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患沟通的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优化;护患沟通;下肢骨折;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after patient care effec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genera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reatment resul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ptimiz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s high as 97.01%; control group gener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83.58%.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optimizatio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51-02
护患沟通就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为了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有目的交流活动。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友善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时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向患者讲解治疗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同时可以实时给予患者所需要的安慰,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达到最佳的状态。对于每一个医院甚至每一个护理人员,其护患沟通能力以及沟通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一样的沟通方式完全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因而非常必要对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好可以制定出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以便在医院广泛推广,现将我院优化了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 年12月收治的13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2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6-80周岁,平均年龄为62.7±4.1岁;实验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7-79周岁,平均年龄为62.9±3.9岁。其中有19例为髌骨骨折患者,61例为胫腓骨骨折患者,31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例为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实验组则是对护患沟通方法进行优化,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化护患沟通包括:对患者入院以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间、出院前等各个阶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交流,预先考虑到患者可能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到全面考虑。
1.4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18.0统计、分析,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
2结果
2.1 护患沟通优化后对下肢骨折护理效果影响情况(满意度),详细见下表1。实验组进行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为83.58%。2组患者满意度差别显著,(P
3结论
对于护患沟通可以按照患者入院的流程合理分为: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3]。
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首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依据患者的各项特征来制定一系列的沟通方案,了解患个性特征。对于骨折患者,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是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病症,一般是遇到了突发状况而导致的骨折症状,这样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暴躁、恐慌、情绪急躁等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适时介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聊天时候保持对患者耐心、热情,注意方式方法,详细向患者解释其病症状况、原因以及可以达到了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及时解释患者存在的困惑,这样患者就会对自身的疾病症状有所了解从而发自内心的配合医务工作者进行积极治疗[4]。对于患者的饮食,在住院期间,需要保证以易消化、高蛋白、钙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较少油腻食物的过多摄入,对于生水、冰冷食物、辛辣食物尽可能的回避,注意每天按时进行排便,保证肠道的畅通健康。骨折患者的方式正确对于保证医生治疗效果极有意义,髋部骨折患者需要将患肢外展三十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与其进行合理沟通保证患者的达到治疗前的要求[5]。
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手术前必须向患者阐述手术的基本流程,保证患者心中有数,增强其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了解麻醉的方式,保证患者少受到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慌,讲解为什么手术前需要停止摄入水分以及食物,提醒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充足的休息,消除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顾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6]。
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手术以后详细讲解手术的成功情况,让患者以及家属及时掌握治疗的最近动态,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心中有数,不至于并发症出现后患者出现恐慌情绪而手足无措,讲解并发症出现不必恐慌。此时需要保证患者饮食具有高蛋白、高钙的特点,此时的患者急需进行营养补充来快速帮助机体恢复,豆腐、牛奶等食物都是极好的,可以合理进行进补,保证患者机体的需要。此外,需要多一些水果、蔬菜的摄入进而保证患者的健康,保证每天定时进行排便,注意肠道的卫生、通畅。手术以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合理,在一段时间内不要随便弯曲患侧的肢体,不能进行双叉或者坐着时进行盘腿等行为。此外需要进行积极地康复锻炼,进行预防训练,防止患者出现治疗以后常常出现的并发症,对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动作,保证血液流动畅通,保证机体功能正常[7]。
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嘱咐患者依然及时补充钙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进行主动地康复训练,注意锻炼的适度合适,渐渐加大活动量,保证机体可以有效适应。
总而言之,护患沟通就是为了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好的治疗体验,2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涉及任何方面,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像朋友、像亲人,达到互相信任,相互配合的效果。我院通过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58%的满意度。因而,依据患者住院的各个时期以及患者个性化的心理、身体以及文化背景等各项因素进行优化的护患沟通,选择合适各个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交流内容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秋芬.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26): 277-278.
[2].闾骁燕.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下旬版, 2009 (11): 29-29.
[3]. 郭红灵. 护患沟通技巧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上旬版, 2013 (8): 2385-2387.
[4]. 汪福荣. 护患有效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积极作用[J]. 吉林医学, 2012, 33(30): 6681-6681.
[5]. 刘丽华. 浅析现代护理模式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0): 115-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3-0018-01
【摘 要】目的 了解沟通护患关系的形式。方法 通过主动、被动型,引导合作性、相互参与型进行分析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沟通在护患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沟通形式 护患关系
当前许多医院的医护工作者都认识到医疗实践中与患者沟通是有益的必要的,但这种沟通必须是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沟通。
沟通是一个外来语,其一般译义有:通信、传达、传授、交易、联系,我国传播学界与公关学界共同的看法是,传播和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传递、交流和分享,沟通的内容是信息和观点,它们不是某一个实物,而是关于某一个事物,某一个过程的描述和结论,因而它们是抽象的。人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介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看法和态度传递给他人,由于媒介的多样性,沟通也就有多样性,因此,护士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递某种信息,传达着我们的感情和态度,这些恰恰是目前护患沟通中易于忽略的方面。
护士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患者护患沟通是护士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和谐的护患关系是良好的护士人际关系的核心并影响其他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习并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是护士的必修课,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用自身的良好情绪去影响患者,创造最佳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并协助护士共同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护患沟通中的另一种形式是有关技术方面交往,是指在实际护理措施的决定和实践中护士与患者的相互关系。从双方在沟通过程中采取主动还是被动的态度,将护患关系分成三种不同类型:①主动―被动型 护士是主动的,患者是被动的,患者只能服从护士,这种形式在心理上不是一种相互作用,而是建立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作用之上的。因此在患者意识丧失时较为适用,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志,而对于清醒的患者,这种关系却可以阻碍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摒弃了他们对护士的配合和监督作用,其主要特征是“给患者做治疗”。②引导―合作性 护士仍然是主动的,但患者也有一定的主动性。患者是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感觉的,他们会思考自己的疾病并产生各种疑问,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但由于许多患者缺乏医疗护理知识,不能对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结果有准确的把握。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只要解释清楚,他们会愿意很好地配合,这种形式更适用于急性患者和重患者,其主要特征是“护士指导患者做治疗”,使被作用的人主动起作用。③相互参与型 这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护患平等关系为基础,护士和患者都具有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的行为。护患的作用是双向的,护士能从患者那里得到主诉,听取患者对护士的合理意见,与患者一起商讨治疗计划。患者也可以从护士那里获得对自己疾病的认识,治疗护理内容及有效地继续治疗护理进程,加速疾病的康复。这种形式几乎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特别适用于慢性患者,反映了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是“积极协助患者治疗”。
以上三种护患关系,在其特定的条件都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患者的帮助不是单靠技术措施,更要注重心理、社会情感在治疗护理中的地位。比如“看一看”就非常重要,因为当你注视着患者时,你的眼睛就会向患者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
1 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1.1 护理患者的特殊性 感染科是各种传染患者集中收治的场所。由于疾病的传染性,患者对周围人群有一定的威胁,导致社会上一些人对传染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现象,甚至影响到传染患者的升学和就业。部分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等特点,并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等,预后不理想,治疗费用高。所有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都直接或间接造成患者产生自卑、忧虑、抑郁、恐惧、孤独、敏感多疑等心理。甚至护理工作中的正当防护也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猜疑或曲解,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重医轻护现象,使患者对护士缺乏信任感,严重影响沟通效果。
1.2 人力配置及环境因素
感染科大多设立于医院的偏僻角落或位置较远的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及工作环境较差,护理人员待遇低下,工作风险大。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感染科护理人员长期严重缺编。而近年来艾滋病和各种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使住院患者人数居高不下,更加重了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某些医院感染科的护患比甚至已达到1:10~1:12。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护士身心极度疲惫,影响护患有效沟通。
1.3 护士主观方面的因素
护患沟通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影响患者的真实感受,增进护士与患者的感情[1]。有些护士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意识不强,或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技术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够宽,对患者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等会导致患者和家属拒绝沟通。
1.4 患者家属方面的因素
部分患者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性及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还有个别患者家属把对社会医疗体制和医院规章制度的不满发泄到护士身上,稍有不满,便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从事“维权”活动,无形中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直接影响护患沟通的有效进行。
2 对策
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医院环境 医院应增加护士编制,加强感染科临床一线护士配置,改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护患的良好沟通。同时,医院应设法改善感染科病房的硬件设施,尽可能地营造好的住院环境,使患者住得舒适、安心,减少护患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使护患之间更好的沟通。
2.2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2.2.1 转变护理理念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模式,建立护患之间情感交融、诚信亲情的沟通机制。人文关怀在医学护理中的体现,是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和关注[2]。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患者和家属心理状态的支持和安慰,从而取得良好的护患沟通效果。
2.2.2 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培训 娴熟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技术过硬可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除具备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外,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传染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2.2.3 树立良好的形象 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仪表整洁端庄,举止得体,语言、动作、表情友善温馨。如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使用尊称,热情接待和介绍,处处体现关怀和体贴,把握说话的语调、语气、语速,使患者产生亲近感,从而为今后的沟通与交流奠定好基础。
2.3 掌握沟通原则和技巧
2.3.1 真诚关爱 真诚是护患沟通的必要条件。患者只有体验到了沟通者的真诚,才会向其表露和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2.3.2 原则不弃 所谓原则是指医护原则,包括各项制度与规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医护原则。患者毕竟不是医护人员,他们了解的医学知识有限,有时可能提出一些不符合制度、常规和规范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首先要理解他们,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为患者讲清楚,说明白,直到患者完全理解为止。禁止做出违反常规、不利于患者康复的任何承诺。
2.3.3 尊重患者隐私 因传染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大多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尤其是艾滋病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尊重。为患者保密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本条件。
2.3.4 运用共情技能 共情又称作同感、移情,也就是换位思考,是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共情可以使患者感到被接纳、理解和被尊重,有助于进一步的沟通。
2.3.5 认真倾听 倾听时要专注、耐心、冷静。设身处地的体验患者的内心世界,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患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以促进护患沟通。
2.3.6 使用恰当、合适的语言 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护士的诚恳、友善与好意,赢得对方的信任[3]。由于传染患者特殊的心理特点,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较为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尊重患者、言词恰当亲切。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工作环境以及不同疾病的患者,应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内容及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求恰到好处[4]。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情绪。感染科护士要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尽可能地化解影响护患沟通的各种不利因素,掌握传染患者的心理特点,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熟练运用护患沟通与交流的方式和技巧,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 葛学娣.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中国护理杂志,2004,1(11):699-700.
[2] 王俊杰.对中医护理人文特色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2-963.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护患沟通组,另一组为常规沟通组。结果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
显大于常规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产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
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改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提高了产妇的出院满意度。
【关键词】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
作者单位:221000徐州利国医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
患关系随之变得微妙复杂,这就使得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沟通即可清除误会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目前临床上80%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与患者沟
通不良或沟通障碍造成的,而其中以妇产科居多,现根据我院妇产科病区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实施护
患沟通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孕产妇收治和分娩方式情况:孕产妇100例,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孕周24~41周,平
均(371±232)周,分娩总数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患沟通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运用产科常规护理,不对其进行心理单独的护患沟通。护患沟通组除了进行产科常规护
理外,还产妇在入院时,产前,分娩,分娩后出院前进行护患沟通内容包括:入院教育,孕期的健康
教育,产前的健康教育,产时的健康指导,产后的健康教育,合理的饮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等。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健康资料宣教,倾听等方式。在产
妇出院前发放患者医院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单独完成。从患者对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责任
心,服务态度,围术期指导及总体评价进行调查分析。所有调查项目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产
妇对调查项目进行评定,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达到95%以上为满意,94%~85%为基本满意,小于84%为
不满意。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
表示,均数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
2结果
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显大于常规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护患沟通与常规沟通满意度调查统计
组别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患沟通组504280常规沟通组5036122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显大于常
规沟通组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的完善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对医疗
服务的期望值也日益提高。在临床护理中,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
医院诸多的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1]。护患关系的好坏对患者态度的取向和护理
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帮助患者获得或维持理想的健康状态。护患沟通是护士综合
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产科护士要掌握好交流沟通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征
和病情特点给予启发、开导和鼓励;良好的沟通是维系和谐护患关系的剂。护患沟通是护士做好心
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与
护患沟通障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护患沟通的学习与运用,督促、检查与落实,促进了护患间的
密切关系,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感情,取得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调动了患者参与护理计划制定与落实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2]。结果表明,护患沟通是增进
护患关系的桥梁,是联系护患关系的纽带,是促进整体护理工作开展的金钥匙,是打开护理服务通向患
者满意的大门,提高了产妇住院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护理品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4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以来,临床护理工作已不是单存的治疗活动就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临床护理沟通技巧,才能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品质。
1 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1.1 让病人主动表达 在整个会谈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鼓励病人自行选择话题来谈,倾听且引导病人诉说,切勿打断。借此提升病人的自尊,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1.2 少用说理的方式 在整个交谈中,护理人员最容易出的偏差是试图用说理来说服病人,或想就此纠正他的想法,反而阻碍了病人的吐露。应尽量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护理人员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
1.3 采用开放式的交流 护理人员在询问病人时,少用封闭式问句,如:“是”或“不是”的问法,而应使用开放式问句,如:“你认为呢?”以收集更详实、广泛的资料。互动中,给予立即反馈,以鼓励病人更多的表白。
1.4 了解沟通对象 护患沟通效果受病人身份、文化、职业、思想、性格、心情、处境等因素的影响。护士应根据病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
1.5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 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给予病人适当称呼,使之产生被尊重的感觉。由于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地区风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行为,护士与他们沟通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
2 护患沟通的技巧
2.1 善解人意的心态是提高护患沟通效果的前提 作为一名护士,能够感知、理解、同情患者,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医护人员要有接纳患者的意识,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观察患者的言行,要有同情心,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鉴于患者的社会职业、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各异,要使这些千差万别的人达到治疗康复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护理则是一项最精细的服务艺术。
2.3 态度真诚,言语和气亲切,做到心灵沟通 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医德外,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面对患者的种种渴望,最重要的是以诚待人。对待患者要平等,不能说谎话、讥笑、鄙视或华而不实、高高在上。护士的眼睛、手势等一切言行都表达内心活动,患者是很敏感的,在无声中就会与护士进行沟通。因此,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护士以真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合作与信任,才能达到与患者语言及心灵上的沟通,得到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才会使护患关系和谐。
2.4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选择适当的时间 环境因索对护患沟通的影响:①物理因素:如有噪音、光线不足、或环境杂乱、缺乏隐私条件等。②社会因素:周围有其他人,无法进行有效沟通。
因此,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时间都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重要因素,护士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时间节律的关系,选择最佳时机与患者沟通,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护理治疗过程中,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对疾病的态度,在适当的环境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2.5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患者的密切配合是护患沟通的基础,若得不到患者良好的配合,即使护士选择良好的时机,最终也孤掌难鸣、纸上谈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及自身性格特征对护患沟通影响是很大的,如性格内向、固执任性的患者沟通起来比较难,如何争取患者的主动,护理人员要做细致耐心的工作,必须与沟通对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使之主动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就是信任。
3 沟通的方式
3.1 语言沟通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符号,包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字。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交谈,它是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要求清晰、规范,使用礼貌用语。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美好的言语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3.2 非语言沟通 ①面带微笑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患者入院后第一面对的就是护士,真诚而自然的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缩短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②还要学会倾听如:目光平视患者,用点头、微笑等非语言信息表示你的理解和赞许。用心倾听,不仅表达对患者的关心,还表达了对话题的兴趣,以鼓励患者继续说下去。另外,为卧床患者按摩、翻身、擦身等,不仅使患者感到舒适、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是一种无声的安慰剂。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护患沟通组,另一组为常规沟通组。结果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
显大于常规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母乳喂养;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产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
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改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提高了产妇的出院满意度。
【关键词】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
作者单位:221000徐州利国医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
患关系随之变得微妙复杂,这就使得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沟通即可清除误会与冲突,也可促进和谐与亲密。目前临床上80%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与患者沟
通不良或沟通障碍造成的,而其中以妇产科居多,现根据我院妇产科病区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实施护
患沟通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孕产妇收治和分娩方式情况:孕产妇100例,年龄20~35岁,平均28岁,孕周24~41周,平
均(371±232)周,分娩总数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患沟通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运用产科常规护理,不对其进行心理单独的护患沟通。护患沟通组除了进行产科常规护
理外,还产妇在入院时,产前,分娩,分娩后出院前进行护患沟通内容包括:入院教育,孕期的健康
教育,产前的健康教育,产时的健康指导,产后的健康教育,合理的饮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出院时的健康指导等。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健康资料宣教,倾听等方式。在产
妇出院前发放患者医院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单独完成。从患者对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责任
心,服务态度,围术期指导及总体评价进行调查分析。所有调查项目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产
妇对调查项目进行评定,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达到95%以上为满意,94%~85%为基本满意,小于84%为
不满意。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
表示,均数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
2结果
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显大于常规沟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护患沟通与常规沟通满意度调查统计
组别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患沟通组504280常规沟通组5036122护患沟通组的出院满意度明显大于常
规沟通组具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的完善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对医疗
服务的期望值也日益提高。在临床护理中,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
医院诸多的人际关系中,护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1]。护患关系的好坏对患者态度的取向和护理
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帮助患者获得或维持理想的健康状态。护患沟通是护士综合
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产科护士要掌握好交流沟通的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征
和病情特点给予启发、开导和鼓励;良好的沟通是维系和谐护患关系的剂。护患沟通是护士做好心
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与
护患沟通障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护患沟通的学习与运用,督促、检查与落实,促进了护患间的
密切关系,增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感情,取得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调动了患者参与护理计划制定与落实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2]。结果表明,护患沟通是增进
护患关系的桥梁,是联系护患关系的纽带,是促进整体护理工作开展的金钥匙,是打开护理服务通向患
者满意的大门,提高了产妇住院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护患关系 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1-01
沟通是一项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的活动;通过沟通,人们可以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联系,社会也可以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各种关系。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过程就是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技巧及能力。护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得到增强。[1]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始终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护患关系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自身价值认同的不断升华,人们开始慢慢关注优质服务在护患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最广、关系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质量对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保证患者得到细致全面的了解和检查、提高医疗质量及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护患之间沟通交流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关键和必然途径。
从以下几点提高沟通技巧从而促进护患关系:
(1)在护患者关系中护士应胜任的角色:①母爱的替代者:护理人员应像母亲关爱、照顾自已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一位病人。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为其提供各种护理照顾,如呼吸、饮食、排泄、休息、活动、个人卫生以及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②安慰者:当病人有疑难时,护士应给予解答。必要时给予安慰性语言,其力量比任何时侯都显得生动、有力,容易在护患间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克服暂时情的困难,树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与治疗。对于病人的抱怨唠叨要不厌其烦,认真倾听,耐心解答。③沟通者:护士要以无尽的爱心、高度的热情、友善的态度,运用巧妙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协调好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种关系。④教育者:根据病人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疾病类型及接受程度,为病人及病人家属,或解答预防、治疗等问题。
(2)协调护患关系的沟通方式:语言是护理实践中护士与患者进行交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2]在与病人交往时,应学会多用敬语、谦语等礼貌用语,称呼病人时应根据其年龄、职业的不同去称呼。护士应根据自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解答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表达给病人。对无法与护士语言交流的残障人士,运用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除语言信息外的其他沟通方式,包括表情、手势、眼神、触摸、姿势、时间、空间等交流传达信息,是语言沟通的自然流露和重要补充,能使沟通信息的含义更明确、更圆满。
(3)与病人接触过程中,护士首先应该衣着整洁,举止端庄稳重表现出良好的态度,热情、主动的以微笑接待来院就诊的病人,给人以能够接触的印象,向病人敞开心胸,让患者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在病人遇到困难时,护士应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病人和疾病,并继续协同护士共同稳定患者的情绪,使病人能安心。病人会非常感激,就容易建立和谐的关系。
小结: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是与护理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医疗、护理等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善于运用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协调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使自已有良好的人际氛围。通过护患沟通,使病人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适感、病人角色适应及护患关系等方面明显增强。
护患关系这一特殊的人际关系,护士应该充分发挥自已主动性和主导性的优势,引导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既完成了工作职责,又有利于自已工作的开展和患者的康复,有利于双方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医院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护理人员存在一些观念问题,且与患者缺少有效沟通,同时缺乏临床护理的实际经验。科学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护士长首先要加强自我管理,然后加强护理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护理人员要有先进的服务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人为本就是其服务的核心理念,而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护理,而是把患者定位为整个护理过程的服务中心。探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总结分析我科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掌握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有效提高妇科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
沟通;技巧;优质护理;妇科
0引言
妇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涉及患者隐私多,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患者,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景,面对这种特殊情况,正确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医疗护理计划,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妇科优质护理水平可产生较好效果。现将护患沟通技巧在妇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沟通技巧
1.1语言沟通。护患之间主要交流沟通方式为谈话。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态度和蔼禁止使用粗鲁的语言往意说话时的态度、方式、语调和语音,努力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谈话技巧。如果患者新入院护士应该详细热情的进行入院宣讲,包括环境、规章制度,主治医生、护士介绍等;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根据疾病在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讲解疾病的一些知识,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告之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介绍康复要点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这一系列的护患沟通具体内容需要护士用语言去完成,达到提高护理整体质量、加速患者康复进程的目的。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及心理特征有效施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护理给予患者的已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和生理上需求,而是心理和个性的满足。根据患者的个性采取不同方式的沟通,对精力充沛、感情和语言丰富的“兴奋型”患者,注意谈话在平静气氛中进行;对做事缺乏果断的`安静型”患者,谈话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措辞婉转;与年轻患者交谈要注意避免教训性的生硬的语言,以免引起反感;与老年患者交谈时应使用尊重、关心、体贴的语言,并辅以积极有效的倾听,增强交流效果。护士应有宽容、谅解与忍让的美德。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因此护士不能随便说不负责任的话。无论遇到怎样的境况,都不能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而应从体贴、关心入手,耐心说服、劝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
1.2非语言沟通。非语言类的沟通是用人体语言去当作载体,也就是说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距离等来进行信息交流。非语言沟通能够有利辅助有声语言的沟通,因为其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所以比单纯的语言更加具有感染力。部分人员甚至觉得非语言交流要比语言性沟通更重要。仪表举止。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重大的作用。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疑虑,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因此,护士的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良好的服务态度等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妇科患者及家属来到医院都存在I臼清紧张、情绪焦虑,护士接诊时要主动起身迎接,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形体语言。触摸是人类情感表露方式之一,也是护患沟通的一种积极方式。有时对患者的关心和体贴,可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为鼓励和安慰患者,护士可以采取轻轻触摸,使不安稳的患者安静下来,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有加强沟通的作用。特别对听力和视力不佳的患者,可加强沟通效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翻身、叩背、按摩,患者可产生亲切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搀扶、对咳嗽多的患者轻轻拍背,帮助其排痰,在寒冷的冬天,帮患者掖一下被角,对重症患者或手术患者做洗脸、梳头生活护理等都是无声的关心呵护。
1.3健康教育形式的沟通。多形式的健康宣传是进一步完善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利用病区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健康宣传形式晋及妇科主要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更深的了解。利用“患者意见征求簿”,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改进护理工作,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1.4其它形式的沟通。妇科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科室,妇科患者往往有或大或小的心理压力。为了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宣传资料的沟通是完善护患沟通的有效手段。
2结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也要不断进步、提高和创新。虽然在全面、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水平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妇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本领和技术操作水平,提高心理素质、坚持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高效分配时间、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需要护理人员切身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注重细节,以人为本,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高鸿雁.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体会[].航空航夭医学杂志,2011,3:38.
[2]侯丽.加强护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预防医疗纠纷U].中华全科医学201OJ(2)门14一116.
关键词:儿科;护患沟通;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儿科尤其突出,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环境嘈杂及人群复杂、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护士的工作量大,如果在工作中护患双方沟通不畅,往往导致患儿家长与护士发生矛盾,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沟通技巧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护患沟通是患者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相关因素,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为实施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笔者在此对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现总结如下:
1护患沟通的特征
1.1专业性强 沟通中涉及的医学知识,对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
1.2特殊信息内容的沟通 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对医学知识的两级偏差,容易引起误解。
1.3多渠道、范围广的沟通 沟通的方式很多,不局于文字或语言。
1.4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所进行沟通 医学专业是特殊的行业,需要运用医学,人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1.5具有一定道德和法律意义的沟通 沟通的内容必须是实事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超越于道德或凌驾于的法律之上。
1.6以患者为中心
2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2.1缩短护患间的心理差距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真诚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2.2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良好的沟通可提高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3防范医患纠纷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使护士和患者之间更好的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减少纠纷。
3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3.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患儿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发挥主观作用,他们不能准确叙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只能被动接受治疗护理。
3.2患儿家长方面 有的家长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他们"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的心理非常突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求护士操作一次到位,不能有任何差池,一旦发现不满的地方,即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维权活动。
3.3医院方面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缺编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一般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4:1,事实上,很多医院的床护比根本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儿科疾病季节性强,护理人员不足,而且护士承担了很多非护理行的工作,护士每天忙于应付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却少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时间,一旦缺乏理解,将极易产生矛盾。
3.4特殊的环境 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常年处在嘈杂的环境中,身心都承受极大的压力,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期持续的高强度的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甚至导致身心疾病[2]。
3.5护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 面对儿科特殊的服务群体,需要有广阔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是随着80、90后招聘护士的增多,此类人员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工作中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与患者沟通中不能正确运用医学知识,操作基本功不扎实,常常敷衍、搪塞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低,造成前脚走,后脚液体肿的情况,在服务失败后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家属的谅解,这样极易导致患儿家属的反感和不满而引发医疗纠纷。
4应对策略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通过增加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的配置,科室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高峰时段增加人力,缓解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4.2加强护士工作做责任心 上班期间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3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护士不仅要加强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学习,针对沟通对象的地位、文化差异、情绪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沟通时,运用好倾听、介绍技巧,掌握好语言艺术,适当用幽默语言来缓解护患之间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双方沟通。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学会使用体态语言,以热情的微笑、慈善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和端庄稳重的仪表来迎接每一位患儿,使家长在陪诊过程中,从护士身上获取信任感、亲切感,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促进护理质量。工作中,经求患者的意见,当发现患者对治疗不满时或指责护理工作时,解释要耐心,态度要诚恳,沟通后,要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4.4提高专业技能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为独生子女陪护较多,个别患儿家长自身素质较差,看不起护士,对护士工作非常挑剔。因此,作为儿科护士,要心胸开阔,冷静谨慎,处变不惊。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从容面对各压力。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提高专业技能,在进行操作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抢救和应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做到有条不紊,既使患儿家长有安全感,取得信任,又能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4.5增强自身修养 良好的个性特征、涵养、礼貌,整洁的外表,端庄优雅的举止,亲切温和的语言,都是无形的魅力,影响着有形的沟通。
4.6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因此医院通过改善医院的硬件,为患儿提供人性化的设施,如在医院的走廊、病房的墙壁上张贴儿童卡通画,在医院的宣教室或输液大厅播放孩子喜爱的动画片等来消除孩子的陌生、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通过体现就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患儿、尊重和理解家属,重视他们的感受。
总之,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矛盾,只有把握好各种不同的沟通契机,掌握好沟通技巧,才能提升工作品质,使护理成为科学和艺术。
参考文献:
【摘要】:探讨护理人员与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建通技巧。对儿科门急诊患儿及家长心理特征的分析,根据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关健词】:护士患儿家长心理特征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种能力、也是现代医患关系的奠基石。就目前医院的情况来说医患沟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文献报道80%的医疗纠纷与服务态度和医患沟通不当有关[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观有了新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服务理念也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儿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2]。现根据门急诊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沟通技巧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门急诊患儿的常见心理特征
1.1陌生恐惧感:门急诊患儿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对环境的不熟悉、对就诊程序的不了解、对医生护士的专业水平持怀凝抵触的态度、加上对患儿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都产生强烈的陌生恐惧心理。
1.2焦虑烦燥感:由于就诊的程序及医院科室的细化,做各项检查时需要家长带着患儿在不同科室之间往返排队等待,加之对患儿的担心以及患儿因生病不舒服而哭闹不休,门诊就诊环境的嘈杂都易使患儿及家长产生焦虑烦燥感。
1.3患儿家长对诊断治疗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以及独二代的出生患儿在家庭中成了祖孙三代的生活重心.,一位患儿生病全家倾巢而出赶往医院。每位家长都迫切希望"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对医生的诊断要求及时准确立马见效,对护士打针输液更是要"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希望一次就明确诊断。
1.4怀凝心理:由于迎近几年来社会及医院各方面的原因医务人员在社会公众面前信任度下降,因而造成患儿及家长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及护理服务产生疑虑不信任。
2有效的沟通技巧
2.1语言交流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2.1.1礼貌亲切的迎接性语言:"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见到患儿及家长进入科室,候诊护士应主动迎上前用得体的称呼接过病历初步预检分诊、测量体温、按排就坐候诊,并亲切告之请稍等,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恐惧陌生心理,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好感。
2.1.2当患儿诊断完毕时候诊护士应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及时耐心地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交费、如何联系检查或住院科室等。如需门诊输液的患儿、与同事做交接及时给患儿做皮试等。在此过程中与患儿及家长之间语言互动取得患儿及家长的认同。
2.1.3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采用得体的称呼、恰旦的交流方式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如对年龄大的家长可称呼大伯、大爷、奶奶、大妈等,对患儿则可称呼小宝贝、小帅哥等。与年龄稍大的患儿交流多用夸状性、鼓励性语言。如对小女子孩可以说“哟、今天你真漂亮!小蝴蝶结好美噢!来阿姨看看小手好不好?”对男孩子则可以说“小帅哥今天好勇敢!我要告诉其它小朋友你是最勇敢的”等等,取得患儿的配合。与家长交流则多用安慰性语言,如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尽快给宝宝治疗的、这病会有好转的等等,取得家长的认同。
2.2注意非语言交流枝技巧的配合:
儿科门急诊护士在给患儿冶疗与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配合使交流更加通畅有效。
如面对患儿时应面带微笑、不时抚摸患儿的头部或身体、拉拉小手等,用肢体语言传递给患儿我很喜欢你的信息,消除患儿的恐惧感。面对家长应采用顷听家长的诉说,并配合顷诉内容采取或同情或微笑的表情与眼神以及一些简单语气词,如“哦是吗?真的咳喘很励害啊!”“不用担心啦!听医生的吧”向家长传递我与您一样为你的宝贝担心的信息。在治疗与护理中用过硬的专业技术为患儿服务进一步取得家长的信任。
3护理体会:
门诊就诊及治疗的患儿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短暂、受就诊环境、排队候诊时间、以及焦虑、烦燥、担心等心理的影响易与门诊医护人员发生医患纠纷及投诉事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针对门诊患儿及家长的普通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迅速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陌生、恐惧、烦燥、焦虑感,及时用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为患儿服务,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糸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促进患儿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总之,护士在新的医学模式中学会运用一些护患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糸、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素萍:沟通艺术与构建和谐护患关糸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8.40(1)65-66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心肌梗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62-02
心内科重症监护病室房(CCU)是主要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和其它各种严重心脏病患者,对患者实施集中的连续的强化的监测、救治和护理的场所。由于C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复杂,为了保证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防止交叉感染,因此谢绝家属陪护,严格探视制度,这些可能造成患者强烈的心理反应。如不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现将CCU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谈以下几点体会。
1CCU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
1.1焦虑
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影响以及生活上的不便,使患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加之住院离开家人,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多种疾病的环境中,尤其听到或看到与自己所患相同疾病而又处在危重状态的患者时,就更焦虑和悲观。
入院后患者往往要进行自身的角色转换,即使是领导干部,他们一旦住进医院,就必须进行自我意识行为的转变,须遵循医护人员所要求的各项诊疗活动,这些在患者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疑惑。 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及愈后的不了解,对手术存有疑惑,医学术语听不懂造成护患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患者信息缺乏,加重了患者焦虑情绪。
1.2恐惧、紧张
瞬间袭来的疾病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而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死后,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发病时患者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感,如持续性胸痛、濒死感、恶心呕吐[1],加之对疾病本身缺乏了解的影响,因此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恐惧和紧张会致情绪激动和睡眠不佳,加重病情,不利疾病恢复。
1.3孤独感和抑郁感
患者更换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与外界隔离,家属不能陪同,医务人员与之交流甚少,加之病房中各种监护仪器发出的声音干扰,听到或看到与自己所患疾病相同且处于危重状态的患者时。让其触景生情,产生孤独感和抑郁感。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往往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和监护上,而忽略与患者的交流,加之CCU病房一般要求24小时照明,各种灯光和各种仪器警报声的影响,造成了患者听觉上和视觉上的负担,导致患者出现脾气暴躁和失眠等。
除上述心理特征外,不同年龄、不同经历、职业、性别、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心理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要在掌握患者基本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了解其个性心理活动,做好心里护理,这是良好的护患沟通的前提条件[4]。
2影响CCU患者护患沟通的因素
2.1CCU护患交流特点
首先具有交流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的特点:进入CCU患者往往是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希望得到及时治疗,并急于想知道治疗的过程。这些特点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提供优良服务,而且还要及时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态,并与患者进行语言和心理的沟通,使他们充分信任医护人员,并树立对医护人员的信心,消除自身的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护患双方角色不明是影响护患沟通及其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护患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如对各自的角色期望不一致,就会导致双方在对对方行为上理解产生偏差,认为对方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从而引起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不满足感,产生分歧,进而影响护患关系,影响护患沟通的效果。
2.2限制探视及医疗环境
对于现在重症监护病房实行限制式的探视制度,虽有利于患者的休息,病房的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并可减少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因家属的不理解或不满引致的医疗纠纷等,然而,患者及家属均表达有探视及陪伴患者的要求,同时这可影响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三者之间的护患关系。CCU病房的结构,人员配置和仪器都不用同于普通病房,首次CCU的患者,家属不能陪在身边, 由于疾病的原因,往往会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盐酸哌替啶等,这些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由于医务人员的询问病史和记录,会涉及一些患者的隐私,使患者产生抗拒,担心自己的隐私泄露。从而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特别留意,只要讨论有关患者病情,都会很关注,同时要告诉患者家属注意对患者进行保密,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
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掌握沟通方式,产生护患信任
只有护患双方相互信任,才有良好的沟通基础。护士在患者入院初第一次见面,就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因为首印效应的作用是明显存在着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交往的过程。这种初次获得的印象往往是今后交往的依据。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双方感受最深的就是情绪效应的影响,而情绪的效应体现在双方的喜怒哀乐。所以,在与患者交往的过程中,要注重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形成,护士更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态度和蔼可亲,才能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掌握好护患沟通的方式:主要分语言流和非语言流。语言流是指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交流;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进行语言流时,要讲究礼貌,首先要给患者恰当的称谓,称呼患者时可用姓名、头衔或职业称呼,如张爷爷、李经理等,最好不要用床号代替姓名,不可高声叫喊,不乱呼患者姓名等。做到言语通俗易懂,尽量少使用医学术语。非语言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气、语调以及手势、眼神和外观。根据不同的患者、环境,灵活运用微笑、关注、沉默等非语言流方式,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3.3重视语言沟通:语言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是护患交流的桥梁,看准时机对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导性的言语,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为清醒患者做任何护理前,都要与患者沟通并取得其良好的配合,并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与患者正式的交谈,可一边操作,一边交谈,这样既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能了解病情,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格、职业,选择有针对性的谈话方式和内容。护理人员尽量避免毫无表情,最好面带微笑的向患者做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今天早晨我给您换床单,现在您需要我为您做什么,不必客气。”下班时要最好嘱咐患者,并说明什么时间再来,下一班的护士很快对患者自我介绍,让患者知道其是可以依赖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加强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 ,重视语言沟通,增强患者信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根据不同文化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差异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用患者易懂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谈。对某些素质较差的患者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心平气和的解释,安慰体谅,不能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以实际行动来感召他们,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护士在打针、发药、巡视病房时,要多与患者交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解释,引导他们认识疾病,使他们明白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目的,减少护患矛盾;告诉患者你在作什么,说明某些操作可能引起的不适,要求患者合作。在不适不能耐受时告诉你,使他感到为他进行治疗或护理时,要有一些控制。 不要将患者长期隔离,护理人员应经常进行巡视和谈话。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使患者经常变换不偷快的心境,就会帮助患者解除大量精神上的痛苦。
3.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生活上多关心,从病情上多解释,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述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给患者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使患者摆脱恶劣的心境[8]。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专注,态度和蔼、亲切,交谈内容简单明了,解除患者的顾虑,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患者的心理效应和用药的自觉性和顺应性[9]。在患者面前表现大方得体,耐心细致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患者对病症的恐惧和焦虑,赢得患者的信赖,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10]。
3.5 健康宣教
由于入院初期,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急于想知道治疗的过程,心理负担重。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时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还可以使患者消除由于对病情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有效的配合治疗。新加坡医院[11]要求病区专职人员在1 小时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予以初步的疾病知识宣教,稳定患者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做好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让其感觉到温暖和安慰。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语言要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3.6护理业务学习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是有效心理疏导的保证。加强护士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交谈沟通技巧。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影响和鼓励患者,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有压力,使患者感到家庭温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2]。此外,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患病者除生理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心理原因,故与患者心理沟通十分重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光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是不够的,心理医生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准确运用疏导的技巧,离不开心理学及专业知识。为此,护士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7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
家属亲友热情的关怀、体贴的抚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动态。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家属在一定的时间到病房去陪同,利用情感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若家属于重症监护病房探视患者前,先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给予相关的讯息,使家属以轻松平静的心态探视患者,而不会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情绪波动,从而减少对患者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能在患者心理上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刘洋.4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8月第5卷第22期.
[2]孙景芹.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初探[J].黑龙江医学,2001,25(4):293.
[3]袁明云,孙贵荣.重度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794.
[4]秦群霞,张小棉,辛芳琴.对住院皮肤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2):124.
[5]寇丽洁,李琳,王艳霞.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1,25(7):529.
[7]刘永英.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5,15(7):391-393.
[8]田金花,孙丽萍,张云霞.术前焦虑与心理护理[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4):92.
[9]江炜.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45-149.
[10]黄飘.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9-71.
[11]杨芳.新加坡医院住院患者的健康宣教[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42.
[12]江才宇.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无效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5(8):57.
关键词 内科护理;护患沟通;沟通模式
1 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内科护理前和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此环节获取重要的诊断信息,进而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的护理计划和可行性方案。内科患者往往具有恐惧、疑虑、自闭、期望值过高等心理特征,这些负性心理会对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中通过一定程度的降压疏导,打消患者的顾虑,让其用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有效沟通还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搭建起和谐、稳定的护患平台。
2 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在内科护理中,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主体因素、护士主体因素、医院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每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护患沟通的质量。通过对本院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反映出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2.1内科护理沟通问题调查
2.1.1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1-3至2012-3间120例内科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常见沟通障碍原因,内容涉及护理人员态度、技术及患者自身原因等方面。
2.2.2结果分析
问卷涉及患者120例,问卷发放120份,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97%,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护患沟通中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构成(表1)。
3 构建护患沟通模式的策略分析
经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障碍因素的分布情况,这其中既有护理人员因素,也有患者因素、既有医院因素,也有其他社会因素。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构建护患沟通模式的策略:
3.1提高沟通修养
经调查分析,因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造成沟通障碍的比例高达65%,护理人员对护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意识也不强,甚至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因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沟通的必备条件,身为医护人员要牢牢铭记“以人为本”的职业理念,把护理工作当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医院在树立沟通修养方面也要加大教育力度,重视培训工作,阶段性的举行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座谈会,还要树立楷模典型,把护理队伍打造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团队。除此之外,护理工作者还要不断丰富人文学科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3.2把握沟通时间
沟通时间的掌控在内科护理中尤为重要,一方面是患者入院前的沟通,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前通过有效的沟通打消掉患者刚入院的陌生感,既节省了护理人员的时间,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给彼此创造了良好的护患平台;另一方面是患者入院时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以人为本,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在沟通中主动拉近和病人的距离,不排斥、不嫌弃,用敬业的精神和及时的沟通温暖患者,促进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当然,沟通不仅是入院前和入院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出院后的必修课,护理人员应按照一定程序做必要的回访,访问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及时做好沟通记录。
3.3明确沟通内容
护理方案的确定是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最为重要的内容,确定了护理方案就可以实施具体的护理活动了,诊断措施、辅助检查等内容都要在护理方案中确定。进入到护理程序以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应更加明晰、具体,这其中包括护理的实施步骤、病人的辅助配合、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的用药须知等。护患的沟通模式初步建立起来以后,患者就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操作,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进而能够更快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另外,护理人员在病人进行风险性诊疗签字前也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好及时的沟通,明确告知其风险所在,讲清楚诊疗的每一个步骤,不遗漏环节,让患者心中有数。
3.4选择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的选用会提高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效率,在语言沟通当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和患者交谈,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戒骄戒躁,用真诚的沟通拉近和患者的距离。由于是主动交流,护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及病情发展动态等,既能及时跟踪病情又能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所以,语言沟通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积极了解患者的过程。另外,在语言沟通之外要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必要的配合,“仪态、动作、表情、触摸”都是非语言沟通的常见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可以及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判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语言沟通方式和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交叉使用势必会促进护患沟通模式的构建。
3.5做好沟通记录
护患沟通从始至终都要做好沟通记录,从入院前的沟通记录到患者出院后的回访记录,每一步都会对护理工作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护患沟通记录的内容涵盖了时间、地点、内容等事宜,必要时应让患者及家属进行签字确认。
【关键词】 护患;纠纷;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法律知识逐步提高,个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患者对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因素,部分患者对医护工作存在一种戒备心理;部分疾病在诊治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不可预见性,导致病人的不理解甚至情绪激动,因而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下面仅就护患纠纷进行初步探讨。
1 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
1.1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服务对象是人,各部门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并约束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确保我们能依法依章、有效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而个别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对各部门规章视而不见,工作马虎。如“三查七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导致差错事故发生,引发护患纠纷。
1.2 服务意识不强 工作不积极主动,语言生硬、服务态度差,对患者缺乏同情心,护患沟通不到位。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其内容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同时包括对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多方面;如果对病人不闻不问,言语生硬、态度不好,解释病情不合理、不到位,导致患者和家属的反感,常易引发护患纠纷。
1.3 工作方法欠妥当、责任心不强 护理工作艰辛和琐碎,工作中要理清头绪,统筹安排,戒骄戒躁,做到忙而不乱;对病人及家属的疑问,要耐心、热情,不要以不屑一顾的神情对待;对个别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应及时解释原因,以避免引起家属的怀疑、反感和不满,引起投诉和纠纷。
1.4 业务技能欠缺 少数护理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欠缺,技术不过硬,操作不熟练,做事凭经验、凭印象,造成用错药、记错量;抢救、治疗达不到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引发不满和医疗纠纷。
1.5 患方的期望值与疗效反差大 患者的经济花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疗效时,患者及家属的心态不平衡,这时的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另外患者维权、法律意识的提高,对社会上一些事情和问题的不理解、心理上的不平衡等,都有可能转嫁到护患关系上来。
2 规避护患纠纷的措施和办法
2.1 增强服务意识,端正行为规范 尊重、关心患者,任何生命个体在人格上没有差别[1]。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同情、关心、照料患者,合理运用我们的技术知识,尽全力护理患者,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不歧视任何患者,公正的看待患者平等、合理的医疗权利,不因患者经济能力、地位、信仰等的差异而在服务上有所不同,让患者了解和参与医护工作的有关过程,承认和维护患者合理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2.2 提高职业修养 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待患者既要有职业情感,又要有护士的理智,切忌把不良情绪带给患者,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激化护患矛盾。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要求、不满,应积极主动予以解决,而不能轻视敷衍,更不能生硬地回绝。在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看作是需要帮助的朋友,以礼相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3 塑造良好个性气质 在道德意识的约束下,加强优良品质的培养,护士应培养心灵、胸怀、个性真实、纯净、自然、质朴之美,感悟生命、精神饱满、生机勃勃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内涵,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号召力等人格魅力特征。对患者诚恳、正直、热情、有礼、乐于助人等性格特征,对工作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机智、果断、沉着冷静、作风严谨;对自己来说则是开朗稳重、自尊大方、自爱自强。
2.4 提高业务技能 由于患者对疾病专业知识的缺乏,来医院就诊迫切地想到有关病情的用药、治疗、预后和就诊医生的业务水平等。若护士的理论知识不够丰富,操作技能不够娴熟,专业技术不够精湛,对患者的疑问解释不够准确,便易产生矛盾。熟练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要求每个护士技术操作必须娴熟,选择穿刺部位要准确。如果碰到难度较大的穿刺,应请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以减少护患矛盾发生。
2.5 优化知识结构:熟悉专业知识,提供正确的沟通信息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还必须深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才能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正确、科学的回答,取得患者信任。因此护士对门诊常见病的基本症状、各种疾病的治疗、检查结果的正常值、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均应该有所了解。通过不定期的理论业务学习和理论笔试及朝会提问,使每个护士的专业知识有所提高,沟通中能提供正确的信息。
3 小结
总之,我们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真诚、热情的态度投入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进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护理质量和护患沟通,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巧妙化解护患之间的纠纷,给患者一个和谐、舒适的诊疗环境,使他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康复。
关键词:护患沟通;脑外科;护患纠纷;护理实施要点
脑外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它收治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大多数患者是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差,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大小便不能自主,不配合护理工作等[1]。我院为提高脑外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讨护患沟通的实施要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45±5.5)岁;学历:小学7例,初中15例,高中及大专12例,大学及以上6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为19~75岁,平均年龄(46±4.5)岁;学历:小学5例,初中16例,高中及大专12例,大学及以上7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患沟通实施要点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实施护患沟通要点:①加强非语言性沟通:非语言性沟通是指护理人员在手势、动作、表情、眼神、穿着等方面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如果护理人员经常通过眼神、动作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么患者的情绪也会因此而出现波动,表现为生气、愤怒等[2]。对此,护理人员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②加强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引导患者将影响他们情绪的事情说出来,从而达到释放不良情绪的目的。同时,护理人员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③加强心理暗示: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一些患者因心理状态、性格等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打开心扉,不愿与护理人员交流沟通。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加以观察与了解,之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心理暗示。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给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的方式,向患者传递“我能够治愈”的信息,从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信心[4]。
1.3评价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评估,使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根据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2.2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3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根据调查结果,观察组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有8例发生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3 讨论
受病情的影响,脑外科患者的情绪非常容易波动,进而影响护理与治疗的进行,严重的则会引发护患矛盾纠纷[5]。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没有采纳护患沟通实施要点的对照组高,而护患纠纷发生率及不良情绪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说明脑外科护理工作中采纳护患沟通实施要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护患沟通的实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沟通技巧:无论是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还是心理暗示,在技巧上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通过实践经验不断学习与总结沟通技巧,尽量让患者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6];②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护患矛盾纠纷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所引起的,比如在患者面前言行失当等,因而,护理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只有这样,护患之间的沟通才有坚实的基础;③护理人员要提高处理纠纷的能力。当护患因沟通问题而产生矛盾时,护理人员要及时阻止事件扩大。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就受到考验。对此,处在事件过程中的护理人员要控制自己,不将生活情绪带入工作中,同时还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体贴、理解患者。
综上所述,在脑外科护理中采纳护患沟通的实施要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蒋鸿鹦.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464-465.
[2]王雪梅,万海霞.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03:119-120.
[3]张华,刘婷婷.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6:99-100.
[4]李俐霞.浅谈护患沟通[J].吉林医学,2012,23:216-217.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以一个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摆设及与他人的空间距离为载体进行的信息传递。在使用非语言沟通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是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它可以极大地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有利于获得其尊重和信任。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既可表达和传递情感,也可以通过目光显示个性的某些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保持话语同步,思路一致。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护士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痛苦的同情以及同时认真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可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给其带来良好的心境。
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睦可亲的态度、以及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疑虑,给其以心理上的抚慰。
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人体触摸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证实,触摸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医疗效果。适当的触摸可以使心神不安的患者平静下来,并有加强沟通的作用。
语言沟通
护患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交谈,交谈时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修养的患者选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对精力充沛、感情、语言、动作强烈迅速的患者,注意使谈话在平静气氛中进行;对性格固执、处事优柔寡断的患者,谈话则要耐心,循循善诱,措辞委婉;对年轻人交谈时要注意避免使用教训的语言,以免引起反感;与小儿患者交谈时,应采用鼓励、赞扬的语言;而对老人,则宜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儿女情怀来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产生信赖和亲切感,增加交流效果。
运用超词语性的提示类语言和辅助语言:超语词指说话时所采用的语调、语气、声音强弱、节奏快慢等。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声音的效果加强自己所表达内容的意义和情感。做解释、指导时,应尽量保持语气平静,采用中等语速,这样可给患者以稳重、自信、可靠的感觉。做情感反应和情感表达时,应有与内容相吻合一致的情感语气,如用轻缓、平稳的语调说“你真聪明”,表达了对对方的称赞和敬意;如果语速较快、声调较快地说“你真聪明”,则无疑有讥讽对方之嫌,从而导致患者心理上产生紧张感,而不利于彼此之间的沟通。
心理暗示
暗示是语言、寓意所创造出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效果,是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都可能借鉴暗示来帮助护患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比如,看到患者精神状况比较好,就暗示说:“看到你气色越来越好,说明现在的治疗方法很有效果。”对比较固执地挑选、指定医生治病的患者则可说:“别看某某医生挺年轻的,可他治疗你这种病还真有不少经验。”给患者送药时则可有意识地说:“大家都反映说这种药疗效不错,您吃了也一定会见效。”
护士在护患沟通中,要学会运用暗示的积极效应来影响患者,从而使其不正常的身心紊乱恢复正常,并有助于临床护理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其他形式的沟通
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比如可在病区的一角利用板报的形式建立起“健康园地”,向患者宣传健康保健知识,病室内则可设置流动的宣传板,对有些特殊检查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讲解,图案力求生动,色彩搭配上注意视觉效果,愉悦患者的感官,使他们对自己的就医环境产生心理的满足。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高超的护理操作水平展示则可显著赢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