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几点建议;创新行业;精神文明发展

引言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品牌,是企业在社会形象“活广告”,体现在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的社会效应。因此,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氛围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精益求精,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加强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道德情操,激活企业生产、质量的的提高,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保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企业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积极地探索行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企业文化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履行社会义务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行业精神文明的前提,是企业文化以独特内涵服务、影响、回报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信誉,企业为社会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提供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以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择优选择企业,构成良性互动的纽带。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市场经济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自由竞争,通过正当合法的竞争,谋求企业最大化利润。对于企业的发展空间,来自市场环境下的经济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追求利润的同时就必须遵守市场游戏规则,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信誉、影响力,能促进企业更好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入,优劣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自身的建设关系与社会的联系,经济利润的分配,增加就业岗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减轻社会的负担,这本身也是行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从自身而言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这个信誉有利于企业争取拓宽市场的空间。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自身发展中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企业文化与社会具有内在联系。

2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提炼企业自身文化,更新企业时代精神

体制改革后,整合企业改革和改制,原有的企业文化保留具有特殊的传统和环境,延续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等方式,以独特的内涵塑造着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饱经风雨历程,企业品牌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烙印,具有秉承的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推陈新出,才能符合企业时代精神,保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支撑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需要稳步发展。世界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必然选项,多元文化的发展冲击传统文化,国外企业文化的精髓逐渐受到企业吸收。因此,博采众长,吸取古今中外之精华的多元文化是先进企业文化必备。从而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各项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提炼企业自身文化,要保持吸收多元文化,符合企业时代精神。

2.2 激励全员参与,携手共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确立,确立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它的前提是建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让企业目标与信念在员工心目中达成共识。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员工的权益,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关心员工的疾苦,以多种形式(谈心、家访、慰问、送温暖等),帮助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统一员工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丰富多彩思想教育教育,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现代教育方式,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激励全员参与,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以人为本,合力推动企业品牌

在探索与实践中,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管理文化,牵手企业文化,实施人本管理,努力打造企业软实力,是员工共同担负的责任。有效推进企业文化发展,始终保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善于在资本运作,用心经营的管理风格,传承辉煌,造福员工。员工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依靠员工的理解和认可。因此企业文化拥有强大生命力的团队文化的前提,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带头遵守、模范落实,使职工群众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本职岗位。同时举办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使员工充分体现善于学习、积极探索的姿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本管理的指向,使员工形成站排头、争第一的使命意识和价值取向。事实上,许多优秀企业都是在学习和实践的相互带动下,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要依靠员工,才能铸魂、立道、固本、聚力和塑形独特功能的企业文化。这样企业的辉煌品牌展示了企业文化的魅力。

3 创新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建设

3.1 企业管理体制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建设

企业管理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市场经济竞争的前提,必须以自身的管理为依据,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精神文明建设是创新企业的管理内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是“人本管理”,不仅仅需要创新生产秩序和具体的生产行为的管理,而且需要促进企业形成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过程。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业务精干的员工队伍,才能够形成企业文化,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保持不败,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员工能够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脉,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发展潜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把企业的发展与自己追求融为一体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增强合作精神,企业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和发展。

3.2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实根基是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之一管理人才资源,“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员工热情和激情,使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员工工作的动力体现经济和工作成就感,企业管理要创新思路,以尊重、信任、成长作为员工工作平台,营造激情工作,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组织环境,使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 “以人为本”经营发展战略的能动效应。打造企业共同语言、共同品牌。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有效途径提供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指导思想。使员工共同的信仰与追求保持一致,认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的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快企业的经济战略发展,推进和谐企业发展,提炼凝聚成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4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创建的。当前,企业面临深化改革的需要,肩负的新的起点。因此,企业文化着眼于维护员工根本利益,同时需要企业员工适应时代要求,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佩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行业精神文明[J].企业管理,2012.

第2篇

【关键词】体育运动 ; 特征 ;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67-02

一、体育运动的特征

1.体育运动的竞技性

竞技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现象。 以竞技体育运动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一般体育运动的范畴,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运动, 更说明了竞技体育运动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运动热爱程度的提高, 竞技运动将更贴近人性, 更能表现人类最原始、最本质的力量与价值,更能体现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文明和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讲, 竞技体育运动完全可以为日益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类大众提供一种崭新并不断完善的体育运动体系。

2.体育运动的大众性

大众体育是以运动为基础, 增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直接目的运动。现代体育的休闲、优美、高雅以及比赛中具有超常的娱乐性、参与性、竞技性和观赏性, 在吸引有经济能力的中上层市民参加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许多国家, 这为体育运动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奠定了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体育锻炼的要求增强。21 世纪, 休闲是人类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休闲体育是一种人的自然化, 是对体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3.体育运动的民族性

体育运动在传承过程中,又吸取了人类文明的精华。运动场上有许多成文不成文的优良传统,比如不得随意走动, 不得高声喧哗。 看来似乎很平常,实质上体现的是人的价值―― 对运动员的尊重、对裁判员的尊重, 也体现个人的尊严。 一场高水平的比赛, 有成千上万的观众。 在比赛进行当中, 他们聚精会神、甚至屏住呼吸欣赏表演。偌大空旷的运动场上, 全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表达对运动员精彩表现的鼓励。这些优良传统, 都是体育运动发展历史长河中积累的精神财富, 它在运动场上传承文明, 它所弘扬的是人类的文明、理念和价值的传承。

二、体育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1.体育运动对全民健身方面的作用

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而拥有健康体魄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体育运动在健身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就网球而言,有人曾经作过统计,在一场有相当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所跑的路程约在5000米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万米,不下于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网球运动常被人形容为“挥拍上阵”,曾有人统计过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挥拍情况,一场比赛总的挥拍次数不少于千次,如果没有强壮有力的手臂是不能胜任的。可见,体育运动对发展人的全面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体育运动对促进道德、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

在体育运动中每个参与者的道德修养及礼仪意识要求很严。喜欢运动的人都知道,在体育场上不仅能感受到竞技体育的激烈性、残酷性,而且也能深深感受到运动场是一个学习和展示良好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场所。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行为举止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服饰和语言也有严格要求。“尊重运动场上的一切人和物”这是体育运动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尊重对手、裁判、观众、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也包括体育场上的体育器材设施。体育运动能提高民主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3.体育运动对经济促进的作用

我国的各项事业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体育运动的迅速普及发展,让商家看到了新的无限商机。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体育赛事,打造强势企业品牌,做好体育经济。宾馆饭店则将运动场作为提高自身档次的硬件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为中国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4.体育运动使人们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体育竞技运动规则首先传递出来的就是平等原则。在各类球类比赛过程中每名或每队运动员只能有一个选择权利,选择球权的运动员就不能再选择其它,并且在第一局之后要交换场地和发球权,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公平原则。人们通过参与此类体育运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人生对每个人是公平的,自己只有通过艰苦努力,并公平的参与竞争才能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三、体育运动的魅力与美学价值

体育运动是一项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与环境美相结合的活动。比赛中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即把竞争性、文化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极具魅力的体育项目,既有悠久历史,又不断得到普及发展深受群众喜爱。

四、结论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民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建设文明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强身健体,经济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在促进社会思想道德、法制建设,提高国民的民主观念,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诚信守信”是运动之本,“注重礼节”是运动之基,“谦虚自信”是运动的力量之源。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文明的程度,而体育运动是一项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运动,因此体育运动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五、建议

1.增加体育场馆建设

在党和政府如今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我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条件已有了极大改善,经济发展给体育运动提供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政府或企业的支持下加大投入运动场的建设,可为体育运动广泛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硬件设施,由此不仅能为更多的运动爱好者们带来便利条件,而且也扩大了整个体育消费市场。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通过体育运动这个市场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健康、寿命、娱乐、运动、观赏、社交、激情、休闲、美感、尊严等。

2.增强体育运动建设

体育运动的建设是促进体育事业更迅速更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发掘和深入研究体育运动的价值并将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体育运动建设的首要任务。另外,充分发掘体育运动的艺术美,烘托运动的文化氛围,也是体育运动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而且能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显然,如能尽力完善它们,一定会有力推动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瞄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大众体育健身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满足那些兴趣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的运动爱好者的需求,这将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依据,也只有这样,体育运动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龙,邱莅.体育与社会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朱丽君.运动与现代生活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刘轶,梁高亮.浅析网球运动自身功能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J].中国体育科技.2001

第3篇

关键词: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036-0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艺术又是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艺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文艺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是文学和艺术的统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艺,基本特点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可以使欣赏者从感觉上把握它;由于作者创造形象时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文艺作品不像科学论文那样仅是以理服人,而主要是以情感人,欣赏者通常是在被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感动的同时,接受作品所阐明的道理,从而得到启示和教育。

二、艺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

艺术是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文化的范畴。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建筑、雕塑、园艺、文字、书画、歌舞等等。这些表现方式已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在精神意志上的指导性

艺术的精神意志功能,一旦影响到人们的行动时,就会产生一种“实践”作用,即把精神的意志活动转化为一种社会行动和实践活动。这就是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作用于客观现实世界,改造世界,或者以“精神――实践”的方式来参与世界的功能。

艺术的这种精神意志实践功能,把艺术和社会联系起来,和世界联系起来,艺术通过这种精神意志作用,使人们获得一种精神力量、世界感和价值观,影响他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艺术的精神审美作用通过意志行动的中介,最终达到社会实践的作用。

四、艺术在生活中的实践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在国家整个事物中也不能缺少艺术文化的管理部门。美术作品巡回展览、电影周的活动、专场名星歌舞表演,这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妇女可以为一斤蔬菜的价格斤斤计较,但她却能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一家人去看一场名星的演出,他们往往还没有考虑去接受演唱内容的任何教育和思想影响,而是觉得这是他们家中的一次文艺观赏活动的安排。可见,艺术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参与社会,调节社会生活。艺术对于个人来说,不仅像艺术家那样的人,可以成为他们终身的价值追求,对于普通人,可以成为他们生活丰富多彩的调节剂。

即使在纯政治性的接待国家元首的礼仪中,也要奏军乐,在政治大会中还要唱国歌,在奥林匹克运动比赛开幕式上,表演大型团体艺术体操和舞蹈,或者进行各民族的五彩缤纷的服装表演。这些都是艺术活动参与其间。

五、艺术对人的精神生活的作用

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展现有着特殊形式。审美文化特有的审美性质,决定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无论接受它哪一方面的影响,总必须以审美体验作为它的心理中介。审美可以调动人的一切精神力量,人的认识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参与其中。这决定了没有其它任何意识形态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能像艺术作品所唤起人的审美体验那样,使人的整个心灵得到深刻的触动、强烈的影响和全面的滋养。

我们通过艺术摄影、电影,绘画,小说描绘来“观看”我们没有看到过的自然,艺术和自然也能以混同的状态进入我们的意识。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确有某些时刻是过着“艺术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即整个意识状态沉浸在艺术作品的情节氛围和命运斗争中,这是人类意识的一大奇观。正是艺术的这种对人的精神的感觉作用,才发展了人们对色彩、线条、构图、形态、空间意识、体积感、和谐、崇高等形式方面的审美知觉能力。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的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艺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艺术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负有神圣的职责。

第4篇

[关键词]法律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存在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新情况,而精神文明建设尚缺乏统一集中的组织行为,因此,法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在保证和推动精神文明文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法律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素质只有通过行为来体现,才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法律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每个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约束,防避和制止行为失范,并指引正确的行为取向。法律约束有别于道德所要求的人们思想深处的内省自警,它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外部约束,其对象是人们显而易见的外部行为。从依法办事入手,来调节人们的关系和行为,能够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变为便于实际运作的具体事项;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助于把许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措施具体落实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由无形转化为有形,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虚而不实的弊病,避免精神文明建设中某种空泛化的倾向。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依托的。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法律能够起到道德所不具有的、刚性的硬约束作用。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下,人们对某些行为准则的遵循,一开始可能是被迫的,但久而久之,却会使人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法律所确认的道德要求,有利于推动群众普遍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同道德相比,虽然道德作用的对象和范围更为广泛,法律对那些不违法的行为体现不出约束力,但是,应该看到,法律所确认的是最起码的、具有明确性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如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遵守社会秩序和劳动纪律,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礼仪,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已等,这些都是能够而且必须为全体公民所接受的。从这一点看,法律能够广泛地、持久地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强社会基础道德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从这一意义上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切实做到遵纪守法,才能恪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而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参与管理包括文化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广大公民广泛地享有平等的权利,有权要求政府部门禁止各种不文明现象,净化社会环境。每个公民在行使法律规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遵守公共生活准则,否则就谈不上真正实现自己享有的各项权利。法律同每个公民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依靠法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有利于凝聚人心,巩固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人们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竭的推动力。

第5篇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网络文明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而建设网络文明,就必须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运用我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准确地分析网络以及中学生网络行为的具体特征及其实际后果,有效地建立起在网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为我国的互联网事业开辟一条广阔无垠的发展道路。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是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维持稳定的网络秩序、网络安全,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也需要提倡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任何人都应当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网络空间虽是个虚拟社会,但涉及的网络犯罪也已经成为法律打击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能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使上网人群的言行适应法制社会的要求。其次,在知识爆炸时代,互联网得以飞速发展,网站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网站要屹立于网络之林,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发展,使网站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内容、健康的管理、健康的发展策略。加强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做到网络的和谐发展。

第6篇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从字面上解释来跆拳道: “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有力地、跳踢的脚;“拳”字意为拳头,是用来进攻的武器;“道”字,意为人生的正确道路,是技术方法和精神的修炼。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跆拳道运动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跆拳道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道德相似,练习者可以不断的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道德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跆拳道礼仪常规

跆拳道的礼仪是指练习者从内心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的,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技术训练之前,首先要学习的是跆拳道的礼仪知识。只有懂得了跆拳道的礼仪知识,才可以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最高境界。跆拳道礼仪的学习对于一个跆拳道练习者非常重要:谦虚和正确的言语,忍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练习者应当遵循的重要礼仪。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的敬礼要求是:身体面向对方,并步直立,两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上体前倾度,头部前倾度,目视地面稍停后,还原成直立姿势,行礼完毕。

每一个跆拳道练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按照要求系好道带,光脚或穿着道鞋后进入训练场地。“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练习者精神的中心思想。进入道场时,首先要向国旗和教练行跆拳道的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尊重和对教练的尊敬;见到队友时也应该行礼问好,以表示友好。训练课中应时刻保持道服的干净与整洁,每次需要整理服装时要先向教练行鞠躬礼,然后背对国旗、教练及队友整理服装,整理完毕时转身面向教练行鞠躬礼,以表示抱歉,其目的是要求练习养成的干净整洁的习惯;训练中如果出现气势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到位、没有全力以赴等情况,在教练示意后应立即行礼以表示抱歉,为的是让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注意力集中,刻苦训练,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队友之间应相互帮助,在脚靶训练和模拟实战等需要两个人配合的训练中,两个人应以相互敬礼为开始、相互敬礼为结束,必须认真负责的帮助队友做好每一个动作并及时的纠正错误,两个人在交换脚靶或任何训练用品时都需用双手接送,同时行鞠躬礼,这样可以培养队友间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尊重的良好情感;训练过程中,练习者应该严格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练习,教练讲话时练习者需跨立站好或端正坐好目视教练认真听讲,不得随意打断教练讲话,如要提问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才可以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行礼鞠躬并说声“谢谢”。在比赛开始前,首先要向教练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在每局比赛的开始还要求向对方敬礼,以表示尊重;在比赛中,如果红方使用了犯规行为攻击青方,当裁判员对青方作出判决时,青方必须服从接受并向裁判员行礼以表示歉意;在比赛结束时,应再次向对方行礼,并向对方的教练敬礼、握手以此表示感谢。在比赛过程中即使出现了误判,也要等该场比赛结束后,有礼貌的向裁判员提出问题并要求改正。

[NextPage]

 

二、跆拳道的精神实质——近于理想的人性

(一)跆拳道礼仪传入我国,跆拳道的精神扎根于练习者的心中

跆拳道的礼仪是伴随着跆拳道这个运动项目的产生而发展而来的。跆拳道作为朝鲜的国粹,它记载着朝鲜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项新颖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自从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努力的向世界传播,现已经风靡全球。韩国人从小就练习跆拳道,就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极其高难的动作,他们把礼仪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必修课,为培养和发展后备人才提供基础。“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与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将礼仪教育渗透到跆拳道学习中,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我国众多跆拳道练习者的心中,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二)跆拳道礼仪的内在表现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练习跆拳道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培养人优秀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竭尽全力的去学习和训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和收获。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终于祖国的思想,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

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而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狠无礼。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常把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与训练,社会、学校提供给青少年的礼仪示范、礼仪活动和相关礼仪知识不够丰富。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

(二)尊敬师长 团结互动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跆拳道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教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好学上进,珍惜师长和前辈们的辛勤付出。跆拳道练习虽然是以双方格斗的形式进行的,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练意志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由于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能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能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因为练习者在精神锻炼环节中就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这对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相互学习的作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文明礼貌 举止端庄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有着相近之处。中国武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跆拳道运动中也是如此,它强调了练习者学习与训练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此外,中国武术也有礼仪。我国素称礼仪之邦,有悠久的道德传统。中国武术是我国的传统项目,也是我国的国粹。它要求习武者平时的举止端正大方,有礼貌,言谈话语要有素养。它们在比赛的开始和比赛的结束后都要行“抱拳礼”,以表示对队友的友好和尊重。在中国武术散打中也要求了练习者要有武德,它对于武术散打较野蛮的攻杀也起了抑制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武术竞技的安全性和文明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少了一些美国职业拳击、泰拳、欧洲自由搏击术的血腥。“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

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它们和跆拳道一样,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待他人,严于律己;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四)修身养性 遵纪守法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例如在训练中要完成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者自身身体各部位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实战、比赛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误判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要不急不躁,宽容大度。往往这种心理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跆拳道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要充分发扬竞技体育“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力争第一”的精神。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残酷,而跆拳道搏击格斗中体现出来的残酷性更强烈。正因为它非常残酷,故必须以“礼”为先导。在不失礼,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要用尽一切技能,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主动进攻。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将身心容入其中,在训练过程当中将思想升华,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第7篇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思考 发展

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民主化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精神文明制度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提高,同时也将企业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企业精神文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将自己企业主人翁的意识充分发挥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必须进行经营策略的改变才能确保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受影响。而在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以市场的时间需求为出发点。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促进其适应市场生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的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制度系统的完善,促进企业综合发展

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社会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必须在坚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企业自身文化特色的改革和创新,以企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制定适合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经营管理规范。同时加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力度,将企业的文化系统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委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一)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相结合

怎样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硬件的建设同时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也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积极的贯彻落实,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只是加强了精神方面的软件建设,而对于物质建设的重要性并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这些企业只是认为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只需要开展定期的思想文化教育或者制定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口号,就可以实现建设文明建设的目的,而并不需要投入相应的建设资金,假如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具备的配套设施都没有的话,那么必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所以,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才能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效率的稳步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齐抓的原则,才能将工作人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使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为实现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科学规划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而在这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内容,依靠某一个人或者部门是无法做好建设文明建设的工作的,因此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进来,才能确保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另外,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综合治理作为基础,建立健全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的要求相关责任人以及工作人员切实的执行和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规定,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开展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比如,在贯彻落实分工责任制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及时的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全面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检查、宣传等工作,才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还可以邀请当地文明办定期的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考核,一旦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话,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层次分明的进行建设工作的展开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备了综合性、复杂性以及系统性等各方面的特点,同时其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所以,在开展社会主义精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形式不同且多层次的方式,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共同配合下,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虽然企业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穑但是只有在多方面意识形态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下,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定可以顺利的开展。比如,在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综合性的手段,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和协调,不仅可以准确的掌握各个形态领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也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是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企业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为其创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的精神动力增长趋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第8篇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方向;

Abstract: In my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transform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for the founda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ic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the ability of new things by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employees to increase their sense of security, be able to train staff survival, objectives, methods and measuring recognition enables them to obtain a sense of freedom, but also has a built illustrat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aints, and coordination function, and th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build and manage,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welfare benefi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meaning; direction;精神文明

我院属于研究型事业单位,陕西是科研大省,其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精神文明既可为物质文明这一初级层面的建设指明正确方向并提供智力支持,进而促进其建设的速度;同时,还可通过提高建设者的素质,强化物质文明建设成果利用的合理性,进而保障其建设的可持续[1,2]。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在我院转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是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其生产潜能,我国正在实施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举措。研究型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类型,转制成败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有着深刻的影响,剖析其转制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方向,从而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不仅能为研究型单位改制进程的推进提供直接支持,并为其改制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还可为我国多达130万个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1. 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形成集体认知

集体认知定义的内涵被霍夫斯泰德认为是集体的思维模式。谢恩对此作了扩充,集体认知是单位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体化过程中,创造和发展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员工的认识,并进一步将集体认知划分为心理、外部适应与内部组合等三个领域,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针对性的塑造员工品质,进而提高员工集体认知的三大方面,即安全、自由与归属[3]。

(一)心理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可提高员工甄别事务意义大小的能力,并因此减轻其压力。谢恩认为,长期采用同一工作思维模式的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乃至于新任务的胜任能力会显著下降,他们常常难以有效甄别固有工作与新任务的意义。然而,科研型单位的工作目的是创新,工作对象是未知的事物,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类单位中员工的工作效率。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对员工心理的塑造,提高单位员工分析基本工作与其它事务的能力,并培养员工使用信息交流系统、相互沟通以及相互协作的习惯,从而降低员工的工作负重感和对未知事物不确定性的恐惧感。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过其导向功能和协调功能使员工获得安全感。

(二)外部适应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可培养员工的认同意识,并因此提高其创造能力。雷特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集体认知是单位上下一致信奉和遵循的整体规则,需要反复培养员工对规则的认同,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员工参与来优化规则。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对员工四个“认同”的培养,达到对单位整体规则的共同认识。

(三)内部组合领域的精神文明建设,可提高员工的行动和协作能力,并因此增强其整体荣誉感。结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具体特征,谢恩这一理论可被理解为,员工的行为文明,即员工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员工的具体行为所折射的“精神”,以及为规范员工行为而形成的“精神范式”,是单位经营作风、心态观念、人际关系的综合体现。精神文明建设可通过强化员工的四种心理需求,使员工认识到为单位整体荣誉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1.2 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加强伦理规范

科学技术的发展,尖锐地挑战着科技自身的伦理观。科技伦理观是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认知。这一认知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即乐观论和悲观论。前者的核心是科学技术既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那么也应是道德进步的原因。悲观论基于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于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人文主义批判,核心是卢梭指出的科技将带来道德堕落和未来危机。

科技发展也冲击着一些具有协调和约束功能的社会基本道德。这一范畴同样存在矛盾。一方面,科学技术被要求不仅要反映科技群体的利益,还要符合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生产整体化的趋势,使得科技行为在市场引导下向功利集中。功利主义的核心被其代表边沁论述为,赞成或不赞成一种行为的依据是,该行为增加还是减少当事人的幸福[4]。功利主义使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且持久的推动力,但也导致科技行为偏重物质性、经济性,影响了其公益性,进而限制了科学的发展。

2 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2.1 管理软构件的建设

由美国管理学家帕斯卡尔和阿索斯提出,经麦肯锡完善的7因素模型,为确定研究型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提供了依据。该模型指出成功单位必须具备7项因素,分为硬构件和软构件组成两类。长期得到重视的是前者,包括战略即单位资源获取与分配的计划,结构即任务和权利的配套,制度即工作的形式等[3]。

精神文明建设应注重单位管理软构件类因素建设,具体包括:(1)人员,单位在职人员的组成结构、以及个人基本状况和提升空间;(2)作风:即单位员工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也包括单位的企业文化;(3)技能:即单位一线生产与技术开发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人员的协调控制才干,还包括单位整体的行业影响力与级别;(4)目标,即指单位的整体价值观,是统帅和凝聚全体员工的指导思想。

2.2 构件科技伦理体系

研究型事业单位在转制后,会成为研究型企业,是一类是出售高新技术的经济实体,因而会直接且独立的参与社会生产,所以,将受到环境的长久影响。由此可见,研究单位在转型期和转型后,不仅应重视员工道德的提升、单位价值观的塑造,还应注意这两方面与社会伦理的协调[5,6]。为此,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还应包括的科技伦理体系构建。

研究型单位的科技伦理体系包括员工的道德、单位的价值观和伦理的协调等三个层级的要素。伦理协调层级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科技伦理体系的外延,起到联系与调解的作用,进而使得员工的道德、单位的价值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

3 结语

长期由政府单一建设与管理的特点,使得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因此导致其生产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而相对降低。因而,各级政府正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产权、管理、财政、人事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提升管理软构件,进而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加强其伦理规范;同时通过构建科技伦理体系,促进单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强化单位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保障像我院类型的研究型事业单位顺利转制,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 中央文明办组织编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2004,人民出版社,北京

[2] 周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北京青年政治学此学报,2001,10(3):37-41

[3]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2004,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4] 边沁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2000,商务印书馆,上海

第9篇

思想政治工作要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入脑入心。在多样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把的基本原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工作、生活、思想、要求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要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细致工作,循序渐进。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能以"虚"对实,以不变应万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不断丧失,势必会导致抵触心理的增加。加上现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社会分配不公,竞争机会不均等等社会矛盾。尤其是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政策上的失误、工作中的偏差往往难以避免。同时,一些西方国家还采用种种手段,加紧推行"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妄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利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之机,大肆渲染,人为地制造一些混乱,这就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在社会热点、难点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社会的安定团结,事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首先,我们要用足够的精力,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特别要注意运用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及时而妥善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防止矛盾扩大、蔓延和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而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其次,精神文明建设要真正实现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还必须从具体事情抓起,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具体事情抓起,一是要抓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事情。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要以是否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标准;二是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事情。要认真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及时组织活动,振奋精神,凝聚人心,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现;三是要抓与广大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受群众欢迎的事情。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办那些事情,不办那些事情,先办那些事情,后办那些事情,都要听取群众意见。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从具体事情抓起,才能尽量满足群众要求,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做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10篇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这是因为:

1、企业职工在社会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大

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各行业的企业大大小小有上千万个,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企业的精神文明搞好了,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大头。

2、企业在全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重要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全国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如何,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全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既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又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和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体制转换和市场发育初期,这个任务相当繁重。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职工群众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保证两个根本转变的顺利进行。

二、新时期我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1、加快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理念。

现代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行业的特色和本企业的特点尽快形成自己的思想文化理念。新时期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要求企业形成和构建和谐的、创新的、团结的、蓬勃向上的企业文明,创建文明和谐的企业环境,也只有在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中,职工才更有积极性,更有责任感去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而这正是企业得以创新最需要的软环境。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有一根绳子,任何职工都可以在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时拉动它,一旦拉动绳子,日本国内和国外的所有生产线会因此而停止,没有人会抱怨生产停滞,反而大家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同类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能够及时调整生产中的错误,这正是丰田汽车成功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的国内企业也能够做到在企业内部建立平等的、开放的生产经营理念,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的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创造职工参与创新,改革和管理的条件,实现企业内部顺畅的信息沟通与共享,使每名职工都能成为创新和管理的主体,那还何愁企业发展呢?

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粗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因和谐和创新而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和职工强大的凝聚力,二者形成的巨大精神合力会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业内口碑,这是事半而工倍的。

2、强化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实行目标化管理。除了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外,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确立道德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步骤,并使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力学量化其次,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基础上,为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让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与文明生产中来。要善于企业中发现和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职工。

再次,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要求职工不折不扣的执行。

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发达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必须从每个职工的素质抓起。抓学习,以科学知识武装人。要提高职工素质,重要的是抓好职工的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通过教育、培训,科技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教育培训,职工文化室等。抓教育,以高尚的精神激励人。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职工在和谐,健康,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氛围下生活,工作。

3、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快步伐,统筹兼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总结提炼能焕发职工激情,表现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利用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企业精神,广泛宣传企业目标,使全体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真正树立起与企业共存亡的群体意识,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企业应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生产为核心,把创建文明班组,文明部门、和文明行业作为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第11篇

2、依托企业文化,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以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保障作为根本目的,它能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其灵魂是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把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实行目标化管理。除了要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外,还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确立道德建设的重点和具体步骤,并使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力求量化。其次,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基础上,为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让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与文明生产中来。要善于在企业中发现和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职工。第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来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要求职工不折不扣的执行。

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达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企业全员素质,必须从每个职工的素质抓起。抓学习,以科学知识武装人。要提高职工素质,重要的是抓好职工的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通过教育、培训,科技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教育培训、职工文化室等。抓教育,以高尚的精神激励人。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职工在和谐、健康、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氛围下生活、工作。

3、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组织开展党、团活动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进行,并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前提,精心组织活动内容,认真选择活动载体,切实提高活动质量,使党、团活动为党、团员所欢迎,为群众所拥护,为企业所需要,体现党、团组织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党、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上党、团课等形式,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党、团活动同步开展,带动员工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注重舆论宣传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快步伐,统筹兼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总结提炼能焕发职工激情,表现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利用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企业精神,广泛宣传企业目标,使全体职工明确自己的责任,真正树立起与企业共存亡的群体意识,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企业应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生产为核心,把创建文明班组、文明部门和文明行业作为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第12篇

一、以人为本,立足社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环境氛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把握社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和提高群众素质上,把最大限度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第一,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区先后共投入70个亿,大力改善社区环境,共新建、拓宽改造道路78条,出新小区共430多万平方米,整体亮化楼宇139幢,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包括社区助老储备制度等在内的30多项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学习力、创造力。以创建学习型城区(领导班子、机关、单位、社区、家庭)为契机,在全区建立起一个包括零岁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培训等在内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和立体式的教育体系。第三,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提升社区群众的素质。通过社区议事园、“五进社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纵”“横”兼顾。即在“纵向”上发挥好中央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及时贯彻落实到社区基层的同时,又在“横向”上努力,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税源经济相结合。

“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不断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年,我区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0.48亿元,较强的经济实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努力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税源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通过培育和提高广大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城区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确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在湖南路文明示范街的创建过程中,坚持“创建促文明,文明促繁荣,繁荣出效益”的理念,将一条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路创建成“在全国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湖南路街道*年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占区级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税源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

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进社区建设相结合。

“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目前,社区建设的侧重点已由原来的“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优美、生活优质、生态优良的文明生活环境”发展到“满足人自身的全面、持续发展”上来;由原来的“人对社区外在环境和物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发展到“实现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上来。为此,我们一是大力加强社区设施建设。着重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作为深化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加强硬件建设。先后建成91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艺术中心、5000平方米的社区体育中心,并在每个街道建成1000~2000平方米、每个社区居委会建成100~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文体活动中心。二是大力推进社区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开展依法治区工作,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大力实施社区、城管、环卫等体制创新工程;加强社区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年,区政府投资500万元,公开招聘500多名下岗职工担任社区保安,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又维护了社区的稳定。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事业。我们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筹备成立“*区业余艺术学校”,并在各社区成立“雪绒花”少儿艺术团等百余支业余艺术团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展文化*风采,创小康示范城区”为主题,开展军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进山西路广场的“欢乐广场周周演”活动,形成周末和节假日“白天看演出,晚上看电影”的景观。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我们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上,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解决思想问题,虚功实做,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开展“一条街”(湖南路放心购物街)、“一盏灯”(楼道亮化灯)、“一根线”(社区服务热线)、“一支队伍”(党、团志愿者队伍)等为民服务活动;在社区、邻里、家庭分别开展以“送新风”、“送友情”、“送温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全区291名处以上干部与特困群众进行“一助一”结对帮扶,在全区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体、以失业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医、住、学、讼为补充的帮扶格局,*年仅区财政用于帮困扶贫的资金就达到730多万元。

三、积极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一)创新思路,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一是服务中心。在每年一度的全区工作务虚会上,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及时提出当年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2000年,我们提出了“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八字*精神;*年,提出了“构筑*文化体系,打造首善之区形象”的思路;*年,提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首善’形象”的建议;*年,把“精心打造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二是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全区“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文明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崇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富民强区永恒主题”的理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全新的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是沉到社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适时提出了“九个到社区”的思路。即组织机构拓展到社区、设施载体建立到社区、思想教育延伸到社区、理论研究扎根到社区、中心工作深入到社区、舆论氛围营造到社区、文明活动创建到社区、服务宗旨落实到社区、信息动态掌握到社区,增强了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生命力。

(二)创新机制,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整合力。

一是完善领导和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建设发展委员会,成立了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调委员会,以及文明社区创建联席会、社区工会、社区妇委会、社区团建联席会等一系列社区组织,还成立了“*社区党建研究中心”、“*城市社区研究中心”。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及居民骨干的四个梯次的工作队伍,形成了条块结合、协调运行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网络。

二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由社区各单位参加的区、街两级社区信息员工作网络,收集、分析社情民意,反馈社区群众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该网络被定为50个直报点之一。

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我们做到了上级部门、社区单位、居民群众考核与街道的自我考核相结合,把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的考核体系之中,奖惩兑现。*年起,在全区21个执法部门开展了优化投资软环境竞赛活动,第一名奖励一百万元,末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实行诫免谈话。

(三)创新载体,增强精神文明创建的鲜活力。

一是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我们在全区开展社区议事园活动,社区每个成员都可通过议事园这一渠道,随时向社委会乃至上级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百姓事百姓议,自己解决自己事。建立社区议事会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建设“四位一体”(居民代表委员会为决策机构,社委会为执行机构,党支部为保证监督机构,议事会为居民参与议事的反馈机构)的“*模式”。议事园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共收到并妥善处理了居民意见、建议和反映问题1.8万多条。议事园成了沟通政府与群众的“连心园”、群众自我教育的“教育园”,促进了居民自治,推进了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我们把每年3月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广泛开展《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观察员等“五员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组织成立道德宣讲团。今年1月,我们分别与*大学、*师范大学合作,组织“博士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湖南路文明街”活动、“大学生十六大宣讲团走进社区”活动。今年3月,湖南路文明街成为*大学的教学实践基地,有6名南大博士生被聘为文明街的诚信教育研究员。

三是开展“社区故事会”、社区“擂台赛”活动。在各社区征集、宣讲新人新事新风尚,广泛宣传任劳任怨的社委会主任、热爱社区的好居民、关心支持社区建设的社区人和热爱第二故乡的外来务工人员。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弘扬正气,营造文明的社区氛围。积极开展创文明社区“擂台赛”活动,围绕创建的软硬件内容“打擂台”,全面展示文明社区创建的成果。*年,我们又把“擂台赛“内容拓展到社委会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应知应会”上来,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两点思考

第1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精神文明 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正不断壮大,电力企业自身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促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电力企业的一个重要的义务,也是最基本的责任。推动电力企业在建设精神文明上的发展,也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必备条件。

1精神文明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精神文明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要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既是企业的基本职责,又是企业要积极履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才能在强大的理论基础上对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正确指导,使企业的发展规划大步迈向正确的道路。

其次,电力企业员工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克服思想上的障碍,切实增强企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崇高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当前在电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企业的领导干部重视企业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忽视对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企业信赖物质的力量,但是却对能够大力激发起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动力予以忽视。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企业员工在培养和维护企业文化上的积极发展,甚至还有可能使员工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上大打折扣,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出现不好的趋势。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放开眼光,从党的基本理论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以身作则,为下面的精神文明工作开展身先士卒,切实奠定自上而下的思想基础,切实把精神文明的建设当成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使得这项能够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以及稳定的任务能够深入人心,成为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石。

2 电力企业构建精神文明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就是企业前进发展的重要旗帜,也是企业前进方向的指引者。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引,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需要对目标进行确立。其确立的最基本要求则是清晰、易懂、可行、实际。只要对这四个要点进行把握,就能够掌握住全局的方向。

首先,电力企业设置的精神文明目标要针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相应改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面面俱到、毫无重点的全面铺张反而不如把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到一个点上进行有的放矢的成效大。所谓的“精神文明建设通用模板”是无法从根本上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影响的。

其次,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即清晰又明确。对于企业制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必须把宏观统筹和微观规划进行有机结合,既要设置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又要针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形势建立健全各项具体措施,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生产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性。要对所设置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使得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除了能够在理论上满足企业文化的需要以外,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上具有较低的难度,耗费企业较少的精力。如果企业在设置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时候过于笼统、可操作性降低,就会使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文化成为华而不实的空谈。

第三,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得到员工的认可,并形成相应的共识。在电力企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确认的时候要在员工当中广泛征求建议,避免领导者的独断专行,要集中广大电力企业员工的集体智慧,取得员工们的认同感。要对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可以固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大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同时,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确认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目标本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绝对不可以朝三暮四、朝令夕改,防止员工对于企业的文化无所适从,进而开始怀疑起企业本身的内涵。

第四,电力企业精神文明目标建设要避免“有目标没考核”的现象发生。在建设精神文明目标的同时要形成一套系统、严密的考评机制,严抓实查,杜绝一些不良作风,确保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稳步发展的方向,同时合力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序发展。

3 企业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要面临的重点问题

电力企业在进行精神文明培养的时候需要兼顾各个方面的问题,也要对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统抓统管。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着重强调以及掌控,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的处理上就会事半功倍,就能用最少的力量推动全局。

首先要考虑电力企业本身的环境建设问题。员工在企业的活动时间仅次于在家时间,企业环境氛围对于员工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从人际交往的角度上来看,企业员工所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同事。因此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还是要首先考虑电力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扩散式建设以及企业统一文化的培养。

其次要考虑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问题。企业有着自己的本质需求,其本质需求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完成自己的经济任务。因此,企业只有把本身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努力完成经济任务的同时针对企业中所存在的理念思想上的问题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以及改正,才能有的放矢、获得效果。通过企业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先处理企业的中心问题和重点问题,是企业在建设精神文明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 建设电力企业精神文明的三个要点

首先是要确定电力企业精神文明活动的具体内容。要因地制宜地根据电力企业的行业特征及企业中心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不但要抓住企业当前的热点和难点,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找到能够切合实际并且反映出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传播。选择的形式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首先是实用性和操作性要很强,其次是群众基础广泛,能够满足各种需求。一般说来,电力企业适合把精神文明建设层层分解成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细节,使员工们更能够从心中接受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

第三要考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效率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要讲究一个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关系,因此也要计算成本和效益。在这个阶段,对于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电力企业要投入足够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完善,从而获得一个可以预见的明确数值。否则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对于建设精神文明的热情受到打击,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结论: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上,电力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构建精神文明的目标,注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要面临的重点问题,把握好建设电力企业精神文明的要点。只有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充分的重视,并且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及对策,同时把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进行协同发展、共同提高,企业才会从本质上获得活力,电力企业的发展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

[1] 陈峰岗.健全机制.常抓不懈,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J].农电管理,2009(8).

第14篇

一、精神文明建设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具体而言,精神文明建设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以将企业职工群众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国有企业的党委组织逐步建全,各部门组织协调、明确分工,形成一个上下贯通、权责分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将其实践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家企业通过其组织行为、经营策略体现其企业文化与价值取向,其与经营管理实践密不可分,而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关心职工生活、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同样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目标的建立与实现,在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加入市场、服务、效率等因素,提升职工的竞争意识与市场意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适应能力。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存在重软件轻硬件的问题,很多企业领导者均认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只需进一步拓展品牌、开发市场即可,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少数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负责的,其实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全党、全局、全企业的大事,其贯穿于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部门,不能等到遇到困难、发生问题才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一些企业未准确定位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点与有机结合形式,导致二者互相脱节,不成体系,削弱了两个文明的力量;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敏锐的认识到新时期所体现出的新特征,仍然采用老套、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职工与企业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出现责权不清、质量下降等问题,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后,未形成标准的行为规范与观念体系,一些企业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未搞好,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职工群众,未树立正确的产品意识与竞争意识,企业管理制度中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对企业正常经济秩序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

第一,统一思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性十分鲜明,但根据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职工群众的思想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为企业中,职工队伍中各个成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其无论是思想文化或者社会活动心理,以及观念意识等,均存在差异;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一段很长时期内,这种职工思想多元化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认清这一特点,不能片面的强调职工多元化思想的不可转化性,不能放弃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方向引导,防止其随波逐流、任意发展。经过大量的企业实践可以证明,只有坚持以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与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密切结合,进一步统一职工群众的多元性思想,才能坚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准确方向。

第二,树立明确科学、实际可行的建设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过程起到决定性、指导性的作用,因此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科学性、明确性与可行性。具体而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一套可以套用于所有企业的通用模式,因此企业要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制订与行业、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其次,要保证目标的准确性,建设目标不仅包括整体战略目标,而且还要细化到分层的具体目标,目标的制订要遵循明确、规范、可操作的原则,不得制订过于笼统且不可行的建设目标;再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严格坚持群众路线,确定目标时要广泛征求各层领导、各个部门职工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一旦目标确定,要进行反复传达、广泛宣传,促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要具备较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其在职工群众中的威信;最后,要以科学、健全的目标考核机制作为配套制度,保证目标实施的效率与效果。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首先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题内容确定下,活动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具备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防止开展与企业实际脱节、与职工生活相悖的活动。主题活动要抓住行业、企业内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企业中心工作为主,不仅可以反映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本质,而且可以准确定位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确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密切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密切关注职工所关注的厂风、行风、党风等问题,以提高建设活动的吸引力与感召力,从而提高活动的可行性,达到活动组织的预期效果。其次,要选择有效的活动载体,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可知,企业文化建设、“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是比较理想的活动形式,例如某烟草公司将“讲文明、树新风”分解开来,做进一步细化与具体化:包括“讲依法经营、树企业形象”,或者“讲职业道德,树行业规范”,还有“讲清洁整洁,营造新环境”等等。再比如某烟草企业将红色文化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企业文化,并通过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最后,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效率,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才能生产出精神产品,因此与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投入成本,因此也要追求产品效益,在活动筹划过程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明确活动的预期效果;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合理投入各项资源,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持续性的,在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目标。

第四,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必然会出现新内容、发展出新形式,所以要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其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时效性与领导、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建立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全面落实责任制,要求企业党委政工部门的领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负责人,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与效率与领导政绩考核、薪资福利直接挂钩,提高部门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度;其次,制定与管理考核办法相关的规章制度,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与规范化,提高制度操作的可行性与便利性;再次,建立齐抓共管制度,全面调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主抓、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责、文明办协调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格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谓四项基本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与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战略目标相结合,保证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促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从而促使其进入一个持续发展、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第15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当前,企业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规范人的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建立有序的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企业要发展,效益要提高,就需要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强、技术水平高、纪律作风硬、精神风貌好的职工队伍。而拥有这样一支队伍,才能使企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能够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形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使企业得到大发展,大跨越,就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对内部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能发挥最佳效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造出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对社会、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当前存在于部分企业中的热衷于追求产值和利润,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没有足够重视;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化,形式化”现象严重,削弱了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特别是部分企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投资少,制度不落实,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失去了正常的发展环境。

面对这些问题,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实力”成为推动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的的“硬动力”。

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企业的决策者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刚”、“柔”并济,既抓疏导教育,又不放弃经济、行政处罚,使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管理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同时,还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2.发扬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牢固的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知难而上,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能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以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延长石油集团的一个专业勘探版块。公司成立六年来,在油气并举,煤烟盐勘探上取得了新突破,开创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局面。但是,由于勘探空间小、地质构造复杂以及工作流程不畅、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公司发展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公司把发扬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作为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员工中掀起践行延安精神的新,使公司上下形成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焕发出勃勃生机。油气勘探公司作为集团新成立的板块,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加强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员工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营造学习、崇尚、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社会风尚;认真开展文明礼貌月、学雷锋活动月、环保行动日、党员示范岗等道德实践活动,结合先进典型巡回演讲和“感动职工―我身边的故事”征文评选活动,加强对身边道德模范人物感人事迹的宣传,弘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尊老爱幼的社会新风尚。同时,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使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实践证明,以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为目标、以“三德”教育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文化活动、办实事之中,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实效。

4.要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着力点,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是繁荣企业文化,调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当前要在职工中大力倡导文明待人、文明用语、文明作业等新风尚;要以“文明交通”为主题,举办文明驾驶、拒绝酒后驾驶等竞赛评比和宣传图片展活动;要积极倡导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廉洁从政之风、低碳环保之风,在全公司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队站、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创建活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要在全公司组织开展“全员读书”、“全员健身”等活动,推动 “感恩延长、快乐工作生活”风气的形成。要净化美化工作生活环境,积极开展生产区域环境整治,消灭脏、乱、差,建设新家园,要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工作性质和管理要求,编制和出台《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手册》,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培育企业廉洁文化,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5.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团组织生力军作用。要围绕油气勘探建设,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活动;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促进党群共建和谐格局。同时,要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比、拼、赶、超氛围;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技术能手、青年科技攻关、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引领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