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妇科手术后护理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泌尿外科;疼痛因素分析;后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
疼痛主要是机体受到对组织损伤或潜在性损伤产生的一系列本能应激反应,其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过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切口疼痛轻等优点[2]。虽然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术后疼痛则仍然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为了减轻和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我院对收治的患者进必要的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收治的160例后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明显患者,是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70例,女性为90例;患者的年龄在32~56岁之间,平均为(45.0±2.0)岁。进行左侧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为100例,右侧后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30例。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对患者进行后腹腔镜手术,让患者处于健侧卧位,在患者的腋后线肋缘下方A点位置做一个小型的切口,在1.5~2.0cm之间,并进行钝性分离,进入到腹膜后间隙。使用筋膜扩张器将后腹膜腔进行扩张3~5cm。此外,在患者的腋前线肋缘下B点,腋中线髂棘上大约3.0cm处(C点)进行穿刺,腔内的操作器械从这3点置入,并在腹腔后间隙灌注一定量的CO2气体,压力维持在10~15mm水柱,在气腹后腔被成功建立之后,再进行手术。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在这160例术后疼痛患者中,其中切口疼痛患者为74例,占46.3%;非切口疼痛患者为86例,占53.6%;;其中非切口患者主要以臀部疼痛和腰背疼痛等为主。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之后,152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消除或减轻,占95.0%。详细见以下表1。
3疼痛原因分析
3.1切口疼痛
腹腔镜手术后的切口疼痛要明显比开腹手术少,但是,由于受到手术种类和设备以及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切口数量和大小也存在差别。对于一些需要做较大切口患者,就会使得切口的疼痛增加。在此次的研究中,在手术后有74例患者发生切口疼痛,主要是由于腹腔镜手术在患者的腰腹部置入戳卡而制作了切口,进而产生疼痛。此外,手术时间>2h的患者有22例,由于手术时间的延长,对切口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切口疼痛。
3.2非切口疼痛
非切口疼痛主要是指患者的腰背部和臀部等出现疼痛,导致患者腰背部发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腹腔内压力增加,进而使得膈肌抬高受到一定的牵引力而引起疼痛。此外,二氧化碳的刺激也是造成疼痛的原因[3]。
3.3心理因素
对于同样的疾病和创伤而导致的疼痛,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反应出的疼痛就不一致,疼痛阀值会因人而异,主要呈现为个体化的特点[4]。比如儿童的阀值要比成人低,此外,对阀值有一定影响的因素为:患者的易怒和恐惧以及紧张等情绪。由于这些情绪会使得患者的疼痛阀值降低,进而加重患者的疼痛。
4讨论和护理
4.1一般护理
减轻患者的疼痛,会使得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在手术中需要医生有熟练的技术,同时要将手术时间尽量缩短,减少对切口的损伤。护理人员对引流管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在发现引流液减少时,要及时地将引流管拔除,减少和避免对切口的刺激。对患者使用适量的镇痛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疼痛。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等,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同时要关心和鼓励以及安慰患者,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熟练,要尊重患者,给患者提供一些帮助。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地给患者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适当地放一些音乐,使得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得到有效地改善。对患者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定时的给患者进行用药。根据患者产生疼痛的程度来给患者进行同等级的用药,疼痛分为轻和中以及重三种程度,针对性给予1;2;3阶梯的药物治疗。第1阶梯主要是针对轻度到中度疼痛的患者,给患者使用非甾体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第2阶梯主要是针对中度疼痛的患者,主要是使用弱阿片类的药物,比如可卡因等药物;第3阶梯主要是针对重度疼痛的患者,主要是使用高剂量的强阿片类的镇痛药,比如芬太尼等。
4.2非切口疼痛
在术后,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吸氧时间尽量延长,将体内的二氧化碳尽量排出,减少其对患者膈肌的刺激,降低和控制颈肩疼痛的发生。在手术后,让患者处于头低脚高的,有效地缓解和减轻患者非切口疼痛情况。患者受到疼痛刺激以后,机体血小板的附着能力也会增强,降低纤溶功能,让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使得患者的血压容易升高和发生心脏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疼痛还会让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以及紧张等情绪,使得患者发生失眠等情况,同时由于手术使得患者的肌张力增高,对患者的术后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进程。
4.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以及年龄等信息,同时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及时掌握,仔细观察患者的情感和行为等情况,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快地消除患者的焦虑和忧虑等情绪,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等,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同时要关心和鼓励以及安慰患者,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要熟练,要尊重患者,给患者提供一些帮助。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将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地给患者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适当地放一些音乐,使得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给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健康指导,解决患者的一些实际性困难问题,语气要平缓,态度要友善,让患者感觉到亲切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莹.术后疼痛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3049-3050.
[2]罗丽霞.个体化疼痛护理对手术后切口疼痛及止痛药物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12:42-43.
关键词:妇产科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4-02
临床表现,国内许多妇女朋友在进行妇产科的相关手术后,所带来的疼痛给患者留下很大的阴影,伤害不仅在生理上给妇女带来不良反应,而且在心理上也留下了不小的创伤,这些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给患者康复带来诸多不便。目前,我国传统的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所采取的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的方法逐渐为患者反感,其中医生也有不少的怨言,对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一套有效的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的护理措施。
1 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应用
1.1 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简介。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在我国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它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问世,到90年代被广泛应用临床,相较其它的阵痛方法,他还是比较理想的,它具有镇痛效果精确、药物用量少、安全与很少出现不良反应等特点,以致被世界各大妇科手术大夫所采用。
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原理是一个病人用一种电子仪器的注药泵,通过它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确分量的止痛剂、药物剂量的增减范围以及每两次的剂量间隙需要的最短时间,这样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注射药物的间隔周期。
硬膜外自控镇痛有较明显的优点,也有比较明见的缺点,对此,笔者对它的优点总结如下:一是可以发挥病人参与感得热情;二是可以精确的为患者提供稳定的血药浓度,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疼痛问题;三是患者可以依据自身的疼痛状况和仪器测试的数据来确定每次所使用的药物量,尽量避免药物浪费;四是非常有利于患者在手术后的全身恢复。
它的缺点如下:一是由于人工注射难以精确把握,护士的输注率可能会过快,造成药液输入过量;二是对于一些低血容量的妇女患者或者手术不够理想的患者而言,药物的剂量过大,将会极大的促进患者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会发生一些生命危险。
1.2 PCEA临床应用的方法。由于本人对剖宫产术进行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对此我将从剖宫产术方面来探讨后PCEA的应用。
现在剖宫产术已成为妇女的最大一项手术,剖宫产不像自然分娩,他会给妇女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它的疼痛刺激会让妇女患者在手术后康复进程变得延缓。
在我国,妇女的剖宫产术后,为抑制患者的疼痛,大多采用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进行PCEA为患者治疗,由于止痛效果佳,安全可靠,患者满意,目前是国际上比较理想的一种剖宫产术的止痛方法。
在妇女胸部手术中采用PCEA这一尝试,应用连续硬膜外腔来给患者经行药物镇痛的结果反映,所出现的结果是有不一样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的下降,对此可以解决的方法是尽量的加快注射药物的速度或是对小量的升压药经行纠正,同时不要忘记注意患者所表现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一些并发症的现象。相比而言,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适用于年青、身体健康的病人。对患者连续经行注药3次后发现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此时的护士或医师要经行注药时间的调整,将其缩短至2~3h注射药物一次,这样可以很好的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
一些妇女患者在医院采用了PCEA后,大多获得好评,一方面为患者摆脱了手术后漫无边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这样很有利于患者在手术成功后自动的经行康复运动,很好的加强的患者的身体功能的恢复。
2 影响疼痛并发症的因素
妇女朋友在进行妇产科的相关手术后,所带来的疼痛是避免不了的,或多或少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妇产科手术后的疼痛并发症的因素有以下两大方面。
2.1 疼痛控制的因素。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都会有一种先前反应,那就是对相关治疗方案的怀疑,即药物上瘾或出现的不可预知的副反应:在临床上,是在手术中使用最多的镇痛药物,其用药历史之久远,可以追溯到东汉的华佗,但是它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病人的因素,如用药上瘾、副作用大等,使得许多患者不大喜欢使用其药,同时,该药物还会对患者的伤口的愈合和手术后妇女患者大肠功能的恢复的迟缓效应,也让许多患者开始拒绝使用该种药物镇痛。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手术后的管理体系还比较落后,这就是我国护理的软件措施不够好,对于患者疼痛管理,医院大多采用患者不呼声,医生、护士不管理,这样让患者很不放心手术以后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缺少这些规范化的治疗措施,使得手术后的疼痛患者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
2.2 患者的疼痛评估因素。这一方面,医院所采取的评估方法是,制定评估目标: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医院合理及时临床处理患者的需求,按照这一目标,对患者经行一系列的观察护理,例如对患者的呼吸速率、肌肉紧张度、手心出汗的程度、身体全身的运动情况等方面来研究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的因素是患者自己的年龄、出生、性格、性别、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种族、等将会影响评估的结果。一般而言,年青的患者与年老的患者对手术后的疼痛感觉是不一样的,经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与经行剖宫产的患者对于疼痛的感觉也有所不同。再者是医院护士的因素,手术后,医院的护士承担与病人交流、看顾的责任,也是患者疼痛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评估者,护士所实行的疼痛评估是对有效经行疼痛控制最基本得支撑。相反,许多医院没有重视患者疼痛评估与护士的关联,认为护士不够判断患者疼痛的能力,造成中间环节脱钩,使得很多医院发生患者主诉与护士的评估不一样,进而,没有对患者的疼痛做深入的了解。
3 护理措施
以期减少广大妇女患者的痛苦,以及减少相关的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笔者想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护理措施的有效讨论。
3.1 观念上的改变。许多医院、医护人员会认为,对患者使用会让病对药物产生严重依赖性或是耐药性,从临床发现以及国内相关医学报道中可知,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尤其对短期止痛的住院患者中极少发生。对此,只要医护人员注意药物剂量的使用,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观念,对此,要在舆论和事实面前破除这一对药物的成瘾、依赖和耐药的错误观念。
3.2 正确的评估患者的疼痛。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评估错漏百出,使得患者对医护人员极度不满。临床发现,许多患者不了解疼痛的护理的治疗措施及方法,同时对镇痛药物的使用充满了疑虑、不愿过多的叫唤医院的医务人员、个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患者在难以忍受的情况下,才会主动向医护人员报告疼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数字疼痛强度表是一个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它将患者的疼痛记录彻底的标准化,如对医患人员经行该项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确切的掌握患者的疼痛程度,这将在评估疼痛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3.3 加强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都会因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而感到疼痛,一方面是心理自身因素,另一方面则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护士要通过心理护理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陌生感、恐惧心理,请家属配合并参与心理护理模式,使病人心理得到满足。
3.4 镇痛药物使用。从临床研究发现,对疼痛的预防性用药比疼痛难忍时镇痛所需药物的剂量少,病人痛苦轻,镇痛效果好。我科大中手术后常建议病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方法主动参与镇痛,不仅可以加速胃肠道的蠕动,而且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身体恢复。
在对以上预防措施的实行,笔者想还需要从其他方面经行,例如家属对患者的情感安慰、病房播放适合患者的轻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患者的护理、咳嗽等音声的指导等与常规的镇痛方法结合起来一起使用,这样可以很好的加强止痛的效果。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适宜的温湿度等让手术后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会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汪晖,徐荣,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07).22-23
[2]田英.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07).14-15
[3]尹琛瑛.妇产科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的不良反应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5).39-41
[4]朱丽玲.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02)27-29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与护理要求。方法:我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外科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满意度、尿管留置时间等。结果:干预组76例患者术后尿潴留4例,无尿潴留72例,尿潴留率5.26%;对照组76例患者术后尿潴留13例,无尿潴留63例,尿潴留率17.11%。结论:给予外科手术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外科手术;尿潴留;预防措施;护理;
尿潴留是很多外科下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比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其术后常常并发尿潴留,别个是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可能由于显性或隐性前列腺肥大的原因,其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更是远远高于普通患者。术后尿潴留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排除,则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的困难。探讨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及护理要求,为降低外科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为提高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外科下腹部手术患者152例,年龄为54~78岁,平均年龄为65.3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尿潴留病史,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相比较中,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后,分别对其术后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 尿潴留的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有:① 心理护理。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向患者进行介绍,并对术后的注意事项向其进行讲解;术后对存在明显疼痛症状的临床患者展开合理的心理安慰,安抚情绪,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期身心愉快。② 床上排尿训练。在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将术前在床上对排尿进行训练的目的以及意义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③ 术后病情观察。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病情展开密切的观察,在患者麻醉消失后,对其排尿进行督促,避免发生尿潴留。④ 护理。在外科术后患者大都活动受限,大小便部分需在床上进行,然绝大多数患者会不习惯,因此,若是患者的病情允许护理人员可对其下床排尿进行协助,若是必须绝对卧床者,可对其略抬高上身以及在床上做起给予帮助,保证患者可以舒适的排尿。⑤ 采取条件反射原理诱导排尿。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将厕所水龙头打开让其能够听到流水声, 或者是用温水对会进行冲洗, 能够使肌肉得到松弛,或者是对耻骨上部进行轻压操作, 增强患者尿意感,从而产生反射性排尿。⑥ 热敷、按摩下腹部。用热毛巾或者是热水袋保持温度在60-65℃左右,用布袋进行包裹后放在患者的下腹部膀胱区进行热敷操作,轻轻的进行上下推转,时间控制在15-30 min之间。
1.3 数据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