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树木病虫害防治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S895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也日渐密集。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便应运而生,而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则迫在眉睫,急需解决。
1、园林树木病虫害的类型
1.1、生理性病害
一般在相近的地方园林树木会发生相同的症状,这时只要对环境条件进行改善,就能够减轻甚至消灭这些病虫害症状。通常在天气干旱时,树木就会产生枯萎、落叶、干枯甚至是死亡的情况;某块区域下酸雨的时候,树木被酸雨危害,就会产生树叶斑块、褪色的现象;高温天气会造成树木的嫩芽和花朵的灼伤,对花朵的美观和果实的生产造成影响。
1.2、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也被称为传染性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一是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的产生主要是通过风、雨和昆虫以及鸟类和人进行传播的,病菌通过皮孔和伤口进入树木内部,使树木生病。树木生病的部位会产生白粉、萎蔫、溃疡、斑点等症状;二是细菌病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雨水、土壤和生病的植物进行传播的;三是病毒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对脊柱细胞的代谢方法进行改变,使脊柱的生理程序遭到破坏造成的。这种病害造成的树木病害表现为以下几种病症:树叶发黄、发皱、畸形以及坏死等;四是病菌性病害,主要是通过昆虫以及蚜虫传播的,植物的病症表现为植物发黄以及丛枝。
1.3、虫害
园林树木的害虫一共有5类:一是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长在土壤内部%将刚刚发芽的种子以及幼苗的根茎作为食物;二是干部害虫,主要寄居在被压木、风倒木以及风折木当中,一旦这些林木遭到了风火水旱的灾害,这些害虫就会进入树木之中,使得树木大量死亡的现象产生;三是枝梢害虫;四是叶部害虫,这类害虫主要是对树木叶片等造成伤害;五是果实种子害虫,这种害虫主要是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会导致种子的质量下降。
2、防治园林树木病虫害的传统措施
2.1、普查检疫方法
为了及时掌握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分布状况、生长规律、危害情况以及分布状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册,为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详实依据。同时,还应在普查天敌和病虫害种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检疫和预测工作。
2.2、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
为了减少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气候条件及具有抗虫、抗病抵抗力强的园林植物品种,例如,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乡土树种或已在当地驯化过的无病害的苗木,可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大量发生。
2.3、化学防治措施
就我国目前的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化学防治方法凭借其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易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化学方法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有毒物质对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进行干扰,进而杀死有害生物,以此来防治有害物质的不断扩展。化学防治的药物可以分为排斥物质、引诱物质以及毒物三种,其中:排斥物质能够通过诸如散播难闻的气味从而对害虫的感官进行影响;引诱物质可以通过引诱的方式,诱杀大量的害虫,引诱性物质包括很多种,最为常见的就是性诱饵;毒物对害虫的毒害作用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害虫的口器,通过植物的表皮以及植物的液流。同样,毒物也可分为很多种,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多毒类和少毒类。
2.4、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主要采用的是物理方法,比如利用机械阻隔、诱杀或忌避等方法杀死害虫或消除树木的病症,这种方法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效果也较为良好,但是适用范围比较狭小。其中:机械阻隔指的是将树木与外界通过某种材料相互阻隔,避开两者的直接接触,如在芍药的种植初期,覆盖一层薄膜,可以使芍药的叶斑病大为减少。
2.5、财政的大力支持
由于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花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周期长,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机构体制,下达相关政策文件。同时,还要下达专项经费,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6、建立专业队伍
树木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因此必须培养和引进防治树木病虫害的专业技术人员,把组建园林树木养护队伍特别是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放在首位,解决专业技术人才问题。只有这样,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实现持续有效的目的。
3、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
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并以“生态系统”理念为指导,进行适宜的园林改造来提高林地整体抗塑性。值得注意的是,采取生态控制发和生物防治措施,是降低树木病虫害种群密度,恢复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3.1、生态控制法
生态控制法这一园林树木病虫防治新方法,也可以称作生态调控法。这种方法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即在一个整体的园林生态系统基础上,将园林植物以及有害生物、有益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加以利用,通过生态学的手段,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能够使有益生物进行良好的生长,而使这一环境不利于害虫的生长。这样一来,就能够将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发挥到最大,并将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降到最低。园林做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生长的周期基本较长,因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中具有较为丰富的节肢动物,有着较为复杂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复杂的食物链,因而天敌和害虫之间就有了非常明显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中利用生态控制的方法十分有效。
3.2、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最为生态的一种防治树木病虫害的措施,也可以称之为“以虫治虫”,也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抵御和杀死害虫。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它巧妙地利用了生物界中的“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生物防治还具有长效性,因为即使害虫的幼虫长大后,这些天敌也会将其消灭掉。虽然生物防治拥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也具有缺点,比如生物防治受环境的限制较大,而且目前人工培育有益的天敌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技术尚不纯熟。因此,生物防治目前还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总之,作为林木生态系统中一种较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对园林工程具有较大的危害。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受到自身生物特征的影响,还会受到气候、地理条件、树种以及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而传统的园林病虫害防治不仅防治成本大,而且效益也不高。因此,对于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在在依据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环保要求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改造林木结构,加强更新改造,推广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技术,实现无公害生物制剂的应用,切实做好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平格.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和传统方法分析[J].绿色科技,2014,02:56-57.
[2]陆群,田润民,桑华.呼和浩特市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措施[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8,04:57-58.
[3]邝先松,陈松,曾赣林.园林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J].江西林业科技,2005,03:56-58+61.
[4]谷桂云,金桂月.浅谈园林绿化与园林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116.
[5]孙晶.论科学树木养护和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3,03:120-121.
关键词: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绿色技术;传统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5602
1引言
作为林木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较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对园林工程具有较大的危害。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会受到自身生物特征的影响,还会受到气候、地理条件、树种以及海拔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园林病虫害防治不仅防治成本大,而且效益也不高。
2园林树木病虫害的种类
园林病虫害对我国园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它具有以下特点:长发型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巨大,而且还在呈上升的趋势;偶发性病虫害的爆发面积大且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危险性的病虫害不断地扩散蔓延。我国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思想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发展为后来的“林木病虫害综合治理”。
2.1病害
园林树木病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传染性病害,造成这种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天气干旱冷热、营养缺失以及污染等,也可以称作生理性病害。另一类是传染性病害,产生这类病害的原因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实物病源,这种病害可以从一株植物传染给另一株植物。
(1)生理性病害。一般在相近的地方园林树木会发生相同的症状,这时,只要对环境条件进行改善,就能够减轻甚至消灭这些病虫害症状。一般情况下,在天气干旱时,树木就会产生枯萎、落叶、干枯甚至是死亡的情况;某块区域下酸雨的时候,树木被酸雨危害,就会产生树叶斑块、褪色的现象;高温天气会造成树木的嫩芽和花朵的灼伤,对花朵的美观和果实的生产造成影响。
(2)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也就是传染性病害。首先,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的产生主要是通过风、雨和昆虫以及鸟类和人进行传播的,病菌通过皮孔和伤口进入树木内部,使树木生病。树木生病的部位会产生以下几种病症:斑点、溃疡、萎蔫、白粉以及锈粉。其次,细菌病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雨水、土壤和生病的植物进行传播的。第三,病毒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对脊柱细胞的代谢方法进行改变,使脊柱的生理程序遭到破坏造成的。这种病害造成的树木病害表现为以下几种病症:树叶发黄、发皱、畸形以及坏死等。第四,病菌性病害,这种病害主要是通过昆虫以及蚜虫传播的,植物的病症表现为植物发黄以及丛枝。
2.2虫害
园林树木的害虫一共有5类。第一是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长在土壤内部,将刚刚发芽的种子以及幼苗的根茎作为食物。第二是干部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寄居在被压木、风倒木以及风折木当中。一旦这些林木遭到了风火水旱的灾害,这些害虫就会进入树木之中,使得树木大量死亡的现象产生。第三是枝梢害虫,一种是钻蛀害虫,这类害虫伤害的主要是主梢和主干,另一种是刺吸害虫,主要是造成枝叶的萎缩和枯黄,甚至是死亡。第四是叶部害虫,这类害虫主要是对树木叶片等造成伤害。第五是果实种子害虫,这种害虫主要是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会导致种子的质量下降。
3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的传统方法
3.1防治原则
传统的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是将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作为防治的基础,化学防治是最为提倡的防治方法,通过熟识病虫害发生、发展以及流行的规律,进行化学防治,从而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3.2防治方法3.2.1农业防治
这种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以下工作完成的:在进行园林苗木的栽植时就选择那些优质无病毒的苗木;为提高其抗病的能力,优化肥水管理工作,并对负载进行合理的控制;为将病虫的源头和病虫的基数减少,及时将病虫枝叶和病虫果实进行剪除,与此同时将枯枝落叶进行及时的清理;除此之外,为保证树体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并且通风顺畅,需要及时对枝叶进行修剪。
3.2.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是指为防治病虫害而应用热处理、射线和机械阻隔等方法。这一方法的原理是包括植物病原物在内的所有植物虽然都对热有一定的忍耐程度,但是一旦超过其忍耐的限度,生物就会产生死亡。热处理和湿热处理是园林植物病虫防治工作当中的两个主要的物理防治方法。除此之外,机械阻隔也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举例来讲,覆盖薄膜就是机械阻隔的一种方式,在冬季,很多病原物的越冬方式就是附着在病残体上面,在早春时节,为花木进行薄膜覆盖,能够有效地减少发生叶病的概率,芍药的种植就可以应用此种方法,在覆盖上薄膜之后,芍药就会减少叶斑病的产生。
3.2.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的运用较为普遍,因为其效果迅速且显著、使用范围广泛,并且使用的方法简单易学。化学方法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有毒物质对有害生物的生理过程进行干扰,进而杀死有害生物,以此来防治有害物质的不断扩展。化学防治的药物可以分为排斥物质和引诱物质以及毒物3种。排斥物质能够通过诸如散播难闻的气味从而对害虫的感官进行影响。引诱物质可以通过引诱的方式,诱杀大量的害虫,引诱性物质包括很多种,最为常见的就是性诱饵。毒物对害虫的毒害作用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害虫的口器、通过植物的表皮以及植物的液流。同样,毒物也分为很多种,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多毒类和少毒类。
4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
近些年来,园林病虫害防治员工进行了技术上的更新,出现了防治病虫害的绿色技术。园林树木病虫防治中的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两种方法。
4.1生态控制法
生态控制法这一园林树木病虫防治新方法,也可以称作生态调控法。这种方法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即在一个整体的园林生态系统基础上,将园林植物以及有害生物、有益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加以利用,通过生态学的手段,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能够使有益生物进行良好的生长,而使这一环境不利于害虫的生长。这样一来,就能够将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发挥到最大,并将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降到最低。园林做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其中的树木生长的周期基本较长,因而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中具有较为丰富的节肢动物,有着较为复杂的生物群落结构和复杂的食物链,因而天敌和害虫之间就有了非常明显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中利用生态控制的方法十分有效。
首先,可以先将适合病虫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许多发生严重病虫害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则是环境条件的诱导,也就是何时病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为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将适合病虫生存的环境进行破坏从而减少害虫的基数和侵染源头也是一个很好的病虫防治的方式。园林中由于管理的方法不当,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不好,湿度过高,就会产生叶斑病以及轮纹病;园林内的积水过多则易导致产生根朽病,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一定要通过栽培防治和人工防治来进行防治工作。
其次,创造适合天敌和抗菌的生存环境。园林系统中的有益群体包括天敌和抗菌。因此,通过创造适合这些有益群体的生存环境来进行有害生物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对防治成本进行控制,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有毒物质的使用大大减少,避免了对人类的危害。
4.2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即通过操纵和战略有益生物、基因以及基因产物等,使自然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在园林工程中引进生物防治法就是通过有益生物、基因以及基因产物的引进,使园林的生态系统达到稳定,并进行有效治虫的目的。
首先,控制害虫的密度。控制害虫的密度的有效方法有3种。第一,引进或移植害虫的天敌,也就是将害虫的天敌,从国外或国内异地进行引进,从而抑制当地害虫的生长。第二,对本地的害虫天敌进行保护和利用。这种方法是通过控制生态环境和科学使用杀虫剂进行的。例如进行保护害虫天敌的工作可以通过为天敌提供适宜的食料和生存场地。第三,进行大量繁殖和释放害虫的天敌。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室内进行天敌人工繁殖,然后将其在园林进行释放,从而对害虫进行抑制。
其次,为防止有害生物的侵染,将有益生物作为活的屏障。在园林植物根部周围以及叶子周围存在着很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园林植物有着很大的保护作用,它们能对侵袭者进行防御,不仅如此,还能够在帮助植物进行养分吸收的同时保护植物的根部免受病虫的伤害。
总而言之,在进行园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园林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适合的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哲金. 城市园林绿化树木的养护管理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
[2]马英玲,韦春义.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探讨[J]. 贵州林业科技,2005(1) .
[3]周士锋,王龙,梁云峰. 常见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
关键词:病虫害涂胶法 涂药法
春季正是杨树的克星草履蚧壳虫幼虫上树期,该虫的幼虫上树后,通过嚼食树叶,使杨树一到两年内枯萎死亡,且草履蚧壳虫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普通农药对其不起作用,对杨树的生长危害极大。在林业工作人员日常工程养护工作中,发现个别堤段树木出现枝叶泛黄、树枝脱落现象,经观察发现有病虫害现象,如不及时防治病虫害将会蔓延,影响堤防树株茁壮成长。
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
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O,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一1,5米处为宜。
1.农药埋施法: 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
方法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孑L)内放50克一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如与复合肥或尿素一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2.树干注药法: 注药法是在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进食,都会中毒死亡。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以4月至8月份施药的效果最好。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农药应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如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50%久效磷乳油等。具体选择适宜的农药因不同害虫、树种而异。
3.树干涂胶法: 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槐、桦、槭等树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为害槐树、构树、枣树等树的朱砂叶螨等害虫。使用粘虫胶将其粘住致死。该产品粘着力强、药效长、无毒、无污染、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使用方法: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5厘米一2厘米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涂抹时不要粘着杂草,以防杂草搭桥,产生离体,使害虫摆脱粘胶逃离。
4.树干疗伤法:因树木病、虫、冻、日灼、修剪、风雹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园林树木干,往往是病虫的侵入口。对伤口及时治疗,促进伤愈合,尽快地恢复树势,是防止病虫侵入的有效方法。
去除枯死干枝。对已经枯死的苗干及树枝。要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除。对于轻伤枝、发生抽条的枝干,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并涂保护剂或涂蜡,以利伤口愈合。
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将常规的喷粉、喷药、诱杀等方法与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相结合,还可大大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5.防治林木害虫多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量药液弥散于空气中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人畜中毒,且对白杨透翅娥、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蒙古大蠹蛾等蛀干害虫,一般喷药方法很难奏效,必须采用特殊方法,现介绍几种针对以上病害的防治方法:
5.1 树干涂药法: 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树类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在树干距地面2米高部位涂抹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等农药,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此法简单易行,若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塑料纸,药效更好。塑料纸在药效显现5至6天后解除,以免包扎处腐烂。
5.2 毒签插入法: 将事先制作的毒签插入虫道后,药与树液和虫粪中的水分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剧毒气体,使树干内的害虫中毒死亡。将磷化锌11%、阿拉伯胶58%、水31%配合,先将水和胶放入烧杯中,加热到80℃,待胶溶化后加入磷化锌,拌匀后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长7至10厘米、直径0.1至0.2厘米的竹签蘸药,先用无药的一端试探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4至6厘米,每蛀孔1支。插入毒签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毒杀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3 树干注射法: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竹象虫等蛀害林木树干、树枝、树木皮层。用打针注射法防治效果显著。可用铁钻在树干离地面20厘米以下处,打孔3至5个(具体钻孔数目根据树体的大小而定),孔径约0.5至0.8厘米,深达木质部3至5厘米。注射孔打好后,用兽用注射器将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杀虫双、甲胺磷等缓缓注入注射孔。注药量根据树体大小而定,一般树高为2.5米,冠径为2米左右的树,每株注射原药1.5至2毫升,幼树每株注射1至1.5毫升,成年大树可适当增加注射量,每株2至4毫升,注药一周内害虫即可大量死亡
5.4 挂吊瓶法:给树木挂吊瓶是指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用棉绳棉芯把瓶中的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此法适合于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吉丁虫等吸汁、蛀干类害虫等。挂瓶方法是:选树主干用木钻钻一小洞,洞口向上并与树干呈45度的夹角,洞深至髓心把装好药液的瓶子钉挂在洞上方的树干上,将棉绳拉直。针对不同害虫,选择具有较高防效的内吸性农药,从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树体休眠之前均可进行,但以4至9月的效果最好。
5.5 根部埋药法:一是直接埋药。用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0.5至1.5米的开环状沟,或开挖2至3个穴,1至3年生树埋药150克左右,4至6年生树埋药250克左右,7年生以上树埋药500克左右,可明显控制林木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尤其对蚜虫类害虫防治效果很好,防治松梢螟效果可达95%。二是根部埋药瓶。将40%氧化乐果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的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选择香烟粗细的树根剪断根梢,将树根瓶里,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料纸扎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可有效地防治害虫。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28-01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任务,也是维护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林木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提升,因此作为林业部门,必须加紧完善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的树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以下是对森林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1 对森林病虫害的分析
森林病虫主要是在森林里生长,以啃食树木为生,它们对树木有较强的危害力,给森林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系统造成破坏,严重时可能导致树木枯竭死亡,给林业及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对森林病虫害的多年研究中可以发现,病虫害一共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染性病虫害。这一类的病虫主要以细菌、真菌等为存活条件,一般是树木感染了真菌或者螨虫等引起的,它具有非常大的传染性,一旦一棵树木被感染,那么周围的其他树木也会受到一定的侵袭,因此对这种侵染性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特别注意。
其次,非侵染性病虫害。非侵染性病虫害与树木感染细菌没有太大关联,主要是因为树木在水分,光照以及营养方面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例如,在一些地区常年处于缺水的状态,树木受到的阳光照射强,水分不足就会引起多种疾病,那么树木在这种情况下,免疫力就会降低,进而受到多种病虫的侵袭。
最后,衰退病。衰退病主要是由于侵染性病虫害和非侵染性病虫害共同作用形成的,对树木的生长潜能造成影响,严重者还会造成树木的枯竭和死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虫害会引发植物和森林的多种病害,要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就要从病虫的基本生存原理出发,认真分析病虫的生长习性和繁殖习性,尽量减少病虫从树木体内吸取过多的营养,导致林木生长不良的现象出现[1]。
2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确定森林树木的防治方针
对森林的病虫进行防治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针,一般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来对森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虑,可以归结为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和经济因素。首先,一定要坚决抵制病虫害的出现;其次,提升现有树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后,强化对树木的保护力度,医治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树木。对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树木可以利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方法进行处理。一般来讲,对于刚刚发生病虫害的森林,可以使用化学手段,这种方法只要用较少的剂量就可以对大面积的森林起到防止虫害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廉,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树木病虫就会产生一种抗体,化学方法逐渐失去作用,所以利用何种方法要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而定[2]。在预防方面,还要利用树木的伐根萌芽,对嫁接树种进行更新,那么在病虫的防治措施上,要利用人工的方式剪修虫瘿,并将其做彻底处理,以免在后续的树木生长中,出现天牛。
2.2 对森林树木进行免疫监测
森林树木检疫是预防森林受到病虫害侵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地区可以进行区域性的封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这样能够防止病害在林木间进行传播。在新树林的栽种上,要对树种和苗木以及其他促进林木繁殖的材料强化管理手段,并且采用相对严格的免疫措施,以此来保证林木栽种过程中是健康无害的,这样树木才能茁壮的成长,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森林的病虫情况进行侦查,一旦发现异常状态立即报告,在侦测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树木生长状况,这样,检测通报会更加真实准确[3]。
2.3 封山育林工作和苗木的消毒处理
封山育林是解决病虫害的重要方式,在此要注意选择一些抗病力较强的树种,完善树种之间的混合栽种办法,以此来增加树木生物链群落,提升林木的保护性能等等,封山育林主要是减少人以及牲畜对树木的破坏,以免给树木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在森林苗木的栽种过程中要加强对苗木的消毒处理,因为在此期间树种和土壤之间容易产生病源,因此对苗木以及树种和土壤进行消毒是保障苗木健康的重要方式。另外,还要对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很多鸟虫主要捕食林木害虫,因此在育林过程中要对这些有益的鸟虫进行保护,以此来抑制害虫的产生和繁殖,保护有益物种就是保护林木本身[4]。
2.4 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及化学防治
生物手段是治理林木病虫害的有效手段,在利用生物手段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昆虫性病源真菌的防治。在森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白僵菌的细菌防治方法传播广泛,在和南方诸多省份存在松毛虫这种病虫危害,白僵菌能够对此种害虫起到较好的杀害作用。从森林树木被危害的程度出发,选择不同剂量的白僵菌放在松毛虫的低虫口处,这样能够起到消灭害虫的作用,还能对天牛等有预防的效果。
其次,昆虫病源病毒和生长调节剂。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针对了拉萨的实际情况,对青杨天牛进行治理。主要方法是利用常用量的威雷,与水调和成200倍前后的液体来毒杀天牛,涂抹的部位是树干或者青杨的侧面,涂抹微微湿润即可。一般所选择的屠杀时间为7月,这时是天牛繁殖的极盛时期。这样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昆虫生长调节剂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灭幼脲,这种生长调节剂对森林周围环境的影响力比较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害虫的天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非常好的效用,这是治疗青杨天牛的常见生物药剂之一。
最后,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农药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式,在选择化学药品的过程中需要对森林的树木病害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决定选择哪种农药,每一个树种的病害不同,选择的化学药剂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要注意不能错过病虫害的关键时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喷洒药物,才能更有效的消灭害虫。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森林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整改策略,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简楠.森林的病虫害及防治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17).
[2]李业娟.森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2(4):21-21.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2.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3.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涉及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下面提出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其他几个方面:
3.1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3.2树苗选择
为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的在之前应当对树苗进行严格的检测,去除带病、抗病能力差的树苗。选取健康、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加强对树种、树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植株在种植前被感染。树木栽植后,要提前喷洒一定的药剂进行预防。
3.3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3.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3.5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4.总结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10.
[2]吴小伟,周宏平等.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3]刘丰玲,马东辉,刘天宏,喷施沼液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的影响[J].中国沼气,2009.
[4]钟荣辉,徐晔春,邹春萍.盆栽一品红优质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09.
关键词:病虫害 感染原因 防治
1.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2.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3.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3.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3.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3.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3.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3.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4.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多种多样,涉及树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下面提出了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其他几个方面:
4.1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4.2树苗选择
为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的在之前应当对树苗进行严格的检测,去除带病、抗病能力差的树苗。选取健康、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加强对树种、树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植株在种植前被感染。树木栽植后,要提前喷洒一定的药剂进行预防。
4.3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4.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4.5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5.总结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10.
[2] 吴小伟,周宏平等.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3] 刘丰玲,马东辉,刘天宏,喷施沼液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病虫害防治的影响[J].中国沼气.2009.
[4] 钟荣辉,徐晔春,邹春萍.盆栽一品红优质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大学.2009.
关键词:病虫害;树木树干;防治措施
1 目前树木树干病虫害的情况
1.1 树木树干病虫害的数量与种类增多
国内林业在不断发展,林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树木数量与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对应的病虫害种类与数量也相应增多。因为林业生产必须要开发大面积的土地来种植树木,这为树木树干病虫害提供了一个传播的环境,再加上林业生产当中部分树种是在外地或国外引入,而部分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或者没有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树木树干病虫害也就获得了传播的温床,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生产的品质[1]。
1.2 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危害增加
部分病虫害是伴随着引进国外的树种引入,国内林业工作人员对于这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根本不了解,而一些新生的病虫害,相关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及时研究出应对的方法。此外,随着国内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病虫害的免疫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使用的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取得预期的防治效果。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也非常大。
2 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目前林业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拓展,应确实落实树木树干的病虫害预防工作,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要做好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一是要针对树木树干实施对应的预防检测工作,必须要定期对生产园中的树木树干实施药物治理,尽可能地降低树木树干出现病虫害。二是要对做好对应的宣传工作,应当加强树木树干病虫害预防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让林业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严重危害,而林业生产的管理层必须要组织专业的人员针对树木树干的发育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从而掌握树木树干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便于有效开展对应的治理工作[2]。
2.2 采取药物治理树木树干病虫害
药物治理属于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防治树木树干病虫害的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所选用的药物种类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药物,才可以有效地防治树木树干病虫害。目前采用药物治理病虫害的措施主要包含下面两类:一是运用农药埋施法。即将农药埋入树木的根部,而树根在吸收农药成分之后,能够将农药传到树干与树叶中,而病虫在蚕食树干或者树叶的时候就会吃到农药死亡,从而有效地降低树木树干病虫害。如果将肥料与农药进行合并使用,也能够发挥出较为良好的作用。二是采用树干注药法。将农药注射到树木树干当中,农药通过树干传输到树木的各个位置,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有效杀死害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注药量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注药,从而有效保障树木的健康成长,降低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威胁。
2.3 提高树木树干病虫害防治人员的素质
近几年来,林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也就越来越多,同时也就导致林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次不齐。而当前在种类及数量都在不断增长的树木树干病虫害,也就对林业生产管理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自己对于病虫害的预防意识,针对病虫害方面的知识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如此才能够正确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还应当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定期对树林中的树木进行例行检查与管理,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此外,还应当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能力,定期对林业工作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2.4 对树干进行有效地保护
针对树木树干病虫害可以采用以下2种防治方法:一是应用树干涂白的措施。这种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类似于天牛这类害虫在树干中进行产卵,还能够有效预防树干出现的溃疡病,并且能够有效帮助树干在冬季防冻;二是应用树干涂胶措施。这种方法就是将粘虫剂涂在树干上,从而有效预防一些类似于杨毒蛾、松毛虫等病虫害的出现。这两种方法都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措施,对于预防病虫害,促进林业生产健康发展,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3 结语
随着林业生产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树木树干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加,这对于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林业生产的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地措施保障林业生产的质量,保障树木的健康成长。 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需要做好树木树干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确保林业生产的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林业建设;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引言]:近年恚我国林业建设规模虽然正在逐渐扩大,对林业建设管理水平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从覆盖面积到树木种类也都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病虫害的不断发生,这使森林资源的生长质量与数量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反而还加大了林业建设成本的投入与经济损失程度,对于林业建设来说,它是一项周期长、管理繁琐,并且还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工程,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就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找出真正的原因,做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1、引发林业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1.1人工造林方面的原因
目前,在林业建设过程中,人工造林不仅方法简单、树木成活率也相对较高,已经成为林业建设中主要采用的造林措施,因此,人工造林的面积正在逐渐扩大,而此时也给病虫害带来了更多的发生机会,在人工造林中,为了造林方便,能够一次性实施大面积造林,所以对树木的品种过于单一,再加上人工造林中种植结构也不具备科学计划,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病虫害传播率就会加大。
1.2过于依赖化学农药
眼下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以化学农药为主,而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也过于简单,农药调配、喷洒量等方面都不具备科学性,而在长期依赖于化学农药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多,首先,化学农药虽然可以有效杀灭虫害,同时对植物的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很多有益生物因此受到损毁;其次,虫害对农药的长期施工会逐渐产生抗体,导致农药效果越来越越差,虫害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农药渗入土层,随着水分的流动,会大面积影响土质,导致土壤中的影响成分越来越低,不利于树木茁壮成长,进而树木的抗病能力也会相对较差,接受传染的风险也就会明显增高。
1.3防治技术落后
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的关键,而我国针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以至于防治技术水平与成效很大程度上要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落后,很难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多地区对林业建设完成后的树木成长情况比较过于注重自然成长,其管理、防治措施也会相对较少,更不会花费过多精力与时间在防治措施研究方面,因此,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仍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简单处理,导致病虫害不能根除,复发率高,病发周期长,最后导致树木质量差,坏死林较多,经济受到损害。
2、制约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过低
很多人都认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简单,只是对树木生长虫子的位置进行农药喷洒就可以,所以对专业知识、技术操控、工作理念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欠缺思考,进而大多数病虫害控制管理人员为普通的护林人员,缺乏技术水平,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知识学习活动,对病虫害防止经验也相对较少,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病原因、有效处理方面不够了解,进而盲目的实施农药处理,治标不治本的工作长期开展,最终导致农药的作用也无效,进而任病虫害肆意发展。
2.2林业相关部门之间缺少相互沟通与研究
在林业管理中,各部门过于专注自己分内职责,在工作岗位中只完成自己的任务,对其他林业管理、保护等从不参与、协商,造林、育苗、整地、栽培等各个环节都比较独立,衔接不够合理,工作交接也不够完善,对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处理也缺少关心与重视,认为防治工作是林业建设后专门管理部门的职责,因此,很难实现林业病虫害整体统筹防治工作,并且工作状态常处于被动式,相关的防治机制也不够完善,甚至即便是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防治制度,但是缺少实践与落实意义,成为虚设。
3、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3.1重视病虫害研究工作
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大研究力度对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非常重要,任何有效的措施都是从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分析、不断的总结中得出来,病虫害防治措施也不例外。经过对当前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除了我国原有的一些病虫害种类外,还增添了不少国外引进的种类,如:松材线虫、白蛾、松针褐斑病等等,这些病虫害的存在加大了对树木的破坏程度,不仅传播率高,复发性也非常强,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检疫措施,并加强提高检疫水平的研究,要求对无论是国外引进的树种,还是其他各地购进的树种都要进行认真检疫,并对其做好检疫记录,减少病虫害的初期混入。
3.2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
病虫害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未发生病虫害的树木进行定时检查与观察,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对已发生的病虫害树木进行病虫害发展状态的检测与观察,对防治情况以及程度进行分析,对无效的措施应及时提出并加以改进,保证防治措施能够充分发挥防治作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较快对监测技术的研究,促进检测技术水平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对已有的防治技术加以操控,并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对各类病虫害发生的预兆、危害、处理方法等全面掌握,进而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有效。
3.3搞好林区生态建设,不断提高林区的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地搞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减少人、畜活动对林区植被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天然林的砍伐,通过研究天然林的树龄结构、树种组成、分布密度等,以天然林稳定的系统结构来指导现有林的建设和改造。在林区建设中选育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适当的混交,营造混交林,实施天然林经营模式,适地适树,实现林果、经济树木、灌木和草本的立体发展。努力丰富林区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增加天敌数量,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对病虫害的抵抗性。完善防治机制,并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近年来,垦区林业部门由过去单纯地发展生态型林业,转变到合理利用资源,在建设好生态林的同时,大力培育林业产业。黑龙江垦区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影响着树木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病虫害近年来有明显加重趋势,如不进行有效防治,垦区林业建设项目将难以实现。本文就垦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垦区林业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1.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1.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1.3叶斑病
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1.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1.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2.加强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2.1强化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垦区内的全部林业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编制网络建设规划,确定测报对象,指导预测预报工作。垦区要分级建立林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点,合理配备测报或病虫情调查人员,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垦区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动态,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有效控制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面积。
2.2提高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通过提高林防科技含量,改进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林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垦区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将预防治理林业病虫害的工作与行业发展的全过程紧密结合,走林业发展和预防治理病虫害同步进行的路线。同时,要把科研方向调整到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和疑难技术问题上,走科研、试验、推广、防治一体化之路,充分做好现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将新技术和新成果作为全面提高防治水平的重点,快速转化实用技术,及时根治垦区林业病虫害,解决防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林业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3完善防治法规制度
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以法规制度做保障。进一步加强林防法规制度建设,组织力量加大对现有法规制度清理工作,编制垦区林业病虫害防治法规制度修订计划,加快编制修订工作进程,尽快建立健全林防检疫法规体系。
2.4做好垦区林木检疫工作
由于外来有害生物对我国垦区林业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要坚持每年疫情普查制度,抓好常年监测工作,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发现病死树和新的有害生物,及时上报送检。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苹果绵蚜、红脂大小蠹等疫区调运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植物运至目的地后,垦区检疫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垦区林业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还要能够结合垦区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垦区主要林业病虫害的长期防治工作,为垦区林业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问题;原则;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48-02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森林树木生长的一项重要因素,对森林资源利用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随着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实际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选择有效方法及策略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对当前社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就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重视,防治意识较差
长期以来,在森林病虫害工作防治方面,我国均处于较差水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经费,并且缺乏充分的重视。近几年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国病虫害防治水平虽然有一定提升,然而其提升幅度相对而言比较小,未能够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控。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比较落后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很多地区仍未能够广泛应用无公害防治方法,大部分地区仍选择化学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这种防治方法而言,其不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林区内生态环境,会导致病虫抗药、耐药能力有所增强,最终对病虫害防治开展会产生严重影响。
1.3 森林病虫害发展速度快,在预防及治理方面存在难度
随著当前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尤其在干旱及暖冬情况下所出现病虫害,因其具备较好的繁殖条件,即便越冬,病虫死亡率也比较低,往往在越冬之后会出现大面积暴发。另外,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在人力、财力及物力方面投入仍不够充足,在治理大面积病虫害方面仍有较大难度存在,很难有效进行防治及控制。
1.4 森林病虫害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森林病虫害种类也比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商品贸易全球化、物流频繁,外来病虫物种不断侵入,致使我国森林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并且所导致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导致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损失[1-2]。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其工作开展是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所以必须要遵循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相关规律,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另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人执行,因而具备非森林生态系统特点,所以应当对相关尺度进行合理把握,使自然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之间能够实现合理平衡,从而较好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对于综合防治工作而言,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应当以森林自身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对森林、病虫及其天敌三者之间所存在相关关系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开展相关工作。这三者和周围环境之间共同组成完整生态系统,而对于综合治理而言,其主要就是在培育、转移以及养护植物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中所存在相关成分进行选择性调节,从而使周围环境能够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生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虫繁殖及生长,从而使病虫发生能够控制在系统允许范围内,同时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危害,从而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
二是利用综合治理,倡导尽可能少使用化学农药,尽可能利用大自然各个方面之间所存在的彼此牵制功能,使绿色、环保、安全、无公害防治模式能够得以实现,在必要情况下可选择性能较温和的一些高效药品,从而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有效率能够得以增强,使各种资源能够得以节约。
三是就经济学角度而言,防治病虫害的标准就是不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当合理制定病虫害防治标准,明确需进行治理的规模,然而对于一些以绿化及观赏为目的的园林模式而言,这一观点并不适用,因而应当灵活掌握,不能够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其最终效应产生影响[2-3]。
3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3.1 强化森林保护意识
对于各地区森林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当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人们对森林保护重要性具有充分认识,对森林病虫害所产生危害有充分了解,进而保证在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所有民众均能够积极参与,有效阻断森林病虫害传播途径,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而有效进行防治及预防。另外,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而使人们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有关工作人员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为森林病虫害工作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合理实施营造林设计规划
为了能够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应当从生产方面入手。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以及土壤情况合理选择树苗,尽量做到适地适树,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植树造林达到较好效果。本地树木在经过长时间栽种之后,在防治本地区病虫害方面可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森林病虫害对于当地树木的依赖性比较强,因而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可选择林木混交方式,积极引进外来树木品种,使其与本地区树木共同种植,从而使树木自身抗虫性能够得以增强。然而,虽然自身抗病虫害性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仍不能够忽略对外来病虫害的防治,仍然应当结合有效方式防治病虫害。此外,还应当进行封山造林,应当防止非工作人员向林区内进入,以避免外界细菌感染树木,最终使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3.3 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预测预报工作属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预测预报能够提高森林病虫害发现率,这在及时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属于关键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合理进行预测预报,对于树木所出现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并且应当进行正确判断,从而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于这一方面工作而言,需要专业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执行,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专业人员知识培训,从而使林区管理人员能够依据森林树木所出现的变化情况对树木所发生病害进行判断,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学会对天气情况进行观察,与当地测报点相结合,从而及时掌握病害发生情况及动态,为能够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应当积极建立森林病虫害测报点,并且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当地发病特点及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能够有效进行防治。这些不但对先进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先进设备作为指导,应当建立相关数据库,不断进行记录及积累相关资料,利用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实施监测[3-4]。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各级林业部门均应当积极贯彻落实“谁经营,谁防治”责任制度,依据国家政策及地方相关政策,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应当在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中纳入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个工作环节中应当增加基本投资,并且应当建立适当奖惩措施,从而使各个相关部门能够增强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可利用专项资金加强相关基础设置建设,对相关基础设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建设,配备相关专用设备,从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高防治能力及水平。
3.5 e极开展生物防治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够得到比较显著的效果,并且其作用比较持久。在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中,害虫天敌一旦将自身种群建立,则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便能够使食物链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于这种方法所达到的效果而言,利用化学药物很难实现。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害虫天敌是将害虫消灭及进行限制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应当为害虫天敌提供充足生存空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实施全方位管理,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从而使生物防治能够达到最优化状态。在当前很多发达国家中,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建立植物保护管理基站,对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最终使生物防治零污染得以真正实现,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对林业害虫进行较好治理,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3.6 合理使用化学药物
化学防治所指的就是农药防治,对于这种防治方式而言,其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抵抗林业害虫,对森林资源进行较好保护,然而若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不但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耐药性,并且还会对土地造成一定污染,最终会对林业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运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方面,只需在病虫害比较严重时适当运用对病虫进行控制即可,尽可能不使用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另外,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不可使用单一药物,应当混合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防治,在喷洒时尽量缩小范围,尽量选择有效施药方法,从而使污染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此,应当对化学农药施用方法进行改进,使农药利用率得以提高,使农药所产生危害得以降低[4-5]。
4 结语
森林资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上的一项重要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森林资源保护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6-7]。作为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要任务,在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清楚了解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要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相关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森林保护意识,合理实施营林设计规划,强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物等方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对森林资源进行较好的保护[8-10]。
5 参考文献
[1] 张杰.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2.
[2] 陈建相,吕照光.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技术及方法探讨[J].农家顾问,2015(4):172.
[3] 廖宁.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展望,2015(34):68.
[4] 王庆海.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因素及控制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6(7):229.
[5] 檀月,吴巍.掌握综合防治原则 科学治理森林病虫害[J].吉林农业,2016(16):88.
[6] 骆社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的设计与研发[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7] 王国治. 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1.
[8] 党立波.基于GIS的县级病虫害信息系统研发[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前言
森林作为我们国家的花园,它的正常生长不仅仅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还关乎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现在我国已经对森林的防护工作相当重视,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来维护森林中树木的生长和繁衍,因此,我们国家现在出现了很多人工林地,由于森林本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对于森林中的病虫害可以通过食物链接进行处理,但是人工林地正好缺乏这一因素,下面就让我们那一起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由于森林病虫害工作实施过程中资金不到位,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带来的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资金主要来自于林业企业和林业局,这些部门由于自身的经济来源较少,因此,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有限,给森林病虫害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由于资金的缺乏,森林病虫害防护人员就不能够使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防治药物,从而导致森林中病虫害不能够得到有力的防治,不断蔓延给森林带来更大危害。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识不强
由于林业企业和林业局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因此,林业企业和林业局常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森林资源的开发方面,没有从长远的利益进行考虑,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造成疏忽。森林病虫害没有得到落实主要是由于,林业企业和防治人员的不重视造成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得到揭制,并且更加严重。
1.3 森林病虫害工作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们国家事业单位普遍都具有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一般都是由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最后到达实施单位,看起来很合理、很科学。但由于相关部门对实际情况的不了解,从而给下级部门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困难。病虫害的防止部门也就敷衍了事,胡乱应付检查,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使病虫害不断进行蔓延,给林业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预防措施
2.1 提高病虫害的防护意识,全面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开展
严格按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条例》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分清主次,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工作进行管理,整体推进防林工作持续进行,建立属于当地林区自己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森林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全面提高其病虫害防治意识。
2.2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
在林业部门的植树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活动中,坚持贯彻国家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对森林资源进行治理。
(1)根据区域和土壤的适合性,选取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2)选取良种进行造林。(3)造林活动中要把森林病虫害当作首要任务做来做。(4)禁止把容易感染病毒的或者带有病虫害的树木,种植到森林当中。
2.3 突出工作的重点,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当地林业企业和林业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要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疗,另外要给当地的群众宣传和讲解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从而使病虫害从根部得到解决。
2.4 加强林区的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工作作为当地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的基础,根据林区内部的实际情况,在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和可能发生病虫害的地方设立检测点,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观测和预报工作,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现象,并且报告给上级部门和预防治理部门,尽早进行病虫害的治理和预防,把损失减到最小。
2.5 加强病虫的检疫工作,防治病虫害蔓延
建立林地检疫部门,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检疫部门要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对患有病虫害的树木进行普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另外要不定期、不定点的对森林植物进行免疫检测,认真履行检疫工作,切不可敷衍了事。
2.6 加大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森林作为我们地球的花园,不仅仅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丽,而且可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人类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谁经营、谁治理的方针,切实的把森林防护任务落实到位。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对每个环节的防治资金投入进行分析。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比较突出的林地进行表扬的奖励,并不定期的对林地的病虫害预防工作进行检查,把森林病虫害工作当作当地环境治理来抓。另外要为林地防治部门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基础设施,从而提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水平和工作效率。
2.7 加大森林防护的科技含量,改进防护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其中。国家的科研部门应该根据森林病虫害实际调研情况,研究科学实用的方法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同时可以组织林地部门人员参加世界各国的森林病虫害的交流合作等活动,学习世界上森林病虫害比较先进的技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注重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的结合,尽可能的使用生物生态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引起森林病虫害危害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是从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林地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起重视,并且结合当地林区的实际情况,制度合理科学的防治策略,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从总体上看,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必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森林病虫害治理,全面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促进森林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卫斌,王韩妮,赵晓娟.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10(06).
[2]孙振军.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3).
关键词:病虫害 感染原因 防治
西吉县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西吉县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一、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西吉县林木结构分布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随着外界树种的引入,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气候变暖,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二、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4.介壳虫
介壳虫每年大概发生两三代左右,最常发生在通风和透光度都比较差的条件下。此类病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的枝叶上,发生后会导致树木生长状态严重不良,长势逐渐减弱,严重后,树木可能会发生死亡。对于介壳虫的防治,平时应当主意对树木进行修剪,提高通风状况,改善透光程度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在树木发病后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也可以在病虫害初期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喷洒防治。
5.叶枯病
叶枯病也是一类已发生在树木叶片的病害,此类病菌躲在土壤或寄主身上过冬,通过风或者雨来传播给树木的苍老的叶子或者颓弱的树枝。发病初始,叶面会产生黄绿色的小斑点,发病严重后,斑点逐渐增大,连成一片,斑点的边缘多呈紫色状,继续发展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患病叶片的边缘部分看上去类似火烧过的样貌,危害树木的生长。对叶枯病的防治,首先要从树种的选择开始,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科学栽培,在发病前喷施杀菌药剂来进行一系列预防,刚刚发病后要及时喷药防治叶枯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严重后要尽早剪掉带病叶片。
三、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尽量采取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的原则。在树木种植之前应当首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一番调查,看看种植地区周围是否存在此类病虫害,病虫害程度严重情况及发生频率。调查结果出来后,要及时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决定。比如:提前做好防治病虫害的预防计划,在植株发病前提前采取隔离措施,防治树木被感染。
2.树苗选择
为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树木的在之前应当对树苗进行严格的检测,去除带病、抗病能力差的树苗。选取健康、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加强对树种、树苗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植株在种植前被感染。树木栽植后,要提前喷洒一定的药剂进行预防。
3.严格监测
加强对树木的病虫害的监测。定期、随机的对树木进行病害监测,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变化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进行防治,必要要及时进行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及时跟踪树木患病情况,及时查明患病原因,抓住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积极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展。
4.建立档案
建立病虫害档案有利于掌握树木生长地区的病虫害状况。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把这些档案作为经验和参考资料,便于调查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病虫的进化和繁殖状况,和制定相关病虫害防治计划和改善对树木的管理措施。而且有利于对第二年的病虫害状况进行预测,积极引入病虫天敌,研发新型药物,使病虫害及时控制。
5.改善管理技术
由于单一树种的抗病能力很差,可以丰富种植地区树木的种类,来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注意栽植间距的控制,了解植物相互搭配带来的影响,在保证树木正常成长的条件下,多种树木种植互相组合,同时互相抵抗病虫害。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早防治,改善树木的生长状况。
四、总结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虫害防治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吴小伟,周宏平等.无人机喷洒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
关键词:林业管理;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一、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前期调查工作不足,树种适应能力较差
营林造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不同,因此在选择营林树种时,必须要确保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部分林业部门片面追求营林造林指标,对于前期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即便是有些部门开展了环境调查工作,也往往不能收集到详细的资料,难以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引进外地树种,不仅树木的成活率较低,而且后期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本地其他树种的正常生长。例如法桐是一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树种,在城市中种植法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还能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度。因此国内许多城市大量引进法桐,但是法桐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因此,如果弱酸性土壤地区引进该树种,则很难得到生长,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2、缺乏树苗消毒检查,后期栽种管理不到位
苗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林业部门在从苗圃地引进树种时,没有对树苗进行消毒检验,导致部分树苗的根部或茎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虫卵,在后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这些病虫卵就会发育成成虫,危害林木健康。除此之外,后期抚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林木病虫害多发的重要诱因。首先,营林地的前期整地工作不足。营林地通常以山区荒地为主,这部分地区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块、树枝、落叶以及草根等杂物,如果不进行提前的整地工作,这些杂物中所包含的病虫很有可能给林木造成潜在危害。其次,土壤肥力不足,苗木难以获得足够丰富的养分,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病虫感染和侵害。最后,林区栽种密度过大,森林内部通风性差,土壤不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导致内部潮湿,细菌大量滋生,从而诱发病虫害。
3、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病虫防治不到位
由于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园林工作者的管理一般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林木病虫害一旦发生则不可控制。在修剪枝叶时,对病虫枝修剪不彻底,或是对有病虫害存留的树木修剪后,未对操作工具进行消毒,直接使用在正常树木上,使得树木在园林管理工作过程中被传染。在发病高峰期,树木受到创伤未被处理,导致抵抗力下降,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另外,园林工作者在发病季节未提前做好病虫害防御工作,喷洒预防的药物导致病虫害发展迅速。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做好预防与检测工作
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与树种在不同生长时间常发生的病虫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森林管护人员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丰富的经验,预测出即将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等。所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检测机制,定期、定点或重点位置设置检测报点对其进行防治。
2、防治工作贯穿整个技术管理
首先,要从营造森林以及森林规划入手,对栽种整体局势、生态总体根据当地的自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对适宜栽种物种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当的树种,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严格把控树苗质量。其次,要根据树种可见光照需求、森林郁闭度、适宜栽种密度合理设计树木之间的距离,降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第三,注意林分结构、树种搭配以及抚育管理的方式,保护林种多样性和生物丰富性,提高森林自身预防。对与修剪枝叶、树木伤口处理都要严格依照技术管理规定,及时发现并修剪病虫枝,防止病原传播。同时,改变森林粗放型管理模式,注意定期打扫卫生、肥水管理、清理垃圾以及病虫害,注意土壤的养护与消毒,增强树木抵抗能力。
3、掌握并使用多种病虫害防治办法
对于林木病虫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将有益无害的生物通过生物潜能,以及自然生态规律去应对病虫害的发生,以微生物与鸟治理虫害。可以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风、土壤等因素对病虫害的生存环境进行调节,也可通过物理机械法对树木生存环境进行改变,如光诱杀法、高温处理、制作塑料薄膜毒环等,从而抑制其生长与传播。
化学方法是治疗方法中使用最频繁,且效果最为明显的方法。可以根据病虫害直接选择对应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按照配比进行稀释,然后按照说明采取喷洒、浇灌、注射、涂抹、诱杀等方式进行使用。化学诱杀法是利用昆虫对化学气味的喜好进行诱杀,药剂喷洒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可大面积的消灭病虫害,但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物理防治措施也是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害虫本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高压灭虫灯等来诱捕害虫进而有效捕杀。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越冬习性,在害虫因天气回暖而上树之前在树干位置绑缚塑料带,阻止害虫上树。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林木的种子与枝干插条等进行加热处理,如将泡桐树的种子或树根利用刃℃左右的温水浸泡lh左右,就可以有效防治泡桐丛枝病,确保泡桐树的生长状况。
结语: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多,主要与林木资源的品种、栽种技术、管理方式等有重要联系。林业部门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林木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不断探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加强预防、采取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手段,避免林木资源受病虫害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田亚军,周义,张鸿逵.浅谈海淀区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14(03):131-133.
摘要:随着社会大众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逐渐提高,林业的发展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探究了林业病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切实改善我国林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
一、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一)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病虫种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无国界,在林业发展方面也受到了无国界的影响,林业产品的跨地域运输以及培养虽然丰富了当地的物种,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一些生物种类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人们引入进口树种的时候,单一的物种没有天敌克制,单一树种滋生的各类型害虫对当地的林业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发了病虫害的成灾发展,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的种类增多,所带来的损害也是呈递进关系增长的,例如:鼠害、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去南松毛虫等,在新旧物种交替出现的影响下,林业的病虫害危机不断加强,给林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二)突发性病虫害对于林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巨大
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突发性的病虫害往往是无法预防和无法根治的,对于树木的生长产生的影响也是无法挽回的。出现突发性病虫害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总结看来,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检测力度不足,尤其是蝗虫、杨二尾小舟蛾、去南松毛虫等,这些害虫对于林业的危害极大,在生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爆发的风险,一旦发生,对于林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产量的减少是必然会发生的。
(三)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导致虫害发生的面积很广泛
林业生产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病虫害,其所影响的范围是无法合理控制的,一个县城的病虫害的影响面积几乎达到十几万亩,而且还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当前很多地区在种植树木的时候选择的种类比较单一,病虫害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日益严重,暖冬使病虫害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即便是在冬季,林业的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也无法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影响的面积还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
(四)林业产业中病虫害的潜在威胁在不断扩大
随着生态环境内物种逐渐丰富,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病虫害物种的增长,虫害种类的更新速度远远快于防治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优胜劣汰法则的影响下,病虫的种类增多且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类型的病虫对于当前的防治技术有很强的免疫力,也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对于林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威胁,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对防止技术进行优化改良,分析病虫害频发的真正原因,找到适合林业发展的道路。
由此可见,存在上述诸多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前林业建设的时候天然森林的比例逐渐下降,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树林,人工构建的林业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完美,天敌的数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人工病虫害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其次,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工作缺少科学使用农药的意识,多数管理人员过度依赖农药的使用,一旦发生病虫害,第一时间求助于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逐渐提升,效果下降。且很多员工在使用农药方面缺少量的控制,大量使用高浓度的农药对于树木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导致林业防治病虫害的费用不断提高,恶性循环的现象十分严重,对于综合的林业资源增长有较大的影响。
二、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所有林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管理的素质
各地政府和社会人士对于林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十分的重视,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林业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以及时间紧迫感,充分认识到林业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病虫害防治的技术以及方法,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采取消极的态度,一味的加大对于农药的依赖以及无限增大药量。与此同时,所有的林业防治工作都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病虫害灾害,详细了解病虫害的出现原因、树种的生长规律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除此之外,林业的管理人员要对森林的虫害情况做好跟踪监测,记录数据,运用高科技技术全面掌控林业的病虫害情况,准确把握森林内的生长情况,发现苗头以后重点跟踪治理,防治病虫,跟踪治疗,切除病虫害传播的源头,做好事前防治,减轻林业发展的虫害压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二)在森林体系内开展木苗检疫措施
木苗检疫最重要的是了解现今林业常见的病虫害,做好育苗选拔的工作,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做到积极培育木苗,选择木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土质因素、气候湿度因素、温度因素等,选择出优良的木苗品种,降低病虫害灾难的影响能力。在育苗成功之后,对于幼苗的培养以及抚育工作也要一次到位,木苗投入生产要定期做病虫害预防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力,最大限度提升树木自身的防御以及愈合能力。最后,在培育的过程中,及时清除森林中的折木、风倒木、枯木、濒死树木以及病危严重的树木,对培育基地的空气环境、卫生环境进行监督以及控制,防治病虫害危险的发生以及对树木后续成长的影响。
(三)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农药的使用,常见的农药内含有的化学成分虽然能减少病虫的数量,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长时间以及大剂量的使用农药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农药的使用意义,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农药的用量以及使用的时机,尽可能使用天然农药,减少农药的危害,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自身抗灾害能力以及自我还原修复能力。例如:使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替代农药使用,病虫常见的克星有: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内食物链关系,无污染的同时还遵守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减少农药危害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人们对于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不仅能为人类带来优质的自然环境,还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强森林树木生长的质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当前病虫害的爆发影响范围大,影响的恶劣性严重,需要从事林业管理的人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增强病虫害防护技术的执行效率以及执行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章华,余坤勇,刘健,等.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1):35-41.
[2]栗妍.浅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1):73-74.
[3]肖艳琼,申绍林,肖艳红.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6):122-123.
[4]李万德,周建华,谈建文.加强神农架森林病虫害防治,促进地区社会发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1):239-242.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试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58
1 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1.1 病虫害检查手段匮乏
我国检查病虫害的手段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林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法有效的承担其病虫害检查手段更新换代的费用,并且缺乏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建设,缺少必要的监测与防护手段,所以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导致了防治病虫害措施的不完整性。
1.2 农林药物使用不够规范
农药的喷洒使用不够专业,农药的用量过犹不及,少之完全起不到任何效果,相反则农药残留过多,导致树木对大用量农药的使用出现排斥现象,进而使树木的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林业管理人员对农药用量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有些林业维护人员多是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施工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对于林业树木的维护工作不到位,很难有效的完成林业的农药使用工作。
1.3 林区林分结构不合理
自从我国开始对林区进行大范围建设以来,支撑林业经济产出的主要项目一直都是木材运输,因为木材运输具有其独特的速成性,导致了许多林区林分单一,生物多样性缺乏,长此以往会对林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不利于保持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病虫灾害,单一的树木品种很难有效的形成抵御,非常危险,所以这种不合理的林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我国林区的安全隐患。
1.4 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保障不足
我国没有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的确切来源,基础的林业企业和森工企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较少,森林病虫害在高发的年份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达到防治目的。此外,森林病虫害防治由于缺乏资金,不能应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措施和设备,使得病虫害的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 针对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护的有效措施
2.1 增强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林业地区的管理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病虫害防护措施,对于林区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重视程度,在对林业养护的认识上存在严重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整治手段,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护工作,就要先从管理人员的思想上抓起,加强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做到从思想上重视病虫害的防护工作。
资金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部门的防治项目资金,建立良好的资金流动渠道;敦促地方政府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的数量,对森林病虫害严重区域进行综合性政治。充分发挥社会和群众的力量,用经济和生态的手段调整社会上有意投入环保和林业的资金,保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2.2 增强病虫害检测技术
林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认真执行检测程序,使用最新检测技术,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系统规范的林业检测模式,该检测模式可以精确定时检测树木的健康状况,保证树木的质量,控制林区病虫害问题的扩散发生。
2.3 提升林区病虫害的整治能力
林区病虫害的整治工作需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为依靠,专业防护人员利用先进整治技术对病树进行清理养护,保持科学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协调性,对于在防治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战略,并且在做到完善处理现有林业树木的前提下,提升林区树木的质量,秉承因地制宜的栽种策略,多种植优良品质,并且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初期的防治工作,在林业全面普及绿化的过程里,把病虫害的整治工作与林区生产相结合,并且一定要时刻提醒林区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林业系统对树木病虫害的制约能力,在解决林区病虫害问题上要采用人工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计划,然后各个相关人员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紧密操作,综合提升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2.4 杜绝病虫害林区的高危树木种苗
林区树苗的检疫工作十分重要,关系着万千林业的兴衰,是我国林区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林业工作防护系统的原则,依据我国现今林区检疫的行业标准,规定管理人员要做好如下几点要求:要做好林区防疫的宣传工作,增强林区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与当地群众互动,共同治理林区的模式,要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然后是对于经过防疫林区的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排查,详细检查播种木苗的健康程度,切记要杜绝问题疫苗流入林区,造成大规模减产情况,林区防疫工作的,要加大力度,对城镇周围的绿色植被进行定期检测修整,提升城镇绿化规模,上述控制病虫害疫情的主要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对病虫害疫情源头的控制。
本文深入阐述了现阶段林区病虫害问题现状,以及防治病虫害的若干建议,林区防治病虫害的发展方向是多样性的,应该建立起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以保证我国林区经济可以蓬勃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