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下乡;农村群众文化;文化传播

一、送文化下乡的现状综述

“送文化下乡”就是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形式向广大的农民群众传播丰富的文化教育,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陶冶民众情操,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主要内容体现为送图书、报刊下乡;建立农家书屋;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春联下乡等一系列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送文化下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文化政策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出现是由于农村需要高档次、高质量的文化享受的基础决定的。早在1938年,柯仲平就在其发表的《文化下乡去的一个实际问题》中探讨了“文化如何下乡”这一重要问题。[1]1963年我国就组织了第一批“农村文化工作队”支援农业,为加强城乡文化联系,把社会主义文化艺术输送到农村去。梗风在1964年的《送社会主义新文化下乡,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胜利完成工作任务归来》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送“文化下乡”不仅能够鼓舞农民的政治和劳动热情,有助于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农业建设工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艺术工作者深入了解农村,为艺术创作提供思想源泉。1995年,等八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下乡活动。此后,“送文化下乡”的相关工作逐渐成为每年各级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被沿袭下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来,更是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加以实施。[1]

二、“送文化下乡”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提升乡村生活品位

文化是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这些文学、艺术能够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现阶段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富裕的农村,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品位,而“送文化下乡”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种需求。例如,每年的传统节日,南昌县文化机构在各乡镇举办的“歌舞活动”“送戏下乡”“送春联下乡”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在这些“送文化下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民众享受文化活动的热情,提升民众对歌舞的喜爱和鉴赏力,也促进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让大中城市的文化魅力在农村群众欣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提高乡村生活的品位。

(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目前,虽然我国农村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甚至有些可以和城市媲美。但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明显低于城市,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处境困难,城乡文化差距显著。“送文化下乡”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把城市先进的思想文化带入农村,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如好的戏曲演出给他们带来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高科技含量的图书引导农民科学养殖;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改善农民枯燥的田间生活。“送文化下乡”着重体现为“送下去”,把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文化向精神文化相对薄弱的乡村进行传播,把大中城市的文化以文化公益活动的方式送到百姓的家门口。与此同时,这些艺术表演团体通过演出接触当地本土文化,在节目中吸收这些传统文化来提升表演内涵,迎合群众文化需求。因为“文化的续延必须建构一个顺畅的乡村与城市文化‘互哺’机制,树立农村新型社区共同体的文化自信与独特品格,建立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共融的文化圈。”[2]城乡文化在“送下去”和“吸进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不断碰撞、融合。

(三)提供文化活动平台

虽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在的中国农村描述有点不实,但是大部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城市,迷信思想、不良的赌博嗜好确实比比皆是。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提高群众审美情操,同时激活群众情感的活动平台来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的修养。政府近年来组建的“农家书屋”活动正好迎合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乡村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平台。“送戏下乡”活动作为“送文化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歌舞、戏曲、音乐的表演形式向广大的农民群众传播文化教育,也让人民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用心。这些文化活动给群众文化的导向和激发作用远远大于节目本身,为城乡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动平台。

三、结语

“送文化下乡”作为政府工程的一项利民政策,以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在农民群众中开展,对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和宣扬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同时,政府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辅助,为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

参考文献:

[1]郑迦文.文化下乡与精神进城——民族地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面向及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16(05):86.

[2]陈浩天.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悖论与价值赓续[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23-129.

[3]梗风.送社会主义新文化下乡,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胜利完成工作任务归来[J].人民音乐,1964(07):27.

第2篇

一、前半年重点工作

今年1—6月份,我按照领导具体要求,结合岗位实际,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十二项重点工作:

(一)科室具体工作

1、筹备举办了“陇南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揭晓暨颁奖晚会”。晚会筹备历时20多天,于1月6日举行,共评选6类道德模范30名。

2、完成了武都、文县、宕三县区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考核情况汇报和全市9县区考核结果的汇总;修订和补充完善了2010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

3、参加了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和全省经济建设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会议。按照会议要求起草了大会发言和四个会议精神的传达提纲及贯彻意见。

4、积极参与了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主要起草了《关于命名表彰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等三个表彰决定,《陇南市文明旅游景区建设管理办法》,会议主持词以及服务大会的颁奖等工作。

5、配合做好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记者春节采访报道的服务工作。起草了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采访词。

6、组织开展了文明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三大创建”活动。推荐上报第十批省级各类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37家,修改先进事迹材料、审批表、创建简介等各类文稿100多份。

7、及时起草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各种通知、函件等近20余份。

8、协调参与了“倡导文明新风,重建和谐家园”送文化下乡活动。

9、协助参与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创建活动。

10、按时完成了常规性工作任务和领导安排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具体事务。

(二)参与了市委重点工作督查活动

11、参与了全市重点工作督查活动和2009年度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责任制考核工作。宕昌县5天,市直单位10天,起草了宕昌县考核工作方案、市直单位工交财贸口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情况汇报,市委第二考核组关于宕昌县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督查情况汇报、宕昌县“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督查情况汇报、宕昌县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标准以及宕昌县“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推动宕昌科学发展”、“注重实效搞宣讲、凝心聚力促发展”典型材料等7篇文稿。

(三)重点参与了全市文明长廊建设活动

12、今年重点参与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活动。主要做的工作是:配合协同其它同志一道起草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活动的安排意见》,动员会议讲话、主持词等;拟定下发了《陇南市文明长廊建设活动工作方案》;起草宣传标语62条;编发简报3期;协调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公路总段等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制作户外标牌7块、喷绘标语13副、横幅标语20条、LED电子宣传标语8条、墙体固定标语7块、社区宣传标语44条;制定了《陇南市文明长廊创建标准(讨论稿)》和文明长廊重点工作督查表;起草了文明长廊创建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和情况通报;收集整理市上和各县区文明长廊工作方案等文档15份;协调参加了9次讨论安排会议;多次电话和书面汇报、沟通、了解、督促各县区文明长廊建设活动进展情况。

二、领导批示和安排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上半年领导批示的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自己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做了一些事情,但感觉是整日忙忙碌碌,疲于完成领导安排交办的具体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工作。工作任务从目前完成的质量上看,与领导要求和期望相比,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工作水平不高,致使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够,致使跟不上领导的工作节奏;眼界不宽、思想不够解放,致使工作的超前性、时效性有限;具体事务太多,致使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谋划工作。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文明长廊建设工作。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长廊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

(1)协调联系领导小组召开的各类会议;

(2)协调联络整治活动的转段等工作;

(3)做好文明长廊建设的上传下达、协调、衔接等工作。

2、重点抓好文明长廊建设工作:

(4)拟定文明长廊创建标准(七个方面);

(5)拟定文明长廊七个管理办法;

(6)拟定文明长廊七个测评细则;

(7)编发文明长廊建设活动简报;

(8)协调联系召开“文明长廊建设组成员单位会议”;

(9)协调抓好文明长廊长廊建设示范点;

(10)协调组织开展文明长廊建设活动督查指导工作;

(11)做好文明长廊建设活动的总结工作。

3、负责抓好创建科具体工作:

(12)组织协调全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3)抓好第十批省级各类文明单位的申报考核验收工作;

(14)起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议发言材料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4、按照领导的安排做好其它事务性工作。

四、今后的五条工作建议

筹划一个会、选好一段路、开展一次督查、确定一些主题活动(载体)、抓好一批示范点。

1、筹划一个会:召开“文明长廊建设组成员单位会议”,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明确主题创建活动、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2、选好一段路:在8县1区分别确定1—2个长廊示范路段,在这些路段重点抓好行政村等靠站、公路养护站、收费站、加油站、文化站、卫生院、学校、变电所、工商所以及信用联社、联通、电信、移动各代办点和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3、开展一次督查:市上组织督查组督查,各县区分别组织督查组深入村组一线督查。进一步发现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第3篇

关键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述评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 学习与实践. 2014(06)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建设;引导

引言

“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体现了现代的精神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在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放向,奋斗的目标,引领农村文化的发展让农村在前进的途中不会迷失方向。同时也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因此,需要在农村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化的发展,这也符合新时代农民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继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摒弃农村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增强广大农村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力,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信息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校教育中

在农村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从义务教育到青少年的德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都是农村基本教育的重点。处理农村人口最基本的受教育水平和处理矛盾中的方式一直困扰着农村文化改革的发展。

2.1 加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总体水平低,教育水平不高,文盲和半文盲依然存在,封建迷信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农民的思想,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教兴农的需要。这就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启蒙教育事业,这也关系到农民家庭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实现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新农村的建设。这就需要用科学的知识批判宗法观念和迷信意识,反对隔代教育中对传统习俗的重复,造成恶性循环。在农村义务教育中加强科学和人文的统一,从少年时期抓起,通过科学文化、社会实践、人文社科、人生观四个方面入手,让农民在学习和实践中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为农民提供民主、法治、平等、公正的现代观念。

2.2 落实到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基本素质、基本文化的地方,把社会主义核心新价值观贯穿到各个学校中,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教育途径让学生们了解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深入到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品格。在大学阶段,要求大学生们以思想渗透到社会科学和课外活动中,巩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村规民约中

村规民约是为了维护农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村规民约也是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具体操作的,是一个在实践中改进创新的准则。部分村规民俗的强制性和法律是相互冲突的,并且不具备法律效力。本村发生事件,由村民投票决定,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判断的结果。甚至在农村中赌博、打架斗殴的现象,也是村民自行处理,村规民俗代替法律。在教育村民以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保护自己时却使村民心生偏见,在村民的严重村规民约远远超过法律法规,法律意识淡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村规民俗约束了村民禁止性的行为,规范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但是村民主体素质偏低,工作方式僵化,“家长制”严重,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不会做到公平公正,冲击农民道德状况,还会侵犯到部分村民的利益,最后流入形式。

在农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批判封建迷信思想。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才能带来稳定的乡村秩序和优良的民风。

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中

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农村文化:

4.1 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农村强调法制教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鼓励勤劳致富的正确发展道路。加到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载体:报纸、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不同形式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并要求每个人都是宣传员,激发他们积极的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

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应站在政治的角度和历史的责任上在农村起到表率、榜样的作用。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民风宣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以身作则,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乡村活动,深入村民互动,使村民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形成和谐的文化气氛。

4.2 健全文化机构

农村文化机构主要以组织、引导农村文化活动,传递农村文化信息,交流农村文化的碰

撞,研究农村文化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完善农村各项文化设施,如兴修职业技能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剧院等,形成民间艺术团体,为扩大农民开辟学习、娱乐的空间,同时开展农业科普知识、技能。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教育建设中,一方面要抓肩带教育,同时也要关注农村传统文化的改造。弘扬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坚持农村文化建设的多元化。

5.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指定完善的基层农村人才建设规划,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基层,增强城市反哺农村的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激励知识分子到农村进行调研并把乡土文化带到课堂教育,引领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农村建设。需要保障教师待遇的准时落实,教育经费的合理分布,鼓励青年农民成为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人才,并吸引到农村人才储备中,坚持“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评价人才。让更多热爱基层文化工作的人才更好的理解农村文化工作,支援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文章.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第4期.

[3]伍玉宋.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道德建设研究[J].党史文苑,2013年04期.

[4]张玉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M].江西社联出版社,2006年第06期.

[5]陈丽敏.用社会主义和新价值体系引导大众文化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

第5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策划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基层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已经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作为重要途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改变了小规模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功能与作用的局限性,受到了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重视,通过较多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得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难度系数较大,但是在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也更有效,同时在大型活动在开展前期与活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

一、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开展任何活动前应当重点关注与慎重思考的问题,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前,也应对活动的安全问题进行格外关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开展通常伴随着丰富的文艺表演、群体活动等具体内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实际参与人数众多,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威胁。如在2014年上海外滩出现的拥挤踩踏事件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在群众文化大型文化活动组织中,应当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当前我国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在人流较大且密集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务必重点关注踩踏与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文化特色问题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在当前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中,大多忽视了群众文化特色问题,从而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由于缺乏与群众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特色,人民群众对于这些大型活动的参与兴趣较低。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应当兼顾到群众文化层面,对群众文化韵味进行彰显,发挥文化特色,联系区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可能获得良好的群众文化提升效果。反之,缺乏创新的,忽略实际的大型群众文化建设难以取得文化建设收益。

(三)宣传与部署问题

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策划涉及的工作内容众多,高效的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将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文化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前,应对前期宣传与部署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基层人民群众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活动中将有许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但是部分群众由于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并不了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缺少积极性,此外,在前期部署阶段对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没有进行良好规划,使得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宣传环节耗费了工作人员过多精力,使得群众文化的影响性被弱化。

二、群众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策略措施

(一)相关部门加大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的重视

在地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大型群众文化是一项积极的导向性活动,地区相关部门应积极正视群众文化活动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作用,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并建设品质城市、推进文化强市做出积极贡献。具体来说,要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纳入年度宣传文化工作中,并与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广泛发现群众力量,精心组织策划,周密的活动部署。与此同时,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综合考核项目之中,加强各单位的重视,并强化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协调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强调活动特色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性、公益性、普惠性的活动,在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要认真总结过往经验,强调活动特色,扩大活动影响力同时增强活动实效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在注重量的同时,也要关注地区特色,创造一个符合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获得群众认可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时代合体,体现文化特色,并形成一套严密的运作模式,从而收获群众的认可,赢得群众的赞誉,获得理想的文化建设效果。例如,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大型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向新农村、基层方向进行构思与定位,如此才能与群众物质文明发展实际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相吻合,同时也提升了活动知名度,促进当地产业发展,也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关注作品的自主创新

群众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与繁荣创作、培养人才、保护与传统民间文化等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寻找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在群众文化活动作品的选择上,要重点关注群众中的自主文艺创作,如音乐、曲艺、小品等优秀群众文艺节目,颇具时代特色的创作话题等,跳出文化创作的局限,吸引群众展示自我风采。如近年来广受基层群众关注的“反腐倡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可以运用到文化创作中来,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对作品进行自主创新,促使群众展现自己文化才能同时更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四)做好经费预算与筹集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当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开支进行客观预算后,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支持”的经费筹措方式,获得一定的经费保障。在经费预算与筹集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最大限度避免铺张浪费现象产生,讲求活动实际,避免由于讲排场、讲形式造成的活动经费浪费。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地方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将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效果更加显著,各地相关部门要借助新媒体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与效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正能量。在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开展前,通过电视台、报纸、LED屏幕等对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告,从活动启动到结束,对重要活动进行直播或者录播,通过多种宣传工作的积极开展,使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取得好的宣传效果,也为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度得到提高,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六)关注群众文化活动人才培养

大型群众文化的策划与组织过程也是各种活动人才发掘与培养的好时机,为了确保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好开展,相关部门在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时,要对编导人员、文化馆长、优秀文艺人才等进行文艺创作培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掘这些文艺人才的资源优秀,鼓励其进行文化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业务指导,使群众文化活动表演中呈现出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用,也为后续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培养出优秀的组织与创作、演艺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打造优秀的群众文化品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要重点关注安全、文化特色、宣传与部署问题,由政府牵头或参与,打造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通过多种策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与影响,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与解决,进而将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宫伟.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07:28-29.

[2]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4,14:17.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 社会判断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合理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理想形式。然而新农村的概念在不断更新,郭杰忠(2006)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农村发展的重要探索。2005年7月他在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1]这也表明了新农村是一个有利于农村发展且与时俱进的新事物。

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由政府来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叶敬忠(2006)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失声了[2]。于是,便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从农民视角出发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

所以,本文从社会心理的社会判断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讨论,增进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角色地位的认识和理论警觉性。

一、文献回顾

(一)从新农村概念谈起

一些学者从一个更贴近新农村实践的角度为新农村做定义。郭杰忠在2005年7月撰文中写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3]另外韩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4]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应当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个维度,应当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概念。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新事物”的新农村,虽然其定义难以统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社会判断相关研究

金圣华指出,社会认知和态度都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认知的价值影响着社会态度的形成,而态度中的内隐成分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他说,我们首先要了解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其次要关注农民的价值理念与演变;再次要关注农民的态度形成与演变;最后,关注农民的社会认知归因模式及存在的社会认知偏差。[5]

张庆林,赵玉芳,戴冰,张惠对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做了问卷调查,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个人收入问题、环境问题、农业与农民问题、民族交往与冲突问题、进城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上对西部民众做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成果。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与推论。[6]它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隐的过程,但是还是有外在表现。本文就是对农民在对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上,讨论其社会判断的特点。

二、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判断的特征及相关建议

(一)至高无上的经济理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个字,而生产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

图1是叶敬忠书中的数据,表面上看确实体现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判断的经济理性的一面。说明在他们的社会判断过程中,经济是其最集中关注的议题。可以说,如果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难以让他们承认这是新农村。

在这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下,秉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应当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而结合各地实际,在提高以上五个方面的短板的基础上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

(二)两种自相矛盾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阻力

首先是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上的自相矛盾。如今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最明显的方式就是修建集中居住式的房屋,农民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建这种楼房。[7]这一点不容忽视,应该重视媒体对农民社会判断的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知。当前自媒体发展迅速,关注农村居民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判断显得更加必要。这需要学者们投入一定精力来完成。

其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新事物本身的矛盾性。新农村建筑的室内布局,外观样式大多是政府部门决定,农民自己只能在住第几层楼和室内装修上保有自由。搬进去以后,有的居民开始担心喂养牲畜家禽等变得不太合适的问题。节日期间是否可以燃放鞭炮等在城市社区里的规则在新农村社区是照抄照搬,还是放任不管?所以又产生了一种在选择上自相矛盾的社会判断:新农村的新房新环境是好的,但是新农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限制――是不好的。

新农村本身的二重性与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的两面织在一起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阻力。一项新的新农村建设举措会给农村居民带来新的社会判断,这些判断给后面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带来新的考虑因素。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性质,对其合理的判断应当予以人文关怀,再在这个基础上让新农村建设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起来。

(三)群体水平上的短期理性与新农村的长期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农村居民对新农村的判断更多的是从家庭生活的短期理性出发。随着农村的建设不断发展,工具关系与情感关系混合的混合型互动也占据主流。经济理性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但这种理性出发点是家庭,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农村、农业、农民,具有整体上的前瞻性。

短期理性的后果就是社会整合程度降低,负向互动增加,总体社会资本流失。于是许多学者也关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在叶敬忠的调查中发现,受访的480位农民中仅有26人表示最关注乡风文明,仅占样本总量5.6%。但是接着,他又发现农民在文化需求中表现出急需法制教育。一方面表现出对乡风文明的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又急切需要法律这种正式规则的保护。可以断定,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个非正式规范的真空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关议题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但在本文分析的角度上,对传统农村的“礼治”应当予以重视。在那样的伦理体系下的社会结构中,保存着深厚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子,是农村居民群体水平上做出的大致选择。其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影响很大。要结合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农村居民的短期理性,一方面要主动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规划出符合短期理性下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新农村愿景,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三、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农村,农业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存在,而农民则是“三农”诸多问题的核心。农民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判断中:在关乎生存发展的层面的上与政府的思路一致,体现出极大的经济理性;新农村作为新事物本身具有矛盾性,农村居民的社会判断也有优劣之分,两种矛盾性相互交织实为新农村建设一大阻力;在关乎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发展问题上,呈现出群体水平的短期理性。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保障和前提,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需要克服新农村作为新事物的矛盾。而新农村作为公共产品又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合理判断。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社会判断,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当前农村的缺点,逐步迈入小康的新农村。这还要求长期的新农村项目与规划与重视家庭发展的短期理性相调适。这样才可以有序地,平稳地逐步迈入新农村的新天地中,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2]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导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4] 韩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6(3):13-16.

[5] 金圣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研究[J]. 人民论坛,2012(11).

第7篇

关键词: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层管理;创新途径;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带动文化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之中仍有许多不足,需要协调社会文化管理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价值展现出来,进而促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水平。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一)大众化

群众文化作为大众的一项日常娱乐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人们接受了以各种群众文化形式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群众文化已经成为大众化的精神交流方式,发展的潜质是无穷的。

(二)多样化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文化的节奏在逐渐加快,人们观念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精神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只有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的参与,才能引起更多群众的热情和共鸣,因而,多样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三)公益性

群众文化活动面向的对象是大部分渴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群众,它以大众共同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并不是考虑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并在长时间的社会文化中逐渐形成社会性质的文化体系。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群众的支持,更要结合时代的主题不断变化形式来获得更多群众的支持和喜欢。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水平

现代化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人员流动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变得有一定的难度。因群众文化活动不存在强制性,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践自由支配,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以此放松自己,愉悦身心,进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群众文化活动是集体性的活动,参与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互相交流,l繁的沟通不仅会促进社会的和谐,还调动了群众整体的学习热情,在无形中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水平。

(二)有利于社会文明的继续传承

从参与者角度来看,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与其他的参与者的交流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到自己未曾体验过的精彩。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看,因各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差异,各个地区的群众在组织文化活动时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群众文化活动一般会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在此基础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以不同的形式传递下去,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同时,好的、优秀的社会风气、道德文明通过人们之间的频繁交流而不断延续,有助于社会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四、当前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目前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设施的缺乏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在一些乡镇经常会出现如下的情况: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只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设施未能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甚至还未列入经济预算当中;有些乡镇基本已经建成基础的文化设施,但是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要求逐渐提高,这些文化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活动经费紧张

充足的活动经费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充足的经费投资,才能保证活动顺利的开展。因此,如果没有经费的支持,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因文化经费的投资较少,基层的文化活动很难展开。有些乡镇通过寻求企业赞助来开展文化活动,但是因不确定因素较多,而无法长期进行下去。投入的经费直接制约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文化形式、内容的单一性

虽然,近年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因为群众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新意和趣味性,无法吸引更多群众的目光,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许多文化活动虽然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受到参与人数的限制,只能为部分群众服务,不能发动大部分群众,有些活动还受到气候条件、文化设施的限制,制约因素太多导致人们的积极性不高。

(四)专业人才的不足

目前,很多乡镇已经成立了专门从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队伍,但是这些队伍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专业能力水平低等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当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许多组织者未接受过相应技能和技能的培训,对于活动的理解水平不深入、创新能力不够,导致基层群众的满意程度不高。

五、新形势下开展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思路

根据上文中对乡镇群众文化存在问题的分析,现提出新形势下乡镇文化活动的新思路。

(一)理念创新,改变传统思维

科学的群众文化理论是新形势下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论基础。通过转换理念,引导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向前发展。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探索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制度建设。基层管理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群众文化理念,促进乡镇基层文化活动全面、有序、健康发展。完善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机制,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结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加入新元素、新亮点,激发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兴趣。

(二)内容革新,激发群众参与的动力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基层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行深入的调研,开展群众积极性高的文化活动。不仅群众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也要高涨,这样才能创造出人民喜爱的、有吸引力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的吸引力。

(三)机制创新,提高创造队伍的凝聚力

在政府的带领下,基层工作者应尝试整理各种资源,激发社会各界的创造热情,使群众文化队伍的凝聚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乡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通过对群众文化队伍的专业素质的培训,增强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凝聚力,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

六、结语

本文总结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以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乡镇群众文化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开展乡镇文化活动的新措施,只有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庞旭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山西群众文化活动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1):52-54.

[2]王蓓,李晓宁.传统节日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106-109.

[3]邓红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4(14):17.

[4]常林梅.浅析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创新[J].环球人文地理,2015(20).

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空间集群;空间城市化模型;城市化指数;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008-09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高位运行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所导致的区域差距的扩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国内外很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区域差别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王瑞全[1]指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有效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关键,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市化。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重庆成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独有的区位优势,对重庆经济发展起了显著作用。随着经济的提速(图1),城市化进程也有了明显发展(图2)①,同时三峡大移民又使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与其他省市不同的特点②。

重庆市是中国首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化进程有何特点?是否具有空间依赖性?与经济增长有何关系?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理论模型分析,第四部分指标选定及空间相关性检验,第五部分实证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及建议。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经济学家Kuznets和Chenery指出,社会经济结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出现的一系列转变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部分。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在从事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陆铭、陈钊[2]基于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证明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沈坤荣[3]提出城市化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四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程开明[4]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相关分析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高度正相关,同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多模型估计发现,城市化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沈凌[5]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两部门(消费者和厂商)模型,得出推进城市化以减少农村人口比单纯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此外城市化也有可能促进城市化群落的发展[6],城市集群的形成又会导致专业分工的细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7]。

然而上述研究皆忽略了空间维度,把经济体孤立起来研究。中国由于环境因素的限制,地区与地区间的空间地理差异非常明显,倘若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传统意义上的OLS回归,往往会降低分析结果的真实参考性

张晓旭、冯宗宪(2008)的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标准的β收敛模型没有发现地区收敛的证据,而在考虑了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地区增长则存在收敛的趋势。

。虽然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分析的相关文献中,空间自相关问题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重视[8-9],但是,目前还没有学者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重庆地区县域经济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具体关系。同时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城市化这一指标简单定义为非农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导致这种单一的以人口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存在明显缺陷[10]。

在结合了目前大多数相关文献基础上,文章利用重庆直辖市县级面板数据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文章将引入新城市化水平指标;第二,文章通过构建空间经济学模型,在理论层面上分析地区间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第三,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实证角度考察1998-2008年重庆各区县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庆市作为中国首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又是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研究重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对了解中国西部地区城乡统筹进程及区域发展特点、完善区域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模型分析

城市化过程,其本质上是人口集中过程。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根据理性人假设,人们倾向于收益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而对人口集聚区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程开明(2009)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人口和经济集中便于经济活动利用相互间的技术和金钱外部性,提高生产率、增强盈利能力,进而带动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

。为了进一步理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Krugman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化模型进行研究。

假设存在两相邻地区(r区,s区)且均为单中心经济体结构 经济体只存在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制造业不完全竞争,供应大量的差异化产品,且收益递增,集中于中心城市;农业部门完全竞争,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平均分布于其他区域。

,并处于同一直线上,它们之间存在人口流动。为此引入4R方程 具体参见《空间经济学》(Krugman 2005)。

,来描述两个独立地区的经济特征。首先定义r区经济体:

第9篇

论文框架

论文要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综述、方案、论文主题、测试及性能分析、结束语、后记和参考文献等。下面给出一个论文的参考框架:

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andKeywords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或应用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第三章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第四章系统结构与模型

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编程模型及数据结构

第五章系统实现技术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第六章性能测试与分析

测试实例(测试集)的研究与选择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实例测试(表格与曲线)

性能分析

第七章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有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

教育学论文范例欣赏:师德师风论文教育学论文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

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师能。技高为师,一、是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第10篇

近年来,__县妇联立足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实现了妇女儿童工作创新发展。县妇联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__乡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__镇__村、__乡__村、__镇__村、__镇__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和示范社区。妇联工作呈现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实力增强、基础更牢的良好局面。

1、强化宣传,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利用“三八”、“六一”、“国际禁毒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等节庆日平台,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全面优化妇女发展社会环境等法规、政策。通过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大幅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知识讲座、培训,组织演讲赛、抢答赛、文艺演出、座谈会,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把重点宣传和日常宣传结合起来,使我县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不断增强,妇女儿童优先发展的理念逐步确立。二是用好“妇女之家”,打造宣传阵地。“妇女之家”建设紧紧围绕“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目标,为基层妇女群众搭建起学习平台、维权平台、创业平台和娱乐平台。全县创建县级妇女之家示范点29个,__乡云岭村为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__乡__村、__镇__村为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全县“妇女之家”每年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宣传以及组织妇女文艺队、腰鼓队表演共30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 20000多份,服务群众40000多人次。

2、丰富载体,传播文明新风正能量

县妇联围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三大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为推进城乡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每年的“三八”活动都确定了不同的主题,2012年主题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倡导“巾帼志愿”精神;2013年主题为“美丽__,巾帼同行”,倡导低碳环保节能生活方式;2014年主题为“巾帼诵读,聚美__”,倡导全民阅读进家庭。常态化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巾帼建功标兵、“五好女性”、“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近5年共评选出巾帼文明示范岗56个、巾帼建功标兵57人、“五好文明家庭”102个、“书香家庭”17个、“节能环保示范家庭”30个。__镇__社区支部书记__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__乡__村黄鸡种养场被评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__乡__村__、__家庭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家庭”。

3、履行职责,争做妇女儿童坚强后盾

一是维权出真招。以全力打造“贴心娘家人”的温暖形象为目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妇联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全面提升妇联干部依法维权能力;以学习和继承女权运动先驱唐群英,为争男女平权“目的一日不达,即此志一日不懈”的奋斗精神为抓手,教育__女性树立“四自”精神,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社会化维权为基本途径,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协调联动机制和家庭暴力的预防、制止、救助等长效机制。今年年初,县妇联启动“反家暴,促和谐”宣传年活动,将反家暴工作纳入到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体系,同时,组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顾问团,成立__县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婚姻家庭案件诉前调解机制,依托“妇女之家”建立乡镇、社区维权服务站,及时有效地帮助妇女儿童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二是关爱暖人心。坚持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近5年来,县妇联通过多方募集,筹措资金30多万元,先后资助564名贫困女童;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援建烛光小学2所、春蕾小学1所;自2012年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以来,为43000余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发现两癌疑似病例33人,通过向上争取和社会各界募集,发放贫困母亲两癌患者救助资金13万余元;与农业、劳动部门近年联合组织开展农村种养殖、电脑、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18期,共培训10000多人次,帮助参训人员7千多人实现转移就业;自2010年来,为390名妇女争取到小额信贷资金2600万元;全县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开展“帮妇女维权、帮妇女解难、帮妇女创业、树妇女典型”的“三帮一树”活动,对生活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孤寡老年妇女家庭进行走访、帮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4、夯实基础,打造高素质妇女干部队伍

一是自树标杆,凝聚核心力量。打铁还需自身硬,县妇联

机关现在有4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2.5岁,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大家在工作中身兼数职,团结协作,各展所长,充满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近3年来,县妇联机关先后有6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并交流到重要岗位。二是健全网络,有效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我县有乡镇妇联组织17个、机关妇委会54个,村级妇代会组织319个,非公有制经济妇女组织100家,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巾帼志愿者队伍、妇女文艺队、妇女腰鼓队等不同类型的妇女组织。三是优化结构,加大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妇女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去年县内调整干部,新提拔8名女干部任乡镇、机关单位正科实职。目前,县四大家均配备了女领导干部,副处以上女领导干部6名,正科实职女干部19 名;副科实职女干部131名。17个乡镇党委班子中均至少配备了1名女干部。今年换届之后,每个乡镇女村主任、村支部书记的数量比上届都有所增加。四是创新形式,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县妇联要求每个乡镇妇联主席对口扶持当地至少一户女经济大户,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一次,及时传达扶持妇女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每年至少为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更好地扶持“妇字号”经济做大做强,年底组织乡镇妇联主席对全年工作进行述职。为进一步延伸妇女工作触角,拓展妇女工作领域,县妇联今年向县委提出在全县范围内选聘3名妇联兼职副主席的请示,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高度重视,在前期摸底、预备人选等问题上亲自把关,此项工作正在组织考察阶段,县妇联兼职副主席将通过妇代会执委会选举产生。 妇女工作线长面广,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城乡千家万户,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就要开展妇女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县、乡、村各级妇联组织在如何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如何更好地宣传教育、组织引导、团结凝聚妇女群众等方面都产生了一些困惑,这些困惑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的矛盾上。

1、破与立的矛盾

俗话说,不破不立,新时期的妇联工作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现象、新的需求,如何理清工作思路,破解发展瓶颈,创新工作机制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的现实问题。而事实上,基层妇联组织在开展妇女工作时往往带着老观念、老思路,延用老模式、老方法,日常工作基本上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疲于应付,想要提升工作效能却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在破除老观念、破除旧机制上大都存在思维不够敏锐、思路不够开阔、思考不够深邃的问题。

2、建与毁的矛盾

一方面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 且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也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党的十报告。另一方面受几千年封建余毒的影响,除了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根深蒂固,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女性存在事业和家庭双重角色的冲突,加上媒体的负面宣传以及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信任缺失、情感弱化等因素影响,传统性别观念反而有回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的现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言论甚嚣尘上。在我们接待的、来访案件中,仍有80%以上反映丈夫婚外情、施家暴的问题,尽管妇联尽力奔走协调,但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私密性、突发性,造成取证困难,最终往往无法为家暴受害者解决根本问题。对此妇联干部深感压力甚大,内心困惑茫然,永远在“争”与“联”的路上奔跑,苦而无功,累而无果。如果妇女群众的民主、就业、文化需求不能在制度上得到根本保证,光有政策,男女平等也只能是空谈。

3、法律与传统的矛盾

村规民约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妇女维权遭盲区。近年来,由征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如雨后春笋般显露,我们接到过多起出嫁女、离婚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上访案件。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我们咨询律师、调查了解、到村里宣传政策法规、进农户做思想工作,结果无功而返。《农村土地承包法》明文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村民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所以在不同意出嫁女、离婚女分土地的问题上他们非常容易达成共识,村里往往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通过村规民约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等形式,侵害甚至剥夺出嫁女、离婚妇女的土地权益。个别上访者也曾试图走法律途径,但依据法律做出的出嫁女、离婚女应当享受合法土地权益的判决最终执行不了,目前,法院对于此类案件在立案问题上态度模糊。

4、决策与执行的矛盾

妇女儿童关爱活动的开展颇感费力、效果不佳。比如,“爱心献春蕾”活动是通过历届妇联不懈努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活动,为这个活动每年前前后后要忙上2、3个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也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可,反响良好。欣慰的同时,我们又在反思,我们花大力气开展的助学活动从其力度和效果看,与其他部门开展的同类型关爱活动相比就略显尴尬和小气。比如,教育部门有教育基金、团委有希望工程、工会有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及双联活动、残联有助残一日捐行动,这些都是有政策支持、可持续性且力度较大的公益项目,而妇联系统则缺乏能够确保关爱活动持续开展的有力措施和长效机制,在县级妇联这一层,解决扶贫救助资金的途径少、渠道窄、力度小,收效甚微。同样,作为乡镇和村一级妇联组织,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很多应该开展的工作往往因为缺乏经费而无力开展,有时候通过向财政争取,象征性地开展1—2个活动,覆盖面也不是很广,影响不深,效果不佳

。县级妇联的经费也只能基本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对于基层的困难有心无力。5、权力、责任、利益的矛盾

职、权、责不对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而全国妇联章程仅对义务作出了规定,没有提到权利,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没有赋予相应的权力支撑,势必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妇联的工作任务没有具体的硬性指标和刚性要求,全凭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自我激励、自我教化才能永葆工作热情,与同级同类相比,妇联干部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偏低,付出的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在科局,工会可以“高配”;在机关,团委能“闪电”;在乡镇,妇联干部都被排除在班子之外;在村级,妇女干部是“黑头发进,白头发出”,几十年如一日的干着妇女工作,工资待遇却要靠兼任计生专干职务来获取,而且报酬比村书记、村主任低。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待遇落实问题久拖未决,近几年来,我县部分离任村妇代会主任多次到有关部门反映,强烈要求享受离任村主干同等待遇,这些妇代会主任多年从事妇女工作,承担着村中心工作、计划生育、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带领和引导妇女群众参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繁琐而且敏感易得罪人,工作量和村主干基本相等,但工作多年离职后,却无法享受离任村主干同等政治、经济待遇。对这一现象的不满与委屈已成为历届村妇代会主任的共同感受,也正是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无形中极大地削减了基层妇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一是建议妇联组织精减评比表彰项目,对评上的先进集体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全力提升所设荣誉的含金量,从而提高广大妇女群众创先争优积极性。二是在制定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相关政策时,要同时考虑制定相应的制约措施。比如,在规定女性参政比例的一些政策中,一般用“应有”和“提倡”进行表述,而非“必须”,没有确保政策实施的刚性措施,更没有惩戒性的政策保障,造成政策落实执行不力。

2、积极解决妇联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充分体察到基层妇女工作的艰辛与劳苦,采取多种形式,争取解决基层妇女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及退休待遇落实问题,为农村妇女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建议对基层妇女组织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及待遇做出明确的规定,配齐、配强乡镇妇联主席,让乡镇妇联干部能专职专干,或由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兼任妇联主席,再配妇联干事;明确规定村妇代会主任享受同级副职待遇;制定统一标准,对符合标准的离任村妇代会主任纳入享受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的人员范围。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群众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问题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间遇到的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为实现和谐社会,有必要协调好体育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各种矛盾,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和谐广西、和谐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目前体育协调发展研

究现状简析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夏安桃等,2003)得知:我国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等内容着手。而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李树怡,1997)则是通过对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揭示体育协调发展的本质,论述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用辩证协调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体育协调发展中主从关系、人在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协调发展机制、不同性质关系的协调发展、体育系统内的协同作用等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协调发展的4个前提和判断体育是否协调发展的3条标准。这对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为城乡体育发展构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制约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差距,它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背景就是把新农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指城乡间实行平等的政策,保证城乡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同步发展体育与民生,通过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寻求协调发展的途径,让各个阶段都能够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自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城乡教育协调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把焦点聚集到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来,学者们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宏观的、中观的以及微观的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顺、李初昌,2011)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陈丽、陈美玲,2012)等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郦锁良,2009)中,深入地剖析了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不协调现状,并能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几条途径。而后,在对于《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徐桂兰、夏成,2012),学者们更明确地阐述了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在《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徐刚,2013)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则是通过理论论证,分析研究我国体育学科的现状,指出了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提出实现竞技项目协调再造的具体途径,并针对体育学科的协调、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陈旭,2012);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提出实现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建议要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朱家新,2011);还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群众体育呈现出非协调的发展形势,并存在各种差异现状;著名学者秦椿林通过对非协调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叙述(秦椿林,2011),为协调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场馆设施、体育人口等主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内容多数以政府层面为主,重点研究群众体育现状、对策、功能、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范围多数涉及东部发达地区,而对西部民族落后地区的研究甚少。

4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收官总结,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研究,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模式推广普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处祖国大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山、穷”省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其在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台了各自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其中广西还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行动计划》,并以万人项目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万村农民篮球赛”“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红水河杯绣排球赛”和广西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文化内涵,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认识

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虽然研究者们通过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对未来体育发展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规划出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但是,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把面临的问题局限化,研究难以深入,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于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很多,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群众体育、村落群众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城乡差距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者更加关注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如何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6对今后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6.1以《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为契机,遴选出一些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对该城市的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当地推广的做法、经验和模式,构建和谐城市,着眼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构建亲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的体质。6.2依托西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桂林山水优势,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与活动,推广以“游山玩水,浓情于山水间”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为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活力、新风气,播撒新的文化观念,助力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新农村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工作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6.3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可以为城乡体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的协调性开始彰显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让民生更加深入人心。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才能够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将对广西各市乃至全国今后如何推动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实例。

7推进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7.1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基点,重点打造具有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区特色的精品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特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促进民族大团结。7.2以桂北山水休闲体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广具有桂北自然、人文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体育、水上体育和民族体育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新模式,促进市民和谐共融。7.3以环北部湾海洋体育发展为推手,构建出桂南滨海群众体育文化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明建设。7.4以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为龙头,加大开发当地户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广西户外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培育广西生态体育和户外体育产业市场,构建出具有广西特色的“革命老区”户外群众体育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的对外开放、提高老区人民收入、树立老区人民新形象。7.5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为样板,深入推进“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区域和谐大发展、大繁荣。7.6以省会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样板,从社区做起,从城市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第三、第四级的基层体育设施做起,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7.7以广西与东盟群众体育发展为契机,探索广西群众体育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大众体育在赛事组织、体育产业、学术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区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与共赢,促进和谐边疆。

作者:苏祝捷 邱团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56-60.

[2]李树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7(3):8-10.

[3]顺,李初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8-9.

[4]陈丽,陈美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3):5-8.

[5]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8-139.

[6]徐桂兰,夏成前,蒋荣.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第12篇

关键词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6;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2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工作、学习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空气清新、环境静谧、瓜果飘香、乡情浓郁、民风淳朴的乡村成了现代城市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家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很多现代城市人的梦想生活方式。于是,在周末闲暇时间人们迫切希望到邻近的乡村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使身心远离城市,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去体验农村质朴的生活。现阶段,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也越来越丰富,随之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农家乐休闲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1-6]。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如北京郊区农村、上海郊区、成都近郊等地,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在深圳等地,类似“私家果园”的投资也已兴起。浙江乡镇企业发达的几个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事实表明,随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一是延长了产业链,联动了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市场,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盘活了农民的闲置资产,在家门口实现了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三是推动了农村环境改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进一步融合了城乡文化,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当前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示范点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总体情况看,产业发展还相对粗放,品牌、规模和档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任务依然繁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浙江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等地为例,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布局不科学,发展特色不鲜明

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不深不细,在资源依托、特色内涵、市场容量、发展时序、区域推进等方面滞后于发展形势,特别是由于准入门槛低,大多数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缺乏规划论证,发展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设计雷同、简单仿效、粗放经营等现象比较突出。经营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林地、果园、渔场、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造成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经营项目单一,大都局限于吃农家菜,且菜肴大同小异;以打牌、钓鱼为基本的娱乐方式;住宿服务是城市酒店的复制,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旅游感受单调。对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挖掘不够,缺乏地道的农家文化和乡土风味,“农”的特色不突出,“家”的氛围不浓厚,“乐”的文章不充分。

2.2 旅游服务不规范,要素保障不到位

农家乐经营户(点)大多为分散经营,行业自律性较差。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农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了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和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由于土地指标控制较为严格,农家乐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土地问题依然是影响和制约农家乐发展的突出矛盾。同时,由于农家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获得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 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对策

重新定位农家乐的功能,启动一批提升、改造和新建项目,着力提升、完善业态布局、培育休闲旅游要素体系和打造具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集欣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科学规划布点

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参与的角度,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推进机制,从全局上把握,统筹协调。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市县区域总体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编制具有独立化、差异化、切实可行的农家乐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点建设规划。

高度重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赋予每个农家乐不同主题,以迎合不同市场需求,逐步由点发展到线,串联改造相关旅游景点,形成块状集群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时,根据不同区域定位,开置农家乐休闲要素,利用要素布局支撑特色发展,通过要素有机串联形成线状,建构农家乐休闲旅游体系,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重视农家乐开发的论证工作,建立一个由农业、旅游、规划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等组成的农家乐开发指导委员会,开展行业指导、专家专业指导和农家乐申报论证、督查工作。

3.2 重视特色培育

3.2.1 把握特质资源依托点。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或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精心策划设计发展模式定位。例如,生态示范区驱动观光旅游农园、租赁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休闲度假综合型、古村落、滨海旅游依托、山地户外运动山岳旅游依托等模式。同样,国外的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它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货上门,在许多国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实际上国内近阶段也有不少在尝试CSA模式,如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以放心菜、绿色菜为特色,很受欢迎。同时,也出现部分城市人零散的在农村租赁土地,开展了类似于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咱家菜园”,满足他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和体验农村劳动项目;又如利用地形地貌开展户外运动,如徒步远足、攀登、野营、拓展训练等康体健身的特色项目开发。总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必须紧扣地方资源,并牢牢把握资源特质,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理清开发思路,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之路。

3.2.2 彰显文化特色。挖掘、提炼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如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让都市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走向市场。例如,以茶为主题的浙江诸暨绿剑茶文化休闲园,茶文化发展历史浮雕墙,暨企业新研制的加工流水线,茶叶深加工及贸易、文化推广等方面融合开发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通过民俗文化村、举办民俗文化节以及农家乐摄影基地、绘画基地、乡村俱乐部等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乡村实地采风写生和风情体验实践活动,积极开发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

3.2.3 突出美食特色。突出农家菜肴的地道风情,突出天然、绿色,真正做到原汁原味,让客人吃得新鲜、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注重对农村传统饮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地方菜肴传统的制作工艺,打造农家风味的招牌菜。同时,利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联合研究制定适合传承农家特色菜肴的农家乐厨师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评定标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农家厨艺品评比赛活动,培养一批继承传统、善于创新的农家乐大厨,不断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餐饮文化。

3.2.4 开发特色产品。扶持农户开展传统手工艺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和旅游商品,拉长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链,扶持“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设立农家乐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扩大知名度,增加经营收入。

3.3 完善服务体系

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齐抓共管,合理扶持,切实推行农家乐发展。建设农家乐特色村(点)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安保服务体系、环卫服务体系、游览服务体系等,同时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培训。

3.4 重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关键是必须要有项目平台支撑,有产业保障,有新业态涌现,有企业运作。因此,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策划,按照项目产业化、集群化的定位,可以引进一批有资本、有实力、有市场、有经营能力的农民企业家参与开发运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娱乐等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整合部门资金、技术资源,筹措落实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实行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重点投入,避免蜻蜓点水式均衡投入或葱花式分散投入。多、快、好、省地重点发展、推进一些优质项目,充分发挥示范(村)点的辐射作用,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开发大项目,培育大主体,推动大发展。

4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坚持规划引领抓好科学布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利用等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典型示范,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向企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休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发展机制。在开发、建设、保护机制上积极探索,打响品牌,做出成效。

5 参考文献

[1] 黄璜.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2] 严少君,陈楚文,张万荣,等.浙江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类研究[J].广东园林,2010,32(6):58-61.

[3]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4] 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229-233.

第13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

引言

公路水泥路面一般指农村公路,也是县道、乡道和村道的统称,负责国道、省道和村镇之间的连接。公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础。同时,公路的建设也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便利出行的保障。此外,公路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文明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公路水泥路面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破坏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对此,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的运用已迫在眉睫。

1导致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

造成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主观原因主要包括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足以及没有及时养护管理等等。客观原因主要有过往车辆的载重量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等等。以上这些原因,客观原因是很难人为控制的。主观原因大都是在公路建成前发生,相比之下也不太容易控制。只有公路水泥路面的养护管理,是在公路建成后发生的,相对来说可控性比较高。通过定期对公路进行养护,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其更好地服务大众[1]。

2国内外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研究现状

国外养护公路水泥路面大都是分级养护,首先对路面进行评测,分优、良、中三个等级,对优级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对良级路面进行矫正性养护,对中级路面进行大修、中修或路面改善。截止到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公路日常养护技术,很多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符合本国公路路面实际情况的养护技术规范。随着近年来水泥路面的广泛使用,水泥路面的养护问题也逐渐摆到了人们的眼前,国内专家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促使国内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沥青加铺、板底灌浆、快速修复、旧路破碎和回收再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

3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有很多,但其中较为成熟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3.1裂缝修补法

公路路面裂缝出现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对此,在进行修补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宽度的裂缝分别使用相应的修补方法进行修补。修补的方法主要包括压注灌浆法、扩缝灌浆法、直接灌浆法和条带罩面法以及全深度补块法等[2]。(1)压注灌浆法:适合宽度在0.5mm以下的非扩展性的公路表面裂缝修补。(2)扩缝灌浆法:适合宽度小于3mm的轻微公路裂缝修补。(3)直接灌浆法:适合非扩展性公路裂缝的修补。(4)条带罩面法:适合贯穿全厚的大于3mm小于15mm的公路中等裂缝的修补。(5)全深度补块法:适合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公路的修补,该方法主要包括集料嵌锁法、刨挖法、设置传力杆法几种。

3.2错台处治法

对于公路的板块出现错台的,首先要使用压浆调整,让公路恢复平顺,如果之后依然还有高差,而且错台量在10mm以下,那么就可以使用建筑磨平机或者是人工凿除的方式将高出的部分打磨或凿除掉,一般打磨或凿除的宽度都在10~30cm之间。如果错台量超过了10mm,这时就可以将沥青砂或者细粒沥青碎石衬在低的一侧,从而消除高度差,衬补长度大约在高度差的1%~2%之间。此外还可以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薄层修补,在修补前需要使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原路面。在使用错台处治方法处理公路水泥路面问题时,需要根据板块错台的高度来选择适当的错台处治方法[3]。(1)机械磨平法:如果错台高度在10mm以下,可以使用磨平机磨平,或者人工凿平。在操作时使用磨平机,从错台最高点开始向四周扩展,边磨边用3m直尺找平,直到相邻两块板齐为止,见图1所示。磨平结束后,要清除接缝里的杂物,吹净灰尘,并填入填缝料.(2)填补法:对于那些高度差在10mm以上的严重错台,可以使用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进行处板体拱起处治。

3.3非结构性病害处治法

对于那些大面积的非结构性病害,例如麻面、露骨或者平整度差等等,人们一般使用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处理厚度在2.5cm以上,在施工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罩面前要对破碎板和整个路面做修补和压浆处理。普通的麻面一般不处理,只整段处理露骨严重的部分。可以使用聚合物砂浆来做薄层处理,水泥与砂的比例为1∶2,要使用J6型号胶液搅拌直到粘稠度变均匀。之后将表面洗净,在上面涂上IV型号超早强界面剂,稍微晾干一些,把聚合物砂浆均匀地摊到路面上,保证其厚度小于15mm,最后进行抹平、整形、拉纹以及养生工作,最后开放交通[4]。

3.4板下封堵法

板下封堵法指的是通过对水泥路面板下、基层以及垫层里的小空隙进行灌浆,从而达到加固路面目的的技术。板下封堵法对于水泥路面修补的意义在于恢复其对路面结构的支承,这主要依靠向空隙灌浆来实现。因而在灌浆的时候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但又要控制好力度防止路面板抬升。

3.5加铺面层法

加铺面层法指的是在原有的水泥路面上再次加铺一层水泥路面,从而实现修补的目的,这一方法主要包括分离式、直接式以及结合式三种。分离式加铺层是指使用沥青砂在原有水泥路面和加铺水泥路面中间制作一层隔离层,这种加铺层厚度要在18cm以下;直接式加铺层是指不对原有水泥路面和加铺水泥路面中间做任何处理,在清扫、清洗完原有水泥路面后直接铺设加铺水泥路面,这种加铺层厚度一般在14cm以上;结合式加铺层指的是对原有水泥路面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从而使得加铺水泥路面和原有水泥路面完全粘连在一起,这种加铺层厚度大都在10cm以上。如下是加铺面层法的具体施工工艺。3.5.1分离式对于分离式加铺路段,如果原有的水泥路面已经出现了裂缝和沉陷,但是路面呈基本稳定状态,那么就不用直接挖除,只需要使用沥青砂来进行平度调整。如果原有水泥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脱空和破裂,这时就需要将其击碎并重新压实,从而使路面变得更加稳定,或者是直接将其挖除。3.5.2结合式首先用风镐在原有水泥路面进行凿毛,浓度在3~5cm之间,随后将凿毛后松动的碎块清除,并且使用压缩空气清除其中的碎屑,最后用水湿润表面。清洁水泥路面加铺层,使其保持湿润且无游离水的状态,在上面涂刷水泥砂浆(水泥∶砂浆=1∶7)或涂刷0.4~0.5的水泥纯浆。涂刷要求既薄又均匀,水泥用量控制在3kg/m2左右,刷浆完毕立刻浇筑加铺层。3.5.3直接式针对基本完好的原有水泥路面,用水清洗其表面使其保持清洁湿润无游离水,其后不经任何特殊处理直接浇筑加铺层。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造成公路水泥路面破坏的因素有很多,绝大多数因素都不是人为可控的。在所有因素当中,只有公路水泥路面的养护管理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对公路水泥路面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可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养护管理技术主要有裂缝修补法、错台处治法、非结构性病害处治法、板下封堵法以及加铺面层法等几种,通过这些养护管理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将公路水泥路面维持在良好的服务水平上,并延长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吴健.关于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管理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1).

[2]张晓晶.农村公路公路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J].科技展望,2014(16).

[3]彭辽益.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7).

[4]蔡伦.关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处理与其养护管理探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6).

[5]李品.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防性养护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13.

第14篇

我国社区建设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径,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某城中村改造小区的调研和研究,总结城中村改造社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对城中村改造社区的环境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为以后城中村改造社区这一特殊环境、特殊政策下形成的新型社区的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社区 物质环境建设 精神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一)研究方向

我国社区建设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径,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强社区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某城中村改造小区(下文简称A小区)的调研和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为以后社区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当前,社区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即社区环境建设包括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两大方面,而物质环境建设又分为内部物质环境及外部物质环境。

1、外部物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

即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

2、内部物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

即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环境因素,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

3、精神环境建设对社区的影响

物质环境建设与精神环境建设二者密不可分。良好的物质环境建设依靠良好的精神环境建设的维护,而良好的精神环境建设又可以提高对物质环境建设的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

二、精神环境建设分析

A小区属于特殊的城市社区。特殊性在于居住的人并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城中村的失地农民。因此,研究该社区的精神环境建设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城中村改造的整体发展情况。

当前,快速的城市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由于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蔓延,城市边缘逐步向外扩大,过去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庄慢慢被城市所包围,进而形成了一个明显区别于传统城市和农村的特殊区域,即城中村。城中村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也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同时还保持着乡村的某些景观以及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因此,城中村改造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是从地域角度己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而其社会属性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农民主观上不愿意被城市化或还没作好城市化的准备,由于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被融入城市,村民的思想观念、居住习惯、生活方式、管理模式和住房景观建设等方面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农村色彩。

从形式上说,2007年至今,西安市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让西安几十万人告别脏、乱、差的城中村环境,迁入宽敞明亮的新居,而这一部分特殊的人群,通过统一拆迁改造,以房或以货币形式的赔偿安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生活模式,其精神环境建设仍然处于小农意识,一些村民依赖土地补偿款和房屋租金等收入富裕起来,不思进取、聚众赌博等,形成了一个新的断裂的社会阶层,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危及正常社会秩序,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三、物质环境建设分析

(一)外部物质环境建设对社区的影响

A小区位于西安市高端社区的聚集地,其周边汇集了大量优良的小区,对外提供的可供社会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多;A小区所处区位与城市大型绿地公园较近;A小区四周的道路交通设施条件相对优越。外部物质环境建设相对良好,被拆迁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品位,有利于A小区的长远发展。

(二)内部物质环境建设对社区的影响

本文着重研究A小区的内部环境包括:社区绿化环境、社区清洁卫生环境、社区文化环境、社区治安环境、社区生活环境等,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规划建设不到位

A小区的形成,是政府、开发商、村集体三方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为使参与各方利益都能达到最大化,普遍的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在于: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大、绿化率低、缺乏统一的城市规划引导,无公共空间等。

2、绿化环境建设无系统

A小区内绿化环境建设差。一是绿化率低,未达到30%的绿化标准,社区内无明显的中心绿地或者景观节点;二是村集体、村民对绿化系统的维护不足,多数村民将宅前屋后的绿地改变为自家小菜园,而小区内的休闲亭成为村民堆放杂物之处,不仅失去景观意义,而且杂乱无序。

3、卫生环境建设不合理

A小区的环卫经费投入偏少、卫生费收缴率低、外来流动人口卫生费收取困难,导致社区环卫建设不合理。一是环卫配套设施总量不足,垃圾箱缺少,不符合垃圾收集点7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社区环卫保洁水平的提高。二是环卫设施布局不合理,在人流集中的公共区域未设置垃圾桶;公共厕所设置于小区东北角落,使用率低下,已演变为小手工业者的仓储空间。

4、文化环境建设不健全

A小区内文化设施非常单一,除麻将馆外再无其他设施――如一般社区内配建的图书室、阅览室等,在麻将馆聚集的绝大多数人是游手好闲的中青年人。未充分考虑其他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结构等因素,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5、体育环境建设不完善

A小区内体育设施极不完善。仅一处公共活动区域,位于小区入口处,安全性低,老幼等特殊人群无法单独使用;随意摆放几处健身器材,使用率低;无休息区,停留率低,交谈空间少;使用面积不足,致使部分村民健身使用城市道路绿化带。

6、教育环境建设不周全

A小区内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应优先考虑到本社区村民小孩的使用。而目前该幼儿园被开发商垄断,以高昂的价格对外开放。不仅造成了村民的抱怨,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化。

7、医疗环境建设无规模

A小区内无配套的社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仅有一处私人的医疗门诊所,设施简陋,医护人员专业性不足,不具备社区级卫生设施的基本要求。

8、商业环境建设无章程

A小区内商业环境建设杂乱无章程,一是无配套的市场用地,许多商贩随意摆放摊位,不仅噪音扰民,而且破坏社区形象;二是村民租赁位于一楼的住房为门面房,商业内容繁杂,美容院、洗头房、小商店等众多。社区整体环境遭到破坏,居住私密性等也无从谈起。

9、治安环境建设不科学

A小区内治安防控体系不健全,社区治安情报信息收信不及时、不准确,缺乏必要的设施与装备;社区纠纷、社区犯罪和社区治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村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生命与物质财产损失。

10、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A小区内未设置集中停车场地或地下停车场库,村民停车基本是在宅间道路两侧,既不安全,不便于管理,也对社区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对村民基本出行带来困扰。

11、市政环境建设不安全

A小区内写有高压危险的变电室距离两侧居住建筑仅为1-2米,不符合变电室在小区内设置的安全距离,不仅带来噪音污染,而且具有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虽然A小区的外部物质环境建设良好,随着城市的整体改造开发,周边环境优良、道路交通便捷,但内部物质环境建设差,设施不齐全;村民精神环境建设不配套,小农意识严重。因此A小区虽然是改造安置社区,村民住进了单元房里,却仍然呈现出城中村原有的脏乱差景象。

四、改进原则与措施

(一)改进原则

1、统筹规划

在社区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把建设环境优美、舒适怡人的城市社区作为目标。良好的社区规划对城中村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彻底的城市化转变。在确定城中村改造方案时,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城中村的位置、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等多方因素,注重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社区道路、活动场所、文化设施、垃圾处理、通信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留足绿化用地,使绿化率达标,建设优美、舒适的城中村改造社区环境。

2、以人为本

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幸福。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一方面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方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这个弱势阶层的合法权益,抑制开发经营活动带的负面效应。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避免其继续向城市周边转移,形成新的城中村。

(二)改进措施

1、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城中村改造完成后,新改制的村集体要优先安排村民就业,如物业管理、清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村民提供职业培训、劳动就业信息服务等,积极培育村民的就业观,改变他们懒惰的消极就业思想,提高村民自谋职业、竞争就业、勇于创业的自觉性和能力。

2、提高村民主体意识

要加强对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意义、规划前景、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参与城中村改造实施的全过程。要调动村民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改造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参与者,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共同主体,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逐步提高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

3、完善政策配套体系

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使其享受到城市社会保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使其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养老、医疗、子女入托、入学等社会基本保障措施。要多方筹措社会保障资金,政府获取的土地出让金,优先用于村民的养老、医疗保险等支出。

4、强化社区管理机制

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协调,形成政府、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驻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驻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政府要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后的新居委会的投入力度,设立社区建设专项基金,脱离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逐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与原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职能关系,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积极融入城市现代社区管理体系,实现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5、创建社区活动载体

开展社会活动,不仅丰富社区村民的文化活动,同时可在活动中做好社区环境建设,提高社区环境建设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如“自愿者服务活动”、“绿化工程活动”、“街巷卫生竞赛活动”等。注重发挥本社区的优势,形成本社区环境建设的特色,找准社区群众思想的脉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提高社区环境建设工作实效。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城中村改造社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冲突中的作用显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与城市环境差异巨大。城中村的存在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中村的改造又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对待城中村改造社区,要根据被改造对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基本的是要保护城中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改变精神环境建设,加强物质环境建设,真正建立起和谐优良的社区,实现村庄改造安置的可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 董傅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2、住区规划2:综合社区宋洪刚天津出版社2012年1月1日

3、城中村的改造李俊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及其改造陈柳钦管理学刊2010年

第15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养老模式养老保险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背景

按照我国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一般称60岁以上的人口为老年人口。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由此可以表明,我国在2004年已经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为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万人,占8.87%。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速非常之快。

除了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外,我国老龄人口还存在另外一个特点:大约75%的老年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

现今社会,我国农村养老依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老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虽然有其他一些养老形式作为补充,但农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农村养老格局。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主要是代际赡养,子女成年后对失去劳动动力的父母进行赡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老年人有着强烈的“家”观念,认为社会关系中最可靠的就是亲缘关系,因此家庭养老仍是新时期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先选择。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的优越性是其他任何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自我养老

自我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退休金、养老金或者自己的储蓄等用来防老。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中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储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存在省吃俭用的思想,他们尽量节约开支,努力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种养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女和社会的负担,但是使用范围较窄。对于那些低龄、身体健康并且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比较适用,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讲,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再加之疾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自我养老无法实现。

3、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其主要存在方式主要是五保制度。集体养老模式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家庭养老的很好补充,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养老的存在是扎根于当地富裕的集体经济和系统的管理,因此集体养老在我国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发达、集体经济基础雄厚的农村地区,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集体养老;对经济水平一般及落后的农村地区集体养老不具有普遍意义。

4、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即依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来进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社会养老方式包括:农村养老院养老、优抚对象中部分农村老人的优待抚恤制度、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由于其动用的力量广泛,制度性强,因而是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的养老方式。但现阶段其发展还很不完备,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种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很低;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受利率变化影响大,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难保将来支付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目前已实现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商业保险性质,政府财政未提供保证等原因,导致了社会养老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现状

1、家庭规模小型化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劳动力也在减少,这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相比较而言,年轻一代相对上一辈对老年人,不论是精神负担还是经济负担程度都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独生子女需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社会的压力和对两位老人的赡养义务,这就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尤其是在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后,一个年轻的家庭要面对4位需要赡养的老人,这就使得赡养老人问题的集中化。家庭结构的转型,使农村老年人不得不“活到老、干到老”。伴随着这种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老年人养老问题十分突出。

2、农村“空巢”老人急剧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由此加大,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由此,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打工,造成许多农村老年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据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1.69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0%过着不与子女合住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空巢”老人生活缺乏照顾、心理压力大、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3、高额的医疗费用

随着科学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与之相应,医疗费用也逐步增加。老人是易患病的群体,尤其是农村老人。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有限,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是得了病能顶就顶,能拖就拖,往往错过了治病良机,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此外,一些地区农村医疗机构少,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少,缺少医药,给农村老人的健康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社会舆论功能,使之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针对一些不履行赡养父母的现象,不仅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加以影响,还要从法律层面约束其不良行为,弘扬尊老敬老行为,让农村老年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民工保障制度

现阶段农村老年人养老中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供养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一般是农村农民家庭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农民工收入减少或者发生意外事故时,家庭的养老就得不到基本保障。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不只是其自身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农村家庭的养老问题。如果农民工的收入得到保障,辅助于养老意识的教育,老年人得到子女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空虚得以缓解,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改善,那么就能达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1987年开始试点至今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应当加强立法,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出适合农村实际的保障性政策;原因之二在于覆盖面过窄,无法真正保证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当承担起大部分责任,加大针对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地寻找其他融资渠道,结合民间资本更好更快地拓宽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敖奇.浅析农村养老问题[J].山西农经,2007,1

[2]袁江.浅析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2,7(32):70—71

[3]孟少博.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2,3(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