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学科研课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创造条件;上机操作;学科整合
0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里,能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人们应具备的基础能力,这个能力如同“读、写、算”能力一样重要。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与广大同仁共享。
1 探究学习条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是一种辅助工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它的结构并能熟练地操作。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很多内容极具抽象,如果沿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结果只可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那么,怎么来上这门课,让学生能听进去,也有兴趣来听呢?
我们在教学时抛开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手实践课。如“计算机组成”这节课,以前在讲这节内容时,或是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入手,讲完计算机如何工作再说它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物理设备;或是从视觉角度出发,讲我们面前有一台电脑,直观地能看到什么,这些部件起什么作用,然后说机箱内还有什么。但机箱内的东西,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因为没有直观地看到过,很难理解,教学效果不好。实际上,学生目前所具备的是初中知识水平,对电子管、集成电路等不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认识这些配件,能知道它是物理器件,知道它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就行。因此找些废弃机箱的配件,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些物理元件,如主板、CPU、内存条、硬盘、网卡、声卡、显卡等,拿到教室进行现场教学讲解。将它们的组装方式演示给学生看,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机箱设备。由于以前从没有这样上过信息技术课,学生们感到很新鲜,注意力也格外集中,上课效果不错,几乎只用了一堂课,学生就对计算机组成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连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也消除了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在以后的上机课中能大胆地动手操作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通过亲手操作获取知识,学生改变了学习情感与态度,树立了探索精神。
2 制造合作学习情境,讲、做、练紧密结合,优化上机操作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使用。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或者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不感兴趣。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使这些同学不再有枯燥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必须解决且很关键的难题。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在教学内容要求不变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完成有兴趣的任务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如在讲解Excel的制作电子表格时,课本上沿用的是多年不变的一张“部分刊物销售情况统计表”,学生对此毫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校实际(因为我校的学生在考试时是一个年级一条龙排考号方式),拿出学生的考号编排表,让学生们来编排考号。答题的要求是:全年级一条龙编号,轮流抽取各班同学依次排号;按考号顺序登录成绩、并分班出成绩册。这样的问题设计出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使得同学们兴趣大增,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二至三人为一组,讨论解决方案,动手操作,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后在班级前给大家演示。有个小组学生代表上前讲到,既然是全年级学生排成一条龙,每个班一次抽一个学生参加排队,全年级十六个班,那么一个班的同学每相邻两人之间的考号相差十六,呈等差数列的形式。如一班的第一个同学的考号可以写01001,第二个同学的考号为01017,把这两个数作为数列的前两个数,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来添加,到全班同学全部填写完。第一个班编排完之后,再写第二个班,依次类推。那在回归本班时就容易了,按照考号增序排列就行了。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考试后登录分数的时候,我们可是需要按照考号的后面几个数的递增顺序排列,不考虑班号,也就是全年级的一条龙排列的啊,怎么办?
同学们回答,使用函数把考号前面的班号去掉,然后按照递增的顺序排一下。“班号去掉后,那怎么知道哪些同学一个班?我们的班级分数册怎么办?”教师再问,同学们卡了壳。这时另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方案比他们的好。”“看了才知道。”其他的同学纷纷说。于是那个小组的代表来到前面给大家讲到:“我们的方案是将每个同学的考号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两个单元格中,一个单元格中写班号,另一个单元格中写一条龙序列,序列设成文本型,保证我们的考号位数一定,填充的方法和前面他们讲的一样,只不过是分开填写的,给同学们考号时将两个单元格的内容列到一块。在操作中,排考号和归班互不影响,而且也易于增减人数。”教师让大家讨论,得出演示内容的优、缺点,教师又给了及时的补充。学生纷纷点头: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有时必须抛开传统的解决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讲一遍胜过听老师讲十遍,其他学生通过听讲、讨论和教师的演示,也能很好地掌握本节的重点内容。这样,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在解决过程中不但很好掌握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操作,也学会了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培养个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这种合作学习也弥补了教师一个人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团队学习中得到发展。
3 设置自主学习机会,重视作业的处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由于信息技7R教育学科可操作性强,所以布置作业应多注重实际,与上机操作及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如在讲完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个演示文稿(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如自我介绍、班级特色、或是联系其他学科的教师,帮老师制作一个具体的课件等。有几个同学就决定帮物理老师设计力学公开课多媒体演示文稿。他们从网上下载了几个相关的演示文稿,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复制一些现成的动画,进行必要的文字输入、公式编辑并且加上一些简单的线条性的图片,为了把自制的图形做好,他们有的还在其它的软件中把图做好,然后作为对象来,而后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为使多媒体演示文稿绘声绘色,他们还给文稿中添加了声音,设置动画效果等。
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既增加了学习兴趣觉得富有挑战性,既锻炼了能力,掌握了制作课件的技能,可谓一举多得。在整合过程中,要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4 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重大科学仪器 设备研发 科研经济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越来越重视,在设备研发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并实现了科研经济一体化的局面。目前,人们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高度关注,尤其是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以及产业化能力提升等方面,文章从经济一体化方面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进行了重点分析。
一、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根本特征
所谓科学仪器设备,就是对事物的结构、互相作用机制以及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检测并获取相应数据的主要工具。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主要是指在重大民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有重要作用,需要投入更多研发方法、研发技术以及部件,投资成本较大,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科学仪器设备,在研发过程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对集成创新比较重视。在进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时,比较注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互相融合和集成,需要在仪器设备中整合电、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领域的科研力量,从而实现重大仪器设备的顺利研发;其次,软硬件的共同开发。从创新的角度来讲,一般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应用,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应用研发以及市场应用。由此可以看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不仅包括设备的开发,还包括相应数据库、软件等内容的开发,这也体现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区别,更加凸显出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创新的根本特征。
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与科研经济一体化分析
(一)基础设施的优化和完善
对于一台大型的科学仪器或者设备而言,在研发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设备间或者机房,其面积最少在几平方米左右,甚至还有上百平、上千平的面积范围。比如对于一个大型超高场人类MRI系统而言,机房主要由操作间、机柜间、磁体间、等候厅以及管理办公室等组成,其面积大概在几百平方米左右。在机房中,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DSA以及MRI等,这些都是非常昂贵、精密的仪器,要求机房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另外,在进行机房的选址时,要在本单位科研布局的需求下进行,而且要充分考虑机房周边设备的影响以及周围环境的污染,从而建设符合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需求的机房。机房的建设规格要适当,并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进行重点关注,避免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时,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在其中融入产学研的内容,实现科研经济的一体化。
(二)加强科研经济一体化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科研经济一体化,就是要挣脱科研与经济互相分离的传统观念和束缚,建立全新的科研经济发展观,也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的核心和本质,即综合科技进步。科技在经济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基础的地位,并具有决定性、引导性的作用,科研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内容重点体现了综合外延的现状,将科研和经济发展有效的融合在了一起,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科研经济一体化,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市场驱动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变。应该在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并不断发展以市场为先导的体系,从而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推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实施的同时,重点关注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两个内容,加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的力度,从而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体制;第二,开展科研经济一体化的研发工程。要大力加强一体化企业和集团的发展,在经济的基础上,加强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按照仪器设备的特征,明确科研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任务,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体系,促进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发展力度;第三,构建以企业和高校为依托的仪器设备研发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竞争合作、开放式的科研机制,确保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顺利研发;第四,创建以科研信息知识为重点支撑的经济结构,加强科技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开发,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快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要想实现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注重项目成果的社会化评价,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审慎评价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产生效果等,从而形成一个项目自律和社会评价相互促进的评价体系;第二,在研发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对项目研发机构的信誉、项目完成情况、管理水平以及研发进度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第三,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在研发项目提出阶段做好知识产权的明确,并对知识产权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配,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进行良好的管理和使用;第四,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要求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提出可行性较强的产业化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大科W仪器设备的研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在科研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保证仪器设备研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掌握项目研发的根本特征,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科研经济一体化,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家喜,于忠庆.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项目管理技术,2011,12:56-60
[2]于海婵.我国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推进策略[J].中国科学基金,2014,04:263-267
[3]宋立荣,刘春晓,张薇.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中问题及对策思考[J].情报杂志,2014,11:1-6+1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案例教学
1998年,《计量经济学》首次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类本科专业的八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时间已经经历了八个年头,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计量经济学教材,在这些教材编写中,基本上都是针对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的学生而编写的,过多强调统计学知识的讲解,没有很好适应针对本科所有经济类专业的通用的教材,不利于非统计专业的经济类学生学习。对于非统计专业的经济类学生而言,这些教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本文将针对《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用给出一些具体建议,并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前《计量经济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较为过时和陈旧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计量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已经迅速应用到宏微观经济学各个分支了。而当前国内的许多这方面的教材几乎都忽略了近二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2.缺乏应用性强的与现实经济情况相结合的具体案例
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大量基础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经济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在教学中大量引用与现实经济情况有关的案例分析,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切身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既能容易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定量分析现实经济现象。
3.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相对滞后
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选用一个好的统计软件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学中大多数选用的软件是TSP、SHAZAM等软件,该软件是用DOS命令的方式进行操作的,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 统计分析软件主要有EVIEWS、STATA等,这些统计软件都采用菜单式操作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
二、当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改革将有助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增强。
首先,积极选用国外最新教材,尽可能与国际一流大学所用教材接轨。目前国外的一流大学所用的教材都非常新,基本涵盖了近几十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这一点是国内一些教材所不能比的。达达莫尔・N・古亚拉提所写的《经济计量学精要》一书堪称计量经济学的经典入门教材,该书既有数学、统计学的知识回顾,又有计量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同时也包含了计量经济学近几十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无疑非常适合我国经济类本科生学习。
其次,在教学中要多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计量经济学分为计量经济学方法与计量经济学模型两部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虽然有少量的实践环节,但在上机实验时,学生的实验作业大多是教师所给的或者是书本中的例题与习题,显然不符合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做基本练习及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从自己所处的现实经济中寻找问题,收集经济指标的数据资料,自己上机做模型分析,教师在其中主要起观察、引导作用,指出学生所做分析的问题所在,在校正问题的基础上,多挖掘学生所分析内容中闪光的一面,鼓励学生加强实践。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现实经济中的问题,原因是当初学习时没能做较多的与现实问题相关的作业。这一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有助于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灵活掌握。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应该有相应的较大改革。过去,由于受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主要以传统的板书介绍为主。现在,随着计算机设备的普及,以及学校多媒体设备的购置,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自然就应该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与之相对应。
达达莫尔・N・古亚拉提所写的《经济计量学精要》一书给出了大量宏、微观经济实例,学生可以十分轻松地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了解到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结合课程指导对我国的经济现实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
最后,在教学中要多加强教师的培训,尤其是要多加强应用统计软件的培训。目前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大多数选用的软件是TSP、SHAZAN等软件,而国外一些大学早已运用EVIEWS、STATA和MINITAB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教学。一些老师嫌麻烦或对新软件不太懂而不愿意采用这些软件,这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因此加强教师对统计软件应用的培训就成为非常非常紧迫的事情了。运用这些计量统计软件很容易对达达莫尔・N・古亚拉提所写的《计量经济学精要》一书的大量案例进行检验和验证,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本流露年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大量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同时也可以对我国的经济成就进行分析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 郭惠英.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1):46-47.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如何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
一、巧设导语,激情激趣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认真钻研教材,选准突破口,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好像演奏小提琴曲一般,弓一上弦,就要发出动听的音符。有位教师在教学《风》一文时,这样说道:“一提到春风,我们就会想起《咏柳》这首诗来。”于是带领学生边忆边吟,吟后再讲:“这剪刀似的春风为大地裁出了宽松的绿袍,给树木理顺了柔美的秀发,真值得赞美。可是破落衰败的旧北京的春风却没有这份福气,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写的《风》,找找原因。”这样优美动情的语言感染了学生,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艺术提问,促进思维
钱梦龙说:“讲读课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所以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富含艺术性的、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思维的运转,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索、寻觅和答疑,让学生享受到思维活动的乐趣和幸福。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教师提出“种树人知道树苗会枯萎,为什么还那么从容?”“种树人浇水为什么没有规律?”“种树人这样浇水有道理吗?”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
三、科学阐释,加深理解
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掌握、驾驭教材,努力把语文知识科学准确地传授给教学对象。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诗时,一位学生忽然提出:“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不应用“铺”字,因为“铺”指人的动作,如铺路、铺床、铺桌布,阳光是从空中射下来的,怎么能说“铺”呢?教师先让大家领会“残阳”的意思,使大家知道一道“残阳”是指留在西天尚未完全坠下去的太阳。这时暮色将临,夕阳西下,阳光与地平线几乎平行了,好像平铺在水面上。因此,作者用了一个“铺”字,显得准确、贴切、形象。假若是中午的阳光垂直射下来用“铺”便不恰当了。经过教师准确而生动的解释,不仅使学生加强了对诗词的理解,更使学生体会到诗人观察的细致、遣词的准确。
四、巧妙点拨,相机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能灵活地、及时地驾驭课堂教学,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桥》一文时,教师请学生用“帮助”一词造句,一位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要想别人帮助你,你就要在平时多帮助别人。”教师巧妙地点拨道:“这位同学很聪明,用了两个‘帮助’,老师很高兴。不过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帮助别人,是为了将来别人帮助你吗?”许多学生大声回答“不是”。经这样一点拨,较好地教育了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又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五、善用结语,画龙点睛
关键词:科技新星计划 交叉学科 现状 问题
一、交叉学科资助现状
1.设立的背景与目的
作为新星计划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启动实施有其客观性。新星计划是一项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专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选拔、培养、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入选人员的培养和服务,除对入选新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资助外,新星计划还定期组织专门面向科技新星的培训交流活动,例如科技新星交流大会(每年春冬两次)、英语技能培训班、学术沙龙、实地参观考查等,供新星自愿选择参加。此外,新星计划还通过建设“北京科技创新论坛”和“科技新星QQ群、微信群”等方式,促进新星间的沟通交流。长期的沟通和交流,入选新星们不断进行着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仅增加了自身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水平,也逐步有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并自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鼓励科研创新,促进交流合作,市科委于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交叉学科合作项目,对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符合首都重点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资助。
2.组织管理方式及演变
(1)组织管理
北京市科委人事教育处是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主管部门,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助下,具体负责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中,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协助项目的申报、选拔、考核评价、验收、信息管理工作。
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一般的项目管理方式并无太大差别,分为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开展、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等流程。同时因是合作项目,要求合作双方在项目立项前自主签署“合作双方科研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任务分工与责任、经费分配、成果分配、协议的生效变更与解除条件等方面内容。
(2)项目申报
市科委人教处每年根据工作具体安排,择机申报通知,并下发至历年入选单位负责人手中,由单位负责通知有申报意愿的新星自行组织申报。申报通知规定了资助的具体要求,历年申报要求大致相近,略有微调。
资助对象范围: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是新星计划的一项延伸工作,因此申请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要求申报人和合作人应为历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 资助年限及额度:自实施至今,交叉学科合作项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统一规定资助年限为一年,经费10万元左右,允许申报人和合作人所在单位进行经费匹配。
资助课题要求: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体现创新、强调应用”,因此实施以来,对申报项目的要求一直是“应属自然科学领域,为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应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但在课题符合方向方面,一直都有微小变化,但总体要求体现“符合首都阶段发展特征和要求”的特点。同时,历年均要求“项目申报人与合作人均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合作条件和基础,各自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团队。”
资助原则:优先资助原则,作为一项竞争性课题研究项目,交叉学科合作优先资助体现设置目的的优秀项目。历年的申报通知虽整体体现“综合素质高、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的原则,但仍有细微差别。
项目评审:申报结束后,进行项目评审工作。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评审最初采取两段式评审方式,即先由科委专业处室评审项目是否符合北京市及科委重点发展方向,再组织专家会议评审,对项目本身进行评价,最后选出优秀项目进行资助。2015年的评审,取消了专业处室评审,直接进行专家会议评审。
项目结题: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结题与一般的科研项目结题并无二致,采取“项目组答辩+专家提问”的验收方式。但是在选择结题评审专家的构成方面存在反复,“领域专家+处室专家”的最初构成形式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
后续管理:根据结题时专家意见,择优将项目进行推广,主要是面向科委各个专业处室。
3.实施情况
截至2015年,市科委共接受交叉合作项目申报225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具体如下:
(1)申报项目概况
申报项目数量情况:2012年度,共接受申报项目99项;2013年申报项目为56项,2014年这一数字为45项,至2015年度,申报项目仅为25项。呈逐年递减态势。
涉及单位情况:从历年的申报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是申报的主体,每年的申报都占据75%以上的份额,在2015年度甚至达到94%的比例,相比较而言企业的申报量很少,并且多数企业作为合作方进行申报。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也是全部申报项目的主体。从历年申报的数据来看,事业单位间的合作占据75%及以上的比例,企业和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占比很小。
申报人员情况:从申报人员入选年度来看,主要为02年以后的新星之间的合作,老星带新星情况不普遍。从历年申报的人员来看,申报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共有24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5.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8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7%,大部分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从申报双方入选时间跨度来看,合作双方入选年度跨度超过3年的,有37项,占总申报数的16.4%,入选年度跨度小于3年的,有188项,占总数的83.6%。可以看出,合作双方时间跨度较为集中,多数合作是相邻3年以内的合作,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占据主导。
从申报人员结题情况分析,四年中,已结题的人数比例为50.2%,其中申报人结题占申报人所有人数的比例为55.6%,其中从2015年要求申报人全部结题。
申报领域情况:从历年申报情况来看,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涉及学科多,按照首都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环境工程、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含中医)、建筑设计与工程、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主要为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但一半左右的申报项目多为相近或同领域间的合作,这样的现象也涉及到对于交叉学科合作的标准设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具体来看,医疗卫生领域间或与其他领域间的合作较多,其次是电子信息、农业、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
(2)入选项目概况
截至目前,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
入选项目数量情况: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目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每年的资助规模为10项。
入选单位情况:入选项目共涉及44家单位。其中涉及企业5家,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有2个项目入选,其余企业单位均为1次。涉及事业单位39家,医疗机构共涉及17家单位,其中项目相对集中在总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中。高校共涉及12单位,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入选项目较多,分别为4项和3项。院所共涉及10家单位、中科院、军科院系统入选项目较多。
入选年份情况:绝大多数入选者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计划的。入选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仅有1项,占总入选数的3.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3项,占总入选数的10%,剩余26个项目均是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与申报项目情况一致,超过80%的项目的合作双方入选新星计划年度跨度小于3年。特别值得一提,2014年入选项目“乳腺组织和血液中PGRMC1检测方法及与雌孕激素相关乳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为两位1995年入选新星合作申请。
入选学科情况:从历年入选项目的研究领域来看,学科范围广,跨度较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均有涉及。
具体分析看,医疗卫生(含中医)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较多,有14项。其次是电子信息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材料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制造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5项,农业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3项,城市建设与安全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2项,环境工程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1项。
除“高速铁路异构无线通信网络自优化研究”(信息领域交叉)、“重组胸腺素b4滴眼液剂型研究”(生物医药领域交叉)、“血清miRNA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医学领域)3项为相同或相近领域间的交叉之外,其余入选项目之间的交叉跨度较广,体现了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设置目的。
(3)实施效果
目前,交叉学科课题资助项目已结题30项。本报告分析了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包含成果的实际产出,如研究报告、专利、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后续资助,如依托交叉资助项目新申报课题;个人成长方面,如晋升、社会兼职、培养人才等;以及成果本身的推广,如媒体报道、同行交流、应用示范、商业转化等方面。
成果产出情况:交叉学科课题资助目前的周期为1年。根据对结题项目的统计,在资助期,几乎所有项目都发表过学术论文,平均1.75篇(其中74.8%的人发表过SCI/EI论文,平均0.74篇);49.3%的项目申请过专利,平均1.3件;47%的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人均0.9次。
成果的后续资助情况:依托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后续又申报过相关的科研项目平均为1.43项。与此同时,超过70%的研究项目,后续都有持续研究的计划。
入选人的个人成长情况:一些入选者在项目执行期间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学术任职,平均来看,约有40%左右的入选者获得了新的不同层次的社会任职。
成果推广情况:实际调研发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的案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委没有后续支持计划,也未积极促进较好的成果向科委专业处室推荐;二是,入选者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成果转化能力和经验,同时成果本身多数处于预探索阶段,成果持续跟进的成功案例很少。
但也有部分项目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成果推广效益。例如2014年入选课题《基于TD-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在2015年3月两会期间,央视专题采访报道,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经济频道、新闻频道两会特别报道,创两会期间收视率新高)。同时,在中国通信网、CTI论坛大唐电信集团官网、大唐移动官网等网络媒体也持续报道,另外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多次合作交流。同时,该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示范,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一站式诊疗、用药指导、健康监护、康复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干预等医疗性健康服务,以及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非医疗性的健康相关服务。
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从实施情况来看,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在新星群体里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星们对此项目比较推崇,认为项目的推出十分有必要。但是实际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认为,结合目前实际,应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项目定位
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项目定位应作出如下调整:一是,预探索研究项目与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项目,均应纳入资助范围。具体应资助如下两类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交叉领域新科学发现或新方法,需要尽快明确转化与应用可行性的项目;紧密结合北京市科技发展需求,以各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目标的预探索项目。二是,交叉学科应旨在鼓励、引导、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新星计划入选人员进行合作。合作双方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研究领域应存在一定差异。
2.项目评价
在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上做出如下设置:一是,评价指标。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评价指标应处处体现交叉性。一级指标设置为:项目研究意义是否合理可行、研究者本身是否具备完成项目指标的素质、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是否具备、科研环境是否完备充足。二级三级指标应根据实际再具体确定。二是,评审方式。采取互动式评审。评审专家直接向申请者提出问题,在与申请者问答的过程中,评审专家进一步向申请者提出自己的意见。申请者可以对评审专家的意见予以回应,或对申请进行修改以完善其项目申请。最终由评审专家对修改后的申请作出评审意见供资助部门参考。三是,评审专家组成。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组成,注重专家领域的覆盖性。专家无人数限制,目的是充分涵盖申报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方向,并在评审中注重交流和探讨。
3.项目管理
一是,资助对象。仅要求历年入选新星计划人员即可,不对是否结题作出要求。二是,资助年限及额度。资助额度和年限应该适当增加,结合具体项目研究目标动态决定。三是,研究成果形式。不对研究成果的提供形式进行定性和定量限制。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入选的资助项目的研究指标进行考核。四是,后续资助形式。对于结题后的交叉学科资助项目,市科委开展评选,对优秀的课题成果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专家意见,推荐北京市科委相关处室给予进一步资助。
参考文献:
[1]陈长杰.试论交叉学科的组织与管理[EB/OL].http:///ReadNews.asp?NewsID=565,2014.
[2]王续琨.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4-213.
[3]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06).
[4]龚轶,王峥.交叉学科及其研究资助的五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2015.
关键词:精品课程;ITIAS;教学录像;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72-05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录像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客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集中反映了课程教学团队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娴熟的教学能力技巧,丰富的教学内容资源以及高效的教学组织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6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其中5000门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优选后转型升级,并适当补充新课程的方式建设。[1] 如何提升现有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质量,使之适应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录像的深入观察和数据统计,研究总结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特征、拍摄要点和存在问题,对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一、ITIAS在课堂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简称FI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该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和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2] FIAS虽有其优点,但是其强烈的结构化、定量化研究特点,且无法反映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给它的应用带来局限。不少学者对其作了改进。首都师范大学的宁虹教授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对FIAS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1)对编码的赋值赋予意义的联系;(2)绘制主要参数的动态特征曲线,描述课堂教学过程;(3)通过描述性观察、访谈获得质性资料,与FIAS 主要参数及其动态特征曲线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2] 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能够反映学生行为的内容,以及能够反映多媒体技术与师生互动的内容,并将改进后的编码系统称为ITIAS(Information Techno -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简称ITIAS),具体内容见表1。[3]
由于改进后的ITIAS更能全面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且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授课,因此本研究采用将描述性观察、课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与ITIAS编码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结合的研究方法,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课堂的原貌,又保证了课堂分析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二、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分析
本研究从我校已拍摄完成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课堂录像中选取出15门精品课程的20位主讲教师的20节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课程涉及医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等不同学科,所有主讲教师均为该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这其中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就有10人。首先采用ITIAS 编码系统分别对20门课堂录像进行手工编码。为了确认编码的准确率,我们利用可以读秒的视频播放软件对课堂录像进行反复查看确认。将这些编码对每部课程录像生成迁移矩阵、动态特征曲线、课堂交互行为比率表。记录编码的同时用文字在课堂记录表中描述课堂教学过程。然后利用分析矩阵法、比率分析法、时间线标记法等,从课堂结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效果5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课堂结构分析
图1为20节课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及课堂沉寂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师言语比率集中在48%-86%之间, 学生言语比率在6%-27%之间, 课堂沉寂比率集中在8%-31%。这说明所有课堂均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录像观察发现,课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语言不多。课堂沉寂部分中一部分是学生在思考问题,一部分是学生在做练习。
通过ITIAS的代码对教师与学生的行为状态按时间发生顺序进行统计,我们汇总出每一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交替出现的次数,见表2。学生的主要行为是回答教师提问或主动发言,平均每节课学生行为频度次数为10次,这说明主讲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讨论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表现自我。
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反映的是教师利用学生的观念,立即使用问题的方式以响应学生话语的倾向。数值愈高,表示教师愈能实时追问学生的话语,其计算公式为:
从图2(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图)中可以看出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大都集中在43%-56%之间,说明20位主讲教师倾向于通过问题来引导教学的进行,能及时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通过ITIAS迁移矩阵我们还能观察到主讲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教师提问驱动学生回答的情况,代表了训练型提问的程度,由矩阵中的4-4、4-8、8-4、8-8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教师通过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诱导学生主动发言的情况,代表了创新型提问的程度,由矩阵中的3-3、3-9、9-3、9-9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2]通过对20节课的迁移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有14节课形成了由3-3、3-9、9-3、9-9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主讲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较高。同时通过录像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观点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
2.教学风格分析
通过对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教学风格的倾向,其计算公式为:
从图3(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图)可以看出所有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均大于100%。这说明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是以趋向于接受学生的情感,鼓励表扬采纳学生意见的间接影响为主,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主讲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是以讲授知识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
3.教学方法分析
通过录像观察,20节课的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经过精心备课,大都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频次如表3所示。
20节课均使用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表明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受欢迎。根据课程学科的特点,主讲教师已经不满足于一节课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融合。
4.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20节课的录像,统计出每节课中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如图4所示。多媒体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由于学科的不同数值各不相同。医学课程涉及大体标本,教师将实物展示台、虚拟实验室与计算机相结合,因此数值较高,而数值较低的是理工科中与定律运算推理有关内容的课程,这些内容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
5.教学效果分析
图5为20节课程中积极整合格与缺陷格占总采样的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每节课积极整合格的比率都远大于缺陷格的比率,说明这些课程主讲教师很少用指示的口气直接控制学生,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是双向的。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主讲教师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反馈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课堂教学特征总结
通过对20位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课堂录像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我们看到主讲教师们仪表端庄、大方,讲课从容、镇定、有激情。作为教学名师,我们将他们的教学特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对待教学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
主讲教师们经过精心的备课,认真消化课程内容,通过富有激情的讲课,将学生吸引住。主讲教师多为该专业领域的科研专家,他们在讲课时注意把自己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里,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们善于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综合运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思想。
2.知识广博、专业精深,注重基础
无论医学、理工还是人文学科,教师都有深刻的思想,有全面的、甚至跨学科的知识,他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关注基础知识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与前沿工作的关系。这样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比如1号课程教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开拓了视野,体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
3.注重方法与能力的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但他们并不是一直在讲授课程。教学教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讲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对学生灌输观点或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悟道”。
4.关注、尊重和理解学生
通过课堂录像观察,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并对学生给与表扬或鼓励,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的讲授内容,师生交流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5.合理地应用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技术的先进不能代表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教学思想,实验演示,现场学习等是技术无法代替的。教师们应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堂教学,适当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拍摄技术及要点
教育部在2010年制定了《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技术标准》,目前各个高校都按照这个标准拍摄课堂教学录像,有很多学校按照技术标准建立了全自动课堂录播教室拍摄课堂录像,拍摄制作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流程化。为保证录像的教学质量,在准备和拍摄时,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录像拍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教师服装颜色应着暖色调,与黑板和白墙有区别;服装款式宜正装,最好有口袋,方便放置无线话筒;服装花色上不宜选择格子和条纹的图案,以免在镜头中产生眼花的错觉;
2.教师要尽量将学生安排在满足摄像机最佳拍摄的位置;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安排在教室中间,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教师要维持好上课纪律;
3.讲课的课件要在上课前提前拷贝到教室电脑中,并播放调试好,防止教学过程中因课件播放的问题而中止课程的拍摄;课件的背景与文字要有明显的色差;非音乐类课程要慎重使用音乐和课件切换特技;
4.一节课50分钟,包括导语、正式内容和结束语,要连贯完成,不能讲与课程主题无关的内容,不能做小动作,影响拍摄画面的效果。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教育部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制定了教学与技术规范,与其对比,我们现有的教学课堂录像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录像是在互联网上共享的,有些主讲教师讲课中带有地方口音,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传播的效果,建议教师在拍摄前至少将主要的名词术语的普通话练习标准;
2.所有课程均为随堂拍摄,均是在学生原来上课的教室拍摄,没有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建议拍摄部门要为教师选定光线好、环境整洁的教室;
3.教师虽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但面对摄像机镜头,仍然有点紧张不够自如,有时仍然会出现一句话重复几遍在说的状况,建议拍摄前与教师多交流,让他们把摄像机视作学生在听课;
4.使用双机位拍摄-后期剪辑模式制作课堂教学录像,不能完全生动展现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互动环节,1个游动机位很难立刻追赶上学生回答问题,在做实例展示时,很难多角度反映教学内容,建议参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技术规范,将拍摄机位增加到4个,并根据教学内容先期进行脚本设计,将拍摄镜头设计好,使用导播台,导播工作站、专业录音话筒等设备现场实录。
5.目前使用的2010年版的《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规范》压缩视频文件,图像较小,视频不清晰,特别是动态的镜头都是模糊的,建议参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技术规范压制视频文件。
六、小结
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开始,为更快地适应新的课程建设发展需求,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现有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找出问题与不足,对拍摄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高[2011]8号文件,“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2]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280(5):23-27.
[3]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7):19-21.
关键词:移动学习;思想政治;手机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07-03
一、引言
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网络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真实性、交互性、个性化、情境智能等特点。手机媒体为思政课提供了崭新平台,为“教师―手机―学生”新的师生交往关系提供了隐性教育的最新载体,可以优化师生之间信息、思想的交流沟通,是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手机媒体的现有研究不多,特别是与移动学习结合的研究较少,造成了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手机媒体的五力分析模型,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手机媒体移动学习的创新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北京高校调研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意使教师学生实现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实效。
二、基于手机媒体移动学习的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工具,涉及五种作用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随着对五力模型认识的不断发展,五力模型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在五力模型基础上,结合以手机媒体为介质的移动学习情况,对模型进行了演绎(见图1)。
思政课课外学习现状是思政课进行手机移动学习方式创新的背景和基础,相当于五力模型中对竞争现状的评价。了解课外学习现状有助于加深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认识,从而在课外学习应用的开发推广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本文从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时间构成和课外学习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移动学习整体水平相当于卖方能力的反映,思政课引入手机移动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与移动学习现有的发展程度关联密切。一方面,思政课开展的移动学习需要依赖于移动学习整体平台在硬件、应用等各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手机移动学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为思政课移动学习的设计、开发提供了良好借鉴和指导方向。本文从大学生移动设备持有情况和学习应用使用状况两方面的调查中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手机移动学习作为传统学习方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学习起到替代作用,考察替代作用也是衡量手机移动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对比,可以衡量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相对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整体水平。现有对移动学习和传统学习的理论分析集中于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便捷性、交互性等方面的对比,本文在学习意愿、趣味性、互动性、学习效率调查对比基础上,对移动学习在学习效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学习者需求程度其实质是买方能力的反映。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其对教学方法和形式的主观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本文在整体需求态度调查的基础上,从资源类型倾向和应用形式倾向两方面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具体分析。
三、基于五力模型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六所高校的1000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
1.思政课课外学习现状
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时间构成的调查显示,课堂学习占68.3%,远超课外学习时间。课外学习中考前复习占比72.5%,居于主要部分,造成平时学习的比例较低。平时学习主要由时事新闻、师生互动、同学交流、复习课本和音视频学习构成,时事新闻占比较大为41.7%,其他各项比例均较小,同学交流比例最小仅为7.2%。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大学生思政课课外学习缺乏,学习方式具有局限性。
影响课外学习因素的调查表明,有67.9%的同学反映缺乏学习时间。由于平时课外学习时间有限,基本上被专业课程和其他基础课程占据,进行思政课课外学习的机会较少。由此可见思政课教育真正走出课堂,需要借助移动学习移动性、碎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利用起日常的零碎时间,实现课程和学生双赢的局面。还有54.5%的同学反映学习资源较难获取或利用也是影响思政课课外学习重要原因。这与目前思政课在教学材料方面的局限性有关。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材料,但只有学习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资源缺乏,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教师虽然扩展了大量内容,但由于缺乏便利的传递途径,学生在实际利用过程中比较困难。手机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借助手机媒体和相关的应用程序,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方便的传递途径和媒介,减少课外资源获取的困难,对提高学生兴趣和效率有积极作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
2.移动学习整体情况
对大学生移动设备持有情况的调查表明,手机持有率最高,接近调查总数的100%。普通笔记本的持有量也比较大,不过在便携、移动性方面不具备优势。而综合两者特点的超极本和平板电脑的持有率却不到三成。这说明手机居于当今移动媒体的主流地位,是移动学习开发的首要选择。
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具体方式的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和英语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其中手机阅读占整体42%,英语学习由单词和听力两项组成,共占36%。浏览学习资料占比也较大,为17%。手机阅读是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代表形式,具有休闲特点。浏览学习资料和英语学习反映出大学生关注复习和考试,相比之下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成分则较少。说明大学生在课外移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传统方式对比
对手机移动学习方式和传统学习方式在学习意愿、趣味性、互动性和学习效率四个方面的对比调查中,根据调查对象按10分制的量化评分结果。在学习意愿、趣味性和互动性方面,手机移动学习得分较高,均在6分以上,并且与传统方式相比有较大领先,一般高出1.5分到2分。说明移动学习具有较强优势,也符合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需求。但是在学习效率方面移动学习得分较传统学习略低。进一步调查反映,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机移动学习较传统学习具有更多的潜在诱惑冲击。由于大学生将手机功能向娱乐休闲倾斜,使手机主要发挥了娱乐功能的作用,休闲娱乐类的手机应用非常广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转移,造成大学生使用手机时更倾向于较多使用娱乐休闲应用而移动学习较少的情况,因此对实际学习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4.学习者需求程度
思政课手机应用需求态度的调查中,有63%的大学生对手机移动学习持积极态度,其别期待的比例接近整体的25%,说明大学生对移动学习方式具有积极需求。不过调查中持中间态度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为32%。这些同学主要是由于对移动学习的实际效果持观望态度,有待于通过高质量应用程序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为具体的需求调查显示,在资源类型倾向方面,图片类学习资源最受欢迎,占整体近40%,其次是音频比例为24%。相对来看,视频资源的需求比例仅为19%。调查了解到,一方面视频文件体积较大是阻碍移动学习的客观弊端。另一方面,视频课程时间普遍较长且不易保存进度,不适应移动学习碎片化特点。这说明移动学习的视频资源应当向时间短、片段化、内容集中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视频学习的优势。
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检验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移动学习实效,也有利于教师把握和评估学生学习状况。不同的形式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教学检验形式,包括答题、提问、评分等;另一类则是基于游戏思想的创新设计,主要有闯关、互动、游戏等不同形式。表1中不同设计形式的倾向度调查结果显示,闯关、互动、游戏形式居于前列,倾向度均超过60%,而答题、提问、评分形式的倾向度则较低,有的还不到30%。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视听语言和主体参与互动具有强烈需求,思维模式从文字化的线性向游戏化转变。移动学习应用的检验环节可以引入严肃游戏思想的新型认知方式进行创新设计。
四、思政课移动学习建议
1.高校应主导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开发
学习应用程序是移动学习的基础,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开发相关学习应用是推广移动学习方式的首要工作。然而由于目前学习应用使用群体有限,利润空间不大,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市场调节存在很大局限,造成学习应用数量缺乏、质量低下,不易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在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开发方面,高校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思政课学习应用开发的积极推动者。高校在主导应用开发过程中,应当针对本校教学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实际教学的需求和特色,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
2.注重学习应用程序的组织实现形式
组织形式是用户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合理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容功能的有效呈现,促进信息的广泛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组织形式具有更高要求,在思政学习应用的设计上应当针对目标内容、功能和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同时思政课手机应用还应当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组织特点,弱化教育的目的性、直接性,从学生需求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内容功能的有机统一。此外,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学习应用使用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应当根据手机媒体特点,不断创新适宜的组织呈现形式,从而增强用户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3.开发移动学习严肃游戏
严肃游戏是指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游戏,正逐步广泛用于教育、科研、培训领域。严肃游戏以其全新的互动性、叙事性等特征构建出的新型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和运用。思政课可以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开发一系列有关知识拓展及运用的模拟、社交、角色扮演类游戏,实现课程内容与游戏形式的高度融合,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体会。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游戏娱乐方面积极良性发展。
4.组建移动学习知识库
只有丰富多样、实时更新的内容资源才能持续促进和满足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知识库作为学习材料的有效来源是思政课推广移动学习的基础。根据调查,大学生在课外学习材料上普遍倾向于多媒体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手机媒体,通过移动学习应用的有效途径,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课外延伸。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上传和推荐优秀资源,进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充分发挥知识库协作共享的优势。
5.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与一般课外学习忽视教师作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成为积极角色,融入学生日常的课外学习中,不断引导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应当为此建设完善畅通的师生交流渠道。手机媒体中的各种非正式互动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可以为师生双方提供深入了解的间接视角,对克服部分学生的胆怯、隔阂心理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加强对学生课外生活的针对性指导,进一步实现隐性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在思政课移动学习应用的开发中可以合理借鉴和吸收。
参考文献:
[1]冯宜.3G时代手机阅读与移动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35-37,44.
[2]龙坚毅,陈泗林.手机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22-25.
[3]刘清堂,向丹丹.面向3G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72-75.
[4]史瑞琼.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手机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82-84.
[5]于云荣.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41-42.
[关键词]地方高校 课外科技活动 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53-0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在校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之外开展的相关学习研讨、创新实践的活动。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技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堂之外的业余时间开展的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范畴内的课外活动,包括各类专业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大学生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的学习研究,将理论知识不断运用于实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促进现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在校大学生可以在一种仿真或者完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样引导大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
(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通过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满足感可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能提升自信心。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交叉、融合、综合性的特点,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协作,共同完成和解决问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及团队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要与学校、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群或机构打交道,这可以培养其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参加活动,常常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在校大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调查研究或社会实践来开阔知识视野,能对自己已具备的知识查漏补缺。
(四)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把一部分学生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吸引出来,引导这些大学生走进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或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感兴趣的课外科技活动去思考、学习、创新。
二、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
(一)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丰富大学生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形式,对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各种学科竞赛为载体,成立各类大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已成为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常见形式。设立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集中经费支持那些创新团队组建合理、研究项目难度适中、研究计划安排可行、指导教师配备到位的创新项目,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效果。
(二)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培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
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丰富大学生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形式,对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各种学科竞赛为载体,成立大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成为一些地方院校的常见做法。
(三)指导大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展科技立项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要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强指导。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集中经费支持那些团队结构合理、项目难度适当、研究计划可行、指导教师到位的研究项目,这样往往既能解决学生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效果。
(四)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参与教师项目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和课题相关的文献收集、调研、基础数据收集等基础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模式适应了地方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因此,地方高校可要求教师在申报校级项目时必须要吸收学生参与,鼓励教师和学生组建 “科研主持人―主研人员―在校学生”的科学研究团队,为教师提供助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引导学生熟悉了解学科前沿
学术讲座是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形式,现已逐渐成为大学现有教学的延伸和推动校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本科办学时间较短、地处中小城市、学术氛围较差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对学术前沿的了解客观环境较差。地方院校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邀请校外学者或者安排校内学者通过学术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创造了解学术前沿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的发展。这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术素养,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地方本科院校有效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相关机构,加强活动组织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储备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本科院校应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应积极组织和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中心,通过健全相关机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加大相关经费投入,为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地方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方面的设施和条件与其他理工科大学生相比较差,应在活动经费特别是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应充分利用各院(系)的实验室设备、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为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活动有效开展
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相关可行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保障该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有些地方高校建立了大学生课外拓展学分制度,鼓励经管类大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四)大力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和其他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应选拔和培养一批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科学研究及应用能力,能力素质和责任心兼顾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另外,还要对指导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有效的激励,以保障指导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
可对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予以政策激励;对于优秀的活动指导教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专门的岗位,为指导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地方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健全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有效发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以提高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成党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7):108-110.
[2] 风起龙.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9(3):96-99.
[论文摘 要]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目前,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性特点以及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求存在矛盾,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从案例教学、主题辩论教学、模拟教学、角色分配教学等方面入手。而要保证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处理好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合理评价、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
《经济法》课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经济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对于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经济法》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与经济法课程性质的矛盾
(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
独立学院普遍都是“三本招生学校”,其招生对象的“三本性”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现象特别严重。从客观上看,一些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总体表现比较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从主观上看,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没有涉猎课外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正因为一方面学习基础不扎实,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自习,迟到、旷课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
由于三本的学费较高,这就使得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生活优裕。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而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可能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所不同,同时在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意识较差。
(三)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
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接受特长教育的机会,思维敏捷活跃,具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富有灵感和较强的主观创新意识[1]。
上述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与《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经济法》课程性质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而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缺少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作一定的阐述。由于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轻视比较常见,导致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教条、机械、需要死记硬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掌握,更不用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二、独立学院教学要求与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
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独立学院教学的特色,而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改革存在着一定难度。
尽管《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各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几乎都有开设,但真正开展《经济法》实践教学的学校寥寥无几。在独立学院理论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味移植母体高校教学方法的做法。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本科生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讲授内容,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讲授为主,对应用教学关注太少,缺乏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关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过分注重继承、重复前人经验,其独立性被严重削弱,这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经济法的许多法学理论、法律条文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条文的解释层面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践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于与主动掌握[2]。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3]。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承担着管理者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素质培养的任务,因而课程涵盖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有关,以及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4]。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 ,又能与其他经济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要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5]。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
《经济法》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但如何组织好、运用好案例教学值得思考。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①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是与经管类学生所学专业如会计、旅游、金融等相关联的案例,例如案例中的当事人是会计、导游或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增强案例的吸引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②在案例的表现形式上,尽量图文并茂,如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选择典型案例,集中给学生放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融入到案例的发展情节中去,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目前电视、网络上有关法律问题方面的录像资料很多,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③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是对实际情况、法律现象的客观描述,其基本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而且因当事人可能不经意的违法行为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后果严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④案例应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其中应含有人们易混淆的观点,如法律与道德、情理等的混淆,也可能是对不同概念、不同法律主体、不同法律行为等的混淆,这些问题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提出,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决,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来发现问题。
(二)主题辩论教学
经济法律规范具有适用背景的复杂性,即由于社会经济现象千差万别、纷繁复杂而使“准绳”的采用极为难以把握,很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对经济法的理解和适用具有极大的可辩性。法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就是在学术争鸣的历史征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辩论式教学理应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有争议性的问题,由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一组,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课堂上由组长发言,阐述己方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再由教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见加以点评,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最后每一小组写出书面的辩论报告。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具有实用性,效果很好。主题辩论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话题不能太难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去体验、练习各种技能,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也能够将各种知识及时结合《经济法》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很适合搞模拟教学[6]。例如笔者在给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曾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而如何设立公司,设立公司需要什么条件、准备哪些资料,这将会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可为学生的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四)角色分配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似游戏般的体验,促进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法律知识,可以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则是以客观的局外人的立场出现的,主要的作用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场景、提供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等,可见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笔者以《合同法》为例介绍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其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订立合同。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的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情节有:设计若干名学生代表分别代表买卖双方,对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进行洽谈。学生洽谈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要约和承诺,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就洽谈过程所体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教师主要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角色扮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可选择学习能力强和探知力强的学生来担当主角,但对其他未直接参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兼顾,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五、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计划一般在四十课时,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
(二)注意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它既弥补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缺陷,又自成一体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体系。体验式教学法应该得到提倡,但是不能忽略了课堂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体验教学活动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颠倒主次。
(三)需要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性的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需要教师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要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
(四)考核学生的方法可以多样化
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合理评价。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为《经济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而教师则从“主角”变为“配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目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柳杨.对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2):120—122.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131—133.
[3]张渭绒.体验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j].新西部,2009(08):195.
[4]李瑾.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环节问题探析[j]. 商业经济,2009(6):107—109.
[论文摘 要]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目前,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性特点以及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求存在矛盾,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从案例教学、主题辩论教学、模拟教学、角色分配教学等方面入手。而要保证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处理好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合理评价、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
《经济法》课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经济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对于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经济法》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与经济法课程性质的矛盾
(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
独立学院普遍都是“三本招生学校”,其招生对象的“三本性”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现象特别严重。从客观上看,一些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总体表现比较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从主观上看,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没有涉猎课外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正因为一方面学习基础不扎实,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自习,迟到、旷课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
由于三本的学费较高,这就使得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生活优裕。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而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可能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所不同,同时在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意识较差。
(三)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
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接受特长教育的机会,思维敏捷活跃,具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富有灵感和较强的主观创新意识[1]。
上述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与《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经济法》课程性质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而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缺少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作一定的阐述。由于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轻视比较常见,导致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教条、机械、需要死记硬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掌握,更不用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二、独立学院教学要求与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
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独立学院教学的特色,而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改革存在着一定难度。
尽管《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各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几乎都有开设,但真正开展《经济法》实践教学的学校寥寥无几。在独立学院理论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味移植母体高校教学方法的做法。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本科生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讲授内容,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讲授为主,对应用教学关注太少,缺乏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关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过分注重继承、重复前人经验,其独立性被严重削弱,这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经济法的许多法学理论、法律条文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条文的解释层面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践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于与主动掌握[2]。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3]。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承担着管理者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素质培养的任务,因而课程涵盖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有关,以及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4]。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 ,又能与其他经济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要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5]。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
《经济法》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但如何组织好、运用好案例教学值得思考。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①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是与经管类学生所学专业如会计、旅游、金融等相关联的案例,例如案例中的当事人是会计、导游或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增强案例的吸引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②在案例的表现形式上,尽量图文并茂,如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选择典型案例,集中给学生放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融入到案例的发展情节中去,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目前电视、网络上有关法律问题方面的录像资料很多,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③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是对实际情况、法律现象的客观描述,其基本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而且因当事人可能不经意的违法行为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后果严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④案例应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其中应含有人们易混淆的观点,如法律与道德、情理等的混淆,也可能是对不同概念、不同法律主体、不同法律行为等的混淆,这些问题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提出,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决,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来发现问题。
(二)主题辩论教学
经济法律规范具有适用背景的复杂性,即由于社会经济现象千差万别、纷繁复杂而使“准绳”的采用极为难以把握,很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对经济法的理解和适用具有极大的可辩性。法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就是在学术争鸣的历史征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辩论式教学理应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有争议性的问题,由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一组,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课堂上由组长发言,阐述己方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再由教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见加以点评,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最后每一小组写出书面的辩论报告。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具有实用性,效果很好。主题辩论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话题不能太难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去体验、练习各种技能,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也能够将各种知识及时整理。结合《经济法》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很适合搞模拟教学[6]。例如笔者在给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曾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而如何设立公司,设立公司需要什么条件、准备哪些资料,这将会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可为学生的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四)角色分配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似游戏般的体验,促进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法律知识,可以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则是以客观的局外人的立场出现的,主要的作用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场景、提供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等,可见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笔者以《合同法》为例介绍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其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订立合同。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的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情节有:设计若干名学生代表分别代表买卖双方,对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进行洽谈。学生洽谈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要约和承诺,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就洽谈过程所体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教师主要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角色扮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可选择学习能力强和探知力强的学生来担当主角,但对其他未直接参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兼顾,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五、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计划一般在四十课时,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
(二)注意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它既弥补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缺陷,又自成一体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体系。体验式教学法应该得到提倡,但是不能忽略了课堂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体验教学活动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颠倒主次。
(三)需要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性的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需要教师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要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
(四)考核学生的方法可以多样化
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和合理评价。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为《经济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而教师则从“主角”变为“配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目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度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和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柳杨.对独立学院课程教学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2):120—122.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131—133.
[3]张渭绒.体验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J].新西部,2009(08):195.
[4]李瑾.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环节问题探析[J]. 商业经济,2009(6):107—109.
关键词:环境设计;快题设计;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中与装饰有关的各设计领域,专业方向包括室内、室外、园林、景观,同时与城市规划也有紧密的联系,涉及美术、建筑、雕塑、装饰文化、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各艺术院校艺术专业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开设的课程各有特色。其中,作为基础课部分的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大部分院校均有开设。对于专业设计课程部分,各校依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安排,如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快题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AutoCAD、3dsMAX等。从课程的性质区分,可以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设计课、专业绘图课。其中,建筑史、室内设计原理为理论课范畴;家具设计、展示设计为设计课范畴;建筑制图、AutoCAD、3dsMAX为绘图课范畴。快题设计既属于设计课范畴,又属于绘图课范畴。
一、快题设计课程的特点
快题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的必修课,同时又是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设计传达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题设计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时必须掌握的交流语言、设计语言。快题设计的对象可初步划分为室内、室外两大领域。室内快题设计的内容有家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等。室外快题设计的内容有景观小品快题设计、广场快题设计、居住区快题设计等。快题设计同时具有设计课与绘图课的属性,其活跃的思维模式、原创的灵感来源与快速的画面表达是其显著的特点。快题设计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场所、不同的空间功能进行表现,不仅是对空间外部形态的快速表现,还必须对空间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快题设计是根据空间场所的设计创作草图,结合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功能分析图、效果图等,综合表现设计意图。
二、快题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快题设计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快速表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设计主题内容表达不充分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细节,设计说明表达含糊不清,平、立、剖面缺失标高;不能在空间设计中合理应用人体工程学,工作台面设计得过高或过低,沙发尺寸设计得过大或过小,通道设计得过宽或过窄,使用功能受到很大影响。
2.画面表现能力不足
快题设计的一系列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均在画面上呈现,一些学生的快题作业表达能力较弱,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缺乏快速表现的灵动、自由,线条生硬,画面色彩混乱,对比色与互补色的应用欠缺。
3.忽略分析图在方案中的运用
一些学生忽视分析图的作用,认为分析图在快题设计的表达中可有可无。实际上,分析图可以帮助阐述设计主题,理顺设计思路,为分析提供依据。
三、快题设计课程要求
快题设计体现出设计者设计灵感的快速表达、设计画面的自由组织,其教学模式应机动灵活,但也需要具体的要求。1.确定主题快题设计的主题内容应依据功能空间的不同进行选择,大致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两个方面。内环境包括家具空间快题设计、办公空间快题设计、商业空间快题设计、娱乐空间快题设计、餐饮空间快题设计、展示空间快题设计等;外环境包括建筑外观快题设计、景观小品快题设计、景观街区快题设计等。2.确定画面尺寸快题设计画面尺寸的选择范围较大,没有固定的尺寸设定要求,但在日常进行的设计练习中,根据设计主题的不同、设计内容的复杂程度、方案表达的难易程度,有几种尺寸可供选择:0号图纸,尺寸规格为841mm×1189mm;1号图纸,尺寸规格为594mm×841mm;2号图纸,尺寸规格为420mm×594mm;3号图纸,尺寸规格为297mm×420mm;4号图纸,尺寸规格为210mm×297mm。3.确定使用工具快题设计的使用工具较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绘图用笔有绘图铅笔、自动铅笔、针管笔、签字笔、彩色水笔、马克笔、荧光笔、毛笔、喷笔、排笔、水彩画笔、鸭嘴笔、蘸水笔、铁笔等;绘图仪器有直尺、丁字尺、曲线尺、卷尺、放大尺、比例尺、三角板、万能绘图仪、大圆规等;调色用具有调色盘、碟、笔洗等;颜料有水彩颜料、广告颜料、中国画颜料、荧光颜料、彩色墨水等;选用纸张有绘图纸、水彩纸、水粉画纸、卡纸、铜版纸和硫酸纸等。4.确定设计完成时间一般来说,快题设计的时间分配为:方案设计约占总时间的1/3,绘图与表达约占总时间的1/2,余下的时间用来调整和完善方案。时间的设定一般分为3种:第一种,3小时的快题设计。由于时间有限,任务书一般不会要求大量绘图,注重设计分析。第二种,6小时的快题设计。设计表达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除了基本的平、立、剖面图外,效果图与分析图的绘制需要一定的质量。第三种,8小时的快题设计。时间比较充裕,除了需要完成设计任务要求,还要注重设计过程中的分析与示意,以明晰的版式设计表达出完整的设计意图。
四、快题设计的规范特征
1.快题设计方案的整体性
从快题设计的过程来看,设计思路灵活宽泛,画面的组织相对自由,能够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个性化风格。但从快题的规范性来说,也需要强调快题设计的整体性。设计目标明确后,组织空间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完整的设计方案是由合理的空间要素组成的,空间内尺度的把握,比例的控制,材料、色彩、灯光融入空间的表现力,生态化理念在设计中的展现,智能化设计在方案中的应用,各环节都在其中构成了快题设计的整体性。
2.快题设计方案的多元性
设计师应该从文化、地域、历史、风情等多个角度进行快题设计分析,并尝试把这种多元性融入设计。快题设计选择的题目可以是功能、形式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文化会衍生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样式,或热情奔放,或朴素内敛,或古朴典雅,或奢华时尚,这些元素影响着快题设计方案的细节,同时又是快题设计不可或缺的部分。
3.快题设计方案的人文性
快题设计从完成的画面来看,主要传达的是空间内的综合环境设计,其服务对象为使用者,包括空间高差的变化、陈设物品的布置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精神需求与功能需要体现人文性。如,在家居快题设计中,要了解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结合使用者的审美情趣,有效组织空间内的形体、材质、色彩等元素,运用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设计手法,完成空间形式的设计。结合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运用科技与工艺的手法,融入智能化设计体验,完善空间内设施的合理性,使设计价值还原为使用者的观感体验。
五、快题设计的教学方法
1.引用经典设计案例的理论教学
快题设计课的教学要求是完成从设计构思到纸面绘图的完整过程,绘图前需要有设计思路作为引导。如何形成清晰的设计思路?这就需要大量的理论课程作为基础。研究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了解设计从形成到实现的步骤,把握各种风格与流派,观摩优秀建筑师、设计师的作品手稿,这些都有助于获取设计灵感。就内环境设计来说,绘制办公空间快题设计,首先需要了解办公空间的文化、办公模式的演变过程、办公环境的功能分区、办公设施的具体应用。绘制餐饮空间快题设计需要对饮食文化有所研究,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灯光的强弱表现在不同的饮食氛围中会有很大的差异。展示空间快题设计需要合理分析人流路线与容积率,在观与展之间把握好合理的尺度,既能创造优越的视觉环境,又能组织有序的观展活动。
2.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快题设计的特点在于自由、灵活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所以,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应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与对话式教育方法。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不仅体现在专业的技术层面,教育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更应该在初始阶段就提倡创新精神。新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授课过程中设置章节知识节点,融入思考与问答环节,把思考与问答作为每一章节知识点的回顾,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印象,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实际案例的现场讲解
快题设计的课程开设通常在基础课以后,即学生在学习快题设计之前已经过了素描、色彩、立体构成等基础课的练习。快题设计的题目通常与实际案例相关,在这一阶段需要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环境设计案例在设计环节后的现场施工部分存在许多课堂无法分析的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在实践项目中分享现场施工环节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现场为学生讲授施工技艺,对实践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快题设计方案。
4.调研与汇报的总结分析
环境设计是强调视觉与感受的学科,其中的讯息大多来自于视觉经验,所以,调研是完成快题设计的重要渠道。设计师在接受快题设计任务书后,要了解空间的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获得大量的视觉经验。在设计的初始阶段,灵感大多来自视觉经验。方案汇报可以总结、强化设计思维与设计过程。优秀的设计师不但需要灵活的头脑、熟练的绘图技巧,同样需要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汇报的过程是把设计各个环节通过语言的方式传达出来,这一快题设计的后续部分与前面的过程组成了课堂教学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舒湘鄂,吴继新.快题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2]孙科峰,高艳.环境艺术设计快题与表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经济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实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引言
经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金融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金融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金融学人才必不可少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
传统的经济金融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逢勃发展,而与经济金融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
如何构建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金融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
1.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金融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已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寻找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2.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
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是指在事先设定控制实验条件的范围,由学生去进行自主实验进行验证,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规律,并加以应用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类经济实验课程往往在学生学习了经济理论原理之后,通过老师事先设计实验项目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给予的条件展开实验,最终找出答案,来证实经济理论的真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在组织教学时一般采用“设定――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现在开设的《计量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就是验证性实验的范畴。当然这种实验也可以在事先建立操作软件平台基础上进行,如我们开发的生产交易软件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赋予实验控制条件,学生就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实验任务。由于验证性实验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实验过程比较复杂,经历的实验环节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因此这类实验不能象解释性实验那样随堂同步进行,而应当单独开设实验课程,集中一定的时间去开展实验。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利益;法哲学;抽象力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25-02
利益问题是当前经济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时代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研究。任何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以某种方法论为前提,不同的方法论将导致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结果,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指导利益问题的研究是理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前提。
一、利益的出场路径
理论界历来对“利益”多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从经济的角度、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去使用这个概念。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熟知非真知,恰恰是对这个人们看起来都十分熟悉,从而运思不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反思。现实说明,这一反思正是通向正确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桥梁,只有从马克思经济学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把握利益概念。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利益是出现频率较多的概念。但由于马克思并未在自己的经济学体系中明确界定这一概念,因此“利益”历来未受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者的重视。其实,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对利益的正确理解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真正出发点。起初,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他早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法和法哲学上。众所周知,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与物(占有物)和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从法哲学的视野开始探索人的问题。早在1837年11月给父亲的信中,马克思已提到自己正编纂一个涉及一切法的领域的法哲学体系:“我在前面叙述了若干形而上学的原理作为导言,并且把这部倒霉的作品写到了公法部分,约有三百印张。”正是通过对法哲学尤其是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注意力转向市民社会,并得出结论:“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当然,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观念分析的层面上,还必须考察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事实上,马克思自己已对我们做了如下的提示:“我作为莱因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因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讨论。”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当马克思回顾自己在《莱因报》工作期间对有关物质利益的争议感到困惑时,这样写道:“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这段重要的论述表明,正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告诉我们:要解开利益之谜,就要对市民生活进行解剖,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当诉诸政治经济学。可见,利益只有与政治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才可以真正揭示其内涵。
二、利益的研究方法
首先,马克思坚持理论研究的真正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他指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他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这种关系本身也是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间结成的关系,并且这些“现实中的个人”在这种关系中进行自主选择活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目标。依据这一原则,以现实的、处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的个人作为观察和研究现阶段利益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题中之义了。
其次,马克思认为,理论研究特别是经济学的研究,“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两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这种“抽象力”是辩证的。他在谈到商品之间互为价值的镜子时写道:“在某种意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它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以他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抽象力”的运用是达到把握研究对象内在结构及其活动规律的前提。当前利益主体纷繁各异,利益分配错综复杂。但是,这种表象又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的,包含着一定的逻辑。现实生活的逻辑,必须用“抽象力”来加以把握。我们完全可以借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利益关系的具体剖析方法和他对未来社会利益关系考察的视角,运用“抽象力”对我国当前利益关系进行逻辑分析,从而为现实生活展开思路。
《经济法》课程是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经济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对于实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经济法》教学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与经济法课程性质的矛盾
(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
独立学院普遍都是三本招生学校,其招生对象的三本性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现象特别严重。从客观上看,一些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总体表现比较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从主观上看,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整体上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没有涉猎课外知识的积极性。
此外,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差。正因为一方面学习基础不扎实,另一方面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自习,迟到、旷课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
由于三本的学费较高,这就使得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生活优裕。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而承受压力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可能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所不同,同时在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意识较差。
(三)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
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交往能力上优势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有过接受特长教育的机会,思维敏捷活跃,具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富有灵感和较强的主观创新意识[1]。
上述提到的独立学院教学对象的独特性与《经济法》的课程性质产生了较大的矛盾。《经济法》课程性质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而经管类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缺少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法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作一定的阐述。由于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轻视比较常见,导致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教条、机械、需要死记硬背,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不易理解,难以掌握,更不用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法律问题。
二、独立学院教学要求与经济法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矛盾
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独立学院教学的特色,而大多数独立学院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改革存在着一定难度。
尽管《经济法》这门课程在各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专业几乎都有开设,但真正开展《经济法》实践教学的学校寥寥无几。在独立学院理论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味移植母体高校教学方法的做法。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在本科生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讲授内容,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讲授为主,对应用教学关注太少,缺乏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关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得不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过分注重继承、重复前人经验,其独立性被严重削弱,这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经济法的许多法学理论、法律条文都是从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进而又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因此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条文的解释层面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实践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于与主动掌握[2]。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3]。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承担着管理者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素质培养的任务,因而课程涵盖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有关,以及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4]。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 ,又能与其他经济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就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要使《经济法》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实践能力,尤其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5]。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
《经济法》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则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但如何组织好、运用好案例教学值得思考。以下是笔者多年从事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的体会。①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是与经管类学生所学专业如会计、旅游、金融等相关联的案例,例如案例中的当事人是会计、导游或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增强案例的吸引力,也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②在案例的表现形式上,尽量图文并茂,如采用录像教学,教师选择典型案例,集中给学生放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融入到案例的发展情节中去,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目前电视、网络上有关法律问题方面的录像资料很多,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③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是对实际情况、法律现象的客观描述,其基本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而且因当事人可能不经意的违法行为给自己或他人造成的后果严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④案例应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其中应含有人们易混淆的观点,如法律与道德、情理等的混淆,也可能是对不同概念、不同法律主体、不同法律行为等的混淆,这些问题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提出,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决,也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通过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来发现问题。
(二)主题辩论教学
经济法律规范具有适用背景的复杂性,即由于社会经济现象千差万别、纷繁复杂而使准绳的采用极为难以把握,很容易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对经济法的理解和适用具有极大的可辩性。法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就是在学术争鸣的历史征程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辩论式教学理应在经济法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有争议性的问题,由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一组,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课堂上由组长发言,阐述己方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再由教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见加以点评,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最后每一小组写出书面的辩论报告。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具有实用性,效果很好。主题辩论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话题不能太难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一个逼真而没有实际风险的环境中去体验、练习各种技能,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也能够将各种知识及时整理。结合《经济法》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有些章节的部门法学习中,很适合搞模拟教学[6]。例如笔者在给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讲解《公司法》这一章时,曾组织学生模拟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而如何设立公司,设立公司需要什么条件、准备哪些资料,这将会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又可为学生的日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四)角色分配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类似游戏般的体验,促进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法律知识,可以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最好方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则是以客观的局外人的立场出现的,主要的作用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场景、提供背景资料、点评总结等,可见在角色扮演法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笔者以《合同法》为例介绍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其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订立合同。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合同订立的两个重要的阶段:要约与承诺的法律效力。情节有:设计若干名学生代表分别代表买卖双方,对教师所给素材中的合同主要内容进行洽谈。学生洽谈的内容一定要体现要约和承诺,然后请其他的同学就洽谈过程所体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教师主要对学生分析和点评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总结。角色扮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主角是学生,可选择学习能力强和探知力强的学生来担当主角,但对其他未直接参与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兼顾,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五、体验式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目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计划一般在四十课时,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
(二)注意传统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学习,它既弥补了传统知识体系的缺陷,又自成一体形成新的知识、技能体系。体验式教学法应该得到提倡,但是不能忽略了课堂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体验教学活动更不能代替课堂教学,颠倒主次。
(三)需要加强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
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性的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需要教师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要具有丰富的临场指导经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等。
(四)考核学生的方法可以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