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方法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的活动方式的总称”。[1]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课程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法学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某一项法学原理、法律规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思考法律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法学理论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要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的完成有赖于合理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法学概论》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贯彻和运用。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法学概论》中的法学理论知识理论性强,教学中多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着重联系当代中国法治的实际,教学中不回避中国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我国法学的研究起步晚,法治建设也还刚刚开始,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法治建设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要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要联系中国法制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巨大,令世人瞩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用学法、懂法和守法的实际行动为推动中国法治化进程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用典型案例的分析辅助教学
《法学概论》中的部门法知识的学习,因为课时有限,涉及的法律知识面广,在教学中多选用典型案例的分析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用案例辅助教学,具有灵活、直接的特点,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维,学生更易接受,对深入巩固教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能起辅助作用。
(一)案例辅助法律知识的讲授的首要环节是选好案例。
首先必须针对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选择案例,以利于学生对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其次,必须和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相吻合。《法学概论》是针对非法律专业学生开设的,案例不能太难,在挑选案例的时候,要求案情简单、短小,不能太复杂,学生要花长时间才能把案情搞清楚的案例不得选用。此外,选择的案例不要涉及多个知识点,以只涉及一个到两个具体的知识点为宜。
(二)案例辅助法律知识讲授的关键是对案例的运用。
对案例的运用一是要通过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对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引出新知识点,这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要运用典型案例例证法律原理。教材中很多理论知识都用一些法律术语叙述,教师如果纯粹地用理论解释理论,学生就会觉得生涩难懂,使用事例例证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定,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法学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用例证解释的法律理论。三是要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容易混淆的法律现象或法律术语。教材中有许多法律概念或法律规定单一从字面上来看,不易理解也不易分辨,学生很难接受。如果能结合案例的分析和比较就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有关知识,在比较中准确掌握。如对民法中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的讲解,分别辅以一个案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这两者的不同点就十分清楚了。
案例辅助法律知识的讲授要特别注意几点:首先,对案例的处理要突出一个“疑”字,要求学生读懂案情,在读懂案情的基础上明确案件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引导,要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上。其次,必须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和看法。在案例讨论中往往有的学生很积极主动,有的学生则被动,不思考、不发言,教师可以单独提问这类学生。最后,教师要依据相关的法学原理和法律规定,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给予答案,因为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后,往往会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教师必须进行归纳和评判。
三、加强师生互动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2]我国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上个世纪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的讲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便于教师对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认知,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只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法学概论》课的特点是概念多,原则多,尤其对法律规定的辨析和理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除了对学生不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识点讲透以外,任课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堂讨论,采用师生互相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所提的问题应尽可能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以问题导入讲解和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领悟与吸收的情况,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及时补充教学内容。
四、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心智得到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如果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情感将是残缺的。教学活动应该在民主、平等、亲切的氛围中进行,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知识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把这种情感适时适当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从而达到学科知识与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法学概论》中的法学原理部分是纯理论性的,在讲授时应该适时适当渗透感情因素的教育,比如在讲到法律意识、守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等理论问题时,作为教师此时应该既像父母又像年长的朋友,教育学生要学好法律,提高法律意识,结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必须懂法、守法,远离违法和犯罪,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法学概论》中的部门知识的学习可穿插的事例和可渗透的感情因素更多,如讲授到婚姻法时可以和学生们讨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即使具备了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但结婚会给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以朋友的口吻劝导他们仍以不结婚为宜。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去学习、探索。
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做样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章本节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一种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求高校大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采用能真正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必须教而不厌,学而不倦,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自主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理论分析 案例讨论 专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采取措施,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关键问题,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不断贬值,美联储不断加息的预期,英国宣布退出欧盟,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断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的贸易地位。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可以有效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战略等知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佟家栋等,2011)将对外贸易分为理论体系及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等,2013)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上、中、下),对外贸易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对外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曲如晓,2016)主要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关系。这些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内容丰富,理论深厚,案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每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及难点,分配课前学习资料。
(2)小组学习法,选定小组成员,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讨论,课堂演示等。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师根据课时安排讲授贸易理论知识,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演算、实证分析。此部分重点讲授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先讲解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假设,变量内涵,理论模型,数理模型的应用,再讲解理论的经济学含义,进一步解释贸易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可以采用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然后逐一讲述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增加案例解释,此部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理模型的计算能力、图表的绘画、分析能力及学生对贸易理论的思辨能力。
(4)对外贸易法、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关税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等内容,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退税的程序等具体问题。
(5)服务贸易在GDP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讲授,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再选取某一具体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比如互联网销售,还可以选取特定公司进行分析,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然后请小组成员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及公司进行贸易案例研究等。
(6)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本课程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关系”,“加工贸易”等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明确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7)明确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并重的方式,突出课堂演示、专题讨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等。
3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了解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刘程.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教育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中起着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作用。目前,高校的理论教育出现被冷落的局面,深入研究,存在着教育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立足于现实,力求做到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启迪和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并提高整个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理论教育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在各高校中,大部份学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对于思想政治课,虽然不想学习,但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无可奈何地走进课堂。于是逃课的大有人在,心猿意马者亦有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看英语、做其他学科作业;教师上课振振有词,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而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作为一种必修课程,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校园中学习理论的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的意识淡薄。因此,高校中的理论教育呈现出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就是现时期中国高校理论课教育的现状。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也有责任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等各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可当教学质量。
一、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高校理论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要学生们明确为什么学习?学生学习课程就像是到商店买东西一样,掌握着是否购买和课堂上是否用心听课的自由。对于学习的目的,每本教材对这个问题都有回答,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等,但学生学了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方法论,多半是在糊里糊涂情况下学完,那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呢?理论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涉及到我们培养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具有辩证思维的头脑。
二、合理运用
运用理论开展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发挥哲学的批判功能。理论正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武器。所以按本性来说,就是一条道路,一条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促使人们不断创造、反思和前进的道路。在创造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所以,才把称之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培养人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正确看法和观点,有了这种正确看法和观点,就有了改造世界、不断创造的思想武器。把宇宙囊括进了自己的视野,有了它的帮助,表面渺小的人类就有了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因此,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力武器。所以,在理论教育中要很好的运用哲学中所蕴含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和考察事物,发挥哲学所提供的思维路线和方法功能。
三、方法正确
(一)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备课艺术
1.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要从辩证思维角度出发,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即对于理论课教材中某一章、某一节或者FCENTURY某一个专题,必须做重点处理:以点带面,重点问题讲好了,会带动整个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有限,使得必须把那些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巨大的章节做细致处理,比如:原理中的辩证法思想,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部分,所以,在有限学时情况下,要做重点和专题讲解和讨论。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紧扣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面内容,以及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部分,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又突出重点。
3.适应大学生需要的原则:
教学的要点是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成效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离开了学生,就谈不上教学。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受众,因此,对大学生的了解、熟悉程度,决定了授课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获得良好地教学效果。因此,理论课的教学就要有针对性:比如对于文科学生,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内容深一点,专业性更强一点儿;还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展开理论前沿问题解析,以便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于一些理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就要从基础教学开始,给学生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取得教学成效。
4.灵活处理的原则:
如基本原理课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较为抽象、深奥,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不易把握,那么教学时间就要充分,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要增加。也可以以哲理故事入手,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循循善诱,引发理论讲解,效果更好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艺术
1.教学方法的运用
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师的讲授之外,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互讲法、学生辩论、学生演讲等。有的老师还借助于多媒体配合课堂教学。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正在探索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讲授法
讲授法是基本的讲课方法,主要用于讲解新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主要角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学到系统的理论、法律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形势政策知识,受到鲜明、正确、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起到不可取代的讲授作用。
(2)互讲法
互讲是师生互讲,它是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一种。首先,要有计划和准备:教师之前要做出设计和规划与安排,要求学生准备,时间上要有提前量,提前两周或者三周布置。学生需要有环节: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对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要深入分析,围绕教师布置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在讨论实施之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整理,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讨论时,要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和相互争论,讨论结束,教师要有总结。比如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发展观,我们就进行课堂讨论,然后学生进行全面总结,实践证明,这种互讲法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3)多媒体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教师找寻一些课外资料,以感性形式给学生授课:例如,哲学部分,我们把一些哲学电影的片段放给学生,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哲学理论依据;我们还把媒体上的某个公开课内容,给学生们看,使学生们开阔眼界,知道别的教师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吸引学生们兴趣。
(4)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主要适用热点、难点以及当前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的理论的内容,我们设置专题的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少而精的教授给学生经典理论,然后针对与时俱进的理论联系现实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进行专题教学。近年来,我们的许多理论课采用专题教学法,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应设两个专题,其一是大学生怎样正确行使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民利;二是怎样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通过这两个专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让学生们清楚意识到:让学生们了解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等民主制虽然形式成熟,有些值得我们借鉴,但是,还要了解这种制度的本质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专题教学法能起到就某一问题深入探讨的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实践教学
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当今的大学生生活的范围主要就是家庭、学校。他们在家被父母宠着,在校接受着书本知识的教育,缺乏对生活的全面了解,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因而往往容易用理想主义眼光来看待社会和人生;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那么就要注重实践,针对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最后,把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在校园里,处处都可以是思想教育的的课堂,时时都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思想问题探讨,要充分发挥课堂之外的教育阵地,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学校的党活、团活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实行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对课堂教育形成互动。
参考文献:
[1]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2].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4).
[3]罗爱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任务[J].传承,2010,(24).
[4]曹炳志,高丽娴.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
【关键词】课程改革、理论方法、研究对策
1、课程改革的适切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课程改革的适切性。列宁曾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人的发展需要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课程改革若要持续进行下去,就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而变化。
课程改革的进步性。看课程改革是否具有进步性,要求我们要在历史的进程中评价某次或某项课程改革的时代性与先进性,通过和以往的课程改革进行比较,若新的课程改革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发现了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时,则可以证明这一课程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课程改革的正义性。正义,通常又称合理、公平、公正,它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评价一项课程改革是否具有正义性,一是要看课程改革的程序是否正义,二是要看课程改革的结果是否正义。
2、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之道
在教学变革的过程当中,构成实践者教学活动内在依据的“教学习性”具有稳定守成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日常教学实践倾向于延续而不是变革。教师受学校管理制度规约的影响,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其教学习性所必须的教学生活经验,学校管理制度所实际强化的始终是使教师延续其教学习性。
目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交互缺少有效性,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价值引领;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如果专任教师仅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活动形式的改变,而缺乏实质性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或精神变革的支撑,那么至多只能产生形式模仿的变革与创新。
课程改革需要确立合理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课程改革与教学延续之间的矛盾。针对课程改革与教学守成的矛盾,“中庸”的思维方式至少提供了如下启示:首先,课程改革的启动和设计要有一种“自我节制”的心态。其次,任何课程改革必然存在诸多的“两端”矛盾,主要矛盾是人为的课程改革要求与教学的保守稳定倾向之间的关系,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主体对此都必须有清醒地认识。再次,课程改革需要追求“恰如其分”的状态,对改革环境中纵横交错、两极背驰的各种力量要有高度的警觉,并且要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案,以求得改革的实际成果和效率。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需要在考虑实践条件的背景下展开全面必要的理论创新;课程改革需要在尊重本土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汲取全球化的课程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在转变培训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师培训先行与持续跟进。
3、课程改革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
文化是“特定群体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它表达了特定群体认知世界的共同方式,包括态度、价值观及其影响行为的信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变革,人们并不一定都按照新的文化形式要求在价值认识与判断上采取一致的看法,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造成了思想与行为、观念与现实的冲突。在文化冲突面前,如何实现各种型式文化的有效整合,采取适当的文化政策,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这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课程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它追随着文化变迁的道路而发生变化,其中必然影响并带来文化的冲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面对各种文化冲突,我们应当吸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及其实践过程中的有益成分,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和民性进行有机融通和实践的再创造,采取积极、有利、合理的文化政策,实现各种文化形式的有机整合,以便在真正吸收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发展需求。
对于任何一项改革来说,从课程生态的角度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才能使其运行和实施。对于以应用型为主的专业课程来说,是一次价值取向上的改革、是一次重建式的、革命性的转变。它需要富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文化理念来支持。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它体现了课程文化的一次重要的转型与创新,标志着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民主管理的取向转变,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
4、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力与影响力
改变课程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当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以形成正确的方向感和价值观。
改变课程实施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创新、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性和实用性,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改变课程结构应当处理协调好学科类别、科目种类和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根据需求整体设置相应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相关的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专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体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
改变课程评价的筛选与区分功能应当准确的把握度的原则,发挥以评促教、评建结合的方针和政策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功能。
通过对专业课程改革的理论方法与研究对策的深入分析与试行,最终加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的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与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阎亚军、周谷平,《对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计算机导论”课程 内容改革 方法改革
引言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走出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讲授“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适当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使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生在入校之前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城镇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的可能接受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部分学生往往对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教学不感兴趣;而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对较差,有的偏远山区的学生甚至在进大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难易结合,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内容和练习。因此,“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如何改革,需要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1.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计算机导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服务,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计算机专业先导课程的作用。
1.1本课程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注重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首先是基础性。基础性是指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技术,这些基础性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学生能从中长期受益,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这些基础性知识能为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扫清障碍,培养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是实践性。实践性是指课程的教学要重视上机实践。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上机实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实践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是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课程的讲授内容要以实用为原则。把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实用融入到课堂教学“项目”设计中来,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项目”,就能掌握一种相应的操作技巧。
第四是前瞻性。前瞻性是指课程的内容要及时反映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应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1.2“计算机导论”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构建“一个基础”、“两大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
“一个基础”即计算机专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为其它计算机专业课奠定基础,针对计算机各学科的发展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它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大量丰富的与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吻合的、前沿的计算机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强调应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整个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以这种应用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
“两大能力”即针对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性的特点,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两大关键能力,即从事计算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导论”课程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相比,更注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内涵,更加系统、深入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新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结构、计算机数制与编码技术、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应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涉及内容广,重点多,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不断更新、精选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或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3.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3.1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围绕案例展开,使有基础的学生能围绕具体的案例思路观察分析,不断提高;使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通过讲解逐步揭开案例迷团,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课时,使用项目教学法,并将任务分两个层次: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任务”后的空余时间完成“提高任务”,这样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满意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做“Word艺术字设计”实验的时候,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基本的艺术字设计,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完成提高篇的“禁烟标志”和“图章的设计”。
3.2注重“精讲多练”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够用为度。所谓“精讲”,就是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
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其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3.3采用启发式和兴趣教学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形象化比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在讲授文件目录结构这一节内容时,用一棵树的枝叶结构来比喻文件目录结构,并用图形加以解释,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些。
如在讲授PowerPoint这一章时,可在第一堂课上给学生演示一个动画声音优美的演示文稿,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编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建立多方位的获取式教学方法体系
所谓多方位的获取式教学方法,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学生主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在“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我们主要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4.1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注重与学生交流。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教学活动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靠教师的强制灌输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将教学重点由教师怎样教转变到学生怎样学上来,在必要指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问卷调查、电话、QQ聊天等多种方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为课堂教学组织设计获取第一手资料。
3.4.2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造多种形式的交互式课堂教学。利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边讲边练,教师可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不及时而影响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4.3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完全由教师讲授的方式,教师在每个单元后先布置一定数量的项目设计,完全由学生课后自己独立操作,教师通过验收学生的项目设计检查教学效果,其成绩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
4.结语
依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计算机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
[2]陈秀琼.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07.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2006.
【摘要】在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能有效提高艺术类院校学生对艺术文化理论课程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他们今后的毕业论文、毕业创作、毕业设计等都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对艺术的基础性知识、基本性问题和基本性原理做专门综合性探讨与入门性研究的理论形态课程,在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艺术专业学生往往由于兴趣所致,对专业理论课程认识不够,他们更多地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而疏于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在课堂上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名词术语和概念。因此,很多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基础较为扎实,而艺术理论修养欠缺,导致其艺术文化品位不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平庸媚俗,其自身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缺乏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艺术制作者”。笔者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并总结出了点滴的研究性教学经验。主要教学方式如下:
一、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艺术概论课程中的许多学习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学习。若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让他们有选择地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主动探究,这样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述“艺术及其本质”这一章节时,笔者将课时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东西方关于艺术的观念及其演变,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由教师作概述性的讲解和引导。其他内容设置成如下三个小课题:模仿论与再现论主导下的艺术真实探究;超脱生活的形式论及其艺术创造;从挤压到释放——表现论及其艺术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习惯或喜好选题,以三个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可以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对相关专题进行研究。教师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以课件的形式将每种艺术理论阐释清楚,并以具体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或艺术流派的艺术事象为例进行专题探索。最后,三组同时针对艺术的本质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自己所研究的艺术理论及其实践有了颇为深刻的认识,通过相互讨论以及教师对这一问题的最后归纳,他们也对其他的艺术发展理论有了初步的掌握,对艺术的本质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把握,并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及合作研究能力。
二、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本质上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艺术传播与接受的教学中,笔者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和与其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学习内容,尝试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建构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现代人的生活脱离了艺术是无法想象的,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阳光、空气和雨露。自艺术市场化、艺术家身份职业化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画廊,这些画廊成了连接艺术家艺术创作与群众美术需求的纽带与桥梁。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代美术的市场需求,笔者要求绘画专业学生对所在城市的画廊进行调查走访,了解画廊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消费者群体及购买需求,了解画廊的生存状况,并对画廊的经营及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在调查走访中,学生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对当代画廊的经营模式、经营状况有了一定了解,明白了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了艺术生产、艺术制作、艺术创作之间在艺术品级上存在的差异,发现了艺术与美、艺术与真实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和矛盾对立,体会到了情感和形式在艺术表现中的地位和价值。美术学专业学生开展了“当代百姓美术生活现状与需求调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则开展题为“当代城市家居装修现状与需求调查”。在这些研究活动中,学生做了许多工作,获取了大量数据,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了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市场意识。
三、个案研究学习模式
在关于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观察经验,了解艺术家艺术创造的原动力,笔者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熟悉的、仰慕的、有成就的艺术家进行专题个案研究。通过与艺术家面对面的接触,他们能了解艺术家的学识结构、艺术观念、人生经历、生存状况等因素对其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艺术语言以及艺术风格的影响,从而了解艺术家艺术创作发生的灵感来源……通过这一方式的学习,很多学生接触到了一些艺高德馨的艺术家,感受到了他们睿智深刻的艺术思想、饱满的创作热情以及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与毅力,有的学生还因此和艺术家成了好朋友,成了忘年之交。
四、艺术批评学习模式
艺术批评能促生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学生洞察力、敏感性和对艺术真诚的关注,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会识别艺术中存在的真实和华而不实。在艺术概论课程中引入美术批评,能帮助学生增强感知的敏锐程度,把学生带入审美情境之中,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获得轻松和愉悦,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亲近感。将艺术批评引入艺术概论教学中,是为了传达给学生一种意识,一种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真正潜在价值的意识,一种寻找有意义的艺术形式的意识和培养真实品位的意识。具体做法是:利用多媒体,依托信息源(包括作品及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作品的相关资料、教师的语言引导、谈话、提问、背景音乐甚至灯光等所形成的信息场)创设艺术批评情境,在学生——作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流动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信息场”,引发学生对作品自发、主动地关注,进入主体对信息源的信息捕获、整合和交流……这些学习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其批评意识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将艺术批评引入艺术概论教学中,潜在地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五、创作实践学习模式
【关键词】TRIZ理论;创新;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和创造学家G.S.Altshuller 在1946年创立的,“TRIZ”是其俄文单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的首字母。目前TRIZ在创新设计、创新教学、创新科研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阮汝祥 [1]和高常青 [2]在TRIZ的理论和发展、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江敏[3]和卢惠林 [4]在计算机课程中具体如何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一般都是针对TRIZ理论本身的研究,或是对程序设计类专业课研究,很少对计算机程序设计公共课程的研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一个学生必修课,它不像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那么高,设计的程序也不是特别深,只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有效结合,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计算机素养,所以更体现出需要创新思维的深入挖掘。本文将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公共课程素养教育中,为培养具有计算机素养软件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一条辅助途径。
1 TRIZ理论的创新思想
TRIZ的含义是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经过50多年总结出解决技术矛盾所遵循的创新原则,建立起了一整套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体系。TRIZ理论体系[1]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分析与建模方法;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冲突解决原理。
TRIZ理论的创新方法指的是解决冲突的原理,最终建立了包括发明原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和标准解在内基于知识的逻辑方法。在利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将问题建模成TRIZ模型,然后利用TRIZ理论提供的方法和工具,找出该问题的普适解,再根据实际的情况和环境,最终将普适解转化为领域解或特解。
2 程序设计教学传统模式
程序设计课程长期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以一种高级语言(如Visual Basic或Visual C++)的语句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详细地讲解其语句、语法。教学通常采用整堂灌输书本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生每学习一个语句只需要做一些与该语句有关的习题,学生很少动手实践。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模式化、绝对化,有没有其他途径或思路,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和各种选择的可能性等。
3 TRIZ理论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中采用TRIZ理论中发明式教学,将本课程与专业特色相结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对他们的思考结果给予鼓励,培养他们思考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得课堂教学在动态思维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1 基于TRIZ 理论进行发明式教学,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采用TRIZ理论,将本课程分为几个关键点,对关键点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的主要方法有:
3.1.1 采用基于专业特色的案例教学法
1/4时间教师传授该知识点,使学生在理论上产生认知。
1/2时间教师与学生互动式解决问题,本专业实际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应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等。
3/4时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完成问题分析和求解过程,并有效地举一反三。
最后学生自己梳理、总结、提炼知识,并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教师进行适当调整。
3.1.2 采用综合作业(项目)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TRIZ理论认为,对问题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作为程序设计类课程,其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所以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所谓的“冲突”,就是如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专业特点,学以致用中的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实战能力,即项目教学法[5]。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开发,完成整个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等,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创新空间,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和鼓励学生发散性的、创造性的设计。
3.1.3 进行创新思维技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 进而得到创新的成果,然后再进行拓展,使学生在视觉、感性认识得到充分利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3.2 TRIZ理论ARIZ算法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训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穿插TRIZ理论的ARIZ算法实践教学,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改革:
3.2.1 课程设计和实验内容的改革
将实验课程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训的开设,加入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完成实训内容。这个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实践课程采用兴趣组合、团队合作、相互帮助和启发的方式,对现有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3.2.2 实验考核方案改革
采用上机自主学习系统,对每个实验项目按知识要点分配分值,为每个实验项目配置评分程序和测试数据,在实验课结束前10分钟对所有学生的提交的程序进行快速评测,生成评测结果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每题完成情况。这种实验考核方案不仅将教师从低层次的批改实验报告等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增强了批改的准确性,降低教师重复性、简单性工作量;而且在分数驱动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出勤率达到 95%以上,提高学生了动手编程能力。
3.2.3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基于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过程, 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过程,具体环节的思考又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结合各个学院专业特点和教学优势, 程序设计创新实训联盟,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构建第二课堂, 供学生在课余进行创新活动。
4 总结
经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要破除旧的教学体系,需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方法组织教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认知特点、认知心理、学习模式。提出基于TRIZ理论培养创新能力,TRIZ理论不能直接提供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将通用解转化为特殊解是有效运用TRIZ理论的关键。用先进的程序设计理论指导程序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加强编程算法、逻辑思维和编程方法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阮汝祥.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K].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
[2]高常青,黄克正.由TRIZ理论的通用解求问题的特殊解[J].中国机械工程,2006(1):84-88.
[3]江敏,花丽.TRIZ理论在We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3):5641-5644.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热议,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备受关注,涵盖这一领域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在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1]。从社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环境科学概论》列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2]。通过科学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环境领域的研究型人才,成了许多高校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内容相对落后,方法有待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待深化等问题。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真正落实于日常工作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以及教师个人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3-4]。《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现实环境问题案例更新迅速,因此,如何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全面反映其应有的科学内涵,是该课程教学中应时刻关注的问题[2]。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本人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寻找科研的思路与素材,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亟需探讨的难题[5-6]。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途径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 当前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落后
《环境科学概论》教科书内容的更新速度严重落后于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步伐[1-2]。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情,产生了大量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案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然而该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大多仍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许多内容仍是对20世纪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2, 7-8]。可想而知,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十分狭窄,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制约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遵循传统的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很少重视对学生科研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7-8]。相对于该学科的前沿性来说,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掌握不足,导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在质量上,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上远远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这充分暴露了我国高校“照本宣科式”教学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格局,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通过科研的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科研素材,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9]。
2 教学科研一体化途径
2.1 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如雾霾、电子垃圾、全球变化、食品安全问题等,而且科学技术带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的飞速进步,这些在目前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导致《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科研前沿严重脱节。因此,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是《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唯有多关注科研动态,才能使教师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进而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因此,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应全面实施科学研究性教学,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教师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中,首先要紧跟学科发展方向,随时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笔者在讲到土壤农药污染时,给学生补充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概念,并告诉学生2001年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POPs中,有9种为有机氯农药,既强调了有机氯农药的特性,又给学生扩展了POPs的相关知识。第二,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如笔者在讲到“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时,将其与中国当前重大环境问题“雾霾”进行对比,从它们的成因、影响范围和主要危害几大方面分别进行对比讲解,既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这两大公害事件的实质,又使他们认识了雾霾问题的严重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要将传统知识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穿插于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讲到土壤重金属的电动修复和植物修复时,补充了关于采用重金属活化剂促进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研究结果,以及用硫代硫化物辅助汞的高效植物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进展之间的断层。另外,要将最新的环境污染案例带到课堂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到水污染来源时,穿插了2007年5月底至6月初发生在无锡的“太湖水污染事件”,通过介绍了该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学生认识了化工污染任意排放的严重后果,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科研成果穿插于主线内容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使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
2.2 教学中发现科研问题
实践证明,很多重大科研成果都来自于好问题的引出。一位优秀的大学教师授课时决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再认识。教师在《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原有的基本理论理解透彻,然后不断发现、挖掘问题,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或者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从中发现科研素材,进一步将这些素材形成研究课题,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的研究,以此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教师再将研究的成果带入课堂,使教学-科研-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要上好课,绝不能局限于课程知识之内,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以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领域。首先,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笔者在讲到土壤农药污染时,通过精心备课查找资料,发现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促进土壤农药降解的途径,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其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实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给教师带来课题研究的启发。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想法通过筛选、提炼,也会成为科研的素材。通过这样不断地积累、沉淀,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经常反映的问题是学习的知识到底能干什么。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兴趣[10]。笔者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应用型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除了环境学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阅读最新文献,加强师生互动,分析最新科研案例等内容。同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围绕科研实践布置作业和安排考核。例如,在讲到一些难解决的环境问题时,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教师和班级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给出平时成绩。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笔者在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找出存在分歧或有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并从中提炼科研课题,不仅能够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亦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和进行实践的机会,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可使教师不断创新。新的研究成果既丰富了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又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抢占科研先机并提高科研兴趣。因此,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统一关系真正落实于该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研究工作中,可促使教学与科研做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科研成果;环境科学;教学;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选修课程主要是,为进一步地拓宽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注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我国大部分大学按照跨学科的原则设置体育学选修课程,以体现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特征。
从我国12所院校博士培养方案看(表7),不同的二级学科在选修课程内容侧重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单位,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具有灵活性,北京体育大学在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提出选修的指导原则,要求选学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思维新方法,以丰富和扩大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根据本专业和研究方向需要,学校又无力开设的课程,博士生可到有条件的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博士生的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从具体选修的课程分析,课程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上海体育学院选修课程通过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讲座形式完成2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参加4个专题讲座,经导师批阅合格后,才能获得学分。
表7 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选修课程名称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育社会学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体育
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解剖学、计算机、体育统计、体育测量、体育科研方法、逻辑学、导引养生功、第二外
语、生物实验课、外聘专家讲座、可外校选学1~2门相关课程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
运动生理学、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运动营养与促力辅助剂、第二外语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导论、体育科研方法论、逻辑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与SPSS、国内外前沿知识专题
苏州大学
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学、分子免疫学、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医学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选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
管理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心理学概论、哲学史、休闲娱乐概论、体育原理
清华大学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选修校内其他研究生课程
山西大学
体能训练、体育教学论、神经生理学、体育实验设计方法、运动选修
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研究、健身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科研方法、跨学科选课(2门)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设计与方法、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
8次前沿讲座
浙江大学
国际体育体制比较、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体育资本的投融资策略、国内外体育法案例分析、体育市场营
销策略和策划、行政法学、项目管理
综合性大学体育学博士点选修课程设置具有其特色。例如福建师范大学侧重工具和方法类课程,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苏州大学开设了拓展研究生知识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生物学课程和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类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等有利于博士生未来社会交往需要的课程;华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跨学科的人文社会学课程,扩大学生的视野,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
总之,我国体育学博士选修课程的设置以跨学科为原则,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设置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选修课程。
4.4 课程学分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研[2001]1号文件)指出:“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实行弹性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年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10]。就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而言,一般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3种。从我国12所院校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可见,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没有实行学分制外,其他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这不仅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教育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际、国内校际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相互交融、学分互认,加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学分制的完善是时展的召唤,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的优点,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图3可见,我国11所院校博士研究生所修规定总学分存在差异性,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所规定的学分最高,分别达26学分和23学分,华南师范大学规定学分最低,为12学分,其他大学的规定学分一般控制在18学分左右。在不同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不同模块课程学分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在公共课程中,我国体育学博士外语课的设置大部分为2~3学分,但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外语课程学分为9学分,占所修学分的39.1%,山西大学把第二外语作为公共基础课,而东北师范大学的外语课程学分为3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6.7%;在专业学位课程中,河北师范大学开设4门课程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63.2%,浙江大学只开设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门课程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11.8%;在选修课程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程学分为12学分,占所修学分的46.2%,苏州大学开设了9门18学分的选修课程,浙江大学开设了7门选修课程11学分,东北师范大学只开设了3门选修课程7学分。选修课程是学分制的基础,没有健全的选修制,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课程的选修化是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要优化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为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创造条件。
附图
图3 我国11所院校体育学博士课程总分设置状况(学分)直方图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课程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70―03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课程的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是作为三个独立的课程进行设置和建设的。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根据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新学科的产生、发展,并结合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程归纳、总结、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即《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是体育专业的年轻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概论》课程与《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概论》课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与弊。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概论》课程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为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缩短了教学进程。其次,《概论》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把握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了。弊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首先,因为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低,致使学生学习困难增多,造成各年级学生在这门课的考核当中及格率偏低,使得《概论》课程的教学难度加大。其次,对实践性教学的标准提高了,开发校本教材和辅导教材时间紧迫,范围宽泛,不确定因素增多。第三,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更加全面,对原有解剖、生理和保健实验室的整合难度加大。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升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专业特长,要加强《概论》课程的建设,通过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重视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促进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2 《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概论》课程建设以体育职业院校“训学结合、以训为主、协调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以运动实践为依据,结合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营养学,将知识点融入到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探究能突出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一步规范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
《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紧密结合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突出“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运动训练专业所需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理论,初步掌握课程的认知、操作、实践技能,如:人体主要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形态、结构、机能的变化规律,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推拿、运动营养调控等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体育理念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4 《概论》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在《概论》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实验能力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每个模块的每一章节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的知识讲解结束后,再进行实践、实验能力的强化。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首先,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形态、功能特点的变化规律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其次,能用医学的简单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掌握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一般处理方法、急救、诊断、按摩、营养平衡、运动处方等技能。第三,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5 《概论》课程建设
5.1 教材建设
为使教学内容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服务的理念,针对学生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教材建设应以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为特征,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中心,设计教材体系和内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根据职业技能岗位需求,整合课程,重构课程内容,选取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及资料,进行校本教材开发,使得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与适用性,具体如下:
5.1.1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课程教学要体现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突出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特色,为运动训练专业培养体育职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体育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是运动员、基层教练员、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人员,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实践中所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要体现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提高学生教学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5.1.2 教材建设要体现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体育职业院校学生比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文化基础较低,属青少年时期。因此,《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反映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教学训练规律,又要考虑到青少年时期的教学训练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
5.1.3 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原有的《概论》课程安排未摆脱“完整”、“系统”和“全面”的教学内容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内容体系既脱离培养目标又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院校专业的实践要求。因此,《概论》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体现为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5.2 师资建设
教师是进行课程建设和实施课程教学的主体,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水平高,理念先进、重视实践、有凝聚力、科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团队,并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是《概论》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概论》课程建设中,争取选派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结构和教研、科研能力,打造一支学术造诣深,动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到体育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能针对该课程的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整理、完善和经验交流。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应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双语教学,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启用民族教师给汉语班讲授课程。
5.3 实验室建设
过去,体育职业院校分为解剖、生理、保健三门课程的实验室。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理论验证、模拟职业实训环境和课程技能操作,还需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间课程实验室,并投入资金购置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尤其要加大运动营养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完善实验室的配置与开发。此外,还需要能满足课程实验要求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
5.4 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使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56学时);第二模块:人体运动科学规律(16学时);第三模块:运动与营养(12学时);第四模块:运动与恢复(40学时)。《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见表1。
《概论》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体育职业技能为导向,创立“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即融课程与实习、实训为一体,融知识领悟与亲身体验为一体、融知识点与技能点为一体。在这一模式下,提供真实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实践环境和现场操作的场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技能操作的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现出运动训练主干课程为体育职业技能培养服务的理念。
5.5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概论》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基础理论知识“教与学”的传统方式,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练学结合”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必须辅以直观教学方法,如:图片、挂图、模型、电动展示板等。
5.6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数字影音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相关图片、音像视频资料的展示,以图片、动画、电动展示板等来生动、形象地显示教学内容;以丰富的“声、像、色”从视、听、触觉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5.7 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对于学生而言,《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这三门课的知识点通过《概论》课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概论》课程现有的课时量难以保证教学需要,应分别增加理论和实践授课时数。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成绩与问题,建立课程建设档案。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
综上所述,《概论》课程建设是体育职业院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实用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管理,科学的教学模式,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和总结经验就能把课程建设抓出成效,为体育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运动人体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蕴琨,阎守扶.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30.
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学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环境科学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及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急需探索出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路径,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专业创办以来,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施体系,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积极实践,锤炼自身,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包含体育、外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类学科,又要包含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分析化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有集中实践环节;既要有必修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又要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此外,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增加或者删除科目,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市场引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重视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工、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学导论、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地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其中环境工程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创新创业基础;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饮用水处理工艺与工程、环境法学、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规划选择除“创新创业基础”之外的任意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三)重视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将来参加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其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二)强化专业实践模块
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动态变化的应用学科,环境科学时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在生态发展层面、学术层面、企业实践层面,抑或是高校教学层面。因此,环境科学教学应当紧跟发展潮流,注重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得以锻炼和提高。首先,强化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根据某一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其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开设校级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作业训练,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审队伍和结果能够使学生得到反馈、取得更大进步。
五、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构建具有應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实践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知识和成果,能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的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的经验介绍和实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应用方法,为环境科学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环境科学;教学;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关键词: 精品课程 中医药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明确指出,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结合我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学实际,我们认为精品课程应该有鲜明的课程特色;一流的教学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教学管理。我校自2006年“概论”精品课程建设以来,主要进行了以下有益探索。
一、 多方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育部在通知别指出,“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稳定、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既重视团队合作,又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施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
第一,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准入制度。一是对新进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精神、学历、知识、年龄、专业学科背景和科研能力提出明确标准,进行全方位考察,层层把关,一票否决,宁缺勿滥;二是对新进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实际考察,由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系部专家和教研室组成考察团,对新进教师进行三次岗前试讲考察,不合格的进行淘汰。这样严格把关保证了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为建设高水平教师梯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我校是中医药为主的医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资源有限。而且直接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概论”课程内容更新快、变化大,所以,应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培训体制,拓宽培训渠道,采用多种培训形式,是师资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重要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优势,扬长避短,多方合作,不断提高“概论”课程师资水平:借助我校和国外联合办学的优势(目前我校和日本已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每个院系每年可向日本派出1名访问学者),课程组利用精品课程建设的契机争取到进修名额,派出访问学者到日本进行半年的脱产学习,开拓了“概论”课程教师的视野;同时和武汉大学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有突出优势的部属重点大学展开交流合作,派出访问学者,参与他们的教学科研,聘请他们的知名专家为我校的客座教授,定期来我校讲学,提高我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另外,还积极参加省内外“概论”课程相关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活动、短期培训,以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开展交流,共同进步。以老带新就是老教师对新进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是迅速提高新进教师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课程组建立以来一贯坚持完善的“传帮带”制度,使新老教师教学相长、互相切磋、共同进步,成为加强师资建设的传统。
三是有计划地组织课程组教师交流考察。由于历史原因“概论”课教师外出学习、参加会议、访问、观摩的机会很少,我们利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申请到专项考察资金,使教师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新形势下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因素。教学内容建设指的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和利用团队的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是正确处理“概论”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与呼应关系。“05”新课改方案中的四门课程是一个整体,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原理》课为了解和把握“概论”课所讲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纲要》课是为了解和把握“概论”课所讲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基础》课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这四门课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中,“概论”课是核心。但这并不是说其他课程就可以取消。毫无疑问,作为一个整体性方案,我们要研究和考虑其他几门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根据“概论”课程的要求设计教学体系,又要避免和其他三门课程重复和冲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的和谐发展。
二是重视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工作。“概论”课是讲授中国化的的,是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些最新理论成果未必能在教材中得到及时反映,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提高“概论”课的时效性,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三进工作。
三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建设“概论”精品课程,必须把它作为一门开放的课程,授课内容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变化加以灵活调整,才能提高时效性和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每当社会有重大事情发生,中央有要求,或学生有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时,我们都会及时组织老师进行集中研究讨论,根据需要调整教案,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了既稳定又开放的辩证统一的教学内容,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增强“概论”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是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一直以来,在“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单向“灌输”,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授课内容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如果这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改变,教学的实效性就不会得到提高。我们从中医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创新“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一方面,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概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启发式、研究式、体验式教学,调动教师、学生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整体教育合力。
二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能力发展。恰当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增强教学效果是我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除传统的讲授法以外,我们还尝试使用提问、辩论、讨论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和实践锻炼教学法;解决问题的研究式教学法,以及形式多样、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法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把学生的“听、看、读、讲、写、思”六种机能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我校“概论”课成为一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效果显著的精品示范课程,极大地增强了“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是改革考试方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随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传统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概论”教学的需要。为此课程组不断探索改革考核方式,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把开卷和闭卷相结合、课堂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等,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践成绩等结合起来,既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05”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教育部组织全国权威专家编写统一示范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我们在选用国家规定使用的统编教材的同时,结合中医院校的教学实际,积极编写系列配套辅导教材。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动员组织“概论”课主讲教师利用假期集中学习、分工合作,对统编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讨论,特别是组织编写了紧密结合中医科学发展案例分析等辅导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
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课程组在学校正值新校区建设、资金困难之际仍然申请到专项经费购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全程录像等在内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辅导教材体系,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形式的需要。
三是突出教材体系的交互性。我们在对“概论”网络精品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的同时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上反馈机制和网上交流平台,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交流沟通,课程组教师通过这些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
五、立足于地缘和中医优势,打造鲜明的课程特色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对东北石油大学勘查资源工程、地球化学、经济管理等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特色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油藏渗流物理基础、钻井工程基础、油田开发设计基础与分析方法、采油工艺原理、提高石油采收率等,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1],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但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多,内容专业性强,有些概念抽象,加之学生知识储备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学难度大,甚至在教学中产生了脱节情况。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2~3]。
1 目前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主动积极性差异。近几年来,我校加快了各专业教学进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集中精力学习基础课程,有些学生在大学阶段较多接触到了跟石油工程领域相关的知识,而有些学生连基本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都不了解,所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表现出较大差异。在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对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法,这会出现学习好的而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想了解更多,学习能力差或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跟不上而失去兴趣。这是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强的课程,要求在理论学习中及时应用和实践。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自己去应用或解释问题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实践应用出现脱节。当要求学生用理解的语言解释或描述说明一些石油工程方面的问题、机理时,学生就脑袋空白了。
(3)学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造成了不相匹配的情况,如果面面俱到,教师们感觉课程内容讲得不够深入或部分内容讲不完,很多授课内容很难完整地讲授出来,如果教师讲课内容多,学生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无法消化吸收。
(4)概念抽象、原理复杂。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到地质工程、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油田矿场机械及计算机软件等,所涵学科领域多,专业知识理论也多,需要的理解的概念更多,而且像注水方式、油气渗流、完井方法等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钻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这些原理也比较复杂,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有的情况下,即使教师有意讲解,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有的学生认为这些知识感觉像“无字天书”。这样的话,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2.1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的设立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具有良好的石油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了技术支持的作用。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专业知识的衔接,如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石油钻井工程基础理论、油田开发、采油工艺、动态分析理论进行重点讲授,使之与地球化学专业的地质知识理论相衔接,形成“在哪找油、如何找油、如何采油、如何调整、如何提高采收率”连贯思路,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的培养。
2.2 改革教学方法及效果
(1)模块一“理论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式讲授、师生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个模块结束后,使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增强。
(2)模块二“专题研讨教学”。针对重点部分,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重点专题的搜集调研,加之学生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课堂中,由教师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个模块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回馈反映在专题研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了解了些许科研思路和方向,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3)模块三“参观和操作室内实验室,参观露天设备实物教学”。如果单纯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教室完成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所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觉得陌生,抽象很难理解,甚至乏味。通过教学相关单位的协调,安排参观时间,针对授课学生特点组织安排学生参观和操作内容。比如:如何把埋藏在油层中的油采到地面,如果让学生进实验室和参观露天采油设备,亲身体会能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模型、流程模拟设备、钻井采油工具设备、现场施工图,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工作的原理,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和口头、书面调研反馈,所有学生,无一例外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和操作实验室设备、原理,学到了很多知识,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加深了理解。
2.3 改革考试方法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石油工程方面基础知识,加强和扩宽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学生掌握石油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的同时,学会使用和应用石油工程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考试既要检阅学生的理论水平也要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笔试和平时测试。两者都及格这才视为考试合格。而且我们改变了一下考试的时间,在平时上课我们随机进行阶段性测试,如描述钻井工艺流程、绘制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到期末集中突击,这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论文摘要:“采煤概论”是一门让非采煤专业学生学习有关煤矿专业知识的课程,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让学生去全面了解煤矿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煤矿的主要开采技术及与煤矿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教师应掌握完备的科学教育体系,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采煤工程实践,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条件时,组织学生参加煤炭科技创新学习小组。
采煤概论是一门让非采煤专业学生学习有关煤矿专业知识的课程,它力争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全面了解煤矿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煤矿的主要开采技术及与煤矿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即是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如何以少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优秀的合格品,使非采煤专业学生学习“采煤概论”后,能够全面理解采煤知识理论,也即是非采煤专业学生在不对煤矿进行认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并且“采煤概论”的课时又少于“采煤学”课时的条件下,运用采煤基本理论解释、解决煤矿生产中日常出现的实际问题。
1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1 提高非采煤专业学生感性认识的方法及课程教学大纲应改变的地方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发展过程总是经历了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采煤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采煤学”这门专业课之前,已让他们对煤矿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首先在大一学期末进行认识实习,即到各煤矿区进行参观,熟悉煤矿的各种生产设施、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使用用途,对煤矿工业广场的布置及其地面工业广场与煤矿井下生产的关系有所了解,然后学生在大二学期末进行生产实习。在进行生产实习之前,先到矿业工程学院实验与教学中心的采煤模型室进行参观,听教师讲解。生产实习是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煤矿的感性认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煤矿生产工艺过程,各种煤矿设备、设施的使用目的及运行情况,全面了解煤矿各种安全保障规章制度及措施。这时学生不只局限于地面参观,往往再下到煤矿井下,熟悉地下各种巷道的名称及开掘每种巷道的目的。学生往往深入到采煤一线一采煤工作面,观看采煤生产全过程。采煤专业学生对煤矿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在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学习专业课“采煤学”。在学习“采煤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上实验课,即到矿业工程实验与教学中心采煤模型室上采煤模型课。教师借助形象的采煤模型向学生讲解“采煤学”中的一些较抽象、较难懂的采煤原理。非采煤专业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对采煤的认识、生产实习,没有对煤矿的感性认识,如果要让非采煤专业的学生学好“采煤概论”这门课,就必须加强他们对煤矿的感性认识。非采煤专业学生对煤矿感性认识的充分程度,是非煤专业学生学好“采煤概论”课的前提。
采煤专业学生在进行认识或生产学习时,首先要乘火车或汽车到煤矿现场,花一周左右时间吃、住在煤矿。下井参观时,学生在井下巷道需走几公里才能看到井下一些生产设施布置情况,及煤矿工作面产煤的现场情况。若要看巷道布置,则需在井下走更长时间。因此,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让非煤专业学生参观矿业工程实验与教学中心采煤模型实验室,应成为首选。
采煤模型是将采矿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或人们预先设定的,设计出来的采矿工程现场情况,按一定比例进行缩小的仿真模型,使人们能够全面看到采矿工程现场的各个方面,具有形象、立体、直观的特点。图1可见到地面工业广场与地下采煤的空间关系,及地下采煤工作面与各种巷道的空间关系。图2可见地面下各种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及每种巷道的作用。
学生参观了采煤模型室,提高了对煤矿的感性认识,弥补了非煤专业学生没有对煤矿进行认识、生产实习的缺陷。在上“采煤概论”之前,应组织学生多次参观采煤模型室。
采煤专业学生学习“采煤学”,一般是72学时,其他专业学生学习“采煤概论”,一般是32学时或24学时,最少是l6学时。“采煤学”上模犁课是6学时,而“采煤概论”模型课是4学时。以往“采煤概沦”的4学时采煤模型课都安排在课程中间E,这样安排的不足之处,是非采煤专业学生在学习“采煤慨论”之前对采煤缺少感性认识,即使上了采煤模型课,学生也没有巩固、回顾所学知识的时间,便又要继续学习有关煤矿的知识、理论。因此若要提高“采煤概沦”的教学质量,应改变课程教学大纲,让“采煤概论”模型课时多于采煤学模型课时。在上“采煤概论”课之前,为让非采煤专业学生对煤矿有感性认识,应由教师组织学生多次参观矿业工程实验与教学中心采煤模型室,对照采煤模型给学生讲解有关煤矿方面的知识。为加强非采煤专业学生对煤矿的感性认识,学生应用每天课后的闲暇时间参观采煤模型室。
上采煤模型课,即教师通过形象直观的采煤模型向学生讲解比较难懂、抽象的采煤理论,以及与采煤有关的知识重点、难点。学生听起来有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感觉。形象的采煤模型与抽象的采煤理论相结合可使课本上理论的东西不那么枯燥、乏味,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理解煤矿理论知识。通过图3,学生可看到地面的砂石如何充填到井下采煤工作面后的采空区中,通过图4,学生可形象直观地看到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布置各种巷道及各种巷道所对应的空问位置关系,了解各种巷道的使用用途。
提高非采煤专业学生对煤矿的感性认识,还可通过教师制做三维立体多媒体课件,通过动漫形式向学生演示煤矿井下各种生产设施、井下巷道布置,以及即
使下井参观也不易见到的许多理论内容。还可以给学生放光盘。光盘的制作内容都是用摄像机拍摄的,它非常逼真地反映了煤矿生产的全部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我们矿业工程实验与教学中心正加大实验教学投资,筹建虚拟实验室。学生在虚拟实验室可见到煤矿的虚拟影像,可将煤矿所有的生产内容都通过虚拟影像表现出来,更有立体感、逼真感。以上都是通过动态画面给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对煤矿的感性认识。采煤模型则通过静态立体形式反映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给学生留下一个学习、思考、探究的空间。
1.2 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方法及对自身能力的要求
教学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的统一。
教师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采煤概论”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学习“采煤概论”,这是提高“采煤概论”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矿业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采煤模型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采煤概论”的学习热情。
人类采煤发展史,凝聚了人类科技发展史。人类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无疑都伴随着采煤的发展。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任何领域,尤其是高精尖的科技领域,都与采矿、稀有金属有关,而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黄金、珠宝更与采矿相连。学好采煤方法,对了解其他采矿方法都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煤的发现、采掘及生产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科学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学好“采煤概论”,达到触类旁通,学好各专业学生所学的本专业各门专业课程。
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不管学的是什么专业,都或多或少地与煤矿有关,因此学习“采煤概论”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校更好地与别人进行知识交流很有益处。
学好“采煤概论”为学生以后走上社会,找工作都打下了知识基础。人的一生,或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都不会局限于某一行业,如果以后在煤炭行业工作,懂得了煤矿的专业知识,工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从当前学生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想改学采煤专业,或在本科毕业后要考采煤专业的研究生,在目前学好“采煤概论”对个人以后的发展都大有脾益。
教师不但应有过硬的采煤专业理论,还应掌握完善的科学讲授“采煤概论”的知识体系。在“采煤概论”比“采煤学”的课时少的情况下,教师应力争用最精简的语言,将枯燥的采煤概论,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讲授给学生,集中讲几个典型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对采煤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每节“采煤概论”课时,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采煤方面的知识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多谈谈采矿科技的发展现状,还存在哪些科技难题,已解决到什么程度等,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使学生对“采煤概论”课程更加喜爱,有条件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煤炭科技创新学习小组,让学生将学到的煤矿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煤矿科技实践中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