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家庭教育的思考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家庭教育的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家庭教育的思考

第1篇

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而社会才是真正的读者。子女长大了不爱自己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父母不曾爱过自己的子女,或者爱过,但,是溺爱。所以家长要向子女学习,揣摸他们的心理,模仿他们的行为,熟悉他们的个性,与他们融为一体,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做父母的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任何放肆的言行表现,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在成为子女心灵的污点。在诸多环境中,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应该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精心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就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的前提条件。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每一个子女,都是谁生育,谁教育,谁培养,谁依靠,这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颠覆的常规。然而社会发展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存难度的加倍,使不少父母采取了阶段性和程度性分离的办法,由他人代养的办法对子女进行养育。如,交给父母长辈管教,托付亲友帮养,雇佣保姆,寄住学校,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孩子的内心非常孤独且缺乏感情的交流,无异于降低了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家庭教育自然会黯然失色。人生一段的省心、省时、省事的结局,往往会创造出一生的痛苦、痛心和痛伤。例如,沈阳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富家子弟,到学校报到由三个年轻人陪同可以说是前呼后拥;可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幸福,反而妒恨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穷同学,妒恨穷同学的浓浓亲情;夜里还经常偷偷地哭,有一天清晨在校园一个僻静的杨树林里怒骂自己的父母:“某某和某某,我恨你们!你们就知道挣钱,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你们觉得给我钱就够了,可我比班里最穷的朱金生还穷,他有那么疼爱他的父母,我有什么?”而且很痛苦地狠狠地用拳头砸着树干,好像那树干就是他无情的父母。要是父母看到这一面,不知道有多么的伤心和自责。

再如,一位亲戚说他的儿子13岁了,可从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给三百元、五百元可就是不开口,非常的伤心,十分的后悔不该丢下孩子外出打工,而忽略了对儿子的家庭教育。可以想象作为任何家庭遇到了这样孩子不认自己的父母的事,都无法接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在打拼,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钱是挣点可没有了亲情。

又如,身边一个邻居的情况,这位家庭的儿子,由于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父母每次都是把学习和生活费寄给外婆,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是每次回来都是非常的溺爱孩子,要什么买什么,要钱就给钱,结果小孩子慢慢长大了,由于外婆、外公年龄大了,无法顾及到小孩到镇上初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再加上学校是寄宿制,这样学生也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无法做到及时监管。然后孩子在上学时去网吧上网、早恋、和同学吃喝等,因为没有钱,只要向父母要,父母都会给的,因为长期不在儿子的身边,父母回来有求必应。结果没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学习太差,不遵守纪律,家长也不管,自己觉得上学也没意思就退学了。离开学校找父母要钱去学理发,结果理发没学成,钱也花光了,反正就是一没钱就找父母要,而且父母不给就会失踪很多天,打电话,也不通,父母只好把钱打在其银行卡上,就怕最后连个懒儿子也没有了。这完全是用钱去弥补对小孩的正面教育,钱把小孩害了,小孩子只会花钱,其他的什么都不会。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家庭;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18

当今社会,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价值也越来越高。可是,家庭教育正在犯着一个严重的错误:许多家长把学校教育当做唯一的教育标准,不能按照家庭教育自身的规律来教育学生。于是,学校教育呈现的是“教育过度”,家庭教育则表现为 “教育失责”,这是整个教育的悲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有一个简单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教育应当指导家庭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教近二十年,以及多年班主任的教育经验告诉笔者: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砥柱中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一、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1.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养,就是教养的意思。在《论语》中,大量记载了孔子关于教导学生,凡疑难不决之事要请教父母的言论。孔子认为,父母的经验足以指导子辈的行为,父母应当替子女的行为负责。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当好子女的表率,如果其身不正,就必然把孩子带坏。

2. 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学生心灵的催化剂。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学生教育成才。很多父母认为,学生上了学,只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吃穿问题,至于学生的学习和教育问题交给学校和教师。这个观点其实是不对的,如果父母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平时就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是另一种效果。

二、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1. 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更多靠的是父母。试想一下,同一个班的学生,总会有好的、有差的。对教师来说这是正常的,学习成绩好,自然有他好的原因,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靠他(她)自己的努力,还有家长的引导和教育的功劳。教师只能给出自己的教育建议,最大的希望是和家长多交流,哪怕一个电话,教师都会和家长耐心的交流学习成长所面临的困惑。可是,每当教师在家长会上很用心的写下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电话,但家长难得给教师打个电话,一年也说不了几句话,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主动给家长打电话。教师很希望家长主动来学校,和所有的任课教师交流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是,很多家长总以工作忙、手头事多为理由推卸了自己教育学生的责任。

2. 父母的自身行为是教育学生的关键

托尔斯泰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学生最有力的方法。鲁迅也曾经批评一些人,只做孩子之父,不会做人之父。按照鲁迅的意思,一个学生呱呱坠地,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人胚。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学生是父母起始性和长期性的监护者和教育者,是造成孩子社会化优劣的重要因素。如果家长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关注学生的细节,那估计学生养成坏习惯也很难。要想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应该先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融入社会的,要独当一面,笔者认为,教育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很重要。学生很小的时候,笔者就要求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饭、刷牙、穿衣服、收拾玩具等,适当的让学生学习扫地,倒垃圾、择菜等家务劳动。笔者认为不要太溺爱学生,不要让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适当让学生吃点苦,做点事,也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如果家长回家后只顾看电视,玩电脑,甚至夜不归宿的打麻将,学生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有多少心思,或者他心里也不会平衡,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偏偏自己不可以?家长如果是一个细化读书的人,学生对阅读也比较感兴趣,家长喜欢旅游,学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家长对事物的认识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三、家庭教育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等事件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会发生许多悲剧。去年班上有一位学生,放学后抛下校服不告而别,留给父母的只有挂念和焦急。万幸的是,经过家人的努力,在车站住了一晚后终于安全回家。“感觉学习压力很大,这次测试又没考好,回家肯定会被爸妈批评,所以不想回家。”这位学生的话,让家长不禁反思,平日对学生管教严格,在学习方面要求也比较高,可是对学生的情绪照顾不到。其实,这位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数一数二,但是升初中后,成绩一路下滑,因此也挨了不少批评。事后家长说:“以后会选择更好的教育方式,不会单纯的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成长”。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开始去寻求更为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但也不乏有些家长还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第一标准。研究家庭教育多年的苏庭宝教师认为,较多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都与其幼年心理有密切关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多注重对子女的心理抚养,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对于子女的心理抚养,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 培养孩子自信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和品质。自信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变为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使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心智和意志品质正在形成,可塑性很强,因此,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自信。自信的培养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我能行”,父母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点燃学生心中的自信和进取的火花,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成长环境,应从心理上、行动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为学生的成长创设欢乐、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让学生有更多更合适的实践机会,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平台,关注、赏识学生,做学生亲密的朋友,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从而找到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2. 增强学生自控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自制力差。学生受了委屈,有的父母就说:“好孩子要坚强,不许哭。”学生受到了教师表扬,得意地对父母笑,父母又说:“好孩子不要骄傲,多想想你的缺点。”这样的学生很可怜,他们的情绪似乎被父母”剥夺”了,这种压抑并不是自控,情绪的自控来自于合理的宣泄。家长应该告诉学生,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东西,如哭泣、运动、诉说、在纸上乱画一阵、大声唱歌等,都是合理的宣泄方法。在学生情绪很激动的时候,不要急着讲道理,也不要粗暴地控制,先要提供合理的宣泄渠道,引导学生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对学生要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通过外界的要求来促进自控,如“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大吵大闹”,对学生的坏脾气绝不能迁就。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也不能放弃耐心说服,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掌握一套评价自己行为的规则,达到真正的自控。在学生情绪不良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如,当学生心里感到难过时,家长可以引导学生:“难过时可以找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来做”“你现在愿意看看电视还是出去玩玩?”引导学生在两种选择中挑选一种,在挑选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得到了转移。

第3篇

教育的艺术就是“等”的艺术,处于特殊阶段的孩子,其身心发展拥有自己的规律。只有认识并尊重其发展规律,细心观察、耐心等待,才可培养出理想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家长错判孩子行为,并为此伤心苦恼。误判一:反复出错一定是“品性不好”。出错是孩子的特权——孩子由于身心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大脑形成“长时记忆”需要多次强化,常常出现“问题反复”。对此正常现象,切不可过激贴上“品性不好”的标签,此时需要“心如大海一样宽广,默默守候耐心等待”。误判二:好孩子偶尔出错是变坏了。是孩子都会出错的,好孩子出错时,他们的自责意识更强,家长只需和孩子友善地交流并帮助其分析出错原因即可,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误判三:贪玩的孩子没出息。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智力发展的必须。为此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1)家长的认识问题,聪明的家长和孩子“玩在一起”;(2)玩什么的问题,不同年龄段须有不同的玩耍内容;(3)怎么玩的问题,智慧的家长让孩子玩出成长。误判四:孩子间的冲突必须家长调节。孩子解决冲突的过程,也是培养其分析能力、谦虚包容的品质和养成协调人际关系意识的过程,冲突往往可以化作孩子的成长机会。面对冲突,家长需要的是旁观和适时点拨,而不是“越俎代庖”——实质是对孩子成长机会的掠夺。

二、教育方式的误差

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家庭间存在千差万别,以下几种“极端”现象不可取。误差一:只奖不惩。没有惩戒的教育,只会使新一代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体罚学生的不良后果导致目前许多教师缺位于应有的“惩戒权利”,使许多教师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对孩子实施适当惩戒;家庭若再“只奖不罚”,将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家长们应当奖惩分明,并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误差二:只罚不奖。这一方式违背了“激励”的原则,是另一种极端。误差三:过度金钱或物质重奖。这一方式容易误导孩子为奖而学,助长孩子产生过度的“物质欲望”。智慧的家长往往采取奖励游学、购买书籍等方式——将奖励变成新学习内容的起点。误差四:“打”字当头。迷信“黄荆棍下出好人”并常常为之,却不知这是培养“敌人”和“对手”的理想捷径,是无能的自我宣言。误差五:百般迁就溺爱。自古就有“严是爱,宽是害”“慈母多败儿”等诸多古训。过于溺爱的家庭教育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是向孩子递交的“啃老奴老申请书”。

三、优化家庭教育的对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