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研究范文

小学音乐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音乐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音乐研究

第1篇

在教学小学音乐时,“唱游”非常重要,主张让学生参与其中,非常符合奥尔夫教学理念。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固定的律动和动作模仿训练,教师可以按照教材中的画面动作,在课前编制一套简单舞蹈或律动,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以便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精神,而并非局限于简单的唱歌学习。比如,在教学歌曲《过新年》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教师手握彩绸载歌载舞的示范,然后教师逐句进行动作讲解,再由学生模仿训练,也可以用小鼓进行伴奏,营造热闹的新年气氛。又比如,在进行课文《小红帽》的教学时,因为这个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详,借助欢快的音乐律动更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

二、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只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游戏方案,一样可以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例如,在教学歌曲“小雨沙沙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所蕴含的春的气息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以“春”为主题,以歌曲《小雨沙沙沙》为背景创作一幅画或者朗诵一首诗词,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给予认真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成果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享受音乐乐趣的过程中,更深地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从而促进音乐教学深入开展。(本文来自于《教学研究》杂志。《教学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三、创编歌词动作,加强思维训练

第2篇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由于地区差异、教学水平能力的限制等,使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重视不够。第一,教育主管部门有待加强关注。不管是农村还是乡镇小学,至今仍守着应试教育,以致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重视不够,不关心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不在乎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二,家庭教育支持率不高。在传统教育下,只要是超出了考试范围的内容,一律不去多花时间。而在乡村,有些家长认为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去学习声乐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没有意识到音乐对孩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启发智慧、加强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教学条件的限制。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不少学校出现缺少教学资源无法备课的情况,以致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设施的限制。由于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使音乐教学设施的改善低,基本设置和工具不齐全,而且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发展,多媒体工具设备的使用几乎不开展。即使使用基本简单的音乐设备也只在公开课上使用,而在常规的音乐课堂上却很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教学定位失衡。有些音乐教师随意否定教材歌曲,随意引进流行歌曲。虽然会让“学生喜欢,老师省事”,但却导致爱情歌曲泛滥,学生不能好好学习乐谱,音乐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较差。再者,音乐课挪作他用。用音乐课来补习其他学科,使音乐教学基本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有些老师担任着其他学科教学的同时,也兼任音乐教师,老师的音乐素质、教学水平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加强音乐重要性,重视音乐课堂。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认识到音乐教学的地位,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作为学校或音乐教师,应不断对家长和社会宣传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转变音乐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落实行动到位,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价体制,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学水平,制定一套完善的音乐教学模式。

3.有些学校缺少教师资源,无法胜任新课标教学任务,甚至出现音乐课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的现象。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将音乐课排给有音乐兴趣爱好和音乐基础的教师。

4.重视音乐课堂本质素质。不能仅仅唱几首流行歌曲就完事了。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欣赏水平和情趣锻炼,抓声乐唱曲、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会领略中国古典的古筝、钢琴等乐器的兴趣,引领和基本操作练习和基本的乐谱知识的普及,培养学生听唱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有音乐的表现力和欣赏力以及创新力的培养可以自己编制一些来源生活中的一些词曲进行歌谱练习。

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在提倡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笔者从音乐学科入手,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乐于学习音乐。

一、从音乐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

音乐具有听觉美感、时间性、情感性等特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音乐情境,利用音乐的节奏击拍、旋律视唱、歌词朗诵及视频动画,通过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使学生产生艺术联想及想象,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用视频动画创造音乐情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最喜爱的就是音乐动画,教师可在课堂上事先为学生播放视频音乐动画片,利用声音、色彩、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看完影片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想画面,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情境,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空间,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使他们爱上音乐。其次,从生活中的节奏引向音乐节奏,让学生体验节奏美。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中,可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都熟悉哪些声音,它们有什么样的节奏,并试着向其他同学表现。然后再引导学生用音乐的形式展示出来,组织练习,从而达到从生活中的节奏引向音乐节奏、让学生体验节奏美的目的。最后,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喜爱模仿的身心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留给学生模仿的空间和实践,例如:一节音乐课上,笔者为同学们播放了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这首歌,让学生们分析阿杜的具体音色,进行针对性的模仿实践。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学生的感性经验得到了积累,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搭建旋律视唱平台,让学生自信、自然、有感情地唱

首先,应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在教学中,让学生先仔细听教师示范弹琴,并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跟随琴声从最开始的自由唱到大合唱,然后自己唱着旋律,现编舞蹈动作,进而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歌曲、舞蹈、视频、游戏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潜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最后,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分析歌曲的节奏,跳出优美的舞蹈,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俗话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只要教师留心,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在1~2年级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进行创造;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快乐感知;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张扬和发展。其次,在3~6年级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成功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以开放式和趣味性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器乐教学是家长与教师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手段,在课外建立乐器兴趣小组,有学生自己组建演奏团队,在课堂上可以配乐合奏、伴奏,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作用。其次,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课堂上不仅组织学生通过音乐表演展示能力,还要在课外建立舞蹈表演队,组织学生把音乐音响从社区引向大自然,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会、舞蹈演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科交叉是新的挑战,音乐教师要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总之,学生音乐学习的天地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等,都是学习音乐的广阔领域。音乐教师应以促进学生终生音乐素养为出发点,践行新课程,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王志芳.新城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创新

小学音乐课堂除了基本知识的介绍之外还需要进行音乐的讲解和实践,让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升级到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加追求技术性和专业性,在演绎时也更加追求艺术的表现性。演奏成为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演奏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并且了解到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所在。

1.用演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声乐,一种是器乐。在演奏学习方面,如果从根本上来分析,这些就是音乐的关键性组成部分,音乐的表现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处于一个系统之中的。一个良好的、完整的音乐课堂结构需要以音乐欣赏为主要的线索,并且设立一个中心,在歌唱和演奏的互相支撑下建构课堂结构。对于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演奏教学的分析和研究,很多演奏都处于非常薄弱的位置上,只有歌唱和演奏都处于平衡状态下才能构建更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线形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演奏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音乐课失去魅力,减弱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在音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不同的,并且关注度和热情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个性化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需要对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1]如果是性格非常活泼的学生,本身喜欢唱歌,也拥有好的嗓音,那么他可能喜欢用歌唱的方式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表达,而不是非常喜欢演奏乐器;如果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能不是非常喜欢唱歌,但是喜欢演奏,辨别听力能力也比较强,还可能使用乐器助演的方式来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使用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教师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逐步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表现能力还有演奏的创造能力。[2]例如,在学习《外婆的澎湖湾》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示范的方式表达出萨克斯演奏的优势,在吹奏的过程中表达歌曲,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按照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演唱组以及演奏组的区分,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让课堂教学渐渐达到,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

2.课堂升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乐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音乐体验,本身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习领域,在演奏的过程中这也是音乐表达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奏能够让学生的基本音乐才能得以有效发挥。在基础性教育阶段中,教师需要从广泛的意义上去进行演奏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新思维,让教学方式能够更加多样。在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基础之上,学校音乐教育还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相关的教师需要乐器进行讲演,让学生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在演奏教学方面还需要创新学生的思维,教师给学生进行演奏,并且简单地进行旋律的演示,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旋律,改变模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听完教师的演唱之后,将自己的演唱和教师的演唱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模仿之后还需要试着对音乐的旋律进行更改,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之上进行改变的尝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创编的乐趣所在。教师演唱的旋律需要使用音条乐器,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性感受,在边唱边演奏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前奏的美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灵感。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按照视频当中的内容进行音乐创作画面的分析,按照音色的基本特点以及不同音乐之间的组合,创造出相应的节奏和类型,以达到演奏活动的。教师带领学生挖掘出更多的音乐素材,并且在素材当中有所发现,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在感官和体验的双重刺激下,在音乐学习上产生一种美妙的体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感官更好地调动起来,并且在体验方式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让自己的音乐感觉以及听觉和视觉、触觉都能够得到更多的体验,让音乐富有生命力。音乐课堂教学还需要使用多种演奏方式以及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4]

3.强化学生的音乐畅想,让演奏课堂充满活力

演奏教学和其他教学之间也是有非常紧密性的联系的,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演奏的技巧性,而且要创建有活力的课堂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歌唱,帮助学生在音准以及节奏上有更多更好的认知。学生可以自信地欣赏音乐,也能更好地表达和感受音乐。在一节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种乐器进行演奏,让音乐有声音方面的形式表现,以此激发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编纂童谣,认真地对音乐素材进行分析,并且从细节处入手挖掘深层次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方式对情感进行表达,生动地模拟出不同节奏和不同声音之间的变化,让整个音乐课堂都更具有画面感和层次感,引导学生对不同乐器进行演奏,在伴奏乐器演奏中按照教师的组织和安排进行学习。[5]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出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以及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不能因为演奏拥有特殊的功效就失去对歌唱的关注力度,歌唱也是音乐表达的良好方式,只有以演奏为基本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辅助欣赏和歌唱,才能让音乐学习更加深入,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乐之音。

作者:陈晓丽 单位: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丁丽丽.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3(9).

[2]高燕真.奏响小学音乐课堂“乐之音”[J].中国音乐教育,2014(11).

[3]何晓蕾.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教学措施探讨[J].成才之路,2016(11).

第5篇

关键词:器乐教学;多媒体;艺术素养;音乐

1前言

笔者在音乐课中引入乐器后,感觉教学面一下子宽了很多。这个“宽”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的一种幸福成就感。在众多乐器中,青岛市黄岛区实验小学选择了口琴,在全校普及口琴后,让学生通过口琴这个“小”乐器慢慢过渡到管乐的学习,而西洋管乐器不仅音色优美,而且可以自娱自乐,可以登台演出,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但是管乐课程的学习专业性较强,专业师资严重缺乏,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音乐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2运用多媒体学习口琴演奏

首先,让学生走进口琴的小世界,了解口琴的音色和风格魅力,喜欢上这个小家伙。小学生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具有多彩的变静为动的特点,正符合儿童注意的活动性特点。音乐课堂乐器教学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演奏方法及知识素材,给乐器学习注入充分的活力,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从而激活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组全体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如微课、名师讲座视频、优秀乐曲欣赏等,让全校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口琴是一种通过吹和吸来演奏的乐器,并慢慢地通过口琴普及乐理知识,并掌握这件课堂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以后的管乐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让口琴演奏成为校园一到靓丽的风景。其次,会唱的歌也是会演奏的歌。在音乐课上,除了让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再会演奏歌,同时让学生的课间活动也奏响“快乐乐章”。口琴音色优美,而最钟情它的原因是携带方便,学生可以将其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想唱歌的时候随手拿起来,几个人就可以举行音乐会。大课间里,除了学生的笑声、欢呼声,还多了许多的小音乐家一起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里,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口琴名曲,让音乐时刻围绕在学生的耳边,让他们迷恋上这个小小的乐器,既让校园琴声悠扬,又激发了学生学习乐器的积极性。再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琴普及,学生的音乐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此时,为了提升全校学生的器乐技能,趁热打铁,以小口琴促技能,及时推行管乐课程进校园,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小号、圆号等这些在学生看来特别“高大上”的乐器,来到了音乐课堂。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更快地爱上这些西洋乐器,并解决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将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小号、长号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制成精美的音乐课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音乐课堂上不知不觉地融入乐器的学习中[1]。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爱上乐器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发挥乐器演奏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音乐课时间播放管乐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管乐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利用优秀视频材料介绍管乐团的构建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习兴趣。如在长笛课堂上,首先播放长笛视频教学资料,让学生了解长笛有关知识;然后通过播放精致的投影片,让学生了解长笛的乐器构造,以及音阶基本演奏方法;再通过欣赏名家名曲,让学生爱上这件优雅的乐器,对其演奏有了强烈的期待,教师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求学的欲望,就会认真学练并积极参加音乐的实践活动。2)把各种乐器的专业知识、乐器特点和有效的练习方法以最佳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神奇的西洋管乐器悄悄走进音乐课堂,真正实现课堂乐器的普及,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整体素质。

4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制表演视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乐器的吹奏,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考虑到专业教师的缺乏,通过积极讨论、精心设计,将长笛、单簧管、萨克斯、小号、圆号、长号等管乐器的指法以及基本演奏方式制成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跟着练习、训练,音乐教师跟踪指导,让学生尽快掌握演奏技巧,最后让学生录制自己的练习和表演视频在学校大屏幕播放,评选优秀小乐手,来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热情。气息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将联系方法在课堂中对学生讲解太浪费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制成微视频,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效率非常高。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专业的横膈膜的运动等原理,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断提高呼吸的技术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演奏打好基础。

5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器乐教学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那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管乐的演奏技能,非容易之事。只把乐器单纯地当作一种学具,仅凭学生的兴趣去做,那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这还需要学生有合作意识,因为乐器的最高演奏水平是参加合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结合多媒体手段,让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范,让学生慢慢接触到乐器合奏。从小组互助开始,选出优秀学员为小组长,每六人一个小组,分成高低两个声部,小组长担任声部长,以专业的高度来对各学习小组提出学习要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用专业的高度来规范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合奏时,“准备不拖拉,眼睛看指挥,耳朵听声音,口中无杂音”,以这样的专业高度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在欣赏课中,教师选择专业的授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乐器正确的演奏方法以及基本的乐器演奏的注意事项,为后面乐器的合奏打好基础。通过观看优秀的管弦乐队的合奏视频,让学生明确乐器演奏是需要合作的,加上教师课堂上正确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明白乐器的专业性,必须按照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来学习。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下积极练习,坚持不懈,就会掌握手中的小小乐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取长补短,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个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制演奏微视频,发放到每个班级,在上课时让他们做小老师,利用微视频帮助教师教会每一位学生。学生利用自己的演奏教学视频来为其他学生担任小老师,采用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学生教得非常认真,其他人学得也认真,还很高兴,他们的信心大大增强,非常喜欢管乐课程。这样就发扬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使班级班风越来越好。这些优秀小老师是学习最棒的小乐手,让他们入选学校国旗管乐班和学校管乐团,每学期举行器乐比赛和演出,用活动和比赛来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发展。

6结语

通过实践,在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起到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在器乐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解决专业师资的缺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为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技术,它的运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制作,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弥补自己的专业不足,而且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精心提炼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二者合二为一,才能有效地把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优化。总之,在音乐器乐课堂上,合理使用所有的辅助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器乐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

作者:赵蕾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传统的音乐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一个过程。长期以来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自读自悟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口琴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在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音乐素养的同时,学会口琴吹奏技巧。(一)口琴的吹奏,让课堂多了份灵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口琴的教学,使得课堂模式更加灵动。在教授歌曲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上课时随手一抽,一支小小口琴就可放在嘴边吹奏,特别方便。当歌曲舒缓时,加入手震音的配合,音乐情绪就马上出来了,幽远绵长;在歌曲的节奏感较强时,加入“宽嘴和弦”的节奏配合,课堂气氛马上就会活跃、灵动起来,此时再加上打击乐器的配合,课堂气氛可以达到,学生会更有兴趣,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歌曲。在教授欣赏曲目时,除了唱一唱主题旋律,还可以随手拿出口琴吹一吹主题旋律,学生会在学习吹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去主动探究乐谱和节奏,达到吹奏准确的目标。这样就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学到了口琴吹奏的技能,而且提升了兴趣,同时也挖掘了自身的音乐潜力,提高了音乐赏析能力。(二)口琴的辅助,使课堂多了份扎实。有效性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学有效性不高。特别是在教授多声部的歌曲时,我常常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我常常这样反思着。如,在教学五年级《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时,我先直接进行低声部的演唱教学,待到低声部总体唱准后再进行高声部的学习,接着分配一、二大组唱高声部,三、四大组唱低声部。一整合,发现学生在演唱第一部分时还是能配合起来的,而演唱到第二部分就乱糟糟了,高低声部乱窜,明显就跑偏了许多,而且中间还时不时地掺杂着零零碎碎的口琴声音,我马上意识到可以邀请每组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几位同学进行吹奏,辅助整个组的旋律音准。很快,我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同学们聆听着本组同学口琴的旋律,轻声地和着,二声部的感觉又显现出来了。正当我得意洋洋的时候听到了中间两个相邻大组的走调情况比旁边靠墙的两个大组严重。怎样解决呢?我决定重新分组,指定中间两组同学不唱,就是纯吹奏,更有效地帮助本声部的音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同学们在口琴的吹奏下确实更快地找准了自己的声部音准。然后我又让两小组同学加入演唱队伍中去,唯独留下最中间的两小组(左边吹奏高声部,右边吹奏低声部),在演唱歌曲时,课堂气氛就变得非常和谐有序。最后,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去关注另一个声部的走向,并在黑板上用图形谱的方法画了上下两条旋律线,上面高声部旋律走向,下面低声部旋律走向,让同学们更清楚地辨别和演唱。这样培养了音准、节奏感,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对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口琴陶冶学生,助力音乐素养的提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原因,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学习过程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首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动力。因此,如何使学生对音乐教学保持持续不断的兴趣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我校的兴趣班团队———口琴社团,它一直是学校非常重视的一支队伍,每逢社团招新,校领导总是先让音乐组老师选人,挑选出各班优秀的吹奏小能手。他们都是怀着对小小口琴的喜爱平时勤奋练习,已在班级中崭露头角。有了校口琴队如此名声在外的底气,有了贝斯、和弦这两种新型口琴的伴奏,队员们的学习兴趣怎会不被激发。在最初的兴奋、激动的状态过后,笔者也考虑到每周的常规性练习还是会有听觉疲劳的阶段,如何在常规的练习中自然生成新鲜的、有趣味性的,能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关注度的教学环节,成了我的研究方向。上周五的下午,口琴队的学生如平常一样坐在音乐教室里进行口琴的吹奏练习。这次的任务是培养多声部协调、统一的合作。在吹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曲子时,我先进行四声部的合奏练习,高音口琴和低音口琴练习吹奏三度音程和五度音程关系的音,和弦口琴和贝斯口琴练习吹奏底下的伴奏,为其吹节奏、打拍子。起初,各声部自信满满,能跟着老师的指挥熟练地吹奏旋律,接着,我就让各个声部依次进入,结果问题就出来了,学生在声部配合的环节上只顾得上自己的声部,没有学会很好地倾听其他声部的节奏,现场一团混乱。学生安静下来寻找原因,思考如何与其他声部做好配合。我让同学们组成四人或八人小组,每组必须保证四声部的完整性,在每组的吹奏过程中寻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思考后告诉我很多种解决途径:方法一:在吹奏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看同一小节的其他声部,最好是以高声部为准,一边聆听高声部的旋律一边看自己的简谱,就能有效进行声部配合;方法二: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是:强弱。吹奏时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打的强拍就是每小节的第一个音,那么吹奏的第一个音和老师打拍子的第一个重音相对应,这样也能有效进行声部配合;方法三,用课堂打击乐器辅助口琴进行训练也能有效进行声部配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看到学生自豪的神情,我不禁暗暗窃喜,喜的是按捺住了自己,没有直接把我积累到的经验说出来,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掘去发现,这样学生既主动找到了方法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更乐于吹奏接下来的歌曲,我何乐而不为呢!口琴教学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口琴吹奏曲目的选择和练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可以赏析这些口琴吹奏曲目,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素养。而课外活动也是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较好途径。如,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乐器大全赏析,吸引那些对不同乐器和音乐感兴趣的小学生共同参与,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也能使学生在口琴吹奏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通过口琴的学习,学到音乐的知识,体验音乐的魅力,加深对音乐深层次的认识和学习。(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曲风。将口琴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不同风格歌曲的认识和了解。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口琴吹奏的选曲时,要以小学生对流行歌曲感兴趣为契机,将流行音乐的历史、分类及发展历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以及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世界音乐知识的了解和吸收。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口琴吹奏曲目,曲目内容根据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让学生进行赏析,然后进行吹奏。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风格,像爵士乐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是美国黑人在艰难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布鲁斯(Blusc)和拉格泰姆(Ragtime),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爵士乐中的音乐风格,创作出了一大批爵士乐风格的流行歌曲。(三)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小学音乐教育中乐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音乐欣赏打好基础。新的课程标准也规定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口琴教学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正好是以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和贴近实际生活为契机,选择吹奏的曲目时,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曲目为主,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和大众性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既能练习口琴吹奏技能,又能学习到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体验到流行音乐的魅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流行音乐的深层次认识和学习。口琴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通过口琴吹奏技巧的教授,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教学生学习乐谱的相关知识,像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培养学生的音准及节奏感,最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整体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韦仰月.小学音乐口风琴“唱与奏互动”的教学探索[J].2014(5):128,137.

第7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研究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与小学其他学科相比较,对其重视的程度不高,这对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展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以教学观念的更新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教学观念的更新入手,摒弃与现代教学不相适应的小学音乐教学理念,以教学观念的有效更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实施。传统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基于小学音乐教学最终实现的结果,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缺乏应有的重视。而新课程的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不仅关注教学的结果,更关注教学的实施过程。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的核心,教学实施的全过程都是以音乐教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为主,学生在教学的实施中,其所本来具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学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尽如人意,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每一个教学实施内容都要被学生视为绝对的权威,学生不能有丝毫的异议,至于通过自主探究开展学习活动更是一种奢望,实现的希望渺茫。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音乐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强。要改变小学音乐教学的这一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改变那些不适应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陈旧教学观念,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需要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教学观念创新与有效落实,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推进高效课堂的更好实现。

二、以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中,现有教学方式的运用尽管有许多与现代的教学理念是相契合的,但是,从整体来看,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的运用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成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实现的“绊脚石”。因此,教师要根据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加以选择,将一些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保留下来,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地改变与小学音乐教学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通过旧有教学方式的改进,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运用中,教师大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旧有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性被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在教学的实施中,只能够围绕着教师机械的知识“填鸭”而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缺乏学习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丧失,音乐教学的效率渐趋低下。要改变这一低效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创新更多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创新要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中心,以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出发点,以此促进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更好实现。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作用很大,应该说,好的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催化剂,学生在充满吸引力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的激发,教学也因此而效率倍增。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创设更多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关的自然风光视频,为音乐教学创设一种充满大自然氛围的教学情境,让作品内容与视频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这样的教学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对高效课堂的实现是大有帮助的。

四、以合作学习的开展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传统的教学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以那种单打独斗的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种孤立无援的学习活动,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启发性的研究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引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有效合作,通过学生的彼此交流、互动、合作,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课堂的效率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开展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为视角,对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第8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小学;音乐课堂;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42-01

一、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是时代需求

虽然流行音乐也同属音乐艺术的一种,但其是否适合走进音乐教学课堂一直以来争议颇多,多数人认为流行音乐对小学音乐教学并无益处,而诸多教育界人士也对流行音乐走上音乐课堂并不看好,但种种反对的声音似乎并不能阻止流行音乐走进校园,并广受学生的喜爱。放眼发达国家,早已有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先例,且收效不错,这似乎也说明了流行音乐进入音乐教学课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自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以来,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而教学内容的改变也正是教学观念改变并进步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大部分青少年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而对音乐教材上有限的几首歌曲并无太大兴趣,因此,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可甄选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流行歌曲融入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爱上音乐课,为今后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二、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注意事项

(一)用心甄别将要进入音乐课堂的流行音乐

首先,由于流行音乐的水平参次不齐,目前很大一部分流行音乐或是商业性质太强、或是思想过于偏执、或是其内容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亦或是流行音乐本身的专业性、以及创作水平一般,若体育教师把关不严而导致这一类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进学课堂,非但起不到提高音乐课堂质量的作用,其中的不良情绪或不专业成分还很可能对学生乃至音乐课堂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次,爱国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以此为主题的音乐普遍具有强大的正能量,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因此,教师可首选有利于对学生是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流行音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培养爱国主义人才贡献了一份力量,其中像《龙的传人》、《祖国有多美》等都是音乐教学常用优秀爱国歌曲,其朗朗上口的旋律极易被学生喜爱和掌握。

第三,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以此为傲的国家是永远需要的优良品质,在文化课中是不容易融入这类品德教育的,相较之下,音乐教学因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在融入品德教育方面更具优势,且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与用意,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音乐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时可选择一些与家人有关内容的歌曲如筷子兄弟的《父亲》、满文军的《懂你》等经典歌曲,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通过这些颇有深意的歌词使学生充分了解父母家人的不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的过程养成爱家、理解家人的好习惯。

第四,在选择将要进入音乐课堂的流行音乐时要注重流行音乐本身的水平。素质教育虽然提倡音乐教学要重兴趣轻技术,但对学生进行音乐技巧方面的教育还是不可以被完全丢弃的,如一味重视歌曲内容而不注重音乐本身在专业方面的水平,恐怕会给学生在分辨音乐质量方面造成误导,因此,音乐教师只要在技术教学所占比重方面注意调整即可。

(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确保音乐教学课的有效性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会越来越强,而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刚好处于认知能力开始形成的阶段,自身的鉴别能力还较弱,大多无法区别身边事物的优劣,只是很盲目的对接触到的东西进行吸收,这样下去,很容易受到一些劣质流行音乐的影响,导致学生不仅不能通过流行音乐得到进步与提升,反而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反之,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流行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文化内涵。

可通过一些优秀音乐电视节目提升学生的品味,当然并非是所有的音乐节目都适合用于提升学生品味,目前我国各类歌唱节目鱼龙混杂,有一大部分略显庸俗,并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因此,音乐教师可多观注一些经典音乐剧、歌剧等音乐形式,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将这些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展现给学生,且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与欣赏。

参考文献:

[1]王思琦.专业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流行音乐认知态度影响的个案研究[J].职业时空.2008(12).

第9篇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诱惑较多,主要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而且喜欢表现自我,争强好胜意识比较强。这样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发挥游戏的作用,借助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进而激发出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如学习歌曲《洗手帕》时,教师可以根据歌词设计一个与劳动有关的游戏。首先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小学生积极讨论自己都做过哪些劳动,对什么劳动记忆犹新;其次教师可鼓励小学生对劳动中的各种动作进行自由展示,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能够活跃整个课堂气氛,缓解音乐课程的枯燥和乏味;最后是教师通过播放《洗手帕》的音乐,鼓励小学生跟着音乐做出各种表演,以使学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逐步感悟到音乐的真谛。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小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入手,把小学生从座位和课堂限制中释放出来,让他们不仅动手、动脚、动口,而且动脑,以真正感受到音乐愉悦的节奏。

二、鼓励小学生在演奏中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

小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表现出了好动、好奇等特征,这样教师在音乐快乐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音乐活动的特殊形式,使小学生全方位参与到音乐演奏中,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欣赏《鸭子拌嘴》时,教师就可先拿出乐器小镲,询问小学生这是什么乐器,在小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鼓励他们上台和自己一起用小镲进行演奏。在用小镲表演鸭子拌嘴的过程中,教师可让一个学生讲解两个鸭子之间对话的小故事,其余两个学生则用小镲演奏你一言我一语的小鸭子,在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演奏乐趣时,教师就可以把乐器放手给学生,使小学生尽情地自我演奏,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当然,教师鼓励小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体验快乐教学时,应该注意不定时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小表演,以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尽可能体验音乐的不同节奏、音色和情绪等。

三、鼓励小学生在歌声中表现学习音乐的快乐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学生合唱为主,难免使一部分学生的演唱过程被动、机械,甚至兴趣不高,根本无法达到音乐演唱要求的意境。这样,随着新课改不断实施,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演唱过程中采取快乐教学法,鼓励不同性格小学生演唱不同声部,尽量克服和避免各种不足。如学习《小蜜蜂》这首歌曲时,歌曲的旋律和要表达的意境都比较欢快,虽说小学生聆听的时候能很好地感受到音乐的氛围,但是演唱过程比较困难。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他们使用不同速度进行演唱,通过评比方式,选择出最佳演唱和表现手法,往往激励小学生参与。在鼓励小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演唱方法培养,注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以使小学生在和谐的歌声中,感受到莫大的快乐。

四、鼓励小学生在创造中享受学习音乐的快乐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关注小学生自身的想法和创造,以积极和肯定的态度接受小学生的审美和音乐表现形式,以促进他们音乐素养提高,鼓励他们创造出自身快乐。如欣赏音乐《请你跟我跳个舞》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音乐鼓励小学生随着节奏跳出自己最拿手或者最喜欢的舞蹈,同时可以鼓励小学生自由组合,在舞蹈跳跃过程中,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整个课堂会比较活跃。这样教师就可进一步鼓励他们从自身角度考虑,如何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方式进行改进,尤其在其中融入一些个人色彩之后,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智慧火花和艺术灵气往往会触动教师,使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小学生在音乐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天赋不同,需要教师保持足够耐心,选择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时不设置太多规定,以给予小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促使他们快乐学习和快乐成长。

五、结语

在小学音乐快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小学生的自身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注重从小学生认知和情感方面入手,以使小学生真正以轻松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因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不断进步,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课程探索,以使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尽可能汲取音乐知识,实现心灵随音乐的飞舞。

作者:耿春笑 单位:赤峰市红山区第五小学

参考文献:

第10篇

对小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是很重要的,而音乐唱歌教育是情感教育中很直接很重要的教育,音乐本就是情感所化,学科的特殊性就要求老师要以特殊的方式教学,要求投入情感在教学中在学生中才能很好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交流音乐,而这就需要老师有热情,对学生关心,对音乐热爱,并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有效性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展现学生的真实情感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应该热爱音乐本身。教学的过程是交流感悟的过程,音乐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就必须要先理解学生的内心,再让你的音乐走入他的内心,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情感可以和音乐相融,无论悲伤喜乐,然后可以以音乐的形式得到抒发。唱歌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感人至深或永传不朽的作品必是蕴含了深刻情感的作品,而要让情感得以表达则要让人在放松的环境中。小学生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对他们以后的感情世界影响很大,而老师要通过音乐了解学生的情感,则需要学生在放松愉快的环境中表达出来。

二、关心学生的情感,发现学生的特点

作为一名老师,关心学生的情感很重要,当你教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时,一个悲伤的孩子是唱不出欢快的,所以需要关心孩子的情感。当你能打开孩子内心,了解他的内心情感时,你的音乐才能感动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开始应该范围要广泛,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多个风格的作品、每个作品的地域风情,从而找到他们各自喜欢的风格。例如肖邦的小夜曲,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同是钢琴,但风格迥异。小学不在精而在于广,了解的多才能知道自己所爱,每种乐器、每种风格的歌曲都要有典型的涉猎,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他的音乐特点也才能表现出来。

三、注重互动交流,让学生成为主角

学生的特点你知道了,那么让他们表演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过去的应试教育已经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固有的模式教育是人性多样性的扼杀,现在我们要把天性还给孩子。他们纯洁的心灵是音乐的肥沃土壤,对于他们的表演、想法、好奇,作为老师的我们要鼓励、赞扬、满足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这个时候对孩子要肯定,让他们成为自信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特点,读懂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情感与音乐的联系,发现音乐的价值,当他们知道音乐可以表达自我,了解别人情感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它来抒情、来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坚持学习

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但耐心不足,在他们从各类音乐风格中找到自己的爱好时,如何继续这份爱好是老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不断刺激他的求知欲,不断让他知道音乐无边界,在一个风格中要完美演绎要学习的很多,要创新需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而在这之前都要和老师共同学习,懂得交流,保持这份爱好,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课上的任务,兴趣是动力,但是如何坚持是深刻的理解与热爱。

五、用爱的力量与学生交流

对学生有爱才能觉得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非单纯教学,而音乐唱歌是情感的流露,最有效的方式是情感交流,而感情中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把爱融到教学中,融到音乐唱歌中,你的情感会感染学生,你的爱会传给学生,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老师的职责,我们教育的不仅是学识,还有做人,还有爱。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音乐唱歌的特点是情感的交流,对学生关心爱护,对音乐热爱有独到的理解,对学生情感关注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教学相长。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而技巧只是一种形式,对音乐唱歌的理解和热爱,对学生的关心才是内涵。

作者:陈霞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1篇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 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2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3让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3.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 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3.2运用灵活的课堂语言

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3充分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4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目标的延续。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有效评价 音乐素养 教学能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价逐步受到音乐教育者的重视,但通过近年来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评价缺少理论依据,评价自己的课堂不准确,或者就没有课堂评价的意识,这样以来对学生的关注度就会降低,这样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掌握什么,教师也不知道最终呈现在学生身上的音乐素养究竟有哪些;通过各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发现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仍占据主要地位,主要以教师为主,通过乐理知识、视唱、演唱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死记硬背一些乐理知识,最终对音乐失去兴趣,教师得不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传统评价的反思和对教师的观察,认为有必要对音乐有效教学评价进行研究,使音乐教学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功效。

1由过去关注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向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

首先我们的执教者和评价者要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指知识发生、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和知识形成与应用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对知识价值的理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知识技能是基础,过程方法是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升华学。我们的教师和评价者需要带着这样的观点观察课堂和学生,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鉴赏和挖掘音乐中的美,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等理想的境界所吸引和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通过三维目标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形成音乐素养的积淀,能够用音乐素养体验学习音乐的满足感。

2打造“教师+课堂+学生获得”相统一的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中正确的评价方法和积极的评价手段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注重音乐素养的积淀,用音乐素养的积淀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让学生有音乐学习的满足感,同时促进教师对自己课堂评价认识及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三维目标,在每节课的课后教师要观察“学生获得”了哪些音乐知识或者是技能,效果怎样,然后反思自己的“课堂”,原因出在哪里,课堂目标、环节及课堂调控是不是为“学生获得”服务,反思课堂的得与失,通过“课堂”的得与失审视自己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素养等反面的不足,并通过反思和实践不断提高。

3获得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实践价值

3.1从音乐教学评价的层面指导课堂,注重课堂反馈的实效性。就课堂教学而言,评价总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就学生获得而言,评价也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改善课堂教学,不仅推动了有效性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生音乐文化素养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2形成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判断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有效性的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的音乐学习,因此,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和“教师+课堂+学生获得”的评价模式是判断音乐课堂是否有效性的依据。

3.3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教师反复的对照评价模式进行改进教学,有准备的、与目的执教,有效课堂调控,学生的注意力直指音乐本身,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能力会不断增强,将对音乐的各种感觉不断“内化”,让学生在音乐注意力、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文化内涵。

第13篇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2、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3、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 式”的。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 ;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 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 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 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 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

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 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 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 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 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环境上都以宽松的形式,在没有课桌椅的宽敞教室内进行音乐实践与活动。

三、音乐教学策略

1、德育与美育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第14篇

如今我国教育界正在进行落实新课程的改革政策,同时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课堂内容需要进行融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音乐课更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模式,这种形式的教学更新了以往的课堂形式,改变了课堂环境,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进行音乐学习,使课堂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这对于音乐教学成果是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手段;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的应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现状

小学音乐课中的改革特点就是应用了富含现代科技特点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很有效的改善小学生的音乐素养[1]。同时,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效率,有利于教育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提升。

二、多媒体的应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特点

(一)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根据以上小学生特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不论在什么课堂学生注意力集中才能有效地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效果。比如音乐课中的曲目《童年》,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童年的美好画面展现在显示器中,歌曲能通过音响产生身临其境的音效,能让学生们通过图像和声音对童年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无意中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多媒体应用对学生的诱惑力以及高端的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应用的教学直观性

多媒体通过声音和图像可以是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声情并茂的课堂过程通过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和发挥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2]。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手段的普及使小学音乐课摆脱了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抽象性,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学习,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深度,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之处及意见

(一)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还不够深入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学的广泛应用,其内容已经包含了各个领域,并且在多媒体平台的引导下各种领域的资源可以飞速的共享[3]。这就给小学音乐课的教育带来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许多小学音乐课对多媒体的融入不够深刻全面,比如在音乐教师教学时,不但要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首曲目的图像与声音,更可以通过多媒体音频来播放音乐作曲的背景,通过音乐的创作环境来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掌握。

(二)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来讲解音乐的理论知识

经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许多音乐教师可以很好地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达到课堂中身临其境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但是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讲解音乐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仍是小学音乐课中所缺少的必要部分。很多音乐教师或许这样理解:上课时给学生播放影音文件,通过影音文件即实现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音乐教育的本身不是只在于表面,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4]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们可以自做一些动画展示音乐发声的内容,在唱歌发声时口腔、鼻腔、胸腔是如何运用的,其中的运用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美地展现出来。再比如对一些乐器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钢琴、小提琴、手风琴是如何发音的,其结构原理是什么。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音乐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特点更直观,教育形式更简便。只要我们对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掌握、了解,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有效的发挥它的优势,对学生的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李影 单位: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北方音乐,2014,(02).

[2]褚胜亚.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04).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方法;策略

人都会产生对各种事物的感受、看法、思想、意识,并拥有强烈的表现欲。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听众,很少真正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这样会扼杀学生的表现欲,使学生的思想、情绪受到压制,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表演,才可以让音乐更深入学生的心理。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来找出更好、更多的方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致,为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音乐艺术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下文是通过音乐教学实践而得出的有利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以供广大音乐教育者参考。

图像能使人更直观地感受到它所代表的意境,它能将歌曲的内容和意境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正好也是小学生所易于接受的,形象化的音乐场景构造,可以让小学生能更迅速地认识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点、启发、描述,并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便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投入教学情境。比如,在进行《大鹿》这堂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通过简单的图像描述这首歌的意境,或是课前准备时准备好一幅与这首歌场景、意境相一致的图画,让学生体会揣摩画中事物的心情、思想等,学生经过不断思考揣摩画中的意境,进而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掌握了歌曲所包含的情绪和深意。这样有利于更快地学习,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音乐作品还可以通过模拟来实现,可以借助音响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直接刺激人们的大脑,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如借助多媒体和VCD进行教学,可以感染学生的视觉效果,感受音乐的动听。以《小青蛙》为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置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小青蛙在荷叶上跳跃着捉虫子、玩耍的场景等,并结合变幻音乐旋律的课堂教学环境,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音乐中,进而进行音乐教学。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教学的内容,灵活使用适宜的方法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表现,共同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