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调查情况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城镇;居民;晨练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在将走完它20世纪历程的时候,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7年实施的全民健身工程进一步推动了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晨练已经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最大阵营,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晨是机体由较差的状态逐步向最佳状态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它具有在一天中将人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由低迷状态逐步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功能,对人的生理机能、心理形态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能够缓解精神紧张,愉悦心情。晨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群众,由于人们受工作、学习任务、家庭生活质量、医药费支出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健康的理念和健康投资意识又有进一步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理想的身材,愿意以体育锻炼的方式来提高和改变个人的健康状况。所以晨练的居民越来越多。经常在清新的空气中进行适当的晨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同时,晨练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国民体质。
一、对晨练居民情况的基本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对随机抽取的387名晨练者中男性有196人,女性有191人,男性与女性仅差1.2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各晨练点中、青年组的人群成为晨练的主力军,有169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问卷发放的时间是在暑假期间发放的,增加了部分学生和教师晨练的数量。从晨练的项目上看出该群体选择晨练项目较为丰富多样,以跑步、太极拳、剑、交际舞、毽球等为主。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该年龄群体承担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晨练可以适度缓解精神紧张,放松心情,对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就业压力有一定的帮助,其次,就是老年组人数较多121人。其中有部分离退休人员,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工作上都比较自由,不受限制,可以随意的由自己进行支配。在被调查对象中少年组(15~17岁)只有43人占11.1%,有48.8%的少年认为影响自己参加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这一反馈应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如何更好的提高全民素质,就应该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锻炼意识,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真正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对晨练居民选择晨练项目的调查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在进行晨练的时候选择跑步的最多,有193人占49.9%,尤其以中、青年人居多。跑步可以使人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在起到减肥作用的同时对跑步的环境要求并不高,形式简单。在羽毛球项目上,青年人所占比例最多,占8.5%,而老年组则相对较少,由于羽毛球的运动强度相对较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对抗性较强是青年人喜欢的运动项目;太极拳的动作缓慢,强度小,是中老年人喜欢的运动项目,其中老年人最多有31人,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较多,太极拳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得到改善和预防,所以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最佳选择;在交际舞和健身操项目上中青年人较多,由于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差异,农民和工人都相对较少。通过观察发现,在跳交际舞的时候,跳的人少,看的人多;由于健身操的动作要求较高,强度比较大,对减肥和塑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深受中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喜欢。晨练的居民中大多数农民还都局限于参加传统的锻炼项目(例如:跑步),像交际舞、健身操这类项目参加的人就相对较少,晨练居民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项目上,应该多参加一些接触较少的运动项目,从而达到全面的锻炼效果。
三、对晨练居民身体状况的调查
晨练居民的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这一类型的人有86人占18.5%,人们更是把体育锻炼作为增进健康、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以娱乐休闲为目的有63人占13.5%,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但是,不难发现居民在参加晨练的时候,锻炼的目的比较明确,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居多占71%,通过调查得知,尤其是年轻的老年组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最多,这就要求进行晨练的老年组要特别注意避免单独进行晨练。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有13%,这就要求晨练的居民要了解什么样的天气才适宜晨练,什么样的天气要避免晨练,从而达到理想的晨练效果。在晨练中,有64.9%的居民说自己将会一直坚持晨练,有4.7%的人说自己不会坚持下去,有10.9%的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4.1%的人不知道是否会坚持下去,有15.5%的人说会视情况而定。而在众多的晨练者中,有55.8%的人在参加晨练后身体没有出现过异常,有21.2%的人偶尔出现过异常,仅有3.4%的人偶尔出现过异常,同时也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单独进行锻炼,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都能和家人、同事、邻居、朋友一起进行锻炼,但是还有15%的人单独进行锻炼。结伴进行锻炼有很多好处,有17.1%的人认为结伴晨练不孤独,有47.8%的人认为结伴晨练可以增加晨练的积极性,有20.2%的人认为可以交流心得,有15%的人认为可以相互照应。因此,不提倡单独进行晨练。
四、晨练居民对晨练场所的满意程度
晨练居民有92%的人对活动场所都比较满意,农民、工人对场地的要求相对较低,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只有8%的人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有,40.3%的人认为活动场地小,21%的人认为人群拥挤、噪音大,17.8%的人认为活动设备不全。同时又对场地管理的情况提出了要求,因为49.9%的人都不清楚活动的场地由谁管理;有41.3%的人认为活动场地是由锻炼者自主管理的;仅有8.8%的人说活动场地是由体育协会管理。可见,政府部门并没有对居民的晨练场地给予高度重视。而且,有62.8%的人说活动的场地都没有社会指导员;有1~2个社会指导员的占21.7%;有3~5个指导员的占13.2%;有5个人以上的仅有2.3%。通过调查得知,人们在学习新的项目时,有37.7%的居民是自学的;有37.5%的居民是通过相互学习习得的;有专门人指导的仅有10.3%。由此看来,人们在对晨练的认识上必然会存在一些错误,因此,必须加强社会指导员的培养。
本研究对城镇居民的锻炼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旨在通过对城镇居民晨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基层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数据资料,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锦棉之力。
参考文献
近日,江西省农业厅对全省29个粮食调查县的261个农户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的存售粮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存粮数量同比增加,存粮结构仍以晚籼稻居多;售粮数量同比略减,售粮渠道仍以粮贩为主。
一、存粮数量同比增加,存粮结构仍以晚籼稻居多。
截至今年3月31日,调查户户均存粮1118.6公斤,同比增加16.75%,其中早、中、晚籼稻分别结存162.93公斤、44.83公斤、798.57公斤,分别占15.92%、4.38%、78.01%,同比变化-4.58、1.72、2个百分点。
影响农户存粮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江西省天气条件相对2010年的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和严重洪涝灾害来说,总体有利于粮食生产,再加上各地超级稻、测土配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良种良法的推广使用,调查户2011年早晚籼稻单产同比上升12%左右;二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粮价持续下挫,国内CPI进入下行通道,国内粮价涨幅明显收窄,调查户早籼稻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6%,晚籼稻销售均价同比上涨12%。前高后低的粮价行情,使得调查户后期售粮较为谨慎。因此存粮中晚籼稻居多且比例有所上升。
从余粮率(存粮中待售部分的比重)来看,较去年上升18.11个百分点,为43.29%。这主要是受去年粮食增产和农户售粮谨慎影响。此外,外出务工劳力增加,自食自用数量下降影响,也使得待售粮食数量增加。
二、售粮数量同比略减,售粮渠道仍以粮贩为主。
调查期内户均售粮4656.89公斤,同比略减0.69%;售粮均价每公斤2.46元,同比上涨15.73%;售粮收入11474.21元,同比增加14.93%。尽管调查户售粮数量同比略减,但由于粮价大幅上涨,因此其售粮收入同比仍增加不少。
从售粮结构来看,早、中、晚籼稻出售量分别占出售总量的46.98%、3.94%、47.39%,同比分别变化1.1、1.21、-3.17个百分点。近年来,粮食种植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并呈快速攀升态势,这使得农户对粮价预期较高,但去年下半年国内粮价上涨乏力,调查户大多选择观望,择机售粮,导致上半年的早中籼稻出售进度加快,下半年的晚籼稻出售进度趋缓。
切实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全县粮食产销存情况调研报告
(20__年3月20日)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去年以来,受国际粮价持续攀升影响,全县原粮和成品粮市场购销价格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玉米市场购销价格和面粉、大米市场供应价格持续攀升。针对这些市场动态变化,为了全面真实掌握我县粮食产销存情况,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2月初,我局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全县6乡镇16个社749户,对农户和20__年的粮食生产、销售及储存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村社主要农作物产、销、存情况
(一)主要社农作物产销存情况
,16个村社农作物播种面积6642.1亩(含复种小杂粮),户均8.87亩,人均1.97亩;粮油总产量1223.2吨,户均1633公斤,人均362公斤;粮油商品销售量272.9吨,户均364公斤;粮油储存量873.3吨,户均1166公斤,人均258公斤。其中:
①小麦播种3953.6亩,户均5.28亩,人均1.17亩;总产量752540公斤,亩产190公斤,户均1005公斤,人均223公斤;商品销售量97180公斤,户均130公斤;储存量724280公斤,户均967公斤,人均214公斤。
②玉米播种1186亩,户均1.58亩,人均0.35亩;总产量382215公斤,亩产322公斤,户均510公斤,人均113公斤;商品量159430公斤,户均213公斤;储存量128830公斤,户均172公斤,人均38公斤。
③糜谷、荞麦、黄豆等小杂粮复种492.1亩,总产量33351公斤,亩产68公斤,户均45公斤,人均10公斤;商品销售量9930公斤,户均13公斤;储存量4490公斤,户均6公斤,人均1.3公斤。
④油料播种925.7亩,户均1.24亩,人均0.27亩;总产量55536.5公斤,亩产60公斤,户均产74公斤,人均产16.4公斤;商品销售量6315公斤,户均8.4公斤;储存量15730公斤,户均21公斤,人均4.7公斤。
(二)20__年预计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20__年,16个社农作物播种面积6373亩,较上年减少269.1亩,下降了4.1%,户均8.5亩,人均1.88亩;预计粮油总产量1421.3吨,较上年增产198.1吨,增长16.2%,户均产粮1897公斤,人均产粮420公斤;预计粮油总储存量725吨,户均968公斤,人均215公斤,分别比上年降低148.3吨、198公斤和43公斤,下降了17%、16.9%和16.7%。
二、当前影响全县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从全县涉及抽样调查的16个社粮食产销存情况和20__年粮食预计产销存情况分析,全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势头,粮油商品化程度不断减弱,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国家免征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由于实行普惠制,“撒胡椒面”,在加大生产投入、提高粮食产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够明显,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的诸多因素。一是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去年小麦每亩直接成本280.00元左右(主要含:种子、化肥成本,耕、播、收机械费),以亩产240公斤,每公斤2.10元计算,亩产值为504.00元,每亩毛利224.00元,计入每亩的粮食直补、良种、农资等补贴收入24元左右,共计248.00元,如果把种植一亩小麦从耕地深翻、下种、除草、施肥到最后的收割凉晒按8个人工和每个工费30.00元计算,人工费240.00元,种田亩均纯收益不足10元,仅不足当前一个农民工1天务工收入的五分之一。纯种粮经济效益盈亏倒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二是种粮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近年,自然气候变化无常,我县常常春季缺雨,影响农作物长势;秋季涝雨,影响大秋及复种秋粮收获,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加之,我县粮食生产主要以山塬区为主,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很难与自然条件抗衡,不能“旱涝保收”。三是粮食涨价农民得惠甚微。每次粮食涨价,都会伴随化肥、农药、农机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常常被抵消,农民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种粮劳力素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前,依靠土地产出的经济收入已难以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支出,种粮不如外出务工,导致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把粮油耕种留给了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老人”农业和“妇女”农业现象严重,这些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把种粮当作“副业”,导致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粮食生产。
(二)粮食储存量严重不足,农村储粮技术落后。在粮食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改制,掌握在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手中的存粮大幅度减少,商品周转库存比重急剧下降,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现有的库存将难以为继。这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农户储粮规模较以前大大降低,整体情况是,存粮相对较多的农户已非常稀少,山塬区农户储存略有结余,川区农户储粮严重不足,有些农户已无存粮。由于农户储粮观念和储粮技术落后,防范措施少,鼠、雀、虫、霉害多,农户的产后及储粮损失率在8%-10%之间,大大降低了粮食储存品质,也在储存环节形成了较大浪费。
(三)粮油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引导粮食生产和适应粮食大流通的需要。由于缺乏粮油市场经营人才和有效的营销组织,粮油市场化运作层次低,只是简单的以收定卖,没有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缺乏规模化、集约化营销策略,难以引导农户粮食生产,使粮油商品化程度减弱,无法适应现代粮食物流需要。尽管目前全县已发展形成了23户粮油经营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市场供应、解决部分农民卖粮难等作用,但这些粮油经营户大部分规模不大,库房较小,库存粮少,甚至是即收即卖,不留库存,而且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无法分担区域粮食安全的压力。
(四)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的分块承包,多年来形成分户分散耕作种植的现状,日益呈现出弊端,粮食种植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新格局,不利于集中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规模,导致粮食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应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建议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机制体制。粮食是事关经济社会稳定的战略性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新的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变以地定补为以种定补,实行多种多补、多奖,少种少补,并对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给予特别奖励,引导粮食生产进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从全县耕地分散种植等实际情况出发,鼓励手中耕地有限、家中劳力有限的农户将耕地整合流转,通过外出务工、返聘打工等其他形式开拓增收途径,切实增加收入;鼓励有头脑、懂经营、会管理、实力雄厚的致富带头人和种粮能手集中流转其他农户手中多余的耕地,整合耕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种植,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促进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粮食种植大户和现代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实现粮食生产的总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是严格落实基本粮田保护制度。合理把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尺度,配套调整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导向,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确保全县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面积不突破一定的底线,确保粮食生产在全县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切实加大粮食储备力度,提高粮食安全程度。一是加大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做到“储粮于库”。充分认识地方储备粮在稳定市场供给、解决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标准,扎扎实实地做好全县储备粮建设工作,强化仓储管理,做到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确保政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关键时期能够调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二是大力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做到“储粮于农”。作为行业主管的粮食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深入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技术,增强科学储粮、节粮、惜粮的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时举办农村储粮技术培训,改变农民传统储粮观念,深入农户家中积极开展科学储粮技术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式储粮法,引导农户多储粮、储好粮。县级财政设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基金,对储粮农户进行储粮设施补助,并对多储粮、储好粮的农户开展储粮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户科学储粮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运动员 社会认可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37-02
目前,针对高校运动员的研究正随着高校运动队的发展与壮大不断丰富,但这些研究中对高校运动员社会认可情况却少有关注。社会认可,是社会对运动员行为的许可、肯定、称赞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舆论的肯定和支持、团体的许可与表彰、他人的许可、称赞及效仿,社会认可可以给运动员强大的精神鼓励。其中社会认可还包括家庭认可、教练认可、队友认可、领导认可、同行认可、同学认可和自我认可。查阅中国知网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现关于社会认可的研究不少,但是针对与高校运动员的却寥寥无几,叶平(1999年)[1]运用竞技动机量表,验明5个竞技动机因子,即,社会认可、运动水平提高、娱乐、感性体验和努力取向。经过标准化程序,得到了用于中国运动员的竞技动机量表。文中提示量表的社会认可、运动水平提高和感性体验测度的可靠性可以接受。不过有研究表明,高校运动员的社会认可与竞技成绩有重要联系,因此,该研究也算具有意义,望日后便于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丝参考意见和帮助教练员能够根据高校运动员社会认可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促进高校运动员竞技成绩的提高。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条件:(1)年龄在18岁以上在校学生;(2)国家二级以上运动水平;(3)在高校参加训练至少1年。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其中,该研究通过访谈调查及研制并发放发《高校运动员社会认知情况调查表》,回收问卷后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根据筛选出来的项目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并经过信效度设计最终问卷,对全国部分省市31所高校运动员进行调查。其中各测量指标的评价分值从0~10不等,各分值代表高校运动员的目标取向强弱,0分代表最弱,10分为最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2可知,被调查的高校运动员中,超过400名、占样本总数55%以上的人选择7~9分,为最高,最低均为选择1~3分的人,不到总数的1.1%。
表3可知,被调查的高校运动员中,有4名运动员、约0.6%选择最低分2分,有86名运动员约11.9%选择最高分10分,其中8分选择人数最多,有177名运动员、占总样本的24.5%,2分选择人数最少,有4名运动员,占总样本的0.6%。
表4、5可知,被调查的高校运动员中,选择1~3分的人数为最少,但不同的是表4中选择4~6分的人数与7~9分的人数持平均为44.2%,而表5则7~9分最高,占总数的53%。
表6可知,被调查的高校运动员中,有3名运动员、约0.4%选择最低分2分,有63名运动员约8.7%选择最高分10分,其中8分选择人数最多,有208名运动员、占总样本的28.8%,2分选择人数最少,有3名运动员,占总样本的0.4%。
3 结语
影响高校运动员社会认可的因素主要由家庭认可、教练认可、队友认可、领导认可、同行认可、同学认可、自我认可构成,多数高校运动员的社会认可的情况大同小异,其中同学认可的程度较低,其余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针对高校运动员这一特征,高校教练员可以制定相关计划来端正高校运动员社会认可的情况,从而端正态度促进运动成绩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平,霍红,孙小敏,等.竞技动机量表在中国的标准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12-16.
关键词:梳理探究;教学;调查;分析
“梳理探究”板块是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四大板块之一,对它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力图经过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总结出“梳理探究”板块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梳理探究”板块难易度的调查
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调查,一是教师备课、二是学生学习。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该板块总体偏难。在调查问卷中,75%的教师认为“梳理探究”板块的备课很难,17.85%的教师认为有些难,仅有7.14%的教师认为不难。对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表示吃惊。因为在笔者看来,“梳理探究”板块的每个专题都是很基础很简单的,一线教师们却认为它很难。在访谈中,老师们解答了笔者的疑惑。“梳理探究”板块从教材设置看确实基本没难度,但是“梳理探究”板块是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由窄到宽的过程,实践性和开放性都极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提供了一种方法,具体梳理或探究的内容更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在课堂上,这一板块的教学生成性更强,教师备课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如果教师一旦引导的不到位或者说备课不充分,可能整节课就会完全与自己备课的内容相左,完全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所以,“梳理探究”板块的备课很难。又由于该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薄弱、能力有限,加上学生们往往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难展开。所以,60.72%的教师认为“梳理探究”板块对于他们的学生来说也很难。总体看来,“梳理探究”板块对该校师生是一个挑战。
2.对于“梳理探究”板块态度的调查
提起对于“梳理探究”板块的态度,笔者本想把它和评价放在一起,但是又稍觉不妥。因为评价是针对教师来说的,而在教师的上面有校领导,下面有学生。如果他们不支持不配合,“梳理探究”板块的教学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因此,问卷中关于态度的问题只包括领导和学生,教师的部分已经包含在了评价部分。
在教师的眼中,32.14%的校领导对“梳理探究”板块的教学要求一般,42.85%的领导要求不严格,25%的领导无要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老师看来,他们的学生有82.14%对该板块有兴趣,还有10.71%的学生非常感兴趣。由此可见,学校领导的态度影响“梳理探究”板块功能的发挥。校领导不是一线教师,他们对教材的改革和变化不敏感,但是笔者建议校领导在工作之余,更应该研究教材,把握动向,把教材中的某些重要内容纳入到教师量化考核范围之内,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顺利有效的实施。再来看学生方面,由于高中课业负担繁重,学生喜欢异于常规教学的新知识新内容,“梳理探究”板块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所以大多数学生对该板块兴趣浓厚,这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关于“梳理探究”板块实际教学中地位的调查
在前面我们已经在理论上讨论了关于“梳理探究”板块那么多问题,那么它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状态,或者说它能否真的走进课堂,我们来看下面的调查结果。
53.57%的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讲不讲“梳理探究”板块要视时间而定,28.57%的教师把它作为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搬上课堂,剩余的老师很少讲。可见,实际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纷纷表示,对于该板块的价值重要性等虽然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由于制约因素太多,在教学中也只能对该板块表示无奈,毕竟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两部分的内容。那究竟都有哪些因素阻挡了“梳理探究”板块走进课堂的脚步,我们值得深入思考。
4.关于“梳理探究”板块对于高考的意义调查
在以前的教学中,高考是指挥棒,教师、学生、家长都围着它转,课程改革以后,这种情况有明显改善,学校和社会更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更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高考对于学生们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命运的转折点。因此,笔者设置了这一问题来考察“梳理探究”板块对于高考的意义。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在增长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都有辅助高考的作用。96.42%的教师都承认“梳理探究”板块对学生的高考是有帮助的,这一结果与理论基础十分契合。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令“梳理探究”板块在高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有效促进该板块的教学。
5.学生对于“梳理探究”板块学习的意愿
关键词:体育活动课 课堂观察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47-03
1 前言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发
展。但是如何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为达到教学效果,通常强调教育工作者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前准备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在教育工作中,课堂观察技术被广泛使用,用以观察、评价本堂课是否高效,以及帮助改进。
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在有效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的人;要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合作学习,积极思考,帮助他人,敢于质疑和交流的人。传统课堂“重讲”,高效课堂“尚学”。要保证课堂在“尚学”下的高效,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优质化。只有保证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的精化、优化,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而课前的准备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和基础。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实验中学、乐山市五中、外国语中学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其中体育教师12名,中学生400人。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利用Microsoft Word制作问卷并打印,到以上三所中学抽取部分学生填写问卷,整理、统计相关资料和数据,绘制图表。
2.2.2课堂观察法
为了完成体育课前准备情况的观察与分析课题,先后访问了实验中学、乐山市五中、乐山外国语中学。跟随12名体育教师到课堂上观察学生及老师的课前准备情况,其中实验中学8节,乐山市五中6节,外国语中学12节,共26节体育课。并对其在体育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记录、统计。
2.2.3访谈法
以问答形式与体育教师交流,了解目前体育课学生课前准备的现状,并进行记载。
2.2.4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CNKI等网站上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并整理信息,为完成课题做理论铺垫。
3 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课前准备现状
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其原因就在于体育课是以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课前准备需要从身体、心理以及知识上同时进行准备。一节好的体育课需要老师和学生良好地配合,也就是说不仅需要老师课前精心的准备,还需要学生认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通过和观察,可以发现教师主要是从服装、器械以及场地规划等方面进行课前准备。通过访谈得知,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从服装、情绪等方面进行准备。
3.1.1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
跟随12名教师共观察26节课,在这26节课中,老师的准备情况如下:
表1 教师课前准备内容统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观察发现,教师课前在服装上准备的课次是26节次,在器材方面准备的有9节次,课前进行运动场地规划的有26节次。由此可知,教师在服装和场地规划方面的准备较为充分。每节课上老师都是身着运动服,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在课堂中有很多的跑跳动作,运动幅度较大,运动服方便教师在课堂中师范动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课对场地的要求也很高,没有宽敞、平坦的场地就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安全。在上课之前,教师都会根据该时间段有多少个班级在上体育课、天气炎热情况等来选择适合的场地,要尽量做到既保证自己课堂的稳定又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但是在器材方面的准备就较差,只有4节课用到了器材,通过访谈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校的器材较为缺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尽量避免同时使用相同器材的项目学习和练习。
3.1.2 学生的课前准备现状
表2 学生体育课课前准备内容统计(%)
通过表2可知,体育课身着运动装的男生有39%,准备了体育器材的有14%,在课前热身的有41%;而女生穿运动服的有8%,准备器材的有6%,课前热身这13%。以上数据显示,在器材和服装以及课前热身上男生比女生准备情况好很多。通过观察发现,在这一年龄段的男生好动,期望能够表现自己,大多数的男生喜欢篮球运动,课前课后许多男孩子都会带上篮球,三五个人一组在操场上打球,想要在球场上发挥的更好,服装发面就需要适合运动的运动装了,因此男生在器材、服装以及课前热身方面准备的情况明显好于女生的准备情况。但是总体来说准备情况较差。通过观察发现,体育课上部分同学身着休闲裤,大多数的同学则是身着牛仔裤,女生尤为突出。众所周知,体育实践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动作幅度较大,对练习者的柔韧要求较高,因此紧身的衣裤不利于练习,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韧带或肌肉的拉伤。相反,如果体育课上学生都穿宽松的运动服、运动鞋,那么课上老师安排的练习内容都能轻松的完成,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表3 学生课前准备方式的统计(%)
课前准备分为自主准备和被动准备两大类。自主准备是指学生事先清楚课堂学习内容,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从知识、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提前准备的过程。而被动准备则是指在老师、同学等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准备。通过学生课前准备方式(表3)可知:体育课上自主准备的学生有31%,而被动准备比例高达69%,这跟教师传统的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热身活动(也称准备活动),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这种被动的学习习惯。
表4 学生对课前情绪的认识(%)
心理学指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推动和调节作用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情绪调节教学效果。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决定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非智力因素之一。通过表4可以看出,认为情绪影响学习效果的学生占所调查人数的79%,认为情绪对学习效果没有影响的占21%,课前调整心态的学生有42%,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的则有58%。由此可知,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意识把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将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通过观察还发现,心态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能很好的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动作的完成质量较高。而情绪不佳的学生则表现出心不在焉、动作的完成质量很低。积极的学习情绪有助于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人积极行动,产生强烈的动力作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所感知的事物可以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积极与老师同学以不同的方式互动。若学生课前就在情绪上做好的这种思想准备,学生就会一直保持较佳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提升。反之,学生课前就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在课堂上会就会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阻碍作用。表现出焦虑、自卑、厌倦的心理,当学生持续体验了这种没有成功需求的满足感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对老师的提问和教学都无动于衷。
表5 体育课中的学优生、学困生课前准备情况(%)
通过表5可以看出,体育课上学优生课前准备习惯优为38%良为25%差为37%,而学困生课前准备情况优为40%良为27%差为33%。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体育课的课前准备情况无明显差距。众所周知,体育课成绩是不被纳入总体学习成绩评定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主科课程的成绩。在体育课上学生课前准备习惯的优差与学优学困生无明显关系。
3.2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情况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也称热身活动。运动前进行一定强度的热身活动,可使肌肉的代谢过程加强、温度升高,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加强肌肉力量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腔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合理科学的热身活动,能充分伸展肌肉群、促进协调,使关节幅度增大。
表6 体育课准备活动情况调查表(%)
3.2.1准备活动教师的参与情况
由表6可以看出,在所观察的26节课中,教师亲自参与准备活动的课次占总调查课次的87%。这87%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完成准备活动,而剩下的13%并不是说教师完全不参与,而是教师指定班上体育委员带领同学完成准备活动,而自己则在一旁督促。
3.2.2准备活动学生的参与情况
由表6也可以看出,96%的学生参与准备活动,剩下的4%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与运动,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所有学生都能在老师或者同学的带领下完成准备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他们觉得在体育运动中能体验到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乐趣,再加上体育课要参加跑、跳等活动。所以,为了能上好体育课,不受伤,很多同学都愿意参加准备活动。
3.2.3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情况调查
由表6还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安排的准备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为79%。所谓一致是指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应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与人体参加练习的关节、肌肉的情况而定。比如说,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下肢力量练习,那么本节课的准备活动就应该安排腿部肌肉的拉伸和关节活动,避免运动损伤。通过观察发现,有21%的课前准备活动仍旧是传统的绕操场慢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烦心理,动作练习心不在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体育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被实验中学、乐山市五中、外国语中学的师生一致认同,体育教师在课前偶尔会检查服装,课后会强调服装的重要性,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和督促作用。
根据观察发现,乐山市三所中学体育课前准备情况具有以下特点:①在体育课中学优、学困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无明显差异。虽然认识到位但是落实不高,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前准备和不足准备无所谓。重智育,把精力大多放在文化科目的学习上;轻体育,能够主动积极地完成体育课课前准备的学生较少。②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情绪对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课前能够自动调节良好情绪学习的学生较少,对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不懂得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学习的关系。③运动场地不足,几乎全部的体育课都在室外进行,遇到特殊天气,体育课就会停上,这将严重影响教学进度,打乱教学秩序。④运动器械缺乏,有些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还不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4.2建议
体育教师应加大对学生上课时服装的要求,做到每节课课前检查课后强调,并且制定合理的惩处措施,严格执行,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为让学生引起对体育的重视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可制作海报和张贴横幅进行宣传,在校园内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多开展一些运动比赛活动,表扬和奖励进步和优秀的同学,激发其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为调节学生课堂学习情绪,体育教师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活动,如:玩游戏、讲笑话、同学之间分享身边感到、励志的故事等等。
学校应对体育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对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建设资金的投入,给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动场地。
学校与教师应用于尝试,将学生体育课成绩纳入学生评优秀、评先进的考核标准中,以此引起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鱼海.高中体育课的课前准备活动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07:118.
[2]邢敏.浅议课改后体育课的课前准备[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7:99.
[3]薛丹.让体育课因“课前准备”而增效[J].成才之路,2013,18:63.
[4]余国权.课前准备对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意义[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4,Z1:182-183+173.
[5]刘来根.体育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03:92.
[6]张艳.体育课课前准备的探究[J].教师,2012,09:118.
[7]宋文植.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成功之半[J]. 辽宁体育科技,
987,06:38-40.
[8]徐进勇.课前准备――有效课堂的源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8-10.
[9]卢兴永.做好课前准备,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体育师友,2009,05:45-46.
摘 要 农民收入增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要在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的目标,就应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
关键词 农民收入 调查 分析
一、我区农民收入的总体概况
沈北新区地处沈阳北部,辖11个乡镇,144个行政村,耕地61.5万亩,农业人口18.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至2006年分别为3781元、4115元、4462元、4868元、5480元、6183元,年均增长10.3%,在全市八个县区中始终排在第4位。
二、我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主要做法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过渡当中,我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几年来,全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日渐成型。由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牵头领办的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整合资源,发展特色生产。奶牛、蛋鸡、肉牛、花卉、淡水养殖、蔬菜、特种养殖等都具有了一定规模。沈北新区奶牛协会由于和蒙牛乳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产品全部销往蒙牛乳业,道义街道孝汉、进步等村,会员已发展到186 户,饲养奶牛12000头,年产原奶10800吨,年销售收入2052万元。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目前,我区已形成西部优质米生产、东部绿色果品、中部花卉种植、北部特种种植为产业链及怪坡旅游观光等特色农业,在“一品村”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2.强力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
我区非常重视农事龙头企业的培育,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把农事企业放在突出的位置。目前,新区已引进农事龙头企业412家,主要集中在粮油、乳品、畜禽3个加工行业,“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农户有产品不愁销售,并有相对稳定的产品收入;企业加工产品获取高附加值,相与依托,互相支持,促进产业良性循环。企业还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仅沈北新区成立至今,就新开发就业岗位1.6万个,有效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3.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我区非常重视对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着力培养新型农民。我区现有12所职业学校,培训能力达10万人以上。2007年以“阳光工程”为统领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已经培训农民5000人次,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1.在主观因素上,小农意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小富即安是多数农民的心态,我区人均3亩耕地,基本可以维持低标准的温饱,一些农民不愿从土地中走出来,存在惜地、恋土情结,知足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2.受资金、信息等因素影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还不能在最广范围内应用。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对一些新技术持观望态度,不敢尝试,一方面制约了新技术推广,另一方面也错过了致富的机会。
3.在市场经济的链条中,农民处于弱者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城乡“剪刀差”一直存在,并有拉大的趋势。农民生产农产品周期长,环节多,但在市场中获得利益不对等,这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因素。
4.由于区域位置等差异,农民收入很不均衡。200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8000元,由于征地等因素,蒲河新城所属村今年将超过1万元;全区有农村经纪人约2000人(其中经常工作的有500人),一般年均收入约3万元,多的在百万元以上;兴隆台镇兴鲜村,全村600多口人,有200多人在南韩从事劳务,实际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没有外出劳务或从事种植业以外其他行业的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我们估算,全区人均收入能够达到8000元以上的农户约占30%,其中有约占5%的农户收入在2万元以上,农户间收入差异巨大。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我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区,农民占主体,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要在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的目标,就应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应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沈北水田立体养殖协会引进稻田养蟹,已推广1000多亩,每亩增收300元以上;尹家乡的万亩葫萝卜基地、新城子乡的万亩五味子基地都有很好的前景,应加以推广。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等方法流转土地使用权,将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让更多的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脱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拓宽收入渠道。
【关键词】儿童;贫血;患病率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研究表明贫血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且对儿童智力发育、细胞免疫和肠道吸收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定期监测儿童血红蛋白,积极纠正引起儿童贫血的原因对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6月对延吉市北山街10所个体幼儿园1 225名儿童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幼儿静脉全血,用日本Sysmex KX-21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由专职检验师操作,凡血红蛋白(Hb)在90~110 g/L为轻度贫血,Hb在60~89 g/L为中度贫血,Hb在30~59 g/L为重度贫血。
2 结果
2.1 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为118.88 g/L,比有关文献报道125 g/L略低[1]。
2.2 共调查1 225名儿童,贫血96例,患病率为7.84%,其中轻度贫血94例,中度贫血2例,无重度贫血。
2.3 性别与患病率的关系 男性的患病率达7.3%,女性患病率为8.43%,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2.4 年龄与患病率的关系 以3岁组患病率最高为15.46%;4岁组为6.17%;5岁组为4.58%;6岁组为2.81%。见表2。
3 讨论
3.1 引起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较多,主要有先天性体内储铁不足、食物中铁摄入量不足、儿童生长发育快出现相对性缺铁、铁丢失过多。本次调查表明,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7.84%,轻度贫血占7.67%中度贫血占0.16%无重度贫血,比有关文献报导14%较低[2],在本次调查中3岁组患病率最高为15.46%;4岁组为6.17%;5岁组为4.58%;6岁组最低为2.81%,这与多年来的调查结果相一致[3],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对降低贫血患病率有明显的效果。
3.2 合理膳食和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 是预防儿童贫血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老师及儿保医生必须向家长开展营养知识教育,合理调配好儿童的膳食给儿童补充含铁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鱼、肉、蛋类、动物内脏、豆制品等食物,同时要注意合理补充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类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4],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按时进餐,并合理安排进餐时间,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腹泻、营养不良等),全面提高儿童体质,对于轻度贫血可通过调节饮食及适当的药物治疗来纠正,不能纠正及中度以上贫血者,要彻底查明病因进行治疗,从而降低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研协作组.1985年九市城郊7岁儿童体格发育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87,67(8):423.
2 李文益,陈述枚.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人发卫生出版社,2002:295-296.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每个中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写字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功,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1、调查对象: 150名学生和150名家长
2、调查内容:
(1)学生对写字姿势的认识和写字教学的认识。
(2)家长对学生执笔方法的认识和关心程度,纠正孩子写字姿势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小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2)设计《小学生写字情况问卷调查表》(家长卷),对150家长展开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自然状态下,查看学生的作业及学生的写字过程,仔细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等状况并进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
四、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看出89.1%学生在主观上是喜欢写字的,多数学生写字时不看电视,也能做到先观察后写字,然而他们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合格率却不到70%。通过观察学生写作业,我们发现55.6%的学生能做到书写时的“三个一”,61%的学生执笔姿势正确。学生错误执笔姿势和坐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头趴太低、身体离桌子太近、学生执笔的错误和坐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学生的书写测试,优秀率达23%,良好率达60%。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家长认为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应及时纠正孩子的写字姿势。52.4%的家长认为自己小孩的执笔姿势不好,通过调查,我们也能清楚的感受到有一部分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家长100%希望学校老师多花精力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
五、原因分析:
1、学生入学年龄小。
现在的孩子才6岁就读小学,许多孩子4、5岁就已经在读学前班了,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能写一些简单的,或描摹出来的汉字而津津乐道,根本不管孩子怎样写字,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画笔顺更是不加问津。过早的写字,让孩子掌握了错误的姿势,纠正很难。加上年龄偏小,学生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会觉得很难。然而,要纠正这种不良的写字习惯,我们的语文老师又不知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关键词】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有效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某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11862例住院病历,每份病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临床医师诊断报卡,确诊为医院感染病例,逐份病历进行系统的查阅、监测并进行分析统计,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调查11862例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268例,感染率为2.26%,其中血液内科感染率最高,感染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6%(28/600 ),占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的10.45%。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及构成比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构成比(%)
2.2 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见
表2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构成比为75%
表2 各部位医院感染及构成比(%) 3 讨论
通过调查11862例住院病历其结果显示发生医院感染268例,医院感染率2.26%,低于三级医院所规定的10%的标准[1],可见本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符合三级医院规定的标准。从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本医院血液内科、肾内科、其它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居前三位,268例医院感染中血液内科占首位感染率4.66%。
调查显示医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75%,手术伤口感染为12.31%,胃肠道感染为9.70%。本次调查医院感染情况,其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75%,而且大多为原发病基础上的继发感染,多数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入院时大多病情严重且伴有意识障碍,由于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相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因受机械刺激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机率大。在我国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呼吸道感染最常见[2],也有资料表明呼吸道感染不仅有外源性感染,也有内源性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病人自身口咽部定植菌有高度同源性,而肠道菌群是口腔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来源,即肠道细菌逆向缓行和易位[3],同时住院病人机体抵抗力差,病室内空气不流通,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不易控制,因而造成交叉感染,这是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首位的其中原因。手术伤口感染的因素:(1)与患者机体免疫力、年龄大小、营养状况有直接关系。(2)天气炎热或肥胖者脂肪过多,伤口组织易发生感染。(3)手术患者体腔内留置导管,引流不畅,淤积或渗出者易发生感染,另外引流器更换消毒不严格也是感染的诱因。(4)一般认为体液免疫与切口感染有关,当Th百分比下降或Ts百分比升高时,切口感染危险性增加,提示及时纠正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有助于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4]。(5)手术时间延长,手术人员无菌操欠规范,也极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6)手术时室内空气菌落数不达标也是切口感染发生的诱因,如接台手术之间空气消毒不严,手术室未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等。对于消化道感染结果显示为肠道真菌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或先细菌感染后合并肠道真菌感染,除与基础疾病外与住院患者饮食能力差、抵抗力低、住院时间偏长、抗生素未合理使用,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率越来越多见,也是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5]。
通过以上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可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易感因素,准确评估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并进行有效干预。同时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达到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目的。针对某院呼吸道感染、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居前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首先加强病房管理,减少陪护和探视人员的数量,保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做好终末消毒,其次加强输氧装置的消毒监测,防止吸入性感染,并保持口腔、咽部的卫生,强化规范洗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要严格掌握合理应用抗生素原则及适应症,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减少术前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持续时间,缩短用药时间,重视细菌学检测,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6]。另外,医院院内感染管理科通过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监控,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使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树立无菌操作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从而达到医院感染的“零容忍”,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刘振声,金大鹏.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19.
[2]徐廷模,杨薇,赵和平.654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5.
[3]刘建钧,刘传木,王秀华,等.限制性使用抗生素与控制医院感染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67.
[4]何瑾玢,李卿,江金燕.101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10.
【摘要】目的 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每月1至4日的门诊处方共1425张,按事前设计好的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41.33%。单用一种抗生素的频率较高,占75.04%,应用时间≤3天的占68.93%,静脉滴注给药占41.94%,大约有1/3的处方存在给药间隔不当、给药剂量不当、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使用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正确合理地使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关键,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抽取我院部分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每月 1至4日的门诊处方共1425张,将其中使用抗生素的处方589张按事前设计好的表格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使用药物的种类及频度、给药途径、两联及两联以上抗生素合用的比例、应用时间、不合理用药情况等。
1 调查结果
1.1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本次共抽取门诊处方1425张,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589张,占处方总数的41.33%;在589张处方中,男性247人,女性342人,年龄>60岁93人。在应用时间上,应用时间≤3天的406张,占使用抗生素处方总数的68.93%;4到7天的183张,占30.90%;大于7天的0张。并对其使用情况和给药途径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一
1.2 抗生素使用品种 本次调查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涉及12大类,使用频度以头孢菌素类为最高(219人次),其他依次为喹诺酮类(164人次)、大环内酯类(87人次)、氨基糖苷类(59人次)、青霉素类(52人次)、硝基咪唑类(59人次)、林可酰胺类(55人次)以及抗病毒类(12人次)。单品种使用频率最高的的10个品种的使用频次见表二
1.3 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在本次调查中,根据处方上的 临床诊断一栏,可以看到抗生素用于非适应症患者的情况。比如;有高血压病,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但由于门诊病人的用药评价仅凭处方资料来进行,除对其有无适应症外,对药物的选择是否恰当,疗程是否得当及使用是否合理方面的判断具有一定困难,因而主要对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间隔不当、重复使用、溶媒不当、药理拮抗等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三
2 讨论
2.1 从此次调查的处方看,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为41.33%,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应低于50%的要求[1]。在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单用一种抗生素的频度较高,占75.04%,二联、三联及三联以上的使用频度分别为16.98%、3.06%、0.17%,可以看出门诊抗生素的使用以单用为主,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为接近[2.3]。抗生素应用时间≤3天的占68.93%,说明除个别处方外,大多数处方应用时间都较短。在给药途径上,我院注射剂的使用频率较高,静脉滴注给药占41.9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以减少注射剂引起的不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2.2 从统计结果来看,使用抗生素的类别比较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前3类药物使用频次就占到了抗生素总使用频次的68.79%.
头孢克抗菌素由于抗菌活性强,稳定性好,疗效可靠,过敏反应低,且品种多可供选择性大,在应用中处于首位,其中,具体品种的用药频次又以头孢氨苄为最高。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无需皮试,又有较多的新产品而被临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这次调查中,应用频次分列第2位和第3位。
3 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3.1 给药间隔不当 在抽查的589张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大约有1/3的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给药间隔不当为最多,一共有172例,占到了所有不合理用药例次的 81.13%,而在这些给药间隔不当中,包括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克酰胺类等众多抗感染药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在静脉滴注上,很多医生都采用的是每日1次的 给药方案。比如,在34张使用注射用青霉素类药物的处方中,每日给药1次的处方就有25张,占到73.54%;而在219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处方中给药间隔不当的也有47张,占到21.46%,其中既有某些半衰期较短的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静滴时采用了每日1次的错误给药方案,也有头孢菌素类的口服缓释剂采用可每日3次的错误给药方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注射剂除个别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外,大多数药物的半衰期都较短,须每日多给药方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否则不仅疗效不佳,还容易产生耐药性。检查这类问题的比率虽然没有相关文献报道的那么高[4],但也相当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药理拮抗 :在这次调查中,存在药理拮抗的处方有11张,包括抑菌剂与杀菌剂同用、作用部位类同的抗菌药物合用等数种药理性拮抗的情况。其中比较典型的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用,前者为繁殖期杀菌剂,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弱或无效,后者为快速抑菌剂,可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二者合用可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降低,因此不建议二者合用,若必须合用,可先用杀菌剂,再用抑菌剂,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再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克林霉素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合用,这两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都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二者合用会因竞争结合靶位而产生拮抗作用。
3.3 给药剂量不当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较大的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各方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的肾排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5],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适当的减少给药剂量或调整给药间隔时间,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的医生没有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调整给药剂量或调整给药间隔时间,所给剂量仍为普通的成人剂量,在9例给药剂量不当中,基本上都是医生在为60岁以上老人处方时未按照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来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这样,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很容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3.4 重复用药 :在本次调查处方中,重复用药的有16例,其中有两种喹诺酮类、两种青霉素类、两种头孢菌素类等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物联合应用,也有克林霉素类与硝基咪唑类的联合应用。一般作用机理相同的同类药品具有相似的抗菌谱与副作用,联合使用疗效并不增强,反而增加毒性,所以不宜联合使用。克林霉素与硝基咪唑类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不必联合使用。
3.5 相互灭活 本次检查中,共有3例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而体外试验显示,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混合可能会导致明显的相互灭活,甚至当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以不同给药途径分别给药时,也会出现氨基糖苷类血清半衰期浓度的下降现象,所以,应当避免合用。
3.6 其他 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医生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青霉素的溶媒,而葡萄糖注射液偏酸性(pH3.2-5.5),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水溶液在pH<4时分解较快,所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不宜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而应选择生理盐水作为溶媒,这样稳定性较好,如因病情需要必须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时,则应在2小时内滴注完毕。
本次调查中还发现有奈替米星与克林霉素合用的处方,由于二者均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对神经肌肉传导抑制加强,故不宜合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越来越受到临床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各级医疗机构对抗生素的应用也定制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但由于药品种类繁多,新药不断出现,医生对药物的理化特性,临床应用、要代动力学性质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不够等原因,使得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仍十分严重,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的督导,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S]卫药发[2000]431号
[2] 刘玉媛,我院门诊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2006,6(4):225
[3] 张亚峰,董亚莉,我院4426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5):508
[4] 冯艳霞,孙源,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及对策,中国药房,2006.17(23):1834
>> 纽约怎么建老年友好城市 迈阿密 青岛的友好城市 敖德萨:青岛的友好城市 中日“友好城市”的缘分 大邱广域市青岛的友好城市 圣彼得堡,青岛的友好城市 日本下关――青岛首个友好城市 城市核心家庭旅游行为分析 南京城市核心竞争力分析 与中国结成友好城市最多的依然是日本 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支撑 论拉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对中老年气排球爱好者主要生理指标情况的调查分析 重庆(含区县)友好城市(共16个) 非洲友好城市官员研修班在华举办 国际友好城市发展与对外开放 上海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 “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印友好城市建设诸因素分析 从商业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举例分析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的设计 贵阳市国际友好城市展厅图片名称英译汉译语的甄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预防老年人跌倒伤害工作总体方案(2015版):1
[7]Sangalang CC, Gee GC.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ian Americans: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train [J].Soc Work , 2012, 57(1): 49-60
[8]Sulander T,Pohjolainen P, Karvinen E-Self-rated health(SRH)and socioeconomic position(SEP)among urban home-dwelling older adults[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2, 54(1):117-120
[9]Jianqian Chao a, Yunyun Li a,Hui Xu Health statu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 China[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3,56(1):199―204
[10]刘竟芳,朱志明.健康长寿与生活方式关系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313-1314
一、学生上课现状调查
以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天中十节课为例(如表)。
二、缺课原因分析
经调查了解到造成学生缺课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主要原因是兴趣问题。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尤其是理论课)不感兴趣,因而不能主动去学习,也就不愿意去上课了。
2.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没有认识到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性。高兴就去上课,不高兴就不去上课,只要能及格就行。现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也许正反映了部分学生无所谓的学习态度。
3.部分教材陈旧,所学的知识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学生认为学了也没用,学的再好也是过时的,不如自己去学点“能用得着的”,故而选择“逃课”。
4.出勤率与课任课教师有关。个别教师上课“对付”,私自串课、不上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讲授内容随意性较大,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讲课方式过于呆板,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的知识陈旧,讲课技巧缺乏等等,使学生认为跟这样的老师学不到什么。
5.文化水平低是造成缺课的另一原因。体育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多数是从小开始一直在各专业队练习,可能只有高中一二年级的文化水平,甚至更少。上大学后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上了几次课没听懂,回去也没有复习的习惯,再上课一想反正也听不懂,加上专业本身形成的好动、坐不住板凳,索性就不去了。
6.上课时间的安排以及教室的远近,也对上课出勤率造成了一定影响。一上午的体育专项课,都在不停地跑和跳,下午上课时就犯困,如果老师要求的不严,还不如在寝室好好睡一觉。这部分学生占缺课学生的绝大多数。
7.网络游戏是一个无形的杀手。网络进入学生公寓所带来的益处自不必提,但如何利用网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我们始终在苦苦思索的课题。经调查95%以上的学生都是利用电脑来打网络游戏。
8.逃课为了打工赚钱。现在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很高,只靠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应付不了各种各样的开支,所以大部分时间去做兼职,更好的满足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各种需求。
三、解决对策
1.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导向作用
解决缺课现象首先要解决思想上不愿意上课的问题。党团组织要想办法多组织一些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可以请一些研究生与在校生面对面地搞几次考研座谈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请大四的学生或已经工作了的毕业生讲一讲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及自己的亲身感受,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请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讲讲实习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我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期间应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等等,形成一种人人谈学习,时时谈学习、处处谈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发挥入学教育的行为规范作用
在新生一入学时,就要有计划地开展好入学教育及大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遵守校规校纪是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3.发挥奖惩并举的激励与鞭策作用
奖和惩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途径。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大量的活动,都要评选表彰一大批的活动积极分子,学院应制定具有明确导向作用的奖惩制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奖励和处罚,这对于树立良好的学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大学四年中的寒暑假必须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哪怕是做力工也会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知社会、体味人生。只有让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才能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体会到创业的艰辛。
5.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化,招生生源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政工人员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运动健将组成的骨干队伍是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学生骨干的培训和引导,不但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起到政工干部难以起到的作用。
6.发挥畅通信息的作用
要想树立好的学习风气,教学管理人员和政治辅导员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的想法是在每个专业的每个班甚至于每个学生寝室都挑选出一个或几个责任心强、能客观公正的反映情况的“信息员”。这样,我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摘 要: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却主要依靠婚姻关系来维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农村的青年接触外界机会不断增多,视野也不断开阔,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及婚姻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离婚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但作为妇女在离婚时却不能得到合理的赔偿,是以本论文针对农村地区离婚家庭妇女得到赔偿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与分析,并给出些参考与意见,希望对农村离婚家庭的妇女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离婚家庭;妇女;赔偿情况
一、前言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种种原因“全国离婚的绝对数字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农村的青年接触外界机会不断增多,视野也不断开阔,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及婚姻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特别是劳务输出已成为诸多农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造成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缺乏必要的沟通,共同语言减少,久而久之感情疏远,很难经得起冲击。是以离婚率也越来越高,那么作为离婚家庭的夫妇双方赔偿问题也成了主要问题。那么处于农村地区的离婚家庭由于受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因素,离婚家庭妇女在赔偿方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就更难上加难。本论文就从关于农村离婚家庭赔偿问题情况进行了了解与分析,并根据《婚姻法》对维护其妇女赔偿问题提出些观点与建议,可以对处在农村地区的离婚妇女有所帮助和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二、农村离婚家庭赔偿情况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离婚情况越来越多,但就家庭赔偿情况在不同的地域内也不相同,尤其是处在城市生活的家庭,在离婚时妇女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在农村地区,妇女在离婚时并不能的到合理的赔偿,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给予赔偿。尤其是在这次社会调查中,我发现农村地区的离婚案件极少附带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大多数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提出离婚,但并没有提出要对方就离婚问题去给自己一定赔偿或有要求的赔偿也是低的可怜,并不能在离婚中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自己应得的赔偿。
三、农村离婚家庭关于赔偿问题的分析
1、人们认识观念上不足,对《婚姻法》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知甚少。很多农村妇女在离婚时,受地方传统观念的影响,离婚时不得得到任何财产的赔偿,是以对离婚时很少要求给予合理的补偿。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妇女根本就不知道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受地域坏境、教育等的影响,根本不知道在离婚时,国家的《婚姻法》中早就对离婚时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赔偿都给予了一定的规定。
2、提供证据比较困难,很难有充足的证据来为自己得到合理的赔偿。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这就意味着婚姻中受到侵害的一方在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时必须担负起举证的责任。在农村,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均低于男性,在发生婚外恋或家庭暴力时,女方往往无力举证。由此丧失了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的机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现在的中国农村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宗族思想的影响,在婚姻家庭问题上,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这仅仅是他们自己的私事,和政策、法律的规定联系不大。何况农村妇女离婚时若想从邻居处得到帮助,邻居很可能不愿干涉别人的“家务事”或受到男方的警告而不愿为离婚案件做证,这都为妇女离婚时根据举证得到赔偿增大了难度。
3、农村地区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法官不能够依法办事。为我国国情所制约,司法机构往往人员配置紧凑、来自上级的划拨经费有限而要处理的案件却数量不小,局促的物质条件往往对基层法院形成制约,使法官们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加快结案速度,是以很多时候法官们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案方法,并不是依照法律法规来为农民解决问题。有的法官甚至收取“黑钱”,法官和律师相互勾结,利用农村妇女很少知道和了解法律知识,在法庭上进行审判时并不能给予公平的判决。
4、《婚姻法》规定条款条例并不完善,很多地方并没有能对受害妇女提供合理的赔偿。尤其是《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规定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而《刑法》中虽然规定了“虐待家庭成员罪”但是其公诉条件相当苛刻,假如没有造成被害人重伤以上的严重后果,国家都不会主动进行追究。在农村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家庭暴力的情况,而遭到暴力侵害的妇女或因受到胁迫或因经济、医疗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做鉴定,从而无法获得遭受侵害的证据。何况从维护妇女权益的角度出发,《婚姻法》规定损害赔偿只能在离婚时方可提起,在婚姻存续期间的侵权行为在此条规定的“保护”下岂不是正好利用了法律的空白而不受惩戒,这些都为妇女应当得到赔偿给予了漏洞。
四、建议
1、加强对公民自身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力求深入基层,起到实效。司法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农村,以案讲法,有针对性地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鼓励人们积极主动的去观看一些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婚姻家庭中要加强沟通,当无法沟通而男方采取极端措施时,要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在以后的离婚过程中由于举证困难而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
3、完善地方法律制度,严格要求法官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法律条文和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对妇女权益的完整保护进行合理的评判,使法律规定的应有权利转变为实有权利,从而使农村离婚家庭妇女得到合理的赔偿。
4、进一步完善《婚姻法》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家庭中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针对不同的情况都给予明确的指示,并不能只仅仅只针对离婚时才给予合理的赔偿。尤其是家庭暴力往往具有隐秘性,除关系亲近的人以外很难为他人所知,而且由于暴力的种类、实施的程度等对精神上的折磨等均不利于取证,面对这样的新问题,条文的规定应该更加具体明确。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外界诱惑率的增大,离婚情况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在农村离婚诉讼中涉及赔偿的问题也势必不断增多,这就迫切要求有关立法部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成果,不断巩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法律更加规范,更加成熟,也使法律真正成为惩治恶者,维护善者,使广大群众在法律面前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加大法律意识,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更好的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作者单位:佛山市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司法解释(二)的理解和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一、我市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
(一)融资规模持续扩张
对30个样本点监测数据显示,至2012年末样本点借入资金余额4427万元,同比增长404%。其中,以合同文本形式的借贷资金占比667%,同比提高172个百分点,说明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程度有所提升。从担保方式看,基于灵活便捷的特点,信用方式融资依旧居于主流,占总量的77%,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借贷资金多用于生产经营和投资领域,集中流向农业、工业制造、商贸餐饮等行业。
(二)借贷成本增长较快
从样本点借贷资金加权平均利率的全年走势来看,企业的利率水平普遍高于个人借贷。至2012年末,企业样本点的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63%,同比上升123个百分点;农户样本的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36%,同比上升91个百分点。此外,从我们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辖内多数典当行、投资公司、地下钱庄等“影子银行”的实际借贷利率远高于法律保护的上限,多数公司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即借贷合同载明利率在法律规定的4倍以下,其余的以管理费、手续费等名目收取。其中典当行的平均月息可达同期贷款利率的5倍,投资公司、地下钱庄等机构的利率甚至高达13倍。
(三)实际利率与期限关联性不高
一是存在利率与期限倒挂的现象。即借贷期限越短,利率相对越高。在实际借贷中,借贷期限越短的借入者往往需求越急迫,投资公司正是抓住借入者急需融资的心理坐地起价。如某投资公司一个月以内的借款利率为15%,而一年期的借款利率则为10%。二是利率与期限不相关。如某公司办理民间票据贴现,不论期限长短,一律按票面金额的3%收取费用。
二、当前我市民间借贷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一)房地产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比例上升
近两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银根缩紧等影响,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地方中小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日趋紧张。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湘潭县,即有超过七成的当地房地产开发商有不同程度的民间借贷行为。在湘乡市,房地产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入的资金占该市民间融资总量的50-60%。部分民间借贷中介表示,相较于其他固定资产,房产的流通性较强、价值较稳定,是民间借贷抵押物的首选。由此,尽管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周期,部分房产开发商面临流动资金难以为继的窘境,但高额的利率回报仍诱惑不少资金借出方铤而走险。
(二)借贷诈骗形式、数量快速递增
由于信息不透明且缺乏外部监管,蓬勃发展的民间借贷市场成为了各类借贷诈骗的“温床”。特别是随着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进步,民间借贷诈骗活动也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和方式。一是“网络信贷”诈骗。据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反映,近年来全市网贷诈骗、资金纠纷等案件的报案数每年呈两位数递增,但由于难以掌握经营者的真实信息,导致立案难度较大。二是“信用贷款”诈骗。主要采用虚假诱人条件并配合大肆宣传以达到其吸引受害人的目的,通常利率为单月利息1分至2分左右,年息在10-15%之间,一旦受害人被虚假广告所蒙蔽,对方就以保证金、利息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的钱财。三是非法集资活动。今年以来,市打非办陆续收到有关单位的情况报告,同时从舆情监测中了解到多则可疑信息,并就此开展了全面的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联合
处置了“辽宁众声”、“江西兴国将军红集团”等多起事件。
(三)外部监管难度加大
一是资金监测难度较大。民间借贷活动的当事人,如企业、典当行和投资公司,一般都不愿意向外界透露民间借贷数量和方式。企业是怕影响和银行之间的信贷关系,典当行和投资公司则是为了逃避监管,从而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及时掌握民间借贷的真实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仅湘乡市体系外循环的民间借贷资金就达19亿元。二是监管措施有待完善。尽管目前监管部门针对民间借贷行为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但多属于事后惩戒,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的措施较少,因此,监管部门往往只能被动地处理违约事件,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控制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
三、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的相关建议
(一)有序引导民间资金“脱虚入实”
民间借贷风险的积聚,很大程度上源于虚拟经济的过渡膨胀。从长远来看,民间借贷“正能量”的有效释放,关键在于“脱虚入实”,在实体经济中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出台,相关行业和领域相继对民间资本放开了限制。建议下阶段加强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经济、金融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发展,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使目前正在暴露风险的民间借贷资金转化为有益的产业资本。
(二)切实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民间借贷问题的交织重叠,导致了民间借贷风险的进一步加剧。负债率高的中小微企业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就很可能成为民间借贷的典型案例。因此,对于众多亟需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一方面坚持在信贷资源配置上继续给予适度倾斜,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满足其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业务发展,促进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