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因素的含义范文

风险因素的含义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风险因素的含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风险因素的含义

第1篇

1.1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及内涵

根据前述报告中风险管理的理论,该研究对于航标运行风险进行定义,以此为以后章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于该研究的一个内容限定。航标运行风险指一切导致航标发生风险的一切因素,该文认为这个风险特指航标失常,即航标不能提供正常服务的状态。从而,我们可以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如下:航标运行风险指导致航标失常或者可能失常的一切因素。这里面就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方面航标运行风险是导致失常的因素,这个是可以长期的工作状态进行测度,即可以通过后面将要用到的“维护工作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可以计算概率的,这个方面的风险我们认为是直接风险。另外一个方面即可能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这个失常难以简单的从工作中进行统计和测度的,这个可能是一个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标准等,它的范围较前者广阔,包含了与航标运行有关的直接及间接因素。

1.2航标运行风险的分类

毫无疑问,根据分类的依据、角度不同,航标运行风险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下面简单从如下几个方面分类,目的是增进在报告中对于航标运作风险的理解。(1)从与航标风险(失常)表征的关系,可以划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其具体内涵已在定义部分进行分析。(2)从航标运行失常的原因角度,可以划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这个内在风险有两层含,一层含义将航标作为本体,内在即相对于其自身而言。那么这个内在风险,只要是航标自身的材质、性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第二层含义是航标及维护(即报告所涉及的航标维护部门,航标处)作为本体,这个时候的内在风险含义则包含了与航标安装、维护、管理以及航标自身等因素。外在风险同样是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航标自身作为本体,将航标本体之外的一切导致失常的因素认为是外在风险。第二个层次是航标及航标运行管理部门一起作为本体,除此之外的一切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为外在风险,比如被撞、台风等对航标导致的航标失常。例如,电池不足,从上述第一层次看是外在风险,从第二个层次看则是内在风险。(3)从航标运行的管理过程来看,我们有可以将航标运行风险划分为人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一切的人的因素是航标运行人为风险。比如发生航标被撞,这个基本属于人为风险,主要是由于过往船只驾驶操控的原因。毫无疑问,作为航标运行控制和管理的主体,以及航标间接交流的对象(过往船只驾驶员),人为风险是最难控制的风险,也是发生最多的风险。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技术因素是航标运行技术风险。比如灯栓、电池、材质、水密性等导致航标失常的一切因素。这部分的风险,随着人类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险总体而言是在不断降低的。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管理因素是航标运行管理风险,这类属于典型的内在风险。主要是指整个管理流程、制度的不完备,导致的航标失常因素。这个是最难被发现的风险,这需要从内部能掌控航标运行管理流程,需要对失常的第一手掌握。个人认为,这类原因在实际中很容易被转嫁给外在风险。

1.3航标运行风险管理必要性

该研究认为,航标身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航标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航标在航路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工具,是划分航道的唯一标志;也是对危险水域、不明障碍物的唯一标示。因此,航标对于人们来说,就好比开车时候的红绿灯,双黄线,警示标志等。不能想象,如果航标失常的话,船舶要怎么去航行,怎么去避让。就如同公路上没有了中心线、没有了红绿灯;甚至你连马路都看不出在哪儿。所以该研究者认为,对航标运行的风险进行管理是一个迫切的话题,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引入到航标管理中,进一步减少航标运行的风险,是航标能更好的为航运服务,为人民服务。

2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航标管理 航行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26-01

航标是航行标志的简称,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包括过河标、沿岸标、导标、过渡导标、首尾导标、侧面标、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和桥涵标等。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为各种水上活动提供安全信息的设施或系统。设于通航水域或其近处,以标示航道、锚地、滩险及其他碍航物的位置,表示水深、风情,指挥狭窄水道的交通。永久性航标载入各国出版的航标表和海图。

1 航标风险及其分类

所谓航标风险就是在进行航标项目实施或航标发挥效能过程中,该项目或航标本身遭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中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了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的下降,由此而产生的风险称之为航标风险。

而航标风险成因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认为因素。所谓自然因素就是例如洪水、风暴、地震、生物性风险因素和其他自然现象;经济因素则是例如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税收改变和费用征收等;技术因素一般指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技术标准化、技术适用性等;而人为因素则是例如来自缺乏训练或疲劳人们的错误或疏忽、态意妄为、蓄意破坏和恐怖行为。

对事情的起因和避免而言,人为因素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之一,在风险管理体制中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或影响应直接被系统地对待并引起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整合人为因素相应的技术应被应用。

对于航标风险分类,则可以根据航标风险成因所述,大体四种因素(自然、经济、技术、人为)导致航标风险的存在。因此,航标的风险也大体分为这四类: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人为风险。当然,航标风险的分类标准还有很多,这并不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在此该文就不作讨论。

在航标风险定量评估中,人为因素是无法定量分析的,由于这类风险连同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难以量化,该文侧重技术因素形成的风险并进行识别分析和定量评估。

2 航标运行风险管理及其必要性

2.1 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及内涵

根据前述报告中风险管理的理论,该研究对于航标运行风险进行定义,以此为以后章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于该研究的一个内容限定。

航标运行风险指一切导致航标发生风险的一切因素,该文认为这个风险特指航标失常,即航标不能提供正常服务的状态。从而,我们可以航标运行风险定义如下:航标运行风险指导致航标失常或者可能失常的一切因素。

这里面就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个方面航标运行风险是导致失常的因素,这个是可以长期的工作状态进行测度,即可以通过后面将要用到的“维护工作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可以计算概率的,这个方面的风险我们认为是直接风险。另外一个方面即可能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这个失常难以简单的从工作中进行统计和测度的,这个可能是一个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标准等,它的范围较前者广阔,包含了与航标运行有关的直接及间接因素。

2.2 航标运行风险的分类

毫无疑问,根据分类的依据、角度不同,航标运行风险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下面简单从如下几个方面分类,目的是增进在报告中对于航标运作风险的理解。

(1)从与航标风险(失常)表征的关系,可以划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其具体内涵已在定义部分进行分析。

(2)从航标运行失常的原因角度,可以划分为内在风险和外在风险。

这个内在风险有两层含,一层含义将航标作为本体,内在即相对于其自身而言。那么这个内在风险,只要是航标自身的材质、性质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第二层含义是航标及维护(即报告所涉及的航标维护部门,航标处)作为本体,这个时候的内在风险含义则包含了与航标安装、维护、管理以及航标自身等因素。

外在风险同样是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航标自身作为本体,将航标本体之外的一切导致失常的因素认为是外在风险。第二个层次是航标及航标运行管理部门一起作为本体,除此之外的一切导致航标失常的因素为外在风险,比如被撞、台风等对航标导致的航标失常。

例如,电池不足,从上述第一层次看是外在风险,从第二个层次看则是内在风险。

(3)从航标运行的管理过程来看,我们有可以将航标运行风险划分为人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

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一切的人的因素是航标运行人为风险。比如发生航标被撞,这个基本属于人为风险,主要是由于过往船只驾驶操控的原因。毫无疑问,作为航标运行控制和管理的主体,以及航标间接交流的对象(过往船只驾驶员),人为风险是最难控制的风险,也是发生最多的风险。

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技术因素是航标运行技术风险。比如灯栓、电池、材质、水密性等导致航标失常的一切因素。这部分的风险,随着人类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风险总体而言是在不断降低的。

在航标运行过程可能导致航标运失常涉及的管理因素是航标运行管理风险,这类属于典型的内在风险。主要是指整个管理流程、制度的不完备,导致的航标失常因素。这个是最难被发现的风险,这需要从内部能掌控航标运行管理流程,需要对失常的第一手掌握。个人认为,这类原因在实际中很容易被转嫁给外在风险。

2.3 航标运行风险管理必要性

该研究认为,航标身为一个公共服务设施,航标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航标在航路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引工具,是划分航道的唯一标志;也是对危险水域、不明障碍物的唯一标示。因此,航标对于人们来说,就好比开车时候的红绿灯,双黄线,警示标志等。不能想象,如果航标失常的话,船舶要怎么去航行,怎么去避让。就如同公路上没有了中心线、没有了红绿灯;甚至你连马路都看不出在哪儿。

所以该研究者认为,对航标运行的风险进行管理是一个迫切的话题,运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引入到航标管理中,进一步减少航标运行的风险,是航标能更好的为航运服务,为人民服务。

航标运行风险管理将通过一切方法来降低航标风险的过程,在此我们将其理解为能降低航标失常频次、概率的一切方法。显然,从航标运行风险的不同划分角度,有不同的方法、技术、手段来降低航标运行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振民.海洋法基本文件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10).

第3篇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探讨

在设计建筑工程时风险因素控制早已变成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对风险控制、风险预估、动态控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关键的含义。但是建筑工程中蕴含的风险因素向来都非常复杂,在对其进行分析时很难保障自身能效,想要实现风险因素探析,就需要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而在近几年最具代表性质的分析法便是因子分析法。

一、因子分析法的概念

在分析法中因子分析法是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利用小部分因子将大部分资料特点显示出来。因子分析法在风险因素复杂的领域具备了十分强大的适用性,例如分析动态控制、市场调研等方面,而本文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分析同样也属于因子分析法被较广泛运用的领域。

因为要用较少的因子去对大量的特点与因素进行描刻,所以在因子分析法的运用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分类研究对象产生的变量,可以将联系紧密、拥有类似特点的对象变量划分为同类,这些同类变量可以一同变成因子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就会让因子自身就拥有复杂的特性,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依靠数学等方法进行检验分析。

二、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的简述

建筑工程设计自身就具备了风险化的特性,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当中一定会出现风险因素,而在另一面,因为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时会具备复杂与庞大的特性,并且也会在风险因素当中被表现出来,而因此出现的风险因素也会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建筑工程设计里和安全因素相关联的风险因素变量就超出了20多个,而根据差异化的分类方法,有一些分析法中潜藏的风险因素变量可能会超出30多个,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里采取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是比较困难的一份工作。

三、建筑工程设计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含义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风险因素主要有三点含义:第一点是可以减少工作量,因为在工作中可以使用少量因子将大部分风险变量表现出来,因此在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时会让工作量大幅度的被缩减;第二点是可以将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定义,因此风险变量所包含的整体特点与要点都会得到保留,可以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第三点是风险变量的含义,风险因子在进行分类并且重新组合后,变量原本的线性联系被消除,之间的关联性降低,这样更加有助于进行分析。

四、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材料设施安全

在建筑工程里所涉及到的材料设施产生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建筑所用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第二点是施工设施有质量缺憾,特别是升降机、水泥搅拌机这种类型机器械造,而这会导致材料设施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三点是操作机械设施时可能出现风险,在一般情况中,操作机械设施的步骤只要越复杂,那么在对保修、维护、安装等方面的要求就会变得越高,而风险变量会对其造成影响导致比重增大。这三点原因,会使风险变量成为材料设施安全因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技术安全

技术里所涉及到的安全因子主要包含了三点风险变量:第一点是当技术在更新之后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如果采取了全新的施工构造与技术时,技术人员可能会因为缺少实战经验,而导致风险系数大幅提高;第二点是进行技术交流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在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和施工人员共同协作技术交底,这样做不但可以简述技术应用设想与目的,还能够仔细说明技术设计中可能存有的施工风险,所以技术如果不能灵活交流也可能会阐述风险;第三点是可能因为技术变更而产生风险,在进行技术设计时施工人员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擅自更改,这种可能性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影响很大,因此也会被当做风险变量。除开以上三方面的风险变量之外,同时还有些变量因素会被划分到技术安全因子当中,例如因技术滞后而产生的技术变量、风险变量等,但是这类型的变量相较于其它在因子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员安全

在设计建筑工程时,工作人员是其最大化的变量,所以工作人员的安全因子中含有的风险变量与之相比也是最多的。当中主要包含了:因安全思想薄弱而出现风险变量,缺乏相关安全知识而产生风险变量,工作中手段不规范产生风险变量;人员安排紊乱产生风险变量。因人员而产生的风险变量是最难掌控的,其中包含的信息量也是最大的,并且当中还有一些变量和其余种类包含的风险因子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涉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时人员的安全因子是当中最为繁杂难懂的。

(四)基于因子分析的决策安全

决策安全因子里包含的风险变量主要是因决策而产生风险变量、决策合法性而产生风险变量、落实力度而产生风险变量等。从整体数量来说,风险变量在决策安全因子中比较低,但是却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决策安全不会比其余因子的重要性低。而且,在风险分析决策因子时,要对决策变量进行整体考虑,在因子里将预期性特点表现出来。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析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并在这当中把风险变量主要划分成了四类并将相关变量一一列举了出来,对于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来说因子分析法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可以将建筑工程中复杂的资料全部都显示出来。而本文涉及到的因子分析法在后续中出现的数学因子分析因为和一般变量分析没有本质差别,因此这里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参考文献

[1]陈双.关于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J].群文天地,2013,02:231.

第4篇

【关键词】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

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

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

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

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未来流动性需求,确保企业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其核心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虽然极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漩涡)发生的概率极低,但破坏性极高。正常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能始终储备足够高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是将流动性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保持快速发觉流动性问题的能力,一旦发生异常情形,可以采取措施迅速获取流动性。

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式。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覆盖方式不同(详见表1),市场、信用和操作风险会造成资产损失,侵蚀企业的资本,需要通过资本来覆盖损失,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的累计净现金流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现金的流入,资本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限,应对流动性风险需要靠高流动性资产的出售或借贷市场上资金的融入。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减少净现金流出和用流动资产抵消净现金流出的风险组合。如果一定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流动性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超过了该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出,那么流动性风险就能实现完全覆盖。而某时间段的现金净流出和可变现资产的现金流入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地位以及市场的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流动性风险必须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分析。

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例,内部因素包括资产配置结构、筹资能力和经营状况等,非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过多的流动性负债支持长期资产、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亏损等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变现和筹资来源,引发流动性风险。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经济增速下滑、紧缩性货币政策、金融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等会对个体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就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属于系统性风险,而内部因素是可掌控的,也是企业控制流动性风险需要努力的方向。

流动性管理的原则。流动性管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流动性管理必须面向未来。流动性风险是未来发生的事件导致不利结果的风险,流动性管理必须估计未来的资金需求,并寻找相应的资金来源。二是流动性管理必须为突发的现金需求保持一定资金作为缓冲。突发的现金流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成反比,发生率越高,企业准备充分,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相反,发生率越低,企业准备不足,造成的影响也就越高,因此为突发的现金需求预备资金对于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三是流动性管理要尽可能地平衡成本和收益。流动性不足无法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过多又会提高成本,降低收益,故此流动性管理是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

第5篇

2、市场风险:是最普遍常见的系统风险,与证券价格涨跌直接相关。

3、政策风险:政策主要影响证券价格及其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

4、购买力风险:是通货膨胀导致投资者的实际资金购买力和投资收益产生不确定性变动。

以上四点就是系统风险的内容。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区别1、含义不同:系统风险影响所有资产,而非系统风险是由于特殊原因只对特定行业的资产收益造成影响。

2、多样化投资的风险不同:系统风险始终存在,不会因为多样化投资中的资产数增加而分散,而非系统风险可以随着多样化投资中的资产数增加而分散甚至完全消除。

第6篇

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其内容也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企业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风险管理的兴起

高科技及其产出的崛起,市场、金融、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不确定因素增加,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不能不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国家要防范金融风险,企业要防范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等等。在风险管理中,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测和预测,以预防为主,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分析风险形成的因素,预测风险到来的时机,积极采取预防风险的对策,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轻风险和做好承受风险的准备。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搞好风险管理,就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信用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应讲究信用和信誉。政府不能失信于民,企业不能失于用户。信誉乃是否有信用和信用度高低的保证。因此,它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和自己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像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服务企业。

信息管理的普及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管理住处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住处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住处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住处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第7篇

[关键词] 石油 项目投资 风险性分析

一、石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含义

石油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含义是指:石油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性是指由于投资石油产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报酬未达到的损失。在石油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文、地质、技术、管理、经济和政策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产生的可能性和潜在性。在投资活动中,风险具体表现形式有:

(1)项目高价投入,而由于种种原因产出达到预期目标或项目投资时效过长。

(2)投资于石油的货币资金由于某种原因遭受损失,投资的成本没有按期收回,或不能收回。

石油项目投资对于投资者具有一种诱惑力,风险利益会使人做出某种风险选择,并导致风险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过投资者的经验、知识、判断和选择来实现,其中关键是处理好“报酬-安全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二、石油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性分析

为了保证风险分析的质量,有必要对石油企业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使投资者能更好地把握风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来减少风险损失。那么,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主要掌握以下风险并采取策略进行规避。

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石油企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对企业投资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一般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火灾、风暴、地震、洪水等自然因素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将对投资项目所在地区所有的石油企业造成损失。自然性风险是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由于受自然条件,它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在天然气工业中,它往往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要特别考虑。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国际间政策变动的不可预见性所导致的项目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存在差距的可能性。它包括税收政策风险、货币及外币政策风险、环境保护政策风险、进出口政策风险等等政策性的内容;政策风险是由于政策的潜在变化给投资者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损失。政府的政策对石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全局的,由于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对项目的效益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要重点规避税收、货币等经济体制和政策的风险。

3.政治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家中,多数面临严重的政治风险。一旦出现政府更迭或世界政局变化,一些国家可能难以保证投资协议的履行。当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这些国家可能要求提高投资价格。同时,这些国家担心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控制本国相关产业,并最终控制其国家经济,因此,它们普遍采用国有化控制跨国公司,国有化浪潮再次掀起。毫无疑问,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项目将直接面对此类风险。

4.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一系列与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的不确定因素。

(1)市场供求风险

任何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都是动态和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中经营者收入的不确定。当供给短缺或需求不足时,石油市场中的主体,即卖方或买方中的一方将受到损失。这种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石油投资者的损失就是供求风险。这是整个能源市场中最重要、最直接的风险之一。石油的市场供求风险可以分为供给风险、需求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内容。

a、供给风险

当石油投资者所投资的项目,项目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中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时,会因为没有顾客而蒙受损失。因此,石油企业作为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了解市场状况。

b、需求风险

需求风险是石油市场中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很多因素会导致市场中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一般来讲,市场的需求分为潜在需求和有效需求两种。潜在需求是一种欲望,但是不具备经济承受能力;有效需求是具备现实购买力的需求,分析石油需求既要分析有效需求又要分析潜在需求。分析潜在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或转化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市场需求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c、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也是一种需求风险。由于购买力在石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变化被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购买力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中购买能力变化而导致石油不能被市场消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购买能力是一种非常不定的因素。由于石油具有较高的价格,如果石油投资者在转售时,买方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而且由于工作、消费结构等原因不能得到银行贷款,投资者的转售就面临风险。

(2)价格风险

一般来说,石油投资的开发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其盈利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石油市场价格水平变化。如果未来价格水平趋于上涨,则投资收益水平会越来越高。反之,收益水平不断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

石油商品的有限性和难以替代性,决定石油商品市场形态是总体短缺,价格上涨是基本趋势。因此,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获取海外石油资源总体是有利的。换句话说,海外石油投资的价格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小,是相对安全的国际投资。但这并不表明,国际石油投资是一劳永逸。相反,短期市场震荡和价格波动是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8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085-01

1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即“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共同构成我国的审计体系。而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含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仍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含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①国际审计准则在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中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②美国在其审计准则第47号中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③我国在其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第1101号中对审计准则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2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2.1 审计项目风险因素

审计项目风险因素,顾名思义即为来自审计项目本身的风险因素。具体表现为: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实施审计。例如,在审计初步业务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执行客户接受与保持的相关程序,并获取诸如客户的诚信、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等信息,谨慎决策是否接受或保持某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一旦发现潜在客户目前正面临财务困难,或者发现客户之前曾有过虚假陈述的事实,注册会计师应当认定接受和保持该客户的风险水平较高,如果这种风险超过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则可以考虑拒绝接受该客户的审计委托。但是,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标准化的程序流于形式,得不到切实执行,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2.2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步比较晚。相应地,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体制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体制上的问题势必影响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的独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服务市场很不成熟,事务所之间大打价格战,而价格的恶性竞争不仅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还会影响整个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声誉及健康良性发展。此外,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而我国注册会计师无论从资格的获取以及后续教育方面,都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在风险判断方面出现错误,进而制定不恰当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风险随之而来。

3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3.1 审计项目风险防范

前面已经对审计项目风险因素将导致的审计风险进行了阐述,而具体的防范则应当体现在整个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众所周知,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一般包括初步业务活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完成四个阶段,而任何一个阶段的风险都将导致整个审计项目风险。审计项目风险防范则需要就审计项目的这四个阶段所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这四个阶段中所必须执行的审计判断或程序予以严格执行。在具体计划制订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必要的沟通和复核等程序,以防范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2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防范

首先,应当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体制进行适当改革。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采用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尽管可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感,但这种体制却制约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之间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的局面,导致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则可以发展成为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但它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不利于风险控制。在这方面,有限责任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了普通合伙和有限责任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缺点,顺应了经济发展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要求,而成为一种趋势。

第9篇

一、审计风险的具体内涵

自审计学科发展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审计风险的具体含义的探讨就层出不穷。目前,审计研究学者、从业者多数运用的概念是《科勒会计词典》对于审计风险的解释。其中明确指出了审计风险含义的两个方面:第一,作为鉴定的财务报表存在着未能真实地反应被审计单位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财务变动情况的可能性。第二,审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或被审计单位、审计范围存在错误时,审计人员未察觉其中问题的可能性。简单来讲,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对于含有报错的财务报表未能察觉其中的错误,也就无法提出相应正确的审计意见,甚至于提出不适当的意见。这往往由于人思维中固有的模式漏洞而在无意之间产生,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特点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存在具有以下几种特征,明确审计风险的特征便于我们了解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控制。首先,审计风险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往往在难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下接手审计业务,而被审计单位往往因为公司形象或某些财务问题而扭曲财务状况甚至于伪造审计材料。在审计过程的分析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对于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的分析存在偏差,因此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其财务状况。而受成本效益制约所采取的审计抽样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审计风险,抽样样本不够全面的客观事实容易导致原本存在的报错无法被注册会计师检查出来。最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审计过程是一个以注册会计师为主导的人为过程,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素养、道德规范、判断水平、审计能力都是影响审计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决定了审计风险是一种客观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次,审计风险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因此其具有层次性与模糊性。对于审计风险来说,其受到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在一个审计过程中多个、多次地出现,因此并不能将风险归于一个单一因素而是要进行多层次的归类。审计风险同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主要是由于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的全部过程,导致审计风险的诸多内在因素,例如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审计能力,这些都很难进行精确的考察和验证,只能够以一种模糊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从审计结果客观差异中间接地、不分明地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是不可控制的。在明确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普遍性特点的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其在审计过程中要根据会计师准则尽量降低审计风险,并且审计风险评估环节也会将审计风险降低至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出具评估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明晰审计风险的情况下也会由于自身谨慎性、怀疑性的职业习惯而主动降低审计风险。在此情况下审计风险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且审计的结果也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并且为其经营决策提供合理建议,指明正确方向。在实际的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并不是有害无一利的。注册会计师并不是机器而是审计工作的从业者,审计风险的存在可以视作是对于注册会计师的保护模式,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足发展,保证注册会计师的从业环境。而注册会计师在明确审计风险的同时,也在时刻提高自己的审计能力,保持谨慎态度和作为审计一方的独立性。在审计准则的指导之下实施审计工作避免审计的失败。

三、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首先审计风险受到诸多外生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审计发展较晚,民间审计发展不完善,脱钩改制不彻底,政府干预不到位,对于民间事务所来说,往往存在政府官员在事务所中一人担任数职的情况,这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并加大了审计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落地与发展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样的经济环境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注册会计师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的特殊性,如货币兑换、国家不同而存在的法律法规差异、不同的税收政策等。这对于注册会计师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诚实反应业务状况、是否正确核算财务状况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也相应的提高了审计风险。而在审计方面,虽然自1995年实施了《审计法》,然而审计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健全,现实审计中缺乏一个权威的判断标准,许多注册会计师由于投机和利益的驱使,而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不法牟利,这也使审计风险上升。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业务信息也相应地加以信息化、数字化。审计工作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电算化软件来适应其模块数据处理模式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财务信息化使得财务数据很容易丢失或者为被审计单位所篡改。影响审计风险最为直接的因素就是内部因素,即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所形成的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社会都对于审计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并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审计的业务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从单纯的财务审计拓展到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与经营。注册会计师不仅仅要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为材料进行审计工作,更要综合把握该单位的经营状况从而进行监督,对单位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更加复杂化,更富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大大降低审计风险。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要面对非常多的会计资料,其中可能包含各种障碍,例如虚假内容、经营问题以及审计材料中无意或人为的模糊语言。

四、影响审计风险的模糊语言的含义及分类

模糊理论最早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提出,他于1965年发表的论文“模糊集”,引发了一系列与模糊有关新兴学科的诞生,模糊语言学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模糊语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例如在表述一些敏感问题时,表述者有意或无意使用一些词语,该词语往往具有多重或不确切的语义,其概念存在一个模糊的含义领域而非精确的概念外延。还有一些模糊语言则是随着情景、语境变化而变化出不同的含义,这种语言一般借用模糊性而给人一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印象。总的来说,模糊语言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并且语义上存在一个模糊领域而很难精确区分,但是模糊语音的使用又具有极强的语言功能,依赖于语境的变化而灵活多变,语言的暗示与指向又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模糊语言中的模糊词语可以分为主观模糊性词语和客观模糊性词语。例如“认为”“觉得”这样的词语使用在语境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增强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客观模糊性词语则是没有确切意义边界的词语,我们在表述中常用的“约”“等”都属于这一类词语。越是敏感、存在问题的事实,表述者就越倾向于使用模糊语言来进行描述。在表述者态度暧昧或者事实内容比较微妙、存在争议时,我们可以发现其表述内容中会出现大量的模糊语言。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提交该事实的一方可能会承担较重的责任因此不得不使用模糊语言加以引导、掩盖。在审计工作中,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大,注册会计师不仅仅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目、原始单据进行审核,确证其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票据书写甚至是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从而做出评估。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非常多的模糊语言问题,从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

五、模糊语言对于审计风险内成因的影响

模糊语言对于审计风险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其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程度。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由于审计能力、责任意识、道德高度的不同,成为审计过程中一个不确定因素。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财务报表会存在一些漏报错报的信息,甚至加以篡改的、与事实相违背的信息,这些都可以通过模糊语言来加以掩盖,注册会计师由于这些模糊语言的引导而产生错误的印象从而检查不出这些错报。这种刻意隐藏无疑加重了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面临这种复杂的审计风险因素时,如果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或工作态度不严谨,则极容易导致审计失败。这种情况下提供的审计报告不仅没有有效性,反而对进行决策的投资者造成不利的误导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更可能面临被的境况。而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受到模糊语言影响的审计并非公正、公平的,有意提供带有虚假性的材料更是使得企业经营状况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可能引发巨大的财务危机。

六、基于模糊语言因素的审计风险控制

在分析模糊语言对于审计风险影响程度时,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是作用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因此对于注册会计师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力必须要适应审计业务的发展要求,降低模糊语言对其工作的影响,因此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把控能力成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首要措施。再者,我们注意到在审计工作中,被审计单位存在提供错报、漏报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国家与政府应当加强完善审计的法律体系,完善《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的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的行为也应当更加严格地加以规范,对于其违法行为的处罚也应当更加严厉。从大环境方面来讲,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性也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审计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模糊语言的作用而产生的审计风险。最后,有效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式是在建立审计风险综合评价体系,评估审计人员可能导致重大报错的风险,在判定重大报错是否存在的基础上再进行审计程序。这种对于审计人员风险评估的评价体系会直接影响此次审计工作的效果。

七、正确理解审计风险与审计期望的差距

在研究模糊语言对于审计风险的影响问题后,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审计风险,正视审计期望的差距。投资者等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以及审计目标存在着过高的期望。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公众对于审计职业的理解不到位而造成的,认为审计报告应当是一个完全准确的保证,然而实际上审计工作面对非常多不确定因素,审计风险时刻存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仅仅是在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审计之后提供一个具有法律意义及公允性的审计意见。这是一个合理、公正的审计意见,绝非是投资者消除投资风险的保证。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追求最小的投资与最大的经济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大部分投资者都想尽可能得到绝对正确的投资信息,然而如果因此完全依赖于审计单位及注册会计师,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即便是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审计能力卓越的注册会计师也无法避免模糊语言与被审计单位虚假材料的错误引导。如果事务所想要全面了解一个被审计单位的真实经济业务状况,则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详细、确切的调查,这些投入甚至会超出审计费用,因此,这更加加重了社会公众对于审计工作的误解。而在发生纠纷以后,法院往往因为社会压力与投资人的止损问题,更加倾向于加大审计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保护弱势群体。因此为了避免审计失败,给予审计事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应当正确理解审计风险与审计期望的差距。

八、结语

第10篇

1.1工艺创新的不确定性

美国的达格佛斯和怀特认为:不确定性是指技术创新未来状况的准确信息的不存在性。不确定性包括客观不确定性与主观不确定性。后者来源于决策主体对客观信息的获取能力、识别能力、处理能力的不足。而客观不确定性指工艺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结果的不可准确预知性。不确定性是产生工艺创新风险的原因之一。

1.2工艺创新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多种含义,如:风险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风险是与收益相关的不确定性等。工艺创新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工艺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创新者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工艺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

1.3工艺创新风险的普遍存在性

风险性是工艺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创新者的局限性,以及工艺创新的特殊规律,从事工艺创新必然存在风险。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工艺创新风险的哲学解释

2.1工艺创新风险的双效性

工艺创新是一种风险性活动,在复杂的风险因素作用下,工艺创新的风险运动是一种矛盾运动,从而使得工艺创新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使得工艺创新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性。其统一性表现在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共生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企业在进行工艺创新决策时面临风险与收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不得不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风险对于工艺创新来说,除具有危险性外,还具有激励性,即风险具有双效性。当企业面临外部风险时,如果决策者进行恰当引导,则可使员工上下同心,精诚团结,在逆境中求得发展。

2.2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寓

不确定性是造成风险的原因之一,但不确定性中存在确定性的成分,企业要防范工艺创新风险,也就必须从不确定中寻找和把握其中隐含的确定性,将风险减到最小。按灰色系统原理来解释,决策伊始,工艺创新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只黑箱,企业通过充分的工艺与市场调研预测,可使其成为灰箱,使其白化成分增加,从而把握其中确定性的部分。

从动态意义上讲,确定性中可能含有不确定性,这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一些确定性的因素变为不确定。例如,在工艺创新投资方面往往存在“测不准现象”,即企业对某项工艺创新所制订的投资计划,一旦实施,会由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出现而使实际投资超过预算。

可见,工艺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之间是互寓的。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承认工艺创新活动的不可知论和无为论。确定性寓于不确定性之中,说明企业具有辨识工艺创新风险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把握工艺创新风险活动的规律性,进而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承认确定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承认工艺创新活动的确定性是充分的、不变的,事实上,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确定性具有相对性,因此,企业对确定性的把握与利用必须是动态的、持续的。

2.3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并存

风险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工艺创新风险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工艺创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因素可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工艺创新风险之所以具有主观性,是因为不同的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感受、态度和偏好会有所不问,同时,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如决策失误)亦会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工艺创新风险运动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于同一个工艺创新项目,不同的决策者掌握的有效信息量不同,再加上决策者对“风险”的理解及把握尺寸的不同,会导致对工艺创新项目风险的不同估计,从而影响到决策者对该工艺创新项目做出不同的决策或采用不同的风险处理方法。即使不同的决策者对同—工艺创新项目做出同样的风险估计,也会因风险倾向的差异而导致决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会改变工艺创新项目的风险状态。

在工艺创新项目的实施中,针对风险因素的相继出现,决策者或管理者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产生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的交互影响。

2.险状态下的进退两难

“进”指的是企业主动进行工艺创新;“退”指的是企业望工艺创新而却步;企业从事工艺创新存在风险,但企业如果不从事工艺创新,则会面临被市场淘汰乃至破产的更大风险。目前一些企业流行“不搞工艺改造是等死,搞工艺改造是找死”,反映了这些企业进退两难的心态。同时,应当看到,在企业工艺创新中,“进”虽有风险,但蕴涵着机会,而“退”则只有风险没有机会。因此,企业知难而进,主动追求工艺创新,是明智的选择。

对于同一工艺创新项目,其风险特别是客观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确定性的递减而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超前开发,而这一选择会因市场需求缺乏、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知识不足、工艺难点多而面临很大风险,但一旦成功则可抢先人之机并抢先占据市场;二是等待,作这一选择的优点是一旦发现项目前景不好,便可放弃这一项目,从而避免风险损失,一旦发现项目有前途,则可利用相对丰富的知识与工艺积累,有助于提高工艺创新成功率。但这一策略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滞后于人而处于被动。如瑞士工业界在开发石英电子表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结果被日本抢先开发,不仅尽失电子表市场,而且机械表部分市场也被日本电子表所挤占。

3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

3.1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分类

工艺创新风险是由众多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导致工艺创新风险产生并使之变化的因素称为风险因素。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分类:

(1)客观风险因素与主观风险因素。客观风险因素是指属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等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观风险因素是指由决策者、管理者、创新者的主观原因导致的风险因素。

(2)系统性风险因素与非系统风险因索。就某个工艺创新项目而言,对所有从事该项目的企业均构成不利的风险因素,即为系统性风险因素,如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等形成的风险因素是系统性风险因素。只对某一特定企业构成不利的风险因素,为非系统性风险因素,其中包括企业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决策管理失误,以及仅对某企业构成不利的突变因素(如被控侵权等)。

(3)可管理的风险因素与不可管理的风险因素。可管理的风险因素是指那些在工艺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可回避或可控制、可转移、可分散的风险因素。那些既不可回避,又不可控制、不可转移、不可分散的风险因素称为不可管理的风险因素。

3.2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特征

(1)随机性与突变性。—般的风险分析主要采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其中包含有风险因素是随机变量的假设。事实上,风险因素的出现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如市场份额的变化、新产品价格的变化等。但并非工艺创新的所有风险因素都具有随机性,有些风险因素还具有突变性。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的突发性出现和突发性变化,其前期总有一个稳定变化和能量逐步蓄积的过程,这—过程有时是公开的,有时是隐蔽的(在不完全信息下)。

另外,在企业从事某一工艺创新项目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出现有时是突变事件,但竞争对手介入本企业的创新领域而给本企业构成威胁,在前期阶段总存在—个准备过程。如竞争对手对所从事的工艺创新项目进行论证决策、开发生产;当企业与竞争对手尚未发生正面冲突时,事态以稳定展开的方式发展。

对风险因素的突变性及其规律的揭示,其意义在于:①企业在工艺创新过程中,除了要注意防范—些稳定性较强的风险因素以外,还要特别注意防范那些具突变性的风险因素;②工艺创新的风险因素在出现前期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那么它必定存在前兆,企业及时辨识这种前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便成为可能;而这又再次强调了企业工艺创新中的信息工作对工艺创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③突变性的工艺创新风险因素在其不稳定变化阶段可能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截然不同的结果,给企业工艺创新带来的利弊及风险后果也将各不相同;这似乎与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有类似之处,条件的细微改变将导致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因此,企业在对工艺创新风险因素进行防范时,对于突变事件要估计演化的多种可能性,并准备各种情况下的备选对策。

(2)联动性与非线性性。如果把工艺创新的各种因素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因素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决定了这一系统属于一种复杂系统。其复杂之处还表现在每一个风险因素并非单一地直接作用于工艺创新过程,而是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和联动。具体表现为:一个风险因素的发生将导致另一个风险因素的发生,一个风险因素的变动将导致另一个风险因素的变动,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反馈性,形成多层次的回路而产生“超循环”。

工艺创新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工艺创新活动的影响一般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非线性影响。由工艺创新风险因素所构成的系统,在开放过程中会出现自组织演化,各种风险因素对系统的作用不是均匀的,而是存在涨落。涨落是个别风险因素超越常规,如果这种超越得到其他风险因素的响应并在整个系统内关联放大而形成巨涨落时,系统便进入更新,由不稳定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态,在工艺创新的风险运动过程中,会有某个或某几个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这正是企业进行工艺创新风险防范时应重点分析和防范的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艺创新过程的推进,风险因素的主次地位将发生变化,即原来的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变为次要因素,而原来的次要因素可能变为主要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构成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虽然具有普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是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服务领域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同于普通企业。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点是其负债业务,且资金来源90%以上来自于负债业务,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对负债业务风险的控制是尤其重要的。而这与普通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关注点就大为不同。并且,正是由于负债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大,商业银行时时刻刻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就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把风险控制放在其管理活动的核心位置。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其由于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产生偏差。广义的风险包括了银行可能的收益和可能的损失;而狭义的风险只指银行可能的损失。本文探讨的风险仅指狭义上的风险,即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按照银行风险的性质,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五类。它们分别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债务人即借款人由于违约而导致贷款或证券等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不能够收回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当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一般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形成银行的逾期、呆滞或者呆账贷款,使银行蒙受损失。一旦商业银行资本状况出现有不良资产数额庞大的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银行的竞争实力、加大银行资产管理的费用、减少银行收益,严重的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2006年~2007年在美国的次级贷危机中造成的一部分损失就是由于商业银行和一些次级贷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由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住房贷款以较高的利率借给一些信用级别较低的贷款人用以购买房产,所以市场上房价下跌导致贷款人只能违约而无法偿还贷款,也正是因为房价下跌,贷款人抵押在银行的房产变卖后无法弥补银行贷出的款项,致使银行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这一损失非常巨大,牵连到了整个金融市场。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认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尽量降低这一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进行的也并不令人满意,尽管在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方面我国的人民银行和各家商业银行也做了许多工作,使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两万零七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19%,比年初下降四点零二个百分点;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三千三百四十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61%,比年初下降一点一八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一千九百六十七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4%,比年初下降三点五一个百分点。

二、市场风险

(一)含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素变动,引起利率、汇率、证券价格波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

金融市场变化莫测,所以市场因素是银行最无法预料的影响因素,加之市场风险因素众多,使得银行管理更为困难。而且由于市场的变化难以预料,有的时候,银行因为市场因素导致的损失很可能是非常巨大的。非常明显的一个实例就是爆发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这次波及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大批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正是归因于它们对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充分和管理不到位。因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汇率的波动速度快、幅度大,使得商业银行获得的应对危机的反映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国际投机者对热币的投机行为导致汇率制度的崩溃,以及亚洲国家过早开放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政府对亚洲商业银行又干预过多,所以,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很多银行的倒闭。但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商业银行这些损失的内部原因还是它们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的缺失。如果商业银行预先注意到了1997年,泰国经济的疲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来维持自身国际收支平衡,并且大多汇率偏高并执行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的情况,相应增加风险储备,预估市场汇率的波动,那么金融危机虽然势必会造成损失,但损失的规模和影响的范围将会大大减少。可见,即使市场变化难以预测,但是关注市场变化,预估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流动性风险

(一)含义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到期支付债务或满足临时提取存款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设置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第12篇

【关键词】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购买意向

一、引言

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发展绿色食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不够,绿色食品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绿色食品企业而言,真正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研究和分析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1年7月针对青岛市的350个消费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311份,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剔除标准是删除超出选项范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38份。

(一)模型的建立和变量选择

因子分析模型:

首先确认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KMO=0.699,Sig=0.000.05

说明关于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作因子分析(抽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前5个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已达到55.838%,可见最多抽取5个主成分作为因素,就足以概括数据的特征。

Factor1的下属变量为:花时间精力比较,了解厂家信息,花时间搜索信息,了解销售商的承诺,了解绿色食品的口碑。总含义为:信息比较因素。Factor2的下属变量为:免费样品,小包装品,退货/退款保证品。总含义为:产品保证因素。Factor3的下属变量为:推荐品牌,广告品牌,促销品牌。总含义为:品牌推广因素。Factor4的下属变量为:高信誉度超市购买,购买过去使用且满意产品,检测合格品。总含义为:信誉因素。Factor5的下属变量为:昂贵绿色食品,品牌食品,畅销品牌。总含义为:品牌信任因素。

(二)结果的分析和检验

对不同性别1、年龄2、文化程度3、职业4、婚姻5、收入6和家庭人口数7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的假设检验,因为各样本相互独立,期望和方差未知,所以此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1.假设:不同性别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1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性别消费者购买信心无明显差异。

2.假设: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4的Sig.=0.001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表明21岁以下消费者比其他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21-30岁和31-40岁比50岁以上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

3.假设: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可知,因素4的Sig.=0.001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大学本科/专科的消费者比大学本科/专科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

4.假设:不同婚姻状况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1的Sig.=0.038和因素4的Sig.=0.001均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婚姻状况的消费者在信息比较因素和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分析比较表明未婚的消费者比已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

5.假设: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购买信心无明显差异。

6.假设:不同收入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在购买信心上无明显差异。

7.假设:不同家庭人口数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2的Sig.=0.21因素4的Sig.=0.012均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家庭人口数的消费者在产品保证因素和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重分析:家庭人口数为4的消费者比家庭人口数为3或少于3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产品保证因素来减少购买风险。家庭人口数为4和5人以上的消费者比家庭人口数在3人以下颌3人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来减少购买风险。

(三)模型的评价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优点:抽取的因子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概括数据特征。缺点:由于人力时间等限制,模型不够精准,还需进一步改善;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理论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分析。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消费者不能准确识别绿色食品的标志,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消费者不能准确判断绿色食品的标准。

第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感知风险较高,即对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不信任。

第三,影响绿色食品购买意向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量、感知风险等。

下面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以下指导性建议:

1.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从前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很缺乏,并且大多数消费者担心产品的信息完整性与可靠性问题。鉴于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包括产品的质量以及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等,同时企业还应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坚决不做虚假宣传。

2.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是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绿色产品发展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企业留住顾客的根本保障。

第13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为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评审被审计单位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是师事务所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审计诉讼而产生的。它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歧

内部审计下的风险导向审计尚无统一的定义。第一种观点认为,把审计中的风险导向审计运用于内部审计就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即内部审计人员立足于对审计风险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行为的一种审计方法。

第二种观点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自始至终都关注风险(不是审计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企业风险为中心做审计报告,协助企业管理风险。

上述两种观点是不一致的。不一致的含义会影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推行和实施,那到底什么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呢?笔者认为,要全面认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应从审计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区别谈起。

审计风险和风险管理

审计风险

什么是审计风险?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则认为,“本准则所称的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

克里斯蒂认为风险管理是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美国学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汉斯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内部审计师协会认为风险管理是对组织以及财务目标的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和响应的一种严格的、协调的方法。

风险管理和审计风险的区别

主体不同。企业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是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或普通员工。审计风险的主体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目的不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利益或效果,风险管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管理和控制风险。审计风险是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角度,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是避免审计失败。

风险性质不同。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虽然前两者与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业务复杂性、相关内部控制等有关,但是仅包括从审计角度出发与其有关的风险。风险管理关注的核心是企业风险,与审计风险中的“风险”相比,风险管理中“风险”的范围更加宽泛,涉及可能对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等等因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有关审计风险的定义中,特别是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审计风险”中的“风险”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承担的,与审计过程有关的各种风险事项。由此看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风险”也应指的是审计风险。

第14篇

一定的资金,可能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这就要进行投资决策。由于未来情况总是不确定的,传统的决策分析方法是刚性的(即立即接受或放弃),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投资项目进行拓展或放弃,以此带来收益或减少损失。借鉴金融思想的实物期权方法能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很好地适应不确定环境下的动态且灵活的投资策略。

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在决策时能根据在决策时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假设一项项目投资赋予决策者在未来采取一定投资决策的权利而不是义务,那么这项投资就会有实物期权。

企业投资项目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实物期权,这些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大多可通过运用金融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得出。分析投资项目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的敏感性即是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管理者在决策及管理过程中利用实物期权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水平来主动地调整项目投资的具体方案和投资战略,控制项目的风险水平,提高投资项目收益。

实物期权的敏感性分析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相关因素的比较

金融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价格、约定价格、无风险利率、波动率及到期时间等,而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评价投资项目的前提就是找出投资项目与这几个因素的对应特征。

首先,与投资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相对应的是市场价格。

其次,金融期权中的执行价格在实物期权中的等值含义就是投资项目有效期内的全部固定成本的现值,它与投资项目的水平、生产经营规模以及与原有生产经营技术的关联程度有关。

再次,到期时间在实物期权中的对应含义是失去投资机会的时间,而并不是指投资项目的有效时间。当到期时间越短,如产品的生命周期越短,期权的价值就越低,决策者会加速投资。

第四,波动率是一个不可预见性的指标。在数值上是相关现金流入价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在实物期权中,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与其技术及市场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有关,这种不确定性就相当于波动率,可用项目收益的标准差来描述。

第五,无风险利率是与期权有效期相同的无风险证券的年利率,在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中含义是基本相同的。

实物期权中的各因素的敏感性

实物期权价值对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实物期权的价值对于其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一阶偏导数得出。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对现金流量的现值S的敏感性为:

上式反映的是持有实物期权相对于持有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由N (d1)可知敏感性的大小介于0和1之间,且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S越大,敏感性越大。

同理,实物期权价值对投资成本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对投资成本的一阶偏导数得出,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投资成本X的敏感性为:

上式中的负号表示实物期权对投资成本的敏感性是一个负值,而敏感性的绝对值会随着投资成本的增加而变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距离失去机会时间t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不难证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距离失去投资机会的时间t的敏感性将随着t的变小而逐渐增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项目不确定性σ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可以证明,随着σ的增大,买入型实物期权的价值会相应增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无风险利率r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可知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无风险利率的敏感性总是大于0,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与无风险利率r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的关系。

案例分析

某公司投资220万元建一项目,预计投资后的现金流入现值为200万元,按净现值法计算出的净现值为-20,项目需放弃。但是,现在该项目有一年的延迟期,即,项目可在一年后再投资。已知市场波动率为0.3,无风险利率为6%。

由案例中条件可知,S=200,X=220,t=1,σ=0.3,r=0.06。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实物期权对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S、对投资成本X、对距离失去机会时间t的敏感性、对波动性σ的敏感性、对无风险利率r的敏感性分别为0.5129、-0.3715、16.8683、79.76、81.7388。

除了对投资成本的敏感性为负之外,实物期权对其余四项参数敏感性都为正数,说明投资成本与期权的价值呈负相关,而其余四项与期权的价值呈正相关。并且期权的价值对各因素的敏感性的大小由大至小依次为无风险利率、波动性、投资延迟的时间、现金流量和投资成本。

实物期权敏感性分析的几点说明

第15篇

【关键词】汛期;水库调度风;防洪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计算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着较多不足,同时蓄水工程还伴有设计计算、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这就容易引起汛期水位抬高之后发生水库防洪运作风险。在目前的水利水电蓄水工作中,为了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效益和防洪目标,需要在不同的汛期根据水位的不同标准来进行分析,为防汛限制水位的正确选择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防洪调度风险

1、风险含义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是在已知的不确定状态下需要服从的某种概率分布问题。在目前的风险现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首先风险存在的主要因素即不确定性,其次是在定义中强调由风险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如果风险指标现在不确定,那么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有可能是损失、获利甚至是不曾变动的过程,这种风险含义是一种多面性的含义。而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则说明风险的存在必然带来相关的损失,只是这些损失之中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变化。

2、水库电站调度风险

水库电站调度风险是水库电站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模式,在工作中由于水库电站防洪调度含义较多,因此需要以周围时空环境为基础条件进行深入总结,一般来说,水库电站调度风险定义是指在水库周围时空环境下,水库调度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非期望事件和现象。

二、水库电站调度风险现状与发展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水库电站运用风险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过三十年的深入研究和调查,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和经验。

1、水库电站来水预报风险

来水的多少和大小直接决定着水库的承载量,如水流过少的时候,容易出现水库干涸,并且无法及时的向周围区域进行平稳供水,而来水量过大则容易引起水库防洪排泄出现不足,进而造成严重的水患问题。

2、水库电站调度风险

水库电站调度风险是通过在水库电站工作中实施运用径流量水预报值、误差修正和风险解决等相关环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一般而言在目前的水库防洪调度之中,通常都是与水库电站的设计防洪标准有着直接的联系。

3、研究进展

可靠性与风险是两个互补概念,前者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40年代,用概率论研究机器设备的维修问题;后者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最早是由军工生产部门提出。到80年代初,可靠性和风险分析理论逐步形成一门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理论体系较完整的边缘科学。

在水资源工程中可靠性概念应用早于风险,例如在水库电站调度中,人们早就用发电保证率、灌溉保证率等概念方法评价水库运行策略的优劣。风险分析在70年代后期才渗透到水资源研究领域,并最早在美国水资源开发中得以应用。1984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了ASI高级研究所,专门从事水资源工程的可靠性与风险研究,并提出了水资源工程可靠性与风险的研究框架和系统理论、方法及评价指标。目前世界各国对水资源工程中的风险决策以及水资源系统运行的风险分析都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作为水资源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水库调度,其风险概念和分析方法80年代才提出,研究刚刚起步。

三、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

1、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通过对风险主体进行实际调查并掌握风险的有关信息。动态与静态结合是指调查既要了解主体的现状,又要了解过去,又要归纳总结,预测它的未来。就水资源系统而言采用调查法对有些问题并不适宜,如水库调度风险问题。

2、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是从系统整体性出发,通过研究风险主体内部各方面的关系、风险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风险主体同风险环境的关系等,确定风险系统的目标,建立系统整体数学模型,求解最优风险决策,建立风险利益机制,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该方法适用广泛,从理论上讲是较科学、理想,但应用难度大。

四、防洪规划编制与原则

规划目标是以区域河流的洪水特征和历史灾害为基础进行分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规划要求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区域的政治、经济、技术和其他条件,进行全面考虑,确保其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能够满足社会需要,降低破坏性灾害。防洪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同时还要从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规划。防洪规划是通过防洪建设和洪水管理作为主要的基础模式,也是目前政府形式社会监督权和管理权的重要依据。在目前的防洪规划措施中能够,通过对流域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统一的处理,使得防洪规划的思路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做到以蓄泄兼备为宗旨的设计规划流程。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五、水库电站防洪调控措施

施工导流设计中围堰结构和防渗形式的选择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施工工期和导流投资。在可行的指导原则下,结合工程总体布置和施工条件,应对围堰的布置和防渗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选择多种围堰和防渗形式,将起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投资的良好效益。这种防渗体防渗效果较有保证,基坑渗流小,但施工时间长,且其施工期内要求防渗墙两侧不能形成较大的水位差,导致基坑排水和开挖时间滞后,影响施工工期。在施工图阶段经多方面比较论证,一期上下游横向围堰采用粘土心墙结合土工膜复合防渗。这种防渗形式具有施工时段较短,不占用截流后的关键线路工期,为主体工程施工争取较多的施工时间,但需要解决防渗体水中施工的技术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上游的水库为季调节水库,冬季库水位较低,一般不泄流。塘坂坝址来水主要为水库的发电泄水。因此考虑水库短时间停机,降低塘坂坝址水位,为堰基防渗体沟槽开挖施工创造条件。防渗体沟槽采用长臂反铲挖掘机开挖,倒退法施工。长臂反铲挖掘机挖深可达6~7m,基本能将覆盖层挖除。粘土填筑采取端进法施工。由于防渗土料系在水中抛填,无法压实,无法完全达到抗渗要求,故拟在粘土之后铺设一道土工膜,粘土和土工膜共同防渗,基本解决堰基渗流问题。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和量测,其渗流基本控制在30m3/h之内,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