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第1篇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2篇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解决好我国影视文化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的问题,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导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还应该大力打击生产低俗影视文化产品的行为,并对情节严重者予以取缔。另外,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第4篇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长期从事文化产业、创意经济、城市战略、体育产业等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部委和省市、世界500强企业等重点项目30多项,参与中国成都市和上海市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申请报告的撰写工作。荣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50周年学术贡献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在海内外出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等10多部研究著作。

世博园挟江而建,是一个蕴含深刻规律的巧合:历史上的上海城,是依托于江海交汇的国际航运而发展起来的,而2010年的上海又将沿黄浦江两岸开始新的文化布局

让“创新”的旗帜

激发文化能量

新沪商: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在这个大舞台上,世界各国的参展方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通过展示、活动、论坛等形式,来展现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场多元文化碰撞的盛会。您作为研究文化产业的专家,觉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文化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花建:2010年世博会作为全世界最盛大的会展活动,是对人类科技、经济和文化成果的一次大交流、大检阅。它高举的“创新”旗帜显然会给上海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从历史看,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新成果的聚集地。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提出了“一切始于世博会”的口号,也注定了历届世博会都将成为新思想、新理念、新产品、新文化的聚会,催生了人类在文化、旅游、创意、会展、博览等领域的新成果,也鼓励有识之士去开发前所未有的文化创意内容和产业组织形态,给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创新的七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组合应用。在世博会上,这七种创新的来源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出来,给予人类的文化生产力以巨大的推动。

就以1851年伦敦世博会来说,它一共吸引了630万来宾。城市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呼唤着新的生产力。为了解决如此巨大人流的观光和接待工作,托马斯・库克父子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分别在伦敦和欧洲大陆进行接待工作,整个伦敦世博会期间,他们共接待15.6万多名参观者,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后来,这对父子成立旅行社,名字就叫做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旅游机构,为全球的文化旅游产业揭开了最初的篇章。

我们再看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它把对历史、人文和民俗的开发纳入了世博会的视野,从全新的视角发现了民俗文化的价值。巴塞罗那为迎接世博会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西班牙民俗村(Poble Espanyol),它建在一片风景优美的丘陵上,一共有114座单体建筑,保留了西班牙各个省份和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石子路两旁,各式各样的房屋如古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穆斯林式、地中海乡村式等展示了西班牙历朝历代的文化变迁,开辟了以民俗村为载体推动遗产保护、创意设计、旅游商业相结合的新模式。而1992年塞尔维亚世博会,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而举办,它有一个响亮的主题――“发现的时代”!这种发现也包括对世博会内容组合的再发现:表演、娱乐和狂欢也应该是世博会的重要内容。这次世博会历时176天,举办了3万场演出,吸引了4181万人次参观,其中33.5%是外国来宾,许多观众在艺术氛围感染下也加入了演出的行列。这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盛大的演出盛会之一,开创了全球演艺狂欢的壮举。它那只白色羽毛、鼻子七彩的大鸟吉祥物,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文豪的名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可见,2010年世博会也必将赋予上海的文化建设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一位美国学者指出:21世纪初叶影响全球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信息化,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在连续30多年至今方兴未艾的中国城市化浪潮中,上海是中国大陆现代化程度最高,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1851年,当第一届世博会诞生的时候,上海刚刚走向城市化的道路。而在以后的100多年里,上海率先经历了中国城市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每一个关键历程。

从申办世博会到举办世博会,上海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当然能以“世博之城”的大手笔,把文化产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看,上海文化产业在2008年达到总产出3304.8亿元,增加值780.11亿元,占上海GDP比重达到5.7%。上海以占全国土地0.06%的面积和1%的人口,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国的11%左右。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看,上海开创了在中国所有城市中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重要指标的近30项全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纪录。比如上海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有线网络系统,用户数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一;上海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文化内容和服务方面位于前列,包括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营业收入占中国的50%以上;拥有全球技术最先进的IPTV网站(PPlive,PPstream)等;上海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会员人数最多的中文文学网站;上海拥有全球九大A级电影节之一即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拥有中国城市中规模最大、最活跃的演艺市场,上海演艺业的票房销售额是中国所有城市的第一名;上海的演出场次之多是中国所有城市的第一位;中国所有城市的单一剧场营业收入中,上海拥有全国的前三名:即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马戏城;上海的电影院票房销售额连续14年排名中国所有城市的第一名,中国单一电影院的票房销售排行榜的10强中上海拥有三强等。这些都是上海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不过,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上海也需要更大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而世博会恰恰是最好的时机。在世博会“创新”旗帜的感召下,在产业的规模、能级、效益、品牌和国际影响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

让上海的文化空间布局

更有魅力

新沪商:2010年世博会开创了世博园分浦西浦东两片、黄浦江在中间横穿而过的总体布展格局,以实现辐射全市的展出效果。您觉得这一新的展览模式对上海的文化空间形态和文化产业布局会不会产生影响?

花建:其实,世博园挟江而建,是一个蕴含深刻规律的巧合:历史上的上海城,是依托于江海交汇的国际航运而发展起来的,而2010年的上海又将沿黄浦江两岸开始新的文化布局。

从19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万商云集的态势,上海的工业形成了沿江(黄浦江)和沿河(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发展的特点,而上海的主要文化机构如出版业、报业、电影业、唱片业、娱乐业等则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跨入21世纪,上海的城市综合规划从市区600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郊区在内的6000平方公里。从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设施布局看,上海无疑吸收了它们大多数沿水岸和中轴线分布、形成组团式结构的经验,既根据文化生产力布局的需求,又结合上海世博园的建设,建设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功能区。这一点,在全国城市中也具有创新的示范意义。

在我看来,上海文化产业可以利用世博园建设的浩荡东风,逐步形成一横(东西中轴线)、一纵(南北主题带)、两河(黄浦江和苏州河)、多圈(功能圈)、多组团(特色文化街区)的空间形态布局。

首先是沿横贯城市东西的文化中轴线,依托大虹桥交通枢纽港的建设,从西郊的会展休闲娱乐圈,沿延安路中轴线,一直延伸到浦东新区的迪斯尼乐园、张江动漫谷、数字化出版基地、外高桥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等,建设规模雄大的文化产业带。与此同时,以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横跨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为新起点,也能形成集聚文化资源和发散文化魅力的辐射中心,大致沿上海南北高架道路的中轴线展开,使旺盛的文化活力直达上海的南北两翼。

“春江绕城多妩媚,奇楼依水有神韵”。根据上海在21世纪的城市发展战略,上海沿海、沿黄浦江、沿苏州河等水系开辟大宽度的滨海、滨江、滨河文化休闲娱乐走廊,也可以把黄浦江和苏州河生态环境整治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结合上海世博园的建设,使得过去老工厂老城区密集、综合环境较差的滨江、滨河地区,成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化生产力密集之处,并且利用市中心上海大剧院、世博演艺中心、上海博物馆、上海音乐厅等云集优势,建立环人民广场文化圈,戏剧大道,以及浦东陆家嘴、徐家汇、五角场、迪斯尼乐园、临港产业带等多个文化产业圈与多个特色文化街区,形成纲举目张的空间布局。

可以预见,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和之后,上海的文化产业功能和设施布局,将兼顾产业规模集中和服务适度均衡的原则,使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相适应,形成更加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文化空间布局。

为中国文化建设

献上智慧果

新沪商:在筹办和主办世博会期间,上海文化建设完成了包括上海世博演艺中心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你觉得这些工程向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的启示?

花建:美国学者佛罗里达提出:世界上的创意城市,大多体现了三T规律,即三个T打头的英文单词:Talent人才,Technology 技术, Tolerance包容性。上海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中,正展现了国际化的包容胸怀,体现了世界资源、中国创意、人类共享的运作能力。

就拿文化演艺业来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全球娱乐演出的一次盛大荟萃。整个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将举办近2万场文艺演出,其中将包括世界一流的音乐、歌舞、舞蹈、马戏等演艺节目,还将举办许多文化演艺娱乐的交易和交流活动。上海的演艺和娱乐产业与资本、产权、衍生产品等市场的开发结合起来,开展演艺节目的推介、交易、展演、培训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使得上海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演艺狂欢节之都。

世博园里拥有18000个观众席的上海世博演艺中心,以飞碟般的优美造型让人惊叹。它的整个设计、谋划和营运,则是上海吸引国内外资本投入上海演艺产业的一次创新之举。它吸引了东方明珠国际交流有限公司、著名的体育娱乐现场经营企业AEG和NBA(中国)共同经营,而NBA(中国)又吸引了李嘉诚基金会、迪斯尼旗下的ESPN公司、中银投资、联想控股、招商局中国基金有限公司等联合出资购买了它的11%股份,形成了一个不断增值的文化产业链。这证明了上海开发各类世博会文化产品,包括世博会演艺项目和“世博之后”的演艺市场,以及相关的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投资市场,都具有广阔的空间。

上海利用2010年世博会,在大力发展艺术品产业上也将大有作为,其核心是积极推进艺术内容的创意和产业化的成果转化,让人们的生活更有意味和更有美感。上海世博会吸引的7000万观众和密集的政府交往及商务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艺术品、工艺品和纪念品。目前,上海世博会的特许产品经营包括家居用品、文具、服饰、礼品和小饰件、时尚饰品、媒体产品、休闲小食品、个人护理用品、软件技术产品及玩具和游戏等10大类,其中大量与文化、娱乐和创意密切相关。同时,上海世博会有10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面积授权企业经营,为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工作人员以及7500万参观者提供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商品零售和其他各类服务,这也给上海的工艺美术和纪念品设计研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案例是,2009年10月,在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上,著名的工业设计公司-NOVA浩汉公司,推出了汽车和摩托车设计新理念,也推出了时尚茶壶等一大批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NOVA浩汉公司的领军人物陈文龙是世界工业设计协会唯一的华人理事。该公司本来是以工业设计特别是汽车和摩托车设计为特长的,它在上海的设计大本营特意开设在嘉定汽车城附近。而这一次该公司把汽车和摩托车设计的理念应用到了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领域,他们创意推出的时尚茶壶、创意茶具等一大批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大受欢迎,连展品也被客户踊跃购买。由此可见,借助2010年世博会的机遇,上海发展艺术品及旅游纪念品将跨上新的台阶,从艺术品的“本地研发”发展到“专业设计”,从艺术产业的“在地服务”发展到“异地销售”和“全球推广”,真是大有可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和之后,将荟萃中国和全球的演艺优秀节目,这将大大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吸引力。这使我们联想起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向全世界传播了一个开放、自信、古老而年轻的中国,而这一国家文化工程邀请了日本著名时装设计师石冈瑛子担任奥运会开幕式的服装设计师。日本《朝日新闻》在2008年8月13日刊登文章《奥运会是中国成为文化大国的跳板》,指出:“中国正在谋求成为一个国际性文化大国。张艺谋起用石冈瑛子的理由是,她拥有东方的DNA,并且在国际舞台上表现活跃。北京吸纳跨越国界的创造性,今后也许会成为亚洲文化圈的霸主。”日本人对中国奥运会特别是开幕式的文化开放举措,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恰好证明:利用2010年世博会机遇,展示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将有力地推进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把上海建设成为

“双世博”之城

新沪商:您认为在“世博后”期间,上海文化建设可以谋划哪些重点项目?您有哪些重大的对策性建议?

花建:我建议上海在“后世博”时代,要利用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类世博会)的设施、资源和经验,再接再厉筹办2020年前后的第二次世博会(专业类世博会),以空前的大手笔为上海文化谋划新的蓝图,成为中国第一个“双世博之城”。

根据国际展览局有关规定,世博会包括两大类型,其中的注册类(又称综合类)世博会一般主题恢宏,展期6个月,要求参展国出资建造各自国家馆,一个国家申办两届综合类世博会须相隔15年;而认可类(又称专业类)世博会则主题相对单一,展期一般为3个月,主题包括生态、陆路交通、狩猎、娱乐、原子能、山川、城区规划、畜牧业、气象学、海运、垂钓、养鱼、化工、森林、栖息地、医药、海洋、数据处理、粮食、花卉等。历史上,有多个国际大都市先后举办过综合类世博会和专业类世博会,成为“双世博之城”。如巴黎举办了1889年的综合类世博会,又举办了1937年的专业类世博会,后者的主题是“现代世界艺术和技术”,荟萃了各国的大批艺术品和技术发明;又如日本大阪举办了1970年的综合型世博会,又举办了1990年的专业类世博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以世界范围的园艺和花卉为主要内容,同时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吸引了2300万参观者,成为东方国家第一次举办的大规模国际庭园博览会。

上海作为世界大国的特大型都市,有信心建设好中国的“双世博之城”。我们应该借鉴巴黎和大阪等国际城市的经验,使2010年和2020年前后两次世博会形成“一大一特,前后呼应,成本更低,效率倍增”之势。如果说上海举办2010年综合类世博会,聚焦于人类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体现“胸怀和前瞻”;那么,我建议上海申办2020年专业类世博会,则突出上海作为世界城市和创意之都的能级、贡献和魅力,体现“能量与优势”。

第5篇

关键词:河南乡土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1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概述

乡土文化资源是一种发端于传统农业社会,通过乡村民众个体或集体创造并长期积淀发酵,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发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创造财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它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总和,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是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血脉。河南乡土文化资源的种类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有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乡土景观文化资源;有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农副生产等乡土农耕文化资源;有黄帝神话传说、伏羲神话传说、女蜗神话传说、王母神话传说、大禹神话传说等乡土口述文化资源;有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魔术等乡土表演文化资源;有太昊陵庙会、火神台庙会、祭灶等乡土民俗文化资源;有汝瓷、钧瓷、唐三彩、镇平玉雕等乡土手艺文化资源;有灵宝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汝南麦草画等乡土美术文化资源;有洛阳水席、武陟油茶、邓城叶氏猪蹄、道口烧鸡等乡土饮食文化资源;有刘陈铺齐氏骨科、黄家烧伤药膜、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贵氏针灸等乡土医药文化资源;有武术、太极拳、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打弹珠等乡土游艺竞技文化资源等。

2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

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指县(区)、乡(镇)、村行政区城内的,本土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人为地进行开发利用,以传承保护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合理适度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河南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和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2.1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近年来,河南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建设全面启动的一个标志。随后陆续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2009年重点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2.2 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基本形成

开封的盘鼓、汴绣、书法、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产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焦作围绕云台山、太极拳这“一山一拳”,全力打造文化名片;商丘处于黄河故道上,依托商文化、火文化、汉文化(梁国)和道家文化(庄子)的发源地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木兰文化节也已经开始产生影响;濮阳位于沿黄河文化产业带的两端,围绕龙文化,大力发展杂技、麦秆画等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 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基本形成

豫北安阳围绕太行精神、红旗渠精神,产业开发,收益明显;鹤壁围绕以淇河为代表的淇河文化、以大缮轿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云梦山为代表的鬼文化、以五岩山为代表的药文化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豫南南阳充分利用“两汉”“两衙”的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休闲为突破口,狠抓以武侯祠、汉画馆为中心的汉文化带,将武侯祠、汉画馆建成了集文物展、历史场景模拟、民俗民风表演、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着力培育张仲景医药文化,集医圣祠的参观、祭拜与中医药等为一体,做大中医药文化产业;许昌围绕三国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步伐;周口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理出了“超常规、跨越式、低门槛、非均衡”的发展思路,节会文化、杂技、民间工艺品、书画产业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4 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鹤壁浚县、信阳固始、商丘永城、周口淮阳、平顶山宝丰、安阳汤阴、郑州登封、开封朱仙镇、南阳内乡等地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诸多亮点,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例如,平顶山宝丰县的民间演艺业传统悠久,素有“曲艺之乡”和“魔术之乡”的称号,宝丰县挖掘民间表演艺术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艺术致富”的典型。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用非物质生产的方式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创举,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全县现有魔术、小品、杂技、歌舞、武术、气功等表演团体近千家,出现了一批民间艺术专业村、专业户,形成了“魔术为主、歌舞为翼、武术为辅、多元化演出”的独特民间艺术产业格局。再如鹤壁浚县,石雕国内有名,古庙会是河南三大庙会(淮阳、浚县、关林)之一,泥猴张等人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机遇

3.1 大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不是指建设一个崭新的农村,不只是房屋建筑要新、农民穿戴要新、生存环境要新,更是要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好的政策,只有不断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才能促进乡土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河南正在努力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激活经营机制。为促进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共同经营,降低乡土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二是完善准入机制与运营环境。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乡土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发展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乡土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让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公平和自由竞争中运行发展,力争形成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繁荣的格局。三是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坚持投资方式多样,融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乡土文化企业进行现代股份制改造。此外,要积极引导非文化企业投资乡土文化产业,引导广大农民支持和参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3.2 源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3.7%提升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36%提升到45%。而乡土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就业吸纳能力强、社会和市场需求潜力大及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高度契合我国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略。首先,乡土文化产业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一旦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就会吸收和集聚最具创造力的经济资源,不仅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而且会极大地刺激产业链的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从根本上避免因产业发展层级低下、建设经营水平粗放所导致的城市“败血症”。再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给城镇带来独特的文化内涵。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乡土文化产业,在不断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结构性承载实力的同时,将有效克服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极易出现的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等弊端。最后,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各类人才,而且将凸显面向公众的人文关怀,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1]

3.3 助推剂: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1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中原经济区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大量唯一性、垄断性的宝贵遗产。但长期以来,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河南乡土文化资源发展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文化的溢出价值不高。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上,必须加强文化与资源、产品、市场的全面整合,着力提升乡土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影响力,适应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掘本土品牌资源,利用河南历史、民俗及手工艺进行创意开发。[2]

3.4 新契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郑州航空港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契合点将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即将河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精品,使之走向世界各地,将河南文化产业链延长到郑州航空港通航的主要目的地。河南的文化企业,不仅要与世界一流文化企业竞争,还要在文化传播理念、文化产品研发、文化载体选择、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继续探索。对于文化产品而言,既有可运输的有形文化产品如瓷器、图书、绘画、雕塑、音响等制品,也有无形的不可运输的非物质文化。后者虽然不能运输,但是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人才却是可以流动的。二是实施“引进来”战略,即使中原大地成为吸纳世界文明的集聚地。西方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三次产业革命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产生并延伸,所以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也十分现代化。过去,尽管我们也有文化交流,但是只是零星的、分散的、阶段性的;现在,经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我们可以实现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大批量的、集中的、持续的交流,让中原大地真正成为兼容并蓄、刚柔并进、中西合璧的文化圣地。[3]这将更加有利于河南乡土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5 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纽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不仅是国际商贸路线,更是国际文化对话、传播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意味在当代背景下更为重要,丝绸之路被誉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并成了“世界公认的、人类历史遗留的珍贵的文化财富”。“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2015年11月,《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正式对外。方案明确了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构建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构建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构建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一带一路”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战略格局下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国际化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给中原乡土文化走向世界及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6 新平台:“互联网+”

按照马化腾的理解,“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的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4年实现增加值2429亿元,比2013年增长36.5%,增速位居10个行业之首,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为10.1%,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4年实现增加值4107亿元,比2013年增长17.5%,所占比重为17.2%,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创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移动和广泛存在的网络、庞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了诸多乡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变革。乡土文化产业是以传统和创意为主要资源的新兴产业,“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同时便于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从根本上推动乡土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4 结语

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是实现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主要突破口与重要途径。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及“互联网+”的机遇下,不断丰富广大乡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和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实现河南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文化资源拥有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乡土文化产业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还能有效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2] 刘华晓.基于创意经济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研究[J].财经界,2013(10).

第6篇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收益高、吸附就业能力强以及对其他产业连锁正效应大等特点,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全方位”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东莞市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偏低,还有待大力开发。无论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角度,关注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自我诊断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海因茨?韦里克(Weihrich)教授在《SWOT矩阵》(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一书中提出的。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即通过分析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判断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最终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其中的S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0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

1.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因素。(1)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千米,南离深圳90千米,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珠三角经济走廊的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2)历史文化优势。东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是对、中国近代第一禁的爱国主义文化的传承,是对和鸦片海战体现出的东莞人、中国人英勇抗夷精神的传承,是对抗日红色文化的弘扬光大,是对岭南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产业集群优势。快速增长的经济不但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带来东莞的产业集群的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完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莞市已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4)敢为人先的制度创新优势。制度作为城市最具核心的软实力之一在东莞有着较强优势。东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很多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如创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建成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地方桥梁等。

2.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劣势因素。(1)社会管理水平不够高,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东莞作为一个拥有1 000多万外来人口的地级市,社会管理问题比其他城市有着更沉重的压力,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等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水平。(2)人才短缺导致城市转型的困难。东莞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较高,但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东莞文化还留存着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特点,小富即安,创业文化没有形成主流,对人才的重视不够。(3)文化产业层次偏低,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性不足。东莞在既无资金,也无资源的情况下,靠承接深港经济圈中“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完成初期积累,但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4)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不足。东莞市科技基础薄弱,许多文化产品由于加工手段和制作水平不高,依靠传统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引领作用有限,致使文化产品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偏低。

3.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强省,以及东莞市委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高东莞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由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东莞产业结构的改善。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关联带动性强的突出特点。目前,东莞市正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期。(3)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东莞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粤晖园、可园、却金碑亭、迎恩门、等。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将有力地拉动东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4.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1)区域竞争激烈。东莞距离珠三角地区名城如广州、深圳和香港都较近,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达,传媒也很发达。然而,东莞这座经济实力强大的极具竞争力的城市,传媒的综合实力还不强。(2)融资渠道不畅。东莞市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投入的比重相差较大,但许多行业政府投入仍占相当比重,某些行业甚至全部依赖财政拨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3)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欠佳。近年来,相比工业和城市建设工作,文化产业在决策层中研究的较少,更没有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东莞市财政虽然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但是资金量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归纳以上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尽管面临着挑战,但是更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尽管自身存在着不足,但是优势是主要的。在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不足,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东莞市的文化产业必将实现一个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确定科学的发展理念,更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给予大力扶持。

三、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有关竞争战略理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SWOT矩阵分析,从而提出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开展文化产业的普查,摸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编制《东莞文化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制定《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及时研究和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政府文化企业创新的服务、支持和引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工艺美术品、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努力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构建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根据东莞经济发展和人员结构特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扩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3.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立足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繁荣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巩固现有优势行业,有效提升传统行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活力彰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巩固优势文化产业,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东莞市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数字传输等高创意附加值、高知识附加值、高技术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4.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确定和扶持一批重大新兴业态文化产业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注重培育科技、文化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形成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落实《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产业实体进驻创意产业园区,发挥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对推进东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5.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东莞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形成群体的企业家集团和高级管理阶层。目前基于这种人才需求的“瓶颈”状态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东莞应在高校中开设文化管理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同时扩大人才交流的渠道,从全国包括港澳台、国外吸引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可多引进相关文化产品举办文化博览会,让更多的专家和人才到东莞来,从而推动东莞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管治理念 协同发展 城市群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14-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其中,以特大城市作为核心,建立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带动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自“十一五”时期开始,中国先后批复了若干个地区(经济圈、经济区、城市带、城市群)发展规划,由此启动了中国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地方合作、消弭行政区划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制度,整体性地提升区域发展实力。文化产业的区域经济版图,也在这一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同一区域内,都将朝着超越行政区划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突破现有制度障碍和利益分配格局,探索出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云南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土,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总值的6%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引人瞩目。以云南省唯一特大城市昆明为核心,携手玉溪、曲靖、楚雄规划建设的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滇中城市群是指云南省中部以昆明市为核心,半径150~200公里,包括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4个州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该区域总人口172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58%;当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262.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9.04%。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明显优于其他州市。就文化产业而言,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整体的视角:昆明市的文化产业主导了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

滇中城市群依托昆明为核心,集中了云南省主要的文化产业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也是全省文化消费市场最具规模的地区。

第一,都市消费群体庞大,但严重依赖外来消费人口贡献。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状况来说,城市人群仍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意味着能够容纳和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由于具有较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昆明集中了云南50%以上的报纸期刊、60%以上的节庆会展、70%以上的报刊读者。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在2010年外来消费贡献了全省76.35%的文化消费数额。包括滇中城市群在内,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外来差旅人口的消费贡献。

第二,昆明枢纽作用明显,其他城市无法吸纳中转消费人口。昆明是云南省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超过60%的游客需要取道昆明到达全省各州市。作为云南省文化消费的集散和中转中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昆明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但滇中城市群4州市中,仅有昆明具有枢纽地位,并且是热门旅游城市,其他3州市均无法有效吸纳中转消费人口,间接导致了滇中城市群4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2.从局部的视角: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仅有昆明市可以查询到“十一五”时期历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其他城市均只可以查询到部分年份的数据(如表所示)。这虽然与各地经济结构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关系,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各地对文化产业重视的程度,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重要程度。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不均衡现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以上产值集中在昆明。昆明的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楚雄依托本土彝族文化资源,虽然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不大,但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玉溪本身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并且将伴随昆明城区南移及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来说,曲靖市无论是从文化产业增加值还是其占GDP的比例来说,都处于较低水平,是文化产业的欠发达城市。

综上所述,昆明属于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玉溪和楚雄属于第二梯队,发展势头良好;而曲靖处于第三梯队,需要奋起直追。因此,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好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发展,努力缩小与全国重点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与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运行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推广。

二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8篇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

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 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业转移;文化创新;荆州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F2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09

收稿日期:2015-09-10

一、传统产业转移理论逻辑下的产业园区发展“困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通过产业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做法。各地依托本土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园区、示范区、试验区、集聚区、工业园、产业新城等多种形式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以集聚创新要素、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业态为手段推动园区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然而,随着产业园区大量“繁殖”,园区的发展和建设也暴露出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的诸多问题。

(一)梯度转移理论下的资源配置非效率

按照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梯度的关键是创新,区域创新活动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梯度地区(发达地区)通过技术创新向低梯度地区扩散而求得自身发展,产业处于衰退阶段的低梯度地区(欠发达地区)则通过引进技术、产业而寻求追赶机会或反梯度推移求得壮大。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传统制造产业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或落后地区。遵循这一逻辑,先发地区淘汰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转移就成为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这必然会导致后发地区产业所在地的资源过早和过度被耗散,造成当地资源使用中的极大浪费和要素投入的不经济。特别在当今资源配置全球化趋势下,以往单纯依靠要素禀赋(如各种资源的丰富程度)来定位自身在经济发展中角色的发展方式,已经时过境迁,以“人口红利”实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较低“成本优势”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1],试图以成本洼地和优惠政策作为梯度承接的条件,在经济开放式背景下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一方面成本洼地和优惠政策会沦为政策寻租和投机行为滋生的“温床”,导致产业园区生态建设中的“蝗虫效应”; 另一方面跨梯度转移在经济开放背景下可能加速缩短产业园区寿命造成“空心”现象,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此外,从技术角度来看,产业移出地和产业承接地“技术差”将长期存在[2]。尽管产业转移有助于落后地区劳动就业和实现一定的现实经济利益,但是,它无法提供推动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所需要的动力和后劲,不利于自身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很可能导致落后地区的技术水平和层级“锁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层级的矮化和固化。

(二)比较优势理论下的传统与现代的社会割裂

按照比较优势分工理论,地方产业园区建设往往都是以“处于优势的发达地区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 处于劣势的后发地区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工。人们习惯于从机器大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视角来解析土地、设备、人力等资源。例如,通过圈定政策实施优惠的土地政策,规模化建设工业厂房设施以及储备低廉的人力资源,再通过国家产业园区优惠政策,吸引当地园区的招商引资,这成为欠发达地区园区建设的主导逻辑。按照这一逻辑,产业分工的结果往往是在园区内发展高端、新型和高附加值产业,而在园区外部周边只能发展低端、低附加值和代工产业。产业园区的外来产业往往被视为“现代与先进”的象征,而园区所在地产业则被看成“传统与落后”的代表。传统产业往往具有文化底蕴厚、产业规模大等优势,若能获得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推动,仍然可以激发其潜力,延伸和丰富其产业链,从而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仅仅表明了区域分工的可能性,是一种静态的逻辑分析方法。它忽视了在动态发展中“先进”与“落后”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低估了二者“转换”甚至“倒置”的可能性,同时也抹杀了园区所在地传统产业中的创新潜质和文化认同功能,导致外来现代产业与所在地传统产业的冲突与对立。这种园区内外有别的经济对立必然会迁移到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中,造成园区内外空间、文化和精神上的割据,园区特色和文脉不断被消逝和瓦解,变成以“现代”企业和“专业”人员为主体的产业“孤岛”,“空巢现象”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已有研究表明,融合包容性的社会网络可以减少复杂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有利于提升经济和贸易绩效[3]。园区集群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集聚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产业园区的“蜂巢效应”。荆州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园区,其主要定位目标就是通过产业、文化、城区和生态等功能的融合发展的方式,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功能示范区,从而避免基于规模不经济的产业集聚,以及以消耗资源、能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但在这种传统落后和现代先进的对立、割裂难以消除的条件下,园区的集聚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和释放。

鉴于以上原因,学术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一是根据经济呈现出的“服务化”特征,主张将生产功能与服务功能融合发展的思路,强调以“生产业发展”为核心来优化园区服务,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和共生发展;二是从文化引导城市再生的效果或从文化创意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功用等方面,提出走文化产业聚集区或创意集群的发展路径;三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将产业功能、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构建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走产业园区建设与周边城区融合发展的道路[4]。

本文认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应立足现代化、城市化背景,园区建设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的问题,而是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统筹协调,以文化创新、产业融合保持文化与经济的平衡才是当今社会现代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和主导逻辑,认知和建设产业园区不仅要从社会、经济维度出发,更要从文化价值维度思考。为此,本文以文化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价值为出发点,以湖北荆州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例,试图阐明区域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内在演化逻辑,并探索出其发展的战略路径。

二、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智力投资的占有和配置,是一种以知识信息为资源要素而进行开发生产的经济形态。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开发新的生产要素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与日俱增,知识成果产业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阶段。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正确把握产业园区建设的内涵,揭示文化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和有效途径,是实现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文化创新能有效促进产业园区内部结构合理化

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视角,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不仅能催生新型产业园区业态,而且能加速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产业园区内部合理化。产业园区的新型产业(如创意设计产业)从质态上来说是直接体现创新型经济特质的产业门类,创新型经济是知识经济中对知识、技术、文化集成度最高的产业形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空间功能转换、空间布局调整、产业区价值链升级和经济发展创新都有积极的贡献,是产业园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文化创新型产业与技术创新产业之间容易形成共生成长机理,在园区的业态发展层面形成融合生长、集群扩展的新态势。尤其是在当前数字信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创新、创意通过与科技、服务业的融合与渗透,使文化的创造性在园区内被激活,催生了众多的新的概念、平台、商业模式,使得产业园区业态发展充满生机活力。此外,在现代服务业平台体系下,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园区生产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引导园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园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独企业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文化创意、技术革新、个、业态模式等多方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竞争。文化创新型产业不仅包含开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供应链活动环节,还包含文化、信息、审美、体验等精神文化领域的要素,它主要通过“纵向联动、横向渗透”不断打破行业界限,构造“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投入多次增值”的产业链条,依托价值扩散的关联效应实现跨界融合重组,从而推动以“农业工业化、工业服务化、服务创意化”为目标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5]。

(二)文化创新有助于改变传统增值模式

基于价值增值视角,文化创新有助于改变产业园区内传统的产品、服务价值增值模式,实现以消费升级引导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园区需求结构。产品价值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它经历了由单一的经济价值到综合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形态。现代产品的价值不仅具有材料价值、技术价值、使用价值,而且包括情境体验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大量消费品的质量、价格、技术和功能同质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重点从“物有所值”到“价廉物美”,从“超值服务”到“个性体验”,逐步上升到追求体验经济的新阶段[6]。 文化创新对园区内的产品需求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一是文化创新型业态是一种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发展模式。这种以消费者价值认同和需求差异为出发点进行多样化产品生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市场需求结构,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二是这种创新性产品的消费方式与以往传统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区别,其对满足发展性、享受性需求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满足最基本生存性的消费需求,它不仅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提高园区内生产制造环节的产品附加值和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最终实现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园区升级;三是在文化创新型业态的示范效应的引领下,园区内传统产业也将受到创新效果的内在驱动更加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势必加大对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品牌培育等处于“微笑曲线”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投入,进而提升园区内产业附加值。

(三)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园区内外融合和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园区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化创造了用于满足人类文化生活需求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平衡利益分配、调节社会生态和促进文化心理融合的特性。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滞后,这些地方推进园区发展更为迫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也更容易急功近利忽视文化功能建设,如在园区建设中热衷于资源盲目开发和圈地造城,忽视当地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入园标准过低,盲目引进高能耗、高排放的低端产业;在城区建设中过度依赖传统工业化推进园区建设等。其直接后果将导致园区“千区一面”、缺乏特色和“孤岛”效应。从最终的社会效果来看,这种重“器”轻“文”做法的最终将导致现代园区与周边城区在空间、文化和精神上的割据,酿成了一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对立。与此同时,文化创新的价值日益凸显,其在推动园区、社区文化融合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等各层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能够营造学习型成长发展的理想环境,创造更为广泛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有利于扩大信息、知识共享的载体与范围,易于形成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园区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园区的包容性与亲和力。它对于提高城区居民在文化消费和体验中的文明素养、满足精神心理需求、改善与优化生存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弥合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二元分裂所带来的精神家园失落感和心理伤痕、增加生活幸福感、形成新的价值依归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园区的人文素养、文明水准将随着文化及产业的创新发展而不断提升,园区吸引力及集聚各类高级生产要素的能力也由此得以持续增强,详情见图1。图1产业园区文化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三、荆州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布局及制约

(一)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背景和产业布局

继国家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湖南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后,2011年12月20日,湖北荆州地区获批成为中部第3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荆州示范区是湖北省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示范区的建设是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壮腰工程”,有利于推动荆州等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同时也是中部地区园区建设特别是农产品主产区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提供“样板”和示范区。

按照“实施‘壮腰工程’,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指导理念,湖北提出了“一主四区”的产业布局,即以荆州市为核心的主体区,天门、仙桃、荆门、潜江为辐射区,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复合运输通道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带。其中,荆州市中心城区是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聚集区(一核),石首、松滋、公安、洪湖、府场、监利、江陵则形成七个区别定位的集中示范区(七区),即“一核七区”产业布局。根据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的范围为东到南北渠,西至引江济汉渠,北到海子湖风景区,南至长江,面积达480平方公里。按照中心极化的战略,将以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市经济开发区、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培育中心城区职能,引导产业与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从示范区总体布局来看,园区建设规划充分考虑了本土的资源要素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如土地开发潜力大、综合交通条件好、水利支撑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工业环境承载容量大等),在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态势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明确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及工作重点,体现了示范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特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荆州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诉求。

(二)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远景目标和制约因素分析

荆州地区虽然经过实施“工业兴市”和“壮腰工程”等战略已经实现了较大发展。示范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2014年,荆州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快于全省。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连续2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方阵[7]。

但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制约,随着荆州示范区建设的展开,一些关系到示范区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定价权的产品很少,园区绝大多数产业处在过度竞争的行业,且市场占有份额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重“园”轻“区”现象较为明显,过于强化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而忽略了园区内部与外部的文化融合与互动,造成了园区“孤岛效应”和“文化割裂”;三是“域聚链散”缺乏有效的产业协作配套,造成园区同质化、“空壳化”,园区的集聚效应难以显现;四是园区低端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附加值低,致使园区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农业发展产业化、专业化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有效分工与合作,导致园区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五是往往急于求成,企业入园层次较低。盲目引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而忽视了转移企业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园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8]。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示范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使示范区实现“三区一极”的发展目标面临着严峻考验。

荆州示范区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四化”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推动沿长江中游经济带发展的“新增长极”。根据这一目标,在未来的发展规划期内,荆州示范区产业将面临着从低端加工制造向新型工业化阶段升级转型的任务。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该区域经过近十年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条件,具有相对的成本洼地优势和广阔市场空间,已经具备了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型产业和附加值高的生产业的条件。但是,目前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推行的“GDP至上”、“园区万能”的指导观念和重“壳”轻“核”等急于求成的作法,容易导致空间壁垒,形成独自为营的发展态势。由于园区内产业种类繁多,产业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

此外, 在短期行为的驱动下,通过降低园区准入条件来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虽然能够顺利实现园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但由于园区低端产业比重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有效分工与合作,即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也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综上,示范区建设在获得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么,能否找准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高起点高效能地承接产业转移,如何培育附加值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特别是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社区的跨界合作形成“产、城、文”融合发展的局面,就成为破解示范区发展“困局”的关键。

四、以文化创新推动荆州示范区建设的“构想”

文化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正在世界范围兴起,它通过文化、创意、技术和经济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创造和运用智力资本的能力,正在迅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文化是最难仿造和替代的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基于文化的优势才是可持续增长和最根本的竞争优势。荆州示范区要突破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注重优惠政策向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转变,注重从园区功能组合向文化创新、延续城市文脉和保持区域特色转变。

(一)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

荆州通过示范区的“三区一极”的发展定位,已经使得产业园区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俨然成为带动湖北乃长江中游的产业新城区。城市的核心具有六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的结合,即文脉功能和历史价值、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精神功能和艺术价值、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使用功能与物质价值,以及经济功能和再生价值。因此,荆州示范区建设应该以文化、产业、城区和生态融合发展为指导,推动产业园区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实现“产城文”融合发展的局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树立融合包容发展的理念,打造示范区文化品牌价值体系。荆州示范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一直以来都享誉湖北,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集聚带,这种荆州文化的“双元性”具有很强包容性特征。示范区的建设一方面要承载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本土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包容吸纳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只有将荆州本土文化中的优良基因融入园区建设,在吸纳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弘扬本土传统文化,才是示范区建设发展取之不竭的活力之源。因此,示范区规划建设要从文化定位、文化识别、景观建设和氛围营造等各层面来构筑示范区的文化品牌形象体系,形成一个开放、有序、高效、协同的园区文化生态系统。

其次,要树立文化服务创新引领的理念,构建现代生产性文化服务体系。目前,示范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比重过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突出的创意性、广泛的产业融合性和关联性等特征,增加文化服务定在园区产业中的比重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生产性效率。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产生新创意、新产品,与其他服务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新业态、新型产业组织体系和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向传统加工制造业供应链各环节的渗透融合,诞生了以“轻型生产”、“弹性生产”为特征的新兴业态;另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以“中间服务”的形态来满足生产性需求,在实现自身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渗入一定的“文化”或“创意”要素,从而增加了供应链各生产环节投入的附加价值,延长了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价值链。

第三,要树立文化资源整合的理念,构建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体系。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中,出于政绩考虑往往偏重经济对地方财税的贡献,而对产业开发的整体性、当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等长远价值考虑较少,导致资源浪费和产业发展后继乏力。示范区建设的本质上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区结构的合理化变迁。对文化价值内涵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和扩大溢出效益,可以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与地方经济联动发展。为此,示范区建设要以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重点,以有形产品为基础,以附加产品为支撑,包括土地、产业、基础设施与环境、人文精神等多种要素。在整合园区现有文化资源和创新的基础上,要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性、融合性和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新型产业,实现文化创新型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要依托示范区内现有成长性好的现代加工制造产业、科技创新型产业,大力支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研发设计产业基地,重点引进一批现代服务业(如IT、金融、影视制片等)入驻园区,形成全区良好的创造和创意氛围。

(二)由“生产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型

在现代化生产加快过程中,生产速度与数量的加剧同资源供给与环境承载逐渐呈现出对立与矛盾。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下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更多的污染物排放。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制约逐渐增大,国际社会和国内对产品环境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本身的日趋严重也使得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可归属于产品隐形生产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园区产业的长远发展。而文化因素的注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之一,文化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园区发展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从文化角度促进园区产业转型,既可以提升产品内涵与附加值,又可以兼顾环境问题。文化的注入,使得对产品的关注点不再仅仅局限于其数量和显性成本,而更多地在于其附加值和内涵的比拼,因此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也会减少。所以,在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力争实现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园区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业经济内部,还应该从文化、知识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把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使文化经济成为助推新型工业化的新动力;将文化因素注入到传统工业中,用文化含量代替生产数量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企业生产效益。

(三)由“制造园区”向“创造园区”转型

园区建设在强调文化创新的融合作用以及文化服务产业、服务社区的理念(即由“功能园区”向“文化园区”转型)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园区制造业本身的创新作用,即由“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转型。目前,加工制造业仍然是示范区的主体产业,园区大多数企业在生产、加工、组装、包装和营销等环节大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仅在技术上植入文化创新元素的广度不够,在融合的深度上也缺乏创造力。随着外部资源、环境压力和业内创新竞争的不断加剧,园区正面临着从“制造园区”向“创造园区”转型的迫切需要。

一般而论,发达地区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向外转移,而把处于研发期、成长期的产业留在本地,产业转移将对承接地(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落后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着眼于引进处于研发期、成长期的产业。一方面要加大文化创新与传统应用技术的嫁接融合改善优化传统要素投入结构,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知识创新要素投入强度,形成以文化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知识、创意、人才等软实力的贡献以取代土地、劳动、金融等硬资本的制约,优化区域要素结构。总之,为了避免总跟在发达地区的后面,落后地区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化。为此,荆州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承异( 创造产品差异化,获得市场生存可能) ――承益( 通过产品创造市场效益获得盈利) ――承艺( 融合新技术创造新技艺或者创造新模式) ――承义( 创造新知识、新价值) ”四个层级的产业及文化创新发展路径 ,实现从“低价值”、“园区制造”到“高价值”、“园区创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齐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4(1):399-411.

[2]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6-178.

[3]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62-66.

[4]胡洪斌.区域产业园区化发展的预见与构想:以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216-226.

[5]钟晟,徐刚,邹鑫.文化创新促进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209-210.

[6]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6-35.

[7]黄巍薇,刘娟.2015荆州工业如何发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与剖析[EB/OL].(2015-1-28)[2015-03-28].http:///action-viewnews-itemid-193023.

[8]李佐军.中国园区转型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

Logic and Strategy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through Cultural Innovation:

Example of the Sample Region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in Jingzhou of Hubei Province

CHANG Jing, XU He-xian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Hubei, China)

第10篇

各国的发展战略与实践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提高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文化产业政策被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赋予高度期望。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各个国家受到不同的政策引导。

美国: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美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之一,据统计,美国非营利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130万个就业机会。文化艺术表演、艺术博物馆、影视、图书、音乐唱片等行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版权制度是维护美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版权制度的保护,版权产业又成为美国文化产业中的核心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保护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不断加强版权保护,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1982年通过了《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80年颁布实施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97年和1998年先后通过了《反电子盗版法》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美国还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使美国日益强大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广泛有效的国际保护机制。

美国的版权制度对文化产业特别是版权产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有力地打击和遏制了盗版行为的蔓延;其次,促进了美国国际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使美国版权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并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再次,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壮大,使之成为美国国家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欧盟: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欧盟作为一个统一体,强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把文化一体化当成推动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同时强调文化一体化并非同质化,而是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化。共享和差异成了欧盟文化产业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最终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为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欧盟国家对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00年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期间(2000―2006年),整个欧盟文化投入总金额超过23亿欧元,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对话,丰富欧洲人民的历史文化知识。二是奉行文化多样性原则,鼓励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使欧盟各国文化产业各领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此外,还通过金融扶持、政府直接资助电影市场、奖金扶持、影视文化管制等政策,鼓励和刺激电影产业的发展。

德国:卓越的会展业。会展业是德国文化产业中的亮点,在国际上150个重要的专业博览会中,大约有2/3是在德国举办。最负盛名的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 (CEBIT)、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科隆五金展、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等。德国会展业的年均营业额约23亿欧元左右,参展商和参观者为博览会的支出超过85亿欧元。各类展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系统的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德国每年有近10万人从事与博览会有关的工作,综合经济效益达205亿欧元。

法国:政府大力扶植维护民族文化。法国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尤其是与“内容”相关的文化产业规模相当可观。全国有136种法文日报,年发行总量90亿份。电影观众保持在每年1.85亿人次左右。法国的戏剧、博物馆与历史名胜是文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约有5万场戏剧演出,分布在国家剧院、全国戏 剧中心、国立剧院和私人剧院,吸引着800万固定观众。法国约有1200座博物馆,每年吸引几千万参观者。仅卢浮宫、凡尔赛宫和奥塞博物馆,每年就接待1500万游客。法国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并不完全依赖市场的作用,而更相信国家的扶持和庇护。政府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 文化设施。这些资金先由政府拨给文化部,再由文化部分配给各施工项目。

日本:官民结合促成良性循环。日本的文化内容产业现已成为高成长产业,早在2000年,日本的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11兆日元,在海外的市场开拓规模达到3258亿日元,漫画、动画、游戏软件等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内容产业已在世界颇有影响。现在,世界的动画片中65%为日本动画片,在欧洲上映的动画片中日本动画片占80%,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动画片金额是其对美国出口钢铁总额的3倍。

官民结合、互相协作,是日本内容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日本内容产业的发展不是单方面依靠政府,而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民间的协调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把动画片当作一项重要的出口产品,同时更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来培养。多年的经营已经使日本动画文化深入人心,动画俱乐部随处可见。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韩国政府主要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立法立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二是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供给,通过加大国家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等保证了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以中国、日本为重点,把海外市场作为利润增长点。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加大对影像、动漫、音乐等重点文化领域的奖励力度。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科学要求趋同,文化允许存异。“并存、互补、竞争、创新”将是未来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态势。今后,随着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将会激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将更加严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预计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全球化、规模化和垄断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文化产业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破产、重组,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少数几个全球性的产业集团,覆盖了传媒、娱乐等诸多门类。规模化的必然结果是垄断化,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为大巨头所把持,这些公司包括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维康、通用电器、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索尼、西格拉姆等。它们拥有全球性的分销网络,利润有相当部分来自海外市场。

――不平衡加剧。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以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科技水平、经营理念,向全球扩张,挤压弱势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使得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西方文化媒体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和分散投资风险,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大量的影视节目,扩大其卫星电视覆盖网。目前在亚太地区上空有多个卫星电视频道,其中绝大部分是西方三大电视集团对亚洲开办的电视频道。美国图书出版占全球图书市场总值近1/3,使得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欧美国家出版业已向出口型转变,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了对全球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成为新的文化战役。

――国际文化产业结构升级。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际经济贸易进一步全球化和自由化,文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文化产业向创意产业的转型,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第二,通过文化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型,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第三,通过采取横向联合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第四,通过寻求与其他产业的最大融合,带动文化产业自身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全球化、结构调整和重新整合之后,正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集结,并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垄断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第11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文化创意产业 思路

一、文化创意产业含义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但创意思想的来源却由来已久。

创意思想的起源当追述到20世纪初的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员荣跃明认为创意产业概念强调其作为独立的产业形成及其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创意产业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经济的优势和特点。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是通过创意的融合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通过融合与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由此,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借助于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所形成的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备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城市几乎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也以富有特色的创意产业而闻名遐迩。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家之间乃至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一种工艺、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模仿。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胜利,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除了产品本身,企业成功还来自与企业文化、产品理念以及销售行为方式的合理定位和创新,创意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此外,全球化使得世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日趋国际化。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对外的强大影响力和控制力。文化创意产业也在此种情况下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纷纷在国家发展战略、经济投入、法律规范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结果使得创意产业得以较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也必将带来创意产业的全球化。

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1.建立、健全文化保障机制,完善法制体系

创意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很高,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知识产权保护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其认知的程度,以及国家的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意产业,政府应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政府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与教育,在社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

2.深化体制改革,以创新促发展

任何一个产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进程中都要受到它身边环境的制约,因此关注并研究其内外部的市场环境,把握环境变化趋势,识别由于环境给产业造成的机会和威胁毫无疑问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一般来说产业环境可以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宏观环境主要包含了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外部群众等;微观环境包括了处于产业中的企业自身的观念和整个产业的竞争业态。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环境,首先要提到的是宏观的国家政策法规,因为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前提。从政策方面倾向文化创意产业,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养明星文化企业,促进产业的顺利良性发展;加大力度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调整创造优化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使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基点型发展;从政府财政方面也应该给予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扶持,使其快速稳健发展。

3.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化道路

信息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在其中。信息化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化,这是高新技术成果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和体现。信息化是高效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而要让大众了解、理解和接受,传播是前提。信息化就是高效而又低成本的传播手段,只有用先进科技传播文化创意成果,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有跨越式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发展创造网络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息资源库,是发展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构成一批创意企业集群,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的同时发展和转化文化创意成果。

4.以人为本,大力培养及吸引文化创意人才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年微软超过通用的时候,美国《纽约时报》曾评论说,微软的惟一工厂资产就是员工的创造力。事实证明,几乎所有保持了长久生命力的中外著名企业都是创意高度发达的企业,多数中外著名企业家都是推崇创意、富有创意的企业家。他们既注重“融资”,更看重“融智”,不惜代价吸引一流人才,并为人才提供一个充分释放创造力的空间。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科技强势与文化强势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有一种特殊的战略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最关键的是缺乏创意和策划的领军人物。要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加快对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并纳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创意产业院系;认真做好创意产业企业员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注意借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创意人才的柔性流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

5.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一份来自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中心的报告认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青岛、南京等众多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不断向这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奋力进军。尽管总体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不难看到,一个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时代已经来临 。发展创意产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比如北京文化底蕴深厚,上海工业基础好,山西在挖掘晋商文化等。文化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感受它的开放、交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市场的开放和交流并不是平等的,它明显地存在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制。而应对文化全球化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产品,从而使民族精神通过文化产品得到发扬。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响深远,关系重大。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国际视野与自身优势的统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与时俱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植精品品牌,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推动力,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拓等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年~2004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张晓明 胡惠林等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黄甫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资源版权与文化遗产案例研究》[M].广州:暨南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99-05

“招商引资难”是困扰各地政府和开发区发展经济的首要问题之一。可以将“产业链招商”理解为一种在整合当地产业资源的招商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但从国内资料文献的查找回溯中发现尚未对“产业链招商”这一模式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和理论高度的全面把握;在实务界乱打“产业链招商”牌子,恶性争夺招商资源现象屡见不鲜。探究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的概念及三者关系,既是对产业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对实务界也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基本框架及产业集群文化

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过他们关注的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而对于“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型组织模式,成为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组织形式。关于产业链的概念,在国内有多种解释版本:李仕明对产业链的定义是企业经营要有好的“上家”和“下家”,即上游――中游――下游;杜公仆认为产业链是构成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郑学益的理解是产业链就是以优势企业和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并以之形成这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等等。关于产业链内部结构及框架也有诸多说法。其中为大家所熟知并基本认同主要有两类:

一类观点认为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理解产业链的结构框架。从微观层面看,产业链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即“增值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向内流通(库存、经营等),向外流通(加工、销售等),服务(安装、修理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每项活动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中观层面则是企业之间要素的供应链,即从最初供应商到生产过程中的购买商再到消费者各环节。宏观层面是产业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联结构框架。

另一类观点认为应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的依赖强度把产业链分为四种结构:资源导向型,即供应商把资源供给龙头生产商,龙头生产商对该资源依赖程度高,供应商占控制地位;产品导向型,与资源导向型恰恰相反,龙头生产商占主导地位;需求导向型,供应商和龙头生产商相互高度依赖并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产业链中断后对准的损失较小则该企业占控制地位;市场导向型,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二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任何一方的退出都不会影响另一方利益。

上述两类代表性观点的理解各有侧重。前一种观点从产品链和价值链两种角度透视产业链。从产品链角度看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可以理清产品链上的各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从价值链角度则为研究产业链提供了足够的想象和可供发挥的空间。而后一种观点则是从寻找产业链核心企业,即从“链核”开始着手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依赖关系,探讨如何依托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带动和繁荣产业链并形成域的整体竞争优势。综合以上两种结构框架对产业链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对产业链概念的理解: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或优势产品)为“链核”,在同一产业内能创造连续追加价值的一系列上下游紧密关联体的逻辑关系(相互依存关系)和时空布局。

产业集群文化则是指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外部文化现象的集合。产业集群文化包括产业集群内部文化和产业集群外部文化。产业集群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参与产业集群的上游、下游和中介平台都会伴随产生各自的文化,总体形成“产业集群内部文化”;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所需要的是自身不断地通过适应甚至是对环境的一定改造。这种在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自适应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称为“产业集群外部文化”。

(二)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中的应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重要技术指标。“产业链招商”是近些年很多地方宣讲得多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招商模式。从产业链招商的本质来说,实际上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和领域,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促成大量上下游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并在内部形成强劲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招商促进系统方法。

产业链招商的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三个角度来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外部规模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条件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价格优势;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建立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并进一步稳定了上下游客户关系;从技术经济来看,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传播,实现创新等。

就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而言,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地方政府运用产业链理论在对当地产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基础上,明确招商引资产业方向和招引企业的类别;对被招引企业来讲,可以厘清自身对于产业链的作用及地位,充分横向延伸和纵向拉伸链条价值,以获得自己更大的增值成长空间,做到有规划和有取舍的发展;招商中介机构在原有的链条基础上,发现新的价值链信息和新的产品链信息,运用专业资源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无缝补足则是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重要路径。

二、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产业集群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业性基础设施供应商等。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

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的企

业。还有,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研究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商协会等。这说明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和机构的聚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仅在单链式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相互合作,而且不同单链的企业也存在跨链的竞争和协调。产业集群内主体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集聚,而是以产业链关系为基本纽带的。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关系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就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产业链和集群本身都是向网格化方向发展的,这已经成为了基本形态。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有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两种。正式的网络关系表现为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合同形成的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设计、技术开发等价值活动中选择性地与产业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较长期的稳定关系。非正式的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经理、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彼此信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关系。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产业集群却“合而不同”,产业链关注各链环的上下游关系和横向价值延伸,这种关联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产业集群关注的是企业分布的空间位置和聚集程度,是组建和延伸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二者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

(三)产业链向产业集群的演化

学者马元柱认为产业集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规模,二是产业链,三是空间集聚。其界定明确指出了集群的优势特征――即不是企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而是基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产业集群不等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状态,只是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产业链。当然,产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结合当地创新机制、辅助产业、文化因素等,共同形成根植性的网络系统。

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和结果上的分类可以概括为:1.中间产品和配套生产少(短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纺织、制鞋、玩具等产业群。其形成机理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工社会化。2.中间产品和配套产品多(长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电脑、汽车等。这类产品生产需要繁杂的工序和众多的配套环节,即便是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需要大量的外包或外购。3.长产业链和短产业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通过有序的链整合(被动或主动)形成了产业集群。

三、产业链招商与经济增长机理

产业链招商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就其机理的研究而言,可以从外部规模经济成长空间、社会多层次结构积累、价值链增值及成本节约和创新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规模经济获得巨大的成长空间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提到外部经济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利益。他的外部经济包括了小企业群落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即我们现在所描绘和构建的产业集群概念体系。马歇尔较早注意到了企业和以企业为基础的关联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成长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产生了经济的溢出效应。应该说因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让“外部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是产业链招商推动经济成长的基本价值判断。

(二)社会资本的多层次结构积累

产业链及集群内部企业长期持续的磨合与博弈(这一点尤其在同一链条上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主导地位的变化上表现突出),以及不同产品链基于价值链的增值所带来的依赖关系的纵深交叉与叠加,让整个集群共生体越来越稳定,产业链在获得空前发展潜力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乘数效应的积累。

(三)价值链增值带来的成本节约

通过产品链为基础,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广泛参与的价值链增值过程带来了相应成本的节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空间的距离接近,企业交易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企业之间所形成的长期互利共存关系,以及由当地政府或其他链条参与者(如银行、商协会等)牵头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降低了投机风险,并通过园区在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方面带来的便利,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四)持续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持续创新效应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首先,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因为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容易形成创新需求和技术挑战,为实现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需求;其次,不同专业技术领域和知识背景的专家参与或合作进行的项目创新易于交叉产生创新成果;最后,集群内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为合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措施保障。正是持续创新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四、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理论探索招商引资新路

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招商引资,必须掌握其核心实质和基本运动规律。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招商系统工程。可以从纵向、横向和综合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产业链向产业集群演化的招商引资

1 纵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化是以一条产业链上多个环节为基础实行的集群化战略。即以产业定位和产品链为基础,当某个环节的产业(或产品)出现竞争优势时,可能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下游互动影响,并逐步达到成长平衡。如定位国内某一家高新区其产业发展目标,先要选择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作为园区的核心环节(链核),然后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产业配套建设,重组相关资源,向前加强成果研发转化,向后促进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完善链条相关活动,并通过上游链核对下游链核的触动(当上游强势时),下游链核对上游链核的推动(当下游强势时)的关联环节的转包分包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达到纵向集群招商引资的目的。

2 横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是从产品链角度作发散理解的,横向集群则是从价值链角度出发,通过对链条上相关资源的价值整合,建立和提升产业链,使之向着集群产业效率发展。根据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引进准确配比的产品和企业为主,并给以良好的发展政策支持,促成专业化集聚。链条配比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实现互利互补,产生知识链溢出效应、追赶效应。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逐步形成链条上的企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3 综合集群化

产业链纵向集群和横向集群是两种基本状态,但二者不是相互孤立的,也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粘黏。综合集群化战略兼有纵向和横向的特点与优势,适合于成熟的较高阶段园区招商发展。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于走专业园区道路和综合园区道路的阶段范式选择在更多层面应运用的是综合集群化战略。(即从纵向的产品链条和横向的价值链条两个角度同时配比与取舍)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招商引资

产业链的空间分布具有“大区域离散小区域集

聚”的特性,产业集群是产业链中的集聚体,大量的集群间、集群与区域外经济行为主体间在生产、贸易、技术、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跨域国家和区域的边界,把基于同一产业的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产业集群形成后,招商需要解决产业链和产业功能式的集群升级问题。在升级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阶段式发展路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流程的升级表现为: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成本降低及新流程应用;产业的升级表现为:研发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链条功能升级表现为:更高附加值的新产业链的出现带来更高的收益等。从我国招商引资的现实状况来看,这一过程显得尤为艰难和曲折,有学者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集群优势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产能的转移――技术的转移――声誉(名)的转移。“名”的形成不仅是企业努力的结果,而且是地区(集群)经济及全行业发展(整体提升)的结果。如果把握好了这种高度的转移和集群自身的升级,形成的招商引资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第1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创意;机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89-02

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互动导致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融合的机理是: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识别出价值活动的优劣势,借助原创者的智慧和新的技术手段,以产业之间价值链渗透或延伸的方式,进入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文化”和“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增殖,其机理如下:

①丰富资源种类;改善资源组合;优化旅游品牌基础。②旅游产品层次化、系列化、高品位化。③加快要素流动;拓展客源市场。④增强旅游时尚;扩大游、购、娱的消费比重。⑤改善旅游消费模式;提高消费技能。⑥激发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自信。⑦增加客流量。⑧完善区域功能。

二、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的发展,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裂变效应: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图

(一)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尽管出现了网络旅游、虚拟空间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但它们仍是建立在或实或虚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

1.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包括对遗失于现实生活,但“存活”于典籍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整理、呈现,也包括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和研究。“挖掘”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存真性,要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突出民族味、亲切度,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围绕核心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针对民族文化的三个层次: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意文化,采取“大同小异”的挖掘开发方式。所谓“大同”是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要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小异”是指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其表现形式要多样化。对物态文化,要侧重于借助可视文化载体“全方位”的“展示”;对行为文化,要侧重于其互动性价值的充分发挥,要精心选择与旅游者的互动方式;对心意文化,要强调 “氛围”的营造,侧重于旅游者心境体验的满足。

3.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包括对文化旅游资源的集成与创造性整合,达到优化旅游资源组合的目的。比如通过提取“优生单元”的集成方式来优化资源组合。

(二)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1.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如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可从多个切人点进行创意规划和开发:观览、参与体验、知识教化等。

2.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旅游体验主题是对旅游产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组合所形成的内在的、统一的基调,既是旅游地核心理念的体现,也是旅游个性化的依托。旅游产品的主题越鲜明,就越有利于创意主体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展示和设计,通过强化、充实、剪裁、协调、烘托等创意手法,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为旅游者创造出层次丰富而深刻的旅游体验。

3.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与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创意将大量的符号与象征元素(如品牌等)运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应体现出异地和异时的文化风格,独立的文化主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旅游场景或旅游环境的文化性;要凸显创意旅游产品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多元“文化格次”的关怀与满足。

(三)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1.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思维创造旅游产品。“最好的广告是满意的顾客,最好的营销是旅游者的口碑”,旅游者的口碑来自于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旅游体验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体验环境(即旅游产品)诱发的,因此,体验营销需要旅游企业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转变成为体验的策划者,要将旅游者感觉、感受、甚至思维等诉求于旅游产品的创造,构筑竞争优势。

2.选准旅游营销的载体和突破口,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营销组合。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营销手法的广泛性,要选准旅游营销的突破口和载体,就必须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将所有有助于旅游营销的要素都纳入旅游营销的范围。此外,旅游产业具有交叉活性,在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等各方面的交叉点上,不断碰撞出灵感,形成新的营销创意,为旅游营销找到新的载体和突破口。

3.建立目标市场顾客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旅游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变幻莫测,决定了旅游营销是建立在营销原理基础之上的弹性营销。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旅游人群、不同的产品体系,在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形式、营销渠道等方面,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四)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商品的市场价值可分解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前者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后者因文化渗透而生,蕴涵的是文化的观念。随着商品日益丰富并趋向同质化,人们对商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一些无形附加物,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更易产生“共鸣”与认同并大力追求。

一方面,创意旅游可以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有助于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分层的特点,创意旅游模式要通过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此外,创意旅游还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旅游时尚,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吸引旅游者消费欲望,实现对旅游消费的引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吸引投资,实现消费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2]李经龙,郑淑婧.旅游规划核心内容动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1).

[3]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解永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5]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

[6]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7]李秀金.旅游文化创意:载体与产业转型[J].社会科学家,2008,(1).

第1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文化产业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比较突出的产业,同时又具有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深厚基础和广阔空间。在中央“文化创新”的引领下,当前鲅鱼圈区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个发展”,全力打造“四大中心”,继续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先锋角色,推动鲅鱼圈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加快鲅鱼圈区的东北休闲旅游中心建设,为本地区注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活力。

一、鲅鱼圈区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近年来鲅鱼圈区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连续年举办望儿山母亲节,以母爱文化、孝道文化为核心。连续年植根于群众文化生活―将剧院搬至广场公园的广场文化月,同时开展了海滨温泉旅游节、冰雪温泉节等节庆活动。建成世纪广场、山海广场等20余个公共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最美基层图书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上被授予),免费开放市民活动中心,形成“分钟文化圈”。仅年上半年就组织了近项各类文化活动―市民文化讲堂、国家级马拉松银牌赛事、啤酒节、望儿山灯光节等文化活动。

鲅鱼圈旅游业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山、海、林、泉、河”的城市;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沈阳、大连的枢纽位置;适宜人居的气候优势―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鲅鱼圈区近些年已形成了西部海滨旅游带、中部城市旅游带、东部特色旅游带这三条旅游带发展观光旅游。近些年先后荣获“国际最佳温泉旅游胜地”、“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区”、“中国最美休闲小城”等诸多殊荣。

二、鲅鱼圈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再思考

(一)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模式,促进医疗、工业、养老、体育、公共、房地产等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鲅鱼圈致力于将文化渗透于旅游、金融、体育、物流等行业产业,植根母爱文化、温泉文化、冰雪文化、海洋文化、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等,深入整合“山海林泉城港湖”等资源,

以辽宁望儿山酒业有限公司的酒文化博物馆,是鲅鱼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先锋和典范。以营口港、鞍钢生产线、新东北电气博物馆、无限极健康食品、保利大剧院等为载体,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在开拓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方面还需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新格局,以提高各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推动地区和企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在融合深度广度还有待继续扩大、提高,进一步将企业名气扩大,走出辽宁,形成全国知名品牌,进入世界百强。同时将“文化+旅游+”的模式,的深度融合的形式通过媒体、网络、会展、各种推介活动推介出去,深入全国,形成美誉。

政府部门还要编制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以思想上强化创新驱动、行动上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引领,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完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保障,促进本地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强化1+1>2;1+1+1>3的效应。

(二)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以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为契机,统筹鲅鱼圈区文化发展,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广场建设、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城区、镇处、社区、村文化场所全覆盖,构建布局合理、服务便捷、功能齐全的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图书馆、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心等为节点,规划建设好涵盖区、镇处、村居(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深化推进镇处文化站、社区(村居)文化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服务能力与公共文化服务水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

全面整合各类文化活动,深入总结、提炼、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通过精品迭出的文艺创作、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功能完备的文化设施、普惠优质的文化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文化产业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群众公共文化体系。

以鲅鱼圈秧歌节、二人转、广场舞等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民间文化,如:芦屯镇的辽剧、剪纸、皮影戏、韩氏飞白书、木刻、装饰画、鼓乐等,将这些在鲅鱼圈大地上流传的民间文化,深远流传在群众中。使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带动群众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包括活动、休闲、娱乐,又有健康养生、道德培养、文化熏陶、文明建设的深层意义,更能使文化产业从发展文化旅游业、乡村文创农业旅游等方面推进。

三、挖掘文化产业旅游工程,塑造地区文化品牌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影视作品、数字出版等文化业态,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作品。积极营造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大力推动一批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和企业建设。同时,结合母爱旅游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重点文化产业,将本地区的“望儿山母亲节”等品牌让世人皆知。

发展皮影文化产业工程。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旅游活动展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搭好平台,做好服务。

挖掘文化记忆工程。对本地区的记忆工程进行实地勘察,拍片建档,梳理好“鲅鱼圈公主”、“望儿山传说”、“龟石滩”等故事的汇编整理存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梳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档案,积极做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工作。对文物市场建设进行扶持、引导,增强全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

创建影视产业工程,2016年鲅鱼圈区首次创作了母亲节主题歌曲,大型电视剧《和妈妈一起谈恋爱》、电影《再见美人鱼》,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我区影视城建设,搭建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新基地。

第15篇

摘要: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作为汽车文化的边缘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标准和规范,相关研究成果亦较少。基于对世界知名汽车产业园区和我国该产业细分门类发展现状的研究,本文总结了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汽车文化娱乐产业 汽车文化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产品文化通常以某种产品为载体而形成,①汽车文化也是如此。“汽车之父”卡尔·本茨曾经说过: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②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以及人们生活和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正在逐渐兴起,这是一种将汽车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形态,它的出现给汽车产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汽车文化及汽车文化娱乐产业

(一)汽车文化

狭义的“汽车文化”指围绕汽车而产生的文明习惯、法规和行为。③美国社会学家奥尼尔(1999)曾说,“汽车是一种象征性物品,……汽车不仅承载着它所承载的东西,它也承载着个人的意识形态”。④随着时代的变迁,汽车文化体现出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多样性、统一性、互动性等特性,⑤内容上大致包括工业设计、品牌文化和边缘文化⑥三个方面。⑦其中边缘文化是汽车与其他种类文化的结合,包括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报刊、汽车收藏、汽车模特等。③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是汽车运动与汽车博览。如:上海已经连续举行了两届的“F1”大奖赛;北京、成都、青岛等城市陆续举办了汽车博览会。

(二)汽车文化娱乐产业

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是以汽车文化内容的创造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组织,大规模提供汽车文化娱乐产品和汽车文化娱乐服务的经济形态,⑧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新性、高度本土化和生态化等特征。⑨

二、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世界各地汽车产业园区进行研究发现,世界各地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模式大体有两种:拓展模式和开创模式。

(一)拓展模式

该模式主要形成于城市原有的大型汽车核心企业之中,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从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当产业的集群效应产生后,发展会展、汽车运动等汽车文化娱乐产业而形成功能综合的产业园区。世界四大汽车城通过此种模式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汽车文化娱乐产业。

1、世界四大汽车城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

都灵依托索菲特汽车公司,每年约有400辆样车在此诞生,成为全球的“设计之都”。 乔瓦尼?阿涅利馆在每年9月份举行的“梦想车展”都会展出大量的概念车和原型车;底特律是4家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的总部。展示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上千种实物陈列在“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 2005年,该市成立的旅游经济开发委员会开始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和开发汽车工业旅游;1996年,大众集团在沃尔夫斯堡市的公司总部附近,兴建了“结构与独特性”的汽车城主题公园。7个相对独立的汽车品牌馆展示着大众集团下属7个主要品牌车的独特风采;东京的丰田汽车主题公园在设计之时就巧妙地用三条试乘路线将三个主题馆(丰田都市陈列馆、丰田通用设计陈列馆和汽车史册宝库馆)连接了起来。服务人员不仅提供详尽的车型书面资料,并解答来访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

2、拓展模式的特征

四大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是按照产业生态化、品牌本土化、全球化的整合理念,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优化产业内涵,提高产业空间竞争力。总体看来具有以下特点。

(1)依托世界级大型汽车企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四大汽车城的企业大多实力雄厚、具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国际领先的科技和稳定的国际市场;企业包括汽车从科研设计到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是整车制造中心,还是展览、贸易、旅游等汽车文化娱乐中心,功能齐全。⑩

(2)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人性化服务凸显。各大汽车城适度开发当地资源,以融入自然的方式兴建汽车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娱乐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汽车旅游、汽车赛事。对顾客进行人性化的个,增强与顾客的互动能力,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3)辐射能力强劲,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各大汽车城发挥规模经济的带动作用,辐射所在地区汽车配套产业和相关行业发展,产业集群以汽车制造为核心,⑩同时拉动相关的钢材、橡胶、玻璃、油漆等原材料,以及仪表、轮胎、引擎等零部件发展,联动发展周边经济。

(二)开创模式

开创模式是指当地建立或引进一个或几个大型汽车企业,是汽车产业从空白到健全的产业发展过程,形成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总体架构和运营体系。我国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成都龙泉汽车产业园区等属此种模式。但目前各大汽车产业园区的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还较初级:上海汽车城的“F1”赛车运动、成都龙泉汽车产业园区的汽车会展业务均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开展与各行业间的合作交流。在我国,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但独特的汽车文化尚未形成且定位不清;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发展零散,附着于传统的产业结构;已有汽车文化娱乐产业项目大多规模小、功能重叠,辐射能力弱。⑧

三、我国汽车娱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我国汽车产业园区大多没有自主核心企业作为支撑,产业链外延存在较大难度,属于开创模式。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因此,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我国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可从产业联动、产城合一、品牌本土化和产业生态化四个角度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

(一)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联动

汽车产业园区要面向全球,吸引汽车文化娱乐相关企业向区域集聚,积极推动汽车文化娱乐产业向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加强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的集群配套发展。促进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和集约发展,实现产业合作和区域协同发展。开展与汽车赛车运动、汽车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汽车文化人才培训等细分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以带动地区人口就业和产业的横向发展。

(二)产城合一融入城市发展理念

将汽车娱乐文化的内涵与城市发展理念相结合,推动汽车娱乐文化与地区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使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糅合到城市的未来发展与合理布局之中。以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作用,加大力度培育汽车动漫设计、汽车游戏开发、汽车影视音乐创作、汽车广告创意等项目,立足产业优化和空间拓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目前,成都、南京等我国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其汽车工业往往是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城市要想追赶国际潮流,唯有打造与其城市精神相符合的汽车文化。⑦

(三)结合本地旅游文化实现品牌本土化

通过地区间的适度错位,充分利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自身特色品牌。依托汽车产业发展基础,逐步推进汽车影院、餐厅、旅馆、户外运动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化影响力的汽车文化娱乐品牌,发展与众不同的产业项目。在此基础上,建设汽车文化博览馆、汽车旅游集散中心、户外运动中心、汽车文化创意中心等新型文化娱乐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汽车文化创意品牌,提高本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与低碳、人文经济相结合促进产业生态化

作为新兴产业形态的汽车文化娱乐产业须走产业生态化之路,将建设的汽车产业园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微观上合理运转产业系统内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人流和价值流,宏观上建立动态平衡、稳定有序的系统。将园区工业发展与区域生态相融合,根据顾客需要开展相应的人性化服务,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四、结论

通过对拓展和开创两种发展模式的对比可以发现,发达国家该产业的发展明显优于我国,但我国亦具有后发优势,在借鉴世界发展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经验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我国的汽车文化娱乐产业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①李永钧.绚丽的汽车文化[J].产业观察.2007.12: 56-58

②汽车与汽车产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J].

③愈宁,曹建国.汽车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03: 3-4;123-126

④肖生发,沈国助.汽车文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1: 3-4

⑤奥尼尔,约翰.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0]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95

⑥Sasv C. The automobile culture in Canada :choice or albatross[J/OL ] . http : ∥ flora. org/ afo/ albatros. html , 1996:12-18

⑦蒋莉莉.汽车文化:城市精神的新引擎[J].汽车广角.2006.05:43-45

⑧梁涛,黎青松,张尽学,蔡云.浅析汽车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J]. 科技与生活.201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