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评价 开放 情感 师生互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禀赋各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去教,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色彩,才能让学生忘却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音乐课堂需要开放

(一)教学现状要求音乐课堂开放

谈音乐教学,首先得从我国目前整个教学现状谈起。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打闹。可是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表现,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比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小学生从此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深渊。这样教学目的看似达到,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其实小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小学生很容易感到快乐与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远远超过年龄大的孩子,教师能做的仅仅是成为他们的小伙伴。音乐课堂正恰恰提供了这种氛围和契机,轻放的音乐正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放松。

(二)实践中的开放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能量

本人通过教学发现,音乐教学应当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友谊基础之上。把音乐课堂当成一次游戏,一次开放的游戏,效果会比普通课堂更好。

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尝试与学生沟通,问他们喜欢何种音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环境中,往往会放松自己。比如有的学生会轻松地说他知道贝多芬的故事,还说贝多芬就是专门创作音乐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他们的这种内心想法是自主迸发出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提出一起学习音乐的要求,学生的态度还是比较默然的;假如我说是做游戏,他们表示很愿意加入,而且有人还问是不是“我爱记歌词”的环节,我就顺势用力地点头以示肯定。之后的音乐课,除了传授必备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我总会留出大部分时间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比如我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歌名,还让他们说出第一次听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教他们学会倾听和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效果果然是非常好的,在学生的课外畅谈中,笔者终于听到了“音乐课”三个字;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也终于看到了学生们真诚的笑容。我们不需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只是让他们爱上音乐即可。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应该为学生而设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自我、陶冶自我,真正寻找自身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自我激励,不断前行。

二、音乐课堂需要培养细腻、大气的情感

(一)音乐课堂应培养学生的性情

音乐课堂上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是一定的,但是更多的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的情操。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胆小不自信的学生,我反复对他说:“大声唱出来,一次就好了,迈开第一步,你就能适应了,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一脚踩下去不落地就行了。”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推荐他们听那种振奋人心的音乐,一起去感受演唱者身上的力量。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音乐的梦想,他们勇敢地站在舞台上把梦想唱给台下所有的人听。舞台上闪光灯亮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开端。

(二)音乐课堂应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性情

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培养决定着学生今后的性情、成绩、作为等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我会针对性地对一部分学生渗透细腻的情感培养方法。比如对于怯弱的女生、缺乏自信的学生,以及一些过度自信、张狂的学生,我会着力去培养他们细腻的感情。因为这部分学生更需要这种情感因素的熏陶、锤炼。在认识音符的过程中,针对这类学生,我会更侧重于情感的渗透;在播放音乐教学时,我也会有所侧重。同样,本人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男生,则会侧重培养他们大气的思想情感,这样能够弥补他们性格上的缺陷,从而使其更加健全地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当一个羞怯的学生终于学会了开口,哪怕是随时随地的小声哼唱,教师也要觉得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其心里生根发芽。我曾遇到过很多不幸的小孩,他们时常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封闭,于是我推荐他们听那种有抚慰人心作用的歌,上音乐课时也经常给机会让他们表现,并给予表扬,说他们具有别人没有的音乐灵感,能听出更特别的东西,并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班集体中来。其实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加细腻的情感,他们在品析音乐的时候可能有更加独特的想法与发现,但是需要借助音乐课堂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样才能使他打开心扉。那种比较叛逆的学生对父母有着较强的抵触情趣,对于这类学生,单单让他们听几首歌是不够的。我会隔三岔五让他们看一段有关音乐的小视频,在看和听的同时,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理解歌词的意味深长,他们会慢慢懂事,开始懂得他们年少无知。小学生是活蹦乱跳的,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反思,以培养他们成熟的心智。因为音乐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它需要一种轻松恬淡的氛围。我们如今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音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三、音乐课堂需要和谐的师生互学

春风化雨,就是对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的最好肯定。其实教师不是春蚕,也不是蜡烛,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希望看到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融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相互补充、相互弥补,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读。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该带着最大的热情去体验他们的世界,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向他们学习。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接受你,接受你讲的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亲近学生,不仅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和学生们谈心聊天,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认为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十分重要。互动的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会给学生一种亲近的体验,使之更加乐意接受音乐的感化,更加富有音乐创造力。除了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因为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水平上,更体现在平时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教师凡事要能起到带头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成就他们最真实的自己和最有可能的未来。

四、小结

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拥有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和变化点。教师对音乐教学做出的评价只是交流教学心得的一种方式,小学音乐教学要跟随新课改的步伐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天其.浅论小学音乐教学方式[J].小作家选刊,2015(03).

第2篇

摘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音乐学习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从评价原则、评价形式、评价方法为出发点,结合工作实际,阐述自己的评价观点。

关键词:改革 创新 音乐评价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决,鉴别和总结。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策略,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合理、适当的音乐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激发学习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表现、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应该以多元评价方式即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表现。

一、明确教学评价原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的原则:1、注重学生为本的原则。评价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任何评价,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同学的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应当将学生和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对教学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2、注重学科特点的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二、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如:在欣赏《春天来了》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手中的物品来模仿春天来了的声音,有的同学用嘴吹纸模仿风声,有的同学用口技模仿小鸟叫、青蛙叫等。可这时,一种很响的脚步声传来,原来是这个班里最调皮的一位男学生干的。当时,我非常的生气,想批评他,可又一想,也许他不是在捣乱,而是有什么别的意义呢?于是,我又让他模仿了一次,然后请其他同学听像什么。他们有的说是春雷,有的说是迎来了鞭炮声。最后这位同学自己说出是春天的脚步声。“很有创意啊,将无声转为有声。”我当时给予了他肯定和表扬。事后,我很庆幸当时没有指责他,如果批评了他,其他同学就不会再大胆表现,那位同学也许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的思维往往领先于教师,并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是一种课堂生成性的知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乐海中自由畅游。对于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哪怕知识一点点创造意识,我们都应该加以鼓励和保护。难道不是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自我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所以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发展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自我参照的评价,即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和缺陷,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提出补救的措施。音乐课堂上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评价,使自己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给自己提供表现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同时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疑难和困惑,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的自身评价,只要学生能讲清自己为什么这么评价就足够了。例如:在学唱《我和星星打电话》、《大海啊故乡》等歌曲后,教师请学生评价自己时,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老师,我觉得自己唱得很好,我对自己很满意”。“我觉得自己唱得还可以,我会继续努力”。学生虽然没有说明自己唱得怎么好,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是积极的,因为他已经为自己树立了信心。

2、师生互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评价针对性要强、语言力求简明扼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应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使评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班级音乐会”、“小小演唱会”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评,能够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愉悦的评价氛围。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如: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案例背景]音乐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不只是一们知识,而是一种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的参与是很难获得这种体验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少,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于音乐那种无标准答案的体验会陷入一种迷茫。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同时也不应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鼓励是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因此,课堂激励性的语言也就成了教师的主要评价语言。激励性语言运用得恰当,运用得及时,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有一节课,我让学生第二次聆听音乐《牧童》时,要求他们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同时加上羊的叫声,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学生唱起了“蓝蓝的天,咩 咩 咩 ;绿绿的水 咩 咩 咩 ……学生听完后我及时的作了评价:“哎呀,我觉得孩子好棒啊!不但自己创作了两声部的歌曲,还演唱了两声部的歌曲,你们真了不起……”。孩子们听到我对他们的肯定,兴趣高涨。接着整个课堂都是在学生“我要学“的氛围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演唱。而且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在进一步提高。新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深入地推动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期待在实践中、在探索研究中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更加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有效评价 音乐素养 教学能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价逐步受到音乐教育者的重视,但通过近年来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评价缺少理论依据,评价自己的课堂不准确,或者就没有课堂评价的意识,这样以来对学生的关注度就会降低,这样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掌握什么,教师也不知道最终呈现在学生身上的音乐素养究竟有哪些;通过各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现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仍占据主要地位,主要以教师为主,通过乐理知识、视唱、演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死记硬背一些乐理知识,最终对音乐失去兴趣,教师得不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传统评价的反思和对教师的观察,认为有必要对音乐有效教学评价进行研究,使音乐教学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功效。

1由过去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向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

首先我们的执教者和评价者要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和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学。我们的教师和评价者需要带着这样的观点观察课堂和学生,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鉴赏和挖掘音乐中的美,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等理想的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三维目标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形成音乐素养的积淀,能够用音乐素养体验学习音乐的满足感。

2打造“教师+课堂+学生获得”相统一的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中正确的评价方法和积极的评价手段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注重音乐素养的积淀,用音乐素养的积淀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让学生有音乐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促进教师对自己课堂评价认识及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三维目标,在每节课的课后教师要观察“学生获得”了哪些音乐知识或者是技能,效果怎样,然后反思自己的“课堂”,原因出在哪里,课堂目标、环节及课堂调控是不是为“学生获得”服务,反思课堂的得与失,通过“课堂”的得与失审视自己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素养等反面的不足,并通过反思和实践不断提高。

3获得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实践价值

3.1从音乐教学评价的层面指导课堂,注重课堂反馈的实效性。就课堂教学而言,评价总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就学生获得而言,评价也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改善课堂教学,不仅推动了有效性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音乐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2形成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判断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有效性的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的音乐学习,因此,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和“教师+课堂+学生获得”的评价模式是判断音乐课堂是否有效性的依据。

3.3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教师反复的对照评价模式进行改进教学,有准备的、与目的执教,有效课堂调控,学生的注意力直指音乐本身,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能力会不断增强,将对音乐的各种感觉不断“内化”,让学生在音乐注意力、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

第4篇

一、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2.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的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的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3.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了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即兴创作活动。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4.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二、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

(1)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

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能为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能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从而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唱游课的指导思想:

“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

(3)唱游课的相关策略:

a.注重兴趣;b.人人参与;c.创设情境;d.加强表现;e.加入竞赛;f.即兴创作。

(4)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

附图(略)这一模式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出发,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的殿堂。当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后,及时加以鼓励,发展他们的智慧,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游戏模式既是唱游课的教学模式,也是唱游教学的过程,这一模式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这一模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还可以引伸到中年级。

(5)唱游课教学评估:

第5篇

评价按照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第一,相对性评价法是选择被评价整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作为参照,将剩余对象与参照进行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中相互比较,更准确地了解自身,激发竞争意识。第二,绝对性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选择一个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标准相对比,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倾重于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方面,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

教学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情况,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能评价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还可以解释学业不良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教学评价对师生都有督促作用,教学评价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学习计划,这就是教学评价发挥的调节作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得到更好地发展,智力和道德也将取得进步。

教学评价方式包括测试、问卷、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同,音乐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测试。然而,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许多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没有首先采用测试方法。在目前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测试时不能全面涉及知识点、运用不科学考查方法等现象是经常出现的。例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当由歌唱、欣赏、视唱等部分组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按照大纲要求执行,大部分学校只是学习其中一项决定学生成绩,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平时学习音乐的情况,无益于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有效途径

测试能够让教师知道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找出教学中需要改进与学习的地方,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测试之前,分类复习之前学到的知识,根据大纲的要求,找出各类中的主要内容为测试范围,确定测试方法。通过全面的测试,反映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唱谱这一教学环节中,许多同学觉得唱谱枯燥且不容易练习,怕困难不肯多加练习,当这些学生被挑出来单独测试时,对谱面中各个调式的音掌握不牢固,常常要经过很长时间才由主音慢慢找到其他各音,影响唱谱速度;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唱出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这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常常在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和歌声中蒙混过去,是不容易找到的。

1.启发法

教学过程中帮助一些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克服困难,启发他们“乐谱是记录音乐语言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工具,那么唱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是迈向音乐之宫的阶梯,是进一步学习、深刻理解、亲身体验音乐之美不可缺少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唱谱的目的是打基础,只有通过自己刻苦的练习打好基础,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2.分析法

在遇到比较复杂的节奏或节拍时,通过对复杂节奏的分解练习,学生认识到复杂节奏是在各类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变化组合而成的,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在练习中获得。通过练习节奏转换,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节奏。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后,能感觉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识谱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二、把测试、复习结合起来,全面巩固深化学过的音乐知识

测试能对学过的音乐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让学生在学校课堂有限时间内学习了解很多音乐常识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并让学生掌握,笔试可以巩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测试前将所要测试的范围有计划地进行复习,通过书写的方式复习学过的知识。笔试主要包括填空、节奏划分、音乐基础知识的书写等,这主要是小学高年级的考试。旋律创作测试在五年级或六年级,是对音乐知识的综合性训练。所以总的来说,如果学生不通过写作学习音乐,对音乐的许多知识是不能牢牢把握的,是很难写出旋律的。例如,一些学生心中有美丽的旋律,但就是写不出来,不能熟练地书写正确的节奏和节拍,所以加强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几个学期的课堂练习和笔试考查,学生写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视音乐艺术的个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加强,音乐逐渐摆脱对唱歌和简单知识能力的要求,向审美能力发展。如何通过考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关键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中比较分析。音乐教学是教学的情感表达,音乐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任何作品或歌曲都有其特定的思想和情绪内容。因此在对一首歌曲进行测试时,首先要强调学生将美贯穿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强调美的表现。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歌曲的社会背景、音乐背景等内容的介绍,指引学生了解、理解歌曲的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喜爱且广为流传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易于学习。因此在测试这首曲子时,要求学生从作词、作曲角度理解歌曲、体会歌曲。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这首歌曲的词如同一首形象的诗歌,把大自然描绘得栩栩如生。整首歌曲的旋律线跨度较大,与所要表现的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浪、翱翔的雄鹰等形象十分吻合,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渐渐进入情绪,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中,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①音色美:演唱歌曲时发声方法是否正确。②意境美:演唱歌曲时能否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③表情美:能不能正确地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旋律、内在思想。审查结果用“美”衡量,用“美”的标准评分。这个测试容易激发学生唱的兴趣,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四、运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加大对优秀音乐人才的挖掘力度

第6篇

(一)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三、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第7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观念模式结合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方向如何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每个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是创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是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设计,精心构思,才能带领学生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二、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发散性思维

“最杰出的艺术木身就是想象”孩子们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以往的音乐教学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听了《军队进行曲》脑中出现了什么场景?是跑步的镜头,还是游泳的场面?是走路的动作,还是跳舞的身影?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人脑皮层形成立体型网络兴奋区,促进学生的认识从自观上升到抽象思维,再回过来,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层次,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坚持“器乐进课堂”实验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赛尔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乐器演奏那些动听的旋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受乐曲的情感:在进行旋律创作时,乐器无疑又给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知提供了帮助:在掌握和弦时,学生可以利用器乐去尝试哪些音放在一起是和谐的,哪些音放在一起又是不合谐的通过课堂器乐的帮助,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四、开展音乐活动课,拓展学生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地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形势下,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要善于更新教学观念,以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教师要认清当今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的学生,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要向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经济的指引下提高我们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要善于实现新的教学模式

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和变化。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门艺术,现在,音乐的艺术越来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和现代音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以往的音乐课上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教师利用音乐课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就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了音乐,只回唱自己永远都会唱的歌曲。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啊,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实现新的教育模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一堂有实际意义的音乐课,无非是让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也会感到有兴趣听,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那也就体现了音乐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七、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内容。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接受现代最新的音乐歌曲和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视野,以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课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师只有多为学生创设环境,把音乐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创新音乐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清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校园歌声,2008,(07) .

[2]蔡泉.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怎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J].音乐生活,2007,(06).

[3]丁媛媛.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三个方法[J].魅力中国, 2009, (13).

[4]华兴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5).

[5]洪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讨[J].新课程(教师),2009,(01).

第8篇

小学音乐多元评价个性发展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初期,其个性已经呈现出雏形,对小学生的音乐培养,可陶冶其情操,提升其审美水平,帮助其个性发展。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和评价中,需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及学科知识,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音乐潜力的挖掘,运用音乐知识来克服传统观念对学生的个性束缚,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学音乐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在音乐教学评价制度的制定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气质和学习能力等,实行分层评价的方式。对于音乐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对其制定较高的评价标准;而对于领悟能力较低的学生,需根据其特长,为其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从而尊重学生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展。

1.个性评价。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学音乐评价中,需关注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将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分为两种方式,即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和对于年龄段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记得五(3)班学唱《校园的早晨》时,哄堂大笑中,我微笑着来到“捣蛋鬼”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小文,其实,老师一直觉得你很有韩国歌星的范儿,而且,我早就发现:你这孩子很有献身精神,这不,你刚才那一嗓子,是想偷做绿叶,让同学们对比出含八分休止符的乐句是多么的灵巧、活泼,对不对?孩子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结果可想而知,小家伙憋红了脸就是不做声,当全班同学那愉悦的歌声再次响起时,我真诚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适时的评价,既指正了他也鼓励了其他同学。

2.自我评价。教师需在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不但能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度,而且还能学会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如我常在教授一首新歌后,抽取学生谈自己唱这首歌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寻求到个性发展的最佳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

3.互相评价。如教师可在教完一首儿歌时,分组让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中让小组成员进行互评,发现并纠正组员的缺点,学习他组的优点,必能将歌曲唱得更好。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小学音乐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声乐成绩评价。在声乐考试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已学过、能表现出学生水平的歌曲进行演唱,而对其声乐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师可自己评价,也可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者教师制作一张评分表格,发放给其他学生,让其对演唱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价。

2.乐理成绩评价。小学音乐中的乐理知识不多,难度也不大,但是想要小学生记住专用名词和相关的节奏,却比较困难。因此,在对学生的乐理成绩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简单化的评价方式抽取一些与歌曲相关的乐理知识等。如我上二年级音乐课时,会抽取孩子们回答:歌曲《打掌掌》里只用到了哪三个音(3mi、5sol、6la)?《两只小象》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能划一下节拍吗?

3.表演成绩评价。对于学生的表演评价,除了演唱之外,还可包括舞蹈和器乐两类。鼓励他们奏一曲或跳一段自己最拿手的作品,并给与合理的评价。

4.编创成绩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严格,可以要求学生编创一句简单的歌曲(可模仿)、一段简单的旋律,或者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欣赏《森林音乐会》时,我鼓励学生模仿大象笨重的脚步声,小羊的“咩咩”声、小狗的“汪汪”声、叶子摇摆的“唰唰”声。引导他们抖动报纸(刮风),锅铲敲击钢盆(打雷),豆子一颗颗落进瓷碗(下雨了)等来营造歌曲《大雨和小雨》的情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觉性。还可引导鼓励他们自制打击乐器,如有的孩子用易拉罐、饮料瓶装上沙子做成沙锤。有的孩子往同样的酒瓶里装入不同量的水,还标上了“1、2、3、4、5、6、7”,而且还能用筷子敲击奏出歌曲《小星星》。对于这些孩子,你能不给他们“音乐创作小能手”的称号吗?

二、个性发展教学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感知能力,促进个性形成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一种,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感受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重点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1.培养个体感知经验。培养学生的个体感知经验,能为学生建筑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为其选择擅长的音乐风格,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水平。

2.培养学生独特的感知角度。在教授音乐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的美,让其在音乐的海洋内徜徉,以培养其独特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我会这样问:听歌曲《蒲公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优美、抒情,还是欢快活泼?唱这首歌时,你看到风中轻盈飞舞的蒲公英了吗?

3.挖掘学生的感知潜能。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无拘束的,教师需充分利用这一点,挖掘学生的感知潜能。例如,在一年级欣赏课《青蛙合唱》中,让我窃喜的是:有的孩子用踮起脚尖走路和蹲下走路分别表示高低音区变化。

(二)培养创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对小学生的音乐评价内容,可从单一的歌唱能力评价扩展为思想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文化素质评价、审美情趣等,改变传统“一曲定成绩”的落后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音乐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和自我学习,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进行创造性学习。

1.巧设音乐情境。教师可设置音乐情境,将学生引入音乐情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教师可以将讲台作为舞台,自己作为乐师,让学生自由演唱喜欢的歌曲或者自创的歌曲,营造出演唱会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树立他们展示自我的信心。

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教育;激励性评价;教学效果

许多小学开始注重对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投入,不仅在针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而且在针对小学音乐教师的选拔上,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总和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考评。由此就可以看出,小学音乐教育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了全新的发展面貌。文章将从激励性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入手分析,并针对当前在激励性评价中运用的主要方式进行研究。寻找更多的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可能性。

1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有着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进行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音乐教师能够及时地鼓励他们,并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那么小学生肯定会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如果在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任何一点差错,音乐教师便进行训斥,或者是说出很多带有讽刺性的话语,那么将会使这些小学生的内心产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恐惧感,不愿意再上音乐课。两种完全相反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也是相反的。现在已经有许多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性评价的方式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说,加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优化激励性评价的实施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 进行激励评价的阶段性目标

无论是利用何种方式的激励评价,都应当根据每个阶段的目标进行推进。

(1)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对于小学生们来讲,进行音乐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以一些快乐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师要适当鼓励学生们,让学生面对音乐学习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的较快,有的学习接受能力可能较慢,对于那些落后的学生更应当加强鼓励。音乐教师应当避免将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同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比较,以免使那些同学习较差的学生自卑感更强。

(2)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应当是良性的,要避免恶性竞争,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扭曲。音乐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们之间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这种良性的竞争意识不是让学生们之间存在嫉妒心理,而是积极的动力,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3)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质。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可能擅长这方面的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擅长其他方面的学习,音乐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特质,进行发展鼓励。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有的学生可能天生的音乐感就特别强,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会比较快。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并不擅长学习歌曲,他擅长于画画。那么音乐教师就可以让这名擅长画画的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画出想象中的画面,并加深他对于这首歌曲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鼓励这名学生在加强歌曲学习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3 激励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式

(1)语言激励。在小学生们上音乐课时,运用语言激励,可以使学生树立起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还能够发挥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例如,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完一首歌之后,布置了课下作业就是要熟悉并能够清唱这首歌曲。在下一次音乐课上课时,音乐教师点名由学生进行演唱,音乐教师对这些演唱的学生进行夸赞,“XX同学唱的是非常好,由此可见她在课下是经过努力学习的,大家要想XX学习”,“XX同学的歌声真好听,嗓音也非常的有特色”,利用这种语言激励的方式,会使这些被点名唱歌的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并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更加努力。而其他的学生也想要得到老师的夸赞,也会更加的努力,这样就会形成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2)非语言激励。除了不吝啬自己对于学生的赞美,利用语言激励来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非语言的激励。在学生中,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学习得比较快,有些学生学习得比较慢,对于那些学习得比较慢的学生,音乐教师一定要使用激励的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无法进行歌曲的熟练歌唱时,音乐教师在第一时间不能够进行批评,而且应该面带微笑进行鼓励,用温和的眼神进行鼓励。批评的方式只会使学生的叛逆心理增强,对于学习效果具有消极的作用。

(3)竞争激励。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一员,哪怕仅是一个小学生,他也会和其他的学生进行攀比,有些攀比是积极的,有些攀比是消极的,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竞争激励,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正面的积极的攀比。有的学生在音乐的学习方面非常努力,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那么其他的学生也会产生羡慕的心态,也希望能够引起老师的注意,得到老师的夸奖,所以他们就会更加努力。

不恰当的竞争激励方式,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进行比较后,过分的表扬某位学生,并且在同时也会严厉的批评另外一位同学,这样的方式并不会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只会让受到批评的学生产生更负面的抵触作用,甚至是对自己丧失信心。

(4)情感激励。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用自己的音乐知识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系之外,更应当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加强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觉得老师除了威严之外,还具有愿意让学生去亲近的特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要利用情感激励的方式,加强学生们对于老师的信任,对于音乐学习的热爱。音乐教师也要看到学生在一天一天中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这样学生在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之后,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激励性评价的认识,以及提高合理的利用激励性评价方式的能力。进行激励评价的阶段性目标,需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质。激励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语言激励,非语言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对于激励方式的选择,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唐金玲.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述评[J].浙江教育科学,2010(01).

[2] 郭佳.眼神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艺术[J].教学与管理,2011(34).

[3] 卞珍.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J].考试周刊,2011(48).

第10篇

关键词:多元评价;小学;音乐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进步,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心理状态较为脆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评价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没有较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致使评价效果不高。因此,教师必须对多元评价模式进行有效应用,合理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效果。

一、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音乐教育属于人文学科的一种,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综合性评价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评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情绪以及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提高评价质量至关重要。合理的音乐评价要求教师注重分析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强调因材施教,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保障评价的有效性,而且能够较好地维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往的评价方式更偏重于终结考核,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效果不理想;而多元评价则是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对多元评价进行有效应用,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并有效激发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保障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有机结合

他人对比评价与自我对比评价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但是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动力,能够自我努力,让自身更加优秀,以期取得成就感。因此,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和自我对比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情况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可以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用适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如果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较优秀,教师则可采用他人对比评价法,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防止其过于骄傲自满。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自尊心较强,教师则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法,让学生能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音乐天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在起点处就存在差异,所以评价效果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难以达到评价的根本目的。多元评价注重因人而异,要求教师在适宜的地方合理应用他人对比评价以及自我对比评价,所以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现状评价与预期评价有机结合

现状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学习动机等内容进行评价,预期评价指的是教师根据现状对学生的预期发展进行评价。两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对学生的唱歌时的音准、节奏等专业层次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现状评价法,让学生认清自身的不足,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对学生的音乐情感、联想、实践等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则可采用预期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努力动机,从而达到评价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口哨与小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音准等音乐技术问题进行现状评价,对学生唱歌时的音乐情感以及相应的联想进行预期评价,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较差,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度不足,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过度批评和辱骂,将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负面的情绪,严重时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损害。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从全面性着手,合理应用多元性评价,对小学生的平时表现、考核成绩等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多对学生进行鼓励,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更好地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1 语言激励评价的赏识化

语言的评价也是一门艺术,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音乐课堂评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鼓励学生的进步,使他们在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心灵也受到美的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鼓励和激励的。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

1.1 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

言为心声,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就像一剂“兴奋剂”,一下子给学生提了神,使课堂教学气氛更热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放大学生的优点,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在舞蹈的练习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而过不去时,笔者鼓励学生说:“没关系,慢慢来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真诚而坦率的赞美,不仅使学生精神振奋,上起音乐课来更认真,变得友好,愿意合作,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师少一份居高临下,学生就多一份自信与热情。

1.2 宽容的心态帮助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天真纯洁的,教师要用同样纯洁的心态对待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帮读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欢迎。

1.3 恰当体态语言激励学生

体态语言包括眼神、手势、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等,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由音乐的审美功能决定,小学音乐教育更应注重其审美特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往往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如学生在歌唱或表演上有很大进步,教师就带头进行鼓掌以示鼓励;同组的同学共同完成了任务就彼此握一握手,以示鼓励。

2 追求赏识评价过程的系列化

从多元智力理论角度来说,每一个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但个人在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音乐天赋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的教学评价,正越来越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共性走向重个性,从重甄别选拔走向重发展、提高,也将进一步从重知识能力走向重创新、审美,尊重学生差异,建立多元交互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个性的不断发展,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之一。

2.1 尊重差异,肯定能力

在实施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我乐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判断,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1)送“形象卡”培养乐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音乐教育的评价中,要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手段,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形象的选择具体、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评价效果持续的时间长,特别适用于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的教学评价。2)送一颗“星星”培养能力。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实践表现,为了把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浅晰地展示出来,在教学中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同时自己和同学也可以参与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老师教学轻松愉快,学生也学得其乐融融。

2.2 自主竞争,培养自信

竞争,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在音乐教育中使用竞争激励评价,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在此手段的运用中,切忌只注重个别优秀学生,而应该给每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学习音乐的心理障碍,调动积极性,发挥其个体特长。

2.3 情感激励,陶冶情操

这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工作方法,它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小学生天生“具有移情能力”,他们能辨别别人的表情产生共鸣。并借助动作和表情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到:尽量用心弹琴,用情唱歌;尽量用小学生喜爱的语调授课,力求以生动的描述去启发学生的想象,诱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课堂教学在动人心神,催人悟彻,欢快活泼中让学生感受了美,表现了美。

3 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教学 评价

新课标提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试想在小学阶段,如何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到"动静结合",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要"巧"、"精""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下面就结合几个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巧评价激活学生自信

案例:教授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1册第四课歌曲《小白兔乖乖》一课时,学生们刚刚聆听完教学光盘的范唱,这时,忽然最后排xxx同学嘟囔了一句:"咦不是这样唱啊?"鉴于平时这位同学上课一向都不主动举手发言,于是我问:"xx同学你听过不一样的《小白兔乖乖》吗?""幼儿园里学得跟这不一样"。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学生当堂唱了一下他以前学的《小白兔乖乖》,当他唱完后,我马上边为他鼓掌边评价道:"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了这两首曲调不同的地方,你的小耳朵可真尖啊!让我们一起来为他鼓掌吧!"然后就着这个"插曲",我请同学们把曲调不同的乐句进行了对比,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学唱歌曲。而鼓励同学表演唱时我特意让xx同学来当小老师,纠正同学们的错误,结果一节课以来xx同学听、唱得特别认真,从此以后每节音乐课都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

分析:这个课例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歌声或嗓音不自信;喜欢上音乐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现象,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通过评价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唱、敢想、敢说、敢动,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认可,一句真诚的赞赏,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巧评价激活课堂气氛

案例:在教授歌曲《闪烁的小星》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手号演示歌曲,相信小学音乐教师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手号比较慢,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因此在正式上课前我提前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是Do队、Re队、Mi队、Fa队、Sol队、La队,并宣布本节课的评价规则:看这节课哪个队手号演示的准确率最高,哪个队的表现棒,而评委完全由队长和表现突出的学生担任,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习手号的积极性可高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示范。就这样先一起复习原来学过的手号,学习新手号"La",然后每一个乐句都是小练习,引导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练习和检查,然后一句句进行比赛,看看哪个队能够获胜。当各队分别展示时,我指导其他队的学生也像老师一样来对同学加以评价。开始学生们往往用模糊的语言如"不错"、"不太好"等进行评价,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语言生动亲切起来了,有的学生评价道:"xx做的手号很准确","xx队还要再加油","xxx做到新手号时有些跟不上了"……慢慢的,学生的评价由敷衍或找缺点逐步转向客观性评价,甚至是向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特别集中,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课堂气氛特别好。临下课时六个小队中有三个队的准确率达到了95%,有的孩子们还迫不及待的试着用手号演示其它的歌曲了。

分析:以上课例体现了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也比较多,低年级的学生往往都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其他同学,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既能使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又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学生的评价语言需要教师去耐心的指导,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水平,不能急于求成。我发现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后,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更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巧评价激活学生思维

案例:在教授歌曲《在农场里》时我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在学生中间巡查时我发现一个小组创编的又快又好,于是我请这个组长向大家介绍经验,她想了想说:"我们小组,每个人想出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就很快完成了。""老师,我觉得我们组编的很好。"另一位组员补充道,"我们第一个创编好了,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还一起唱自己创编的歌曲呢!"听了他们对自己组创编情况的评价,我又让没有完成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我们组没创编好,主要是谁也不听谁的,还都在说话。"对于他们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及时给予了肯定,然后再延时2分钟,结果不一会就都创编完了,而且还都特别注意了不跟其它组雷同,接着我又鼓励他们进行了表演唱,学生思维更加的开阔。

分析:这个案例体现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逐步向具体性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表现力在轻松、民主、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的鲜明旗帜下,我们小学音乐课堂更应率先做出榜样,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创建和生成更加积极有效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音乐世界,并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真正快乐地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自我评价;有效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激励性评价使课堂评价全程化、全体化,应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进行生生互评、择优评价。课堂评价表的使用将进一步促进评价的长效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更多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促进自身发展。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元评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评价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新课改中,转变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的评价观念,将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音乐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总评的互动性评价做法,争取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扮演着演员、听众和评委的三重身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激励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独立思考之后的交流,可进行个人评价。在音乐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音乐家或者音乐作品时,让学生先采取自主学习,课前搜集相关的音乐知识。在音乐课开始后,让学生分组讲,不同组的同学来补充并作出评价。还有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我从乐曲的情绪、演唱形式、音乐风格等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听边思考,在回答这些问题答案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个评价实际就是一个质疑的过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难于理解的部分,这样促使每个学生在认真参与的同时,更要用心聆听,才能准确对自己进行评价,找出学习中的疑难。另外在小组合作展示之后,也鼓励小组长及组员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员的参与情况、合作态度、合作效果等,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邀请其他小组给予补充评价和指正。这种评价方式,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时刻关注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从而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倡导同学之间互评

同伴互评在音乐课堂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方式。针对小组合作之后的展示可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对其观念的补充修正,也可是对其出色表现的肯定和鼓励,还可以是对其问题的挖掘和纠正。例如,在检测一首歌曲学唱的程度时,我采用小组演唱PK赛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先进行展示,然后由其他同学或小组针对展示效果进行点评,要求小组成员至少能发现表演者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充当“评委”帮其找出演唱中的不足,并通过正确的示范帮其纠正;或是对其表现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向表演者公开挑战,进行再次PK。通过多种形式的同伴互评,形成了学生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提高了个人或小组之间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实现了共同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

三、有针对性的教师点评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抓住教学中的每个契机,自然的、及时地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这样的评价在教学中更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委婉、针对性的言辞,激励性的言语、鼓励性的眼神和手势,这样的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以及自信。不能经常用“你真棒”这样的语言敷衍学生,评价的内容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作出公正的、有针对性的评价。音乐课堂中,我除了采用言语进行评价以外,在讲台前的黑板上还开辟了一块“评价”专栏,上面记录着不同的组别,每个组别后根据不同环节和内容,针对各组的具体表现,用星星、月亮、太阳记录着各组的成绩。如,回答一个问题或者能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展示的、最先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对回答的问题提出质疑的等等,每次记一个星星,累积达到五颗星就升为一个月亮、累积达到三个月亮就升为一个太阳、累积达到三个太阳就奖励一面小红旗。得到红旗最多的小组即为优胜小组,将被优先推荐为学校表彰的优秀互助小组,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采用这种积分评价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的浓厚学习氛围,课堂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许多成功的课例都与教师恰当地运用激励手段分不开。”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激励性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简单的考试、单调的测试,无法全面完整体现音乐课程的评价思想。发展性课程评价提倡的是:“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有效评价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慢慢地摸索、探究,在教法上加以创新,勇于探索、实践,寻找出既贯通课改新理念又适应当代教学的新模式,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从而让学生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进一步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最终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乐,为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02.

第14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音乐教育 学业成绩 评价

随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与实施,基础音乐教育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同时也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教育离不开评价,评价为教育服务。①正如加德纳所言:“对于过去或现在我都相信,评估对于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②那么,如何能客观地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业成绩,让学业成绩这个“指挥棒”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探索有益的音乐教育专业学业成绩评价模式以巩固和促进学生提高应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多元智能理论及学业评价理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多元智能理论一经问世,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教育家们的关注,有肯定、赞扬的,也有批评、质疑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化的,主要由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生命存在智能等9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化组合,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智能观,强调多元智能,拓展了人的智能视野,为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加德纳认为评价的方式是多元智能教育成功的关键,并针对标准化考试提出了替代方案即:“情景化评估”,这一评估新方法的特征为:1)重视评估胜于重视考试。他认为评估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其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个是为这个人周围的社区提供有用的资料。2)简单、自然而且定期的评估。评估应在人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地”进行,教师和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互相评估,评估无所不在,所以同样也不需要“为评估而教”,这样一来,正规考试的需要就会萎缩。3)生态学的效度。4)“智能展示”的评估手段。大多智能测验手段严重地偏重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具备这两种智能强项特殊组合的幸运儿大多能在正规的考试中成绩良好,两种智能或其中之一有问题的人则在考试中有可能失败。“智能展示”的评估手段,不通过言语和逻辑的能力,而是直接观察人在运作中的智能。5)多种测试方法的使用。6)对个人的差异、发展水平和知识形式的敏感度。加德纳认为评估方案如果没有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专业知识的多样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教师应懂得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差异,明智地选择评估的时间和安排学生时间的特定领域。7)有趣并具激发作用的素材的使用。考试的题目不一定非枯燥不可,好的评估方法也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学习体验。8)为帮助学生而实施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评估人员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③

教育评价研究已成为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④学业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成了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业评价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

二、学业评价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非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课程。学期和学年的考试评价方式基本上采取“经典”考试模式:试卷和表演两种,试卷多用于理论课的评价,表演则多用于技能课的评价。一般情况,在期末考试的前夕,我们都能看到许多学生在废寝忘食地“狂背”,这些“狂背”的同学,他们所学的知识都还处于一个“未认知”或“不消化”阶段,一旦出了考场,刚刚考的内容就全忘记了。采用这样的一种学业成绩评价模式,难道真的能够客观、真实地评价该学生的理论课学业成绩吗?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进来的程度很低,但通过一学年的努力,达到了能够参与考试的程度;而有的学生,进来程度就很高,能演奏或演唱的作品可能是其他程度不高的同学需要经过四年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作品。这样一来,如果只采取传统单一的“期末一次性终结评价”考试模式,那么程度高的同学四年都不用努力学习,也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甚至很高的技能学业评价。

因此,我认为目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内容单一,应全面化

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学生不仅要具备演奏演唱能力,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讲解、示范能力,学业评价应该突出师范性的特点,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考试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即语言和逻辑智能评价)以及技能的提高(即音乐和动觉智能评价),还应包括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即语言智能评价)、想象力和创造力(即空间智能评价)、观察力(即自然观察智能评价)、交流交往能力(即人际交往智能评价)、认识和反思自己的能力(即自我认知智能评价)以及个人价值观(即生命存在智能评价)。

2)评价主体单一,应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教学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给予评价客体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⑤大多数高等院校基本都采取任课教师作为学业评价的主体,学生参与度不够。在进行学业评价时,我们应该强调主体的多样化,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专家评价、观众评价、班主任与任课老师评价,从不同的视觉发现问题,从多个角度给予客体更客观的评价。

3)评价方法单一,应多样化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业评价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高等院校基本上采取“经典”考试模式:试卷和表演两种,试卷多用于理论课的评价,表演则多用于技能课的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只关注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的考察。而科学的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方法的趣味化和多样化,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显性因子与隐性因子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⑥

4)评价结果展示形式单一,应科学化

评价结果展示是指将评价之后的结果以何种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它是评价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反馈教学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评价结果展示形式是打破目前成绩单这种单一的结果展示,运用多种展示形式全面的展示评价结果,如成绩单、电子学生档案袋、DV影像、图片、评语等相结合的展示形式。

5)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

目前学业成绩评价对过程性评价关注还不够。⑦就拿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学生为例,入学时由于学生的钢琴基础不同,学期末考试现场所评出来的成绩就很难显示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钢琴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比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更具有意义,所以评价应该更重视过程性评价。

学业的评价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导向,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如果要做到客观、全面、真实,音乐教育专业学业评价就必须改革,设计一套符合专业特点的学业评价方式刻不容缓。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业评价方式

这里以“钢琴”课程为例。钢琴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属于专业类技能课,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授方法以及学业成绩评价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钢琴课程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探索一套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符合于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可操作的钢琴课程学业评价方式,为其他技能课程学业成绩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1)言语—语言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类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于音乐教学,向他人传授音乐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钢琴语言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采取:

讲解乐曲:在演奏乐曲之前,向大家做一个简短的讲解,从乐曲的时代背景、作者、弹奏难点以及学习心得等来讲解,制作成影像。(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编写教案:让学生每人写一份关于自己演奏的乐曲教案。(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2)逻辑—数理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音乐教育专业的“和声”与“曲式分析”两门课程是非常具有逻辑和数理的课程,它主要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其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采取:

分析乐曲:运用和声课程和曲式分析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乐曲,画出乐曲的和声结构图和曲式分析图。(教师点评)

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弹奏音阶、琶音、和弦:由教师点取或学生临时抽取24个大小调中的其中1组关系大小调音阶、和弦及琶音,完成弹奏。

3)音乐—节奏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高等院校在评价钢琴课程的成绩大部分都以舞台实践为主,要求完整流畅地演奏规定乐曲,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基本达到作品的规定速度。其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采取:

演奏乐曲:正确弹奏乐曲节奏、音符,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基本达到作品规定速度,完整流畅地演奏规定曲目中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乐曲。(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观众点评)

视谱弹奏:临时抽取与之弹奏乐曲难度相当或适当低于乐曲难度的练习曲,视谱弹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

即兴伴奏:临时抽取一首简谱声乐乐谱,按照乐谱上所规定的调式调性、速度、风格以及所要表现的内容,编配左手和声及织体,并完整流畅地演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

4)身体—动觉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钢琴演奏也可以归属于表演类课程,要求学生台风朴实大方自然,上台与演奏的动作协调一致,其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采取:

台风考核评价:要求学生在舞台上能够表现大方自然,上台步伐与演奏动作协调。(舞蹈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观众点评)

技术演示:能够对某一个演奏技能技巧作示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5)视觉—空间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教师示范或学生演奏,来纠正和加深对某一个技能技巧的弹奏与理解。(并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解说乐曲:根据乐曲的时代背景、旋律,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形象、生动地讲解乐曲,最好能结合图片或幻灯来讲解。

6)人际交往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人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在学习与生活中,需要与他人相互理解和帮助。在钢琴弹奏中也同样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人际交往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主要采取:

合作式演奏:在考试时采用四手联弹、双钢琴或协奏方式演奏乐曲。(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观众点评)

伴奏考核:与声乐学生或者器乐学生同时完成一首乐曲。(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观众点评)

7)自我认知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自我认识智能是一个人认识和反思自己的能力,能够促进个体不断总结经验,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⑧其主要评价方式为填写自我鉴定表,自我总结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8)自然观察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自然观察智能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辨别分析能力。作为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今后教学中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弹奏中的错误,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其主要评价方式为:

模拟教学:模拟上一堂10分钟的微型课,让一名学生充当教师,另一名同学弹奏乐曲,通过认真观察,指出弹奏中错误的动作,并及时分析错误要点,示范演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专家点评)

9)生命存在智能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命存在智能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学习、生活、就业。

总之,过程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可行性的多元化学生电子学习档案,⑨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培养目标,记录下平时学习的情况,将自己入学以来的每次考试、演出的DV影像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课例、论文、自我鉴定表等装入档案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对档案袋中的资料进行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避免由于入校的钢琴基础不同而出现评价不公正的现象。

四、结 语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加德纳认为评价应当偏重于在整个教育系统和终生学习过程中,以自然的方式进行,任何种类的考试手段必然会有利于某一类(或某几类)个体,有利于某一种(或某几种)智能和认知方式,那些拥有一定的语言和逻辑智能组合的人,善于在限定的时间里、没有人际接触的非情景化条件下接受测试,他们特别受惠于正规考试。与此相反,那些没有表现出语言和逻辑智能组合的人,那些只善于在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课题中,或者在情景化的评估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智能强项的人就很容易在正规考试中受挫。⑩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音乐教育学业成绩评价中的运用,是对传统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业评价的突破和创新,它不仅是简单的学业评定领域范畴,还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探索,将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改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高,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并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展示才能的平台。

注 释:

①徐晓芹《多元智能视角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河南大学2011级硕士学位论文。

②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③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2页。

④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运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⑤胡中锋《教育评价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⑥同注①,第47—48页。

⑦同注①,第28页。

⑧王建设《高师声乐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探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5期,第44页。

⑨同注①,第66页。

⑩同注③,第189页。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制度;建议

相对于其他的基础性学科,音乐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不高,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一直不受重视,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要知道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和优化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制度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工作,这对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制度面临的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音乐的教育评价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目前现存的教育评价制度仍然存在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

现代教育评价制度要求评价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进行,根据小学音乐教学新概念的基本要求,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含有以下内容:唱歌、表演、乐器、欣赏、和基本音乐元素的学习等。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确立,相对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创作能力、表演能力和选修的目标等,其所占的比例应该根据教学大纲中各个教学内容的比重进行确定,但是目前很多小学音乐教育评价制度较为单一,评价的方式往往是根据一首歌曲或者是对学生的印象进行评价。

2.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

小学音乐的教学评价结果一般是以分数和等级的形式给出,评价的过程缺乏科学新。有的音乐老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掺杂了个人的情绪,对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给予不及格的评定,这样学生或因为老师不合理的评定方法而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热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忽视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更加的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音乐成绩越来越差,整体的音乐教学成效得不到。

3.教育评价得不到重视

虽然小学音乐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重视,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小学音乐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部分地区的小学音乐课堂只是老师通过手提录音机引导学生学唱,甚至直接取消的音乐这门课程,导致基本的音乐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样在学期末的教学成绩评定上,就随便的根据学生其他学课的成绩进行编造,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不受重视,音乐教育评价制度更不受重视。

二、教育评价制度的创建的原则

1.分清课堂上的教学主体和客体

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是将学生放在首要的地位,同样,在教育评价制度的建立上也要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释放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2.创新性的原则

创新在现代素质教育教学中地位越来越高,在进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确立上要坚持创新性的原则。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模式和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都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音乐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创造性的想法,不管对错老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真正的释放自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要知道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把握好开放性的原则

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下,传统的封闭式的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主体的教育评价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评价制度要求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创造性思维水平。为了实现上面的要求,教育评价制度应该把握好开放性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一方面,评价的时间不能固定不变,对学生的评价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方面,评价的场所不能固定,这样才能在全校的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三、完善和优化音乐教育评价制度和合理化建议

1.“因材施教”,使用多种评价方法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同,再加上学习风格,学习兴趣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有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勇气比较差的同学,课堂上不敢起来回答问题。对此,老师应该给予该部分同学一定的鼓励,找一些简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尽管该部分学生回答的不是很到位,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科学的使用课堂评价表

尽管有的学生音乐的学习能力较差,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在学生的闪光点上做些文章,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借鉴档案袋的思路,建立课堂评价表,每一个月对学生整体上评价一次,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缺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找到侧重点。课堂评价表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填写,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老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无形之间形成的评价方式会成为学生们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所以有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能力较高,有的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现象老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优秀的学生适当的提高评价的标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适当的降低评价标准,这样合适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在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带有个人情绪,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四、结语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及其重要的部分,科学的教育评价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教育评价制度,不断的为评价制度注入新鲜的元素,从而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艳侠.小学音乐教育面面观[J].学周刊.2012(18)

[2]韩琨.浅析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高师音乐教学对策[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5)

[3]陈黛瑶.审美功能――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J].基础教育研究.2010(07)

[4]余小勇.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性格的培养[J].大舞台.2010(05)

[5]王玮.浅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J].大众文艺.2010(16)

[6]胡家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7]汪莹.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