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颈椎病的防治范文

颈椎病的防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颈椎病的防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颈椎病的防治

第1篇

【关键词】 青年;颈椎病;诊断;防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74-01

颈椎病是由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追关节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颈部软组织与颈椎平衡失调,对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产生刺激和压迫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颈椎病的以中老年人为多。在当前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走向年轻化。该病病程较长,治疗后容易复发。病的症状表现不一样,有的颈部变硬、颈后、颈背及上肢酸痛有的手指尖麻木不适。有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我们基层医院检查颈椎病主要依靠X线拍片来检查诊断。下面将我们诊治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4例。发病年龄均在25岁-32岁之间。其中:25岁的有3例、26岁的有2例、27岁的有4例、28岁的有6例、29岁的有5例、30岁的有7例、31岁的有4例、32岁的有8例。

2 临床表现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中,有22例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活动不灵活,肩背部酸痛;有17例临床表现为:颈部有硬感、活动受限、头晕头痛、上肢及躯干无力、手指尖麻木等。

3 X线检查

本组39例青年颈椎病患者颈椎拍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变直、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侧位片上显示颈椎体前缘略呈唇样改变,个别的有项韧带钙化。

4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患颈椎病的多为中老年人,青年人少见。但目前发现青年人患颈椎病的也不少,有逐渐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我们就诊治了39例青年颈椎病。颈椎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即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以神经根型为常见,但各型之间常合并发生。根据影像学表现,发现老年人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病变,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等,多为软骨性改变,而青年人颈椎病多以非软骨性改变,如生理曲度改变等。青年颈椎病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由发育因素导致的颈椎病:如椎管狭窄、颈椎小关节失稳。②由损伤因素引起的颈椎病:颈椎外伤史,长期低头姿势造成颈肌劳损,使韧带松弛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等,压迫刺激椎动脉、硬膜囊而产生一系列症状。③由年龄因素导致的颈椎病:中老年人颈椎病发病率最高,但目前来看,青年人的患颈椎病发病率也逐渐有上升趋势,我们必须要严加防治。④不良习惯导致的颈椎病:如整天打麻将、成天玩电脑、长时间开车、各类会计、统计、长期伏案工作者,均可导致颈椎病发生。⑤职业性因素导致的颈椎病:如长期处于低头,固定不动的位置工作,使颈椎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会发生痉挛性改变,导致生理曲度变直,长久以往,颈椎就发生代偿改变:如项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间盘弹性减退,甚至突出、椎间孔变扁、椎间隙变窄等,严重的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发生。

5 影像学特点

颈椎病的X线表现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棘突偏歪,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椎体及钩锥关节增生,椎间隙及椎间孔改变,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变扁,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及骨质增生,项韧带不同程度钙化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青年颈椎病患者的主要X线表现特征,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定期检查颈椎有无病变,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颈椎病对人们的担心和困扰的重要保证。X线检查颈椎病是首先方法之一,也是最普通最常规的检查方法,它对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钩突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形、生理曲度变直后突、椎体滑脱及项韧带钙化等均有定性的重要的诊断意义和价值。

6 防治措施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64-2

近年成年人身上常见的颈椎病在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明显低龄化趋势,其发病率成倍增加。据文献统计,青少年发病率达10%左右甚至更多,年龄多在12~16岁[1],其中,中小学生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笔者所见最低年龄为6岁。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2],是中老年的“专利”,儿童是否存在颈椎病一直有争议,但目前越来越多资料证明:儿童颈椎病确实存在,而且不在少数[3]。因此,不容忽视对儿童颈椎病的认识,并切实加于防治。

造成本病发生的原因与成人有明显差别,主要是随着学生学习紧张,过早长时间(笔者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均大于10小时)伏案读书、写字、绘画、弹琴、用电脑、看电视,加上坐姿、睡姿不正确,学校桌椅高度比例与儿童生长不相配等多种因素,导致颈部肌肉劳损、颈椎变形所致[4]。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颈肩部酸痛,伴有头晕头痛,甚至眩晕、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心悸、胸闷;记忆力下降、失眠耳聋、全身乏力,视力下降,反复落枕等,部分患儿可出现有类似多动症现象[1]。年龄较小者常由于症状不典型或自我表达不清,而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内耳眩晕症,副鼻窦炎,癫痫,外伤性头痛等。最长误诊时间达1年[4]。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后枕部风府、风池穴处有局限性压痛,偶及结节性物,但无局部红肿,神经系统无病理征。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正常。颈椎X线片检查多数无异常发现,部分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棘突迹线偏歪,椎体间轻度滑移伴间隙变窄,后突角加大,偶见椎间盘钙化。头颅CT无异常。脑电图检查部分有轻度的背影波异常。

发病机理主要归纳为:⑴长期颈部过曲或侧弯致颈椎曲度异常而产生颈肩痛;⑵颈部外伤引起为成人颈椎病的潜在成因;⑶少年椎体软组织疏松、柔软异常,椎间盘含水量高,颈椎周围炎症易波及颈椎及韧带,而引起颈椎曲度异常引起颈肩痛;⑷椎体发育畸形易产生颈肩痛[1]。

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当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符合时,颈椎病的诊断成立;有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应在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方可诊断为颈椎病;对无颈椎病临床表现或影像学上不明显时不要轻易诊断为颈椎病。作者认为[4]附合下列条件可做出诊断:⑴可有外伤及劳损史。⑵枕部顽固性疼痛、头晕和麻木等症状。⑶有椎动脉受压症状,如眩晕头痛、视力障碍、耳鸣、恶心、呕吐等发作性症状。⑷颈椎X线片侧位片偶见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棘突迹线偏歪,椎体间轻度滑移伴间隙变窄,后突角加大、环椎间隙后缘狭窄等。⑸排除其它疾病。

治疗和预防:目前主要采用按摩、针灸、红外线 照射等物理疗法。我院以理疗为主,方法:患儿采用俯卧位,头呈前屈,推拿点在枕外隆突、第二颈椎棘突及枕骨乳突等处。常及明显压痛点,在敏感点先行较为轻柔一指禅推法,每次约5分钟,推拿手法力求柔和、渗透,不致于造成患儿过度疼痛。手法:患儿平卧于床,去枕,双手固定头部,右手食指桡侧于第二颈椎右侧,患儿头略向右侧轻移,此时右手指向患儿鼻尖方向发力,一般可感觉轻微“喀嚓”声,左侧与右侧呈相反操作,术毕平卧3分钟,患儿不要随意转动头部,平卧时项下垫于薄枕,保持头部中立位。其间的操作手法一般由较丰富经验医生操作,切忌用力过猛,不必强调颈部弹响声,以免造成损伤和后果。经以上数次治疗,多在短时间康复,且长期随访预后良好,临床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不大。当然合理的护理与康复训炼不可缺少。需要指出:教育儿童保持良好坐、睡姿,加强户外活动,有利于消除发病因素,预防症状复发,指导患儿进行颈椎功能的训炼,有利于活动颈椎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缓解症状及预防本病发生有重要意义。有人[1]归纳了以下预防措施:⑴不能让孩子长时间伏案,及时纠正不良姿势;⑵孩子书包一般不超过3000~4000g,以多种姿势背书包,以减轻局部负荷;⑶要保持良好睡眠姿势,枕高

预后:对于成人颈椎病而言,一般预后并不乐观,需要长期的功能训炼和治疗。而患儿的预后良好,从而进一步表明为儿童颈椎病并非颈椎退变因素,属于颈部肌肉的痉挛疲劳所致,因此只要及时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患儿采用合适的坐、睡姿,配合必须的功能训炼和康复治疗,其预后良好[4]。

参考文献

[1] 刘希良,张建华,秦黎红.不同年龄阶段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0):53.

[2]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63-966.

第3篇

第一节 按摩百会穴:将食指(或中指)按在头顶正中的百会穴上,然后由轻到重地按揉此穴位,可连续按揉20~30下。此节操具有健脑宁神、益气固脱的功效。

第二节 对按头部:将双手的拇指分别放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上。将两手的其余四指微微分开,对称地放在头部的两侧,然后双手同时用力按揉,可连续按揉20~30下。此节操具有清脑明目、振奋精神的功效。

第三节 按揉风池穴:将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在颈后两侧的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上,将其余手指叉开后自然地放在头的两侧,然后用双手的拇指由轻到重地按揉此穴位,可连续按揉20~30下。此节操具有疏风散寒、开窍镇痛的功效。

第四节 拿捏颈肌:用双手拿捏颈后的肌肉,可沿着风池穴向下一直拿捏到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应连续拿捏20~30下。此节操具有解痉止痛、调和气血的功效。

第五节 按揉翳风穴和缺盆穴:将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根手指并拢后放在右耳下的翳风穴(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上,然后沿胸锁乳突肌的方向向下按揉,一直按揉到右侧的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的凹陷处),可连续按揉10~20下。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按揉左侧的翳风穴和缺盆穴。按揉时要注意动作不要过快和过重。此节操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功效。

第六节 按压肩井穴:用左手中指的指腹由轻到重地按压右侧的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可连续按压10~20下,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按压左侧的肩井穴。此节操具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功效。

第七节 摩擦大椎穴:将左手(或右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后放于背部的大椎穴上,然后反复、用力地摩擦大椎穴,可连续摩擦20~30下,直至大椎穴处有发热感为止。此节操具有疏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

第八节 对按内关穴和外关穴: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手的内关穴(手腕内侧横纹中点的上2寸处)上,将左手的中指放在右手的外关穴(腕背横纹中点的上2寸处)上,两指同时用力地按揉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按揉左手的内关穴和外关穴。此节操具有宁心通络、宽胸行气的功效。

第九节 掐揉合谷穴: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稍稍用力地掐揉右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可连续掐揉10~20下,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揉左手的合谷穴。此节操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的功效。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34-01

护士易患颈椎病,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本调查通过了解护士颈椎病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抽查住院部护士50名,在临床工作<3年的21人,3~5年的12人,工作≥7年的17人。对以上护士颈椎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

2 结果

住院部护士颈椎病发病率为60%,不同工龄护士其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士不同工龄颈椎病的发生率(n=50)

3 原因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尤其是护士易患。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肌肉持续性酸痛、眩晕、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恶心呕吐、顽固失眠、肩背酸痛,甚至出现下肢无力、踩棉花感等,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症状将加重。目前认为导致护士患颈椎病的主要因素归为三大类:即职业因素,组织管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3.1 职业因素重复或静态的不良姿势,如特护病人时的吸痰、量血压、电脑操作等低头工作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的处于牵拉状态,易造成颈部软组织疲劳、肌肉损伤,进而发展成颈椎失稳、小关节错位。这是颈椎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2 组织管理因素缺乏相关的培训(如 使用正确的工作姿势等)亦是导致颈椎病的一个原因。

3.3 社会心理因素护士工作单调、紧张、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等是护士颈椎病发病率较高的因素。

4 对策

4.1 坚持做颈椎保健操[1,5]①拿捏后颈法:仰卧或侧卧,一手掌托头后,另一手掌放在颈后部,用2,3,4指与掌部用力拿捏后颈肌肉,手指触及肿痛或隆突的钩椎关节时,可停在该处多拿捏几次,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次,达到左右转颈均感舒适为佳。②仰头摇正法: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左手托头后部,头向右转30°,右手掌托下颌部(右手各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右方推下颌部,使头作仰头并向右上方复正,每次2~3下。双手换位,如法做左侧,如有头颈单侧麻痛的,应先做健侧,后做患侧。③仰卧推肩法:仰卧位,双肩平放床上,屈肘,双手放胸前时靠床,头转右时,右肩用力向前推动(右肘不离床),头转左侧,如法推动左肩,左右各3~6次。除以上方法外,平时也可做一些颈部和双肩部活动,如颈部上下左右缓慢转动10~30次,双肩部向前或向后缓慢转动10~30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健美操、游泳等。这些方法对巩固治疗效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预防颈椎病有较好的作用;必要时可采用颈椎牵引、按摩、理疗[4]等;另外预防颈椎病特别重视枕头的选择,枕头应该以中间低,两端高之马蹄形为佳,根据肩宽选用枕头,枕高等于肩宽长度的1/3左右。睡眠最好以仰卧睡枕头中间,侧卧睡枕头两端。每次睡前都有将枕头调整好,睡时应将颈后凹陷部自然支托在枕头上,不要悬空[3]。

4.2 加强培训[2]护士发生颈椎病与缺少自我保健有关,因此初级预防中的主要措施应为护士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项目,如正确姿势使用各种设备及正确的工作姿势等。我们知道一个医院护患比少,意味着护士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护患比的多少是与管理决策部门的决策密切相关的。此外护士一天的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无足够的工间休息时间、工作进度安排过快及工作室布局不合理,如采血台过低、电脑位置放的不够舒适、设备配备不够等等,这些与颈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3 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各种社会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遇事冷静,不急躁,学会精神上自我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护士出现易引起整体心理压力的问题时,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较好,通过讨论找出应对措施,减轻群体压力,加强相互沟通。设立护士心灵加油站,让护士倾诉心中的不快和需求,给予精神支持,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可有计划邀请心理学专家针对女性群体和护士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学术讲座,提高护士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护士拥有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魏征.脊柱病因治疗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234-237.

[2] 谢红珍,藩绍山,王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937.

[3] 汤远兴,李世刚,等.颈椎病康复护理的作用观察.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83.

第5篇

【关键词】颈椎病发病率防止最佳时机

【中图分类号】R19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best time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Method:To mak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crowd of their age over the 20 years and sum up the regularity of symptom and physical sign and X-ray.Result:The percentage : 20~29 years old is 31%, 30~39 years old is 45%, 40~49 years old is 61%, 50~59 years old is 81%, 60~69 years old is 88.5%, over the age of 70 years is 82%, average : 64%. The majoy show at the age of 20~29 years is ache in the neck and straight neck. Over the age of 40 years , the majoy show is degenerate of cervical vertebra and variety symptoms.Conclusion:The best time of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before the age of 40 years .

【Key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 , percentage , prevent, treat, time

21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名列第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口患病率连年攀升,有效防止颈椎病刻不容缓,为此以我院体检中心受检者为统计样本,初探颈椎病发病规律及其防治的最佳时机。

1 资料及方法

抽取我院体检中心2007年7月~2009年7月受检者,按年龄分为六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每组200人,职业为公司职员、机关干部、运动员、售货员、环卫工人等。经问诊、触诊及拍摄颈部X光片后记录结果,凡有颈椎退变、造成压迫、引起症状的视为颈椎病。

2 结果

颈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肩酸痛,头晕呕吐,眼花耳鸣,手指麻木,经常落枕,猝然摔倒等。触诊可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横突或棘突偏位。颈部活动度受限。X光片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窄。各年龄组统计资料见表1、2、3。

表1 各年龄组颈椎病发病率

表2 各年龄组颈椎病症状

表3 各年龄组X光片表现

3 讨论

3.1 颈椎病的发病率

对我院体检中心受检者的统计数据表明:20~29岁为31%,30~39岁为45%,40~49岁为61%,50~59岁为81%,60~69岁为88.5%,70岁以上为82.5%,平均为64.8%。自20岁起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60~69岁达高峰,70岁后降低。2007年娄思权教授在首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会上报道:我国成人颈椎病患者达5000万,占10%~15%,每年新增100万,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人群发病率达一般人的6倍。我院受检者中的平均数字远高于15%,说明颈椎病发展迅猛。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报道:2001年大学生中颈椎病发病率为0.726%,我院受检者中20~29岁组为31%,2010年1月中国战友联盟论坛报:青少年颈椎病患病率已高达12%,三个百分数充分显示颈椎病有年轻化趋势。从我院对受检者的统计数字看:60岁前各组颈椎病发病率增长较60岁后快,这与工作紧张、长期伏案、同一姿势过久等因素有关。

3.2 颈椎病的发病症状

20~29岁年轻人多以颈肩酸痛、易落枕为主,40~59岁以后多伴有头晕、耳鸣、手麻、猝倒等各类典型颈椎病表现,60岁后,随着工作压力的减小,症状明显减轻。

3.3 X线改变

20~29岁以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前缘轻度骨质增生为主,之后的各组椎管、椎间孔狭窄,椎间盘病变陆续增加。据脊椎生物力学原理分析,颈椎前凸的生物力学状态的改变是颈椎退变开始的原因之一[1][2],此时应积极介入干预措施,有效地维持颈椎在正常的生物力学状态。各年龄组颈椎骨质异常的总百分数:40岁前的两组稍低,为54%和71%,且与40岁后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0岁以上各组骨质退变的百分率高,且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发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以40岁前是颈椎骨质迅速变化的时期。

4 结论

(1)颈椎病发病率较前增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2)40岁前是防止颈椎病的黄金时期,若此时维持颈椎在正常的生物力学状态,避免长时间伏案及同一姿势过久,经常作脊椎维护治疗[3],坚持体育锻炼,将避免或延缓颈椎病的发生。40岁后骨质退变已不可逆转,保守治疗也只是缓解症状而以。因此,颈椎病的防治宜早不宜晚。

参考文献

[1]Lundin DA . Wiseman D , Ellenbogen RG, et al . Direct repair of the pars interarticularis for spondylolysis and spondlolisthesis [J].Neurosurg,2003,39(4):195-200 .

[2]刘晖,何明,等,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脊柱脊椎杂志,2009,19(10):745―747.

第6篇

颈椎病的预防

要纠正不良习惯,让颈部保持良好状态。如:有人喜欢俯卧,俯卧时为了呼吸顺畅,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躺着看书等使脖子经常处于一种姿势,增加了颈部负担,这些不良习惯一定要纠正。长期在办公室或计算机前工作的人,每天要做一定的颈部运动,多做颈部肌肉锻炼。主要做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后,头用力向后或左右伸,手用力阻挡,这样头虽没动,但通过两个方向力量的较量可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科学研究发现,肌肉持续收缩5秒钟对颈部是非常有好处的,尤其在颈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这种运动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各种户外运动也会使颈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让颈部保持良好状态。

枕头过高或过低对颈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头颈具有正常的生理弧度,即颈脊椎轻度前凸。这种生理曲线不但保证了颈椎外在肌群的平衡,而且对椎管亦起到良好的作用。枕头过低,头颈势必过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使椎体前方的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时间长了,会出现疲劳,甚至引起慢性损伤,加速退行性病变,所以枕头过低同样会对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脊髓、神经根及椎体造成不利影响。习惯侧卧者。枕头高度以棘突中点至肩峰外侧缘的距离为适宜,可以使用用荞麦皮或糠皮做的枕头。

颈椎病的治疗

一旦被确诊患了颈椎病,首先应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保守治疗:①制动,即让脖子不活动,减少脊柱负荷,这种方法在急性期是非常有效的;②卧床休息,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阻碍颈椎病的恢复:③颈部支具,以使颈部运动得到控制;④颈椎牵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他类型慎用。

药物治疗:①消炎止痛剂能够很好地抑制炎症,缓解疼痛;②肌肉松弛剂对治疗颈肩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有良好的效果;③神经营养片可使受损的神经修复得到改善;④服用镇静药,有些病人出现恐惧、焦躁等情绪上的变化,会加重病情,而镇静药可以改善不良情绪。通过使用以上4种药物,颈椎病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手术治疗:绝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是不需要手术的,但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当颈部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较轻的,可考虑进行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部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否则时间一长,受压神经变形,恢复起来比较困难。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非手术治疗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定位比较困难,手术治疗应慎重。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越早效果越好。有些病人出现症状后一拖多年,在采用各种方法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才想到手术治疗,这时的手术效果远远达不到早期手术的理想效果。

第7篇

颈椎病,这一现代生活的文明病,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那么,怎样才能远离颈椎病呢?为此,本期健康讲坛,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韩树峰主任,与您一起关爱我们的颈椎。

认识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受到过颈椎病的困扰,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颈椎病,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

下颈椎的结构和功能。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四部分,颈椎是最上面的部分,位于头和胸椎之间,正是来自这短短七节颈椎的疾病,不知让多少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人体的脊柱,每一节脊椎骨之间,都是一个关节。有了这个关节,才能有柔软的活动度。有一种病叫作强直性脊柱炎,大家可能听说过,这种病发展到晚期,脊柱的活动度就丧失了。

有一些病人大家可能也见过,经常驼着背,有时想抬头,看前方都非常困难,这就是因为脊椎之间失去了活动度,最后就僵硬了。

每个椎体之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叫做椎间盘的结构。简单地说,人体的颈椎由七节椎体构成,椎间盘就是在每两个椎体之间的一个重要结构,有点儿像弹簧,有一定弹性,比较柔软。如果每个椎体之间没有椎间盘,没有这种像弹簧一样的结构,人们在奔跑和跳跃时产生的震荡就会传到脑部,就可能会发生脑震荡。

椎间盘之所以能够像弹簧一样工作,源自其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而通常情况是,结构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出问题。

颈椎病的发病机理

人们在点头、摇头时,颈椎活动是最大的;人们坐下,站起来,做弯腰动作时,腰椎活动度也是非常大的。

人这一生当中会点多少次头、摇多少次头、弯多少次腰呢?不计其数。所以长年累月下来,椎间盘就会发生退变。退变以后会发生什么结果呢?弹性首先会下降,弹性下降就会发生一种改变,叫做椎间盘突出,超出了椎体的边缘,向后突出了,后面正好是脊髓和神经,突出的椎间盘就会压迫脊髓和神经。我们都知道,是脊髓和神经把大脑指令传递到四肢或者内脏的,那么神经如果受到压迫后,就会发生一些病态变化,如果是负责感觉的神经受到压迫,我们就会觉得疼痛、麻木;如果是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受到压迫,所支配的肌肉就会瘫痪。

生活中的不良因素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作高枕无忧,所以很多人以为,枕头枕得高一点肯定对健康有利,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喜欢把枕头垫的很高的人,睡醒后脖子非常容易落枕。

枕头的高度到底多高合适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评判办法,躺在床上时,头和脖子的角度应该跟立正姿势时候差不多。假如是仰卧位睡眠,您应该就能看见天花板,你不能躺在床上还能看到墙上的电视,侧卧时候也是一样,只要躺下后脖子能够保持平直,就是一个健康的枕头高度。

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小圆柱枕头,直径大约是10到12厘米,把它枕在脖子后方,枕上以后头会轻轻的向后仰,因为颈椎病经常是因为头向前屈的时间太多了,所以治疗时你要尽量地让它后仰,就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也有人提倡用一个啤酒瓶子枕到脖子后面,从理论上讲也是可以的,枕上这个啤酒瓶子以后,只要不觉得太硬,觉得比较舒适的话,是完全可以的,但瓶子里最好灌注些热水,以起到保暖作用。

再有就是伏案工作的时候,每隔半小时要停下来,活动活动脖子,但这个活动动作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是年轻人,活动可以范围大一些;如果是中年以上,颈椎已经开始发生退变了,就不适宜做过大范围的动作。只要把工作停下来,脖子放松一下,前后角度不要太大,让绷紧的肌肉得到休息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人都离不开电脑,工作、学习、娱乐、上网聊天,老离不开电脑,那么长时间地盯着电脑屏幕,颈椎处在一个固定姿势上,时间长了也会导致颈椎退变。还有一些比如说女同志织毛衣,用的时间很长,聚精会神的织,颈椎老处在一个弯曲的姿势下,也很容易导致颈椎病。还有人们娱乐的时候打麻将,长时间盯着麻将牌,颈

椎也同样处在弯曲姿势下。

颈椎病的常见症状

颈椎病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最常见的叫作神经根型,这一类型的常见症状出现在上肢,如疼痛、麻木、酸困、手指活动不灵活等,上肢疼痛可以出现在很多部位,最常见的是脖子和肩膀这一带,叫作颈肩痛。有一些人前胸部也可以有疼痛,还有一些人是肩胛骨一带疼痛。

另外,胳膊的任何部位都可能会有疼痛、酸困等不舒服感觉,所以大家在平常发现上肢周围的疼痛,就要想想是不是颈椎出问题了,可先做一次颈椎检查。

还有一种类型叫脊髓型颈椎病。这个类型诊断起来稍微有点儿困难,它的特点一般是先出现下肢僵硬和不灵活,一开始总觉得两条腿走路不太灵活,动作也显得笨拙,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还有一些人稍微走快点儿就容易摔跤,然后慢慢地才出现上肢、胳膊麻木、活动不灵活的症状,拿筷子、扣扣子等比较精细的动作做起来都觉得不像以前了,这一类病人的颈部也不一定有症状,大部分都是找到专科大夫后,经过详细的分析和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得了脊髓型颈椎病。

再有一种类型是椎动脉型,这种类型相对少见,主要特点是眩晕。现在很多朋友一发生眩晕后就想到是颈椎的问题,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都说我最近老是头晕,是不是颈椎出了问题?比如驾驶员,驾驶员工作的时候,总是风吹日晒,保持一个姿势。时间长了以后,颈椎就容易出问题,脖子发皱,坐的时间长了,就觉得头有点晕。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有一个术语叫作颈性眩晕,它的特点是在头部转动的时候引起眩晕发作。比如你正在走路时,后面有一个熟人一招呼你,你一转头突然发生眩晕,这是最典型的。大家眩晕以后想到有颈椎病的可能性是对的,但是从检查到确诊,要看很多科室。

颈椎病的治疗

头晕、上肢疼痛,甚至腿脚不灵活,都可能是颈椎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看来颈椎病的名堂还挺多,治标还得治本,搞清病症原因,才好对症下药。

牵引:从机理上讲就是通过牵引把椎体之间的距离拉开一些,让变形的椎间盘尽量复原,以减轻其对神经的压迫,牵引的办法适合于大部分颈椎病病人,尤其适合于神经根型。如果你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去医院看病,而最近又发现胳膊或者肩膀周围总觉得有点儿麻木、酸困、不太舒服,不妨试着做一做牵引。

运动疗法:通过健身活动来恢复颈椎弹性也是很好的办法。天气好的时候放放风筝,头向上看风筝的动作就是一个治疗动作;打羽毛球也是一项非常好的治疗颈椎病的运动,颈部要经常后仰,同时腰也会有一个后仰的动作,对腰背部肌肉和颈部肌肉都很有好处;然后是游泳,一个标准的蛙泳姿势里,抬头换气的时候,头部和颈椎、腰椎都是一个后仰动作。但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者呈慢性状态时,如果是在症状急性发作期内,不建议大家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颈椎病治疗。特别是有较明显脊髓受压症状者,更不应该使用这种方法。

理疗:理疗有很多种方法,也包括老百姓说的烤电。如果颈椎病症状比较重,用牵引办法见效比较慢的时候,建议大家去医院里的康复科或者叫理疗科,请专业大夫帮你选择一种适合你的理疗办法。

药物治疗:第一种是止疼药。因为很多颈椎病疼痛都比较明显,常见止疼药如双氯灭痛、芬必得、西乐葆、扑热息痛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疼作用,但在服用时要注意一些禁忌情况。比如说有的药心脏病人不要吃,或者慎重吃;有的药有胃病的要注意不要吃;有一些药连续服用不能超过五天,还有的药连续吃不能超过三星期。刚才介绍的这几种,都是副作用比较小的,但也要注意。

第二种是营养神经的药物,现在比较常用的、价格也比较便宜的一种药叫作甲骨安,颈椎病是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受到刺激以后产生的症状,所以神经营养的药物能够改善症状。还有一些更常用的、更便宜的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也都能够营养神经。

第三种是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因为神经受了压,所以神经本身的血液循环也就比较差,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很多属于中成药,服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手术治疗:如果您在使用了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后,疗效还是不太好,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人听起来都比较害怕手术,但有很多病人确实需要手术治疗,比如说颈椎病中的脊髓型,通常保守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一般建议要尽早手术治疗。因为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椎间盘突出以后直接压迫了脊髓,导致下肢活动不灵活,走路笨拙,有的病人大小便控制的也不好。如果受压时间较长,就变成不可逆的变化。

大家害怕手术主要是害怕引起瘫痪,但这种病人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瘫痪了,只不过是一种不完全的瘫痪,做手术出现瘫痪的风险有没有呢?确实有,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做这种手术发生瘫痪的概率应该是很低很低了。

第8篇

关键词:颈椎病DR检查;CT检查;MRI检查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可知,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人多见[1]。颈椎病指的是颈椎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继发发生病理改变,累及损伤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导致其影像学发生改变,进而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运动困难、吞咽苦难等现象。本文为分析颈椎病在DR.CT.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有效防治颈椎病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的59例颈椎病患者的检查结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治疗的59例颈椎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其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18~72岁,中位数50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DR.CT.MRI检查后,根据其影像学改变最终确定诊断为颈椎病。经统计学分析可知,颈椎病的发病率在患者年龄及性别上比较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59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DR.CT.MRI检查。DR检查方法:患者取立位,前后位头稍向后仰靠近DR平板,右侧位右肩紧靠DR平板,头稍抬高,矢状面与平板平行,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处入射,曝光后3s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图像,计算机完成数据采集、重建和图像处理,最后由激光相机打印出胶片。CT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进行平扫。MRI检查方法:在磁共振机下,选用颈部专用线圈,行矢状位T1WI及T2WI成像,必要时进行横断成像。回顾性分析此59例颈椎病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进而分析其DR.CT.MRI检查中的影像学改变,并根据患者病情探讨有效减少该病发生的方法[3]。

1.3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P

2结果

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变化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及颈部韧带骨化。我院的59例颈椎病患者通过DR检查确诊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有38例,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有31例,椎间隙变窄患者有27例,椎管狭窄患者有18例及颈部韧带骨化患者有24例。CT检查确诊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有51例,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有43例,椎间隙变窄患者有36例,椎管狭窄患者有27例及颈部韧带骨化患者有30例。MRI检查确诊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有55例,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有34例,椎间隙变窄患者有29例,椎管狭窄患者有21例及颈部韧带骨化患者有28例。

3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其原因是由于脊椎纤维环弹力减退而向四周膨出或髓核疝出压迫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等组织,导致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等,使神经根管及椎管容积变小、小关节及钩突关节退行性实变致小关节脱位,造成颈椎退行性滑脱等。由于DR检查可从正位片中见到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增生等病变;侧位片上见到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或轻度成角反弓,颈椎排列异常,椎体和关节突向前滑脱,受累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的前缘或后缘唇样增生以及项韧带钙化等。部分病例左右斜位可见椎间孔变形增生伴小关节半脱位。CT检查中可观察是否存在先天性的异常、明确骨折和脱位部位、显示突出的髓核及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程度。MRI检查可更清晰见到椎间隙及骨质的改变,较CT及DR检查更精确。颈椎病具有特异的影像学改变,DR.CT.MRI检查结果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基础。颈椎病的防治方法是正常人保护颈椎不受损伤,定期到医院检查。颈椎病患者及时入院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避免过量运动导致颈椎损伤,注意休息。

参考文献:

[1]陈吉明.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J].实用医技杂志.2006.2(13):200.

第9篇

近10多年来,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的临床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容易患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症。过去,颈椎病的病因说法是由颈椎骨骼退行性改变而形成的。退行性改变是人体老化的结果,病人的年龄至少在50岁以上。而现在的颈椎病患者多在30岁左右、20岁左右甚至10几岁的都有。因此,以往的病理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在情况了。

笔者从事中医按摩临床20余年,接诊治疗病人无数。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就颈椎病和腰肌劳损谈谈自己的心得。

笔者认为,颈椎病和腰肌劳损是由于颈、肩、背腰部的肌肉、韧带长期疲劳损伤后出现挛缩、钙化,从而牵拉椎体,使椎体间的应力增加,进而压迫有关神经、血管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颈椎病的颈部僵硬、肩背酸困、疼痛、头疼、头晕、失眠、健忘、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心律不齐等;腰肌劳损的腰部发硬、酸困、甚至疼痛难忍,以及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腿部症状。X片显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其实就是肌肉韧带与骨骼连接点因长期疲劳造成的钙化而形成的。多数所谓的增生是可逆的。就是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成为正常组织,从而在影像中消失。通常轻微的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经过3~5个疗程的专业推拿治疗都会痊愈。但是.复发率却比较高。

经过长期跟踪了解,笔者认为,多数颈椎病的根源是在于患者不良的生活或工作习惯。大家都知道,人体对于疲劳的承受是有极限的。当疲劳超过了生理承受极限,就会对相应疲劳的肌肉、韧带造成破坏性的损伤。长期、反复地损伤肌肉、韧带,就会使这些组织产生挛缩、钙化的改变.进而形成颈椎病和腰肌劳损。长期伏案工作或坐位工作的人群,工作时颈、肩、背、腰部肌肉、韧带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就会使这些肌肉、韧带的疲劳超过生理承受极限,形成疲劳损伤。这种疲劳损伤是累积性损伤,长期反复的损伤就会使肌肉韧带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如肌肉僵硬、韧带、筋膜的增厚。由于与骨骼连接处的应力最大,所以这些部位往往损伤最为严重,久而久之会形成钙化点,就是影像学中的骨质增生。因此。就会引起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的临床症状了。

第10篇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但现在年轻人发病也逐年上升,已经成为职业病。慢性劳损是颈椎病发生的一大原因,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生活姿势,长时间操作电脑,在行驶的车上睡觉,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这些不良的姿势均可使颈部肌肉疲劳,容易发生颈椎病。

2 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强迫工作、过度疲劳、落枕、受凉、姿势不良等。

2.1 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有些外伤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孩子为了躲避大人拧耳朵而急性扭颈,或击打孩子后头部等,都可以导致颈肌损伤;婴幼儿颈软,不正确抱孩子,都可导致颈椎损伤;体育运动之前不热身,都有可能导致颈椎损伤,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

2.2 心理上。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颈椎病病程比较长,椎间盘的退变、骨刺的生长、韧带钙化等与年龄增长、机体老化有关。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积极治疗。

2.3 姿势。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是颈椎病的主要诱因,良好的姿势能使劳累减轻。低头时间过长会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继而出现慢性劳损。伏案工作的正确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时间上,超过1小时,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适当休息几分钟,一定要注意头不能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电视。在行驶的车上不要打瞌睡,颈椎受伤时要用颈托保护。

2.4 饮食上。由于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

2.5 颈部保暖。颈部受寒冷刺激可以导致肌肉血管痉挛。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在夏季,防止颈肩部受凉特别是夜间睡眠时,最好穿高领衣服在秋冬季节。

2.6 睡床上。从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角度来看,如果床铺过于柔软,可造成由于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四边高的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影响颈椎本身的生理曲线。用枕适当。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枕头应该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谷物皮壳为宜。侧卧睡觉时,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睡觉时,应选择5厘米左右枕头(受压以后的高度),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要垫在肩胛骨的上缘,颈部不能脱空。“枕颈”应该是枕头的真正名字。不合适的枕头,是造成落枕的原因,颈椎病的先兆往往是反复落枕,诊治要及时;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草编枕席最好,竹席太硬太凉。

2.7 身体上。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卧床休息在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因此应适当工作.

3 颈椎病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绝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发。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它所对应的适应症,需要专科医师指导,需要一定的疗程。切忌病急乱投医,多种方法杂乱并用,频繁更换治疗方法,会使病情加重。

4 保守治疗

4.1 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

4.2 锻炼。颈椎的锻炼应该持之以恒。①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颈部感觉有响声并伴有疼痛,可以减少次数或停止锻炼;没有疼痛的可以继续锻炼。②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奎云,主编.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11篇

非手术治疗并非是每一个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如果过于夸大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会给很多人造成误导,对于一颈椎病患者而言进行手术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反复盲目按摩、复位。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等等,脊髓型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

在治疗过程中不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盲目牵引,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长期处于非生理状态,会造成慢性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颈椎生理弯曲的恢复和保持。

不恰当的反复牵引。颈部牵引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常见的方法之一,但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性病变,降低了颈椎的稳定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病房护士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以下称颈椎曲度变直),与其工作性质和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调查通过了解病房护士颈椎曲度变直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我院病房护士50例,其中工作<3年的13例,3~5年的15例,工作≥6年的22例。对照组(指不在病房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35例,其中工作<3年的3例,3~5年的11例,工作≥6年的21例。对调查对象均摄取标准颈椎侧位片,并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工龄、工作负荷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情况。

2 结果

病房护士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为64.0%,对照组护士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为17.1%,两组的差异显著。不同工龄护士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在病房护士组中差异显著,而在对照组中不显著,见表1、表2。

表1 不同工龄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 n(%)

工龄[]人数[]发生人数[]发生率[BHDG8mm]<3年13215.43~5年151066.7≥6年222091.0合计503264.0

表2 不同工龄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 n(%)

工龄人数发生人数发生率<3年3003~5年11218.1≥6年21419.0合计35617.1图①为工作2年半,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图②为工作5年,颈椎生理曲度较明显变直;图③为工作8年,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变直;图④为工作13年,颈椎生理曲度完全消失,伴骨质增生。

3 原因分析

3.1 工作负荷 扩士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与工作量密切相关。我院属于县市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病人病情重,病种复杂,且本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相当部分群众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较高,从而使本院各病区的床位使用率及周转率均居高不下,因此病房护士比对照组护士工作繁重,节奏紧张,是其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显著高出对照组的主要因素,见表1、表2。3.2 不良的工作姿势 长期重复、静态的不良姿势,如静脉穿刺、测量血压、肌肉注射、静脉推注、褥疮护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垂头工作的不良姿势,长时间的积累,易使颈部肌群、肌腱疲劳,这些肌群长时间弛、张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引起颈部酸胀、颈部僵硬等不适感觉,也是引发颈椎曲度变直的重要原因。

3.3 工龄长短与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如表1所示,曲度变直的发生率随工龄增长而增高,提示病房护士颈椎曲度变直的发生率与工龄成正比。

4 对策

4.1 理疗与方法 曲度变直有症状者,可行颈肩部热敷、热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颈部软组织水肿,使颈部酸胀、僵硬减轻或消失。最简易的方法是睡前泡热水澡,每天用特定的电磁波治疗器照射颈部30分钟。

4.2 技术操作及技巧 熟练护理技术操作及技巧如静脉穿刺、测量血压、肌肉注射…,力争做到“快速”、“准确”,把垂头工作姿势的时间降至最低程度。

第13篇

[关键词] 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并发症;防治

[中图分类号] R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032-03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to the 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RUAN Liangfeng, CHEN Yuan, MA Jianfan, LIU Haozo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shan City,Taishan 529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reasons, and explore the preventive strategies to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Methods: 86 cases (104 vertebrae) who underwent PVP or PKP under C-arm X-ray fluoroscopy from May 2008 to February 2010, 5 cases (6 vertebrae) with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86 cases (104 vertebrae) who underwent PVP or PKP, PMMA leakage occurred in 5 of 4 osteoporosis; one patient who had thoracic metastasis underwent nauseating vomit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the patient got relieved after symptomatic therapy.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5.7% (6/104). Conclusion: Major causes of complications include severe osteoporosis, cortical incomplete, unskillful procedure, bone cement into the inappropriate timing and injection volume, unfavorable operative monitor of C-arm X-ray fluoroscopy, and toxicity of bone cement. Prevention methods included strict 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for PVP or PKP,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ccurate timing of bone cement injection and well-planned quantity, rigorous monitoring of fluoroscopy and electrocardiograph,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positively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 Vertebral fracture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Complications;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常用的技术,用于治疗疼痛性椎体病变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性及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及椎体血管瘤。可起到增加脊柱强度和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卧床时间以及预防椎体再塌陷发生等作用。术后下地时间早,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2]。但如果在PVP与PKP治疗时指征掌握不严,手术操作不当,常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引起死亡。笔者就PVP与PKP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53~96岁,平均74岁;胸椎31例(36个椎体),腰椎55例(68个椎体)。患者无明显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病程1 d~2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酸困,活动时加重,基本不能下床。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并有详细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转移瘤3例7节,多发性骨髓瘤1例3节,骨质疏松并压缩性骨折82例94节。椎体压缩1/2以下有57节(54.8%),椎体压缩1/2以上有47节(45.2%),其中压缩4/5以上有8节(7.7%)。

1.2 手术方法

患者大多数取俯卧位,小部分取侧卧位,全程心电监护。采用局麻+静脉麻。保持腹部悬空C形臂X线机于三维立体透视下确认伤椎椎弓根体表投影并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将椎体穿刺针通过椎弓根插入椎体内,针尖达椎体前中1/3处拔出针芯,将配制好的骨水泥吸入10 ml注射器并将注射器安装在加压注射装置上。若为PKP则确认位置无误后连接压力注射装置,置入球囊,侧位透视下球囊的理想位置是位于椎体的前3/4处,缓慢扩张球囊,当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或球囊到达椎体上下终板时,停止加压,撤出球囊。待骨水泥由稀薄期刚进入黏稠期时在侧位X线透视监测下将骨水泥缓慢推注,注射后待体外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约3.8 ml。术中、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返回病房。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神经损伤症状。卧床24 h后可试行下床活动。常规拍X线片。术后使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穿刺成功率为98.3%。骨水泥(PMMA)用量2.0~5.5 ml。PVP与PKP治疗椎体数为1~3 节/例次,平均1.36节/例次。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占94%。

2.2 并发症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6/104)。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5个椎体在术中发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渗漏。其中渗漏到椎管内1例 1个椎体,出现轻度神经损伤症状,经治疗后好转;渗漏到椎间隙2 例共2个椎体,但无症状;渗漏到椎体前方且随穿刺工作通道渗漏溢出1例2个椎体但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见图1。肺癌并多发胸椎转移1例1个椎体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且出现轻度肺栓塞,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而出院。

图1 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方且随穿刺工作通道溢出

(a为椎体后方;b为椎体前方)

3 讨论

3.1 术中并发症

3.1.1 骨水泥渗漏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部位包括椎管内硬膜外渗漏、神经孔渗漏、椎间盘渗漏、脊柱旁软组织渗漏、椎旁静脉渗漏和穿刺针道渗漏等。椎间盘渗漏和椎旁静脉渗漏通常不会引起临床症状,脊柱旁软组织的少量渗漏通常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椎管内硬膜外渗漏和神经孔渗漏可能会引起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3.1.1.1 最常见原因主要有:①患者骨质疏松较重,椎体皮质不完整。②穿刺损伤椎弓根皮质或终板,多次穿刺使通道增宽。③为了追求骨水泥较好地弥散,骨水泥在“稀薄期”内注射,注入量多,注射压力大。④骨水泥注入后,拔针时间过早,骨水泥可沿不准确穿刺导致的椎弓根或椎体皮质破损处渗漏。⑤X线监测不充分。

3.1.1.2 预防策略:①准确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是提高疗效与减少并发症的前提条件[3]。笔者总结的适应证为:椎体压缩骨折引起急性局部剧烈疼痛或长期不愈的慢性局部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椎体后壁完整;无脊髓神经损害症状。禁忌证为:合并神经损伤的椎体骨折,后壁结构破坏;椎体压缩程度>75%;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耐受手术;难治性凝血功能障碍。②骨水泥注入方法一定要准确。穿刺针须穿刺至椎体的前1/3处,但若穿刺穿出椎体前缘,则必须退至椎体后1/2处再进行注射。骨水泥注射超过椎体中线后则需谨慎,达到椎体的后1/3时则应停止注射;如注射阻力突然消失,则提示椎体破裂,骨水泥渗漏,须立即停止注射。因此高质量的影像学监视是防止渗漏的关键[4]。③严格按比例调配骨水泥,切勿过稀,在“黏稠期”内进行注射。PMMA的注射必须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切勿过早注射,否则PMMA呈液态,流动性大,注入椎体时容易发生渗漏。若太迟,则PMMA呈固态,不能注射入椎体内。因此,必须使PMMA尽可能久地停留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④不强求骨水泥的注入量。控制注入量是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关键,注入量和疼痛缓解程度并不呈正相关,而与渗漏呈正相关。我们的经验是胸椎一般不超过3 ml,腰椎一般不超过5 ml。⑤PMMA的注射不应过快,每次推注射器1/3杆,术中透视,如有渗漏则必需停止注射,后续必需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且特别是在注射第1支时,强大的推力易将PMMA推入静脉丛或进入椎体外,如出现骨水泥渗漏,则暂停注射,待骨水泥进一步凝固,并改变针尖的方向。⑥对严重塌陷,特别是明显存在椎体骨皮质裂隙者,是骨水泥渗漏的高危因素,则应优先选择PKP;椎体转移瘤通常血运丰富,骨水泥在椎体内的流动性较大,而且肿瘤组织常导致椎体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渗漏风险较高,应优先选择PKP[1]。

3.1.2 栓塞

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PVP罕见的并发症。PMMA是目前行PVP最常用的生物材料,要将其注入椎体内需要较大的注入压力,这种压力可使PMMA经椎体内丰富的静脉丛走行,如果进入腔静脉系,肺栓塞就可能发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嗽、咳痰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5]。一旦出现,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吸氧等对症处理。我们曾做过1例乳腺癌并多发腰椎转移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可能就是发生经腔静脉系的肺栓塞,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吸氧等对症处理。经严密监测及治疗后,症状好转。

3.1.3 气胸

一般发生在胸椎或上腰椎(肺气肿严重的患者),主要是进针点和进针角度太靠外,或进针时没有选在椎弓根入路,以致穿刺针刺破胸膜引起气胸。预防策略:术前仔细阅读CT或MR片,选好层面,必需做到定位准确,术中可根据肋骨形态定位,并可增加术中透视次数来进行定位。用尺子量度好棘突与椎弓根外缘的距离作为进针点,该点通过椎弓根至椎体前1/3的连线与棘突水平线的夹角为进针的角度;每进0.5 cm都要在正侧位上核对后,才继续进针,始终要保证针在骨组织内,不能有落空感或突破感。

3.1.4 穿刺直接损伤神经根及脊髓

原因有穿刺针过于偏内或偏下;多次穿刺,可引起椎弓根骨皮质破裂。预防策略:提高穿刺技术,提高影像学监视质量。其中T4~L4,穿刺角度与矢状面呈现出5°~10°,而L1~L4是逐步增大的,L5更可达30°,冠状面上则需在透视监测下进行决定。

3.1.5 心血管系统反应

在骨水泥注射时可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可能为骨水泥单体抑制心肌收缩,导致低心排和心律失常所致。预防策略:心电监护、血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已经列入常规监测项目。一旦出现,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阿托品0.5~1.0 mg处理。其中地塞米松能有效减轻骨水泥对循环的影响[6]。

3.2 术后并发症

3.2.1 术后疼痛加重

PVP与PKP术后一些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一方面是因为PMMA注入后,在体内聚合过程中的热反应导致周围组织及神经根的损伤,但骨水泥为低温固化骨水泥,神经损害大多可以恢复,而后期出现的脊髓机械性压迫引起神经损害虽最终解除压迫,但神经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7]。另一方面,邻近椎体新发生的骨折也可引起术后疼痛的加重。对疼痛加重的患者,CT排除骨水泥渗漏和继发骨折外,一般多为PMMA的热化学性炎症,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类固醇止痛。

3.2.2 邻近椎体骨折

PVP术由于使骨折椎体内经骨水泥灌注后,椎体的刚度上升,与相邻节段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加速了椎间盘退变,诱发其他椎体骨折[8]。

3.2.3 穿刺处血肿形成血肿形成压迫脊髓

动脉损伤:Sam[9]报道,1例L5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术后10 d因手术位置出血再次入院,选择性腰动脉血管造影发现腰动脉一个分支被手术穿刺针刺破而出血,予以血管结扎止血。预防策略: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细致而耐心的操作是预防PVP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PVP与PKP的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但只要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出现则应积极对症治疗,直到症状减轻或消失。能充分认识PVP与PKP的并发症,并加以有效的预防,PVP与PKP不失为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及椎体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郑召民,李佛保.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27-328.

[2]赵刚,史相钦.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8,21(1):46.

[3]阮狄克.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J].中国骨伤,2008,21(6):403-404.

[4]丁亮华,王祁,张敏,等.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椎体骨折中的运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2):115-116.

[5]刘英杰,董彦,杨伟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渗漏的分型及防治[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11-1313.

[6]徐韶怡,李义荣,王萍,等.全髋置换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减轻骨水泥对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285.

[7]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9(29):343-347.

[8]孙继桐,余方圆.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4):353-355.

[9]Sam J. Arterial injury fowllowing percutaneous vetebral augmentation [J]. Spine,2006,31(3):84287.

第14篇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椎体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60-01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微创治疗对疼痛性椎体病变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的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院自2008年7月-2009年12月,共完成45例椎体成形术与67例椎体后凸成形术,针对其并发症的出现及其处理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组112例(189椎),男38例,女75例,年龄39-78岁,平均63.8岁。其中血管瘤6例,椎体骨折77例,椎体转移性肿瘤29例。行PVP术45例,PKP术67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两种术式术前准备基本一致,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如凝血功能/肝肾功/胸腰椎CT及MRI,以排除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及心肺功能情况如何,更为重要的是术前明确诊断,了解所作椎体及相邻椎体骨质是否完整,椎体后壁有无破损,椎弓跟是否破坏。⑴

1.2.2 :俯卧位是最常用的,注意前胸双侧垫高以减轻胸部受压。C臂透视下确定伤椎椎弓根体表投影并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通常采用经椎弓根途径进针,在C臂X现线机监测下将骨穿刺针通过椎弓根插入椎体内,针尖达椎体前中1/3.确定针尖准确无误。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进行椎体扩张成形,满意后注入骨水泥填充。

2 结果:

本组随访6-24个月,PVP:骨水泥灌注量2-5ml,平均3.5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好转。骨水泥渗漏5例,1例出现相邻椎体压缩性骨折。PKP:骨水泥灌注量大致同于PVP,并发骨水泥渗漏2例,无严重不良后果。其它的并发症如PKP致椎弓根骨折1例,无严重的不良后果;PKP致肺栓塞发生1例,无相邻椎体骨折及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准确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是提高疗效与减少并发症的前提条件。国内外文献回顾总体而言PVP和PKP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总结其并发症大致如下几点(1):1:骨水泥渗漏;2:椎弓根骨折;3:相邻椎体继发骨折;4:软组织损伤;5:肺栓塞;6:肋骨骨折。根据我院所做的45例PVP及67例PKP手术例数统计,PVP与PKP两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及其经验体会其结果提示:1:PVP,PKP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水泥渗漏,渗漏入椎管内或椎管外。一般的渗漏不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的椎管内渗漏可导致局部神经根性损害与脊髓损害。如何减少骨水泥的渗漏,就变得至关重要。根据我院所做的病例分析,总结以下几点,可有效的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具体分析如下:(2)(1)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伴有明显游离骨折块,椎体后壁不完整的患者应列为相对禁忌症;(2)掌握好骨水泥注入的时间及注入的量及注入骨水泥的稀稠度,选择在面团期或拉丝期推注,一般胸椎不超过3ml;腰椎不超过5ml。(3)推注骨水泥时使用C臂严密监测骨水泥灌注的情况,一旦发生骨水泥外溢,立即中止。(4)病人一旦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应警惕骨水泥渗漏所出现的神经根性症状,应及时的完善相关检查,例如CT及平片均可明确。(5)PKP较PVP的安全性更高,PVP在推注骨水泥时是在一种高压状态下,而PKP使用球囊扩张后,使塌陷的椎体得到支撑,并且减轻了椎体内的压力,减少了骨水泥发生外溢的几率;(6)应用产热少且具有生物可吸收性的骨水泥替代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几率。2:其次为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通过我所做病例的分析,考虑主要的原因是骨水泥渗漏入椎间盘内使其丧失了缓冲功能从而导致相邻椎体应力增加所致(2)。那么减少骨水泥的渗漏可以减少相邻椎体发生继发骨折的可能性。3: PVP,PKP可能导致的其他相对较少见的并发症例如肺栓塞、肋骨骨折、感染等也有发生的几率(3),但通过对本院所研究的病例,归纳原因及防治措施可以分析如下:肺栓塞一旦出现,病情十分凶险,究其原因:当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的过程中,骨水泥单体脂肪颗粒在压力下的作用进入肺循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且在所研究的病例过程中,出现肺栓塞的这1例患者病情发展比较隐匿,当时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胸膛,拍胸片发现,给予及时的处理后,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因而预防肺栓塞的出现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的预防措施大致可归纳如下(4):(1)减少手术结段的操作,一般可控制在3个结段内。(2)严格关注注入骨水泥的浓度,避免在稀薄期注入骨水泥,推注的过程宜缓慢。(3)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出现胸痛及血压的下降,应立即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早期行相关的检查,以求及时的处理。(4)PVP;PKP其它的诸如肋骨骨折及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少见,通过对手术适应症的掌握,以及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的仔细,是可以避免的。

通过对本院所做病例的分析,PVP与PKP是可以通过术前对患者的筛选及手术适应症的掌握,并发症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且术后的注意观察及积极的对症处理,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我们能够尽量的严格要求,PVP与PKP能为患者带来良好效果的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阮狄克,等.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J].中国骨伤,2008,21(6);103-104。

[2] 王恒龙,姜振国,王志刚,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骨伤,2009,22(10);95-98。

[3] Chiras J.Percutancous vertebral surgery:techniques and indications. Jneuroradiol,1997,24:45-52.。

[4] 郑召民,等.警惕和预防经皮椎体强化术的并发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5);234-238

第15篇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温针治疗 不同刺法 研究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目前临床上的中西医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疗程长、疗效不确切。神经根型颈椎病又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约占60%,选择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的方法有积极的意义,而针灸疗法由于其低廉、安全、显效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本课题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些治疗思路及有效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08年4月到2010年5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就诊的颈椎病患者,按设计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12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SAS程序随机分为温针组、电针组与普通针刺组3组,每组40例。

1,2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1)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2)x线摄片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或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1,3 病例入选标准

1,3,1 纳入标准:符合前述诊断标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如已做过颈椎减压手术;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某些特征人群如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等;与颈椎病有关的其他需排除因素(如颈椎结核、肿瘤、骨髓炎等)。

1,4 分组方法 运用SAS程序随机分为温针组、电针组、普通针刺组各40例,3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显示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相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温针组 取双侧颈夹脊,配风池,肩中俞、肩外俞、曲池,选0.35×40mm毫针,快速进针约1寸,针刺得气后,顺次间隔一针的针柄上套一段约1cm长的艾条,点燃行温针灸,待艾条燃尽,既可取针,每日1次,每周6次,共计3周。

2,2 电针组 针刺穴位、针具选择及进针深度同温针组,针刺得气后在夹脊穴上接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宜快,约120移汾钟,舒适量,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共计3周。

2,3 普通针刺组 操作同电针组,不加电,针刺得气后留针,每5分钟行针1次,针刺时间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共计3周。

3 疗程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制定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①颈肩疼痛: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为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②颈部压痛:0分为无压痛,3分为轻度压痛、压之述痛,6分为中度压痛、压之疼痛伴有痛苦表情(皱眉),9分为重度压痛、压之疼痛伴有关节退缩(躲闪)。③上肢麻木:0分为无麻木,1分为偶有麻木、很快缓解,2分为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3分为感觉麻木、持续不减、不缓解。④颈椎活动度:0分为颈侧屈、前屈、后仰大于等于40°,侧转≥75°;1分为颈侧屈、前屈、后仰30°~39°,侧转60°-74°;2分为侧屈、前屈、后仰20°~29°,侧转45°~59°;3分为侧屈、前屈、后仰小于20°,侧转45°。⑤臂丛神经牵拉试验;0分阴性,2分为阳性。⑥椎间孔挤压试验:0分为阴性,2分为阳性。症状体征总积分29分。其中颈肩疼痛与颈椎活动度作为主要指标观察。

3,2 疼痛综合评定 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和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中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VAS为一条10cm长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由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校正的t检验,假使检验使用双侧检验,P

3,3 治疗结果

3,3,1 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见表2。

表2显示3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温针组症状体征积分与其余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3,3,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

表3显示3组治疗前分值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温针组与其余两组相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