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科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24例,均为在本院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2例。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为(51.5±5.5)岁;病程8~22年,其中泌尿系结石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肾结核2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培养优质的护理观念
通过组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各种相关文件精神及内容。建立宣传栏,建立健全的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标准,并督促护理人员将观念落到实处,给患者带去全新的护理理念。
1.2.2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重新调整原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泌尿科手术的特点及当日的手术量来安排人力,弹性排班。成立护理责任小组,实行责任制护理,由一名责任组长带两名责任护士,分管一定量的床位,确保每个组的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分工明确,及时满足患者需要。
1.2.3完善管理模式
根据基础护理的情况,重新安排合理的护理时间表。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的服务项目、时间及目的,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如患者对服务质量不满意,一定要调查清楚并给患者一个满意的交代。实行流动护士站,将护理操作所需的器械及用品备好放于流动护士站的治疗车上,可节省护士往来护士站与病房的次数,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2.4加强常规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治疗期间,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患者需重点观察导尿管情况,确保通畅,如有异常,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患纠纷率、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护患纠纷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缺陷、对护士满意程度的情况。
3讨论
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护理模式转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是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的关键,而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医院泌尿外科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需要护理人员的全力配合之外,还需要国家、政府、医院及各临床总务后勤部门的支持、理解与配合。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及护理缺陷明显降低。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时,一方面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高度满意提高,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也不断在提升,对护理理念的理解也逐渐深入,使其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小结
1.1明确岗位责任职责
成立了肛肠科品牌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者,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检查品牌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患者满意度回访,副组长1~2人,负责具体品牌护理工作组织实施,制定肛肠科品牌护理服务工程工作思路,制定不同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并切实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来落实责任,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落实。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落实护士长—责任组长—主管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让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督查机制,护士长根据查房及质控小组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分析讨论,逐步改进。
1.2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每月评选护理明星,在宣传栏上张贴表扬,给予表彰奖励,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2.1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室内环境整洁,摆放鲜花,窗帘采用温馨图案,调整手术间温湿度舒适,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50%~60%,播放背景音乐,提供完善的设施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有初步的安全感
2.2规范服务礼仪
强化护理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入院时主动关心患者,多介绍一句,让患者感到热心;做治疗和护理时多解释,让患者感到放心;做检查前、后多沟通,让患者感到安心;出院时多宣教,让患者感到放心。日常生活由责任护士多协助。工作中做到办公护士“四主动”:主动站立迎接,主动办理手续,主动介绍护士,主动通知医生;责任护士“五到位”:自我介绍到位,护送入室,安置休息,介绍环境制度到位,评估患者到位,安排饮食到位,执行治疗护理到位,服务过程要“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取拿轻;言行规范到环境要求都注入人文关怀改善服务态度,使患者感受到“住院”如“住家”。
3“关爱、人性、五心级”专科特色护理
3.1“宣教零距离”
为让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手术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护士制作了手术宣教视频,利用移动查房设备,到患者床边进行更直观的知识宣教,同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定期进行公休座谈会。
3.2“心情随意贴”
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意将心情、意见、建议贴在医患沟通栏,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了解病友的想法,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及促进病友间知识交流。
3.3制作统一的移动式输液架及护理包
制作健康教育展板,将复杂深奥的医学原理,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针对呼吸系统的训练在临床普遍存在,但效果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简明、生动、形象和流畅的具有表现力及感染力的文字及图片,增加患者的学习及阅读兴趣,熟悉了术前至术后的一系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4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品牌价值
制作展板,护理包(印有品牌标志,发放患者,既方便了患者,又进行宣传),通过院内报刊、简讯等,将品牌塑造的目的、意义、具体措施、实施动态等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4体会
近年来,全国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全国多数医院均在创建不同形式的护理质量工程。本院开展的护理品牌建设以护理工作者的素质、行为和形象为载体,以“用心管护,快速康复”为核心目标,以“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实施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理念的转变,做到了护理工作无缝连接,全天候到位,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用心管护,快速康复”的品牌护理使护理人员体会到人文精神的真谛及价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责任和竞争的重要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强化,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月对120例胸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作为观察组,以实施优质护理前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主要疾病类型为肺癌、食管癌、气胸、胸部外伤等。对照组男76例,女44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2.6±8.3)岁;观察组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8±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即在全面提升常规护理服务标准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语言规范、服务态度、健康及药物宣教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与尚可均归入满意标准;存在争议的情况以护理检查和质量检查记录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四个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调查问卷情况
两组患者共发放240例调查问卷,收回240例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语言规范、服务态度、健康及药物宣教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服务在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与患者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直接感受对于和谐的医疗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作者在胸外科从事护理工作数十年,对于胸外科的护理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尤其是近年来本科将竞争机制引入日常工作,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护理工作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将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和一些经验认识总结如下:①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护理和医疗一样,其中心都是患者,因此要摒弃以往的只是简单的基础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不只是机械的从事技术操作,也不只是简单地执行医嘱,而是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关心患者的病情,从心理上给予安慰。责任护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时是一种心理上的依靠,在护理人员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作为责任护士要用好这份特殊的信任,使患者从入院开始就给予住院指导、住院护理,直到最后的出院指导,在各个护理环节都要照顾到患者的需求。②修订岗位职责,优化排班方式:重新修订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值班护士等工作职责,对于其中的不合理内容要进行改正;要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召开科务会进行强调和改进。优质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精神,因此改革排班制度,制定合理的休息和上班时间表至关重要。为了保持护理人员的体力并且使护理工作更有连续性可在原有班次的基础上采取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③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素养:现代护理认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娴熟的技术操作一样都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可是要定期举行知识讲座,熟悉本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治疗原则和常见的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得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能够及时识别一些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定期进行护理查房,在全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护士自身的素质建设对于良好的沟通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护士要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我,除了资深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关注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④引入竞争机制,奖励与惩罚并举:将竞争机制引入工作,使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同事时刻保持竞争性和危机感,促使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动性、责任心,有助于保持护理队伍的活力,护士之间也可以相互鼓舞和激励。并且将护理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于护理出现问题较多的要给予适当的惩罚,而对于护理工作较为突出的则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评选“护理明星”等方式。⑤加强药物与健康宣教:研究证实,对住院患者实施药物与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也有利于患者院外服药的依从性。对所有住院患者均要进行健康与药物宣教,使其对于自身的疾病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输液时要告诉患者输液的名称和药物作用,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要告诉患者不能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引起患者不适。
4结语
1.1方法
对照组63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63例研究对象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且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环境,热情的作自我介绍及主治医生等相关人员的介绍,以逐渐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第二。躯体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颅内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患者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关心及帮助,逐渐建立起聊天式护理方式,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耐心观察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与患者帮助及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四,构建家庭支持体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认识到自身的关心、安慰及监护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力;从而使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构建家庭疾病支持体系。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过设置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卡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认识到治疗的有效性及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及比较。
1)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为依据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主要包含四项内容,一是医院制度考核,占30分;二是护理文书考核,该项占20分;三是护理安全考核,该项共占30分;四是药品安全考核,该项共占20分;考核总分为100分;通过对上述四项内容的考核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的总体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2)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为依据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满意度、心理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总体满意度等几方面。
1.3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医院制度考核得分、护理文书考核得分、护理安全考核得分、药品安全考核得分及总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心理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两个不同病区患者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32±4.33)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43.37±4.71)岁,学历中专13例,大专及其以上87例;参考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4.55±5.01)岁,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3.76±5.02)岁,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院自行设计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工作能力、关爱沟通、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五项,患者入院后分发调查问卷,所有患者在填写前,均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由患者亲自填写,对于填写有难度患者,可由患者表达后,由其家属进行填写,本次研究共分发200份问卷,实际收回200份,均为有效问卷。各项评分分别为100分。非常满意为总分>425分,一般满意为总分在350~424分之间,不满意为总分在350分以下。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工作能力、关爱沟通、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及健康教育五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
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57例,一般满意40例,不满意3例,治疗总满意度为97%,参考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4例,一般满意39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度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及护理的要求明显提高,不仅要求疾病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治疗期间护理的质量亦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医疗器械、新设备及新技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及使用,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同时工作强度及难度明显增加,这就导致其工作负担加重,因此较多数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而患者人数不断则更加,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比例明显失调。而护理人员的流失亦可导致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乏,临床一线护士缺乏,其工作较为辛苦,同时夜班频繁,这就导致其生活、工作节律紊乱,同时工资福利与辅助科室的比例相对较低,导致较多护士工龄较长或取得中级职称后想办法离开临床。有报道在对济南市6家医院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50%左右护理人员由病区护理岗位分流制后勤、医技及行政等岗位,导致护士明显缺乏。而护理人员的个人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人员配置产生影响,年轻护理人员多面对结婚、恋爱、生育高峰,个人事务较多,而生育、哺乳等导致护理人员的假期较长,导致本来编制不足的护理队伍配置更加不合理。在我国医院护理人员的管理中存在严重的职称结构不合理现象,不同职称、学历的护理人员工作可能相同,而不是按照职称上岗,导致职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人员严重浪费,同时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可导致较多的不良后果: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加,护理强度增加,这就导致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应付、不积极、态度不佳等问题,进而导致护理质量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护理差错等,护理纠纷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医院的形象。为保证良好的护理质量,作者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可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合理对人力资源配置:①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减少护理人员的非专业工作,随着护理制度的不断改革,护理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大多被非护理工作占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因此医院可充分的调动后勤保障,替代护士完成患者接送、药物运动及物品领取等,从而实现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②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避免人员的流失,根据工作性质等分配奖金,对于夜班值班护士,提供夜班补贴,同时倾斜临床一线护士,避免人员的流失。③在护理人员上岗时根据其个人能力等分层次使用,合理有效的用人,从而保证医护人员掌握的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明确岗位,划分清楚职责,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优势。④做好护理人员的再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随着临床护理业务的不断拓展,单纯的学校教育及临床实践已经不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求,因此护理部门要为护理人员提供创造多渠道的教育、培训等,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⑤建立护理人员支援库,从而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不足。
4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12月普通外科病房实施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52.3岁,男38例,女12例。患病的情况大致可分为:胃癌16例,直肠癌12例,急性胰腺炎2例,结肠癌12例,胆道结石8例。实验过程中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选择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提出循证问题
结合临床上普外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如患者术后饮食情况、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健康教育及患者心理状态等,提出实验中需要循证的问题。
1.2.2寻找循证实证
依据所提出的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及术后饮食等问题,查阅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所需要循证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案。
1.2.3实施护理循证
按照所制定的循证护理方案的实施步骤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达到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等目的。
1.2.3.1合理饮食护理
一般患者手术后,胃肠消化功能较弱,因此应根据医嘱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禁食结束后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饮食等。
1.2.3.2适当的心理辅导
术前患者会对即将实施的手术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术后又会因为疼痛而情绪焦躁。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尝试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耐心引导安慰,以缓解患者不良的情绪。
1.2.3.3正确的药物治疗
对于无痛及微痛患者可以不给予或遵医嘱给予适当止痛药物,对于其他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遵照医嘱及疼痛程度合理给予患者疼痛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给患者带去的痛苦与不良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比组4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实验组则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此次实验研究中,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比组则是采用普通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在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比组;并且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也同样高于对比组(P<0.05),可以说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4结语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34.5±5.1)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及以上17例;疾病类型:前列腺增生19例,输尿管结石10例,压力性尿失禁12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25~58岁,平均(31.4±6.2)岁;文化程度:小学13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13例;疾病类型:前列腺增生20例,输尿管结石12例,压力性尿失禁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由大专以上学历并接受过循证护理知识培训、写作能力较强的护士组成。具体方法如下。
1.2.1提出问题
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利用评判思维的方法发现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临床问题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静脉留置针封管使用肝素效果好还是生理盐水效果好,对特殊人群的疼痛管理方法等;如何对并发压疮患者作出确切判断;腹部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引流管护理等。
1.2.2循证支持
针对问题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得到与临床、经济、决策制定相关的证据。可作为实证的有:循证医疗中心和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系统评价、一般的系统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仪器制造商的建议、护理专家的意见等。然后制订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此节省护理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1.2.3循证应用
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三大主题。施行临床教育路径,根据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在患者床头,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保证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促进护理质量。同时,由于外科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消除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利用证据支持制订高标准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2.4观察指标
对实践后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价,最终通过时间促进临床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护理过程中,制订护理质量考核表,由监督指导小组成员就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书写、护理操作等内容进行检查,并提出高标准要求。同时,制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生活护理、护理操作技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待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表并认真填写进行统计。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制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书写、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97.6%,对照组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并蕴含在临床护理之中。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有较新护理观念的新型护理人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实证,对文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可信的、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即遵循证据的护理,也叫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步骤为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护理干预,其基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个人技能,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模式或护理方法学,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为患者提供服务,为护理人员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循证护理的依据是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相对普通护理而言,循证护理是基于临床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与经验,重在遵循科学、可靠的证据,将实证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选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科学性原则。因此,循证护理自推广以来,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青睐,也得到患者的认可。循证护理重在遵循科学、可靠的证据,主张将实证与护理人员的经验、患者具体病情相结合,通过循证以“安全、有效、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最终受益的是患者的护理服务得到明显提升。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比较,循证护理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研究证据,其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寻找最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决策。同时,在施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必须不断学习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循证护理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结果发现,循证护理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远远大于传统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不仅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4结语
1.1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20例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0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4例和66例,年龄在1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2±2.74)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97例和63例,患者年龄在1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1±2.8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对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如下分析:(1)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由于护理人员在平常的外科护理中缺乏风险意识,且综合素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使其在处理医疗问题方面产生了难度;(2)缺乏对病情变化的综合判断力。外科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并未对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在耽误患者诊疗时间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3)护理文书书写缺乏规范性。医院护理人员的任务繁重,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引流管发生堵塞、扭曲和脱落。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具有较多置管,极易出现堵塞、扭曲和脱落等情况,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1.2.2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方面,主要利用了外科护理的日常方法。而在观察组方面,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1)识别并衡量风险。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是外科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增加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对各类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衡量,进而对各个护理细节中所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并制定出基于个性化护理风险衡量的计量表;(2)制定并完善医院护理制度。在对观察组的160例患者进行护理中,通过制定安全的管理制度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使护理人员在树立正确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操作与规范管理,并针对各项急救技能和专业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负责观察组中160患者的护理人员加强同患者亲属的沟通,并被培养以亲切的态度同患者进行适当交流,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其康复时间;(4)加强对并发症的监控与以外时间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时、定期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外科护理服务,并采取各项措施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几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展率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0例,沟通不良0例,管道脱落0例,突发意外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沟通不良5例,管道脱落2例,摔倒2例,由此计算可知不良护理的风险发生率为6.25%。综上,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49.2±2.6)岁;腹膜炎9例,胰腺炎7例,急性胃穿孔9例,结肠癌4例,消化道出血5例,胆囊炎10例,急性阑尾炎9例,肠梗阻7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49.7±1.9)岁;腹膜炎8例,胰腺炎9例,急性胃穿孔10例,结肠癌2例,消化道出血7例,胆囊炎9例,急性阑尾炎11例,肠梗阻4例。120例患者纳入条件:(1)无老年痴呆现象;(2)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3)精神无异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2.1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如危重病情患者应实施重点看护,以巡视记录的方式保证巡视频率,防止患者发生意外。对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设备,例如轮椅、床铺、管道等进行定期检修,出现螺丝松动等情况要立即修理;医护人员在清理地面时将水渍吸干,防止患者摔倒;交接班进行前要求护士交接班注意事项的梳理,保证接班护士的工作质量;对危重病情的患者进行适度的心理干预,同时对其家属进行适当开导;将医院中的各项制度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保障患者与家属的知情权。
1.2.2护士周期性接受风险管理方式的相关培训,在培训中为护理人员讲解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教授护理人员护理常规操作方式,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并良好运用护理人员3项基本技能,同时针对普外科护理人员开展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急救知识相关内容培训。让普外科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树立职业自豪感,在护理过程中能以正确的心态开展各项工作。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训练医护人员的交际能力,避免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出现言语失误从而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理解护理人员的情绪变动,给予一定的开导,防止护理人员心理出现异常。
1.2.3改善医院住院环境,提升患者整体舒适度。患者由于身体不适,在休养阶段应当保持病房安静,构建合理的探视制度,防止人员过多引起嘈杂,影响患者的休息。对患者病房定期进行清洁工作,保证患者居住的舒适性。病房应当适时进行消毒,防止患者间出现交叉感染。
1.2.4提升普外科急诊应对能力,构建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普外科由于自身接收患者的特点,通常都会应用大量的导管,在患者产生位移的过程中管道可能会过分位移或者不位移,造成管道的错位,不能正确发挥自身的作用,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在管理使用导管的患者时,护理人员应提高巡查频率,防止出现意外。在普外科病房发生停电、停水等现象时护理人员须正确对患者进行引导,尽量安抚情绪,保持其平稳,同时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尽快解决。
1.3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发生意外,例如滑倒、跌落、管道问题以及其他风险出现的状况,统计该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收到投诉的比例,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度为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39/60);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5.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8/60);观察组患者意外发生率为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13/60)。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患者投诉率及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的管理方式,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能有效减少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国际医疗工作者的共识。风险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需要经历4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平衡评价、风险处理以及管理成效评估。目前我国医院处于风险管理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依然有待提升。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利益,同时提升医护工作者的风险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全体医护人员学会如何有效且快速地发现问题、识别以及解决风险隐患,自觉遵循医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真正意识到患者的主体地位,做到全心全意服务。同时应用该方法还能够改变过去传统僵化的护患关系,使护患关系变得和谐。在此过程中,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还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当患者提出要应用某种药物治疗时,还要尊重患者知情权,及时告知应用该药物存在的风险,使患者能够有所准备从而做出自主选择。综合而言,在普外科中应用风险管理具备下列优势:第一,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在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学会了以下技能:(1)如何正确且科学地评估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其风险等级或者层次予以准确划分;(2)提升了综合素养,使其明白如何正确辨别风险并学会如何应对处理,以提升安全系数。第二,对护患关系进行合理改善,护患相处更为融洽。以上技能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提升护患之间的和谐度,同时还能够保证护理人员行为的合理性,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概率,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可知,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投诉率以及意外发生率分别为91.7%、5.0%以及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0%、13.3%以及21.7%。这与徐素彬等的研究结果类似。由此可见,在实施风险管理办法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较为满意。
4结语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绝大多数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通常是因为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受阻所致。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表现,内容多且琐碎,学生容易混淆,理解和记忆效果差。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就地取材,尝试自制教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同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现介绍如下。
2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作材料:50ml注射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大小不等的小米、大米、绿豆、黄豆等。制作方法:使用大小不同的谷物颗粒模拟大小不等的结石,注射器抽水模拟肾或膀胱,用头皮针细管或细胃管、吸痰管模拟输尿管或尿道。
3教学应用
该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为4个步骤。步骤1:讲授泌尿系统结石时,教师先用图片或录像展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结构,讲解结石的病因、病理。步骤2:向学生展示自制教具,介绍教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步骤3:通过提问、主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不同大小的结石对机体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并分组汇报。步骤4:教师根据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释疑。
4讨论
4.1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自制泌尿系统结石模型教具的制作材料主要包括:(1)注射器和细管,这些材料在实验室随手可得,在胃肠减压或基础护理实验后可以重复使用;(2)各种大小不等的米粒、豆子等,这些材料在生活中也容易获得。
4.2辅助教学,让讲解生动有趣
对教师来说,自制教具的使用大大方便了课堂讲解,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使难点简化,既增强了理论的直观性,又增强了实验指导的针对性,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4.3引导学生动手,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或观看的状态,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不高。借助这种简单、直观的教具,在做中学,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机会,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4.4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信。教师要注意经常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还要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正确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突出动手性
2.1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例如搬运伤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设置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训练,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此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学生唱“主角”,教师演“配角”,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利于自主学习等的培养。
2.2PBL教学模式
PBL即问题式学习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模式的关键要素包括:作为导向的问题、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此法受到学生欢迎,并认为: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重点内容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启发拓展思绪。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该模式,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今后的方向。之后对此法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7%的学生认为此法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6%认为该法有助于近后自觉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92%认为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查找相关信息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修改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
实践教学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原则,通过临床调研明确了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对外科护理技能的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对外科护理技能的教学项目进行了调查,使其更加符合临床的工作,贯穿工作的各方各面。
3.1增加实验学时,满足必须与够用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由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两大部分组成。基于理论授课“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总课时安排为116学时:遵循以就业为向导,以职业训练为核心,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安排实验课50学时。
3.2培养动手能力,满足职业需要
鉴于高职高专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围绕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对基本理论的扎实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两方面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清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全面的综合培养。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数,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紧扣临床培养学生,尽可能缩小将来临床工作需求与自身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
3.3实验课方法多样,贴近临床
1.1术中细节护理
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细节护理。在手术进行时,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状态,根据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应格外小心,避免液体或异物进入患者的耳朵或眼睛。观察患者是否舒适,帮助患者贴减压贴,避免患者局部受压。对于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应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1.2术后细节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存放好手术标本,以便查阅。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患者恢复情况。
1.3细节记录
应加强细节方面的护理,并全程记录护理过程,保证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完整性。对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突况、患者病情、医嘱、医疗操作及护理操作等,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随着治疗的深入及时更新。
1.4感染护理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负责监控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护理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注重细节。定期开展无菌护理专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24/25),对照组为84%(21/25)。观察组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4%。对照组感染4例,感染发生率为16%。两组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病区住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3.8±2.5)岁,实施普通普外科护理;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2.6±1.9)岁,实施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合理优化普外科人力资源
护理管理人员要科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学历、性格、业务水平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挖掘每位人员的知识才干与业务潜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分工,资源利用最大化。
1.2.2定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
定期开展全科室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培训,积极培育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氛围。创新地将一些先进的服务理念运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不断提升普外科护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
1.2.3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
优秀的护理服务态度是普外科护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职业素质,应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为患者实际着想,从内心真正帮助患者,真正为广大患者服务,认真解决患者的内心想法,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1.2.4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①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灵活地处理好患者内心情绪比较波动、治疗依从性不高、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等各种问题,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尊重与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认真听从患者的各种心理诉求,积极帮助患者减轻内心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排忧解难。③护理人员要跟患者加强交流,尽量做到仪表大方、准确使用语言,促进护患双方情感的交流互动。
1.2.5强化激励措施
适当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相关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绩效奖金,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评选“星级护士”、“优秀护士”,并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促使护理人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院普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以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人性化理念指导下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模式讲求对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之满足,同时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照料与重视。普外科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长期在高负荷、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挫,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护理质量。为此,应该认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给予患者、护士以人性化的关怀,打造和谐、祥和的护理人文环境,实现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领导者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经验及观念,不能单靠规章制度来对广大护理人员给予监督、约束与控制。而是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实践中充分使用人性化护理,大力提高普外科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激发出积极性与热情,让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业务技能,并将尽可能大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去。
4结语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骨外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男112例,女88例;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1.0±7.5)岁。患者文化程度均为初中水平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1.2±7.5岁,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1.5±7.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具体如下:
1.2.1更新护士的服务理念为了使护士了解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于患者,一切方便患者”的服务理念,医院定期组织人文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为了使护士从根本上转变既往“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医院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及讲座,着重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的结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及护理服务意识。
1.2.2提供高效的人文关怀服务骨外科门诊的骨折患者,就诊时需要做各项检查,大大延长就诊时间,考虑到搬动患者、移动患者要有正确搬动方法,为此,医院合理配备护士护送。根据门诊工作需要实行护士弹性排班,中午以及下午延长下班时间直到所有患者就诊结束,同时派专人及时疏导患者,有效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1.2.3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为了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医院设置足够舒适的候诊座位及方便患者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为了优化就诊流程,护士在每一个就诊环节都给予明确的指引及温馨提示;为了使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和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就诊专家,医院在候诊区设置健康宣传栏和健康宣传手册、各专科专家介绍以及当天出诊的专家和专科医生等,这样有效舒缓患者紧张的就诊、候诊情绪。
1.2.4实施个体化的人文关怀指导骨外科就诊的患者分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对于年幼的脱位和外伤骨折患者,沟通时除了注重精神接触及,还要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年轻的患者经常能从网络中获取到大量信息,有部分错误信息可能对患者造成误导,护士需要及时带领患者走出误区;年长患者的沟通应着重在宽慰他们,通过微笑及与患者或其家属的交谈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相应的适当的疏导,必要时要全程帮助没有家属陪同的老年患者。与患者接触时,护士需通过面部表情、语气、语调、眼神等传达自身的热情态度,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以便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2.5构建良好的人文关系骨外科复诊患者都是术后或慢性骨科患者,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久治不愈的特点,所以同一名患者来门诊就医的次数可能有很多。采取共同参与的模式进行沟通,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定期规则复诊。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个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讲授、示范、阅读指导,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评价方法与标准
结合江苏省卫生部门的满意度调查表,自制开放式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包括医疗服务环境、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诊疗技术、医疗费用、医患沟通等诊疗过程中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由护士长在门诊随机抽取患者,向患者说明方法和目的,被调查者匿名填写对应的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满意(3分)、不太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五个等级给予打勾。总满意率=(很满意+满意数/总数)×100%,问卷当场收回,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工作的20名护士,均为女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名。观察组护士年龄18~43岁,平均(31.4±3.7)岁;工龄1~22年,平均(11.5±4.3)年;中专1名,大专7名,本科2名;护士6名,护师2例,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对照组护士年龄20~42岁,平均(33.4±3.6)岁;工龄1~23年,平均(10.2±4.4)年;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2名;护士7名,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1名。两组护士在年龄、工龄、学历、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护士给予分层次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2.1人员分层
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名护士(管理24张病床);乙组:6名护士(管理30张病床)。两组上班模式为由一名高年资老师带1~2名低年资护士,每天设立1名组长,对病房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各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落实,并对各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抢救工作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并参与其中等,同时其属于护理质控小组的一个成员,和护士长一起定期参加质控检查,每周1~2次,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1.2.2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
1)护士长:护士长职责为对病房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各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落实,并对各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抢救工作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并参与其中等,其属于护理质控小组的一个成员,定期参加质控检查,每周1~2次,从而使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2)组长:组长的职责为对责任护士的工作安排及调配进行坚决的服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本班组的护理管理及协调工作进行全面的负责,对正常班外抢救工作进行积极的组织并参与其中,对本班次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熟练的掌握,并对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使本班次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3)护士:护士的职责为对护理组长的工作安排及调配进行绝对的服从,认真做好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病情进行全面掌握,将各项护理记录及时准确地做好,同时给予患者良好的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时依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价,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管理项目进行定期检查,每个月1次。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等。
1.3.2满意度评价指标
运用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定期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本科室患者,每个月1次,每次5名,共11个条目,3个选项,即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赋值3分、2分、1分,每名患者满分33分,共165分;依据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自行设计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运用Liker5级评分法,共10个条目,5个选项,即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50分;运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依据Liker5级评分法,共10个条目,5个选项,即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满分为50分。
1.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创伤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在护理工作中对分层次管理进行实施前,高年资护士还要从事基础性护理工作,对人才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低年资护士往往很难有效完成那些难度较高较复杂的护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对分层次管理进行实施后,一方面高年资护士能够集中精力从事那些难度较高较复杂的护理工作,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科研创新,给予低年资护士有效的帮助,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出来并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又极大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更高效地完成能够完成的护理工作,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促进自身护理能力的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院感管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充分证实了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关节创伤外科护理质量。
3.2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创伤外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