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41-01
一 家校协同教育的内涵
家校协同教育包括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和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1.学校协同家庭教育
学校协同家庭教育指学校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家庭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及QQ群、微博等手段为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信息等。
2.家庭协同学校教育
家庭协同学校教育指家庭教育系统部分要素或信息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产生的协同教育。比如,家长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和微博等手段告知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且希望教师能够加强某些方面的教育等。
二 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家校协同教育领域中,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多种多样,许多文献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忠虎先生的《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书中专辟一节用来罗列了家校交流的27种渠道,并对每一种交流渠道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是研究家校协同教育策略较好的书籍。家校协同交流可概括性地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家校合作策略,如家访、家长会等;二是新媒体技术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1.家访
家访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教师对个别家庭进行指导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然而在如今的高等学校中,传统的亲自上门的家访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学校和家庭。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和家长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就是学生已经长大成人,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从而忽视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家长会
家长会是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之一,但由于部分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大学缺乏认识和体会,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了解,只是简单地依靠孩子的反馈获取对大学的片面认识,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家长的信息闭塞,甚至造成家长对学校的全面误解。
如今很少有院校会召开家长会,原因是大学生多数来自外省,许多学生的家长也都工作繁忙,再加上家长来校的经费开支和时间不便等种种困难,大学生家长会在各大院校也就不了了之。因此,研究大学生家长会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基于QQ与QQ群的家校协同策略
QQ作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即时聊天工具,给高校家校教育带来了重大的转机。以往的传统的家校协同教育方式有家访、打电话、家长会等等。如今,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QQ与QQ群建立起家校协同教育的互动平台,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4.基于微博的家校协同策略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微博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纷纷开始研究微博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应用。
三 结论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新媒体下的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信息覆盖面广、涉及内容量大,又有教师和家长的全力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它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发展还不够全面,功能还不够完善,而且自身还拥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家校协同教育强调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互补,只有整合最优化的力量,才能协作共进。
参考文献
[1]李运林.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9(3):5~11
[2]孔卫平.浅谈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
[3]马丹.浅析我国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4)
[4]刘景伟、杨晓丽.大学生家长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武静静.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
[6]周利群.中学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一、制定计划,有效沟通
高中班主任应意识到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重视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家校合作活动的顺利展开,一项完整的计划是前提保证,并且应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活动内容、形式、具体安排的制定上与家长商量讨论后,形成最终的计划方案,这样有助于增加家长的参与度。
具体来看,我在开学之初会拟定本学期家校协同教育活动的计划初稿,召开家长会,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对高中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具体分析现阶段孩子注重个人形象、追求平等对待等心理特点以及正确的沟通教育方法。如将孩子当作朋友以商量的口吻沟通等,提升家长对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上的认知,改变家长对老师打电话、家长会就是“告状”的陈旧认识,增强家长对家校协同教育的责任意识。在家长会上,将已经拟定好的活动初稿发给所有家长审核并讨论,结合家长的建议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家校协同教育的计划。在学期中,我会根据当下热点教育话题酌情增加活动的内容,保证家校活动与时俱进,更有现实意义。
这样做能在学期之初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为之后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做好铺垫,增加了家长对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方便家长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书面的计划也让活动的展开有据可依,减少了临时举行的盲目性。
二、搭建平台,参与管理
现如今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渠道已经不局限与电话、短信、家长会的形式,而更多是依托于互联网产生的网络群,这种形式更加便于教师与家长间的互动。
我会通过定期阅读活动“读好书,好读书”增进家长与学生在日常琐事外的交流。号召家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孩子在读书学习时尽量调小或者关闭电视、电脑的音量,或者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并分享读书心得。为孩子购买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课外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用自身阅读影响带动孩子阅读,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同时活动末期,在让学生写读书体会的同时也会让家长写,这样能让现在追求独立平等的高中生更易接受此种活动形式。
我们要打破以往惯有的“教师说,家长听”的模式。活动中,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活动外,保持家长的互动式的沟通,使得双方都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帮扶互助,提升水平
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综合素质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自身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对教师顺利展开家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毕竟没有直接参与到高中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去,对于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无法完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为家长们创造相互交流分享教育心得的机会,老教师提出理论指导的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有一次我邀请了班上一位女同学的母亲,就自己如何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学习如何要求等问题在定期的家长活动中做了分享。这位女同学的成绩在班上并不突出,但是综合素质高,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这位同学的母亲的演讲让在场的许多家长受益匪浅,纷纷思考自己在家庭教育上还有欠缺和有待改进的方面。活动中也有不少家长提出了自己在教育上的困惑如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以及孩子沉迷手机、电脑等问题,其余的家长纷纷支招帮忙解决问题,我也从教师的角度为家长们详细讲解了高中学生目前的学习压力、课程难度以及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得家长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从而有效地避免因不了解而造成的沟通障碍。
家长间的帮扶互助能有效地增进家长间的互动,通过分享交流共同积累在家庭教育中的经验,提升个人水平。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上。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能在家长的分享交流中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我们应增加这样的互动性的活动,让家校协同教育发挥实际效果。
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f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协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在这种情况下,协同教育的发展被协同教育的主体对协同教育的一些认知,比如认同度、现有协同教育情况、协同教育障碍因素等影响着,因此该文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
通过设计并分发、回收问卷,对安徽、海南、山东三地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2 332份,回收2 199份,有效问卷2 099份,有效率为90%,得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协同教育现状分析如下所述。
1 协同教育的认同度:认同度高
对于教师而言, “协同意义”和“协同重要性”与教师的年龄没有显著差异。
家长对于“协同教育意义” 和“协同重要性”的认同度非常高,这个情况是不论城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龄的家长对协同的认同度不同:年龄在“25岁以下”和 “35~45岁”的家长都比“25~35岁” 年龄的家长认为三方协同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能力培养这个重要性很高。
而教师和家长对于协同的意义和重要性认同度为反向计分,为1.29和1.27,也就是说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协同教育是非常认同的,认为很有必要。
2 协同教育的现状:满意但仍需改进
从社区协同教育活动来看,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比,由于地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较之城市少,因此农村地区参观这三个地方的活动明显比城市少。而不同阶段比如小学、初中参与协同教育的活动倾向都不同,而高中阶段很多选择了没有组织过,升学压力大削弱了协同教育在高年级学生中的影响。而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参加了 “去公园做义务清洁工、农家乐、社区卫生服务、植树”等社区教育活动,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希望学校多组织,基本都是家长自己带孩子去参与这些活动。
从交流群的开展情况看,山东省开展校讯通的较少,而安徽地区和海南地区开展的较多,体现了地区差异。而在使用交流群的倾向来看“QQ群、校讯通、班级博客/主页”的使用很多,尤其是安徽,而飞信群由于不够普及,使用的人并不多,海南只有一个老师选择了该选项。而由于城乡差异,虽然选择“校讯通”的一致很多,但农村选择 “班级博客”的就很少,只有1个人,这说明农村在信息化上还有待提高。而大家也普遍认为这三种交流群很有利于协同教育。
从教师和家长的协同沟通方式来看,城乡之间因为通讯网络的差异,也有一些区别:农村较之城市选择“校讯通”方式的要少不少。而不论教师还是家长更加依赖于传统方式:比如电话、短信、家校联络簿,因此可以启示我们,应将传统的协同教育方式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同教育方式相结合起来,来更好地促进协同教育。
而从家校联系的频率来看,家长和教师的联系还是蛮多的:一学期会开1~2次,而选择一周至一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都比较多。而从联系内容来看,城镇和农村的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出勤情况,城市的被调查者更加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这也说明了农村地区家长不在孩子身边的留守儿童现象。不同学历的家长对内让人的关心也有差异:大专以上的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以及学生个性人际交往。而身份为班主任的老师明显更加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
由于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协同教育的现状满意,也有一小部分表示不满意,说明目前安徽、海南、山东三个地方的协同教育开展的还是蛮不错的,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3 协同教育的障碍因素
无论从教师还是家长的角度:家庭的因素是主要障碍:超出了2万教师认为家长没时间,而家长选择“家长没时间”的也是最多的。另外选择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案例的也有317人,说明家长忙没有时间以及缺乏典型的可借鉴的家庭教育案例是主要原因。其他比如“家长文化程度影响、缺少平台、缺少社会教育、追求升学率”等也是影响因素。
从教龄的角度来看,教龄小的老师在与家长合作与交流上会感觉自己能力和技巧有所欠缺,但教龄在7年以上的老师,也就是随着教龄的增加,对此作方差分析,发现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教龄增加,老师对于家长交流的能力是有所增强的。而是不是班主任对于此问题的看法也有不同,班主任觉得主要是家长的因素大,科任老师会认为自身和社会因素较多,这也属于常理,毕竟班主任花在班级事务的时间会比非班主任时间多。
而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障碍因素,学历较低的家长觉得自己“操作不熟练”;而学历高的觉得“上网受限、操作安全问题、家长参与度不高”更影响;而发现“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的家长都没有“大学或大专”的教师参与度低。是班主任的教师与“操作不熟练、上网受限、信息安全问题、家长参与度不高”这四项都呈显著相关。班主任觉得自己“上网受限”,这可能是班主任的事务较多,时间有限,同时班主任也更加担心“信息安全问题”考虑的较为全面,而科任老师觉得自己“操作不够熟练”以及“家长参与度不高”。开放题中有家长说因为与孩子的交流不够,孩子不够听话;以及家长和教师时间难以同步,希望有网络教育平台来解决这个问题。
4 网络环境下协同教育的需求分析:教师和家长都很需求
教师和家长对协同教育平台的需求度都很高,81.4%的任选了期待或者非常期待有一个三方协同平台,而近90%的被调查者愿意加入一个三校协同教育支持服务的网络平台。而教师的性别与协同教育需求度也有相关,对此作方差分析,发现男老师没有女老师愿意加入平台的热情高。说明不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目前的协同教育障碍都是希望能有一个平台来解决的。
从协同教育平台的功能来看,教师选择“相关通知、作业”是最多的,说明教师最需要的是体现方便性。而家长最需要的是“建立教师、家长、社区论坛”希望能更进一步探讨,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教师其次选择“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表现、论坛”也非常多。而家长更关注的是“校务公开、相关通知、家庭作业、留言评论”。
关键词:家校协同;德育;正能量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锦溪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申报了“利用协同教育平台,研究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德育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按计划开展研究,在研究的后期阶段,我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协同,凝聚德育的正能量?以下,我想把自己的浅显认识整理成文,以供交流。
通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被认为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部曲,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尤其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在广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构建起家庭、学校协同教育的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家校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某些误区
记得“生命树成长训练”课程体系的创始人曹廷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父母总是苦恼,我们创造了生命却难以让生命更精彩;我们付出了爱,却收获不到爱的果实……” 确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在家长培训中,我们发现,目前有80%左右的家庭还没有走出(或很好地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而且很多父母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误区的后果。对此,我们进行了简单梳理,认为家庭教育的误区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全权制”,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有些家长缺少家庭教育观念,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总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得由学校把他教育好,培养成材,孩子的成长,学校得负全责。
(2)“家长”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因为忙事业、忙工作,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因而出现了很多“家长”。像我校这样的市直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有15%~20%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十分欠缺,“家长”家庭教育现象比较明显。
(3)过于注重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愿意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愿意和学校老师交流,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家长首先关注的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已经陷入某种“病态”,每次测试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多少分?班上90分以上的有多少?谁最高啊?你们班有考100分的吗?”等。而当孩子有一天终于考了100分的时候,父母往往又会问:“你们班有几个人考了100分?”关注的总是孩子的科目成绩,很少会去比较孩子的身体、能力、习惯、品行等。
(4)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有的家长过度彰显家长的权威,对孩子缺少尊重,孩子犯了错误,不由分说,把打骂当作是教育,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更有甚者,一个不顺心就对孩子又骂又打。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表扬,以此肯定自己努力的价值,而不少父母却习惯了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绝不会去拿自己孩子的优点去比别的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也就悄然发生变化了。对孩子的不尊重,会让孩子对于家长的各种教育更为逆反。
2.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教育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但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家校教育必须协调统一。有些家长在品德培养上能与学校、老师交流,这本是件好事,但是这种交流大多停留在孩子守纪方面,如孩子上课是否听讲、做小动作,孩子听话不听话、调不调皮等,其实这种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仍是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寻找原因,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品德培养来进行的。学校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而家长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无形之中,会慢慢地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对立关系。家校双方沟通、交流的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差异已经造成了现有家校合作关系严重的不协调、不统一,甚至容易使家校教育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以至于产生冲突。
二、如何促进家庭、学校协同教育
1.学校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1)举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是以机制为依托,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二是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三是要丰富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保证教育质量。四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丰富教育资源。
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家长学校活动要有详细的教育计划,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需要开展不同的活动。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应为家长创造一切机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聆听学生的心声。
(2)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家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也是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校的家访制度,并通过专项家访对特定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主动取得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家校协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访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通过家访,沟通了家校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家长的自身需求,帮助家长消除了“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家校双方都在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加深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家庭教育的信息,积累了教育经验,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宣传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扩大学校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重要家教活动,是学校和班主任同家长联系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家长会不在多,贵在精。我校每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议,期初一次,向家长通报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征求意见;期中一次,总结半期工作,提出后半期工作改进意见。
(4)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虽然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尽可能多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但是对于家长来说这些形式还是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所以,学校的协同教育平台就为促进家校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是我们要思考的新问题,QQ群、微信、微博、电子信箱等网络渠道,都应成为家校沟通的便捷方式。
(5)做好模范家长评选和交流工作。我校从3年前,就一直开展“学习型家庭”的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家庭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正蔚然成风。通过优秀家长的成功教子经验交流,畅谈家教体会,从具体的实例中引申出具有实效性的家教方法,使更多的家长受益。
2.学校要促进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
学校要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利用一切机会和途径,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一是让家长加强对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营造协调的家校协同教育环境。为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继续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进行持续教育,家长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录等,家长有意识地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二是要让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的被动局面,增强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性。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学生就要听老师的,有的家长教育不好反而起反作用。其实两者都有片面性,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作为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校协同,凝聚德育正能量,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重视并积极付诸实践的工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所有家长都应行动起来,群策群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卜 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孙蒲远.美丽的教育[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郑和钧主编.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氛围不浓厚、资源未整合、师资较薄弱等问题。“2011 计划”的出台,协同创新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应积极构建战略、政策、资源、知识、环境及服务协同机制,使创业教育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34?04
2012 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 计划”),“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吹响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号角。协同创新,既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催生国家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又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智慧的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国家协同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要求也更高了,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新的更加有效的机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目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1998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正式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来,大学生创业教育经历了17 年的实践和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总体上看就是创业教育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和创业成功率“双低”的现象,也说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凸显的问题很多。
(一)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成效不明显
相较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成效甚微。无论是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大学生的受众数量和参与热情,还是高校的体系建设和教学效果,我国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整体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创业教育目前可以说还刚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高校之间创业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校际差异比较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创业教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多数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仍然滞后。部分高校领导忽视了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发展缓慢。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化倾向,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如一进行完创业教育就马上让学生开始创业,希望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高校创业文化不浓厚、热情未激发
富含创业元素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涵养、创业意识的觉醒、创业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校园依然未现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远远没有点燃,校园缺乏创业的活力。政府、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缺乏相对优良的机制和环境。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发展目标、激励导向及评价体系也未见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社会依然缺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创业教育精英化倾向使多数大学生只是沦为了各种创业竞赛的看客,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创业文化的形成。
(三)高校创业教育资源未整合、实践不充分
校内外资源是创业教育可持续进行的有力保障。当前,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整合度不高,有的学校有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的师资力量却游离于创业教育之外;有的学校学生系统与团系统各行其事甚至重复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同时,也未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产学研机制未能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正常开展,难以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外围环境。诚然,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就离不开校外优质资源。如果外部资源不能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机会,高校创业教育就将要面临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不利局面,创业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
(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较薄弱、课程建设较滞后
现实中,高校创业教育老师多数由高校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人员担任,他们承担创业课程教学、创业培训本身不是问题,但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在创业实践的指导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师资力量的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也普遍存在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有些高校甚至还根本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二课堂;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真正融入到常规教学体系,不能面向学校所有学生,创业教育严重脱节于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内容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这就使创业课程没有发挥出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协同创新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2011 计划”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2011 计划”将会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高校办学理念的巨大改变,包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在内,都应该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1]。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既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更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理应成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的、根本的方向和目标。而具有深远意义、丰富内涵的协同创新思想必将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协同创新的机理具有普适性
协同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但其具有普适性。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都存在协同作用。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从协同创新的本质来看,协同创新应该要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高校的协同创新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既包括产学研大系统的协同创新,也包括高校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创新。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创业教育更需要主动融入协同创新框架体系,更早实现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将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协同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目的是要产生“1+1>2”的效果。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组织、人、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围绕目标协同运作,就能产生“1+1>2”的效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地方政府和高校制定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环境、创业知识等各个子系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在于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促使各子系统相互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创业教育更加良性地发展。
(三)协同创新新理念、新要求为破解创业教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协同创新可以培育高校内部的创新土壤与氛围,形成以沟通、合作、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文化,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无疑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努力构建创新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共享、有效利用的发展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实行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联动,形成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协调培养的大体系。长期以来,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校内外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协同创新理念将有助于破解这个难题。协同创新要求高校要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学科交叉与融合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业教育是在学科专业教育基础上包含经济、管理、心理、法学等多学科的系统教育,协同创新理念为创业教育所依赖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好思路、好方法。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构建
把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来,将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发展,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能力、转变高校发展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将是以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为要素的系统创新,尤以体制机制创新最为重要。只有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创业教育才能得到丰富、发展和提升。
(一)构建重视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机制
创业教育的战略协同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创业理念、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创业平台、创业实践、创业政策等在内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各级政府、各所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和共识,着力构建政府各部门之间、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校与企业及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各专业之间的战略协同,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及创业实践等方面形成合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在出台政策、举办培训、开展竞赛等方面加强战略协同;高校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就业中心、团委、孵化器中心、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避免出现政府部门、高校对创业的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归口,导致责权不明、各自为政的现象。
(二)构建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协同机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可操作性和政府执行力等原因,导致相关政策根本无法落实。可是,促进大学生创业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需要各个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建立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为保障创业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在税收、租金、人才及创业培训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并强化不同政策间的协调衔接。相应的,高校也应出台与之对应的协同政策,如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先行先试;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促进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为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持续推进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
(三)构建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资源协同机制
对政府、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协同作用,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主要的角色,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应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搭建、优化各类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融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完善服务。政府还应该尽快建立各高校间创业教育交流平台,建立创业教育网络,促进创业教育资源共享。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的协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鼓励师生协同创业、共同成长,丰富教师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指导能力,增强创业教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内经济、管理、法学、心理等专业学科师资力量,聘请社会上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创业导师等形式,改变目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单一现状,提高创业教育整体水平。要挖掘校友企业、大学科技园企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和场所,捐资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为创业教育开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扎实根基。
(四)构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协同机制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高校要注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把创业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构建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等形式,努力构建立足专业知识学习、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协同。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创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并不能从单纯的课堂教育中获得。高校要积极构建包括KAB创业俱乐部、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协同互动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充分利用产学研协同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扶持敢拼敢干的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机会,获取和消化与创业活动相关的知识,丰富和改善创业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储备他们成功创业的各种知识。
(五)构建大学生主动接受创业教育、自觉投身创业的环境协同机制
创业文化、创业环境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及家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要对创业教育的价值有高度的共识。一方面,全社会要共同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大家进行创业,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发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帮助家长和大学生摈弃落伍的教育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植根在社会的大环境和高校的小环境中,不仅要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化,而且要将高校和地方对接起来,把校园和社会的鸿沟弥合起来,使校园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形成互动、共生、协同的机制[2]。构建创业教育环境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无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学风建设 路径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学风实质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内在动力,是学校的真正灵魂和生命线。如何协同高校各部门,共同提高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效能,是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协同理的内涵
“协同”一词在中国出现很早,《辞源》里把“协同”解释为:和合,一致[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通过从事激光理论研究发现:任何复杂系统既有独立的运动,又有相互影响的整体的运动。当系统内各子系统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呈现为无规则的无序运动;当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整体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呈现为有规律的有序运动状态。哈肯把这种现象称为“系统协调作用”[2]。
在此基础上,哈肯建立了协同理论,目标是在千差万别的各科学领域确定系统自组织赖以进行的自然规律[3]。协同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协同效应,是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会相互作用,从无序走向有序,以至于整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二是伺服原理,是指在众多子系统互相作用过程中,有一个或数个决定性的因素称为序参量,它在整个系统演变中起主导作用;三是自组织原理,是在没有外部指令的环境下,系统内部各要素会根据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目前,协同理论已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二、将协同理论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契合性分析
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其与协同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我们分别从协同理论的三个主要内容分析:
首先,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非平衡性特征,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由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多个部门、多个主体组成的,各个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这个动态系统中,使得系统内部具有非平衡性。
其次,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主体具有典型的序参量特征,序参量在整个系统演变中起主导作用,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施包含大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多个行为主体,需要依靠高校内部或外部的物质、资金、信息、人力等多种资源的配置,其演化和形成的速度比较快,在不同时期内依次起着序参量的作用。
最后,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存在很多的子系统,包括教学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校园文化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无序状态的存在,从而不利于学风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应当通过协同理论的指导,注重序参数的作用,形成有序的系统内自组织运动。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来到大学后,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学习比较盲目,处于一种应付状态,目的不明确,自然也不会有很强的学习动力。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很功利,只是追求一些自己认为“实用”的学科和知识,对那些自己觉得“无用”的就不学或者花很少的时间学,另外还有学习目的是奖学金、文凭等。这些缺乏及不正确的学习目的都会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学习方法不正确,效率低下。
由于大学学习和中学相比在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大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课后缺乏主动性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还有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通识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以致影响综合素质提高。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控力差。
部分大学生存在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等纪律松散、生活散漫的现象,尤其是在形势政策课、公选课上,情况较为严重。还有一些大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通宵上网玩游戏,考试找人代考等。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控力。
四、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自身素质和努力是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
1.思想不够成熟
部分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够成熟,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进入大学后,某些大学生选择了放松,缺乏吃苦耐劳、勇于钻研的精神。
2.心理相对脆弱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家长呵护,很少遭遇困难和挫折。进入大学以后,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动力,时间长了就会有厌学的心理。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很多方面都会对大学生学风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
1.教师教风仍需提高
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会直接影响学风的好坏,表现在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水平有限,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一些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上课照本宣科,和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学习主动下降。此外,还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一些教师迫于科研的压力,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上,无暇顾及教学工作,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制度是保障,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还存在很多制度不健全的地方。如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良好的规范和保障。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制度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体现出学风建设的人性化。
3.校园文化引导不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素质、心理的重要因素”[5]。校园文化对高校学风建设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及各类校园科技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等。某些高校首先对校园文化重要性认识不够,其次对校园活动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三)社会层面。
除了学生自身和学校因素,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会对学风建设带来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观念都趋于多样化。另外,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普遍使用新媒体了解外面的世界,而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垃圾信息会侵蚀和感染一些W生,对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不利的。
2.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一些家长的观念存在误区,认为把孩子送到高校,就可以不闻不问了,忽视大学期间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较少,态度简单粗暴,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和家长经常性地沟通。
五、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
(一)理念协同领学风。
理念是先导,全校上下从领导到普通教师都要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把学风看成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从四个方面实现理念的协同:一是全面性,要认识到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学风的问题,还要通过学风建设带动班风、教风、校风建设;二是实效性,要通过系列措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学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三是参与性,要发动全体师生都积极宣传学风建设、支持学风建设、积极参与学风建设;四是合作性,全校各部门之间、机关和教学单位之间要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整体推进。
(二)管理协同助学风。
一是制度保障,落实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与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教学环节督查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健全教与学的联系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完善学生素质拓展评价制度等,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行为训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合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指导和学业预警,扎实做好四年不断线的本科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学情分析、重点关心学生帮扶等基础性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学生的分类指导、全程指导,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等特殊群体,加强学生资助服务,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
(三)教风协同带学风。
一是教师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授业的同时,传道、解惑,发挥第一课堂在学风建设上的主渠道作用。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和《学生课堂规范》等相关制度,并开展学习宣传,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二是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应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有条件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三是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教师应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负责的教学态度、渊博的学识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四)文化协同育学风。
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建学风建设;二是组织各类科技学术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活动,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及场所,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引导它们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让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四是充分挖掘知名校友资源,邀请知名校友举办报告会,激发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以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的卓越成绩鼓舞师生,彰显学校的优良校风。同时,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推动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建设。
(五)榜样协同树学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价的,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尤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其影响无法估量”[6],学生朋辈之间的榜样示范力量不可轻视。一是扎实推进先进集体申报表彰工作,按照“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过程指导,强化目标引领,注重覆盖面和参与度,通过申报、创建、展示、评比、表彰等活动,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二是广泛开展“优秀大学生”、“双十佳”大学生等先进典型评选,开展优秀学子报告团活动,让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优秀学生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发挥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中坚作用,建立党员挂牌制度,发挥党员同学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党员的声音响起来,党员的事迹多起来,打造一批学风建设的学生骨干和优秀学生典型。
(六)家校协同促学风。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创新家校联系方式,在传统电话、书信、家访、家长会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拓宽新的渠道,如QQ、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等不同方式和家长沟通;二是组织各种类型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如校园开放日、表彰会、艺术节等,家长通过参与活动,切身感受到学风建设氛围;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访,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以便于学校和家庭平时能更好地沟通。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协同推进,不断建立并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以严格管理为抓手,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17.
[2]桂慕文.人类社会协同论对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5.
[3]郝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3:9.
[4]张烁.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N].人民日报,2012-01-05(1).
[5]王金宝.地方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91-92.
一、突破本位主义:树立全面统筹的协同育人观
少年儿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教育难以发挥整体的育人效果。协同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突破过去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立场,强调三者的主动协调、同频共振,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1+1+1>3”效应。
(一)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全教育观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必须树立“人人是教育者”“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全教育观。教育部门、学校、媒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社会机构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家长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者,是学校、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引导家长树立起其自身作为“第一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供机会,使之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要引导社会有关机构、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少年儿童传输正能量、避免负面影响,积极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二)学校应成为家庭、社会教育的粘合剂
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突破本位主义,并不意味着各自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功能,而是重在唤起各自的教育意识。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组织,在协同育人中,应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主动出击,开放办学,统筹引导,争取地方政府、各部门、社会机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成为连接家庭、社会的粘合剂和桥梁。学校要树立起为家庭、社区服务的理念,提供场地、师资等条件。坚持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系统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虽然不少区县、学校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统筹的力度还不够,普遍存在活动零散、意愿不强、师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层面探索解决,更需要政府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使协同育人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化。
(一)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法制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机制,是依法推进协同育人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障。一要推进协同育人的立法和制度建设。用法律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加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立法。二要进一步提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对家庭、社会教育责任有相关的要求。三要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建立校本化的协同育人制度。学校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组织安全意识和措施外,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法律监护人、活动合作方以合约、协议方式,明确各方责任。
(二)确立科学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统筹推动协同育人工作,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合作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校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主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配套文件和评价办法。学校层面要将教师、班级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激发教师主动联合家庭、社区育人的积极性。
(三)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在协同育人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是相互影响、成果共享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能激发家长、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参与协同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家长、社会贤达、企事业单位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爱心家长”“关心教育公益企业”“社区教育先进学校”等评选活动,激发三方协同的内在动力。
(四)建立城乡协同教育一体化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以及公安、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避免突发事件和社会不良风气、犯罪分子对儿童的侵害。城市社区要推进终身教育,实现全民教育。坚持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在项目支持、人才配备、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各个基层社区教育提供保障。倡导“离校不离教”的原则,利用社区场所,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创办四点半学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教育、校外教育。
三、整合多方力量:搭建共赢互通的协同育人平台
在机制建立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如何运行的问题。要充分整合多方面力量参与,以共赢互通为基本原则,搭建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一)组建协同育人的管理与指导平台
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平台,区县教委要争取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学院、教育联席会议等组织机构,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工作。要组建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平台,以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衔,组合市内高校、区县教研机构、社会专业研究机构形成项目研究团队,对区域内的协同育人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解决好深度、效度、可行性等规划问题。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提供专业引领。
(二)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
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组建学校层面的协同育人中心,成员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社会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构成,改变过去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学校要为家庭、社区提供多元的服务,让家长、社区得到实惠,让家长、社会企业或机构认识到参与学校工作对自身的重要价值,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热情。同时,完善家长委员会等自组织架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其中,班级家长委员会应尽可能扩大家长参与面,减少对家委会的干预,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立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一是建立网络资源平台。重视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家长在线学习,实现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建立网络联络平台。学校、班级可通过建设微信群、QQ群、班级博客等平台,将有关学校、班级、孩子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增强家校社区的交流互动。要注意收集问题并及时反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三是联合网络媒体平台。联合宣传、文化、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务求深度实效:实施科学立体的协同育人行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育人途径,促进协同育人取得实效。
(一)以育人为目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最终落实到育人这个目的上来。一是学校要根据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的不同特点和现实条件,系统策划和设计协同育人的行动体系,以课程的形式予以固化,分年级、分层次形成连续性的课程序列,确保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二是推进协同育人的课程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渗透、整合、融通,构建全新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三是在实施时,避免传统课程知识化学习的倾向,多运用活动化、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等途径来开展,提升育人的有效性。比如,有些学校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优秀家长、社会贤达等资源,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既调动了校外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矛盾。
(二)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满足家长需求
学校推动协同育人行动,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家长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家长,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协同育人才会有持续的力量源泉。由于家长在学识、职业、子女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以校级、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教育活动,往往针对性不强,导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家长会,还是其他的家长教育活动,都应该坚持以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家长因材施教,分专题、分层次地用家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确保家长学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三)以过程为重点,充分调动全员参与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关键词:协同视域;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3-01
前言
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教育方面,还应该从社会全局出发,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全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协作局面,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协同视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1.1协同的内涵。对于“协同”一词,最早由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在《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中,哈肯提出,不管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中无序是一种混乱的过程,而有序则是协同的工作方式,在哈肯看来协同就是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从旧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对于协同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事物之间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协同性,协同理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从而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不断加强,协同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1.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职业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训练、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就业水平及当前社会职业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的择业。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包括就业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就业理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形势政策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了解,使得大学生能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保证大学生能恪尽职守,做到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负责;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就业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2.协同视域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2.1政府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协同体中,政府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进行调控,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社会、高校之间的协同互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政府主要是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深入沟通、协作,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的协同,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稳定运转。此外,政府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三支一扶等,以此来给予大学生就业帮助。
2.2学校的就业教育场所。学校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协同就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的教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转变情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资源整合,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成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培训内容,并注重实践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对社会市场需求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双向平衡。
2.3企业的就业教育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中,社会企业能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中,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信息对接,以此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将校园内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整,以此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4学生的自主就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本身的参与程度、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压力,才能明白就业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教育活动中。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宣传当前最新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更好的配合学校进行就业教育,使得学校就业教育课程更好、更高效的完成,使得学生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没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只有良好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困难,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坤.探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41-142.
[2]赵乐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26-127.
一、“校讯通”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因材施教的价值与意义。校讯通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
当前,我们的教育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
1、学生在校的情况及表现不能及时反馈给家长。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好意思总打电话找家长也很难找到家长,有时还要摸黑去家访,而家长想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总是想打电话给老师,又不知何时打好。
2、老师与家长由于缺乏沟通,家长无法了解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及学校的公告信息,学生因此找借口说“学校要收某钱”等骗家长的钱或家长不知道孩子的具体放学时间,孩子用诸多理由乘机去电子游戏室、网吧玩。因此很难配合老师的工作。
3、学生也不能与公务繁忙的父母加强沟通。家长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该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老师也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家长能够配合老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因此,“校讯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探究建立 “家校七站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效果明显
1、学校和社会交流站
校讯通是联系社会的窗口;是实现家校联系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量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连接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是社会教育的新渠道;体现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随时随地关爱学生的新理念。例如:学校将办学理念或创建佛山市文明城市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传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让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效果很好。
2、师长交流站
校讯通是家长获取子女在校信息的实时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与培训的有效渠道。教育的工作有了家长的支持,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刚开始运用校讯通开展工作时,我将每个学生的情况与各位家长交流信息,希望在家校互联平台上让大家一起携手走向成功,提高了家长对校讯通的兴趣,更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3、师生友情提示站
校讯通对学生来说是增进与教师感情交流,与家长亲密沟通的有效桥梁。现在班上独生子女多,他们大多极富个性,思想波动大,学习马虎。因此,我以大朋友的身份,用平等的语气,鼓励性的语言,提建议的方式,给学生指出不足和存在问题,鼓励学生克服缺点,积极上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班里的学生去掉了许多傲气、邪气,变得文明、勤奋、团结上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良好的班风逐步形成。学生也对老师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4、方法指导站
校讯通为父母科学教育子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课堂。作为一种远程教育方式,学生家长可实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还可通过短信平台与老师进行沟通,增强互动性。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很关心,可是缺少正确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不如人,家长就唠叨没完,还强制规定孩子的学习时间, 使孩子十分反感,这是望子成龙的误区。我给家长发去这样的信息:一次的失误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他的品质、能力,太多的指责会让他失去自信,帮助孩子找失误的原因,他将更自信、勤奋。通过“校讯通”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5、成绩汇报站
每次质量检测的成绩都向家长汇报一次,对进步大的、成绩好的学生附上激励性、表扬性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除了附上激励性的语言,还要求家长协助辅导。这样,既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又给了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一对一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教育要求中进步。自从开通了校讯通,我班的各科成绩进步很快,从原现的倒数第二,现在已排到了全级第一,这是家校协同教育的结果。
6、安全驿站
为了保证的安全,孩子上学、放学,刷一下卡,家长就能收到报平安的短信,免除路途安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在双休日、节假日常给家长发去安全短信。遇到偶发事件,“校讯通”就更显示他它的便捷。如今年5月由于受台风的影响,学校要停课,我们就利用“校讯通”的群发功能,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让全校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收到学校的通知,校讯通使孩子的行踪和行为尽在家长的掌握之中,学生也不敢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率降到了最低。
7、温馨祝福站
每到一些重大的节日,如中秋、春节等我就给家长发去短信,以示慰问、关心。让家长体会到教师的友情,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情和亲情,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对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在家校合作的平台上得到家长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三、开通“校讯通”的体会
关键词:家校协同;沟通;交流;合作;倾听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4―02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教育大体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配合的任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可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也同样重要。密切学校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育人机制的完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既包含了家庭教育又包含了学校教育。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我们现在常说资源共享,其实在每个家庭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家长的职业和工作的领域不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人生的阅历、生存的本领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家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科学规范。因此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与家长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家庭进行教育上的有效指导,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使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教师在协同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杜威曾说过,“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出一种社会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成员”。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平等和尊重、理性和智慧。
(2)主动的原则。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更要及时通知家长。
(3)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家长协同教育时要不亢不卑,不因家长的贫富、职位的高低、学生成绩优劣等而区别对待。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减少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4)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看法并表示理解。在尊重家长人格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其教育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要。教师应在尊重家长的同时,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上给家长以正确的指导。
(5)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要更加关注和爱护。如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人没读过几年书,有的甚至是文盲,这为家校协同教育带来许多困难。这些学生中有一些人又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消除家校协同教育的障碍。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和家长,将关爱更多地给他们。
另外,要重视特殊家庭的家校协同教育。如对身体残疾的学生、智障家庭、单亲家庭、单亲状态家庭(夫妻中一人长期在外地)、留守孩子等,更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师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帮助和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和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要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2.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与学校联系手册、电话、通信、运用网络发电子邮件、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沟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骤,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平台。
(1)个别联系。1)家访。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讯手段先进了,但因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居住分散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访工作。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实地的踏访。”家访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一种好的形式,我们不能抛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想法与要求,学生在家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等情况,双方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2)随机个别交谈或约请家长来学校。教师可与家长在短暂的相见时,抓住时机随时进行交谈。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就要约请家长到学校来共同商量解决和处理的办法。3)书面联系。一是建立《家校联系簿》。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利用“家校联系簿”、“联系卡”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充分地交流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配合,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二是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专刊或开辟父母专栏指导家庭教育。现在家长一般工作都很紧张,这就需要开办专栏,创办简报、专刊等通报信息,介绍各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树立和宣传家教典型,指导家庭教育。
(2)集体联系(和多位家长联系)。1)召开家长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全面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有时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互相联系的好机会,是教师倾听家长的关注和期望、双方相互沟通的好方式。2)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的情况,与教师互通学生教育的信息,同时学校开放日活动也展示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架起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桥梁。3)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及工作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4)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教育教学中的骨干教师、教子有方的家长举办专题性讲座和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指导,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备受重视,家长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5)通过网络、现代通讯手段的联系。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话交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还可以开通家长热线,建立校园网,家长聊天室。家长、教师、学校可以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大量的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家长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得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有指导意义的实质性帮助。
3.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家长应和学校、教师密切联系,默契配合
首先,家长的知识、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的教育理论。只有家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其次,家长要善于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说:“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倾听他人说话,不粗暴地打断他人谈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家长有善于倾听教师的习惯,教师和家长之间就会多一分沟通,少一分隔阂;多一层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份行动,少一些抱怨,为同一教育目标从不同的教育角度,各司其职,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学生的合力。
第三,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有些家庭对学校和子女的期待过高,眼高手低,不能客观、全面分析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考取名校作为唯一的出路,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有些家庭不能制订具体的计划,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其进行细节量化,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四,在协同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些家长不能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合作,只等教师找家长。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但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家长必须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讲座,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沟通多了,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能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作者简介:夏春秋(1971-),女,黑龙江海伦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目的意义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保证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通过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切实通过规范学校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二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吴振、王昌洪
成 员:吕先强、朱其龙、黄永春、庞武、李其春、王志远、黄洪英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朱贤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职责: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三睡眠的布置与实施
1.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我校将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睡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睡眠动态。
3.立足学校作息时间,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整体考虑学生居家的作息时间,确保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系统、科学、合理制定学生的睡眠计划,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形成习惯。
我校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学校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和监督,引导家长支持,形成家校合力,确保中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4.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中学作息时间。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安排作息时间,上午上课时间为8:00,学校、教师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初中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2:00,引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5.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大课间。我校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大课间均为30分钟,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学校严格上下课管理,不得拖堂,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课下班主任要及时到岗,保障学生安全。
6.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各学科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7.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针对性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8.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全校班级开展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9.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四睡眠的管理与监督
通过家长群向全体家长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让学生明确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我校规定晚休时间21:50-7:00,午休时间12:10-14:00。同时休息时间作如下要求:
1.住宿学生必须服从寝室管理员的统一安排和指挥。
2.按时起床,按时就寝,非本宿舍学生不得在寝室留宿。
3.学生不准在寝室、走廊内疯、赶、打、闹。
关键词 培智学校 协同教学 实施
分类号 G764
自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后,世界各国学校基本采取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1930年,协同教学正式成为一种计划性的教学形式。协同教学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国内外的学校在许多学科运用了协同教学,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包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学英语课、中学语文课、大学代数课、智障生体育课等。与普通教育对比而言,特殊教育领域的协同教学研究不足。目前,我国并非所有培智学校施行协同教学,此外,在实施协同教学的学校中仅部分学科、班级施行该教学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人数不足、课时量过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协同教学研究不够。结合学校近两年的协同教学探索,笔者拟对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需求及实施程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参考。
1 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需求分析
1.1 从教师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需求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原则中也提及了综合课程,这样的课程需要教师对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一般培智学校中大部分教师只对直接执教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理解比较透彻,在短时间内培训他们成为样样通的多面手也不现实。结果,一位教师进行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足以胜任综合课程的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培智学校推出包班制,但包班制的综合教学又对教师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各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倘若学校允许几位不同学科的教师暂时组成团队,共同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活动,如语文、数学教师联合教学课文《超市购物》和“认识人民币”,常识、家政老师联合教学洗、晾、叠衣服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综合课程就有可能更顺利地开展。这样的协同教学可以看作从一位教师班级集体授课制走向几位教师包班制的过渡形式。已有研究表明,协同教学已经将教师间的合作作为推动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前培智学校教师缺乏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协同教学,以更好应对综合课程的要求。
1.2 从学生的障碍状况及班级规模来分析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需求
随着随便就读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培智学校学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学生类型多样化,中重度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情绪与行为障碍、多重障碍等儿童成为培智教育对象的主体;另一方面,学生障碍程度更为严重,以中、重度为主,且伴随其他障碍,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发展需求更复杂。另外,培智学校班级规模较大,多数为每班10~15人。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为了使全班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不管是哪个学科,一人进行班级集体授课的教师难免不堪重负。如果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上,无论是分组教学还是个别指导,满足不同障碍状况学生发展需求的机会就有可能大大地增加。因此,当前培智学校学生的障碍状况复杂及班级规模较大,教师需要协同教学,以更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 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实施程序
参考小学英语协同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培智学校协同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程序分为“组建团队”、“课前协同:集体备课”、“课堂协同:合作授课”、“课后协同:共同评价反思”四个阶段。
2.1 组建团队
协同教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参与活动,所以教师团队的组建是协同教学的基础。现有的普通教育研究多从教师的个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如何组建协同教学的团队,这对培智学校同样具有参考意义。在此,结合本校的协同教学探索,笔者主要从“固定团队”和“非固定团队”这两种类型来探讨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团队组建,以应对不同课程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团队在培智学校协同教学中可以并存。
固定团队是指在一个或几个学期教学中,来自相同或不同学科的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形成合作伙伴,具体人数主要由学生障碍状况及班级规模来确定。考虑到这两个决定因素,要更好落实协同教学,固定团队在培智学校的组建势在必行。同时,固定团队主要服务于分科课程的教学,所以团队组建时注意优先考虑相同学科的教师结队。另外,合作成功的固定团队维持时间应该尽可能长一些,以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熟悉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适应。
非固定团队是指在一个或几个单元教学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暂时形成合作伙伴,具体人数主要由教学内容来确定。例如,“过新年”的单元综合教学中,语文、音乐、美术教师可以协同教学,讲授说祝福语、唱贺年歌、画贺年卡等习俗;“广州亚运会”的单元综合教学中,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健康、体育等多学科教师可以一起对运动项目名称、参赛运动员数量、亚运会会歌、亚运会会徽、坚持体育锻炼等内容进行授课。考虑到各学科有其自身的逻辑系统,并非在每个单元中都存在横向联系,主要服务于综合课程教学的非固定团队是选择性和短时性的,这样,该团队的各项协同工作难免对学校日常运作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行政的适度管理和调节。
2.2 课前协同:集体备课
备课一般要备学情、教材教法、教学媒体等内容,集体备课也不例外。总所周知,特殊学生个体差异大,已有教材实在难以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所以与普通教育相比,分析学生情况在协同教学的集体备课中是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以语文学科为例,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才能依此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同理,“广州亚运会”的单元综合教学中,集体备课的多学科教师必须首先综合分析学生在各学科的优劣势,才能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与普通教育类似,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集体备课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分工与衔接。在固定团队中,每个成员只有在集体备课时协商好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包括谁负责哪个或哪些学生的教学、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由谁处理等,才能保证教学团队在合作授课时发挥最大的能力。在非固定团队中,除分工外,集体备课还需要就成员间的衔接工作做好部署,便于不同学科内容的轮流呈现,更好地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例如,在“青春期”的单元综合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笔者曾与一位健康教师就学生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进行协同教学,由于大家不在同一节课中合作授课,所以集体备
课时就达成共识: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刻板性,健康课会沿用语文教学的课文,并与语文教学进度保持一致。
至于形式方面,备课通常分为学期或学年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固定团队的集体备课中,全体教师需要参加上述三种形式。但非固定团队的集体备课中,全体教师需要参加的是单元备课及周备课。
2.3 课堂协同:合作授课
普通教育中的合作教学理论并不倡导教师每节课都合作,而是主张在适当的时候才进行合作。然而,鉴于培智学校学生发展需求的复杂性及班额,如果学校的教师数量充足,笔者建议每节课适宜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合作授课,这也是组建固定团队的原因之一。实践中,我们把培智学校课堂协同分为“主教一主教式”授课和“主教一助教式”授课两种形式。当学生个别差异大,不适合接受班级集体授课,或者需要更多训练机会时,教师们可以选择“主教一主教式”授课进行分组教学,以提高师生比。如前所述,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有部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远逊于听说能力。于是,合作授课的某些教师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跟读汉字”、“组词造句”的口语表达能力,其他教师则负责对有识字写字能力的学生开展“寻找目标汉字”、“仿写汉字”的活动。此时,所有教师都是主教教师。如果教学内容或方法适合面向全班学生时,教师们可以选择“主教一助教式”授课,即有些教师充当主教,整体负责把握课堂走向;有些教师充当助教,适时配合主教教学,包括维持纪律、记录学生表现、充当学生榜样、提醒个别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引导个别学生回答主教教师问题等。从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同一节课上可以交替使用上述两种形式:新授及巩固练习环节适宜使用“主教一主教式”授课,导入及小结环节适宜使用“主教一助教式”授课,复习环节的授课形式视教学目标而定。有时,固定团队的协同教师来自于不同学科,同一节课上基于教师们的专长优势,主教、助教的角色依教学内容需要可以调换。例如,数学、音乐教师上数学课“形状”时,数学教师担任主教讲完形状分类后,可以轮到音乐教师担任主教带领学生进行跟形状有关的唱游与律动放松游戏。
另外,合作授课者还要注意考虑师生位置的安排。在“主教一主教式”授课中,教师们需要把同一组别的学生统一安排到离负责教师较近的位置,同时在组别间留出恰当的距离,这可以方便师生们迅速进入各自组别,以及各组别在足够的空间中进行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避免组别间的干扰。在“主教一助教式”授课中,主教教师一般在前,助教教师一般在后,这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从而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帮助、最适度地管理学生。值得提醒的是,一位教师的班级集体授课制下,个别需要辅导的学生一般被安排在教室前排;但在课堂协同教学中,他们被安排在教室后排离助教教师较近的位置更佳,这样有助于减少助教辅导时对主教及其他学生产生的影响。
2.4 课后协同:共同评价反思
课后协同阶段需要教师共同评价反思前面三个阶段的师生表现。其中,在教师表现方面,与一位教师的班级集体授课制相比,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课后共同评价反思重点是团队成员的组建、分工及衔接。最初本校开展协同教学时,教师们对这一教学形式的满意率很低,其中不少人表示合作授课时总觉得被人监视着自己的教学,或者担心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会对他人的教学造成干扰。在课后协同阶段,大家初步找出问题症结在于团队成员对自身及他人的角色和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到位。随着课后共同评价反思活动的不断开展,教师们对协同教学的满意率逐渐上升。
曾有人批判普通教育协同教学研究只关注教师,所以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课后共同评价反思内容还要包括学生表现,主要是协同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速度、方式、结果等方面的影响。最初学校开展协同教学时,笔者发现习惯了班级集体授课制的学生并不适应教师们的合作授课:在分组教学时,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智障学生容易被其他组的活动所吸引;在助教教师引导回答主教教师问题时,学生经常无所适从。乍一看,协同教学似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后,笔者与协同教师共同进行评价反思:教师们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协同教学这一新鲜事物,集体备课时协调好大家在课堂上的分工与衔接,合作授课时合理安排师生位置。学期末的评估结果显示,协同教学使大部分学生的受训机会增多并更有针对性,乃至多种能力取得了更明显的提高;学生也普遍喜欢教师们合作授课的形式。
与集体备课的形式相呼应,在课后协同阶段,固定团队的全体教师需要参加学期或学年反思、单元反思和课时反思,而非固定团队的全体教师需要参加单元反思和周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是否及时,将紧密联系着以后协同教学的成败。
3 对培智学校协同教学的建议
3.1 学校开设实验班,展现协同教学的成效
协同教学的核心概念是一种合作计划、持续的协同、紧密地结合、毫无保留的沟通,以及真心诚意地分享之精神。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们必须自愿参与协同教学。但一些习惯了单兵作战的教师们会存在个性、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不同,这些都成为他们不一定认同协同教学的因素。学校刚开始实施协同教学时,教师们的满意率普遍偏低就是例证。因此,学校可以在部分年级、科目先让部分愿意尝试协同教学的教师开设实验班,展现协同教学的成效(包括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消除其他教师的顾虑。
3.2 学校实行适度管理,体现协同教学的自主性
不论是固定团队还是非固定团队,除了自愿参与外,教师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协同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协同教学毕竟牵涉到教师人力等教学资源的重新分配,学校也不可能对教师的工作放任自流。所以,固定团队的协同教学需要遵循“教师自愿自主”与“行政适度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而非固定团队的组建,主要取决于实际的教学需要,并不受制于学校的行政安排。因此,非固定团队的协同教学更需要学校的适度管理,让各学科教师自主采用适合自身、团队及学生发展的协同方式。
3.3 教师之间建立平等的地位,实现教学协同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家校合作 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教育是学校教师与家庭家长共同完成的。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而家长,他们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是榜样、教育的实施者、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环境创造者。学校教育工作,只有密切联系家庭,依靠广大家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可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和教师协同合作,科学共育的结果。
那么,农村学校又该如何开展家校协同教育呢?
1构筑信息互动、家校育人的平台
农村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且农村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由于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长辈监护,还有一些托给亲戚、朋友来监护,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养成喜欢撒谎、对人缺少礼貌,喜欢说脏话的不良习惯,而且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有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校开展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研究》,从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心里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爸爸妈妈在家陪自己,希望每天都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地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和家长联系的、行之有效的信息互动,构建家校平台。
2开展家访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益,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开展家访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家访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要认真对待家访工作。家访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家访可以每月做一次,每位班主任及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做到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作好充分的准备和记录,对家长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育人原则,尊重家长,融洽家校关系。教师在家访中更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帮助家长分析子女在思想、学习、健康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寻求解决的良策。
3开展家校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家校合作,让家长受益,让学校受益,家校合作形成了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在家校合作中,家长首次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六一”庆祝活动、故事会、亲情互动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家校合作中,家长会的主要内容由谈成绩变为谈成长,使家长真正参与进来,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学生成长的细节和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家校合作,做了许多学校想做但不能做的事,解决了许多家校之间的矛盾,和谐了家庭、和谐了班级、和谐了校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亲亲情互动,拉近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间的关系,有力提升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通过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感恩、忍让、包容的心态,训练了孩子与人分享、沟通的能力。
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功在将来,利在千秋!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适应未来,都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有全方位、综合整体的考虑和设计。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需要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家校共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要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一)价值目标模糊
在高等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中,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整体而言,高校“德育为首”的理念还不够全面深入,德育总体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些模糊,这也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颇具模糊性。相对于德育效应,智育效应更具显性、及时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智育处于中心地位。这一方面使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德育在高校全盘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现了“过度智育化倾向”,倾向于将德育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性的课程来传授,过分倚重单向灌输和考试,很难使学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高校在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时,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持续变化,没有统筹兼顾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诉求。这种目标过分强调共性,充满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应有的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都想管用”的设计初衷变成了“很难管用”的现实尴尬。
(二)制度惯性明显
现行的高校德育制度体系,基于以往的历史背景、历史经验和社会环境,既有正式制度构成的刚性约束要素,又有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软约束”。调查显示,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校德育制度体系总体是比较健全的。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体的工作习惯和理念,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惯性所致。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和途径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实施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废止,已经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为多种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经验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遭遇“雾里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评价滞后
近年来,高校德育评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尤其是高校德育评价中的一些误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试卷来考核德育效果和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道德品行养成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权重偏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德育评价,既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德育工作者用静止的标准体系去衡量个性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当发现被评估的受教育者德行与评估标准不一致时,往往只会单方面否定被评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有些德育工作者简单的将德育评价等同于政治教育评价,使评估结论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
(四)主体角色单一
建国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全国德育在顶层设计上将德育工作者列为单一的德育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德育深受这一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高校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偏执认为学生像道德容器,只管从外部灌装,而忽视了容器内是否发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认识也较为单一。比如,授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而不是“教人”;一些肩负德育职责的后勤岗位人员,常把自己当成“保姆”,使学生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不利于其自立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者,把自己当成“警察”,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高校普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校内勤工俭学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之后,一些德育工作者甚至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大学生当成“临时工”和“雇员”。这使得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经常缺位,影响了教育实效。
(五)资源整合乏力
首先,从高校内部来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场地、时间、设备等要素,相对于高校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有其特殊性,但当前,这些资源在利用程度、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其次,从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衔接角度来看,各层级德育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衔接。整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资源既缺乏整合,又难以共享。再次,从全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没有完全融合。一些高校困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很少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德育实践,让一些有意为学生德育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望而却步。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社会生活中过分逐利,忽视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想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德育开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协同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道德教育的一般属性,即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协同学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许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吸收了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问架起了一道桥梁,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显著复杂性的开放系统,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并且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个层级和各种要素不断从外部接收信息和向外部输出信息,通过自组织推动系统在不断发展。因此,将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从理论层面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和丰富高校德育理论,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支撑和科学化水平;从实践层面考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切实整合德育资源,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渠道,突破制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现实瓶颈。在协同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备序参量、控制参量、自组织演化和随机涨落的特征。
(一)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家哈肯(Haken)教授从事激光理论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他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不同现象或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特点与规律。1971年,哈肯与经济学家格雷厄姆(Graham)合作发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强调“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之后,哈肯相继公开出版《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系统阐述相关理论,使协同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吸收了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协同学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参量”是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系统接近质变“临界点”时,内部各子系统的关联作用不断增强,子系统的无序运动状态会逐渐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阀值”时,子系统的关联作用显著增强,并呈现出有序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源于所有子系统对系统协同(有序状态)的贡献总和,体现了系统的宏观有序度,是系统发生质变的显著标志。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并不意味其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完全受控”。子系统中仍然存在无规则的独立运动,或强或弱,有时还会产生局部耦合,遇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序参量在一定范围内“涨落”。系统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其子系统也会向更加有序或无序状态发展,这源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如果系统在自组织作用下,趋于更加有序的运行状态,称为“良性涨落”,反之则称为“不良涨落”。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协同学特征
1.序参量特征
协同学指出,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有序参量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目标、内容、主体、方法、阵地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且具有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各种参量和要素的作用完全不同,但会形成以实效性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随着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不断竞合,在序参量集合中最终产生了系统的主导序参量,从而主导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宏观发展方向,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
2.控制参量特征
协同学认为,系统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但内外因皆与控制参量相关。因为控制参量既会影响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会影响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程度。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不同子系统在目标诉求、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导向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或健全。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的差异性,导致系统产生远离平衡的“熵”。随着“熵”的累积,系统将开始偏离平衡状态。因此,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协同增效的动力,必须把握好系统的控制参量,以管控“熵”的快速累积。
3.自组织演化特征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整体行为和功能并不是子系统行为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在协同机制、激励体系、社会需求、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其子系统和人才、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要素不断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调适,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各子系统及要素也将形成全面依赖的关系结构,产生单个系统不具备的新结构和功能,促进系统的高级有序演化,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要创建协作型、互助型、学习型的平台,并健全激励机制,实现系统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系统协同增效的自组织动力。
4.随机涨落特征
随机涨落是指系统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序参量瞬时值常常偏离平均值的现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要素具有互补性、共生性,经常处于一个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变量涨落的情况。这种涨落分为良性涨落和不良涨落。其中,促进系统宏观有序的涨落称之为良性涨落,否则,则为不良涨落。如宏观政策的调整、重大典型的培育、新媒体技术和新软件的应用等,可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放大良性涨落效应。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活教育主客体活力,放大涨落效应,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趋于良性涨落。
5.非线性作用特征
协同学强调,系统的演进离不开子系统及其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恰似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我国高校德育领导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征,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如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不畅、师生信息不对称、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带来的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对金字塔各个部位和层级形成的冲击力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及其子系统和要素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环境的细微变化,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民生话题;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或招不满的人才,社会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困局面。一些大学生加入“自愿性失业”行列,成为“啃老族”;还有些大学生频繁的跳槽,成为“炒老板鱿鱼专业户”。面对这些现象,社会各界开始全面反思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前所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确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价值目标模糊、制度惯性明显、德育评价滞后、主体角色单一、资源整合乏力等,严重制约了其实效性。协同学的普适性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复杂系统性,使二者能有效契合。在大学生职业教育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过程中,科学引入协同学理论,全面推进目标协同、内容协同、阵地协同、方法协同、主体协同、环境协同,既是大势所趋,又是迫在眉睫。
(一)目标协同
高校要使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形成强大合力,前提是构建一个教育主客体都能认同的目标体系。如果被集合起来的诸多单位或个人缺乏必要的目标整合机制,教育主客体价值理念相互冲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事倍功半。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目标是其“主导序参量”,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刚性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和统一性,缺乏规划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处于一种结构性困境,即子系统结构不完善,大系统基础不稳。同时,在实践中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当作教育起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点设置不当,过分强调社会价值,以“人民伦理”来塑造学生“无我”的道德境界,对学生道德的个性和自我利益的正当性等进行全面抑制,甚至彻底清除,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影响教育实效。二是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这致使原本不简明的高校德育目标变得更加模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分目标子组成。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其总目标科学分解成多层次、多类型和有序列的分目标,并构建有力的支撑点,才能组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系统。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协同重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协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公德,使学生对社会和集体高度负责。二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远期目标协同。合理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发展链,形成目标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三是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协同。通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外因对内因的有效刺激,使受教育者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相协调。四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协同。实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内容协同
内容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协同思维来解决。首先,强化“纵向协同”。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自为政”、“各负其责”的状况,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脱节、越位、遗漏、重复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工具理性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忽视了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全国亟待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原则,构建一个贯穿大中小学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强化其自身的“自组织作用”。其次,强化“横向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作茧自缚,应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际元素”,以此增强本系统的开放性。尽管欧美高校与我国高校在社会制度、管理体制、教育传统等存在差异,但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生态文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国家意识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耦合。这些经验正是维护高校德育系统平衡的“负熵”,将强化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世界性,增进学生和社会对德育内容的认同,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再次,强化“内部协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些组成要素陈旧、孤立、分散或重复,要素匹配性欠佳的问题有时还比较突出,甚至各要素之间还出现相互悖离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坚持“确保方向性、凸显生活性、强化时代性、把握灵活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和社会形势,促进显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的协同,知识性内容与情意性内容的协同,政治性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的协同,构成有序、有效、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阵地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是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必须依赖的空间。家庭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学校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网络和新媒体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和各阵地的联系纽带。四个德育阵地的协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校内,传统“三点一线”(教室、寝室、自习室)德育阵地地位依然牢固。2008年起,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办机构免费向大众开放,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拓展带来新机遇。但一些高校因为资金、安全、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相对滞后或停滞不前。同时,还有一些高校陷入“只挂牌,不使用”的尴尬境地。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均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四者在协同增效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促进第一课堂阵地和第二课堂阵地协同,形成阵地育人功能合力,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协同的重点。相对于传统教育阵地,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正在营造无比宽阔的虚拟阵地。近两年,中国最流行的20个移动应用,在网络上累计下载量超过33亿次,而大学生是其中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显然,新形势下虚拟阵地的缺失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黯淡无光。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德育工作考量,这体现了国家抢占互联网阵地的战略意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控制变量的“控制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促进虚拟阵地与现实阵地协同,使互联网成为现实阵地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四)方法协同
方法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个动态的、蕴涵着科学性、创新性的子系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优劣,只有在与其实施过程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系统不断完善,但其内各个层次、各种方法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十个多于”的特征比较突出:被动说教多于主动引导,单向灌输多于双向交流,集中教育多于分散教育,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传统手段多于现代科技手段,认知教育多于实践教育,理性教育多于情感教育,言教多于身教,现实方法多于虚拟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多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务虚的工作方法仍有很重的份量,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导致形式主义,如“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重在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形式主义同样存在德育课堂之中,难以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实现寓教于乐。高校德育要取得预期成效,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某一种方法的选择,而是多种方法的“黄金搭档”,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组合运用“因材施教法”、“教学相长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和“环境陶冶法”等德育方法,有效支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控制参量”,形成带来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对于学生而言,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覆法”等德育方法,才会更好促进自我的提升。
(五)主体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协同旨在实现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统一,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强调教育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要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教育客体主体化。高校传统德育专注于教育者的主导和主体作用,片面的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形成“正反馈回路”,严重制约了德育实效。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尽可能的调动学生自主育德的能动性,使师生双主体相得益彰。二是教育者相互之间协同。近年来,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员育人”和“全员育德”理念逐渐普及,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日益加强,但“遇责任相互推诿”和“遇利益相互博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时时、处处、人人履行育人育德的使命。三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协同。当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一些机构职责交叉导致“政出多门”,一些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功能弱化,一些机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一些机构纵向衔接不畅。高校应建立一个组织和人员落实、工作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整个德育系统工程运作的统一领导,将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协调各个德育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作和互补关系、完善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
(六)环境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无时不有”,学生间个体和群体差异“无处不在”。如果不从环境子系统寻找合适的控制变量,系统会演变为无序的耗散结构,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协同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考察。一是高校内部环境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协同。使校园环境子系统及其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英国剑桥大学分子实验室多年来在学术界声誉斐然,已产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因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自由、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环境。许多科学家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二是高校德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外环境协同机制还不顺畅,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大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有时甚至被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减、抵消。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大力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主动吸纳家长参与和支持,形成具有层次性、互补性的德育环境系统,使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优组合,让大学生在拟态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丰富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知”与“行”的合一,有力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