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营销;PES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56-01
一、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分析,P指政治环境(Political System),E指经济环境(Economic),S指社会环境(Social),T指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这四项因素是衡量企业所处背景和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对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也适用PEST分析法来进行产业内营销影响的宏观分析。
(一)P政治环境
2001年黑龙江省颁布了我国首个地方性绿色食品法规,即《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2013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了推动绿色食品市场推广颁布《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2014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的指导意见》。
(二)E经济环境
黑龙江省始终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作为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达721个,新增耕地面积174万亩,增地率居我国第一位,土地总规模达2067万亩,累计资金投入量高达167.98亿元。其中“两大工程”实施的子项目达205个,整治规模达88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68万亩,总投资资金量达99.01亿元。
(三)S社会环境
一是人口环境。营销市场的发展受人口、购买力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针对本省内部,更多的是销售到省外市场。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伴随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在市场的认知度被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偏向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消费,这有助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根据我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报告得知,被调查的人中73%认为开发绿色产品非常必要,他们支持环保事业,在他们看来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状况。根据我国消费者协会市场调查资料得知,76%~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农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得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不关注社会环境利益的观念得到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环保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国公民所接受,这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有利条件。
(四)T技术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新型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能够减少产品流通的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营销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通过无纸化贸易、信息贸易、电子广告、网上采购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等特点。
二、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一)提高绿色营销观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将绿色营销的意识传承下去,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到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料农产品的定价、包装、宣传、服务到销售都需要进行绿化。同时注重培养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全社会树立起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对消费者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绿色分销渠道
营销渠道的通畅对绿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依据中间环节方面分类能够分为零层营销渠道、一层分销渠道、二层分销渠道。企业绿色农产品零层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部门、专卖店等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零层营销渠道是从产销一体化的方向着手,促进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做好售前宣传、售中使用、售后咨询的配套服务。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黑龙江省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进行绿色农产品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日益融入三农工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打造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是必然选择。
(四)增强品牌竞争力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整体品牌形象良好,但知名大品牌数量不多,这极大影响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造成产业效益整体水平不高。面对日益竞争的绿色食品市场竞争环境,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应深入发展绿色食品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品牌。这需要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绿色农产品,打造龙江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崇光.农产品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关键词:文化视角;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
国内关于近代民族企业史的研究,大多注重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方法,比较客观地剖析近代民族企业的创办与发展历程,主要考察企业的资本、设施、人事制度、市场营销、利益所得与分配等经营史方面,而对企业制度建设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更少。外国学者在此方面研究虽取得不菲建树,但主要是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促进企业发展,如何处理与当时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与外国企业争夺市场等问题,同样未能对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史家对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强调不仅有成长,而且现代部门的成长尤其快速。那么一个落后的企业体制,又如何能带动现代部门的发展呢?这就促使企业史的研究者们对中国近代企业史进行重新审视。因此,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探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因,就成为经济史研究的前沿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研究虽有一些成果涌现,但只局限于某个企业,或整体的某个方面,尚无通关性的、系统研究的成果面世。
林德发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鉴别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量文献资料,通过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比较分析,详细阐明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及历史定位,揭示了企业文化是近代民族企业身处逆境、曲折发展的重要动因,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本书选用了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和宋棐卿创办的东亚公司的大量史料作为研究的基础,同时引用荣家企业、“永久黄”企业集团、刘鸿生企业、大成纺织染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德大纱厂、华新纱厂、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宝元通公司等著名民族企业的资料作为辅助,全面、客观地展示了曾被人们忽视已久的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风采。
在线实验模拟了现场实验的场景,但却不是现场实验的简单网络化移植,实验设计本身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在线实验的互联网支持和计算机模拟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一个促进思考和探究的环境,系统能在线记录学生的独立操作,为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优化,调整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要求。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设计了与现场实验存在较大区别的在线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是实验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CDIO模式继承和发展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因此,我们主要基于CDIO的理念来设计在线实验模式和方法,强调工程实践环境中探与究的学习来实现CDIO的全过程,使得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训练。CDIO是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为四个主线过程,综合地考虑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技能,及在整个企业、社会环境下进行四个主线过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CDIO模式中的构思和设计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而实现和运作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和操作能力。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工程实践过程,在线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构思和设计过程,而实验过程就是实现和运作过程。因此,探究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案探究与实验过程的探究两个方面。以下我们将通过远程教育高校开发的典型实验来具体说明其设计理念。
(一)实验方案探究设计
实验方案的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按照统一的方案展开,学生没有选择性。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理论验证性的实验,但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的实验中,就会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实验方案探究是实验教学策略的最重要部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和探索理论规律,掌握工程技能,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自主制定实验方案,通过搭建实验对象,准备仪器设备、测量各种工况下的数据,整理和判断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实验具有基于工程的实际背景设计,学生才可能在这种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对多种可能的实验方案展开探究。英国开放大学的实验“能量转换(EnergyConversion)”是典型的实验方案探究型实验。实验设计背景是铜的工业化生产,实验问题是如何从铜矿石经过多个环节得到电解铜。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基本方案。学生在实验前1个月必须预习,由4人组成的实验小组需要集体制定实验方案,由于实验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实验方案也并不是确定的,指导老师只给出一些建议。从粉碎矿石到解析出铜的多步实验步骤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完成实验,学生们集体讨论得到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还继续修正。完成基本方案设计以后,实验完成过程也是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学生在实验室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讨论,每个实验环节都要求去解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粉碎的效率、溶解浓度以及电解效率等,部分环节还要到计算机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模型预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必须根据本星期实验情况,做口头报告(Presentation),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和作业情况、实验过程的表现以及口头报告,给出实验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就是针对如何从铜矿石得到电解铜的这个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这对学生工程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实验过程探究
实验过程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与操作能力。传统工科专业的实验操作基本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对于故障分析与解决、规范操作等重要技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还较少涉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验过程探究式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施等途径去独立探索和研究,自行实现实验过程的教学策略。概括起来,在实验过程探究中,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和运行,真正实现探与究的学习过程。在工程实际环境中,观察与发现各种现象、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线实验系统会较为真实地模拟这些现象,学生经过现象分析,确定现象发生的内因与外因;结合理论进行讨论,明确调节目标与调节手段,形成解决方案。实验系统设计必须便于讨论和方案设计。华东理工大学DCS实验是较为典型的实验过程探究型实验。实验主要培训学生DCS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由于DCS系统本身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操作,因此网上实验课程的界面仿真DCS系统的计算机控制部分操作的界面(如图1所示)。以下用一个简单的故障处理实验来说明实验过程探究的实验。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常见的故障处理,在图1的界面中,学生观察到粗丙酮塔T-601顶温度仪表TI-6006出发异常过高报警,系统要求学生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73.0-80.0℃。在观察到异常过高报警后,学生将按照所学知识和工程常识,作出如下分析:粗丙酮塔顶温度上升可能有4三个工艺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加水量过大、回流量过小或再沸器回水量过小,也有可能是仪表自身故障因素。既然存在这三种可能,就必须通过其他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故障原因,因此学生首先需分别检查相关三个仪表,即加水量仪表FRC-6015,回流量仪表FR-6019,E-601再沸器回水仪表FRC-6014,以确定仪表正常工作。学生观察到回流量仪表FR-6019读数偏小,就可以判断出是因为回流量不足造成塔顶温度升高。在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故障原因后,学生根据工艺理论,确定解决方案,即增大塔顶回流量,需要调节FR-6019仪表。在工程环境中,不能进行一步到位的调节,以免造成大的扰动,需逐步小范围调整,边调边等。因此学生在实施解决方案,必须仔细阅读操作守则,将温度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的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符合现场操作规范。操作实施时,首先将LRC-6023改为手动控制,每次增加调节阀阀位必须小于2%—这是操作守则要求的,如果学生超出这个阀位标准进行调节,训练中系统将给出警告,在考试中则行为将被记录,作为扣分依据。每次调节后系统会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将相应仪表调至相应位置,学生一边观察表显示情况一边调解,直至塔顶温度恢复到73.0-80.0℃,最后将LRC-6023设置为自动控制。可以看出,此实验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并不像普通课程实验制定严格的步骤,而是让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来制定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操作规范来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运行,整个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过程考核的在线评价体系
对实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是在线实验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传统现场实验模式中以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结果来评价只能作为在线实验中评价模式的参考。对于参加实验的学生,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其在实验的准备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探与究的情况,即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性,设计方案的优劣,操作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和其他同学交流情况,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必须据此建立新的实验评价体系,即基于实验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在线实验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理论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其中实验操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指标。理论掌握情况主要考察预习思考题,实验操作能力包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仪器或仪表、设计方案是否适当、操作目标是否达到、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可以作为实验过程考核的指标。同时,每一门实验课程提供BBS建立单门实验的学习社区,学习者就一些问题难题发帖,由专门的辅导教师回答问题,并确认学习者所发的有效帖数等。其中实验操作规范是较为特殊的指标,在工程实际中,操作规范化及其重要,否则将引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必须设定一个阀值,学生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操作规范问题,不论其他指标分数如何,都将判定为不合格,我们定义为罚指标。本文选取上述7个指标因子构成学生实验教学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次设其为A1,A2,…,A7,其中A6为罚指标因子。通过在线实验系统中自动记录实验仪器选取、操作等参数,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跟踪。结合在线实验平台的应用,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一个有七个参数的指标体系,包括预习思考题分数、实验仪器选取、实验方案正确性,操作规范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在学习社区的交流情况。对这七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就可以得到该学生的最终成绩,下面分项说明一下每个指标的含义。由于每个指标因子只反映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某个方面的特征,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规定指标因子及其特征值,以及罚指标因子的规定。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大致说明了其重要性,这七个参数基本上涵盖了学生从准备到完成全过程的表现情况,对每一个指标赋于权值并最终得到终结性评价课程成绩,各项指标的加权和就是实验评价分数。少数指标虽然权重并不高,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低于一定分数整个实验过程将评价为不合格。比如在前文提到的DCS实验中,在多次出现不规范操作并且在系统警告后仍然出现2次以上不规范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对于通过经验方式得到的实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在经过一定的数据积累以后,可以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实验方案。在选取的两个学生中,甲学生虽然分数略高,但操作相关的指标得分都不高,因此在后续实验中,主要给该学生提供注重操作及规范的实验,比如开关机实验和某些故障处理实验。而乙学生操作和动手能力较好,但不注意理论和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处理等工作,在后续实验中,应多推送理论学习的模块,提醒学生注意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完成。
三、在线实验系统的设计框架
作为在线实验系统核心部分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相应的在线评价体系设计完成以后,在线实验系统框架基本构筑完毕。在线实验系统应本着简单、适用、高效的原则,实行通用化、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实验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而在线实验平台则通过记录学生在线上参加的实验过程、实验练习以及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实验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学生实验教学需求的全面掌握。在线实验设计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框架核心部分的业务层中,支持探究式学习过程是贯穿设计始终的问题,所以应改变原先某些实验只是为验证理论的设计,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的探究式思路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同时需要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实验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作为其是否按照教学思想完成实验内容进行考核的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学生提供经过优化的个性化实验教学模块。组件层和服务层和平台软硬件设计相关,在其他文章中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论
关键词:个人资本;社会资本;职业配置
一、相关研究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职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述,即性别层面,关系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
基于性别因素对职业的影响研究,吴愈晓、吴晓刚(吴愈晓、吴晓刚,2009)认为职业的性别隔离是当前中国城镇职工性别收入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在国有部门职业性别隔离的作用非常显著。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势下正在被逐渐的边缘化。(蒋永萍,2003)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不公平对待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⑴女性失业率高于男性;⑵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⑶一定程度的职业性别隔离;⑷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易出现不利于女性就业的社会环境。(李军峰,2002)
关系层面上对职业的影响研究主要体现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递信息为辅,网络的持续作用在于提供人情。(边燕杰、张文宏,2001)将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与社会学的关系网络研究结合起来,王水雄、杨颖琳(王水雄、杨颖琳,2006)认为职业流动应该全面考虑求职者的可选择的机会集合、人力投资、关系网络以及信息传递的问题。
在组织层面上,任远、 陈琰(任远、陈琰,2005)研究社区发展的程度对社区就业规模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居民消费理念的不同及消费能力的差异,影响了社区就业的需求量;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支持程度,影响社区解决就业的能力;社区发展的能力表现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状况和处置能力,决定了社区就业需求是否能转化成为社区就业机会;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程度,是吸纳和创造社区就业、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空间。
制度方面,求职过程中的制度信任是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的信任,求职者通过各种职业介绍部门、中介公司或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寻找工作,都属于通过劳动力市场求职。(糜薇,2005)一个制度出现和强化的过程―随着市场化程度、市场不确定性和市场规范性的增加―制度都将强化市场中行动主体的偏好,新增加的制度都将随着自身强化具有提高收入的功能。(梁玉成,2012)对个体而言,市场转型多引发的结构变迁首先体现为个体职业过程的变化,即求职和就业环境、职业获得方式、具体劳动过程的变化,以及以职业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位置和地位获得模式的变革。(秘舒,2012 )
二、调查数据的分析内容
本文基于200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对此数据的运用,运用Spss分析相关数据来了解个体的职业获得,以及在此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该研究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职业配置的影响因素,即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
(一)个人资本方面的分析主要集中于5个变量:个人受教育程度、性别、政治面貌、工作技能及专业资格证书;
(二)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对2个变量来分析,即求职者拥有的权威关系和信息获得。
三、数据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可知,调查对象中在职工作者占调查总体47.1%的比重,这为本文分析影响求职者的因素提供了良好的数据资料。在职者获得目前工作的关键渠道依次为国家分配/组织调动、托人介绍推荐、个人直接申请、自雇、其他、顶替父母/亲属、人才交流会和职业介绍所。本研究将影响职业配置的因素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资本对职业配置的影响,二是社会资本对职业配置的影响。
(一)个人资本对职业配置的响分析
个人资本方面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个人受教育程度、性别、政治面貌、工作技能及专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分别对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与性别和政治面貌与其就业状况的相关分析的结果可知,三个结果的Sig
对受访者上月工资与其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和性别之间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对受访者教育程度做虚拟变量,以受到小学程度教育做为参照项,将未受到过正式教育,初高中、职高、技校和中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做独立的虚拟变量与工资之间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结论可见,未受到过正式教育对工资的影响。相对于受到小学教育与对工资的影响,并没有多大的差异。但是,有初高中、职高、技校和中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受教育程度相对于受小学教育程度对工资的影响来说,其工资随着变量每增加一个层次而增加。对政治面貌做虚拟变量,将不是党员的受访者作为参照项,考察是否是党员对工资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Sig
Y=291.359+207.929X1+771.341X2+160.861X3+262.521X4.
对受访者在获得目前工作的过程中,本文分析了当时的工作单位或雇主对求职者的几方面要求,主要从性别要求、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工作技能的要求几方面来考察。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的获得与是否拥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关系不是很明显。单位或雇主对求职者工作的技能要求的分析表明,当时的工作单位或雇主对求职者工作技能没有明确要求的比重为42.5%,有工作技能要求的占12.2%,即工作技能部分影响求职者的职业获得。
(二)社会资本对职业配置的响分析
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对求职者拥有的权威关系和信息获得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权威关系包括提供就业帮助的人员及他/她与招工主管的相熟程度。信息获得考察提供的就业信息与受访者就业状况的相关性。
分析求职者就业过程中有多少人提供帮助的结果显示,就业过程中没有借助他人的帮助而获得工作的占32.9%,有21.3%的求职者或多或少的接受到他人的帮助,这表明人际网络资源对职业获得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通过分析信息获得考察提供的就业信息与受访者就业状况间的相关性结果可知,Sig=0.000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职业配置的影响因素,个人资本方面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个人受教育程度、性别、政治面貌、工作技能及专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对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性别和政治面貌与其就业状况的相关分析的结果可知,三个结果的Sig
参考文献:
[1] 吴愈晓,吴晓刚. 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 社会学研究,2009(4).
[2] 蒋永萍. 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3(2).
[3] 李军峰. 女性就业与发展困境的原因探析[J]. 人口学刊,2002(5).
[4]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 中国社会科学,2001(2).
[5] 王水雄,杨颖琳. 人力信息传递与关系网络的变动――以职业流动的个案为例[J]. 社会,2006(1).
[6] 任远,陈琰. 社区发展与社区就业:影响社区就业的因素及社会政策研究[J]. 复旦学报,2005(2).
[7] 糜薇. 求职过程中的关系信任与制度信任[J]. 兰州学刊,2005(5).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必要性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能够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职能。通过科学的指标和方法,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状况进行追踪考评,有利于促进财政支出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益化,进一步转变和强化财政支出管理职能。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有利于改进财政支出监督方式。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管理要求对财政支出实行的约束与激励,对财政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的衡量与比较,以综合判断财政支出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和实际产生的效益,能够强化财政支出监督手段,引导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行为。
开展财政支出效益评价,能够提高财政支出决策水平。通过分析评价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评价财政支出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客观反映财政支出政策的先进性与有效性,不断总结财政支出管理经验,为提高财政投资决策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必须以公共财政职能为基点,把握评价考核的对象,确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原则
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必须遵循财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和特色;2、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财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并设计相应的考核体系;3、针对性和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体系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但又要把握好共性与个性指标的衔接问题;4、效率和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鼓励和保护竞争,又要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准确地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的各种实际情况。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2、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3、综合指数法,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该方法目前被我国多个部门采用,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4、公众评判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适合于对公共管理部门和财政投资兴建的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宏观效益的综合指标
宏观效益主要评价一级政府财政支出对推动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发挥的效果和程度。可以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包括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及增长率,用来评价经济实力及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长率及人均国民收入,用来评价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程度。(3)财政收入及增长率,用来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率如略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率说明财政支出有利于提高社会总效益。另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的增长,有助于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4)人均消费水平及增长率,用来反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增长率对提高消费水平推进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二)微观效益的分类指标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必须依据财政支出的不同性质、在不同领域的存在形态,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系列相关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各项财政支出效益的高低。
1、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评价
财政基建投资效益主要是指财政基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之比,它反映财政基建投资领域全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包括直接效益和最终效益。
(1)财政基建投资的直接效益——财政基建投资与新增固定资产的关系
财政基建投资直接效益= 新增固定资产/
财政基建投资
财政基建投资直接效益高,表示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一定的投资增加较多的固定资产,或增加一定的固定资产耗费较少的投资。
(2)财政基建投资的最终效益——财政基建投资与新增GDP的关系
财政基建投资的最终效益= 新增GDP/
财政基建投资
运用上述公式时,应该确定新增固定资产或新增国民收入中属于由财政投资所引起的部分。这样计算的结果更能准确、客观评价财政基建投资的效益高低。
2、科学研究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科学研究费的支出效益,就是如何用最少的费用支出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的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科学研究费支出所产生的科技进步来进行。即:
科学研究费支出效益= 科技成果/
科学研究费支出总额
其中,科技成果包括每万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社会劳动生产贡献率、年授予重大科技成果、新设的重点实验室等。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当该项科技成果在凡是能够应用它的一切范围都得到应用,它的价值量充分发挥出来时,所节约的社会劳动总量或创造的超额收益总额就是该项科技成果的使用效益。
3、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教育成果就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知识的人才,直接表现为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数量。因此,评价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益,可以将支出量与合格毕业生数量进行比较。即:
教育支出效益= 教育成果(年合格毕业生数)/
教育经费支出量(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总量)
4、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评价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可以运用行政管理费的收益弹性系数,它说明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相对变化与其收益相对变化的影响作用关系。即:
行政管理费支出效益= 行政管理费所得收益增长率/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率
该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行政管理费每增长1%,所取得的收益增长超过了1%,效益较好;弹性系数界于0到1之间,说明行政管理费支出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弹性系数小于0,则说明行政管理费增长不仅不能带来产出的增长,相反还阻碍产出,效益较差。
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行政管理费与财政支出或GDP的比例、行政人员与行政管理费比例以及其他相关物量因素所组成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效益。
5、国防费支出的效益评价
国防费支出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而用于与军事有关的一切耗费,包括军需品生产的耗费和军队活动的耗费,也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合理有效地运用政府所提供的国防财力。军力的增强和国家安全度的提高即是国防支出的效益。但应明确的是,评价国防费支出效益,不能单纯用经济观点来考察,节约费用并不等于军费支出效益好。只有在能够保卫国家安全前提下的节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约。
(三)对财政支出项目内容的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的评价指标方法体系主要集中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上,而从国外的评价工作实践来看,对某项目的评价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所反映:1、过程评价,即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以及立项评估时所预测的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市场竞争力等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并对施工效率、工程质量、投资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价。2、经济效益评价,即进行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测算主要评价指标,如成本净现值、投资利润率等主要财务指标,以及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宏观分析指标。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项目的资产负债率。3、影响评价,即评价项目的运营对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项目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对就业和脱贫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4、持续性评价,即评价项目完成后,项目所规定的目标是否可以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等。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设置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因此,开展财政支出评价工作,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探索解决。
(一)研究制定评价工作体系,逐步扩大评价试点范围。财政支出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类别各异、情况复杂。因此,评价工作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进。目前,应尽快选择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财政支出类型项目进行试点评价,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的评价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试行工作范围。
论文摘要:税收作为攀枝花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手段,作为税收执行者攀枝花税务机关应加强我市税源监控,提高税源监控质量,实现税收目标。
马克思说过:“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攀枝花市政府提出攀枝花市走工业强市之路战略,要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要保证工业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税源作保障。结合攀枝花实际,我们税务机关如何加强税收管理,实现税收收入目标,为工业强市保驾护航,关键是要加强税源临控。本文就如何加强税源监控,实现税收收入目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1 税源监控的界定
税源监控作为一个税收理论基本概念,就是对税收源泉的监督与控制,通过控制源头,保证税收收入的总体现模,通过对税收收入状况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加强对税收源头的控制。其内涵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对纳税人应纳税额,通过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制约、督促和管理,是保证税收收人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通过对税源信息进行归集、处理、统计、分析,并结合经济、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预测税源的发展变化趋势,为税收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以便依法组织收入,防止税源流失。
2 加强税源监控的必要性
税源即税收源泉,财政收入的90%左右来源干税收,所以税源监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2.1强化税源监控是遏制税收流失的重要手段
经济决定税收,但我们在分析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对应关系时,就会发现经济并不直接决定税收,而是决定税源,税源不等于税收,税源只有通过征收管理才能变成税收。税源和税收之间的差额就是税收流失。强化税源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堵塞跑、冒,滴、漏等现象。只有有效地控制税源才是保证税收应收尽收的关键所在,从而保证税收收人随经济发展而稳步增长。
2.2强化税源管理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单晨光同志在攀枝花检查指导工作中指出,要加强税源管理,逐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要靠强化管理来实现,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坚持依法、规范,体现强化管理的要求。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一个卞要方面,工作重点要做到:对辖区内所有的纳税人户籍清楚、生产经营情况熟悉、申报纳税数据掌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划断税收征管能力的高低,不能只看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而要看对税源的整体掌握上。
2.3强化税源监控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
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较长时期都是束缚于征收、管理、稽查之间相互制约的思路上,忽视各环节内部工作的监督考核,以至于管理人员,稽查人员不廉行为频频发生。尤其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涉税案件的发生大多与税源监控管理工作薄弱有关。而强化税源监控管理正是定位在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上,着力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
3 加强攀枝花市税源监控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税源监控规章制度
(1)建立财税资料上报制度。
几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组织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时,必须同时报送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由各单位税政管理部门负责于每月25日前将上述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原件或复印件各一份集中后留存,用于税源调查、分析,市局将根据收入进度、税源变化等情况适时抽调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
(2)建立税源分析制度。
税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税源变量与经济变量的函数分析:一要落实税源预测数学模型,做到税收与经济宏观分析的科学有效。二要拓展分析空间,实现单一分析模式向多维分析模式的转变。通过数据推论分析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重点,有针对性的利用数据资料,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纳税人的经营状态、支柱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市的经济结构特点,把经验分析、定量分析、宏观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确保为加强税源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前瞻性的科学依据。
(3)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对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定期深入企业摸清税源、税负变化情况,调查分析对税源影响较大的因素,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应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市局税政处。
(4)建立税政检查制度。
对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应深入企业每年进行一次税政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正确执行各项税收政策,有无隐匿收入、虚增成本、转移利润等现象,各项减免税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统一收购发票、一般纳税人认定、税前扣除、弥补亏损、出口退税等审批手续、资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健全税务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1)加强攀枝花市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
进行税务登记,主要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然而目前,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制度,税务机关很难全面掌握工商登记信息。从工商部门取得登记资料,运用手工方式也不能与税务部门登记信息全面核对,核对出的未办理税务登记户,因各种原因,税务机关无力逐户查找,资料交换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监控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放在在内部网上,通过edi方便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达到监控的效果。因此建议:(1)建立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民政部门的公共信息网。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掌握应履行纳税义务的税源户数及其基本情况,并加强对税源户的动态监控、分析。(2)实行统一的标识码。统一的标识码由技术监督部门颁发,颁发给批准成立的单位后,把此标识码一一录入微机,再以网络传输的形式传送给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收到此码后,再一一下达给税务部门之间的内部网,以此码来证明注册成立单位的身份。(3)取得工商管理部门的配合,要求工商企业在领取工商执照的同时,必须办理税务登记。(4)实行联合办公制度。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实行联合办公,为纳税人实行一条龙服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办理登记及年检手续,减少纳税人办理各种手续的程序和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加强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
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料,也是税源资料,如房管、国土、公安等部门掌握的资料就是征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的计税依据。由于这些税源面广并且流动性大,税务机关不能全面掌握其基础资料,因此,要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公共信息网,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由此,税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取得税源信息资料,掌握税源底数。
3)核定税额,反向通知。
对可直接采集税源基础资料或能准确核定计税依据和税负的税种,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税务机关能从有关部门取得准确信息,因此,税务机关可以直接核定纳税户,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实行管理,核定其纳税额,实行反向通知纳税人按核定的税额到指定地点完税。
3.3面对纳税申报不实状况,可以采取强化纳税服务的措施
纳税服务是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其如实申报纳税的必要手段,完善的纳税服务是实行税源监控的有效手段。
(1)大力加强税法宣传。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全市的依法纳税意识,切实改善税务执法的社会环境。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将税法规定等纳税实务让每一个纳税人都知道、了解,以方便纳税人掌握纳税程序,及时、准确填报纳税申报资料。宣传税法,除了传统的海报宣传外,现在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利用互联网络在整个it上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最新的现行税收法规,按规定设定账目,按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
(2)加强对纳税人的培训。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照章纳税是纳税人正确申报纳税的前提条件,为了使纳税人正确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对纳税人的培训任务,使纳税人了解税务信息,照章纳税,使纳税人掌握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如何填写报表、按什么程序申报等,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能力。经过培训,使纳税人做到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税收专业知识,了解税收法律。
(3)简化纳税申报程序,提供方便,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纳税效率。纳税人申报可以去税务局,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注册登记申报实等流程完成纳税。
(4)加速税务业的发展。税务业顾名思义就是税务机构为纳税人服务的行业,如税务师事务所。因为税收行业比一般的企业纳税人更具有税收专业知识,对税收法律更加了解,既可以使纳税人方便、快速地完税,也使国家税收得以监控。
3.4实行征收方式多样化
(1)采取以计算机管理为主、手工操作为辅的管理方式。以手工操作弥补计算机管理系统目前尚不完善的地方,计算机管理和手工操作的结合是为了在征管改革的过渡阶段实行全面监控的必要手段。
(2)建立适度集中征收,保留其他有效的征管方式。虽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但在过渡阶段不能盲目的实行全部集中征收,集中征收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集中,因此,要适度,对于其他有效征收方式,目前还应保留要与集中征收相结合运用。
(3)积极推行代扣代缴、委托代征方式,实现税收税源控管。代扣代缴、委托代征是自核自缴的方式,在税收征管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将税务机关难以控制的税收,如对车辆征收的车辆使用税,对房屋租赁业和交通运输业征收的营业税等,交给政府各部门,让其代扣代缴、委托征收,可增强各部门税收法律意识。
摘要:税收作为攀枝花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手段,作为税收执行者攀枝花税务机关应加强我市税源监控,提高税源监控质量,实现税收目标。
马克思说过:“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攀枝花市政府提出攀枝花市走工业强市之路战略,要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要保证工业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税源作保障。结合攀枝花实际,我们税务机关如何加强税收管理,实现税收收入目标,为工业强市保驾护航,关键是要加强税源临控。本文就如何加强税源监控,实现税收收入目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1税源监控的界定
税源监控作为一个税收理论基本概念,就是对税收源泉的监督与控制,通过控制源头,保证税收收入的总体现模,通过对税收收入状况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加强对税收源头的控制。其内涵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对纳税人应纳税额,通过科学的、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制约、督促和管理,是保证税收收人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通过对税源信息进行归集、处理、统计、分析,并结合经济、税收政策的变化调整,预测税源的发展变化趋势,为税收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以便依法组织收入,防止税源流失。
2加强税源监控的必要性
税源即税收源泉,财政收入的90%左右来源干税收,所以税源监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2.1强化税源监控是遏制税收流失的重要手段
经济决定税收,但我们在分析经济发展与税收的对应关系时,就会发现经济并不直接决定税收,而是决定税源,税源不等于税收,税源只有通过征收管理才能变成税收。税源和税收之间的差额就是税收流失。强化税源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堵塞跑、冒,滴、漏等现象。只有有效地控制税源才是保证税收应收尽收的关键所在,从而保证税收收人随经济发展而稳步增长。
2.2强化税源管理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
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单晨光同志在攀枝花检查指导工作中指出,要加强税源管理,逐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要靠强化管理来实现,税收征管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坚持依法、规范,体现强化管理的要求。税源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一个卞要方面,工作重点要做到:对辖区内所有的纳税人户籍清楚、生产经营情况熟悉、申报纳税数据掌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划断税收征管能力的高低,不能只看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而要看对税源的整体掌握上。
2.3强化税源监控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
我国的税收征管改革较长时期都是束缚于征收、管理、稽查之间相互制约的思路上,忽视各环节内部工作的监督考核,以至于管理人员,稽查人员不廉行为频频发生。尤其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涉税案件的发生大多与税源监控管理工作薄弱有关。而强化税源监控管理正是定位在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上,着力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
3加强攀枝花市税源监控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税源监控规章制度
(1)建立财税资料上报制度。
几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组织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时,必须同时报送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由各单位税政管理部门负责于每月25日前将上述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原件或复印件各一份集中后留存,用于税源调查、分析,市局将根据收入进度、税源变化等情况适时抽调部分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
(2)建立税源分析制度。
税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税源变量与经济变量的函数分析:一要落实税源预测数学模型,做到税收与经济宏观分析的科学有效。二要拓展分析空间,实现单一分析模式向多维分析模式的转变。通过数据推论分析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重点,有针对性的利用数据资料,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纳税人的经营状态、支柱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市的经济结构特点,把经验分析、定量分析、宏观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确保为加强税源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前瞻性的科学依据。
(3)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对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定期深入企业摸清税源、税负变化情况,调查分析对税源影响较大的因素,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项,应以书面形式及时上报市局税政处。
(4)建立税政检查制度。
对税源监控范围内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税政管理部门应深入企业每年进行一次税政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正确执行各项税收政策,有无隐匿收入、虚增成本、转移利润等现象,各项减免税是否符合税收政策规定,统一收购发票、一般纳税人认定、税前扣除、弥补亏损、出口退税等审批手续、资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健全税务管理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1)加强攀枝花市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
进行税务登记,主要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然而目前,工商登记与税务登记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制度,税务机关很难全面掌握工商登记信息。从工商部门取得登记资料,运用手工方式也不能与税务部门登记信息全面核对,核对出的未办理税务登记户,因各种原因,税务机关无力逐户查找,资料交换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监控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放在在内部网上,通过EDI方便税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以达到监控的效果。因此建议:(1)建立税务机关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民政部门的公共信息网。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掌握应履行纳税义务的税源户数及其基本情况,并加强对税源户的动态监控、分析。(2)实行统一的标识码。统一的标识码由技术监督部门颁发,颁发给批准成立的单位后,把此标识码一一录入微机,再以网络传输的形式传送给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收到此码后,再一一下达给税务部门之间的内部网,以此码来证明注册成立单位的身份。(3)取得工商管理部门的配合,要求工商企业在领取工商执照的同时,必须办理税务登记。(4)实行联合办公制度。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实行联合办公,为纳税人实行一条龙服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办理登记及年检手续,减少纳税人办理各种手续的程序和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加强同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
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料,也是税源资料,如房管、国土、公安等部门掌握的资料就是征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的计税依据。由于这些税源面广并且流动性大,税务机关不能全面掌握其基础资料,因此,要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公共信息网,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由此,税务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取得税源信息资料,掌握税源底数。
3)核定税额,反向通知。
对可直接采集税源基础资料或能准确核定计税依据和税负的税种,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税务机关能从有关部门取得准确信息,因此,税务机关可以直接核定纳税户,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实行管理,核定其纳税额,实行反向通知纳税人按核定的税额到指定地点完税。
3.3面对纳税申报不实状况,可以采取强化纳税服务的措施
纳税服务是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其如实申报纳税的必要手段,完善的纳税服务是实行税源监控的有效手段。
(1)大力加强税法宣传。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全市的依法纳税意识,切实改善税务执法的社会环境。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将税法规定等纳税实务让每一个纳税人都知道、了解,以方便纳税人掌握纳税程序,及时、准确填报纳税申报资料。宣传税法,除了传统的海报宣传外,现在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利用互联网络在整个IT上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最新的现行税收法规,按规定设定账目,按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
(2)加强对纳税人的培训。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和照章纳税是纳税人正确申报纳税的前提条件,为了使纳税人正确进行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对纳税人的培训任务,使纳税人了解税务信息,照章纳税,使纳税人掌握如何计算应纳税额、如何填写报表、按什么程序申报等,提高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能力。经过培训,使纳税人做到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税收专业知识,了解税收法律。
(3)简化纳税申报程序,提供方便,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纳税效率。纳税人申报可以去税务局,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注册登记申报实等流程完成纳税。
(4)加速税务业的发展。税务业顾名思义就是税务机构为纳税人服务的行业,如税务师事务所。因为税收行业比一般的企业纳税人更具有税收专业知识,对税收法律更加了解,既可以使纳税人方便、快速地完税,也使国家税收得以监控。
3.4实行征收方式多样化
(1)采取以计算机管理为主、手工操作为辅的管理方式。以手工操作弥补计算机管理系统目前尚不完善的地方,计算机管理和手工操作的结合是为了在征管改革的过渡阶段实行全面监控的必要手段。
(2)建立适度集中征收,保留其他有效的征管方式。虽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但在过渡阶段不能盲目的实行全部集中征收,集中征收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集中,因此,要适度,对于其他有效征收方式,目前还应保留要与集中征收相结合运用。
(3)积极推行代扣代缴、委托代征方式,实现税收税源控管。代扣代缴、委托代征是自核自缴的方式,在税收征管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将税务机关难以控制的税收,如对车辆征收的车辆使用税,对房屋租赁业和交通运输业征收的营业税等,交给政府各部门,让其代扣代缴、委托征收,可增强各部门税收法律意识。
(一)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可是,不同的人才管理理念会带来不一样的人才管理成效。对人才的管理,可以分为对人的管理与对才的管理。而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因为只有抓住了每一个人,使之可以全身心地奉献与服务于企业,才能算是实现了对人才的管理。所以说,“人”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涉及的人有学生与教师两类,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二者的主要地位,以新的管理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二)教学活动中主体双层分析
在我国最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规定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想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就要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进行全面与综合的分析,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每一个学生因其自身条件不同,学习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从微观与宏观这两个对立的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分析。
1.学习主体的微观分析
学生个人进行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是进行学习主体微观分析的两个重点。其内因所指主要是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在学习活动中的效率有一定影响的内在条件,比如说学习的能力与动力等。其中,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科学程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推动性力量,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而所谓的学习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量越多,进行的实践活动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会越强,学习能力也会更高。而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因,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2.学习主体的宏观分析
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会受到主体所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国家的相关政策、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这些都会对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这时,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就会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
为了能够提高在校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主,利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论,更好地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活动。
(一)积极利用认知型教学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当中,认知型教学模式主要用来进行“三基”知识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降低其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认知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专业自信,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学习活动。在认知型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信心专注于教育,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动力与教师形成互动,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二)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
正如上文所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双重要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专题,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组织与安排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与提高。其次,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报告,使其具备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安排时,要明确对学生提出合作要求,在进行集体调查之后,要对此专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记录在案。在完成报告之后,小组要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大家作展示,展示以1~2人为代表为佳,并规定展示的时间。
(三)重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引用
学习的过程是在已学知识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当中,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这也正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每一位进行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化其学习成果,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最为合理与有用的。比如,各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实践报告要求,使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最简单的发现学习的过程。实践过程中进行发现学习,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起终身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完成自我提高。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要想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就要对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上文提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的传授,更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各大院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更多地与社会进行接触。比如,教师可以在假期为学生安排社会调查任务,对现代企业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的现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学校可以与各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习,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二)平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不仅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还会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类知识。因此,学校应当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其他各相关学科的学习强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人才的招聘,这就要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人类的心理以及组织行为学要有一定的了解。各院校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这些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实验引入到课堂当中
所谓的实验,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完成各类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学校可以引进相关的服务与教学性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实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各项专业业务,使其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之下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人力资源业务模拟,将人才的录用、薪酬的管理等步骤安排在内,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现场。
(四)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估手段
关键词:城市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个体与群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5X(2015)12-0232-03
作者简介:朱天源(1998-),女,江苏南通人,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学设计
人类从未停止向高处前进的脚步,也未曾停下对未知的探求。这种触摸未知的渴望,最先体现也最完整保留于我们的建筑文化中。从远古的祭坛到明清的宝塔,从希腊的神庙到伊斯兰的教堂———我们写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怀着崇敬的心情追溯过去时代里曾经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以及这些建筑物中凝聚着的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放眼当代,为适应时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尤其是摩天楼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这就对其建筑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表现形式
高层建筑可以有许多呈现形式,包括个体的视觉特征和群体的组合造型,我们对此分别进行讨论。
1.1高层建筑个体形式的表现
高层建筑整体形象可分为底座、主体、顶部三个部分,这三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定位和形式特征,而其有机结合体又共同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外部形式与美学体验。
(1)底座的外部形式
底座是一般情况下人眼观察建筑物最先触及的领域,在传统建筑模式中,人们追求建筑物的厚重与稳定,以厚载乾坤。为求底座之于整体的视觉均衡,大量使用厚重的外墙和放大的柱础,让建筑物的底座与主体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建筑物越高,底座面积越大,比例越敦实。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再不仅是遮风挡雨的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追求艺术性美学理念的精神层面。底座作为高层建筑与周围景观联系的纽带,开始从深色制材、粗糙质感带来的沉重外形,转向自由灵动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它们不再以传统高层封闭冰冷的形象示人,反而退后给予了行人更为广阔的行走空间,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其他景观和谐共处。纽约利华大厦和广州东方宾馆底座设计中都融入了这种理念,使其成为城市的风景线而非视野的终结者。
(2)主体的外部形式
作为建筑的重心,主体部分不仅是普通百姓对一座建筑大体印象的直接来源,也是开发商寻求形式创新的首要切入点[1]。尽管对于建筑尤其其的主体审美在不同时代有属于时代烙印的不同的标准,,但在建筑学史上恒久不变的是对原始几何形体的钟爱,每一座建筑都能从最简单的几何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哲学上讲,简单才是最复杂的单一,这种理论直到今天依旧有其指导意义。通过将林林总总的功能要求结合统一于最为简单的几何形状,高层建筑可以在钢筋水泥混合成的城市丛林中跳脱出来,带给人清新愉悦的视觉享受。比如图3所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其主体为长方体,上部推拔形成变截面体,顶部则挖出一个圆形形成月洞门,与东方明珠顶端的球体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此外,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建筑韵律方面的可操作性较大,例如图4所示的广州电视塔,由两个分别在基础平面和450米高空的椭圆彼此扭转,并于腰部收紧,以渐变式网格结构填充,呈现“盈盈一握”的纤细感却不失现代建筑的力量,在带给人美学浸润的同时,充分显示了建筑的艺术内涵。
(3)顶端外部设计
顶层是高层建筑竖向构图的结束,常常给人以高耸入云、直指天空、与广阔的宇宙相呼应的感觉。且从城市整体布局来看,高层建筑顶层所带来的视觉影响往往更大,它决定了从高空俯瞰时一个城市给人的整体感受。除此之外,顶层还承担了许多及其现代的功能需求,比如旋转餐厅、“空中花园”等等,要求建筑本身能够兼顾功能与造型。就目前高层建筑设计而言,包括顶体一体和顶部变化两种形式。其中,顶体一体是将顶层作为主体的延伸追求简洁利落的美,甚至于某些情况下与主体完全合一,如西格拉姆大厦;顶部变化则以功能和美感的高度统一为目标,以与底部的呼应赋予建筑本身丰富的层次,如纽约电报电话大厦、广州中信大厦等等。
1.2高层建筑群体形式的表现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高层建筑也不再是简单的一座“鹤立鸡群”,给人异于其世的孤独与突兀感,而是向着建筑群体化的方向日趋发展。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群体的设计既要有整体观念,统筹各个建筑物以达和谐之境,又要保证每个建筑物拥有自己的精彩,不失去其本身的固有属性。在异与同之前求得双重的平衡。实际运用中的建筑群大多采用近似外部形体、比例、材料、建筑手法、色彩等,以期实现大厦间的和谐统一。但这种彼此相似的大厦组合时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突兀现象,犯缺少关联的通病。这时平面布局设计的引入可以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通过对称、环绕、主从设计等手段,顺应地形地势,化解尴尬局面,实现全局的整合目的。此外,还应注意退一步欣赏建筑的外轮廓线,从足够远的地方着眼。注重大范围的变化而非细节,要求整体轮廓线条的简洁有力,同时能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和谐统一在一起,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泼莱斯大楼会随着阳光和人的运动改变产生不同变化,随时随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的影响因素
高层尺度高、体量大,其设计出现问题频率较高,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为广泛。具体从以下方面阐述:
(1)环境因素
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一直以来都是极为重要的。现代有机建筑理论中提到,建筑应与环境相融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如同植物从土地中生长出来一般。对于本身就高大显眼的高层建筑,依据地形地势让它与周围景色相融合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现有的高层建筑群代表设计大都可圈可点,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顾及了自然环境的交融就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可行度,例如交通疏散关系、地面停车情况,还有新老建筑过于鲜明的对比现象,这些都体现出我们的城市设计在综合环境统一这条路上还有很长一段需要前行。
(2)技术因素
科技进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而且其进步速度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就举最简单也最普遍的例子,十年前我不会想到如今孩子的童年是智能电子产品满天飞的现象。在这样一个略显浮躁的时代,建筑作为一门住持稳重的表现形式,更应当思索怎样利用好科技的进步,让天性“慢”的建筑良好地融入人民的现代生活。
(3)地域文化因素
任何建筑都处于环境中,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处于文化包裹下,。每一座建筑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保存着某一群人的群体记忆。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它蕴含的文化思想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瑰丽与雄奇。正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复古京派、兼容并蓄海派和自由明朗的岭南派,高层建筑的设计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更要传承文化特征,避免千城一面的模仿现象。
3关于高层建筑外部形体设计的可行性建议
3.1贯彻环保理念设计
断然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在新型节能环保理念贯彻落实的今天,生态建筑悄然蔓延开来[2]。生态高层建筑以生态材料为基础、生态技术为支撑,巧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筑的顶端绿化和屋顶花园的建设也能体现出人本思想。
3.2强调平面协调统一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先从宏观分析上入手,力求建筑融入环境而不是如一把利剑割裂原有空间的联系,而后结合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处理细节问题。在此过程中,最好能做到建筑群平面布局与当地自然气候相适应,若能调节改善城市气候更佳。
3.3融入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观念越来越包容开放,但不得不提的是,涌入的大量西方文化理念强烈冲击了我国原有建筑文化,模仿和雷同之风盛行,特别是对商品经济的扭曲理解,使得原本拥有自身特色的高层建筑失去了设计学本应传承的文化精神[3]。我们更应当着重注意建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传统,将地方自然风土人情特色融入其中,打造“中国味道”的高层建筑流派,形成不仅仅代表了城市,也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地标。
4结束语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作为精神的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4]。”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反映出不尽相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随着建筑学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的外部形体设计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并让其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奥托卡.浅谈高层建筑外部的尺度设计[J].山西建筑.2011(23).
[2]石梅.建筑的生态语言———以诺曼·福斯特的作品为例[J].四川建筑.2013(05).
[3]张峥嵘.西津渡过街石塔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南通职业大学报,2011(2):16-19.
关键词:“摇号”政策;公共资源分配;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22-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北京市机动车数量激增,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已经严重超过了当前道路交通的有限承载力。在此情况下,如何有效地配置道路交通资源,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则成了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摇号”政策应运而生。
一、北京市“摇号”政策的产生及发展
“摇号”产生于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与公民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摇号”政策作为缓解矛盾的手段出现,并且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供需出现矛盾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缩小需求和扩大支出实现平衡,但是公共交通资源的供给已经趋于饱和,只能试图从缩小公民需求方面着手。政府通过“摇号”政策行使自己的职能,将资源分配到摇到号的公民手中,从而完成公共资源的定向配置。
资料统计,2007年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25万辆,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37万辆,2009年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51.5万辆,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81万辆。面对道路交通这一公共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的现状以及机动车年年暴增的趋势,北京市政府终于在2011年突破了政策上的瓶颈,率先实施购车“摇号”政策,随后掀起了全国各大城市“摇号”政策的热潮。
2011年实施“摇号”政策当年,机动车增长趋势就得到了明显控制,年增长量首次退烧至11.1万辆。短期看来,“摇号”政策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公共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但是正如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说:“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指导方针是有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够回应公民的需要。”[1]公民对于公平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摇号”政策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对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的其他途径进行探讨。
二、北京市“摇号”政策的现状分析
(一)“摇号”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
1.存在具有一定正当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地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具有很多使用者,每一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但资源的过度使用就会产生公地悲剧。”[2]当前,北京市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就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代表,随着机动车的激增,公共交通已经达到其最大承载力,但公民的需求仍然不断增加,供需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因此,必须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强制性的规制,而这也赋予了政府制定“摇号”政策来进行资源配置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2.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众所周知,“公共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最大的特性就是稀缺性。”[3]也就是说,公共资源的数量是一定的,而如何将这些有限的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满足更多公民的需求,则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公共交通是一种极为有限的公共资源,而北京市的公共交通资源则更加有限。在这样的客观情况下,北京市率先推出“摇号”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通过规制性的随机“摇号”政策,在技术“摇号”环节政府不参与其中,运用客观的技术手段产生公共资源的使用者,这在公共资源供给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提升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3.解决公共资源配置短缺问题。据统计,以北京市2011年正式实施“摇号”政策为分界点,2008―2010年四年时间,北京市机动车共增长194.5万辆,自北京市实施“摇号”政策后,2011―2014年四年时间里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共增长76.6万量,占前四年增长的39.4%。可见,在北京市政府强制性的“摇号”政策下,北京市的机动车数量得到了显著控制,下降幅度明显。机动车数量的下降,毫无疑问地将缓解城市交通资源的供给压力,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有效地抑制了公民需求,在解决道路交通资源短缺的问题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摇号”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不足
1.“摇号”实则存在着不平等。所谓公共资源,是能够保证一切公民无偿使用的公共产品,它不能排除任何公民对其使用,尤其是不能排除弱势群体的使用权。罗尔斯曾说:“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利益补偿,就是正义的。”[4]“摇号”政策看似公平公正,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它却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权之外。具体来说,北京市的“摇号”政策提出了对申请者的限制,按照规定,只有五类人可以申请,这样排除了那些非京籍户口,并且没有正式工作,同时无法缴纳社保和个人所得税的个体购车的可能性。这一规定的出台,将社会上的部分弱势群体排除在了公共交通资源的使用范围之外,从根本上违背了公共资源分配的平等性。
2.“弃号”导致资源的无效率配置。与“摇号”政策相伴而生的一个现象就是“弃号”现象,因为很多公民知道参与“摇号”是一件随机性事件,当紧急需要购车的时候可能摇不到号,这就导致很多原本并不存在需求的公民也涌入到“摇号”的洪流之中。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参与“摇号”本身是一件零成本事件,参与者不用为此付费,这也吸引着很多公民积极参与“摇号”。正如Lew Yii Der所说:“在行为经济中,没有参与成本将会导致过度需求,一旦将免费项目的价格提到零以上,需求就会减少很多。”[5]以上原因导致了“弃号”现象的广泛存在,这就使得无机动车需求的公民拥有了购车权,而真正有购车需求的公民“摇”不到购车权,无法将公共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公民手中,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3.降低公民对政府的期望。一直以来,无偿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被认为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也赋予了政府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公共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导致政府的供给能力有限,当政府的供给能力和公共的需求水平产生矛盾的时候,政府就可能无法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公共资源满足公民需求。尽管“摇号”政策的出台原本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紧缺的问题,但不可避免地还是将很多有需要的公民排除在了公共资源的使用范围之外,损害了公民的权益,使得政府在公民心中“公共物品的提供者”的形象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公民对政府的期望。
三、基于PEST探索北京市公共资源有效分配途径
PEST是一种宏观分析模型,即 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and Technological(科技),这些是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进行决策和行为活动产生重大影响,PEST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行为决策领域。当前政府部门在有限资源分配问题上遇到了巨大困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笔者认为,是时候打破单一视角,运用综合性的视角,全面分析当前政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积极借鉴工商企业的分析方法,试图探索公共部门公共资源分配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政治环境(Political)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公共交通规则和使用。政府应该在负责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工作重心放在道路建设、舒缓交通拥堵、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从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比如说,可以将征收的拥堵费和机动车停车费用于道路建设和补贴公共交通,进行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减少机动车的购买需求;通过交通广播引导分流,实时路况显示等技术手段,实现调节和引导车辆分流,合理安排公共资源。
2.健全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完善公共政策制定。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公共资源都面临着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尤其是紧缺性的公共资源配置问题。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公平、合理、有效地配置到最需要的公民手中需要制定全面的公共政策,单一的公共政策必定难以完成任务。因此长远来看,单靠“摇号”政策难以实现公共资源有效配置,“摇号”政策自身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制定其他公共政策弥补“摇号”政策的不足,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配合“摇号”政策的实施,从而发挥整体效果。
(二)基于经济环境(Economic)的对策建议
1.优化政府预算安排,完善政府预算制度。政府预算的功能,不仅能够维系政府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能够为人民提供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政府预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国家分配公共资源的优先顺序,也能反映出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在面临短缺性的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上,必须高度重视政府预算的作用,首先从顶层完善政府的预算制度,优化政府的预算安排,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政府预算适度地向公共交通资源倾斜,以此解决当前公共交通资源所面临的紧张问题,最大程度上满足公民对交通资源的需求。
2.根据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马克思曾说:“经济结构决定了统治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条件的拥有者――资本家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6]也就是说,当前一切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必须以当前的经济结构作为根本,不能割裂经济结构进行任何一种政治或行政活动。当前我国大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知识、高学历、非劳动密集型的从业者,这也就使得城市的人口骤增,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需求的激增,造成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供需失衡问题。因此,在配置公共交通资源的问题上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经济结构,适度增加城市公共资源的分配总量,缓解供需矛盾。
3.衡量城市化水平,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率来表示。城市化水平高意味着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社会机会大,社会保障齐全等。这就吸引了众多人口积极涌入到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由此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垃圾污染等。因此,在研究如何更好、更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问题上,必须以当前的城市化水平为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区别对待城市化水平高低不同的城市,做出必要的政策倾斜。
(三)基于社会环境(Social)的对策建议
1.鼓励人口迁出,缓解公共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大城市公共资源短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激增。人口的增长必将提高公民对公共资源的消费需求,但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大城市政府提供公共资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通过将人口迁出来减少大城市的公共需求。但实施人口迁出并不易,大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和吸引力,使得人们愿意在大城市寻求工作和发展的机会。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了,一部分城市的人口才愿意迁往至与城市差异无几的郊区或农村发展,大城市公共资源紧缺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2.转变公民消费习惯,引导使用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人民政府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重要民生工具,具有突出的公共属性,也是政府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面对年复一年机动车的持续升温,政府积极鼓励公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道路的压力。同时,公民也应当积极转变消费习惯,较少或者延迟购买私家车的计划,尽可能地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公民消费习惯的转变,将直接促使购车需求的减少,缓解公共资源供给与公民需求的矛盾。
(四)基于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的对策建议
1.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大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如果不采取综合有效的控制措施,高污染将破坏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在对大城市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应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的政策运用,政府发挥主导性的功能,优化大城市资源配置。
2.发展科学技术,开发新型资源。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与公民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巨大困难,面对有限的公共资源,如何最大限度上满足公民需求则成为了各级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新型资源则成为了解决当前供需矛盾的一个明智之举。比如,大城市通过开发新型的汽车能源,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城市的相对承载力就会提高,进而适度地提高机动车的供给数量,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维护公共利益。
四、结论
实现社会资源的公正分配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必须要履行好的重要职能。而如何公平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既能确保公正,又能兼顾效率,则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公共资源的配置手段。本文通过对当前所实施的“摇号”政策进行分析,肯定了“摇号”政策具有正当性,提高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解决了公共资源配置短缺的问题等优势,也提出了其可能存在不公平、“弃号”政策导致资源无效率配置、降低公民对政府的期待等不足。通过对“摇号”政策的优劣分析,笔者意识到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单纯靠“摇号”政策实则难以解决,必须从多方面研究探索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8.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6.
[3] 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62.
[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4.
论文摘要:当代经济学出于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日益重视对制度及其经济绩效的研究。本文从方法论与史的角度考察不同时期制度分析的方法与内容,并设想将传统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融为一体,以促进制度分析的进一步发展。
一、古代先哲的制度思想萌芽
“制度”在中文中的基本内涵为:以法令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规则和以财产权让渡为内容的规定(张宇燕,1992)。如《礼记·礼运》日:“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至于制度的起源,孔子认为是上天授权圣王设立:“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苟子则从“礼”的角度,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论述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导致冲突和产权规则的形成:“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工,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是礼之所起也。”他也视制度为“先王”所定,与孔子一样,认识到制度产生于人的行为,为人而设。在制度结构中,古人以“礼”作为纲纪和核心,而以“法”和“德”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强力手段和道义手段,这一方面尤以苟子为代表。显然,这是把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结合起来考察制度的功能。制度思想的另一源泉是古希腊思想家。他们主要关心经济和组织的效率,色诺芬、柏拉图对组织、专业化与分工的论述,可以说是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古罗马学者则把制度的视角集中到法律方面,其财产法和合同法后来成了西方世界民法体系的思想源泉,而现代公司制度则可以追溯到罗马法。
古代思想中的制度分析,一般是融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思想,并且服务于其他理论分析;也就是说,制度分析并不占居主导地位。他们的分析大体上是一种经验与归纳式的,从整体出发,不太注重逻辑演绎。他们对制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有深刻了解,但未能提出关于制度的系统理论。
二、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制度
思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对组织生产的规则——分工作了系统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制度对财富生产的影响,同时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了某些制度的演化。在斯密的体系中,生产以分工为特征,分工起源于人类相互交换的倾向。分工与专业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且分工的演化会受市场制度的制约(或称“斯密定理”)。但这一思想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扬格深化和发展了斯密的思想(AllynYoung,1928)。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上,如杨一博兰德模型("fangandBorland,1991)和贝克尔一墨非模型(BeekerandMuyphy,1992)。这些理论重新发挥了斯密的分工制度思想,将人们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注意力再度引向制度,从而克服了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缺陷。
在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体系中,既有对以“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分析,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古典经济学的一条副线(周小亮,1999);同时又有对社会法律制度的分析,后者实际上论证了前者的制度环境。在《国富论》中斯密试图证明一套特定的规则如何比另一套规则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这属于比较制度分析。他所推崇的制度结构,是个人对经济资财拥有排他性私人权利的结构(埃格特森,1996)。这论证了一种贯穿整个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斯密从“经济人”的自利和无意识增进社会利益来论述这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这种分析方法为后人所遵循并成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在斯密的制度分析中,市场制度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它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自利之人实现自身需要并通过“是非的意识”促使整个社会不断地道德进步。
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人性假设——经济人看,制度背景寓于其中。斯密并未提出“经济人”这一概念,但他确实分析了其基本含义。然而,他分析的行为者,一方面是超历史的自利的个体,另一方面又具有资本家、工人、地主的阶级差异,是处于特定经济制度之下的实实在在的个体。这同后来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应该是有本质的差别的。斯密还分析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制度演化。这既可以看作制度演进理论的先驱,又可以看作新经济史理论的发端。在《国富论》上卷的第三编“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中,分析了城市与商业文明的起源,也就是欧洲由中世纪的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的工商社会的演化。
三、斯密继承者的两个发展方向
斯密之后,因为对价值创造及源泉的不同看法,经济学主要分成两大流派: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和否定劳动价值论而寻求斯密其他价值源泉解释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二者之间除了价值论上的分歧外,在经济分析方法上也有极大的区别,表现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制度分析与非制度分析的分流。
西方主流经济学视制度为既定的外生变量,或假定制度不影响经济绩效,研究“黑板经济学”(科斯,1994),致力于模型化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局限于分析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和设计一套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竞争规则。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虽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但它所面对的一直是一个无“磨擦力”从而是非现实的世界。不过,认为主流经济学完全不注意制度分析并不十分公平。在它的体系中,有对作为资源配置机制的计划与市场效率的比较分析,这相当于制度分析(青木昌彦等,1999)。但它的制度分析也仅仅到这一层次;它承认政治、法律、货币和其他制度的存在,但对它们的分析过于肤浅。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思想,并充分注意到李嘉图思想中的利益冲突,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作了深人彻底的剖析。制度被视为一系列总括多方面的规则,其核心是所有制,并分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要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必须采用抽象的历史的方法,结合利益冲突、文化习惯来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由此,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基本演变规律。由于方法论的整体主义,马克思分析的是宏观上的整体制度,而且是作为制度特殊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它确实从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成功的研究,而且在理论基础、关注对象和价值判断上皆不同于其他制度分析,最终成为经济学分析中争议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朵奇葩。
四、当代西方向主流挑战的两个异端:新老制度主义
当代制度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新老制度主义者的对立,尽管这种对立已引起了有关学者的不安和力图协调它们(参考卢瑟福的一系列著作);学者们目前的研究尚在对比二者异同阶段。另一个问题有人也提出来了,即国内的研究对老制度主义重视不够,而且有所误解(张林,2001)。
(一)老制度主义
老制度主义传统可以追溯到以凡勃伦、康芒斯、米切尔为代表的美国制度主义。新近的发展既来自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等的新制度学派,又同费斯特、格罗锡、图尔等的主张一致。它有两大研究纲领:一是凡勃伦一阿里斯纲领,强调商业或金钱经济与实业经济的基本二分法(卢瑟福,1999),更一般地表达成思想和行为的制度方式与技术方式二分法或礼仪方式与工具方式二分法(瓦勒.1982;芒克斯,1988);二是康芒斯一塞缪尔斯一施密德纲领,它关注法律、产权和组织,它们的演变及其对法律和经济权力、经济交易和收人分配的影响(卢瑟福,1999)。后一研究纲领更接近于新制度主义。
对于老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明确地集中到制度上,相应地采用制度、结构和演进的整体分析方法,并结合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老制度主义对经济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不懈的追求与坚持,影响了西方经济理论甚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相比于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模型,确实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强大的挑战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一般认为发轫于科斯对企业性质所作的开拓性研究,主要代表为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布坎南等,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法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等。按其内核整理,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契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二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三是制度演化理论
从基本方法上,可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向主流经济学靠拢,包括契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它们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当作稀缺资源的制度,因而不过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斯,1994),方法论方面并无任何创新,只是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的适用范围,这又依赖于对其基本假设的批判与修正:在现实经济世界中充满了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是不完全的,人是有限理性和无知的;这就需要制度来规范、引导人的行为并协助人实现其利益目标。这是一个正交易成本的经济,由此引人交易成本分析方式,使制度研究能够在经验实证层面进行,因而能接近科学地研究问题(周业安,2001)。由于这一方向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最大化公理和边际分析的运用,它已同主流经济学有效融合而成为新古典框架内的制度选择模型。
二是向社会学、管理学靠拢,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制度演化理论。在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解释中,尽管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一些根本问题也随着研究的深人而凸显出来,主要是在于交易费用概念本身的界定和无节制的使用上。这使它已经得到了罪有应得的坏名声(费雪,1977)。积极的态度不是抛弃而是发展它。在威廉姆森的一系列研究中,机会主义倾向和契约人的概念更进一步受到强调,而理性与非理性、正式规则与传统习惯等得到调和。由于正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相对静态性,迪屈奇试图把它动态化,充分重视了权力和组织演进的动态特征(迪屈奇,1999)。也是由于传统制度分析的静态缺陷,更多学者强调对制度演化进行动态分析,以超越新古典的制度框架和交易成本理论,例如过渡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所作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博弈论方法已在制度的动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分析制度演进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五、结语:对制度分析方法的反思
制度分析的总体特征是把制度作为考察对象,但在具体考察方式及结论上又各具特色,由此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整体还是个体、宏观还是微观研究制度,都暴露出各自的缺陷。
一方面,继承正统分析方法的流派以理性人假定为出发点,采用最大化框架和边际方法分析最优制度选择,实际上是从人类个体行为出发来解释和说明制度问题;然而制度如果被当作一系列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那么它只能是集体选择的结果,从而被深深地打上集体的烙印,单纯考虑个体是无法认识到制度的本质的。另一方面,如果从整体结构的思路去研究制度,由于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在于个体,如何从个体过渡到整体就成为一个问题,换言之,就是制度宏观分析缺乏一个微观基础。
通常,老制度主义者自称是方法论的整体主义者,新制度经济学则被限定在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上。根据卢瑟福(1999)的归纳,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是指:①社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社会整体制约其部分的行为与功能;③个人行为只能由整体来解释。方法论个体主义则指:①目标和利益源于个人;②社会制度的变迁形成于个体行为;③一切制度只能通过个人行为加以合理解释。
其中①与②只是事实陈述,③则代表了研究纲领,所以争议更多地集中于③上。这也是新老制度主义分歧所在。我们以为,追本溯源,制度最初形成于人的需要,即制度是人类行为产物;然而每个人一生下来就面临既定的制度环境,并受其制约与影响,在相对价格的变化(或收益与成本比较)作用下参与新的规则形成或维护旧的制度,这又是众多个体决策相互影响的过程(进化博弈论正是据此研究)。
(一)物流企业的定义及分类物流企业的定义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9354-2001)将物流企业定义为: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2006年物流术语有了更新,新版本的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在原版本的基础上,从从事的业务、具体的工作、所具有的资质等领域对2001版进行了具体化的描述。其中,从事的业务包括运输、仓储;具体的工作是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等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所具有的资质包括信息管理系统、能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005年出台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GB/T19680-2005)把物流企业分为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三类,并根据各类具体指标将三类物流企业从AAAAA到A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AAAAA级别最高。通过近10年国家标准的推广,这一分类与评估方法逐渐成为衡量物流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评判依据。
(二)江西省物流企业PEST分析PEST分析模型是一种宏观分析方法,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是品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1.政治环境分析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均已注意到物流的重要作用。2009年国务院下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2014年国务院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物流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西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07年-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为江西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经济环境分析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指导下,江西省经济得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2013年江西省生产总值达到1.43万亿元,财政总收入235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1.1亿元,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可喜的势头。3.社会环境分析江西省共有11个地级市,地理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达4848万人。据江西省统计局《2012年江西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对策建议》显示,江西人口呈现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水平加速推进、出生人口男性与女性性别比连续6年下降、受教育水平持续提高、家庭平均规模减少、人口红利仍然可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七大特征。4.技术环境分析从江西省物流领域的技术环境来看,在公共服务方面,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具雏形,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但从企业自身技术手段来看,还处于功能单一、设备简单,规模较小的阶段。通过对江西省物流企业PEST分析可以发现,江西省物流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为江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江西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由于文章针对江西物流企业品牌建设进行研究,选取的样本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文章研究所指的江西物流企业特指A级(含A级)以上的江西本地区物流企业。据江西省商务厅公布,截至2014年3月,江西省共有A级(含A级)以上物流企业37家。为了方便统计,所有县级市都统一划到所辖地级市,具体信息如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第一,江西物流企业整体数量少。除南昌市、宜春市的A级(含A级)以上物流企业数量达到两位数外,其他的普遍在1-2家;同时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还有2个地级市(新余市、吉安市)连一家A级以上(含A级)物流企业都没有。第二,部分地区A级(含A级)以上物流企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江西物流企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但也面临着生态位重叠的现象,如南昌市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宜春市的运输型物流企业。第三,从物流企业的分类来看,在37家物流企业中,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20家,占54.1%,运输型物流企业15家,占40.5%,这两种类型的A级(含A级)以上物流企业已占总数94.6%,而仓储类A级物流企业只占5.4%,所占份额非常少。
二、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分析
(一)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维度分析企业生态位维度是指能对研究单位产生作用的影响因子的个数,通常由企业资源、企业环境、时间和空间等多个维度组成。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将三类物流企业分别从经营状况、资产、设施设备、管理及服务、人员素质和信息化水平五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每一个维度又设置了不完全相同的二级指标。文章沿用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对江西物流生态位维度进行分析。结合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物流企业在经营状况这一维度上,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在15亿元以上(5A等级)的只有1家,标杆型的物流企业还没形成;在资产这一维度上,总资产达到10亿元以上的有1家,总体规模偏小;从设施设备这一维度进行分析,没有1家运输型物流企业运营网点超过50个,仓储型物流企业仓库面积没有超过20万平方米以上,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营网点几乎不超过100家(京九物流除外),整体设施设备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仓储型物流企业;从管理及服务这一维度分析,反映较好的37家物流企业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业务辐射面还主要集中在全国乃至跨省范围内,业务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从人员素质这一维度来看,企业大专学历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不超过80%,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信息化水平这一维度来看,企业的网络系统、电子单证管理、货物跟踪、客户查询等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
(二)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宽度分析生态位宽度可以理解为物种所能利用的资源总和。据江西省发改委统计,2013年江西省社会物流总额4.02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59万亿元,农产品物流总额1882亿元,区域外流入货物物流总额9901亿元。近几年来保持江西社会物流总额不断增加,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在不断扩大。
(三)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分析生态位重叠是指物种生态位的类似程度。生态位重叠度与物种竞争强度成正比。江西省现有A级以上(含A级)物流企业37家,除南昌11家、宜春10家外,其他的都分布较散,这使得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的重叠度较低。虽然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宜春市有8家运输型物流企业,这8家运输类物流企业都集中在宜春市的高安市;在赣州市的南康市集中了4家从事家具运输的运输型物流企业,在南昌市集中了5家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这会造成生态位的重叠,但对比北、上、广的物流企业数量、种类和级别可以发现,由于江西A级以上(含A级)物流企业数量较少,整体生态位重叠度并不高。
(四)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密度分析生态位密度是指某一生态环境下物种的数量。江西省物流企业生态位密度包括了江西省所有物流企业,但相对于文章研究的江西A级以上(含A级)物流企业,本省其他的物流企业相对规模较小。但不容忽视的是,外来的物流企业进入江西后,会促使江西物流企业生态位密度增大,同时也会给江西物流企业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带来重大影响。
三、生态位视角下江西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江西省物流企业竞争策略1.生态位压缩策略生态位压缩策略适用于中小微型物流企业,在面临内外部竞争的同时,通过压缩生态位,集中优势资源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获取有利地位而得以生存。江西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面对外来大型物流企业竞争毫无优势,可以尝试生态位压缩策略。2.生态位扩展策略生态位扩展是企业快速形成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策略。如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将企业生态位从中低端企业快速提升到高端汽车领域,实现了企业形象的提升。对于江西省物流企业,也可以采用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扩展企业的生态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除了采用并购或合作的方式,企业也可以采用价值创新的方式,扩展企业的业务范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态位的扩展。3.生态位移动策略生态位移动策略适用于物流企业面临着标杆型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并且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时候,此时,企业通过生态位的转移,实施差异化,从而凸显优势。生态位移动策略从某些角度可以理解为错位经营策略。江西省物流企业目前集中体现在运输型和综合服务型,企业实施仓储型物流,显然就是一种生态位移动的方式。当然,在实施生态位移动策略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领域的业务,也是进行生态位移动的良好思路。4.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现代企业经营的发展已经从“win-lost”模式转向“win-win”模式,生态位协同进化有效避免了企业之间恶意的竞争,同时也可以扩展企业的生态位。物流企业最常见的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即构建物流联盟形式,还可以通过促进物流业与一二三产业的结合,拓展物流生态位。
关键词:公众满意度;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政府服务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4)01-0040-09
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在体验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对其需求和目标得到满足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行政就是服务、公众就是顾客”的行政理念,影响深远。在顾客(公众)和结果导向下,公众满意度成为评价政府绩效的标杆,甚至被视为民主政治的“落地指标”。美国先行一步,在1999年就成立了顾客满意度评价的官方网站(http:///),每个季度公布联邦政府部门的公众满意度,并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简称ACSI)基础上对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该网站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风向标,并为联邦政府绩效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就国内而言,自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以来,学界与政府开始在不同层面上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公众满意度作为核心理念,其测量与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
满意度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公众满意度,进而提高政府绩效。其中涉及的重要问题是:哪些是影响公众满意度从而政府为此应持续与重点改善的核心方面?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并将公众评价指向“地方政府整体绩效”①。与政府部门具有明确的“消费者”不同,在政府整体绩效评价中,作为满意度评价者的公众未必是政府的直接“消费者”。正因如此,西方国家较少进行所谓整体绩效评价,这种功能由选票及选举市场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与西方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加大了整体绩效评价的技术难度,但也更加凸现了整体绩效评价(尤其是满意度评价)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文献与模型
(一)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满意度调查是商业调查及市场营销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延伸到政府及公共政策评价领域。从Cradozo研究顾客期望和顾客满意度②开始,已有许多理论模型用以解释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包括微观机制和宏观机制。微观机制研究是运用期望不一致、公平、归因、情感等因素来解释顾客满意度,宏观机制研究则是用顾客满意度与价值、质量、抱怨、忠诚等概念建立系统分析模型。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顾客(公众)满意度宏观分析模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的ACSI模型③和欧洲的ECSI模型④。ASCI模型通常包括“感知质量”、“感知价值”、“顾客期望”、“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顾客忠诚”6个潜变量。ESCI模型与ASCI模型不同之处是取消了“顾客抱怨”,增加了“企业(政府)形象”。
国内对公众满意度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ASCI和ESCI模型的变量和逻辑结构,部分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服务的公众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和解释。刘武和朱晓楠采用ASCI模型对沈阳市7个区行政审批大厅的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⑤。朱国玮亦采用ASCI模型,并以“公众信任”代替“公众忠诚”,对CH地区5个区域、6项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⑥。段尧清等借鉴ASCI模型的“公众预期”、“感知价值”、“公众满意度”、“公众抱怨”、“公众忠诚”等5个潜变量和ESCI模型的“政府形象”潜变量来构建模型,对武汉、深圳、上海和广州4个城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⑦。除了段尧清等发现“公众预期”对“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为负向影响之外,这些研究所验证的因果关系都与国外文献一致。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基于ASCI和ESCI模型的公众满意度研究都限于对政府某项或某些具体职能的分析,未能以政府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的重要原因,正如郑方辉和王所指出的: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评价的对象为大众,他们未必是政府的“现实消费者”,对政府的评价具有概念性和印象性(这也是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一般为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原因)[1]。因此,以评价具体产品或服务为初衷的ASCI和ESCI模型不能直接适用于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的理论分析。在地方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测评实践方面,于秀琴等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定位,建立了山东省烟台市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包括1个总体满意度指标、“经济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49个三级指标[2]。“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在规范与个案的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县级政府的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服务”、“干部形象”、“公共政策”、“人居环境”、“生活幸福感”5项二级指标及18项三级指标[3]。上述研究采用分级指标,优点突出,即可从公众的角度,对地方政府整体和具体职能实现有较为全面的反映,但分级指标测评隐含的假设是“地方政府整体满意度可以解释为其各项职能满意度的简均(或主观加权平均)”,而实际上这一假设难以成立。为揭示中国地方政府整体满意度的形成机制,我们尝试在ASCI和ESCI模型的结构和变量基础上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在政府绩效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中,ASCI和ESCI模型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针对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考虑到变量的适用性和“进入条件的限制”[4],对原模型中的“公众抱怨”、“公众忠诚”变量可以不予探讨,只以“公众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等作为“公众满意度”的解释变量来构建模型。同时,为使研究结果对政府改进绩效更有针对性,应选用更具评价内涵的潜变量及测量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绩效满意度评价是一个心理过程,会受公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差。常见的偏差体现为光环效应(主要包括总体印象光环效应和显著维度光环效应)和自我中心效应⑧。其中“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指的是,评价者受被评价者某个显著维度属性的影响会使其对被评价者其他维度属性的评价产生偏差。公众对政府绩效满意度的评价包括多个维度,可能产生显著维度光环效应。考虑到这一现象需要通过复杂的实验法来验证,与本文的核心目标有别,本文仅从不同维度满意度的相关性来初步探讨其存在的可能性。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基于ASCI和ESCI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公众期望”对“公众满意度”有正向影响⑨。鉴于“公众期望”在政府整体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低,出于精简变量总数、简化测量项目总数的考虑,本研究暂不考虑这一变量。
“感知质量”是公众对政府服务质量高低的感性评价。ACSI官方网站对政府部门绩效“感知质量”的评价包括了4个维度、8个测量项目:“过程”(便利性、及时性);“信息”(透明度、可获得性);“公众服务”(礼貌、专业性);“网站”(便利性、有用性)。本研究将对应于“感知质量”的变量命名为“政府服务满意度”,测量项目包括7项,覆盖了中国地方政府服务职能和服务形象的7个主要方面,即本地政府政策稳定、政府部门服务态度、政府部门服务效率、公务人员廉洁、政府执法公正、政府政务公开、政府市场监管。
“感知价值”是指公众对政府服务所产生效果的感知,即公众感觉通过接受政府服务得到了哪些利益。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地方政府对公众利益承担了更重、更广泛责任,包括了收入、就业、医疗等公众生活保障方面的责任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公众生活环境方面的责任。因此,本研究理论模型中设定了“生活保障满意度”变量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变量。前者的测量项目包括个人或家庭收入、工作或就业、医疗保障3项满意度;后者的测量项目包括本地治安、生态环境、政府环保宣传3项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对政府服务过程和效果的整体评价,本研究考察的是公众对本地政府的整体评价,因此命名为“本地政府整体满意度”。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对整体满意度既可以采取多项目测量,也可以采取单项目测量⑩。本研究出于精简测量项目总数的考虑,对这一变量采取单项目测量的方式。
本研究建立的理论模型包括如下3个假设,留待下文验证(见图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调查问卷包括甄别问卷及正式问卷。甄别问卷设计6个问题,涉及公众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户籍、年龄、学历、职业、年家庭总收入,作为样本偏差检验和控制的依据。正式问卷设计14个问题,针对上一年本地政府的表现提问,如“您对2009年本地政府部门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是”;采用10级量表,得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选项“1”表示“很不满意”,选项“10”表示“很满意”。同时,问卷设置了“说不清”选项。
本项研究设定调查对象为广东省常住人口,调查范围覆盖广东省全部地级以上市(21个)、121个县(区)。受研究成本的限制,调查采取定点随机拦截抽样的访问方法,现场按性别、年龄、户籍及职业进行配额,并以电话访问补充配额。调查时间为2010年3月。回收问卷27500份,去除答案缺失的问卷、包含“说不清”答案的问卷及超过一半测量项目为极端答案(“1”或“10”)的不合理问卷,可作为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有效问卷为21853份。采用SPSS13.0对样本分布信息进行统计,发现地域、性别、户籍、年龄、学历、职业、年家庭总收入等各项分布较为接近广东省常住人口特征,符合本文研究要求。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21853个有效样本按地域排序后抽取奇数样本(10927个),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理论模型因素结构的合理性。
首先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并计算KMO值,结果表明,因素显著性小于0.001,矩阵的KMO值为0.932,说明取样适当,适合于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和斜交旋转法11,产生特征根接近和大于1的因素有3个12,累计解释率为64.21%(参见表1)。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因素一、二、三分别包含7、3、3个主要项目(13个项目的共同度都在0.5以上),与本文理论模型的“政府服务满意度”、“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三个因素及其对应的项目相一致,从而说明本文理论模型因素结构以及项目归属有较高的合理性。
(二)验证性因素分析
抽取偶数样本(10926个),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项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参见表2)。各测量项目均与“政府总体表现满意度”显著相关。
从图2可以看出,“政府服务满意度”等三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0.68、0.71和0.85),引申的问题是:从实证角度,三因素测量模型是否比单因素(将三个因素合并为一个因素,命名为“政府服务过程与效果满意度”)或双因素(将“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两个因素合并为一个因素,命名为“生活福利满意度”)测量模型更加优化?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将单因素和双因素测量模型作为竞争模型与三因素基准模型的适配度指标进行了对比(参见表3和表4)。
图2 三因素测量模型(n=10926)
如表3所示,三因素模型(基准模型)各项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值都在建议范围之内,而单因素和双因素模型(竞争模型)多项指标值(特别是RMSEA值)在建议范围之外;除了PGFI等少数指标之外,基准模型各项指标均优于竞争模型。吴明隆对比了“教师投入、支持系统、班级效能的假设因果模型”取不同样本量所得的适配度指标值,结果表明:χ2值和χ2/df值受样本量影响很大;当样本量从300增加到2000时,χ2值从13.199增加到88.243,χ2/df值从1.100增加到7.354[5](pp233235)。本研究样本量超过1万,所以χ2值和χ2/df值都很高。
如表4所示,除了5项因素载荷标准化系数以及1项潜变量平均方差抽取值略低于建议值之外,基准模型各项内在结构适配度指标值都在建议范围之内。相比之下,两个竞争模型的11项因素载荷标准化系数以及所有潜变量平均方差抽取值低于建议值,并且与建议值的差距较大。
综上所述,三因素测量模型的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与内在结构适配度指标基本达到了建议要求,并且明显优于单因素和双因素测量模型。
在测量模型基础上进行结构模型分析。图3显示了三因素结构模型的变量和标准化系数,其中所有系数均显著(p
图3 三因素结构模型(n=10926)
本文在单因素和双因素测量模型基础上也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模型分析。单因素结构模型结果是:“政府服务过程与效果满意度”对本地政府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效果为0.76(p
与单因素和双因素结构模型相比,三因素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指标较优(特别是RMSEA)。如前文所述,三因素测量模型也明显优于单因素和双因素测量模型,因此本文采纳三因素模型为最终模型。由此,提出的三个假设均得到实证分析的支持,“政府服务满意度”、“生活保障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对“本地政府整体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讨论与结论
参照ASCI和ESCI模型的“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界定了“政府服务满意度”(对应于“感知质量”维度)、“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对应于“感知价值”维度)三个变量,并用以解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整体绩效满意度。结果发现,这些变量与满意度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国内外文献在政府部门服务满意度研究上所证实的因果关系相符合。
此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明ASCI和ESCI模型可适用于中国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评价,从而弥补了以往国内外文献仅限于将ASCI和ESCI模型应用于政府部门(具有特定职能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的不足;(2)揭示了中国政府整体满意度的内在形成机制,从实证的角度揭示了地方政府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变量及其影响效果的大小。
应用价值主要体现为:(1)“政府服务满意度”对政府整体满意度的影响效果(0.64)远大于“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分别为0.07和0.08),说明提升政府整体绩效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持续改善政府服务,这一结论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呼应;(2)“政策稳定”、“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人员廉洁”、“执法公正”、“政务公开”、“市场监管”7个方面的满意度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性都较明显(因素载荷标准化系数在0.69到0.75之间),说明它们应成为政府改善服务的着力点。
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公众期望对公众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但段尧清等对“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公众期望的影响效果是负向的,即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6]。本文认为,“政府服务满意度”与“公众期望”对“政府整体满意度”可能具有交互作用:“政府服务满意度”较高时,“公众期望”对“政府整体满意度”为正向影响;“政府服务满意度”较低时,“公众期望”对“政府整体满意度”为负向影响。这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检验。受研究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只采纳了13个测量项目。若能适当增加测量项目,特别是增加“政府服务满意度”的测量项目,将可能提高对地方政府整体满意度的解释力。
本项研究发现,作为评价地方政府绩效的显著维度,“政府服务满意度”与“生活保障满意度”、“生活环境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68和0.85),说明可能存在显著维度光环效应。改革开放后,曾在不少地区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反常现象――公众生活的客观水平明显改善,但生活满意度和政府满意度没有相应的提高。这一令人费解的现象可以从显著维度光环效应中得到解释:公众对“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评价会受到“政府服务满意度”光环效应的影响。改革开放不只带来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带来了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公众对政府服务期望的提高。如果政府服务的改善不能与公众期望相适应,既会导致公众对“政府服务满意度”的下降,也会导致公众对生活保障和生活环境做出较低的满意度评价。后续研究若能对政府绩效满意度评价中显著维度光环效应的客观存在进行验证,将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贡献。
本项研究的结论:政府绩效的公众满意度含有三个主要维度,即“政府服务满意度”、“生活保障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三者对政府整体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包含了这三个因素的满意度模型对地方政府整体满意度的成因具有较高的解释力。
注释:
①政府整体绩效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作为一级特定政府的总体“成绩与效益”。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参见郑方辉,李振连:《评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广东试验”》,《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第127131页。
②Cradozo,R.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II(August,1965), pp.244249.
③Fornell, C.:The Satisfied Customer: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Battle for Buyer Preferen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9;Anderson,E.W.,& Fornell,C.:“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Total Quality Management,Vol.11,No.7,2000,pp.869-882;Fornell, C.,Johnson, M. D., Anderson, E.W., Cha, J., & Bryant, B.:“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Nature,Purpose,and Findings”,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No.4, 1996,pp.718.
④Johnson, M. D., Gustafsson, A., Andreassen, T. W., Lervik, L., & Chae, J.:“The Evaluation and Future of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Vol.22,No.2,2001,pp. 217245.
⑤参见刘武,朱晓楠:《地方政府行政服务大厅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第3235页。
⑥参见朱国玮:《公众满意度测评理论与实证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第8795页。
⑦参见段尧清,汪银霞,王洪波,霍震:《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研究(Ⅳ)――基于结构方程的公众满意度应用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5期,第117120页。
⑧参见李锋,王二平,张福松:《应用多质――多评价者程序对评定误差的分析》,《心理学报》2002年第1期,第8996页;陆奇斌,赵平,王高,黄劲松:《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的光环效应》,《心理学报》2005年第4期, 第524534页。
⑨Anderson,E.W.,& Fornell, C.:“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Total Quality Management,Vol.11,No.7,2000,pp.869882;Johnson,M.D.,Gustafsson,A.,Andreassen,T.W.,Lervik,L.,& Chae,J.:“The Evaluation and Future of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Model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Vol.22,No.2,2001,pp. 217245;Fornell,C.:The Satisfied Customer: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Battle for Buyer Preference.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9.
⑩Day,R.L.:“Extending the Concept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Vol.4,1977,pp. 149154;Singh,J.:“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Consumers’Satisfaction Evaluations of Service Delivery”,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Vol.19,No.3, 1991,pp.223244.
11正交旋转的结果,双载荷过多。从本研究的目的来看,可以允许因素之间有相关,因此采用斜交旋转。
12若去除特征根为0.86的因素,仅保留其他两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则累计解释率为57.62%。因素二载荷大于0.6的项目为“个人或家庭收入”、“工作或就业”、“医疗保障”、“本地治安”(后两项为双载荷),因素含义不够清晰。再者,按此两因素结构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因素二载荷大于0.4的项目仅剩前2项,其他11个项目均归属于因素一,与既往的满意度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相比,可认为是较不合理的结构。因此本文采纳三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13因为斜交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医疗保障满意度”和“本地治安满意度”这两个项目在“生活保障满意度”与“生活环境满意度”因素上有双载荷,所以做了增加这两个双载荷的三因素测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项目在各自因素上载荷都变得过低(分别为0.22和0.34),不符合验证性因素分析载荷大小的要求,所以双载荷的结构不理想。
参考文献:
[1]郑方辉,王.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研究――以2007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2]于秀琴,陈通,李贵炳.第三方测评政府绩效的群众满意度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9,(4).
[3]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群众满意度核心指标解读[J].人民论坛,2010,(30).
[4]陈天祥,宁静.社会建设绩效测量:一项公民满意度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要点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系统,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速度与质量,就要抓住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要点。下面,我们就来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更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有些教育者误解此话,将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远远脱离了社会现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的普及,学生的能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知识不足以支撑一个人的存在,更无法使其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只有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创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其有所作为。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之时,应当把构建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系作为教学重点,扩宽教学活动的内容,改变传统思想。
(二)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可是,不同的人才管理理念会带来不一样的人才管理成效。对人才的管理,可以分为对人的管理与对才的管理。而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从人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对人才的管理。因为只有抓住了每一个人,使之可以全身心地奉献与服务于企业,才能算是实现了对人才的管理。所以说,“人”应当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涉及的人有学生与教师两类,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二者的主要地位,以新的管理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三)教学活动中主体双层分析
在我国最新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规定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想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就要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进行全面与综合的分析,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每一个学生因其自身条件不同,学习的特点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从微观与宏观这两个对立的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分析。
1.学习主体的微观分析
学生个人进行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是进行学习主体微观分析的两个重点。其内因所指主要是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与在学习活动中的效率有一定影响的内在条件,比如说学习的能力与动力等。其中,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动机的科学程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推动性力量,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而所谓的学习能力指的就是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性条件。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量越多,进行的实践活动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就会越强,学习能力也会更高。而学生进行学习的外因,主要包括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家庭背景与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2.学习主体的宏观分析
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会受到主体所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国家的相关政策、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这些都会对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使学习主体的学习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硬件设施得到更新。这时,学习主体的学习成效就会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点
为了能够提高在校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当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主,利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论,更好地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活动。
(一)积极利用认知型教学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当中,认知型教学模式主要用来进行“三基”知识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降低其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记忆。认知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专业自信,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学习活动。在认知型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信心专注于教育,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动力与教师形成互动,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实现。
(二)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
正如上文所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双重要求。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专题,安排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单独完成这样的实践活动。这样组织与安排的目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与提高。其次,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的报告,使其具备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安排时,要明确对学生提出合作要求,在进行集体调查之后,要对此专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记录在案。在完成报告之后,小组要以其独特的形式为大家作展示,展示以1~2人为代表为佳,并规定展示的时间。
(三)重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引用
学习的过程是在已学知识或者正在学习的知识当中,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这也正是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每一位进行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化其学习成果,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最为合理与有用的。比如,各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实践报告要求,使其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这就是最简单的发现学习的过程。实践过程中进行发现学习,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起终身学习、随时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完成自我提高。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要想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就要对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
上文提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的传授,更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各大院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更多地与社会进行接触。比如,教师可以在假期为学生安排社会调查任务,对现代企业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的现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学校可以与各企业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习,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二)平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不仅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还会涉及其他专业的各类知识。因此,学校应当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其他各相关学科的学习强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人才的招聘,这就要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人类的心理以及组织行为学要有一定的了解。各院校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这些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实验引入到课堂当中
所谓的实验,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完成各类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学校可以引进相关的服务与教学性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真实地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的各项专业业务,使其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之下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人力资源业务模拟,将人才的录用、薪酬的管理等步骤安排在内,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现场。
(四)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估手段