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题实践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课题实践研究

第1篇

一、无法之中求得法――从探索中起步

在课程改革中,对学校而言,最大的困惑就是小课题的开发与实施。怎样开发这样的课程资源,创办特色学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不断探索中,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促发展,以校为本创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开发策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让孩子们在参观访问中感受家乡的可爱。

我们从设置综合实践作业入手,进入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之中。首先,我们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悦纳本土文化精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我们栖霞是烟台市唯一一个内陆县市,人称“胶东屋脊”,不仅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值得观赏,而且被誉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同时还是道教名人丘处机的故乡,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牟氏庄园和滨都宫等旅游景点,可以说,在地域文化上有很大的挖掘潜能。在综合课程的研究上,我们单独开设了一个单元――“可爱的家乡”,下设四个子课题:《中国苹果第一市》、《中国民间小故宫――牟氏庄园》、《天然氧吧――牙山》、《欢乐农家》。学生在调查访问体验中,积极地深入农家,感受农民的辛苦,了解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农民的收入与快乐;到交易市场,亲眼目睹来自各地的收购人员对栖霞苹果的赞叹与需求,还能给果农与政府提出可利用的建议呢!从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自然景观与蓬勃向上,而且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开发了两个专集,把他们了解到的一些历史文化编写出来――《老城逸事》、《栖霞名人》。其中《老城逸事》又分为家乡变迁、村名来历、民间艺术、农民风采、民风民谣,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老城的故事,反映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在《栖霞名人》中,学生们不仅认识了抗日英雄于七、道教名人丘处机,还深入了解了牟氏庄园的兴衰过程,同时对于栖霞现在的名人也进行了了解。

2、尽情观赏自然景观,让孩子们在玩赏与创造中发现自然之美。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去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如当金色秋天来临之际,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树叶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组织活动去认识它们的名称,用孩童的语言去描绘它的颜色和形状,再把形态各异的树叶汇集起来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讲给家长和同学听。在“寻找四季脚步”这一专题研究中,学生们分组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各个季节的足迹,到广阔的书海中查阅赞美各个季节的诗句,用自己的心去感悟春夏秋冬,用自己的笔绘画一年四季。

二、有法之后求变化――在实践中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实施中,我们不断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完整,努力拓宽了实践活动渠道,弘扬了学生个性。

1、体验是最好的学习,让孩子们发现生活实践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实践活动方式。可以说,体验中生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往往会乐此不疲。比如《我与大蒜同成长》,学生每天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水生大蒜的变化及生长过程,从而了解了培育蒜苗的步骤和管理方法。有的同学在实践作业中写道:“为了弄明白在阳光下蒜瓣为什么会变成紫色这个问题,我利用星期天去请教对门的阿姨,阿姨教我上网查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弄明白了问题,还学会了上网。”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实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种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带着问号在兴趣领域中遨游。

小课题的研究是挑战性的学习,因为是未知的,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调动多方面的能力去完成任务。我们在涉及这些小课题时注意设计有创意的题目、开放的题目、涉猎面广的题目。小课题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与时尚话题有关的、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与学生兴趣有关的。涉猎面较广:有历史的、现代的,有自然的、社会的。有专题研究人物的、有专题研究动物的、有探究自然现象的、有研究某一现象的发展变化的……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与学科进行整合,产生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也使我们收获了许多惊喜。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学习中前行

小课题研究型学习如今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新课改中我们每天都有困惑,每一天都是在反复的思考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慢慢探究前行。

参考文献

第2篇

追求课堂教学的优效化,是木渎实验小学这所办学百年的省模范学校一贯坚持的科研方向。从“八五”期间的“小学语文教学‘低耗高效’教改实验”、“九五”期间的“小学‘低耗高效’教学综合实验研究”、“十五”期间的“小学课堂教学‘低耗高效’整体策略研究”,到“十一五”期间进行的“小学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研究”,我们始终依托学校的省级主课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紧扣课堂教学效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小学“低耗高效”教学的有效性及“优效化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七优化、四关注、三联动”的优效化课堂实践操作样式,形成了优效化课堂的评价标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们成功申报了省规划课题“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希望通过“学生先学指导”的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希望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使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努力构建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完善优效化教学评价体系,开拓一条课堂教学优效化的校本研究之路。

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我们倡导教师们绕开高深和玄奥的理论探索,开启从实践出发的教育科研之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关注落到指导学生先学,探索态度、习惯和方式的优效指导,将视线聚焦学习主体,寻觅质疑、交流、反馈的优效策略,聆听专家、同事、学生的评说和自我内心的声音,催发坚持、扬弃或改变的优效反思。

一、调研教师科研状况,稳步启动课题研究

“十二五”课题实施伊始,结合区教科室校本性教育科研调查的开展,为了深入分析我校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学校针对性地制订研究策略,使教师的课题研究更为常态。我们选取本校90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从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与局限等4个方面12个子项,开展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在不断明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行为在不断增多,并在逐步向规范化靠拢。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够强,能力不够足,素质也不够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动力的增强和他们教育科研素养较低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教师既有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也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薄弱点和局限性,薄弱点还相对更为突出一些。分析调查结果,为了使我们教师的课题研究目的更为明确、过程更为清晰、状态更为有序,针对课题尚属起始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校本培训,分层管理

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贯彻分层管理原则,学校按三级梯队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一级是课题中心组成员,二级是学校骨干教师,三级是全体实验教师。我们主要通过综合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小组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助推课题实验教师能力提升,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全面解读,分科实施

课题领导小组面向全体教师,认真做好“十二五”课题研究方案的解读工作,明确“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的研究重点是科学地把准“学生先学指导”的舵,构建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完善??效化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是根据指导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模式研究、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优效化教学评价研究、优效化学习策略研究、教学资源优效化开发和整合利用研究等5个子课题板块,分解二级子课题,按照学科分组抱团研究,教师个人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和专长确立相应研究专题,扎实推进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实施。

(三)开题论证,完善方案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学校组织课题开题论证。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回顾梳理、研讨交流、思维碰撞,激发了智慧的火花,大家对课题的认识更深化、更具体、更清晰。综合专家组的调整和修改意见,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课题由原来“基于学生先学的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策略研究”,更名为“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 修改后的课题方案,更为完善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二、规范研究过程管理,关注课题基础效益

课题研究必须求真、求实,加强实施管理,才能呈现巨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引领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十二五”立项课题研究初期,为了扎实开展研究,区教科室要求各校开展“十二五”省市立项课题基础效益调测。结合“学生先学指导:小学课堂优效化教学的深化研究”的实施情况,我们围绕课前先学、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方法能力等四个方面制订了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选择四年级8个班409名学生分两轮开展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合理指导学生先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两轮调查数据统计整理后,剔除干扰因素,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能力等各项指标总体来说是呈合理的上升趋势,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没有完全确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自主学习的方法一定程度上缺失,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多次组织交流和研讨,重点就“指导学生先学”和“学生先学后的课堂教学”展开讨论研究,综合多方面的意见,最后达成以下共识:

(一)学生先学要实现“四个明确”

1.明确先学的目的。即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先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明确先学的方法。教师要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先学方法的指导。

3.明确先学的时间。教师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先学的时间,课上先学花的时间不宜太多。

4.明确先学的内容和任务。教师要明确学生先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在先学中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二)先学设计要落实“四个根据”

1.根据学生心理设计先学。先学的设计,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低中年级应侧重培养他们的先学兴趣、习惯;高年级侧重训练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2.根据教师的要求先学。教师要根据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具体安排学生先学的范围。

3.根据课程的特点先学。先学的方式方法是精细的,还是粗略的,精细到什么程度,粗略到什么程度,都要在先学前想到。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宜的先学方法,“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4.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先学。先学要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以及个人学习的习惯来安排,并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在时间分配上的相互协调,以保证学生先学的时间和质量。

(三)先学后的课堂要掌握“三个注意点”

1.学生“学得会”,教师就“倾听”[1]。有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先学后基本能够理解,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先学的收获。

2.学生“说不清”,教师就“点拨”。有时学生通过先学还是存在问题,说不明或说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然后组织教学。

3.学生“看不到”,教师就“补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先学时难以理解掌握,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三、注重生成研究指导,推进课题实践研究

当研究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问计科研专家和教育名家,开启研究的新思路,形成操作的新策略。

(一)构建“四段八环节”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度产生了如何把准“学生先学指导”的舵,实现“优效化教学”这一困惑。对此,我们结合区教科室开展的教科教研“两课对接”活动,开展深入的研究,邀请省特级教师周永沛、周岳和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和明主任全程参与研讨,探寻指导学生先学的优效化教学实践操作模式。在各级专家的多次指导下,通过反复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们逐步确立了“四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四段”是启学、导学、研学、拓学,“八环节”是创设学习情境─厘清学习任务─先学方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疑难节点点拨─引导讨论交流─开展目标检测─延伸拓展练习。学校明确每一堂课原则上都要有“启学、导学、研学、拓学”四个教学段的呈现,其中每个教学段对应2个教学环节,但是,也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对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增删。通过这一生成性研讨,突破了课题研究的瓶颈。

(二)把握重点深化研究

为了使全体教师充分领会“四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华要义,我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作了题为《教学设计与优效教学》的专题报告,请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和明主任作了《课题研究和教学设计》专题讲座。通过后续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我们进一步明?_了推行“四段八环节”教学模式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到研究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关键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个性和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其中先学方法指导,是开展优效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点;疑难节点点拨,是实施优效化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引导讨论交流,是实现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着力点;开展目标检测,是推进课堂教学优效化的生长点。

四、重视团队深度研讨,优化研究操作流程

经过多年的探究,我校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设计、反思、修改、研讨”相结合的操作流程。这为我们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策略,保障了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也提升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专业素养,实现了由个体研究到团队研究的转化。

(一)关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围绕课题研究的实施,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暴露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有效性的调查研究,精选10种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现象设计调查问题,对五年级共455名学生和小学部112名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析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意愿相悖。通过集体的反思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进一步转变评价理念,调整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优化评价实施过程,同时,明确即时评价要体现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要有针对性和艺术性,要有激励性和多样性,要有肯定性和发展性,要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丰富优效教学评价体系

为化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优效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我们邀请吴刚教授作了《先学指导:课堂优效化教学》专题讲座。谈到课堂教学的评价,吴教授认为评判一堂课是否好课,简单说就是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策略综合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资源优质化、学科教学整合化。对此,课题组通过反复研讨交流,多渠道听取意见,联系课题研究实际,确定从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等“六个纬度”展开评价[2],并制订和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3篇

一、确定研究课题

学生确定课题是课题研究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能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课题。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课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l)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课题研究的动力,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2)可行性的问题。即客观条件(资料、仪器、时间、空间等)和主观条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等)都允许研究开展。

(3)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知识构建具有良性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发展。

例如,本校去年七年级进行一项有关旅游资源的课题研究,有学生提议研究韶关的旅游资源,认为韶关范围大,可调查的内容多、选择性强。有些学生观点则相反,认为调查韶关范围过大,无法身临其境,内容无法具体化,应以本地县城旅游点的分布及各旅游点的地貌类型作为研究对象,本地县城范围小,可进行实地调查。面对此种情况,可引导学生分析两地之中对哪个地方更感兴趣,哪个地方的调查更可行。经过对比分析,大部分学生均认为调查当地县城的旅游资源更容易入手,地方近,可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更方便。而且当地旅游点以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为主,学生可充分利用课堂已学过的地貌相关知识点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

二、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

课题选定之后接着进行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详细真实的资料对课题的研究必不可少,没有相关的翔实资料作支撑,课题研究就失去准确性,写出来的结题报告较空洞,缺乏说服力。例如,本校上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学校附近环境污染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很简单,不用去调查收集材料,无非是空气污染哪里重、河流哪段水最脏等。于是笔者向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

(1)学校附近空气中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指标各是多少?

(2)学校附近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

(3)学校附近河流是否受到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4)当地政府采取了什么治污措施?

学生面对以上问题无以回答,明确收集材料、数据十分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假日去调查河流的污染源,并到污水处理厂了解对污水的处理措施,到环保局调查当地的空气质量情况等。通过学生调查,了解到不同时期学校附近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指标,明确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厂和生活污水,当地政府已采取有效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由于有第一手翔实资料,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制定和实施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是进行地理课题研究的关键,计划制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课题研究计划的内容包含课题名称、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步骤、成果形式及完成的条件和时间安排等。

例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节内容,课本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掌握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书本知识,可制定一项关于家乡土地资源的研究课题,课题为“家乡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调查了解家乡土地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乡镇);哪些乡镇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等。指导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然后由负责人具体分工。当时推荐学习基础好、工作认真负责、家住农村的陈泽松、谢丽红、廖明斌和雷建略四位同学作为各小组的课题负责人,这四位同学自幼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了解较多,熟悉家乡土地的利用情况。负责人选定之后,他们再自行具体分工(如表1)。

人员分工之后,各小组先通过各种方式(互联网、图书馆等)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回家(大部分调查人员家住农村)询问家长,做实地调查并记录调查情况。

四、开展自我评价与同学互评

每个小组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后,汇报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间互评。通过评价可以把研究的过程、成果、观点、及创新之处向老师和全班同学展示,共享成果,同时也可通过交流来实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如上述的“家乡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由于每个小组调查研究内容不同,小组成员能力不一,所展示的成果就明显存在差异。四个小组经过两周时间调查,展示的成果与评价如表2。

从表2内容可以看出第二、第三小组调查研究的难度大,但调查结果详细,他们采用实地观察、多方查找资料并论证等方法,花了整整10天时间。因此对这两个小组的评价较高。同学们通过自评与互评,可以进行查漏补缺,总结经验,也为后面结题报告的撰写提供素材。

五、指导学生撰写结题报告

第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实验情况来看,已逐步由“长周期、大主题”向“主题小、立意巧”的常态化转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服务,是我们教育课题研究选题的出发点、管理的落脚点和课题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1.课题定位和研究方向。我们研究的课题名称是“永安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校本研究;其次是课程资源的常态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最后是永安地域人文资源与各中小学综合实践常态化活动相并轨链接研究,彼此递进、依存。课题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都需掌握校本研究的内涵、特征、基本形式,学习和研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熟练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常态校本研究、资源常态建设、课程常态化实施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努力。

2.个人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基础教育课改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必须立足于最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把细微处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时常的研究工作。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校本资源开发与研究”的参与者,应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阵地,自身教学实践问题为内容,学生主题探究活动为主体,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立足于课堂,结合学校环境特点,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案例材料,思索符合校情、生情、师情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和途径。

二、理论支撑,培训是关键

任何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都需依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科学教育思想的教学理论。以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的精神支柱,促进研究者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把现今的教育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念,转化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动力、领引我们日常的课题研究,借助科学有效、系统条理的专题培训,做到释疑解惑、转化观念、达成共识,减少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此,采用“走出去,充电换脑;请进来,专家坐诊”的方式,分批、分次、分主题、集中培训、专家引领与内部研讨等方式相结合,针对课题相关教育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践与操作策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和研讨,达到共性磨合、个性张扬。课题培训的基本思路是:思想更新―微格演练―价值提升。

三、抓住特色,校校联合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研究在课题教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关键在于特色创新。依据我个人的思考,课题应该从以下几个特色上下工夫:

1.定位。我们的课题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究、课程资源建设、常态化课堂并轨的三个层面有机结合角度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这是当前类似课题研究的主流。

2.管理保障机制。出台了“教学―科研―评聘”一条龙的相关激励性政策的管理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步入研究、管理、考评的常态化运作轨道,无疑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3.教学资源。突破中小学教学界限,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无缝常态化链接的课题研究目标。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形成以上特色,仅仅依靠某一个人、某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创建一个校校联合的畅通渠道。

四、重点问题,集中突破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问题是难免的。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步实现理论创新和价值提升。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一蹴而就。因此,我们的基本研究策略是“重点问题,集中突破”。既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发展,又能满足绝大多数教师的实践需求,建立课题研究问题累计制度,要求参与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定期提出1~2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召开课题组研讨会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简化评价程序,促成评价常态化

建立“注重参与、重视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教师肩负着繁重的课题指导与教育教学任务,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课题研究评价指导机构,设计并制定科学高效的教育评价方案,简化教师的日常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评价程序,及时消解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管理是不可能的。为此,课题组在专门针对如何简化评价程序、提高评价效率问题上展开讨论并积极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简化评价对策:

1.筛选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理念和教育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组建综合评价指导小组,做教育评价的咨询工作。

2.分期对综合教师进行评价策略培训,并跟踪指导。

3.由各年段综合老师提名、班级民主投票的方式优选学生骨干,成立班级和年段学生综合评价小组,在接受相关培训后辅助指导教师采集学生的评价信息并接受监督。

4.依据各年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分步骤、分阶段制定各学期的教育评价重点和评价指标。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课题研究能立足于“常态化”主题,从学生生活中挖掘课题内容,用常态化的课题运作管理模式和日常评价机制来开展工作,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为实现校本研究常态化、资源建设常态化、课程实施常态化,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寻找到自身发展与壮大的根和本。

第5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国家大型课题组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主选题,模拟教育科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研究的内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把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内容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与学科相关的小课题研究;二是应用设计的小课题研究;三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四是社会调查正误的小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校的“艺术校园”“科技校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少先队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的,倍受家长的欢迎,己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社区活动中我们与派出所、农技、自来水等许多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活动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我们以“实践、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设计并开展了“周边环境的调查”、“袋装垃圾及学校环境”、“青蛙与农作物的利害关系”、“街道用水质量之我见”、“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城乡孩子共享一片蓝天”等十几种形式各异,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统领学校各项活动。我对原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将劳动课与科技课整合为劳动课,体育课与健康课整合为体卫课,品社课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为品行实践活动课。这样腾出了空间,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开设了30分钟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走进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寻求答案。并将探究的问题引入到课外活动中研究,得出结论再到社会中去实践,做到课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流程分为课前收集、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步,此过程问题为核心。

第三阶段:努力打造艺术校园。2009年秋,我们成立了《让艺术插上放飞的翅膀》的课题研究,并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艺术校园”领导小组,让综合实践活动与艺术手牵手,以“艺术校园”统领小课题,以“享受艺术,快乐成长”作为课题研究的推动力,以书法、绘画载体,以校园集体舞、大家唱、大家跳为校园和谐音符,使我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校园这一景观和亮点。

二、课题研究是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在高年级中运用。

(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般有几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成员自愿结合。这在我校巳选派了三个实验班。

(三)课题协作研究的方式:几个小课题组合作组成一个协作组,对各自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组际沟通,共同探讨,协作解决问题。

(四)专题研究的方式:对于某些涉及面比较广,研究周期长且有难度的问题,可以专题研究,参加人员可以跨年级、班级,老师、社会有关人员也可以参加。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

具体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自主选题。课题为学生出题和教师出题,张榜公布让学生自由选择。由领导小组将课题集中,分类收入校级题库,各班选题,相同的学生自主成立小课题组。由组员推荐小组长,组员明确分工,自聘指导老师,少可一人,多可几人,可以在校内招聘,也可以在校外招聘。

第二步,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方案中包括课题名称、领题人、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分工、研究目标、操作过程、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八个项目。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调查、采访还是观察、实验、讨论等都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安排。操作中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学生合作交流,遇到什么问题到协作组中去讨论。有什么困难就主动请叫指导老师。

第6篇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历经近10年的探索,建构出“一个主张”“一个流程”“一套机制”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引导教师挖掘、研究教学中的“真问题”,并将研究所得转化为“真成果”,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互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逸夫小学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建构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倡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既怕又烦。有的认为课题研究“高大上”,遥不可及;有的认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忙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研究;有的尝试着做了,但没做出什么结果,研究报告也只是东拼西凑;有的虽然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成果主要用来评奖,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方式,为了解决“教而不研”“研而不教”“教研两张皮”的问题,实现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我校教师历经近10年的探索,建构出“一个主张”“一个流程”“一套机制”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建构

(一)一个主张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应以自身为研究主体,以自己教育教学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为研究目的。教师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立足校本、基于学生、指向课堂,寻找“学得更好”“教得更好”的具体可能性;研究的过程应该是集约式的,即科研、教研、教学相结合;研究的成果应该是显性的,可操作、可推广,通过研究形成学校内部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主张”:教师的研究就是“寻招”的实践。“寻招”就是寻找“招数”,也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践”就是研磨“招数”,验证“招数”的有效性,明确“招数”的使用说明。研究始于问题,指向问题解决的方案。

(二)一个流程

流程既是对每一个环节具体任务的明确,又是对事物进行过程中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教师课题研究首先要发现可研究的共性问题,进行“招数”的寻找和讨论,使问题课题化;接着,进行“招数”的研磨实践,结合课堂观察,收集相关证据,使“招数”更趋科学化;最后,进行课题成果展示和“招数”的交接,使校内知识得以共享,也就是将“招数”校本化(见图1)。

(三)一套机制

1.“文件夹”机制:记录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常常苦恼于研究问题“提不出”或“没共识”。为了解决研究课题的来源问题,我们建立了“文件夹机制”。每个备课组(教研组)指定一名教育教学问题记录员,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记录表》上(见表1),并将记录表上传至校内网的备课组“文件夹”中。新学年开学初,教科室将“文件夹”移交给新接任年级组,新接任年级组根据“文件夹”中记录的问题,进行选题讨论,生成有意义的、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表1 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

问题发现者 时间

问题的简单描述(背景、主要情景、问题)

问题即时解决描述

问题解决的思考与构想

带的为必填项目。

教科室“文件夹”中的问题很多,研究哪个问题,需要备课组成员达成共识。如何达成共识呢?以数学组“估算教学”这个课题为例,研究问题的确立经过了三次研讨。第一次是问题筛选聚焦会,备课组首先查看上一学年“数学教研组教学问题汇总”文件夹,整理出23个问题,经讨论,将“计算中的估算”作为研究方向;第二次是调查准备会,备课组通过问卷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在估算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次是汇总分析会,汇总调研情况,确定具体研究课题。通过三次研讨,备课组最后确定以“计算中的估算素材撷取及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学年研究课题。

2.“寻招”机制:多方学习,探究问题解决策略

确定了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后,接下来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招数”。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头“寻招”,二是集体“议招”。分头“寻招”旨在让每位教师贡献自己的智慧,明确每名成员在研究中的职责。分头“寻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完成:一是查文献,寻找别人的“招”;二是谈经验,梳理自己的“招”;三是议设想,提出原创的“招”。课题组的每位成员将自己的“三招”填入《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见表2),备课组长收齐《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后,召集组员展开“议招”,议出大家觉得值得进一步研磨的“招数”。

表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

课题名称

收集与评析人

一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招

二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招

三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个人评析 个人评析 个人评析

3.“磨招”机制:一种指向行动改进的实践研究路径

“招数”研磨,是对经组内集体商议确定的“招数”进行课堂实践和反思,以期完善“招数”,发现“招数”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使“招数”科学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在研磨的过程中,强调研究证据的收集,以证明“招数”的效度。“招数”研磨的流程为“二次上课三次研讨”,具体如图2所示。

(1)一次研讨:明“招数”。主要任务是明确研磨“招数”、设计预案并进行课堂观察分工。具体流程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集中备课,设计预案,重点设计在这个特定的教学内容中如何使用“招数”;确定执教者,课堂观察分工。

(2)二次研讨:求改进。主要任务是对“招数”执行情况的反思及二次跟进研讨。具体流程是执教者反思“招数”执行情况;课堂观察者结合观察评析;畅谈“招数”优缺点和改进措施;组长小结,明确二次跟进的操作思路。

(3)三次研讨:理成果。在二次课堂跟进后,收集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小结“招数”研磨的成果。

在集体研磨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招数”的再实践,收集证据,积累经验。每位教师实践“招数”后,填写实践记录表(见表3),以供组内总结和他人借鉴。

表3 “招数”实践记录表

课题名称

研究者姓名 实践班级、学科 实践时间

“招数”概述

实践过程描述

实践过程反思

“招数”的自我评价(包括“招数”的有效性、适用性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4.“传招”机制:实践跟进的交接班机制

“传招”机制意在研究成果的传承,使研究有“遗产”,使学校内部知识转化为教师共享的资源,乃至新研究的起点。学校每学期末组织全校性的各课题组“招数”研究报告会,各课题组介绍本组课题的研究历程以及“招数”操作方案等,让全校教师了解各组的研究成果,传递研究方法,营造研究文化(见图3)。

努力使成果呈现与的方式更加简明、更易为教师接受,是我们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个方面。目前,我们较多采用的方式包括课堂展示、“招数”研究报告、教学手册、主题报告、小组教学研究专场(课堂展示+主题报告)。其中“招数”研究报告和教学手册是最主要的方式。“招数”研究报告(见表4)简化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文本形式,遵循“从问题到建议”的逻辑线索,突出知识共享导向。

表4 “招数”研究报告格式

一、研究问题

这部分要开宗明义地交代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

二、“招数”的提出

这部分需要清晰地交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组最后提出了哪些具体的策略或“招数”,并适当交代是怎么想到这些策略和“招数”的。

三、效果和证据

这部分主要任务就是交代如上所提到的策略或“招数”的实践效果,以及相应的证据。

四、讨论分析

对本研究及其研究结论进行相应的讨论分析和反思,主要说明“招数”的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未解决的问题,继续研究的方向及初步构想,以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三、结语

从问题发现到“招数”交接,一个流程、一套机制,课题组与备课组合并,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教研两张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构建学校内部知识共享提供了一套新机制。教师集体研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组织知识,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也让每一位教师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幸福感。在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组长的领导能力问题

在课题研究前期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备课组之间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做得好的备课组,全体组员都能够深度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甚至一些原来对课题研究颇有微词、对校本研修并不关注的教师也热情高涨。但也有个别备课组的部分教师未能深度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题组长领导能力的差异。因此,遴选合适的课题组长并加强对课题组长领导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2.选题能力提升的问题

教师能否将优质的问题放到“文件夹”中,备课组能否找到适切的问题进行研究,直接关乎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有价值的课题,大家的研究劲头足、心气齐;不理想的课题,往往让大家越做越迷茫,越做越找不到方向。挖掘适切的课题,既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提升教师对教学现象的识读能力,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建立机制加以推动。

3.年轻教师的培养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实践 反思 小课题研究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04-02

小课题研究是指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课题研究的管理成功与否牵系着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品质内涵的提升。因此,不同学校均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学校小课题研究的操作管理,使之行之有效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服务。我校提出以学习习惯培养为途径,结合小课题研究,依托教研组、年级小团队,进行“一人一抓手、一组一特色、一科一品牌”的行动研究。

“一人一抓手”即教师围绕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根据班级实际与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寻找到一个突破点,作为教学中的主攻方向来克服,解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点”上存在的问题。

“一组一特色”即每个学科组、年级组或教研组围绕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根据年级组或学科特点,找出一个教学层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利用集体智慧作为主攻方向,以此突破,解决教师与学生教学中“面”上的问题,以彰显学科组建设的课堂特色。

“一科一品牌”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是基于做实、做大、做强“一人一抓手”“一组一特色”来实现学科品牌建设,解决的是一个学科或年级组推进行动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

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学校在小课题研究与操作管理中的一些思考,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寻――问题源自教学

小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展开具体研究的第一步。遵循“三小”原则,即选择切口要小:可以是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片段、一种现象等。研究范围小:从小处着眼,研究的内容一般可以针对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或缺陷展开,如教师怎样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间如何评价欣赏,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矫正等。解决问题小:主要解决教师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因此应当贴近实践、扎根班级、扎根课堂、扎根学生。

基于学校培养学生习惯的特色,我校着眼于课堂之中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教师个人的“抓手”,分析自我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和学生实际,最终确定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学期末,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召开“沙龙式”校本研修活动,找到各学科的教学薄弱点。例如,语文教研组的阅读教学如何重新定位,数学组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如何提升,综合学科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发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学期初,各学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自己的教学实际,参考教研组的研究方向,确定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学习习惯培养“抓手”,然后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制定方案、ふ也呗浴Q校根据学科聘请相应专家对教师们的小课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师们再次进行修改,最终确立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研究始于课堂

课堂教学研究源于问题,即从课堂教学问题实际出发,确立课堂教学研究方向,可以开展某些微小环节的教学实践研究分析与探索。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微小环节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即形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课题。这样的小课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且一线教师十分需要这样既有一线教学特点,又有共性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落实和修改操作的途径,实践研究采取个人实践与团队研究两条线交织开展。平时,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展课堂研究,年级组教师之间进行定期听课、评课,发现并记录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教研时,根据团队确立的统一研究点,针对听课、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改进。比如,“已知:被除数+商×除数=72,求被除数?”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思维方式这一研究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在现实教学中一般会这样处理,“因为,被除数=商×除数,所以: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被除数=72÷2=36”(通常情况,学生也能根据这样富有逻辑的推理,通过师生对话交流来解决问题,并且在即时的巩固练习中准确无误地完成答题任务)。这样的教学路径看似没有问题,一直自然而然地被一线教师们沿袭下来,但是,如果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来看,解决以上问题的逻辑演绎推理思维占据主导,而演绎推理是成人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它并不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思维,儿童学数学时更多的是不完全归纳的思维方式占主导。由此可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教学,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找到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使学生不被大人强加的思维所负累,能轻松地学习,最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年级团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团队活动不仅对教师个人小课题中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解决,也把握住团队的探究方向。同时,学校利用校本培训,聘请专家来校指导课堂教学进行专题讲座,给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三、思――提升基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揭示了经验和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十年的教案成不了名师,坚持写十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依据和结果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获得认知洞见,获得对工作和生活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一个学校的高水平发展,需要的是一群善于反思、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教师。反思是提炼思想的重要途径,也为小课题之后的论文写作提供资料和素材。因此,重视反思是小课题研究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一月一精品反思”是学校小课题研究管理中的特色。教师的反思不仅仅局限于对操作步骤的思考,更是对于教学的设计、效果等全面剖析。依托课堂的实际案例,提取重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自我教学行为,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精品反思。反思之前,教师可以在团队内广泛地听取意见,吸收自己所需的内容,然后根据课题实际和课堂实践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反思。在教学反思上交后,由各教研组评选出当月的优秀教学反思,在团队内进行交流分享。同时,教研团队也会针对本月教师的反思整体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调整教师小课题实践的方向和方法。例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复习”一课,笔者总结了两点反思经验:一是让数学复习课多些探究味。数学复习课一般有先理后练、边理边练、先练后理三种形式,它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类课型。该题结论性比较强,为教学内容进行“一课”的构建,如果不增加一些“探索味”,学生就会学得索然无味。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以探索的形式,促进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结论性探究,边探索边整理,从而使课堂更富有挑战性。二是别让学生厌倦复习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经过反思及讨论,把“学法的整理”确定为本课教学应着重关注的问题,使复习课不再是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的叠加。

四、理――方法源于提炼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一个专心钻研问题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小课题,去帮助自己发现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个问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自己引入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领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提炼成专题,同时按照一定的方式把相关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调整,提出对策等,这不仅是一种问题意识,更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从研究者的角度而言,自觉地养成思维习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提高自身把握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这种意识可以扩大到自己认识的视角,使自身能够居高临下地对待教育教学问题,从而帮助自己养成归纳、反思、整理的良好品质。因此,个人或团队在解决问题历程中需要适机进行理性思考与整理,这是促进自我专业成长的核心环节之一。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教学,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两个例题,其一是每个数位都是够除的,也就是高位分完后,下一位继续分,然后用阶梯型的竖式表示过程与结果;其二是高位分后还有余,与下一位合起来再分,并用阶梯型竖式表示过程与结果。如果教师不善于“理方法”的话,就会导致该课教学容量较大。为了完成课时目标,教师往往会淡化第一例题的教学,也就是将第一例题看作一个简单竖式书写重温过程(因为三年级上册已经有了除法笔算的规范书写格式),容易忽视它的算理过程,而把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二个例题的教W,因为教师普遍认为高位分后有余,与下一位合起来再分是难点。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当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时,学生的错误率迅速提高。发现问题并进行实践研究后,教师就可以“理”出这样的教学思路――其实本节课例一的教学是重点,一是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知道怎么分(即生活中的平均分往往是先分整,再分个);二是要利用数学经验来记录每次分的过程(即竖式为什么是以阶梯型呈现,也就是每次分后都需要进行一次记录),抓住了这两个教学要点,学生后续学习的错误率就会明显降低。

通过这个环节的整理,教师可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促进自身加深对所研究问题认识的个性化程度。如果说,教育教学问题是山脚下的一棵棵树木,我们引领教师在树林里转,那么教师的眼中只有树木;倘若我们能够领着教师走上山坡,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一片树林;如果我们还能往上走,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座森林。做小课题也一样,要引领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后的提炼,让大家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能见树木又见森林。

五、享――积累来自分享

自己的成果能与别人分享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教育境界。一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其实就是一种智慧分享,彼此能真诚分享研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被尊重的愉悦历程。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其实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具体问题出发,并展示、交流、分享自己实践中的研究过程。在小课题研究中,团队是坚强的后盾。以团队活动为主要形式,每周开展听课评课、研究讨论等活动,为教师们的研究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定期召开团队分享会,教师们在教研组范围内和大家交流、分享小课题研究中的困惑、经验、成果,对于个别小课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为教师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多渠道的帮助。在小课题结题阶段,学校还可以聘请相关学科专家为教师进行论文指导修改,帮助每一位立项的教师顺利地实现课题结题。

六、读――动力源于学习

学习是一种持续性、发展性与战略性的运用过程,如果与工作相结合,学习将会促进一个个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催生一个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团队,最终促进可强化组织的创新与成长的能力。因此,做小课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在做相关小研究时,自己需要借助于阅读、查询等学习手段对相应的领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领会与理解,高瞻远瞩实现问题解决。因此,在做小课题期间,我们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大量的阅读。在做小课题前,一般鼓励广泛阅读,主要涉及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书籍、成果与研究资料;在做小课题中,大量阅读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内容、报告及课例等;在做课题后,及时阅读与小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相关的资料等,让研究者能用比较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背景、理性的操作来完成自己的研究。

第8篇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搞好课题研究管理的保障

搞好课题研究管理首先要求行政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各级领导要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将科研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要为教育科研提供优先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尤其要关注科研经费的提供与使用。

2、完善课题管理机构,是使课题研究过程更规范、扎实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为加强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管理,使科研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预期的成果,怀柔教科所组建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组”,负责对全区各级各类课题的建档、督导检查、成果推介等工作。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区注重加强校科研室建设与指导,充分发挥科研主任的作用,使其在基层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建立项目负责制,科研人员参与研究”是课题管理的最好方法

“十五”期间,怀柔区教科所将十一项“十五”课题都分别指定了联系人。联系人对每项课题从开题论证直至结题,参与整个过程的研究与管理。指派联系人相当于项目负责制,对于重点课题只靠教科所科研人员的笼统管理是不够的,要使每项课题都能扎实开展研究,取得预期研究成果,采取项目负责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怀柔区教科所为科研人员指定、确立了责任课题。

4、开展“问题式培训”,是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的重要经验

开展“问题式培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教师与课题同成长是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是怀柔教科所科研人员在该方面通过多年对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经验。

对一线教师的理论培训是科研人员的应尽义务。一线教师的最大不足是理论欠缺,而教科所的科研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应注意的是,科研人员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不能只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要从教师的研究课题立项开始,就与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在参与研究过程中发现他们切实需要补充哪些理论知识,然后与一线教师展开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教师潜移默化的理论培训。这种深层次的培训方式,非常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易接受。通过这种培训方式,一般一项研究课题结束后,就会诞生一批科研骨干教师。

5、进行“交流反思式指导”,是搞好课题研究指导的重要途径

交流与反思是教师成长、搞好课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线教师要搞好课题研究,一是要多读书、多浏览。丰厚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理论,是搞好教育科研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求研究人员要多读书。二是要多交流、多反思。

在交流中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多与专家、同行等他人交流,在交流中可以借鉴他人经验,并对照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认真的思考、比较,从中得到启发。

在实践中反思,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经常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进行理性化、自觉化的总结,从中可以提炼出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

如,教科所科研员在指导“……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在实验老师实施教学模式基础上召开研讨会,教师逐个展示自己的做法让大家观摩,看这位教师是如何落实每个环节的。然后,大家坐在一起,介绍经验体会、谈见解、分析效果。通过研讨交流、相互鉴赏及比较、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借鉴他人经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做法。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中,教科所科研员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他们设计了《教学反思》表,为教师提供进行重要反思的框架。倡导多种形式的反思活动,如相互观摩;写教学日记;写教学案例,专题论文;积极参与各类研讨活动等。

6、“典型引路”,是深入开展区域性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由于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及所在的环境不同,因此对于同类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我们在课题研究管理实践中摸索出了“典型引路,引导课题深入开展”的方法。此方法在对全区的课题研究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怀柔“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小学生主动发展”这一区域性课题。教科所科研员以怀柔一小为试点,在该校先行研究二年取得经验,然后分别召开低、中、高三次研讨会,进行成果推广、典型引路。在研讨会上一小课题组人员介绍了如何组建队伍、如何培训队伍、如何组织本校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并确定了研究过程的九项操作措施等。使其他学校在研究过程中有可借鉴之处、有方法可依,少走弯路。由于典型引路,该项课题研究在全区开展得非常深入,并取得了优秀研究成果。

7、“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学校开展自评”是实现科研工作自我诊断有效方法

在对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评价中,我区建立了较完善的《怀柔区中、小、幼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每学年度,各校对照评价细则,针对科研情况,进行逐项自评,并打分。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因此,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干部教师。在评价工作过程中,让干部教师了解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让干部教师认真自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改进措施,实现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教科所科研人员帮助、指导干部教师准确依照评价细则客观且科学地诊断,帮助干部教师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组织干部教师思考、设计改进措施并依学校需要提出建设性意见。

《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依此细则,学校的干部教师可以全面了解,研究学校科研工作,对每个项目或具体内容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发现学校科研工作的成绩或经验,准确查找、认识科研工作的不足或问题。有了这个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学校干部教师才能深刻认识自己开展的科研工作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才能客观冷静地思考已有成果、经验与目前存在的问题,既不为成绩沾沾自喜,又不为存在不足而灰心松懈,真正为学校干部教师起到导向作用。

8、唤起学校干部教师教育科研的内驱力,是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最佳途径

多年的教育科研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具备下述条件的学校,课题研究的就扎实、教育科研成果就不断涌现,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首先,校长、学校领导集体重视教育科研。校领导要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是办学特色的需要。

其次,校长应当是研究的内行。他们对课题研究不是做简单的要求、布置和提供经费,而是亲自承担课题或参与指导课题,营造研究氛围。

再次,应使教师认识到,研究是他们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9篇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15-01

近三年来,我主持完成了3个省市级教学课题的研究工作,极大提升了本人和课题组成员的教研教学水平。下面,我就如何结合教学实践搞好课题研究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1.养成写教学随笔的习惯

从教以来,我养成了写教学随笔的好习惯,教学随笔虽然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涉及面比较小,但长期坚持,我深感受益良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锻炼写作能力;积累教学论文和课题素材。我的教学论文和课题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完成的。

2.及时关注中学教学科研动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好课题研究,首先必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其次,要及时了解中学教育科研动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研究透了、有了普遍的共识,很难有所作为;哪些问题大家关注不够,可以深入下去。我经常通过期刊、网络等了解中学教学科研动态。

3.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回顾我过去几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之所以得到大家都认可,是因为都紧扣了初高中教学的实际,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

如2001年江西省选择了3+文综/理综的高考模式。这次改革不仅是3+2模式向3+X模式的变化,更是考试内容的改革,当时教育部强调指出,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的设计要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题目,要由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能力立意为主;要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等。所有的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教学一线的高中教师加以深入研究,作为高中政史地文科教师,要通过研究,明确高考文科综合有哪些具体的能力要求,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测试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所以,2003年,我申请开展了省级课题《高中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测试》。

如2008年秋季开始,我们江西省进行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师生普遍感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不衔接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初高中历史教材脱节的问题,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教学内容;以教学体例来说,与初中历史教材通史体例不同,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史体例,尽管这种体例避免了与初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它孤立地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分列,失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学生初中阶段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一致,这给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二是初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脱节;三是初高中历史能力培养目标的脱节;四是考试评价方式的脱节,在我省的许多地市初中历史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这些问题已经给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势必继续影响我省我市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这些问题也给我们的课题研究很大的空间和价值。所以,2011年10月,我申请了市级课题《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

再如我校在使用《人杰地灵诵江西》进行地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惑,主要有:没有专职的地方课程教师,而《人杰地灵诵江西》每册教材都是各科知识混编,任何一学科教师要从头到尾、按部就班教完都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和整合,如何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和整合?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一样,都是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地方课程的教学也必须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还有如何在地方课程教学中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由于初中生有中考压力,地方课程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保证一周一课时,如何解决地方课程教学中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如何检验地方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合理的地方课程评价机制?……。针对这些困惑,2012年10月,我申请了省级课题《江西地方课程教材的教学与整合》,获省级立项。

4.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服务于教学实践

回顾我过去几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之所以得到大家都认可,是因为都紧扣了初高中教学的实际,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服务于教学实践,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如省级课题《高中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测试》,参加课题研究的文综三科教师明确了各自学科的能力要求,真正改变了教学观念,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套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周赤思老师根据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原则和学生知识年龄特点,探索出了能力培养"三部曲":在高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比较能力;在高三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有课堂教学、作业训练和知识检测都有意识地围绕重点展开,日积月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学校得到推广,受到师生的好评。通过系统的能力培养,2006届、2009届我校文科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大大增强,新高考所要求的各项能力大为提高。事实胜于雄辩,2006届高考文综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2009届高考文综成绩名列全市第二名(仅次于乐平中学)。另外,根据高考文综试卷的特点和能力要求,课题组编写了十余套文综检测卷,许多试题被有关资料引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题研究只有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10篇

一、微型课题从何产生?

1.事件发生――课题产生的触发点。课题一定是问题,但问题未必都是课题。课题一定要体现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今天有多少位教师未参加培训呢?――此乃问题,但非课题。今天为什么有5位教师未参加培训呢?――此问题就可以是课题,就可以研究。是培训通知没有到位?还是教师学习意识淡薄?是会议制度不够健全?还是培训内容不受欢迎?是培训者水平太低?还是培训时间不够合理?是教师工作量太重,还是什么特殊原因?等等,值得进行分析与研究。

2.教师个体从自身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中发掘问题。如:一数学教师发现,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每次考试分数都比较低。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考试分数呢?最初教师是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将“我做错的题目”,“我不会的题目”写在本上,让这些学困生记数学日记,借助数学日记这个平台,让学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总结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可以把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写下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感受到,这个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有一定效果,于是产生了“利用数学日记转化后进生个案的研究”。

3.来自同伴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的研究。

4.教师自身在读书、学习后的对某种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嫁接、应用。如:赏识教育在改变与转化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的应用

5.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的具体可行的子课题研究,进行建构性试验。

二、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

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填写方案(教师个人)――课题立项(教科室确认)――交流展示(科研论坛)――课题结题(教科室确认)――成果展示。

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三、微型课题研究“四特点”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

短,即周期短。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

平,即平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

快,即收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活,即灵活。“微型课题”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在选题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局限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也不需要申报、审批、立项,发现问题就可以确立选题,有了选题就可以研究;它存活于教师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四、微型课题应“四宜”

选题是微型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那么,选题如何进行呢?

选题宜新。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缺少新认识、新角度和新材料,是很难写出新意的。因此,题目必须新颖。这里的新颖一是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主流教育媒体的新动向,把握新热点,选准新角度,此谓“锦上添花”。二是针对原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解决之道,即“旧瓶装新酒”。选题宜小。微型课题题目一般不宜大,即切口要小。选题过大,一是受到时间、精力、资金等限制,短期内很难取得具体成果。二是容易写得空泛,研究得不深不透,对自己专业成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帮助。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小题目去研究,方向就会看得准确,问题可以说得深刻,结论可能下得透彻。

选题宜实。选题要注意实用价值,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四个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带普遍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客观课题;三是带局部性、具体性的微观课题;四是教育实践中的新发现、新创造,包括空白的填补,“通说”纠正,“前说”的补充。总之,教师要多结合本职工作,多研究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选题宜熟。立足本职工作,选择熟悉的、主观上有利于开展的课题,这是教师科研应坚持的原则。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工作熟悉,有浓厚的兴趣,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获取资料相当方便,能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微型课题的五个一般性属性:

1.研究对象: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找出问题,然后确定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从教师身边的、引起教者持续关注(研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细小问题。

2.研究主体:教师,往往是个体,而且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不是外在的要求,很多是源自于教师的突发其想,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离开了这个情境,离开了某个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在有的人眼中可能会成为有价值的微型课题,在有些人面前可以就不成为问题或者是课题。

3.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

第11篇

德化县《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组 陈其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平台为目标,探索如何把合作学习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教与学的行为与策略的研究,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03年秋季起,在我县的一中、五中、六中、八中、三班中学、龙门滩中学、盖德中学、阳山中学,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活动。

一、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把合作学习作为它的理论基础。

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杰克布斯等人则进一步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换句话说,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而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

合作学习互动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它不仅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更突出生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目标观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师生观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合作学习形式观认为教学形式应以集体讲授为基础,以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评价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合作学习情境观倡导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并把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纳入教学过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二、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目标

1、改变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合作学习成为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2、让学生学会合作,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养成合作学习 的习惯和态度。

3、探索提高合作学习 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三、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 准备

① 思想准备(教师的思想准备和学生的思想准备)

教师的思想准备。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王坦著的《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等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及报刊杂志上有关介绍合作学习实践经验的文章,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树立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新理念,明确了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

学生的思想准备。 因为学生同样受过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已习惯于“静听”式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前,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培训。让学生明白课堂将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先学为前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之间、组际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共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且是课堂的主人;不仅在课堂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且能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真谛,不断激活生命、确证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与价值。

② 组织准备

组建课题研究的领导组。成立了以县进修学校教研员为核心的研究领导组 ,确定几个较多政治教师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校的 课题研究小组负责人,以便统一 组织 各校的课题研究活动。

组建学生的学习小组。根据合作学习形式观的要求,教师把 每个教学班的同学组成若干个异质小组,每组通常由4—6人组成。各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差异合理搭配,通常是好的一名,差的一名,中等的2—3人。各小组总体水平差不多,这就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局面。它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又为各小组间开展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组内有明确的分工。首先确定组长一人,再由组长确定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各种角色,如小组发言人、记录员和分配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同时还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明确职责和懂得履行职责的基本方法。

四、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的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先学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原先那种“先教后学”的、他主的、被动的学法,提倡“先学后教”的自主的学法。 为了让学生的先学更有成效,必须做好先学的指导。第一、教师用一定时间,给学生讲清教材的编写特点及自学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自主先学中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大胆地个性化地去解读教材,理解教材,并在解读与理解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由教师以教材每节或框题为单位,编写导读提纲或预习思考题(2004年秋季七年级进入课改,新教材的编写发生了根本新的变化,采用预习思考题的形式),在上课前几天发给学生,用来指导他们课前自学。 导读提纲 或预习思考题的编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其内容包括:一是写上本课的学习目标。二是编写一些能联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的实际,有一定思维深度,有启发性、开放性、探究性,又有台阶性的思考题和具有能力迁移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自学时能沿着这个“台阶”,将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三是设置一个疑问栏,让学生把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问、难题等记录下来。

2、小组讨论、生生互动

小组讨论,就是让学生按原先组织的学习小组围坐在一起,在小组长的组织和主持下,一起交流各自的自学情况,一起探索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教师在导读提纲中提出的问题)。

生生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以言语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即生生对话。

以生生对话为特征的小组讨论,它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课前有效的自学是进行小组成员间交流对话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小组成员间的对话是学生自学的深化和质量的提升。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主动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在参与中指导,并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展等情况,从而灵活地调整活动进程,小组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

3、班级交流、师生对话

班级交流,实际上是把生生间的交流与对话范围由学习小组内拓展到班级全体同学,同时教师也直接参与到对话中去,使课堂中的对话活动进入到生生对话与师生对话交织状态。

师生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蕴含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这种相互倾听和言说,是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智慧的交融 ,生命 的对话。

班级交流、师生对话,是小组讨论的延伸和继续,是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深化。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活动内容有:第一,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每节课轮流由2至3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每个代表汇报后,允许同组其他同学补充。或就导读提纲中的某个问题,指定某小组的代表来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评判。第二、由小组代表把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还弄不懂的问题,或他们感觉没有把握的、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出,让全班师生共同探讨。第三、教师可围绕着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作为师生对话的新话题,供师生进行深入的探究。第四、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可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从而加深对一些基本观点的全面深刻理解。

在进行这一环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叙说,注意针对学生叙说的内容适时“追问”,从而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对学生的发言要及时给予点评,或就讨论的问题谈自己的见解。但要注意以平等身份,商讨的口气。如:“我认为……”,“我的理解是……”,决不能作出简单的否定,也不要只作简单的“好”、“很好”、“很棒”之类的肯定,应简要说出肯定的理由。同时教师还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首先是对话话题的确定者,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其次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讨论、对话的伙伴。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和活动的包办者,更不能把本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多重的交流对话活动变为向学生单向灌输的“一言堂”。同时还应更是一个虔诚的倾听者。要尊重学生对问题的各种见解,耐心倾听他们的言说,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识,深化对问题的探究。再次,是活动的调控者,教师除积极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话外,还应对整个活动进行有效地调控,使讨论对话内容不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并能根据讨论对话进展情况,及时地引导转换话题,把握方向,使整个讨论、对话活动能沿着所确立的教学目 标步步深入。

4、倡导学生质疑提问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敢于质疑和提问,是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一项内容和目标。也是在课堂上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人尖锐地指出,“唯一愚蠢的教学是只有老师提问而学生不问问题”。因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问题,让学生回答的状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质疑提问,就是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鼓励学生,把凡是脑中受课本知识的触发而闪现出来的问题,或是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所产生的不明白的问题,或是对教材的某些提法有疑问的,或是对教师的讲解、说法认为不对的和不理解的都可大胆地提出,让师生共同探讨或要求教师回答。

要让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一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开放学生自由探索的时空。二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放飞想象,敢向权威挑战,敢向老师发问。既要为解决“无知”而发问,更要为求得“新知”而发问。教师对学生提问题时,要以愉悦的心情耐心地倾听和及时地回应。三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学着询问,学着质问,学着反问,既应对一切未知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要敢于对一切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实际提问题,不断提高“问”的水平。力争做到“将不会提问题的学生教得会提问题”。让学生既能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使思想政治课课堂充满问题。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教学实验中的小组讨论、生生互动,班级交流、师生对话、学生质疑、共同探究等教学活动的设置,创造了一个生生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张扬个性、表现自己、体验成功,分享着教育的欢乐,感受着自己生命的成长和生命的意义。

五、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成果

1、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的发展过程。

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突破与超越。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脚戏”,不再是仅仅向学生传递、灌输知识,不再是只有教师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师生在课堂上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这种师生主体共同参与的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转换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释疑解惑的点拨者,从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告诉”,而更多的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和探究。

2、 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愉悦、有序的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课课堂那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话语权不再被教师“垄断”, 学生也享有了自由“言说”的权利。他们在课堂上有话可以说,有问题可以提,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和争论,从而使课堂充盈着民主、宽松、和谐、愉悦、有序的气氛,课堂 成了学生的学堂。在这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了尊崇, 主人的地位得到了确认,个性得到了张扬,潜能得到了唤醒,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了 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导读提纲或思考题的要求,课前认真学习教材,并能根据自学的感受,在教材上圈点勾划。现在教师一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抢着回答 。以前课堂上只有教师向学生问问题,现在经常出现了学生大胆向老师质疑提问的情境;以前的学生是被动地走进教室静听教师的“灌输”,现在的学生经常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等待着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以前的课堂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在沉闷地回响着,现在的课堂成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处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青春的活力。

学习方式单一向多样化转化。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积极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学习方式已逐渐由 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的、主动接受式和主动发现式等转化。通过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多样性的、个性化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4、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师的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大多能捕捉到重点和要点,对教材展示的内容的理解力提高了,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解答的能力增强了。

②、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围绕教材内容或一个主题,学生会收集到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也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交流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究的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大胆交流自己的看法、思想和情感的体验,还涌现出了许多能争善辩的好手。

④、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经过二年多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诉说,在倾听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纠正自己原来错误的认识;学会了尊重他人,当同学在发言时,能注意倾听,不随意插话,并做好记录;学会了悦纳别人,当同学的发言有创见和新意时,能给于肯定和赞赏,当同学的发言出现错误时,不讥笑,而能较为耐心解说和纠正。

⑤、质疑、提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学习教学实践,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把提高学生质疑、提问题能力等认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思考、质疑、发现、求证问题的过程,从而改变了以前课堂学生只听没问的状况。

5、合作学习教学得到学生欢迎。我们在今年5月对参加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6所中学6个班297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其中,对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持赞成态度的占91%,认为自学能力有所提高的有72%,认为质疑提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的有52%,认为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活跃的占87%,认为师生关系更融洽的占76%。调查数据表明,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使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品课)持“爱学”的态度,“乐学”的情绪,并获得了“会学”的技巧,提高了“自学”能力。

6、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年多来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由于课堂的开放,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增加,特别是开展了师生、生生对话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给教师带来了极大得挑战。教师的责任促使他们不断再学习、探索、反思、总结、提高。

7、课题研究得到上级的肯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作为泉州市第二批“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在2004年10月的中期检查中被评选为优秀课题并同时被泉州市教育局确认为泉州市第二批“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并于2006年春顺利通过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结题验收。其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我县的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六、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尚未到位。二年多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表明,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头脑中仍然存在。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以传递知识为首要任务,以学生考试获高分为目标的倾向,关注结论忽视过程,关注考分,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2、未能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本质。有些教师只把合作学习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未能把它作为是一种价值观的合作学习,因而也就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合作品质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养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仅浅层次地停留在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的简单的模仿。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课题研究;教学实践;创作流程;研究小组;展示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在数字动画艺术领域,三维动画作为动画行业的组成部分和前沿领域,在全国各地院校得到重视和发展。Maya软件是制作三维动画艺术作品的首选工具,也是三维动画艺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如何培养兼具技能和创意的动画人才已成为各地教育机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三维动画是动画艺术发展的新领域,Maya动画教学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都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缜密的教学体系。在各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单独将角色动画教学内容作为独立课程和实践研究的情况很少,大多是将角色动画作为动画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只占用一定课程学时,不足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研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和创作手法。而角色动画是三维动画的核心和灵魂,广泛应用在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相关领域,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2教学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学科基础

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探索,在角色动画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以动画创作流程来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讲授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中,角色动画课程前需要安排角色设计教学内容作为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三维角色设计是角色动画设计课程的必要基础(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上,在具备故事板、动画速写与动画表演、动画运动规律等课程知识后,才能更好的开展角色动画课程内容的教学。角色动画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掌控角色动作设计方面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包括各种角色姿势设定、各种动作行为、动作目的、人物性格表达、情绪表达、表情动画、口型动画、多个角色混合表演、动作捕捉及数据加工、毛发服装处理等。

3教学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动画行业技能型创新人才。课程教学内容只有紧贴行业岗位需求,才能够解决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但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仅仅课程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教学课题研究内容导入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角色动画(Maya)的教学课题研究属于应用型研究,以角色动画原理的探究和实践为起点,培养学生自主探求动画理论和动画创作理念的能力。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是迪斯尼12条动画原理的实验求证和扩展应用,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动作行为的差异性与行为人性格心情的关联。研究内容包括挤压与拉伸、预备动作、布局布景、连续动作与关键动作、跟随动作与重叠动作、渐快与渐慢、圆弧运动、第二动作设定、固体建模配置、夸张动作表现、角色动作性格表现与视觉风格、卡通动作与真实动作混合等(如图2所示)。

由于教学课题研究涉及动画原理比较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一定挑战。因此,在课题研究中遵循了以下研究方法:

(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根据个人特点进行任务分配。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分散难度和工作量;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总课题进行分步研究,精选一部分子课题加以重点研究;小组之间的人员搭配要注意高中低不同专业能力的学生分配,课题研究内容的安排也采取难易结合的方式。

(2) 培养研究小组内专业能力强的同学作为课题研究骨干,负责小组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取长补短,带动小组成员专业能力的共同提高。

(3) 加强不同课题研究小组之间的交流次数,让不同研究小组之间进行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以便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给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和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同类院校相同专业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的交流,经常性开展课题成果观摩、点评活动。

教学课题研究倡导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其目的是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寻求构筑师生互动,调动学习兴趣,启发独立思考的教学新模式;应用提问、辩论、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动画原理的探究热情;增强学生独立创新思维和协同合作能力。同时,教学课题研究能够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

4教学实战流程与内容设定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导入教学课题研究内容,以创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程教学培养工作。角色动画(Maya)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骨骼系统的设定与装配、模型绑定与蒙皮、角色动作设定与调试、角色表情设定与调试等方面(如图3所示)。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本技能培养阶段、重点难点技能培养阶段、课题研究与主题创作阶段。贯穿这三个阶段的是单线创作流程教学内容,其流程是:角色设定文字稿角色设定美术稿角色典型特征动作设定角色典型表情设定角色基本走路动画写实角色不同情绪的走路动画卡通角色不同情绪的走路动画角色基本跑步动画写实角色不同情绪的跑步动画卡通角色不同情绪的跑步动画角色动作重心表现(走平衡木动画、跳马动画)跳跃动画角色与道具之间的互动(挎包、拄拐、推拉重物等)肢体动作表现(手、手臂、肩部、臀部、脚等)脸部表情设定(口型、眼睛、表情、发音)完整的角色动画表现(角色动作、表情动作以及道具的动作合成)多角色动画表现。在动画创作流程教学模式过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会有相应的视频教学录像进行教学辅助,以便学生能够随时复习巩固,或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能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进度。

在教学实践内容的设定方面,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创作流程教学内容进行动画知识点的训练。为提高学生对动画的理解和兴趣,首先进行设置弹力球的不同情绪姿态动画的课题研究。课题通过弹力球来表现出兴奋、害羞、愤怒、思考、厌恶、恐惧等各种不同的情绪和状态,通过给角色摆出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训练学生的动画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具备基础的动画操作能力后,将进入动画规律的实践阶段,概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在基本走路动画训练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走路动画的基本原理,学习多种风格走路动作设定、人体重心转移、胳膊与异侧腿的平衡等内容。通过课程实训,学生能够熟知连续动作和关键动作的动画原理,并将其运用到走路动画中。在角色走路动画训练阶段,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抽签形式让学生模仿动画角色夸张动作的表演(有相关动画影片参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讲述如何在动画中表现角色的性格与特征,如何确定出关键帧姿态(pose),结合相应的时间调节节奏(timing),对时间量进行精确的控制,给动画角色表演增加情感和意图。要求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预备动作动画原理,能够使用动画摄影表、时间线和曲线编辑器等工具调整预备动画姿态和节奏。

(2) 在跑步动画训练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跑步动画的基本原理,学习胳膊摆动的幅度与异侧腿的平衡、重心的位置、肢体主次的带动与跟随等。通过调整跑步动画来熟悉身体各部分动作间的协调,同时创建第二动作以增加角色感染力。在卡通角色跑步动画训练阶段,运用不同的帧数或相对较快节奏的时间,结合特殊或夸张而有趣的关键帧姿态,来创作出非写实的跑步动画。跳跃动画的训练则让学生理解身体直线与曲线的反差,能将跳跃动画做到更富有弹性,加深对动画基本原理(如预备动作、跟随、重叠、挤压与拉伸等)的理解和掌握。

(3) 在学习角色与道具之间互动创作阶段,学生将学习角色重心在动画中的转移,角色在运动中的重量感表现,并能合理地运用关键帧姿态调节道具和物体的互动关系。而拉动重物、推动重物以及将某重物拿起的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并掌握动画中物体的重量感,并将重量感的设计融入到动画制作中。学生通过动画创作体验运动范围的调整对动作夸张程度的影响,学会增加动画感染力的创作方法。

(4) 在肢体动作表现训练阶段,学生将学习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角色不同情绪和心情。肢体动作是“身体的语言”,是表现动画细节的地方。掌握了用动作展现角色心理和内心变化的创作技法,就可以使角色在没有面部表情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觉。在教学中,会安排学生在动画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在喝到不同味道饮品时的不同感觉,比如表现甜蜜、酸涩、苦楚等感觉。在走路动作方面,通过对胯骨部位的不同设定和表现,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走路状态,从而制作出体现角色性格的走路动画。而通过对角色脊柱、重心位置、肌肉和重量转移的调整,则能够完成角色自然逼真的复杂行为动作。而对于角色在走路时手臂运动规律的理解,可帮助学生通过对角色手臂及双手的细节调整,将角色走路动作表现得更加逼真,双手的动作也更加协调、生动。

(5) 在角色脸部表情设置阶段,要求能够通过脸部表情准确反应出角色真实情绪,并要注意口型和表情的相互对应,即掌握口型同步动画规律。角色的脸部表情设定,包括口型、眨眼、发音等。在教学中,课题研究内容设定为表现角色在听到不同声音时的面部表情及口型设定。而对于多角色表情及动作设定,能够共同表现出身处不同场景时的不同感受,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角色间的互动,并能够通过这种互动展现出场景所要表达的情景意味。

经过以上阶段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动画原理和动画规律的基本内涵,在课题任务创作过程中,将动画理论的基本理解融入实践过程中,掌握常见角色动画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巧。

5教学效果与改进措施

经过角色动画教学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学生能够在角色动画艺术创作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立足于动画运动规律和相关动画创作原理,理论联系实践,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创作方法和理念,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打下扎实的三维动画制作功底。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安排丰富,课题设计新颖,体系结构较完整,理论深入,实践教学内容实用且针对性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教学中注重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真正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角色动画”课程是训练学生动画观察能力、动画制作能力以及动画表演创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涉及从动画理论、运动规律、动画法则、概念、分析、设计,到动画设定、制作技巧、动作与情绪表达等专业内容。课程教学由基本动画原理开始,环环紧扣动画本质,直至达到角色动画的自由表达。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比如课题研究相关辅助训练和方法的缺失,教学实践内容过于繁杂,不够精炼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无法带学生实地深入各种社会场所进行体验观察,前期对课题创作素材收集的要求不够等。因此,课程教学不仅仅包括教学实践中的分阶段动画训练,还要有专门针对课题研究的辅助训练,加强作品交流和学术点评,使学生更全面、更专业的掌握角色动画创作方法。

6结束语

在角色动画教学过程中,教学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精彩的角色动作设定是能吸引观众且令人记忆深刻的。课题研究的动画原理是做好动画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动画的精彩程度,避免平庸无趣的动作设计。在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明确了角色动画创作的任务是要赋予角色生命,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动作或是靠某些技术手段(如动态捕捉等)来制作动作,角色动画应该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诠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明确了教学任务和课程方向,在教、学、研的互动中教学相长,互通有无,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为三维动画短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 动画运动规律和时间掌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13篇

在思考中明确研究重点

调查分析,明确研究内容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陆续设计教师、幼儿、家长等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对交往的认识、了解,对教研的看法及在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了调查。对幼儿在交往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对家长对交往的认识、理解与关注也进行了相关测查等等。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研究的开展储备了条件。

研讨交流,把握研究方向 在活动中,充分利用交流研讨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同伴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开展课题。例如:幼儿园结合课题计划,开展了个案研究,每班选出了2-3名幼儿作为观察的对象,建立个人档案。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感觉研究面越来越窄,最后研究活动干脆停滞不前了。在笔者的引领下,大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共同调整了研究的方向。将每班的孩子分为:交往比较好的、一般的、弱的孩子三部分。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孩子的发展。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方法调整了,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研究的内容明确了,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困境,步入了正轨。

理清思路,解决存在问题 开展课题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出现时,笔者总是反复进行思考、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并积极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教育研究的开展。

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工作中

课题研究是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在引领课题研究工作中本着教研日常化、研究渗透化的理念,将全面工作与交往内容有机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多种环境,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一,主题环境融入交往。环境是幼儿生活、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注重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陆续带领教师分析本班开展交往活动的优势与问题,并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布置创设了相应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参与环境游戏的场所。

第二,共享角色游戏注重交流。共享角色游戏是幼儿参与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孩子们通过模仿语言、行为进行游戏,从而达到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社会性发展。教研活动中笔者引领教师充分利用楼道的有利空间,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共享游戏区域,使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共享区域材料强调合作。共享区域材料是幼儿参与游戏的要素,在投放材料中,笔者引导教师发挥想象注重交往材料的投放,制作了促进小、中、大班合作的多种玩具材料。幼儿在相互合作、商量、共同游戏中促进了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全体精神氛围体现亲情。要营造一个整体、良好的交往氛围与环境,就要从幼儿园精神环境做起,教研活动中,幼儿园提出营造亲情环境,让幼儿在整体的大环境中感受亲情、体验温暖与尊重。

多项活动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搭建平台 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兴趣,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频率,幼儿园开展了多项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是利用德育儿歌丰富幼儿语言。幼儿园结合东城德育儿歌的发行,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德育儿歌进行了划分,并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幼儿进行学习。朗朗上口的词语,优美的诗篇,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又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幼儿的行为,为幼儿交流、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利用晨间接待促进幼儿交往。幼儿园充分利用班上教师早晨接待孩子、家长的时间,培养班上的幼儿做接待员,尝试接待小朋友和家长,从而增加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接触频率,在接待过程中教师们根据班上幼儿的需求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接待员,从而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当班上教师发现有的家长出现不配合时(当孩子与其打招呼时,家长置之不理),教师分析其原因,鼓励全班幼儿轮流参与,打破以往早来早接待的现象,受到了家长与幼儿的欢迎。接待的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三是利用大型活动渗透幼儿交流。园里开展“六一”艺术周活动,笔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班创设的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的作用,进行了班班串与大带小的活动,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促进了语言、社会、合作、友好相处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交往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爱说的小朋友多了,主动交流的小朋友也多了,交往真正走进了幼儿,成为孩子沟通、表达的重要途径。

第14篇

【关键词】小课题探究;校本课程;实践

面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特色,提出了基于小课题探究的校本课程实践策略。即以校本资源为基础、以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为载体,实施校本课程学本化。经过近十年的大胆尝试、精心培育,在城市远郊小学平凡的土地上,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校本课程实践路径。

一、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

远祖桥小学是一所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北部远郊的小学校,地处井口镇城乡结合部。学校周围树木、农田、池塘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丰富。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就开始坚持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持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1998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随着井口工业园区的建设,各种企业纷纷入驻,新建社区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和发展,校本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彩。长期以来,学校以“亲近生活 激扬生命”为校训,崇尚“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秉承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后,结合学校实际,对校本课程建设做了大量探索。在深化课程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统筹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学校课程,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确立了依托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课程建设校本化实践,努力构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序列化、特色化校本课程体系。初步开发出生活技能、职业体验、科学创意三项校本课程,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具体策略。

二、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实践策略

为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创新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聚焦小课题探究,形成了以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实践策略。

(一)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

学生小课题探究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活动,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新产物,它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为此,我们首先开展了全员参与理论学习的培训。采用集中学习、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小学学生小课题探究荟萃》、《小课题探究的设计与实施》等,通过学习,大家了解了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本质,明确了基本理念和实施方法、途径,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的认识,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克服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畏难情绪,为开展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校本化作好了思想准备。

(二)开展调查研究,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

我们将全校教师分为三组,分别调查学校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中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第一组教师调查校园内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第二组教师调查校园周边可服务于校本课程的社会资源(含社区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家长资源等);第三组教师调查校园周边可服务于校本课程的自然资源(含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地理资源等)。我们通过走访、问卷、咨询等形式,采用笔记、拍照、摄像、录音等手段,采集了我校内外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本资源一百余项,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形成了校本课程资源数据库。

(三)建设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积累经验、扩大成果、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学校拨出专项资金,平整了校园内的一大块荒地,建立了远祖桥小学第一个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五彩路”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该基地由小荷塘、百花园、百蔬园、百瓜园、百果园等五部分组成,其间一条小路横亘贯穿,故名“五彩路”。该学生活动基地一共分为十六块,分属我校的每个班级负责管理,由各班的班主任和学校聘请的校外辅导员落实日常维护和指导工作,由担任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四)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小课题探究活动管理。

针对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意见的基础上,陆续完善了《远祖桥小学“五彩路”实践活动基地管理制度》和《远祖桥小学校本课程日常管理制度》。在制度里面,我们明确提到“全校教师应当依托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到‘五彩路’活动基地开展小课题探究活动、实践活动和劳技活动,并作好活动记载。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倡导自主性原则,让学生合作自己发现问题、合作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合作搜集材料、合作设计方案、合作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小课题探究活动常态化、趣味化、科学化。

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基地建成后,为了切实推进我校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向课程化、常态化、规范化、趣味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我们先后制定了《远祖桥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活动记载表》、《远祖桥小学学生小课题探究活动记载表》(学生探究活动使用)。五年多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活动记载已多达500余次。开展了如:“睡莲开花的奥秘”、“鲫鱼喜欢哪些食物?”、“金鱼生了白点病怎么办?”、“红和白嫁接后开什么花?”等几十个依托于校本资源的小课题探究系列活动。

(六)推进小课题探究活动评价模式创新。

第15篇

关键词:虚拟学具;学习科学;基于设计的研究

学具是供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组装或操作的基本材料和器具。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认知规律是 “感知―表象―概念”,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与学科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矛盾,而学具为学生提供便于抽象概括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操作学具的学习过程中,变被动地听讲为主动地操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通过大量直观形象的感知,形成知识的表象,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建构新概念,并能深刻理解运用。因而,基于学具的教学历来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具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飞跃”,从传统的木质、塑质等学具,到电动学具,再到虚拟学具,每一步都渗透着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们社会文化生活影响的加剧,虚拟世界逐渐成为现实世界不可忽视的存在,因此,虚拟学具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学具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新产物:虚拟学具及其特点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作为新一代计算机的产物,虚拟学具主要是指应用于学科教学的专题性工具软件,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互动多媒体活动程序,或者说,虚拟学具是一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开发的基于电脑设备和互联网的交互式、可视化、模拟人或物的数字化学习工具,[1]它允许学生像使用实际学具那样,通过操控动态的虚拟物件,进行相应的学习和探索。

较之传统学具,虚拟学具在感知维度、扩展重用、状态保存等方面都更具竞争优势,可以避免实物学具成本高、数量少、设计单一、使用效率不高及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使用虚拟学具更能节约时间、空间和成本。同时,不同于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的计算机模型演示,虚拟学具能创设具有交互式及动态特性的虚拟学习环境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交互性,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直接通过鼠标操控和手控操作虚拟化的物件进行学习探索;二是动态性,静态三维图型能随着具体的操作进行连续的变化,从而展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三是虚拟学具不受学习时间、空间的约束,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等等。正是由于虚拟学具的特性,使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特殊的功用。

二、当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支架:虚拟学具研发的教育背景及其功能分析

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就是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学习方式的变革除教育观念上的革新外,最重要的要为新的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即向学生提供主动探索、有效思维和积极体验的物质载体。而虚拟学具的研发和使用正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工具,其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和物质载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及独立思考理解的机会,使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验学习过程并有效地发展创新思维。新课改要求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虚拟学具的现实内涵,以发展的眼光全面解读它的价值取向。

1.虚拟学具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把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虚拟学具可以创造高技术含量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直接操控虚拟学具可以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索,让学生从“看”到“做”,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2.虚拟学具的使用能够将认知信息化静为动,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新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虚拟学具或颜色、或形状、或操作可以具体呈现丰富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学生在操作虚拟学具过程中从静态思维切换到动态思维,将认知信息融会贯通,不断内化深入,帮助学生建构复杂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操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尝试应用、积极体验,凸现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益。

3.虚拟学具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平台。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而虚拟学具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虚拟学具的使用可以展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2]

总之,虚拟学具作为新的高科技课程资源,能够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能够促进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极大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极大的研发和应用价值。

三、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拓展:虚拟学具基于设计的研究及其开发

1.基于学习科学的虚拟学具研究与开发

学习科学无疑是当代关于学习研究的最前沿地带。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的研究共同体以研究和探索学习的本质与机制、创新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创建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环境、探索和提高人类学习绩效为己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催生下,使学习科学逐渐演化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思想源泉。虚拟学具的研究和开发体现着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其一,学习科学研究中充分重视以智能技术为研究工具和支撑,重视学习技术的研发。学习科学实践共同体通过对学习的理解设计学习软件和开发课程材料,把设计变成产品,虚拟学具作为学习技术研发的产物,正是贯穿学习科学用技术改变人类学习绩效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思想,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架,实现将内隐知识外化和阐明为深度理解进行反思或元认知,建构从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科学创造一个区别于传统的、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环境的设想成为可能。

其二,学习科学重视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探索学习基本规律的同时,力求把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系统,推进教育创新。学习科学由于关注真实世界的学习现象而有别于传统研究,明确提出把研究对象从实验室转向课堂并超越课堂,体现了学习科学之于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虚拟学具作为学习科学的教育实践课题,来自于教育真实世界的需要,解决学校、课堂及各种学习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真正实现以技术促进学习和革新教育。在虚拟学具开发的平台上,学习科学致力于学习工具的开发和学习理论的构建,给学习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突破,在学习理论与实践中搭建起了一座桥梁。[3]

2.虚拟学具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

由于学习科学研究者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关基于设计研究的涵义解读也是见仁见智, 我国学者祝智庭将基于设计的研究特征概括为实用性、务实性、迭代性、整合性和情境性,[4]虚拟学具设计开发体现基于设计的研究特征。首先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一种统合的研究范式给予虚拟学具研究一种全新视角,虚拟学具通过对学习工具的系统设计来实现对学习的研究,将学具设计、整合的实践和理论的应用与学习过程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基于设计的研究为虚拟学具的设计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一套工作模式。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在课堂真实、自然的研究情境中,虚拟学具研发者采用研究者参与设计、在课堂情境中实施、研究情境中的学习、提炼学习理论、参与重新设计、继续执行循环的研究模式,其过程要经历了多个开发阶段。新的学习科学理论的发展会给虚拟环境的开发指明新的方向,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也会给虚拟学具的设计带来许多新构想,因此,在虚拟学具开发中遵循基于设计研究“迭代”的思想,每一个阶段都有新技术及新思想的注入,使虚拟学具功能不断趋于完善,并生成相关学习科学理论,进而促进理论、技术与实践的和谐发展。

四、学习工具设计开发的新构想:虚拟学具的设计标准及其研发机制

在学习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虚拟学具的设计和开发,从最初的学习需求分析到最终的产品使用评价及迭代设计,其间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对这个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遵循可持续的技术开发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其开发过程顺利、高效地进行,才能实现虚拟学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1.虚拟学具的设计研发应建立全新的设计评价标准。

虚拟学具应用于教学实践,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教学效果并不一定能完全通过显性的指标和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应建立新的设计评价标准:

第一,教育性标准。虚拟学具作为服务于教学的课程资源,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为原则,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设计,可依据课程标准将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及要求做系统的梳理,形成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据此进行系统的学具设计开发。虚拟学具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它所追求的主要是学具的内在特征,虚拟学具应当是学生探究学习中的“脚手架”,其设计应保障学生在这样的支架上可以顺利进行探究性学习,避免跟随技术潮流盲目设计开发而导致实用价值的降低。

第二,体验性标准。虚拟学具是要让学习者在积极的体验中,获得准确的知识技能,所以,对其评价不能仅仅用成绩等传统的考核标准来衡量,而要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学习体验和感受纳入其中,突出以人为本。

第三,技术性标准。虚拟学具的设计开发技术是重要保障,用于探究学习的优质虚拟教具资源对情境设计和技术要求很高,虚拟学具技术性评价的重点是开发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易实现性、场景渲染的真实性、画面生成的逼真性、图形绘制的方便性、集成作品的交互性、参与性、有效管理和可修改性等等。

第四,艺术性标准。虚拟学具呈现的是多维感官共同作用的立体信息,这些信息符号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积,而是艺术思维的渗透,在遵循人类视觉规律和审美规律的基础上,应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学具内容,融入教学内容的同时体现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与教育游戏相结合,激发学习者的视觉享受、思维驱动,以达到最佳学习的效果。[5]

2.虚拟学具的设计应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优质的虚拟学具应该具有内容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特征,其研发涉及学习科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计算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包括教学设计专家、心理专家、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甚至是学生的专业团队来实现。来自一线的教师负责提出课程内容,保障虚拟学具的内容性;教育研究人员运用相关学习科学理论,保障虚拟学具具有教育性;学具设计人员负责设计组织,将课程内容与虚拟环境更好地融合,保障虚拟环境的科学性;计算机科学家和设计艺术家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开发虚拟环境,并达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6]同时,有关部门应协调各研发团体建立虚拟学具资源共享平台,应推动优质学具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共享利用,以避免重复性劳动。

五、结束语

目前国内优质学习资源还十分匮乏,虚拟学具的研究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和使用缺乏统一的协调。但其在提高学生学习绩效、促进课程改革方面的潜能越来越被关注,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投入研究,这是学习科学实践共同体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想象,在学习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虚拟学具有效研发和广泛应用,将对学习情境和学习工具带来多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张露.虚拟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7):78-79

[2] 于虹.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数学学具的新价值取向[J].世界教育信息,2010,(4):63-64

[3] 郑旭东,孟红娟.在联合中走向变革: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景观[J].远程教育杂志,2011,(1):15-16

[4] 祝智庭.设计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的创新研究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0~31

[5] 杨晓宏,李鸿科.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9-20

[6] 王建明,陈仕品,刁永锋.多用户虚拟学习环境River City 的项目分析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1,(7):6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