为村穷民穷、村穷民富、村富民穷、村富民富四种类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原有的传统的城乡分割的行政区划已经被打破,农村固有的村落形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演变出了许多新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村居形态。从布局形态上,存在六种类型:一是城中村。在城市化快速扩张中,这些村已全部归并到城市或中心镇区当中,一部分已撤村建居,成为新型城市社区,一部分则是村居混合,仍然保留行政村管理架构,但原有的行政区块已不存在。撤村建居后,原有的村级社会管理职能大多已归属社区居委会负责,经济职能则由新成立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组织承接下来。二是城郊村。分布在城郊结合部,尚未划人城市规划区或控制区,村内土地基本被征用,人口流动量大。这类村既接受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辐射,又承受着“城市病”的折磨。既是城区工业、生活污染的扩散地,又是外来流动人员的聚居地。三是中心村。中心村既是村落区域内农村人口、产业、要素和设施的集聚中心,对周边行政村起辐射和带动作用,又是中心镇等集镇连接广大农村的重要节点,接受中心镇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和带动。这类村交通区位好、人口分布较密集,经济发展较快,一般是区划调整前的小乡镇所在地或一部分各方面条件较优越的大村。四是园中村。村落处于工业园区的包围当中,土地已被全部或大部征为工业用地,但农民聚居不变,管理架构不变。农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园区企业打工、出租房屋或开设杂货店、餐饮店,村庄环境较差。五是“单一行政村”。一般由单一的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组成,交通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最大特点是规模比较小,人口集聚功能较弱,管辖地域范围较广,自然资源较丰富。拥有发展传统农业的比较优势。这类村民风比较淳朴,村民大多从事传统的种养植业,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或小孩。六是“空心村”。村庄布局杂乱无章,由于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建了新宅未拆老宅,村庄内部存在大量闲置宅基地和残败老屋,形成外实内空、外新内旧、外齐内乱的村庄。“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

从产业发展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传统农业村。拥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丰富自然资源,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比较落后,因资金、技术、政策等原因,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小农经济浓厚,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二是工业强村。已基本完成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文化特征、环境风貌上看,一般是以工业为主体、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支撑,是典型的村企合一的工业强村。三是专业市场村。专业市场是决定其村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与稳定的根本因素。由于专业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产品原料供应集散地,随之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等各类服务业蓬勃发展,是三产兴村。四是特色旅游村(农家乐特色村和景观古村落)。这类村具有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景观风貌独特,民俗风情异彩纷呈,人与自然和谐,是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掩映、秋天金果满园、冬天松竹苍翠的旅游富村。五是现代农业村。这类村以粮食、果蔬、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为主,以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生态化发展为特色,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发展的是订单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基地农业等“产供销”三位一体的现代效益农业模式,是农业名村。

2 当前农民形态分析。农民是村落的主体,是农村的灵魂。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形态各异的群体,依从事的产业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传统农民。也叫职业农民。这一群体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以从事传统种养殖业为生。他们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自给自足,仍处在贫困之中。这部份农民难以通过非农化来实现人口转移。

二是兼业农民。这是当前我省农村最基本的农民群体,他们保留着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但由于农业粗放经营导致比较效益低下,选择亦工亦农的生产方式,在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同时,兼带在第二、三产业打工,有的则是季节性打工或临时工。他们不放弃农业,但不依靠农业;不脱离土地,但又不被土地束缚。这个群体没有很高的收入,兼业所得勉强支撑其小户农家的小康需求。他们是当前我省农民中的基本力量。

三是现代农民。这是农村中率先面向市场进行产业调整、从事生产和直销农产品的种养殖能手、专业户和农业经营大户。这一群体收入较为丰厚,在纯农民群体中最先进入小康。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希望所在。

四是非农产业农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基本不从事农业生产,是从土地上率先转移出来的农民或失地农民。包括私营企业主和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承包者、个体工商户和矿山经营者、运输业者等。这部分人大多头脑灵活、观念新、善理财,是农村比较富有的群体,是农村社会的主导力量。

促进农村农民形态变迁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城镇化的促动。工业化是推动城乡互动进程的重要因素。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城镇经济特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及其广泛的影响力,促使各种生产要素持续不断地向城镇集中。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工业化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在城乡间不断进行空间配置,既拉动了农村经济的成长,也促进了农村、农民形态的分化。

农村人口流动的拉动。根据“推拉理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迁移和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城市拥有的包容性和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对农民流向城市存在巨大的吸引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省的农村人口流动开始加快,目前农民工群体正从以前“单枪匹马”式的流动向“拖家带口”式的家庭化移民和定居性流动转变,甚至存在家族化移民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农村形态和农民形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社会机制。

人性更高需求的推动。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潜藏着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突破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业、从乡村到城镇、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不愿守着土地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第一代农民工,到满足于在城市、农村间穿梭生活的第二代农民工,到目前的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有“扎根城市”强烈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不适应农村生活,是“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农民,尽管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但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难以逆转。正是农民的这种代际继承与演化,在满足自身需求的追求中,不断改变着农村形态,不断赋予自身更多的时代烙印,促进了城乡的互动和融合。

顺应农村农民的形态变迁。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

适应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发展需要,加强统一规划,突出个性特色。进行高起点的科学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要以规划为龙头,优化村落布局,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进农村转型。(1)把握农村形态变迁的新特点,统一规划新农村建设。科学制定县城、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和中心村、重点村、一般村等“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镇布局规划和新农村社区规划,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等公共服务共享性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凸显村落的个性特色,突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按照一村一社区或几村一社区的模式,统筹推进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中心村和集镇所在村实行整村集中改建,转为“村转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做强中心村、发展重点村、控制一般村、萎缩空心村”的新农村村庄建设空间管制要求,坚持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理组合的原则,开展行政村撤并。要“以强带弱”,积极引导经济强村(工业强村、专业市场村)、中心村与周边村合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对适宜发展特色旅游的景观古村落,要根据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渊源、人文资源、风俗民情、民居建筑文化及发展现状等因素,尊重农民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坚持统一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2)把握农村住房改造契机,扎实推进中心村建设。针对农村人均用地面积超标、闲置废弃住宅较多以及新村旧村并存、村庄外延扩张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直接挂钩,对中心村建设用地采取“先减后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保障中心村的村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和非农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农村住房改建、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的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聚,建造多层公寓小区,提高中心村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对偏远高山、山区村、地质灾害隐患村实行搬迁和下山移民安置,与建设下山脱贫小区、培育建设中心村有机结合,通过山上分散农民点的搬迁,退宅还耕还林,壮大山上绿色产业:通过山下移民小区的建设,促进中心村人口集聚,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与生存发展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在山下安居乐业。

呼应农民形态的发展演变,着力培育现代新农民。培育现代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方面,通过有序引导农民走向城市,认真解决他们“候鸟迁徙式”打工生活,园“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逐步变成“新市民”:另一方面,引导农民扎根农村,转型为现代新农民。(1)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转型本领。要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创办“学历+技能”的农民学院,用好用活惠农资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农民。一要大力实施农民个性化素质培训,着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农民技术员、种养能手、经营能人、技术型能工巧匠等农村“两创”人才,培育面向未来农村发展的现代新农民。二要开发一批乡土拔尖人才,着重培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农家乐业主、来料加工和农产品购销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者,培养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三要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发挥农村人才“孵化器”功能。四要创造条件,促进人才回流农村。通过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农技特派员等,投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示范基地,带头创业创新,扎根农村成为现代新农民,成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2)以改革促保障,维护转型农民利益。建设新农村最基本的背景条件只能是减少农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好农民在农村拥有的权益和农民“”进城后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待遇,培育农民的幸福感,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一要资产变现流通,让进城农民“财产上不”。要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要求,大力推广“两分两换”模式,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农民生活方式。要研究制定农民搬迁安置房产权流转政策。变“居住功能”为“产权物业”,让农民合法拥有房屋的财产价值,让农民带财产进城。实现城乡均等待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二要降低户籍门槛,让进城农民“身份上不”。要打破户藉限制,在社保、就业、公共租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以破解当前农民工的“半城镇化”状态,成为“市民化的农民”。三要享有同等权益,让进城农民“尊严上不”。要转变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关注“新市民”的心理适应、社会认同、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管理和事业发展等问题,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尊严,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为繁荣城市的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行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探索强村富民新思路。(1)围绕“一村一策”。做强村域经济。要探索建立农村竞

第5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理念。农村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共同理想,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方式、方法及措施、步骤等,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同群众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提高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维护农村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农村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创新意识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力量。由于农村社会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形势下既体现农民价值观念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群众文化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以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农村文化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形式引导感化,普及知识,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的传授交流,社会教育,乐中求智等功能,促进村民形成符合要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岁月和思维方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路径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同样的文化权益,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要着重面向农民群众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重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农村文化工作骨干队伍,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人力资本,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

3.重视发挥文化组织机构作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要很好地发挥其职能,这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应以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为前提,逐步推动各种非政府组织对社区文化的广泛参与,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程度,扭转社区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的状况。

4.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要搞好文化下乡活动。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各级党委和部门应该深入广大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人员培训等活动。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投入等问题,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6篇

本文通过对许昌襄城县范湖乡镇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未来发展模式、房地产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国“三农”建设的发展出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居民需求;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要我国要走城镇化发展之路,河南省立足省域实际,正逐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本文针对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对我省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的深入研究。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涵义与特征研究

1.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平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农村社区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建设。

2.农村社区的特点

(1)聚集性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必须定位在自然村或以中心村带动周边小村的村落社区,这是由农村村落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2)多功能性多功能性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自治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将城市的主要功能很好的引入到社区内,从而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提高了村民的经济发展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村民自治能力。

二、襄城县范湖乡镇区新农村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范湖乡基本信息

范湖乡位于襄城县东20公里处,全乡有33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总人口7.5万人,耕地8.5万亩,区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是襄城县第一大乡。该乡交通便利,公路总里程居全县第一。

(二)范湖乡房地产市场发展简况

1.范湖乡经济发展状况

范湖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收入以种地和外地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地处典型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在1亩2分左右。在当地做生意的商人也比较有实力,早期有很多外地人来租房经商,现在本地人很多,他们通过长期的经商积累了一些财富,买到了自己的商铺。因此范湖乡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住房市场需求情况

目前集镇上商铺比较稀缺,租金价格近几年持续上涨,往往是有价无铺,群众对商铺的需求量较高,前几年本镇公开出售的门面房多是照顾本镇居民优先,外来商户基本买不到。目前很多农村已不准在建房屋,要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而农村结婚成家这类人群对房屋的需求量很迫切。

3.供需结构

经调查,作为商铺门面,2间的需求占绝大多数(大型超市或服装卖场要求更大)。大部分商铺进深在10—15m之间。经调查,进深在10-15米,单间开间在4-5米的商铺拥有者对空间满意较高。对于层高要求,一层3.5-4.5米左右的2层房屋比较适合。

(三)社会各阶层居住现状分析

1.社会阶层划分

(1)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本地各工厂老板和政府部门人员

(2)个体工商户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外地务工人员、在镇上做小生意的经商者

(3)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为当地以种植农作物和土特产为生的农民和部分没有工作的老人和妇女

2.各阶层居住现状

第一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较高,这些人有的在县市买房,也有在镇上自建的,以套房、商铺带院住房为主,房屋建筑面积很大,更重视生活品味和休闲。

第二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在15—20万之间,这部分人大部分自己建房或在镇里买商铺,房子多是商住两用型,既能居住又便于做生意。

第三阶层:居住的房子价位较低,质量较差,面积较小。他们主要满足居住的需要,而且主要在农村。

(四)项目SWOT分析

S(优势):(1)新农村建设项目,政府扶持; (2)三面临路,交通便利;

(3)专业规划、布局,配套设施齐全,社区环境干净卫生。

W(劣势):(1)项目偏离镇区中心区,需要一定的时间积聚商业氛围和人气;

(2)农民比较保守,需要时间来适应楼房。

O(机会):率先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抢占市场先机,为未来赢得主动。

T (威胁):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农村情况的复杂性,都使项目的运作充满了变数和威胁。

(五)目标客户群分析

主要目标客户有:

(1)镇上做生意的商人和未来计划来镇上经商的人。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积聚到镇区周边,这个消费需求很大,因此商人们对宽敞舒适的楼房有需求。

(2)在镇政府、医院、学校和金融机构(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工作的收入较高人群。他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向往。

这两类客户经济实力都比较强,而且有强烈的改善居住的需求。第一类客户对商住两用房屋比较渴望,现有商铺分散、落后的特点并不能使他们满意,居住质量一般;第二类人群则希望居住带院子、生活设施齐全、并能够享受城市一样的舒适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在镇上投资商铺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

(六)项目总体市场定位

小区整体规划,房屋整体建设,具备较为齐全的配套设施,宜商宜住。

(七)项目产品定位

主推2间面积房子,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可推出少量三间或一间面积的房屋,开间在6米左右,进深12米左右.

四层商住用房,一二层商业,三四层居住,小区内布局一层联体车库,供商户储备物资。

(八)项目客户定位

本地经商客户,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工作人员

随着襄阳县几个乡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铺开,本项目也要迅速规划设计开发,抢占范湖乡新农村建设的先机;要通过规模化开发,尽量降低成本,使农民能消费得起,只有开源节流才能使项目尽快消化,尽快回收成本;要通过一定的广告宣传引导农民们看到项目的好处,看到生活在新型社区的方便舒适。

三、结论

通过对襄城县范湖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其项目是有着商业开发前景的,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房地产开发商现在介入将来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商还肩负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广大的开发商要本着为老百姓盖房子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2).

第7篇

一、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工作的战略意义

1、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现代化,首先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农民是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镇、村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切实把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工作抓实抓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2、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我镇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失地农民多,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必须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实现新的就业和创业。组织实施好农民教育培训,可以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培养成合格的二、三产业工作者,逐步实现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3、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形成自立自强、诚实友爱、奋发而上,全民创业的良好社会风尚,融洽和谐的精神风貌,提高全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农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营造管理民主,安定有序的社会基础。

二、明确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任务

全镇每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使全镇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至2门种养技术或职业技能,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每年新增2至3个百分点。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农村呈现勤劳致富,和谐共处,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新风貌,各村培训任务以各村当年劳动力10-15%计算。

三、把握农民教育培训重点,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1、着力培育一种精神。把培养农民“自强、勤奋、合作、向上”的精神放到培训新型农民工作的重要位置,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造就农民勤俭持家、和睦共处、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2、突出强化两项技能。把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培训新型农民的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围绕产业、选准项目抓培训。重点抓好镇村干部、种养能手、经营能人、“80后”青年的培训。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开展农业技术人员与带头人的“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使愿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成为活跃在农村但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村居民。

3、努力提高四大素质。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普及农民文化知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艺、技能竞赛等活动,光大地方特色和农村传统文化。加强农民农业生产,营销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经营素质,指导农民发展标准化生产,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质量、品牌、合作意识,引导农民参与一体化经营,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行为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同时加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诚信环境。

四、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提供保障

1、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集农民学历教育、培训和推广为一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门免费农民职前学历教育,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后备人才;农民培训学校负责后续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农业农村各部门开展补充教育,推广传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建立关系协调,分工明确和体制健全的农民教育培训受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建立鼓励农民参加学习的激励制度。

2、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按照巩固县级、加强镇级、充实村级的原则,全镇中心小学涉农各站所,村级培训室由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部门要大力配合,把培训新型农民的各项资金有机整合,做到师资统一管理,教材统一编写,资金统一安排,资源共享,互为补充,形成一个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和公共服务高效运行体系。镇统一制作培育新型农民教师和服务人员的便民联系卡(包括姓名、专业服务特长、联系电话等内容),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以便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多方位的服务,帮助农民准确、便捷地掌握农业生产,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随时,随地获得市场价格行情,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信息。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培育新型农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镇党委、政府把培训新型农民,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作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组织专门力量制定好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目标。细化政策措施。把培训新型农民工作作为一项战备性任务,由常务副镇长杨卫民抓落实,为建设学习型农村,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2、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农民教育培训本质上是政府行为和公益性事业,镇政府每年确保培训经费不少于3.6万元。同时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支持社会培训机构,用工企业,流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专款专用,努力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第8篇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积极稳妥地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全管理体制,从而构建人文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交流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就豫东北地市的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濮阳市的华龙区、高新区这五县两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1、农村居住特点

(1)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率仅为32.8%。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14.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4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77元,比全国人均纯收入低842元,比全省人均纯收入低447元。受经济条件制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住房绝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修建的,其中大部分为砖瓦房和平房,约占总建筑面积的90%以上。部分村庄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多数村内道路尚未硬化,医疗卫生设施功能不全,缺少文化设施,环境卫生质量差。

(2)村庄空间分布零散。五县两区共有85个乡镇,3090个行政村,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多万人。农村村庄一般都是临水或沿路而建,村庄规模和集聚度较小、数量较多、空间分布零散。临城区和集镇区周边村庄分布密集,2—4个村庄相互胶着,边界不分。随着村庄的向外扩张,农村住宅制度未能做到“批新交旧”,当新宅建成之后,老宅自然废弃,空心村现象比较明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3)新型农村社区多为一村一社区。目前所建的社区大多是在原村基础上改造,几个村联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所占比例较少。

(4)高标准社区尚未成型。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效果不明显,多数社区还处于规划阶段,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效益不明显。

(5)新型农村社区多分布于城市近郊和产业聚集区周围。近郊村和园中村在新型社区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6)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社区建设较快。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建设的电光源工业园区,入区企业16家,安置劳动力1.2万人,利税达亿元。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其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雏形,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文体广场、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学校,投资9000万元建设了社区医院和集职工培训、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服务中心。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整村搬迁模式。主要是通过上级政策扶持、社会帮助、群众自筹等方式,集中利用国家、省扶贫资金,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住宅区。该住宅区安置了9个村庄2178户的居民,涉及人口8704人,且道路、排水、学校和医院等已建成。

(2)旧村改造模式。在传统村庄的基础上就地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来居住布局比较分散、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村庄进行拆旧建新,由村集体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按照规划自拆自建新型农村社区,从而彻底改变村庄的旧面貌。

(3)村庄合并模式。将几个地域相近的传统村庄通过整合形成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依靠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统一土地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等加以推进。高新区的20个新型农村社区都属于村庄合并模式。

(4)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主要依靠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相关涉农资金,通过村庄用地整理,将原本分散零乱、功能落后的自然村庄调整、缩并,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拉动农村消费,实现土地大规模流转。

(5)中心城镇吸纳模式。主要结合中心城镇建设,在镇区规划新型社区,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周边居民入住乡镇驻地的农村社区。

(6)产业园区带动模式。统筹规划聚集区、“园中村”和园区近邻村的建设,统筹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住宅小区,解决“园中村”居住混乱、生产混杂交叉、土地浪费等问题,形成产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7)城中村改造模式。在城市中心城区、郊区的农村集体土地上,按照城市建设用地区域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化标准的新型农民住宅小区。华龙区孟轲乡孟轲集村、高新区的17个城市社区等均属此模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简单的合村并点不具有吸引力

目前农村住房已经经过几轮更新翻建,在面积标准、功能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了居住要求,而且大部分自然村已通公路,电力电讯基础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然而,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在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后,发现社区建设水平与一般自然村的差距不明显,村民的居住条件没有本质改变,因而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统筹考虑

受土地制度的影响,土地调整困难,村庄之间更缺乏统筹安排和协作。基础设施以行政村为单元建设,缺乏统筹考虑,且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新农村建设的多项资金由多个部门管理,而且各有运作体系,互不通气,缺乏沟通协调,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第9篇

一、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

据农业部“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十一五”期间,将开展有组织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0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青年农民培训500万人,培养新型农民1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培养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其中,中等职业50万人,中专后继续教育10万人,合作高等教育40万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骨干农民队伍建设、农村能工巧匠队伍建设、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同时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真正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上述情况表明,目前,国家对新农村的人才建设比较重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十分的明确,同时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是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即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农村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乡村科技人员等实用型人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人才建设形势严峻

随着国家对新农村人才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农村人才建设工作必将得到加快推进。但是,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总体需求来看,目前的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要满足新农村建设日益庞大的人才需求,单靠一个部门的推动是难以完成这个巨大任务的。其次,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导致了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城市聚集,真正到农村创业的人才很少,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第三,从广西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广西人事厅的《2007年人才开发目录》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目前广西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口最大。这些情况表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形势严峻,加快新农村人才建设刻不容缓。

三、广西新农村建设主要需求七种新型人才

广西是沿边、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内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有特点,人才需求各不相同。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地南宁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区的确立,奠定了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商贸、商业、文化等方面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今后广西与东盟各国在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农业技术交流、农村人才培训交流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这也为广西新农村人才建设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与广西农村现状,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新型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农业科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广西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2.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据广西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呈现五个“不适应”,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五个不适应”是: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报告特别提到,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多达716.7万个,其中农户714.7万个,农业企业2.0万个;在其中2175.4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占了98.5%。由于如此众多的生产单位的经营行为都是由个体意志支配,使得步调难以协同,农业结构难以合理,要么生产多了,要么生产少了。此外,由如此多无序生产者的农民个体为市场提供几乎相同的各种大宗农副产品,必然加剧农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广西必须下大力气培训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广西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农村大部分是自给自足,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的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当前,广西的农业产业化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比较少,带动力不强,仍然缺乏大量的技术性人才和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4.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的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5.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实现生产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大批在农村扎根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通过一大批人的创业,不断在广大农村建立更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实体的幅射带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比如,某毕业生被推荐到正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不久,他就当上了技术部副经理。后来她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回到老家綦江县东溪镇尚书村创业。把在学校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乡村,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说明,培养自主创业型人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广西要实现新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新型人才。

6.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这方面,医学和卫生专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领域的人才也正是农村紧缺的人才。目前广西农村的一些村庄并没有专门的卫生所,只有私人诊所,只有在乡镇一级才有卫生所(院),并提供相对正规的医疗设施。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医学、卫生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乡镇卫生所(医院)就业,而是想方设法进入到县以上的医院,或在大、中城市开设诊所。有统计数据显示,广西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0.99上升到2000年的1.28,而到2006年则下降为1.16,农村医疗人才正在不断地流失。随着近年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更大,必须大力促进医学、卫生类人才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分流,解决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挂钩政策,安置补偿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近年来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村庄到社区,由村民变居民,看似形式上的简单变化,带来的是更深层次上的根本变革。社区如何建? 资金从哪来?村民愿意搬吗?搬进楼房能适应吗?等等这些涉及新型农村社区搬、建、住各环节的诸多问题普遍存在且不容回避。本文以泰安市新泰西张庄镇新型社区建设为例探索破解难题的办法,形成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1、规划是龙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

根据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合理安排建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优先保证被拆迁农民安置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并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空间。

根据北跨、南控、东扩、西连的城镇发展方向,规划确定北至新安路,南至南环路,东至泉果路,西至镇界,总面积19.3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以正阳路和济临路为骨架,形成“十字”形弹性城镇发展框架,布局四大城镇板块,形成“一核、三轴、九区”的空间构想。在主要道路交汇处,集中设置办公、商贸、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核心服务区。沿济临路、正阳路、府前街形成商业贸易、市场物流、生活居住三大轴线。建立机械加工、纺织服装、产业孵化、高效农业、有机蔬菜、畜牧养殖等九大功能区。主镇区规划总用地423公顷,设立滨湖、司家庄、车庄三个城镇社区,安置居民5万人。按照县级城市的标准,在文化教育、街道路网、广场绿地、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污水处理、垃圾转运、防震减灾等城镇功能性建设上进行了详细规划。

目前社区七纵六横道路网已经铺就,5个功能分区已具雏形,在西张庄镇,社区建设坚持政府统一组织,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正分期分批,有序展开。今年底,800多户村民将迁入新居。

2、多元化投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惠及千家万户,事关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西张庄镇坚持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进行有益探索,整合各类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的格局。

2.1利用好现有“挂钩”政策 。通过“挂钩平台建设新型社区―农民群众搬迁新居―原宅基地复垦为耕地―节余用地指标市场化运作―所得级差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这一循环模式,解决项目建设用地缺指标和社区建设启动缺资金的难题;

2.2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采取开发商垫付资金、出让经营权和BT模式三种方式,解决资金制约瓶颈。一年时间新建楼房50栋,建成面积23万平,垫付资金2.6亿元。

2.3巧念“经营”二字。对城镇中的金融机构、商业中心、幼教园所等设施,谁建谁经营五十年不变,所占土地由镇政府协调,五十年后所属建筑归政府,这种“无中生有”的运作方式,建起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幼儿园、供热公司、供水公司、供气公司等基础设施,揽得投资5000多万元。

2.4 政府整合资源自筹资金。为了盘活存量资金,将计生办和卫生院合并,拍卖计生办院址;将镇农技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兽医站合属办公,拍卖剩余两站;将处于黄金地段上的派出所、信用社迁址,拍卖开发权,共筹措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城镇道路建设、广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生地”变“熟地”,小旮旯变为新空间。

2.5搭建“融资”平台。镇政府成立了至信置业有限公司,依托该平台将节余的土地指标依法运作到该公司,运用土地抵押向银行融资,主要用于社区管理、拆迁补助、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现已融资800万元。还通过该平台依法将农民自愿放弃耕种的土地流转到该公司,统一对外发包,所得收益除支付农民的转让承包金外,盈余部分用于农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成为融资的一大亮点。

3、充分尊重民意,绝不强制拆迁。

西张庄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组织所在村党员、群众代表和户代表进行听证,对集中居住区的选址、布局、规划设计进行充分论证并公示,信息公开让群众对今后居住的环境有详尽的了解。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立足实际,确定“镇区先行,逐渐外延”的原则,以城镇中心社区聚集为主,对各居住小区则精雕细琢,推出86、105、125平方米三种户型,同步规划绿化、美化、供水、供电、取暖、通信等配套设施,满足居住需求,让群众通过对比看到社区的优越性,主动自愿的搬迁。

4、积极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的补偿、安置方式。

4.1探索合理的补偿方式。为了顺利搬迁,让农民高高兴兴住新房,镇政府制订了《关于镇村改造整合的实施办法》,采用“拆旧换新、一宅换一房”和“货币补偿”两种办法,由农民自主选择。

对换房的农户签订换房协议。村民原有宅基土地土地作价1万元,地上建筑物、附着物另做补偿,补偿额度达6万元的可在社区置换一套86平方米住宅。超出6万元部分可兑付现金也可兑换住宅面积。不足六万元的,添补后置换房屋。

对不要房子的“两栖”农民,对其旧宅基地及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给以货币补偿。

4.2孤寡老人及特困农户补偿、安置办法。孤寡老人入住老人保障性周转房或老年公寓,其原有住宅不再补偿,入住新房也不交钱,并发给适当补助资金满足生活需要。特困户换房采取两条途径,银行贷款和村委借款来支付换房差额,所借款项从本人土地承包收益中偿还。

5、探索社区长远发展之路

5.1预留社区、工业发展空间。农民变市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思想观念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社区布局既要看眼前,也顾长远,留足居住和工业发展空间。社区划分为高效农业、畜牧养殖、有机蔬菜、工业项目、生活居住5个分区,让住进楼房的群众有活干、有钱赚,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5.2扩大服务功能,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把生活超市、金融单位、幼儿园、学校等集中到镇区,升级改造23处卫生室,新建占地1000平方米的慈善超市和农资超市,投资800万元建成占地34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生活。加快镇区路网建设,去年以来,投资470万元新修改造芙蓉路、紫正大街西段、老四良路等5条道路,今年投资800万元贯通济临路,全长2.3公里。投资1360万元实施紫正大街东扩工程,建成贯通两大生活片区的高标准道路,群众出行更为便捷。解决取暖和吃水问题,投资1500万元,建设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的热力公司,计划将全镇供水管网合并到新汶第二供水公司,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5.3培育主导产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加快嘉年华聚四氟乙烯、泰安慧高环保设备、博宇压力容器、盛图纺织、缫丝等大项目建设,与东华大学联合成立新材料研发基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能够提供持续税源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新材料和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让3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产业工人。在镇区东部规划建设占地500亩、一期工程占地100亩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整合全镇及周边乡镇传统优势产业,形成集加工、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于一体的商品集散中心,安排1000人就业。将紫正大街向东扩展3公里,沿街开发商住楼120栋,打造新的商业区,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5.4关注细节问题,实现妥善平稳过渡。搬入楼房后,一些细节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为降低居住成本,从土地收益金中拿出一块成立基金等措施,对居民水、电、暖等费用进行补助。在整村拆迁过程中,镇里将保留部分公用设施,让村民存放农机具。开辟专门区域,建设养殖小区,让群众养猪、养羊、养牛。该镇还充分尊重群众习俗,在每个小区辟出一块公共场地,供居民办白事用,可谓细心周到。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第12篇

关键词: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18-02

前言

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要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吉林省通过抓好农村“三基”工程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力量,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科学技术向农村扩散,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吉林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有序地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有效载体,让农民群众直接参与社区管理,表达个人意愿和合理诉求,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也有利于开展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自我服务功能,倡导社会互助,使农民群众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贫有所帮,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对于完善和深化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界定

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表现出传统社区的一般特征外,还会出现自己的新特征。如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农业生产的合作化、产业化,空间布局的集聚性,社会构成的异质性,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社区组织由行政归属型向利益归属性过渡等[2]。

二、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全省面积18.74平方公里,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拥有621个乡镇机构,9 321个行政村,399.08万个农户。截至2010年,吉林省农村人口达到1 349.16万人。

2008年3月,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至2008年,吉林省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了一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建设风格的村镇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启动1 127个自然村社区建设,占全省行政村12%。各县(市、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普遍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纳入年度责任考核体系。同时省民政厅还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陆续组织6批总计70人次参加民政部举办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民政厅还创办了“城乡社区”简报,及时刊登省内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3]。

2009年起又逐步扩大规模,建立了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确定了“试验典型、探索功能、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保障措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6个方面35类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修建乡村道路、铺装巷道9 321公里,解决自来水733各村,建设秸秆气化站25个,新建沼气池16 446个,新建和改造房屋3.4万户,新修围墙156万延长米,建排水沟234万延长米,建公厕1 523个,新建垃圾站、填埋点6 901个,卫生所387个,文化站和图书室93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 851套;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 969个,带动农户242万户。各实验县(市、区)还围绕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能源、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困难,广泛实施了“四通”、“三改”、“三化”工程(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主街路“硬化、亮化、绿化”)。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利用设施,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各实验区在设施和环境改造上的投入总计超过3 000万元,公主岭市和扶余县的投入都超过1 000万元,桦甸市投入超过600万元。

三、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模糊,“难”字当头。目前部分干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片面认识或误区。觉得刚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号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于政策文件无所适从。同时错误地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头换面,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外在形式。由于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所以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硬件难达标;又缺乏人力,软件难到位。即使省级各种政策倾斜和扶植,也不能及时启动响应,错失许多推进良机[4]。

2.新型农村社区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脆弱。在水利建设方面,仍没有启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各村庄90%的水利工程带病运行,绝大多数农田缺少配套灌溉工程。在农机方面,主要是总量不足,机具老化,全程机械化水平低。吉林省机械耕作作业水平为33%,机播水平为41.6%,机械收获仅为9.8%。在农业科技方面,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不快,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吉林省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仅占农业GDP比重的0.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难度依然巨大。“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产品加工业投资共需资金7 000亿元,其中需要金融资金4 200亿元,去除财政支持,缺口仍需3 000亿元以上。农村金融融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减少,大部分调往省外和优质龙头企业。二是农村贷款利息高,负担重,如吉林农村信用社给有些地区农民的贷款年利率达到10%以上。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大制约。

4.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落后于城镇居民增长。2000年,吉林省农民收入降幅达到10.5%,直接原因是粮食减产、价格下跌,深层次原因是收入结构单一,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增收机制。而城镇居民收入却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3倍,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达33倍。2008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69:1。

四、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发展对策

为推动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一: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此,必须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首先,可以通过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出台相关政策,使群众认识到与切身利益相关;其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农民自身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再次,通过制定村民公约、组建物业委员会等形式尊重村民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而强化农民的自觉参与。

建议二:因地制宜、梯次发展。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对策,多层次的推进。同时,要坚持分期建设原则,不能搞“”。要把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把传统农村改造与新型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上要量力而行,遵循基础建设阶

建议三:整合资金,多方联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吉林省情况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单靠政府一方投入难易保证资金充足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整合政府、企业、社区、农户多方联动的资金链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多方联动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6]。

建议四:健全机制,科学决策。建立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重大决策科学合理,健全各类责任制,建立以农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在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同样也需要政府、社会、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进行共建,并不断摸索其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立群.当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行政与法,2007,(6).

[2] 王杜春.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3] 李恩.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管理学刊,2011,(7).

[4] 罗云华,程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诌议[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3).

第13篇

一、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把经济发展起来,建设新农村就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支撑。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之所以把“生产发展”放在五个方面要求的首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能取得多大成效,最终要依靠发展生产来决定。生产上不去,经济不发展,基础不牢固,新农村建设的其他目标就实现不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必须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生产发展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好生活。只有让农民富起来,使农民口袋里有了钱、过上了富日子,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因此,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为主的欠发达内陆乡镇,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三要拓展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塑造“绿色经济”形象。

二、办实事

为农民办实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总体上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这两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是“水、路、气、电”四件事,因此,建设的重点是要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洁的燃料,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作为地方政府,我们要围绕“水、路、气、电”这四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当前,发展社会事业的重点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提高农民素质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创新四个因素。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要素。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工程中,农民无疑是主体,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资源,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据调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其中文盲和半文盲也占了相当一部分。大量低素质人口集中在农村,直接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农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这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必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同时针对农技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实施和推行农村科技人员下乡驻村制度,使科技人员长期蹲点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种、养技术,传授和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还应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当前广大农民渴望掌握新技术,渴望提高产量,渴望致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理解、接受新技术方面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致富了。广大农民对旨在致富和提高生产技能的教育培训具有强烈要求,他们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焦点还是在提高自身收入上,对投资少、见效快、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比较看重。所以,培养新农民,必须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通过教育和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化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此同时,还应使农民掌握1—2项相关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工作方法

建设新农村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实践证明,沿袭旧的观念、旧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农村工作需要,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工作新途径,对当前农村工作,应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推动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专题培训、上门座谈等办法和办板报、听广播、看电视、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农民进行深入的说服教育。

二是坚持示范引导。示范引导,是教育农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法。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广大乡村干部要自觉实现自身转变,要从以前的指挥员转变为运动员、引航员,当好农业技术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三是坚持主动服务。提供服务,是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客观需要是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由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需要;乡村干部主动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者,转变为扑下身为群众的服务者,要切实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变管理为服务,为充分发挥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14篇

Abstrac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buildings are constructing in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design of these new buildings were misunderstood as a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st of buildings and have not been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uch as controlling of building's shape coefficient reasonably, setting reasonable 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designing the 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and using the new energy.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墙外保温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shape coefficient;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29-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然而在一些地方住宅建造没有统一的规划,加之显富、攀比等心理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村新建住宅越建越大,越建越高,越建越乱,造成土地和金钱的极大浪费。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型农村建设要改变以往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现象,坚持开展建筑节能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切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所遇到的问题

1.1 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够 不论是农民本身还是政府机构,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新村”,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没有村庄规划,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新楼的建设没有合理选址,没有保护耕地。

1.2 对建筑节能建设能力不足 农民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政府包办代替,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也不足。农户们处于经济的考虑,在建造中随意取消节能设计的部分内容。如将铝合金窗的双层中空玻璃更改为单层普通玻璃,将断热铝合金更改为普通铝合金等,这样做加快了建筑室内外热量的传输。为了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取消了外墙的内保温做法,外墙的隔热保温作用大打折扣。

1.3 发展建筑节能的制度措施落实相对缓慢 目前我国基本缺乏对建筑节能投入产出的科学评价以及社会环境效益的正确认识,只注意了建筑节能成本增加的一方面(一般增加成本5%~10%),忽视了建筑节能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1日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设置合理的体形系数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即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的重点是平面设计。当平面凸凹过多,建筑物外表面积就会增加。如住宅建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卧室及卫生间开窗问题,由于卫生间靠内开窗要凹进平面很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物外表面积,另外还有飘窗,晒台等构造对节省能源很不利。所以在平面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将建筑物体形系数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

围内。

2.2 加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2.2.1 控制窗墙面积比 门窗是民用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隔热保温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分析和试验表明,门窗占全部热能耗的50%左右,对门窗进行节能设计就会明显提高节能效果。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如可以选择热阻值高的门窗框材料,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立面效果,许多住宅建筑采取大面积窗户,在无法减小窗户大面积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措施:如尽量把窗户安排在南侧,增加窗户的固定扇,加强框及扇边缘的密封,外飘窗要采用上下挑板及侧板,凡是遇外界接触的板都必须进行保温节能处理。根据规定进行权衡判断计算,以达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

2.2.2 加强外墙保温隔热设计 外墙面积约占整个建筑物护结构总面积的66%,因此,通过建筑物外墙传递的热量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外墙保温主要有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种方法。相较于外墙内保温不利于室内装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墙体易出现发霉、发黑、水印,影响室内美观和房屋的舒适度等缺点,提倡做外墙外保温,既能避免建筑热桥;避免墙面冬季结露;还可保护主体结构,减少温度应力,增加结构寿命;比内保温增多建筑使用面积;节省保温材料40%左右。冬季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温度过低,外墙表面会冷凝,所以要使外墙内表面附近的气流畅通,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夏季要采取增设墙面遮阳及绿化、或设置隔热层来保证外墙隔热。

2.2.3 注意热桥处保温设计 结构转角或交角,外墙中钢筋混凝土柱、圈梁、楼板等处是热桥,热桥部分的温度值如果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就会造成表面结露,在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2.3 新能源与建筑有机结合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自然通风就是风能利用的最常见形式。

3 结语

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设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宏.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J].节能技术,2002,3:65-66.

[2]张伟,陆海梅,嵇银行.试论我国建筑物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08,2:123-124.

[3]郑焱.节能住宅应走出“贵族化”误区[N].新华日报,2010.

第15篇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问题;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4—0092—05

2009年,中央在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单纯的农村人口聚居,它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提出的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以移民搬迁和住房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的一次彻底的变革。在这次变革中,成都和济宁两地做了有益的探索。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新社区建设不可避免会陷入如何处理新的社区生产、生活方式与原有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制度的关系的困境,而且自组织程度不高已成为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公众共同享有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却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1]因此,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需要对基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基本路径加以探讨,以期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政府必须履行好公共服务责任,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也是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所在。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而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则始终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只能提供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私人无力从市场上获取的私人物品。这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服务责任。公共服务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政府行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庄形态的开放性。农民的活动空间已大大超越传统的村庄地域界限,村庄间的流动与土地的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是乡村呈现出一个信息开放、社会多元的状态。二是人口迁徙的自由性。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生产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或产业,而是大规模、高频率地劳务输出或者从事新的非农产业。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性。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农民已不是从前那种千百年一成不变的小农形象,而是边在田野上耕作,边打手机的新式农民。四是村庄结构的异质性。农村社会的变化使传统农村社会迅速解体,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及各种要素在道德、价值、情感方面不断改变着旧有的传统状态。这些变化在带来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得乡村治理也陷入了困境。[2]

而与此同时,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村委会职能弱化。村委会对乡村公共事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大量基于乡村内部,需要以自治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公共事务常陷于无组织依托的困境。农村有效资源大量流失。劳动力大量外流,常住人口减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成为乡村的主体;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耕地减少,农村经济基础被不断蚕食,发展缺乏动力;村集体经济空壳化。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提出,农村的三提留五统筹、农林特产税、农业税相继取消,村集体的机动地、集体林地等也都陆续承包到户,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部分逐渐消失。

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化对我国的乡村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中央l号文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农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也成了题中之意。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特征,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投入成本过高,投入分散,投入效率低等问题,新建的住房、活动中心等往往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国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为了寻求解决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途径,2009年,国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